无为而治案例

无为而治案例
无为而治案例

叶志平,是灾区最伟大的校长,是真正的英雄,也是管理大师!

转载:一个灾区农村中学校长的避险意识

他矮,胖胖的。

他所在的中学,是四川安县桑枣中学,是一所初级中学,在绵阳周边非常有名。学校因教学质量高,连续13年都是全县中考第一名,周围家长都拼命把孩子往里送。学生最多的班,有80多名学生,最前排的学生几乎坐在老师下巴前。

地震来临时,他正在绵阳办事。大地震动,他站不稳,只好与学校的总务长互相抱着。

手机打不通,电话断了,第一波震荡过去后,他立即驱车往地处重灾区的学校赶。

车开得飞快,路上他一句话也不说。

他惦记着学校那栋没有通过验收的实验教学楼,心里最怕的是那栋楼出事。

上世纪80年代中,那栋楼建设时,学校没有找正规的建筑公司,断断续续地盖了两年多。到后来,没有人敢为这栋楼验收。

新的实验教学楼盖好了,老师和学生谁也不愿意搬进去,哪个都知道没有人敢验收的楼,建筑质量是什么样的成色。

当时,他还是普通教师,是学校为数不多的党员之一,别人不敢搬,他只好带头搬。

搬进新楼时,新楼的楼梯栏杆都是摇摇晃晃的。灯泡各式各样,参差不齐,教室本应雪白的墙上,只有底灰,什么都没有。

后来,他当领导了,下决心一定要修这栋楼。

汶川地震前安县桑枣中学校园一角 (来源:桑枣中学网站)

1997年,他把与这栋新楼相连的一栋厕所楼拆除了。因为他发现,厕所楼的建筑质量很差,污水锈蚀了钢筋。他怕建筑质量不高的厕所楼牵连同样质量可疑的新楼,要求施工队重新在一楼的安全处搭建了厕所,这样,虽然高层教室上课的同学上厕所不太方便,但是,孩子们安全。

1998年,他发现新楼的楼板缝中填的不是水泥,而是水泥纸袋。他生气,找正规建筑公司,重新在板缝中老老实实地灌注了混凝土。

1999年,他又花钱,将已经不太新的楼原来华而不实、却又很沉重的砖栏杆拆掉,换上轻巧美观结实的钢管栏杆。接着,他又对这栋楼动了大手术,将整栋楼的22根承重柱子,按正规的要求,从37厘米直径的三七柱,重新灌水泥,加粗为50厘米以上的五零柱,他动手测量,每根柱子直径加粗了15厘米。

这栋实验教学楼,建筑时才花了17万元,光加固就花了40多万元。

学校没有钱,他一点点向教育局要,领导支持,他修楼的钱就这样左一个5万元、右一个5万元的化缘而来。

教学楼时刻要用,他就与施工单位协调,利用寒暑假和周末,蚂蚁啃骨头般,一点点将这栋有16个教室的楼修好。

对新建的楼,他的要求更是严。楼外立面贴的大理石面,只贴一下不行,他不放心,怕掉下来砸到学生,他让施工者每块大理石板都打四个孔,然后用四个金属钉挂在外墙上,再粘好。建筑外檐装修的术语讲,这叫“干挂”。

因此,即使是如前些天的大地震,教学楼的大理石面,没有一块掉下来。

他知道,教学楼不建结实,早晚会出事,出了事,没法向娃娃家长交代。

不是没有见过出事的学校,有的学校墙没弄结实倒塌砸到学生,有的学校组织不好,造成学生踩踏事故。

他不能让这样的危险降临在自己学生的身上。于是,他从2005年开始,每学期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的演习。

汶川地震前安县桑枣中学校园一角 (来源:桑枣中学网站)

会事先告知学生,本周有演习,但娃娃们具体不知道是哪一天。等到特定的一天,课间操或者学生休息时,学校会突然用高音喇叭喊:全校紧急疏散!

每个班的疏散路线都是固定的,学校早已规划好。两个班疏散时合用一个楼梯,每班必须排成单行。每个班级疏散到操场上的位置也是固定的,每次各班级都站在自己的地方,不会错。

教室里面一般是9列8行,前4行从前门撤离,后4行从后门撤离,每列走哪条通道,娃娃们早已被事先教育好。孩子们事先还被告知的有,在2楼、3楼教室里的学生要跑得快些,以免堵塞逃生通道;在4楼、5楼的学生要跑得慢些,否则会在楼道中造成人流积压。

学校紧急疏散时,他让人记时,不比速度,只讲评各班级存在的问题。

刚搞紧急疏散时,学生当是娱乐,半大孩子除了觉得好玩外,还认为多此一举,有反对意见,但他坚持。

后来,学生老师都习惯了,每次疏散都井然有序。

他对老师的站位都有要求。老师不是上完课甩手就走,而是在适当的时候要站在适当的位置,他认为适当的时候是:下课后、课间操、午饭晚饭,放晚自习和紧急疏散时——都是教学楼中人流量最大的时候;他认为适当的位置是:各层的楼梯拐弯处。

老师之所以被要求站在那里的原因是,拐弯处最容易摔,孩子如果在这里摔了,老师毕竟是成人,力气大些,可以一把把孩子从人流中抓住提起来,不至于让别人踩到娃娃。

每周二都是学校规定的安全教育时间,让老师专门讲交通安全和饮食卫生等。他管得严,集体开会时,他不允许学生拖着自己的椅子走,要求大家必须平端椅子——因为拖着的椅子会绊倒人,后面的学生看不到前面倒的人,还会往前涌,所有的踩踏都是这样出现的。

那天地震,他不在。学生们正是按着平时学校要求、他们也练熟了的方式疏散的。地震波一来,老师喊:所有人趴在桌子下!学生们立即趴下去。

老师们把教室的前后门都打开了,怕地震扭曲了房门。

震波一过,学生们立即冲出了教室,老师站在楼梯上,喊:“快一点,慢一点!”

