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八纲辨证歌诀

中医八纲辨证歌诀
中医八纲辨证歌诀

中医八纲辨证歌诀

八纲辨证总纲领百病有因各不同

脏腑辨证是核心气血津液辨分明

外感热病层次辨判断疾病证侯型

八纲辨证-表证

表证邪犯肌表证鼻塞流涕头身痛

发热恶寒有无汗咳嗽苔白脉浮升

里证

里证表传或内生病位深在于内中

脏腑气血病属里凡非表证皆包容

寒证

寒证感受寒邪证阳虚阴盛寒内生

恶寒喜暖四肢冷面色苍白便溏清

口淡不渴喜热饮舌苔白滑迟紧绷

热证

热证感受热邪证或为阳盛阴虚成

躁烦口渴喜冷饮发热喜凉面目红

大便秘结小便赤舌红苔黄脉数洪

虚证

虚证正气虚不足机体抗病能力低“小馄饨,健康生活好帮手!”

形瘦神靡泛力气气短懒言眩晕悸汗出欲卧便溏利舌质淡嫩脉虚细实证

实证邪气有余盛正气未衰能抗争呼吸气粗语长重胸腹胀满拒按痛热烦便秘尿赤涩舌老苔厚脉实雄阴证

阴证闭目羞见明神静懒言气微轻喜热恶寒四肢冷大便自利小便清舌淡苔白脉沉迟阳虚寒盛虚寒征阳证

阳证开目欲见明神烦多言气粗宏壮热恶寒渴饮冷便秘尿赤面目红舌红苔黄脉洪数阳气亢盛实热征阴虚证

阴虚形瘦眩失眠口燥咽干五心烦颧红唇赤潮热汗脉搏细数舌绛干阳虚证

阳虚神疲乏力气口淡不渴便溏利畏寒肢冷蜷卧睡面白舌淡脉迟虚亡阴“小馄饨,健康生活好帮手!”亡阴阴液衰竭征汗多粘湿手足温

渴喜冷饮气粗急舌红绛干脉细频亡阳

亡阳阳气已衰竭汗多冷清肢冷厥口淡不渴气微弱舌质淡润脉微绝病因辨证-六浮病辨证

伤风发热汗恶风喉痒咳嗽头晕痛伤风病证

舌苦薄白脉浮缓风疹时发时隐踪或皮瘙痒无定处或为游走关节痛寒邪病证

表寒发热恶寒风无汗头身骨节痛舌苔薄白脉浮紧直中吐泻腹冷痛暑邪病证(1)暑温

暑温高热烦渴汗头痛气粗短赤便舌红苔黄脉洪数或为短气神疲倦或为抽搐牙关紧或反张弓神昏谵(2)中暑

中暑感受暑邪病突然发生头晕痛胸闷恶心时呕吐口干渴饮体倦松“小馄饨,健康生活好帮手!”

甚则昏仆不省人发热烦渴大汗生

或身无汗肢厥冷或兼抽搐反张弓湿邪病证

湿侵头重肢体倦二便不爽口中淡胸闷纳少腹胀满关节疼痛重着酸舌苔白腻脉濡缓或为浮肿女带缠燥邪病证(1)凉燥

凉燥恶寒热无汗头痛不渴口鼻干舌淡苔白脉浮弦鼻塞咳嗽少有痰(2)温燥

温燥发热微恶寒鼻咽干燥口渴烦舌红苔黄脉浮数干咳稠粘带血痰火证壮热恶热烦口渴尿赤大便干舌红苔黄脉实数吐衄便血昏发斑七情病的辨证-喜伤证

喜则气渙伤心气神不守舍人自迷精神恍惚举止乱语无伦次脉虚细怒伤证

盛怒伤肝气上逆头晕目眩面目赤甚则昏厥或呕血怒后情志多抑郁胸胁胀满脉弦硬急燥易怒善太息“小馄饨,健康生活好帮手!”

忧伤证

忧愁过度伤肺脾情志沉郁乏力气纳少便溏脉虚缓少气咳嗽痰清稀思伤证

思则气结伤心脾食少便溏乏力气失眠健忘心惊悸形体消瘦脉沉细悲伤证

悲则气消心肺虚意志消沉常哭泣面色惨淡脉细弱少气懒言汗湿衣恐伤证

恐则气下伤心肾怵惕不安常独居如人将捕惶恐惧二便失禁脉沉抑惊伤证

惊则气乱心惊悸惊慌失措睛不移举止失常脉动乱口不能呼神志迷脏腑辨证-心阴虚证

心阴虚证心悸烦少寐多梦潮热汗舌红少津脉细数尿黄便秘口咽干心血虚证

心血虛证心悸忡失眠健忘眩晕朦舌质淡白脉细弱唇面淡白无华容“小馄饨,健康生活好帮手!”

心气虚证

心气虚证心悸动体倦乏力自汗生神疲气短劳累重舌质淡嫩脉细松心阳虚证

心阳虚证心悸空形寒肢冷自汗生胸闷气短劳累重舌淡脉微结代停心火上炎

心火上炎心悸烦口舌生疮夜难眠舌红苔黄脉滑数唇红面赤口渴干心血瘀阻

心血瘀阻心悸痛痛剧肢冷唇甲青舌质暗红有瘀点脉搏细涩结代停痰迷心窍

痰迷心窍失清灵神情痴呆意朦胧脉滑舌淡苔白腻呕痰喉中有响鸣痰火扰心

痰火扰心神错更哭笑无常不识翁舌苔黄腻脉滑数狂躁妄动面赤红小肠实热

小肠实热心热烦面红唇赤口淡干舌红苔黄脉弦数小便短赤淋涩艰

“小馄饨,健康生活好帮手!”

小肠气痛

小肠气痛疝胀痛时急时缓结滞凝舌苔白滑脉弦迟得热痛缓寒剧痛肝气郁结

肝气郁结脉弦硬失调胸胁乳胀痛抑郁寡欢常唉叹月事不调或聚癥肝火上炎

肝火上炎目赤红急躁易怒头昏痛舌红苔黄脉弦数口苦便秘尿赤癃肝阴亏虚

肝阴亏虚眼涩蒙五心烦热盗汗生舌红少津弦细数口苦尿黄胁肋痛肝血亏虚

肝血亏虚眼昏蒙头晕面白无华容舌质淡白脉弦细胁痛经少或闭经肝阳上亢

肝阳上亢易躁怒头痛眩晕面目红舌红苔黄脉弦数尿黄便秘咽干痛肝阳化风

肝阳化风头晕痛肢麻手颤步不正

言謇舌红脉弦数甚则昏仆或中风

肝胆湿热“小馄饨,健康生活好帮手!”

肝胆湿热郁热蒸身目尿黄呕恶生

舌苔黄腻脉弦数寒热口苦胁肋痛

或为睾肿囊湿疹或见带下黄浊浓

胆郁痰扰

胆郁痰扰胸胁满口苦欲呕头晕痛

舌苔黄腻脉滑数烦热难寐悸不宁

脾胃虚证

脾气虚弱倦怠生纳少便溏腹胀撑

舌淡苔白脉缓弱脾不统血便衄崩

脾阳虚证

脾阳虚证寒冷生口淡不渴便溏清

舌淡苔白脉沉迟纳少脘腹胀满痛

脾阴虚证

脾阴虚证五心烦纳呆乏力消瘦颜

舌红苔少脉细数口唇焦燥便赤干

寒湿困脾

寒湿困脾头身重纳呆呕恶便溏青

舌淡苔白脉濡缓脘痞腹胀时隐痛

湿热蕴脾

湿热蕴脾尿赤黄纳呆脘痞呕恶胀“小馄饨,健康生活好帮手!”

舌苔黄腻脉濡数便溏不爽上蒸黄胃阴不尺

胃阴不足口舌干胃脘灼痛干呕逆舌红少苔脉细数渴饮纳少或善饥食滞胃脘

食滞胃脘失降通嗳腐酸臭脘腹痛恶心呕吐厌拒食舌苔厚腻脉滑行寒邪犯胃

寒邪犯胃急暴痛遇寒则甚得温轻畏寒肢冷口不渴苔白脉弦或紧绷胃火炽盛

胃火炽盛灼热痛口渴善饥胃热蒸舌红苔黄脉弦数口臭唇烂龈肿痛肺气虚证

肺气虚证低微声咳喘无力痰稀清舌淡苔白脉虚弱少气乏力汗易风肺阴虚证

肺阴虚证烦热生潮热盗汗两颧红舌红少津脉细数干咳痰少嘶哑声风寒束肺

风寒束肺外寒证恶寒无汗头身重舌苔薄白脉浮紧咳喘气喘痰稀清

“小馄饨,健康生活好帮手!”

风热犯肺

风热犯肺外热证发热咳嗽渴咽痛舌红苔干脉浮数痰黄稠粘难咯清肺燥咳嗽

肺燥口唇鼻咽燥发热咳嗽胸中痛舌红少津脉细数痰粘难咯或带红热邪僬肺

热邪僬肺热停胸发热咳喘胸中痛舌红苔黄脉洪数咯痰黄稠带血腥痰浊阻肺

痰浊阻肺失宣通咳嗽气喘痰多清舌苔白腻脉滑应或见胸闷悸痰鸣大肠寒湿

大肠寒湿传导更肠鸣漉漉腹冷痛舌苔白滑脉迟缓泄泻清稀寒湿停大肠湿热

大肠湿热时腹痛里急后重便血脓舌红苔黄脉滑数或见暴注发热征肠痈

肠痈湿热蕴肠中右少腹痛蜷卧形

舌红苔黄脉弦肝发热拒按反跳痛“小馄饨,健康生活好帮手!”肾阴虚证

肾阴虚证腰膝软头晕耳鸣五心烦

舌红少津脉细数遗精盗汗口咽干

肾阳虚证

肾阳虚证腰膝软头晕耳鸣肢背寒

舌淡苔白脉沉迟阳萎神疲喜卧眠

肾气不固

肾气不固腰膝软遗精早泄头晕鸣

舌淡苔白脉沉细尿后余沥尿频清

肾不纳气

肾不纳气腰膝软神疲自汗头晕鸣

面白舌淡脉沉细呼多吸少喘息生

肾虚水泛

肾虚水泛腰膝软头晕耳鸣肢背寒

舌淡苔滑脉沉迟面身浮肿咳喘痰

肾精不足

肾精不足腰膝软头晕耳鸣步履艰

先天不足发育慢早衰发堕齿枯残

舌质淡嫩脉沉弱男子精少女孕难

膀胱虚寒

膀胱虚寒形寒冷尿后余沥尿频清“小馄饨,健康生活好帮手!”

