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诸侯王

西汉诸侯王
西汉诸侯王

西汉诸侯王

从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建汉到公元9年王莽篡汉,这着215年之间,西汉共出现过三十六家一百六十多个同姓诸侯王,此外还有吕后兄弟侄子四个王。孝惠帝二年,齐王刘肥来朝,将城阳郡献给鲁元公主,并尊鲁元公主为太后。但是这个太后不是朝廷封赐的,而鲁元公主的丈夫张敖已经不再是赵王,所以这个太后的称号有些不伦不类。公元前181年,吕后封鲁元公主的儿子张偃为鲁王,正是因为鲁元公主那个太后的称号。所以,张偃是沾了母亲尊号的光。另外,吕后时期曾经封孝惠帝的庶子刘强为淮阳王,刘不疑为恒山王,但是后来又被大臣们推翻,说他们不是孝惠帝的儿子,所以被废。既然他们已经当了几年,也应该算到诸侯王的数目中。除此之外,还有项羽所封的诸侯王,刘邦自己封的诸侯王,其中异姓诸侯王右二十多家。不过到项羽所封的诸侯王,只有燕王臧荼延续封号到高祖正式登基之后,其他十六家诸侯不是降汉被另封,就是在战乱中死去。刘邦所封的中原地区的诸侯王有八家,不过除了长沙王吴芮坚持到了汉文帝时期,其他七家先后都被撸下来了,所以,这些已经诸侯王基本上都是昙花一现,荣耀了自己,并没有泽及子孙。至于南海、东越、南粤诸王,因为是在化外,所以一向自生自灭,没有受到多大为难。汉武帝时期,西南通道逐渐被打开,这些诸侯王的位子也就保不住,先后被灭。总计下来,汉朝诸侯王一共五十多家,近200个王。

刘邦的兄弟侄子被封为王的有荆王刘贾、代王刘仲、楚王刘交、吴王刘濞、燕王刘泽。

荆王刘贾是刘邦的堂兄,在楚汉战中立下了不少功劳。刘邦在成皋被楚军击败,逃到韩信军中,派刘贾率领两万人度过白马津,深入楚地去烧楚军的粮草,又招降了楚军大司马周殷,为汉军赢得最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刘邦登基后,又派刘贾与卢绾去消灭临江王共敖,两人胜利的完成了任务。高祖十一年,淮南王英布起兵造反,刘贾被杀,国绝。

代王仲是刘邦的二哥。公元前201年,刘邦大封同姓,刘仲被封为代王,不久,匈奴入侵代国,刘仲不能坚守,逃回了洛阳,被贬为合阳侯。

楚王刘交是刘邦的弟弟,自小喜欢学习,多才艺,楚汉战争期间,一直跟随刘邦征战。公元前201年,楚王韩信被废后,刘邦将楚国一分为二,一半为荆国,一半为楚国,封刘交为楚王。楚王交在为二十三年,去世,他的儿子,宗正郢客袭爵。四年后,郢客去世,他的儿子刘戊继承王位。楚王戊荒淫无道,于景帝三年跟随吴王刘濞起兵造反,被镇压。朝廷排册立楚元王的儿子刘礼为楚王,传国五世,国除。

吴王刘濞是刘仲的儿子,曾经跟随刘邦平定英布之乱。公元前195年,刘濞被封为吴王。文帝时期,刘濞的太子到长安来,跟时为太子的刘启喝酒下棋,为争棋而大打出手,被刘启用棋盘给打死了。吴王因此心怀怨望,再加上他的吴国国大民多,又素来富强,于是,于景帝三年,联络楚、齐、赵诸国起兵造反,即历史上有名的七国之乱,两个月后,吴楚联军兵败,刘濞逃到东越,被杀,国除。

燕王刘泽的爷爷跟刘邦的爷爷是兄弟,所以他们的关系已经比较疏远了。所以,刘邦在世的时候,并没有给刘泽多大的封赏。公元前196年,刘泽跟随刘邦去镇压陈豨,因功被封为营陵侯。吕后时期,吕后因为要封自己的兄弟子侄,为了让诸大臣不反对,于是采纳大谒者张卿的建议,封刘泽为琅玡王。在平定吕氏之难的过程中,刘泽也立下不少功劳,文帝继位后,改封刘泽为燕王。

燕王刘泽传国到孙子刘定国手里,刘定国跟父亲的妃子私通,生了一个儿子,又抢了弟弟的妻子给自己做妃子。更可耻的是,他居然跟自己的女儿通奸。武帝时期,被仇家上告,定国自杀,国除。

高祖刘邦共有六个儿子先后被封为王。齐王刘肥、赵王如意、赵王友、赵王恢、燕王建、淮南王刘长。

刘肥是刘邦的私生子,跟着刘邦吃了不少苦,所以,刘邦一直很疼爱他。刘邦当了皇

帝之后,将刘肥封为齐王,王齐国七十三城,凡是会说齐国话的人都拨给刘肥。所以,刘肥是汉朝历史上最大的诸侯王。刘肥一共有十个儿子,除了刘罢军早死外,其他九个都先后威望。太子刘襄袭了齐王爵位,规规矩矩得传了两代,无子,国绝。刘兴居跟刘章因为在平定吕氏之乱时立了大功,文帝二年,被文帝封为济北王、城阳王。文帝三年,刘兴居自觉功大封小,心怀怨望,趁匈奴入侵,文帝率兵赶赴边境的机会起兵造反,结果被镇压。城阳王刘章传国9世,到王莽篡汉时国绝,算得上善始善终了。

刘肥的另外六个儿子,刘辟光、刘贤、刘昂、刘雄渠,与汉景帝三年起兵造反,被朝廷镇压,国除。刘将闾因为跟他们通谋,所以自杀,朝廷念在他是形势所迫被逼无奈,所以让他的儿子袭了爵位,又传了两代,传到了孙子刘次昌为齐王。刘次昌的母亲是纪太后,纪太后学着吕后的做法,为了亲上加亲,把她弟弟的女儿嫁给儿子,表兄妹结婚,这是又悖伦理的。刘次昌对此很反感,所以根本不爱表妹。纪太后为了强迫儿子能宠幸他的表妹,就派自己的大女儿翁主进宫去看着,不让儿子接近别的妃子。结果刘次昌跟自己的姐姐翁主勾搭上了。

此时已经是汉武帝时期了。汉武帝的母亲王太后在入宫服侍汉景帝之前,就已经嫁给金王孙家,生了一个女儿。汉武帝即位后,将他这个在民间的姐姐找了出来,赐号修成君。因为修成君这几十年来一直在民间,也从来没有跟王太后见过面,所以王太后非常疼爱她。修成君有一个女儿叫娥,王太后希望能把娥嫁给猪厚望。王太后身边有一个太监,名叫徐贾。徐贾是齐国人,他知道了太后的心思,于是对太后说:“这件是太后尽管交给小人,小人到齐国去,保证让齐王上书,要求请娥为王后。”王太后非常高兴,于是派徐贾出使齐国。这事情被主父偃知道了,他有一个女儿,也希望能贵重,于是他对徐贾说:“如果太后交待的事情能成,请您告诉齐王,我有一个女儿,也愿意服侍齐王。”

徐贾到了齐国之后,没有直接告诉齐王跟太后,而是流露出了那个意思。纪太后只想着让儿子宠幸表妹,听出徐贾的这个意思之后,大怒,说:“齐王已经有王后了,后宫一切都完备,没有别人的位子。再说了,你徐贾算什么东西!你是齐国的穷人,到朝廷去侍奉太后,不光没有给齐国带来任何好处,现在反倒要来乱我齐国。那个主父偃算什么东西!居然还想把女儿嫁给我们齐王。痴心妄想!”一通臭骂,让徐贾摸不着北。他曾经答应王太后,一定会把这件事办理妥当,谁想到会是这么个结果,回去跟太后不好交代。但是徐贾在齐国时听到过齐王乱伦的事情,所以他回去对王太后说:“齐王已经答应娶娥,但是嫁到齐国去恐怕有危害,结局恐怕会跟燕王一样。”燕王指的就是刘定国,因为跟自己父亲妃子私通,抢弟弟妻子,跟女儿私通,不久前刚刚被朝廷定罪,身死国灭。王太后听了大感恶心,说:“以后不要再说把娥嫁给齐王的事情了。”也幸好没有嫁给齐王,因为齐王马上就要有灭顶之灾了。

主父偃因为被齐王拒绝,也很恼怒。这个时候他正受汉武帝宠信,于是他对汉武帝说:“齐国都城临淄号称有十万户人家,市租日进千金,非常富裕,比长安还要殷实。不是亲近的子弟怎么能封为期望?如今的齐王论关系已经跟笔下很疏远了。”论关系,汉武帝的爷爷跟齐王次昌的太爷爷是兄弟,关系的确已经很疏远了。本来关系疏远也不是多大问题,汉武帝或许并不会因为这一点就废了齐王次昌的,但是主父偃说,历代齐王对朝廷都不忠心。吕后驾崩后,齐王刘襄率兵,打算进入京城称帝。吴楚之乱时,齐王将闾跟叛贼之间互相交通,也阴谋造反。如今,齐王次昌又跟他的姐姐翁主通奸。汉武帝听了主父偃的话,很生气,任命主父偃为齐相,去匡正齐国。主父偃到齐国后,马上将王宫中那些为齐王跟翁主私通搭建桥梁的太监宫女抓起来,严加拷问,这些人受不过,于是供出了齐王的奸情。齐王很年轻,害怕因为罪行被官吏抓起来,于是饮药自杀,国除。

刘肥的另一个儿子刘志被封为济北王。吴楚之乱时,他也曾经参与其中。但是到后来起兵的时候,他被郎中劫持,不能发兵,所以没有被诛,被改封为淄川王。刘志传国至他的

重孙刘终古时,差点儿绝国。这个刘终古让他亲信的八个侍从跟他的八个孩子与婢女为奸,终古有时给他们铺席被,有时候大白天让他们脱光衣服睡觉,又让狗跟马杂交,自己跑去观看。每当生了孩子,他就说:“搞得这么乱,谁知道是谁的种,赶紧丢掉。”事情被青州刺史报告给朝廷,丞相、御史大夫都认为应该逮捕终古,宣帝不忍,只削了四个县。

纵观刘肥的这九个儿子,五个造反,两个预谋,一个早绝,真正善始善终的只有城阳王,这恐怕是刘邦始料未及的吧。

刘邦的儿子刘如意,于高祖九年被立为赵王,刘邦去世后,吕太后将他征到长安,用药毒死了他,死时只有十二岁,还没能来得及生孩子。绝后。

赵王如意死后,刘邦的儿子淮阳王刘友被改封为赵王。因为不喜欢吕后给他包办的婚姻,不爱吕氏女,被吕后幽禁,最终饿死。文帝登基后,立刘友的儿子刘遂为赵王。本来这已经是莫大的恩赐了,但是刘遂并没有当一回事儿,文帝的儿子登基后,他毫不客气的跟着吴王刘濞造反了,结果被镇压,国除。

刘邦的儿子刘恢于高祖十一年被立为梁王,接替了彭越。赵王友死后,执掌大权的吕后将刘恢改封到赵国,并将侄子吕产女儿嫁给他做王后。这桩婚姻也是错了辈儿的。刘恢是吕后的儿子辈,而吕产的女儿是吕后的孙子辈儿的。错位的婚姻是不被祝福的,刘恢对吕氏女根本没有兴趣,他觉得她就是吕后派到自己跟前做卧底的,而这个卧底非常嚣张,控制着刘恢,他做什么事情都不自由。刘恢有一个非常宠爱的妃子,王后吕氏就派人毒死了她。刘恢悲愤无比,干脆自杀以求解脱。

刘邦的儿子刘建于高祖十二年被立为燕王。十五年后去世,他有一个儿子,吕后派人将他的儿子杀死,绝后。

刘邦最小的儿子刘长,他的母亲本是赵王张敖的美人,长得非常漂亮。高祖八年,刘邦去东垣消灭韩王信的余孽,回来经过赵国,张敖将这个最漂亮的美人献给自己的岳父,刘邦幸临之后就走了。没想到这个女子竟然有了身孕,于是张敖不敢再将她带回宫中,而是另建了一所宫室给她居住。后来贯高谋逆的事情败露,刘邦一怒之下,将张敖押解到长安,连同张敖的母亲兄弟后宫美人一起囚禁在河内郡。刘邦幸临过的那个女子也在被捕之列。她告诉官吏:“不久前我曾经受笔下的宠幸,如今已经有了身孕。”官吏将情况报告给刘邦,刘邦正在气头上,哪里管这些!他对威胁到自己生命的状况都很敏感,当年为了逃命,他都可以将自己的亲生儿女推下马车,如今又怎么肯理会什么还没出生的孩子!美人的哥哥赵兼去找吕后的老相好审食其,求他让吕后向刘邦求情。审食其对吕后说了,但是吕后劈面就是一顿臭骂,不肯帮赵美人。赵美人也是个烈性女子,受了这般侮辱,生下孩子后,就自杀了。官吏带孩子去见刘邦,刘邦也后悔了,让吕后好好抚养孩子,将赵美人葬在真定老家。

刘长两岁的时候,刘邦消灭了淮南王英布,封刘长为淮阳王。长大后,他很有才气,立能扛鼎。此时他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对审食其没有向吕后强谏而使自己失去母亲心怀怨恨。文帝三年,刘长来京城,文帝对他非常亲热。他去见审食其,审食其跑出来迎接,被刘长勇金椎椎死。然后他袒露着臂膀跪在宫殿下,向文帝请罪。文帝因为他是为母亲报仇,一片孝心,也没有追究他的责任。

这件事发生后,上到文帝母亲薄太后,下到太子、诸大臣,都对刘长敬惮三分,刘长也因此更加骄横。回到淮南后,他出入僭越天子仪仗,自作法令,文帝不好责备他,让舅舅薄昭劝谏刘长。刘长听出那是文帝的意思,非常不高兴。文帝六年,他派但等七十人与棘蒲侯柴武的儿子柴奇谋反,又派人联系匈奴、闽越。事情败露后,被文帝征到长安。按朝廷律令,谋反当诛。文帝不忍心,打算给他点儿惩罚,将他发配到蜀郡,让他以后不要那么嚣张。结果刘长绝食而死。刘长死后,文帝很难过,将没有看好刘长的那些官员全部处死。

十年后,文帝封刘长的三个儿子为王:刘安为淮南王,刘勃为衡山王,刘赐为庐江王。景帝时期,吴楚造反,吴使者到淮南,淮南王刘安也打算发兵,结果被相国挟持,不能发兵。

吴使者到衡山、庐江,刘勃跟刘赐都没有起兵。

刘安最初也做得像个仁人君子一样,他不喜欢骑马打猎,恣意游玩,而是非常喜欢学习、著述,喜欢弹琴。他学着梁孝王那样,招致四方宾客贤人多达数千人。此时汉武帝也正喜欢文学,两人气味相投,很谈得来。汉武帝因为刘安是叔父的缘故,对他很是尊重。刘安到长安来,献上自己的作品,汉武帝是爱不释手。汉武帝曾经请刘安作一篇《离骚传》,早上班诏,吃饭的时候刘安就写好了,显示出非凡的文学造诣。汉武帝常常设宴款待刘安,每次设宴,两人谈及朝政治世以及诗歌词赋,一谈就是一天。

刘安跟汉武帝的舅舅田玢关系很好,田玢当时是太尉。刘安去长安的时候,田玢赶到霸陵去接他,私下对他说:“如今皇上没有儿子,大王您又是高祖的亲孙子,又向来施行仁政,很得民心,皇上一旦有不测,大臣们不立您还会立谁呢!”此时汉武帝仅仅二十多岁,此时没有儿子,难道就再也不会有儿子了吗?身为汉武帝的舅舅,田玢为了巴结刘安,居然说出这样的话来!也真是无耻之极。

刘安听了这话当然大喜过望,于是拿出很多的钱财贿赂田玢,让他能多帮自己的忙。刘安召来的这些宾客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其中很多薄行寡能之人,用刘安父亲被流放而死的事情来激他。也是凑巧,建元六年,天上出现彗星,彗星的出现在古代人眼中那可是大事情。刘安很奇怪,于是问他的那些宾客,有人就说:“吴王刘濞起兵的那一年,天上也出现了彗星,只有数尺长,然而却爆发那么大的战乱,血流千里,如今彗星长至满天,天下兵战应当大兴。”刘安想起了田玢对他说的话。皇上没有儿子,天下可能有变,诸侯蜂起。于是刘安抓紧准备打仗的器具,积攒金钱贿赂各郡、诸侯国,希望在起兵的时候他们能帮上忙。能言巧辩的人为淮南王出谋划策,都胡乱编造荒诞的邪说,阿谀逢迎淮南王。淮南王心中十分欢喜,赏他们很多钱财,而谋反之心更甚。就这样,田玢的话、天显异相、邪士的煽动,让刘安开始走上了不归路。

