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3收稿日期:2007-08-30

作者简介:郭风兰(1979-),女,新疆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新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郭风兰

(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54)

摘 要: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等,对新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认为:目前新疆高校参训大学生进入大学的途径主要是通过体育加试和体育特招;大部分参训大学生抱有积极的训练态度和动机;但参训学生参加自治区级以上比赛次数较少,待遇较低。影响参训大学生的主要因素是场地设备不足、经费缺少。针对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新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关键词: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地区;课余体育训练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 on Xinjiang Minority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 niversities P articipating in A fter -school Sports T raining

G uo Fenglan

(C ollege of PE Department ,X injiang N orm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54,X injiang ,China )

Abstract :Through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surveys and interviews ,the paper has investigat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after -school PE training in xinjiang m inority regions as well as its in fluencing factors.The study shows that currently the sports test and special skill of sports are major means for training students to enter universities.M ost training students are highly m otivated and actively inv olved in the training.H owever ,they have less chance to take part in com petitions above the regional level ,and they aren ’t well -paid.The main factors of in fluencing training students are insu fficient sports fields and facilities ,the lack of funding.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have been proposed in the paper to prom ote the development of after -school PE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m inority regions.

K ey w ords :X injiang universities ;in ethnic m inority ;after -school PE training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文以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财经学院、喀什师范学院、伊犁师范学院、石河子大学、昌吉学院、塔里木大学、新疆艺术学院、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等23所学校的体育部门主管领导、运动员学生共计1100人。

1.2 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向主管课余体育训练领导发放问卷22份,回收22份,有效率95.45%。向参训大学生发放问卷1049份,回收942份,有效率92.

46%);数理统计法。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参训学生数量、民族

通过调查20所新疆高校主管领导得出,新疆高校参加课余体育训练的学生总人数为1485人。其中,在调查的15所学校参训学生,收回的871份问卷中,汉族学生564人,其中男生占44.20%;女生占20.55%;维吾尔族学生187人,其中男生占20.09%;女生占1.38%;;由于哈萨克族、回族、蒙

古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人数较少。因此,将这些民族合并为其他民族,这些民族占13.77%。

2.2 新疆高校课余体育训练队运动员来源状况、进入大学

途径

结果显示,新疆高校课余体育训练队运动员的主要来源是中学,占75.09%。有过专业训练经历的队员只占少数比例,但这些经过专业训练的运动员由于进校时就具备较高的运动竞技水平,他们仍然是高校相互竞争特招到本校的主要对象。目前新疆各高校课余体育训练存在生源不平衡的现象,有些学校生源缺乏,有些甚至招不到本校开展课余体育训练项目的运动员,造成不能参加比赛的现象。通过调查了解到,参训学生进入大学途径中,“单招”占总调查人数的

4136%,能够通过“单招”途径进入大学的学生,目前新疆高

校只有石河子大学和新疆师范大学的运动训练专业。通过“体育加试”途径进入大学的学生占被调查人数的43.74%;“特招”占被调查学校的34.21%。此外,还有17.68%的学生是通过正常入学的途径进入大学。

2.3 学生参加课余体育训练的动机、训练的态度

新疆高校学生参加课余体育训练动机排在首位的是“个人爱好”,排在第二位、第三位的分别是“获得好名次,为学校争得荣誉”;“使自身体育才能得到发挥”。这部分学生运动

?

431? 

2008年第24卷第2期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il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2008 V ol 124

N o 12

员抱有积极的训练动机,他们一部分是希望通过课余训练,使自己热爱的运动项目成绩得到提高或发挥自己的体育特长,另一部分人,由于受到学校对比赛成绩和扩大学校知名度为目标的影响,以及认为高校降分录取了自己,就应该发挥自己的体育特长,在比赛中获得好名次,为学校争得荣誉。而有15.16%和11.48%的运动员训练则是“为了完成学校奖牌任务”和“迫于无奈训练”,他们采取消极的训练动机,只是将自己的体育特长当作进入大学的敲门砖,入学后就采取消极应付训练的态度。动机的不同也决定训练态度的不同。在调查中发现,新疆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运动员有25.03%对待训练是持非常积极的态度,积极态度占到72.79%,只有

2.18%对待训练的态度不积极。2.4 运动员参加比赛情况

运动竞赛是反映和考察运动训练效果的主要途径和直

接手段。一定量的比赛次数无论对成长中的运动员,还是对高水平的运动员都是他们运动竞技能力提高的必要保证。从参加自治区级、全国性比赛的运动员人数来看,有42.02%没有参加过,参加过一次大型体育比赛占46.94%,而3次以上的只占2.41%。

