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编号:02 班级:组号:姓名:学号:主备课人:彭巧琼

第一部分预习案

一、教学目标:(预习完之后必须填写)

二、知识梳理

地理信息技术: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和等。广泛应用于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在、环境监测、

监测、国土资源管理、国土开发规划等许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地理信息技术的大众化应用有:、、。

1、遥感():是人们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如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的,对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⑴遥感的关键装置——

在航空或航天器上接受电磁波信息,并以或

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接收站(图1.4)

(2)遥感的优越性

①提高研究工作的,节省,提高。

②遥感信息作为重要的信息源,为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从到、从

到、从到的转化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例如,将多次或逐月、逐年的遥感影像图叠加,就可反映的扩张、的侵蚀、的消长,等等。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遥感广泛应用于资源凋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领域。

2、全球定位系统( ):利用,在范围内适时进行、的系统,称为全球定位系统

(1)组成: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用户设备部分—。(2)特点:全(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全、性和性(3)应用:⑴为各类用户提供、和。

⑵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如:野外调查中的应用;可以帮助野外考察人员确定考察点的地理位置(经度和纬度)、高程(海拔),从而可在野外调查中获得更为精准的数据。

⑶在日常生活中应用——GPS导航

3、地理信息系统( )专门处理的计算机系统,称为“地理信息系统”。(1)地理信息系统的简要程序:信息源→→数据库→→

(2).应用:应用的领域相当广泛,凡是用到或需要处理地理的领域都可用到。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已得到推广。

数字地球

(1)概念: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三、预习习题

1.遥感的关键装置是()

A.航空器

B.传感器

C.胶片质量

D.磁带质量

2.遥感的优点有()①探测范围大②获得信息快③不受地面条件限制④成本低,效益高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在黑白遥感图片中,湖、河显示水域的颜色是()

A.白色

B.黑色

C.浅灰色

D.灰白色

4.目前GPS的主要功能是()

A.定位和导航

B.定位和找矿

C.天气预报

D.地质测量

5.GPS是进行野外考察与探险的重要工具,其作用是()

A.随时知道自己所在地的地理坐标

B.随时知道自己所在地的气候

C.随时知道自己所在地的地形

D.随时知道自己所在地的水文状况

6.通常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数据()

A.经度、距离、海拔

B.经度、纬度、海拔

C.纬度、相对高度、距离

D.到两极、赤道的距离和等高线

7.地理信息系统的简要技术程序是()

A.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

B.信息源→空间分析→数据处理→数据库→表达

C.信息源→空间分析→数据库→数据处理→表达

D.信息源→数据库→数据处理→空间分析→表达

8.通过地图、遥感图像、野外考察等获得数据的GIS技术程序是()

A.数据处理

B.信息源

C.数据库

D.表达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RS通过影像反映出地表温度从而判定地表状况;而GIS将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据此回答9~10题。

9.洪水前的某湖泊图层与洪灾期的图层相叠加,可以 ( )

A.分析洪水灾害的成因

B.预测洪灾期结束时间

C.了解洪水淹没范围

D.计算洪灾损失

10.热红外遥感影像亮度可反映地物表面温度,地物的表面温度越高,在影像中就越亮。晴天正午时刻,下列地物在同一幅热红外遥感影像中最亮的是( )

A.公路

B.菜园

C.鱼塘

D.果园

第二部分探究案

探究一:1、从监测的范围、速度以及人力和财力的投入等方面看,遥感具有哪些特点?

2、有人说:遥感是人的视力的延伸。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探究二:珠穆朗玛峰高度的精确测量是利用哪种技术?为什么?

探究三:你能说出“3S”功能的主要区别吗?

第三部分检测案

四、课后巩固习题

1.地理信息技术的重要功能()

A.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

B.能对遥感信息进行处理和判断分析

C.能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和定位

D.能在很短时间内获得较全面的资料

2.关于遥感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遥感是人们利用肉眼在地面事物进行感知

B.遥感是人们利用一定技术装备,对遥远的宇宙事物进行感知

C.遥感的关键装置是航空器或卫星

D. 遥感技术能监测洪涝灾害的发展变化,便于人们及时安排防灾、救灾工作

3.对台风“纳沙”移动路径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测,可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全球定位系统

B.数字地球

C.地理信息系统

D.遥感

4.在农业方面,运用遥感技术能够()

①监测耕地变化②调查作物分布③估测粮食产量④跟踪产品流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遥感主要应用于()

①资源调查②人口增长预测③环境监测④自然灾害调查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2012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始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正式提供连续无源定位、导航、授时等服务。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6.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属于对________技术的应用( )

A.GPS

B.RS

C.GIS

D.“3S”

7.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用于( )

①交通运输②搜索营救③调度指挥④导弹发射⑤数据处理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8.地理信息系统()

A.主要是记录地理事物的计算机系统

B.具有空间分析的能力,没有动态预测能力

C.是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D.是地图绘制系统

9.比传统地图高明的是,地理信息系统能通过了解某地物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分析该地物的()

A.发展趋势

B.地理位置的变化

C.区位特征

D.历史意义

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回答下列各题:

10.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

A.为商业网点选址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11.对1985年与2005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了解城市地城结构变化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12.“滴滴打车”是中国首款便民打车智能手机应用软件,乘客可以轻松发单,随时随地打车。“滴滴打车”软件采集乘客附近出租车的位置信息显示在手机上,并且规划好最近的路线,其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 ①GIS ②数字地球③RS ④GPS