刘安有一个女儿叫刘陵,她能言善辩,非常聪明,很得刘安的喜爱。刘安为他准备了很多钱财,将他送到长安去,让她多结交皇上左右的人,刺探情况。刘安的王后荼受到刘安的宠幸,生的儿子刘迁被立为太子,并为刘迁去了皇太后的外孙女,大概也就是那个娥吧。本来是想跟朝廷拉尽关系,但是如今刘安谋反,太子妃就成了他们的障碍,他们担心太子妃知道了内幕,上告朝廷,于是刘安加装让太子不接近太子妃,几个月下来,太子妃要求回去,刘安派人将她送回去,同时上书向皇太后请罪。

太子妃走了,他们就可以肆意妄为了。王后荼、太子迁、刘陵三人把持国政,夺取老百姓的田宅,任意捕捉无辜的人。

太子刘迁喜欢舞剑,自以为自己天下无敌,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听说郎中雷被也擅长剑术,于是召他来跟自己较量。雷被一再退让之后,失手刺中了太子。太子非常生气,雷被很害怕。正好此时朝廷正在出征匈奴,广泛征兵,愿意参军的就到长安去。雷被于是决心去参军。太子多次向刘安说雷被的坏话,刘安便让郎中令免了雷被的官。元朔五年,雷被逃到长安,向朝廷上书申诉冤屈。皇上诏令廷尉、河南郡审理此事。河南郡议决,追捕淮南王太子,淮南王、王后却根本打算不遣送太子,并且要趁机发兵反叛。可是反复谋划犹豫,十几天未能定夺。适逢朝中又有诏令下达,让就地传讯太子。就在这时,淮南国相恼怒寿春县丞将逮捕太子的命令扣下不发,控告他犯有“不敬”之罪。淮南王请求国相不追究此事,国相不听。淮南王便派人上书控告国相,皇上将此事交付廷尉审理。审讯过程中,案件涉及到刘安。刘安派人暗中打探朝中公卿大臣的意见,公卿大臣请求逮捕淮南王治罪。刘安害怕了,决定起兵。太子迁说:“如果朝廷使臣来逮捕父王,父王可叫人身穿卫士衣裳,持戟站立庭院之中,父王身边一有不测发生,就刺杀他,我也派人刺死淮南国中尉,就此举兵起事,尚不为迟。”公卿大臣们的决议上报了朝廷,汉武帝不同意他们的意见,派中尉宏去审问刘安。刘安见中尉态度温和,并且只问及雷被的事情,似乎并不知道别的事,自己想着或许不会有

事,所以也就没有起兵。中尉回去向汉武帝报告了情况,认为刘安所犯的罪并不大。公卿大臣们说:“淮南王刘安阻挠雷被从军奋击匈奴等行径,破坏了执行天子明确下达的诏令,应判处死罪。”汉武帝没有同意,只削了淮南国两个县。淮南王觉得自己施行仁义,却被削地,对朝廷心怀怨望,加快了谋反的步子,而且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他的性格有了很大的变化。使者从长安回来,如果说皇帝没有儿子,他就很高兴,如果说皇帝已经有了儿子,而且朝廷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他就发火,认为是胡说。他跟帮手缓先、周被、陈定、左吴、赵贤、朱骄等人准备地图,部署兵力以及进军路线,又要挟伍被为他筹谋策划,只等待汉武帝驾崩,他就要扯旗造反。

这时候他的家里闹起了内讧。他有一个儿子叫不害,年龄最大,刘安不喜欢这个儿子,王后、太子他们也不把不害当家人看。此时朝廷已经颁布了推恩令,诸侯王可以将自己的封地划出一块儿来分给子弟,很多诸侯王都这样做了。但是刘安没有,他就只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太子,另一个是不害,他的一切都给了太子,不害从他这里什么也没有得到。不害有个儿子叫刘建,很有才能,对爷爷刘安跟叔叔他们不重视自己的父亲很不满意。于是他私底下结交了很多人,准备杀死太子,让爷爷立父亲不害为太子。事情没有隐瞒好,被太子知道了,太子多次将刘建拉来鞭打一顿。刘建也知道太子想要谋害中尉,于是派跟自己关系很好的寿春人严正上书朝廷,替自己申冤。汉武帝知道后,派廷尉跟河南郡一起调查此事。被刘长杀死的辟阳侯审食其的孙子跟丞相公孙弘关系很好,为了给爷爷报仇,他也不断派人搜集淮南王的罪证给公孙弘,公孙弘怀疑淮南王友谋反,调查得很严格。河南郡审问刘建时,刘建揭发了太子及其同党。朝廷追究得很紧,刘安的谋士伍被自首,交待了刘安谋反的罪行,刘安自杀,王后、太子以及牵扯的诸侯、官吏几千人都被处死。国除。

衡山王刘赐是刘安的弟弟。他有子女九人,王后乘舒生的大儿子刘爽是太子,二女儿叫刘五彩,小儿子叫刘孝。妃子徐来跟美人厥姬也给他生了六个儿女,刘赐跟刘安关系不是很好,素不来往。刘安谋反的事情被刘赐知道后,他没有上报朝廷,而是自己私底下也偷偷的准备刀兵器具,以防刘安造反时危害他的国家。后来他因为一些事情被人上告到朝廷,朝廷受了他的权利,凡国中两百石以上的官吏都由朝廷安排,刘赐因此也怨望朝廷,他的手下们也都怂恿刘赐起兵造反。

王后乘舒死后,刘赐立徐来为后,徐来跟厥姬都很受刘赐的宠幸。这两个人争风吃醋,互相嫉妒。厥姬到太子那里煽风点火,说太子的母亲乘舒是被徐来派婢女诅咒死的。太子怨恨徐来。徐来的哥哥到衡山国来,跟太子饮酒,太子用刀砍伤了他。徐来也因此怨恨太子,多次对刘赐说太子的坏话。太子的妹妹无采嫁人后,被那家人休了,回到家里,跟宾客私通。太子多次责备她,五采也很生哥哥的气,不跟哥哥来往。徐来知道了这个情况后,于是善待五采跟太子的小弟刘孝。因为对亲哥哥不满,五采跟刘孝同徐来站在一条战线上,他们几个一起向刘赐说太子的坏话,刘赐不分青红皂白,多次将太子捆起来鞭打。元朔四年,有韧行刺王后徐来的母亲,刘赐怀疑是太子所为,又将太子暴揍了一顿。他开始不喜欢太子刘爽,打算废长立幼,立刘孝为太子。王后徐来知道刘赐有这样的想法,她打算一箭双雕,让刘赐将刘爽跟刘孝都废掉,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刘赐跟他的一个侍女私通,王后徐来打算让这个侍女去勾搭刘孝,然后嫁祸给刘孝。太子刘爽看穿了徐来的这些想法,为了不让徐来再设陷阱来陷害自己,她打算封住徐来的口。但是用什么办法才能封住她的嘴呢?刘爽想出了一个自认为很好的办法。这天,她请王后到他那里去赴宴,宴席间,他屏退众人,端了一杯酒为徐来祝寿。走到徐来面前,他忽然跪下来,抱着徐来的大腿,说:“我要和你困觉。”徐来大怒,跑到刘赐那里去告状,刘赐非常生气,派人将太子找来,准备狠狠地揍他一顿。太子对他说:“刘孝跟您的婢女通奸,五采跟奴才通奸,这些事情您怎么不管?您保重身体,我要去朝廷告发这些事情。”转身跑了出去。刘赐派人去阻止太子,没有人能劝得住,于是刘赐给太子带上枷锁,关在宫中。

刘赐知道了刘孝跟自己心爱的婢女通奸,不但没有惩罚他,反而对他好于平常,给他佩戴着将军印,让他负责招揽贤人,做好准备,以防淮南王入侵。

元朔五年秋,按照规定,应该到京城去朝请。六年,他经过淮南,居然跟淮南王刘安尽释前嫌,两人约好,共同起兵造反。刘赐上书,说自己有病,不能去京城。朝廷答应了。刘赐又提出废掉太子刘爽,立刘孝为太子。刘爽知道后,马上也上书,揭发了父亲意图谋反、弟弟跟婢女通奸之事。事情败露后,刘赐自杀,刘爽因为高父亲,大逆不道,刘孝因为跟婢女通奸,王后因为诅咒乘舒,都被处死。国除。

刘长的另一个儿子,济北王刘勃,传国到孙子刘宽手中,刘宽因为与父亲的王后、妃子私通,有诅咒皇上,被告,刘勃自杀,国除。

刘长深受文帝的疼爱,但是他们父子四人,三个谋反,一个乱伦外加诅咒皇上,传国时间都很短,可谓是造反之家。

刘邦的这些儿子以及他们的后代,大多因为谋反绝国,一部分因为乱伦,或者被害,真正善始善终的,只有城阳王

孝文皇帝一共有三个儿子被封为诸侯王,分别是梁孝王刘武、代孝王刘参、梁怀王刘揖。他们三个是公元前178年同一天被封的。

梁孝王武跟景帝刘启是同母所生,母亲又是皇后,关系自然比刘参、刘揖要近些,所收的待遇也比他们两个好很多。按照当时的规定,诸侯王五年来京城一次。梁孝王显然不受这个规定的限制。还在孝文帝时期,他就频频来朝,而且文帝格外恩宠,让他在京城留了一年时间。文帝去世后,景帝登基,他又接连两年都来京城。当时景帝还没有立太子,有一次宴席上,景帝对梁孝王说:“待我去世后,皇帝之位就传给你。”梁孝王跟太后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景帝能这样说,也说明了梁孝王在景帝心中的地位,所以,梁孝王嘴上说:“不敢,不敢。”心里却非常高兴,太后也是高兴异常。结果却让座中的一个大臣很不满意。这个人就是窦婴,太后的堂侄。窦婴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儿,他端了一杯酒走上前对皇上说:“天下是高祖的天下,父子相传,这是我们大汉朝的规定,陛下怎么要传给梁王呢?”太后由此憎恨窦婴,除去了窦婴的门籍。

这一年正月,吴楚七国造反,梁国因为是吴楚西进的必由之路,所以首当其冲受到吴楚军的猛攻。梁孝王坚守雎阳,派韩安国、张羽率军迎战。太尉周亚夫用梁国作诱饵,吸引着吴楚军,所以最终取得了平叛的胜利。平息这场叛乱,梁孝王立下了汗马功劳,更受景帝、太后的宠幸,于是,他开始忘乎所以。为了享乐,他给自己建造了非常大的花苑跟宫室,出入僭用天子仪仗,招致四方宾客,其中不乏奸邪之人,比如公孙诡、羊胜都在其中,公孙胜更以多邪计著称。也正是他跟羊胜,让梁孝王走上了不归路。

景帝七年,梁孝王再次入朝,景帝派使者带着御驾到函谷关外去迎接。这次他又留下来了,因为以前立过大功,再加上太后的缘故,所以景帝对他非常亲密,回来则让梁王跟自己同辇,出行则让梁王跟自己做同一辆车游玩。梁王的随行大臣们跟朝廷大臣享受同等待遇。一个月后,太子刘荣因为过错被废为临江王,于是太后就希望景帝能兑现自己的诺言,以梁王为接班人。但是朝廷中的一般大臣都站出来反对,袁昂更是多次对景帝陈述这样做的弊端。最终,景帝放弃了让梁王接班的念头,立胶东王刘彻为太子。眼看到嘴里的鸭子给飞了,而且是好大一只鸭子,梁孝王非常生气,回到梁国后,他听信羊胜跟公孙诡的建议,前后派了十几批刺客去京城行刺袁昂以及当时反对的大臣,将十几个人都刺杀了。众多朝廷大员被杀,这可是轰动朝野的大事。朝廷派人四处搜捕,始终没有抓到刺客。景帝怀疑是梁王所为,于是派人到梁国去查,结果果然抓到了刺客,公孙诡、羊胜被供了出来。于是景帝派遣使者不断往来于至梁国的路上,到梁国去反复按验,逮捕公孙诡、羊胜。公孙诡、羊胜藏匿在梁王的后宫。使者责问二千石官员很急迫,梁相轩丘豹和内史韩安国进谏梁王,梁王才命令羊胜、

公孙诡都自杀,之后把他们交出来。皇上因此怨恨梁王。梁王恐惧,于是派韩安国通过长公主向太后认罪,请求宽宥,这才得到宽恕。

待皇上的怒气逐渐消释,梁王便上书请求朝见。到达函谷关后,茅兰劝梁王乘坐布车,只带两个骑兵入京,躲藏在长公主的园囿之中。朝廷派使者迎接梁王,而梁王已经入关,随从车马都在关外,不知梁王所在。太后哭泣道:“皇上杀了我的儿子!”景帝为此忧恐。于是梁王背着刑具俯伏在宫廷门下,认罪自请处罚,太后、景帝非常高兴,相对哭泣,兄弟之情又如以前。然后把梁王随从官员悉召入关。然而景帝渐渐疏远梁王,不再和他同乘车辇了。

公元前144年,梁孝王再次入朝,上书希望能在长安停留一段时间,但是这次,景帝并没有答应他。素来骄贵的他被拒绝之后,灰心丧气的回到了梁国,从此,他心理上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一直闷闷不乐。他到山上去打猎,有人向他献上一头奇异的牛,这牛的蹄子长在背上。梁孝王看见它,心里一阵厌恶,这似乎并不是什么好的征兆,六月份,他得了病,六天后去世了。

梁孝王去世之后,太后非常伤心。太后非常疼爱这个小儿子,而梁孝王对太后也非常的孝敬。每次听说太后身体不舒服,他就吃不下饭,一直担心。他也经常想着留在京城陪伴太后,不过按照朝廷规定,这根本不可能。梁孝王死后,太后将他的死怪罪到景帝头上,哭着说:“皇上果然杀了我的儿子。”悲痛欲绝,绝口不食。景帝很担心,劝有劝不进去,他跟姐姐长公主商量之后,封梁孝王的五个儿子为王,梁孝王长子刘买继承王位,被封为梁王;次子刘明被封为济川王;三子刘彭离被封为济东王;四子刘定被封为山阳王;少子刘不识被封为济阴王。五个女儿也都封给她们汤沐邑。封赏之后,景帝向太后说了这些情况,太后才高兴起来,特意为景帝加了一顿饭。

梁王刘买十年后去世,他的儿子刘襄继承了王位,这又是一位“王三代”。往往到了第三代,父辈们好的作风就没有了,而那些富家子弟的纨绔骄横则越来越明显。这位刘襄就是这样。刘襄的母亲是陈太后,他的奶奶是李太后。刘襄的妻子是任王后,刘襄很宠爱任王后。当初梁孝王有一个罍樽。罍樽也就是用青铜器做成的盛酒器具,梁孝王的这个罍樽非常名贵,价值千金,孝王告戒后人,要好好保管罍樽,不得送给别人,刘襄的王后听说之后,非常想得到这个东西,但是李太后不给,她谨记着梁孝王的话,要把这个罍樽当作传家宝一样传下去。她对刘襄跟任后说:“先王有命,不能把罍樽送给其他人,除过这个东西,其他的任何金银财宝、美玉玩好,你要什么就拿什么,要多少就拿多少。”但是任后认定了目标就不会轻易放弃,她就只看上了这个罍樽,别的什么东西也不要。经过撒娇嗔怒再使性,刘襄也就顾不得爷爷的什么遗言了。毕竟爷爷已经去世了,一个死人的话对一个从小就被惯坏的人来说,是没有多少约束力的。而千金难买美人笑,刘襄怎么会为了一个死人的话而伤了美人的心呢!于是他直接派人去府库中取出罍樽,赐给了任后。任后放下了心中的不快,而刘襄则背上了不孝的恶名。既然已经违逆奶奶的意思,刘襄也就不再把奶奶放在眼里,很多事情他跟母亲陈太后都没有顺从李太后的意思,这可是大不孝啊!在汉朝这个讲究仁孝的时代,身为王室成员,却连这样的精神都没有领会,要被朝廷知道,那可就不得了了。而李太后处在一个应该是最尊贵的地位,却被子孙不当一回事儿,她这心里也不好受。朝廷使者每次来梁国,李太后都要去找使者,说明这一切,让朝廷来管管这些不肖子孙。刘襄最怕的就是这个,他又岂能不欲作防备。使者来后,刘襄马上派谒者中郎胡等人去看着李太后,不许他出门儿。李太后强行要出去,谒者中郎就将门关起来,李太后跟他争门,掰住门扇不放手,谒者中郎使劲儿关上门,将太后的手指夹在门缝。李太后痛得大声哭喊,可是哭天天不应,哭地地不灵。听她话的丈夫已经死了,听她话的儿子也死了,现在是不听她话的孙子掌着权,她一个孤老婆子又能怎么办!哭闹一场,她也见不了使者的面。再说,这个李太后也有不对的地方,她年纪虽大,却耐不住寂寞,跟食官长以及郎中尹霸等人通奸,刘襄抓到了她的把柄,派人去以此劝告李太后,最好规矩点儿,大家的底子都不干净,你若是给我难堪,我也会让你难

