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习题-好

社会心理学习题-好
社会心理学习题-好

第一节概述 (89)

对社会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做出过关键的贡献,成为孕育社会心理学学科母体的是(习题214):①社会学;②文化人类学;③心理学(不包括生物学)。

▲1908年社会学家罗斯和心理学家麦独孤分别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诞生(习题215,0506-2-63)。

▲一般认为,社会心理学诞生于1908年(习题1)。

第一单元研究对象和范围 (89)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一)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

F.H.奥尔波特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习题2)。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影响(社会心理学倾向于心理学的定义,0412-3-63),他人的影响包括(习题216):①现实的影响;②想象的影响;③隐含的影响(不包括“虚拟”影响,“宏观”的影响,0406-3-84)。

(二)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

社会学家艾尔乌德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习题3)。

认为社会心理学“由社会和个体的相互关系来界定的”,任务是“解释社会互动”。这是倾向于社会学定义(0506-3-63)。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一)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习题5)。它包括(习题217):①个体的习得行为;②亲社会行为;③群体的决策行为等等。

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勒温关于行为的著名公式是:B=f (P,E)。其中,E的含义是个体所处的情境(习题4,0308-3-66,0406-3-85,0412-3-64)。勒温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习题6)

(二)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习题7)。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可分为4个层面:个体层面;人际层面;群体层面和社会层面。

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中,态度属于个体层面的研究内容(★习题8);时尚属于社会层

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 (91)

▲霍兰德(0506-3-64)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按顺序可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等三个阶段(习题10)。这三个阶段也就是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形成期及确立期。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期是经验描述阶段(习题11)。

一、哲学思辨阶段

社会心理学的哲学思辨阶段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习题12)。

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围绕人性的哲学争辩(习题13)。

二、经验描述阶段

经验描述阶段,是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习题14)。

经验描述阶段的特点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习题15)。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对社会心理学起了直接的“催生”作用的重要学术思潮包括(习题218):①德国的民族心理学;②法国的群众心理学;③英国的本能心理学;④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⑤达尔文的进化论。

三、实证分析阶段

实证分析阶段始于20世纪20年代(习题16)。

实证分析阶段的特点是:社会心理学从描述研究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习题17)。

社会心理学中使用实证方法的两位先驱是(★习题219):①特里普力特(N.Triplett);②莫德(W.Moede)。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心理学迅速发展,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它们是(★习题220):①研究领域拓宽,涉及人类行为的方方面面;②开展了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③理论向多元化发展,提出很多新的“小理论”来解释与预测行为。

[专栏2-3] 勒温与奥尔波特(P96)

勒温被学术界认为是现代社会心理学之父(★习题28)。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F.H.奥尔波特(习题29,0511-3-45)。

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97)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有(习题221):①价值中立原则;②系统性原则;③伦理原则。

(一)价值中立原则

对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和一些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理念,咨询师应该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引导(★习题18)。

(二)系统性原则

(三)伦理原则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原则是指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往往要采用一些手段控制情境或被试者,因而要特别注意因欺瞒与恫吓所产生的后果,尽力避免对被试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习题19)。

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研究者应遵循的主要伦理守则有(习题222):

①在制定研究计划时,研究者应评估其道德可接受性;

②在具体研究中,研究者必须采取保护被试者的措施;

③对被试者提供的资料应加以保密,如公开发表,须经被试者同意;

④不得和被试者建立研究工作以外的其他关系。

⑤研究前,研究者应向被试者说明研究计划的主要部分,并征得被试者同意。在特殊情况下的期满须经严格程序核准,并在事后向被试者说明,求得理解。

⑥被试者有退出研究的自由。P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观察法:观察法分自然观察和参与观察

关于观察法,正确的说法是(习题223):①自然观察的主要目的是描述行为,提供“类别”及“数量”信息;②参与观察时,由于身临其境,观察者可能获得较多的“内部”信息;③采用参与观察法时,应尽量减少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相互作用造成的负面影响;而“参与观察的主要目的在于观察者的自我体验”是不正确的(习题24,0511-2-45)。

(二)调查法:调查法分访谈法和问卷法

1.访谈法

⑴特点

关于访谈法,不正确的说法:访谈法就是普通的“聊天”(习题22,0511-2-40)。访谈法主要包括(0412-3-166):①结构访谈与非结构访谈;②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

⑵分类

访谈可分为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前者是面对面的访谈,后者是访谈者通过一定的中介进行的,常见的有电话访谈等(习题21)。口头调查又称为访谈法(习题20)。

⑶访谈过程与技巧

正确的说法是研究者应严格按访谈问卷的顺序以及原有问题提问(习题23)。

为了接近被访谈者,使访谈顺利进行,应该注意(习题224):①穿着干净整洁,称呼恰如其分;②自我介绍简洁明了,不卑不亢;③发出邀请时应热情,语气应该肯定和正面;④以适当方式消除被访者的紧张、戒备心理,有时应主动出示身份证等文件。

应对拒绝的技巧包括(习题226):①应有耐心;②不要轻易放弃;③搞清拒绝的原因。

访谈中提问的技巧有(习题225):①开始交谈时应有寒暄之词以调节情境氛围;②严格按访谈问卷的顺序以及原有问题提问;③访谈时应与被访者保持交流,认真听、记,并适当给予被访者鼓励,但要避免诱导;④对被访者应有耐心,如有遗漏,应请对方补充回答。2.问卷法

问卷法的两个主要特点是(习题227,0511-3-129):①标准化程度高;②收效快。

▲问卷的构成成分包括(习题228):①指导语;②问题及其备选答案;③人口学记录;④结束语;⑤题目;⑥前言;⑦计算机编码。问卷的设计包含(0506-2-157):①题目;②问题及答案;③指导语。

▲问卷设计的主要原则包含:①目的性原则;②全面性原则;③非歧义性原则;④非暗示性原则;⑤适度规模原则。

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不包括“系统性原则”(习题25),“全或无原则”(0406-3-86)。

(三)档案法

按照一定目的搜集大量(过去及现在的)资料,通过内容分析进行研究的方法,叫档案法(★

习题26)。

档案法的优点是(习题229):①对研究对象的心理干扰小;②适用于跨文化的比较研究;

③适用于时间跨度较长的趋势研究。

关于档案法,下列说法中是不正确的:心理咨询中考察求助者的个人成长报告,不属于档案法(习题27)。

三、如何看待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结果

关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结果,下列说法是不正确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结论不存在所谓的“生态学效度” 问题(★习题30)(社会心理学研究结果的“生态学效度”一直受到质疑)。

第四单元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103)

社会心理学理论的价值体现在(习题230):①提高人认识自身的能力;②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一、社会学习论

▲社会学习论试图通过学习机制来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变化。社会学习论吸收了行为的主要理论假设,认为先前的学习对现在的行为有决定作用。

(一)简史:社会学习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习题31)。

(二)学习的机制

▲在社会学习论看来,学习的机制主要有(习题231):①联想;②强化;③模仿(没有“暗示”)。

(三)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所包含的过程有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习题32)。(四)社会学习论的不足

二、社会交换论

社会交换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习题33)。▲霍曼斯(1961)社会交换论的基本观点体现在几个相互联系的普遍性命题上,这些命题包括有(习题232):①成功命题;②价值命题;③剥夺一满足命题;④侵犯一赞同命题;⑤刺激命题。

社会交换论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0506-3-65),交换行为本身变成得与失的权衡。

关于社会交换论,不正确的说法是:社会交换关系是建立在利益冲突基础上的人们的竞争性活动(习题34),正确的说法是,社会交换关系是建立在互惠基础上的人们自愿的活动。“个体或群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的次数越多,则该奖赏对个体的价值越小”,这是霍曼斯社会交换论的剥夺一满足命题(★习题35,0511-2-43)。

三、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有(★习题233):①詹姆斯;②米德。

(一)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

▲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包括(0412-3-158):①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它的意义为基础的;②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是存在于事物自身中;③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

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不包括事物的意义在于得与失的权衡结果(习题36),也不包括强化和模仿他人(0412-3-158)。

(二)主要观点

四、精神分析论

(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的主要概念和观点

1.意识与潜意识:集体潜意识不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的主要概念(习题37)(是由荣格提出来的)。

2.“力必多”

3.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

4.生本能与死本能

5. 人格结构:▲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层次包括(习题234):①本我;②自我;③超我(不包括“镜我”)。

(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荣格创立了分析心理学,他认为心理治疗的目的应该是发展病人的创造性潜力及完整的人格,而不是治疗症状(★习题38)。

“集体潜意识”理论是由荣格提出来的(习题39)。

(三)新精神分析论的主要观点

1.霍妮的“文化因素论”:霍妮认为男女之间的心理差别是由文化因素决定的(习题40)。2.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沙利文认为人际关系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习题41)。

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 (108)

第一单元社会化 (108)

一、社会化的概念

早在公元前328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指出: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动物(习题42)。

▲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个体同他人交往,接受社会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格、社会心理、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的过程。

▲关于社会化,正确的说法是(习题235):①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习题43);②社会化涉及社会及个体两方面;③社会化伴随人的一生(0312-3-66);

④成人期的社会化是继续社会化。

社会化涉及两个方面,即(习题236):①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②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不包括再社会化)。

再社会化是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

关于再社会化,正确的说法是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习题45)。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是一种再社会化的机制(习题44)。

二、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包括:①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②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③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④培养社会角色。三、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社会化的基本条件有(习题237):①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②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四、个体社会化的载体

▲社会化的载体包括(习题238):①参照群体;②学校;③家庭;④大众传播媒体。观念不是社会化的载体(习题46)。

五、▲社会化的分类

(一)语言社会化

个体的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条件的(习题47)。

(二)性别角色社会化

▲“性别”表示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习题48)(而不是“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三)道德社会化

