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当代中国史专业考研真题,心得分享,考研大纲,考研笔记,复试真题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当代中国史专业考研真题,心得分享,考研大纲,考研笔记,复试真题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当代中国史专业考研真题,心得分享,考研大纲,考研笔记,复试真题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f33990830.html,

1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考研指导

育明教育,创始于2006年,由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教授投资创办,并有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博士和硕士加盟,是一个最具权威的全国范围内的考研考博辅导机构。更多详情可联系育明教育孙老师。

当代中国史专业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的当代中国史专业,是拥有历史学一级学科授予权的中国人民大学自主设立的二级学科,是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点。其博士学位授予点,从2004年开始招生,硕士学位授予点从2005年开始招生。是全国各高校中最早自主设置的“当代中国史”目录外二级学科。

当代中国史专业,是隶历史学一级学科的一个新兴的分支学科,其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范围,是中国通史的当代部分(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包括台港澳地方史)。其主要研究内容,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范围的大空间内,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大时段内,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之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对外关系方方面面的历史发展之基本进程和脉络、基本规律和特征、基本经验和教训,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并以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为基础,对在校学生(研究生)进行当代中国史领域的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并对全社会进行关于当代中国史领域的“国史”、“国情”之历史教育、政治教育和政策宣传,以及当代中国史领域的知识普及。

当代中国史专业,其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的主要功能,是“资政育人”和“总结历史,说明现在,探讨规律,启示未来”。“当代中国史”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的意识形态性和政治性、政策性非常强,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基本成就”和“基本经验”为研究“重点”和“主流”。同时,“当代中国史”学科建设的学术性亦非常强,必须坚持遵循历史研究的基本学术规律、学术规范,坚持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结合当代世界学术发展的新思维、新理论、新方法进行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

目前,中国人民大学的当代中国史专业,初步拟定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七个:当代中国政治史、当代中国经济史、当代中国文化史、当代中国社会史、当代中国外交史、港澳台地方史、当代中国史学史。其中,重点建设的是五个:当代中国政治史、当代中国文化史、当代中国社会史、当代中国外交史、港澳台地方史。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f33990830.html,

2当代中国史专业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旨在培养当代中国史(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包括台港澳地方史)专业领域,掌握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历史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历史学专业基础和专业素质;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史、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历史发展背景、历史发展脉络、历史发展规律、历史发展经验,有比较全面、系统、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对当代中国史专业领域的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的现状、前沿和发展方向问题,有比较全面、系统、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有独立从事当代中国史专业领域创新性、探索性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发展潜质,有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进行相关文献利用以及专业学术交流的能力;有严谨的学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志愿为发展和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文社会科学事业服务,志愿在当代中国史专业领域或相关学术领域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目前,中国人民大学当代中国史专业博士学位授予点上的导师有:齐鹏飞教授、何虎生教授、萧延中教授、朱佳木教授(兼职)。2012年招生的导师是:何虎生教授、朱佳木教授(兼职)。

当代中国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的课程体系的设计方案为:课程总学分不少于20学分。其中公共课不少于15学分;主文献研读课不少于3学分;选修课不少于2学分;先修课不少于2门。具体如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3学分);语言基础——第一外国语(3学分);方法课——当代中国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3学分);学科前沿课——中共党史和当代中国史研究学术前沿(3学分);主文献研读课——当代中国史研究文献选读(3学分)。选修课菜单为:当代中国政治史专题研究、当代中国经济史专题研究、当代中国文化史专题研究、当代中国社会史专题研究、当代中国外交史专题研究、当代中国统一问题研究、当代中国“三农”问题研究、当代中国的民族与宗教问题研究等(每门课均为2学分)。另外,每个导师根据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各自开设专业指导课1门。

导师介绍:何虎生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f33990830.html,

3这里所指的捷径并不是“速成班”、“点金法”,而

是合理步骤,让你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相信现在还有很多同学仍然没有确定自己的目标专业院校,一直抱着等等看或者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态度,就这么在摸索中复习着。虽然,我们也是在学习,在进步,但是这种指向性不明确针对性不准确的复习,肯定会消耗掉我们的一些精力和时间。只有目标明确,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尽早确定目标专业院校

有很多同学认识不到目标对于行为指导的意义,以及对成功的重大影响力,也有同学自认为确定了目标,具体问了才知道原来所谓的目标就是考研,这个目标太宽泛了,指导不了我们的行为,起码不能很好的指导我们。那么,什么样的目标才是合适的呢?确定的目标专业院校,通俗点说,只有确定了这些,才知道光在哪里,才知道劲儿往哪里使。针对这一点,提醒考生要进行资源整合,并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因为知道该往哪里努力之后,接下来就需要大家动嘴动脑,甚至“动手动脚”了。动嘴就是要多问问老师或者学长,问问目标专业院校的情况,包括报录比、导师、传统、专业材料等一系列信息,当然,这也可以通过网上信息查询。动脑就需要大家想想通向目标的路上,有多少阻碍,如何克服。“动手动脚”,就是需要同学们眼疾手快,良好的信息捕捉能力及掌握能力,有时候条件允许最好能够到报考学校亲身感受。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f33990830.html,

4“捷径”不是康庄大道

考研的捷径并不是畅通无阻的康庄大

道,而是布满荆棘的羊肠小路。考研复习很

苦很累,这毕竟是一个让你从懒散的大学生

活一下子过渡到紧张学习的过程,有一定的

难度。考研不仅是学习能力的锻炼,更是心

理素质的考验,这两者缺一不可。在复习过

程中,心态尤为重要,考研生活很枯燥乏味,有的时候真的很容易让人放弃,这个时候就看你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了,和朋友聊天,出去散心都是很好调节心情的方法。实在学不进去了,也不要逼迫自己去学,那样只会适得其反。同时,在复习的过程中,不要询问你身边同学的复习进度,这样只会给自己压力,做好自己的就可以了,别人的都不要理睬,当然不会的问题在一起相互交流下还是很好的。

一路下来,无论你到最后复习的怎么样,都要坚持下来,因为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无论你最后是考上了还是没有考上,都不会有遗憾,因为已经努力过了,顺利走了过来,即使没有考上,你也学到了很多知识,心理素质也得到了锻炼,对自己影响还是很大的。考研也是一种经历,是人生中很难忘的回忆。坚持,终会笑到最后。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f33990830.html,

5在日常生活中,不知有没有察觉到,都存在一些影响效率的坏

习惯。本来可以按时完成工作的,可是这些习惯却使我们的效

率和产量低下。那么对于考研备考,你是否也存在着拖沓、粗

心的一些坏习惯呢?2015的考研同学,为了提升复习效率,取得考研成果,那从现在起就请和与坏习惯绝交。

一、考研切莫跟风,不要三分钟热度

很多考生之所以失败了,就是没有控制力。学了一阵儿之后就想玩儿,看别人出去购物了,出去玩儿了就想跟着走,即使没有走,坐在那里也学不进去,浮想联翩。这类学生绝对不在少数,对于绝大部分同学而言,自制力似乎是大家最为欠缺的东西,或者说大家做事总喜欢三分