老师们说,喊出的话自己事后想想,都觉得矛盾和可笑。但当时的心情,既怕学生跑得太慢,再遇到地震,又怕学生跑得太快,摔倒了——关键时候的摔倒,可不是玩的。

那天,连怀孕的老师都按照平时的学校要求行事。地震强烈得使挺着大肚子的女老师站不住,抓紧黑板跪在讲台上,但也没有先于学生逃走。唯一不合学校要求的是,几个男生护送着怀孕的老师同时下了楼。

由于平时的多次演习,地震发生后,全校师生,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用时1分36秒。

学校所在的安县紧临着地震最为惨烈的北川,学校外的房子百分之百受损,90多位教师的房子都垮塌了,其中70多位老师,家里砸得什么都没有了。

他从绵阳疯了似地冲回来,冲进学校,看到的是这样的情景:8栋教学楼部分坍塌,全部成为危楼。他的学生,11岁到15岁的娃娃们,都挨得紧紧地站在操场上,老师们站在最外圈,四周是教学楼。

他最为担心的那栋他主持修理了多年的实验教学楼,没有塌,那座楼上的教室里,地震时坐着700多名学生和他们的老师。

老师们迎着他报告:学生没事,老师们都没事。

他后来说,那时,他浑身都软了。55岁的他,哭了。

通信恢复后,老师们接到家长的电话,会扯着大声骄傲地告诉家长:我们学校,学生无一伤亡,老师无一伤亡——说话时眼中噙着泪。

他的老师们收入都不高,教师平均月收入1126.78元。学校的墙上写着:“责任高于一切,成就源于付出。”

那时,在大震时分布四处的学生家长们的伤亡数尚在统计中,学校墙外的镇子上,也是房倒屋塌,求救声一片。但是一个镇里的农村初中,却在大震之后,把孩子们带到了家长面前,告诉家长,娃娃连汗毛也没有伤一根。

他叫叶志平,是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四川省优秀校长。

最新管理学案例分析汇总资料

25、文化到位找到新感觉 四川华诚银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银华公司)坚持一手抓生产经营,一手抓企业文化建设。二者互为促进,企业保持连续八年盈利,去年又创利润1680万元,居省纺织行业第二位,保持了省优秀企业、省文明单位称号的本色。…… 25、文化到位找到新感觉 问题: (1)银华公司是怎样认识到企业文化的作用的?(6分)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银华公司的管理和发展出现了困难。通过调查分析,认为必须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即企业文化。 (2)银华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做了哪些工作?(6分) ①从机制方面,银华公司建立和完善了考核机制、监督机制、分配机制、人才选拔机制等。②从教育方面,银华公司注重引导和规范职工的日常行为;定期组织员工学习等等。③加强投入,包括人财物的投入。 (3)怎样认识企业文化的本质和作用?(8分) 企业文化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它包括三个部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 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外可以促进形成独特的企业形象定位,产生品牌效应,拓展市场和增加产品附加值;对内则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起到学习、维系和激励的功能,引导、协调并约束员工行为,在较高程度上实现员工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的一致,促进企业和个人的共同成长。 25、飞跃自行车厂的困境 飞跃自行车厂是一家以生产燃油助动车为主的国营老厂。该厂现有职工850人,其中500人左右的年龄处在40—50岁之间…… 25、飞跃自行车厂的困境 (1)减产和转产以及兼并方案对于飞跃厂来说,面临的制约因素分别是哪些?(6分) 减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员工失业等;转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技术和人才等;兼并的主要制约因素是迁址和员工失业等。 (2)对于张厂长来说,当他做决策时,要特别考虑那些环境因素?(6分) 外部:政策等。内部:人才、技术、资金等。 (3)如果你是张厂长,你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8分) 不管是减产、转产、兼并,张厂长可以做出任意选择。同学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自圆其说即可。 41、案例1 成荣的授权计划 问题: (1)你认为成荣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15分) 个人的精力有限;以往的经验不能适应变化的形式;武断的管理作风等。 (2)你对成荣的授权计划有什么好的建议?(15分) 加强公司的管理制度建设,真正授权给下属,实行适当的分权管理。 42、案例2 厨房失火 问题: (1)此案例中主要蕴含了哪项管理职能?(10分) 控制职能

《老子》无为思想的现代意义

《老子》无为思想的现代意义 作者:付阳老子,原名李耳,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道家创始人,著有《老子》一书。在传统道家的典籍中,《老子》这本书是有极高的地位的。因为这本书里包含了老子以及道家的主要思想—无为。在《老子》中多次强调无为而治,比如说文中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第三章“为无为,则无不治”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等句子都是在强调无为而治。是又有人问了,这是2000多年前的东西,今天恐怕已经失去其作用了吧。但是在我看来《老子》无为思想在现代不仅没有过时反而是更应该的大力学习的。 无为有三层意义: 第一层意义:遵循事物的自然趋势而为,不争,即是无为。所以老子说:“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原来要百姓休养生息,让百姓填满肚子,强壮骨骼,专心做事,能够不争安乐啊。 第二层意义:无为就是能放的下,有所不为。只有一有所不为才能聚集精力有所作为,这就是道家的执一、贞

一、守一的思想。 第三层意义:无是甲骨象形字与大篆金文中的“乐舞”,为是研究学习。要人们学而知其乐,指快乐的学习研究。 首先我来说说第一层意义对我们的影响。从字面上来看顺应自然发展,不争即是无为。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和别人争个鱼死网破,最后得不偿失,又有什么意义呢。而如果我们有无为的思想,我们就可以以一种平常心对待我们的得失。那我们在生活中便会轻松许多。而且说不定我们还会有意外的收获呢。 在《老子》的第二十二章中(原文: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 言哉!诚全而归之。)老子向世人宣传了他的处事的方法,那就是“曲”。何谓之“曲”,其实就是无为。从中可见无为是大丈夫应该学习的。 对于第二层意义的理解是两个字“放下”。其实无论是对现代的人还是古代的人,要做到“放下”是很困难的。所以我们可以参照《老子》的辩证法来思考。在文中,第三十六章说“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从中我学到了要想做到一件很困难的事,我们可以从其反向入手。

1概论(案例分析题)