▲道德社会化包括(习题239):①道德观念;②道德情感;③道德行为;④道德判断。(四)政治社会化

爱国意识的发展有三个连续的阶段:国家形象阶段、抽象国家观念阶段、国家组织系统阶段。国家意识阶段不是爱国意识的发展阶段(★习题49)。

第二单元社会角色及其理论 (111)

一、社会角色的概念

▲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习题50,0511-3-49)。

二、▲社会角色的分类

(一)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

按角色获得的方式可将角色分为(习题241):①先赋角色;②成就角色。

(二)规定型角色和开放型角色

(三)功利型角色和表现型角色:企业家属于功利型角色(习题51)。

(四)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

教师的角色用于(习题240):①成就角色;②规定性角色;③表现型角色。

三、角色扮演(0506-3-66)

▲角色扮演过程的要素包含(习题242):①角色期待(0312-3-74);②角色领悟;③角色实践(不含“角色冲突”,“角色情感”0406-3-87,“角色成就”0506-2-158)

四、角色失调

▲常见的角色失调有四种形式: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及角色失败。

作为教师,既需要权威者的角色,又需要和学生作朋友的角色,这两种角色有时难以协调,这是角色间冲突(习题53)。一位中年男子在工作单位是领导、管理者的角色,而在家中又是听从、顺从父母的孝顺儿子的角色,他觉得自己转换困难,那么他面临的是角色间冲突(★习题54)。

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这是角色失败(习题52)。

(注:角色3要素用的都是中性词,角色失调4形式用的都是贬义词——郭勇)

第三单元自我、身份与自尊 (113)

一、自我

(一)自我的概念

▲关于自我,正确的说法是(习题243):①自我是心理学的古老课题;②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③是个体对自已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不含自我评价)。

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是镜我(习题55)。

(二)自我的结构

▲自我的结构包括(习题244):①物质自我;②心理自我;③社会自我;④理想自我;⑤反思自我。这是自我主要的五个层面。

(三)自我概念的功能

▲自我概念的功能主要有(习题245,0511-2-130):①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②解释经验;

③决定期待。

(四)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习题56,0406-3-88,0308-3-69)。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心理自我发展阶段大致从青春期到成年(0506-3-67)。

(五)自我概念的测量

二、身份

(一)身份的定义

▲关于身份,正确的说法是(★习题246):①身份是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②身份是由角色构成的;③社会地位所决定的身份是地位身份,是相对稳定的,是身份的主体;④处境地位所决定的身份是处境身份,是易变的。

(二)身份的特点

▲身份有5个特点:①客观性;②主观性;③多重性;④稳定性;⑤契约性。

身份的特点不包括“系统性”(习题57)。

三、自尊

关于自尊,正确的说法是(★习题247):①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0312-3-67);②自尊水平是个体对其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③自尊需要的满足会导致自信(自尊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自尊心”)。

(一)自尊的概念

▲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习题59,0312-3-67,0406-3-89)。

自尊需要包括两方面(习题248):①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②对名誉、地位支配、赞赏的欲望。

▲詹姆斯(1890)关于自尊的经典公式:自尊=成功/抱负(★习题58,0506-2-65),意思是说,自尊取决于(★习题249):①成功;②获得的成功对个体的意义(不取决于“自信”)。(二)一些影响自尊的因素

▲影响自尊的因素,包括(习题250,0506-2-159):①家庭中的亲子关系;②行为表现的反馈;③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④根据相似性原理正确进行社会比较。

(三)自尊的测量(罗森伯格的自尊量表)

第三节社会知觉与归因 (117)

第一单元社会知觉 (117)

一、基本概念

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作用于个体的信息有两类,一类是自然信息,一类是社会信息。由各种自然信息形成的知觉是物知觉,由各种社会信息形成的知觉是社会知觉。▲社会知觉包括个体对(习题251)①自己、②他人、③群体的知觉(不包括对“环境”的知觉)。

社会知觉是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习题60)。

▲属于社会知觉的范围的有(习题252):①行为原因;②人际知觉;③自我知觉。

人的社会化过程,人的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社会知觉为基础的(习题61)。

二、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

▲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包括(习题253):①情绪;②兴趣;③动机;④经验。

(一)认知者的经验

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称为图式(★习题62,0308-3-73,0312-3-72)。

自我图式是个体在已往经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对自己的概括性的认识。个体会在此基础上加工有关自己的信息(习题63)。

进行社会知觉时,图式对新觉察到的信息起2种作用(习题254):①引导;②解释。

▲图式的作用包括(习题255):①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和自我知觉;②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③影响记忆(0506-3-68)(不包括“影响能力”)。

受图式的影响,个体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习题64)。(二)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

(三)认知者的情绪

第二单元印象形成与印象管

理 (119)

一、印象与印象形成的概念

▲印象是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初次印象,也称第一印象,是素不相识的两个人第一次见面时形成的印象。

印象形成是指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按照以往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明确它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习题65)。

二、▲印象形成的效应

(一)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由于信息出现的顺序不同而影响印象形成的现象包括(习题256):①首因效应;②近因效应。

在印象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习题66)。

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习题67)。首因效应的存在表明第一印象很重要,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以其为根据来完成的(习题69)。

近因效应是指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最新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习题68)。

一般来说,近因效应容易出现在下列人之间(习题257):①熟悉的人;②亲密的人。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表明,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影响(习题70)。(二)光环效应

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这是光环效应(习题71,0511-2-49)。

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可能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习题72)。

(三)刻板印象

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刻板印象(习题73)。

刻板印象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习题74)。

在有限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消极的性质(习题75),会使人对某些群体的成员产生(习题258):①偏见;②歧视。

三、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

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个体在把各种具体信息综合后,会按照保持逻辑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的原则,形成总体印象(习题76)。

▲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包括(习题260):①加法模式;②平均模式;③加权平均模式;④中心品质模式。

(一)加法模式

加法模式是指人们形成总体印象时参考的是各种品质的评价分值的总和(★习题77)。(二)平均模式

在形成总体印象时,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的高低来形成对他人的好或不好的总体印象,被称为印象形成中的平均模式(★习题78)。

(三)加权平均模式

加权平均模式指形成对他人的总体印象时,不是根据简单的平均结果,而是根据重要性确定出各种特征的权重,然后将其与每种特征的强度相乘,最后加以平均(★习题79)。

(四)中心品质模式

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往往忽略一些次要的、对个体意义不大的特征,仅仅根据几个重耍的、对个体意义大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这种模式被称为中心品质模式(★习题80)。

一般来说,中心品质模式更接近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的印象形成的实际情况。该模式认为,

人们往往仅仅根据几个①对个体意义大、②重要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习题259)。

四、印象管理

(一)印象管理的概念

▲印象管理(亦称印象整饰),是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形成,使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习题81)。

(二)印象管理的作用

印象管理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现实生活中,个体要为他人、公众与社会所接受,其行为表现必须符合社会对他的角色期待(习题82,0511-3-48)。

(三)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

印象管理是一种社交技巧。在人际交往中,互动的双方都知道对方在不断地观察、评价自己,所以个体往往不断调整自己的言辞、表情和行为等,以期给对方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习题83)。

▲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包括(习题261,0506-2-161):①隐藏自己与自我抬高;②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③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④投人所好。

在印象管理中,为使他人对自己产生良好印象,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个体往往会承认自己的某些小的不足,以使自己在抬高某些重要方面时变得可信。这种做法被称为自我抬高(习题

第三单元归因 (122)

一、归因的概念

▲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被称为归因(习题85)。

二、▲行为原因的分类

(一)内因与外因

行为内因是指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心境及努力程度等个人特征(习题86,0412-3-160)。将行为原因归于个人特征,称为内归因;将行为原因归于外部条件,称为外归因或情境归因。

在许多情境中,行为与事件的发生并非由内因或外因单一因素引起,而兼有两者的影响。这种归因叫做综合归因(习题87,0511-3-42)。

(二)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

在行为的内因与外因中,一部分是可变的,另一部分是稳定的。如内因中人的情绪是易变性因素(习题88)。

在行为的内因与外因中均有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稳定性原因包括(习题264):①人格特征;②能力;③工作性质。

(三)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性原因

可控性原因表明个体通过主观努力可以改变行为及其后果。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使人们更

可能对行为做出变化的预测(习题89)。

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使人们较可能对未来的行为做出较准确的预测(习题90)。

三、控制点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罗特关于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是控制点理论(习题91,0308-3-70)。他发现,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释(★习题92,0511-2-48)。

控制点在个体的内部,称为内控者;控制点在个体的外部,称为外控者。

某些人认为个体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是个人不能控制的各种外部力量的作用造成的,相信社会的安排,相信命运和机遇等因素决定了自己的状况,认为个人的努力无济于事。这种人被称为外控者(★习题93)。

内控者相信自己能发挥作用,面对可能的失败也不怀疑未来可能会有所改善,面对困难情境,能付出更大努力,加大工作投入(习题94,0511-3-39)。内控者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是符合社会期待的(习题95)。

四、▲归因原则

根据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个体归因时遵循的主要原则有(★习题262):①不变性原则;

②折扣原则;③协变原则。

(一)不变性原则

海德是归因思想的创始人,他认为人们归因时,首先使用不变性原则(★习题96)。

(二)折扣原则

折扣原则是归因理论的主要研究者凯利提出的。他发现,如果也存在其他看起来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引起某一特定结果的作用就会打折扣(★习题97)。

(三)协变原则

协变原则认为人们归因时如同科学家在科研中寻求规律,试图找出一种效应发生的各种条件的规律性协变(★习题98)。

▲根据凯利的三维理论,个体在归因时需要的信息具有(习题265):①特异性;②共同性;