舌淡苔白脉沉迟面色晄白遗尿同

膀胱湿热

膀胱湿热气化紊排尿急频灼热痛

舌红苔黄脉滑数发热腰痛癃砂红

气血津液辨证-气虚证

气虚活动症剧添疲倦乏力头晕眩

少气懒言或自汗舌淡脉虚无力宣

气陷证

气陷气虚失升举倦怠少气头目昏

脏器下垂腹胀坠舌淡脉弱小便频

气滞证

气滞气机阻滞证运行不畅闷胀痛

胀痛部位不固定时作时止时重轻

气逆证

气逆泛指气上逆升发太过气上冲

胃逆呃逆嗳呕吐肺逆咳嗽喘息生

肝逆呕吐厥晕痛肾不纳气亦包容

血虛证

血虚肢麻心悸梦面目萎黄头晕蒙

经闭后期或量少唇舌淡白脉细弱“小馄饨,健康生活好帮手!”血瘀证

局部肿胀症积硬固定拒按针刺痛

唇舌青紫瘀斑点脉搏细涩结代停血热证

血热身热夜热盛诸般失血热迫攻烦燥口干不欲饮脉搏细数舌降红津液不足证

津液不足体失养皮肤干燥毛不荣便秘尿少脉细数唇焦舌燥干渴生水液停滞(1)风痰证

风痰痰盛动肝风僻舌强眩晕朦舌苔白腻脉弦滑突然昏仆喉痰鸣(2)热痰证

热痰痰热互结证痰黄稠粘咽肿痛舌红苔黄脉滑数发热咳嗽便秘红(3)寒痰证

寒痰畏寒四肢冷咳嗽喘促痰稀清舌淡苔白脉沉迟大便溏薄小便清(4)燥痰证

燥痰干咳甚胸痛痰少难咯或带红舌红苔少脉细数鼻咽干燥烦渴生(5)湿痰证

湿痰胸脘满闷撑咳嗽呕恶痰多涌舌淡白腻脉濡缓纳呆身重困倦增

(6)痰饮证

“小馄饨,健康生活好帮手!”

痰饮胁满咳喘生心悸气短肠水声舌苔白滑脉弦滑眩晕呕吐痰稀清(7)悬饮证

悬饮水留胁痞撑呼吸咳唾引胁痛舌苔白滑脉沉弦干呕短气息促鸣(8)溢饮证

溢饮水溢肢重痛咳喘痰白或浮肿舌淡苔白脉浮紧发热无汗恶寒风(9)支饮证

支饮胸脘痞满生咳逆倚息难卧平舌苔白腻脉弦紧面浮形肿痰白清层次辨证总括

外感热病层次辨伤寒温病统一览初超同样有外证不解同样向内传同样发热与化热损阴伤阴不待言病势浅深有阶段三层分辨外内间外证总括

外证初起病表浅邪侵正抗在外幡病因不同证殊异当分风热湿燥寒

“小馄饨,健康生活好帮手!”

(1)外感风寒证

外感风寒恶寒风发热无汗头身痛舌苔薄白脉浮紧咳嗽鼻塞流涕清(2)外感风热证

外感风热发热先不恶风寒微恶寒头痛口渴咽喉痛咳嗽咯吐黄稠痰舌边尖红脉浮数舌苔薄白微黄干(3)外感寒湿证

外感寒湿发热生头痛身痛困而痈舌苔白腻脉濡缓口淡不渴脘痞撑(4)外感暑湿证

外感暑湿夏贪凉发热恶寒溲赤黄胸闷泛恶身重倦脉搏濡数苔腻黄(5)外感燥湿证

外感燥邪肺燥证恶寒发热时头痛口唇鼻咽多燥干咳嗽少痰或胸痛舌红少津脉浮数痰粘难咯或带红间证总括

间证外传邪深犯外入内拒正邪干“小馄饨,健康生活好帮手!”

不内不外称间证外内同病亦包含1)不内外证

不内外证胸胁满往来寒热头晕眩(半表半里证)

恶心干呕不欲食心烦口苦咽喉干舌苔薄白或黄腻脉搏弦硬或数弦2)内外同病

外寒内饮恶寒生发热无汗头身痛(1)外寒内饮

舌苔白滑脉浮紧咳嗽喘促痰稀清(2)外寒内热

外寒内热恶寒风发热口渴头身痛舌苔薄黄脉浮数烦躁不安咳喘鸣(3)外内俱寒

外内俱寒恶寒生发热无汗头身痛舌淡苔白脉沉迟口淡面白肢冷冰(4)外内俱热

外内俱热发热生口舌生疮咽喉痛便秘尿赤烦渴饮舌红苔黄脉数洪内证总括

内证病邪全入内病在五脏六腑间

气血津液耗伤损阴竭阳脱病危难“小馄饨,健康生活好帮手!”(1)邪热壅肺

邪热壅肺咳喘生身热汗出胸闷痈

舌红苔黄脉滑数咳痰黄稠或带红

(2)内热炽盛

壮热烦渴内热盛热迫津液大汗生

舌红苔黄脉洪数喜凉恶热面赤红

(3)热结肠胃

热结肠胃腹胀痛日热甚尿赤癃

舌红苔黄脉沉实干渴昏谵秘不通

(4)湿热困脾

湿热困脾胸脘闷身热不扬午后甚

口粘苔黄脉濡数呕恶嗜卧体倦困

(5)发热口苦

发热口苔午后重心烦口渴静肋痛

舌苔黄腻脉滑数身目黄染脘痞撑

(6)膀胱湿热

膀胱湿热尿赤红淋漓不畅频急痛

舌苔黄腻脉滑数身热口渴腹胀撑

(7)湿热痢疾

湿热痢疾湿热盛身热口渴腹中痛

舌苔黄腻脉滑数里急后重便血脓“小馄饨,健康生活好帮手!”

(8)壮热扰心

壮热扰心身壮热汗出不寐口干渴心烦躁扰不安宁舌红苔黄脉象数(9)热灼阴血

热灼阴血夜热甚心烦不寐渴不饮舌质绛干脉细数躁扰谵语现斑疹(10)热陷心包

热陷心包神昏谵身热灼手躁不安肢厥脉搏细滑数言謇舌质红绛干(11)血热动风

血热动风壮热盛神昏躁狂天吊睛舌绛苔黄脉弦数颈项强直反张弓(12)阴虚动风

阴虚动风神昏蒙口干齿燥循摸空舌绛无苔脉细数嗜卧手足蠕动风(13)热与血结

热与血结少腹坚便硬易解咽水难神志如狂小便利善忘脉沉舌有斑(14)热盛动血

热盛动血壮热先心烦口渴躁不安舌绛苔黄脉细数渐见失血吐衄斑“小馄饨,健康生活好帮手!”

(15)热厥证

热厥高热肢反凉四肢厥冷胸腹烫

口干舌燥脉实数渴欲饮水苔干黄

(16)蛔厥证

蛔厥手足厥逆证气上撞心心热痛

烦热清渴渴欲饮饥不欲食吐蛔虫

(17)阴竭证

阴液耗竭病危重气息微弱神昏蒙

烦躁口渴汗粘湿脉搏细数舌绛红

(18)阳脱证

阳微欲脱肢厥冷气短息微神昏蒙

面色苍白舌淡润脉微欲绝汗清冷

卷下证治要诀

心与小肠病证治心血亏虚物、归斟

阴补阳炙气养心

心火上炎泻心、导瘀阻瓜薤合血府

阳虚厥逆四逆汤阴盛格阳当四逆

亡阳虚脱参附救水气凌心真武通

痰火扰心牛黄清痰迷心窍导痰斟

小肠实热导赤散小肠气痛橘核寻“小馄饨,健康生活好帮手!”肝与胆病证治

肝气郁结疏肝散肝阴亏损一贯煎

肝血亏虚补肝养肝火上炎龙胆泻

肝阳上亢麻钩饮肝阳化风镇肝添

血虚生风四物用热极生风羚钩清

肝胆湿热茵陈蒿胆郁痰扰温胆连

寒滞肝脉暖肝煎肝脾不和痛泻方

脾与胃病证治

脾虚参苓、补中气脾不统血宜归脾脾虚下陷补中益理中、五苓脾阳虚湿热蕴脾茵陈蒿茵陈术附湿困脾

脾虚水肿实脾饮脾胃虚寒黄建中

胃阴虚麦、益胃滋食滞胃腑保和消气滞胃腑柴疏和血瘀胃脏失笑化

胃火炽盛玉、清胃寒邪犯胃良附医

肺与大肠病证治

风热犯肺桑菊用风寒束肺杏苏、荆三子、二陈痰浊阻麻石、苇茎热邪僬(风热壅肺)

“小馄饨,健康生活好帮手!”

