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教案(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背影》教案(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背影》教案(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背影》教案(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2009-04-12



《背影》教案
教学目标:
一、从文章中体会出父子之间的情谊。
二、划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
三、理解文章语言特点,掌握生字词。
教学重点:
一、 从作者朴实无华的文字中体会出父子之间的情谊。
二、 认真阅读买橘细节。
教学难点:
一、从文字中体会出作者所表达的意思。
二、生词字的理解。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

“长亭外古道边,荒草碧连天。”送别有很多场面,也有很多不同,有朋友之间的相送,也有夫妻之间的惜别。古人大都以华丽的词语或伤感的语气来叙述各种离别的场面,有的豪迈磅礴,有的却凄厉伤感。今天我就带领大家进入一个朴实无华却蕴意很深的离别场景,让大家感受另一种离别场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朱自清的《背影》。

二、介绍作者: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年11月22日),逝于1948年8月12日,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战士。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朱自清祖父朱则余,号菊坡,本姓余,因承继朱氏,遂改姓。为人谨慎,清光绪年间在江苏东海县任承审官10多年。父亲名鸿钧,字小坡,娶妻周氏,是个读书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朱鸿钧由东海赴扬州府属邵伯镇上任。两年后,全家迁移扬州城,从此定居扬州。1948年,朱自清因不肯接受美国的救济粮,在贫病交加中去世。年仅50岁


简单学习网最新讲座:
王大绩讲高考诗歌鉴赏王大绩讲高考作文 王大绩讲文言文阅读
林斌讲英语完形填空林斌讲英语阅读理解 李俊和讲高中英语写作


三、介绍作品

《背影》是记实散文,朱自清作,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写于1925年10月。《背影》描述了在家庭遭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儿子的经过。通过朴素真切的语言,表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它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的那句话。当时读

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这话道出了《背影》的写作缘由、描写重点和写作特点等,可以作为理解文章的钥匙。

三、 理解以下生字词
交卸xiè 奔丧sāng 橘子jú 晶莹yīng 迂腐yú 琐屑suǒxiè栅栏zhà 差使chāi 照看行李kān
四、 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以理解课文大意。
五、 让学生先概括各段大意,然后自己总结概括。
1、(第一自然段)写出写文章的原因,侧面反映思念父亲。
2、(第二到第六自然段)回忆最后一次看到父亲,并写出父亲帮我买橘子的事,
并引出几次背影。
3、(第七自然段)父子分手,惜别背影。
七、整体理解本课文的中心思想,主要事件,明确主要人物。
1、理解中心思想:从本文中理解出作者对父亲的深深思念,对父爱的感激,特别是对父亲背影的一种尊敬。
2、了解本课的主要事件:
(1)、思念父亲
(2)、望父买橘
(3)、父子分手
(4)、惜别背影
3、明确主要人物:父亲、我。
八、理解文中语言特点:朴实简洁 饱含深情
九、整体感知,尝试练习。学习速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1、文中写了几次“背影”?着重写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见的背影?写送别
时的“背影”,表现了父子间的什么感情?(完成此题后,相机朗读第六、七段,加深体会感情)
2、每次背影出现,“我”都有什么感受?
3、文章题目是“背影”为什么还要写第二段、第三段?
十、作业布置
1、造句 A、祸不单行 B、晶莹 C、踌躇 2、描写父亲的一个背影
十一、板书设计
点题的背影——想起父亲
买橘子的背影——远望父亲
离别的背影——父子分手
思念的背影——四年父亲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一、 对重点段落的阅读,加深理解。
二、 重点强调文章中出现几次描写背影,感受理解父子情深。
教学难点:朴实的语言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 让学生朗读课文,加深理解。
二、 请个别学生朗读重点段落。
三、 父亲的外貌有什么特点?
(“黑布小帽”、“黑布马褂”、“深青布棉袍”,全是黑色的。)
提问:这样写有什么用意?(鼓励学生自由发言)
(如:①父亲在守孝期间,体现了父亲的孝顺。

②和“肥胖”的身子构成一致,更显得压抑沉闷,有助于对“背影”的理解。③父亲性格内向,不爱说话,黑色突出这一性格特征。)

四、 提问学生作者几次,在什么地方写到背影?
第一次是文章的开头,开篇点题“背影”,有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

第二次是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作者对父亲的“背影”作了具体的描绘,这是写作的重点。父亲胖胖的身躯,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步履艰难,蹒跚的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这个镜头表现了父亲爱儿子的深厚感情,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

第三次是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离情别绪,又催人泪下。
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己,与文章开头呼应。
五、 父亲过铁道时的行动描写有什么特点?找出其中的词句,并加以体会。
(蹒跚、慢慢探身、两手攀着上面、缩、微倾;这些动作描写,表现出父亲行动的困难、艰难。)
探讨:父亲过铁道既然如此困难,为什么还坚持为我“过铁道买橘子”?
(各抒已见,互相补充。)
六、 了解写作特点:这篇散文的特点是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在叙事中抒发。
七、 解读语言特点:作者抓住父亲这样一个“背影”集中描绘,抒发特定环境下的思想感情,自然取得强烈的艺术效果。
也正因为作品写的是特定的家境、心境、慈父孝子之间相爱相怜,
字里行间有淡淡的哀愁,显得更加真挚动人。
1.民族化:
《背影》的语言非常忠实朴素,又非常典雅文质。这种高度民族化
的语言,和《背影》所表现的民族的精神气质,和《背影》文章的完美结构,恰成和谐的统一。没有《背影》语言的明丽典雅、古朴质实,就没有《背影》的一切风采。

2.简洁:
文章通体干净,没有多余的字眼,即使一个“的”字、一个“了”字,也是必须用才用。除了夹入了一些文言词语以外,没有华美的辞藻,生僻的词语,都是质朴自然的家常话,生活气息非常浓厚,提炼得非常简洁。

3.朴实:
《背影》全用白描记叙事实,不作任何修饰、渲染。
通篇写父亲多么关心爱护儿子,儿子又是多么感激思念父亲,但像“关心”“爱护”“感激”这一类的抽象现成的字眼,文章

中却一个也没有用,更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大朴正是大巧的表现。

八、 整体认知:从文章中体会在那样的环境下的深深父爱,让学生理解父爱如海的意思。
九、 作业布置:写一篇450字关于父爱的作文,题目自拟。






自定义搜索

『搜索本课相关的课件』『搜索本课相关的教学视频|课文朗读』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推荐给朋友】【我有更好的资料】




量子统计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