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13.很多城市推出了“手机公交”app软件,可以在线查询公交车的到站信息,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出行。“手机公交”功能的呈现主要运用了地理信息技术()

A.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地球

D.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14.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利用数字地球我们可以( )

①了解世界各地的地理环境特点②与国内外学生进行交流

③接受网上远程教育,在网上购物④去南极探险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去食堂就餐用餐卡,去图书馆借书用借书卡,进电子阅览室还需再办一张卡……如今的大学生手里的卡可真不少,使用起来自然也极不方便,山东电信推出的“翼机通”系统已经在某省(区、市)60多所高校亮相,学生只需一部手机,就可以实现校园内就餐、借书、上网“畅通无阻”。据此回答43~44题。

15. “数字校园”是指( )

A.远程教育和网上学校

B.建设虚拟学校

C.计算机辅助教学

D.对校园内所有信息资源的数字化

16.有关“数字校园”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以对校园内的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

B.建设校园网络需要用网络、通信技术

C.数字校园只局限于校园内使用,无法面向社会

D.利用校园网络,教师可以在家中进行电子备课

文科班补充习题

某同学计划在院子中种植花卉。他对院子的通风、光线、空间等情况进行了测量,经处理后绘制成下图,完成1~2题。

1.院子中同时满足通风、明亮、空间充足的地点有

A.4处

B.3处

C.2处

D.1处

2.若种植兰花(喜阴),则最适宜布置在下图中甲、乙、丙、丁的

A.丁处

B.丙处

C.乙处

D.甲处

读“车载GPS导航监控原理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3、图中M表示( )

A.制作GPS接收机

B.分析交通状况

C.生成电子地图

D.计算三维坐标

4、车载GPS通过公共电信网络传给交通监控中心的信息是( )

A.车载GPS所在道路的拥堵状况

B.车载GPS所在地的地理坐标

C.车载GPS所在车辆的违章信息

D.车载GPS规划的导航路线

该图为3S(RS、GPS、GIS)技术的相互关系示意图。图中①、③表示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②、⑥表示提供影像数据的功能,④、⑤表示提供定位信息功能。据此回答问题。

5.2011年4月份以来,我国南方地区持续出现大范围干旱,部分省份遭受严重的干旱灾害。为快速准确获得受灾面积状况,适宜采用的方式是( )

A.甲 RS B.乙 GIS C.乙 RS D.丙 GPS

6.获取干旱信息资料后,要分析干旱趋势、制定抗旱计划和估算灾情,需用到( )

A.GIS B.GPS C.RS D.数字地球

7.为了使救灾人员及时准确地到达受灾最严重的地区,需要利用哪种技术提供该地区精确位置( )

A.甲 RS B.乙 GIS C.乙 RS D.丙 GPS

8.3S技术在实际生活中往往相互重叠,综合应用。下列事例中,属于乙和丙综合应用的是( ) A.获取矿床露头信息、确切位置,并分析其种类

B.获取灾区的动态信息并分析受灾损失

C.确定运钞车的位置并监测其行驶路线

D.获取火势蔓延方向并对其进行精确定位

1-3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第三讲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理清遥感技术的主要环节和应用范围 由图忆知 1.概念:是人们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简称RS)。 2.工作原理:不同地物反射和辐射的电磁波各不相同。 3.主要环节 目标物――→传感器―→收集传输遥感地面系统――→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专业图件统计数字 4.优势: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 5.应用 应用领域 应用方向 资源普查 矿产资源 人们只需要分析遥感图像就可以划定蕴藏矿产的大致区域 生物资源 为农业、林业、城市绿化、环境保护等部门服务 环境监测 有利于人们了解环境变化,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 自然灾害防御监测 有利于防灾减灾 [特别提醒] 图示遥感的特点

题组练通 (2019·浙江选考模拟)2017年4月,借助激光交会对接雷达,“天舟一号”准确掌握“天宫二号”的距离、速度等数据,确保实现第一次高精度自动交会对接。从技术上来说我国最迟能够于2020年在月球极区建成月球天文台。完成1~2题。 1.“天舟一号”准确掌握“天宫二号”的距离、速度等数据所应用的核心技术是() A.GIS B.GPS C.RS D.VR 2.与地基观测相比,月基天文观测的突出优势是() A.距离天体更近B.没有大气散射 C.大气逆辐射强D.昼夜温差大 解析:1.C 2.B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天舟一号”准确掌握“天宫二号”的距离、速度等数据是借助激光交会对接雷达,雷达是遥感技术系统组成中的传感器的一种类型。第2题,月球上没有大气层,因此没有大气散射,观测精度高。 3.在科学考察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 A.获取卫星云图B.查询地理数据 C.选择考察路线D.对科考船实时导航 解析:选A遥感根据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可生成图像胶片,主要用于获取图像;查询地理数据、选择考察路线可以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对科考船实时导航可以运用全球定位系统。 掌握全球定位系统的特点和应用由图忆知 1.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简称GPS)。

