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火车站男人_中的三个隐喻

_火车站男人_中的三个隐喻
_火车站男人_中的三个隐喻

5火车站男人6中的三个隐喻

杨金才龚璇

内容提要:詹妮弗#约翰斯顿擅长以爱尔兰的政治与文化张力为背景来描写英-爱尔兰人的生存困境。在其第七部小说5火车站男人6中,她一如既往地表达了强烈的民族关注和深刻的政治洞见。小说以含蓄的手法演绎了一则隐喻故事,其中女主人公、火车站和男主人公分别代表爱尔兰、北爱尔兰和英国,并通过讲述南北爱尔兰/日常生活0中的悲剧,叙说历史如何以微妙的方式影响甚至入侵个体生活的现象,冷静地审视了/北爱尔兰问题0给人们、尤其是英-爱尔兰人造成的生存困境,委婉地批判了极端民族主义分子的自由观,旨在告诫人们:惟有通过彼此沟通与相互理解才能医治历史给爱尔兰留下的创伤。

关键词:詹妮弗#约翰斯顿5火车站男人6 隐喻民族关注

作者简介:杨金才,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和文化研究;龚璇,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博士生,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本文系爱尔兰驻上海总领事馆资助项目5当代爱尔兰文学研究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T itle:Three M etapho rs in Jenn ifer Johnston.s The Rail w ay S t a tion M an

Abst ract:Jennifer Johnston is a fa m ous Irish novelist whose w orks dea lw ith politica l and cu ltural tensions i n Ire land,w ith an e m phasis on the prob le m s of the Anglo-Irish.The Rail w ay S tation M an,Johnston.s seventh nove,l e m bodies her insight into the nove l.s three m etaphors:H e l e n, t h e station and Roger,wh ich are co m pared respective l y to t h e Repub lic of Ireland,No rthern Ire-land and B ritain.Th i s artic le a i m s to explore the i m plicati o ns of the three m etaphors,tr y ing to i n-ter pret Johnston.s d iagnostic read i n g of conte m porary Irish m atters.

K ey w ords:Jenn ifer Johnston m etapho r nati o na lis m

Aut hors:Y ang Ji n cai is pro fessor o f Eng lish at N anji n g Un i v ersity(Nan ji n g210093,Ch i n a), specializi n g in B ritish and Am erican literature and cu ltura l stud ies.E m ai:l jcyang@h j https://www.360docs.net/doc/f51603551.html,. Gong Xuan is a Ph.D cand i d ate in Eng lish atN anji n g University(Nan ji n g210093,Ch i n a).

以小说5我们皮肤上的阴影6(Shado w s on Our Sk i n)入围1977年布克奖最后候选人名单的爱尔兰作家詹妮弗#约翰斯顿(Jenn ifer Johnston,1930-)被英国5星期日快报6誉为当代/最出色的小说家之一0。1约翰斯顿笔耕不辍,致力于表现爱尔兰的政治和文化张力,重点突出英-爱尔兰人的生存困境;其早期作品更是秉承自玛利亚#埃奇沃思(M aria Edge-w orth)以降的/大庄园小说0(The B i g H ouse Novel)传统,以/大庄园0为核心意象用历史的眼光看待英国在同化爱尔兰的过程中经历的成功与失败,最终论证了内部殖民主义(i n ter-

nal co lon ialis m )统治的内涵及其悖论(M arx 155)。

5火车站男人6(The Ra il w ay S tation M an ,1984)就是一部影射殖民统治和爱尔兰民族政治的小说,内蕴了深刻的历史意识,以一种比较诙谐而又委婉的语调叙述了一则具有宏大政治文化题材的故事。故事发生在爱尔兰共和国西北部多尼戈尔郡一个不知名的沿海小村里,女主人公海伦#卡夫在丈夫被爱尔兰共和军误杀之后从德里o

搬至此处居住,她的儿子杰克是个就读于三一学院的亲民族主义分子。英国退伍老兵罗杰#霍桑买下并试图修复村里早已废弃多年的火车站,他的到来打破了海伦平静的生活,两人由相识、相知到相爱,然而临时组织极端分子藏匿的一车弹药意外爆炸,夺去了罗杰和杰克的生命。本文认为,约翰斯顿在这部小说中没有用/大庄园0作背景来凸显英-爱尔兰政治矛盾,也未将北爱冲突的宏大历史图景推向前台,而是以女性特有的细腻风格,静静地叙说历史如何以微妙的方式影响甚至入侵个体生活的情形,并通过讲述南北爱尔兰日常生活中的悲剧,冷静地审视了/北爱尔兰问题0给人们、尤其是英-爱尔兰人造成的生存困境,委婉地谴责极端民族主义分子的自由观,旨在警示后人:惟有通过彼此沟通与相互理解才能医治历史给爱尔兰留下的创伤,正如

她本人所说:/我希望人们从我的作品中感受到并不断去发现一些小小的真理。0?5火车站

男人6将这些/小小的真理0蕴藏在一个含蓄的隐喻系统之内:海伦、火车站和火车站男人(罗杰)分别隐喻爱尔兰、北爱尔兰和英国,三者的关系演绎了英爱尔兰之间梦魇一般的历史纠葛,而三者的对话则又暗示着走出这梦魇的希望。在对这三组隐喻进行解码之后,人们可以发现,这部小说一如既往地表现了约翰斯顿对民族的强烈关注和深刻的政治洞见。

一、海伦:爱尔兰女性形象

用母亲、妻子、妓女等忍辱负重,甚至被贬低、被损害的女性形象来表征爱尔兰是爱尔兰文学史上具有深远渊源的象征手法。到了爱尔兰文艺复兴时期,爱尔兰的女性形象更是经由叶芝之手被肖像化,于是女性和民族经常被具象化为/殖民力量可以被交替调度的两大领域0。?在5火车站男人6中,约翰斯顿有意识地将性别政治和话语权力结合起来,用性别权力关系来暗示政治权力关系,让爱尔兰作为女性的形象在自我言说和被他人言说的过程中得到重新界定。

小说前言部分是女主人公海伦对自己前半生的简要回顾,她的亡夫丹是一个视权力等级观念为理所当然的数学教师,坚信/秩序0、/组织0和/无与伦比的、无懈可击的0男性特权(Johnston 63)。因此他认为/自己天生就有权先读报,,有时候也会从报上挑些边边角角读给我(海伦)))笔者注),就像扔些杂碎物给等在一旁的狗一样0(Johnston 63)。当海伦对他的专权表示不满并做出某种反抗时,他就会谴责海伦不守/规矩0并将她的行为说成/疯狂的表现0。在这种男性中心主义的霸权下,海伦成为一个被剥夺、被损害、被边缘化的妻子,一如受到英国殖民霸权侵害的爱尔兰。所以当海伦觉得与丈夫形同陌路,甚至为丈夫的死亡感到如释重负、欣喜异常时,读者看到的正是一则爱尔兰民族渴望自主并要求独立的寓言。

正如当代爱尔兰的历史从她获得独立那天开始写起一样,作品的叙事也开始于失去丈夫的女主人公海伦在/自己的房间0里提笔忆旧之际;亦如独立后爱尔兰仍然纠结在民族斗争遗留的自由与仇恨之中的情形(何树138)。如此看来,女主人公的生活也就不可避免地被卷入由性别、民族、政治偏见和暴力政治等编织而成的悲剧大网。小说在深入开掘主题时83

杨金才 龚 璇:5火车站男人6中的三个隐喻

84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1期

并没有刻意塑造那种可歌可泣的英雄主义形象,而是有意将人物细化,以便尽可能凸现其常人心态,进而观照他/她们对历史陈迹的切身感受。作者真正关注的不是现代爱尔兰民族主义最引以为荣的遗产)))政治自由,而是当代爱尔兰所继承的另一份遗产)))仇恨、失落和心灵的痛苦。海伦独居之后的生存困境和生命悲剧暗示着独立的爱尔兰仍然是一个需要对/自我0进行言说和界定的女性形象,在同儿子(象征激进的民族主义者)和前夫(象征英国殖民霸权)等男性展开对话的过程中,女性爱尔兰认识到唯有抛弃/被侮辱和被损害0的旧形象才可能挣脱暴力与偏见编织的悲剧命运网。

