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参考资料(2015修订版)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基本概念

1.物质——28

2.意识——28

3.运动——29

4.静止——29

5.实践——29

6.同一性——30

7.斗争性——30

8.度——30

9.辩证否定观——30

10.规律——30

(二)观点辨析

1.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31

2.世界统一于存在——31

3.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32

4.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它们都是无条件的、绝对的——32

5.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32

6.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33

7.正确意识的根源是客观事物,错误意识则是人的头脑主观自生的——33

8.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33

(三)简要回答

1.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34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34

3.实践的基本特征——35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35

5.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36

6.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36

7.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37

(四)问题论述

1.试述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37

2.如何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8

3.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39

4.如何理解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41

5.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42

6.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原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43

7.试述辩证否定观的内容,谈谈在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应怎样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坚持正确的文化方向——44

(五)案例分析

1.(1)材料1揭示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原理并具体阐述

(2)材料2揭示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原理,体现了怎样的工作方法——46

2.结合材料,谈谈怎样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并运用这一原理分析3个材料中包含的哲学问题以及面对气候变化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48

3.运用辩证法的观点说明为什么不同文明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49

4.(1)(不同气候的不同需要产生了。。)对材料1中观点加以评析

(2)比较材料1、2,指出恩格斯不同于孟德斯鸠指出,并说明为什么“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3)根据材料2、3,阐明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51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基本概念

1.感性认识——54

2.理性认识——54

3.真理的绝对性——55

4.真理的相对性——55

5.价值——56

6.科学精神——56

7.人文精神——56

(二)观点辨析

1.在认识问题上,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客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57

2.“彼亦—是非,此亦—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57

3.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58

4.主体与客体就是主观与客观——58

5.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正确,就能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59

6.坚持真理,就是坚持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60

7.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60

(三)简要回答

1.简述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观及其关系——61

2.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61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什么不同——62

4.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63

5.如何理解真理的客观性——64

6.如何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65

7.如何理解真理与价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66

8.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66

(四)问答论述

1.如何理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67

2.运用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关系——68

3.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运动基本规律的原理,说明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再认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69

4.试述认识的反复性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70

5.什么是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坚持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有什么意义?——71

6.试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有关理论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72

(五)案例分析

1.(一家在不同城市拥有几十家连锁)(1)这位成功应聘者调查方法的基本要点有哪些?

(2)简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及其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74

2.(从前,沧州城南有一座临河寺庙)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原理

(1)庙僧按常理,认为石兽应顺流而下,从真理的具体性分析其失当之处

(2)守河堤老兵关于石兽“逆流而上”的见解对我们辩证的思考有什么启示——75 3.(针对19世纪70年代末法国人)(1)党在历史上的一些时期犯错误,主要表现是?(2)材料1、2、3共同思想是什么?

(3)说明为什么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77

4.(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1)简要评析上述材料给出观点

(2)材料4揭示的知行关系是什么?——78

5.(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1)分析本段文字,发表你的看法——80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基本概念

1.社会意识——84

2.社会基本矛盾——84

3.经济基础——85

4.上层建筑——85

5.社会形态——86

(二)观点辨析

1.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86

2.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87

3.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倡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是不现实的——87

4.生产力可以跨越式发展——87

5.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88

(三)简要回答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89

2.简述社会存在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89

3.如何理解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90

4.简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90

5.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原理——91

6.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93

(四)问题论述

1.试用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说明人类社会必须与自然界协调发展——94

2.论述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如何坚持以人为本——96

3.试述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及其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意义——97

4.运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的原理,说明当前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98

5.为什么建构和谐社会必须着力建设和谐文化——99

(五)材料分析

1.(劳动资料的使用和创造,虽然就其)

(1)说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

(2)根据材料2,说明“社会革命时代到来的条件”是什么?

(3)根据材料3,说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103

2.(爱因斯坦认为: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根据)

(1)材料2、3本质上是否相同?

(2)材料1与2、3相比,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3)比较材料2、3,回答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如何看待科学技术的?——105

3.(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而耕地只占世界耕地的7%)

(1)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的原理

(2)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的原理

(3)综合材料1、2说明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什么样的战略?——106 4.(近年来,有人打着“史学改革”或“学术讨论”的旗号)

(1)革命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告别革命”吗?(2)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3)“告别革命论”的主要错误是什么?——109

5.(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上产力)

(1)材料1的中心思想

(2)材料2的中心思想

(3)材料3的中心思想

(4)贯穿材料1、2、3的共同思想及其现实意义——110

6.(改革开放30年来,各项工作的重心都是围绕经济建设)

(1)“以人为本”思想的哲学依据何在?

(2)结合材料简要评述“以人为本”和“以物为本”两种发展观?

(3)“以人为本”思想与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有何本质区别?——112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一)基本概念

1.商品——115

2.价值量——116

3.剩余价值——116

4.资本——117

5.一般等价物——117

(二)观点辨析

1.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经济规律——118

2.商品的价值有两个源泉,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118

3.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就能自动的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119

4.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职能主要是进行社会管理——119

5.有人认为,在信息社会里,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实现的,应当用知识价值论取代劳动的价值——120

6.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但商品经济并非就是市场经济——120

(三)简要回答

1.简述价值规律及其作用——121

2.简述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122

3.简述剩余价值论及其意义——123

4.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124

5.简述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的特点和本质——125

(四)问题论述

1.为什么说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127

2.为什么说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对民众进行政治统治的手段——128

3.如何正确理解所有制、所有权和产权含义——129

4.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是否改变了剩余价值的来源——130

5.马克思说:“商品中包含的劳动和劳动的这种二重性,是首先由我批判的证明了的。这一点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怎样理解马克思的这一论述——132

(五)材料分析

1.(以下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有关论述)

(1)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是什么?