区域地理环境

28、工业污染控制模式(就工业与自然关系而言划分的工业发展三种模式)。答:工业污染控制模式: 1.不顾环境的传统工业发展模式(20世纪50—60年代) 工业生产的原始模式:“资源—产品—废物 工业系统内部的高度经济性和外部的高度不经济性,在相当程度上加深了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 2.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污染末端控制”的发展模式(20世纪70—80年代) 末端控制污染”模式(“排放管理”)对于控制局部地区的工业点源污染是有效的,对遏制工业污染的迅速扩大也有其历史的作用。但是,没有从根本上杜绝环境问题的产生。 3.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的“污染预防”的发展模式 目前在工业界所倡导的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环境管理的污染预防的发展战略。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工业系统的生态化。基于生命周期的思想和循环经济的理论指导下的工业发展战略是当今工业环境管理的主要发展方向。 29、循环经济的概念、原则与发展途径。 答:循环经济的概念: 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范式,其实只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 循环经济的三大原则 (1)减量化(Reduce)原则:以资源投入最小化为目标; (2)再利用(Reuse)原则:废物利用最大化为目标; (3)再循环(Recycle)原则:以污染排放量最小化为目标; 减量化是首要原则。“3R”原则的顺序应该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这一顺序反映了人们对环境与发展问题认识上由过去单纯的末端治理向减少废物的污染预防方向发展,是一种质的飞跃。 循环经济的发展可以从三个层面上入手: (1)部门层面(小循环)

高考地理复习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学案

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考试标准 考试内容 考核要求 知识体系预览 必考加试 1.地理信息系统 ①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②地理信息系统的五个主要组成部分及工作 过程 2.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 a a b 了解地理信 息系统在城 市管理中的 作用 3.遥感技术 ①遥感的概念 ②遥感的技术系统和分类 4.遥感与资源普查 遥感在资源普查中的应用 5.遥感与环境和灾害监测 遥感在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a a c c 了解遥感在 资源普查、环 境和灾害监 测中的应用 6.全球定位系统 ①全球定位系统的概念和基本组成 ②全球定位系统的工作过程 7.全球定位系统与定位导航 全球定位系统的主要应用领域 a b a 考点一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必考+加试) [考点梳理] 1.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a)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 2.地理信息系统的五个主要组成部分及工作过程(a) (1)地理信息系统由GIS硬件、地理数据、GIS软件、GIS人员和应用模型等五部分组成。 (2)工作过程:主要包括地理数据的输入、存储,地理数据的操作和分析,以及地理信息输

出等环节。 3.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b+加试) (1)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领域:资源调查、环境评估、灾害预测、国土管理、城市规划、邮电通信、交通运输、公安、水利、公共设施、商业金融等。 (2)GIS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城市规划和管理、基础设施管理、土地利用与管理、生态环境管理。 思考 (1)为了规划鸟类自然保护区,在获取了不同鸟类的觅食半径等资料后,准确划定保护区范围可以采用的效率最高的技术手段是________。 (2)可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管理、分析和可视化表达并用于国土整治的技术是________。提示(1)地理信息系统(GIS) (2)地理信息系统 [考点突破] 1.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过程 2.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1)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2)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应用

地必3第1章第2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do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考点一地理信息技术和应用 1.概念: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 2.应用:①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如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治监测、国土资源管理、国土开发规划等领域;②大众化应用,如GPS汽车导航、空间信息、城市多媒体地理信息等。 考点二遥感(RS) 1.概念: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2.传感器:遥感的关键装置,在航空或航天器上接受地面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并以图像胶片或数据磁带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接收站。 3.主要环节:目标物→传感器→遥感地面系统→成果。 4.特点:精度高,质量高,效率高,且节省人力、财力。 5.应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治监测等。 考点三全球定位系统(GPS) 1.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X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 2.组成: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由24颗卫星组成,含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备用卫星。定位需要至少4颗卫星;地面控制系统——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接收机。 3.特点:提供精密三维坐标(精度、纬度、高度)、速度、时间,具有全能性(海陆空)、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 4.应用:由于可以确定考察点的地理位置(经度纬度)、高程(海拔)等,GPS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和授时。主要应用于军事、测量、交通、救援、旅游等领域。 考点四地理信息系统(GIS)