第一编综合练习题 第一章管理概述 四、案例分析题 案例1-1:节约后的致歉 如果有人能给公司带来1000万美元的节约,大多数的管理人员会对此给予赞赏的,除非这意味着要砍掉一个他们所喜爱的项目。但是,一位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却从此举中得到了深刻的教训。 从表面上看,情况似乎一清二楚。这家拥有700个床位的美国中西部医院门前有一个停车场,在高峰期间常常拥挤不堪,给病人及其家属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即使医院管理人员并没有那么强的道德感,只从财务方面考虑,鉴于最近有越来越多的患者另寻他处就医,从而给医院带来了很大的损失,这一点也迫使医院的院长助理查尔斯想办法解决问题。 查尔斯吩咐刚从大学拿到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莫里对这种情况作一调查,并提出改进意见。他解释说,要是问题尚不严重,医院可能会设法将楼前的一块地方腾做停车场用。要是问题非常严重,就要考虑建一个新的多层停车场,为此得投资1000万美元。查尔斯在对莫里作了交代以后,便到外地休假三个星期。 希望自己能一显身手的这位年轻人,在接受任务后进行了两周的调查,分析了停车场发出的印有停车时间标记的票据,最后发现一个不曾预料到的事实:停车场所以拥挤,完全是因为医院的职工不顾院规将车停放在这里,而不是停在靠近高速公路的一个较不方便的宽敞的停车场。医院并不需要作1000万美元的投资,它需要的只是强化已颁布的职工停车条例。 因为院长助理仍在休假中,这位年轻人便把他的发现直接在一次大型的会议上报告给了院高层管理人员。听到这条令人振奋的消息后,这些高层管理人员对莫里说了一番鼓励和感谢的话,然后要求他的部门做进一步的研究。 在院长助理返回前,一切都进展顺利。可是,这天查尔斯回来了,听说他提议的1000万美元的投资项目被取消了——这使他看起来像个低能者。而且更令他难受的是,在院白领职工中很少得到遵守的停车条例,现在得到了三令五申。不幸的莫里,在他的上司责备下,不得不向院长助理道歉,并且又承担了寻找落实院停车条例最有效方式的任务!

道家无为不治解释

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在个人修身上,帮助我们处理人际关系方面都有积极意义.我们要试着用“无为”来修身,平衡我们的人际关系,培养气质,提高综合素质.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简单的说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表现出较强的逻辑性,他们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是的,人在青年,必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修身养性,修身养性对一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精神境界,但却不是一件容易做的事. 1. 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让我们学会智慧,变得深刻. 首先,他带来了一种逆向思维、辩证另类思维乃至颠覆性思维的方法.一般人认为有为、教化、仁义、孝慈、美善、坚强、勇敢、智谋是好的,他偏偏从中看出了值得探讨的东西.一般人认为无为、讷于言、不智、愚朴、柔弱、卑下是不好的,他偏偏认为是可取的.他应属振聋发聩、语出惊人之人.他带来了“无为”这样一个命题、这样一个法宝.他提倡的是无为而无不为,是道法自然,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是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他的辩证法出神入化,令人惊叹.他的透视性眼光入木三分,明察秋毫.你可以不认同他,却不能不思考他. 其次,很多人认为老子的“无为”就是什么也不做,只躺在那儿睡大觉,持这种看法的人是十足的傻瓜,这是对老子“无为”思想的误解,这里面包

含着大智慧. 譬如一个木桶,有人认为所谓的木桶就是实的木质结构,这是根本性的理解错误.一个完整的木桶是由实的桶壁和桶中的虚无部分共同组成的,木桶中的虚无部分和实的桶壁一样必不可少,而且以老子看来,这虚无部分远比实的桶壁要重要.就是说实是虚有用的条件,而真正发挥作用的还是虚无的部分.正是这种虚无结合,而以虚无为用的观点奠定了老子的无为思想的基础.当然无为决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只做那属于桶壁的部分.只要把桶壁部分做好了,不多做一点,也不少做一点,然后你才可以躺在那儿睡大觉.你若是少做了一点,桶就会漏水;你若是多做了一点,你就是用实的部分把虚无部分填满,此时,这个木桶还盛得了水吗?完全填满了,不但盛不了水,而且根本不能算是木桶了. 可以看出,道家的这种“无为而治”的思想,虽然只有简短的四字,但要想达到“治”的目的,对“无为”的应用一定要把握好度要有大智慧,个人认为这是对一个人的终极考验.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道家的有关“无为而治”的经典言论.在个人修身上老子提倡自然“无为”.“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二章》),“无为”便是事成后不占有,不自恃,不居功,因为不居功,其功劳不会失去.“功成身退,天之道”(《老子·九章》),无为就要功成身退,这是天道.“天之道,不争而善胜”(《老子·七十三章》),“夫唯不争,故无忧”(《老子·八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四十四章》),“故知足之足常足”(《老子·四十六章》),“无为”就是知足,知止,这样便长满足,可以长久.所以有道行的人、得道之

浅谈现代管理中的“无为而治”

浅谈现代管理中的“无为而治” 摘要: 老子的《道德经》蕴涵着丰富的管理智慧,尤其是其“无为而治”的道治思想、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及以柔克刚的企业生存之道,对企 业管理有重要启示。本文主要浅谈道家思想中“无为而治”对现代企业管理有怎样的影响,以及对企业管理提出的要求。 关键词:道家、无为而治、管理 前言 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如何做好管理岗工作,是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对管理工作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随着现代经济转型为知识经济和管理科学的发展,西方传统管理思想忽视人的价值这一缺陷越来越明显,它在管理过程中缺乏对人的主体性的重视,阻碍了企业的发展。道家管理伦理思想可以作为这一弊病的有效良方,特别是“无为而治”这一思想,更加重视人的本体存在价值和意义,所蕴涵的管理思想是真正的人本管理思想,它对人的个体价值和个人自由予以了更多的关注。道家思想从“道法自然”的角度出发,推崇人和社会的自然状态,批判人的异化物对人的限制,肯定了人对自由平等的追求,是具有真正人道主义精神内涵的。 正文 一、“无为”思想的管理背景 所谓“无为”是不妄为、不乱来的意思。把“无为”思想运用到