小说的主体部分将场景置于20世纪80年代初,作者通过视角转换的叙事策略表现当代女性爱尔兰的诉求和挫折。在前言中充当第一人称叙述者的海伦突然放弃自己的眼光转而使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模式,并不时将全知视角转换为有限视角,用故事中的人物眼光来叙事,很自然地引入另一个主要聚焦人物)))杰克,从而出现了母子对话。随即引发的母子关系主要通过对话和各自的内心独白来展示,有的章节通篇就是两人的对话,有的章节在两人对话中夹杂省略引导语和引号的内心活动。叙述者将全知视角与人物视角、外部聚焦和内部聚焦交叉使用,并巧妙地运用自由间接引语将人物的话语和思想融入叙述流而不出现断痕正是为了让主要人物都有机会成为叙述者,将外在的有声的话语和内在的沉默的思维都言说出来。海伦对自己和丹长达二十多年的婚姻仅用几页纸的篇幅进行概略叙述,而不惜用停顿和场景叙写等方式将儿子对自己的几次短暂探望加以详细描写,其目的是省略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的漫长斗争,重点突出独立后的爱尔兰与离家在外的/赤子0之间的问题与冲突。尽管如此,海伦还是让丹借儿子之口表达了心迹:/我已经给她够多了。可我死活弄不明白她还要什么0(Johnston18)。有意将话语权转交给丈夫、儿子,海伦似乎在暗示,独立的爱尔兰所诉求的并非对前宗主国的摧毁性颠覆,而是彼此的平等对话。遗憾的是,杰克并不理解自己的母亲,/不可理喻0是他对海伦的描述。作为/爱尔兰的忠诚赤子0,杰克想象中的爱尔兰仍然是一个等待儿子通过英勇的战斗将自己从奴隶的枷锁下拯救出来的被侮辱的母亲。这个民族主义爱尔兰的母亲形象就像特洛伊的海伦,永远年轻、美丽,用崇高的理想激励着她的儿女们为其自由而战,为她的荣誉而战。这种由来已久的对英雄的渴望就像基因一样化作男性身份的遗传密码,并使爱尔兰数十年的独立运动和武装冲突成为恐怖主义的渊薮,正如琳达#格兰特指出,三十多年的北爱尔兰冲突已经营造了这种被视为英雄主义的暴力文化(G rant32)。爱尔兰民族主义者通过将爱尔兰言说成受难的女神、伤心的母亲,并以此引发人民关于宗教、神话、种族的联想来建构爱尔兰的身份。然而,这种言说在爱尔兰独立后招致的暴力现实不但使得爱尔兰人民屡遭丧亲之痛,也使得爱尔兰在独立后的现代化进程中步履维艰。因此当代爱尔兰文学和文化研究对爱尔兰的经典女性形象产生了质疑,有学者指出这一形象对爱尔兰妇女作为现代民族国家的正式公民有负面影响?;事实上,它更重要的作用是为现代极端民族主义提供了一个政治话语的核心。作者放弃第一人称主观叙述转向第三人称全知叙述并采用多个人物的视角,就是为了形成/众声杂糅0的复调性,让爱尔兰在充分的自我言说与被言说中释放历史仇恨、剖析悲剧根源,并藉此放下历史包袱,摆脱/被侮辱和被损害0的弱者形象,跳出冤冤相报的暴力怪圈;与此同时,作为当代爱尔兰政治风暴中心的北爱尔兰也在爱尔兰母亲(海伦)和/英雄0儿子(杰克)的屡次对话中浮出水面。

二、火车站:一个关于北爱尔兰的隐喻

火车站这一意象在作品中反复出现,故事人物的生活在这里相互交叉、彼此影响,民族、种族、政治矛盾导致的悲剧也在这里上演。首先,罗杰买下废弃已久的车站并雇请达米安做修复工作,接着海伦出于好奇主动拜访罗杰,两人因此相识、相知直至相爱,最后马努司看中车站的旧库房想用它为临时组织储存弹药,杰克奉命引开罗杰却因为弹药意外爆炸和罗杰一起丧生。这些人里有英国人、英-爱尔兰人也有爱尔兰人,有基督教徒也有天主教徒,有民族共和主义极端分子也有民族民主主义温和派。他们成为北爱尔兰各种不可调和的文化的缩影,/既无法相处又不能分离,全都无可避免地纠缠在他们悲剧性历史的这张大网里0(Lyons 177)。他们的种种情感联系与矛盾冲突象征着北爱尔兰复杂的社会政治斗争;他们的悲剧性命运消解了民族主义的浪漫迷雾。正视北爱尔兰历史,成为现代爱尔兰放下历史包袱,摆脱/被侮辱和被损害0的弱者形象,重新建构独立身份所不可回避的首要问题。

通过叙述者海伦的视角,读者看到的是一个与北爱尔兰有着相似命运的火车站:在海伦初次拜访罗杰的路上,她告诉我们这个火车站大概建于1903年,如今已经破旧不堪,/没有人(不管农夫还是旅游者)会看它第二眼;在过去那些日子里,它曾是一个车站。现在它已经成为当地县志的一部分了0(Johnston 22)。而在前言部分,叙述者则以倒叙的方式交代了车站的结局)))海伦站在窗前,注视这个车站:/它又废弃了,,那些房屋伫立在那儿,大概愿意一直站下去直到最后倒塌,就像一座废弃的纪念碑哀悼着四个男人的生命。暴力,用罗杰的话来说,是-没有必要的.死亡0(Johnston 4)。这个车站,曾经将身居偏远山村的爱尔兰人与世界相联系;这个车站,一度被废弃之后又成为暴力和死亡的墓碑。从交通枢纽到火药桶再到墓碑,它的身份变迁无言地演示了北爱尔兰多舛的命运:从昔日帝国的后方重地到种族宗派斗争的战场,再到动乱、恐怖和死亡的代名词。就像曾经熙熙攘攘的火车站一样,北爱尔兰原本也是一块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首府贝尔法斯特19世纪末的人口已达35万,比当时南方大都会都柏林的人口还要多,其支柱产业造船业和纺织业曾为爱尔兰带来极大的财富,有力地推动了爱尔兰与世界各国的文化和经贸往来。爱尔兰的南北分离导致边境线路税收过重,铁路部门不得不关闭大量亏损干线,这个边远小村的火车站也未能幸免;而分裂又使得北爱尔兰民族派和联合派的武装斗争开始白热化,北爱尔兰在经久不息的硝烟中只剩下残垣断壁成了一片/废弃0之地。被废弃的火车站成为县志中被人遗忘的一个专有名词,而被恐怖主义阴霾笼罩的北爱尔兰连同它给人民生活带来各种灾难却成为人们心中难以痊愈的伤痛。毫无疑问,爱尔兰问题是由英国殖民主义造成的。用达米安爷爷的话来说,爱尔兰问题就是要用枪把英国人赶出去:/如果你想赶他们走就必须用枪赶他们走。他们根本不理解人们对自由的需要。人们宁愿受穷受苦也不能没有自由0(Johnston

59)。/这个过程不会顺顺当当,却是不可避免的,,就像一次没有麻醉剂的手术,痛苦并可能致残0(Johnston 59)。纵观历史,爱尔兰人民反抗英国殖民侵略的斗争从未停止过,斗争形式从起义、对抗,一直发展到独立革命。爱尔兰独立战争期间新芬党领导的复活节起义促成了1922年南北爱尔兰的分离,正是这次分离最终使得北爱尔兰从1968年开始陷入不断升级的流血冲突。

北爱尔兰像迷宫一样复杂的社会)政治局势使得任何试图理解进而解决/北爱问题0的人不可避免地陷入一张交织着政治、文化、宗教和心理等诸多因素的大网中。这些因素引85

杨金才 龚 璇:5火车站男人6中的三个隐喻

86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1期

起的各种势力彼此纠缠不清使得人们不能从中抽取任何一个单一线头去解释北爱尔兰的民族、种族和宗派斗争。有学者认为北爱尔兰问题是/北爱尔兰思维0?的结果,民族派和联合派的极端与不妥协根源于双方对/被统治0的恐惧,这种恐惧是爱尔兰的殖民历史留下的阴影,通过北爱尔兰特有的政治、文化语境得以传播表现为北爱尔兰持久的民族、种族和宗派冲突。既然政治建筑反映一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而该意识形态的生成又需要政治建筑提供相应的社会语境,那么/北爱尔兰思维0同时又成了导致问题的结果。在这个悖论之下,北爱尔兰问题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为了不让历史重演而选择重演历史。无论是极端民族主义者对爱尔兰传统女性形象的坚持还是北爱尔兰各派对/被统治0的拒斥,都是在选择记忆/侮辱和损害、压迫和反抗0,这种记忆把北爱尔兰变成一块记录死亡的无字碑,不仅困扰着现代爱尔兰,也困扰着战后的英国。在这个复杂的三角关系中,英国究竟扮演何种角色?英国在爱尔兰问题上曾一再犯错误,最终导致北爱尔兰成为一头白色大象,既像海伦在她的/白象货摊0上出售的旧唱片和老式留声机,也像罗杰不惜重金要重新修复的废弃火车站,丢掉它又无法抹去英-爱尔兰之间那个经年日久的连词符;拥有它又意味着为它支付的供养费将远远超出它的价值。剩下的问题是:现实今日,英国究竟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三、火车站男人:英国的新角色

男主人公罗杰最显著的身份是一个英国人,其次,他是一个二战老兵、一个残疾人,一个积极重建火车站的(北爱尔兰)人和一个真心与海伦(爱尔兰)建立平等友谊的人。他的多重身份塑造了一个英国的新形象:经过战争的洗礼,走出帝国的辉煌与幻灭,卸下现代世界里霸主的王冠,担当起后现代欧洲社会中伙伴的角色。

