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城市规划展览馆观赏

新加坡城市规划展览馆观赏
新加坡城市规划展览馆观赏

新加坡城市规划展览馆观赏

新加坡城市规划展览馆地理位置及佳,交通便利。离历史文化中心牛车水、远近驰名的

特色餐馆遍布的客纳街和妇孺皆知的麦士威熟食中心,仅一箭之遥。

新加坡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前身为市区城建局展示廊。对所有企业来访者及参加教育之旅的游客而言,这是一个必游之地。整个行程仅需短短的30分钟。展览馆占据3个楼层。作为新加坡城市规划的游客参观中心,它向参观者展示了新加坡如何一步步发展成今天这个生气勃勃、拥有410万人口的现代都市,而同时又有空间开发绿地、保存古建筑遗迹、创造优雅的生活环境。

大型的市中心规划模型栩栩如生,成为展览馆中的一大焦点,为游客们提供了鸟瞰新加坡市中心的独特景观。展览馆里,有独特的声光演示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全面地介绍了新加坡主要的名胜古迹——新加坡河、乌节路以及滨海湾和Bras Basah-Bugis的最新规划。

一新加坡城市规划的高起点、前瞻性、严肃性,有力促进了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是建设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二是园林绿化塑造了“花园城市”特色。三是城市建设精品意识强,构思别致、质量好。四是环保设施先进,资源再循环能力强。五是市政公共事业市场化水平高。

新加坡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品质在过去三十年内得到了飞速提高。它的自然环境高度城市化,但它仍是一个典型的热带花园城市。1989年人口危机委员会所作的一个调查显示,新加坡居民的生活质量已经达到世界最高水平。

二现代新加坡的实质性城市开发分为5个阶段:1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令人窒息的拥挤时期, 2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国家的住房供给和现代城市的初步形成,3 八十年代:品质和特色的增长4九十年代:二十一世纪初的新景象5新一代领导阶层已将目光放眼到二十一世纪——新加坡将成为独特的、怡人的热带城市。到21世纪末,新加坡的目标是达到瑞士人的生活水准。

三新加坡概念规划包括:2010年规划,2030年规划,人口超过四百万时的X年规划:

经济基础建设:将不必设在市中心的商业活动分散到四个区域中心,每个区域中心都有约150万平方米的面积,并且在各自辖区内都做到办公与住宅的平衡。市中心将发展

成一个国际商业中心,一个四面环海,拥有宾馆、办公楼、商店和夜生活的新兴城市。到X年,市中心的商业区将有可能从700万平方米增加到1500万平方米。新的高附加值、高科技产业将入住环境优雅的“工业园区”。

交通网络:现在的高速公路、快速轨道系统和公共汽车也将逐步升级并扩展,将通过轻轨延伸到新的城镇和居住区中心,获得一个整体有效的公路、轨道系统。

住宅:由于住房拥有者将可能从65万增长到135万,私有房主的数量将从今天的13%增长到30%。

绿色网络和水域近几十年新加坡通过绿色工程已经塑造了自己“花园城市”的形象。它仍保持着每1000人0.8公顷绿地空间的标准。国家公园署正在开发更多样的公园和绿地。一些现有的水域将被改造成为供人们娱乐休闲用的美丽水滨地带。某些海岸区还将被开发成码头。

社会和文化设施:学校和医疗卫生机构需要保留足够用地。仍需留出土地用于艺术表演、博物馆、艺廊和图书馆的建设。

环境控制办法为了平衡工业用地和生活休闲用地的需求,人们将产生污染的企业尽量设置在一起,以使它们的隔离带能相互迭加。政府会鼓励位于临近居民区的污染工业重新部署。像“增加容积率”等诱人的鼓励计划能极大地促进工业用地向住宅开发转变。

此外,新加坡政府还颁布了土地征用法和租金限制法,前者授权政府及其代理机构为了确保公共建设、居民住宅、商业和工业用地,可以按照固定价格征用私人土地;后者主要用于限制1947年以前建造的私人建筑价格,以免政府在翻新、扩建时无度增加建设成本。

四成功的关键要素:

1 三级规划系统推动执行. 三级规划系统,从战略规划(概念规划)到本地规划(开发指导计划和城市设计规划)再到调整职能(开发控制),流水线般地保证了概念规划目标的实现。

2. 多部门协作途径, 多部门委员会成立,并承担起调整不同需求和解决冲突的特殊作用。

3. 政府与私人合营,政府提供基础设施的开发进行公开招标。私营开发者可以投标,并为实现开发提供资金和技术。由于城市重建局同时还兼顾着国家文物保护的作用,有些保护

项目出售给开发商并开发为保护性商业项目。清晰全面的规划和城市设计方针合并成为投标者的销售条件,以保证建造形式和规划都合适的高品质建筑物,并营造一个美丽的城市景色。

4. 公开透明的规划系统。开发指导计划”就被公开展示,并且鼓励公民针对这些建议提出自己的意见。这些展示经常放在人群比较集中的地方。政府还将这些规划制咸丰富多彩的小册子、图解甚至模型,以更清楚地向公众解释。部长经常召开国有开发交流会,以从公众的反馈意见中作出选择。专业组织、开发商、企业家、利益集团、社会领导以及公众代表等都被邀请并发表自己的观点。所有有用的意见都将被结合进最终的“开发指导计划”。五作为凸现多元文化融合但仍以华人居民占多数的亚洲国际都会新加坡,经年累积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经验值得澳门借鉴。1突出城市设计,科学编制概念性规划,2、打造独特的城市形象,建立鲜明的城市特色。3、注重人本精神,强调人和自然和谐共生。4、强力兴建城市基础设施,努力配置公共交通。5、节约用地,社区和商业网点布局服从整体规划。

6、城市规划管理必须与保护历史文化有机结合。

7、推行阳光规划保证规划系统公开透明。

浅谈新加坡城市规划

浅谈新加坡城市规划经验 中国高人口密度城市规划的借鉴典 13281150 泽英运输1305 摘要:透过新加坡城市规划成果,本文分析了新加坡城市规划思路与模式,探析城市规划新理念及新思路,寻求值得借鉴的城市规划经验,为我国高人口密度城市的规划探寻借鉴之处。 关键词:新加坡、城市规划、高人口密度城市、借鉴 新加坡作为著名的热带花园城市,成功平衡了城市发展与人居生活环境改善关系的规划要素。新加坡的规划者和城市经营者们面对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利用最优化和保持经济增长与城市发展的平衡两大挑战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可以为我国经济和城市化水平高速发展的高人口密度城市所面临的亟待完善的规划管理制度寻求有效的方法和途径,特别是为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宜居城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经验。 新加坡1965年建国初期,作为亚洲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薄弱.国情与欧美不同,特别是在快速城市化及人口密度方面,大高于欧美各国。新加坡通过良好的规划以及政府强有力的管理,较好解决了土地资源瓶颈约束,经济、自然环境和人民生活品质得到了一个飞跃的提高,成为一个典型的、怡人的现代化热带花园城市。其成功的城市规划经验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新加坡城市规划的成功经验 1.制度设计合理

