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建筑特色

1.回族文化的支柱

应当指出,对于非回族,或非穆斯林的民族来讲,在一个数口之家中,往往会出现父母信佛教,子女信基督教或天主教,但到了孙辈就可能什么宗教都不信的情况,而在一个回族人的家庭(特别是历史上)中,却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在婴儿诞生的当天或3天之内,须请一位阿訇给婴儿举行命名礼,也就是”起经名”,其意是表明要把这个“刚出生的小孩儿,由清真寺之外呼唤到清真寺之内,一生下来就要成为一个穆斯林”。由此可见,从文化意义上讲,与其他宗教相比较,回族的信仰,也即伊斯兰教,实际上是有着鲜明的世袭性与血缘性特点的(个别个体的变异,并非回族与其信仰间的本质体现)。

所以,从观念上讲,民族、宗教是两个概念,而在实际上,一刀切的认识却常常使人们难于理解和解释客观存在的现实,就是说,尽管对某些民族,例如汉族来说,民族与宗教是可以分开的,但是对于“全民信教”的回族,实事求是地讲,民族与宗教确有着特殊紧密的,甚至可以说是躯壳与灵魂般的关系。

导读:回族建筑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作为回族宗教和文化中心的清真寺建筑上,民用建筑特点很少。本文将对陕西回族建筑的发展概况及其特征作以粗浅探讨和

介绍。

回族是我国的一个“大分散,小聚居”的少数民族,因此各地的回族在经济、文化、宗教、习俗等方面表现出一种大同小异的状况。其中的“小异”,便反映出各地回族的一种“地方民族”特色,表现在建筑上也是这样。回族建筑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作为回族宗教和文化中心的清真寺建筑上,民用建筑特点很少。本文将对陕西回族建筑的发展概况及其特征作以粗浅探讨和介绍。

一、回族建筑的发展沿革

在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回族是一个形成较晚而形成过程特殊的少数民族。它是唐宋以来经由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波斯和阿拉伯等各族穆斯林和元代时由中亚地区大批东迁的穆斯林在中国发展而形成的、在回族形成的过程中,逐渐同其他民族交融、特别是在早期与当地的汉族通婚后,就汇人了不少汉族血缘成份。这说明,第一,它是由多种民族成分融合而成的;第二,由于他们是穆斯林,汇人的其他非穆斯林民族的成员也必须信教,所以回族的主要文化便是伊斯兰文化;第三,由于分散居住在汉族地区,因而受汉族语言、文化和习俗等影响便深。经过历史的演变,回族先民的原有文化便逐渐消失或淡化。而伊斯兰文化与汉文化的融合,便形成了回族的新的民族文化,包括它的建筑文化。

清真寺是穆斯林进行礼拜活动的场所,作为礼拜的大殿、沐浴室和召唤穆斯林前来礼拜的班克楼便是清真寺的主要建筑。清真寺建筑还包括回族进行宗教教育和重大的宗教活动的讲经堂、师生宿舍和大厅。因为进行礼拜活动时必须面向麦加,所以大殿都是座西向东,而其他的建筑便分布在大殿前的两侧或者周围。这就是回

族清真寺建筑群体布局的基本格局。

在全世界,由于各地文化、地域以及建筑风格的差异形成了清真寺建筑的千姿百态,它们反映出不同的社会文化和地方色彩。就我国的清真寺建筑来说,其发展便出现了三个不同的阶段。早期、大约从盛唐到元代,清真寺建筑大多用砖石砌筑,其平面布局、外观造型和细部处理基本上都是阿拉伯——伊斯兰模式;从明初至鸦片战争以前,清真寺建筑便又趋向于中国的传统建筑形态,即转向木结构的殿堂寺字型制,在大殿建筑中大量采用后窑殿并以无梁殿为其特点,唤礼塔亦趋于楼阁化或者消失,其他如色彩、雕饰、建筑小品等也都表现出浓重的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到了近代,由于西方建筑技术的传人,一些新建的清真寺为钢混结构,并出现了混

合功能的楼层式型制。

在民用建筑方面,宋元时期南方的回族先民巨富很多,他们的豪华住宅和所创办的学校、医院也与早期的清真寺一样,大多是阿拉伯式或者中阿合壁的。到了明

清以后,由于汉文化的巨大影响,回族的民用建筑基本上采用中国传统形式,现在

还保存了不少这样的回族旧宅此外,回族还实行公墓制,墓地的木、石碑坊和陵墓

建筑也颇有特点。特别是一些重要人物的坟墓,常常用灰砖箍筑,成长方形,由底部逐渐向上收拢,并且使正面类似碑形状。较为重视陵墓修建的是苏非派先贤的“拱北”,有的是从古代北亚穹隆发展而形成的半园形墓顶,有的则建成为中国传统式的建筑群。至于当代的一些回族建筑,则已经完全现代化了,民族特色已不太明显。

