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地球上的水 学案2(浙教版八上)

1.1 地球上的水 学案2(浙教版八上)
1.1 地球上的水 学案2(浙教版八上)

1.1水在哪里

学习目标

1.知道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名称和分布,并能描述水体之间联系的途径。

2.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认识水体运动的基本特点。

3.通过学习,认识水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使学生树立保护水源、节约用水的观念。

[课内练习]

1.地球上储量最大的水体是 ( )

A.海洋水 D.陆地水 C.冰川水 D.湖泊水

2.陆地水是人们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而人类较易利用的只占淡水总储量的0.3%,它主要包括 ( )

A.河水、湖泊水、地下水

B.陆地水、冰川、江河水

C.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冰川

D.江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3.下列生物体中含水量最多的是 ( )

A.青蛙

B.水母

C.人体

D.植物种子

4.地球上的水呈态、态和态,分布于、和大气中,形成水、水和大气水,大气水主要是由水蒸发而来。

5.分布在地球各处的水通过、、、,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等一系列环节和过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在进行着持续不断的循环。

6.水是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因为水不仅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生物的也离不开水,所以我们每个同学都要做到节约用水且保护水资源。

7.分析下面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循环运动过程框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填写框图中A、B、C、D、E所表达的水循环中的各种环节名称。

(2)目前人类对水循环中哪一环节可以施加影响?请举例具体说明。

课外同步训练

[基础过关]

1.地球上水的状态呈 ( )

A.液态和固态

B.液态和气态

C.气态和固态

D.固态、液态和气态

2.目前人类活动可以对水循环施加影响的是 ( )

A.全球大气的水汽输送

B.全球大气的降水

C.全球陆地地表径流输送

D.局部地区的地表径流输送

3.大气中的水蒸气,主要来自于 ( )

A.湖泊水的蒸发

B.江河水的蒸发

C.海洋水的蒸发

D.植物的蒸腾作用

4.关于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水循环只发生在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B.水循环只发生在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C.水循环只发生在海洋上空与陆地上空之间

D.水循环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5.能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的水循环存在于 ( )

A.海洋与陆地之间

B.陆地与陆地之间

C.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D.地表面与地下之间

6.下列人类活动中有利于淡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是 ( )

A.工业废物的任意排放

B.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C.大量推广使用农药和化肥

D.生活垃圾和污水任意倾倒

7.地球上的水是人类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水占地球上水储量的比例极少,但它在中的作用却很大。

8.陆地水主要指、、和等。

[深化提高]

9.根据下图完成下面空格。

(1)海洋水通过B ,形成大气水,大气水通过A 重新落到海洋上,海洋

上空的大气水通过 C 到达陆地上空,再通过 D 落到陆地上,陆地上的水通过F 或流人海洋中,也可以通过E 形成大气。

(2)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陆地水和之间的相互转换和运动。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所有知识点

浙教版科学八上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复习提纲 第一节水在哪里 1.海洋水:海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 2.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 3.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4.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5.水的循环:小循环 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 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 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 ⑤下渗(地下径流) 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①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 ②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6.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第二节水的组成 1.水的电解 电极气体的量检验方法及现象结论 正极气体体积是负极的1/2 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气体体积是正极极的2倍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实验结论: 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 原子构成) 2.、水的重要性质 颜色无色沸点100℃ 气味无味凝固点0℃ 状态常温常压下液态水的异常现象4℃时密度最大,结冰后体积膨胀,冰浮在水面上

1.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值是不变的。 密度的大小只由材料决定。(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 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 2.密度的公式: ρ = m / v(公式变形:m=ρv v=m / ρ) 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单位: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单位:m3或cm3) 水银的密度为13.6×103千克/m3,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m3的水银的质量是13.6×103千克。 3.密度的单位: (1)密度的单位:kg/m3或g/cm3, (2)两者的关系:1g/cm3=1000kg/m31kg/m3=1×103-g/cm3 (3)水的密度:1×103kg/m3或1g/cm3 1毫升= 1cm3= 1×106-m31吨=1000千克=1×106克(4)单位转化 : 1毫升= 1×103-升1升=103-m3 4.密度的测量 (1)测量原理:ρ=m/v (2)测量步骤:①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②用量筒或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③计算 5.密度知识的应用: (1)在密度公式中,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量,即可求得第三个量。 (2)可用于鉴别物质的种类。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地球上的水_苏教版

教学设计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一、教学目标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1、了解地球上的水的分布,知道淡水资源十分缺乏。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2、欣赏自然界美丽的水体和与水有关的自然景观。 3、知道什么是“水污染”,了解污染水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造成的灾害。