(1)建立统筹空间规划的专门部门。新加坡国家发展部统一协调规划编制.其具体的职能部门是市区重建局,负责与空间利用有关的规划和管理。所有用地规划、土地售卖、发展管制、市区设计及旧屋保留等都由市区重建局完成.与土地局、建屋发展局等公共部门的职责分工明确.不存在权力交叉和重叠。 (2)健全专业部门与规划部门协调的体制机制。新加坡从体制上将专业规划编制的权力赋予市区重建局.专业部、]不再单独编制专业规划。通过概念规划、总体规划来反映和落实各专业部门的用地需求,从而从体制上解决了规划部门与专业部门之间规划不协调的问题。(3)通过成立多部门委员会制度来协调各专业的规划编制。其委员会制度包括概念规划指导委员会、总体规划委员会和发展管制委员会。概念规划需要所有的与规划编制及其实施相关的部门参与,并且通过协商取得共识,由概念规划指导委员会负责协调。总体规划委员会的作用是协调各项公共建设计划的用地要求,使之尽快得以落实。发展管制委员会的职责是针对私人发展方案提出审定意见,参与制定或修改与私人部门开发活动有关的规划标准、政策和规定。 2. 规划理念先进 (1)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利用综合的规划理论,即将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和勒·柯普西埃的“现代城市”两种理论的有机融合。结合新加坡的实际,将近现代世界各国城市规划值得借鉴的创新理念广泛吸纳、整合。其核心思想仍然是功能完善的社会性城市,同时结合了技术的进步,以现代交通系统与高层建筑相结合的新

城市规划-从新加坡城市规划中所得到的启示 精品

从新加坡城市规划中所得到的启示 ——反观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所反映出的问题 高尚 摘要:新加坡是赤道附近一个极小的岛国,在刚建国时被人戏称为一个仅拥有阳光和空气的地方,然而依据坚持将近40年的严谨而又全面的城市规划,新加坡一下发展成为亚洲最美丽的城市,有着“花园城市”的美称。而今中国也在经历一个城市快速发展的阶段,各种矛盾问题也逐渐凸显,新加坡的总体规划的成功经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很值得我们借鉴。虽然身为大学在校学习的建筑系学生,但总体规划的城市发展思想很值得我去学习与思考,对我未来的建筑设计以及职业发展会有有益的影响。 关键词:新加坡,总体规划,概念规划 一、新加坡城市规划及发展基本情况 新加坡作为一个成功在战后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大都市,它的城市规划经验是我国城市发展可借鉴的良好范例。新加坡的城市规划的重要性来源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由于自然资源的约束,新加坡需要在狭小的641.4平方公里的国土内完成诸如过滤水的提供、污水处理、焚化工厂、发电厂、军事设施、机场以及住宅、工业、商业和娱乐设施等的建设。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对于其国家的生存尤显重要。 新加坡城市规划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使土地的利用最有化,

使有限的土地满足所有的需求;第二是保持经济增长与城市发展的平衡,提供一个很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由于有很多发展限制,规划者必须很好地协调土地的各种利用,以创造一个有特色的、绿色而美丽的多功能城市。要达到一个平衡非常困难。尽管如此,通过良好的规划以及政府强有力的支持,新加坡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品质在过去30 年内得到了飞跃提高。它的自然环境高度城市化,但它仍是一个典型的热带花园城市。 新加坡的城市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1.早期矛盾突出时期 上世纪50 年代末到60 年代初,新加坡的城市问题已经到了难以解决的地步。过度拥挤、住房短缺以及不卫生的生活条件在城市中心区随处可见,到处拥挤,满是贫民窟。1 / 4 的居民挤在岛上1 % 的地区里。生活条件更令人震惊,常常是50 多个人挤在一个二、三层楼的商铺房间内。为解决问题,合理进行土地的利用,新加坡于1985年出台第一个总体规划。所有的城市土地逐步分区,划出了绿色地带和新城镇区。并把提高生活质量和解决拥挤问题列为议程上首需解决的问题。 2.城市初步形成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公共住房计划迅速解决了城市的拥挤问题。在第一个五年计划里,共完成了5.4 万套公寓,这比由新加坡殖民当局建造的2.3 万个单位超过了一倍还多。新加坡的有效土地重新利用政策以及使新加坡人拥有自己住房的政策推动了建筑的快速进展。60年代中期,城市经济恢复工程因为活跃开展。期间为指导长期的城市开发推出了概念规划。这项规划设计用于指导基础设施的开发,其针对的目标依次是促进经济增长、满足住房需求以及人们的基本社会需要,通过一项周密的分散政策,将市中心的居民人口和工业人口逐渐转移。与此同时,市中心通过城市复兴逐渐成为了国际金融、商业和旅游中心。 3.特色发展期 随着城市建造的不断发展,新加坡逐渐解决了市中心的拥挤问题,并于80年代开始将城市建设的中心转向城市形象的塑造。更多的重点转向了生活质量,其中重点包括环境品质。重心在于建造一个现代金融中心,利用自己与众不同的建筑风格成为一个有特色的热带城市。对品质和特色的格外重视甚至波及到公共住宅领域。住宅开发部试图改变延续至今的房屋设计标准,以实现每个城镇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色。 4.城市发展新时期 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新加坡进行了社会经济的改革,同时,新加坡的情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新加坡政府面临的已不仅是人口过剩,其政策也相应地转变为通过各种发明和有选择的移民来鼓励人口增长。在经济方面,政府控制经济增长速度,使经济增长更加适度。政府预留了充足的土地给商业、贸易和工业。港口、道路和机场等基础设施将得到进一步开发。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政府也更加注重环境保护的平衡和提升国民的生活质量。新加坡将目标瞄准为独特的、怡人的热带城市。