在现代爱尔兰民族主义语境之下,英国被言说成/他者0、/资本家0、一个北爱尔兰境内的入侵者。亚当斯曾说:/爱尔兰的暴力是英国帝国主义的结果,是与英国相关的结果,是英国在场的结果。0?因此人们被告知共和主义就是要确保帝国主义在爱尔兰的失败,结束与英国的关系,清除/英国的在场0。然而,发生在北爱尔兰的事实证明暴力并没有成功地结束与英国的关系,也没有清除英国的在场,在爱尔兰不断回应北爱尔兰天主教兄弟呼救的同时,英国也不得不为维护新省区的秩序疲于奔命。1969年,为了保护北爱尔兰天主教少数族裔,英国最终决定派兵进行武装干涉,在爱尔兰共和军的挑衅下,英国军队很快由保护人变成进攻者,英国政府也开始采取严厉措施,打击共和军在北爱尔兰的暴力行为,然而/血色星期日0证明,英国的增援最终导致北爱尔兰局势进一步恶化。在很多爱尔兰人看来,英国打着保护者的旗帜却扮演了一个极不光彩的占有者的角色,英国对北爱尔兰的干预不过是帝国主义的新花样,因为它担心北爱尔兰一旦发生内战,就会引起多米诺效应,导致大英帝国土崩瓦解。于是英-爱尔兰关系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到70年代不断恶化。从早期共和军和皇家厄斯特警察的冲突到共和军对英国进行的轰炸,英国政府对政治问题采取军事态度后北爱尔兰共和军则不断以爆炸和绑架相报复,两国人民成为无辜受害者。小说中5爱尔兰时报6的两次有关报道真实记录了暴力威胁下人民的生活:第一次提到的事件中受害人是个不知名的男性,/暴行这个词在同一版出现了五次0(Johnston19);第二次是个68岁的退休警察,被枪杀时他正将奶牛赶到地里去,他的妻子在床上听到枪声,披了件外套便跑到他身边,/把外套盖在他身上,坐在一旁看着他死去。她喊着叫着。她不愿把他一

个人留在那里0(Johnston 64)。

国内外的困境和国际上的舆论压力迫使英国改变对北爱尔兰的政策,从上个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英国政府向爱尔兰政府寻求更紧密的合作,以便为北爱尔兰冲突找到一个为多方所接受的、更持久的政治方案。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罗杰来到了爱尔兰这个偏僻的小村庄,叙述者借助海伦和杰克的视角多次对他残废的身体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他的身躯一方面象征着被二战耗尽国力的英国)))昔日的帝国大厦如今已随着各大殖民地的独立而雄风不再;另一方面则作为/遭受挫折的男性身体0与爱尔兰/自由的女性身体0相互观照,将英)爱尔兰新型政治、权力关系和建立这种关系的尝试隐喻为一种性别对话。有批评家指出,应该特别关注爱尔兰文学中对不同类型身体的书写与民族意识的关系。/身体0作为基督教社会规范的核心对象,在爱尔兰又与身份认同纠结在一起,并于各种身份的冲突之中成为/爱尔兰暴力、惩罚和钳闭的受体0(Jeffers 29)。罗杰的身体在小说中具有双重功能,既保证海伦生活中的男性在场和两性边界,又要帮助她越界以修正既定的权力关系。前者是/身体0在爱尔兰文学中的典型功用,因为爱尔兰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是将其/女性能指置于一个只容许两性恋的父权社会之下0加以考察,并/清晰地划分此性与彼性、身体与权力的界线0(Jeffers 49)。而后者则基于罗杰身体的残缺使他的角色更趋于中性,于是在同海伦的对话过程中重新建构权力关系。这种新型关系也并非全新,它仍以传统的两性之恋为基础,象征无法回避的历史记忆。其中男性的身体既经受了/惩罚与钳闭0,又最终在/暴力0下牺牲,带给/女性0爱尔兰的不仅是消解仇恨的契机,而且是对/以暴力虐待身体0的一种深刻反省,这里包蕴了一种情感体验)))/孤立0(Johnston 1),à

但这样的/孤立0并不是保持独立性格的正确选择。

起初,村民们把罗杰看成/间谍0、/外国人0:当地酒吧的老板哈森在向他介绍杰克就读的都柏林三一学院时有意放慢语速、字斟句酌,/仿佛跟一个孩子,或者外国人说话似的0(Johnston 33),然而不久他就赢得了达米安的支持和尊重。达米安说:/他是一个英国佬,可即便如此我还是喜欢他。我喜欢他身上的某种东西0(Johnston 45)。表面上看,达米安说的/某种东西0是指罗杰对修复一个废弃火车站的执着,火车站曾是当地人生活的一部分,他们的交通都曾依赖过这个枢纽,尽管如今公路运输解决了交通问题,但这个废弃火车站仍是他们记忆不可替代的精神纽带,承载着他们对往事的无数回忆。事实上,这种挥之不去的怀旧情结就是英)爱尔兰两国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关系的写照。当残废的罗杰不厌其烦地对杰克和海伦叙述他的修复计划,兴致勃勃地向他们展示他的修复成果时,叙述者似乎在自问:当遭受二战之痛又饱受爱尔兰之苦的英国用残缺的身体表达对爱尔兰无法割舍的/爱情0时,爱尔兰应该如何选择?小说中罗杰不顾海伦要求独处的意愿强行闯进海伦的工作间向她求婚,海伦断然拒绝了他并说明自己更愿意维持单身的现状。这一细节暗示遭遇男性(英国)入侵时女性(爱尔兰)只有通过寻求平等的两性关系才能避免掉入被统治的陷阱。理解是解决英)爱尔兰问题的另一个关键词,当海伦对达米安可能是极端分子表示忧虑和不安时,罗杰说道:/他从不谈论政治。我也从不谈论政治。我脑子里没什么政治问题可谈。如果他是极端分子那也是他自己的事0(Johnston 115)。当无数政治提议在爱尔兰问题面前一再遭遇失败,一些旨在改变北爱尔兰政治结构现状的努力却以激化矛盾而告终时,一些评论家开始将目光转向/问题0解决的文化模式。这种文化模式认为,以往种族民族主义总采取一种过激行为,既不能接受文化的多样性,又不能尊重少数族裔的权利,因此提出了87

杨金才 龚 璇:5火车站男人6中的三个隐喻

88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1期

一种新的主张,即要实现和平必须改变联合派/英国身份、民族派/爱尔兰身份的绝对划分,承认/爱尔兰性0是一个开放的、异质的、兼容并蓄的概念,这种爱尔兰性将超越传统的宗派分化,从而让天主教徒和阿斯特新教徒在一个新的、多元化的爱尔兰国内和谐共处。约翰斯顿显然支持这种观点,这在她的人物塑造上可见一斑。小说中的海伦出生在都柏林,兼有爱尔兰南北两地的生活经历,却没有明确被告知她是英-爱尔兰人还是爱尔兰人,作者有意模糊海伦的身份,就是为了建构爱尔兰的新身份。正如海伦渴求通过画布和他人进行交流一样,独立的、多元的爱尔兰也清楚地认识到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强烈的今天,自我孤离只能阻止爱尔兰的现代化进程。如果爱尔兰能以独立的身份进入欧盟,与其他国家平等对话,又为什么不能和英国建立平等的合作关系,共同解决北爱尔兰问题呢,毕竟英国在北爱尔兰还扮演着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在约翰斯顿的构想中,英国应该改变自己殖民者、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形象,以一个更中性、更灵活的合作者的姿态出现,才能赢得爱尔兰人民的友谊和尊重。她在小说中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他们(海伦、罗杰和达米安)))笔者注)经过院子向房子里走去,将三人牵联在一起的不仅是彼此的胳膊,更是一种充盈的平和。三个人都这么高兴,,0(Johnston189)

约翰斯顿曾说她的/灵感来自爱尔兰圣公会的礼拜仪式)))以及她小说人物的生活中那种挥之不去的痛苦和真意0。á她总在探讨人们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以及这些关系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种种影响;困惑、孤离、失落是她的小说中反复出现的主题。事实上,爱尔兰文学一直在世界性与本土化的张力中探求民族生存之道,约翰斯顿正是不断以安静、真切的文字对爱尔兰人民的现实生存表达自己最深厚的关怀,也正通过这种关怀,她成功地将叙事介入历史并获得言说的力量,从而不断纠正并拯救现实。

注解=Notes>

1原文为:d one of our m ost i m press i ve novelists,d see the backcover o f The Rail w ay S tation M an,by Jennifer Johnston(L ondon:R ev ie w,1998)。本文所引原文均出自此版本,下文只标页码。

o德里也称伦敦德里(L ondonderry),是北爱尔兰第二大城市,其历史悠久,在英爱矛盾冲突中也成为斗争的核心,同时有许多爱尔兰著名作家定居于此,如希尼和詹妮弗#约翰斯顿。

?á引自。?原文出自Loomba,d wom en and nations hav e too o ften been con fi gured as i nterchangeable terra i n on w hich co-lon ial pow er cou l d be depl oyed.d See K aren M.M oloney,d M o lly A stray:R ev i s i oni ng Ire l and i n Br i an F riel.s M o ll y S w eeney d,Tw entiet h Cen t ury L iterature F all(2000):285-310.