堪。李太后被捏住了软肋,只好作罢。不久,她生病了,生病期间,任后从不去侍奉她,她死后,任后也没有为她守孝。

元朔年间,睢阳人有名叫类犴反的,有人侮辱了他的父亲,这个人和淮阳太守的门客同车外出,太守门客下车离去,类犴反在车上杀死他的仇人便逃走了。雎阳太守非常生气,责备梁国的两千石官员,梁国官员从上到下都很着急,四处搜捕类犴反,没有找到他,就将他的亲戚抓了起来。类犴反知道梁王的那些不光彩的事,于是他向朝廷上书,告发梁王,说他跟他奶奶争罍樽,当时丞相以下的官员知道了这件事,想借此打击梁国的高级官吏,于是将类犴反的告发书呈给了汉武帝。汉武帝派人下去调查,确实有。公卿大臣奏请汉武帝处死刘襄跟任后。汉武帝说:“李太后又淫乱行为,而梁王刘襄又没有严厉的师傅,所以才犯下此等罪孽。这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是因为任后,她才是罪魁祸首。”于是下令处死任后,削去梁国五个县,夺去陈太后汤沐邑城阳,将那个助纣为虐的谒者中郎胡也处死。

刘襄之后,梁国又传国三代,到四代刘立时,梁国的悲剧命运到了。刘立作梁王时,已经是汉成帝时期了。这个时候朝廷风气已经非常不好了,天下动荡,人心思变。作为世世尊贵的诸侯王,这些王室子孙早已经不知道实施艰难、谨慎做人了。这个刘立更是荒唐得离谱。鸿嘉年间,太傅辅上奏道:“梁王立罪孽深重,有时一天犯法十一次,臣子们都非常忧虑,没有敢接近他的,跟本就不能劝谏。希望朝廷能下令,不是耕种、祭祀,梁王车驾不要出宫,将所有的马都安置到外边,将兵器收藏在府中,不要让他在随随便便赐给别人财物。”丞相跟御史大夫商量之后,认为应该同意太傅的建议。可是这个刘立还是不能安分下来,好几次伤了郎中,还趁夜色偷偷溜出宫去。梁国太傅跟相国多次联名举报,梁国因此好几次被削五百户或者千户。

刘立有一个姑姑叫园子,嫁给了刘立的舅舅任宝,刘立又娶了任宝的哥哥的女儿。刘立好几次到舅舅家去赴宴,他对舅舅说:“你的妻子真是漂亮,我喜欢,能不能把她给我?”任宝很吃惊,说:“她可是你的亲姑姑,按朝廷律令,这可是很严重的罪行。”刘立说:“又能怎么样!”于是跟他的姑姑园子私通。过了几年,相国禹上奏刘立怨恨舅舅家,胡说八道。朝廷派人来调查,结果发现了他的奸事,奏请处死刘立。太中大夫谷永从中说了好话,汉成帝才没有责罚刘立。元延年间,刘立有草菅人命,杀死了三个人,伤了五个人,又打了郎中二十多人。朝廷削去了他五个县。哀帝时期,他又杀了人。幸好过了冬天,春天大赦天下,他才又逃过一死。汉平帝时期,他因为跟平地外戚家来往,被王莽废为庶人,发配到汉中。刘立自杀,国除。两年后,王莽又立梁孝王的七世孙刘音为梁王,但是这个梁王只当了两年,王莽就篡位了,梁国被除。

济川王刘明、济东王彭离因为滥杀无辜,被废为庶人,国除。

山阳王刘定跟济阴王刘不识早早就去世了,他们没有后人,国除。

梁孝王的五个儿子,一个乱伦,两个残杀无辜,两个早死,都没有能够坚持到西汉末年,假如刘定跟刘不识也传国几代,不知道他们的后人会是什么样子的。

汉文帝的儿子代王刘参,最初被立为太原王,刘武是代王,后来刘武调到淮阳,又调到梁国,刘参跟着他的脚后跟,被调到了代国,他在位共十七年,传国到玄孙刘年。刘年犯了一个诸侯王子孙普遍都会犯的错误——乱伦。他父亲刘汤活着的时候,他就跟他的妹妹刘则私通。他父亲死后,他袭了王位,做了代王。这个时候他的妹妹已经怀了他的儿子。刘则的丈夫被戴了绿帽子,很不痛快,但是因为对方是诸侯王,他也是无可奈何。刘则有了哥哥的骨肉后,她的丈夫要她别生下孩子,眼不见心不烦,刘则有哥哥撑腰,理直气壮地说:“这个孩子你不要我生?那你来亲手杀死他!”丈夫怒道:“你为代王生的孩子,就让代王家自己取样。”刘则把孩子送到太后哪里。代国丞相知道后,禁止刘则出入宫中。但是刘年有办法,他让他的叔父从中帮忙,往来迎送则,来来往往数年时间。后来被人告发,被废为庶人,国除。

梁怀王揖是文帝最小的儿子,他的一生倒比较干净,因为他活的时间比较短,立为梁王,过了十年,他就从马上掉下来,去世了,他这一死,让另一个人也极度痛苦,过了一年,那人也去世了,他就是贾谊,梁王的太傅。他没有儿子,国除。

文帝的儿子及其后代,跟高祖的庶子后代不同,谋反的比较少,凡是没有保住国家的,犯的错误基本上都是淫乱,而且他们的淫乱有一个特点,就是兔子专吃窝边草,打自己亲人的主义,有跟姑姑私通的,有跟妹妹私通的,不得不说,这也是他们一个很显著的特点。

景帝的儿子很多,共有十四个,刘彻作了皇帝,其他人都被封为诸侯王。他们是:临江王刘荣、临江王刘阙、鲁王刘馀、江都王刘非、河间王刘德、胶西王刘端、赵王彭祖、中山王刘胜、长沙王刘发、广川王刘越、胶东王刘寄、清河王刘乘、常山王刘舜。

临江王刘荣本来是太子,他的母亲是栗姬,此人妒忌心比较强,正是因为这一点,害了她,也害了她的儿子。景帝的姐姐长公主有一个女儿叫陈阿娇,长公主有意将她许配给太子。长公主素来尊贵,景帝也很尊敬他的姐姐,如果两家能够联姻,那么太子的地位就更牢靠了,太子地位牢靠,那么栗姬也就顺理成章的被册立为皇后。从政治上来讲,两家联姻有百利而无一害。但是因为景帝的很多妃子都是通过长公主的介绍进宫的,栗姬对此耿耿于怀。所以,当长公主流露出这个意思的时候,栗姬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她觉得自己的儿子是太子,将来就一定是皇帝,而长公主居然给自己气受!可惜她不知道太子并不是皇帝,皇帝尚且有被人换的危险,更何况太子。长公主的好意被拒绝,她自然非常生气,于是经常在弟弟景帝跟前说栗姬的坏话。这个时候薄皇后去世了,身为太子的母亲,栗姬自然是入选皇后的大热门。栗姬自己也认为这个皇后是非自己莫属。有一次,景帝对栗姬说:“将来我死了,希望你能照顾好我的那些庶子们,毕竟我们父子一场。”栗姬居然在景帝面前拿起了架子,气呼呼的不肯答应,说话还特别难听。景帝因此堆了一肚子气,不过他一直没有表现出来。

景帝跟栗姬的矛盾被另一个妃子看在眼里,她打算在火上浇些油。这个人就是刘彻的母亲王姬。王姬在怀刘彻的时候,告诉景帝:“昨天晚上我梦见太阳如我怀中了。”这意思很明显,是怀了天子。这一招景帝的奶奶也用过。当年景帝的奶奶薄姬被高祖抛在脑后,有一天,高祖跟另外两个妃子游玩,这两个妃子当时很受高祖宠幸。她们想起当年薄姬还跟她们说过,如果谁先富贵了,不要忘了朋友。如今她们发达,而薄姬却是黑不让。想起这些,他们忍不住大笑起来。高祖问她们,她们据实说了。高祖忽然就想起薄姬了,很同情她。那天晚上他就召见薄姬,薄姬说:“昨天晚上我梦见龙趴在我胸前。”高祖很高兴,说:“这是贵兆,我来帮你做成这事。”结果薄姬就怀上了文帝。景帝当时还是太子,他听了王姬的话,跟他的爷爷高祖一样,也非常高兴,说:“这是贵兆。”但是因为刘荣最年长,所以立刘荣为太子。王姬见景帝跟栗姬有了矛盾,于是她私下派人去找大臣,让他们催促皇上赶紧里栗姬为皇后。大臣照着说了,结果文帝大怒,说:“这也是你们该管的事儿吗?你们管好外边的事就好了,我们家里的事儿,哪里轮到你们指手画脚!”毫不犹豫的将说话的大臣给处死了,将太子废为临江王,栗姬忧愁而死。王姬顺利因为以前做了一个好梦,如今顺利的当了皇后,刘彻也被立为太子。

刘荣被废为临江王后,因为侵占了太宗庙的墙,被告到朝廷,临江王自杀。国除。

临江王阏立后三年去世,没有后人,国除。

鲁王馀命还不错,他没有犯过什么太严重的错误,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毁坏了孔子的住宅,他这个人对宫室情有独钟,老是要扩建,为了扩建,他弄坏了孔子的住宅,结果有了两个意外的发现,一是从墙壁夹缝中发现了《古文尚书》,也算是在破坏文物的同时,为文化做出了些贡献;二是破坏住宅时,听到了钟磬琴瑟的声音,原来孔圣人的神灵还在这里呀!刘馀受了惊吓,赶紧收手。大概听过那些隐约的琴瑟之后,他对音乐忽然间感了兴趣,晚年一直喜欢钻研音乐,。口吃,不喜欢说话。他死后,传国直至西汉末年,王莽篡政。算是得

到善终了。

江都王非在景帝诸多王子中,算是比较有特点的一个。他最初被立为汝南王,力大勇猛,很有才气。吴楚叛乱时,他年仅十五岁,上述请愿带兵平叛。景帝赐给他将军印,前去出征。平叛后,景帝为了表扬他,将他从汝南调到江都,还赐给他一面天子旗,以彰其功。元光年间,匈奴入侵,刘非上书汉武帝,愿意率兵讨伐匈奴,武帝没有答应。他很强悍,招致四方豪杰,广建宫室。元光六年去世,年仅四十岁。死后儿子刘建袭位。刘建很好色,这是很多男人普遍存在的毛病,不过一般人没有条件,而刘建则容易满足的多。他还是太子的时候,赵国邯郸人梁玢将女儿带到江都来,打算先给江都王。刘建听说那个女子非常漂亮,于是动了心,偷偷派人将美女接到自己宫中据为己有。梁玢被夺去了女儿,又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可谓是人财两空,他很生气,便到处跟人说:“太子跟他父王抢老婆。”刘建于是派人去杀了梁玢。梁玢家属上告到朝廷,结果刘建运气好,正碰上朝廷大赦天下,才没有被治罪。刘非死后,刘建成为江都王,这样一来,整个江都都是他说了算,几十万人口都是他的,他可以为所欲为了。但是他也是个喜欢吃窝边草的家伙,还在为父王守孝期间,他就将父王所宠爱的淖姬等十个人带到守孝的屋子乱搞一气。他有一个妹妹叫徵臣,嫁给了汉武帝的舅舅王信的儿子。父亲去世了,她从京城赶回来奔丧,结果也被刘建拉下水。刘建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叫刘定国,江都王刘非最小的儿子。他母亲很希望儿子能够继承王位,她知道刘建的这些恶行,于是买通男子荼恬,让他向朝廷上书,揭发刘建的事情。荼恬受人钱财,替人帮忙,结果给自己带来了灾祸,朝廷认为荼恬拿钱为人上书,这也是犯罪行为,于是先将荼恬给处死了,刘建的罪行反而不予追究。刘建逃过了惩罚,见朝廷没有什么动静,于是贼心更大,屡次派人到长安刘信家去接徵臣。江都王刘非的母亲程姬,也就是刘建的奶奶,她还健在,老人家也知道了这个事情,于是给徵臣写了一封信说:“老百姓都胡乱说开了,以后还是不要去江都了。”后来刘建派谒者吉去见程姬,程姬哭着说:“回去告诉你们大王,他以前做的事情太不像话了,今后应当自重,难道他不知道燕国、齐国的事情吗?回去告诉他,我为他流泪了。”燕王定国因为乱伦,于公元前129年被废,齐王次昌也因为乱伦,于公元前126年被废,这两件事都发生在不久前。老人家希望借此警告刘建。但是刘建显然并没有把这些事放在眼里,谒者吉回来传达了老奶奶的话,刘建一肚子气没处撒,追着谒者吉就打。

刘建不光淫乱,而且非常残暴。他有章台宫时,让四个女子乘着一叶小船,他站在船上使劲儿摇摆,四个女子都掉进水里,两人被淹死。后来游雷波,当时刮着大风,他命令两个卫士乘着小船到水中去,真个是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船被风浪打翻,两个侍卫都溺水了,他们抓着船,使劲儿挣扎,一会儿露出头,一会儿又被淹没。刘建站在岸边看着,高兴得大笑,不让别人救他们,最后两人都被淹死。他每一次游玩儿,对他来说很开心,但是对他跟前的那些人来说,简直就是一场灾难。所以,他是真正的将自己的开心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出人命的事情对他来说,不过就像是死只小鸡那么简单。

他的宫室对宫女们来说简直就是地狱。宫女们有过错,刘建就让他们脱光衣服击鼓,或者将她们放到树上去,有的甚至三十天都不能穿衣服。有的被剃了头发去做苦工,或者放狼去咬,刘建则站在高处看着作乐。这简直比罗马的角斗士还要可怜,角斗士至少都是男的,手中还有武器,而这些被狼攻击的全都是收入寸铁的弱女子。刘建就这样,看着女子身上的肉被狼一块块儿的撕咬下来,那血淋淋的场面让他激动。有的关起来不给吃,活活饿死。就这样他一空杀了三十五个人。

除了这样残害人,他还想了一些折磨人的办法。他想让女子跟禽兽杂交,看能生下什么东西,于是将一些宫女拉来试验。宫女们反抗,刘建下令把她们衣服脱光,然后把四肢绑起来,拉开,与公羊跟狗杂交。他自知罪孽深重,也担心被处死,于是与他的王后成光一起,让一个越国女巫诅咒皇上。此时淮南王跟衡山王预谋造反,刘建知道后,担心江都被侵占,于是自己也预作准备,又刻了皇帝玉玺、将军印绶、建了天子旗,几年后,事情败露,朝廷

治罪,刘建自杀,王后成光也被处死,他为自己的残暴付出了代价。江都国也被改为广陵郡。刘建死后一百二十一年,到了汉平帝时期,王莽主持朝政,他为了笼络人心,兴灭继绝,立刘建弟弟的儿子刘宫为广陵王,可惜这个垂暮老人的王命跟垂暮的大汉朝一样,没有多长时间了。十年后,王莽篡政,广陵王被废。

河间王刘德很爱学习,修学好古,是个仁人君子。他从民间广泛征收各种书籍,进行整理、归类,然后献给朝廷,他的存书跟朝廷的差不多。刘德的一辈子,真是是学习的一辈子,活到老学到老,二十六年后去世,儿子不害袭位。一直传国到六世孙刘元手中。刘元娶了众多的妃子,不过他娶的都是诸侯王们的妃子,有汉武帝的儿子广陵王刘胥的妃子,刘胥的儿子刘霸的妃子,还有中山怀王的妃子。甘露年间,冀州刺史将刘元的情况上报朝廷,朝廷下领逮捕中山怀王的妃子。为了保全自己,刘元胁迫七人自杀,被朝廷削去两个县。后来刘元又跟少史留贵有了矛盾,留贵吓得翻墙逃走,准备上告刘元,刘元派人杀死了留贵的母亲,因为草菅人命,刘元被废,国除。