1.概念: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2.程序: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 3.应用: (1)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①城市规划和管理——利用GIS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工程选址等;②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包括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电力、自来水、燃气等部门的工程设计、日常维护、应急抢修等;③城市环境管理——利用GIS进行城市环境规划,城市环境监测与评价,城市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分析等。 (2)在其它领域的应用:GIS是地图的延伸,凡是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信息的领域,都可以借助于GIS。 考点五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1.数字地球的概念:即信息化、数字化的地球,是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2.数字地球的技术系统(及与RS、GPS、GIS的关系) “3S”的作用分别是:RS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得, GPS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 GIS主要用来对地理数据进行管理、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而数字地球则是RS、GPS、GIS以及网络技术等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即“3S”是构建数字地球的技术基础。 数字地球的另一个重要技术基础是网络技术,即信息高速公路,其具体体现是国际互联网。 3.应用:数字地球是将不同空间、时间的自然、人文的大量信息进行整合,进行立体、动态的显示,为生产、研究活动提供实验条件和试验基地。应用包括“3S”的所有应用领域。【实战演练】 [例1]联系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XX某出租车公司在中心调度系统中快速查询本公司出租车的 位置信息,所采用的技术是____(单项选择) A.RS B.GIS C.RS和GPS D.GIS和GPS (2)在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XX市彩红外遥感图像时,发现外 环线周边地区的红色块状区域面积越来越小,而蓝灰色区域面积越 来越大。据此可以判断,该地区____用地面积在缩小,而用地面积在扩大。 (3)根据三颗卫星提供的资料,运用数学原理就可以计算出地面静止物体的位置。如右图所示,有四颗卫星提供资料,除可进一步提高定位的精准度外,还可迅速计算出____物体的空间位置。 (4)下列选项中,可以应用3S技术的有____(多项选择) A.导弹发射的精确制导 B.珠穆朗玛峰高程的精确测量 C.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统计 D.人口密度与商业网点布局的相关分析 解析第(1)题,出租车的位置可用GPS 定位,把出租车的位置信息用计算机系统处理后反映在“中心调度系统”就是GIS技术的应用。第(2)题考查遥感图像的判读,抓住“外环线周边地区”这个关键信息,不难判断用地情况的变化。第(3)题利用了4 颗卫星定位,故判断是运动物体。第(4)题可用排除法作答。 答案:(1)D(2)农业建筑(非农业用地)(3)运动(4)ABD

2020最新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9章 第27讲 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课后达标检测 鲁教版

第27讲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时间:40分钟分值:76分)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76分) (2018·广西三市联考)光伏大棚农业是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棚顶太阳能发电、棚内发展农业生产的新型光伏系统工程,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下表为光伏大棚与普通大棚相关数据比较表。读表完成1~2题。 大棚类型光伏大棚普通大棚 每年种植蔬菜次数3~4次1~2次 大棚使用寿命25年左右每年更换一次塑料膜 建造成本850 元/m2100 元/m2 1. A.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更长B.农产品的售价更低 C.对环境的污染更少D.目前在我国分布更广 2.对于我国某地正在建设的光伏大棚,利用遥感技术不能监测的是( ) A.光伏大棚之间的距离B.光伏大棚的面积 C.光伏大棚的施工进度D.光伏大棚的高度 解析:第1题,与普通大棚农业相比,光伏大棚农业每年种植蔬菜的次数更多,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更短;由于光伏大棚的造价高于普通大棚,目前推广的难度较大,且生产成本的增加会造成农产品的售价高于普通大棚生产的产品;光伏大棚不需要每年更换塑料膜,故造成的环境污染更少。第2题,光伏大棚的位置、光伏大棚之间的距离、光伏大棚的面积等都可以通过判读遥感影像来获得;通过对不同时期遥感影像的对比分析,可获得光伏大棚的施工进度;但光伏大棚的高度信息无法通过遥感技术来获得。 答案:1.C 2.D (2018·苏锡常镇四市调研)精准农业是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根据地理环境和实际需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农业操作技术与管理系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下图为信息技术支持精准农业的示意图。读图回答3~4 题。 3.下列关于地理信息技术在精准农业中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全球定位系统可用于信息获取和实时准确定位

2020秋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一册素养达标练习:第四章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基础过关] 下图为某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据此,完成1~2题。 1.该专题研究可能是() A.耕地分类和评价B.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 C.商业分布和规划D.学校分布 2.若利用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深埋垃圾场的选址,在下列图层中应增加() ①大气污染②区域规划③造纸厂、印刷厂分布 ④水文地质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解析:第1题,图中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相关性不明显,商业分布和规划、学校布局等应该与交通运输、人口数量有更密切的联系,故B、C、D项与图层(自然地理要素)相关性不密切,只有耕地分类和评价与图中图层联系密切。第2题,垃圾深埋易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并且会对某些地表功能区的布局产生影响。深埋垃圾场选址应考虑水文地质和区域规划,而大气污染、造纸厂、印刷厂分布与深埋垃圾场选址无关。 答案:1.A 2.D 3.下图是车载导航仪面板示意图,行驶过程中始终显示车头朝上,

指向标箭头随行车方向转动。导航仪能及时显示汽车位置,主要依靠的技术是() A.遥感B.计算机 C.全球导航卫星系统D.地理信息系统 解析:遥感是利用地物电磁波反射率的差异获取地物实时分布状况的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数据查询和分析,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地物进行定位。及时显示汽车位置主要依靠的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答案:C 据英国《每日邮报》消息:最新卫星照片显示,北极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成为一个岛屿。读图,完成4~5题。 4.要监测北极冰川面积的变化,应运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为() A.遥感B.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 5.要想动态显示北极冰川面积近30年的变化状况,并预测其变化趋势,需要应用的技术手段为() A.遥感B.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111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时安排:文科班3课时,理科班2课时 教学重点: 1.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区域的特征 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过程: 一、区域 1.概念: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教师讲解强调:(1)区域是客观性(地理差异)和主观性(人们按一定指标和方法划分)的结合物。 (2)划分指标和方法不同,区域不同。如按自然环境差异,我国分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按我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分为东部发达地区、中部较发达地区、西部落后地区。 2.特征:(教师讲解为主) (1)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整体体、差异性): 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人类活动也有差异。同一区域,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如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其他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2)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①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②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 (3)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层次性)。 如,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 (4)开放性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并与其它区域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 3.划分: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生分析比较学习为主)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生产、生活特点差异→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差异 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 思考 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答(略) 教师点拨: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方面思考回答。