?D en i z K andi yo ti在一篇文章中援引中东和南亚的例子强调民族主义的爱尔兰女性形象对妇女作为现代民族国家的正式公民已经产生了负面影响,转引自L inda G rant,d W here H ardM en F ace H ard Cho i ce d。

?See R obert K ee,Irel and:A H istory(L ondon:A bacus,1980).

?引自

à海伦退隐于内心的堡垒中享受自由的生命,可这种自由是昂贵的,强烈的/孤离0感就是它所付出的代价。小说开篇的一段文字就是这种存在方式的写照:孤立。一个如此宏大的词:隔离。

引用作品=W orks C ited >

G rant ,L i nda .d W here H a rd M en F ace H ard Cho ice .d Guardian W eek l y 19A pr .1998.

何树:5从本土走向世界)))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研究6。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2年。

[H e Shu .T he S tudy of Ir ish Renaissance .Be iji ng :M ilitary Y i w en P ress ,2002.]

Jeffers ,Jennife rM.The IrishN ovel at the End of Twen tiet h Century:Gender ,Bod ies,and Pow er .N e w Y o rk :P a-l

g rave ,2002.

Johnston ,Jennifer .The Rail way S tation M an .London :R ev ie w,1998.

Lyons ,F .S .L.Cult ure and A narchy i n Irel and 1890-1939.O xford :Ox ford P ress ,1979.

M a rx ,John .d T he A ng l o -Irish N ove l and t he B i g H ouse (rev ie w ).d V ictor i an Studies 43.1(2000).

责任编辑:邹岳奇

(上接81页)

oconco rd i a discors 为拉丁文,是古希腊科学家和哲学家们在他们的著述中提出的一个哲学概念。许多蒲伯批评专家不约而同地指出,蒲伯在诗歌中所表述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concordia discors 。在蒲伯的/温沙森林0中,有与该词语意义相对应的英文短语:o rder i n var i e t y 或har m oniously confus .d .该拉丁原文出处可参见:M aynardM ack ,A le xander Pope (London :Y a l e UP,1985)634;P au lB aines ,T he Comp lete Cr itical Gui de T o A lexand er Pop e (London :R ou tledge ,2000)58。另外,在克拉克的专著里,也出现类似的术语d i sco rdia con -cors ,参见D onald B .C l ark ,A le x ander P op e (N ew Y ork :Twayne Pub lishers ,Inc .,1967)25.

?John Butt ,ed .,d W i ndsor -Fo rest ,d The P oe m s of A le x ander Pope (L ondon :M ethuen&Co L td .,1963)195.凡出现在文中的原文引文,均在其后注明了篇名、章节与行数,/W indsor -F orest 0英文缩简为W F 。

引用作品=W orks C ited >

Ba i nes ,Pau.l The Comp lete Cr itical Gui d e t o A lexander P op e .London :R outledge ,2000.

G oone ra t ne ,Y as m i ne .A lexander P op e .London :Cambr i dge U P ,1976.

黄伟合:5欧洲传统伦理思想史6。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H uang W eihe .A H istory of Europ ean T rad itional E t h ical Ideo log ies .Shangha :i East Chi na N or m a lU P ,1991.]5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6,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

[W estern A es t hetes on B eau t y and S ense of B eauty .Ed .A est hetics Section of the Depart m ent o f Ph ilosophy ,Peki ng

U n i versity .Be iji ng :T he C o mm erc i a l P ress ,1980.]

章海山编著:5西方伦理史话6。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Zhang H aishan ,ed .A H ist ory of W estern E thics .Sheny ang:L iaon i ng People .s Publis h i ng H ouse ,1987.]

责任编辑:杜 娟89

杨金才 龚 璇:5火车站男人6中的三个隐喻

隐喻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51603551.html, 隐喻的应用 作者:王昱之 来源:《祖国》2017年第09期 摘要:隐喻是一种常用的语言现象。本文对隐喻进行了举例、研讨和分析。主要包括隐喻的概述和研究历史、生活中的隐喻使用和隐喻产生的原因和意义。 关键词:隐喻应用产生原因 语言学家理查兹(I.A.Richards)曾说,人们时刻都在运用隐喻,不使用隐喻,就不可能流畅连贯地说上三句话。由此可见,隐喻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语言现象,甚至许多时候人们在运用时都不自知。同时,隐喻作为当下语言学最热门的研究话题之一,也体现了不同民族所具备的不同文化,包含了认知上的区别,对于隐喻的研究有利于开发第二语言教学。本文就隐喻的使用方面做了阐述,并提出了可能的产生原因。 一、隐喻的概述与研究历史 隐喻的英文单词为“metaphor”,它来自希腊语“metaphora”,其意义为从此到彼,以一个事物来说另外一个事物。汉语修辞中,分别将两个事物称为“喻体”和“本体”;还有其他人称它们为“载体”和“话题”等等。隐喻的研究起源于西方,从古至今,人们对隐喻的探究已经从纯粹的诗文层面延伸到了生活的各个语言方面,从将隐喻看成单纯的修辞层次到思维运转的层次。国内对隐喻的研究起步较晚,但目前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处处可见的隐喻 隐喻并不单单仅限于文学,而是存在于我们的整个生活中,在我们不知不觉时占领了我们的语言。 (一)文学 人们最早认识的隐喻就是文学领域中的隐喻。好的隐喻会让人眼前一亮,使得文字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或是让情感更甚,深富感染力,比如: 1.上海。造在地狱上面的天堂!(穆时英,《上海的狐步舞》) 2.上了白漆的腿,电杆木的腿,一切静物的腿……REVUE似地,把擦满了粉的大腿交叉地伸出来的姑娘们……(穆时英,《上海的狐步舞》) 3. On any person who desires such queer prizes, New York will bestow the gift of loneliness and the gift of privacy.( Here is New York, by E.B.White)

概念隐喻意义在图片中的传递

概念隐喻意义在图片中的传递 孙启耀杨珺 ( 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哈尔滨150001 )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概念隐喻的经验基础及其普遍性,进而对非语言现象---图片中的概念隐喻作了分析解释。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很多非语言现象中概念隐喻得以发挥。这也证明了人类思维的确是隐喻性的。概念隐喻意义不仅以语言的方式传递,而且在非语言现象—图片中也有概念隐喻意义传递的现象。 关键词:概念隐喻;图片;传递 1.引言 随着近几年来认知语言学的蓬勃发展,有关从认知角度对隐喻,转喻进行再研究的文章俯拾即是。如果说前些年隐喻类文章大多围绕隐喻理论方面进行分析的话,而在最近两三年,隐喻研究趋向于研究隐喻和其他理论等结合。范文芳(2007;朱永生(2006 )等在语法隐喻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廖美珍(2007 )研究了语篇隐喻,刘乃实(2007 )把隐喻和计算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蓝纯(2003)对空间隐喻进行了研究,汪少华分别对伦理概念(2007)和时间概念(2006)中的隐喻分析研究;张祝祥(2007 )对颜色隐喻加以论述,陈家旭(2007 )分析了情感隐喻。以上对隐喻的研究属于语言层面,而对非语言层面的概念隐喻意义的研究还不多见。我们发现一些非语言现象诸如艺术、广告、宣传画中隐喻的研究还未见有论述,本文拟从概念隐喻入手,对图片中所包含的概念隐喻意义进行初步的探析。 2.概念隐喻理论 传统观点认为隐喻是语言在词汇层次上的修饰,是两个相似物体之间的比喻。然而,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形成的认知方式。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不但渗透于语言中,也渗透在思维和活动中,人们的普通概念系统本质上都是隐喻的。这样的隐喻即为概念隐喻或隐喻概念(1980:3)。概念隐喻涉及两个基本要素:源域和目标域。人们倾向于用比较具体的概念(源域概念)来理解抽象的思想或概念(即目标域),从而形成隐喻理解。然而,以往有关概念隐喻的讨论都是以语言材料为基础的。人们对非语言现象中概念隐喻意义的的传递与理解是否与语言中隐喻的理解是一致的?本文试图寻找以上问题的答案。

关于生活的隐喻

卢梭在《爱弥儿》中说,人生在有志者眼里是登山的运动。这诚然说明,人总在努力,总在攀登,但卢梭更想说的是,这种攀登是没有终点的,当人们到达一座山峰的顶点,那时才会发现,更高的山更远的路还在前边。这还不是最悲哀的,最悲哀的是,按照李宗盛《山丘》里的意思,就算越過一座又一座山丘,才发现,当初为了谁去登山,那谁已经不再等候。总是在攀登。总是望不到边,好不容易越过山丘,见到别样的风景,也没有谁懂得分享。 但是根据另一种看法,不管人怎么折腾,其实走的都是下坡路。斯威夫特有言:“人活一世。不过一柄长把扫帚而已。”原本生机勃勃的一棵树,枝叶蓬勃在上,树干支撑在下,及至被制成长把扫帚,便失去了青叶,颠倒了上下,杆在上,枝在下。他好像想说,人之初生,本来完整,活过人世一遭,没有得到,只有失去。失去了什么呢?除了青翠、性灵,还有秩序。 在西方文明中,人生被看作一系列的克服和战斗。17世纪德国诗人格羽菲乌斯在《夜晚》中写道:“这生活在我面前展开,犹如一条跑道。”只有在浪漫主义那里,事情才颠倒过来。人生的最高形式成为佛教式的无所作为。于是,最高贵的生命是植物一般静止的。施莱格尔在《卢琴德》中说:“最高、最完善的生活无非是一种纯粹的植物化。”一切对立都被遗忘,一切奋争都得到了止息。 最后一组可以对比的感觉是钩子和坑的不同。它们表达的都是一种人生的不平整感,不是凸出来,就是凹下去。据说塞尚后来把自己身边的人称作“钩子”,好像活着的基本感觉就是被牵扯住。这是一种古老的感觉,在佛经里会经常见到,比如被欲念牵扯住。现在我们经常见到的“嗨”和“坑”,也都有典可依。在明代冯惟敏《河西六娘子·笑园六咏》中的第二咏写有“每日笑胎嗨”,其六写过“处处赚人坑,只落得山翁笑了一生”。