社会和企业管理上,就是说领导者的行为要顺应自然、社会发展的规律,并按照规律去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不轻易变更;人们在这样的法律、制度下,尽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努力去做,这才是真正的“无为”。“无为”思想是道家学说的精髓,是老子管理思想的核心,是道家管理思想的主旋律,也是道家学说提供给我们的为人、处世、办企业,乃至治国、兴邦、治世的一个基本原则。真正理解了“无为”思想,也就把握了道家思想的要领大旨。 二、管理中的“无为”之道 随着对企业文化的不断深入探索,企业中个人的存在价值越来越凸显重要地位。在现代管理中,只有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即塑造正确的人的理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组织管理中其他具体的问题才可以迎刃而解。同时,在管理过程中要时刻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不得和规律背道而驰,要重视协调统一和分工协作,通过不断的融合协调,去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道家管理思想更多突出的是“无为”、“清静”等软性管理,正符合现代管理的趋势。于是,中国道家的一些基本观念如“物各有宜,顺性而为”、“无为而治”、“行不言之教”、“反者道之动”、“以正治国,以奇用兵”等“软性管理”的管理方法,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中,通过以人为本,从人道主义出发等管理思想理念,来不断带动企业的发展壮大。 三、“无为而治”对现代企业管理提出的要求 管理就是以人为本,分工协作、各司其职、高度协调、统一指挥。

《管理学概论》案例分析作业(48122第8组)

《管理学概论》案例分析作业(48122第8组)

《管理学概论》案例分析作业一 选课班级以及小组序号:48122第8组 小组成员(名字-学号):彭洋生-09142029,刘斌-09141056,郑歆也-2010031105,梁宗枢-2011301066 企业名称(全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本次作业分工情况:郑歆也(调研公司的背景信息),彭洋生,梁宗枢(查阅公司的高管团队名单及其简历内容),彭洋生,刘斌(考察公司的文化特征)题目: (1)调研公司的背景信息资料,如公司成立的时间、所有权(国有、民营还是合资)特征、最新的股权结构以及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如主营业务与市场状况)。 (2)公司的高管团队名单及其简历内容。 (3)公司的文化特征,找出相关的描述语句并根据教材中的概念与衡量维度进行简要分析。 Tips:从公司的主页和IPO公告以及年报中获取主要信息,结合财经媒体的报道。 答案: (1)基本信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

1987年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总部设在中国广东省深圳市,总裁任正非,董事长孙亚芳。 华为的最新股权结构:华为由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华控)控股,占有华为技术99.99%股权。华控股权构成上,任正非占0.97%,华控工会委员会占99.03%。 公司的主营业务: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 公司的经营状况:1.华为于1987年在中国深圳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本2.1万元。 2.2007年合同销售额160亿美元,其中海外销售额115亿美元,并且是当年中国国内电子行业营利和纳税第一。 3.2008年合同销售额233亿美元,也是当年中国国内电子行业营利和纳税第一。 4.2009年,合同销售额300亿美元,国内首次突破100亿美元,销售额达到215亿美元。2009年华为全球销售收入1491亿元人民币(约合218亿美元),同比增长 19%。营业利润率14.1%,净利润183

浅析庄子的无为而治论

浅析庄子的无为而治论 摘要:庄子,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老庄”。庄子是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的,所以在形体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种逍遥自在境界。在他的哲学思想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无为。主张君主要顺物而动,随天而行,无为而治,万物才会升腾。这一种“无为而治”属唯心主义范畴,在庄周所处的那个时代,面对丑恶和污浊的社会现象,愤恨当世,找寻不到摆脱现实的道路,只好凭命由天了。但在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21世纪,一个彰显个性、民主、自由的年代,很明显,“无为而治”已顺应不了时代的发展。但是,“无为而治”这一思想在当今是否就一无是处了呢?笔者尝试着已辩证的角度来浅析庄子的无为而治论。 一、“无为而治”的含义 无为而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治国理论。最早由春秋末期的老子提出。老子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无,只有无才符合道的原则,“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而治是道家最基本的政治主张。 无为,即“不为物先,不为物后”,顺乎自然以为治。无为是实现无不为、无不治的前提和条件,“以无事取天下”。《汉书·艺文志》说:道家的无为政治主张是“君人南面之术”,道出了无为政治的基本精神。 二、“无为而治”在古代的发展 无为而治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有很大的影响。汉初的黄老之学吸取了先秦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适应秦末政治动乱之后,民心思定的形势,强调清静无为,主张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对人民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采取不干涉主义或少干涉主义,借以安定民心,发展社会生产。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思想在当时起了积极作用。唐代初年和宋代初年的统治者都曾利用无为而治的思想协调处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有所收效。魏晋玄学家则通过宣传无为而治,引导人们消极、遁世、清淡、无所作为,对社会产生了消极影响。 将无为而治这一思想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典型代表是汉朝宰相曹参。汉朝第一宰相萧何死后,推荐曹参代替自己,曹参接任后,凡事毫不变更,一切都遵循萧何在位时所定的成规办事。曹参当了三年的相国死去,百姓歌颂他说,“萧何制法,整齐归一,曹参接替,守而不失,承其清静,百姓安宁。” 三、无为而治在今天的发展 1、无为而治本来是道家的治国策略,所以治国是无为而治的第一应用。为了贯彻无为而治的方针,各级政府官员既要抛弃各种政绩主义和形式主义,也要抛弃“为人民谋幸福“、“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等仁政理念,宽刑简政、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尽量靠万民的自为无为无不为,靠万民的自治无治无不治,自己做好必要的服务工作即可;同时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信任和依靠下属,让下属去完成各项工作,自已主要做好识人用人的工作。[2] 企业管理 2、无为而治用在企业管理上,要求企业管理者从琐事中跳出来,主要抓好企业发展战略和识人用人的工作,至于具体的研发、技术、生产、销售等工作,要充分依靠员工和下属来做。 3、无为而治用在教育领域,要求老师和家长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充分信赖孩子的能力和发展潜力(即道家的自化能力),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试、去学习、去探索、去发现,甚至去破坏,哪怕他会失败会犯错误也不要紧,因为他会从这些

管理学案例分析(超全有答案)