4、学生意识到节水的重要性,并知道常用的节水措施以及认识节水标志。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淡水资源的缺乏,意识到节水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数据,形象的比喻以及学生的动手行动来深刻理解体会地球上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的缺乏。 四、突破重点和难点的关键多媒体的运用 五、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资料:1、地球上水的分布 2、水污染现象 3、水浪费现象 实物道具:烧杯、汤匙、滴管;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引出所提出的问题 师:同学们,知道我们生活的星球是哪个星球吗? 生:地球。 师:老师带领大家到世界各地去走走.(播放课件) 师:如果你的眼睛够亮,你会发现老师带你来的地方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八年级(下)语文教与学同步导练(八)附答案

八年级(下)语文教与学同步导练(八) (背诵默写及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 本卷共二道大题满分100分时量100分钟 一、背诵默写(共30分,除未标注的外每小题3分) (一)根据课文默写。(共15分,每小题1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 2、,身世浮沉雨打萍。 3、瀚海阑干百丈冰,。 4、,蜡炬成灰泪始干。 5、不畏浮云遮望眼,。 6、__________________,干戈寥落四周星。《过零丁洋》 7、_________,_________,山河表里潼关路。《山坡羊·潼关怀古》 8、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 9、_________,_________;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10、_________,_________,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11、,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12、纷纷暮雪下辕门,________________。 13、俄顷风定云墨色,___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______,而无车马喧。 15、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___,参差披拂。 (二)按要求默写(共15分,每小题1分) 16、李白《行路难》中表现诗人从苦闷中挣脱出来,充满自信和对理想执著追求的诗句是: ,。 17、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我”衰老困窘之态的句子是: ,。 18、如果从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选取两句做为“南山奶粉”的广告语,最恰当的 是:,。19、《己亥杂诗》中诗人运用比喻,表达自己虽以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诗句是: ,。 2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现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真挚情意的句子是: ,。 21、《水调歌头》中表达美好祝愿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人生哲理,给人以鼓舞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诗人的民族气节,舍生取义决心的句子是: ,。 24、《赤壁》中作者用形象思维、用假设语气提出的议论句是:

浙教版八上科学复习知识点总结大全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复习提纲 第1节水在哪里 1、海洋水是地球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陆地淡水中含量最多的是冰川水。 2、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水2.5L,主要供水途径是食物和饮水。 生物体中含水量最多的是水母,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3、地球上的水循环按照发生的空间大致可以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上内循环3种。其中能补 给陆地水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地表径流e、地下径流f、下渗 4、形成水循环的外在动力是太阳光的照射和地球引力。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物理性质,即水的 三态会随温度而变化。 第2节水的组成 1、水电解实验中,正极得到的气体是氧气,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得 到的气体是氢气,正极和负极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实验结论: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2、纯净的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水在4℃时密度 最大。水结成冰时密度变小,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所以冰能浮在水面。 第3节水的密度 1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是不变的。(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 2、公式:密度=质量/体积ρ=m/v(公式变形:m=ρv v=m / ρ) ρ表示密度(千克/米3或克/厘米3) m表示质量(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米3或厘米3) 3、一般情况下水的密度为1.0×103千克/米3,合1.0克/厘米3,它的意义是每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103 千克。水、海水、酒精之间的密度大小关系为海水>水>酒精。 第4节水的压强 1、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是由物体之间相互挤压而产生的。压力作用在受力物体表面上, 。物体水平放置时,压力大小等于重力。 2压强来表示压力产生的效果;即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 3、公式:压强=压力/受受力面积 P=F/S,(公式变形:F= PS S= F/P) P表示压强(帕pa),F表示压力(牛N),S表示受力面积(米2 m2) 练习1:一个质量为50千克的人,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0厘米2。则当他站立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为,对地面的压强为;当他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力为,对地面的压 强为。 练习2:用100N的力把重力为40N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壁上,物体与墙壁的接触面积为200cm2,则物体对墙壁的压强多大? 4、2帕=2牛/米2,2帕的意义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2牛。 对折的报纸对桌面的压强为1帕,人站立对地面的压强是15000帕。 5、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 6、研究水内部压强特点时,用到的仪器叫压强计,它的工作原理是当橡皮膜受到的压强越大,U型管两边 的高度差越大。 7、液体压强的特点有:对容器侧壁和底部都有压强,且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

