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 星球版)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 星球版)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 星球版)

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地球上最长的一条纬线是()

A.北极圈 B.北回归线 C.本初子午线 D.赤道

2.地球上的经线,正确叙述是()

A.半径不等的半圆 B.长度不等 C.半径相等的圆

D.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3.下列地点中,位于“北半球”“中纬度”“西半球”的是()

A.30°W, 40°N B.15°W, 40°N

C.30°W ,29 °N D.170°W, 40°S

4. 在五带中,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的是()

A.热带

B.北温带

C.北寒带

D.南寒带

5.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1:100000

B. 1:100000000

C.1:10000

D. 1:1000

6. 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是()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7.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

A.亚洲

B.北美洲 C .大洋洲 D .南极洲

8.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是()

A.印度洋 B.太平洋 C.北冰洋 D.大西洋

9.通常情况下,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A.正午12点前

B.正午12点

C.正午12点后

D.午后2点

10.一年当中,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A.7月

B.8月

C.1月

D.2月

11.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和范围最广的语言是()

A.英语、俄语 B.汉语、英语 C.俄语、法语 D.阿拉伯语、西班牙语12.下列常见符号表示阴天的天气是()

A. B. C. D.

13.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是()

A.处于欧亚板块内部

B.处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C.处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

D.处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

14.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科学证据是()

A.南美洲和非洲的大陆轮廓吻合

B.非洲和亚洲的大陆轮廓吻合

C.南美洲和亚洲的大陆轮廓吻合

D.北美洲和亚洲的大陆轮廓吻合

15.下列不属于世界人口密集的地区的是()

A .亚洲东部和南部

B .欧洲 C.非洲 D.南北美洲东部

16.“我们这里四季分明,夏季炎热,经常下雨,冬季寒冷,很干燥。”这句话描述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17.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平原的颜色是()

A.绿色

B. 黄色

C. 蓝色

D.黄色

18.不属于世界三大宗教的是()

A.道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19.在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的卫星云图,关于其说法正确的是()

A.蓝色表示陆地

B.白色表示云区

C.绿色表示海洋

D.灰色表示区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气现象具有稳定性 B.气候现象具有多变性

C.四季如春是气候现象

D.气候具有短时性

21.某地的经纬网是(170°W, 40°S),刘芳把它写为(170°, 40°),请问在地球仪这样的点有()处。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2013年某地区总人数4万人,新生婴儿480人,死亡人数为220

人。据此回答22-23题

22.该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A.1.2% B 0.65% C.0.55% D.-0.55%

23.该地区目前面临的社会问题是()

A.劳动力短缺

B.兵源不足

C.住房拥挤

D.社会抚养老年人负担加重

24.平原地区呈现的聚落形态为()

A.团块状

B.点状

C.条带状

D.环状

25.下列文化遗产中属于中国的是()

A.泰姬陵

B.长城

C.金字塔

D.耶路撒冷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50分)

26. 读经纬网和二分二至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共11分)

(1)C点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________带,一年中太阳直射次。

(2)A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_____,C点的经纬度是,一天中,

A、B两点先看到太阳的是__________。

(3)当太阳直射A点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________处,此时北

极圈内会出现现象。

(4)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乙处时,北半球处在__________季,南半球处在__________季。

(5)在图乙中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6)C点在A点的方向。

27.读右图“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共7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在部位的地形名称:

A__________;B__________;

C__________;D__________。

(2)山顶甲与山顶乙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_米。

(3)两个山顶的图上距离约为3厘米,两个山顶的实地

距离为___________米。

(4)图中形成小河E的原因是___________ 。

28.读下面图形完成下列练习:(18分)

G

E

F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名称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E. ________ F. ________

(2)写出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大洋名称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3)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跨经度最广的是。

(4)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洋,纬度最高的是________洋,轮廓形状像“S”的是________洋。

(5)A大洲与G大洲的分界线是山- 河- 山

29.读下面的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9分)

(1)填写板块名称:

A B C

D E F

(2)各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为大洋的是_______________ 板块

(3)我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吗?为什么?

