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一轮复习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

2012届高三一轮复习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
2012届高三一轮复习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

2012届高三一轮复习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

唐代诗歌——感受与共鸣

教材篇目《蜀道难》《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琵琶行》《李商隐诗两首》(《锦瑟》《马嵬(其二)》)

单元目标

1.识记本单元出现的重点词语和文学文化常识。

2.了解并掌握诗歌阅读考查的基本要求和答题规范。

3.掌握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方法以及审题答题规范。

重点难点

目标3

课时安排2课时

一、字音

A组:

噫吁xū鱼凫fú猿猱náo

扪参m?n以手抚膺yīng急暮砧zhēn

朔漠shu?青冢zhǒng渚清沙白zhǔ

荻花dí管弦xián迁谪zh?

虾蟆hámɑ钿头diàn银篦bì

惘然wǎng宵柝tu?吮血shǔn

崔嵬w?i

B组:

飞来横祸hang横绝h?ng横行霸道h?ng

边塞sài塞车sāi敷衍塞责sa

幽咽ya咽喉yān狼吞虎咽yàn

二、字形

(1)以手抚yīng 膺yàn品赝

(2)群山万ha壑一丘之h?貉

(3)落木xiāo xiāo萧萧xiāo洒潇

(4)穷困liáo 潦倒字迹liáo草潦

(5)cāng海桑田沧cāng穹苍

(6)xiāo柝宵凌xiāo霄

三、素材集成

1.《蜀道难》[来源:学科网ZXXK]

(1)素材: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适用话题:面对困境

阐释:蜀道虽难,又怎比得上仕途之险恶。人们说李白豪放洒脱,赐金放还后游于名山大川,诗酒一生。他失意中发豪放之音,抑郁中唱洒脱之歌,终成就一代“诗仙”的美名。一生的游历,半个盛唐都有阴郁的灰色。

2.《杜甫诗三首》

(1)素材: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适用话题:正直

阐释:汉元帝按图招幸宫人,宫人都贿赂画工。王昭君自恃美貌,不肯行贿,被画工丑化,不得皇帝召见。后汉与匈奴和亲,王昭君远嫁塞北,为汉朝和匈奴的和平作出了贡献。(2)素材: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适用话题: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阐释:纵然被画工丑化的苦楚和不得皇帝召见的伤感依旧萦绕于心,但昭君在个人幸福和国家安定之间毅然选择了后者。她离开汉宫,远嫁极北荒漠之地。昭君墓穿越千年时空向我们展示着这个温柔女子的无悔选择。

3.《琵琶行》

(1)素材: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适用话题:给人生“留白”

阐释:这句话表现了这位演奏琵琶的少妇技艺是如此的高超,在乐曲高潮后留一段曲调空白。这样一段空白,却使诗人对曲子意境的理解更加深刻。高超的山水画家在画山水画时也会留下空白。它们不仅不会影响画作的品质,反而会增加其价值。生活也是如此,留一点空白将会更加精彩。

(2)素材: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来源:学|科|网]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适用话题:沟通与理解[来源:学&科&网Z&X&X&K]

阐释:江州司马,出官二年,依然恬然自安;但听到琵琶女用真情弹奏出的仙乐后,也不禁感迁谪之意,泪湿青衫。真情是事物的灵魂,有了它,琵琶音才能打开白乐天的心扉,触动他心中那根绷紧的弦;有了它,《琵琶行》才能穿越历史的天空,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4.《李商隐诗两首》

(1)素材: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适用范围:理想类话题

阐释:中唐诗人戴叙伦曾说:“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李商隐化用其意,表示美好愿望终如蓝田之烟云,可望而不可即。

(2)素材: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适用话题:逸豫可以亡身

阐释:唐玄宗晚年沉迷于享乐,“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于是渔阳鼓动起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在马嵬坡“空闻虎旅传宵柝”。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考点解读】