(2)生产要素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什么?

(3)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理论说明了什么?——134 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流通形式,是和前面阐明的)

(1)根据材料1回答马克思说的资本流通形式的矛盾指什么?

(2)根据材料2回答解决上述矛盾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结合所学过的原理说明如何解决矛盾?——135

3.(下面是一组关于中国富人排行榜的材料)

(1)作家上“富豪榜”的现象有没有违背价值规律?使用劳动价值论加以分析(2)以文本产业为例,分析服务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重要作用——137

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进程

(一)基本概念

1.垄断——141

2.金融寡头——141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41

4.经济全球化——141

5.垄断利润——142

(二)观点辨析

1.垄断是自由竞争的对立物,因而垄断消灭了竞争——142

2.“二战”后发达国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有利的促进了经济增长,使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本质出现了变化——143

3.垄断价格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制定的因而否定了价值规律——143

4.资本主义国家有了经济计划就能从根本上克服生产无政府状态——143

5.有人认为,一些国家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改变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说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已不是人类社会的必然规律了——144

(三)简要回答

1.如何理解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特征——144

2.如何正确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145

3.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145

4.如何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走向——146

5.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147

(四)问题论述

1.试论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的原理及其对正确认识会主义的现实意义——148

2.试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和实质——149

3.试述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政策——150

4.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及其原因和性质——150

5.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及长期性——153

(五)材料分析

1.(据估计,今天在美国有6000家公司推行)

(1)根据材料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实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原因

(2)评析工人股东的两种看法

(3)看待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正确态度——155 2.(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

(1)根据材料1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2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影响

(3)综合材料1、2、3说明我国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对策——158

3.(在20世纪80年代,新自由主义思潮随着英国的)

(1)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现在拉美国家已经由热衷推行自由主义学说,转变为批判新自由主义?

(2)从新自由主义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造成的实际后果,给处于全球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的启示有哪些?——160

4.(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作为国际直接投资和生产国际化的载体)

(1)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有哪些?

(2)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有何利弊?——161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一)基本概念

1.苏联模式——164

2.空想社会主义——165

3.社会主义改革——166

4.马克思主义政党——166

5.民主集中制——166

(二)观点辨析

1.随着历史的发展,曾经具有十分积极意义的“空想社会主义”逐渐显得落伍了——167

2.苏联模式可以看做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167

3.社会主义首先在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是一种“反常现象”——168

4.社会主义民主根本区别于资本主义民主就在于它由人们直接行使国家权力——170

5.20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并不能说明社会主义运动完全失败——170

6.吸收来自于其他阶级和阶层的具备了党员条件的人入党,会影响党的先进性——171

(三)简要回答

1.为什么说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一个历史过程?——172

2.为什么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先于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172

3.简述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坚强领导作用——173

4.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174

5.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实现自我完善?——175

(四)问题论述

1.论述20世纪的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所作出的历史贡献——176

2.列宁时期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过程及其启示——178

3.为什么说社会主义事业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意义是什么?——179

4.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180

5.联系实际分析如何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182

(五)材料分析

1.(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十月革命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最严重的挫折)

(1)如何理解邓小平上述论断的深刻含义?——184

2.(据《人民政协报》报道,在7月6日的政协十届常委会)

(1)如何正确认识革命开发以后我国工人阶级的新变化?

(2)如何正确认识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入党问题?——186

3.(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相互冲突中产生的)(1)结合1、2、3材料,分析为什么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会呈现出曲折性?——188

4.(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

(1)结合材料1、2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分析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结合材料3分析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怎样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190

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

(一)基本概念

1.自由而全面的发展——196

2.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197

3.共产主义——197

4.共产主义理想——197

5.人的发展的三个阶段——198

(二)观点辨析

1.自由王国是在必然王国中自由时间积累的结果——198

2.“共产主义是渺茫的”——199

3.无产阶级革命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都能发生——199

4.共产主义理想是无法实现的社会理想——200

(三)简要回答

1.简述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200

2.简述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01

3.简述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201

4.简述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202

5.简要说明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202

(四)问题论述

1.试述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区别与联系——203

2.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分析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现阶段没有爆发革命的原因——205

3.试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206

4.怎样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208

5.如何在大学生活中体现自己的理想信念追求?个人理想如何才能与社会理想一致起来——208

6.怎样理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209

7.试述共产主义的实现和人的全面发展——211

(五)材料分析

1.(1944年7月,毛泽东在延安同英国记者)

(1)请依据毛泽东的论述,分析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同实现共产主义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213

2.(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

(1)马克思主义在预测未来社会问题上的基本态度是怎样的?——215

(2)马克思主义是如何理解未来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关系的?——215

3.(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在西方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1)在对未来社会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有何本质区别——217

4.(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指出)

(1)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2)为什么社会主义能够实现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219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基本概念

1.马克思主义——3

2.马克思主义哲学——4

(二)观点辨析

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是不科学的。——5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7

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8

4.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9

5.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现在时代已经变了,所以,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9

(三)简要回答

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10

2.简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10

3.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创新性——12

4.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什么——12

(四)问题论述

1.试论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13

2.试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16

3.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8

(五)材料分析

1.谈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0

2.(1)马克思恩格斯对待自己的理论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21

(2)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该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22

3.(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材料2和材料3说明了什么问题?——24 附录

(一)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贯穿的立场

1.坚定的政治信仰

2.真挚的为民情怀

3.强烈的责任担当

(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贯穿的观点

1.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2.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三)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贯穿的基本方法

1.科学的思维方法

2.务实的工作方法

3.高超的领导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