③一致性。

个体在归因时,需要共同性信息,即不同的行为主体对统一刺激的反应是否相同(0506-2-67)。

根据凯利的三维理论,如果特异性低、共同性低和一致性高,就更可能做出内部原因的归因(★习题99)。

五、影响归因的因素

▲影响归因的因素包括(习题263):①社会视角;②自我价值保护;③观察位置;④时间因素。

(一)社会视角

行动者(当事人)和观察者(局外人)对行动者行为原因的看法有差别,对行为原因的解释也会有明显的不同,这表明社会视角影响归因过程及其结果(★习题100)。

(二)自我价值保护

个体在归因过程中,对有自我卷入的事情的解释,带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习题101)。

在成败归因中,失败时个体很少用个人特征来解释,而倾向于外归因。失败时外归因,减少自己对失败的责任是一种自我防卫策略(习题102)。

在竞争条件下,个体倾向于把他人的成功外归因,而把他人的失败内归因,有明显的使自己处于有利位置,保护自我价值的倾向,这种倾向叫动机性归因偏差(习题103)。

失眠者往往认为失眠是自己内部的原因造成的,比如自己神经衰弱、焦虑、紧张等等,因而可以通过改变他们的归因模式来使失眠程度得到缓解(习题104)。

(三)观察位置

(四)时间因素

随着时间的流逝,归因会越来越具有情境性。人们会将过去很久的事件解释为背景的原因,而不是由于下列原因(习题266):①行为主体;②刺激客体。

第四节社会动机与社会情绪 (126)

第一单元社会动机概述 (126)

一、社会动机的概念

▲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称为动机(习题106)。▲社会动机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习题105,0511-3-47)。

二、动机过程

▲人的某种需要从未满足状态转换到满足状态,并产生新的需要,这一过程称为动机过程(习题116)。

三、社会动机的功能

▲社会动机的功能包括(习题267):①激活功能;②指向功能;③维持功能;④调节功能。

四、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

▲一般说来,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大致呈倒U型曲线关系(习题107,0406-3-92,0506-3-69)。

根据研究,每种活动都存在最佳的动机水平,这种最佳动机水平随活动的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动机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习题108)。

第二单元主要的社会动机 (127)

一、亲和动机(教材中全部错用为“亲合”,是不规范用字)

▲个体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友好联系的心理倾向被称为亲和动机(习题109)。

亲和动机是人际吸引的最低级层次(习题114)。

(一)亲和的起源:亲合起源于依恋(习题110,0312-3-75,0506-2-68)。

(二)亲和的作用

▲亲合的作用包括(习题268):①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②获得信息;③避免窘境;

④使行为获得明确定向。注:教材中描述亲和的4个作用有“减轻心理压力”,没有提及“使行为获得明确定向”(P128)。

(三)影响亲和的因素

▲影响亲和的因素主要有(习题269):①情境因素;②情绪因素;③出生顺序(与“智力”无关)。

1.情境因素

2.情绪因素

亲和与人的情绪状态有密切关系,因此(习题270):①恐惧越强烈,越会增强亲和倾向;

②焦虑越强烈,越会减少(不是增强)亲和倾向。

恐惧是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恐惧情绪越强烈,亲和倾向越高(★习题111)。

焦虑是非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高焦虑者亲和倾向较低(习题112)。

3.出生顺序

出生顺序是影响亲和的一个重要因素。西方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长子、长女恐惧时的合群倾向要比他们的弟妹们高(习题113)。

二、成就动机

▲个体追求自认为是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叫成就动机(习题117)。

(一)成就动机的重要性

(二)抱负水平

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称为抱负水平(★习题118,0506-2-74)。

关于一个人的抱负水平,正确的说法是(★习题271):①个体的抱负水平取决于其成就动机强弱;②以往成败经验影响抱负水平;③个体的抱负水平与实际成就是有差异的。(三)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

▲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主要包括(★习题273):①目标的吸引力;②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③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

(四)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

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习题272):①家庭教养方式;②强调成就、追求成就的社会氛围。

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的成就动机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习题115)。三、权力动机

▲权力动机是指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习题119)。

引起权力动机的因素大致包括(习题274):①社会控制的需求;②对无能的恐惧。

四、侵犯行为

(一)侵犯的构成

▲侵犯行为简称侵犯,也称攻击行为,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的行动。

▲侵犯的构成包括如下因素(习题275):①伤害行为;②侵犯动机;③社会评价(不包括“敌意”,不包括“侵犯体验”0406-3-93)。

(二)▲侵犯的原因

1.本能论的解释

侵犯的本能论的代表人物有(习题277):①弗洛伊德;②罗伦茨。

2.挫折-侵犯学说

挫折既指阻碍个体达到目标的情境,又指行为受阻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习题120)。挫折一侵犯学说的要点包括(★习题276):①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相关关系;②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线性关系;③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则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强度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

挫折一侵犯理论认为,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习题121)。

3.社会学习论的观点

(三)侵犯的影响因素

▲侵犯的影响因素包括:①情绪唤起水平;②道德发展水平;③自我控制能力;④社会角色

与群体;⑤大众传媒的影响。

[专栏2-9] 去个性化和侵犯行为(P133)

心理学家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去个性化状态会使个体的侵犯性增加(★习题122)。

五、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是个体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不期待回报的行为。

(一)利他行为的性质

(二)利他的原因

社会规范论用普遍规范来解释人的社会行为,人类社会存在的普遍性的道德准则有(习题278):①交互性规范;②社会责任规范。

(三)▲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1.外部因素

利他行为中有一现象称为“旁观者效应”,其意思是他人在场对利他行为有负面影响(习题123,0511-2-42)。

有益于他人,需要或接受报酬的行为属于助人行为(习题124)(不属于“利他行为”)。

他人在场,会影响助人行为。一般情况下,在场人数越多,助人行为越少(习题125)。2.▲利他者的心理特征:①心境;②内疚;③人格。

3.利他技能

第三单元社交情绪 (135)

一、社交情绪的概念

社交情绪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习题126)。

二、▲几种基本的社交情绪

(一)社交焦虑

关于社交焦虑,正确的说法是(习题279):①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②社交焦虑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③人们为了回避导致社交焦虑的情境,通常是减少社会交往,选择孤独的生活方式。

(二)嫉妒

嫉妒是指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习题127)。

嫉妒情绪的特点包括(习题280):①针对性;②持续性;③对抗性;④普遍性。

(三)羞耻与内疚

1.羞耻

羞耻是指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习题128)。

正确的说法是(习题281):①羞耻的个体往往会感到沮丧、自卑、自我贬损、自我怀疑等,认为自己对事情无能为力;②健康的羞耻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自然结果,是人适应社会生活、改善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③内疚者往往有良心上和道德上的自我谴责,并试图做出努力,来弥补自己的过失。

2.内疚

内疚是指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者想象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习题129)。

第五节态

度 (137)

第一单元态度形成 (137)

一、态度的概念

▲态度是指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习题130,0511-2-47)。(一)态度的特点

▲态度的特点包括(习题282):①内在性;②稳定性;③对象性(没有“系统性”)。

(二)态度的成分

▲态度的成分包括(习题283):①认知成分;②情感成分;③行为倾向成分。

态度的三成分说又称态度的A—B—C模型(习题132)。在态度的A-B-C模型中,“C”是指认知(习题133),“B”是指行为倾向(0406-3-94)。A(Affection)情感;B(Behavior)行为;C(Cognition)认知。

一般地说,态度的各个成分之间是协调一致的。在它们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往往占有主导地位,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与行为倾向(习题131,0506-2-69)。

(三)态度的行为

(四)态度的价值观

正确的说法是(习题284):①价值观对态度有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个体对对象赋予价值来实现的;②价值观不具有直接的、具体的对象,也没有直接的行为动力意义。二、态度的功能

▲态度的功能主要包括(习题285):①工具性功能;②自我防御功能;③价值表现功能;

④认知功能。

个体倾向于发展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态度,这是态度的工具性功能(习题134)。

个体对情境中的客体通过态度来赋予其意义,这是态度的认知功能(习题135)。

三、态度的属性

▲态度的属性有:①方向;②强度;③深度;④向中度;⑤外显度。

个体对特定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是态度的深度属性(★习题136,不是强度属性)。

四、态度的形成

▲根据凯尔曼的观点,态度形成包括如下阶段(习题286):①依从;②认同;③内化。

凯尔曼关于态度形成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服从—→认同—→内化(0406-3-95)

态度的内化是指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观点,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有机的组成部分(习题137,0511-3-44)。

第二单元态度转变 (140)

一、态度转变模型

▲霍夫兰德等人提出了一个态度转变的模型:传递者—→沟通信息—→目标(接受者)←—情境。

反馈不是霍夫兰德的说服模型中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0406-3-96)。

二、▲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

(一)传递者方面的影响因素

传递者方面影响态度转变的主要因素有(习题287):①意图;②威信;③立场;④吸引力。(二)沟通信息方面的影响因素

任何态度转变都是在沟通信息与接受者原有态度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发生的。研究表明,对于威信高的传递者,这种差异较大时,引发的态度转变量最大(习题138)。