教案浙教版八年级上册11地球上的水

教案: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1.1地球上的水【激趣导入】 听说同学们都很聪明,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条谜语: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邀请它来。同学们猜一猜是什么? 预设:水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地球上的水。 【新课讲解】 一、水的分布 出示地球图片:让学生观察眼前呈现的大部分面积是什么颜色的?发现大部分都是蓝色的海洋,说明水覆盖了地球的大部分表面。 出示课件:地球上关于由水构成的魅力风光(包括晶莹剔透的冰川)图片。学生观看,联想生活中的水都分布在哪些地方? 预设:河流、海洋、湖泊、冰川、地下…… 小结:根据它的分布不同,我们把地球上的水分为四大类:海洋水、陆地水、生物水、大气水。大部分都是海洋水,出示各类水体的分布示意图,讲解各类水体所占的比例。(海洋水是96.53%,地球上的淡水是2.53%) 能力挑战1:找出我们可利用的淡水有哪些(区分地球上的淡水和可利用淡水之间的区别)? 小结:引导学生自主看水的比例图,找出可利用的淡水只有湖泊淡水、河流水、浅层地下水。 课件出示:一杯水(地球上全部的水),一汤匙水(地球上的淡水),一滴水(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 能力挑战2:你能证明空气中存在水吗?同桌之间相互讨论。 预设:放久了的饼干会变得潮…… 小结:地球上的水是以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形式存在的。 二、水的循环:

创设情境“问渠哪得清是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在哪里?为什么会有源源不断的水送来呢?是什么力量将它送来的?我们一起跟着水去旅行。 让学生作为水分子的身份进行旅行,亲身体验水循环中水的状态变化。用Flash动画展示: 一、(海洋与海洋之间的动画):海水不断蒸发,天空中的云层不断增厚,变黑,到一定程度后,电闪雷鸣,下起了大雨。 思考:海洋水的状态发生了什么变化,它分布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结:液态变化为气态,再变为液态,从海洋水变为了大气水,在转化成海洋水。 二、(陆地与陆地之间的动画):河水、湖水不断蒸发,植物蒸腾,天空中的云层不断增厚,变黑,到一定程度后,电闪雷鸣,陆地上下起了大雨。 思考:陆地水的状态发生了什么变化,它分布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结:液态变化为气态,再变为液态,从陆地水变为了大气水,在转化成陆地水。 三、(海洋与陆地之间的动画):海水不断蒸发,形成云层,向陆地上空输送,陆地上空中的云层不断增厚,到一定程度后,电闪雷鸣,陆地上空下起了大雨。水往地下渗透,形成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思考:水的状态发生了什么变化,它分布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结:液态变化为气态,再变为液态,从海洋水变为了大气水,在转化成陆地水。 提问:说一说水循环有哪些环节? 预设:蒸发,降水…… 【组织活动】 4人为一小组,画一画水循环示意简图,标注主要环节 取一小组的简图投影,其他小组找问题所在。 PPT出示正确的水循环,简单讲解各个环节水状态的变化以及位置的转变(由海洋水—大气水—陆地水) 【小结】

八年级语文教与学同步导练附答案

八年级(下)语文教与学同步导练(五)附答案 (第五单元) 本卷共三道大题满分100分时量100分钟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39分,除未标注的外每小题3分) 1、.找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A.缥.碧(piǎo)嗜.酒(shì) 骈.文(bìng) 箪.瓢屡空(dān) B.槽枥.(lì) 邈.视(miǎo) 踌.躇(chú) 横柯.上蔽(kē) C.吝.啬(lìn) 相.马(xiàng) 褐色.(hè) 冷.冷作响(líng) D.纸鸢.(yuān) 绮.丽(qǐ) 寥.落(liáo) 造饮辄.尽(zhé) 2、下列词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 A.水皆缥碧天山共色不求甚解德隆望尊 B.奇山异水泠泠作响不慕荣利援疑质理 C.疏条交映千百成蜂箪瓢屡空衔觞赋诗 D.短褐穿结负箧曳屣风烟俱净天下独绝 3、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从.流飘荡(从:顺、随)期.在必醉(期:期望) B.衔觞.赋诗(觞:酒杯)执策而临.之(临:面对) C.不戚戚 ..于贫贱(戚戚:忧愁的样子)策之不以其道.(道:道路) D.每有会.意(会:体会、领会)鸢飞戾.天(戾:至) 4、下列各项中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A.比喻排比排比拟人 B.拟人对偶排比拟人 C.比喻对偶排比拟人 D.比喻对偶拟人比喻 5、下列句子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食之不能尽其材 B.才美不外见 C.其真无马邪 D.安求其能千里也 6、默写。(5分) (1),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2),,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表达新生事物必然要发展,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的诗句是:,。(4)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诗人的民族气节,舍生取义决心的句子是: ,。 (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点明全词主旨,表达对亲人美好的祝愿的句子是:

1.1 地球上的水 学案3(浙教版八上)