肺阴不足百合固肺虚益气补肺能(燥热伤肺)

中医内科辨证歌诀18682(研究材料)

中医内科辨证歌诀 肺系疾病 感冒 感冒风寒用荆防,风热葱桔银翘安。暑湿新香气参苏,阴虚加减葳蕤汤。 咳嗽 咳嗽七证需分明,风寒三拗止嗽平。风热犯肺桑菊饮,风燥桑杏杏苏灵。痰湿二平三子养,痰热清金化痰轻。肝火加泻黛蛤散,肺阴沙参麦冬宁。 哮证 冷哮射干小青龙,热哮定喘越半功。寒包热哮青龙石,风痰哮证三子从。虚哮平喘固本用,喘脱回阳生脉逢。缓解脾虚六君子,肺肾生地金六中。 喘证 喘证风寒麻黄盖,表寒肺热麻石赛。痰热郁肺桑白下,痰浊阻肺二三裁。肺气郁痹五磨饮,肺虚生脉补肺哀。肾虚金肾参蛤散,喘脱参附锡蛤来。 肺胀 肺胀痰浊苏降三,痰热越半桑白还。痰蒙涤痰宫至宝,肺肾平固补肺汤。阳水真武合五苓,喘咳痰满肿紫绀。 肺痈 肺痈初期银翘散,成痈苇茎如解还。溃脓加味桔梗白,恢复沙清桔杏安。 肺痨 肺痨肺阴用月华,虚火百固秦鳖加。气阴保真或参白,阴阳补天大造茶。 肺痿 肺痿虚热麦清救,虚寒甘干生甘求。

心系疾病 心悸 心悸虚胆安定丸,心血不足归脾先。阴虚补心朱安用,阳虚桂龙参附前。水饮苓术真武入,痰火黄连温胆迁。瘀阻桃红桂龙牡,邪毒银翘生脉添。 胸痹 胸痹血府心血瘀,气滞心胸柴疏施。痰浊栝薤半涤痰,寒凝枳薤当四宜。气阴生脉参荣养,心肾阴阳虚证知。阴虚补心炙甘草,阳虚参附右归依。 不寐 不寐肝火龙胆肝,痰连温胆礞石藏。心胆安定酸枣仁,心脾两虚归脾汤。心肾六味与交泰,阴火连胶朱砂安。 痴呆 痴呆髓亏七福饮,脾肾亏虚还少因。痰浊蒙窍涤痰洗,瘀血通窍活血寻。心肝火旺连解毒,痴呆五证需细分。 癫狂 癫狂需分癫与狂,痰气逍遥顺导汤。心脾养心越鞠丸,痰热瘀梦醒癫狂。痰火扰神生铁饮,阴伤二阴琥养丹。 痫证 痫证风痰闭定痫,痰火龙胆合涤痰。瘀阻脑络通窍活,心脾六君归脾汤。心肾左归补心丹,昏仆抽搐叫吐涎。 痫证发作休止分,发作阴阳虚细寻。阳痫连毒定痫丸,阴痫五生合二陈。肝痰龙胆涤痰化,脾虚痰盛用六君。瘀阻脑络通窍活,肝肾大补元煎闻。 厥证 厥证当需辨四因,气厥血厥痰食分。气实通关五磨饮,气虚生参四味能。血实羚钩通瘀煎,血虚独参参养人。

八纲辨证歌诀全篇

八纲辨证歌诀全篇 八纲辨证总纲领百病有因各不同脏腑辨证是核心气血津液辨分明外感热病层次辨判断疾病证侯型八纲辨证-表证表证邪犯肌表证鼻塞流涕头身痛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发热恶寒有无汗咳嗽苔白脉浮升里证里证表传或内生病位深在于内中脏腑气血病属里凡非表证皆包容寒证寒证感受寒邪证阳虚阴盛寒内生恶寒喜暖四肢冷面色苍白便溏清口淡不渴喜热饮舌苔白滑迟紧绷热证热证感受热邪证或为阳盛阴虚成躁烦口渴喜冷饮发热喜凉面目红大便秘结小便赤舌红苔黄脉数洪虚证虚证正气虚不足机体抗病能力低形瘦神靡泛力气气短懒言眩晕悸汗出欲卧便溏利舌质淡嫩脉虚细实证实证邪气有余盛正气未衰能抗争呼吸气粗语长重胸腹胀满拒按痛热烦便秘尿赤涩舌老苔厚脉实雄阴证阴证闭目羞见明神静懒言气微轻喜热恶寒四肢冷大便自利小便清舌淡苔白脉沉迟阳虚寒盛虚寒征阳证阳证开目欲见明神烦多言气粗宏壮热恶寒渴饮冷便秘尿赤面目红舌红苔黄脉洪数阳气亢盛实热征阴虚证阴虚形瘦眩失眠口燥咽干五心烦颧红唇赤潮热汗脉搏细数舌绛干阳虚证阳虚神疲乏力气口淡不渴便溏利畏寒肢冷蜷卧睡面白舌淡脉迟虚亡阴亡阴阴液衰竭征汗多粘湿手足温渴喜冷饮气粗急舌红绛干脉细频亡阳亡阳

阳气已衰竭汗多冷清肢冷厥口淡不渴气微弱舌质淡润脉微绝病因辨证-六浮病辨证伤风发热汗恶风喉痒咳嗽头晕痛伤风病证舌苦薄白脉浮缓风疹时发时隐踪或皮瘙痒无定处或为游走关节痛寒邪病证表寒发热恶寒风无汗头身骨节痛舌苔薄白脉浮紧直中吐泻腹冷痛暑邪病证(1)暑温暑温高热烦渴汗头痛气粗短赤便舌红苔黄脉洪数或为短气神疲倦或为抽搐牙关紧或反张弓神昏谵(2)中暑中暑感受暑邪病突然发生头晕痛胸闷恶心时呕吐口干渴饮体倦松甚则昏仆不省人发热烦渴大汗生或身无汗肢厥冷或兼抽搐反张弓湿邪病证湿侵头重肢体倦二便不爽口中淡胸闷纳少腹胀满关节疼痛重着酸舌苔白腻脉濡缓或为浮肿女带缠燥邪病证(1)凉燥凉燥恶寒热无汗头痛不渴口鼻干舌淡苔白脉浮弦鼻塞咳嗽少有痰(2)温燥温燥发热微恶寒鼻咽干燥口渴烦舌红苔黄脉浮数干咳稠粘带血痰火证壮热恶热烦口渴尿赤大便干舌红苔黄脉实数吐衄便血昏发斑七情病的辨证-喜伤证喜则气渙伤心气神不守舍人自迷精神恍惚举止乱语无伦次脉虚细怒伤证盛怒伤肝气上逆头晕目眩面目赤甚则昏厥或呕血怒后情志多抑郁胸胁胀满脉弦硬急燥易怒善太息忧伤证忧愁过度伤肺脾情志沉郁乏力气纳少便溏脉虚缓少气咳嗽痰清稀思伤证思则气结伤心脾食少便溏乏力气失眠健忘心惊悸形体消瘦脉沉细悲伤证悲则气消心肺虚意志消沉常哭泣面色惨淡脉

论八纲辨证与六经辨证地关系

论八纲辨证与六经辨证的关系 作者/渡舟 在明、清两代,一些杰出的医家,如景岳、程钟龄、江笔花等人,他们从六经辨证中抽出阴阳两纲,以统领表里、寒热、虚实的辨证,当时受到医家的重视和欢迎。后来又加以发展和完善,才成为现在的八纲辨证。从江氏的《表里虚实寒热辨》之文,还可看出当时的提法,只是阴阳称纲,然表里虚实寒热犹未被提到纲的高度。 江氏说:“凡人之病,不外乎阴阳。而阴阳之分,总不离乎表里、虚实、寒热六字尽之。夫里为阴,表为阳,虚为阴,实为阳,寒为阴,热为阳,良医之救人,不过辨此阴阳而已;庸医之杀人,不过错认此阴阳而已。”他的说法和景岳的“两纲”、“六变”的主基本相似。可以说,这是八纲辨证体系形成前的雏形阶段。我们今天重温八纲辨证体系的发展和临床运用情况,作为我们的参考和借鉴,也是很有必要的。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八纲辨证的思想源于《伤寒论》的六经辨证。而在《伤寒论》中,六经与八纲则又是紧密相连、密切结合、缺一不可的。这是因为,六经是物质的,是脏腑经络的概括,辨证必须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所以诸病不能越出六经的围。然而六经的证候表现,也不能离开八纲分证的规律,所以两者必须相结合才能完善地用于临床辨证。现将八纲辨证与六经辨证相结合的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一、阴阳

《经》云:“治病必求于本”,“生之本,本于阴阳。”故阴阳两纲,既为六经之纲,又是八纲之纲,用以统摄诸证及其发展变化。 1.太阳病 太阳与少阴为表里,而有阴阳之分。若脉浮发热而恶寒的,则为病发于太阳,叫做阳证。若脉沉,无热而恶寒的,为病发于少阴,则叫阴证。 2.阳明病 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故有阴阳之分。若身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的,则为病发于阳明,叫做阳证;若阳明中寒,转太阴,而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出凉汗,大便初硬后溏,为病发于太阴,则叫做阴证。 3.少阳病 少阳与厥阴为表里,而有阴阳之变。若其人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为病发于少阳,则叫做阳证。若见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舌苔黑滑,为病发于厥阴,则叫做阴证。 六经为病,皆有阴阳两方面的问题。于此用对立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则叫做二分法的思想。夫能分则能辨,由此也才能统摄六经,进而辨清表里、寒热、虚实等证。 由上述可见,阳经之病,多发于六腑,因腑为阳,气血充盈,抗邪有力,故以各种热象为特点;阴经之病,多发于五脏,因脏为阴,气血虚寒,

中医诊断学辩证歌诀(便于打印)