对畏惧与态度转变关系的研究表明,中等程度的畏惧信息能达到较好的说服效果(习题139,0506-3-70)。

(三)接受者方面的影响因素

正确的说法是(习题288):①已成为既定事实的态度,即被说服者根据直接经验形成的态度不易转变;②自尊水平高、自我评价较高的接受者不易转变态度。

(四)情境

重复与说服效果呈倒U型曲线关系(习题140,0308-3-68)。

三、态度转变理论

▲态度转变理论主要有(习题289):①海德的平衡理论;②认知失调论;③社会交换论。(一)▲海德的平衡理论

海德提出,人们在态度转变时,往往遵循费力最小原则(习题142)。

海德提出的有关态度改变的理论,可简称为P--O--X模型(习题141)。P-个体;O-他人;X-另一对象。

在海德的P-O-X态度转变模型中,O代表他人(习题143)。

根据海德的平衡理论,P-O-X模型中,(★习题290):①如果三种关系从各方面看都是肯定的,或两种是否定的,一种是肯定的,则存在平衡状态;②如果三种关系中两种是否定的,一种是肯定的,则存在平衡状态。(注:在P-O-X三角模型中,遵循正负数加减运算的规律,即相邻两边遵循“同号得正”(正正得正,负负得正),“异号得负”(正负得负)的规则,再同第三边用运用同样规则,最终结果得“+”号的为平衡状态;得“-”号的为不平衡状态。)

(二)▲认知失调论

关于认知失调论,正确的说法是(★习题291):①降低失调的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可以减少失调;②个体关于自我、环境和态度对象都有许多的认知因素,当各认知因素出现“非配合性”的关系时,个体就会产生认知失调;③认知失调给个体造成心理压力,使之处于不愉快的紧张状态;④文化价值冲突是认知失调的原因之一。

认知失调论认为,认知失调可能的原因有(习题292):①逻辑的矛盾;②文化价值冲突;

③新旧经验相悖;④观念的矛盾。

(三)▲社会交换论

社会交换论认为态度改变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习题144)。

第三单元态度测量 (145)

(无习题)

第六节沟通与人际关系 (146)

第一单元沟通的结构与功能 (146)

一、沟通的概念

沟通是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过程(习题146)。

▲人际沟通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以及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与交流过程,是一种直接的沟通形式。

人际沟通与大众沟通的最重要区别是有无媒体的中介(习题145)。

二、沟通的结构

▲沟通过程由7个要素构成:①信息源;②信息;③通道;④信息接受者;⑤反馈;⑥障碍;

⑦背景。

认知不是沟通结构模型中的基本要素(习题147)。

沟通结构的要素包括(习题293):①信息;②反馈;③通道。

关于沟通,正确的说法是(习题298):①人际沟通是以视听沟通为主的沟通;②背景是沟通发生时的情境。它影响沟通的每一要素,以及整个沟通过程;③反馈使沟通成为一个双向的交互过程;④在沟通使用的各种符号系统中,最重要的是语词。

三、沟通的功能

▲沟通的功能有:①获取信息;②情感分享;③维持心理平衡;④减少冲突;⑤协调群体行动。

四、人际沟通的分类

▲人际沟通的分类包括:①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②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③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④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⑤现实沟通与虚拟沟通。

按信息流动方向,沟通可分为(习题296):①平行沟通;②上行沟通;③下行沟通。

虚拟沟通的进程主要由沟通者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想象来引导(习题156)。

五、沟通网络

(一)正式沟通网络(全是双向的)

▲正式沟通网络有(习题295):①链式;②轮式;③全通道式;④Y式。

集束式不属于正式沟通网络形式(习题148)(属于非正式沟通网络)。

全通道式的沟通网络,信息的传递速度较快,群体成员的满意度比较高(习题157)。(二)非正式沟通网络(全是单向的)

▲通过对“小道消息”的研究发现,非正式沟通网络主要有(习题294):①集束式;②流言式;③偶然式。

第二单元体语沟通 (150)

身体语言包括(习题297):①目光;②面部表情;③姿势;④装饰。

一、目光与面部表情

一般来说,最能准确反映人的内心状况的体语形式是目光(习题149)。

目光接触是最重要的体语沟通方式(习题151,0312-3-73)。

除了目光接触外,面部表情也是一种可完成精细信息沟通的体语形式(习题152)。

二、身体运动和触摸

人在触摸和身体接触时情感体验最为深刻(习题153)。

三、姿势与装饰

个体运用身体或肢体动作表达情感及态度的体语,称之为姿势(习题154)。

四、人际距离

霍尔对美国白人中产阶级的研究表明,公众距离为12英尺~25英尺(习题155)。

朋友之间交往的距离属于个人距离(习题150)。美国学者霍尔提出四种人际距离(0506-3-72)。

▲社交距离(4~12英尺或1.22~3.66米)。

第三单元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 (153)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习题158,0308-3-74)。

人际关系的特点有(习题299):①直接性;②情感性;③个体性(没有“功利性”,也不包

括“角色性”,0406-3-97)。系统性不是人际关系的特点(习题159)。

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的阶段

▲一般来说,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要经过如下阶段(习题300):①定向阶段;②情感探索阶段;③情感交流阶段;④稳定交往阶段。(定向—→情感探索—→情感交流—→稳定交往)

三、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深度

自我暴露程度是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习题160)。

自我暴露的程度(由浅到深)大致可以分为如下水平(习题301):①情趣爱好方面;②态度;③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④隐私方面。

四、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

▲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应该遵循如下原则(习题302):①相互性原则;②自我价值保护原则;③平等性原则等(不包括“独立性”原则)。强化原则不属于良好人际关系原则(习题168,0511-2-41)。

1.相互性原则

2.交换性原则

人际关系的交换性原则是指个体期待人际交往对自已是有价值的,即在交往过程中的得大于失,至少等于失(★习题161)。

3.自我价者保护原则

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予以肯定与支持。这一现象说明了人际关系的自我价值保护原则(★习题169,注意不是“相互性原则”)。

4.平等原则

五、▲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3种需要,6种关系)

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是由舒茨提出来的(习题174,0506-3-71,0511-2-39)。

▲人的基本人际需要包括有(习题303,304):①包容需要;②支配需要;③情感需要。认知需要不是基本的人际需要(习题164)。

美国学者舒茨认为,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如不能满足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及其他严重问题,如精神崩溃(习题171)。

▲6种人际关系取向:①主动包容式;②被动包容式;③主动支配式;④被动支配式;⑤主动情感式;⑥被动情感式。

被动包容式人际关系的取向是期待他人吸纳自己,往往退缩、孤独(习题162,0511-3-41)。主动支配式人际关系的取向是喜欢控制他人,能运用权力(习题163)。

如果双亲对儿童既有要求又给他们一定自由,使之有某种自主权,会使儿童形成民主式的行为方式。这说明舒茨提出的支配需要的重要性(习题172)。

舒茨用三维理论解释群体的形成与群体的解体,提出了群体整合原则(习题170)。

舒茨的三维理论用于解释群体的形成时认为,群体形成经过包容—控制一情感的过程(习题173)。

根据群体整合原则,在群体分解时,要经过如下阶段(习题305):①感情不和;②失控;

③难于包容。

第四单元人际吸引 (157)

一、人际吸引的概念

▲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的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习题175)。按吸引的程度,人际吸引可分为亲和、喜欢和爱情。

喜欢是中等程度的人际吸引(习题183)。人际吸引的最强烈的形式是爱情(习题165)。

二、▲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一)熟悉与邻近

熟悉能增加吸引的程度,但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习题182,0312-3-68,0511-3-46)。

(二)相似性

(三)▲互补

在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中,互补可视为相似性的特殊形式(习题181,0511-2-38)。

互补对于人际吸引是重要的,互补的形式主要有(习题306,0506-2-162):①需要的互补;

②社会角色的互补;③人格特征的互补(没有“情感的互补”)。

(四)外貌

(五)才能

(六)人格品质

人格品质是影响吸引力的最稳定因素,也是个体吸引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习题180)。

根据安德森的研究,影响人际吸引的最重要的人格品质是真诚(习题166,0511-2-46)(另一说法是“诚信”,0406-3-98,0312-3-70)。

第五单元人际互动 (159)

一、人际互动的概念

▲人际互动就是人际相互作用。人的相互作用可能是信息、情感等心理因素的交流,也可能是行为动作的交流。

人际互动专指人们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交流、交往(习题176)。

人际互动在结构上强调角色互动(0406-3-99)。

二、人际互动的形式

▲人际互动主要的形式有(习题307):①合作;②竞争。

(一)合作及其基本条件

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互相配合的一种行为,称为合作(习题177)。

合作的基本条件有(习题308):①共识与规范;②目标的一致;③相互信赖的合作氛围。(二)竞争及其基本条件

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行为,称为竞争(习题178)。

(三)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

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是由多伊奇提出来的(★习题179)。

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的含义包括(★习题309):

①当不同个体的目标与手段之间存在积极的、肯定性关系时,即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采取某种手段实现目标时,个体的目标和手段才能实现,他们之间是合作关系(★习题167);

②当不同个体的目标与手段之间存在消极的或否定性的依赖关系时,即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不能达到目标或实现手段时,个体的目标和手段才能实现,他们之间是竞争关系。

③教材中有描述但习题中列为错误的答案:个体行为的目标或手段与他人行为的目标或手段之间如存在相互依赖关系,就会产生相互作用(P160)。

第七节社会影响 (161)

▲在他人作用下,引起个体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变化的现象,称为社会影响(习题184)。第一单元从

众 (161)

一、从众的概念

▲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称为从众(习题185,0506-2-71)。

▲从众行为的特点包括:①引起从众的群体压力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想象的;②群体压力可以在个体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也可以在没有意识到时发生影响;③有时虽不符合个体本意,却是个体的自愿行为。

