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立方和差公式

八年级数学立方和差公式
八年级数学立方和差公式

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2.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以及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公式的推导.

难点:公式的正确运用.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些乘法公式?并用语言叙述.公式中的字母可以表示什么?

(公式1:(a+b)(a-b)=a2-b2,公式2:(a±b) 2=a2±2ab+b2,公式中的字母可以表示数、单项式,也可以表示多项式.语言叙述略)

二、师生共同研究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

提问:对于(a+b)(a2-ab+b2),(a-b)(a2+ab+b2)这两个算式,能否用学过的公式进行计算呢?(不能)那么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呢?(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

请两位同学板演计算过程,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计算.

(a+b)(a2-ab+b2)

=a3+a2b-a2b-ab2+ab2+b3

=a3+b3.

(a-b)(a2+ab+b2)

=a3-a2b+a2b-ab2+ab2-b3

=a3-b3.

根据学生的板演提问:

1.这两道多项式乘法计算的算式有什么特点?

(都是两个因式相乘,一个是二项式,一个是二次三项式,结果都是二项式,而且是立方的形式)

2.二项式乘以三项式,一般说它们的积应该有几项?(6项)为什么这里的结果只有2项?(同类项合并)

3.比较等号左边的二次三项式与完全平方公式有何不同?

(乘积项不一样.完全平方公式的乘积项还有一个2倍,这里仅相乘)

4.等号左边的三项式中的三项与二项式中的两项有什么关系?

(左边三项式中有两项是二项式中两项的平方,还有一项是二项式中两项的积)

5.比较这两个等式的异同

(两等式中对应的项只有符号不完全相同,字母和指数都相同,左边的两个因式中只有一个负号,右边两项的符号同左边二项式的符号相同)

根据这两个等式具有简洁、对称、便于记忆的特点,我们可以把它们作为公式用于今后的运算,并让学生给两个公式起个名字.

让学生看书,并让学生用语言叙述公式.

三、运用举例变式练习

例计算:

(l)(3+2y)(9-6y+4y2);

(3)(2x+1)(4x2+2x+1).

第(1)题由师生共同解答,教师板演;第(2)、(3)题由学生板演.

对于第(3)题,根据学生板演情况,教师正确引导,如果学生根据多项式乘法法则进行计算,那么教师给予肯定,并指出解题时一定要仔细观察算式是否符合公式的特点,若不符合公式的特点,则可用多项式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如果学生直接用公式进行计算,那么请全体同学一起研究其错误的原因,并指出该题不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的道理;如果学生犹豫不决时,教师适当进行引导,通过同

学之间互相帮助,使其顺利地完成计算。

板演计算格式:

(1)解:原式=32+(2y)3

=27+8y3;

(3)解:原式=8x3+4x2+4x2+2x+2x+1

=8x3+8x2+4x+1.

课堂练习

1.填空,使之符合立方和或立方差公式:

(1)(x-3)( )=x3-27;(2)(2x+3)( )=8x3+27;

(3)(x2+2)( )=x6+8;(4)(3a-2)( )=27a3-8.

思考题:在第1题中,有几种方法判断公式中的a与b?

(有两种方法,①从二项的因式判断,②从积去判断,将积化为两数的立方和(或差))

2.填空,使之符合立方和或立方差公式:

(1)( )(a2+2ab+4b2)=______;(2)( )(9a2-6ab+4b2)=______;

思考题:在第2题中,有几种方法判断公式中的a与b?

3.运用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计算:

(1)(y+3(y2-3y+

9); (2)(c+5)(25-5c+c 2);

(5)(x2-y2)(x4+x2y2+y4).

四、发散思维自编题目

由学生自编题目,要求能运用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进行计算,要求编得新颖、巧妙、与众不同.

针对学生编出的题目,师生共同检查.

五、小结

至今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五个乘法公式,其中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最为复杂,大家一定要准确记忆、慎重使用.

计算时同学们要注意两点:

1.两步审查——对乘式的两个因式要分两步分别审查,即从二项式的因式判断公式中的a与b,又从乘式的三项式看是否符合公式的使用条件,然后再运用公式.

2.记清运算结果是积的形式——a与b的立方和或立方差.

六、作业

1.运用乘法公式计算:

(l)(5-2y)(4y2+25+10y); (2) (1+4x)(16x2+1-4x);

(3)(2a-3b)(4a2+6ab+9b2); (4)(-x-2 y)(x2-2xy+4y2);

(5)(y-x)(x2+xy+y

2); (6)(10-3)(9+30+10 0).

2.计算:

(l)(x-1)(x2-x+

1); (2)(2a+b)(4a2 -4ab+b2);

(3)(b+5)(-5b+25+b2); (4)(a-

3)(a2+3a-9).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在上述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到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首先,这节课的主题——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及其特点,都是由学生发现的,自己得出结论的.