课题:1.1水在哪里 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名称和分布,并能描述水体之间联系的途径。 2.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认识水体运动的基本特点。 3.通过学习,认识水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使学生树立保护水源、节约用水的观念。 重点难点:1.水的重要性,水循环的过程和特点 2.水循环过程和产生原因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地球上水的组成和分布(P2图) 地球是一颗“水”的行星,水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在大气、岩石和生物等圈层中。在地球引力和太阳辐射能的作用下,各种水体相互联系,相互转换,组成了地球上连续但不规则的水圈。 1.地球上的水主要以_液_态形式存在,也有少量的水以___ 态和___ 态形式存在。 2.海洋水是地球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___96.53%___ 。它覆盖了地球大部分的表面。其次是淡水,占2.53%;最少是的陆地咸水,占0.94%。 3.淡水中最多的是冰川,可利用的淡水只占总淡水量的0.3%。 4.陆地淡水尽管只占总水量的_2.53%_,但水体的种类却非常多,与人类的关系也十分密切,为我们提供了几乎全部的生活和__用水。 5.地球上各种状态的水,在温度等条件的改变下会发生变化,因此地球上各种水体是相互联系的。 【讨论】你能用学过的知识来证明我们周围的空气中也有水吗? 二、水与生命 1.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物质之一。人和所有的动植物都需要水。如果生物体内缺水到一定程度,生命就会停止。 2.水和生命的关系。 (1)水是地球生命有机体的组成之一。以体中含水量占人体总重的____以上,一般动物含水量占体重的_______ ,其中水母占_____ ,草本植物中约占___________ 。 (2)水参与地球生物体的活动过程,即生物的____ 活动也离不开水。例如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之一就是______ 。 (3)长期生存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命体,为了适应当地水分供给特点,往往会形成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结构特点。例如生活在沙漠地区的仙人掌,为了得到并保证充足的水分,茎、叶的形态都发生了变化,能有效防止水分的蒸发,而根却非常发达,可达几十米深。 (4)总之,水对生命活动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人来说,水比食物更重要。 【讨论】生活在沙漠地区的骆驼,是不是不需要水? 第二课时 三、水的循环 1.阅读p5水的循环图。 2.水循环的涵义: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地球上的水体、土壤和植物叶面的水分通过____蒸发__和_____蒸腾__进人大气。 通过气流被输送到其他地方,在一定条件下,水汽遇冷凝结成云而降水,又回到地面。在重力的作用下,降落到地表的水经流动汇集到江河湖海。在运动过程中,水又会重新经历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等变化。

人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地球上的水》教案

人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地球上的水》教案地球上 的水》教学设计 高坪七小姜小平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知道淡水资源十分有限。 2、知道大部分的水污染是人类造成的,污染的水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都有害。 3、了解浪费水的现象和节水方法,学习做净化水的实验,形成初步的节水意识和获取干净淡水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淡水资源的缺乏,形成节水意识。 难点:能根据提供的材料、数据进行分析,从而理解地球上缺乏淡水资源。 三、教学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净化水的实验器具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谈话:孩子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咱们先来猜个谜语,好吗?(课件出示谜面后师说:谜面是这样的):因为有你,小草变得嫩绿;因为有你,鱼儿游得欢畅;因为有你,……因为有你,地球才这样美丽。(水)谈话:孩子们,你们知道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水吗?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了解地球上的水。课件出示课题。 (二)认识水在地球上的分布 1、谈话:孩子们,你们知道我们的地球上哪些地方有水吗?把你们所知道的说出来(学生答)孩子们说得都非常好,但孩子们的了解还不够全面。下面我们边看大屏幕边听老师介绍(课件出示图片):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于海洋、河流、湖泊、冰川以及地下暗河中。地下暗河及冰川是我们平常不多见的,但在它们中间也蕴