钟热度。很多同学一开

始复习时往往雄心壮

志一箩筐,但坚持一两

个星期后便叫苦不迭,

然后就东一榔头西一

棒子地翻书,效率和结

果自然是惨不忍睹。这

类考生首先在态度上

就存在偏差,考研不是闹着玩,大家要摆正态度再能把心思放在考研复习上。

同时,我们的考研辅导专家表示,目前学科交叉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加上越来越多新兴学科的出现,跨专业考研数量增多是正常现象。但“隔行如隔山”,跨专业报考的难度系数在考研中是最大的,盲目跨专业有“满盘皆输”的危险。考生如果基本功不扎实,即使考上研究生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f33990830.html,

6也会出现就业难,有些跨专业学生还在专业学习上出现了严重的“水土不服”、“消化不良”。所以一再提醒,考生应该对跨专业考研的情势进行冷静的分析,综合考虑自身的经济状况、职业规划、追求目的、利弊得失等情况“对症下药”。

二、考研复习初期莫打“疲劳战”

在整个考研复习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点

就是要保持一如既往的平静心态,好的心态

可以让我们事半功倍!提醒考生,在复习时

要注意劳逸结合,放弃疲劳战术,有计划地

锻炼身体,做到放松身体而不放松意志。

或许大家会觉得疑惑,由于复习初期无

法适应高强度的复习,所以大家的身体已经

很疲惫了,为什么还要锻炼呢?很多考生正

是因为之前不注意锻炼,身体无法承载高强

度的学习,才使得自己没有太多的精力和体

力面度复习。身体素质对考研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大家可以依据身体情况适当地进行锻炼,比如可以每天早上6:15起床,慢跑15分钟,然后再去吃饭和自习。锻炼需要的时间并不多,却可以带来身体上的充实感和极好的精神状态。很多成功考生的实践证明,健康的身体是考研的保障。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f33990830.html,

7紧迫感会贯穿复习的始末,张弛有度才能让考生坚持下来,这就要求考生合理分配疲劳期的时间。提醒考生,考研复习需要坚定的信念和意志力,它需要你不断地坚持,才能看到胜利的曙光。而且,考研复习的内容可以用海量来形容,所以学习时间是非常紧凑的,所以大家在投入复习之前首先要把心态调整好。首先要给自己一个缓冲的时间,让自己慢慢进入学习状态,不要一上来就把自己扔在书桌前,这样势必会让自己产生厌学的情绪,不利于学习。然后,就要遵照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习,慢慢加大学习力度。总之,复习初期,不要轻易陷入“疲劳战”中,这样会给后面的复习带来恶性循环。

三、考研复习切莫“马大哈”

很多同学复习时,遇到相对比较晦涩的内容,就选择放弃,或者想放到以后再解决。但其实最初的学习一定要把书本吃透,只有把复习资料一字不落地看一遍,才能在脑中形成完整的提纲,这样在后期学习时才能将脉络理清,也方便于后期的查缺补漏。考研的复习资料的确有些枯燥,但大家可以稍微“苦中作

乐”,例如政治的复习,大家就可

以自编顺口溜,方便记忆,这样的

创意大家还可以在网上同朋友共

享,既帮助大家学习,也可以交流

一下心得。复习初期一定不要手懒,

建议考生准备一本复习日记,每日

将自己复习的内容记下来,慢慢积累多了,便会非常有成就感,同时可以帮助监督自己的复习进度。

四、考研复习莫要“明日复明日”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

:https://www.360docs.net/doc/f33990830.html,

82014考研已结束,2015考研近在咫尺,考生不免诸多感慨,有的还沉浸在紧张的情绪中无所适从,有的是对结果不满意而有些抑郁,建议考生,现阶段应总结经验,向着新的目标前进,不论有什么打算都要提早做好准备,莫要“拖延症”作祟,须知“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现阶段,大家要确定新目标,制定新计划,马不停蹄,奔向未来。

新目标代表着努力的方向,建议大家在确定新的目标之前,首先对自己做一个全面的分析,问问自己是否还要坚持考研?是否此次失利是由于自身努力不够?是否对考研还怀抱信念?如果答案全部都是肯定的,那么毫无疑问,你一定要鼓起勇气,再战考场,杀一个漂亮的回马枪。建议考生新计划的制定要从眼下开始,在我们的复习计划中还应对每个阶段应该做什么都有个详细的说明,例如,在最初的基础阶段,我要把政治的所有内容详细地看一遍,滴水不漏,对整个学科的框架有个大体的印象。有明确的步骤才能将计划详尽地实施。

有了目标,有了计划,再加上十成的决心和信心,相信大家一定能冲破心理瓶颈,不管现阶段心情是低迷期也好,亢奋期也罢,希望大家能够正视自己,辩证分析自己,总结经验,马不停蹄冲向未来。

9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f33990830.html,

1999~2000年复旦大学中国法制史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1999年复旦大学中国法制史考研真题 复旦大学199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中国法制史 一、名词简释(每题10分,共20分) 1.纲纪伦常 2.律令科比 3.北齐律 4.中华法系 5.但书 6.抱法处势 7.术治 8.张斐 9.王夫之 10.中体西用 二、试加标点,将下划线部分译为白话文,并以最简明文字说明各段大意。原文不必抄。(各10分,共30分)(说明:题目不完整)

1.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货》) 2.万章问曰或曰百里奚自鬻于秦养牲者五羊之皮食牛以要秦缪公信乎孟子曰否不然好事者为之也百里奚虞人也晋人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百里奚不谏知虞公之不可谏而去之秦年已七十矣曾不知以食牛干秦缪公之为污也可谓智乎不可谏而不谏可谓不智乎知虞公之将亡而先去之不可谓不智也时举于秦知缪公之可与有行也而相之可谓不智乎相秦而显其君于天下可传于后世不贤而能之乎自鬻以成其君乡党自好者不为而谓贤者为之乎(《孟子·万章》)3.洪武元年八月丁丑御史中丞刘基致仕乙卯赦殊死以下将士从征者恤其家逋逃者许自首……避乱民复田业者听垦荒田复三年衍圣公袭封及授曲阜县令并如前代制有司以礼聘致贤士学校毋事虚文平刑毋非时决囚除书籍田器税民间逋负免征蒙古色目有才能者许擢用……民年七十以上一子复他利害兴革不在诏内者有司具以闻(《明史·太祖纪》)