其次,学生的活动不是停留在一种简单的、机械的操作活动上,而是立足于复杂的思维活动上.就以编题来说,它要比单纯的套用公式所付出的思维劳动更多些.后者的对象是在主体的眼前的,只要把对象与公式逐项比较就可完成,它可以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前者,思维对象不在主体眼前,要主体根据公式特点,自己去寻找对象,发散性大,给学生创造的自由度大.同时,在这过程中,一方面学生要动用他全部的知识经验;另一方面,在这过程中,要运用许多思维操作,如比较、类比、观察、想象、分析、综合等等.

第三,教师随着学生的思路,及时的加以引导,而不是把学生的思路、想法,强拉到自己的思路上来.

为什么在数学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也是由数学教学的特点决定的。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知识大多是前人总结的间接知识,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断地发展他的认识能力,增强他们的才干.这样,不管是学习知识,还是增强才干,都要学生亲自去实践、去体会,通过学生的动脑、动手,对学生来说是把未知的知识转变为已知的知识,并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提高认识能力.所以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只能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别人是无法取代的,而且没有学生主动、积极地活动,这个过程也是无法完成的.

大全小学数学公式#(精选.)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C=4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a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S=ah÷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r=d÷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c=πd=2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πr2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 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二、单位换算 (1)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4)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公斤 (5)1公顷=10000平方米1亩=666.666平方米 (6)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7)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八年级数学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

1 立方和与立方差 7、=+-++)39)(3(4222x x x x x n n n __________; 8、=+-+))((22n n n n n n y y x x y x __________; 9、=+++--+))()()((2222b ab a b ab a b a b a __________; 10、=++-)100309)(310(3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计算下列各式,不能直接用乘法公式的是 ( ) A 、)3)(93(22y x y xy x ++- B 、))((22b ab a b a ++- C 、)1)(1(2323-+-+++x x x x x x D 、23462311(4)(162)24 x y x y x y +-+ 12、 与)1)(1(2++-a a a 的积等于)1(9-a 的多项式是 ( ) A 、13-a B 、16-a C 、136+-a a D 、136++a a 14、222222)42()2()42()2(++--+-+m m m m m m 15、22[(2)2][(2)2](2)(2)a b ab a b ab a b a b +--++- 16、22216)8()164)(4(x x x x x x ---++- 17、222222(1)(1)(1)(1)t t t t t t +-++-+ 18、8)2)(3(12)32()1)(1(422--+<--+-+x x x x x x x 19、)469)(23()469)(23(2222b ab a b a b ab a b a +-+-++-,其中1-=a ,2 3-=b 。 20、22(23)(469)(34)(34)15(2)(1)2(23)a a a a a a a a a -++----+-+-+,其中3a =-。 21、))()()((633663363333n n m m n n m m n m n m +++-+-,其中1m =,1n =-。 22、已知3x y +=,2xy =-,求33y x +的值。 23、 已知1x y -=-,2y z -=,求代数式22(2)[()()()()]x y z x y x y y z y z -+-+--+-的值。 24、已知8,7=-=-c b b a ,求代数式22()[()()()()]a c a b a b b c b c -----+-的值。

三角函数公式大全与立方公式

【立方计算公式,不是体积计算公式】 完全立方和公式 (a+b)^3 =(a+b)(a+b)(a+b) = (a^2+2ab+b^2)(a+b)=a^3 + 3(a^2)b + 3a(b^2)+ b^3 完全立方差公式 (a-b)^3 = (a-b)(a-b)(a-b)= (a^2-2ab+b^2)(a-b) = a^3 - 3(a^2)b + 3a(b^2)-b^3 立方和公式: a^3+b^3 = (a+b) (a^2-ab+b^2) 立方差公式: a^3-b^3=(a-b) (a^2+ab+b^2) 3项立方和公式: a^3+b^3+c^3-3abc=(a+b+c)(a^2+b^2+c^2-ab-bc-ac) 三角函数公式 两角和公式 sin(A+B) = sinAcosB+cosAsinB sin(A-B) = sinAcosB-cosAsinB cos(A+B) = cosAcosB-sinAsinB cos(A-B) = cosAcosB+sinAsinB tan(A+B) =tanAtanB -1tanB tanA + tan(A-B) =tanAtanB 1tanB tanA +- cot(A+B) =cotA cotB 1-cotAcotB + cot(A-B) =cotA cotB 1cotAcotB -+ 倍角公式 tan2A =A tan 12tanA 2- Sin2A=2SinA?CosA Cos2A = Cos 2A-Sin 2A=2Cos 2A-1=1-2sin 2A 三倍角公式 sin3A = 3sinA-4(sinA)3 cos3A = 4(cosA)3-3cosA tan3a = tana ·tan(3π+a)·tan(3 π-a) 半角公式 sin(2A )=2cos 1A - cos(2A )=2 cos 1A + tan(2A )=A A cos 1cos 1+- cot(2A )=A A cos 1cos 1-+ tan(2 A )=A A sin cos 1-=A A cos 1sin + 和差化积 sina+sinb=2sin 2b a +cos 2b a - sina-sinb=2cos 2b a +sin 2 b a - cosa+cosb = 2cos 2b a +cos 2b a - cosa-cosb = -2sin 2b a +sin 2 b a - tana+tanb=b a b a cos cos )sin(+ 积化和差