地理信息技术与其应用

高二地理文科学案: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班级 姓名 学号 【课标】 1.遥感(RS )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2.全球定位系统(GPS )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3.地理信息系统(GIS )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4.数字地球的含义 【知识体系】 1.概 念: 对遥远的地 物进行感知的技 术,是人的视力的延伸。 2.工作原理 探测地表物体反射的电磁波和其发射的电磁波,完成远距离识别物体。 1.概念:具有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它能够实时 测量“四度”:经度、纬度、高度、速度 2.特点: 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 3.组成 (1)空间部分:24颗卫星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平面内; (2)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测系统,每颗GPS 卫星都要由地面设备进行监测和控制。 (3)用户设备部分:即GPS 信号接收机。

知识点三:地理信息系统GIS 1..概念:是依靠计算机实现地理信息收集、处理、存储、分析和应用的系统。 2..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的区别 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为RS提供空间位置坐标数据;遥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是GIS的重要数据源一直;GIS主要用于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和空间分析 .............等。 3.GIS工作程序 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 应用主要功能举例说明 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主要向城市居民提供日常工作与生活 所需的各种信息 ①提供旅游景点的分布与详情 ②商业网点的布局及各自特色 ③城市道路与建筑物的空间分布 城市规划进行城市与区域多目标的开发和规划①查询和统计,并用三维影像显示城市; ②把城市地下管网的帆布输入系统中,进行有效管理 城市道路管理显示有关道路的路况、交通流量、沿 线环境等空间和属性信息,可以提供 多类型的查询 ①查询空间信息:某个加油站、立交桥的坐标位置; ②查询时间信息:某辆车某一时间处于什么位置及其 某时间某地的车流量等。 ③发布交通信息:及时把交通拥挤情况、车流量、交 通事故、交通环境情况发给驾驶员 城市抗灾减灾实时跟踪灾害发生、发展过程,对灾 害进行快速分析、评价和模拟,并辅 助开展灾后的应急和回恢复工作 为提高火灾防救工作的针对性,可以建立各防火区的火 灾信息系统 城市环境管理环境规划与决策、监测、评价、预测 与模拟 对城市多种信息如大气、水、土地、噪声等进行管理和 处理 知识点四:数字地球 概念: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为构建数字地球奠定基础。 【训练】 (2010重庆)地理学中常用方格网法来研究各种问题。如下图中将某区域划分为九个方格,数字“1”、“2”、“3”分别表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水域,则可通过这些数据来分析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根据下图, 表1回答1题。 1.若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该区域海拔(米)如表1所示,则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A.四川盆地B.长江下游C.东北平原D.黄河下游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理信息技术:遥感、世界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的概念。 2.掌握遥感、世界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重点) 3.学会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应用地理信息技术。(重点+难点) 现代地理学中,3S 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应用,日益成为地理学前沿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并成为地理学服务于社会生产的主要途径,现在3S 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 域。它们三者既有分工又有联系。遥感技术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世界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来对地理信息数据的管理、更新、分析等。其中,遥感技术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信息数据,加快了地理信息数据库系统的更新,保证了地理信息系统的时效性,世界定位系统为遥感信息数据地面定位目标选择、野外验证、图像分类等提供了必要的数据信息,为更好地利用遥感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支持。 一、地理信息技术 1、概念:地理信息技术是指 、 、 和 地 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 、 、 等。 2、应用:(1)、在区域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环境监测、 、国土资源管理、国 土开发规划等。(2)、大众化应用: 、空间信息网站、 等。 二、遥感(RS ) 1、概念:是人们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实行 的 。 2、工作原理: 是遥感的关键装置,在航空或航天上摇受地面物体 或 的 信息,并以 胶片或 磁带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接收站。 3、主要环节 物体辐射和 收集 信息处理 反射电磁波 传输 信息分析 、特点:监测的范围 、速度 ,人力和财力的投入 。5、应用:遥感广泛应用于 、 、 等领域。 6.在区域分析中的作用:为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从定性到_______、从静态到动态、从过程到_______的转化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三、世界定位系统(GPS )1、概念:利用 ,在世界范围内实时实行 、 的系统。 2、组成:空间部分为 ,地面控制部分为 ,用户设备部分为 3、功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 、 和 。 4、特点: 、 、 、 、 特点。 5、应用:确定点的 、高程; 服务。 四、地理信息系统: 1、概念:专门处理地理 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称为地理信息系统。 2、简要程序: 一 二

必修三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知识点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 课标要求:l 了解区域的含义。2 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3 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影响。 4 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1 区域的概念: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它具有一定的面积、形式、范围或界线,其内部的特定性质或功能相对一致而有别于外部邻区。 2 区域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界线、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二区域的空间结构:区域中各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一般,区域空间结构由点、线、面和网络四种形式组成。类型:乡村地域(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和 城镇地域(以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1 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的原因区域空间结构是区域自然、人文因素长期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结果,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因素有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这些因素的变化就会引起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 区域是汇集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等产业,点、线、面相结合的自然—社会综合体,这些产业和事物的变化也是引起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的重要原因。农业通常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 2 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三区域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指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1 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2 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第一产业是广义上的农业,包括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指工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包括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2 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等。 传统的农业区域和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三产业比重较大,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 区域方面要从: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植被、土壤)、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交通、人口、文化水平)、历史的基础等。来说明。 第二节区域的发展阶段