30.根据下表提供的某地气候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共6分)

(1)在网格图(图10)中,仿照1月至6月的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

绘制7~12月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2分)

(2)该地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_________月,

该区位于南北半球中的 _______________半球。

(3)我们的家乡的气候类型是否与该地相同? _____(是/否)

(4)根据气候资料,描述该地的气候特征。____________

七年级上册(商务星球版)地理教案

第一章地球 教学目标: 1、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通过该项内容的学习是学生受到有关的科学史教育。 2、知道地球的大小。 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划分,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4、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5、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6、熟练地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7、通过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人类证明地球形状的证据;描述地球的大小;经度、纬度;南北半球与东西半球的划分;在经纬网上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 经度与纬度的大小变化规律以及经纬度的大小与位置关系 教学时间:六课时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 3、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4、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 教学重点 1、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 2、了解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教学难点: 1、科学精神的培养。 2、描述比较大的地理事物的能力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 教具准备:地球仪、地图 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找学生讲述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小故事,讲述张衡、的学说、观点,及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等故事,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些故事、学说的看法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活动,目的一是用实际例子,让学生体验过去人们是怎样证明大地不是平面的;目的二是进一步说明一个真理的发现,需要多方考证,不能简单下结论。 学生分组交流课前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好的问题“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综合练习题范文

七年级地理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圆圈 B、纬线长度都相等 C、地球仪上经线有360条 D、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仔细判读右边经纬网图,下列有关图中四个小 朋友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红站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 B.小刚站在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 C.小兰所在的地方气候终年寒冷 D.小明所在的地方正午的太阳总是照在头顶上 3.右图中外国小男孩居住地 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4.下列四幅图是济宁市的韩庚同学在探究学习活动中绘制的一幅正午日照图(分别选取不同季节的某一天测得),他忘了哪一幅是暑假期间绘制的,请你帮他找出( ) A. B. C. D. 5.下列四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45°55° 40°60° 55°56° 45°48° 45° 40° 45° 15° 55° 20° 46° 16° A B C D 6.大小相同的三张地图: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济宁市地图,表示内容最详细的是()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济宁市地图 D.三张一样 7.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03秒,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 心成功发射。小明同学想了解酒泉的位置,应查阅() A.浙江省政区图 B.北京市政区图 C.山东省政区图 D.甘肃省政区图 下图是某区域及其水库大坝位置示意图,据图完成8题。

8.若水库大坝再加高100米,该地区①②③④四村庄有可能被淹没的是() A.①B.②C.③D.④Array 9.有关右图四个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C大洲有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B.世界最高峰位于A大洲 C.B大洲与C大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D.D大洲是跨纬度最多、跨经度最多的大洲 10.下列哪个地理事物不是大洲的分界线() A. 马六甲海峡 B.乌拉尔河 C.巴拿马运河 D. 苏伊士运河 11.下列各项,可以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 ①世界一些地方的大陆轮廓的凹凸十分吻合②非洲和南美洲生活着不会飞的同种 海牛和鸵鸟③喜马拉雅山原是一片汪洋大海④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A.③④ B.①③ C.②④D.①② 12.天气预报中表示沙尘暴的天气符号是() 若A为陆地,B为海洋,判断图中 所示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4.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 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中国上海市举行,上海市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A. B. C. D. 15.下列关于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增长过快,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B.乡村人口涌入城市的现象,集中在发达国家 C.世界各国都要控制人口数量不能增长 D.人口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2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知识要点(星球版)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第一课 地球形状和大小 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是:臆想阶段(天圆地方)--推测阶段(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推测地球是球体)--验证阶段(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证明地球是球体)--目睹阶段(加加林人类第一个目睹地球是球形的人)--测量阶段(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周长是4万千米;表面积是亿平方千米。 3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有:a 站在海边看迎面驶来的帆船,先看到船的桅杆,后看到船身;b 站得越高看得越远,可以发现地平线是弧形的。 第二课 经纬网 4经线与纬线: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叫做纬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与赤道垂直的半圆叫做经线,也称子午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5北N南S 东E 西W 6经度和纬度 7半球划分 ①东西半球的划分:20°W 和160°E 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从20°W 向东到160°E 的范围是东半球的范围;从20°W 向西到160°E 的范围为西半球。 ②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0°纬线)是划分南北半球的依据,赤道以北是北半球的范围;赤道以南是南半球的范围。 8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0°~30°纬度范围为低纬度;30°~60°纬度范围为中纬度;60°~90°纬度范围为高纬度。(简记:三六九,低中高) 9我国既在东半球,也在北半球。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第三课 地球自转 10地球绕着地轴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自转的周期是一天。 11自转方向:a 侧视图 自西向东 b 北极上空俯视图 逆时针 c 南极上空俯视图 顺时针 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 昼夜更替;②时间的差异;③同纬度地区位置偏东的地方要比偏西的地方先看到日出(重 点)。 13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东时区比西时区大。 北京 东八区 纽约 西五区 华盛顿 西五区 伦敦 中时区 东京 东九区 第四课 地球公转 14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叫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1年或约365天;公转时地轴始终是倾斜的并指向北极星。 15太阳公转的意义:①四季更替;②地球上五带的划分;③昼夜长短的变化(重点)。 16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经度 纬度 起始位置 0°经线(本初子午线穿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 0°纬线(赤道) 划分方法 向东、向西各划分180° 0°经线以东为东经度(E ) 0°经线以西为西经度(W ) 向南、向北各划分90° 赤道以北为北纬度(N ) 赤道以南为南纬度(S )