藏了大量的水。 2、观后小结:孩子们,美吗?是呀,水把大自然打扮得多么的绚丽多彩! 3、谈话:孩子们,你们知道地球上是陆地的面积大还是海洋的面积大吗?好跟着老师来看一看。(课件出示图片)这是展开的地球平面图,蓝色的部分表示地球上的水,你们发现了什么? (三)认识淡水资源的缺乏 1、谈话:哇,地球上的水真多!孩子们,你们肯定会认为,地球上有这么多的水,那我们用水就会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吧!老师要对你们说的是,不是这样,尽管地球上有这么多的海洋,这么多的水,可真正能供人类直接使用的水很少很少。不知道原因吧,听老师给你们介绍(课件出示):地球上大部分的水是海洋里的咸水,这样的水又咸又苦,不能饮用,不能浇灌植物,也难以用于工业。我们人类能直接使用的水必须是淡水,而地球上的淡水大部分又储藏在南极和北极的冰川中,很难利用,大气中还有小部分看不见的水蒸气,也难以使用,这样就只剩河流、湖泊和少部分浅层地下水可供人类直接使用。 2、谈话:这样吧,给你们打个比方:(课件演示)如果我们把地球上的水比作一个圆,其中海洋和咸水中的咸水占了97%,而淡水只占3%。再来看,我们又把这少得可怜的淡水再看做一个圆,有76%是被冻结在了南极和北极的冰川中,还要除去水蒸气和深层地下水,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就只有这么一点。孩子们,从这个的比方中,你们有没有意识到什么?(地球上的水又太少了) 3、如果孩子们的理解还不够深刻,我们再来做一个比较(课件演示)如果地球上的水相当于一杯水,其中淡水只相当于一汤匙的水,而易于人们开发利用的淡水只相当于一滴水。 (四)了解水污染情况及处理方法 1、谈话:可令人痛心的是,就这么一滴水,却被地球上的人类自己给污染了,糟蹋了。 2、谈话:“污染”是什么意思呢?(课件出示)书上给出了意思,老师把它打在了大屏幕上:如果水中溶解了对人体和其他生物有害的物质,水就被污染了。 3、提问:孩子们,平时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的家乡周围有水污染的现象?它对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王道俊版《教育学》课后题第8章教学(中)

第8章 教学(中) 课后思考题详解 1.直观教学的作用越来越大,为何我们今天仍强调直观只是一种教学的手段而不是教学的目的? 答:强调直观只是一种教学的手段而不是教学的目的,即不能把直观当做目的,不能为直观而直观,不是直观得越多越好。具体而言,原因如下: (1)单纯采用直观教学不可能实现教育目的 直观教学是为了使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采取呈现实物或模象等方法进行教学。而单纯的一味的直观教学,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也就是不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 (2)直观教学运用不当亦不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 在教学中,不管教学是否需要,一味追求直观和多媒体的生动形象刺激与时尚,必然导致直观过多或直观不当。这样做的严重结果,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课时,而且将影响学生抽象思维、创造性想象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可见,直观教学只有运用得当,才可能发挥其有益的作用。如果运用不当或一味采用直观教学,则不仅不会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而且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和思想的提高。因此,我们仍强调直观教学只是一种教学的手段而不是教学的目的。 2.为何我国自古以来都十分重视启发教学原则?教师的启发与学生探究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答:(1)我国自古以来都十分重视启发教学原则的原因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他们经过积极思考与探究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学会分析问题,树立求真意识和人文情怀。我国自古以来都十分重视启发教学原则,其原因如下: ①启发式教学反映了学生的认识规律。学生的认识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能动认识过程。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认识就不可能高效和迅捷。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只有重视启发,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才能发挥学生自身的聪明才智把学习搞好。 ②启发式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启发式教学确立了主体教育观,教师把主要精神和时间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之中,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从而确保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③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和需求,从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动机水平的实际出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应有的进步。 ④启发式教学有助于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在启发性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而且还要鼓励学生进行提问和质疑。通过类似的

三年级下册教案37地球水的星球

7.地球—水的星球 【教材简析】 《地球—水的星球》这节课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第七课。通过前面6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太阳和月球有了比较好的认知,还专门用一个韦恩图去整理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本节课要用科学方法了解地球是一个液态水十分丰富的星球,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 聚焦板块,通过观察激发学生思考地球的独特之处。 探索板块,主要有四个部分,首先是通过观察地球仪,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地球的特征。第二,让学生注意到海洋集中了地球上大部分的水,河流湖泊也有水资源。第三,通过数格子的方法量化陆地与海洋的面积。第四,在第一课的基础上,比较地球与太阳、月球的相同与不同。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对陆地和海洋的大小比例有个大致的了解——三分陆地,七分海洋,对丰富的液态水带来的好处有清晰的认识。 拓展板块,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星球上有没有水是探索生命的重要依据。 【学情分析】 在前面6课的学习中,学生认识了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特征,掌握了太阳与月球的异同点。但是,对于地球的特征,学生还没有深入地学习。他们对于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以及探索水在地球上所占比例的认识还不到位。在他们已有知识的体系中还没有建立起地球与太阳、月球的异同之处,而这些也正是我们在本课时要完成的目标。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地球是一个液态水十分丰富的星球。 2.了解地球陆地表面有河流、湖泊等水体类型。 3.理解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收集证据。 2.能耐心观察地球仪和世界地图,整理记录陆地和海洋的相关信息。 3.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作出自我评价与调整。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3.1自然界的水循环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陆地上各种水体类型、相互补给关系及其影响,能够根据河流的补给类型图,说出河流的补给类型及特点、原因。2.掌握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及地理意义,提高判读水循环示意图的能力。3.学会分析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方法。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圈的组成及特征 三种形式的水体构成。 液态 、固态和 气态 组成:由 (1) 。 不规则 特征:连续但 (2) ?? ? ??海洋水:储量最多,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 大气水:分布最广 陆地水:储量较少,但类型多样。主要包括河流水、 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冰川水、生物水等水体空间分布 2. 。 相互补给 .各水体之间的关系:水源 3 思考俗话说“井水不犯河水”。请根据“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分析这种说法是否科 学。答案陆地各水体之间存在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井水是地下水的一种,它与河流水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所以“井水不犯河水”的说法从水循环的角度看是不科学的。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连续运动 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 岩石 圈、 大气 圈、 水 .概念:自然界的水在 1 的过程。 2.类型及主要环节