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

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第一阶梯 [例1]我们来计算(a+b)(a-b)=a2-ab+ab-b2=a2-b2,这就是说,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这个公式就叫做乘法的平方差公式,利用这个公式计算: (1)(2x+3y)(2x-3y) (2)(1+2a)(1-2a) (3)(2x3+5y2)(2x3-5y2) (4)(-a2-b2)(b2-a2) 提示: 刚开始使用公式,运算格式可分两步走,第一步先按公式特征写出一个"框架",如(1)(2x+3y)(2x-3y) =()2-()2,第二步分析哪项相当于公式中的a,哪项相当于公式中的b,并在"框架"中填数计算。 参考答案: (1)(2x+3y)(2x-3y)=(2x)2-(3y)2=4x2-9y2 (2)(1+2a)(1-2a) =12-(2a)2=1-4a2 (3)(2x3+5y2)(2x3-5y2)=(2x3)2-(5y2)2=4x6-25y4 (4)(-a2-b2)(b2-a2)=(-a2-b2)(-a2+b2)=(-a2)2-(b2)2=a4-b4 说明: 平方差公式(a+b)(a-b)=a2-b2的特征是:

(1)左边是两个二项式相乘,并且这两个二项式中有一项完全相同,另一项互为相反数。 (2)右边是乘式中两项的平方差:即用相同项的平方减去相反项的平方,在学习平方差公式时还应注意: ①公式中的a和b可以是具体数,也可以是单项式或多项式 ②一定要认真仔细地对题目进行观察研究,把不符合公式标准形式的题目加以调整,使它变化为符合公式标准的形式,如第(4)小题。 [例2]计算(a+b)2和(a-b)2,可知(a+b) 2=(a+b)(a+b)=a2+ab+ab+b2=a2+2ab+b2(a-b)2=(a-b)(a-b)=a2-ab-ab+b2=a2-2ab+b2,即(a±b)2=a2±2ab+b2,这就是说,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者减去)它们积的2倍,这两个公式叫做乘法的完全平方公式。利用这两个公式计算(1)(x+5)2 (2)(2-y)2 (3)(3a+2b)2 (5) (-a+2b)2 提示: 在套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时,一定要先弄清题目中的哪个数或式是a,哪个数或式是b。 参考答案: (1)(x+5)2=x2+2·x·5+52=x2+10x+25

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

[文件] sxcdja0025.doc [科目] 数学 [年级] 初一 [章节] [关键词] 立方和/立方差 [标题] 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一) [内容] 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一)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2 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以及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公式的推导. 难点:公式的正确运用.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些乘法公式?并用语言叙述,公式中的字母可以表示什么? (公式1:(a+b)(a-b)=a2-b2,公式2:(a±b)=a2±2ab+b2,公式中的字母可以表示数、单项式,也可以表示多项式 语言叙述略) 二、师生共同研究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 提问:对于(a+b)(a2-ab+b2),(a-b)(a2+ab+b2)这两个算式,能否用学过的公式进行计算呢?(不能)那么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呢?(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 请两位同学板演计算过程,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计算 (a+b)(a2-ab+b2) =a3+a2b-a2b-ab2+ab2+b3 =a3+b3 (a-b)(a2+ab+b2) =a3-a2b+a2b-ab2+ab2-b3 =a3-b3 根据学生的板演提问: 1 这两道多项式乘法计算的算式有什么特点? (都是两个因式相乘,一个是二项式,一个是二次三项式,结果都是二项式,而且是立方的形式) 2 二项式乘以三项式,一般说它们的积应该有几项?(6项)为什么这里的结果只有2项?(同类项合并) 3 比较等号左边的二次三项式与完全平方公式有何不同? (乘积项不一样 完全平方公式的乘积项还有一个2倍,这里仅相乘) 4 等号左边的三项式中的三项与二项式中的两项有什么关系? (左边三项式中有两项是二项式中两项的平方,还有一项是二项式中两项的积) 5 比较这两个等式的异同 (两等式中对应的项只有符号不完全相同,字母和指数都相同,左边的两个因式中只有一个负号,右边两项的符号同左边二项式的符号相同) 根据这两个等式具有简洁、对称、便于记忆的特点,我们可以把它们作为公式用于今后的运算,并让学生给两个公式起个名字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91330