新商务星球版地理教案(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商务星球版) 第一章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教材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说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经过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古老的“盖天说”认为的“天圆地方”“浑天说”认为的“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麦哲伦率领船队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现代探测技术证实“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问题的结论很简单,关键是让学生能领悟到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地球有多大”这部分内容通过图片以及地球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说明地球的大小,其中三个数据是重点内容。 知识与技能:1、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2、知道地球的大小,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2、通过组织学生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新教材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突破口,使教材符合学生的实际,因此我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采取了以下几种教学法: 1、直观教学法: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多媒体演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像力。 2、比较教学法: 三、组织教学: [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看看窗外的大地,想想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学生讨论回答)“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无法看到地球的真面目是因为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人们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漫长曲折的探索过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地球的真实形状。 一.地球的形状。 1、古代凭直觉臆测。——“盖天说”、“浑天说”

七年级上册(商务星球版)地理教案

七年级上册(商务星球版)地理教案 第一章地球 教学目标: 1、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通过该项内容的学习是学生受到有关的科学史教育。 2、知道地球的大小。 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划分,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4、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5、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6、熟练地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7、通过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人类证明地球形状的证据;描述地球的大小;经度、纬度;南北半球与东西半球的划分;在经纬网上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 经度与纬度的大小变化规律以及经纬度的大小与位置关系 教学时间:六课时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 3、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4、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 教学重点 1、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 2、了解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教学难点: 1、科学精神的培养。 2、描述比较大的地理事物的能力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 教具准备:地球仪、地图 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找学生讲述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小故事,讲述张衡、的学说、观点,及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等故事,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些故事、学说的看法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活动,目的一是用实际例子,让学生体验过去人们是怎样证明大地不是平面的;目的二是进一步说明一个真理的发现,需要多方考证,不能简单下结论。学生分组交流课前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好的问题“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 状的过程”。学生思考、讲故事,讨论,谈看法。 鼓励那些平时注意积累的学生,教育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使学生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二、讲授新课: 1、讲解出现这些故事的背景,使学生了解一部分历史,明白正确地世界观,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大胆假设。 学生思考,回答、分析

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要点归纳

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要点归纳 第一单元地球 第一课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圆球体。 2.人类对地球的认识:①我国周代“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盖天说②我国东汉张 衡提出的“浑天说”,认为“天之包地,如壳之裹黄”③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④1961年苏联宇宙员加加林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亲眼目睹地球是个球体的人。 3.地球的大小: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赤道周长 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第二课在地球以上认识经纬网 1.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 ——地球仪。 2.①北极——地球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②南极——地球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③ 地轴——假想的地球旋转轴;④赤道——地球表面与南、北极点距离相等且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 3.经线与纬线: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叫做纬线,纬线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 从赤道向两级逐渐变短,到两级缩为点,所有纬线自成圆圈或圆点,只有赤道平分地球,所有纬线相互平行。连接南、北两极并与赤道垂直的半圆叫做经线,也称子午线,所有经线与地轴构成一个半圆,两条正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度数和为180度,且每个经线圈都能平分地球,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在地球仪上经纬线可以画无数条。 4.经度与纬度: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和经线,人们给他们标定了不同的度数,分别叫做 经度与纬度。 5.北N;南S;自南向北增大的是北纬,减小的是南纬。东E;西W。自东向西增大的是 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点,定为0°纬线。 7.国际上规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0°经线,也称本初子午 线。 8.纬度:北半球:0°至90°N,南半球:0°至90°S。 经度:东半球:0°至180°E,西半球:0°至180°W。180°W和180°E是同一条经线。 9.在地球仪上,赤道把地球划分为南、北两半球。国际上习惯用西经20°和东经160° 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划分为东、西两半球。 10.人们习惯上将纬度0°—30°称为低纬度,30°—60°称为中纬度,60°—90°称为 高纬度。 11.在地球仪上经线与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任何一个地点的 位置,经纬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军事等领域。