新加坡城绿地规划特点及对我们启示

新加坡城市绿地规划特点及对我们地启示 新加坡是世界最繁忙地港口城市之一,也是亚洲地工商业、金融业中心之一,更是景色优美地旅游胜地,度假休闲地理想之地,素来享有“花园城市”地美称.与其他仅仅在城内大修花园地城市不同,新加坡是将整个城市建在花园里,让人们在里面工作、居住和休闲. 首先,政府对环境建设地进程制定了科学地规划,实施了科学、有效地管理.新加坡政府聘请国际知名专家,高起点、高质量地编制了概念规划和多层次规划,确定了总体布局. 同时,从提出建设“花园城市”理念地上世纪60年代以来,新加坡在不同地发展时期都提出相应地目标:60年代地目标是绿化净化新加坡,大力种植行道树,建设公园,为市民提供开放空间;70年代制定了道路绿化规划,强调垂直绿化,绿地中增加休闲娱乐设施,对新开发地区域植树造林;80年代提出种植果树,增设专门地休闲设施,实现机械化操作和计算机化管理;90年代提出建设生态平衡公园,发展更多别具风格地主题公园,将各主要公园用绿色廊道相连,加强人行道遮荫树种地栽植,减少维护费用,增加机械化操作;进入21世纪后,新加坡开始实施新世纪(9.82,0.18,1.87%>前12年地绿色规划,该规划更强调从整体城市环境入手,系统地开展城市空气与水净化、资源节约与回收利用、自然环境保护等各项工作,力求全面营造一个健康地生活环境. 另外,在有限地资源条件下,新加坡地城市建设从一开始就处处体现出对自然地珍惜.政府将大面积地树林、候鸟栖息地、沼泽地和其他自然地带规划为自然保护区,以维持整个城市良好地生态环境.从双溪布落国家公园,到每个路边地鸟类庇护所,其严格地管理和细微地措施,处处体现出尊重自然地理念. 这一系列地举措,有效地节约了土地资源,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减少了不必要地损失和浪费.政府严格管理也保证了项目项目地顺利进行. 点评:科学规划、科学管理对城市地建设来说,可谓是重中之重,只有在这样地前提下,环境建设才能顺利进行.在中国城市化高速发展地历史阶段,学习、借鉴国外地好做法和好经验,对于国内城市加强城乡园林绿化,加快城市生态建设,具有积极地现实意义. 2新加坡城市绿地建设成绩斐然,始终保持着每千人0.8公顷绿地空间地标准,在国际上享有“花园城市”地美誉. 新加坡公园按功能分4种形式:地区公园,占地面积最大,提供康乐和运动场所,创造接近自然地环境,有利于鸟类等动物生存繁衍;城镇公园,占地面积10公顷~50公顷,服务城镇居民;社区公园,面积一般为0.2公顷~0.5公顷;城市公园,包括市中心地广场和小型开放绿地. 新加坡制定了细致地绿地指标:在公寓型地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建筑用地应

新加坡城市规划体系与特点 (2)

新加坡城市绿地特点对我们的启示 摘要:针对建国初期市区中心交通过度拥挤、住房、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及挑战,新加坡逐渐形成了一套系统、全面的规划体系。这一体系包括战略性规划、总体规划、协调各机构间土地利用、实施政府土地售卖计划和日常的发展项目管制与审批等。从多个角度分析新加坡城市规划的特点,如可持续交通策略、城市发展形态、住房、经济发展、绿化、保护文化遗产等 1 城市规划特点 1.1 可持续交通策略。 总体规划初期优先确定主要高速公路、干路和轨道交通网络,预留其所需用地以减少实施时可能面临的用地矛盾。另外,为支撑商业和住宅密集地区,在进行详细交通规划时选择在该地段建立主要交通车站及设施,以有效连接这些重要枢纽,保证换乘的便捷性。用地规划方面也同步配合,在公交枢纽周围规划较高密度发展,以推进公交导向型的发展。 另一方面,新加坡通过提供便捷、票价低廉的公交服务和不断扩大公交网络,大力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在交通管理方面,通过拥车证制度控制车辆增长、实施电子公路收费系统管理道路使用。这些多管齐下的措施有效地降低了道路系统的负荷,保持道路交通通畅,将道路用地控制在12%以内,确保国家持续发展。新加坡的目标是2020 年前,高峰时段公交出行比例从目前的59%提高至70%。 1.2 紧凑型城市。 一个城市的可持续性与其形态有密切的关系,鉴于国土面积有限、人口持续增长,新加坡从可持续土地利用角度,采取集约紧凑型的城市建设模式。除了公交导向式的建设,也优先发展已开发地段,使每个开发地段的建设达到规划可容许的最高密度,尽量节约土地,保存未开发地段。采取高密度、紧凑型的城市形态也可以减少出行时间和距离,更有效地利用已建成的交通系统、公共与基础设施,有效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1.3 多管齐下的商业发展。 在商业发展规划方面,新加坡采取多管齐下的方式,除了加强中央商业区的发展之外(如目前重点发展的滨海湾新市区计划),也规划了多个区域商业中心和周边商业中心,见图3。在全岛各地提供活动中心,不但能避免城市中心过度拥挤,也在全岛范围内提供就业机会和服务设施,减少对交通系统的需求,节能减排,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1.4新镇与政府组屋。 新加坡约80%的人居住在全岛23 个新镇内的政府组屋。这些新镇经过全面性的规划,为居民创造自给自足的居住环境。新镇内除了高质量、可负担的住房,还就近提供相应的配套设施,如学校、公园、诊所、民众俱乐部、图书馆、体育设施、商场等,见图4。新镇周边也规划低污染的工业区,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由于日常所需的基本设施都近在咫尺并有便利的交通系统相互衔接,可以减少居民出行的需求。另外,新镇设计也考虑了街道景观、步行系统连通性等,以创造高品质的生活环境。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体系——规划行政体系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体系——规划行政体系 唐子来 城市规划 一、国家发展部 新加坡作为一个城市国家,中央政府在公共管理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国家发展部(Ministry of National Development)主管形态发展和规划,具体的职能部门是城市重建局(URA-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地区政府(town councils)不具有规划职能。规划法授权国家发展部部长行使与规划有关的各种职责,包括制定规划法的实施条例和细则、任命规划机构的主管官员、审批总体规划、受理规划上诉、并可直接审批开发申请。 二、城市重建局 从1989年11月1日开始,原来的规划局并入城市重建局,形成统一负责发展规划、开发控制、旧区改造和历史保护的规划机构。城市重建局的最高行政主管是总规划师(Chief Planner)。除了各个职能部门以外,还设置两个委员会,分别是总体规划委员会(MPC-Master Plan Committee)和开发控制委员会(DCC-Development Control Committee),由总规划师兼任主席,成员则由部长任命(见下图)。