最新地理高考试题分类汇编专题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地理高考试题分类汇编专题地理信息技术 的应用

2011年高考试题解析地理分类汇编 专题13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2011年高考北京卷)图7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制作的某城市忠信城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0-11题。 图7 10.该图的制作与应用借助于 A.遥感技术获取道路网信息,测定监测点分布 B.全球定位系统确定事故的位置,预测交通流量 C.地理信息系统查询事故频次,分析出警最优路径 D.数字地球技术,实现道路与监测点的互换 【答案】C 【解析】以地理信息技术图为情景,考察地理信息技术知识、城市交通和城市功能分区。第 10题,遥感技术只能显示瞬时交通状况、全球定位系统只能做到对事故地点的准确定位,二者属于数据的采集系统,根据题干可知,该图为“某城市中心城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事故次数的统计也只能是地理信息系统工作的范畴了,故选C。

11.根据图中交通网络,可以推断该地区 A.甲地是城市忠信商务区所在地B.乙地适宜建大型地面停车场C.对外联系主要通道在西北方向D.商业网点密度东部大于西部【答案】D 【解析】交通事故频发地主要集中于城市交通干道上,从图中可以看出大致呈环状分布,可初步推断,该城市交通事故频发地主要为城市的主要环线交通快速通道和主要放射状快速通道、普通道路的交叉点上。甲地位于环线,非市中心,也非中心商务区,排除A;乙地为市中心,地价昂贵,不适宜建大型停车场,排除B;对外联系的通道呈放射状,东、西较密集,而不是单独集中于西北,排除C;根据监测点的分布,东部较密集,说明车流量大,商业较发达,商业网点密度应该东部大于西部。 (2011年高考山东卷)水稻是亚洲主要的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是保障其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完成1-2题。 1.实时监测和预报水稻病虫害灾情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球B.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D.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课标导读]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是高中新课程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模块1的教学内容中已经涉及到“区域”和“区域差异”的概念。不过模块1中的内容是顺应讲授“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重点是突出自然地理环境中各组成要素在地域组合上的联系与分异。而本节内容是典型的案例研究课程,它通过诸多案例将“区域”的概念以及“区域”间的“差异”所具有的客观性,一一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有更加直观的感受。并且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掌握区域差异形成的综合原因,从而能够举一反三地对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做出正确的分析,培养他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观和科学的地理素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区域开发初期阶段、发展成长阶段、发展转型阶段、再生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美国“钢都”匹兹堡的开发分析总结区域初期阶段的特点;(2)利用芝加哥—匹兹堡城市群的形成,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成长阶段的特点; (3)提供我国大庆、鞍山等地的材料以及教材中“匹兹堡的困惑”等内容,让学生展开讨论分析,归纳出转型阶段的特点;

(4)从转型阶段出现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提出改善措施,分析归纳再生阶段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分析问题的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区域发展四个阶段的特点和人地关系 【教学难点】再生阶段的理解和运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区域也是处于一个发展变化之中。区域发展往往以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基础,随着区域的不断发展,人地关系越来越复杂,从相对协调走向日趋紧张,企业老化、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高、以及环境问题也接种而来,为此,区域需要通过转型以寻求新发展。那么一个区域是怎么发展的,可以分为哪些发展阶段呢?每个阶段的特征怎么样呢?下面以美国五大湖工业区发展为例,来了解区域发展的几个阶段。 板书课题:第三节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讲授新课: 教师讲述:区域的发展分为初期阶段、成长阶段、转型阶段和再生阶段四个阶段,从时间上,呈阶段式递进;从空间上,有一个由点到线

高考地理总复习知识点导学(附答案):第36讲 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高考总复习地理信息技术 考点解读 考点提示 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数字地球的含义。 复习建议 理解遥感(RS)的概念、组成与分类,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重点的应用了解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组成、功能、特点,举例说明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概念、程序、理解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和作用 知识清单 一、遥感 1.概念:是人们在________(如飞机、高空气球)或________(如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的________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________的感知,简称________。 2.主要环节:目标物→________→遥感地面系统→成果。 3.特点:______高,质量高,_______高,且节省人力、财力。 4.应用:包括________调查、环境监测、________防御监测等领域。 二、全球定位系统 1.概念:利用_______,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______、定位的系统,简称_______。 2.组成 空间部分——________;地面控制部分——________;用户设备部分——________。 3.特点: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________、速度和_______,并具有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________、全天候、_______和实时性的特点。 4.应用:包括区域地理环境研究、GPS ________导航等。 三、地理信息系统 1.概念:专门处理地理________的计算机系统,简称________。 2.工作流程:信息源→________→数据库→________→表达。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二节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教学设计

1.2.2 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含义、主要内容以及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从而认识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意义。 2.培养学生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获取地理信息的地理信息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用地理科学思维去解决相关地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具体的实践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掌握与地理信息技术相关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对地理学科的信心。 2.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合作精神、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概念、组成及工作过程。 2. 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3. 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教学难点 1. 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2. 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电子地图 课前准备 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上网,进入中国地理信息系统网站,了解相关的信息。 导入新课 师 (创设问题情境)大家利用课外时间上网了解了地理信息系统,那么,请大家讨论交流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它是怎样工作的好吗?