1表寒证: 伤寒恶寒身发热,鼻塞无汗浮紧咳。中分恶风脉浮缓,头项强痛自汗出。 2、表热证: 表热热重恶寒轻,微渴有汗咽肿红。咳痰粘稠脉浮数,舌红苔黄银翘灵。 3、里热实证: 里热实证高热狂,烦谵口渴喜饮凉。腹痛拒按尿赤少,沉数有力舌苔黄。 4、里寒虚症: 里寒虚症腹痛满,呕吐清水气息短。纳少便溏利清谷,舌淡苔白脉沉缓。 5、寒证: 寒证面白畏寒冷,蜷卧口淡尿长清。便溏舌淡脉迟弱,阴盛外寒阳虚生。 6、实热证: 实热高热面目红,汗出烦渴喜冷冰。登高而歌或谵语,舌绛脉洪和神昏。 7、虚热证: 虚热骨蒸五心烦,盗汗乏力悸失眠。头晕眼花腰酸痛,气短咽干痰少粘。颧红无苔脉细数,育阴潜阳治可愈。 8、寒热错杂(上热下寒): 上热下寒错杂证,胸中烦热咳痰粘。口舌生疮咽肿痛。腹痛便溏紧相连9、上寒下热: 上寒胃脘拘急痛,呕吐清水哕逆机急。下热下腹胀闷痛,尿痛色黄尿意频。 10、里寒表热: 里寒素有浮肿病,畏寒便溏四肢凉。 复感表热渴咽痛,发热解表当助阳。 11、里热表寒: 里热表寒素有热,烦躁便秘渴咽干。 复感寒邪身躯痛,继而发热恶风寒。 12、真热假寒: 真热假寒阳不伸,面色苍白手足冰。 恶热烦渴喜冷饮,舌绛苔黄神不清。 13、真寒假热: 身寒假热阳气虚,舌淡尿清便溏稀。 真热口渴脉虚大,甘温除热好时机。 14、实证: 实证气郁精神狂,胁脘腹胀痰浊黄。 便难里急尿涩痛,舌红苔厚脉弦长。 15、虚症: 虚症形瘦无精神,心悸气短汗淋淋。 阴虚可见五心热,阳虚面白肢不温。 舌光无苔脉细弱,大便溏泻小便频。 16、上实下虚: 上实喘嗽壅胜痰,胸脘腹胀卧则难。 下虚浮肿吸气少,形寒肢冷腰膝酸。 17、上虚下实: 上虚心肺不足证,下实大肠湿热凝。 心悸怔中气息短,里急后重脓血行。 里实表虚风热壅,郁在三焦表里中。 腹满据按二便闭,发热汗出痛恶风。 18、里虚表实: 里虚表实食欲减,便溏食后腹胀满。 恶寒发热头身痛,素体阳虚又外感。 19、真实假虚: 内有真实外假虚,体瘦神疲冷身肢。 里急后重或症癖,大实赢状补益疾。 20、真虚假实: 真虚假实腹胀满,痛喜揉按而和缓。 舌质胖嫩虚弦脉,反泻含冤重危险。 21、阴阳 阴证面白冷四肢,神疲乏力语声低。 尿清便溏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迟 阳证神旺语声粗,面目红赤呼吸粗。 高热尿黄大便秘,舌红苔黄脉洪浮 阴虚内热颧唇红,盗汗少寐梦遗精。 五心烦热脉细数,舌红无苔卧不宁。 阳虚外寒面唇白,自汗欲寐虚弱脉, 身倦畏寒尿频数,阳痿带稀体无泽。 失血脱水成之阴,口干喜冷汗多粘。 舌红干燥脉虚数,面色潮红畏热烦。 亡阳病变阳虚脱,手足厥冷汗出多。 脉微欲绝舌淡润,渴喜热饮息微弱。 22、气虚: 气虚五脏功能弱,呼吸气粗语低微。 身疲肢倦食纳少,心悸筋缓目发黑。 头晕眼花腰酸痛,自汗脱肛内脏重。 23、气滞证: 气滞主证胀闷痛,胀疼发作时重轻,

中医内科方剂歌诀

《中医内科学》方剂歌诀 月华丸甘草干姜汤 月华丸方擅滋阴,二冬二地沙贝苓,甘草干姜出金匮,虚寒肺痿诚可贵,山药百部胶三七,獭肝桑菊保肺金。甘草四两姜二两,温肺复气功效倍。 桔梗杏仁煎补肺汤 桔梗杏仁用甘草,银花连翘夏枯草,补肺参芪与熟地,五味紫菀桑白皮,红藤枳壳与贝母,百合麦冬与阿胶。补肺益气且养阴,肺虚喘证病可愈。 沙参麦冬汤加味桔梗汤 沙参麦冬扁豆桑,玉竹花粉甘草襄,加味桔梗重桔梗,苡仁贝母芨橘红,肺胃阴虚燥象见,胃嘈干咳最堪当。银花甘草葶苈子,清肺化痰排脓壅。 沙参清肺汤如金解毒散 沙参清肺用沙参,白芨黄芪太子参,如金解毒景岳创,黄芩黄连黄柏藏,合欢甘草冬瓜子,化痰养阴桔苡仁。山栀桔梗甘草和,解毒清肺消痈方。 保真汤大补元煎 保真参芪术草味,赤白苓芍天麦归,大补元煎景岳方,山药山萸熟地黄,生熟地柴朴骨皮,柏知莲陈姜枣随。参草枸杞归杜仲,真阴方耗此方尝。 驻车丸芎芷石膏汤 千金传下驻车丸,两半归连重一般,芎芷石膏金鉴方,川芎白芷石膏羌,三两阿胶姜一两,阴虚久痢得灵丹。菊花藁本共相配,风热头痛应审详。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通幽汤 麻黄连翘赤小豆,桑白杏草姜枣助,通幽汤中二地俱,桃仁红花归草濡,宣肺解毒消湿肿,湿热兼表黄疸瘳。升麻升清以降浊,噎塞便秘此方需。 通瘀煎桃仁红花煎 景岳全书通瘀煎,活血顺气功效专,桃仁红花括桃红,丹参赤芍归川芎,归尾红花山楂泽,乌青木附香字含。延胡香附青皮地,活血化瘀心络通。 地榆散槐角丸 地榆散方用多验,地榆茜根黄芩连,槐角丸有地榆防,当归黄芩枳壳匡,山栀茯苓六味配,清热化湿凉血专。血热得凉自可止,擅治肠风及脱肛。

生姜甘草汤桑白皮汤 生姜甘草千金方,人参甘草大枣姜,桑白皮汤半夏苏,杏仁贝母芩连栀,补脾助肺生津液,虚寒肺痿服之康。清泄痰热病根除,痰热郁肺喘可治。 黛蛤散加减泻白散 黛蛤青黛蛤壳配,清肝化痰功效倍,泻白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四般宜,咳逆痰粘胸胁胀,验方屡经临床推。参茯青陈五味入,加减泻白方名立。 平喘固本汤秦艽鳖甲散 平喘固本为验方,参味冬虫胡桃香,秦艽鳖甲治风劳,地骨柴胡及青蒿,磁坎苏款夏橘红,补肺纳肾化痰良。当归知母乌梅合,止嗽除蒸敛汗高。 越婢加半夏汤补天大造丸 越婢加夏金匮方,麻黄石膏配生姜,补天大造参芪山,术苓枣志杞龟版,半夏甘草大枣和,痰热郁肺表邪伤。地芍归鹿紫河车,培补阴阳莫大焉。 射干麻黄汤己椒苈黄丸 仲景射干麻黄汤,细辛五味半生姜,己椒苈黄治饮方,腹满便秘尿少当,紫菀冬花大枣入,气逆痰鸣服之康。此因水聚肠间起,前后分消病自康。 香附旋覆花汤神术散 香附旋覆出条辨,覆花香附苏夏添,医学心悟神术散,苍术厚朴陈皮甘,苡仁茯苓陈皮合,和络理气擅化痰。藿香砂仁六味共,和中消导食厥先。 枕中丹柴枳半夏汤 枕中丹出千金方,龟版龙骨远志菖,柴枳半夏用柴胡,枳壳半夏芩蒌辅,或丸或散黄酒下,开心定志又潜阳。桔梗杏仁青皮草,和解清热饮邪除。 清金化痰汤顺气导痰汤 清金化痰统旨方,芩栀桔麦二母桑,验方顺气导痰汤,内括导痰汤全方,瓜蒌橘红草茯苓,清热泻肺痰火宁。生姜木香香附入,理气解郁化痰良。 养心汤二阴煎 养心汤用草芪参,二茯芎归柏子寻,二阴煎中生地冬,元参黄连竹叶通,夏曲远志兼桂味,再加酸枣总宁心。灯芯茯神酸枣草,滋阴降火有神功。 补气运脾汤五汁安中饮 补气运脾有四君,黄芪陈皮砂仁群,韭汁牛乳反胃滋,养营散瘀润肠奇,生姜大枣半夏曲,运脾和胃此方论。五汁安中姜梨藕,三般加入用随宜。

中医内科学歌诀自己考研期间综合整理

肺系病证1、感冒:感冒四时风邪袭,咳嗽头疼流鼻涕,恶寒发热身不适,解达法由表实立, 荆防银葱香薷饮,风寒风热暑湿祛,尚有气虚参苏饮,加减葳蕤来滋阴。 2、咳嗽:咳为肺病气上逆,外感内伤两大纲,风寒三拗止嗽用,热菊燥杏俱有桑, 二陈三子痰湿肺,内伤痰热清金方,肝火泻白黛蛤合,肺亏沙参麦冬尝。 3、哮证:哮证发作痰鸣喘,宿根新邪肺不宣,发作缓解分期辨,寒哮射麻青龙专, 热哮越婢或定喘,青膏厚麻热被寒,三子养亲主风痰,虚哮补纳用平喘, 回阳生脉治喘脱,肺脾气虚六君全,缓解肺肾生脉地,再加金水六君煎。 4、喘证:喘分虚实肺肾关,张口抬肩鼻翼煽,风寒麻黄华盖散,表寒肺热麻石甘, 痰热郁肺用桑白,痰浊二陈三子合,肺气郁闭五磨专,生脉补肺肺气虚, 肾虚肾气参蛤散,正虚喘脱蛤蚧粉,参附送服黑锡丹。 5、肺痈:肺叶生疮成脓疡,风热痰火瘀毒伤,咯吐腥臭脓血痰,邪盛正实辨证纲, 肺痈初期银翘良,成痈如金苇茎汤,溃脓加味桔梗施,恢复沙参桔梗康。 6、肺痨:肺痨正虚瘵虫罹,性属传染慢虚疾,咳嗽咯血形羸弱,潮热盗汗特征齐, 月华丸治肺阴亏,百合秦艽虚火肺,保真参苓气阴耗,补天大造阴阳损。 7、肺胀:肺气胀满多老年,喘咳上气病缠绵,满喘咳痰悸胀肿,痰浊水饮淤血源, 苏子降气合三子,痰浊壅肺应精选,越婢桑白适痰热,痰蒙神窍用涤痰, 平喘补肺金水虚,水泛真武五苓散。