一、管理与管理者 案例1 甜美的音乐 马丁吉他公司成立于1833年,位于宾夕法尼亚州拿撒勒市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好的乐器制造商之一,就像Steinway的大钢琴、Rolls Royce的轿车,或者Buffet的单簧管一样,马丁吉他每把价格超过10 000美元,却是你能买到的最好的东西之一。这家家族式的企业历经艰难岁月,已经延续了六代。目前的首席执行官是克里斯琴·弗雷德里克·马丁四世,他秉承了吉他的制作手艺。他甚至遍访公司在全世界的经销商,为它们举办培训讲座。很少有哪家公司像马丁吉他一样有这么持久的声誉,那么,公司成功的关键是什么?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司的管理和杰出的领导技能,它使组织成员始终关注像质量这样的重要问题。 马丁吉他公司自创办起做任何事都非常重视质量。即使近年来在产品设计、分销系统以及制造方法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公司始终坚持对质量的承诺。公司在坚守优质音乐标准和满足特定顾客需求方面的坚定性渗透到公司从上到下的每一个角落。不仅如此,公司在质量管理中长期坚持生态保护政策。因为制作吉他需要用到天然木材,公司非常审慎和负责地使用这些传统的天然材料,并鼓励引入可再生的替代木材品种。基于对顾客的研究,马丁公司向市场推出了采用表面有缺陷的天然木材制作的高档吉他,然而,这在其他厂家看来几乎是无法接受的。 马丁公司使新老传统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虽然设备和工具逐年更新,雇员始终坚守着高标准的优质音乐原则。所制作的吉他要符合这些严格的标准,要求雇员极为专注和耐心。家庭成员弗兰克·亨利·马丁在1904年出版的公司产品目录的前言里向潜在的顾客解释道:“怎么制作具有如此绝妙声音的吉他并不是一个秘密。它需要细心和耐心。细心是指要仔细选择材料,巧妙安排各种部件。关注每一个使演奏者感到惬意的细节。所谓耐心是指做任何一件事不要怕花时间。优质的吉他是不能用劣质产品的价格造出来的。但是谁会因为买了一把价格不菲的优质吉他而后悔呢?”虽然100年过去了,但这些话仍然是公司理念的表述。虽然公司深深地植根于过去的优良传统,现任首席执行官马丁却毫不迟疑地推动公司朝向新的方向。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末,他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策,开始在低端市场上销售每件价格低于800美元的吉他。低端市场在整个吉他产业的销售额中占65%。公司DXM型吉他是1998年引入市场的,虽然这款产品无论外观、品位和感觉都不及公司的高档产品,但顾客认为它比其他同类价格的绝大多数吉他产品的音色都要好。马丁为他的决策解释道:“如果马丁公司只是崇拜它的过去而不尝试任何新事物的话,那恐怕就不会有值得崇拜的马丁公司了。” 马丁公司现任首席执行官马丁的管理表现出色,销售收入持续增长,在2000年接近6亿美元。位于拿撤勒市的制造设施得到扩展,新的吉他品种不断推出。雇员们描述他的管理风格是友好的、事必躬亲的,但又是严格的和直截了当的。虽然马丁吉他公司不断将其触角伸向新的方向,但却从未放松过对尽其所能制作顶尖产品的承诺。在马丁的管理下,这种承诺决不会动摇。 【教学功能】 本案例主要涉及管理者的技能与角色。管理者到底应该具备哪些管理技能,又如何扮演好其管理角色?通过本案例,学生们可以体验到成功管理者的管理风采及角色定位。 案例分析关键词:管理技能、管理者角色 【问题】 1. 根据卡特兹的三大技能理论,你认为哪种管理技能对马丁四世最重要?解释你的理由。 2. 根据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说明马丁在分别扮演什么管理角色?解释你的选择。

《管理学概论》期末考试

网络学院《管理学概论》期末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代码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1.决策应遵循的原则是( B )。 A.目标原则B.可行原则C.最优原则D.满意原则 2.决策所解决的问题通常与( C )相关。 A.过去B.现在C.未来D.现在和未来 3.把计划分为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的分类标准是( C )。 A.职能空间B.综合性程度C.程序化程度D.时间长短 4.通常,企业的组织结构存在扁平式和锥型式两种结构,比较两种组织形式的特点,表述更为恰当的是(B )。 A.锥型式组织更加倾向于集权,管理成本更高,适应环境变化能力更差 B.锥型式组织更加倾向于集权,管理成本更低,适应环境变化能力更差 C.锥型式组织更加倾向于分权,管理成本更高,适应环境变化能力更强 D.锥型式组织更加倾向于分权,管理成本更低,适应环境变化能力更强 5.员工以业余时间为主,进行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学习培训方法是( D )。 A.新进员工培训B.“师带徒”培训 C.在职培训D.脱产培训 6.按照韦伯的观点,只有在( C )基础上建立的组织,才在绝对纪律性和可靠性等方面比其他任何组织都要优越。 A.传统权威B.神授权威C.合理合法权威D.个人权威 7.情景理论将下属的成熟程度作为选择正确领导方式的重要依据。领导者定义角色,告诉下属应该做什么、怎样做以及在何时何地做的领导方式被称为( A )。 A.指导型领导(高任务-低关系)B.推销行领导(高任务-高关系) C.参与型领导(低任务-高关系)D.授权型领导(低任务-低关系) 8.对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理解错误的是( B )。 A.一个人在同一时期可以有多种不同程度、不同作用的需要 B.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可以有多种不同程度、不同作用的需要 C.一个人的需要可以分为高低层次 D.一个人的需要层次是绝对从低到高排列的 9.在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中,进行经营单位分析时,既具有高业务增长率又具有高竞争性的经营单位是( A ) A.明星单位B.幼童单位C.金牛单位D.瘦狗单位 10.下列( C )项不属于管理职能。

无为而治的反义词-近义词-同义词-字词解析

无为而治的反义词|近义词|同义词|字词解析 本文是关于无为而治的反义词|近义词|同义词|字词解析,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无为而治的近义词/同义词: 无为自化:指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的反义词: 无 无为而治在汉语词典的解释: 1. 儒家主张任用贤人,以德化民,使国家得到治理。 ●《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何晏集解:「言任官得其人,故无为而治。」 ●汉刘向《新序?杂事四》:「故王者劳于求人,佚于得贤。舜举众贤在位,垂衣裳恭己无,为而天下治。」 2. 道家主张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而使国家得到治理。 ●《淮南子?说山训》:「人无为则治,有为则伤;无为而治者载无也,为者不能有也;不能无为者,不能有为也。」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晋成帝》:「虚静以慎守前王之法,虽聪明神武,若无有焉,此之谓无为而治。」 ●郭沫若《十批判书·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故儒家主张‘恭己正南面,垂拱而治’,道家主张‘无为而治’。」 3. 泛指不费力气而把事情办好。 ●老舍《四世同堂》十三:「假若人们都像钱先生,巡警们必可以无为而治。」 用无为而治造句 1、作为一种天下大治的社会状态,孔子认为,无为而治的社会必须具有三个特征,即人民足食足兵和社会诚信。 2、道家思想主张无为而治,法家思想主张以法治国,儒家虽然不完全反对法治,但认为礼治比法治更理想,主张以礼治为主,以法治为辅,将礼视为治国安