(word完整版)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质量检测

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七年级上册质量检测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得分:________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下列四种现象,不能说明地球是球形的是() A.月食现象 B.海边望船,先见桅杆 C.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 D.地面高低起伏 2.仔细判读右边经纬网图,下列有关图中四个小 朋友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红站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 B.小刚站在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 C.小兰所在的地方气候终年寒冷 D.小明所在的地方正午的太阳总是照在头顶上 3.右图中外国小男孩居住地 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4.下列四幅图是济宁市的韩庚同学在探究学习活动中绘制的一幅正午日照图(分别选取不同季节的某一天测得),他忘了哪一幅是暑假期间绘制的,请你帮他找出( ) A. B. C. D. 5.下列四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45°55° 40°60° 55°56° 45°48° 45° 40° 45° 15° 55° 20° 46° 16° A B C D 6.大小相同的三张地图: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济宁市地图,表示内容最详细的是()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济宁市地图 D.三张一样 7.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03秒,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 心成功发射。小明同学想了解酒泉的位置,应查阅() A.浙江省政区图 B.北京市政区图 C.山东省政区图 D.甘肃省政区图

最新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

最新,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 第一章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教材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说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经过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古老的“盖天说”认为的“天圆地方”“浑天说”认为的“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麦哲伦率领船队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现代探测技术证实“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问题的结论很简单,关键是让学生能领悟到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地球有多大”这部分内容通过图片以及地球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说明地球的大小,其中三个数据是重点内容。 知识与技能: 1、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2、知道地球的大小,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2、通过组织学生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新教材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突破口,使教材符合学生的实际,因此我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采取了以下几种教学法: 1、直观教学法: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多媒体演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像力。 2、比较教学法: 三、组织教学: [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看看窗外的大地,想想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学生讨论回答)“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无法看到地球的真面目是因为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人们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漫长曲折的探索过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地球的真实形状。 一.地球的形状。 1、古代凭直觉臆测。——“盖天说”、“浑天说” 2、16世纪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圆球体” 3、近代精测——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学习方法] 让学生独自阅读材料并思考下列问题。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全题商务星球版精.doc

七年级 , 地理 , 上册 , 知识点 , 归纳 , 全题 , 商务 , 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地球 1、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 ( 1)麦哲伦环球航行;(2)看帆船出现的过程(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 3)月食现象;(4)地球的卫星照片;(5)登高望远(站得高看得远)。 2、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 千米,赤道周长约 4 万千米,表面积 5.1 亿平方千米。 3、 纬线 经线 定义 与赤道平行的圆。 连接南北两极并与赤道垂直的半圆。 长度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赤道最长,南、北纬度数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 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指示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特点 相互平行; 相交于南北极点;

4、低纬度:纬度 0°~ 30°中纬度:纬度30°~60°高纬度:纬度60°~90° 5、南北半球的判断:北纬(N)在北半球,南纬(S) 在南半球, 赤道( 0°纬线)是南北半球和南北纬度的划分界线。 6、东西半球的判断:本初子午线(0°经线)是东西经度的划分界限; 20°W 和 160°E 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界线; 小于 20°W、160°E ——东半球; 大于 20°W、160°E ——西半球。 7、经纬度变化规律——向北增加的为北纬(N),向南增加的为南纬(S); 向东增加的为东经(E),向西增加的为西经 第三课第四课.地球的运动 9、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定义 方向 周期 地理意义 自转 绕地轴旋转 自西向东约 1 天 昼夜交替、时间差异、太阳东升西落

公转 绕太阳旋转 自西向东 约1 年 昼夜长短变化、四季变化、五带 ( 2)简单的时差计算。 ①由于经度不同而形成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北京在东八区)② 经度每相差 15°,时间相差 1 小时。 ③时间计算“东早西晚” ( 3)地球的公转(4)太阳直射点运动规律示意图: 节气 太阳直射点 日期 昼夜长短变化状况 北半球 南半球 极地四周 夏至 北回归线 6 月 22 日 昼长夜短