8、肺痿:肺痿病属慢虚疴,主症咳吐浊涎沫,麦门清燥治虚热,草姜姜草虚寒卓。心系病证 1、心悸:心虚胆怯安神志,心血不足归脾施,阴虚朱砂补心丹,心阳不振用桂枝, 苓桂术甘水凌心,瘀阻桃仁红花剂,再合桂甘龙牡蛎,黄连温胆痰火息。 2、胸痹:胸痹寒痰气血瘀,本属阴阳气血虚,心血瘀阻血府逐,气滞心胸用柴胡, 栝楼涤痰痰浊阻,枳薤当归寒凝除,生脉养荣益气阴,心肾阴阳分两虚, 炙甘草汤合补心,参附汤合右归饮。 3、不寐:不寐虚实道理深,阳盛阴衰是病理,肝火扰心龙胆斟,痰热扰心黄连温, 心脾两虚归脾施,六味交泰交心肾,心胆气虚遇事惊,安神定志酸枣仁。附1.多寐:湿困脾弱多贪眠,阴盛阳虚气不前,平胃六君随证用,阳虚理中补中研。附2.健忘:健忘证关心脾肾,归脾汤方思虑斟,六味地黄肾精耗,劳心过度枕中神。 4、癫证:癫静多喜称文痴,痰气郁结伤心脾,逍遥散合汤顺气,越鞠丸合养心宜。 狂证:狂证痰火盛阴伤,生铁二阴琥珀养,痰热淤结用癫狂,气痰火瘀除后康。 5、痫证:痫证形成多先天,突然昏倒抽叫涎,定痫丸主风痰闭,痰火涤痰并龙胆, 瘀阻脑络用通窍,心脾归脾六君全,心肾亏虚左归丸,再合天王补心丹。 6、痴呆:痴呆还少脾肾虚,髓海不足用七福,痰浊蒙窍涤痰祛,通窍治疗瘀血阻。 7、厥证:厥证昏仆气逆乱,辨证分为气血痰,气虚参附生脉液,醒后四味回阳添, 气实五磨与通关,血实羚钩通瘀煎,独参养营补血虚,导痰汤用治厥痰。

中医内科学方歌_完整版

1.感冒 1、风寒束表 辛温解表 荆防败毒散 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的枳枯共, 薄荷少许姜三片,去参加入荆防风。 2、风热犯表 辛凉解表 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 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3、暑湿伤表 清暑祛湿解表 新加香薷饮 新加香薷连翘朴扁豆鲜花一起煮。 4、气虚感冒 益气解表 参苏饮 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 干葛术香甘枯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5、阴虚感冒 滋阴解表 加减葳蕤汤 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姜桔梗随, 草枣薄荷八味共.滋阴发汗功可慰。 感冒与风温 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 2.咳嗽 外感 1、风寒袭肺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三拗汤 三拗汤用麻杏草。 止嗽散 止嗽桔草与白前,荆陈紫菀百部研。 2、风热犯肺、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 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3、风燥伤肺 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桑杏汤 桑杏汤中浙贝宜,沙参栀豉与梨皮, 内伤 4、痰湿蕴肺 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二陈汤 二陈汤用半夏陈,益以茯苓甘草臣, 理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 三子养亲汤 三子养亲祛痰方,芥苏莱菔共煎汤, 大便实硬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姜。 5、痰热郁肺 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清金化痰汤 清金化痰统旨方,芩栀桔麦二母桑, 瓜蒌橘红草茯苓,清热泻肺痰火宁。 6、肝火犯肺 清肺泻肝,顺气降火 泻白散 泻自桑皮地骨皮,粳米甘草扶肺气, 清泻肺热平和剂,热伏肺中喘咳医。 黛蛤散<青黛、蛤蚧> 7、肺阴亏耗 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沙参麦冬汤 沙参麦冬扁豆桑,玉竹花粉甘草襄, 肺胃阴虚燥象见,胃嘈干咳最堪当。 咳嗽特点,咳痰特点,咳嗽与咳喘鉴别。 3.哮 1、冷哮 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桂芍麻,干姜细辛草味夏。 2、热哮 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定喘汤 定喘白果与麻黄,款冬半夏白皮桑, 苏子黄芩甘草杏,宣肺平喘效力彰。 麦门冬汤 麦门冬汤用人参,枣草粳米半夏存, 3、寒包热哮 解表散寒,清化痰热 小青龙汤加石膏汤 4、风痰哮 祛风涤痰,降气平喘 三子养亲汤 三子养亲祛痰方,芥苏莱菔共煎汤, 大便实硬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姜。 5、虚哮 补肺纳肾,降气化痰 平喘固本汤 平喘胡桃苏橘红,党参半夏坎脐冬; 沉香五味磁虫草,肺肾双疗固本雄。 喘脱危症 补肺纳肾,扶正固脱 回阳急救汤合生脉散 人附姜草肉桂陈 6、肺脾气虚 健脾益气,补土生金 六君子汤 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朮茯苓甘草比。 益以夏陈名六君,健脾化痰又理气 肺肾两虚 补肺益肾 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生脉地黄汤=生脉饮加六味地黄丸 金水六君煎=四君子汤+当归,熟地。 哮病与喘证,哮病与支饮 4.喘 实喘 1、风寒壅肺 宣肺散寒 .麻黄汤合华盖散 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华盖三拗陈,桑皮苏子芩。三拗:麻杏草2、2、表寒肺热 解表清里,化痰平喘 麻杏甘石汤 3、痰热郁肺 清热化痰,宣肺平喘 桑白皮汤 桑白皮汤半夏苏,杏仁贝母芩连栀, 清泄痰热病根除,痰热郁肺喘可治。 4、痰浊阻肺 祛痰降逆,宣肺平喘 二陈汤 二陈汤用半夏陈,益以茯苓甘草臣, 理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 三子养亲汤 三子养亲祛痰方,芥苏莱菔共煎汤, 大便实硬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姜。 5、肺气郁闭 开郁降气平喘 五磨饮子 五磨沉香槟,乌药木枳存 虚哮 1、肺气虚耗 补肺益气养阴 生脉散合补肺汤 补肺味参芪,熟地菀桑皮 2、肾虚不纳 补肾纳气 金贵肾气丸合参蛤散 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了+附子,肉桂 3、正虚喘脱 扶阳固脱,震摄肾气 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 黑锡丹:黑锡硫附桂,芦巴故纸对。茴沉楝木香,肉蔻起石配。 喘证与气短,喘证与哮病 以下无用 五皮散用五般皮,陈苓姜桑大腹皮;

中医内科歌诀

2017 中医内科学方歌 1 感冒 感冒四时风邪袭,头痛闭塞流鼻涕,发热恶寒身不适,解达法由表实立 荆防银翘香薷饮,风寒风热暑湿歧,若有气虚参苏用。加减葳蕤疗阴虚。 2 咳嗽 咳嗽肺病气上逆,外感内伤两大纲,风寒三拗止嗽用,热菊燥杏具有桑 二陈三子法中土,痰热郁肺清金方,肝火泻白黛蛤散,阴虚沙参麦冬尝。 3 肺胀 胸肺胀满气不敛,喘咳上息病缠绵,痰饮血瘀缘气虚,标实本虚治当辫。苏子三子小青龙,痰浊蕴肺宜精选,越婢桑白适痰热,痰蒙涤痰安宫先。平喘补肺金水虚,水泛真武五苓验。 4哮哮 证发作痰鸣喘,邪触宿痰气不宣,发时攻邪宁时补,邪实本虚标本辫。寒哮射干青龙专,定喘越婢热哮主,风痰胸满三子用,苏子平喘虚哮足。肺脾气虚用六君,生脉地黄金水枯。 5喘 喘证虚实肺肾关,张口抬肩鼻翼煽,久喘碍心喘脱危,心肾阳衰肺气短。风寒三拗华盖散,表寒里热麻石甘,痰浊二陈三子合,肺气郁闭五磨专。痰热郁肺用桑白,肺虚补肺生脉散,肾虚肾气都气选,喘脱参附黑锡丹。 6 痰饮 痰饮确缘水内停,医圣金匮论最精,痰悬溢支宜温化,阴盛阳衰标本明。痰饮:饮留胃肠痰饮名,甘遂半夏已椒寻,脾阳虚弱心悸眩,苓桂术甘半夏苓悬饮:邪犯胸肺柴枳长,饮停胸胁十枣良,络气不和用香附,阴虚沙参泻白尝 溢饮:饮溢肢体溢饮名,发表化饮证能平,小青龙汤加减用,肺脾水气定能清。支饮:支饮寒症青龙先,姜辛葶苈防已辫,脾肾阳虚诸不适,苓桂术甘肾气选。

7 血证 血证病机归热虚,上溢下泻渗肌肤,辨清部位明脏腑,三大治则血火气。鼻衄:鼻衄热迫肺胃肝,桑菊玉女龙胆安,归脾汤疗气血亏,外部用药效更赞。齿衄:齿衄胃火循经冲,清胃泻心合方攻,肝肾阴亏相火浮,滋水清肝茜根终。咳血:咳血总由肺中来,燥热桑杏汤化裁,肝火泻白黛蛤合,阴虚百合固金塞。吐血:吐血由胃呕吐出,十灰泻心胃热著,肝火犯胃龙胆泻,气虚血溢归脾主。便血:便血肠道湿热滞,地榆散或槐花施,若有脾胃虚寒生,黄土汤方温而止。尿血:尿血湿热小蓟饮,阴虚知柏地黄斟,脾虚归脾总堪用,肾虚山药方中肯。紫斑:紫斑血热妄行伤,十灰加减效最良,虚火茜根散增损,气不摄血归脾汤。 8 心悸 心虚胆怯安神丹,心血不足归脾参,阴虚天王朱砂合,阳虚参附龙牡安。苓桂真武水凌心,桃仁红花瘀阻烦,痰火扰心用温胆,心悸怔仲虚实勘 9 胸痹 寒凝气滞痰血瘀,本属阴阳气血瘀,实证宜通虚宜补,宣痹通阳活法立。心脉瘀阻逐瘀启,气滞心胸疏肝依,薤白半夏或桂枝,痰阻寒凝治有异。若逢寒盛心痛剧,苏和乌头能救急,阳虚参附右归饮,阴虚甘草合补心。气阴两虚胸隐痛,生脉人参养荣齐,血不养心脉结代,炙甘草汤复脉益。 10 不寐 不寐虚实道理深,总归阴虚与阳盛,肝火痰热证扰心,泻肝温胆治法分心脾两虚归脾主,心胆气虚枣安神,心肾不交虚火旺,地黄交泰总对证 11 郁证 情志不舒郁滞生,六郁总由气郁成,疏通气机为治则,临床辩证虚实分。肝郁逍遥疏肝顺,化火丹栀逍遥冷,痰气郁结如物梗,半夏厚朴汤对症。心脾两虚归脾斟,甘麦大枣养心神,心肾阴虚宜滋养,天王补心六味纯 12 癫狂 癫狂多见青壮年,精神失常证易辫,肝肾心脾关系紧,气郁痰火阴阳偏。癫:癫证沉