与服从比较,从众行为的特点是自愿性(0406-3-101,0312-3-69,0308-3-75)。

二、从众的功能

从众是一种被动的接受群体影响的方式(习题187)。

从众的功能有(习题310):①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②让个体适应社会生活。

三、从众的类型

▲从众大致分为如下类型(习题312):①真从众;②权宜从众;③反从众。

四、从众行为的原因

▲从众行为的原因有(习题311):①寻求行为参照;②避免对偏离的恐惧;③群体凝聚力。性别与从众之间的关系是没有确定性的关系(习题188)。

五、影响从众的因素

▲影响从众的因素包括:①群体因素(群体的一致性/群体的凝聚力/群体的规模);②个体人格因素(个体自我评价/个体自信心);③情境的明确性。——影响从众3因素

正确的说法是(★习题313):①个体自我评价越高,他的从众行为越少;②群体成员的一致性愈高,个体越容易产生从众行为。

群体规模影响从众行为,研究表明,群体规模一般在3人~4人影响最大(习题186)。

第二单元社会促进与社会惰化 (164)

一、社会促进

▲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叫社会促进(习题189,0308-3-72),也称社会助长(0506-3-73)。

个体与他人一起活动时,其效率比单独活动时更为低下的现象,称为社会抑制(习题190)。社会促进的效应有(习题314,0412-3-161):①结伴效应;②观众效应。

在有人陪同的活动中,个体会感到某种社会比较的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的效率,这是结伴效应(习题191,0511-3-43)。

二、优势反应强化说—对社会促进和社会干扰的理论解释

优势反应强化理论认为,他人在场,个体动机水平会提高,因此优势反应易于表现(习题192)。

已学习和掌握得相当熟练的动作,不假思索即可做出的反应,称为优势反应(★习题193)。

三、社会惰化

▲社会堕化也称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任务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社会惰化的主要原因包括(习题315):①被评价的焦虑减弱;②责任意识降低。

第三单元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 (166)

一、模仿

社会心理学试题教程文件

绝密★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心理学(二)试题 课程代码:02047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创立可以从1924出版的《社会心理学》著作算起,该书的观点是:社会行为受许多不同因素的影响,包括他人在场和他人行为。这本书的作者是 A.麦独孤 B.奥尔波特 C.莫雷诺 D.勒温 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____提出了社会测量法,用以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的问题。A.莫雷诺 B.瑟斯顿 C.麦独孤 D.奥尔波特 3.在社会心理学诸理论中,精神分析理论强调____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期,家庭动力对个体社会化有重要影响。 A.早期经验 B.成年 C.中年 D.老年 4.“群体动力学”,“群体中的心理气氛”等术语的创始人是 A.维纳 B.莫雷纳 精品文档

C.麦独孤 D.勒温 5.“在战斗中的我军战士真勇敢”,这表现出的是 A.价值观 B.态度 C.行为 D.理性 6.把沟通者观点不仅当作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把它评定得比实际上更接近自己的态度,这种效应叫 A.同化效应 B.对比效应 C.接受幅度 D.拒绝幅度 7.在进行态度测量时,琼斯和西格尔(1971)为解决个体自我报告法被试不说真话的问题,应用了 A.假路线技术法 B.生理记录法 C.行为观察法 D.量表法 8.研究发现,由低可信性沟通者说服而产生的态度改变随时间推移而增加。这种一则沟通的说服力随时间而增长的现象是 A.睡眠者效应 B.对比效应 C.新近效应 D.折扣效应 9.美国心理学家对芝加哥市场消费行为的调查发现,以提供优惠券或消费券为特征的广告或推销活动,实际上是____了顾客对那种商品的依赖。 A.稳定提高 B.提高 C.没有提高 D.减弱 10.在生活中,我们与他人交往时往往最后一次留下的印象对社会知觉的影响更强烈,这是 A.优先效应 B.新进效应 C.晕轮效应 D.光环效应 11.行动者制造了一个做出实际成绩必然遇到的非常真实的障碍,如果失败,人们不会把失败归因于行动者的能力,而是归因为外在的因素。这种现象是自我归因中的 A.自我障碍 B.习得的无望 C.观察者效应 D.安慰剂效应 12.常常与社会风气和人们的素质连在一起的助人行为决策阶段是 A.对紧急事件的注意 B.正确地解释情境 精品文档

(完整版)社会心理学测验题

社会心理学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心理 B.社会行为 C.个体心理 D.社会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2.()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社会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一般认为,这两本著作的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雏形的形成。 A.1879 B.1897 C.1908 D.1924 3.社会心理学在确立时期的特征是() A.定性研究 B.定量研究 C.群体研究 D.理论研究 4.麦独孤在《社会心理学》中用_______解释人的社会行为。 A、学习 B、本能 C、模仿 D、强化 5.社会心理学是介于心理学、社会学、()之间的一门中间性、边缘性学科。 A、哲学 B、历史学 C、人类学 D、传播学 6.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中,态度属于()的研究内容。 A.个体层面 B.人际层面 C.群体层面 D.社会层面 7.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中,时尚属于()的研究内容。 A.个体层面 B.人际层面 C.群体层面 D.社会层面 8.归因问题属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 A.结构过程 B.个体过程 C.人际过程 D.团体过程 9.认为人类行为都是由本能决定的心理学家是() A.麦独孤 B.冯特 C.弗洛伊德 D.荣格 10.霍兰德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按顺序可划分为()等三个阶段。 A.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 B.哲学思辨、实证分析与经验描述 C.实证分析、经验描述与哲学思辨 D.经验描述、实证分析与哲学思辨 11.实证分析阶段的特点是:社会心理学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转向定量研究,从()转向应用研究。 A.纯理论研究 B.经验研究 C.实验室研究 D.哲学思辨 12.完全的价值中立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是()。 A.很难做到的 B.容易做到的 C.不必考虑的 D.必须坚持的 13.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原则是指()。 A.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要注意密切联系社会现实 B.不仅要把所研究的对象纳入系统进行考察,而且要用系统的方法来研究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题(1)

2016秋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 1.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和英国心理学家()各出版了一本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 2.观察法有多种形式,可分为()与()。 3.调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4.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和()之间的关系。 5.再社会化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形式:一是(),二是()。 6.角色冲突的类型可分为两大类:()冲突和()冲突。 7.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的不同,可将角色分为()角色和()角色。 8.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角色和()角色。 9.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即自我概念可分为()自我、()自我和()自我。

10.根据希金斯(,1987)的自我差距理论,个体有两种内在的标准:()与()。 11.琼斯与戴维斯(,1965)提出的对应推论理论认为,人们常假设他人的内在()与他们的外在()相对应。 12.言语之外的一些行为,如()表情、()表情、()表情等却很难被人有意识地加以控制,从而能更真实地揭露人们内心的想法、情绪、性格等。 13.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个人的();二是()。 14.伍德(,1989)把社会比较的方式分为()、()与()三种。 15.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把行为的原因分为三种,即()、()和()。 16.根据认知失调理论,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有()、()和()。 17.社会认知是个体通过(),根据认知对象的(),推测与判断其()的过程。 18.凯尔曼指出,态度的改变要经历()、()和()三个阶段。 19.人际关系具有个体性、()和()三个特点。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一) 1.你生理上是男性或者女性长大以后就应该符合男性的社会规范或者女性的社 会规范。这属于()C ?A、民族社会化 ?B、个体社会化 ?C、性别角色社会化 ?D、角色扮演 2.个体的社会心理和社行为包括()个人在社会当中社会认知的过程,人的社会 态度三个方面D ?A、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B、群体的社会化 ?C、个体的成长 ?D、个体的社会化 3.从宏观角度看,影响一个人社会化的因素是()。D ?A、社会组织结构 ?B、社会政治制度 ?C、社会教育理念 ?D、社会文化环境 4.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这里的人既包 括个体也包括()C ?A、组织 ?B、社会 ?C、群体 ?D、他人 5.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和个体行为、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和 ()A ?A、应用社会心理学 ?B、特定群体的心理行为 ?C、社会组织的心理行为 ?D、社会心理认知 6.()将角色的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说社会就是一个大舞台B ?A、吴江霖 ?B、乔治米德 ?C、潘菽 ?D、迪尔凯姆

7.从新生儿、幼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的过程是人随着年龄()变化的过 程A ?A、生理 ?B、角色 ?C、心理 ?D、身体 8.传统认为,社会心理学源于希腊。()× 9.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10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 1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二) 1.一个歌星一首歌唱得好,我们就认为他所有歌唱的好,进而认为他满腹经纶, 这是()D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光环效应 2.人在社会中,()怎样去认识别人,怎样去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就是 社会认知C ?A、怎样去认识自然 ?B、怎样去认识社会 ?C、怎样去认识自己 ?D、怎样去认识动物 3.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不包括()D ?A、人际关系 ?B、人际沟通 ?C、利他与侵犯行为 ?D、角色扮演 4.应用心理学研究环境社会心理学、法律社会心理学、军事社会心理学和()A ?A、消费社会心理学 ?B、学习社会心理学 ?C、政治社会心理学 ?D、群体社会心理学 5.以下哪个不是在研究社会态度()B

社会心理学试卷与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卷与答案 一、单选题 1. (1分) 第一份专业经济心理学的专业杂志是哪一年创办的?() ? A. 1902 ? B. 1908 ? C. 1975 ? D. 1981 2. (1分) 以精神分析法研究经济心理学的是()。 ? A. 考托瑙 ? B. 拉扎斯菲尔德 ? C. 阿尔布 ? D. 迪希特 3. (1分) 关于性别角色的论述,下列哪位学者的观点最接近中国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基本观念?() ? A. 本尼迪克特 ? B. 奥尔波特 ? C. 霍尼

? D. 帕森斯 4. (1分) 感知觉异常;逻辑思维紊乱;奇怪想法与信念;情感迟钝或倒错;明显怪异行为;明显退缩或社会隔离;兴趣、动机、意志力明显减退;学习工作能力明显下降;生活懒散、个人卫生或修饰明显受损等这些特征,是()的初期症状。 ? A. 躁狂抑郁症 ? B. 抑郁症 ? C. 精神分裂 ? D. 走火入魔 纠错 5. (1分) 费孝通认为中国社会的横向结构属于()。 ? A. 差序格局 ? B. 团体格局 ? C. 交换格局 ? D. 情感格局 纠错 6.