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地球 教学目标: 1、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通过该项内容的学习是学生 受到有关的科学史教育。 2、知道地球的大小。 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划分,逐步建 立地理空间概念。 4、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5、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6、熟练地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7、通过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人类证明地球形状的证据;描述地球的大小;经度、纬度;南北半 球与东西半球的划分;在经纬网上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 经度与纬度的大小变化规律以及经纬度的大小与位置关系 教学时间:六课时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 形状。

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 3、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4、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 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教学重点 1、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 2、了解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教学难点: 1、科学精神的培养。 2、描述比较大的地理事物的能力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 教具准备:地球仪、地图 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找学生讲述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小故事,讲述张衡、的学说、观点,及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等故事,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些故事、学 说的看法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活动,目的一是用实际例子,让学生体验过去人们是怎样证明大地不是平面的;目的二是进一步说明一个真 理的发现,需要多方考证,不能简单下结论。 学生分组交流课前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好的问题“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学生思考、讲故事,讨论,谈看法。 鼓励那些平时注意积累的学生,教育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使 学生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二、讲授新课:

最新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 第一章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教材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说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经过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古老的“盖天说”认为的“天圆地方”“浑天说”认为的“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麦哲伦率领船队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现代探测技术证实“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问题的结论很简单,关键是让学生能领悟到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地球有多大”这部分内容通过图片以及地球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说明地球的大小,其中三个数据是重点内容。 知识与技能: 1、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2、知道地球的大小,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2、通过组织学生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新教材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突破口,使教材符合学生的实际,因此我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采取了以下几种教学法: 1、直观教学法: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多媒体演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像力。 2、比较教学法: 三、组织教学: [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看看窗外的大地,想想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学生讨论回答)“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无法看到地球的真面目是因为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人们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漫长曲折的探索过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地球的真实形状。 一.地球的形状。 1、古代凭直觉臆测。——“盖天说”、“浑天说” 2、16世纪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圆球体” 3、近代精测——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学习方法]让学生独自阅读材料并思考下列问题。 1、“盖天说”、“浑天说”分别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 2、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是什么时候,从哪个国家出发,依次经过哪些大洋,绕地球一周用了多长时间? 3、地球的真实形状是怎样的? 二.地球的大小:三个重要数据 平均半径:6371km;赤道周长:约4万km;表面积:约5.1亿km2 [学习方法] 这部分内容少,很枯燥,但是是重点内容。学习步骤: 1、让学生在填图册的空白图中正确填出地球的极半径赤道半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 2、数字趣味化:①地球表面积约5.1亿km2相当多少个中国?(约53个) ②地球平均半径是多少个珠穆朗玛峰(8844米)?(约720倍)③如果你每天来回学校走2公里,要多久才能绕赤道一周?(约55年)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星球版

七年级上星球版地理复习总结 第一章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是:臆想阶段(天圆地方) f 推测阶段(亚里士多德 根据月食推测地球是球体)f 验证阶段(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证明地球是球体)一*目睹阶段(加加林人类第一个目睹地球是球形的人)―测量阶段(地球 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有:站在海边看迎面驶来的帆船,先看到船的桅杆,后 看到船身;站得越高看得越远,可以发现地平线是弧形的。 3?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庐山起义);赤道周长是4万千米;表面积是5.1 亿平方千米。 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 1. 2.经度和纬度 3.半球划分 ①东西半球的划分:20° W和160° E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从20° W向东到160° E的范围是东半球的范围;从20° W向西到160° E的范围为西半球。 ②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0°纬线)是划分南北半球的依据,赤道以北是北半球的范围;赤道以南是南半球的范围。 ③在写地理坐标的时候0°纬线、0°经线、180°经线,不带字母。 ④我国既在东半球,也在北半球。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4.低、中、高纬度的划分0°?30°纬度范围为低纬度;30°?60°纬度范围为中 纬度;60°?90°纬度范围为高纬度。(简记:三六九,低中高) 5.五带的划分