钱钟书作品中隐喻的认知解读

摘要: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方式,它在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同时也被广泛应用在文学作品中。本文从认知角度对钱钟书作品中的隐喻进行解读,了解作者如何通过丰富的联想,在原先互不相关的事物中发现相似点,创造新奇的隐喻,来表达智慧和哲理。 关键词:隐喻;认知;钱钟书 引言 对隐喻的使用和研究兴趣自古就有。亚里士多德曾在其著作《诗学》和《修辞学》中对隐喻做出过讨论并指出“成为一个隐喻大师是最了不起的事”。但传统研究对隐喻的认识仅停留在词语层面上,将其看作是一种“附加的”、“可有可无”的修辞方式。随着相关学科的不断发展以及对隐喻探索的逐步深入,现代隐喻理论认识到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方式,是人们理解世界的一种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束定芳,2000)。隐喻存在人们日常的思想中、语言中,同时也被广泛应用在文学作品中,是作者描述事物、表达观点、构成文体风格的重要媒介。 本文试以束定芳对隐喻功能的分类为基础,从认知角度对钱钟书作品中的隐喻进行解读,以期加深读者对其语言风格及文字魅力的感受,同时能够为整部作品的理解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隐喻的认知研究 1980年莱考夫和约翰逊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出版,标志着隐喻研究突破了传统修辞学研究的束缚,进入认知学研究的新阶段。他们指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人类赖以思维和行动的概念系统,从本质上来讲也是隐喻性的(lakoff johnson,1980)。人们通过两个不同概念域之间的映射,利用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 自20世纪80年代末起,国内也逐渐兴起了对隐喻的认知研究热潮。有学者从认知角度探讨隐喻的本质和工作机制,如赵艳芳(1995)、束定芳(2001,2002)等,也有学者对英语和汉语中的隐喻认知进行对比研究,如陈家旭(2006,2007)、王寅(2003)等,还有不少学者开始将隐喻的认知功能与语言教学结合起来,从不同的方面探讨隐喻能力与语言学习的关系,如严世清(2001)、汪少华(2005)。 束定芳(2000)在其著作《隐喻学研究》中对隐喻功能进行了分类,其中从认知角度看,隐喻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基础和组织经验的工具,可以提供认知事物的新视角,能够利用两个领域间的相似性达到类说推理的目的。本文将参考束定芳先生提出的隐喻认知功能,具体从三个方面对钱钟书先生的小说、散文中出现的隐喻进行探析。 钱钟书作品中隐喻的认知解读 1.通过熟悉的、具体的概念来理解陌生的、抽象的概念 隐喻是一种基于经验的由始源域向目的域的映射。通过将始源域的某些特点和结构映射到目的域的事物上,形成相应的认知图式,人们就可以参照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和体验陌生的、无形的、抽象的概念。因此,隐喻能够描写新的,几乎难以描写的经验和思想(胡壮麟,2004)。语言大师通常擅长将抽象的概念通过隐喻转化成具体的或为人们所熟知事物或经历,让读者有更深刻或切身的感受。例如, 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而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日娱乐。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平、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头前的姿态。(《一个偏见》) 在这句话中,作者将抽象的概念“偏见”比作人们熟悉的“放假”,并通过“家常日用”和“星期日娱乐”的对比,说明不管人有无思想,都会存有偏见,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之后又用一比喻,将始源域的没有私人空间,或私下还要装模做样,映射到目的域,形象地说明如果不

隐喻的发展

1、传统隐喻理论 隐喻是什么?修辞学家说,隐喻就是一种修辞格,是一种修辞话语的手段。逻辑学家说,隐喻是一种范畴错置。哲学家说,隐喻性是语言的根本特性,人类语言从根本上来说是隐喻性的。认知科学家说,隐喻是人类认知事物的一种基本方式。近几十年来,人们对隐喻本质的认识较之传统的隐喻观已发生了巨大变化。 历史上第一位对隐喻现象进行系统论述的是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和《诗学》中的多处,他从隐喻的活动方式角度描述其特征。亚氏对隐喻的定义是:“就是把一个事物的名称转用于另一个事物,要么从种转向类或由类转向种,要么根据模拟关系从种转向种”(《诗学》)。根据这个定义,亚里斯多德又将隐喻的本质概括为词汇的替代:“隐喻是用一个陌生的名词替换,或者以属代种,或者以种代属,或者通过类推,即比较。”他说的替代的几种情况是:(1)以属代种,或以上代下,即用上义词代下义词。如There lies my ship (我的船躺在那里)。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解释,lie是属,lie at anchor是种(抛锚停泊),前者所指范围更广,其语义涵盖后者,但在这个句子里前者的语义等于后者。(2)以种代属,或以下代上,以下义词代上义词。如Truly ten thousand noble deeds hath Odysseus done(Odysseus做了足足一万个伟大业绩)。ten thousand (一万)这个数字在语义上属于“a large number ”,因为“大量”可以是上百、上千,也可以是数十万、数百万。因此,前者是种,后者是属,但前者实际上要表述的是大量的意思,因而是以种代属。(3)以种代种,或互代,是一个分类学上同一级的词代替另一个词。如With blade of bronze drew away the life /Cutting off the water with unwearied bronze/To draw aw ay(从中抽出)用来代替“to cleave”(裂开),cutting off 则用来指“to draw away”之意,两者都是“taking away”之意,在同一层次,可谓以种代种。亚里士多德认为,在四类隐喻中,真正重要的是通过比例关系所作的“类推”(analogy),也可叫“proportional metaphor”(比例性比喻)。他也为此举了例子。 亚氏提到了明喻,认为是隐喻的一种。明喻指对两个基本上不相同的事物作比较,特别是这种比较因使用了引导词like或as使语义清晰显现,实质是替代或比较。 束定芳认为,亚氏定义的最大优点是发现了隐喻是一种意义转换的形式,隐喻涉及至少两个词或事物,其中一个在构成隐喻的过程中意义发生了变化。其定义的最大局限是将隐喻限制在名词上,排斥了其它词用作隐喻的可能性,因此也排斥了揭示隐喻的话语特性的可能性。因为承认动词和形容词等也可以用作隐喻,就必须承认只有在词语的组合过程中才可能生成隐喻的事实,同时,这一定义也无法将隐喻与相关的语言使用现象,如换喻、提喻等区别开来。 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对亚氏的隐喻观作了总结:我们把隐喻定义为名词意义的转换,其特点有:第一,隐喻是一种借用;第二,借用的意义与本义相对应,也就是说,它原本属于其它单词;第三,我们求助于隐喻来填充语义的空白;第四,借用词取代了并未出现的本义词,如果这种词存在的话。 传统修辞学中另一个对传统隐喻理论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是法国修辞学家方达尼尔。在《话语的辞格》中,他把隐喻作为一种典型的辞格来分析。他指出,喻格不是关系本身,而是建立在关系之上的一种理据。比喻发生的关系是概念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是借词的原始意义,另一方面是它被新赋予的意义。在他看来,喻格虽然由一个词组成,但发生在两个概念之间,通过两者之间的转移构成。因此,喻格建立在一种双重性的基础上。他还指出,由于相似与事物的特征有关,因此可以把这一特征转移到具有这种特征的事物的领域。隐喻可以取自我们周围的任何事物,真实的或想象的、思想的、道德的以及物理的实体,而且它们都可以用于所有的思想的实体。方达尼尔以“有生命的”(inanimate)为标准,把隐喻分成五类:属于某一有生命事物的特征向另一有生命的事物转移的隐喻;某一无生命但具物理性的事物的特