人大法学院各专业备考参考书目汇总

人大法学院各专业备考参考书目汇总 一、理论法学 朱景文:法理学,这本是基础 曾宪义:中国法制史,三版 许崇德:宪法,四版 二、应用法学 王利明:民法,五版 王作富:刑法,五版 江伟:民事诉讼法,五版 陈卫东:刑事诉讼法,二版 史际春:经济法,二版 周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二版 程晓霞、余民才:国际法,四版 郭寿康、赵秀文:国际经济法,三版 章尚锦、徐青森:国际私法,四版 刘春田:知识产权法,四版 以下是各科专业课参考书,都是问各科研究生后整理出来的,仅供参考,如有谬误欢迎指出,如有更好的书欢迎补充。以下书大家自己找找最新版,看书量力而行。重复的书只需要挑一本就行了。 法理学 朱景文:法理学 朱景文:法理学研究,人大 朱景文:比较法总论,人大 朱景文:法社会学,人大 谷春德:西方法律思想史,人大,十五规划,不是21世纪那本 法制史 曾宪义:中国法制史,三版 赵晓耕:《中国法制史原理与案例教程》(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赵晓耕:中国近代法制史专题研究,人大 林榕年、叶秋华:《外国法制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十五规划,不是21世纪那本 叶秋华、王云霞:大陆法系研究,人大 宪法与行政法 许崇德:宪法,四版 韩大元:《宪法学基础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韩大元、林来梵、郑贤君:《宪法学专题研究》(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李元起:中国宪法学专题研究,人大 胡锦光:《行政法专题研究(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杨建顺:《行政规制与权利保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刑法 王作富:刑法,四版 冯军、肖中华:刑法总论,人大 谢望原、赫兴旺:刑法分论,人大 高铭暄:刑法学原理(共三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高铭暄:刑法专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民商法 王利明:民法总则研究,人大 王利明:人格权法研究,人大 杨立新:人身权法论,人民法院 王利明:物权法研究(上、下),人大 杨立新:债法总则研究,人大 王利明:合同法研究(一、二),人大 王利明:侵权责任法研究(上、下),人大 杨立新:侵权责任法,法律 张新宝:侵权责任法,人大 范建:商法,高教 赵中孚:商法总论,人大 叶林:公司法研究,人大 叶林:证券法,人大 贾林青:保险法,人大 王欣新:破产法,人大 知识产权法 刘春田:知识产权法,四版,人大2009 李琛:知识产权法关键词,法律 李琛:论知识产权的体系化,北大 吴汉东:知识产权基本问题研究,人大 诉讼法 江伟:民事诉讼法,四版,人大2008 江伟:民事诉讼法专论,人大 陈卫东:刑事诉讼法,二版 陈卫东: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人大 陈卫东:程序正义之路 王新清等:刑事诉讼程序研究,人大 何家弘、张卫平:简明证据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何家弘:证据法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经济法 史际春:经济法,二版 潘静成、刘文华:《经济法》,三版,人大2008 史际春、邓峰:《经济法总论》,法律出版社

人大法学院法学专业教学方案版

人大法学院法学专业教 学方案版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法学院 School of Law 法学专业教学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有全面、系统的法律专业基础,既能从事立法、司法等法律实践工作,又能从事法学教育与研究工作的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实质,有全面、系统的法律专业知识,熟悉我国的法律;了解我国法学动态;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法律问题;具有较好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及论证才能,以适应法律实务的要求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身体健康,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三、总学分 195学分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175学分 (一)全校共同课:73学分 1、基本素质课部分:49学分 (1)、思想政治素质课:必修10学分,选修2学分,计12学分 (2)、通用素质课:必修32学分 (3)、健康素质课:必修5学分 2、学科通识课部分:16学分 (1)、人文艺术素质课:必修8学分 (2)、自然科学素质课:必修4学分

(3)、社会科学素质课:必修4学分 3、任选通识课:必修8学分 (二)部类共同课:必修12学分 (三)学科基础课与专业课:90学分 1、学科基础课:共3门,必修11学分 2、专业课:专业必修课共18门,必修61学分;专业选修课,选修18学分 五、科学研究和实践环节 20学分 (一)国防教育:2学分,一年级 (二)学年论文:2学分,三年级第二学期,(5000字左右) (三)原典读书笔记:2分,三年级第一学期 (四)社会调查:3分,三年级第一学期 (五)社会实践与社会服务:3分,四年级第一学期 (六)毕业论文:4学分,四年级第二学期(10000字左右) (七)专业实习:4学分,四年级第二学期共4周 六、时间分配 详见“专业教学计划表” 法学专业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计划表(1)

中国法制史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二)【圣才出品】

第四部分模拟试题 中国法制史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一、概念题(每题5分,共30分) 1.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2.无为而治 3.亲亲得相首匿 4.保辜 5.刑名幕友 6.自由心证原则(限于国民党政权时期所定)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2.请简要解释秦朝的连坐原则。 3.简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进一步以礼入律的内容。4.简答宋朝商事类法律的主要内容。 5.简述元代法制的民族差别和歧视的主要表现。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从“奸党罪”看明清法律的强化皇权倾向。 2.试论清末中国法观念的转变。

四、材料分析题(每题20分,共20分) 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华池县居民封彦贵,有个女儿乳名封捧儿。在封捧三岁时,由其父包办,与张金才次子张柏订了婚。到1942年,封彦贵见女儿长大成人,婚礼大增,为了从女儿身上多捞聘金,封彦贵一面以“婚姻自主”为借口,与张家解除婚约;一面又以法币2400元、硬币48元,暗中将女儿许给城壕川张某之子为妻。此事被张金才告发后,由华池县司法处撤销了后一婚约。1943年2月封捧到一亲戚家吃喜酒,与张柏第一次见面。封捧表示愿意与张柏结婚。但其父却在同年3月又以法币8000元、硬币20元、哔叽布4匹,将封捧许给庆阳财主朱寿昌为妻。封捧不屈从父命,暗中将此情告知张家。张金才得知后,当即纠集其弟等20多人,夜奔40里,闯入封家抢亲。封彦贵告到县司法处,裁判员偏听偏信了封彦贵的控告,即以抢亲罪判处张金才徒刑6个月,并宣布张柏与封捧的婚姻无效。宣判之后,原被告双方都表示不服,附近群众也很不满意。适值边区陇东专署专员兼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马锡五到华池县巡视工作,封捧便向马锡五提出口头上诉。马锡五受理此案后,深入到区乡干部和群众中了解真实案情和一般舆论趋向。最后召集当地群众进行公开审判;除讯问各该当事人的要求和理由外,还广泛征询群众意见。之后,马锡五很快当庭作出了以下判决:(1)封捧与张柏双方皆同意结婚,按婚姻自主原则,其婚姻准予有效;(2)张金才等黑夜抢亲,有碍社会治安,因而判处有期徒刑,其他附从者给予严厉批评;(3)封彦贵以女儿为财物,多次高价出卖,违反婚姻法规,处以劳役,以示警戒。宣判之后,受罚者认为自己罪有应得,口服心服;群众认为是非分明,热烈拥护。封捧与张柏的婚姻受到法律保障,更是皆大欢喜。(本案为评剧电影《刘巧儿》的真实原型) 试以上述封捧婚姻上诉案分析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特点。