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周长公式 类型公式字母表示 长方形周长= (长+宽)×2 (a+b)×2 正方形周长 =边长×4 a×4=4a 圆的周长= 直径×π = 2×π×半径 c=π×d =2×π×r 面积公式 类型公式字母表示 长方形面积= 长×宽 s=a×b 正方形面积= 边长×边长 s=a×a 平行四边形面积= 底×高 s=a×h 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三角形面积= 底×高÷2 s=a×h÷2 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a×b+a×h+b×h)×2

正方体表面积 =棱长×棱长×6 s= a×a×6 圆面积= π×半径的平方s=r2 圆柱体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π×直径×高 2×π×半径×高 c×h π×d×h 2×π×r×h 圆柱体表面积侧面积+2×底面积 底面周长×高+2×π×半径的平方 π×直径×高+2×π×半径的平方 2×π×半径×高+2×π×半径的平方 c×h+2×r2 π×d×h+2×r2 2×π×r×h +2×r2

体积公式 类型公式字母表示 长方形长×宽×高 a×b×h 正方体棱长×棱长×棱长 a×a×a 圆柱体底面积×高 π×半径的平方×高 s×h r2×h 圆锥体×底面积×高 ×π×半径的平方×高×s×h ×r2×h 补充说明: 长方体棱长和=(长+宽+高)×4 正方体棱长和=棱长×12

熟记下列正反比例关系: 正比例关系: 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成正比例关系 长方形的周长与(长+宽)成正比例关系 圆的周长与直径成正比例关系 圆的周长与半径成正比例关系 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例关系 2.反比例关系 常用数量关系: 1.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总价=单价×数量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 总产量=单产量×面积单产量=总产量÷面积面积=总产量÷单产量 单位换算:

[讲解]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

[讲解]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 [文件] sxcdja0025.doc [科目] 数学 [年级] 初一 [章节] [关键词] 立方和/立方差 [标题] 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一) [内容] 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一)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2 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以及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公式的推导. 难点:公式的正确运用.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些乘法公式?并用语言叙述,公式中的字母可以表示什么? 2222(公式1:(a+b)(a-b),a-b,公式2:(a?b),a?2ab+b,公式中的字母可以表示数、单 项式,也可以表示多项式语言叙述略) 二、师生共同研究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 2222提问:对于(a+b)(a-ab+b),(a-b)(a+ab+b)这两个算式,能否用学过的公式进行计算呢?(不能)那么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呢?(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 请两位同学板演计算过程,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计算

22(a+b)(a-ab+b) 322223,a+ab-ab-ab+ab+b 33,a+b 22(a-b)(a+ab+b) 322223,a-ab+ab-ab+ab-b 33,a-b 根据学生的板演提问: 1 这两道多项式乘法计算的算式有什么特点? (都是两个因式相乘,一个是二项式,一个是二次三项式,结果都是二项式,而且是立方的形式) 2 二项式乘以三项式,一般说它们的积应该有几项?(6项)为什么这里的结果只有2项?(同类项合并) 3 比较等号左边的二次三项式与完全平方公式有何不同? (乘积项不一样完全平方公式的乘积项还有一个2倍,这里仅相乘) 4 等号左边的三项式中的三项与二项式中的两项有什么关系? (左边三项式中有两项是二项式中两项的平方,还有一项是二项式中两项的积) 5 比较这两个等式的异同 (两等式中对应的项只有符号不完全相同,字母和指数都相同,左边的两个因式中只有一个 负号,右边两项的符号同左边二项式的符号相同) 根据这两个等式具有简洁、对称、便于记忆的特点,我们可以把它们作为公式用于今后的运算,并让学生给两个公式起个名字 让学生看书,并让学生用语言叙述公式 三、运用举例变式练习 例计算: 2 (1)(3+2y)(9-6y+4y);

小学数学所有公式大全-人教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 a×a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S= a×h÷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直径=半径×2 d=2r半径=直径÷2 r= d÷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二、单位换算 (1)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4)1吨=1000千克1千克= 1000克= 1公斤= 2市斤(5)1公顷=10000平方米1亩=666.666平方米 (6)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 (7)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8)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

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

(5)(3x2-2y2)(9x4+6x2y2+4y4)=(3x2-2y2)[(3x2)2+3x2·2y2+(2y2)2]=(3x2)3-(2y2)3=27x6-8y6说明: 1、注意对公式的理解和记忆(1)项数特征:两项乘三项→积为二项,(2)符号特征:二项的因式若两项都为"+",则三项的因式符号为+,-,+,积的符号与二项因式的符号相同,二项的因式符号若为"+","-",则三项的因式符号为+,+,+,积的符号与二项因式的符号相同,即是说公式在各种条件都相符的情况下,所得的积是两数的"立方和"还是两数的"立方差",主要看乘积中第一个乘式是"两数和",还是"两数差"。 2、公式中的字母a、b仍代表任意数或代数式。 第二阶梯 [例1]利用乘法公式计算: (1)(x+3)(x-3)(x2+9) (2) (a+b)(a-b)(a2-b2) (3) (x-2)(x+2)(x4+4x2+16) (4) (a-b)(a2+ab+b2)(a6+a3b3+b6) 提示: (1)小题可两次使用平方差公式; (2)小题先使用平方差公式,再使用完全平方公式; (3)小题先使用平方差公式,再使用立方差公式 (4)小题两次使用立方差公式。 参考答案: (1)(x+3)(x-3)(x2+9)=(x2-9)(x2+9)=(x2)2-92=x4-81 (2)(a+b)(a-b)(a2-b2)=(a2-b2)(a2-b2)=(a2-b2)2=(a2)2-2a2b2+(b2)2=a4-2a2b2+b4 (3)(x-2)(x+2)(x4+4x2+16)=(x2-4)(x4+4x2+16)=(x2)3-43=x6-64