胶西王刘端也比较有特色,他似乎有严重的肾病,不能接近女色,一近女色,就要病好几个月。这对于身处美人窝的诸侯王来说,简直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女色不行,那就找男色,刘端给自己物色了个美少年。但是人不风流枉少年,他的男色正当年龄,耐不住寂寞,跟后宫美人们私通,刘端知道后,处死了少年,还将少年的家人也给杀了。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好几次,主管部门好几次奏议削减胶西国,胶西国的一大半就这样被刘端给葬送了。刘端心理窝火,于是破罐子破摔,国中的事情撒手不管。府库漏了也不修理,里面的财物腐烂得不成样子,他也不闻不问,还让官吏不要受租赋。他将守卫王宫的侍卫全部炒了鱿鱼,将宫门全部封死,只留一个出入。他还经常改换姓名,扮成普通百姓的模样,跑到别的诸侯国去。朝廷派到胶西国的官吏依照朝廷律令要处理他,他就搜求官吏们的罪行,上告朝廷,没有罪的或者毒死,或者刺杀。所以区区胶西国,害死的大官非常多。四十七年后,刘德的生命走到了尽头。他的胶西国也跟着他到了尽头,他没有儿子,死后,国除。

赵王彭祖最初被立为广川王,一年后,七国叛乱被镇压,赵王遂死,彭祖被调到了赵国。彭祖为人狡猾奸邪,城府极深,喜欢法令,以此中伤人。朝廷派两千石管理来调查,他就赶紧穿这帛布单衣,亲自到传舍迎接。搞出许多假相,让朝廷来的人相信自己是被冤枉的,一旦来人说错话,他马上就翻脸,露出真面目,以此作为把柄来要挟,让人对他无可奈何。他在位的六十二年间,朝廷派来的官吏没有能在赵国待到两年的,总是被他惯以各种罪名,而且言之凿凿,严重的被处死,较轻的被判刑。所以,没有人赶去调查他。他派人到各县成立商人商会,收取会费,所得比收的租税还要多。

作为一个诸侯王,刘彭祖不喜欢建造宫室,也没有其它爱好,就是喜欢做官吏,他上书武帝,请求同意他替代官吏,亲自抓国中的盗贼,晚上经常带着兵卒在邯郸城巡逻,查房,吓得过往者不敢在赵国留宿。

彭祖的太子刘丹又是一个吃窝边草的家伙,他跟同父异母的妹妹又奸情,还跟自己的亲姐姐勾搭上了。此时江充在赵国,他将妹妹献给了太子丹。后来赵王屡次责备太子丹,太子丹认为是江充将自己的那些实情告诉了赵王,于是派人去抓江充。江充逃走了,他的家人被太子丹抓去。江充跑到京城,上书朝廷,告发了太子丹的淫乱事,太子丹被废。彭祖死后,儿子刘昌袭位。传国至汉末。

彭祖的小儿子刘偃被汉武帝立为平干王,传国到儿子刘元手中,刘元因为乱杀无辜,虽然生前没有受到惩罚,死后,朝廷认为刘元不宜再立嗣,只传了两代,国除。

中山王刘胜比较有名,主要是因为他又一个有名的后代——刘备。刘备是刘胜的十几代孙子。不过到刘备时,因为朝代已经更迭,而且刘备祖先是刘胜的庶子,所以家道早已跟王室沾不上边,只好靠编织草鞋为生。

刘胜被立为中山王的那一年,正好赶上七国之乱,事后,朝廷大员们都觉得诸侯国太

强大确实不是什么好事,于是不断削藩。诸侯王们身为王室成员,却经常受官吏们的欺负,还不敢诉冤枉。大臣们随便抓住一点儿鸡毛蒜皮的事情就要来为难诸侯王,所以诸侯王们心里都很憋屈。

建元三年,代王刘登、长沙王刘发、中山王刘胜、济川王刘明来到京城朝请。武帝安排宴席招待他们。席间,中山王刘胜听到音乐声,忽然哭了,武帝很奇怪,问他原因,他说,大家都是自己人,都是皇室成员,那些大臣们算什么,吹毛求疵,抓着一点儿事就为难诸侯王,他们这些人简直都没法子生活了,现在关系亲密的反倒被关系生疏的给治住了,所以,他非常难过。说的过程中,他一再落泪。同病相怜,那些诸侯王们也都跟着流泪,搞得武帝也伤心了,于是武帝将大臣们所上奏的那些关于诸侯王们的事情全部都作废了。刘胜这一哭,倒为广大诸侯王们谋了福利,哭得很值。他的这一长处,被他的后世子孙刘备继承和进一步发扬,刘备不但会哭,而且懂得把握时机,总能给自己带来好处。如果说陈平跟张良算是善谋的话,那么刘胜跟刘邦就算是善哭了。

刘胜跟彭祖正好相反,他不爱别的事,只对两件事感兴趣,一是喝酒,二是女色,所以他的孩子很多,足有一百二十多个,一些儿子恐怕连他自己都不认识了。在位四十三年,去世,传国直至王莽窜政,算是善终。

长沙王刘发能成为刘氏皇家成员纯属意外。他的母亲本是汉景帝的妃子程姬的侍女。景帝要召幸程姬,正好程姬身体不适,大概也就是女人每个月总有的那几天吧。但是皇命难违,她不好败坏景帝的兴致,于是让婢女唐氏顶替自己。正好这天夜里景帝喝得酩酊大醉,已经认不出谁是谁了,于是唐氏偷梁换柱,意外的捡了一个大便宜。第二天醒来,景帝发现睡在自己身边的女子并不是程姬,而是一个陌生的人,也不怪罪,一笑了之。要说这唐氏的命也的确好,不但捡了大便宜,实现了所有宫女嫔妃都做过的梦,而且一夜得子。时间一到,顺利产下一名男婴,于是唐氏顺利的变成了唐姬,虽然不敢说跟自己昔日的主子平起平坐,但是比起以前的侍女生活,简直可以说是旧时堂前衔泥燕,飞上枝头变凤凰。公元前155年,孝景帝大行封赏,他的六个儿子都被封为诸侯王。子以母贵,母亲比较受宠幸的,比如栗姬、程姬、贾姬,她们的儿子都被封在地段比较好的地盘,而唐姬因为出身卑微,又素无宠幸,所以刘发被封到遥远的楚地去做长沙王。不过他这这一宗还算稳当,传国七世,中间虽有个别不肖子孙,总算没有落得江都王刘非一样的下场,直到王莽时才绝国。

广川王刘越为王十三年,去世,太子刘齐嗣位。刘齐有一个臣子叫乘距,起初刘齐非常宠信乘距,可是正所谓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乘距被尊重,大概也有些飘飘然,结果得罪了刘齐,刘齐准备灭了他。谁料这小子事前得到消息,逃跑了。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刘齐将乘距的家族都抓捕了。乘距于是上书,告刘齐跟自己的亲姐妹通奸。朝廷没有处罚刘齐,希望他能改邪归正,但是刘齐非但没有汲取教训,反而屡次上书,告朝廷的公卿大臣,又告中尉蔡鹏祖逮捕了儿子刘明,还撂下狠话:“我要将你们斩草除根!”朝廷派人来调查,结果发现是刘齐信口雌黄而已,于是主管部门弹劾刘齐,欺君罔上,大逆不道。刘齐害怕了,上书说自己愿意率领广川国的勇士去出征匈奴。武帝答应了,不过还没等刘齐出发,他就病死了。主管部门认为刘齐犯下的罪孽实在太多,不宜在立国,武帝同意了。几个月后,武帝又不忍绝了哥哥的爵位,于是立刘齐的儿子刘去为广川王。刘去读过《易》、《论语》、《孝经》,又喜欢文学,算是个儒家中人。但是他却丝毫没有领会儒家宽仁爱人的精神。

刘去有两个宠爱的妃子王昭平、王地馀,曾经许诺要立她们为后。后来刘去生病,他的另一妃子昭信尽心尽力地侍奉他,于是刘去大为感动,对昭信的宠爱超过王昭平、王地馀。有一次,刘去跟王地馀玩儿,结果从刘地馀的袖中发现短刀一柄。这真是奇了怪了,王妃居然还用带刀?刘去觉得事情蹊跷,于是拷问王地馀,王地馀被打得实在受不了,就承认是自己跟王昭平商量好了,要谋害昭信。王昭平被牵扯进来了,但是这个女子十分倔强,任凭你怎么严刑拷打,她就是不服罪,于是刘去派人将针放在烧红的铁上,然后用烧红的针刺昭平,

昭平被迫认罪。为儆效尤,刘去将自己的所有嫔妃召集来,观看行刑。刘去亲自用剑刺死王地馀,让昭信杀死了昭平。行刑之后,昭信说:“那两个贱人的婢女会将事情泄露出去。”于是又杀死了三个婢女。

昭信生病了,梦见昭平跟地馀向刘去告自己,醒来之后她愤愤地说:“这两个贱人死了还想害我!只有烧了她们,让她们永远别想跟我作对。”派人掘出两人的尸体,用大火烧为灰烬。

杀死了两个妃子之后,刘去立昭信为王后。后来刘去又爱幸陶望卿为脩靡夫人,主管缯帛,崔修成为明贞夫人,主管永巷,也就是宫中监狱。昭信当然不会容忍刘去宠幸别的女人。于是她对刘去说:“陶望卿对我太不礼貌了,给我穿的尽是一些破旧的衣服,光鲜漂亮的衣服都留给她。还把好布料赐给宫人们。”刘去并没有为谗言所动,他对昭信说:“你多次说望卿的坏话,并不能减少我对望卿的爱。”他对望卿的信任令人感动,但是他又马上对昭信说:“假如让我知道她对我不忠,我就煮了她。”这分明就是为昭信指明了一条污蔑望卿的通道。于是不久,昭信就有发现了,她对刘去说:“不久前画工为望卿画像,望卿穿着透露,就在画工旁边搽粉。又多次出入南户,偷窥侍卫,估计跟他们有奸情吧。”刘去很生气,说:“好好监视她。”于是刘去不再宠幸陶望卿。后来刘去跟昭信喝酒,他的妃子们都在跟前,刘去作了一首小诗,说:“背叛了尊贵的人啊,自以为行事周密却被发现;做下了理亏的事情,开始让自己走上了绝路;做下了苟且之事,为自己埋下了隐患;固执的埋怨责怪别人,现在能怨得了谁!”还让他的那些后宫妃子们互相传唱。刘去说:“我这首诗歌是有所指的,就在你们之间。是你们谁,她自己心里清楚。”昭信知道刘去已经迁怒于陶望卿了,于是诬陷陶望卿,说她知道侍卫们的卧室,知道他们在哪里睡觉。又说郎中令的被子是绸缎的,一个臭男人怎么会有这么好的被子?估计可能是跟陶望卿有奸情。这番无中生有的谗言居然让刘去怒火中烧,他要去惩罚陶望卿了。昭信终于给陶望卿成功的加上了莫须有的罪名。为了杀一儆百,让别的妃子以后不要背叛自己,刘去带着后宫一干人等赶到陶望卿的住处,扒光她的衣服,让妃子们轮流打她。打够了,又让妃子们每人拿着一块儿烧红的铁烧陶望卿。这些妃子们都做了,这样的场面让她们感觉有些许泄恨的感觉,因为这个陶望卿昔日得到刘去的宠幸太多,她犯了众怒。但是笼罩在这些妃子心头的,更多的是恐惧,谁也不知道这样的命运什么时候会落到自己头上。刘去过去多么宠幸陶望卿,可是一翻脸,马上就变得这么残忍,那么她们这些还不如陶望卿的人,结局会不会比她更惨?陶望卿终于受不了了,在一阵惨叫声中,她冲出人群,跑出屋外,院中有一口井,一直给她提供甘甜的井水,让她的身体更加健康。但是现在,这口井成了她最好的归宿。陶望卿投井之后,昭信还不肯放过她。她派人将陶望卿打捞上来,那个浑身赤裸、伤痕累累的女人已经停止了呼吸。但是眼前的这副惨状丝毫没有勾起昭信的同情,她拿起一根木棍,毫不犹豫地捅进陶望卿阴中。一个人如果疯狂起来,将会变得如此可怕!仇恨让一个芊芊女子变成了一个让人望而生畏的恶魔。昭信折腾了一番,还觉得不够解恨,有让人割掉陶望卿的鼻子嘴唇,割断她的舌头。做完这些,她对刘去说:“上次杀掉昭平,她居然敢变成鬼魂来吓我。现在不如将陶望卿煮烂,让她成不了鬼。”她跟刘去一起,肢解了陶望卿,将碎尸放在一口锅中,放进毒药一并煮,还将那些妃子们都叫来观看,煮了一天一夜,终于煮烂了。烹了陶望卿,他们又杀死了陶望卿的妹妹陶都。

后来刘去几次跟妃子荣爱一起喝酒,昭信知道了,又开始说荣爱的坏话。她已经知道了刘去的软肋,知道怎么说他就会生气:“荣姬老是左顾右盼,意态似乎有所期盼,恐怕有私情。”此时荣爱正为刘去刺绣,刘去一怒之下,马上夺过荣爱手中的针就刺。荣爱也参与了对陶望卿的折磨,她对当时的情景至今还心有余悸,没想到事情这么快就落到自己身上了,恐惧之下,不等刘去折磨,她马上跳井自杀。结果被捞上来得及时,她还没有死,严刑拷问她,为了不至于落到陶望卿的地步,她干脆认罪,承认跟医生有奸情。但是她也没能逃脱折

磨,刘去将她绑在柱子上,将刀烧红,烧烂她的眼睛,又残忍地将她的两条大腿割下来,将铅消融灌进她的嘴里。当年吕后用这一手来对付她的情敌戚夫人,如今昭信也用这一招来对付她的情敌。荣爱死之后,被肢解,草草掩埋。凡是受刘去临幸的妃子,昭信总要找个理由将她杀死,前后一共杀了十四个人。过去受临幸被视为荣幸的事情,如今却成了催命符。一到夜晚,妃子们都战战兢兢,生怕刘去忽然想起自己。

昭信想要断绝其他宫女妃子受刘去临幸的可能,于是派自己的婢女去主管永巷,将宫女们住的房屋全部封闭起来,如果不是大型宴会,不许宫女妃子随便出来。刘去很同情这些人,为她们作了一首诗歌:“再没有比我们更忧愁的人了,这样的生活有什么意思;心中郁闷,不得释怀;心中压抑,忧虑堆积;难见天日,活着有什么意思?岁月流逝,时光不在。真想一死了之,也不后悔。”刘去让昭信打节奏,教妃子们学唱,唱完之后依旧关进房间,将房门堵死。只有昭信的侄女乘华夫人可以天天见到刘去,昭信和刘去跟着十几个酒徒赌友整天游玩享乐。

后来刘去因为杀死师傅,又让几个戏子脱光赤身裸体在宴会上取乐,被相国弹劾,朝廷派人来调查,戏子供出陶望卿跟陶都,说是刘去让教她们俩歌舞。使者要求召见陶望卿跟陶都,刘去当然找不出来,就对使者说,她们两个都因为淫乱,已经自杀。事情调查到这里,丝毫没有线索了,朝廷也觉得刘去的罪行并不算多大,于是赦免了他,只让他将陶望卿姐妹的尸体送还陶家。但是陶望卿因为之前已经被刘去给煮烂了,现在他哪里能交出陶望卿?所以说,有时候真的不能把事情做得太绝。无奈他只好找了一个跟陶望卿有些像的人,跟陶都一起交给陶家人。陶家老母亲认出那个冒牌货,说:“陶都没错,那个人不是望卿。”伤心欲绝的老人家整天在宫外哭哭啼啼,要宫里交还女儿的尸体,刘去一怒之下,让人将她也给杀了。刺客后来被抓住,经过审讯,对所犯罪行供认不讳,刘去也被供了出来。本始三年,朝廷派人调查的人上奏汉宣帝,请求逮捕刘去跟王后昭信。汉宣帝同意逮捕昭信跟一班侍女,进行审讯,刘去罪孽累累,一共残害十六人性命,本应处死,宣帝不忍,只废除刘去的爵位,将他贬到上庸去。刘去在途中自杀,昭信被处死。

四年后,宣帝又立刘去的哥哥刘文为广川王,两年后刘文去世,他的儿子刘海阳嗣位,这个刘海阳跟他的叔叔刘去是一路货色,因为淫乱以及残杀无辜,被废。

胶东王刘寄是汉景帝最喜欢的儿子,淮南王密谋造反之时,刘寄担心被吞并,私底下也在做准备。淮南王死后,朝廷追查诸侯王,刘寄因为私造兵器,说不清楚,又觉得自己跟皇上最亲,觉得很对不起皇上,最后郁郁而终,他觉得自己犯了大罪,所以连继承人都没有选定。皇上知道后,封他的两个儿子都为诸侯王。长子刘贤被立为胶东王,少子刘庆最得刘寄欢心,景帝立他为六安王。