北京大学中国法制史笔记讲解学习

北京大学中国法制史 笔记

中国法制史 授课:北大法学院赵昆坡、人大法学院王琳霞,政法大学刘广安老师 说明: 1、学习中国法制史要善于归纳,如历代法制指导思想、某某第一的容易考,有关民事、经济的章节一般不会考大题,可只做一般准备。法制史涵盖四个方面:一是立法、二司法、三刑法、四民法和经济法,四个方面中,前三个是主要的,立法往往占一半以上,那些有争议的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一般不出,学习中,应以这四个方面为纲、以年代跨度为纬,本着删繁就简、深入浅出、突出重点的原则,以基础知识和基本问题为重点掌握对象,同时、还应详尽掌握大纲的内容。中国法制史的主要内容在清末以前,包括:1)立法情况(形式和活动);2)司法制度(中央司法机关、职责、变更情况);3)其他代表性知识点。尤其强调立法,立法方面是我国法制史学界研究最为成熟而稳定的部分,因此特别重要! 2、按照2002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大纲和样题的规定,中国法制史在综合考试中共占30分,分别是单项选择题10分、判断题10分、分析题10

分。由于中国法制史研究包括中国奴隶制法律制度、封建制法律制度、清末及中华民国法律制度、革命根据地法律制度在内的上下几千年的法制发展历史,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多,记忆难度很大。在复习时要理清历史脉络,把握各个时期的重点法律制度和重要法律事件,形成自己的法制史学习框架,根据法制史的框架体系清点自己的重点学习成果,再补充和完善次要的知识内容。 3、中国法制史以历史发展为纵线,分为奴隶制法律制度、封建制前期法律制度、封建制中期法律制度、封建制后期法律制度、清末及中华民国法律制度、革命根据地法律制度等六个大的时期;以各个时期的法律制度为横线,包括法制指导思想、立法活动、刑事法律制度、民事经济法律制度、司法制度等五个方面。在考试中,主要考查法律思想的内容、立法的时间和特点、具体法律和司法制度发展的内容和特征。 导论中国法制发展史概述 老师觉得绪论有些超出基本知识以外,若没有时间,这一部分可以不看。可在学完整个法制史后借本章回顾全部内容。 第一章奴隶制的法律制度

范忠信《中国法制史》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1-6章)(圣才出品)

第一编起源时期的中国法制(远古至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制) 第一章关于中国法律起源的传说与事实 1.1复习笔记 一、关于上古无法制时代的追忆 古代贤哲们认为,上古时代起初是没有法制的。 《管子》云:“古者未有君臣上下之别,未有夫妇妃匹之合,兽处群居,以力相征。” 《商君书》云:“古之民朴以厚”,“黄帝之世,官无供备之民。”“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 《淮南子》云:“神农无制令而民从。”《孝经》云:“三皇设言而民不违。” 二、关于中国法制起源的猜度和观念 关于中国法制起源的猜度和观念,古代哲人们大多是通过谈论法律产生的紧迫必要性——“禁暴止乱”、“定分止争”——来表达,从下面的逻辑思路来讨论礼乐制度或法制文明的起源。 1.人类早期曾有过如禽兽一般相互争斗、暴乱不已的野蛮时期。 《管子》说:“古者未有君臣上下之别,未有夫妇妃配之合,兽处群居,以力相征。于是智者诈愚,强者凌弱;老幼孤独不得其所。” 2.争斗祸乱产生的原因 这些争斗祸乱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人性恶,天生好利恶害,损人利己; (2)生存资源不足以养活众多人口,不能不争; (3)个人之间因“义”主张)不同而互相非难。 《荀子》说:“礼起于何?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古之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 3.制定礼乐法制定纷止争 必须赶快创立礼乐制度或法制来确定每个人的名分和利益,制止暴乱或禽兽般生活,使人类不至于同归于尽,进而升华至文明境界。 《管子》说:“故智者假众力以禁强虐,而暴人止;为民兴利除害,正民之德,而民师之。是故道术德行出于贤人,名物处违是非之分,则赏罚行矣。”故“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 4.有能力来制定礼乐法制拯救人类的,只有圣人。 《商君书》说:“故贤者立中正,设无私,而民说(悦)仁。当此时也,亲亲废,上(尚)贤立矣。” 5.圣人是依据天地自然之暗藏法则来制定人类社会的礼乐制度的。 《尚书·皋陶谟》说:“天叙有典,勒我五典五悖哉;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同寅协恭和衷哉。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天叙”、“天秩”、“天命”就是上天的意志和法则,“五礼”、“五服”、“五刑”是人类的法制。把天法变成人法的是圣人,他们是天人之间的桥梁,上天把他的委任和法则授予圣人。 三、关于中国法制起源的事实追忆

人大法学院考博诉讼法学专业考博复习资料考试内容及参考书-育明考博

人大法学院考博诉讼法学专业考博考试内容及真题参考书 一、人大法学院诉讼法学专业考博招生介绍 1、招生人数:约8人 2、考试科目: (1)初试考试科目:①②③“申请-审核-复试(综合考试)”制; (2)跨一级学科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④法学理论;⑤宪法; (3)同等学力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④法学理论;⑤宪法;⑥政治理论。 3、复试考试内容: (1)笔试:闭卷考核,总分150分,其中外语50分、专业水平100分(含所报考专业的基础理论、前沿问题等)。 (2)面试:总分150分,其中外语听力及口语50分、综合素质100分(考察考生的学术兴趣、学术创新能力和学术规范意识等)。 4、最终成绩折算公式:加权成绩=外语能力*20%+专业水平*40%+综合素质*40% 二、人大法学院考博复试分数线统计 年份复试分数线进入复试人数2012年外语60分;专业课一60分;专业课二60分;总分180分153人 2013年外语55分;专业课一60分;专业课二60分;总分205分 外语免试者;专业课一60分;专业课二60分;总分145分 121人 2014年材料审核成绩60分以上219人 (不含深圳研究院)(PS:育明考博课程咨询扣扣:5470.63862考博交流群:1056.19820有售各院校考博真题) 备注2014年人大法学院考博最高成绩: 材料审核成绩最高分93分;复试外语最高分92.5分;复试专业最高分92分; 复试综合测试最高分92分;最终加权成绩最高分89.2分. 2014年人大法学院考博录取考生各环节平均分: 材料审核成绩平均分86.58分;复试外语平均分79.27分;复试专业平均分83.87分;复试综合测试平均分85.35分;最终加权成绩平均分83.54分。 三、人民大学法学院诉讼法学专业博导介绍 导师姓名陈卫东专业名称诉讼法学 职称教授是否兼职博导否 学科专长及研究方向1、刑事诉讼程序 2、司法制度 本年度拟招收博士生 主要研究的问题 刑事诉讼程序、司法制度 在研项目1、两个证据规定的适用情况研究 2、侦查权的平衡 3、刑事诉讼法学(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备注1、外语考试科目:英语或俄语或日语或德语或法语