专题立方和差公式和差的立方公式

专题立方和差公式和差 的立方公式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专题二 立方和(差)公式、和(差)的立方公式 我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了下列一些乘法公式: (1)平方差公式 22()()a b a b a b +-=-; (2)完全平方公式 222()2a b a ab b ±=±+。 我们还可以通过证明得到下列一些乘法公式: (1)立方和公式 2233()()a b a ab b a b +-+=+; (2)立方差公式 2233()()a b a ab b a b -++=-; (3)三数和平方公式 2222()2()a b c a b c ab bc ac ++=+++++; (4)两数和立方公式 33223()33a b a a b ab b +=+++; (5)两数差立方公式 33223()33a b a a b ab b -=-+-。 对上面列出的五个公式,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证明。 反过来,就可以利用上述公式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例1 计算: (1)2(32)(964)y y y +-+; (2)22151(5)(25)224 x y x xy y -++; (3)2(21)(421)x x x +++。 分析:两项式与三项式相乘,先观察其是否满足立方和(差)公式,然后再计算. 解:(1)原式=3333(2)278y y +=+; (2)原式=333311(5)()12528 x y x y -=-; (3)原式=322328424218841x x x x x x x x +++++=+++。 说明:第(1)、(2)两题直接利用公式计算.第(3)题不能直接利用公式计算,只好用多项式乘法法则计算,若将此题第一个因式中“+1”改成“-1”则利用公式计算;若将第二个因式中“2x +”改成“2x -”则利用公式计算;若将第二个因式 中“2x +”改成“4x +”,可先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然后再用和的立方公式计算 23322332(21)(21)(21)(2)3(2)13(2)1181261x x x x x x x x x ++=+=+?+?+=+++。 例2 计算:

专题立方和差公式和差的立方公式

专题二 立方和(差)公式、和(差)的立方公式 我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了下列一些乘法公式: (1)平方差公式 22()()a b a b a b +-=-; (2)完全平方公式 222()2a b a ab b ±=±+。 我们还可以通过证明得到下列一些乘法公式: (1)立方和公式 2233()()a b a ab b a b +-+=+; (2)立方差公式 2233()()a b a ab b a b -++=-; (3)三数和平方公式 2222()2()a b c a b c ab bc ac ++=+++++; (4)两数和立方公式 33223()33a b a a b ab b +=+++; (5)两数差立方公式 33223()33a b a a b ab b -=-+-。 对上面列出的五个公式,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证明。 反过来,就可以利用上述公式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例1 计算: (1)2(32)(964)y y y +-+; (2)22151(5)(25)224 x y x xy y -++; (3)2(21)(421)x x x +++。 分析:两项式与三项式相乘,先观察其是否满足立方和(差)公式,然后再计算. 解:(1)原式=3333(2)278y y +=+; (2)原式=333311(5) ()12528x y x y -=-; (3)原式=322328424218841x x x x x x x x +++++=+++。 说明:第(1)、(2)两题直接利用公式计算.第(3)题不能直接利用公式计算,只好用多项式乘法法则计算,若将此题第一个因式中“+1”改成“-1”则利用公式计算;若将第二个因式中“2x +”改成“2x -”则利用公式计算;若将第二个因式 中“2x +”改成“4x +”,可先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然后再用和的立方公式计算 23322332(21)(21)(21)(2)3(2)13(2)1181261x x x x x x x x x ++=+=+?+?+=+++。 例2 计算: (1)3639 (1)(1)(1)x x x x -+++; (2)22(1)(1)(1)(1)x x x x x x +-++-+; (3)2222(2)(24)x y x xy y +-+;