刘贤传国五世,直到王莽篡政时。刘庆也是稳稳当当地传了五代,到王莽时。

清河王刘乘去世后,无子,国绝。

常山王刘舜在位三十三年,死后,他的儿子刘勃嗣位。刘舜的妃子很多,确实是妻妾成群。王后脩生太子刘勃,他宠幸的妃子生了刘平、刘商,还有一个很不受待见的妃子生了一个儿子叫刘兑。母亲不受待见,生的儿子当然也不会受待见,刘舜向来不把刘兑当儿子看。刘舜宠幸其他爱妃,对王后也很冷淡。后来刘舜生病,他的那些爱妃在他跟前伺候着,王后跟太子因为素来不被刘舜重视,所以他们也以牙还牙,对刘舜不理不睬。刘舜死后,刘勃嗣位,有人建议刘勃,应该给刘兑分些财物,毕竟刘兑跟刘勃是兄弟,但是刘勃并没有采纳。这引起了刘兑的强烈不满,于是他趁朝廷使者来奔丧的机会,上告刘勃跟皇后对父王刘舜不孝不敬,刘勃在守孝期间淫乱,肆意妄为。刘勃因此被废。后来皇上又封刘舜的儿子刘商为泗水王,刘平为真定王。两人都传国至王莽时。

景帝的这十三个儿子,四家无后,三家因为淫乱、残暴,先后国绝,六家传国至王莽时,这中间有几家虽然坚持到了最后,但是中间历尽艰险,可谓险象环生。正如鲁哀公所说:

“寡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未尝知忧,未尝知惧”。因为无忧,所以不懂居安思危,因为无惧,所以才会肆意妄为。人们常说,德才兼备,方能长久,对于这些诸侯王们来说,没有才能不要紧,没有品德,那就有些危险了。

汉武帝一共有六个儿子,除去孝昭帝,还有戾太子刘据、齐王刘闳、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昌邑王刘髆。

戾太子是汉武帝的长子,他的母亲就是大将军卫青的姐姐卫子夫。卫子夫年轻貌美,本是平阳公主家的一个歌女。平阳公主是汉武帝的姐姐,汉武帝即位几年了,但是还没有一个孩子。作为姐姐的平阳公主就有些着急,不断为他物色女子。一方面,有利于为汉家传宗接代,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自己的地位更稳固。汉武帝即位初期,因为年少,所以很贪玩儿,经常带着一帮人跑到宫外去。平阳公主私下从民间找了十几个美貌女子,准备献给弟弟。正巧有一次汉武帝到霸陵去玩,回来时路过平阳公主家。平阳公主趁机献上美女。但是可惜这些女孩子都不合武帝的口味儿,武帝有些不高兴。平阳公主连忙为弟弟准备宴席,派上一帮歌女舞女助兴。武帝一眼便看中了其中一个女子,她就是卫子夫。这可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平阳公主见弟弟刚才还是一脸不悦,现在却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下面的一个歌女,她立刻明白,自己要找的人出现了。所以,当武帝起身去更衣时,平阳公主连忙命令卫子夫前去服侍。眼见两人走进里间,平阳公主心里终于踏实了。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人群中跳舞。卫子夫服侍武帝更衣期间,该发生的事情就发生了。后来武帝将卫子夫带到宫中,几年后,便生下了一个儿子,起名叫刘据,他就是戾太子。

有太子的时候,汉武帝已经29岁了,对于十四五岁就已经结婚、十几年来一直没有孩子的武帝来说,这不啻于一件天大的事情,他被幸福砸中了脑袋,幸福之情可想而知。为他生了儿子的卫子夫在他心中的地位自然再没有人可以替代。后来,陈皇后被废,卫子夫顺利扶正成为皇后。刘据七岁的时候,被立为太子,武帝对其寄予厚望,为他立博望苑,广通宾客。刘据成年后,武帝一直忙于战事,也对方术乐此不疲,经常外出祭祀求仙,很多朝事便交给太子处理,太子宅心仁厚,处理事情的方式跟父亲完全不同。卫皇后为此多次劝解太子,要继承皇上的作风,要跟皇上的那班大臣打成一片。武帝知道后,认为太子做得很对,皇后错了。打天下尚武尚严,守天下尚文尚宽,不同的情况得走不同的路子。有人向武帝打小报告,说太子跟宫女胡闹,武帝没有责罚太子,而是赏赐给他二百个宫女。

后来因为奸臣江冲从中作梗,巫蛊事起,戾太子跟卫皇后牵扯其中。此时汉武帝一直在甘泉宫,很长时间都没有回宫中,皇后跟太子派人去问安,也从来得不得回答。太子受江冲陷害,准备向父皇澄清,但是他根本没有机会见到父皇,又担心重蹈秦朝太子的覆辙,于是在师傅石德的建议下,杀死江冲,发兵造反。兵败逃亡,后来被杀害。卫皇后自杀。后来武帝重新调查巫蛊案,发现太子是冤枉的,是受了江冲的陷害,于是灭了江冲的家族,建造了一座思子宫。可惜儿子已死,如今只有思念。

齐王刘闳早死,无子,国除。

燕王刘旦跟齐王、广陵王刘胥同一天被立为王,他博览群书、广招宾客。公元前90年,大哥戾太子死去,二哥刘闳早于公元前112年去世,刘旦觉得按照次序,自己应该被立为太子,于是上书,请求进京城宿卫皇宫。谁料汉武帝大怒,将使者关进狱中。后来,刘旦又因为有罪,被削去三个县。几年后,刘弗陵被立为太子,刘旦被彻底搁置起来了。但是刘旦的念头并没有断绝。武帝去世,昭帝即位,给各诸侯王下诏书,通告武帝去世的消息。刘旦得到玺书后,并没有因为丧父而痛哭流涕,他首先想到的就是皇位的归属,他说:“玺书不对劲儿,京城可能有变。”于是派遣心腹大臣寿西长、孙纵之、王孺等人去长安打探情况。王孺见到执金吾广意,问道:“陛下因为何病而死?即位的是谁家的儿子?今年多大了?”言辞间尽显咄咄逼人之势,广意回答道:“宫中都说陛下驾崩,于是大臣们共立太子为帝,好

像八九岁的样子,先帝出殡的时候他并没有出临。”这个广意大概素来受燕王刘旦的恩惠,所以对刘旦忠心耿耿。按说王孺这样的言辞显然大逆不道,依律该斩,但是广意身为宿卫皇宫的官员,非但没有怪罪之意,反而老老实实回答,可见他对刘旦的忠诚在少帝之上。见过了执金吾,王孺他们又拜见了汉昭帝的姐姐盖长公主,获得了些情报后回到燕国。王孺报告了京城的情况。刘旦说:“先帝驾崩,并没有给大臣们留下什么遗言,盖长公主又没有见到先帝,这中间肯定有什么问题。”于是他又派遣中大夫去朝廷上奏,希望能在诸侯国中为武帝立庙。此时昭帝年幼,大将军霍光禀政,他知道刘旦心有不满,于是赐给刘旦三千万钱,益封一万三千户,希望燕王能适可而止。但是刘旦想要的岂止是这些!接到朝廷的赏赐,刘旦怒火冲天道:“立子以长,这是祖宗的传统,我应该当皇帝,要这些封赏做什么!”暗地联结中山王刘胜的孙子刘长、齐孝王的孙子刘泽等,谎称武帝时曾经受诏,让修武备,以备发生意外。同时,刘旦准备向群臣摊牌,看看大臣们的反应如何。他首先让刘长以自己的名义向群臣下令道:“寡人受先帝恩德,被立为燕王,又受明诏,修武备,领库兵,责任重大,夙夜不安。不知道各位有什么高招来帮助寡人?燕国虽然小,也是周朝建国,上自召公,下自襄公、昭王,到现在有千年之久,难道说没有贤人吗?为什么寡人为王三十多年来没有听说呢?难道寡人不值得贤人辅佐吗?或者是大夫们有些地方没有想到吧?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现在寡人准备用心国事,奋发图强,抚慰百姓,移风易俗,该怎么做?请各位多想想,然后告诉寡人。”

郎中成轸对刘旦说:“大王失去了该得到的东西,只能自己去争取,不可以坐着干等。大王要是愿意起事,燕国中就连女子也会誓死效忠大王。”刘旦说:“高后时期,立刘弘为皇帝,诸侯大臣们恭敬地服侍他八年,高后去世后,大臣们诛诸吕,才知道刘弘不是孝惠帝的儿子。我是先帝的长子,却不得立,上书希望能为先帝立庙,又不许,即位的恐怕不是我们刘家的人。”于是刘旦与刘泽做了一件大胆的事情——广发檄书,说昭帝不是汉武帝的儿子,天下应该起兵诛之。他们希望以此蛊惑百姓,摇动人心。刘泽准备回到临淄,发兵响应刘旦,刘旦也处死了反对自己作乱的郎中韩义等十五人。刘旦谋反的事情被刘成知道后,刘成马上报告青州刺史隽不疑。隽不疑立刻逮捕了刘泽,上报朝廷。朝廷派使者到青州审问刘泽,刘旦暴露了,但是昭帝下诏,不要连及燕王,只将刘泽等人处死。

武帝临终前,将昭帝托付给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受命帮助霍光辅佐昭帝。昭帝即位期间,一直由大将军霍光处理朝政。昭帝的姐姐盖长公主个跟丁外人一直关系暧昧。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娶的是霍光的女儿,上官安有个女儿,年龄跟昭帝差不多大小。于是上官桀通过盖长公主将女儿送进宫中为婕妤,几个月后被立为皇后,上官安以皇后的父亲拜为骠骑将军,封为桑乐侯。霍光休息期间,政事由上官桀代为处理。上官父子位高权重,尊贵异常。于是他们对盖长公主很感激,想要报答她。他们想为丁外人求封,让他可以名正言顺地跟盖长公主在一起,就对霍光说,汉朝故事,列侯才能配公主,所以,应该为丁外人封侯。但是霍光认为丁外人跟盖主名不正言不顺,所以没有答应。上官桀父子又提出封丁外人为光禄大夫,可以合理合法出入宫中,又被霍光拒绝。上官桀在武帝时期就是太仆,位列九卿,又受命辅佐少主,如今孙女又是皇后,却连一个封赏也求不得,觉得很丢人,对不起盖主,于是对亲家霍光心怀怨恨,想要跟霍光争权。盖主自然也怨恨霍光。桑弘羊通过盐铁之事为国家积累了大量财富,自觉功劳甚大,于是为亲戚子弟求官,自然被霍光拒绝,他对霍光也很不爽。于是,因为对霍光的恨,盖主、上官桀父子、桑弘羊他们走到了一起。他们知道燕王也恨霍光,于是跟燕王连谋,准备打击霍光。上官桀父子跟桑弘羊派人以燕王的名义上书朝廷,说霍光出入僭用天子仪仗,还擅自调换兵将,恐怕会有非常之谋,希望昭帝能将燕王调回京城,以备不测。等到霍光休息日,上官桀将奏书呈上,然后从旁煽风点火,桑弘羊勾结了一班大臣,共同建议让昭帝废掉霍光大将军之职。书奏之后,昭帝没有批下来。

第二天,霍光上朝,在画室中听说此事,吓得不敢上殿。昭帝见群臣之中并不见大将

军,问道:“大将军在什么地方?”上官桀说:“他因为被燕王告发,所以不敢进来。”昭帝下令召大将军。霍光入殿,取下帽子,叩头谢罪。昭帝说:“将军戴上帽子,朕知道这封奏书是假的,将军没有罪。”霍光很不安,说:“陛下是怎么知道的?”昭帝说:“你调动校尉还没有十天时间,燕国远在千里之外,怎么能知道呢?再说,将军要是图谋不轨,不用校尉。”上官桀他们的阴谋流产。于是他们又阴谋让盖主摆酒席请霍光,伏兵杀他,然后废掉昭帝,迎立燕王为天子,上官桀想得更远些,等燕王来后,伏兵杀了燕王,然后自己称帝。但是这些美好的想象还没有变成现实,他们的阴谋就被发现了。盖主一个舍人的父亲知道了他们的密谋,上书告发。于是朝廷处死了上官桀他们,燕王刘旦上吊而死。国除。

广陵王刘胥跟齐王刘闳、燕王刘旦同时被立,长大之后,刘胥力大无穷,力能扛鼎。这样的人才要是放到战场上,那肯定会出人头地,深得武帝赏识,此时汉朝正对外用兵,但是刘胥并没有上书请愿去杀敌,而是在老虎熊罴面前显摆,气焰嚣张,不遵法度,所以即使戾太子、刘闳死去,燕王刘旦惹火武帝,武帝还是没有立刘胥为太子。昭帝即位后,刘胥见昭帝年少,没有儿子,于是觊觎皇位。他没有像燕王那样激进,而是采用了一种比较隐晦的方法——派人去楚地请了一个女巫叫李女须的,让她去巫山请神诅咒。凑巧的是,昭帝真的驾崩了,刘胥立刻对李女须佩服得五体投地,说:“这真是一个好巫师啊!”他相信依靠巫师的力量,自己就能登基为帝。后来霍光跟大臣们在考虑皇帝的人选时,也曾经想过刘胥,无奈他实在太无象,所以最终他们选择了昌邑王刘贺。既然以前已经有了经验,刘胥这次自然故伎重演,继续让李女须诅咒。凑巧了,二十七天之后,刘贺因为淫乱被废,刘胥更高兴了,视女巫为神明。多次赏给她财物。宣帝即位后,刘胥让女巫继续诅咒,可惜这次效果不明显。宣帝活了一年又一年,始终没有要驾崩的意思。八年后,还立儿子刘奭为太子。这下刘胥绝望了,说:“看来这天下到底不是我的。”停止了诅咒。后来因为儿子犯法被处死,他的一块地方被朝廷赏赐给贫民,于是他又诅咒上了。后来诅咒的事情败露,刘胥慌了神,药死了女巫跟二十多个宫女。那个李女须大概没有想到,自己最终把自己给诅咒死了。这个时候,刘胥已经是个六七十岁的老人家了,他良心发现,对太子刘霸说:“朝廷对我不薄,是我对不起朝廷,我罪孽深重,死后如果侥幸能得葬,一切从简吧。”然后上吊而死。

七年后,元帝立刘胥的儿子刘霸为广陵王,传国至王莽时。

昌邑王刘髆于公元前97年被立为王,十一年后去世,儿子刘贺即位。后来昭帝去世,没有继嗣,朝廷征刘贺为帝。可惜此人德薄寡能,不能当此大人,只在位二十七天就被废了。不过他也算幸运,创造了一项中国历史之最,算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被废之后,连昌邑王也丢了,只得了个海昏侯。食邑四千户。几年后,被削去三千户,成了一个破落户。

武帝的这几个儿子,齐王命短,昌邑王命薄,都享国日浅。另外三个因为造反都不得好死,不过朝廷念在亲人的份上,并没有为难他们的后人,燕王旦的儿子刘建继续为王,广陵王刘胥的两个儿子都得以封王,可谓对他们不薄了。

孝宣皇帝共有五个儿子,除去元帝,还有淮阳王刘钦、楚王刘嚣、东平王刘宇、中山王刘竟。

刘钦于公元前63年被立为淮阳王。他喜欢经书法律,聪明有才,胜过太子。宣帝也觉得他才真是是将来皇位的继承人。但是太子的母亲许皇后跟自己是贫贱夫妻,又早遭不测,所以不忍心废掉太子。宣帝担心刘钦日后会对太子的地位不利。于是选派韦玄成为淮阳中尉。韦玄成当初为了将父亲的爵位让给哥哥,装了一阵子疯。宣帝希望刘钦能明白自己的苦心,不要对朝廷不利。但是后来刘钦依旧觊觎帝位,妄图成为天子。不过他没有发兵造反,而是寄希望于元帝,希望他能将自己调回京城,然后再作打算。他有一个舅舅叫张博,之前因为张博不愿意从京城回到淮阳,所以刘钦对他很是不满。张博因为欠下一屁股债,到淮阳去找

刘钦,希望他能帮忙还上,被刘钦拒绝了。后来刘钦派人送给张博五十两黄金,张博很高兴,回信对刘钦大行奉承之意,还说:“现在朝廷没有贤臣,天灾多次出现,这足以让人担心。现在人心归于大王,大王为什么不请求到京城去辅佐皇上?”张博又让弟弟张光劝说刘钦应该听从张博的意见,让张博在京城联结受皇帝宠信的人以求入朝,刘钦没有答应。后来张光要到京城去,又一次提出了这个意思,这次刘钦没有拒绝,张光兴奋异常,马上派人快马加鞭到京城去告诉张博。张博马上写给刘钦一封信,说道:“我曾经北游燕赵,打算寻找一些能人异士。听说齐国有一个驷先生通晓《司马兵法》,是个大将之才。我也亲自拜访过他,的确与众不同。现在边境不安,天下骚动,没有这样的人才是不能平定的。我还听说北海边有一个贤人,是个绝世奇才,但是很难请得动,要是能得到这两个人的帮助,那就不用担心功劳难建了。”其实张博这个人是个善于坑蒙拐骗的小人,这次他将目标锁定到外甥身上。在心中夸夸其谈一阵之后,就开始说重点上了:“我愿意带着这两个人到西边为国家安定出一份力,却没有钱财,恐怕请不到他们。赵王派人带着牛、酒,黄金三十斤来请我,我没有接受,赵王又表示愿意聘我的女儿,聘金二百斤,我也没有接受。碰巧张光来说大王你愿意入朝,希望我跟张光能出力。我以为大王已经抛弃我了,没有想到还受大王惦记,我一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这一番话让刘钦很高兴,张博也马上得到实际利益了,刘钦帮他还了二百多万的债。