规划当局的机构框架 MPC的成员包括主要公共建设部门的代表,每隔两周召开例会,讨论政府部门的公共建设项目,提交部长决策。MPC的作用是协调各项公共建设计划的用地要求,使之尽快得以落实。DCC的成员包括有关专业组织(新加坡的规划协会和建筑师协会)和政府部门(公用事业局和环境部)的代表,同样每隔两周召开例会,讨论非公共部门的重大开发项目。DCC可以修改URA的开发控制建议,参与制定或修改与私人部门开发活动有关的规划标准、政策和规定。 三、其它相关的政府机构 与形态发展规划有关的其它政府部门包括住房发展部(HDB)、裕廊工业区管理局(JTC)和公用事业局(PWB),分别负责居住新镇、工业园区和公共道路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因而与UBA的形态发展规划有着密切的关系,MPC就是为了协调和落实这些公共建设计划的用地需求。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体系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体系——规划运作体系 一、发展规划 新加坡的发展规划采取二级体系(tow-tier system),分别是战略性的概念规划(Concept Plan)和实施性的开发指导规划(Development Guide Plan,简称DGP)或原来的总体规划(Master Plan)。 1、概念规划 概念规划是长期性和战略性的,制定长远发展的目标和原则,体现在形态结构、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体系。概念规划的作用是协调和指导公共建设(pubilc sector development)的长期计划,并为实施性规划提供依据。规划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是详细的土地利用区划,不足以指导具体的开发活动,因而不是法定规划。 在1967-1971年期间,新加坡编制了第一个概念规划(见下图)。这是一个环状发展方案(Ring Plan),发展环的核心是水源的生态保护区,禁止任何开发活动;城市中心在南海岸的中部,将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的经济、金融、商业和旅游中心;沿着快速交通走廊(大容量快速交通体系和高速公路),形成兼有居住和轻型工业的新镇(new towns),市中心的人口和产业将疏散到这些新镇;一般工业集中在西部的裕廊工业区;国际机场位于本岛的东端。 新加坡的概念规划(1971) 在1991年,新加坡重新制定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远景,并对概念规划进行了相应的修编,形成2000年、2010年和X年三个阶段的形态发展框架。新一轮概念规划的重点是建设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城市中心,并形成四个地区中心,完善快速交通体系,在交通节点和地区中心周围发展由科学园区(science parks)和商务园区(business parks)构成的“高科技走廊”(technolohy corridors),提升居住环境品质,提供更多的低层和多层住宅,并将更多的绿地和水体融入城市空间体系。值得指出的是,概念规划的远景只是一个发展目标(指新加坡的人口达到400万),并没有具体的实现期限(year X)。 2、开发指导规划/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曾经是新加坡的法定规划(statutory plan),作为开发控制的法定依据。由于总体规划的法定地位,其编制、修改和审批都必须遵循法定程序,这就是1962年的总体规划条例。总体规划的任务是制定土地使用的管制措施,包括用途区划和开发强度,以及基础设施和其它公共建设的预留用地。 对于具有重要和特殊意义的地区(如景观走廊和历史保护地区),以及开发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还需要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制定非法定的地区规划,包括局部地段区划(microzoning plans)、城市设计指导规划(urban design guide plans)和项目规划(scheme plans),提供更为详细和具体的开发控制和引导(如有关建筑物和基地布置的规定)。

新加坡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思考

新加坡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思考 □城市生态专题调研组 本文结合在新加坡实地学习、现场考察了解的情况,谈谈对新加坡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的感受和体会。 新加坡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经验 新加坡城市生态环境和保护工作成就卓越,连续十年成为亚洲最适合人居城市,细究成功之道,关键在于其实行的预防、执法、监督、教育为一体的系统模式,仔细剖析,主要特点体现在机构设置、法规体系、两规融合、产业转型、绿化行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自然资源保护、执法和监测、教育和宣传、政企合作等方面。 (一)健全的法规体系、严格的环境标准 1?环境法律体系 新加坡对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采取的方法是立法先行。从I 9 6 0年代开始,新加坡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标准,并不断提高和完善,其中环境及水源部负责执行4 9部法律和条例,主要包括环境公共卫生法、环境污染控制法、污水道和排水道法、有害废物(进出口及转移控制法、虫害与农药控制法、氰化氢(熏蒸)法、传染病法、食品销售法、冒烟(特定地区禁止)法等。比如,在空气污染治理方面,从 19 8 0年开始,发电厂、炼油厂等主要空气污染源只准使用硫磺含量不超过2%的液态油发电。对在空气中散布污染物的工业,必须安装特别设备以确保散发出来的气体符合国家标准。在工业污水处置方面,规定对工业废水的排放污染控制方法有两种:第一,制定工业废水排放标准,允许自行处理后达标排放;第二,监测排水口,防止污染,在生产废水排放处安装自动监测装置,超标排放时,闸门自动关闭,非环境部人员无法启动闸门。在公共卫生方面,注重提升街边小贩和食物供应商的卫生标准,从1 9 6 6年开始实施的新小贩准则,规定所有小贩必须领取执照,随后小贩逐步被责令迁至有适当污水处理和排水系统装置的小贩中心营业。四政府设立了一个虫害控制单位,专门负责监察和研究蚊子等害虫的滋生和控制。2?绿化管理规定 新加坡为了保护绿化资源,制定出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包括(1)法律上规定5%的国土要保持自然状态,绝不允许破坏;(2)颁布《公园和树木条例》、《公园和树林规则》等; (3)责任分明。城市道路两旁绿地、树木由国家公园局建设、管理,新镇中小区公园、邻里公园、袖珍绿地等由开发商建设,社区理事会维护、管理,各单位负责自己用地内的绿地建设和管理,各学校负责周围公园、绿地的种植和养护;(4)奖惩严明。每年在城 市美化绿化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者,总统亲自授予勋章,以资鼓励。但对破坏树木者处以非常严厉的惩罚,如乱摘花草者罚款5 0 0?1 0 0 0新币,随意砍伐树木者坐牢,并处以较大数目的罚款等。 (二)两规的融合协调、完善的规划管制 1.基于生态城市的规划理念一是集中、高密度的城市发展模式。在概念性规划、总体规划中对每寸土地的使用性质、强度都进行了严格地限制。基本上建筑成片、集中、密集地建设,且向空中发展,留出地面空间进行美化绿化,保留足够的发展用地和自然保护区。二是大幅度提升绿化标准。新加坡现有绿地7 5 0 0公顷,人均2 5m2/人,名列世界城市绿化指标前矛。公园绿地由沿岸公园、自然公园、水库公园、城市公园、新镇公园、邻里绿地和组群绿地构成。三是建立完善的生态绿化系统。绿化系统以海岸线成片绿地和风景区、中央水源森林保护区为主,以市区公园、植物园、街头绿地和快速公路道路旁的绿带为辅,以楼前屋后的绿地及建筑的窗口、阳台、屋顶及人行天桥上的花卉为点缀,扩大水域空间,形成了良好的生 态环境。 2?土地利用规划充分考虑环境管制要素 市区重建局是新加坡的土地规划与发展管制机构,主要负责全国土地规划、拟定概念蓝图以及发展指导蓝图,并把环境管制纳入土地利用规划,其中环境管制主要包括以下3方面内容:

新加坡土地规划和住房政策

新加坡土地规划和住房政策 发布时间:2006-12-8 摘自: 新加坡面积仅为682平方公里,国土资源严重不足,为此它进行了填海工程。实际上早在19世纪,居住在新加坡岛的人们便开始了填海造地。而在过去的40年里,新加坡因填海增加的国土与总面积比较起来更具有相当的规模,填海工程使该国领土面积增加了100多平方公里,到2010年增加的国土面积将累计达到160平方公里。 新加坡的土地规划和管理 新加坡城市形态发展与规划由国家发展部(MND)主管,而具体的职能部门是城市重建局(U-RA)。新加坡的发展规划采取二级规划体系,分别为战略性的概念规划和实施性的开发指导规划。在1967-1971年期间,新加坡制定了第一个概念规划,即环状加卫星城方案。发展环的核心是水源的生态保护区,禁止任何开发活动;城市中心在南海岸的中部,将发展为一个国际性的经济、金融、商业和旅游中心;沿着快速交通走廊形成兼有居住和轻型工业的新市镇。一般工业集中在西部的裕廊工业区。 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发指导规划逐步取代了总体规划,以土地使用和交通规则为核心,针对分区的特定发展条件,制定各方面细则,如用途区划、交通组织、环境改善、步行和敞开空间体系、历史保护和旧城改造等方面。 1991年,新加坡重新制定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远景,形成了2000年、2010年和X年三阶段的形态发展框架。新一轮概念规划的重点是建设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城市中心,并形成4个地区中心,完善快速交通体系、交通节点和商务园区构成的高科技走廊,提升居住环境品质,提供更多的低层和多层住宅,并将更多的绿地和水源融入城市空间体系,新加坡一如既往地贯彻“花园城市”的理念,很好地处理了城市与自然的结合。 新加坡的土地管理制度基本类似英联邦国家的批租制度,与香港特区十分接近。除少数历史遗留的私人永业权以外,没有私人永业土地,城市土地的开发利用基本上是由政府控制。新加坡的房地产开发经营机构和房地产市场分为两类。一类由"法定机构",属于半官半民性质的建屋发展局、城市重建局等经营,这些法定机构既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政策性投资经营,

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的启示

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的启示 通过七天集中学习,收获很大,特别是分别听了来自新加坡的杨明忠、陈思忠、周卫国、刘叔铭及吴亚妹等几位教授从不同的侧面分别详细的阐述了新加坡的城市规划、生态发展、土地开发与利用、宜居城市的精心化打造与管理等内容,让我受益匪浅。通过几天的学习,结合本单位行业特点,根据从事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工作的经验,针对城市规划的建设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学习借鉴。 一、制定好城市设计导则 1、新加坡城市设计主导思想 新加坡在整合西方主流城市设计思想基础上结合自身实 际情况,确定了有特色的城市设计关注方向和工作方法:(1)城市设计通过周边建成环境、社会文化及地区物理气候三者出发裁量建筑的形式、体量和开发时机。 (2)城市设计注重交通设施连通性,确保步行和车行的舒适和方便。 (3)城市设计关注公共空间,街景、绿化和社区。 2新加坡城市设计导则

新加坡的总体规划执行开发控制的一般基本工作,城市设计导则作为辅助和加强的手段,进行开发控制的法定调整,同时对需要重点建筑形态控制的地区设置专项导则引导。 2.1新加坡城市设计导则主要内容及作用 各区域的城市设计导则由多个专项型导则组成,分别对步行廊道、建筑围层、建筑界面、户外标识、照明系统、设施遮蔽、户外商业设施和环境艺术等进行设计控制。专项导则针对性强,保障控制核心设计内容。新加坡城市设计导则承担了控制引导城市形态、审核相关设计方案、管理开发申报等作用,将开发控制与设计控制合为一体。 2.2历史保护导则 保护已有建筑遗产是新加坡城市规划和开发的重要工作。一方面通过修复历史街区,保护已有历史建筑增加街道景观的多样性,保存城市历史价值的同时,创造了视觉冲击和兴奋感;另一方面,通过对历史保护建筑周围的开发进行更加严格的设计控制,来协调历史保护区的风貌,避免历史保护建筑被周围开发隔为城市孤岛,塑造尊重历史保护的再开发氛围。 3城市设计导则的特点和作用 3.1具有法定效力的开发控制修订与管理平台 总体规划中的开发控制具有法定效应,开发控制指标随着总体规划5年修编一次。城市设计导则可以修订开发控制条

2050年新加坡总体规划方案

2050年新加坡总体规划方案 在09年新加坡设计周上,WOHA展示了为2050年新加坡设计的“建筑设计师拯救世界,并为数百万人带来欢乐”的总体规划方案。设计周上展出的作品被编撰在一份名为“Strange Times”的报纸上。这份报纸中有各种各样关于新加坡未来建筑发展情况的报道,以及一些相关的旅游和工业建筑方面的广告。 2050新加坡总体规划方案借鉴了一个名为CPR2100的最初的设计方案,这份方案首次将一条沿海保护环(CPR)引入到新加坡周围,同时许多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系统也将被建造在这里。总的方案由四部分组成:太阳城、潮汐湾、东海岸邸园和Jurong大农场。 太阳城

太阳城位于CPR2100方案的东北方向,它是新加坡最为成功的一处能量收集地,是国家最大的住宅供电厂。这里将建造90000个新的住宅,同时这一地带将为新加坡提供一半的能量。这一地带的主要能量直接来源于太阳能。在这里将建造数个不同规模的太阳能发电厂,其中最具标志性的一个发电厂是新加坡能量塔,这是个高900米的建筑,它可以从周围100平方千米的区域中收集太阳能。 潮汐湾

潮汐湾,也叫Agrobath,是一个有着堤坝,发电厂和高密度住宅开发区的综合性区域。它位于Poyan水库,也起到了潮湖的作用。文丘里效应提高了每日的潮汐水位,产生了一种更高速率的水流,这些水流通过CPR的狭窄的出入口流入到泻湖之中。水流可以使得出入口处的水下涡轮机开始运转,之后获得水流产生的能量然后在白色塔中将其转化为电能。位于住宅区和泻湖中间的小岛屿之间的几个带有发电机的竖直风涡轮机可以获取高空气流,包围在建筑上的PV在无云的日子里能够捕获到足够的太阳光线。Agrobath不仅仅能够为开发区提供足够的电力,同样它也可以为国家电网提供电能。 东海岸邸园