壮族建筑——半干栏式

居住在坝区和城镇附近的壮族,其房屋多为砖木结构,外墙粉刷白灰,屋檐绘有装饰图案。居住在边远山区的壮族,其村落房舍则多数是土木结构的瓦房或草房,建筑式样一般有半干栏式和全地居式两种。干栏,也叫木楼、吊脚楼。壮、侗、瑶、苗、汉都有。多为两层。上层一般为3天间或5开间,住人。下层为木楼柱脚,多用竹片、木板镶拼为墙,可作畜厩,或堆放农具、柴火、杂物。有的还有阁楼及附属建筑。一般干栏都依山傍水,面向田野,前景开阔,采光也好。一个寨子一个群落,整体肜去,既雄伟又壮观。有些村寨,家家相通,连成一体,就像一个大家庭。居室格局,各族自有特点。龙胜县龙脊乡壮族干栏,以神龛为中心,神龛后面,居中是家公住房(以女主人为中心),左角是家婆住房,有小门与家公房相通。主妇房在右角。丈夫房在厅堂右侧外。客房在前庭左角,姑娘房在右角楼梯旁,便于她们与小伙子们交往。这种布局的最大特点,是夫妻异室,沿袭了古俗。现在的干栏,内部结构略有变化,但基本格局不变.

满族东北地区天气寒冷,各民族的居室住宅自然形成以防寒为主的特点。满族多居住在山区谷地,尤其注重御寒防冷的问题。并因此形成了满族特有的居住习俗。

满族早期,经济文化比较落后时期,其居住条件非常简陋。至今,在某些偏远山区,还有一些人住在原始的“地印子”、“马架子”里。“地印子”,是满族人冬天居住,一般建在向阳山坡,向下挖土为墙,上面盖上树皮、山草。室内有锅灶、火炕。保温、取暖效果好。“马架

子”是满族人夏季居住的场所,一般建在林内,借用一些树桩,在树桩上用木铺地,上面搭上人字型架子,再覆盖以树皮、山草防雨。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与各民族交往、学习,满族人逐渐形成自己的居住习俗。他们以当地的建筑材料,修建了泥坯草房、青砖瓦房和夹用石料的房屋。正房面南,3间或5间,东西厢房各2间或3间。富庶人家还有门房(三间,中间为过道)、影壁墙等。

“口袋房,万字炕,烟筒座在地面上”形象地说出了满族人的居住特点。口袋房是指,3间房多在最东面一间南侧开门或5间的在东起第二间开门。整座房屋形似口袋,因此称做“口袋房”。开门的一间称“外屋”、“堂屋”;西面屋又称“上屋”,上屋里南、西、北三面筑有“∏”字型大土坯炕,叫做“万字炕”,其中西炕为满族人家放祖宗匣子的地方,是不许坐人的。火炕是满族人家住房主要的取暖设备(宫廷内还有火地、火墙),东屋是小字辈住房;北方汉族盖房屋,一般将烟囱设在房脊上。而满族却将烟囱坐落在房西或房后地上,以一段横烟道与烟囱相连。这也叫“跨海式烟囱”。

满族建筑的门窗也有特点,门是独扇的木版门,有木制的插销;内门是双扇木版门。外屋靠门侧有一个小窗,俗称“马窗”。每窗分上下两层,上层糊纸,可向内吊起;下层为竖着的二三格,装在窗框的榫槽,平时不开,但可随时摘下。窗棂格一般有方格型,梅花型,棱型等多种几何图案。糊窗所用的窗纸是一种叫“豁山”的纸,满语称为“摊他哈花上”,汉译为麻布纸或窗户纸,是用破衣败絮经水沤成毳绒,再在致密的芦帘上过沥摊匀,经日晒而成的。这种纸坚韧如革,可用作写牍,但最主要的是用于糊窗户。这种纸应糊在窗户的外边,一方面可以避免窗档中积沙,另一方面可避免窗纸因冷热不均而脱落。窗纸糊上后,还要淋以油,这样,既可增加室内的亮度,又可以使窗纸坚久耐用。“窗户纸糊在外”也就成为满族(关东)三大怪之一了。

满族人家院内东南侧立有“索仑杆”,上面有斗,是满族祭天用的。斗

内日常放些粮食、肉类喂乌鸦,传说乌鸦曾经救过老罕王努尔哈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