民的根本大纲。 3、道家黄老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作为治国安民的指导思想,在西汉前期的社会经济的重建中,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成效。 4、何不以同样无为而治的精神看待整个人生? 5、他的政治哲学以“道”论为基础,以“无为而治”为核心,追求“小国寡民”式的理想社会。 6、有者则保持中立,建议以"无为而治"的姿态处理。 7、无为而治是中华管理智慧中的一块瑰宝. 8、在道家无为而治政治理念的指导下,与民休息政策的得以实践。 9、作为一种天下大治的社会状态,孔子认为,无为而治的社会必须具有三个特征,即人民足食、天下无兵和社会诚信。 10、在他心目中,这种类似“无为而治”的管理远远胜于有形的条条框框。

管理学十个经典案例分析

1(安通公司的投资决策 安通公司是一家特种机械制造公司。该公司下设,,个专业工厂,分布在全国10个省市,拥有20亿资产,8万员工,其中本部员工200人。本部员工中60%以上技术管理人员,基本都是学特种机械专业的。该公司所属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由政府有关部门集中采购,供应全国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安通公司的生产经营呈现较好的局面,在机械行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该公司仍保持各厂都有较饱和的产品。但是,进入90年代以后,国内市场开始呈现供大于求的趋势。政府有关部门的负责人曾透露,如果三年不买安通公司的产品,仍可维持正常生产经营。面对这样的新形势,安通公司领导连续召开两次会议,分析形势,研究对策。第一次会议专门分析形势。刘总经理主持会议,他说,安通公司要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取得稳定的效益,首先必须分析形势,认清形势,才能适应形势。我们的产品在全国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如果不是有政府主管部门干预和集中采购,我们的生产能力一下子就过剩30%,甚至更多。我们应该对此有清醒的认识负责经营的李副总经理说,改革开放以来,全公司的资金利润率达到了8%左右,局全国机械行业平均水平之上。但是现在产品单一,又出现供大于求的趋势,今后再保持这样的发展水平很难。目前,公司本部和各厂都有富裕资金和富余人员,应该做出新的选择。分管技术工作的赵副总经理说,总公司和各厂的产品特别是有一部分产品通过近几年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基本是能满足国内市场目前的需要,总公司和各厂的专业技术力量很强,如果没有新产品持续不断开发出来,单靠现有老产品很难使本行业有较大发展,专业人员也要流失。其他的副总们也都从各自的角度分析了安通公司所面临的形势,大家都感到这次会议开得及时,开得必要。 第二次会议仍有刘总主持。他说,我们上次会议全面分析了形势,使我们大家头脑更清醒,认识更加一至,这就是总公司要适应新形势,必须研究自己的发展战

无为而治读后感_心得体会

无为而治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无为而治读后感,感谢您的阅读! 无为而治读后感(一) 大家都知道,老子的“道”是自然无为之道,老子从“故天道以明人事”的思路出发,认为天道自然无为,人尤其是统治者就应当效法天道无为而治。 其实,老子提出“无为而治”的现实原因是:他看到统治者的强制妄为,认为统治者无休止的占有欲和权力是导致人民苦难的根本原因。老子说,大路本来很平坦,君主却喜欢走斜路。而在当时,我们都知道,“儒”、“墨”、“法”各家以仁义礼智,道德法令规范化社会,而这种“有为”主张只能使社会更加混乱。所谓“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就是说,法令越严,盗贼越猖狂,儒家的礼乐等“有为”的主张也是导致社会混乱的罪魁祸首。 那么,究竟在现代,老子的无为又是如何呢?老子在《道德经》里说过一句话:“辅万物之自然,而并不敢为。”或许我们很小的时候学伊索寓言的时候,就听说过“揠苗助长”的故事。主人公为了使禾苗能快速长高,就自己用手去把它拔高,结果,几天之后,当他再去看这些禾苗的时候,它们都已经死了。现在,我们都明白,万物都有其生长发展的规律,破坏其规律就会适得其反,弄巧成拙。其实,“无为”在老子的解释中就是顺任事物之自然,排除不必要的作为。假如那位主人公能采用一下老子的思想,那结果就完全不一样。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老子的“无为”在生物的发展规律面前,绝对是神圣的。 其实,在管理现代社会上,中国的社会制度也要有必要学学老子的思想。前几天,我在《看天下》这本杂志上就看到挪威监狱的生活描写,在我们眼中,这,才是真正的无为统治。在挪威的监狱里,我们没有看到铁闸,高墙的牢房,只是一座座的木屋,整个监狱里只有一把老旧的手枪,犯人也无需要拷上枷锁,每个有分配好劳动任务的犯人都安分守己地在那里工作、生活。没有一个犯人想过要逃跑,也没有一个犯人想要再回来这里。奇怪的是,挪威这个国家的犯罪率是全世界最低的。当时,我看到这的时候,真的真的非常的感慨,为什么中国的法律制度这么严谨,但犯罪率却是居高不下呢?我们的国家是否要学习一下挪威的监狱管理模式,是否要认真地研读一下老子的“无为”思想呢? 从汉代到现今,儒家思想一直是处于学术界的显学地位,但是我们也不能否