立方和与立方差练习测试题

精心整理 立方和与立方差习题 一、公式(a+b)(a 2-ab+b 2)=a 3+a 2b-a 2b-ab 2+ab 2+b 3=a 3+b 3. (a-b)(a 2+ab+b 2)=a 3-a 2b+a 2b-ab 2+ab 2-b 3=a 3-b 3. 二、运用乘法公式计算: 1、(l)(3+2y)(9-6y+4y 2); (5)(x-3)( )=x 3-27; (6)(2x+3)( )=8x 3+27; (7)(x 2+2)( )=x 6+8; (8)(3a-2)( )=27a 3-8. 三、用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1642721333x a b ---()(3)()()x y x y x y m m +--+33334() (5)813 3b a + (6)8 273 3b a - 四、已知a+b=3,ab=-8,求下列各式的值。 (1)a 2+b 2 (2)a 2-ab+b 2 (3)(a-b)2 (4)a 3+b 3 1)(3+2y)(9-6y+4y 2); (2)(5a-21b 2)(25a 2+41b 4+25ab 2); (3) (4) 课堂练习 1填空,使之符号立方和或立方差公式: (1)(x-3)()=x 3-27;(2)(2x+3)()=8x 3+27; (3)(x 2+2)()=x 6+8;(4)(3a-2)()=27a 3-8 2填空,使之符号立言和或立方差公式: (1)()(a 2+2ab+4b 2)=__________;(2)()(9a 2-6ab+4b 2)=__________; (3)()(4 1-xy+4y 2)=__________;(4)()(m 4+4m 2+16)=__________ 3、下列等式能够成立的是[ ] A .(a+b)(a 2+2ab+b 2)=a 3+b 3; B .(a-b)(a 2-ab+b 2)=a 3-b 3; C .(a-b)(a 2+ab+b 2)=a 3-b 3; D .(a-b)(a 2+2ab+b 2)=a 3-b 3. 4、能够用立方和、立方差公式进行计算的是[ ] A .(m+n)(m 3+m 2n+n 3); B .(m-n)(m 2+n 2); C .(x+1)(x 2-x+1); D .(x 2+1)(x 2-x+1) 5计算: (1)(y+3)(y 2-3y+9); (2)(c+5)(25-5c+c 2); (3)(2x-5)(4x 2+25+10x) (4)(x 2-y 2)(x 4+x2y 2+y 4) (5)(5-2y)(4y 2+25+10y) (6)(2a+b)(4a 2-4ab+b 2) (7)(1+4x)(16x 2+1-4x) (8)(x-1)(x 2-x+1); (9)(a-3)(a 2+3a-9) (10)(a-2b)(a+2b)(a 2+2ab+4b 2)(a 2-2ab+4b 2).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几何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a2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圆的直径=半径×2(d=2r) ?圆的半径=直径÷2(r=d÷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S=πr×r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S=ch+2s=ch+2πr×r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V=1/3Sh 数量关系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单位换算 ?1公里=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 ?1元=10角 1角=10分

立方和与立方差

利用立方和立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一、公式法(立方和、立方差公式) 在第一讲里,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公式中的立方和、立方差公式: 2233()()a b a ab b a b +-+=+ (立方和公式) 2233()()a b a ab b a b -++=- (立方差公式) 由于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正好是互为逆变形,所以把整式乘法公式反过来写,就得到: 这就是说,两个数的立方和(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差)乘以它们的平方和与它们积的差(和). 运用这两个公式,可以把形式是立方和或立方差的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例1】用立方和或立方差公式分解下列各多项式: (1) 38x + (2) 30.12527b - 分析: (1)中,382=,(2)中3330.1250.5,27(3)b b ==. 解:(1) 333282(2)(42)x x x x x +=+=+-+ (2) 333220.125270.5(3)(0.53)[0.50.53(3)]b b b b b -=-=-+?+ 说明:(1) 在运用立方和(差)公式分解因式时,经常要逆用幂的运算法则,如3338(2)a b ab =,这里逆用了法则()n n n ab a b =;(2) 在运用立方和(差)公式分解因式时,一定要看准因式中各项的符号. 【例2】分解因式: (1) 3 4 381a b b - (2) 76 a a b - 分析:(1) 中应先提取公因式再进一步分解;(2) 中提取公因式后,括号内出现6 6 a b -, 可看着是32 32 ()()a b -或23 23 ()()a b -.

解:(1) 3433223813(27)3(3)(39)a b b b a b b a b a ab b -=-=-++. (2) 76663333()()()a ab a a b a a b a b -=-=+- 强化练习 1.因式分解下列各式:(1) 3 1x - (2) 338a b + (3) 66x y - 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 3 27a + (2) 38m - (3) 3278x -+ (4) 33 11864 p q - - (5) 3 3 18125x y - (6) 333 1121627 x y c + 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 3 4 xy x + (2) 33n n x x y +- (3) 2 3 23 ()a m n a b +- (4) 2 2 3 2 (2)y x x y -+强化练习答案 1. (1) 3 1x -=33 1x -=22(1)(11)x x x -+?+=2(1)(1)x x x -++ (2) 338a b +=33(2)a b +=22[(2)][(2)(2)]a b a a b b +-?+ (3) 66x y -=3232()()x y -=3333()()x y x y +- 2.222(3)(39),(2)(42),(23)(469),a a a m m m x x x +-+-++-++ 222222211211(2)(42),(2)(4),(2)(24)645525216 p q p pq q xy x y xy xy c x y xyc c - +-+-+++-+3.2222()(),()(),n x x y y xy x x x y x xy y +-+-++ 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 1、(a+b)(a 2-ab+b 2) =a 3+b 3 两数的和乘以它们的平方和与它们的积的差,等于这两个数的立方和. 2、(a -b)(a 2+ab+b 2) =a 3-b 3 两数的差乘以它们的平方和与它们的积的和,等于这两个数的立方差.