此时张博的女婿京房正受元帝宠信,京房将他与元帝的一些事情告诉了张博,张博马上写信给刘钦,说了这些秘事,还继续行骗:“我已经向石显提及你入朝的事情,估计没什么问题,但是需要上下打点,得黄金五百斤。现在陛下还不到四十岁就已经发齿掉光,太子幼弱,奸人用事。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情形比远古大水还严重。大王想要救世,现在正是时候。”刘钦听了这些不着边际的话,非常高兴,马上派人送黄金五百给斤给张博。后来京房被贬,他泄露跟皇帝的谈话的事情暴露,张博也随着暴露,刘钦紧随其后。京房、张博下狱,主管此案的官员奏请逮捕刘钦,元帝没有准许,只是派人去警告淮阳王不要有非分之想。

此事发生后,刘钦断绝了调去京城的念头,稳稳当当地当自己的诸侯王,死后传国给太子刘玄,刘玄传位给太子刘螾直到王莽时。

楚王刘嚣身体不好,所以也没有什么大的想法,因为生病,得到成帝的同情。传国两世就绝嗣。成帝又立楚王嚣的庶子为王,传国至王莽时。

东平王刘宇,跟楚王刘嚣同时被立为王。他长大后通奸犯法,元帝看在兄弟份上,没有责罚他,处罚了他的师傅跟丞相。刘宇侍奉母亲也不孝顺,搞得母亲上书朝廷,请求去守杜陵园。这下元帝不高兴了,派人带着诏书去见刘宇,说道:“孝敬长辈,忠于朝廷,这样才能永葆社稷,现在你还年轻,好好想想,路该怎么走,你自己选择。”同时还捎给刘宇母亲公孙婕妤一封信,说:“家庭和睦,福善临门,背心离德,祸患乃生。现在东平王还年轻,犯些错误也是正常的,希望太后能原谅他。”

公元前33年,元帝去世,刘宇对中谒者信说:“我听说朝廷大臣们都认为天子幼弱,不能治理天下,说我懂得文法,要立我为天子。我才不愿意呢!你看尚书早起晚睡,极为辛苦,我做不到这些。现在天气这么热,到哪里去建服舍为先帝守孝!”元帝驾崩的消息传来后,刘宇一共哭了三次,然后就该干什么干什么。酒照喝,肉照吃,妻妾不离身边。又处死了一个姬妾。被削去两个县。刘宇共在位三十三年,去世后儿子刘云嗣位。哀帝时期,刘云因为巫蛊,被废。刘云自杀,王后被处死,国除。

中山王早死,无子,国绝。

孝元皇帝有三个儿子,孝成帝,定陶王刘康,中山王刘兴。

定陶王刘康多才多艺,很受成帝喜爱,好几次差点儿代替太子刘骜。成帝即位后,对定陶王恩宠有加。刘康在位十九年去世,他的儿子刘欣嗣位。后来成帝去世没有儿子,大臣们共迎立刘欣为皇帝,史称哀帝。哀帝在位6年去世,时年23岁。

中山王刘兴在位三十年,去世,儿子刘衎嗣位。哀帝去世没有后代,朝廷大臣们迎立刘衎为天子,史称汉平帝,平帝在位5年去世,时年14岁。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试题汇编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试题汇编 一、选择题 1.(2007,宁夏)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说,雅典议事会的成员由400人改为500人,每(地区)部落出50人,而在以前,每(血缘)部落则出100人。上述变化发生于 A.梭伦改革前 B.梭伦改革时期 C.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 D.伯利克里人首席将军期间 2.(2007,广东)下列有关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说法,正确的是A.开创了政党政治的先河 B.城邦公民享有民主权利 C.自由民和奴隶都享有公民权 D.公民通过代议制方式行使权利3.(2000,北京春季)下列各项,作为中国奴隶制开始瓦解标志的是A.使用铁器和牛耕 B.鲁国实行按亩收税 C.商业繁荣,城市兴起 D.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4.(2005,天津)春秋时期,鲁国实行税亩制的目的是 A.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B.确立贵族土地私有制 C.增加地主租税收入 D.确立国家土地所有制 5.(2007,上海)商鞅变法功不可没,但他本人却被贵族诬告谋反,惨遭杀害。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损害贵族利益的是 A.重农抑商 B.统一度量衡 C.迁都咸阳 D.按军功授爵6.(2003,全国)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受田农民可以纳绢代役 B.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C.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D.一直延续到北宋 7.(2005,上海)北周鲜卑大臣豆卢?拮栽钙?官去学儒家经典,皇帝对此大加赞赏。使北周君臣醉心于汉文化的原因是 A.商鞅变法 B.王安石变法 C.孝文帝改革 D.张居正改革8.(2006,上海)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龙门石窟佛像造型逐渐呈现汉化的风格。这反映了 A.佛教的传入 B.疆域的扩大 C.民族的融合 D.全国的统一9.(2004,上海)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高达11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500多万缗,“民贫乏食”而反,造成这种统治危机的根源是

汉朝皇帝列表

汉朝皇帝列表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共210年 汉代有西汉,东汉两个时期。西汉又叫前汉,从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起至公元8年王莽代汉建立新朝止,因国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在东汉国都洛阳的南面,故称西汉。西汉共有14个帝王,包括吕后和昌邑王刘贺。所附的淮阳王刘玄,败降后被勒杀。 高祖(刘邦)字季(公元前256--前195年,一作公元前247--前195年)。 汉开国皇帝,为汉王4年,在帝位8年,于平定英布叛乱中胸部受箭伤,后创伤复发而死,终年53岁,葬于长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东35里处)。 惠帝(刘盈)(公元前211--前188年)。 高祖长子,高祖死后继位。在位7年,病死,终年24岁,葬于安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东30里处)。 文帝(刘恒)(公元前202--前157年)。 高祖第三子,惠帝死后,吕后立非正统的少帝。吕后死后,周勃等杀死吕产,迎立刘恒为帝。在位23年,病死,终年46岁。葬于霸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东35里处)。 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前141年)。 文帝第三子,文帝死后继位,在位16年。病死,终年48岁,葬于阳陵(今陕西省高陵县西南30里处)。 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前87年)。 景帝第十子,景帝死后继位。在位54年,于巡视途中病死,终年71岁。葬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17里处)。 昭帝(刘弗陵)(公元前94--前74年)。 武帝少子,武帝死后继位。在位13年,病死,终年22岁,葬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13里处)。 昌邑王(刘贺) 生卒年不祥。武帝孙,昭帝侄。昭帝死后无子,由他继位,在位27日,因淫戏无度,被辅政大臣霍光废黜,后事不祥。 宣帝(刘询)(公元前90--前49年)。 武帝曾孙,昌邑王被废后继位。在位25年,病死,终年42岁,葬于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15里处)。 元帝(刘奭)(公元前76--前33年)。 宣帝子,宣帝死后继位,在位16年,病死。终年44岁,葬于渭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东

古今中外重大改革

古今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浠水实验高中高三历史组 【知识整合】中外历史改革,从社会性质方面来看,可分为奴隶社会的改革、封建主义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三种主要类型。 (一)奴隶社会的改革:奴隶主贵族为实现富国强兵,达到某一政治目的而进行改革。如周文王改革,使商朝属国周到武王时成为本部强国;齐国的管仲改革使齐国很快成为东方强国;鲁国的“初税亩”促进土地所有制由国有制向私有制转变等。 (二)封建性质的改革: 1、目的:为了建立和巩固封建地主阶级政权。 2、确立封建制度的改革:(1)商鞅变法 (2)孝文帝改革 3、巩固和挽救封建统治的改革:(1)庆历新政 (2)王安石变法 (3)洋务运动 (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1、目的:为了建立和完善资本主义制度 2、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2)日本明治维新 (3)戊戌变法 3、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的改革:(1)罗斯福新政 (2)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四)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1、目的:摆脱苏联模式的弊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2、改革:(1)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2)中国的改革开放 (五)20世纪三次重大的成功的经济改革 1、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2、美国罗斯福新政; 3、中国的改革开放 【知识综合拓展】 一、如何全面认识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或变法 1、认识改革的本质和目的

改革的本质:改革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从本质上讲,改革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或调整。其背景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不适应。从适应的程度来看,一般有两种情况。 (1)整体适应、局部不适应条件下的改革。这种改革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前提下对具体制度或政策的局部调整,是改良性的改革,如王安石变法、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等。 (2)整体不适应时,必须从根本上推翻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确立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这种改革是革命性的,必然导致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如商鞅变法、俄国1861年改革、明治维新等。 改革的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 2、改革的类型(从阶级利益判断其阶级性) (1)奴隶主阶级的改革:管仲改革。 (2)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商鞅变法(前356年)、王安石变法(1096年)、张居正改革(1581年)。 (3)资产阶级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中国的戊戌变法(1898年)、美国罗斯福新政(1933年)、二战后欧洲各国的改革和日本民主改革等。 (4)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苏联改革、南斯拉夫改革、波兰改革、匈牙利改革、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中国的改革开放等。 3、改革与革命的区别 首先,改革所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方式,相对于革命来说具有相对和平的社会背景。改革是国家、政府的行为,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统治。而革命一般是由群众发动的,是自下而上的,革命中充满了暴力、斗争和激烈的矛盾冲突,其根本目的是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其次,改革与革命的目的不同。改革是统治者希望通过主动的政策调整来实现某种制度的自我完善,是在旧制度的基础上,对其中某些环节进行局部的改造,使其获得更好的发展,从而维护自己的统治。而革命则是对旧制度的根本改造,是新制度代替旧制度的斗争。 最后,由于革命采取的是暴力、流血的手段,因此必然要对国家机器等进行重建,所以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改革由于采用的是平缓的、主动的方式,是对原有社会制度的完善与改进,因此往往不会对生产力造成破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 4、改革的时代特点 (1)管仲改革:春秋争霸→加强军事。 (2)商鞅变法:建立新制度→内容深入、全面。 (3)辽、西夏的改革:顺应潮流→吸收先进文化,加快封建化进程。 (4)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改革:克服统治危机→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 (5)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顺应资本主义潮流→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6)美国罗斯福新政:克服经济和政治危机→政府全面干预经济。 (7)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摆脱苏联模式束缚→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5、改革原因 (1)旧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商鞅变法、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等。 (2)为达到某一政治目的:实现富国强兵的管仲改革等。 (3)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辽、西夏的改革,资本主义改革等。 (4)因统治面临危机而缓和矛盾: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等。 (5)吸收先进文化,加速本民族封建化:辽、西夏的改革。

南越王博物馆藏陶瓷枕十最

南越王博物馆藏陶瓷枕十最 北宋定窑珍珠地划婴孩纹腰形枕广州王维 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现藏500余件陶瓷枕,其中200余件是香港著名收藏家杨永德先生与夫人杨张瑞贞女士捐赠的,在此介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10件精品,以飨读者。 北宋定窑珍珠地划婴孩纹腰形枕

——最具艺术美感的珍珠地印花定窑枕 长24.3厘米,宽19.9厘米,高11.4厘米 印花是宋代河北定窑普遍采用的工艺技法之一,工艺素雅的定窑印花瓷器一向被视为陶瓷艺术的珍品。所谓珍珠地,是在纹饰的空隙处填印细而密的珍珠纹,故又称珍珠地划花。

这件瓷枕是珍珠地花纹枕中的佼佼者,它在灰白色瓷胎上施以印花珍珠纹作地纹,在枕面中心划一丰腴肥满的婴孩,枕侧面配以印花纹和珍珠纹,整件瓷枕造型完美,构图匀称,划法流畅,充满了艺术美感,也充分展示了定窑的工艺水平,是罕见的定窑珍品。 北宋汝窑天青釉如意形枕

北宋汝窑天青釉如意形枕 ——现存最大的汝窑瓷枕长23厘米,宽28.5厘米,高12厘米

汝窑是北宋五大名窑之首,窑址1987年被发现确认,在今河南宝丰县的清凉寺,即宋代的汝州辖内。汝窑主要烧造宫廷用瓷,存世仅20年左右,其传世品不足百件,是五大名窑中最少的,且散落于世界各地,由此可见汝窑瓷器之珍罕。 汝窑瓷器胎质坚细,多呈香灰色。釉色以青釉为主,分为天青、蛋青、茶青等多种。这件瓷枕是现存汝窑器中最大的,也是目前所见唯一的汝窑瓷枕,十分珍贵。其胎灰白色,施天青釉,釉色莹润,可见玛瑙泡和玛瑙光

(编者注:有学者认为此枕或系钧窑系产品,过去还有汝钧不分的说法) 北宋当阳峪窑三彩刻莲凫纹腰形枕 北宋当阳峪窑三彩刻莲凫纹腰形枕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二轮复习教案)

高考交汇点一:中国古代的治乱兴衰和重大改革 教学目标: 1.认识古代政权的兴衰演变; 2.了解古代盛世局面的形成原因、表现及概况; 3.了解古代乱世的形成原因、表现及结果; 4.系统归纳古代重要的改革,归纳和比较这些改革的背景、内容、成败原因,学会对改革的本质目的与实际成效进行综合评价, 学法指导: 正确分析历史人物与古代治乱兴衰的内在联系;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分析古代治乱兴衰的原因。知识整合: 一、治乱兴衰(封建盛世与统治阶级内部斗争) 1、盛世局面 (1)历史沿革 西汉:“文景之治”。西汉建立后,很注意吸取秦之教训,再加上汉初社会经济贫困等因素,使汉初文帝、景帝时能够以稳定统治秩序,恢复社会经济的现实需要出发,实现了休养生息政策。这一政策达到了应有的目的,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为汉武帝时期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东汉:光武中兴。东汉光武帝在位期间,注意调整统治政策,惩治贪官酷吏,提倡节约,(约束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使全国出现了较为安全的局面,使一度衰落的汉王朝又兴盛起来,故称“光武中兴”。 唐太宗:贞观之治。唐太宗继位后,吸取隋之教训,正确认识君臣关系,善于招纳谏,调整统治政策:经济上沿袭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以俭;政治上,采用隋唐三省六部制,知人善用,虚怀纳谏;文化教育上推行隋科举制,以儒为师,大兴学校;民族关系上通过军事、行政、和亲等方式,有效地实行了对多民族国家的管理;对外关系上,实行较积极的对外交往政策,从而使其在位时社会稳定,政治较清明,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百姓生活有所改善,史称“贞观之治”。 武则天:武周之治。 唐玄宗前期:开元盛世。得力于唐太宗治理国家的基础,经过武则天的推进,到玄宗开元年间,政治安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史称“开元盛世”。 朱元璋:洪武之治。明初,由于经过长期战机,人口减少,田地荒芜。为安定社会和增加收入,明太祖采取了鼓励垦荒,减免赋役,实行屯田,推广植棉等休养生息政策,使明初出现“洪武之治”的局面。 清朝:康乾盛世。清朝前期,中国封建制度虽已走向衰落,但在康熙、乾隆帝统治时期,也采取过一些恢复经济,缓和矛盾的政策。同时,在反击外来侵略、平定国内少数民族叛乱的斗争基础上,加强了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管理,一度形成“康乾盛世”的局面。 (2)分类 A、在长期战乱或分裂后,社会经济凋敝,急需安定社会秩序,休养生息,新王朝的统治者为顺应这一形势,采取加强中央集权,恢复经济的措施,因而出现治世景象。如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洪武中兴。 B、在长期休养生息,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盛世景象,如开元盛世、康乾盛世。 C、在社会出现严重危机之后,经过改革,调整政策等出现的所谓“中兴”。但“中兴”并未解决社会的根本矛盾,所谓的“中兴”也只能是暂时的。 (3) 盛世局面形成的共同原因