(学生讨论、回答,由于学生对此了解不多,可能回答不好。这里只要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可。) 推进新课 板书: 三、地理信息系统 (一)概念与工作过程 师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2阅读材料“GIS的简要程序”,简单了解GIS的工作过程。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作为获取处理、管理和分析地理空间数据的重要工具、技术和学科,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迅猛发展。从技术和应用的角度,GIS是解决空间问题的工具、方法和技术。从学科的角度,GIS是在地理学、地图学、测量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具有独立的学科体系。从功能上,GIS具有空间数据的获取、存储、显示、编辑、处理、分析、输出和应用等功能。GIS 是指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教师展示图片) 师 请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香港的GIS的介绍。思考GIS能帮助我们做什么呢?请大家先推测一下。 生 可以了解城市的地貌、主要道路、城市各地区的地理情况。 板书: (二)典型应用 师

12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重庆市山王坪镇平均海1000多米,该地某季节有一处罕见的景观,一条狭长绵延的公路,将森林鲜明地分隔为两种色系,一侧翠绿,另一侧金黄。走入森林,发现树木高度、粗细和行距相差不大。图示意用无人机拍摄的该地景观。据此完成1-2题。 1.山王坪镇出现该景观的季节最可能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公路两侧景观差异大的原因是() A.热量差异B.地势高低C.土壤类型D.人类活动 语言是人类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交际工具,会随着人们的迁移、交流或者隔离发生改变。下图是“某县域内的方言分布图”。据此完成3-4题。 3.导致图示县域内方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阻碍区域间交流B.人口迁入途径差异

C.河流促进区域内联系D.区域生产活动不同 4.以下地区最有可能出现“十里不同音,邻村不能言”的复杂方言格局的是() A.粤北B.北疆C.辽中D.晋中 徽派建筑,依山就势,构思精巧,是江南建筑的典型代表。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墙体采取马头墙形式。马头墙由砖瓦砌成,一般建在房屋两侧或紧邻的两栋房屋之间,墙头都高出于屋顶1-2米,错落有致,形似马头,寓意"马到成功,一马当先"。据此完成5-6题。 5.徽派建筑所在地的地理环境有() A.多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B.春节期间,田间有成片油菜 C.金秋,山坡上有大片火龙果待摘D.河水流量大,航运价值高 6.关于该民居的描述,合理的是() A.与当地多雨潮湿的环境有关B.马头墙能在发生火灾时隔断火源 C.能够抵御风沙和防寒保暖D.造型美观独特,适合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西藏阿里地区依托极佳的暗夜条件和国家天文台阿里观测站的技术力量,集夜空保护、旅游、科普于一体,建成国内第一家以星空为主题的暗夜公园,成为青藏高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图1是“阿里某夜星空景观图”,图2是“阿里地区的气候图”。据此完成7-8题。 7.阿里地区建设“暗夜公园”的有利自然条件,()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3章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第45讲 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必修3)

第45讲 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 1.概念 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2.系统组成 3.应用 (1)最初用于军事。 (2)目前拓展到交通、邮电、地矿、建筑,以及农业、气象、土地管理、金融、公安等部门和行业。 (3)其他用途:还可监测地壳的微小移动,从而帮助预报地震;与GIS 、RS 结合,为资源调查、工程管理、精细农业服务。 1.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 2.关联图示法理解“3S”技术的相互关系

“3S”技术既独立发展又相互促进。遥感技术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管理、更新、分析等。三者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图中①②表示遥感技术提供影像信息功能,③④表示地理信息系统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⑤⑥表示全球定位系统提供空间定位信息功能。 方法技巧“点”与“面”、“想”与“看”区别“3S”技术 (1)“点”与“面”判断GPS GP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它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明显区别于RS和GIS技术的工作对象——“面”。 在“3S”技术中选取适当手段时,要看其工作对象是“点”还是“面”,如果是“点”则选用“GPS”,如果是“面”则选用RS或GIS。 (2)“想”与“看”区分RS、GIS GIS是地图的延伸,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对“事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评估,需要计算、思考,即“想”;凡是需要“想”的选GIS。 RS是人的视力的延伸,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即“看”,只“看”不用“想”的选用RS。 1.(2014·山东文综)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冬季某日8时至次日8时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分布图”,道路积雪会影响交通,应用GPS技术可以( ) A.获取道路积雪影像数据 B.解译积雪遥感影像

高中地理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练习:课时分层作业gps与gis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附6课时分层作业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练] 下图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 A.遥感(RS) B.地理信息系统(GIS) C.全球定位系统(GPS) D.北斗导航系统(BDS) 2.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 C.乙>丁>丙>甲D.乙>甲>丙>丁 1.B2.D[第1题,获取信息是遥感的功能,但要得出需要人口转移的区域,要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调用人口分布等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第2题,根据图中乙地在冰川附近,判断乙地海拔最高,而丁地在堰塞湖下游,海拔最低。] 下图是某城市部分地区经过数字化处理的地图,且该城市工业区布局较合理,读图回答3~4题。