中医入门歌诀

. 中医入门歌诀

. 第一章中医基本特点 第一节整体观念 中医治病讲辨证,整体观念最要紧。 内脏有病体表现,情绪气候常是因, 不忘季节和水土,生活习惯亦要问。 七情变化是内因,六淫之气外因寻, 饮食起居房中事,创伤虫咬应关心。 五脏六腑各司职,功能特点要记清; 阴阳表里寒热分,虚实补泻原则定。 临证不忘精气神,脉因证治全面审, 笔者所以要强调,初学就该印象深。 第二节辨证论治 患者有病来求医,症状错杂应审辨, 症多法多方亦多,辨证论治是关键。 辨是鉴别和分析,症状归类为证言; 论是讨论和探讨,治含治则方药煎。 辨证首先求病因,病机病位要明验, 望闻问切四诊合,综合分析莫厌倦。 中医辨证最复杂,举些例子来体现。 病人主诉饮食伤,证见胃脘痛胀满, 病位应在肠胃间,食积气滞病机断, 消食宽中定治则,选方保和丸加减。 若见白悸晕诉,血虚应该是病源, 心主血脉脾统血,健脾养心归脾签。 辨证方法比较多,根据需要灵活选。 内科杂病八纲辨,脏腑辨证参其间; 六经辨证外感用,卫气营血瘟疫判; 三焦辨证也常用,温热杂病均可辨。 五种辨证常应用,八纲辨证是关键。 中西结合大发展,双辨论治更领先, 辨病治疗有指标,证型分类辨证联, 同病异治灵活用,异病同治有方选。 单方偏方亦治病,一方到底何用辨! 下面逐章来分析,步步深入自会演。 注:①归脾汤 第二章中医基本理论 第一节阴阳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 (一)阴阳的对立 中医学说谈阴阳,是谓物质两重性, 事物对立又统一,哲学理论矛盾性。 任何物质有属性,属性对立阴阳生, 昼夜寒热动与静,内外无形或有形, 上下来去迟与数,均为阴阳对立论。 天地万物之上下,天为阳来地为阴, 清阳上升积为天,地为浊阴下降成。 四时也有阴阳变,春夏为阳秋冬阴; 天有阴阳寒暑变,人有虚实阴阳分; 女属阴而男属阳,壮实为阳虚弱阴。 阴阳还可分阴阳,物质分割无止境; 昼为阳,夜为阴,上午为阳下午阴, 阴中之阴是半夜,阴中之阳天快明。 (二)阴阳的互根 阴根于阳阳根阴,阴阳互根学说生。 阳主杀,阴主藏,阴主长,阳主生, 阳主热蒸能化气,阴主寒凝能成形。 天气下降变成雨,地气上升聚成云, 阴在内而阳守外,阳卫外而阴后勤。 阳出于外阴得守,阴守于内阳布行, 阴阳相对有依靠,孤阴独阳均难存。 无阴无所阳,无阳无所阴, 无阴孤阳无所化,无阳独阴难运行, 阴阳互根生万物,生命活动永不停, 一旦阴阳有离决,生命终止命难存。 (三)阴阳的消长和转化 阴阳理论相对论,绝对静止不可能, 阴阳有消长,变化缓缓进, 阳消则阴长,阴消则阳生, 春去夏来临,秋逝冬寒侵。 寒暑消长动不息,寒热更迭亦分明, 热甚转为阴,寒胜则热生, 阴极能变阳,阳极则变阴。 阴阳消长与变化,错综复杂要理顺。 阴阳不和四季乱,有春无秋不合情。 阴平阳秘邪不入,和平谐调得安宁。 二、阴阳在医学上的具体应用

论六经与八纲 胡希恕

论六经与八纲 《伤寒论》以六经分篇,后世注家因有六经之辨只限于伤寒的说法。其实六经即来自于八纲,乃万病的总纲,为便于说明,以下先从八纲谈起。 一、八纲 八纲,是指表、里、阴、阳、寒、热、虚、实而言。其实表、里之中还应有半表半里,按数来论本应是九纲,由于言表、里,即涵有半表半里在内的意思,故习惯常简称之为八纲,今依次说明于下。 表、里和半表半里:是病情反应的病危。表,指体表,即由皮肤、肌肉、筋骨等所组成的机体外在躯壳,则谓为表。若病邪集中反应于此体部位时,即称之为表证;里,是人体的极里,即由食管、胃、小肠、大肠等所组成的消化管道,则谓为里。若病邪集中反应于此体部位时,即称之为里证;半表半里,是指表之里、里之外,即胸腹两大腔间,为人体诸脏器所在之地,则谓为半表半里。若病邪集中反应于此体部位时,即称之为半表半里证。需要说明的是,表、里、半表半里三者,为固定的病位反应,即是说,不论什么病,就其病位反应来说,或为表,或为里,或为半表半里,虽亦有时其中二者或三者同时出现,但绝不出三者之外。这里必须强调:这里所说的病位,是指病邪反应的病位,不要误认为是病变所在的部位。就是说,即使是病变在里,但病邪集中反应于体表,即称之为表证亦或称之为邪在表或病在表。同理,虽病变、病灶在表,但病邪集中反应于人体里位,即称之为里证,抑或称之为邪在里或病在里。余则同此,不再赘述。 阴和阳:指病变的性质。阴即阴性,阳即阳性的意思。人若患了病,正邪相争,未有不影响人体功能的改变,尤其首先是代谢功能的改变,而其改变,不是较正常为太过,便是较正常为不及。如其不及,则患病人体亦必相应要有衰退的、消沉的、抑制的等等一系列不及的病症反应出来,即称之为阴证。如其太过,则患病人体亦必有相应亢进的、发扬的、兴奋的等等一系列太过的病症反应出来,即称之为阳症。故疾病虽复杂多变,但概言其为证,不为阳,便为阴。 寒和热:疾病从症状的性状来分类则有寒热两种,寒即寒性,热即热性的意思。若患病人体反应为寒性的证候者,即称之为寒证;反之,若患病人体反应为热性的证候者,即称之为热证。 基于以上阴阳的说明,则寒为不及,当亦阴之属,故寒者必阴;热为太过,亦当阳之属,故热者必阳。不过这里要特别指出,寒热是一具特性的阴阳,故若泛言阴则不一定必寒;若泛言阴则不一定必热。过病有不寒不热者,但绝无不阴不阳者。 虚和实:虚指人虚、正气虚。实指病实,邪气实。病还未解而人的精力、正气已有所不支,人体的反应显示出一派虚衰的形象者,即称之为虚证。病势在进而人的精力、正气并亦不虚,人体的反应显示出一派充实的病症者,即称之为实证。 基于以上的说明,则虚实当和寒热一样,同是一种具有特性的阴阳。不过寒热有常,而虚实无常。寒热有常者,即如上述,寒者必阴,热者必阳,在任何情况下永无变异之谓。但虚

中医诊断学口诀

1 表里寒热虚实辩证歌诀 1表寒证: 伤寒恶寒身发热,鼻塞无汗浮紧咳。中分恶风脉浮缓,头项强痛自汗出。 2、表热证: 表热热重恶寒轻,微渴有汗咽肿红。咳痰粘稠脉浮数,舌红苔黄银翘灵。 3、里热实证: 里热实证高热狂,烦谵口渴喜饮凉。腹痛拒按尿赤少,沉数有力舌苔黄。 4、里寒虚症: 里寒虚症腹痛满,呕吐清水气息短。纳少便溏利清谷,舌淡苔白脉沉缓。 5、寒证: 寒证面白畏寒冷,蜷卧口淡尿长清。便溏舌淡脉迟弱,阴盛外寒阳虚生。 6、实热证: 实热高热面目红,汗出烦渴喜冷冰。登高而歌或谵语,舌绛脉洪和神昏。 7、虚热证: 虚热骨蒸五心烦,盗汗乏力悸失眠。头晕眼花腰酸痛,气短咽干痰少粘。颧红无苔脉细数,育阴潜阳治可愈。 8、寒热错杂(上热下寒): 上热下寒错杂证,胸中烦热咳痰粘。口舌生疮咽肿痛。腹痛便溏紧相连 9、上寒下热: 上寒胃脘拘急痛,呕吐清水哕逆机急。下热下腹胀闷痛,尿痛色黄尿意频。 10、里寒表热: 里寒素有浮肿病,畏寒便溏四肢凉。复感表热渴咽痛,发热解表当助阳。 11、里热表寒: 里热表寒素有热,烦躁便秘渴咽干。复感寒邪身躯痛,继而发热恶风寒。 12、真热假寒: 真热假寒阳不伸,面色苍白手足冰。恶热烦渴喜冷饮,舌绛苔黄神不清。 13、真寒假热: 身寒假热阳气虚,舌淡尿清便溏稀。真热口渴脉虚大,甘温除热好时机。14、实证: 实证气郁精神狂,胁脘腹胀痰浊黄。便难里急尿涩痛,舌红苔厚脉弦长。 15、虚症: 虚症形瘦无精神,心悸气短汗淋淋。阴虚可见五心热,阳虚面白肢不温。 舌光无苔脉细弱,大便溏泻小便频。 16、上实下虚: 上实喘嗽壅胜痰,胸脘腹胀卧则难。 下虚浮肿吸气少,形寒肢冷腰膝酸。 17、上虚下实: 上虚心肺不足证,下实大肠湿热凝。 心悸怔中气息短,里急后重脓血行。 里实表虚风热壅,郁在三焦表里中。 腹满据按二便闭,发热汗出痛恶风。 18、里虚表实: 里虚表实食欲减,便溏食后腹胀满。 恶寒发热头身痛,素体阳虚又外感。 19、真实假虚: 内有真实外假虚,体瘦神疲冷身肢。 里急后重或症癖,大实赢状补益疾。 20、真虚假实: 真虚假实腹胀满,痛喜揉按而和缓。 舌质胖嫩虚弦脉,反泻含冤重危险。 21、阴阳 阴证面白冷四肢,神疲乏力语声低。 尿清便溏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迟 阳证神旺语声粗,面目红赤呼吸粗。 高热尿黄大便秘,舌红苔黄脉洪浮 阴虚内热颧唇红,盗汗少寐梦遗精。 五心烦热脉细数,舌红无苔卧不宁。 阳虚外寒面唇白,自汗欲寐虚弱脉, 身倦畏寒尿频数,阳痿带稀体无泽。 失血脱水成之阴,口干喜冷汗多粘。 舌红干燥脉虚数,面色潮红畏热烦。 亡阳病变阳虚脱,手足厥冷汗出多。 脉微欲绝舌淡润,渴喜热饮息微弱。 22、气虚: 气虚五脏功能弱,呼吸气粗语低微。 身疲肢倦食纳少,心悸筋缓目发黑。 头晕眼花腰酸痛,自汗脱肛内脏重。 23、气滞证: 气滞主证胀闷痛,胀疼发作时重轻, 窜痛嗳气矢气减,兼证五脏各有型。 脘闷纳呆胁胀满,咳喘胸憋腰脊痛。 24、气逆:气逆病本肺胃肝,咳嗽喘息肺逆先。呕恶嗳气呃逆胃,肿逆昏厥头晕眩。 25、血虚证: 面唇舌甲无光华,心悸失眠手足麻, 经少衍期脉虚细,头眩乏力眼昏花。 26、血热证: 身热夜甚烦不眠,目红鼻衄发疹斑。