新加坡生态城市市政规划

?
新加坡生态城市市政规划建设及其经验借鉴
刘星 高斌 (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 300201) 摘 要:文章介绍了新加坡生态城市市政规划建设经验,阐述了新加坡基于生态理念下 的水资源综合利用和能源利用方面的实践探索,并对市政工程设施设置的特点进行总
结,最后提出对我国城市市政规划建设具有借鉴意义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新加坡 生态城市 市政规划建设
1. 引言 进入 21 世纪以来,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愈益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巨大
障碍和严峻挑战,以往基于工业文明的传统城市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主张人与 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已成为全球的共识和时代的主题。
新加坡的规划建设, 以建立世界级花园城市和金融导向的大都会为目标, 这 就要求其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必须秉持高效、便捷、以人为本的原则。新加坡作为
一个资源稀缺、能源匮乏的岛国,仅用 40 余年的间,就建设成为全球最具竞争 力的国家之一,连续 10 年被评为最适合亚洲人居住的世界城市,与水资源、能 源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方法是密不可分的。 2. 水资源综合利用
新加坡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 24~27℃,年平均最高气温 31℃, 年平均最低气温 23℃,气候温暖潮湿,终年高温多雨,每年 11 月~翌年 3 月
是东北季候风吹袭的季节,较为潮湿;6~9 月则吹来西南季候风,较为干燥; 每年 4~5 月,以及 10~11 月是季候风交替期,下午时分经常会有阵雨或雷暴 雨;新加坡年平均降雨量 2300mm。尽管新加坡降雨充沛,但由于新加坡是一个
四面临海的岛国,岛上河流或湖泊稀少,淡水水源十分匮乏,淡水资源总量 6 亿立方米/年,人均水资源量仅 211 立方米/年,排名世界倒数第二,淡水危机时 时刻刻威胁着这个东南亚城市国家的生存。目前新加坡供水量的 50%-60%由邻国 马来西亚的柔佛水库经 40 公里管线引入,其他用水来自新加坡国内水库集水、 淡化海水及再生水水源。
网 org 通 p. 交 yu 与 it 划 .c 规 ww 市 /w 城 :/ tp ht
新加坡水务管理全部由环境及水源部下的 PUB(公用事业局负责) ,对水源、 供水、排水、河流水系、水环境等一切涉水事务进行统筹规划管理,推行”全民
1

新加坡城市规划

新加坡的城市建设发展核心经验是科学处理好规划、建设与管理三者的关系,真正做到以规划统领城市的发展方向,以建设提升城市发展水平,以管理保障城市高效运行,形成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有机衔接、协同发展. 城市规划篇 ▲启示1.高效实施的城市规划是城市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在新加坡,城市规划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城市规划得到严格执行。确保了城市建设的一贯性、延续性和计划性。新加坡的规划实施机制具有高度集约化的特点:一是城市规划职权集中、清晰。二是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协调同步。三是土地的开发利用以规划为导向。 目前,我区已进入新型城市化建设的关键阶段,各类规划都在完善或修编中,如何提高规划的权威性来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对提高我区城市建设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加坡城市规划的先进理念和具体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尤其是我区城市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度和认同感,加强规划制度建设,切实提高规划的权威性,确保城市规划得到严格实施。与此同时,我区现行的规划实施机制由于编制主体、实施主体众多,规划的编审报批缺少统一把关,区、镇街平台和各建设主体协调机制不健全,各类规划缺乏相互衔接。迫切需要在全区树立“规划一盘棋”的理念和工作机制,统一规划编制,整合实施主体,建立城市规划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统一协调各类城市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城市建设篇 ▲启示2.高品质的城市建设是提升城市形象的有效途径。 新加坡在城市规划实施和城市建设组织上,突出道路基础设施的整体建设和城市绿化的系统建设,鼓励高水平的建筑设计和推行绿色建筑,建成了一大批精品工程,树立了国际花园城市的形象。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成功经验:一是城市建设目标明确。40多年来,新加坡的城市建设始终围绕建设“花园城市”的目标展开,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突出了不同的侧重点。二是基础设施功能完善。组团间城市快速路网系统发达,超前的地下管廊系统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城市的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三是城市绿化美轮美奂。树木、花草多层次覆盖,城市绿化空间布局“点、线、面”相结合,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花园中的城市”。四是建筑设计彰显特色。在城市设计方面特别注重人们的心理感受,处处体现以人为本。 当前,我区正处于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关键时期,但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工程、亮点工程、优秀建筑与城市建设的总体规模不成比例,能代表城市特征和个性形象的项目不多。借鉴新加坡城市建设的经验,我区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城市建设的目标应进一步明确,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应同步推进,特别是承载城市健康运行的重大基础设施应超前规划设计和建设,城市中心区和标志性地段应开展高水准的城市设计,在土地出让方式、建筑设计和

新加坡城市建设与管理

制度文明 新加坡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法宝 来源:武汉日报 制度文明是制度的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的集中体现。新加坡——一个版图仅700平方公里,人口仅500万(含外来人口)的热带岛国,在其建国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现代城市文明成果。其花园城市、阳光城市的建设和管理经验很多,但很关键、很重要的一条,取决于制 度文明。本文试作分析。 一、制度文明从规划上体现了城市发展的前瞻性 规划是龙头,决定着发展的方向。新加坡从制度设计上不仅确立了规划的法定图则地位,而且坚持与时俱进,按法定程序不断完善,较好地发挥了规划引领发展的导向作用和保障作用,使规划成为“城市发展的战略、建设的纲领、管理的依据”。 (一)法定机构制定法定图则。新加坡从建国开始,就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工作,建立了一整套科学、严谨、规范的规划编制、执行和管理体系,为其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的规划支撑。规划法律体系主要由规划法及其从属法规构成。现行的规划法是1990年颁布实施至今,是在早前的规划法令基础上经过