人大法学院——法史学者聚首彩云之南 共省辛亥百年法制变迁

人大法学院——法史学者聚首彩云之南共省辛亥百年法制变迁 值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之际,10月15-16日,由中国法律史学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和云南大学法学院承办的中国法律史学会2011年年会暨辛亥百年与法制变迁学术研讨会,在昆明市隆重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武汉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法学院、南京大学法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南开大学法学院、厦门大学法学院、中山大学法学院、山东大学法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云南大学法学院、河南大学法学院、黑龙江大学法学院、郑州大学法学院、山西大学法学院、西北大学法学院、安徽大学法学院、贵州大学法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烟台大学法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法学院等全国六十多所高校的百余名学者汇聚一堂,就“辛亥百年与法制变迁”这一重大课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赵晓耕教授、高仰光副教授、尤陈俊讲师、娜鹤雅讲师以及法律史专业的六位博士生参加了本次年会。 一百年前,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党人所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持续数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最早的民主共和国之一的中华民国,中国历史开始了新纪元,中国法制自此开始了前所未有的近代化变革。本次研讨会上,与会学者们对这一变革的历史进程和重大意义,从法律史的角度进行了新的总结和反思。 10月15日上午举行的大会开幕式由中国法律史学会执行会长、吉林大学法学院霍存福教授主持。开幕式伊始,全体与会代表为两次中国法律史年会之间逝世的老一辈法律史学者陈盛清教授、曾宪义教授、张铭新教授等默哀致念,缅怀他们的学术贡献。随后,中国法律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杨一凡研究员,云南大学副校长肖宪教授,云南大学法学院院长陈云东教授,云南大学法学院方慧教授,中国法律史学会执行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赵晓耕教授先后致辞。其中杨一凡会长指出,目前有关辛亥革命时期的法律史研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归纳为“六多六少”,即研究辛亥革命的文章多,研究辛亥革命法制变革的文章少;研究辛亥革命运动时期法制变革的文章多,研究辛亥革命时期法制变革的文章少;研究辛亥革命运动的文章中,研究孙中山的文章多,研究其他方面的文章少;研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文章多,研究其他法制文件的文章少;研究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文章多,研究它的对立面——满清政府的文章少;研究专门革命法制史的文章多,将这一法制变革放在中国法律现代化进程中的研究少。 随后,在执行会长汪世荣教授的主持下,孔庆明、王立民、曾代伟、徐永康、范忠信等五位学者先后做了大会主题发言。烟台大学法学院孔庆明教授认为,在当下中国,应推动将中国公权至上法传统与西方私权至上法理念的结合,形成新的法律形态。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王立民教授指出,目前地方法制史研究相当薄弱。他以上海华界的法律史料为例,介绍了地方法制史研究资料选取的新思路以及地方法制史研究的新路径。西南政法大学曾代伟教授通过了对“较场口事件”的法律史解读,提醒我们进一步认识民国的司法体制和特色。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徐永康教授结合司法传统与当下司法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对辛亥百年来刑事诉讼观念的演变进行了省思。杭州师范大学法学院范忠信教授通过对中国古今司

中国法制史考研题库【经典教材课后习题】第四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圣才出品】

第四章三国两晋南北朝 1.曹魏《新律》、西晋《泰始律》及北朝《齐律》的立法成就。 答:(1)《新律》的立法成就 《新律》虽属“删约旧科,傍采汉律”而成,但与汉代旧律相比,所进行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立法成就。 ①第一项改革内容是改《具律》第六为《刑名》第一。李悝编撰《法经》时,《具法》位居第六篇,这次制定《新律》,将《具律》提前,置于全律篇首,并改为《刑名》,解决了原来的“罪条例既不在始,又不在终,非篇章之义”的弊端,突出了法典“总则”的性质与地位,并且使之名副其实,堪称我国古代法典篇章体例结构的重大创新。 ②第二项改革内容是精简“旁章科令”,增加法典篇目。这次制定《新律》时,大量剔除“不宜复以为法”的内容,分门别类编成《州郡令》等单行法规,而把基本法典的篇目及其内容重新进行归纳整理和分类合并,最终编成《新律》十八篇。经过这次大规模的修订法律活动,大大扩充了基本法典的篇目与内容,使新的律令体系“于正律九篇为增,于旁章科令为省”,克服了原来国家基本法典“篇少则文荒,文荒则事寡,事寡则罪漏”的缺陷,既突出了基本法典的主导地位,也使其篇目分类更为系统、条理、规范,推动了立法技术的进步。 ③第三项改革内容是明令废止旧刑罚体系,确立新五刑制度。在制定《新律》的过程中,曹魏政权按照刑罚制度的实际需要,“改汉旧律不行于魏者皆除之,更依古义制为五刑”,正式规定于第一篇《刑名》中,“以为律首”。这项刑罚体系的改革,在墨、劓、剕、宫、大辟之类的旧五刑制度之外,首次提出了完全不同的新五刑制度。它共有七种刑名三十七等,包括死刑三等、髡刑四等、完刑与作刑各三等、赎刑十一等、罚金六等、杂抵罪七等。其中的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经验吐血分享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经验吐血分享 本文系统介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难度,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就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专业方向,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参考书,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专业课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法学考研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经验 对于法学专业复习的问题,我也是走过弯路的,在这里就算是抛砖引玉吧。 先讲虚的吧:兴趣,关注世俗生活是法学家的本性。信心,舍我其谁。 实的: (1)遵循规律:从概念到命题,再到推理,基础不能偏废。 (2)在研读教材的时候,要自觉地将某一章,某一节看作是一道论述题,思路很重要(3)前后贯通,自己给自己出题,要有自己的一套思维模式 (4)对于考试的案例分析,在于理解法条,而不是题海。 补丁: 在研读教材的时候,首先应该将目录记熟,再展开、要记住树式记忆比链式记忆可靠的多。在看材料的时候,要注意积累素材,例如法言法语,诸如:惟其如此,题中应有之义,与...无涉、排除...的适用,基于...的区别、究其原因etc. 还有法谚,诸如:生效的合同是有效的法律etc 。 答专业课论述题的心得: (1)细化,分类 (2)一正一反,辨证 (3)追本溯源 (4)由大到小(框架大,内容少) (5)由小到大(容易跑题,少用) 对于像我这般另起炉灶的同志来说,我以为研读教材的顺序应为:法律思想史--民法学--法理学--商法,经济法,国际私法--诉讼法,宪法,行政法。 上升到基本原则:对于考研来说,形式比内容重要,思路比创新重要。 一、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 近几年法学考研比较热门,中国人民大学的法学院又是中国法学类重点中的重点,在中国学位排名第一的,相对于其他院校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难度较大,中国人民大学注重基本功,看重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很多真题都是源自教材,一些教材上找不到的考点凯程老师会帮助同学们总结重点。 每年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凯程考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本科一般院校的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就业怎么样?