浅谈生活中的隐喻现象

浅谈生活中的隐喻现象 兴湘学院 2009级汉语言文学班王洪浩学号:2009960101 最近看了李亚伟写的一首诗:《中文系》,其中用了许多隐喻的修辞手法,比如 “浅滩边,一个教授和一群讲师正在撒网网住的鱼儿上岸就当助教,然后当屈 原的秘书,当李白的随从当儿童们的故事大王,然后,再去撒网”其中将中文系的学生比喻成鱼儿,用的是隐喻的修辞手法。这是在诗歌中用到隐喻的修辞的例子,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到许多的有关隐喻的修辞,现在我就日常生活的一些例子来 谈谈我的看法。 一、校园文化的隐喻现象 每个寝室都有各自的寝室文化,文化和语言是相通的,伴随而来的就是寝室语 言。 我收集了一些同学们喜欢在寝室里讨论的话语,其中就用到过不少隐喻的修辞:1、兄弟们,生命不息。(意思是晚上坚持奋战。)2、今天有没有抽水?(意思是今天有没有点名?)3、甲:你快起床,要迟到了!乙:我今天不去了,给我顶上。(意思是代 我点到啊,写张请假条也行。)4、谁借我点钱呀?江湖救急。(形容情况紧急)等等,这样的例子很多,我就不全部列出来了。现在仅就几个例子来讨论,比如“兄弟们,生命不息。”这一句语言使用中的隐喻只是一种表层的现象,真正起作用的是深藏在概念系统中的隐喻概念,即深层隐喻。正如朱军教授所说的:隐喻在人类认知方面有两大作用:创造新的意义;提供看待事物的新视角。“兄弟们,生命不息。”就给我们提供了看待事物的新视角,因为根据日常习惯我们认为生命不息是一种向上的进去行为,但这一句表现的仅仅是一种活动的延续,这属于临时性隐喻,同时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对语境具有一定的的依赖性。再如“今天有没有抽水?” ,这里将人比喻成水,本来意 图是说抽查人的意思,但“抽水”是日常惯用语,有与抽查在语音上有类似关联,故产生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2009年第4期总第241期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9,№4 Serial №241   ?版权所有 文责自负? 作者简介:朱建新,副教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语用学收稿日期:2009-02-18(修改稿)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朱建新 (淮阴工学院外语系,江苏淮安 223001) 摘 要: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作出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 ichards &B lack 的“互动理论”、Lakoff &Johns on 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 &W ils on 的“关联理论”。本文在论述这三种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方式及局限性。 关键词:隐喻;认知研究;三种认知理论 A Study on the Cogn iti ve I n terpret a ti on of M etaphor ZHU J ianx in (Fo re ign L anguage D ep a rt m en t ,H ua iyin Ins titu te of Techno logy ,H ua i πan 223001) Abstract:Based on three main cognitive theories ofmetaphor,namely,Interaction Theory,ConceptualMetaphor Theory and Relevance Theory,the pa 2per explores their motivations,ways and li m itations in metaphor interpretation. Key W ords:metaphor;cognitive study;three cognitive theories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9)04-0018-04 对隐喻的研究可分为三个传统:一是修辞学传统,二是哲学传 统,三是语言学传统。三种研究传统因为出发点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修辞学家关心的是隐喻的修辞功能;哲学家关心的是隐喻对思维的影响,而从语言学角度对隐喻的研究不可避免地与词的组合、词的意义变化等联系在一起。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进行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ichards (1936)&Black (1962)的“互动理论”、Lakoff &Johnson (1980)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 &W ilson (1995)的“关联理论”。从认知角度来考察隐喻,为隐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也较好地揭示了隐喻理解的本质。本文试图对这三种认知理论作一综述,并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和方式,以及它们阐释隐喻的局限性,以便我们能从认知的角度更好地理解隐喻。 1.Richards &Black 的“互动理论”与隐喻阐释 从人类的认知角度谈论隐喻的,最早可追溯到雪莱(Shelley )。雪莱说,“隐喻不是游离于语言之外的一种装饰品,而是人类体验世界、思维和生活的一种方式,是人类语言的关键所在”(严世清,1995)。但对隐喻的认知特征阐述得最明确、最系统的要首推Rich 2ards 。首先Richards (1936)引入了“本体”(tenor )和“喻体”(vehicle )的概念,认为隐喻就是由喻体和本体这两部分构成的。如在隐喻“a seed of hope ”中,seed 是喻体,hope 是本体。其次,他认为隐喻的含义来自于喻体和本体的相互作用。Richards (1936)指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隐喻,“当人们使用隐喻时,就把表示两个不同事物的思想放在一起,这两个思想活跃地相互作用,其结果就是隐喻的意义”(Richards,1936)。Richards 对隐喻的论 述,突破了修辞学将隐喻仅仅作为辞格来研究的局限,拓宽了对隐喻本质理解的视野,奠定了其在隐喻研究史上的重要地位。 Black (1962)在Richards 观点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隐喻“互动理 论”。Black (1962)认为,“次项”(即Richards 所说的“喻体” )是一个语义联想集,它被当作是理解“主项”(即“本体” )的一个“透镜”(lens )或“过滤器”(filter ),隐喻的含义是“主项”和“次项”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如对隐喻“Man is a wolf ”的理解:wolf 是一个可供联想的语义体系,听话人以此为“透镜”来认识man,从而突出了wolf “凶猛”这一普遍认同的含义。于是wolf 和man 两者相互作用,听话人在头脑中重塑对man 含义的理解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wolf,从而理解了“Man is a wolf ”的隐喻含义。总的来说,隐喻“互动理论”认为隐喻是两个语义项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把隐喻次项的联想含义应用于主项,因此可以认为隐喻创造了相似性,而创造相似性改变了人们看问题的角度,因而是一个认知问题。(参见林书武,1997) Black (1997)的“互动理论”后来发展成为隐喻的语义观的基本理论。他(1997)认为,隐喻是一种述谓现象(predication ),其表达形式是句子,而不是一个孤零零的词语;隐喻是在做出一项陈述,而不仅仅是对一个实体的重命名。这样,Black 就将隐喻从词语层次提升到了句子层次作为一种语义现象来考察,这一转变也将隐喻纳入了篇章的认知范畴。隐喻的语义观利用语义特征来阐释隐喻。该理论认为,隐喻违反了语义的“选择限制”(selection restriction ),是一种语义异常现象(semantic anomaly )。如:The stone died .通过义素分析,发现stone 具有以下语义特征:physical object,natural,non 2living,mineral,concreted 。die 具有如下语义特征:processwith result,namely,that some living entity x ceases to be living (Levinson,1983)。很显然,此句并不是

浅谈生活中的隐喻现象

浅谈生活中的隐喻现象 兴湘学院2009级汉语言文学班王洪浩学号:2009960101 最近看了李亚伟写的一首诗:《中文系》,其中用了许多隐喻的修辞手法,比如“浅滩边,一个教授和一群讲师正在撒网 网住的鱼儿 上岸就当助教,然后 当屈原的秘书,当李白的随从 当儿童们的故事大王,然后,再去撒网 ”其中将中文系的学生比喻成鱼儿,用的是隐喻的修辞手法。这是在诗歌中用到隐喻的修辞的例子,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到许多的有关隐喻的修辞,现在我就日常生活的一些例子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校园文化的隐喻现象 每个寝室都有各自的寝室文化,文化和语言是相通的,伴随而来的就是寝室语言。我收集了一些同学们喜欢在寝室里讨论的话语,其中就用到过不少隐喻的修辞:1、兄弟们,生命不息。(意思是晚上坚持奋战。)2、今天有没有抽水?(意思是今天有没有点名?)3、甲:你快起床,要迟到了!乙:我今天不去了,给我顶上。(意思是代我点到啊,写张请假条也行。)4、谁借我点钱呀?江湖救急。(形容情况紧急)等等,这样的例子很多,我就不全部列出来了。现在仅就几个例子来讨论,比如“兄弟们,生命不息。”这一句语言使用中的隐喻只是一种表层的现象,真正起作用的是深藏在概念系统中的隐喻概念,即深层隐喻。正如朱军教授所说的:隐喻在人类认知方面有两大作用:创造新的意义;提供看待事物的新视角。“兄弟们,生命不息。”就给我们提供了看待事物的新视角,因为根据日常习惯我们认为生命不息是一种向上的进去行为,但这一句表现的仅仅是一种活动的延续,这属于临时性隐喻,同时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对语境具有一定的的依赖性。再如“今天有没有抽水?”,这里将人比喻成水,本来意图是说抽查人的意思,但“抽水”是日常惯用语,有与抽查在语音上有类似关联,故产生了隐喻的意象与思维。这些新出现的事物以及相关的一套术语常会被借用到一般

概念隐喻

概念隐喻理论在诗歌中的应用 ——以《吉檀迦利》第94首中的隐喻分析为例 【摘要】概念隐喻理论是认知语言学最重要的理论之一,认为概念隐喻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基础。诗歌被称为“隐喻式语言”, 隐喻是诗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以泰戈尔《吉檀迦利》第94首诗中的概念隐喻理论分析为例,让读者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更好的理解诗歌的内涵。 【关键词】概念隐喻诗歌隐喻认知语言学 引言 随着当代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概念隐喻打破了传统修辞学的观念,上升为一种认知思维方式,成为人类特有的一种语言分析技巧。诗歌是我们常见文本形式之一,诗歌的创作离不开隐喻的运用,因为诗人为了创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深刻的内涵,总是会运用隐喻这一方法。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运用概念隐喻理论来分析泰戈尔《吉檀迦利》诗的第94首诗歌中的隐喻现象,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诗歌的内涵。 一、什么是概念隐喻 传统的隐喻理论大多把隐喻看作一种修辞手法,认为是语言层面的非正常现象。1980年,Lakoff和Johnson合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摒弃了传统隐喻的研究理论,提出了“隐喻的认知观”,综合Lakoff和Johnson的著作和李福印、张敏等人的观点,我们可以把他们对隐喻的看法和研究成果概括为概念隐喻理论。 1、隐喻从根本上讲是概念性的,不是语言层面上的,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也就是说,思维过程本身就是隐喻性的,我们赖以思考和行动的概念系统大多数是以隐喻的方式构建和界定的。 2、隐喻的工作机制是跨概念域的系统映射。跨概念域的映射是不对称的,是部分的。每一种映射都是源域与目标域之间一系列固定的本体对应。一旦那些固定的对应被激活,映射可以把源域的推理模式投射到目标域中的推理模式上去。