若干次修正案而形成。从属法规包括关于总体规划条例、关于用途分类的规划条例、关于开发申请的规划条例等。规划法明确国家发展部主管规划,具体的职能部门是市区重建局。授权国家发展部部长行使与规划有关的各种职责,包括制定规划法的实施条例和细则,任命规划机构主要官员、审批总体规划。同时,还设置了总体规划委员会,由土地局、陆路交通局、建屋发展局、裕廊集团经济发展局、贸易与工业部、国家发展工业部、国防部、财政局、律政部、国家园林局、环境署等部门的专家和负责人组成,形成部门协调、动态修订、联合审查、法定图则的规划工作机制。 (二)规划体系明确规划功能。新加坡规划体系主要由概念规划、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专业规划构成,既有远期战略,又有近期策略,既有综合广度,又有专业深度。概念规划作为对城市发展的结构性控制代表了更长远的目标,是用发展的眼光来谋划城市未来,努力使规划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它既是城市发展的战略意图,又是城市发展的法定依据。总体规划则用颁布的法定文本保证城市发展意图的实现。根据规定,概念性规划每10年调整一次,城市总体规划每5年调整一次,以体现规划的连续性、时代性、超前性和科学性。力求充分利用地理、历史、气候和文化资产的优势,创造一个持久、漂亮、独特的亚洲国家,使人们享受更高品质的生活。专业规划是在总规的指导下,统分结合、强调个性、互为环境、互为基础,以求规划效率最大化。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堪称国际一流水准.新加坡在城市建设管理方面的优秀表现创造了一个具有竞争力的投资环境,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新加坡成为一个工商业发达、生活舒适、环境优美的热带花园城市。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新加坡在策略规划、详细规划、建设管理以及房地产开发等各方面,通过科学的行政管理、完善的法制体系和严谨务实的工作精神,来开展政府机构的工作,并形成了—整套独特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系。 一、城市规划体系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建设部门对于新加坡社会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新加坡是一个小岛国,土地资源有限;仅有626平方公里,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如何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变化,充分合理地规划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为新加坡人民创造一个清洁;美丽、高效和舒适的城市环境:从新加坡建设成就来看,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建立了完善的规划体系和制定高瞻远瞩、切实可行的规划。 1.规划机构 新加坡城市规划机构是市区重建局,它是新加坡政府的法定机构,全权负责新加坡的城市规划计和发展管理工作。市区重建局现有各级公务员约12Q0人,包括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以及行政管理、系统分析.产业研究、会计、测量、法律等各方面专业技术人士,并且配备有辅助设计制图、客户柜台服务、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中级技术人员。工程师与技术员的比例为1:3~4。 市区重建局根据职能分工确定横向组织结构,设置城市规划署;保留与城市设计署、发展管制署、土地行政署、企业发展署。 市区重建局的垂直组织结构是以简单的等级层次和分权式的技术管理为特色;在完善的法规和管理规划条件下,这样的组织结构能够适应规范化、高效的管理决策。市区重建局的垂直组织结构形成一个完善的管理控制系统,每一环节都受到来目规章、程序和权力利益上的制蘅。在市区重建局最上层是董事会,其成员大部分是与该局无利益关系的社会人士.董事会的作用是把握基本的目标和政策,并对局长以及全局的工作进行宏观 监督,但是董事会并不干预具体的管理工作;局级领导层由局长(兼总规划师)和副局长(兼副总规划师)两人组成,局长负责全局的行政工作,主要精力在于策略性和长远性工作;确定全局工作的目标以及处理重大违例情况;副局长则由高资历的专业人士担任,是全局技术方面的总负责人。日常的行政和技术管理层面的工作是由各职能署分别具体全权负责;市区重建局机构的特点是:简化决策层次,职责分明,逐级管理;权限明确;大量的日常工作根据规章能够在各署得到迅速的处理,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建立了健康的上、下级关系.上层领导制定目标;给下级以信任,少控制,多信任,常监督;下级拥有较大的决策自由度,只要符合确定的目标和条规;就有决策权; 对于一些重大和特别的事务,需要协调各方面关系和集思广益、慎重决策,则由国家发展部任命的以首席规划师为主席的两个委员会来处理解决。一个委员会是总体规划委员会,由政府各有关部门的成员组成,负责用她布局的规划和调整的最终决策以及协调公共部门的关系。另一个委员会是发展管制委员会,其中两位成员是非政府的建筑师协会和规划师协会的代表,其作用是对一些发展项目的特别申请进行审查,以及对一些重大的规划调整和违规申请进行审查。委员会的设置提供了一个特别的渠道来解决规章所不能处理的问题,保证行政管理的有序、规范和灵活应变。

新加坡:规划出的“花园城市”

“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是继纽约、伦敦、香港之后的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更是享誉全球的“花园城市”。然而,更令人咋舌的是,7615人/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并没有使这一城邦国家出现“城市病”,相反,科学的城市规划、井然有序的交通以及绿色的城市生态环境是这里的重要标志。其成功的城市治理经验也为世界各国所借鉴。 “防患于未然”的城市规划 从新加坡的城市建设历程来看,忧患意识一直贯穿始终。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城市发展规划的编制。早在其规划初期就聘请联合国专家,历时四年高起点、高质量地编制整个新加坡范围概念性的未来30—50年城市空间布局、交通网络、产业发展等规划。 仅有700多平方公里的新加坡城市规划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两个:一是使土地的利用最优化,使有限的土地尽量满足所有的需求;二是保持经济增长与城市发展的平衡,提供一个优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为此,新加坡确定了以中心区为主体的星座结构,组团发展的空间布局以及绿色、山水系统和保护名胜古迹等的城市规划。并按照市中心——次中心——副中心的结构将全新加坡划为55个小区进行建设,组团和小区中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使得就业、交通、休闲、居住等功能充分满足居民需要。 —1—

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网点的规划是新加坡城市整体发展规划的重点着墨处。新加坡商业网点共分5级,除中央商务区外,还有区域中心,距离市中心13公里,共规划4个;再有小型中心距离市中心6公里,共规划5个;此外还有边缘中心,距离市中心2.5公里,共规划6个;以及邻里中心,分布于各住宅区内。五级商业中心都有明确的功能和要求,对网点的选址、布局、规模具体到卖何类商品均有细则规定,而且新增商业设施不能影响已有商业设施的经营。使城市商业网络有序发展,也节约了土地资源。 除了商业网点,大型住宅区的设计依照“城市规划——总体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的步骤进行。对此,相关专家认为,一方面,城市规划指引了大型住宅区的开发方向;另一方面,大型住宅区的开发也推动了城市规划的发展。在组团环境设计中,新加坡强调合理分布组团内的配套设施,充分考量机动车和行人的进出口;设计中充分考虑自然与人文的景观轴线,建筑与空间并重。 交通管制与公交系统 对于大型城市而言,交通问题无疑是“城市病”中最为普遍的一种,但在新加坡这一人口密度世界第二高的国家堵车现象却鲜有出现,这归功于其独特的交通管理措施以及较为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 据了解,新加坡有两项很独特的交通管理措施。一是拥车证—2—