循环类型字母主要环节 海陆间循环 A 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地表径流、e下渗、f地下径流海上内循环 B a蒸发、g降水 陆地内循环 C h蒸发、植物蒸腾、c降水 3.意义 (1)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通过吸收、转化和传输地表太阳辐射能,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4)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判断 1.外流区只发生海陆间循环。( × ) 2.海陆间水循环的“水汽输送”环节是双向的。( √ ) 探究点一河流补给类型与水文特征 水是维系生命与健康的基本需求,地球虽然有71%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淡水资源极其有限。下图为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图。

浙教版初中科学知识点汇总(八年级上)

浙教版初中科学知识点汇总(八年级上)

————————————————————————————————作者:————————————————————————————————日期:

浙教版科学八上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复习提纲 第一节水在哪里 1. 海洋水:海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 2. 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 3.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4.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 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儿童身上4/5是水分 5.水的循环: 小循环——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 (l)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地表径流 e下渗 (地下径流) (2)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 a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 b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6、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第二节水的组成 1. 水的电解 电极气体的量检验方法及现象结论 正极气体体积是负极的 1/2气体能是带火星的 木条复燃 正极产生的气体是 氧气 负极气体体积是正极极 的2倍气体能在空气中燃 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负极产生的气体是 氢气 实验结论: 水通直流电 氢气+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2.、水的重要性质 颜色无色沸点100℃ 气味无味凝固点0℃ 状态常温常压下液态水的异常现象4℃时密度最大,结冰后体积膨胀,冰 浮在水面上 第三节.水的密度 1、密度定义: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l)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值是不变的。(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 (2)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 2、密度的公式: m =ρ/ v(公式变形: m=ρv v=m / ρ) ρ表示密度, m表示质量(单位: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单位:米3或厘米3) 水银的密度为13.6×103千克/米3,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米3的水银的质量是13.6×103千克, 3、密度的单位: (1)密度的单位:千克/米3 或克/厘米 3 , (2)两者的关系:1克/厘米3 =1000千克/米 3 1kg/m 3 =1×10 -3 g/cm 3 (3)水的密度:1×103 千克/米 3 或1克/厘米 3 (4)单位转化::1毫升 = 1cm 3 = 1×10 -6m3 1吨=1000千克=1×10 6 克 1毫升= 1×10-3 升 1升=10 -3 m 3 4、密度的测量 (1)测量原理:ρ=m/v (2)测量步骤:

地球上的水教案

地球上的水教案

《地球上的水》教学设计 高坪七小姜小平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知道淡水资源十分有限。 2、知道大部分的水污染是人类造成的,污染的水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都有害。 3、了解浪费水的现象和节水方法,学习做净化水的实验,形成初步的节水意识和获取干净淡水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淡水资源的缺乏,形成节水意识。 难点:能根据提供的材料、数据进行分析,从而理解地球上缺乏淡水资源。 三、教学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净化水的实验器具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谈话:孩子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咱们先来猜个谜语,好吗?(课件出示谜面后师说:谜面是这样的):因为有你,小草变得嫩绿;因为有你,鱼儿游得欢畅;因为有你,……因为有你,地球才这样美丽。(水)

就只剩河流、湖泊和少部分浅层地下水可供人类直接使用。 2、谈话:这样吧,给你们打个比方:(课件演示)如果我们把地球上的水比作一个圆,其中海洋和咸水中的咸水占了97%,而淡水只占3%。再来看,我们又把这少得可怜的淡水再看做一个圆,有76%是被冻结在了南极和北极的冰川中,还要除去水蒸气和深层地下水,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就只有这么一点。孩子们,从这个的比方中,你们有没有意识到什么?(地球上的水又太少了) 3、如果孩子们的理解还不够深刻,我们再来做一个比较(课件演示)如果地球上的水相当于一杯水,其中淡水只相当于一汤匙的水,而易于人们开发利用的淡水只相当于一滴水。 (四)了解水污染情况及处理方法 1、谈话:可令人痛心的是,就这么一滴水,却被地球上的人类自己给污染了,糟蹋了。 2、谈话:“污染”是什么意思呢?(课件出示)书上给出了意思,老师把它打在了大屏幕上:如果水中溶解了对人体和其他生物有害的物质,水就被污染了。 3、提问:孩子们,平时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的家乡周围有水污染的现象?它对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4、谈话:从同学们的发言中发现,同学们对“水污染”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具体地说,(课件介绍)“水污染”主要可分为“农业污染”、“工业污染”、“生活污染”三大类。(农业上喷洒农药、施加化肥,工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单元综合提升学案