①划分依据:根据地球表面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 ②五带划分示意图 第四节地球的公转 1?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叫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1年或约365天;公转时地轴始终是倾斜的并指向北极星 ④温带,四季分明,获得的热量适中。 ⑤寒带,终年寒冷,获得的热量最少,有极昼极夜现象。 第三节地球的自转 1地球围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叫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24小时或者1天。 2?四个季节:春季3、4、5;夏季6、7、8;秋季9、10、11;冬季12、1、2;北半球季节和南半球季节是相反的。 3?四个节气: ①春分、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全 球昼夜平分。②夏至太阳直射北 回归线( 23.5° N ) 北 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内出现极 昼现象。③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 线 (23.5° S)北半球昼短夜长; 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4太阳公转的意义:①四季更 替;②地球上五带的划分;③ 昼夜长短的变化 (重点)。 第一节地图的基本要素 ①昼夜更替;②时间的差异;③同纬度地区位置偏东的地方要比偏西的地方先看到日出(重点)。 4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ffi ? e?? ------ ■■弗界 —? ■心 ------屯区界 ???谈齬 一■幢镇 A 山? ------ n-n-ru KW x 鬓m ■界&蜩 ■—al *—|来建 EB界—癖君圣a* 2?判断方向的三种方法:①通常,“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在有指向标的地图 ③热带,终年炎热,获得的热量最 多,有阳光直射现象,除热带内的 其他点一年有两次太 第二章地图

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知识要点2017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地球 第一课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圆球体。 2.人类对地球的认识:①我国周代“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盖天说②我国东汉张 衡提出的“浑天说”,认为“天之包地,如壳之裹黄”③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④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亲眼目睹地球是个球体的人。 3.地球的大小: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赤道周长 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第二课在地球以上认识经纬网 1.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 ——地球仪。 2.①北极——地球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②南极——地球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③ 地轴——假想的地球旋转轴;④赤道——地球表面与南、北极点距离相等且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 3.经线与纬线: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叫做纬线,纬线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 从赤道向两级逐渐变短,到两级缩为点,所有纬线自成圆圈或圆点,只有赤道平分地球,所有纬线相互平行。连接南、北两极并与赤道垂直的半圆叫做经线,也称子午线,所有经线与地轴构成一个半圆,两条正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度数和为180度,且每个经线圈都能平分地球,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在地球仪上经纬线可以画无数条。 4.经度与纬度: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和经线,人们给他们标定了不同的度数,分别叫做 经度与纬度。 5.北N;南S;自南向北增大的是北纬,减小的是南纬。东E;西W。自东向西增大的是 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点,定为0°纬线。 7.国际上规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0°经线,也称本初子午 线。 8.纬度:北半球:0°至90°N,南半球:0°至90°S。 经度:东半球:0°至180°E,西半球:0°至180°W。180°W和180°E是同一条经线。 9.在地球仪上,赤道把地球划分为南、北两半球。国际上习惯用西经20°和东经160° 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划分为东、西两半球。 10.人们习惯上将纬度0°—30°称为低纬度,30°—60°称为中纬度,60°—90°称为 高纬度。 11.在地球仪上经线与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任何一个地点的 位置,经纬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军事等领域。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测试(供参考)

角奎中学地理七年级上册 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卷 班级姓名学号 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 1、下列事物不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是() A、麦哲伦环球航行 B、站得髙望得远 C、天圆地方 D、地球卫星照片 2、地球的自转产生了( A.昼夜 B.昼夜更替 C.四季 D.五带 3、本初子午线是() A.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B.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C.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D.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4、A. B两点位于同一条经线上,A在北半球,B在南半球,则A在B的( A南方B北方C西方D东方 5、下列地点,既在西半球,又在南半球又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 A、170° W , 5° N B、170° E, 25° N C、10° W, 15° S D、165° E, 20° S 6、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最相吻合的地点是() A.南北回归线 B.南北极圈 C.南北极点 D.赤道附近 7、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是() A、20° W和160° E组成的经线圈 B、0°和180°组成的经线圈 C、20° E和160° W组成的经线圈 D、本初子午线 8、下列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绕转的中心相同 B.自转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公转产生昼夜交替的变化 C.自转和公转不同时进行 D.运动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9、下而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C.极圈上 D.本初子午线上 11、天安门广场每天升旗的时间与日出同步。下列节日中,升旗最早的是() A.“五一”国际劳动节 B. “六一”儿童节 C. “八一”建军节 D. “十一”国庆节 12、在一幅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5千米,该图的比例尺是() B. 1: 500 C. 1: 1500000 D. 1: 15000 13、如果图幅的大小相同,下列比例尺最大的地图是()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山东地图 D.济南地图 14、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一般用绿色表示() A.平原 B.高原 C.盆地 D.丘陵 读右图,回答15-17题。 15、关于公路的延伸方向,正确的是() A.先由东北向西南,再向西 B.先由西北向东南,再向东 C.先由西向东,再向东北 D.先由东向西,再向西南 16、养鸡场在村庄的() A.东方 B.西方 A.林地在村庄的西南方C.小河大致向南流 B.耕地在村庄的北方 D.该图的比例尺为1: 2000 A. 1: 15 A.回归线上 B.赤道上