浅谈新加坡中心城区城市建设

浅谈新加坡中心城区城市建设 黄雯 为期仅仅三天的新加坡考察,印象最深的 莫过于新加坡顺畅的交通、整洁的街道、宽敞 的组屋,不同风格的建筑物相映交融,商业区、 居民区、工业区、公共服务地区及公园绿地布 局合理,所到之处无不彰显着国际花园城市的 魅力。在这期间,我们对其城市规划体系、城 市规划管理、城市特色建设、道路交通等方面 进行了认真的考察和学习,其在中心区城市建 设方面具有一下三个特点。 一、朴质简约,整体和谐 在新加坡,并没有太多的宏大豪华建 筑,单体建筑的标准并不高,建筑立面非常简 约,但也有少数在城市建筑群中起重音和强烈 符作用的标志性建筑,比如贝聿明设计的莱佛士大厦、丹下健三设计的金融大厦等。 当然,就单体建筑而言的确不足以吸引人们的视线,但新加坡的城市形象对人的心理感知有深度揣摩而给人以整体和谐美感才是真正让人醉心的地方。 建筑空间布置简洁而灵活,单体建筑虽然简约,但与周边环境高度协调,骑楼灰空间、回廊、死巷等布置恰到好处,形成一个个风格各异的空间体,高楼之间,广场、花园穿插其中,使整个城市建筑群形成有机整体,通过丰富的天际线和竖向轮廓线给人一种起伏有致、进退有序的律动感知。 街道两旁宽阔的绿化带中种植着形态各异、色彩缤纷的热带植物,这些植物创造了凉爽遮荫的环境,弱化了钢筋混凝构架和玻璃幕墙僵硬的线条,不但增加了城市的色彩,更协调了城市空间。所以新加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就在于整个城市弥漫着和谐、美好的城市意象。 由此可见,城市景观不等同于建筑景观,城市的景观美不等同于建筑的高、大、新、奇,塑造城市景观最基本的内涵就是将建筑物、构筑物、城市街道、广场空间及园林绿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在大力提倡“城市形象”,“城市名片”,“城市品牌”的今天,规划者和决策者们在城市景观之路上作出了很多尝试和努力,对城市色彩的研究,对建筑风貌的改造,有时候往往还是停留在面上,然而一层皮的“化妆运动”只是表面功夫,是长久不了的,作为综合性的城市建设,任何一种主导思想,其影响和结果往往是巨大而深远的。建筑由于建设时代的不同会出现各种风格,这是不可避免的,协调要在体量、高度和色调上作研究,而对于软环境的塑造也是有效的途径,我认为新加坡造就的即可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建设

新加坡是一个岛国,国土面积为646平方公里,人口约为320多万,相当于中国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和中国许多热带城市有着相似的气候条件。今年九月受中心委派,我们有幸到新加坡进行了考察学习,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现代化的花园城市,一个具有深厚的多文化底蕴与现代环境相映成趣、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对比于一处的“非常新加坡”。我们在参观新加坡城市建设的同时,对其城市规划体系、城市规划管理、城市特色建设、道路交通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的考察和学习。 一、城市规划运作体系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可分为两种:发展规划和开发控制规划。 1、发展规划:主要指战略性的概念规划。 概念规划是长期性的和战略性的,制定长远发展的目标和原则,体现在形态结构、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体系。概念规划的作用是协调和指导公共建设的长期计划,并为实施性规划提供依据。规划图是示意性的,不足以指导具体的开发建设。1991年新加坡对其第一个概念规划进行了调整,形成2000年、2010年和X年三个阶段的形态发展构架。其中2001年新加坡概念规划(The ConceptPlan 2001)提出了7个方面的规划要点:在熟悉的地方建设新住屋;高楼城市生活更多的休闲选择;商业用地更加灵活;形成全球的商业金融中心;建设更加密集的轨道网络;更强调各地区的特色。 2、开发指导规划(总体规划):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总体规划曾经是新加坡的法定规划,作为开发控制的法定依据。到了八十年代开发指导规划逐渐取代了总体规划,成为开发控制的法定依据。新加坡的55个分区都制定了开发指导规划,该规划以土地使用和交通规划为核心,根据概念规划的原则和目标,制定土地用途、发展密度、高度、交通组织、环境改善步行和开敞空间体系、历史保护和开发等方面的开发指导细则和控制参数。这种规划类似我国的控规。 二、城市规划管理 新加坡目前的规划系统是由规划法令规定的一套法制系统。规划主管部门是市区重建局,它由法律授予权力,包括:规划的权力,规划管理的权力,征收发展费的权力。市区重建局在法定的总体规划指导下实施规划管理。在新加坡,“发展”是批在土地以上及以下进行任何建筑、工程、开采和其它处置或者改变建筑和土地利用的用途。新加坡规划管理的特征是: 1、通过对发展申请的分类提高管理的效率。市区重建局发展管理署对发展申请进行分类,并制定相应的流程。这些类型包括:新建建设工程,地契分割和地契(分层)分割,已有建设工程变更,建筑及土地的用途改变,修订已批准的规划,延期或临时发展等; 2、运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调控土地发展和转让。新加坡规划管理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其宏观调控的手段。最突出的经济手段是,任何批准的发展方案,如果发展计划的容积率超出总体规划图的容积率、发展计划的人口容积率超出总体规划图的最高规定、发展计划牵涉到建筑及土地用途的更改,造成地价增值,必须向市区重建局缴交发展费,这一举措使国家利益得到保障。 3、运用信息技术加强规划管理。对于一个成功的规划管理,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可靠、准确的数据。新加坡注意采集土地信息和发展数据,用于跟踪城市形态发展和规划分析,并运用信息技术发展了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4、以法的精神给申请者以诉讼的机会。在发展申请不能满足规划要求的时候,规划当局可以发出不批准通知书,并说明方案被拒的原因。申请者可以接到通知书的28天内以书面形式向国家发展部部长,市区重建局上诉。 5、严厉的规划执法。违法者必须付罚款3000新币或被监禁不超过3个月或两者兼施。 6、违规申请的处理。对于不能遵守规划要求的发展,只要原因恰当,可以通过违规申请的渠道得到解决,这是新加坡政府亲商的举措之一。负责处理违规申请的机构是规划管理委员会。其主席为市区重建局的局长,委员包括:建筑管制、环保、交通及建筑师学会、规划师学会的领导。 三、城市特色建设 1、花园城市的建设 1965年新加坡建立独立的共和国就提出建设花园城市的思想。从最早提出建设“花园城市”理念的六十年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