中医内科背方歌

月华丸甘草干姜汤 月华丸方擅滋阴,二冬二地沙贝苓,甘草干姜出金匮,虚寒肺痿诚可贵,山药百部胶三七,獭肝桑菊保肺金。甘草四两姜二两,温肺复气功效倍。 桔梗杏仁煎补肺汤 桔梗杏仁用甘草,银花连翘夏枯草,补肺参芪与熟地,五味紫菀桑白皮,红藤枳壳与贝母,百合麦冬与阿胶。补肺益气且养阴,肺虚喘证病可愈。 沙参麦冬汤加味桔梗汤 沙参麦冬扁豆桑,玉竹花粉甘草襄,加味桔梗重桔梗,苡仁贝母芨橘红,肺胃阴虚燥象见,胃嘈干咳最堪当。银花甘草葶苈子,清肺化痰排脓壅。 沙参清肺汤如金解毒散 沙参清肺用沙参,白芨黄芪太子参,如金解毒景岳创,黄芩黄连黄柏藏,合欢甘草冬瓜子,化痰养阴桔苡仁。山栀桔梗甘草和,解毒清肺消痈方。 保真汤大补元煎 保真参芪术草味,赤白苓芍天麦归,大补元煎景岳方,山药山萸熟地黄,生熟地柴朴骨皮,柏知莲陈姜枣随。参草枸杞归杜仲,真阴方耗此方尝。 驻车丸芎芷石膏汤 千金传下驻车丸,两半归连重一般,芎芷石膏金鉴方,川芎白芷石膏羌,三两阿胶姜一两,阴虚久痢得灵丹。菊花藁本共相配,风热头痛应审详。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通幽汤 麻黄连翘赤小豆,桑白杏草姜枣助,通幽汤中二地俱,桃仁红花归草濡,宣肺解毒消湿肿,湿热兼表黄疸瘳。升麻升清以降浊,噎塞便秘此方需。 通瘀煎桃仁红花煎 景岳全书通瘀煎,活血顺气功效专,桃仁红花括桃红,丹参赤芍归川芎,归尾红花山楂泽,乌青木附香字含。延胡香附青皮地,活血化瘀心络通。 地榆散槐角丸 地榆散方用多验,地榆茜根黄芩连,槐角丸有地榆防,当归黄芩枳壳匡,山栀茯苓六味配,清热化湿凉血专。血热得凉自可止,擅治肠风及脱肛。 生姜甘草汤桑白皮汤 生姜甘草千金方,人参甘草大枣姜,桑白皮汤半夏苏,杏仁贝母芩连栀,补脾助肺生津液,虚寒肺痿服之康。清泄痰热病根除,痰热郁肺喘可治。 黛蛤散加减泻白散 黛蛤青黛蛤壳配,清肝化痰功效倍,泻白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四般宜,咳逆痰粘胸胁胀,验方屡经临床推。参茯青陈五味入,加减泻白方名立。 平喘固本汤秦艽鳖甲散 平喘固本为验方,参味冬虫胡桃香,秦艽鳖甲治风劳,地骨柴胡及青蒿,磁坎苏款夏橘红,补肺纳肾化痰良。当归知母乌梅合,止嗽除蒸敛汗高。 越婢加半夏汤补天大造丸 越婢加夏金匮方,麻黄石膏配生姜,补天大造参芪山,术苓枣志杞龟版,半夏甘草大枣和,痰热郁肺表邪伤。地芍归鹿紫河车,培补阴阳莫大焉。 射干麻黄汤己椒苈黄丸 仲景射干麻黄汤,细辛五味半生姜,己椒苈黄治饮方,腹满便秘尿少当,紫菀冬花大枣入,气逆痰鸣服之康。此因水聚肠间起,前后分消病自康。 香附旋覆花汤神术散 香附旋覆出条辨,覆花香附苏夏添,医学心悟神术散,苍术厚朴陈皮甘,

2017中医综合中医内科歌诀背诵解析

1感冒 感冒四时风邪袭,头痛闭塞流鼻涕,发热恶寒身不适,解达法由表实立,荆防银翘香薷饮,风寒风热暑湿歧,若有气虚参苏用。加减葳蕤疗阴虚。 2咳嗽 咳嗽肺病气上逆,外感内伤两大纲,风寒三拗止嗽用,热菊燥杏具有桑 二陈三子法中土,痰热郁肺清金方,肝火泻白黛蛤散,阴虚沙参麦冬尝。 3肺胀 胸肺胀满气不敛,喘咳上息病缠绵,痰饮血瘀缘气虚,标实本虚治当辫。 苏子三子小青龙,痰浊蕴肺宜精选,越婢桑白适痰热,痰蒙涤痰安宫先。 平喘补肺金水虚,水泛真武五苓验。 4哮 哮证发作痰鸣喘,邪触宿痰气不宣,发时攻邪宁时补,邪实本虚标本辫。 寒哮射干青龙专,定喘越婢热哮主,风痰胸满三子用,苏子平喘虚哮足。 肺脾气虚用六君,生脉地黄金水枯。 5喘 喘证虚实肺肾关,张口抬肩鼻翼煽,久喘碍心喘脱危,心肾阳衰肺气短。 风寒三拗华盖散,表寒里热麻石甘,痰浊二陈三子合,肺气郁闭五磨专。 痰热郁肺用桑白,肺虚补肺生脉散,肾虚肾气都气选,喘脱参附黑锡丹。 6痰饮 痰饮确缘水内停,医圣金匮论最精,痰悬溢支宜温化,阴盛阳衰标本明。 痰饮:饮留胃肠痰饮名,甘遂半夏已椒寻,脾阳虚弱心悸眩,苓桂术甘半夏苓悬饮:邪犯胸肺柴枳长,饮停胸胁十枣良,络气不和用香附,阴虚沙参泻白尝

溢饮:饮溢肢体溢饮名,发表化饮证能平,小青龙汤加减用,肺脾水气定能清。支饮:支饮寒症青龙先,姜辛葶苈防已辫,脾肾阳虚诸不适,苓桂术甘肾气选。 7血证 血证病机归热虚,上溢下泻渗肌肤,辨清部位明脏腑,三大治则血火气。 鼻衄:鼻衄热迫肺胃肝,桑菊玉女龙胆安,归脾汤疗气血亏,外部用药效更赞。齿衄:齿衄胃火循经冲,清胃泻心合方攻,肝肾阴亏相火浮,滋水清肝茜根终。咳血:咳血总由肺中来,燥热桑杏汤化裁,肝火泻白黛蛤合,阴虚百合固金塞。吐血:吐血由胃呕吐出,十灰泻心胃热著,肝火犯胃龙胆泻,气虚血溢归脾主。便血:便血肠道湿热滞,地榆散或槐花施,若有脾胃虚寒生,黄土汤方温而止。尿血:尿血湿热小蓟饮,阴虚知柏地黄斟,脾虚归脾总堪用,肾虚山药方中肯。紫斑:紫斑血热妄行伤,十灰加减效最良,虚火茜根散增损,气不摄血归脾汤。 8心悸 心虚胆怯安神丹,心血不足归脾参,阴虚天王朱砂合,阳虚参附龙牡安。 苓桂真武水凌心,桃仁红花瘀阻烦,痰火扰心用温胆,心悸怔仲虚实勘 9胸痹 寒凝气滞痰血瘀,本属阴阳气血瘀,实证宜通虚宜补,宣痹通阳活法立。 心脉瘀阻逐瘀启,气滞心胸疏肝依,薤白半夏或桂枝,痰阻寒凝治有异。 若逢寒盛心痛剧,苏和乌头能救急,阳虚参附右归饮,阴虚甘草合补心。 气阴两虚胸隐痛,生脉人参养荣齐,血不养心脉结代,炙甘草汤复脉益。 10不寐 不寐虚实道理深,总归阴虚与阳盛,肝火痰热证扰心,泻肝温胆治法分 心脾两虚归脾主,心胆气虚枣安神,心肾不交虚火旺,地黄交泰总对证

中医八纲辨证歌诀[说明]