管理学概论

管理学概论 (260000539) 一、单选题 目标与计划就是否能得到落实,关键在于(实施) 在案例《关于管理理论的争论》中,海伦、乔负责产品销售,汗克、萨利负责生产,海伦与乔更多的就是从销售与顾客的角度讨论问题,而汗克更多地就是从对工人激励的角度,这种观察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就是由于(管理者角色)不同造成的。 最容易处理的管理环境(简单—静态环境) 案例《关于管理理论的争论》中的海伦对付不同的顾客经常都在改变销售方式与风格,这体现了哪一种管理理论的观点(权变理论) 管理的核心就是(配置组织资源) 在案例《关于管理理论的争论》中,汗克认为:“人们只就是为钱工作,钱就就是最好的激励”,这种观点体现了哪种人性观点(经济人) 对各层次的管理人员都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的管理技能就是(人际技能) 案例《升任总裁以后的担忧》中的郭宁,在担任装配部经理几年后便将许多工作交给助手去做,自己可以腾出更多时间用于规划等方面的工作,这说明了下列哪项管理艺术的重要性。(授权) 人类社会广泛存在的、最基本的社会组织类型就是(政治组织) 案例《升任总裁以后的担忧》中的郭宁在当任助理监督时,哪项管理技能对她最为重要?(技术技能) (管理者素质)就是作为一般的管理者在组织系统内从事各种活动时的立场、行为与作用等一系列特性的归纳。 案例《升任总裁以后的担忧》中,郭宁要成功地胜任总裁,下列哪些选项的素质对她更重要?(战略能力) 在组织各项资源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就是(人力资源) 在案例《升任总裁以后的担忧》中,从最初的助理监督到后来的装配部经理以及负责某一领域的副总裁,郭宁的这种职务变动属于(职务晋升) 管理者在组织管理中的层次位置被称为( 管理阶层) 在案例《新任车间主任的困惑》中陈伟虹被提升为主任后头几天,机修车间陷入混乱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她还没有实现操作者(维修钳工)与管理者(车间主任)之间的角色转换) 管理者统驭能力的基础就是(决策能力) 您认为对于车间主任来说,下列哪一项要求最重要(发挥管理者的职责) 人们在组织活动中由于兴趣、情感等因素而自发产生的团体被称之为(非正式组织) 在案例《新任车间主任的困惑》中,陈伟虹的当务之急就是(先认真思考以下车间主任的工作要求,明确新岗位的责任与权力) 组织内部成员形成的球迷协会,其性质属于(非正式组织) 涉及生产力方面的管理性质被称为管理的(自然属性) 关于公司总经理与中层管理人员之间的区别,下列哪种说法更为贴切 A) 总经理比中层管理人员更需要人际技能 B) 总经理比中层管理人员更需要自由行为权 C) 总经理比中层管理人员更需要掌握公司经营问题的信息 D) 总经理比中层管理人员更需要掌握概念技能 与生产关系相关联的管理性质被称为管理的

管理学案例分析详解答案

管理学案例分析 王中是一个冷冻食品厂厂长,该厂专门生产一种奶油特别多的冰琪淋。在过去的四年中,每年的销售量都稳步递增。但是,今年的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到8月份,累计销量比去年同期下降17%,生产量比所计划的少15%,缺勤率比去年高20%,迟到早退现象也有所增加。王中不知道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也不知道应该怎样去改变这种情境。他决定去请教管理专家。 请问:具有不同管理思想(科学管理思想、行为管理思想、定量管理思想、权变管理思想)的管理专家,会认为该厂的问题出在哪里,并提出怎样的解决方法? (一)科学管理思想 问题: 内部劳动效率下降造成销量、产量下降 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力 机器设备、技术落后、原料的供应出现问题 劳动定额不合理 内部控制不严格,没有基础数据统计资料、工作反馈不力 解决方法: 改变其生产模式、更新生产设备、技术,拓宽原料来源的渠道 健全各方面的制度,增强员工的纪律观念 给员工制定合理的日工作量,使员工工作效率最大化 加强基础数据资料统计和工作反馈 行为管理思想 问题 产量、销量下降可能是企业内部、外部人们的内在心理需求变化引起的 企业外部(市场)来说,可能人们口味需求发生变化(奶油太多易腻),引起需求下降 企业内部而言,产量下降、纪律松弛等问题可能在于人们的积极性受到挫伤 企业长期性重视生产,忽略了员工心理社会需求,如娱乐、交往、归属等 收入未能随产量增加而增加 企业可能存在非正式组织,成员相互影响,导致迟到、早退严重 解决方法: 1. 从人们对冰淇淋口味或造型、包装、价格、品牌等需求的变化来改进产品 2. 重视员工的心理社会需求,经常举行一些娱乐活动,使员工在工厂找到归属感 3. 适当增加员工的收入 4. 通过协调上下级人员关系,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管理工作,实行个人负责制,对员工进行培训,激励员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权变管理思想 问题: 1. 产量、销量下降在于计划目标制定不符合市场发展实际,未能准确预测市场变化 2. 该厂“专门生产一种奶油特别多的冰淇淋”其生产形式可能过于单一 解决方法: 1. 根据市场发展的实际制定生产计划,预测市场未来,使计划科学化