论心理学中的_隐喻_

收稿日期:20050517 作者简介:孟维杰(1973—),男,黑龙江大学教育学院讲师,吉林大学心理学系博士生;马甜语(1970—),女,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博士生。 2005年9月第5期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anjing Nor 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Sep.,2005No .5 论心理学中的“隐喻” 孟维杰1 ,马甜语 2 (1.黑龙江大学教育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2.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摘 要:心理学科学化以来,精致性、确定性和中立性的科技理性和逻辑思维一直拥有着绝对的 话语权,剥夺、放逐了心理学语言中另一种权力———隐喻权力。在心理科学领域,隐喻的存在总有 它的道理。它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它是对逻辑演绎和科技理性的一种超越,对事物另外视角的深层次理解和求索。其创造、代替、表达及模式等作用,越来越以一种丰富性、内隐性及不可穷尽性等特征,使心理学流溢出民族文化品性。 关键词:心理学;隐喻;逻辑思维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08(2005)05010106 心理科学发展一百余年来,一直秉持着自然科学研究精神旨趣,其语言表述必须“尽可能接近数 学语言的明确性”[1](p.458) ,才能合法、合理地存在,由此,确定了精致性、客观性和确定性的逻辑语言在心理学领域的绝对话语权,而剥夺、放逐了语言中另一种权力———隐喻权力———修饰性、形象性及比喻性语言,原因只有一个,赋予隐喻语言存在空间,就会丧失心理学作为一门事实表述学科的特征,隐喻语言必须被逻辑语言关在理性王国之外。事实上,“逻辑权力”或许能成功地征服外在事物,却难于独立而有效地阐释内在事情。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隐喻权力不是一种需要逻辑征服和能够被征服的权力,而是一种必须得到充分尊重、恰当运用和表达的权力。在人文知识系统中,它是一种永恒的本 源性权力[2](p.31) ,一种折射人类诗性光辉的智慧,人类认知自身、理解自身的奇妙路径,它已经成为表达人类精神世界,体验人类存在的实在方式。尽管一直以来被主流心理学所排斥、拒绝,但它却一直顽强地存在着、传承着、演化着。从1894年到1975年,心理学家日用而不知地已经使用近265个心理学隐喻,心理学发展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心理隐喻变迁的历史,心理隐喻变迁成为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见证 [3](pp.181192) 。或者也可以说,一个个隐喻,犹如 散落于浩瀚的心理学海洋中一颗颗散发着灿烂光彩的珍珠,把它们串起来,就是一个博大深远的人文精神世界。透过这个世界,我们尽可以解读人类心理奥秘,走进科学逻辑语言所无法企及的“生活世界”。在我们承认由逻辑语言所构建心理学科学世界伟大的同时,我们也深感心理科学离弃隐喻的失落,因为,心理学所遗失的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权力的诉求,更重要的是丢弃了一个世界———人文世界,消解了理解人类心灵的平台,也弃绝了一种视野,关闭了通往人性世界的大门。 一、隐喻界说 (一)什么是隐喻 “隐喻”一词来自希腊语的metaphor,其字源 meta 意为“超越”,而phor 意为“传送”,它的基本词义是把一个对象的诸方面“传送”或“转换”到另一个对象上去,以便使第二个对象可以被说成是第一个对象,更好地理解第一个对象。在1997版牛津简明语言学辞典中,隐喻作为词格定义中增加了新的内容:“隐喻是雷克夫在80年代所谈到的一种普遍模式,在这一模式中,一种语域可以系统地用另一种语域中的词汇来谈或表达”。亚里士多德是谈论隐喻第一人,他为隐喻定义可谓言简意赅:“为一事物 — 101—

浅析隐喻的英汉翻译

浅析隐喻的英汉翻译 【摘要】说明在翻译实践这一特殊形式的跨文化交际中如何有效地解读隐喻。 【关键词】隐喻理解;翻译 一、引言 隐喻翻译是一项以语言为载体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也是将一种语言所承载的信息传递到另一种语言中去的主体性交往行为。它以“理解”为核心,语言为基础,融社会批判理论、普通语用学、社会进化理论为统一构架。 二、隐喻的解读 隐喻是一种语言使用现象,在“词典中找不到隐喻”。从现代隐喻学观点来看,隐喻现象应在形式上搭配异常,在语义上类属不同,逻辑错位,从而产生了语义冲突,而当听者对冲突产生回应时,便生成了隐喻的意义,即理解了某一隐喻式言语。对于隐喻的运作机制,有人曾作过这样描述:“隐喻涉及两个不同领域(范畴)的概念,隐喻意义的产生是两个概念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相互作用通过映射的方式进行。在映射过程中,属于某一领域的相关概念和结构被转移到另一领域,最终形成一种经过合成的新的概念结构,即隐喻意义。而这一映射和整合过程的基础是两个领域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这无疑表明对隐喻的理解需要双重划分。 隐喻的理解过程应由两部分组成:隐喻的辨认和隐喻意义的推断。事实上这就是一个由一级理解进人二级理解的过程。举一个人们常提到的例子“The tongue is a fire”来说,从表述层理解(一级理解),”tongue”被美国传统词典这样定义:”the fleshy,movable, muscular organ, attached in most vertebrates to the floor of the mouth, that is principal organ of taste,important organ of speech”。我们可以认为舌头作为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首先具有与绝大多数脊椎动物一样的味觉和辅助咀嚼及吞食的功能,除此之外,还是具有言说能力的人的重要语言器官。以这个基本意义为中心,tongue一词背后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意义集合:它可以指形状像舌头的东西,例如tongue of flame(火舌),guiding tongue(铁路导向尖轨),switch tong(开关铜片),而hold one’s tongue (keep silent), lose one’s tongue (lose the capacity to speak, as from shock)中指人的言说行为和言说能力。这一言语行为中的另一个关键词fire,在美国传统词典里可以义;” a rapid, persistent chemical change that releases heat and light and is accompanied与flame”。同样,在它背后的意义集合中可以找到诸如,cooking fire(炊火),forest fire(森林火灾),wild fire(野火)等火的具体形态。也可以发现其它意义,如The boy is full of fire(这男孩非常热情兴奋),He was under fire for mismanagement(因管理不善而受到责难)。 当tongue和fire这两个背负着各自庞大意义集合的词语被嵌入A is B的基

对三个隐喻的理解

对三个隐喻的理解 三个隐喻从不同方面阐述了课程与教学论的关系,但我更赞同第三个隐喻的观点。 隐喻一,把课程看成是一幢建筑设计图,把教学看成是具体的施工。作为设计图纸,会对施工作出精细的计划和说明。这样,教师便成了工匠。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完全按照课程的设置来实施,而教学的好坏也是由是否与课程设置相吻合来评价,这样的观点必然显得教学过程的机械性和死板,同时把课程与教学相割裂,忽视了老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是不利于课程和学生发展的。 隐喻二,把课程看成是一场球赛的方案,教学则是球赛进行的过程。尽管球员要贯彻事先制定好的方案或意图,而达到这个意图的具体细节则要由球员来处理,他们要根据球场上具体情况随时作出明智的反应。这个隐喻考虑了人的因素,在教学的过程中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每个学生都是有差异的,他们的接受能力不一样,学习方法也略有不同,给老师的反馈更是不尽相同,面对这些诸多的不同,老师也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使之与学生相适应。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个观点考虑到了学生的差异性和教学的灵活性,体现了课程与教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但与之相比,我更喜欢第三个隐喻,把课程看作是一个乐谱,教学则是作品的演奏。同样的乐谱,每一个演奏家都会有不同的体会,从而有不同的演奏,效果也会大不一样。为什么有的指挥家和乐队特别受人欢迎,主要不是由于他们演奏的乐曲,而是在于他们对乐谱的

理解和演奏的技巧。这就意味着,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对给定内容的意义都有自身的解读。教师对给定的内容可以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使给定的内容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也就是“体验”课程,即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并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也就是教学并不是去教教科书,而是怎样用教科书去教。这样,教师用自己不同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着自己对知识,经验的理解,教师不再是课程忠实的执行者,同时也是课程的开发者。我觉得这个观点更能体现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过程和实际的教学。