新商务星球版地理教案(七年级上册)

新商务,新,商务,星球,版,地理,教案,七年级,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商务星球版) 第一章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教材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说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经过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古老的“盖天说”认为的“天圆地方”“浑天说”认为的“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麦哲伦率领船队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现代探测技术证实“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问题的结论很简单,关键是让学生能领悟到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地球有多大”这部分内容通过图片以及地球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说明地球的大小,其中三个数据是重点内容。 知识与技能: 1、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2、知道地球的大小,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2、通过组织学生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新教材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突破口,使教材符合学生的实际,因此我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采取了以下几种教学法: 1、直观教学法: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多媒体演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像力。 2、比较教学法: 三、组织教学: [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看看窗外的大地,想想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学生讨论回答)“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无法看到地球的真面目是因为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人们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漫长曲折的探索过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地球的真实形状。 一.地球的形状。 1、古代凭直觉臆测。——“盖天说”、“浑天说” 2、16世纪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圆球体” 3、近代精测——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学习方法] 让学生独自阅读材料并思考下列问题。

2020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一、地球的形状 1.形状:两极稍扁,中间(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认识过程: 3.地球形状的证据:①海边远方驶来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②站得越高,看得越远;③月食现象;④麦哲伦环球航行;⑤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最科学直接) 二、地球的大小 一、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人们依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成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轴、北极、赤道、南极) 二、经纬网 1.经线和纬线 定义 连接南北两极半圆形的弧线,又称子 午线 与地轴垂直,和赤道平行且绕地球一周 的圆圈 形状半圆,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圆圈(除极点外) 指示方向南北东西 长度所有经线长度相等,皆为半圆 不相等,从赤道向两级逐渐变短,赤道 最长、南北两极最短为点 示意图 2.经度和纬度

北纬 西西 南纬 标注原因为了区分每一条经线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 标注起点0°经线(本初子午线)0°纬线(赤道) 字母代号东经-E;西经-W 北纬-N;南纬-S 度数分布 规律 以本初子午线为界,经度往东增大的是东 经,往西增大的是西经 以赤道为界,纬度往北增大的是北 纬,往南增大的是南纬 度数范围东经0°-180°;西经0°-180°北纬0°-90°N;南纬0°-90°S 半球划分 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东西半球 分界线 赤道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区域划分 以0°和180°组成的经线圈为界分为东 经、西经 0°- 30°为低纬度 30°- 60°为中纬度 60°- 90°为高纬度 特殊线 0°(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 180°(日界线) 20°W和160°E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0°(位于南美洲厄瓜多尔首都基 多市中心以北24千米处) 南、北回归线(23.5°S、N) 南、北极圈(66.5°S、N) 南、北极点(90°S、N)度数往左增大是西经(W)度数往右增大是东经(E)90°N 180° 180°(N) 东半球经度范围赤道0° (S) 90°S 3.经纬网 ①定义:地球仪上,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叫做经纬网。 ②作用:利用经纬网,可以标记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例如,北京(116°E,40°N)

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一)章节题目:第一章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二)学习目标: 1.通过了解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明确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也有一 个过程,每个人都肩负着继续探索的重任。(难点) 2.从数学的角度,学会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重点)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约1分钟) (问)地球仪为什么做成球形?地球真正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工作有什么启发?(出示目标) 【自学目标】(约1分钟)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哪些过程?怎样用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自学指导】(约3分钟) 读课本地球的大小示意图,了解地球的大小。 找到赤道半径、极半径,说说对地球形状有什么新发现? 【学生自学】(约15分钟) 阅读课文,完成助学P1第1--3小题内容。 【教师导学】(约10分钟)(有微课的可渗透微课助学)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直觉——臆想——实践——实证”过程。是从错误逐渐走向正确,从唯心逐渐达到唯物认识过程。说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离不开人类的实践活动,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深入和发展的。 2、(出示地球仪) 地球的球心叫地心,球半径叫地球半径,在这个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到地心和地球半径了。从地心到地球表面任何一点都叫作地球半径。其中,从地心到北极或南极的半径叫极半径;从地心到赤道上任何一点的半径,叫赤道半径。请大家思考它们各有多少条? 极半径与赤道半径的长度同地球形状有什么关系?如果二者相等,地球是什么形状?如果极半径大于赤道半径呢? 事实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两极稍扁,赤道略鼓不规则的球体) (六)训练检测(约10--15分钟) 1、下列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A.月食的图片 B.日食的图片 C.“神九”上拍摄到的地球照片 D.麦哲伦环球航行 2、假如你沿赤道步行绕地球一圈,每天走50千米,需要 A.80天 B.800天 C.1200天 D.8000天