老子“无为而治”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思考

老子“无为而治”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思考 老子以“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宇宙观看待社会政治,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政治学说。从而为统治阶级提出了一套极为高明的统治之术,成为其政治学说的总原则。 一、“无为而治”的涵义 《道德经》中曾有这么一段话;“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圣人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知者不敢为,则无不治。”“无为”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老子当时正处于诸侯混战天下大乱之时,统治者强作妄为、贪求无厌、肆意放纵,违背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对劳动人民专横暴虐和任意剥削,百姓不胜其苦。老子认为,当时统治者的恣意妄为、胡作非为,正是造成人间不平与残暴的根由。所以他极力呼吁为政要“无为”。老子认为,这是治国的根本,同时这也迎合了老百姓希望有一个和平安定环境的心理。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大智者不敢为也。”“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因此,老子主张“以静治国”。“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把“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作为圣人之治的原则。可见老子的“无为”是以静制动的“为”,老子的“无为”是顺应自然的“为”,并且是“为无为,则无不治”,以无为为,天下大治。 二、“无为而治”思想的辩证思考 “无为而治”的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先贤真挚深沉的“民本”情怀,成为中国政治思想的重要渊源,对后世的治国安邦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包含的主要思想观点有: (一)“无为而为”的思想 老子的“无为而治”不是“无治主义”。实质上,老子“无为”是“以无为为”,即“为无为”。“无事”不是“绝事”,即什么事也不干,而是“事无事”,不可执事以扰民。“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也强调“为”,重视“治”。从根本意义上讲,老子的政治思想即关于如何“为治”的学说,《老子》五千言可以为证。老子的“无为而治”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即“正言若反”,这与常人的言行截然相反。老子同孔子一样都是入世的,区别在于入世的方式。既然是入世的,就不可能“不为”,因为“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老子》中“无为”是手段,“为”是目的,“无为而治”是手段与目的的统一。老子表面看消沉的“无为”迸发的却是激情四溢的“为”,只不过这种“为”更为理性一点,沉稳一点,是用冷静处事的思维方式来化解各种矛盾。 (二)“循道以治”的思想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在此之中,老子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因性而为”、“因性而治”、“循道而为”,这是万事万物所遵循的必然规律。因此,老子独特治世思想的鲜明特征是用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来观照社会的发展规律,用自然之规律来统率社会发展之规律。在当时的中国,混乱、战争、疾病、饥饿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从而不能不迫使这位胸怀天下的哲学大师寻求另一种的救世之法。最终他把目光投向了头顶的天空,看到了自然的博大精深,也进行了一次灵魂的洗礼,于是在思想的这座茂密森林中绽开了他奇异的智慧之花,经久不息的散发着他清澈的芬芳。 (三)“民本自化”的思想 在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即主与民之间,老子主张统治者应遵从自然无为之道,奉行清净无为之治,相信老百姓有“自治”的能力,让人民自我化育,自我发展,自我完成。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其实是对人民个体人格的充分肯定,也是对人民自身智慧的高度赞扬。正如陈鼓应所说:“老子自然无为的观念,运用到政治上,是要人民有最大的自主性,允许特殊性、差异性的发展。也就是说允许个人人格和个人愿望的充分发展……”。人民能够“自治”,而不需要上者的“他治”;人民能够“自化”,也不需要外在力量的“他化”。人民的“自治”、“自化”也是循道而行,并非恣意妄为,犹如统治者循道而行“无为而治”一样。

管理学概论试习题及答案

欢迎阅读一、判断(10个,每个1分,共10分) 1、从生产过程来看,技术创新可划分为要素创新、要素组合创新和产品创新。 2、甘特图是在霍桑试验基础上提出的横道图。 3、力场分析理论是波特提出来的。 4、技术技能对管理人员非常重要,因为它能使管理人员通过分析,确定问题所在,得出解决问题 5 6 7 8 9 10 1 A B C D、人事技能 2、“管理就是决策”是( )的着名观点。 A、赫茨伯格 B、戴尔

C、西蒙 D、亨利 .福特 3、Max Weber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 A、人际关系理论 B、官僚组织理论 C D 4 A B C D 5 A B C D 6、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出现,是管理学形成的标志 A、一般管理理论 B、科学管理理论 C、组织理论 D、人际关系学说

7、根据费德勒权变模型,下列对领导者有利的情景是() A、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关系不好,工作任务不明确,领导者的职位权利弱; B、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关系好,工作任务明确,领导者的职位权利弱; C、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关系好,工作任务不明确,领导者的职位权利弱; D、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关系不好,工作任务明确,领导者的职位权利强; 8 A B C D 9、美国 A B C D 10元,市 A、3万件 B、4.5万件 C、6万件 D、7.5万件

11、一般来说,高层管理人员的决策倾向于() A、战略性、非程序化 B、战略性、程序化 C、战术性、程序化 D、战术性、非程序化 12 A B C D 13 A 14 A B C D 15、巴纳德代表的是() A、决策理论学派 B、社会合作学派 C、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

老子的“无为而治“的管理哲学思想 前言:经过几天几夜的奋战,终于看完了《老子》以及《老子注释及评价〉这2本书。我觉得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是"道",他的整个哲学系统都是由他所预设的"道" 而展开的。形而上的"道"是我们人类的感觉知觉所不能直接接触的。如果这个形而上的"道"不与人生发生关系,那么我觉得它只是一个挂空的概念而已。然而老子的哲学形而上的色彩固然浓厚,但他最关心的仍是人生与政治的问题。因此,"道"必然要向下落实到经验界中,老子认为凡是自然、无为、柔弱等观念都是"道"所表现的基本特性和精神。其中,"无为"的观念,成为《老子》一书的中心思想,其他的重要观念都是围绕这个观念展开的。而我想谈谈的就是对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的一些认识吧! 关键词: 无为无为而治道家历史背景自身管理 (1)老子提出“无为而治“的历史背景 老子所处的时代天下大乱,诸侯混战,统治者强作妄为、贪求无厌、肆意放纵,违背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即"有为",老子看到的"有为"的祸害己经非常严重了,老百姓饥寒交迫,是因为统治者的苛捐杂税太多,老面姓的灾难不断,是因为统治者妄自作为,违背规律。老子对当时的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过着越来越奢侈的生活提出了批判,他说:"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五十三章〉这几句话,道尽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人间不平。统治者侵公肥私,过着豪华的生活,穿着名贵的服装、带的是宝刀利剑、山珍海味都吃厌了,钱财货物堆积如山,而农民却是田园荒芜、仓库空虚、家无隔夜之粮。这种情形,老子看在眼里,怎么能不感叹呢? 无怪乎他要气愤的骂一句:"这简直是强盗头子"。 老子看到当时的统治者本是无德无能的,却偏偏好大喜功,妄自作为,结果使老百姓疲于奔命,劳民伤财,造成人民的灾难。在这种情形下,老子极力呼吁统治者为政要"无为",实行"无为而治",不要过多干涉者百姓的生活。但在老子哲学里,"无为而治"的思想成为了一个体系。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好静"是针对统治者的骚扰而提出的;无事',是针对统治者的苛政而提出的: "无欲"是针对统治者的贪欲而提出的。老子认为为政者应当能做到"无为而治",有管理而不干涉,有君主而不压迫:君主应当学水的本色,有功而不自居, 过着勤俭的生活,日理万机不贪享受,治国能顺应社会规律、时代潮流,制利国、利万众的宪政:一旦制订颁布,就不轻易改动,让万民在颁布的宪政下自化。 (2)对“无为而治“的理解 无为而治作为一个老子的思想体系,千百年被许多人进行理解和一个杰说,可以说千百人读就有千百人的不同想法,有人认为"无为"就是毫无作为、消极等待,只是听从命运的摆布,这实在是误解了老子的本意。而我读了以后,我觉得我还是比较赞同的一种观点是: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 老子说过:"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作不成了。" 这里,"无为"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