中医八纲辨证歌诀[说明] 中医八纲辨证歌诀 八纲辨证总纲领百病有因各不同脏腑辨证是核心气血津液辨分明外感热病层次辨判断疾病证侯型八纲辨证-表证 表证邪犯肌表证鼻塞流涕头身痛发热恶寒有无汗咳嗽苔白脉浮升里证 里证表传或内生病位深在于内中脏腑气血病属里凡非表证皆包容寒证 寒证感受寒邪证阳虚阴盛寒内生恶寒喜暖四肢冷面色苍白便溏清口淡不渴喜热饮舌苔白滑迟紧绷热证 热证感受热邪证或为阳盛阴虚成躁烦口渴喜冷饮发热喜凉面目红大便秘结小便赤舌红苔黄脉数洪虚证 虚证正气虚不足机体抗病能力低“小馄饨,健康生活好帮手~” 形瘦神靡泛力气气短懒言眩晕悸 汗出欲卧便溏利舌质淡嫩脉虚细实证 实证邪气有余盛正气未衰能抗争呼吸气粗语长重胸腹胀满拒按痛热烦便秘尿赤涩舌老苔厚脉实雄阴证 阴证闭目羞见明神静懒言气微轻喜热恶寒四肢冷大便自利小便清舌淡苔白脉沉迟阳虚寒盛虚寒征阳证 阳证开目欲见明神烦多言气粗宏壮热恶寒渴饮冷便秘尿赤面目红舌红苔黄脉洪数阳气亢盛实热征阴虚证 阴虚形瘦眩失眠口燥咽干五心烦颧红唇赤潮热汗脉搏细数舌绛干阳虚证阳虚神疲乏力气口淡不渴便溏利畏寒肢冷蜷卧睡面白舌淡脉迟虚亡阴“小馄饨,健康生活好帮手~” 亡阴阴液衰竭征汗多粘湿手足温渴喜冷饮气粗急舌红绛干脉细频

亡阳 亡阳阳气已衰竭汗多冷清肢冷厥口淡不渴气微弱舌质淡润脉微绝病因辨证-六浮病辨证 伤风发热汗恶风喉痒咳嗽头晕痛伤风病证 舌苦薄白脉浮缓风疹时发时隐踪或皮瘙痒无定处或为游走关节痛寒邪病证表寒发热恶寒风无汗头身骨节痛舌苔薄白脉浮紧直中吐泻腹冷痛暑邪病证(1)暑温 暑温高热烦渴汗头痛气粗短赤便舌红苔黄脉洪数或为短气神疲倦或为抽搐牙关紧或反张弓神昏谵 (2)中暑 中暑感受暑邪病突然发生头晕痛胸闷恶心时呕吐口干渴饮体倦松 “小馄饨,健康生活好帮手~” 甚则昏仆不省人发热烦渴大汗生或身无汗肢厥冷或兼抽搐反张弓 湿邪病证 湿侵头重肢体倦二便不爽口中淡胸闷纳少腹胀满关节疼痛重着酸舌苔白腻脉濡缓或为浮肿女带缠燥邪病证(1)凉燥 凉燥恶寒热无汗头痛不渴口鼻干舌淡苔白脉浮弦鼻塞咳嗽少有痰 (2)温燥温燥发热微恶寒鼻咽干燥口渴烦舌红苔黄脉浮数干咳稠粘带血痰火证壮热恶热烦口渴尿赤大便干舌红苔黄脉实数吐衄便血昏发斑七情病的辨证-喜伤证喜则气渙伤心气神不守舍人自迷精神恍惚举止乱语无伦次脉虚细怒伤证盛怒伤肝气上逆头晕目眩面目赤甚则昏厥或呕血怒后情志多抑郁胸胁胀满脉弦硬急燥易怒善太息 “小馄饨,健康生活好帮手~” 忧伤证 忧愁过度伤肺脾情志沉郁乏力气纳少便溏脉虚缓少气咳嗽痰清稀思伤证

脏腑辨证歌

脏腑辩证歌 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我在沙区第三人民医院就职,恩师传我手抄医书《脏腑辩证歌》一本。天长日久书页发黄字迹褪色,为不让老师心血毁于我手,现将其保存于电脑之中。 -------郭劲松 (一)肝脏篇: (1) 肝阴虚,肝阳亢,眼睛发花头晕胀。指甲青枯耳朵响,手脚发麻全身强。性燥急,睡不得,舌头少苔淡红色。脉浮悬硬沉无力,脚板发冷手心热。养肝阴,用女贞,潼力生地玉竹参。牡蛎鳖甲软肝硬,首乌栆皮使血生。欲肝平,用钩藤,磁石龙骨石决明。菊花天麻珍珠母,敛肝还数白芍行。 (2)阳亢盛,易动风,头痛口燥神昏蒙。半身不仁又不用,舌强语蹇面发红。痰涎涌,便不通,项背反张似角弓。口眼歪斜四肢动,脉浮弦数舌质红。息肝风,用蜈蚣。琥珀僵蚕与全虫。磁石朱砂羚羊角,养肝祛痰有奇功。 (3)肝气郁,胸憋闷,咽喉梗阻或嗳气。肋巴胀痛心口疼,耳朵发聋头发晕。心发烦,怒冲天,更加呕吐又吞酸。气塞痰喘少腹满,舌苔黄腻脉细弦。疏肝气,用青皮,枳壳香附刺七力。柴胡佛手川楝子,

行血郁金与丹皮。气郁痰,成包块,化傫贝母与带皮。海藻昆布夏枯草,蛤粉瓦楞与牡砺。 (4)肝气寒,吐清涎,少腹疝气痛绵绵。两肢腿肚把筋转,舌苔青滑脉沉弦。温肝气,用吴于,疝气须用青陈皮。小茴桔核荔枝核,转筋木瓜效果奇。 (5)肝热病,目赤痛,口苦咽干热泪淋。舌赤心烦小便黄,脉象弦数睡不宁。清肝热,用菊花,桑叶木贼夜明砂。蝉蜕山枝青香子,谷精薄荷密蒙花。泻肝火,龙胆草,栀子黄芩黄连好。芦荟青黛草决明,大黄黄柏夏枯草。 (6)肝湿热,吃不得,舌苔厚腻带黄色。目黄肋痛口中苦,身黄尿黄大便白。清湿热,用茵陈,金钱车前满天星。芦根滑石雄黄连,防杞黄柏糯稻根。湿热久,化毒气,血中有热不清利。或发斑疹或恶疮,发热红肿或下痢。解热毒,土茯苓,银花连翘蒲公英。甘草紫草败酱草,大青叶和板蓝根。山刺菇,则耳根,铁杆蔊菜紫地丁。漏芦绿豆马齿汗,射干马卜山豆根。 (7)肝气虚,成虚热,烦躁心悸睡不得。痰涎涌盛口中苦,舌淡苔滑弦细脉。胆气虚,有良方,不寒不燥温胆汤。陈皮茯苓法半夏,枳实竹茹甘草益。 (二)心脏篇: (1)心阴虚,心累跳,许多事情都忘掉。多梦易惊睡不好,盗汗口干发烦躁。补心阴,用沙参,生地白芍当归身。天冬麦冬和玉竹,丹参去淤又生新。

中医内科学总结及歌诀

一、感冒 1. 风寒证: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 2. 风热证:辛凉解表-银翘散、葱豉桔梗汤 3. 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5.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感冒四时风邪袭,咳嗽头疼流鼻涕, 恶寒发热身不适,解达法由表实立, 荆防银翘香薷饮,风寒风热暑湿岐, 尚有气虚参苏施,加减葳蕤滋阴虚。 二、咳嗽 1.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止咳散 2.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 3.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 4. 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三子养 亲汤 5. 痰热郁肺:清热化痰肃肺-清金化痰汤 6. 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泻白散合黛蛤散 7. 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 咳为肺病气上逆,外感内伤两大纲, 风寒三拗止嗽用,热菊燥杏俱有桑, 二陈三子法中土,内伤痰热清金方, 肝火泻白黛蛤合,肺亏沙参麦冬尝。 三、肺痈 1. 初期:清肺解表-银翘散 2. 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如金解毒散 3. 溃脓期:解毒排脓-加味桔梗汤 4. 恢复期:养阴补肺-沙参清肺汤、桔梗杏仁煎 肺叶生疮成脓疡,风热痰火瘀毒伤, 咯吐腥臭脓血痰,邪盛正实辨证纲。 初期清解银翘良,成痈如金苇茎汤, 溃脓加味桔梗施,恢复沙参桔梗匡。 四、哮证 1. 发作期 1)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 2. 缓解期 1)肺虚证:补肺固卫-玉屏风散 2)睥虚证:健脾化痰-六君子汤

3)肾虚证:补肾摄钠-金匮肾气丸、七味都气丸哮证发作痰鸣喘,宿根新邪肺不宣, 邪实正虚辨标本,寒哮寒痰射麻专, 定喘汤方主热哮,缓解固本最相关, 肺脾肾虚有主次,玉屏六君肾气丸. 五、喘证 1.实喘 1)风寒袭肺:宣肺散寒-麻黄汤 2)表寒里热: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清泄痰热-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化痰降气-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2.虚喘1)肺虚: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2)肾虚:补肾纳气 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参蛤散 肾阴虚-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 喘分虚实肺肾关,张口抬肩鼻翼煽, 风寒痰郁里热型,麻黄桑白麻石甘, 痰浊二陈三子合,肺气郁闭五磨专, 生脉补肺肺金虚,肾虚肾气参蛤散。 六、肺胀 1)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补 肺汤 2)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 3)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 肺气胀满多老年,喘咳上气病缠绵, 苏子三子六君子,痰浊壅肺应精选。 越婢桑白适痰热,痰蒙涤痰安宫丸, 平喘补肺金水虚,水泛真武五苓散。 七、肺痨 1)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 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 4)阴阳两虚: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 肺痨正虚瘵虫罹,性属传染慢虚疾, 咳嗽咯血形羸弱,潮热盗汗特征具, 月华丸治肺阴虚,百合秦艽火旺亟, 保真汤主气阴耗,阴阳补天大造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