(1分) 下列哪位社会心理学对性别差异做过出色的跨文化研究? ? A. 奥尔波特 ? B. 霍尼 ? C. 米德 ? D. 海德 纠错 7. (1分) 下列心理学家中被认为是经济心理学的创立者的是()。 ? A. 弗洛伊德 ? B. 冯特 ? C. 塔尔德 ? D. 阿尔布 纠错 8. (1分) 考托瑙对经济心理研究的集中体现是《经济行为的心理分析》,他认为经济心理研究的重点应该是()。 ? A. 经济行为

? B. 决策行为 ? C. 心理预期 ? D. 非理性行为 纠错 9. (1分) 谨小慎微、敏感多疑、拘谨呆板、优柔寡断、心胸狭窄、求全责备、顾虑重重、自我克制、苛求自己、责任心过重、好玄想等这些特征是()的表现。 ? A. 癔病性人格 ? B. 强迫人格 ? C. 反社会型人格 ? D. 分裂人格 纠错 10. (1分) 拉扎斯菲尔德则主张在经济心理学的研究中应该以()作为研究的重点。 ? A. 经济动机 ? B. 消费行为 ? C. 消费潜意识 ? D. 经济习惯

社会心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助人行为 2.竞争心理优势 3.从众 4.社会助长(社会促进或社会助长作用) 5.人际关系 二、单选 1下列哪类帮助者提供帮助时会让受助者感到沮丧() A.不喜欢的人 B.不相似的陌生人 C.朋友D.没有重要技巧的人 2.下列哪种方法不能用来预防和控制侵犯行为() A.社会公平的建立 B.移情能力培养 C.成熟个性的培养 D.将愤怒压在心底 3.成熟个性特征不包括下列哪项() A.自我认识客观 B.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C.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D.有道德责任意识 4.下列哪种观点不属于有关助人的原因的理论() A.社会学习理论 B.社会生物学解释 C.社会交换论观点 D.社会规范论观点 5.社会作用力理论的提出者是() A.德克海姆 B.玛格丽特.米德 C.塔尔德 D.拉特纳 6.合作与竞争的直接动因是() A.遗传 B.现实利益 C.现实利益的一致和冲突 D.性别 7.卡车运输游戏实验是谁进行的() A.依奇和克劳斯 B.依奇和哈定 C.克劳斯和哈定 D.华生和弗洛伊德 8.下列哪一个属于第三方的介入() A.交流 B.接触 C.调停 D.谈判 9.“一大群人去吃饭时,当规定是大家平摊付账时,人们会倾向于点贵的菜来大饱口福”这属于社会心理学的什么效应() A.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B.搭便车效应 C.潘朵拉效应 D.登门槛效应 10.从众的类型不包括(0 A真从众B权宜从众C假从众D不从众 11.不属于依从行为发生的心理规律的是() A命令者的权威B潜在损失危机C互惠心里D喜爱和熟悉 12.从众的动机不包括() A行为参照B喜爱和熟悉C偏离恐惧D人际适应 13.最为典型的逆反心理不包括() A超限逆反B自我价值保护逆反C禁果逆反D消极逆反 14. 以下列举出的需要中,不属于隶属需要的是() A安全需要 B 地位需要 C 自尊需要 D 审美需要 15. 以下不是影响群体形成的因素() A互动与共同目的 B 隶属需要 C 依从

考“社会心理学”填空题及参考答案(1)

考“社会心理学”填空题及参考答案(1) 1、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和()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2、社会心理学与()一起构成心理学两大基础与支柱。分别从()与()来阐明人的心理所依据的基础与基本原理。 3、在年龄和学习能力的研究上,()是自变量,()是因变量。 4、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 5、社会心理学中常见的调查方法有()和()两种。 6、现代心理学始建于()年,以德国教授()在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为重要里程碑。 7、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面临的环境有两大类是()和()。 8、()是个体产生一切社会心理现象的前提。 9、个体社会化还有()和重建的问题。 10、自我及自我意识总是与别人相处时表现出来,特别是表现在一个人的()与()上。 11、自我表现依赖于某种参照点的实验研究是由名叫()的人在()年做的。 12、自我表现往往依赖于某种参照点,在对人关系中,则对方的()与()常常成为你的自我表现的参照点。 13、心理的自我是自我发展的第三阶段,从()开始,个体确立起自我意识。 14、按照动机与活动本身的关系,可把动机分为()与()动机。 15、在需要和需求两个概念中,()是主观的。 16、()是人的活动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 17、对侵犯行为重要的是学会()和(),发挥自我意识的积极能动作用。 18、知觉的()和()是知觉的两大重要特征。 19、社会认知指对他人表情、()、人与人关心及对()原因的认识。 20、一致性信息、()信息、()信息是三度理论认为人们在归因时使用的三种信息。 21、1958 年()在《人际关系的心理学》一书中从朴素心理学角度提出归因理论。 22、()和()是影响社会认知的客观因素。 23、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24、态度的一般特征,包括态度的()、态度的()和态度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25、态度的内在特征,包括()和()。 26、针对一个具体事物的态度形成过程要经过三个阶段:依从、()和内化。 27、()成分是态度的核心。 28、霍夫兰德提出态度的学习论中,态度学习的主要机制有:()、强化、()。 29、人际冲突的两种主要形式为()和()。 30、在测量人际关系方面,除了社会测量法,前苏联的心理学家还提出了()和()。

00266社会心理学(一)2018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社会心理学(一)》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通俗心理学的关键是( )。 A.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B.确定其他人的稳定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C.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稳定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D.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一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2.在1966年,布雷姆提出了( )。 A.对抗理论 B.去个体化理论 C.个性理论 D.群体压力理论 3.群体内聚力与群体绩效间的关系受到( )的影响。 A.社会关系 B.群体任务 C.群体规模 D.群体规范 4.领导的应变理论是由( )提出来的。 A.菲德勒 B.坎贝尔 C.亚当斯 D.斯托纳 5.( )把失去控制的概念应用于拥挤。 A.奥尔特曼 B.罗廷 C.谢罗德 D.格林伯格 6.从沟通的方式,可以把沟通分为( )。 A.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 B.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C.当面沟通与非当面沟通 D.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7.个体偏离群体的程度将受到( )的影响。 A.个体本身的特点 B.群体本身特点 C.社会因素 D.信息因素 8.贝克威茨在1965年提出了( )理论。 A.侵犯激起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侵犯诱因理论 D.挫折—侵犯理论 9.( )是归因治疗的一个基础。 A.凯利的归因模型 B.自我障碍模型 C.习得无望模型 D.自我服务模型 10.社会规范与角色的区别在于( )。 A.社会性 B.普遍性与特殊性 C.社会学观点 D.行为性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实验科学的标志是( )。 A.开始运用实验 B.依靠生活经验 C.从描述现象转向揭示和利用规律 D.不再依赖神秘的观念 E.用数量分析补充对现象的质量分析 2.态度形成的条件是( )。 A.社会性 B.需要 C.外界环境 D.社会实践 E.社会化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处于社会环境中的个人和群体的社会行为及社会心理的本质和原因,并预测其发展和变化的规律科学。 2、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3、实验法:实验法是社会心理学的一种基本研究方法,是指在条件控制下,对被试的社会心理现象有目的的观察。 4、社会角色:个人在社会关系体系中处于特定社会地位,并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个人行为模式。 5、从众:个体因团体压力影响,在心理上和行为上表现出同团体内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 6、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指认知者对他人或事物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 7、再社会化:是个体的生活环境或所担任的社会角色发生急剧变化时,为了适应这种新的情况,个体有意将旧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进行重大的调整甚至忘记,接受新的价值观与行为。 8、社会态度:所谓态度,是指人们对一定对象相对稳定、内部制约化的心理反应倾向。态度是一种心理反应倾向、一种特殊的心理过程。态度是内部制约化的心理过程。态度是相对稳定的心理反应倾向9、归因:所谓归因就是人们利用信息对自己及他人行为的原因加以推断的过程。 10、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按吸引的程度,人际吸引可分为亲合、喜欢和爱情。亲合是较低层次的人际吸引,喜欢是中等程度的吸引,爱情是最强烈的人际吸引形式。) 11、群体:群体作为社会心理学体系中的一个范畴,是指那些成员间相互依存、彼此间存在互动的集合体。在大部分群体中,成员之间存在面对面的直接的彼此相互影响。 12、顺从:是指接受他人请求,采取与他人请求相一致的行为的心理倾向。 13、服从:服从是指在他人的直接命令之下做出某种行为的倾向。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答案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2012.6.10 一、考试情况介绍 (一)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采用半开卷、笔试考试的方式,允许考生携带一张A4纸(上面可用于记录知识要点)入场。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卷结构与试题类型: 试题分为较难、适中、较易三个等级,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20%、40%、40%。 试题类型包括: 1.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2.单项选择题(5道题,每题2分) 3.名词解释题(5道题,每题5分) 4.简答题(3道题,每题10分) 5.应用分析题或论述题(1道题,20分) 二、复习范围 以教材《社会学心理学教程》(乐国安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2010年版)为依据,以电大在线课程端发布的形考作业题、期末复习指导(视频)、期末辅导(文本)为范围进行复习。