注:1商业区2住宅区3工业区4绿化区 注:地价7~10万元 3.该城市可能位于() A.西欧B.南亚 C.东亚D.北美西部 4.地价图层中,X地最有可能布局的工业企业是() A.石化工业B.服装制造 C.电子工业D.造船工业 3.C4.B[第3题,利用该地工业区布局较合理,及该地功能分区图层中,工业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方向,而住宅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和东南方向,因此可推知该地盛行西北风和东南风,选项中东亚符合题意。第4题,地价图层中,X地附近地价较低,靠近住宅区,最适合建设污染轻的劳动密集型工业。] 5.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在震后救灾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发挥了重要作用。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BDS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①提供灾区的影像②统计灾区的经济损失③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④提供短文联络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属于定位导航系统,主要用于位置方面的定位和导航。根据题目叙述: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 6.全球定位系统广泛应用于陆地、海洋、航空航天领域的定位和导航。下列有关GPS应用领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野外考察时可利用GPS确定考察点的位置 B.应用GPS可以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监控

2020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一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训练卷(一)

高考 文科 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单元训练卷 地 理 (一)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读我国局部地区方言区分布图,完成1~2题。 1.对图中方言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有一定的面积范围 B .划分指标多样 C .区间界线明确 D .区内没有差异 2.与我国北方相比,南方方言区种类多,分布范围小,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①气候 ②水源 ③地形 ④历史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影响。图中方言区占有一定的面积范围;划分指标是语言,指标单一;区间界线不明确;区内有一定的差异性。北方多平原,人们之间交流较为便利,经历史影响形成语言较为单一;南方地区多山,地形阻隔,彼此间交流不便,经历史影响形成众多的南方言。第1题,图中方言区占有一定的面积范围;划分指标是语言,指标单一;区间界线不明确;区内有一定的差异性。选A 正确。第2题,北方多平原,人们之间交流较为便利,经历史影响形成语言较为单一;南方地区多山,地 形阻隔,彼此间交流不便,经历史影响形成众多的南方言。选C 正确。 【答案】1.A 2.C 读某区域模式图,回答3~5题。 3.图中所示区域的数码代号与文化景观描述连线正确的是( ) A .①——梯田层层稻花香 B .②——草原茫茫牧牛羊 C .③——翠竹青青有人家 此 卷只装订 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创新方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三节 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_课时跟踪检测

第三节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2010·上海综合)监测冰岛火山灰的扩散面积和浓度变化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 ) 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 解析:遥感技术是利用航天飞机、卫星等对地物进行观测,能快速及时地监测火山灰的扩散面积和浓度变化。 答案:A 下图是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 895米,距离赤道仅300多千米,其峰顶雪冠正面临着在50年内消失的威胁。据此回答2~3题。 2.图中影像的获取主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RS) B.全球定位系统(GPS) C.地理信息系统(GIS) D.数字地球 解析:图中影像是遥感卫星图像,是利用遥感技术获得的。 答案:A 3.利用此项技术可直接( ) A.分析水灾损失B.获得矿床露头信息 C.分析矿产种类D.确定矿床露头位置 解析:遥感技术可获取矿床露头信息,地理信息系统可分析矿产种类、水灾损失,全球定位系统可确定矿床露头的位置。 答案:B 读图,回答4~5题。 4.右图是诺基亚的一款GPS手机的GPS功能显示图,该手机的出现说明了( ) A.GPS技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工具 B.随着GPS技术的普及,民用GPS技术发展很快 C.只有名牌的手机厂商才有能力开发GPS手机技术,中国目前还没有掌握此技术 D.手机GPS导航不需要通过GPS卫星,有手机信号就行

解析:GPS有定位导航功能,接收信号时,先需要卫星进行定位;GPS手机的出现,说明GPS已融入人们生活,但并不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工具;中国已经掌握了研发GPS手机的技术。 答案:B 5.手机GPS功能的出现,说明GPS逐渐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人们出行、旅游、探险的好帮手,其原因正确的是( ) A.GPS手机成为时尚 B.GPS技术可以帮助人们选择最合适的旅游路线,降低旅游成本 C.GPS技术可以扩大人们的出行范围 D.GPS技术使旅游者更具安全感 解析:人们出行、旅游、探险时用到GPS技术,说明GPS技术具有定位、导航的实用价值,有利于旅游者选择旅游线路。 答案:B (2011·潍坊模拟)右图为卫星拍摄的冰山照片。图片中显示R 冰山(69°24′S,100°12′E)已经从南极大陆边缘厚冰层中解体 出来,它东西最宽处约13千米,南北长约24千米。目前,R冰山 正在向该地区的东部海域缓缓移动。据此并读图,完成6~7题。 6.监测R冰山移动方向和速度最好采用( ) A.飞机跟踪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技术D.全球定位系统 解析:冰山与周围海水相比,温度和性质差异大,利用遥感技术所获得的影像可以迅速得到冰山的移动方向和速度,所以适合用遥感技术进行跟踪研究。 答案:C 7.对冰山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对移动的方向进行预测主要是应用( ) A.GIS B.GPS C.RS D.电子地图 解析: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和预测主要是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答案:A 8.数字地球的建立,使人们拥有了规模巨大的、能够精确描述地球的数字化的空间,是巨大的信息库。它的作用有( ) ①各国科学家共同研究全球环境和气候变化,预防灾害②提供全球性的教育界面,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 ③对犯罪模式和团伙活动更易于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跟踪、侦察 ④便于各国政府组织、研究单位解决人口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