2.5 运动员待遇

新疆高校中,只有6所学校设立了运动员单项奖学金,有高达70%的学校没有设立运动员单项奖学金,对取得较好名次的运动员,没有任何物质上的奖励。新疆高校课余体育训练队有45%的学校发放伙食补贴,70%发放集训期间补贴。访谈中了解到学校向运动员发放的伙食补贴及集训期间补贴,大部分都是仅限于比赛和集训期间的伙食补贴,有

50%的学校为运动员发放比赛服装,这些学校大都是新疆高

校课余体育训练开展较好,较重视比赛和知名度较高的学校。此外,新疆一些高等院校虽然组建部分项目的训练队,但是由于前一年的比赛成绩不佳,或由于经费的限制,出现只训练不比赛的现象。

2.6 影响新疆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训练的因素

影响新疆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训练的因素排在前两位的是“场地与器材因素”、“经费投入少”;而“运动成绩很难再提高”、“教练员训练水平高低”分别排在第八、九位。通过调查了解到,新疆高校具有室内体育馆的学校占少数,由于新疆特殊的气候环境,有近半年的时间是严寒的冬天,气温在零下20多度,尤其像篮球、排球这些项目,如果没有室内馆,冬天就难以训练,而像健美操、武术、跆拳道、柔道、拳击等项目都需要常年在室内训练。田径部分项目的一些训练内容到了冬天也需要进馆,而一些学校根本没有可供训练的室内馆,有的室内馆面积小,质量低。室外可供训练使用体育场的数量也相对较少和质量较差,这与学校的训练经费的投放不足有关系。另外,学校对运动员训练、比赛经费投入的程度也影响运动员的训练。

3 结论

1)新疆高校参与课余训练的大学生中,汉族学生占多

数,维吾尔族占21.47%;其他民族占13.77%;参加课余训练的男生多于女生,而少数民族学生,尤其是女生,所占比例较少。

2)新疆高校参加课余体育训练的大学生进入大学途径

主要是通过体育加试和体育特招;新疆高校课余体育训练存在生源不平衡的现象。

3)大部分参训大学生抱有积极的训练态度和动机;参训

学生参加自治区级以上比赛次数较少;参训大学生待遇较低,这些都不同程度的影响学生参加课余体育训练的积极性。

4)影响新疆高校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训练主要是场地

设备不足、经费缺少等因素。

4 建议

1)新疆高校应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运动员管

理激励机制。在训练与比赛成绩方面,对各级比赛获得好成绩,训练刻苦的学生,学校应根据财力制定适当标准给予物质奖励,可设立运动员单项奖学金或奖励学分。同时,注重精神方面的奖励。对平时训练不刻苦,学习成绩差,违犯纪律的参训学生按规定给予相应处罚。运动员自身方面应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和对未来就业的紧迫感,同时营造良好的训练氛围,使学生主动自觉地参加训练和比赛。

2)新疆高校目前只有三所学校课余体育训练队与中学

建立运动员输送关系,绝大多数高校没有自己培养运动员,从而造成运动员来源短缺。在中、小学建立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实行“一条龙”训练计划,各高校在自己的附属中学或其它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立运动员输送关系或由高校教练员负责中、小学生训练,从而解决运动员来源短缺问题。

3)针对新疆高校运动员参赛机会比较有限的特点,新疆

高校应增加比赛机会,各高校进行校际间的友谊赛、训练赛,可以尽可能地安排高校课余训练学生到专业队或体育院校参加平时或周末的测验赛,此外,各高校创造机会,参加其它省市高层次比赛,从而提高训练效果和运动水平。

4)拓宽新疆高校课余训练经费来源渠道,加大对新疆高

校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的投入,是加速新疆高校课余训练工作发展的主要对策和措施。开展课余训练的新疆高校应更新观念,在学校行政拨款的前提下,广开经费渠道,积极自筹资金,与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解决好课余训练的经费问题。

参考文献:

[1]曲宗湖,杨文轩.课余体育新视野[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11.[2]李志红.西北地区普通高校课余体育专项训练现状的调查[J ].中

国学校体育,2003,(6):32.

[3]孙成林.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 ].

湖北体育科技,2006,(1):115-117.

[4]赵晓虎.中小学生参加课余训练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 ].哈尔

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4):107-108.

?

531? 第24卷郭风兰:新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第2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