三、各章要点及重点习题 第一章绪论 1.1908 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各出版了一本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2.由于研究使用的场合的不同,实验法分为()实验法和()实验法两种形式。 3.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和()之间的关系。 4.观察法有多种形式,可分为()与()。5.调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 2.简述调查法的种类及其优缺点。(见教材)P9-10答: 第二章社会化 1.以内容为划分依据,社会化主要包括(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和(法律)社会化。P27-30 2.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一) 1?你生理上是男性或者女性长大以后就应该符合男性的社会规范或者女性的社会规范。这属于()C A、民族社会化 B、个体社会化 C、性别角色社会化 D角色扮演 2.个体的社会心理和社行为包括()个人在社会当中社会认知的过程,人的社会态度三个方面D A、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B、群体的社会化 C、个体的成长 D个体的社会化 3.从宏观角度看,影响一个人社会化的因素是()。D A、社会组织结构 B、社会政治制度 C、社会教育理念 D社会文化环境 4.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这里的人既包括个体也包括()C A、组织 B、社会 C、群体 D他人 5.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和个体行为、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和()A A、应用社会心理学 B、特定群体的心理行为 C、社会组织的心理行为 D社会心理认知 6.()将角色的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说社会就是一个大舞台B A、吴江霖 B、乔治米德 C、潘菽 D迪尔凯姆 7.从新生儿、幼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的过程是人随着年龄()变化的过

程A A、生理 B、角色 C、心理 D身体 8?传统认为,社会心理学源于希腊。()X 9?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V 10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V 1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X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二) 1. 一个歌星一首歌唱得好,我们就认为他所有歌唱的好,进而认为他满腹经纶,这是()D A、怎样去认识自然 B、怎样去认识社会 C、怎样去认识自己 D怎样去认识动物 3.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不包括()D A、人际关系 B、人际沟通 C、利他与侵犯行为 D角色扮演 4.应用心理学研究环境社会心理学、法律社会心理学、军事社会心理学和()A A、消费社会心理学 B、学习社会心理学 C、政治社会心理学 D群体社会心理学 5.以下哪个不是在研究社会态度()B

电大社会心理学试题(三次形考作业)

1 “9·11”事件后,美国人面临着进一步恐怖威胁时,由来已久的种族对抗在一段时间内得到了缓和。是因为(D.共同外部威胁)会促使群体合作的产生。 2 “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话表明:认知者的(D.情感状态)会影响社会认知。 3 “望梅止渴”的成语说的是一种( A.直接暗示)。 4 “行之于心,应之于手”属于态度改变的( C.内化)阶段。 5 ( A 同辈群体)是一个独特而极其重要的社会化因素,尤其是在个体进入青春期后,他的影响日趋重要。 6 ( B.调查法)法的优点在于直截了当,针对性强,比较省时省力,收集的信息量较大。 7 ( B.服从)是指由于外界压力而使个体发生符合外界要求的行为。 8 ( B.社会交换理论)理论认为,人际关系首先并且最重要的是建立在自我利益的基础之上,即人们要选择最能使自己获利的他人,同时,为了得到收益又必须给予他人。: 9 ( B.社会交换理论)理论认为,人际关系首先并且最重要的是建立在自我利益的基础之上,即人们要选择最能使自己获利的他人,同时,为了得到收益又必须给予他人。 10 ( B.社会影响)是指在社会力量的作用下,引起个人的信念、态度、情绪及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 11 ( B.信念)是指对人、对事、对物及对某种思想观念是非真假的认识,通常是以对某事某物的相信和怀疑的方式表现于外而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之中。 12 ( C.公平理论)理论是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提出来,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职工生产积极性的影响。 13 ( C.责任扩散)是指当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时,如果有他人在场那么在场者所分担的责任就会减小。 14 ( D.费斯汀格)的“社会比较过程理论”认为,当个体为了准确地对自己进行认知评价或失去判断的客观标准时,往往同社会上与自己地位、职业、年龄等相类似的人进行对比。 15 ( D.移情—利他假说)认为,人们的确存在纯粹出于善心的利他行为,其产生条件是人们把自己放在需要帮助的人的位置、以他们的方式体验事件和情绪。 16 (A.竞争)是指每个人都在努力,以求达到自己获得最高报酬而不给其他人任何好处的互动方式。 17 (A.人际关系)指的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 18 (A.态度)是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19 (B.利他行为)是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20 (B.人际沟通)是指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过程,即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 21 (B.社会角色)是指个人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22 (B.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的整体评价,它反映了个体对自己是否满意。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一) 1、您生理上就是男性或者女性长大以后就应该符合男性的社会规范或者女性的 社会规范。这属于()C ?A、民族社会化 ?B、个体社会化 ?C、性别角色社会化 ?D、角色扮演 2、个体的社会心理与社行为包括()个人在社会当中社会认知的过程,人的社会态 度三个方面D ?A、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B、群体的社会化 ?C、个体的成长 ?D、个体的社会化 3、从宏观角度瞧,影响一个人社会化的因素就是()。D ?A、社会组织结构 ?B、社会政治制度 ?C、社会教育理念 ?D、社会文化环境 4、社会心理学就是对人的心理与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这里的人既 包括个体也包括()C ?A、组织 ?B、社会 ?C、群体 ?D、她人 5、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社会交往心理与行为、群体心理 与()A ?A、应用社会心理学 ?B、特定群体的心理行为 ?C、社会组织的心理行为 ?D、社会心理认知 6、()将角色的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说社会就就是一个大舞台B ?A、吴江霖 ?B、乔治米德 ?C、潘菽 ?D、迪尔凯姆

7、从新生儿、幼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的过程就是人随着年龄()变化的 过程A ?A、生理 ?B、角色 ?C、心理 ?D、身体 8、传统认为,社会心理学源于希腊。()×9、性别角色社会化就就是个体成人之 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10社会化的过程就是一个一生的过程√ 11社会化完全就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二) 1、一个歌星一首歌唱得好,我们就认为她所有歌唱的好,进而认为她满腹经纶, 这就是()D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光环效应 2、人在社会中,()怎样去认识别人,怎样去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就就是社 会认知C ?A、怎样去认识自然 ?B、怎样去认识社会 ?C、怎样去认识自己 ?D、怎样去认识动物 3、人际交往心理与行为不包括()D ?A、人际关系 ?B、人际沟通 ?C、利她与侵犯行为 ?D、角色扮演 4、应用心理学研究环境社会心理学、法律社会心理学、军事社会心理学与()A ?A、消费社会心理学 ?B、学习社会心理学 ?C、政治社会心理学 ?D、群体社会心理学 5、以下哪个不就是在研究社会态度()B ?A、态度的构成成分 ?B、心理状态

《社会心理学》试题和答案

()1.个体的社会化有_________素质的基础 A性别B生物遗传C个性D能力 ()2.个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是______的过程 A截然相反B互不相关C辩证统一D互为矛盾 ()3.下面哪一项属于从横向的角度划分社会化 A性别角色社会化B发展社会化C反向社会化D再社会化 ()4.下面哪一项属于预期社会化 A.语言学习 B.罪犯改造 C.成人教育 D.岗前培训 ()5.个体对________的知觉和认知被称作自我意识 A自己存在状态B自己健康状态C他人对自己评价D自己社会化状态 ()6.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其中第二个“吾”可以看作是 A自我B主我C超我D客我 ()7.社会化的特点包括___________ A.个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是辩证的统一过程 B.个体的社会化必须在学校进行 C.个体的社会化具有能动性 D.社会化是个终生的过程 ()8.自我意识包括______ A本我B主我C超我D客我 ()9.自我控制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 A.发动作用 B.创造作用 C.发展作用 D.制止作用 ()10.有关自我意识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婴儿一诞生就开始有自我意识 B.从小在狼群中成长的狼孩有样有自我意识 C.自我意识是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D.自我意识对个人的自我修养有影响 ()11.一个有经验的警察,可以一看就发现混在人群中的小偷,这是因为__________ A.认知者人格特点和价值观念的不同会影响起认知结果 B.认知者过去的经验不同,其认知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 C.认知者人格特点和价值观念的不同会影响其他认知结果 D.认知者的情绪会影响个体的认知结果 ()12.印象是认知者以()为基础,对认知对象的属性进行分析、判断后对其总体特征做出的主观理解。 A自己过去经验B自己心理特征C自我感觉D自我标准 ()13.印象形成过程中,认知者要对认知对象三方面的信息进行选择,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所需要的 信息 A自然特性B心理特性C社会特性D行为特性 ()14.社会特征信息一般是指认知对象的____________和所属群体 A性别B人际关系C社会角色D智力特征 ()15.下面哪一项属于海德的朴素心理学所认为的行为发生原因 A情景归因B防御性归因C内在原因D外在原因 ()16.凯利的归因理论认为如果认知者与认知对象存在着亲密的利害相关关系,则认知者对他人行 为失败的原因往往倾向于做 A情境归因B内在归因C个人倾向原因D外在归因 ()17.个体根据外在的信息和线索来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状态或______进行解释与推测的过程,被

题库-社会心理学

山东大学心理健康协会心理知识竞赛 题库二社会心理学 1.从罗特控制点的理论看,主张“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人 们归因倾向属于()。 A.内归因B .外归因 C.稳定归因 D .非稳定归因 【答案】B 【解析】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强调的是外因在成功中所起的作用,属于外归因。 2.科学家研究发现,被动物抚养长大的人类诸如狼孩、熊孩 等没有自我意识,其根本原因在于()。 A.他们存在生理缺陷 B.他们没有参与社会生活、与他人相互作用 C.他们并没有出现物一我感觉分化 D他们的生理发展不成熟 【答案】B 【解析】自我意识必须在社会互动中形成和发展,被动物抚养长大的人类正是由于缺乏与他人的相互作用,所以不能形成自我意识。 3.下列属于镜我的是(