中国法制史考研题库 经典教材课后习题(第一章 夏商周——第三章 汉)【圣才出品】

第一章夏商周 1.结合法学理论与历史资料,阐释中国法的起源的基本途径与主要特点。 答:(1)中国法的起源的基本途径 关于中国法的起源的基本途径问题,主要有以下观点: ①神权法思想认为,法律起源于“天意”或者“神道”。《魏书》提出了“德刑之设,著自神道。圣人处天地之间,率神祗之意”,“是以明法令,立刑赏”的观点;《汉书》也有“圣人因天秩而制五礼,因天讨而作五刑”的说法。 ②道家学派认为,法律起源于自然界的客观法则。如《老子》第二十五章所宣扬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主张。 ③宋代理学家认为,法律起源于“理”,大体相当于所谓“宇宙绝对精神”。朱熹即明确提出过“法者,天下之理”的论断。 ④主张“人性恶”者认为,法律起源于惩恶扬善的社会需要。如《荀子·性恶》宣称:“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冶、合于善也。” ⑤法家学派则认为,法律起源于定分止争的社会需要。譬如,《管子·七臣七主》提出:“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 ⑥刑“始于兵”之说。表明中国古代的刑法及以刑法为基本内容的法律,最初起源于战争或军事行动的某些需要;中国最早的法,脱胎于战争或军事行动中产生的军法。中国最早的刑法及以刑法为基本内容的法律,兼有军事镇压性质之军法和刑事制裁性质之刑法等双重含义。 ⑦“礼源于祭祀”之说。表明中国古代作为一种社会规范的“礼”,最初起源于祭祀活

动中形成的礼仪规则。起初,这种仪式规则只是一些简单的习惯性规范,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统治者的需要,一些上层人物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将日益复杂烦琐的仪式规则加以确认或改造,并强化其神秘性与强制力,便使“礼”上升为强迫人们必须遵守的社会规则或法律规范。 (2)中国法的起源的主要特点 ①中国古代法制文明的起源,最初是通过中原地区各个部族之间的兼并征服战争与联盟融合过程以及宗教祭祀礼仪等社会活动产生的,具体表现为“刑始于兵”和“礼源于祭祀”两条基本途径,因而分别形成了礼与刑两种不同的法律渊源,法制文明体系贯穿着礼刑并用的原则。 ②中国古代法制文明的起源,最初发生于以家族、宗族组织及其血缘亲属关系为纽带建立起来的早期国家制度的基础之上,因而与宗法等级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具有显著的宗法伦理道德性质。 ③中国古代法制文明的起源及其发展,与家族、宗族制度的发展相一致,以维护家族、宗族及国家等团体利益与集体和谐为基本宗旨,法律突出强调的是社会成员的服从义务,个体以及整个社会的权利意识受到一定压制,故其刑事立法、行政立法之类的公法体系异常发达,而民事立法方面的私法体系则相对滞后。 2.夏商刑罚制度的基本内容与主要特点。 答:夏商刑罚制度在整个中国法制史中有重要的地位,其基本内容与主要特点有:(1)刑罚体系 ①夏朝的刑法体系 a.夏代政权正式建立以后,刑罚制度有所发展。《晋书》卷三十《刑法志》有“夏后

2001年华东政法学院中国法制史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01年华东政法学院中国法制史考研真题及详解 华东政法学院2001年中国法制史试题 一、中国古代法制指导思想有哪些主要变化?它对各时期的法律制度有何影响?(25分) 二、分析汉、唐有关亲属相隐制度的发展及其立法指导思想,并请谈谈您对这一法律政策的看法。(25分) 三、概述古代继承制度的内容并归纳其特点。(25分) 四、举例说明宋代司法制度的变化发展,并分析其原因。(此题只要求中国法制史研究方向的考生回答,25分) 五、试比较《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之区别,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25分) 参考答案 一、中国古代法制指导思想有哪些主要变化?它对各时期的法律制度有何影响?(25分)

【解答】中国古代法制的指导思想共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第一阶段为夏商周三代的神权法思想统治时期。中国古代的神权法思想起源很早,夏朝时奴隶主已开始利用“天命”、“天罚”的神权法思想来奴役、压迫人民和镇压其他不服从其统治的贵族。随着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发展和王权的加强,神权法思想到商朝达到了高峰,殷商奴隶主称其祖先为上帝子孙。到了周朝、神权法思想开始动摇,他一方面继承了夏商神权法思想,认为“君权神援”,另一方面又提出“德”的概念,主张“以德配天”。但同时应当看到,中国古代的神权是依附于王权的,神权法与神权政治从未强大到凌驾于世俗政权之上,神权法思想始终以世俗政权的政治需要为转移。在夏商周三代,确立了“矜老恒幼”的原则,推行“疑罪从轻惟教”的原则,开始了“礼法结合”的步伐,“出礼则入刑。”这一切,均是“明德慎罚”,“以德配天”的具体体现。 第二个阶段为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时期。“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儒、墨、道、法等影响其后两千多年的思想大流派均在此时相继出现。古代法律思想史上几乎所有的重大问题都在这一时期被提出来了,如法律起源问题、德刑关系问题、人治与法治的问题、民本与君本的问题、君臣关系问题、法先王与法后王的问题等等。儒家维护“几治”;道家崇尚自然法,主张“无为而治”。墨家提倡“兼爱”、“尚贤”,反对贵族世袭。法家主张“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切于法”的“法治”,他们是当时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言人,因而也是主张“礼治”的儒家的主要对立面。因此,引起了“法治”与“礼治”之争。而荀子在新的封建基础上最早提出了礼、法统一的主张。不过他的基本倾向仍重于儒家。争论的结果,因现实形势的需要,“法治”成当时的主导思想,成为各国立法的准则。在法律制度上,春秋各国先后制定成文法运动便是受其影响。而第一部封建法典《法经》的制定,同样是它的体现,并成为后世制定法律的典范之作。 第三阶段为秦汉至鸦片战争前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统治时期。在经历了秦朝的法家统