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 单元综合提升 河流水文、水系类题目答题规范 河流特征类题目一般有三种类型: 一是描述某条河流的水文特征或水系特征; 二是分析 某条河流水文特征的成因(侧重于气候因素)或水系特征与地形的关系; 三是比较两条河流水 文或水系特征的差异。 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 一定要区分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 然后再针对 具体水文(水系)特征进行描述。 rL 环节 地理 水循环卜 揶水运动 拥圧卄给*相互辅化 类型

与甲河段相比,说明乙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形成原因。 [思维流程] 流域分 布图 分析两河流 的水文特征 根摒图中信息,乙河段流经地 区 地势较为平坦?河流落差小. 流速较慢.口支流较多?河流流 量较大?纬度比屮河段低?结冰 期短 答案:流经平原地区,落差小,流速慢;有较多支流汇入,流量大;纬度较低,结冰期 短。 O 技法点拨 角度一 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描述,其答题思路为: 流域分布图 河流水文特征:河流流量?含沙 量,有无汛期,有无结冰期(凌 汛儿流速?补给类型等 区域气候分布图 气温降水统计图表 河流水系特征:河流长度、流 向,水系状况与流域范围「支 流数量及其形态?河网形态. 密度等 角度二 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成因分析,其答题思路为: 【典题示例: (2017 ?北京卷)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角度三 两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差异比较,其答题思路为: (2016 ?上海卷)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它滋润了八百里秦川。读图文资料,回答问 题。 材料 横贯关中平原的渭河全长 787千米。关中平原是中国历史上农业最富庶地区之 一,也是目前陕西省城市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地带。 流域气候统计图 流域的地形、植 空被、气温、降水 等因素的影响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第一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复习提纲 第一节水在哪里 1.海洋水:海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 生物中含水量最高的是:水母 2.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 3.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4.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5.水的循环:小循环 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 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 地球的各种水体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以太阳辐射为能量,通过各个环节,如蒸发、输送、降水、径流等,周而复始地连续运动、相互转化,这个过程就是水循环。 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⑤回到蒸发 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①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 ②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6.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水的密度 1.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值是不变的。密度的大小只由材料决定。(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 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 2.密度的公式:ρ = m / v(公式变形: m=ρv v=m / ρ) ρ表示密度, m表示质量(单位: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单位:m3或cm3) 水银的密度为13.6×103千克/m3,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m3的水银的质量是13.6×103千克。3.密度的单位: (1)密度的单位:kg/m3或g/cm3, (2)两者的关系:1g/cm3=1000kg/m3 1kg/m3=1×10-3g/cm3 (3)水的密度:1×103kg/m3或1g/cm3 (4)单位转化:1毫升 = 1cm3= 1×10-6m3 1吨=1000千克=1×106克

地球上的水教案

《地球上的水》教学设计 高坪七小姜小平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知道淡水资源十分有限。 2、知道大部分的水污染是人类造成的,污染的水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都有害。 3、了解浪费水的现象和节水方法,学习做净化水的实验,形成初步的节水意识和获取干净淡水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淡水资源的缺乏,形成节水意识。 难点:能根据提供的材料、数据进行分析,从而理解地球上缺乏淡水资源。 三、教学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净化水的实验器具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谈话:孩子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咱们先来猜个谜语,好吗?(课件出示谜面后师说:谜面是这样的):因为有你,小草变得嫩绿;因为有你,鱼儿游得欢畅;因为有你,……因为有你,地球才这样美丽。(水)