历朝历代皇帝列表

历朝历代皇帝列表 黄帝王朝纪元前2698年建立BC2698-BC2208年共7帝立国491年 第一代首任黄帝姬轩辕首都有熊(河南新郑) 第二代长子姬玄嚣生子蟜极次子姬昌意帝子 第2任姬己挚BC2598年—BC2515年 第三代姬蟜极 第3任玄帝姬颛顼BC2515—BC2437年 第四代 第4任俈帝姬夋BC2437—BC2367年 姬穷蝉生子敬康 第五代 第5任姬挚BC2367—BC2358年 第6任尧帝姬伊放勋BC2358—BC2258年敬康/句望 第六代姬句望 第七代姬桥牛 第八代姬瞽叟 第九代 第7任舜帝姬姚重华BC2255—BC2208年 大夏王朝BC23世纪—BC18世纪首都安邑(山西夏县)共19王立国440年 第1任禹帝姒文命BC2205—BC2198年姒文命也是黄帝姬轩辕的后裔 第2任姒启 第3任姒太康 第4任姒仲康 第5任姒相 第6任后羿(妻嫦娥) 第7任寒浞 第8任姒少康 第9任姒杼 第10任姒槐 第11任姒芒 第12任姒泄 第13任姒不降 第14任姒扃 第15任姒廑 第16任姒孔甲 第17任姒皋 第18任姒发 第19任桀帝姒履癸BC1819—BC1766年 大商王朝BC18世纪—BC12世纪首都亳邑(河南商丘)共31王立国662年第1任成汤帝子天乙

第2任子外丙 第3任子仲壬 第4任伊尹 第5任子太甲 第6任子沃丁 第7任子太庚 第8任子小甲 第9任子雍己 第10任子太戊 第11任子仲丁一迁嚣邑(河南荥阳)24年 第12任子外壬 第13任子河亶甲二迁相邑(河南内黄)10年 第14任子祖乙三迁耿邑(山西河津)9年四迁邢邑(河北邢台)117年 第15任子祖辛 第16任子沃甲 第17任子祖丁 第18任子南庚 第19任子阳甲 第20任子盘庚五迁殷邑河南安阳)204年(此时商朝也称殷朝) 第21任子小辛 第22任子小乙 第23任子武丁 第24任子祖庚 第25任子祖甲 第26任子廪辛 第27任子康丁 第28任子武乙六迁朝歌(河南淇县)行都77年 第29任子太丁(文丁) 第30任子帝乙 第31任纣帝子受辛 大周王朝之西周 BC12世纪—BC771年共37王立国879年第1任天王姬发(武王) 第2任成王姬诵(周公姬旦摄政八年) 第3任康王姬钊 第4任昭王姬瑕 第5任穆王姬满中国第一部成文法典,大臣吕侯制定,史学家称"吕刑". 第6任共王姬翳扈 第7任懿王姬囏 第8任孝王姬辟方 第9任夷王姬燮 第10任厉王姬胡BC841—BC828(周公召执政BC841年中国历史开始有纪年) 第11任宣王姬静BC827—BC782年在位46年 第12任幽王姬宫湦BC781—BC771年在位11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西周结束。

王莽改制

1、王莽改制的主要内容及失败原因 王莽改制的主要内容有六: (1)“更名天下田曰王田”,私人不得买卖,用恢复井田制的办法来解决土地问题。 (2)改奴婢为“私属”,亦不得买卖。 (3)实行“五均六莞”,即在国都长安及五大城市设立五均官,政府管理五均赊贷及管理物价,征收商税,由政府经营盐、铁、酒、铸钱和征收山泽税。 (4)改革币制。 (5)改革中央机构,调整郡、县划分,改易官名、地名 (6)改变少数民族族名和首领的封号。 王莽改制为什么会失败,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王莽改制期间出台的一些政策违背了客观规律。如“王田制”,将全国土地收归国有,并按井田制重新分配。在这里王莽着意于立即消除土地兼并,初意未始不善,但这一政策违背了当时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规律,这就注定了它的失败。再如币制改革恢复已被历史淘汰的原始货币,直接违反货币发展规律,徒增货币流通的障碍。 其次改革过急过速,容易采取一些过头的政策措施而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致使改革失地社会基础。

如王莽将奴婢改为“私属”,并禁止奴婢买卖,本意是要制止奴婢数量的扩大,解决社会上日益严重的奴婢问题。但这项措施也遭到了上自蓄奴之家,下至失地之民的反对,因为禁止奴婢买卖,既触犯了官僚、豪富的利益,又使失去土地而无路可走的农民断绝了一条卖身为奴的生路。 第三王莽还采取行政手段,对不恰当的改革措施强制推行,引起普遍不满。 如币制改革中以小易大,以轻换重,所铸大泉,重不过12铢,只相当于五铢钱的2.4倍,却要当五铢钱50枚用,所铸重一铢的小泉,却要与五铢钱1枚相等。如此不合理比值的存在,就难以禁止盗铸私钱。王莽只得实行诸如“以私铸钱死”、“一家铸钱,五家坐之,没入为奴婢”等严刑酷法来强行禁止。但是,政策强制对于经济规律是无法抗拒的。所以不管王莽把政治强制强化到何等程度,依旧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想当然的改革措施终究得不到贯彻。 另外,王莽还多次挑起同周边少数民族的战争,试图

参观南越王博物馆的思想汇报

参观南越王博物馆的思想汇报 篇一:参观南越王博物馆心得3 参观南越王博物馆心得 今天小主人报的所有队员们来到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了解探索。 首先小记者集合在一起。有三名同学勇敢地进行播报,播报完毕后我们到录像厅看录像,录像主要是讲家如何把文物挖出来的…… 看完录像,讲解员阿姨带领我们到南越王的墓址,据阿姨讲,这些文物就储存在象牙山里。1983年的时候,广东省政府在象牙山上搞地建,建旁边的大楼打地基的时候,就发现了南越王的墓。我们从墓道去到各个室,墓道两旁有许多大石块,在墓板下工作人员发现了两具尸体靠在墙上,专家认为,这两具尸体应该是两位士兵。从墓道向前走,也发现了一具尸体,这具尸体手上拿着一个玉玺,据上面的字推测出这时当年的管家。在旁边一个房门里放着许多乐器,还有一具尸体,据工作人员推出他是一位乐器师。在另一房间发现南越王生前所使用的生活用品,就是当年发现南越王的地方,由于他的馆衣是木头做的,所以出土时已经腐烂了,他身穿的衣服发现了玉片的原件,上面还有一些丝绸。再前走几米,左右有两个小房子,在右边房子里发现有四具尸体,

这四位尸体是南越王的妻子。这四位夫人,其中一位夫人手里拿着一柄纯金的,其它三位夫人拿的是金的。左边的小房也有四具尸体,这四具尸体是奴才,因为他们手上拿着碗、碟子、高脚杯。 接着我们去参观陈列楼,里面的珍宝形态各异,都是无价天宝。然后我们又去各个陈列室,里面都是香港雕刻家送给南越王博物馆的礼物,它们分别是虎威枕、把脉枕…… 最后我们通过采访工作人员,更加加深了我对西汉时期的社会制度,风俗人情等的了解。对我今后学习历史有了更大的帮助。 广州市海珠区宝玉直小学 二年级一班 郭子凡 XX-4-20 篇二:赴南越王墓参观实践活动总结 赴南越王墓参观实践活动总结 11月21日计划已久的南越王墓参观终于进行了,虽然活动没有想象中美好,但也收获颇丰。 整个参观过程比较顺利,参观了玉枕展示,巫与神的世界,三星堆文化展览,南越王墓原址,南越王墓珍宝展览等。感受了南粤大地古老的文明,感受到了中国古代人得智慧。

中国人民大学633历史学综合历年真题(回忆版)

2013考研中国人民大学633历史综合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 河西四郡,交子,三法司,校邠庐抗议,中日台事专条,博古,制宪国大(70分) 二:材料分析题 第一个问台阁和计吏的意思,以及东汉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第二个是劝学篇里的一段,分析作者的思想以及进行评述。(60分) 三:论述题四选三, 1、府兵制在北魏隋唐的情况。 2、清末立宪派。 3、明建立后的中央统治体制的变化。 4、评价正面战场敌后战场(120分) 2014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综合(633)考研真题(完整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安西四镇、《史通》、庆历新政、琦善、丁戊奇荒、《新潮》、四平战役【70分】 (二)材料题 第一道材料题是三个材料: 1.《左传》:初,税亩,非礼也,谷出不过藉,以丰财也。 2.《汉书·食货志》:周室既衰,暴君污吏慢其经界,徭役横作,政令不信,上下相诈,公田不治。故鲁宣公“初税亩”,《春秋》讥焉。于是上贪民怨,灾害

生而祸乱作。 3.《国语·齐语》: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政不旅旧,则民不偷;山泽各致其时,则民不苟;陆、阜、陵、墐、井、田、畴均,则民不憾;无夺民时,则百姓富;犠牲不略,则牛羊遂。 问:1.解释“初税亩”“公田”和“相地而衰征”;2.谈谈你对这三个材料的认识。【分别15分,整道题30分】 第二道材料先断句,只用逗号,三个问题:1.本段文字出自文章的题目、作者是谁;2.解释这段文字;3.谈谈你的看法。【整道题30分】 材料是严复的《论世变之亟》: “夫自由一言,真中国历古圣贤之所深畏,而从未尝立以为教者也。彼西人之言曰:唯天生民,各具赋畀,得自由者乃为全受。故人人各得自由,国国各得自由,第务令毋相侵损而已。侵人自由者,斯为逆天理,贼人道。其杀人伤人及盗蚀人财物,皆侵人自由之极致也。故侵人自由,虽国君不能,而其刑禁章条,要皆为此设耳。中国理道与西法自由最相似者,曰恕,曰絜矩。然谓之相似则可,谓之真同则大不可也。何则?中国恕与絜矩,专以待人及物而言。而西人自由,则于及物之中,而实寓所以存我者也。自由既异,于是群异丛然以生。粗举一二言之:则如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中国贵一道而同风,而西人喜党居而州处;中国多忌讳,而西人众讥评。其于财用也,中国重节流,而西人重开源;中国追淳朴,而西人求欢虞。其接物也,中国美谦屈,而西人务发舒;中国尚节文,而西人乐简易。其于为学也,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其于祸灾也,中国委天数,而西人恃人力。若斯之伦,举有与中国之理相抗,以并存于

中国历史朝代皇帝列表大全

中国历史朝代皇帝列表大全 一、中国古代皇帝概况: 中国历代皇帝到底有几位?各说不一,如果只从秦始皇开始算起,秦朝2位,汉朝31位,三国11位,晋朝16位,五代十六国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3位,唐朝22位,五代十国55位,宋朝18位,金辽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还有南明、北元,其它诸如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太平天国洪秀全父子、甚至称洪宪帝仅两个月的袁世凯,加起来一共408位。 但如果把秦始皇以前历时840年的东、西周朝和春秋、战国时代之王、公、侯加进去,就更多了,这些君王总共121位,公217位,侯23位。若再把周朝以前的商朝、夏朝60帝也算进去,中国帝王应该有829位。 尝试从廿五史等工具书中搜集大量帝王资料,编制一览表,包括朝代、称号、生殁年代、在位年代、登基岁数、年号等,并在备注中列出死因。试将这四百多位帝王之资料浓缩在此文中。 中国皇帝虽然自命天子,被称万岁,但长寿者不多,短命者不少,五十岁以下的占一半以上(秦始皇以前的不算在内。其余约卅位生卒年份不可考)。 超过八十岁的只有五位,即最长寿的乾隆皇帝(88)、梁武帝萧衍(85)、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81)、宋高宗赵构(80)和五代吴越武肃王钱□(80)。 超过七十岁的有十位,包括元世祖忽必烈(79)、唐玄宗李隆基(77)、明太祖朱元璋(70)和三国吴大帝孙权(70)等。 超过六十岁的有38位,包括汉武帝刘彻(69)、康熙皇帝(68)、元太祖成吉思汗(65)、隋文帝杨坚(63)和汉高祖刘邦(61)等。 超过五十岁的有60位,包括雍正皇帝(57)、唐太宗李世民(50)等。 40岁到49岁的有55位,包括秦始皇赢政(49)、宋太祖赵匡胤(49)、南唐后主李煜(41)、清太宗皇太极(41)等。 30岁到39岁的有62位,包括魏文帝曹丕(39)、光绪皇帝(37)、咸丰皇帝(30)等。 20岁到29岁的有50位,包括秦二世赢胡亥(23)、顺治皇帝(23)等。 10岁到19岁的有28位。 而十岁以下的娃娃皇帝有29位,包括八岁的汉质帝刘缵,六岁的元宁宗、两岁的汉冲帝刘炳和才生下100天就登基、不满周岁就死去的汉殇帝刘隆。 这些未成年就夭折的小皇帝,不可能有所作为。然而,有些皇帝才几岁就登上皇位,一坐就是几十年,而且影响相当深远。 在位最久的皇帝是康熙(61年)和乾隆(60年)。 汉武帝和西夏仁宗都是54年,西夏崇宗53年。 在位超过40年的有11位,包括辽圣宗(49年)、明神宗万历帝(48年)、梁武帝(47年)、辽道宗(46年)、元顺帝(46年)、明世宗嘉靖帝(45年)、

中国古代改革及其启示

中国古代改革及其启示 摘要:中国古代改革、变法众多,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变法成功者,国家富足,军队强大,成为当时的强国;变法失败者,国家都走向衰微,以致灭亡。无论成败每次改革都有激烈的斗争,这无数次革新与变法实践表明,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今天改革开放是时代的主旋律,学习古代改革史,总结改革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其中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有益的启示。 一、中国古代改革或变法的类型 中国古代历史上革新与变法无数,主要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类型:一是奴隶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改革,如管仲改革等。二是地主阶级的封建化政治改革,如商鞅变法、李悝变法等。三是少数民族为汉化而进行的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耶律阿保机改革、清初皇太极改革等。四是封建统治者为挽救统治危机而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如王莽改制、周世宗改革、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等。五是开国的相对贤明君主对统治政策的调整和改正:汉高祖、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明太祖、康熙帝等对统治政策的调整。 二、改革或变法成败的规律 一场改革的成败,通常有四个决定性的因素。 (一)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是最根本的因素。当政治、经济制度不能保证国家实施有效管理,从而违背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时候,就要改变这种制度,也就是对上层建筑中的某些老化腐朽的环节进行必要的调整,更新和改造,并相应的对生产关系中的某些环节做局部的调整,更新和改造就成为必然的趋势。因而,改革与变法实际上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运动的结果。否则,改革虽能藉强力强制颁行,但最终行而不远。例如北魏孝文帝改革正是顺应了当时那种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发展趋势,公元485年颁布均田令,实行汉化政策。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可以说是历史上比较成功的改革之一。但是,历史上的王莽改制却是和历史发展趋势背道而驰。王莽改制以“王田私属,不许买卖”的策略对当时土地兼并剧烈、人民沦为奴婢、阶级矛盾激化的时弊开了一剂对症药方,而结局适得其反,即是因为当时的历史事实已雄辩地证明封建土地私有制是能促进封建经济走向初步繁荣、推动当时的生产力向前发展的,“王田制”则是一种历史的反动,必然为历史的进步所唾弃。 (二)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的力量对比 有些改革虽然也符合历史发展趋势,但由于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而导致夭亡,如宋朝的王安石变法即为典型例子。他采取一系列措施: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王安石变法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却被废除,因为新法触犯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

定:南越王墓博物馆导游词

南越王墓博物馆导游词 (南越王历史概况及墓原址介绍) 大家好,我们马上要参观的景点是南越王博物馆,博物馆里面珍藏了南越王墓中出土的文物一千多件套,共万余件,集中反映了两千多年前南越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状况。南越王墓是广州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国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参观博物馆之前,我向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南越国的历史。 各位朋友,在广州历史上有一个重要的朝代,就是南越古国。南越国开国之君是赵佗,即南越武帝。赵佗是战国时的真定人,真定即今河北省的正定县。他青年时代随秦军出征岭南,英勇善战。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岭南设臵桂林,南海,象郡三郡,赵佗被任命为南海郡中的龙川县令。秦始皇死后,农民起义席卷中原,天下大乱。当时任南海郡最高长官的任嚣病危,便把赵佗召到身边共商大计,并任命赵佗为南海郡郡尉。任嚣死后,正值秦末楚汉相争,时任南海郡尉的赵佗趁中原大乱无暇顾及岭南之际,发兵吞并桂林,象郡,于公元前203年建立越国,定都番禺。赵佗自称南越武王。赵佗在位期间,积极传播中原文化,推广铁器和农耕,发展海上交通贸易,促进岭南地区社会历史的全面发展,是岭南开发史上的重要时期。 公元前137年,第一代南越王赵佗去世,由于他去世时已达101岁高龄,其儿子和长孙都先于他去世,所以他的王位交由次孙赵眜,是为南越国的第二代王,南越文王。赵眜在位16年,这位祖籍河北,在广东土生土长的年轻国王,体弱多病,性格内向,贪图享乐,碌碌无为,喜爱服食丹丸以追求长生不老,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他大约在公元前122年就病逝了,经测定年龄仅40多岁。临死前召回儿子婴齐(在汉都长安当人质)继位,为南越明王。 第三代王赵婴齐、第四代王赵兴及第五代王赵建德都比较平庸,没什么作为,对汉朝的依附也越来越深。特别到了第四、第五代王,南越国内部分裂,樛太后和吕嘉之间的矛盾非常深,并最终导致了他们之间的互相残杀,最终被汉武帝大军所败,公元前111年,南越国亡。汉武帝在平定南越后,将原来的南越国属地设臵了九个郡,直接归属汉朝。这样,由赵佗创立的南越国经过93年、五代南越王之后,终于被汉朝消灭了。 关于南越国五代王的陵墓,第一代越王赵佗、第二代越王赵眜及第三代越王赵婴齐生前都筑有陵墓,而第四代王赵兴和第五代王赵建德已近亡国,所以没有建成陵墓。据说南越国前三位君王的墓室里有珍宝无数,三国时孙权派人到岭南到处挖掘,赵婴齐的明王墓就在那时被孙权盗掘,发了一笔大财。而赵佗之墓至今不知所在,已经成了考古史上的一大悬案。 我们今天参观的是第二代王赵眜的陵墓。关于这位南越王陵墓的发现,完全是一种机缘巧合。 象岗山原是越秀山西边的一座小山包,明代建城筑路时,使它与越秀山分隔成为一座孤峰。1983年6月,原准备在这里建成一座五星级酒店,但在基建施工中被削去了17米多的时候,挖土机突然挖不动了。原来遇到了一块大石板,动用起重机吊起石板后露出了一条