论《高级英语》教材中的隐喻理解和欣赏

论《高级英语》教材中的隐喻理解和欣赏 1.引言 隐喻研究历史悠久,传统的研究主要限于修辞学和文学范围,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学界掀起的隐喻研究热潮使隐喻成为跨学科、多领域的研究对象,隐喻的研究被认为是人类认知的基本模式。近年来,对于隐喻的研究主要依据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从词汇层向和语法层面阐释这一理论的意义,从而揭示语言的起源,发展和使用乃至人类认识和智能发展的奥秘。 隐喻研究的目的是理解语言的关键。隐喻的理解是建立在隐喻的辨认和推断分析的基础上而得以完成的,同时语境的因素也影响着隐喻理解。 《高级英语》教材中隐喻的使用率很高,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能清楚地辨认隐喻的使用是学习中的一个重点,对隐喻的辨认必须弄清隐喻的本质,从而充分理解话语的含义。 传统的语言学家把隐喻仅仅看作是一种语言现象,一种修辞手段。Richards 指出:传统隐喻理论最大的缺陷就是忽略了隐喻从根本上讲是一种思想之间的交流(intercourse),是语境之间的相互作用(transaction)。国内语言学家束定芳在综合了国内外隐喻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之后提出了他的观点:“隐喻不但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在本质上是人类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如果语言表达的概念是隐喻性的,通过视觉手段表达的概念同样也是隐喻性的。语言中的隐喻产生与隐喻性思维过程,反映了人类大脑认识世界的方式。隐喻是我们探索、描写、理解和解释新情景的有力工具。”因此可见,隐喻是人们认知的基础,是一种用具体的、简单的、熟知的、有形的概念去认知和体验抽象的、复杂的、不熟知的、无形的概念,形成不同的领域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的认知方式。莱考夫运用源域(Source domain)和目标域(target domain)之间的映衬(mapping)以及意象图式(images schemes)来解释隐喻现象。目标域概念是人们想要表达的对象或事物,即本体;源域概念是被用来描述目标或概念的对象或事物,既喻体。他认为喻体是从一个易于理解的源域概念映射到一个较难理解的目标域概念,也就是从喻体映射到本身。例如:Time is money。就是通过“money”这个相对具体的喻体去认知、理解“time”这个抽象本体的。

浅谈隐喻和比喻

浅谈隐喻和比喻 隐喻,是人类优秀文化的最高成就之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概所有文化财富都与隐喻有关。新疆岩画中极为夸张的生殖器官,是否隐喻着一种强大的生命力呢?埃及金字塔是否隐喻着一种数学、物理、生物、几何以至天文、历史、政治等多方面的深奥的思想呢?《圣经》里的“屋顶在上,地板在下”、《周易》里的“天尊地卑”和太极图阴阳小鱼、原子结构、宇宙天体等等,不必一一列举,我们完全可以说,越是高深的文化,越和隐喻休戚相关,没有隐喻思维,就没有这些文化成就,没有隐喻思维,就不能掌握这些成就。 越是伟大的思想家,越善于隐喻。 《论语》中的隐喻比比皆是。“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涂也”——因材施教原理的愤激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学问要精益求精。“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指玉加工由粗到细的几道工序,所隐喻的基本原理是“循序渐进、不断上进”。 诸子百家善于取譬,多有寓言,人所共知。 毛泽东善用隐喻。“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反动派你不打他就不倒。“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小的革命力量可以迅速发展壮大。“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主观主义都缺乏实际基础,缺乏内在思想,只会空喊。 艺术家运用隐喻,使艺术作品呈现出绚丽的色彩,生动无比。 诗人用隐喻把心意写的含蓄有味。“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鸾鸟凤凰,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再如陶渊明诗,“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景依依以将入,鸟倦飞而知还。”更有《桃花源记》。左思的“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李白的《蜀道难》,这些都是隐喻的杰作。“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又能激起人们多么复杂、多么丰富的联想。 几位画家聚会,有人提议用“万绿丛中一点红”为题作画,多为青山红花,直接表达,尽用技法,而其中夺魁的一幅为春水靓女,巧妙运用了隐喻思维,使画面韵味十足,意韵显然高出一筹。中国书法艺术的真谛大概就是其中隐喻着社会社会、人生、文化等丰富而深邃的意义吧。美术、雕塑等重在“神”似,这个“神”多是隐喻的结晶。 音乐电影是更具有隐喻性的艺术品。如《高山流水》、《阳春白雪》、《蓝色多瑙河》、《命运》,随便举出一支什么曲子,大约很难见到不用隐喻就能表达,不用隐喻就能理解的。 善于运用隐喻思维是一种层次极高的表现。 战国时期的邹忌就因此而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以私房中的儿女情话联想到治国大略,深入浅出地把道理讲明白,一年功夫使齐国威服四方。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20世纪80年代,对隐喻的认知研究有了飞速的发展,系统论述隐喻认知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Lakoff、Johnson、Turner(1980,1987,1989)等。其中Lakoff 和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揭示了隐喻在人类认知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尤其是他们合著的Metaphor We Live By(1980)一书成为隐喻研究史上的重要里程碑(Taylor,1989:130)。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但在语言中,而且在思想和行为中。我们思维和行动所依据的日常概念系统,其本质基本上是隐喻性的”(1980:3)。他们对隐喻下了一个宽泛的定义,即“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一类事物”(1980:5)。由此可见,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重要的还是一种认知现象,一种思维方式,它是人类感知世界、形成概念的重要手段。 Lakoff和Johnson所建立的概念隐喻理论强调人们的经验和认知能力在语义理解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经验主义的语义观。他们认为,隐喻可以通过人类的认知和推理将一个概念域系统地、对应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Lakoff和Johnson 指出,“我们的许多概念系统是由隐喻构建的”(1980:147)。这种隐喻式推理一是基于人的经验,二是基于具体到抽象域的投射,即从源域(source domain)到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投射。他们认为,人类有能力将一个概念域隐喻性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从而建立起不同概念域之间的相互联系,而这种联系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领域里的相似联想。正是这种从具体到抽象的隐喻投射,词汇发展了其不同的义项,产生了许多隐喻含义。如:hot一词,其本义是“感觉热的”,通过隐喻影射产生了“辣的”、“热情的”、“兴奋的”、“热门的”等含义(转引自赵艳芳,2001:120)。人类在创造新的语义范畴的同时,也发展了其自身的隐喻思维能力。Lakoff(1987)认为这种隐喻模式也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它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 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具体概念为源域向其它认知域映射而获得抽象意义的认知方式揭示了人类思维和语言表达之间最本质的联系,他们特别强调认知主体(即人)在隐喻理解中的积极作用,认为它是隐喻理解不可缺少的因素,但同时也忽略了语境对隐喻理解的制约作用,因而无法对隐喻影射的多层含义作出选择(王寅,2001:315)。

国内认知隐喻研究浅析

国内认知隐喻研究浅析 摘要:隐喻作为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重要基础,在人们的语言表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认知隐喻的提出更是掀起了一股“隐喻潮”,隐喻研究成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对认知隐喻与修辞隐喻、语法隐喻作简单区分,并且对国内词汇层面、语篇层面上的认知隐喻研究作简要的回顾探析。 关键词:认知隐喻;区分;词汇;语篇 1. 引言 从亚里士多德至今的2000多年,隐喻一直是国外学术界,尤其是语言学界,各研究领域中的一棵“常青树”,在20世纪70年代更是进人了一个“隐喻狂热”的时代。相对而言,我国语言学界对隐喻给予关注并进行研究的起步是比较晚的,刘宁生的摘译文章拉开了当代中国隐喻研究的序幕,但是中国的隐喻研究并为受到起步的影响,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隐喻,国内的认知隐喻研究也蓬勃发展起来。本文拟对国内的认知隐喻研究作简要的回顾性探析。 2. 认知隐喻 当代认知语言学则认为,隐喻不仅仅属于纯语言的范畴,而且属于更广的思维和认知的范畴。换言之,隐喻不仅

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一种基本的思维、认知和概念化方式。(Ungerer & Schmid,1996;蓝纯,1999) 2.1 认知隐喻产生及其特点 隐喻是一种认知方式,从人类产生之日起,人们就不断地感受和认知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当人们对某些事物的关联经过长时间的感知后,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一种对这种关联的抽象的认知模式,这就是认知语言学上所说的意象图式。意象图式形成之后,人们才可能据此造出词项或义项来。如人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应该是比较早的,认识了自己的身体以后再利用对自己身体的认识来认识其他的事物是很自然的,因此,人类在给树的各部分命名时就会有树冠、树身的概念,在给山的各部分命名时也就有了山顶、山头、山腰、山脚的说法。因此,认知隐喻在产生以前,语言中并没有表示这个概念的词语,在很大程度上,它的产生是为了填补词汇空缺。 隐喻有如下特点:(1)规约性:有些隐喻已经石化了,或者已经变成了死喻;(2)系统性:目标域和源域紧密相连,隐喻可扩张,隐喻都有自己的内部逻辑;(3)非对称性:为了在两个概念之间建立起相似点,隐喻不可能在两个概念之间建立对称性的比较;(4)抽象性:典型的隐喻总是使用具体的源域来描述一个抽象的目标域。(Saeed,1997) 2.2 认知隐喻与修辞隐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