A.小王希望自己勇敢、努力 B.小王觉得自己很勇敢、努力 C.妈妈觉得小王是很勇敢、努力 D.小王觉得妈妈认为他很勇敢、努力 【答案】D 【解析】镜我是指儿童通过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反应(表情、评价与对待)发展起来的自我概念。 4.根据动机的归因理论,属于可控的内在因素是( )。 A能力高低 B .身心状态 C .努力程 度 D .任务难易 【答案】C 【解析】A项能力高低属于不可控的内在因素;B项身心状态 属于不可控的内在因素;D项任务难易属于不可控的外部因素。 5.下 列理论由贝姆提出的是( ) 。 A .自我知觉理论 B .归因理论 C.控制源理论 D.社会知觉理

论 【答案】A 【解析】贝姆提出粗自我知觉理论,他认为,人们并不总是很清楚自己的态度,更多的时候人们是通过观察自己和自己行为出现的情境而推断自己的态度。 6.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是( A.主我 B .客我C.镜我D .社会自我 【答案】C 【解析】镜像自我的概念由库利提出,后由米德完善。镜像自我是指个体根据抽象的概化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形成自我概念。 7.“归因”是指()。 A对客观刺激或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行推测的过程 B.是对他人的综合认知 C.是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判断的过程 D.指在事件研究中,回归到事件产生的原因的一种研究手段 【答案】C 【解析】归因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推断人的行为原因的过程。 8.在有一种以上的原因可能起作用的情况下,我们不能轻易的把结果归因于某个特殊的原因,这是归因的()。 A.不变性原则

2018年10月自考00266社会心理学一试题和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一命题考试 社会心理学(一) 试卷 (课程代码00266)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社会行为的主体是 A.人 B.社会 C.行动 D.物质 2.《被奴役的儿童》使用的方法是 A.生活史分析 B.文献法 C.跨文化研究法 D.观察法 3.同辈群体又称 A.同龄群体 B.大众群体 C.学校群体 D.邻里群体 4.一般社会化的核心是 A.政治社会化 B.经济社会化 C.道德社会化 D.性别角色社会化 5.埃里克森认为学龄期始于 A.4岁 B.5岁 C.6岁 D.7岁 6.个人倾向于把有关认知客体的各方面特征材料加以规则化,形成完整的印象指的是认 知的 A.客观性 B.主观性 C.自我控制性 D.完形性 7.人们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这个现象是 A.假定作用 B.类化原则 c.晕轮效应 D.首因效应 8.总加量表法的发明人是 A.古德 B.李克特 C.苏西 D.塔南 9.规模小且互动性强的群体是 A.次属群体 B.首属群体 c.正式群体 D.参照群体 10.将社会与戏剧舞台进行比较的学者是 A.米德 B.库利 C.戈夫曼 D.班杜拉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社会心理学题库

社会心理学题库

————————————————————————————————作者:————————————————————————————————日期:

单项选择题(50分) 第1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维纳的成就归因模型把( )看作是暂时的内因。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B A.任务难度B.努力C.机遇D.能力 本题得分:0 第2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 )的“社会比较过程理论”认为,当个体为了准确地对自己进行认知评价或失去判断的客观标准时,往往同社会上与自己地位、职业、年龄等相类似的人进行对比。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C A.伍德B.希金斯C.费斯汀格D.罗森塔尔 本题得分:0 第3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维纳的成就归因模型把( )看作是暂时的外因。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C A.任务难度B.努力C.机遇D.能力 本题得分:0 第4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不包括()。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A A.个体的内部标准B.个体所处的场合C.个体的交往对象D.个体的自我监控水平 本题得分:0 第5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个人倾向于把有关认知对象的各方面特征加以规则化,形成完整的印象,这属于社会认知特征的( )。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B A.双向性 B.整体性 C.易出偏差性 D.选择性 本题得分:0 第6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三度归因理论是由( ) 提出来的。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B A.库利 B.凯利 C.维纳 D.海德

本题得分:0 第7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向别人打听某人怎样时,常会听到“这人不错”、“挺好的”之类的话,其实也许他脑海中正浮现出此人的负面信息,恨得咬牙切齿,这属于()。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B A.晕轮效应B.宽大效应C.刻版印象D.首因效应 本题得分:0 第8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看到年轻貌美的异性会不由自主地赋予他(她)们各种好的品质,这种现象被称为( )。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C A.近因效应B.首因效应C.晕轮效应D.宽大效应 本题得分:0 第9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根据维纳的归因模型,下列属于稳定内因的是()。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D A.任务难度B.努力C.运气D.能力 本题得分:0 第10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话表明:认知者的( )会影响社会认知。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A A.情感状态B.经验C.需要D.价值观念 本题得分:0 多项选择题(50分) 第11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印象形成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偏差有()。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B,C,D,E A.开放效应 B.近因效应C.宽大效应D.晕轮效应E.首因效应 本题得分:0 第12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即自我概念可分为()。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B,C,E

社会心理学试题 2

社会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时蓉华认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心理 B.社会行为 C.个体心理 D.社会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2.位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第三层次是() A.哲学世界观 B.专门方法论 C.具体技术和手段 D.各种理论 3.社会心理学在确立时期的特征是() A.定性研究 B.定量研究 C.群体研究 D.理论研究 4.我国早期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代表人物有() A.高觉敷 B.严复 C.梁启超 D.潘菽 5.从四五十年代开始,社会心理学领域最突出是() A.学科分化 B.整合趋势 C.产生危机 D.学科繁荣 6.文化人类学家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侧重于() A.群体心理 B.国民性 C.人格 D.文化 7.如果一个人的人格和他扮演的角色不一致,这属于()上的问题 A.角色期待 B.角色冲突 C.角色认知 D.角色矛盾 8.激发动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需要 B.行为 C.目标 D.刺激 9.马斯洛的“自我实现需要”是指() A.随心所欲 B.事业心强 C.成名成家 D.做力所能及的事 10.如果你和一个人有数次交往,并以第一次的印象对该人作出判断,这在社会认知中属于() A.刻板印象 B.首因效应 C.光环效应 D.近因效应 11.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或信息,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要求一致叫() A.同化 B.内化 C.服从 D.从众 12.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布加达斯创立了()

A.总加量表法 B.社会距离尺度法 C.投射法 D.生理反应法 13.判断“谢谢啦”这句话的准确意思主要依赖于() A.场合 B.声调 C.热情程度 D.表情 14.如果双方在冲突中作出让步,这种调适方式叫() A.和解 B.妥协 C.容忍 D.调解 15.最早研究暗示现象的人是() A.中国学者孙本文 B.俄国学者别赫捷列夫 C.德国学者施密根斯 D.法国学者塔尔德 16.大众传播的心理效力是有限的观点是由()提出的 A.强效力论 B.适度效力论 C.子弹论 D.有限效力论 17.一个平时遵纪守法的人,在动乱时混在人群中焚烧车辆,这种行为可以从()中得到较好的解释 A.匿名理论 B.还原理论 C.价值累加理论 D.紧急规范理论 18.将领导行为分为民主、专制、放任三种类型的学者是() A.勒温 B.伯德 C.斯德克迪尔 D.若拉列夫 19.俄国学者()欲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研究社会心理学 A.列宁 B.巴甫洛夫 C.斯大林 D.普列汉诺夫 20.个体因团体压力影响,在心理上和行为上表现出同团体内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叫() A.同化 B.服从 C.从众 D.内化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1.社会心理的内过程包括() A.社会舆论 B.社会认知 C.社会动机 D.聚集行为 E.社会态度 22.奥尔波特认为夸张可以分为() A.内化 B.磨尖 C.同化 D.削平 E.弥补 23.符号互动论者布卢默将群体分为()

社会心理学题库1

单项选择题(50分) 第1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下列角色中属于开放性角色的是()。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D A.警察 B.法官 C.外交官 D.朋友 本题得分:0 第2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法的优点在于直截了当,针对性强,比较省时省力,收集的信息量较大。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B A.问卷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观察法 本题得分:0 第3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美国早期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是在哲学知识内部建立了社会心理学的主题思想的创始人。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C A.罗斯 B.鲍德温 C.奥尔波特 D.卢梭 本题得分:0 第4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人们普遍认为教师应该为人师表,医生应该救死扶伤,军人应该绝对服从命令属于()。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B A.规定性角色 B.理想角色 C.领悟角色 D.实践角色 本题得分:0 第5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青少年期的社会化被称为()。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C A.基本社会化 B.再社会化 C.预期社会化 D.初级社会化 本题得分:0 第6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儿童期社会化被学者们称为()。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C A.再社会化 B.初级社会化 C.基本社会化 D.预期社会化

本题得分:0 第7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1908 年,美国社会学家()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各出版了一本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A A.罗斯 B.塔尔德 C.奥尔波特 D.鲍德温 本题得分:0 第8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监狱中对罪犯的全面改造是属于()。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A A.再社会化 B.基本社会化 C.初级社会化 D.预期社会化 本题得分:0 第9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是指个人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A A.社会角色 B.社会心理 C.社会地位 D.社会行为 本题得分:0 第10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下列角色中属于规定性角色的是()。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D A.父亲 B.朋友 C.妻子 D.外交官 本题得分:0 多项选择题(50分) 第11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由于研究使用的场合的不同,实验法分为()。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A,E A.现场实验法 B.观察实验法 C.调查实验法 D.模拟实验法 E.实验室实验法 本题得分:0 第12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根据角色占据社会地位的取得是否经过角色扮演者主观的努力,可以把角色分为()。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