北京大学中国法制史笔记

中国法制史 授课:北大法学院赵昆坡、人大法学院王琳霞,政法大学刘广安老师 说明: 1、学习中国法制史要善于归纳,如历代法制指导思想、某某第一的容易考,有关民事、经济的章节一般不会考大题,可只做一般准备。法制史涵盖四个方面:一是立法、二司法、三刑法、四民法和经济法,四个方面中,前三个是主要的,立法往往占一半以上,那些有争议的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一般不出,学习中,应以这四个方面为纲、以年代跨度为纬,本着删繁就简、深入浅出、突出重点的原则,以基础知识和基本问题为重点掌握对象,同时、还应详尽掌握大纲的内容。中国法制史的主要内容在清末以前,包括:1)立法情况(形式和活动);2)司法制度(中央司法机关、职责、变更情况);3)其他代表性知识点。尤其强调立法,立法方面是我国法制史学界研究最为成熟而稳定的部分,因此特别重要! 2、按照2002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大纲和样题的规定,中国法制史在综合考试中共占30分,分别是单项选择题10分、判断题10分、分析题10分。由于中国法制史研究包括中国奴隶制法律制度、封建制法律制度、清末及中华民国法律制度、革命根据地法律制度在内的上下几千年的法制发展历史,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多,记忆难度很大。在复习时要理清历史脉络,把握各个时期的重点法律制度和重要法律事件,形成自己的法制史学习框架,根据法制史的框架体系清点自己的重点学习成果,再补充和完善次要的知识内容。 3、中国法制史以历史发展为纵线,分为奴隶制法律制度、封建制前期法律制度、封建制中期法律制度、封建制后期法律制度、清末及中华民国法律制度、革命根据地法律制度等六个大的时期;以各个时期的法律制度为横线,包括法制指导思想、立法活动、刑事法律制度、民事经济法律制度、司法制度等五个方面。在考试中,主要考查法律思想的内容、立法的时间和特点、具体法律和司法制度发展的内容和特征。 导论中国法制发展史概述 老师觉得绪论有些超出基本知识以外,若没有时间,这一部分可以不看。可在学完整个法制史后借本章回顾全部内容。 第一章奴隶制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中国法的起源 不出大体,可能出小题 一、中国国家与法起源于夏朝(这部分内容在史学界已成定论,做大致了解即可); 二、中国国家与法起源的特点:4点 A氏族起源色彩B集权统治C与道德结合D刑事法规发达 第二节、法制指导思想 夏商出小题,非重点 1夏商:A王权神授B天讨天罚,一般了解 2西周: (掌握内容,比较有特色) A以德配天(一般了解);B明德慎罚(应重点掌握),它与后面的法制知道思想都有联系;C刑罚世轻世重“严打”,注意法条

人民大学法学院考博招生专业及考试内容参考书推荐-育明考博

人民大学法学院考博招生专业及考试内容参考书推荐一、人大法学院博士招生专业及考试内容 招生专业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复试考试内容 法学理论(030101)约10人1、初试考试科目: ①②③“申请-审核- 复试(综合考试)”制; 2、跨一级学科考生复 试笔试加试科目: ④法学理论;⑤宪法; 3、同等学力考生复试 笔试加试科目:④法学 理论;⑤宪法;⑥政治 理论。1、笔试:闭卷考核,总分150分,其中外语50分、专业水平100分。 (含所报考专业的基础理论、前沿问题等) 2、面试:总分150分,其中外语听力及口语50分、综合素质100分(考察考生的学术兴趣、学术创新能力和学术规范意识等)。 法律史(030102)约7人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030103)约6人 刑法学(030104)约16人 民商法学(030105)约17人 诉讼法学(030106)约8人 经济法学(030107)约7人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030108)约3人 国际法学(030109)约7人 知识产权法(0301Z1)约4人 比较法(0301Z2)约1人 二、人大法学院博士招生方式 2014年人民大学法学院在博士招生考试中取消了初试环节,招生方式改为“申请-审核-复试(综合考试)”模式。报考人大法学院博士研究生的所有考生都需经过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提交申请材料-审核并发布复试名单-复试等环节才可以进入最终录取。申请阶段所需提交的材料包括: (1)博士研究生报名登记表。 (2)本科、硕士阶段的成绩单原件、复印件。 (3)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生必须提交论文初稿。硕博连读考生可不提交)。 (4)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双证硕士须提交硕士学历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生须在入学报到后补交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同等学力人员须提交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 (5)两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推荐书(专家推荐书空白模板请于网上报名并网上交费后,从网报系统中下载)。 (6)报考在职定向的博士生考生必须提交单位人事部门同意脱产学习1年的证明。(7)证明外语能力的外语成绩单原件及复印件。比如:国家大学英语考试(CET)六级、国家英语专业考试(TEM)、托福(TOEFL)、雅思(IELTS)、GMAT、GRE、俄罗斯联邦对外俄语等级考试(ГТРКИ)、日本语能力测试(JLPT)、德语语言考试(TestDaF)、法语水平测试(TCF)、外语专业本科学历等能证明外语水平的有效材料原件(复印件)。(8)博士生学习期间的研究构想。研究构想包含拟研究问题(博士论文选题构想)、研究方法、参考文献、相关科研成果等;研究构想须由考生亲笔签名,字数不少于1万字。(9)其他能够证明考生科研能力的材料。比如:公开发表(或出版)的科研成果代表作5篇(或部)以下、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等(格式见附件)。前述材料应当提交原

考研法硕辅导中国法制史知识点梳理(一)

2016考研法硕辅导:中国法制史知识点 梳理(一) 一、古代法制思想与立法概况 朝代立法思想立法成果 夏商天罚神判1、禹刑。2、汤刑。3、“誓”、“诰”、“命” 西周2011-综 -35,2012-综-32,2012-综-60 以德配天, 明德慎罚 1.礼:周公制礼①“五礼”吉;凶;军;宾;嘉;②“亲亲、尊尊” 为精神;③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国家强制性;④社会调控手段之 一 2.刑:刑法和刑罚;奴隶制五刑:墨、劓、刖、宫、大辟 3.礼刑关系:“出礼入刑”;[i]“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i] 注意: “刑不上大夫”强调贵族官僚适用刑罚上有特权,而不是不适用刑 罚。 4. 宗法制度:“封邦建国”。分封制。 春秋战国“礼崩乐 坏”转“严 酷法治” 1.公布成 文法 ①郑国子产“铸刑书”:历史上首次公布成文法 ②晋国赵鞅“铸刑鼎”:历史上第二次公布成文法 ③邓析书“竹刑” 2.李悝 《法经》 2010-综 -43 ①特点:体现“王者之政莫急于贼盗”思想 ②内容:盗、贼、网、捕、杂、具6篇 ③历史地位:第一部封建成文法典;“承前启后”注意:六 禁在杂律,淫、狡、城、嬉、徒、金 3.商鞅变 法 ①改法为律;②连坐法,奖励告奸,诬告反坐;③分户令 4、法家 1、“一断于法”。 2、刑无等级。 3、轻罪重刑。 4、法布于 众。 秦代“缘法而 治” 云梦秦 简 律、令、法律答问、封诊式、为吏之道等。廷行事。是司 法机关判案的成例(判例),可作为司法实践中同类案件判 决的依据。 两汉2008-综-44,2009-综-42,2009-综-61,2012-综-61 “约法省 刑”到“德 主刑辅、礼 刑并用” “约法三章”;加《户》、《兴》、《厩》;《九章律》;汉律60 篇。律、令、科、比 文景帝 废肉刑 “缇萦”上书,导致文帝废肉刑:a. 黥刑改为髡钳城旦舂; b.劓刑改为笞300; c.斩左趾改为笞500; d.斩右趾改为死 刑。景帝:劓刑笞300改为笞200;斩左趾笞500改为笞 300,颁布《箠令》,规定笞杖尺寸,且行刑不得换人。注 意:“文帝废肉刑,外有轻刑之名,内实杀人”。 亲亲得 相首匿 汉宣帝,对卑幼亲属首匿尊长亲属的犯罪行为,不追究刑 事责任。尊长亲属首匿卑幼亲属,罪应处死的,可上请皇 帝宽贷。 “上请”奏请皇帝裁决,减免刑罚的特权 主要罪阿党附益罪;“左官”罪;漏泄省中语;左道;群饮酒;通