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pdf

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星球,版,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一、地球 max_cc 2009-12-22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 盘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片。形状(不规则球体);大小:(表面积 5.1亿平方千M。平均半径6371KM,赤道周长约4万KM) 二)纬线和纬度:1、纬线特点:形状(圆圈),长度(不相等),指示方向(东西方向)。2、纬度特殊纬线:00(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分界线),300(中低纬度分界线),600(中高纬度分界线),900(南北极点),23.50(回归线,热带和温带分界线,有无阳光直射现象分界线),66.50(极圈,温带和寒带分界线,有无极昼极夜现象分界线)。3、南纬、北纬辨别: 纬度向南越来越大为南纬;纬度向北越来越大为北纬。 三)经线和经度:1、经线特点:形状(半圆),长度(相等),指示方向(南北方向)。2、经度特殊经线:00(本初子午线,东西经1800分界线),200W和1600E(东西半球分界线,200W以东,1600E以西为东半球,1600E以东、200W以西为西半球)。3、东经、西经辨别:经度向东越来越大为东经,经度向西越来越大为西经。 四)自转:1、特点:自转中心(地球――地轴),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看是逆时针 方向;从南极看是顺时针方向。自转周期(1天、24小时)。2、地理意义:昼夜交替现象和 时间差异。 五)公转:1、特点:公转中心(太阳),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公转周期(1年),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总是保持66.50的夹角,且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2、地理意义:四季变化(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3、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 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 南回归线;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 六)五带:划分依据:根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 热带: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终年炎热,有太阳直射现象。 温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温带地区的四季 变化现象明显。 寒带:北极圈以内为北寒带,南极圈以内为南寒带。寒带地区终年寒冷,有极昼和极夜现象。 二、地图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商务星球版PDF.pdf

第一单元地球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盖天说”“浑天说”“球形说”不规则球体2生活中说明地球是球体的例证:月食、登高望远、海边观船、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等。 3 描述地球大小的基本数据: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为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4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旋转轴——地轴,地轴和地面的交点:北极和南极 5经纬线(经纬度)构成经纬网——确定任何地点的位置 纬线经线 定义与赤道平行的圆连接南北两极与 赤道垂直的半圆 形状特点圆半圆 长度特点不相同(最长是赤道,最短是极 点) 相同 指示方向东—西南—北 标度范围0°—90°0°—180° 零度线赤道本初子午线 相同度数的区分N(北纬)S(南纬)E(东经) W(西 经) 度数的变化规律由赤道向南北递增由本初子午线向 东向西递增 划分半球界线赤道20°W—160°E 特殊线南回归线23.5°S 北回归线23.5°N 南极圈:66.5°S 东西经度分界线:0°经线本初子午线

5.划分界限 6.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 自转公转 定义绕地轴旋转绕太阳运动 周期一天一年 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地轴的变化倾斜的,地轴北端指示北 极星方向倾斜的,地轴北端指示北极星方向 意义(现象)昼夜交替现象、地方时、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四季变化现象、五带、昼夜长短的变化 图示极圈东西半球分界线: 20°W和160°E 数量特征无数无数 备注0°-30°为低纬度;30°-60° 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名称界线范围 划分南北半球纬线----赤道北半球(0°-90°N) 南半球(0°-90°S) 划分东西半球20°W和160°E东半球(20°W—0°—160°E) 西半球(20°W—0°—160°E) 判断东西半球:小东:<160°E 小西:<20°W 划分五带热带—(0°-23.5°)北温带—(23.5°N-66.5°N) 北寒带—(66.5°N-90°N)南寒带—(23.5°S- 66.5°S) 南寒带——(66.5°S-90°S) 划分高中低纬度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 -9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