谈话:孩子们,你们知道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水吗?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了解地球上的水。课件出示课题。 (二)认识水在地球上的分布 1、谈话:孩子们,你们知道我们的地球上哪些地方有水吗?把你们所知道的说出来(学生答)孩子们说得都非常好,但孩子们的了解还不够全面。下面我们边看大屏幕边听老师介绍(课件出示图片):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于海洋、河流、湖泊、冰川以及地下暗河中。地下暗河及冰川是我们平常不多见的,但在它们中间也蕴藏了大量的水。 2、观后小结:孩子们,美吗?是呀,水把大自然打扮得多么的绚丽多彩! 3、谈话:孩子们,你们知道地球上是陆地的面积大还是海洋的面积大吗?好跟着老师来看一看。(课件出示图片)这是展开的地球平面图,蓝色的部分表示地球上的水,你们发现了什么? (三)认识淡水资源的缺乏 1、谈话:哇,地球上的水真多!孩子们,你们肯定会认为,地球上有这么多的水,那我们用水就会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吧!老师要对你们说的是,不是这样,尽管地球上有这么多的海洋,这么多的水,可真正能供人类直接使用的水很少很少。不知道原因吧,听老师给你们介绍(课件出示):地球上大部分的水是海洋里的咸水,这样的水又咸又苦,不能饮用,不能浇灌植物,也难以用于工业。我们人类能直接使用的水必须是淡水,而地球上的淡水大部分又储藏在南极和北极的冰川中,很难利用,大气中还有小部分看不见的水蒸气,也难以使用,这样

七年级(下)语文教与学同步导练(八)附答案

七年级(下)语文教与学同步导练(八) (文学常识与语言积累及运用) 本卷共二道大题满分100分时量90分钟 一、文学常识(共60分,每小题2分)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作者原名,我国伟大的、、。我们学过他的课文还有、(写出两篇)。 2、《爸爸的花儿落了》是作家,节选自。 3、《丑小鸭》中的丑小鸭处处受排挤,受嘲笑,受打击,但他并没有绝望,也没有沉沦,而是始终不屈地奋斗,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高贵的天鹅。作者是(国家)的,此文也是作者的自我写照,你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吗?请你再写出他的三部作品、、。 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作者国诗人,著名诗作有、、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5、《伤仲永》选自,作者是我国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是“”之一。(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曾巩、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 6、《黄河颂》选自组诗《》,这是一部大型作品,由作词,谱曲,由个乐章组成。 7、《最后一课》的作者是国作家。作品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 8、《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选自,作者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____________人和早期领导人。 9、《土地的誓言》作者原名,_______代作家。写于事变十周年。 10、《木兰诗》是我国时北方的一首民歌,选自代编的。 11、《邓稼先》的作者是籍华裔1957年“物理学奖”获得者。邓

稼先是我国的“”元勋。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作者是我国著名诗人。文中所记叙的闻一多先生还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和。 13、《音乐巨人贝多芬》的作者是,选自。贝多芬是国作曲家,他的代表作有,。 1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的作者是被誉为“巨匠”的国作家,代表作有、等。 15、《孙权劝学》选自,该书是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记载了从到共1362年间的史事。作者,字,是代的家、家。 16、《社戏》的作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中篇小说《》,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等。《社戏》中的“社”原指,在绍兴,“社”是一种。 17、《安塞腰鼓》的作者。 18、《竹影》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先生写的一篇叙事散文。 19、《观舞记》是我国现当代著名女作家的作品,原名,福建长乐人。我们读过她的《》《》、《》等作品。 20、《口技》一文选自《虞初新志·》,本文的作者是代。《虞初新志》是代编选的小说。 21、《伟大的悲剧》作者是(国家)的。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方面和方面。 22、在西方,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要读国小说家写的《》。“”已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课文《》就选自于此书。 23、《登上地球之颠》选自,作者。 24、《真正的英雄》是美国总统的一篇演讲,为了悼念1986年1月28日,

高考地理总复习自然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主题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1102256

第一节水循环主题 一、水循环: (一)水循环的类型 1.海上内循环:发生在海洋和海洋上空,循环的水量最大; 2.陆地内循环:发生在陆地和陆地上空,循环的水量最少; 3.海陆间循环:掌握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学生绘图】 (三)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 [1]影响蒸发的因素 [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风 风带(信风带、西风带) 陆地 海洋上空的水汽――――――――――――――→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 分析:要理解到地球风带的分布格局:低纬度地区的信风带,中纬度地区的西风带,高纬度地区的极地东风带;大陆东岸的季风(夏季风、冬季风)。 [3]影响降水的因素 [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1)水利措施 ①修筑水库、塘坝等拦蓄洪水,增加枯水期径流量,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地下水水位的提高,蒸发量加大。 ②跨流域调水、扩大灌溉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蒸发量,使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降水量增加。 (2)农林措施 “旱改水”、精耕细作、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能增加下渗,调节径流,加大蒸发,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降水。 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的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5]影响下渗的因素

[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 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河众多,储存有众多的地下水。 4.水循环的意义: ①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②通过吸收、转化和传输地表太阳辐射能,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③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④不断塑造地表形态(属于外力作用)。 (五)人类对水循环的利用和影响: (1)正向利用 ①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削峰补枯);同时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②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 ③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减少地表径流。 ④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