中国古都的变迁与文化融通

中国古都的变迁与文化融通 本文为台湾辅仁大学中西文化研究中心资助研究项目。原题为《论中国古都文化与当代文化的融通》 中国古都学是研究我国历史上的都城的形成、发展、繁荣、萧条,或至于消失,或经过改革成为新的城市的科学。 历史上的都城,都是其当世相应的王朝或政权统治区域的政治中心,也是其时的文化中心。我国历史悠久,王朝或政权先后迭出,极为繁多,莫不皆有其都城。或绍继前代,或自创新局,皆能使之成为一时的政治中心,同时也使之成为一时的文化中心。能够成为文化中心,自是由于各方文化的荟萃。都城既荟萃各方的文化,又复以之向外传播,影响各方,相互融通,推陈出新,有所发展。时移世易,当时都城,过后皆成古都,仿佛已为陈迹。然文化源流初未稍断,仍在融通发展之中,数千年来始终一脉相承。中华文化瑰丽奇特,是自有来由的。 不佞前撰《中国古都和文化》已就古都尚为都城时的文化略事论述。今当再就其与当代文化的融通,加以董理,以见其间演变的过程与痕迹,并为今后城市的发展提供论据,俾其能显示出具有历史渊源的独特风格,卓立于当代,而且愈益发展,使其宏伟雄姿,垂之久远。虽说是探索古都文化与当代文化的融通,然为了明了其间的来龙去脉,有时候还免不了要追述既往,以便作相应的梳理。 一、由都城到古都的变迁 我国历史悠久,王朝或政权相当繁多,因而改朝换代之事,不断发生。每当改朝换代之际,对于前代都城的处理曾经有过不同的方式。大致说来,可有四种类型:一是王朝被灭,都城被毁成为废墟。商代的殷虚、西周的丰镐、秦的咸阳,西晋的洛阳、北齐的邺、陈的建康皆难免这样的浩劫。周人灭殷之后,以其地封殷后武庚。武庚以作乱为周所诛,又以其地分为邺、鄘、卫三国。

浅论汉末王莽改制的经济措施

论汉末王莽改制的经济措施 ——“代汉称帝”篡位者的改革

王莽字巨君,魏郡元城人,西汉孝元皇后的侄儿,建立新朝。幼年时父亲王曼去世,很快其兄也去世。王氏家族是当时权倾朝野的外戚家族,王家先后有九人封侯,五人担任大司马,是西汉一代中最显贵的家族。汉末以来,政治腐败,朝廷奢华无度,豪强地主大量兼并土地,百姓流离失所,贫富分化严重,政治危机愈演愈烈。这时,具有先进封建思想的王莽代汉称帝,以期通过改制来缓解社会矛盾,维护农民的利益,达到实现民富国强的目的。 一、王莽改制的经济方面内容 王莽改制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和对外关系等三方面的内容。在政治方面,为了表示改朝换代,革汉立新,废刘兴王,王莽根据儒家经典,将一大批政府机构和官职改换名称。在同周边各民族的关系上,王莽一改西汉自昭宣以来建立的平等友好关系,妄自尊大,使中央政府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日趋恶化。在经济方面,王莽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 1、废除五铢钱,推行新币制 王莽共进行了四次币制的改革。第一次是在他即位前的居摄二年(公元7年),发行3种新的货币:大泉五十、契刀五百和一刀平五千,与五铢钱并行。同时,禁止人们据有黄金,黄金一斤作价一万钱由国家收兑。新朝建立后,王莽又在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进行第二次改革,废除五铢钱及刀币,另外发行宝货,计有五物(金、银、龟、贝、铜)、六名(钱货、黄金、银货、龟、贝货、布货),共二十八种货币。由于货币种类太多,换算起来又十分困难,因此流通非常不便,所以人们仍在暗地使用五铢钱。为推行新币制,王莽采取强制措施,下令严禁私铸钱,甚至民家藏有铜、炭者,都被指为私铸货币,一家盗铸,五家连坐。即使这样,也无法使新货币顺利流通。一年以后,王莽被迫废除刚刚施行的二十八种货币,只留小钱值一和五钱五十两种继续使用。第四次改革是在天凤元年(公元14年),废大、小钱,另作货布、货泉两种。货泉重五铢,货布重二十五铢,但一货布却值二十五货泉,货币价值的比例十分不合理。这次改革,非但没有理清混乱的货币体制,反而加剧了混乱。而且,这些改革都是以新铸的劣质货币代替质量较高的旧币,然后又以更劣的货币代替原来铸造的货币,每更换一次货币,百姓就要遭受一次盘剥。由于这些货币无信誉可言,所以在王莽施行货币改革期间,

参观南越王博物馆的思想汇报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参观南越王博物馆的思想汇报 篇一:参观南越王博物馆心得3 参观南越王博物馆心得 今天小主人报的所有队员们来到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了 解探索。 首先小记者集合在一起。有三名同学勇敢地进行播报,播报完毕后我们到录像厅看录像,录像主要是讲家如何把文物挖出来的…… 看完录像,讲解员阿姨带领我们到南越王的墓址,据阿姨讲,这些文物就储存在象牙山里。1983年的时候,广东省政府在象牙山上搞地建,建旁边的大楼打地基的时候,就发现了南越王的墓。我们从墓道去到各个室,墓道两旁有许多大石块,在墓板下工作人员发现了两具尸体靠在墙上,专家认为,这两具尸体应该是两位士兵。从墓道向前走,也发现了一具尸体,这具尸体手上拿着一个玉玺,据上面的字推测出这时当年的管家。在旁边一个房门里放着许多乐器,还有一具尸体,据工作人员推出他是一位乐器师。在另一房间发

现南越王生前所使用的生活用品,就是当年发现南越王的地方,由于他的馆衣是木头做的,所以出土时已经腐烂了,他身穿的衣服发现了玉片的原件,上面还有一些丝绸。再前走几米,左右有两个小房子,在右边房子里发现有四具尸体,这四位尸体是南越王的妻子。这四位夫人,其中一位夫人手里拿着一柄纯金的,其它三位夫人拿的是金的。左边的小房也有四具尸体,这四具尸体是奴才,因为他们手上拿着碗、碟子、高脚杯。 接着我们去参观陈列楼,里面的珍宝形态各异,都是无价天宝。然后我们又去各个陈列室,里面都是香港雕刻家送给南越王博物馆的礼物,它们分别是虎威枕、把脉枕…… 最后我们通过采访工作人员,更加加深了我对西汉时期的社会制度,风俗人情等的了解。对我今后学习历史有了更大的帮助。 广州市海珠区宝玉直小学 二年级一班 郭子凡 20XX-4-20 篇二:游南越王宫博物馆有感 俯身看去,一片黄土,横亘秦砖、汉井??考古学家将当时南越王宫曲流石渠遗迹真实还原,还有历朝古井和层层叠压的考古地质层,记录从秦汉至民国12个历史时期的文化

论王莽改制下的改革

论王莽改制下的“五均”政策 摘要:西汉末年经济体制崩溃,王莽政权上台之后针对社会存在的土地兼并严重、市场经济混乱、国家财政危机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改革方案,史称“王莽改制”。“王莽改制”的措施包括本文侧重谈论王莽时期提出的“五均”政策,通过分析该政策的职能,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王莽“五均”政策 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王莽颁布了五均诏令:“夫《周礼》有赊贷,《乐语》有五均,传记各有斡焉。今开赊贷,张五均,设诸斡者,所以齐众庶,抑并兼也。”王莽决心仿照古制,在首都长安和全国五大城市推行“五均”政策,以达到统一百姓,抑制兼并稳定政权的目的。于是,一场工商改革拉开了序幕。 王莽“遂于长安及五都立五均官”,在首都长安及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共六大城市设置五均官,原长安东市市令1、西市市令以及洛阳等五城的市长,均更名为“五均司市师”。并且改变这六大城市的名称,“东市称京,西市称畿,洛阳称中,余四都各用东西南北为称”。其下再设置交易丞五人和钱府丞一人.交易丞的职能是平衡物价,掌管贸易;钱府丞的职能是征税及发放赊贷,掌管货币。 那么,五均是如何发挥它的作用的呢?根据《汉书·食货志》的记载,五均司主要有以下几个职能:首先,“诸司市常以四时中月实定所掌,为物上中下之贾,各自用为其市平”,交易丞要以本市场四季中间一个月(二、五、八、十一月)的商品交易价格为基础,根据商品上中下三种质量,制定出上中下三种价格,称为“市平”,作为指导和干预市场交易的标准价。但同时,各地的市场物价“毋拘它所”,允许有差别。在实施过程中,五均官要根据市场的供需来调控物价。“众民卖买五谷布帛丝绵之物,周于民用而不雠(售)者,均官有以考检厥实,用其本贾取之,毋令折钱。”如果五谷布帛丝绵等生活必需品供大于求而出现滞销,由各市均官按其本价予以收购,不要让出售者亏本。另外,“万物卬贵,过平一钱,则以平贾卖于民。其贾氐贱减平者,听民自相与市,以防贵庾者。”即当市场物价超过“市平”价格时,由均官按照“市平”价格出售所掌握的货物,促使市场物价回落;当市场物价低于“市平”价格时,则不予干预,以防止囤积居奇行为。 1西汉时期,长安设有九市,其中最大的是东市和西市。汉代县级长官,万户以上大县称令,万户以下称长。大城市的市官,一般称长,长安则称令。主管市的官吏,长安东西市为市令,其他城市为市长,属员有丞、市吏、市掾、市啬夫等。

汉朝皇帝世系图

汉高祖 刘邦 前 256-前 202-前 195 汉惠 帝 齐悼惠王 刘肥 前 221-前 189 刘盈 前 210前 195前 188 后少 帝 城阳景王 刘章 前 200-前 177 前少帝 ?-前 188-前 184 刘弘 前 192前 184前 180 梁共 城阳恭王 刘喜 ?-前 144 长沙定王 刘发 ?-前 127 汉武帝 刘彻 前 157-前 141前 87 王 刘买 ?-前 136 梁平 王 刘襄 ?-前 96 梁贞 海昏侯 城阳敬王 刘义 ?-前 110 舂陵戴侯 刘熊渠 悼皇考 刘外 刘进 前 113-前 91 刘贺 前 92前 74前 59 王 刘毋 伤 ?-前 85 汉景帝 刘启 前 188-前 157前 141 梁孝 王 刘武 ?-前 144 汉文帝 刘恒 前 202前 180前 157 高后吕雉
昌邑哀 城阳顷王 刘延 ?-前 118 舂陵节侯 刘买 戾太子 刘据 前 128-前 91 王 刘髆 ?-前 86
汉昭帝 刘弗陵 前 94-前 87-前 74

梁敬 城阳惠王 刘武 ?-前 97 刘利 刘回 汉宣帝 刘询 前 91-前 74-前 49 王 刘定 国 ?-前 45 梁夷 汉元帝 城阳荒王 刘顺 刘子张 刘钦 ?-3 刘奭 前 75-前 49-前 33 楚孝王 刘嚣 ?-前 25 东平思王 刘宇 ?-前 20 王 刘遂 ?-前 39
汉成 帝 更始帝 刘玄 ?-23-25 汉光武帝 刘秀 前 6-25-57 刘骜 前 51前 33前7 汉哀帝 刘欣 前 27-前 7前1 严乡侯 广戚侯 刘显 刘信 ?-7 恭皇 刘康 ?-前 23 中山孝王 刘兴 ?-前 8 广戚炀 侯 刘勋 东平炀王 刘云 ?- 前 4
梁荒 王 刘嘉 ?-前 24
式节侯 刘宪
式侯 刘萌
汉明帝 刘庄 28-57-75
汉平帝 刘衎 前 9-前 1-6
梁王 刘立 ?-3
刘盆子 10-25-27?
汉章帝 刘炟 57-75-88
孺子 刘婴 5-6-8-2 5 济北 惠王 刘寿 ? -120 北乡 刘雄 孝崇皇 刘翼 孝元皇 刘淑 孝穆皇 刘开 ?-132
刘永 ? -25-2 7 刘纡
千乘贞王 刘伉 ?-93
孝德皇 刘庆 78-107
汉和帝 刘肇 79-88-10 5
乐安夷王 刘宠 ?-122
汉安帝 刘祜 94-106-12 5 汉顺帝 刘保
汉殇帝 刘隆 105-106
侯 刘懿 ? -125
勃海孝王 刘鸿
刘弘

南越王博物馆观后感

南越王博物馆观后感 南越王墓坐落在越秀山公园西面的象岗,是岭南地区年代最早的一座大型彩绘石室墓,共7室,深藏于岗顶之下20米,1983年6月被发现,是近年来我国五大考古发现之一。该墓主人是南越开国之君赵佗的孙子——第二代南越王赵昧,其尸身穿丝缕玉衣。陵墓的建造距今已有2100多年。陵墓中有15名殉葬人和1000多件珍贵的随葬品,主要是玉器和青铜器。南越王墓的发现为研究秦汉时期岭南地区的历史以及汉越民族文化的融汇等问题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发掘后,墓室就地保护,并在其旁边辟建了占地万平方米的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 博物馆的前厅在展出香港知名文物鉴藏家杨永德先生捐赠的200多件瓷枕,其中有一件是汝窑瓷枕,是目前传世器形最大的汝官窑瓷枕,枕着它睡觉,还不天天要做‘黄粱美梦’,一起来开开眼吧!! 南越王墓深藏于岗顶之下20米,1983年6月因基建被发现。墓主身穿丝缕玉衣,用一棺一椁。从贴身随葬的龙钮“文帝行玺”金印和一枚“赵昧”玉印,确认了墓主是南越开国之君赵佗的孙子,即第二代南越王赵昧。 沿着墓道下去就是南越王的陵墓,从阳间步入阴间好像并不遥远。 整座陵墓分前室,左前室,右前室,主棺室,东侧室,

西侧室,后藏室,相当于五室一厅一储藏的格局。 西侧室是殉葬人的地方,估计南越王把裁缝、厨子什么的全带来了,确保自己到了阴间也吃喝穿不愁;东侧室是南越王的四位夫人的墓室,只有左夫人还剩一把灰,其他的夫人什么都没剩下,在黑暗的墓室里参观时一老者突发感叹说:人死一把灰啊!把在场的人着实都吓了一跳,这就是那把灰! 南越王的陵墓距今已有2100多年。陵墓中有殉人15具和1000多件(套)珍贵的随葬品,尤其是雕镂精美的各种玉器,堪称汉代玉器之大观。岭南“最早舶来品”证明广州两千年前就有海外交往全洪表示,南越王博物馆很多容易被人忽略的藏品也具有极为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例如墓中出土的数量不多但制作精美的“蜻蜓眼”、玻璃珠等,并非古代中国的本土文物,却与地中海沿岸及西亚等地区的出土文物有显著的类似之处。又如馆藏精品玉角杯,其母题也不是中国本土文化的,反而在西亚、波斯等地所见较多,但其构图、加工、纹饰又是地道的“华夏制造”,它很可能证明,在比人们现在普遍接受时间更早,在南海上就已经有了一条相当成熟的经印度直抵地中海沿岸的贸易线路。它与人们熟知的陆上丝路,以及后期的海上丝路应当都有着很紧密的关系。 在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中,收藏着一批岭南“最早的舶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