10平方差公式 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

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 一、学习目标 熟练掌握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并能灵活地应用它们进行计算 二、学习要求 1、知道乘法公式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乘法,是通过多项式的乘法,把特殊多项式相乘的结果写成公式形式并加以运用。 2、理解五个乘法公式,掌握这五个公式的结构特征,并会用这五个公式进行运算。 3、会用这五个公式使计算简便,会简捷地计算某些数的积。 4、能够灵活运用公式进行计算,提高运算能力。 三、例题分析 第一阶梯 [例1]我们来计算(a+b)(a-b)=a2-ab+ab-b2=a2-b2,这就是说,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这个公式就叫做乘法的平方差公式,利用这个公式计算: (1)(2x+3y)(2x-3y) (2)(1+2a)(1-2a)(3)(2x3+5y2)(2x3-5y2) (4)(-a2-b2)(b2 -a2) 提示: 刚开始使用公式,运算格式可分两步走,第一步先按公式特征写出一个"框架",如(1)(2x+3y)(2x-3y) =()2-()2,第二步分析哪项相当于公式中的a,哪项相当于公式中的b,并在"框架"中填数计算。 参考答案:

(1)(2x+3y)(2x-3y)=(2x)2-(3y)2=4x2-9y2 (2)(1+2a)(1-2a) =12-(2a)2=1-4a2 (3)(2x3+5y2)(2x3-5y2)=(2x3)2-(5y2)2=4x6-25y4 (4)(-a2-b2)(b2-a2)=(-a2-b2)(-a2+b2)=(-a2)2-(b2)2=a4-b4 说明: 平方差公式(a+b)(a-b)=a2-b2的特征是: (1)左边是两个二项式相乘,并且这两个二项式中有一项完全相同,另一项互为相反数。 (2)右边是乘式中两项的平方差:即用相同项的平方减去相反项的平方,在学习平方差公式时还应注意: ①公式中的a和b可以是具体数,也可以是单项式或多项式 ②一定要认真仔细地对题目进行观察研究,把不符合公式标准形式的题目加以调整,使它变化为符合公式标准的形式,如第(4)小题。 [例2]计算(a+b)2和(a-b)2,可知(a+b) 2=(a+b)(a+b)=a2+ab+ab+b2=a2+2ab+b2(a-b)2=(a-b)(a-b)=a2-ab-ab+b2=a2-2ab+b2,即(a±b)2=a2±2ab+b2,这就是说,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者减去)它们积的2倍,这两个公式叫做乘法的完全平方公式。利用这两个公式计算 (1)(x+5)2 (2)(2-y)2 (3)(3a+2b)2 (5) (-a+2b)2 提示: 在套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时,一定要先弄清题目中的哪个数或式是a,哪个数或式是b。 参考答案: (1)(x+5)2=x2+2·x·5+52=x2+10x+25 (2)(2-y)2=22-2·2·y+y2=4-4y+y2

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一)

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一)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2 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以及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公式的推导. 难点:公式的正确运用.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些乘法公式?并用语言叙述,公式中的字母可以表示什么? (公式1:(a+b)(a-b)=a 2-b 2,公式2:(a ±b)=a 2±2ab+b 2,公式中的字母可以表示数、单 项式,也可以表示多项式 语言叙述略) 二、师生共同研究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 提问:对于(a+b)(a 2-ab+b 2),(a-b)(a 2+ab+b 2)这两个算式,能否用学过的公式进行计算呢?(不 能)那么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呢?(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 请两位同学板演计算过程,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计算 (a+b)(a 2-ab+b 2) =a 3+a 2b-a 2b-ab 2+ab 2+b 3 =a 3+b 3 (a-b)(a 2+ab+b 2) =a 3-a 2b+a 2b-ab 2+ab 2-b 3 =a 3-b 3 根据学生的板演提问: 1 这两道多项式乘法计算的算式有什么特点? (都是两个因式相乘,一个是二项式,一个是二次三项式,结果都是二项式,而且是立方的形式) 2 二项式乘以三项式,一般说它们的积应该有几项?(6项)为什么这里的结果只有2项?(同类项合并) 3 比较等号左边的二次三项式与完全平方公式有何不同? (乘积项不一样 完全平方公式的乘积项还有一个2倍,这里仅相乘) 4 等号左边的三项式中的三项与二项式中的两项有什么关系? (左边三项式中有两项是二项式中两项的平方,还有一项是二项式中两项的积) 5 比较这两个等式的异同 (两等式中对应的项只有符号不完全相同,字母和指数都相同,左边的两个因式中只有一个负号,右边两项的符号同左边二项式的符号相同) 根据这两个等式具有简洁、对称、便于记忆的特点,我们可以把它们作为公式用于今后的运算,并让学生给两个公式起个名字 让学生看书,并让学生用语言叙述公式 三、运用举例 变式练习 例 计算: (1)(3+2y)(9-6y+4y 2); (2)(5a-21b 2)(25a 2+41b 4+2 5ab 2);