人大法学院中国法制史历年试题

中国法制史历年试题 1991 中国法制史 一、简答题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中华民国约法》在性质上的区别是什么? 二、名词简释 1、奴隶制时代的五刑 2、约法三章 3、新民主义三大经济纲领 三、填空 1、《法经》是战国时期国的著的。 2、“具律”正式改为“名例律”始于朝律。 3、1931年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召开了大会,通过了一部根本法,名为。 四、正误判断 1、“春秋决狱”始于东汉。() 2、《大清新刑律》是中国近代颁布并正式施行的第一部专门化的刑法典。() 五、选择 1、“官当制度”开始于时期。(①汉朝②南北朝③唐朝) 2、中国近代正式颁布施行第一部民法典是政府。(①清朝政府②北洋政府③南京国民政府) 1992 中国法制史 ㈠简答 《中英南京条约》何时签订?主要内容有哪些? ㈡名词 1、出入人罪 2、洗冤集录 3、陕甘宁边区保障人权财权条例 ㈢填空 1、“刑法志”是朝的创始的。 2、《开皇律》是朝的皇帝颁布的。 3、“会典”开始创立于朝。 ㈣判断 1、中国古代公布成文法始自战国时期。() 2、中国正式颁布第一个民法典是在北洋政府时期。() ㈤选择 1、中国古代法典编纂按六部分自始于(①唐朝②明朝③清朝) 2、中近代法律制度采用六法体系始于(①清末②北洋政府③南京国民政府) 1993 中国法制史 一、简答题 近代中国制定过哪几部刑律或刑法典(含草案)?

1、出礼入刑 2、化外人 3、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纳领 三、填空 1、八议入律始于朝律。 2、九章律除盗、贼、囚、捕、杂、具六律外,还增加了律、律、律。 3、清末颁行的两个宪法文件是和。 四、正误判断 1、《法经》为商鞅所著。() 2、约法三章是刘邦即皇帝位后提出的。() 五、选择 1、《中华民国民法》是(①南京临时政府②北洋政府③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 2、“周有乱政而作(①汤②九③吕)刑” 1994 中国法制史 一、简答题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是什么? 二、解释下列名词 1、五听 2、重罪十条 3、大理寺 三、填空 1、西周时期婚姻大礼依次是,问名,纳征、请期、亲迎。 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方起草的民法草案是年完成的。 四、选择题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是() ①公元前476年②公元前536年③公元前221年 2、“折杖法“是()代的刑罚制度。①唐②明③宋 3、北洋政府时期制定的第一部宪法草案是()。 ①五五宪草②天坛宪草③中华民国约法 五、判断正误 1、禹刑是中国最早的法典。() 2、大清新刑律是中国第一部正式施行的刑法典。() 3、马锡五审判方式形成于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 1995 中国法制史 一、简答 封建制“五刑”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二、名词解释

曾宪义《中国法制史》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一章~第四章【圣才出品】

第一部分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一章夏商的法律制度 1.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关于国家与法的起源的一般理论 中国法的起源中国国家和法的起源及其依据 中国古代关于法律起源的几种观点 中国古代“刑”、“法”、“律”字的演变及其含义“天讨”、“天罚”的神权法思想夏代的法律制度夏代的《禹刑》 文献记载所见中国古代最早的军法 夏代的监狱 商代法律思想的发展 《汤刑》及商代的主要法律形式 商代的法律制度主要罪名及刑名 商代的民事、婚姻、继承制度 商代的司法制度 【重点难点归纳】 夏商 的法 律制 度

一、中国法的起源 1.关于国家与法的起源的一般理论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认为,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存在的。它和其他社会现象一样,也有其产生、发展直到最后消亡的客观历史过程。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认为,法律产生的共同规律在于: (1)法律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上,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 (2)法律的产生过程有一个从氏族习惯到习惯法,再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演变和发展过程; (3)法律产生的过程受宗教、道德的极大影响,因此刚刚产生的法律几乎总是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道德痕迹。 2.中国国家和法的起源及其依据 中国国家和法起源于文献记载中的夏代。从夏代的开创者“启”开始,中国便正式进入文明社会,出现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同时也产生了中国古代最早的法律。 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我们可以在中国古代的部分文献记载中找到可靠的依据。可见,夏代是中国历史上文献记载中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3.中国古代关于法律起源的几种观点 从传世文献记载看,关于法律起源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1)起源于黄帝时代说 (2)起源于尧舜时代说 (3)起源于夏代说 (4)“刑起于兵”、“兵刑合一”说 4.中国古代“刑”、“法”、“律”字的演变及其含义

2014人大法学院法制史专业主要导师介绍,导师联系方式考研真题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法制史专业主要导师介绍 曾宪义教授 一、简介 曾宪义教授,我国著名法学家、法学教育家,法国名誉博士、日本国名誉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法学家》杂志社社长兼主编。担任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兼法学教育研究会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名誉主任,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第一副主任,“曾宪义法学教育与法律文化基金会”理事长。曾宪义教授自1990年至2005年先后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最后一届即第九届系主任和法学院第一、二、三届院长共达15年;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十二年,担任两届十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现任名誉主任,担任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领导小组组长和两届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第一副主任迄今达十二年,担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咨询委员会委员和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迄今达十年,担任过中国法律史学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此外,现在还担任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会长,担任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询专家,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司法部国家司法考试协调委员会委员等。曾宪义教授自1960年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毕业后留校任教迄今,一直从事法律史教学与研究工作,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如《哈佛法学评论》、《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法学家》等等)和著名出版社(如英国著名的巴特沃斯出版社等)发表和出版了论文和著作,目前正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重大图书出版项目”《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十卷)。曾荣获国家最高奖项之一的“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两项、“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特等奖”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法制日报10年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 二、教授课程 中国法制史比较法律文化台湾法 三、主要研究方向 中国法制史比较法律文化台湾法 四、主要科研项目与课题 1.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重大图书出版项 目”:《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十卷专著)。 2.21世纪中国法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 3.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研究。 4.教育部博士点项目:中国法律史研究。 5.教育部博士点项目: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 程天权教授 一、简介 程天权,男,1946年生于上海市,196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9月入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读本科,1970年毕业。后在秦皇岛市当中学教员、进修学院教师和教育局教育督导。1980年至1983年在复旦大学就读研究生,专攻中国法律史,获法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在复旦大学任教。1985年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1986年至1991年任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长,1991年至1995年任党委副书记,1995年晋升为教授,1995年至1999年1月为复旦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曾任上海发展战略领导小组副组长,上海市11届人大代表。1999年1月至2000年6月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国际问题研究领导组(多个研究院所)组长。2000年4月起任同济大学党委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