初高中数学衔接:第二讲 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

第二讲 立方和立方差公式 【知识讲解】 练习1 计算: 22()()a b a ab b +-+ 于是,我们得到: 【立方和公式】3322))((b a b ab a b a +=+-+ 两个数的和.乘以它们的平方和与它们积的差.,等于这两个数的立方和... . 【例1】计算 (1) 2(2)(24)x x x +-+ (2))416)(4(2m m m +-+ (3) 22(25)(41025)a b a ab b +-+ 练习2 计算:))((22b ab a b a ++- 我们得到: 【立方差公式】3322))((b a b ab a b a -=++- 两个数的差.乘以它们的平方和与它们积的和.,等于这两个数的立方差... . 【例2】计算:(1) 2(21)(421)x x x -++

(2) 22 ()()32964 a b a ab b -++ (2) 22 ()()32964 a b a ab b -++ =22()[()()]323322 a b a a b b -+?+ =33()()32 a b - =33 278 -a b 说明:在进行代数式的乘法、除法运算时,要观察代数式的结构是否满足乘法公式的结构. 【课堂小结】 【立方和公式】 2233()()+-+=+a b a ab b a b 【立方差公式】 2 233()()a b a ab b a b -++=- 这就是说,两个数的和(差)乘以它们的平方和与它们积的差(和),等于这两个数的立方和(差). 【例3】计算:)164)(2)(2(2 4++-+a a a a 解: 原式=644)()44)(4(63322242-=-=++-a a a a a . 【强化训练】 1.填空,使之符合立方和或立方差公式: (1)(x -3)( )=x 3-27;

立方差公式

立方差公式:a3-b3=(a-b)(a2+ab+b2) 推导过程 1.证明如下: (a-b)3=a3-3a2b+3ab2-b3 所以a3-b3=(a-b)3-(-3a2b+3ab2) =(a-b)(a-b)2+3ab(a-b) =(a-b)(a2-2ab+b2+3ab)=(a-b)(a2+ab+b2) 2.(因式分解思想)证明如下: a3-b3=a3-a2b-b3+a2b =a2(a-b)+b(a2-b2) =a2(a-b)+b(a+b)(a-b) =(a-b)[a2+b(a+b)] =(a-b)(a2+ab+b2) 立方和公式及其推广: (1) a3+b3=(a+b)(a2-ab+b2) (2) a n+ b n=(a+b)[a(n-1)-a(n-2)×b+...+(-1)^(r-1)×a^(n-r)×b^(r-1)+...+ b^(n-1)](n为大于零的奇数,r为中括号内项的序数) (后面括号中各项式的幂之和都为n-1)。 a n表示a的n次方。 字母表达

立方和公式 立方差公式 三项立方和公式 推导过程: 完全立方公式 (a-b)3=a3+3ab2-3a2b-b3 立方和累加 正整数范围中

注:可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2公式证明编辑 迭代法一 我们知道: 0次方和的求和公式 ,即 1次方和的求和公式 ,即 2次方和的求和公式 ,即 ——平方和公式,此公式可由同种方法得出,取公式 ,迭代即得。 具体如下:

(k+1)3 - k3 = (k3 + 3k2 + 3k + 1) - k3 = 3k2 + 3k + 1 利用上面这个式子有: 23 - 13 = 3×12 + 3×1 + 1 33 - 23 = 3×22 + 3×2 + 1 43 - 33 = 3×32 + 3×3+ 1 53 - 43 = 3×42 + 3×4 + 1 …… (n+1)3 - n3 = 3×n2 + 3n + 1 把上述各等式左右分别相加得到: (n+1)3-13 = 3×(12+22+32+……+n2) + 3×(1+2+3+……+n)+n×1 n3 + 3n2 + 3n + 1 - 1 = 3×(12+22+32+……+n2)+3×n(n+1)/2+n (1) 其中12 + 22 + 32+ …… + n2 = n(n+1)(2n+1)/6 代入(1)式,整理後得13 + 23 + 33+ …… + n3=[n(n+1)/2]2 迭代法二 取公式: 系数可由杨辉三角形来确定 那么就得出: …………⑴ …………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