进行诗歌鉴赏,第一步应对诗歌进行整体感知,对其表达的感情有一个大体的把握,要明确这样一点: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都是为抒发感情服务的。[来源:Z|xx|https://www.360docs.net/doc/f15083943.html,]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并借以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诗歌作品中的人物、事件、自然景物和具体生活环境都是形象。对于叙事诗而言,诗中的“人”和“事”是形象;对于写景诗状物诗而言,诗中的“景”和“物”是形象;对于抒情诗而言,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就是形象。诗歌中的形象既指人物形象(包括诗人“我”的形象),更多的是指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形象。

高考鉴赏古诗形象试题主要有分析意象试题和分析意境试题两类。分析意象试题主要有两种设题方式:(1)要求分析意象特征;(2)要求分析意象的寓意或情感。分析意境试题主要有三种设题方式:(1)要求分析意境中的“境”,就是分析意境中景的因素,题干中常含有“画面”“情景”“图象”“景象”等要求描绘诗句展现的画面要求语;(2)分析意境中的“意”就是要求分析意境中蕴含的情感或寓意;(3)分别分析意境中的“境”和“意”就是既要分

析意境中“情”的因素,题干中常同时含有“画面”和“感情”两个词语,或“景与情”等要求语。

其答题模式为:①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②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③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能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等;④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高考考查一般有炼字、句子和语言特色等几个方面。

在高考考查中,炼字型考题的提问方式有:“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其一般答题模式为: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②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③展开联想和想像,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摹景象;④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对句子的考查的提问方式有:“这句诗好在哪里?”“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和作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解答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句诗可能是写景的,可能是抒情的,可能是写人的。写人的方法包括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等。理解一句一定要联系上下句并结合全诗进行。

其答题模式为:①阐明语表义,有时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诗化翻译);②分析诗句在写景或抒情或写人方面的表达作用。③简要说明艺术效果。

对语言特色分析的考查有以下几种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想到: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这类题要求学生最好能知人论事,因为不同的作者语言风格不一样,如李白雄浑飘逸而杜甫则是沉郁顿挫。但有时候我们不熟悉作者也可以从诗中读出语言风格,有的晓畅明快,有的民歌风味十足等等。

其答题模式为:①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简练传神、凝练沉郁、入木三分、炼字精巧、一字传神、对仗工稳、语近情遥、庄谐俱见……);②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③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表现手法,主要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的巧妙运用。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渲染、对比、想象、联想、借古讽今、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虚实相生、动静相宜、正反结合、情景交融等。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一是要能辨识所使用的技巧,二是要分析其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歌思想内容所起的作用。从高考试题来看,主要是要求赏析其表达的效果和作用。

提问方式有:“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想到: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首先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其次,要对诗句进行全面多角度分析。

其答题模式为:①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修辞手法:正反对比、巧用比喻、妙用比拟、夸张得体等。表现手法:衬托、对比、虚实、大小等);②结合诗句分析,何以见得是用了这种手法;③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旨意。

【考题例析】

(2011年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琅琊溪①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②槎(ch 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8.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来源:学科网]答:

答案: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玡山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在鉴赏本诗过程中,要细读诗文,把握意象和意象的特点,即可迅速概括出画面内容,根据意象描写的意境特点,可探求作者寓于其中的思想感情。大多数写物的诗歌,要么抒发对物之情,要么表达托物之志。本诗歌就是属于抒情类的。如果考生能看到了几幅画面的生动美丽,就能领会作者的快乐和悠然。但是本题所给的注解不但不能对诗人的思想感情起到提示作用,反而对考生的正确理解其思想感情起到干扰作用。有的同学不去透彻地理解文本,只片面地去做知人论世的解读,一看到“被贬”就“伤感”,从而造成对诗歌情感的误解。文本的解读能力,是理解文本的最重要的能力。

9.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4分)

答:

答案:实写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表达技巧”一般从四个层面去理解,分别是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谋篇布局手法等。虽然本诗也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但是本试题从“虚实结合”考查,角度较小,要求考

生对这些表达技巧的理解要深入,表达要准确。本试题的难点在于“虚实结合”的手法,属于常见的技法中不常见的那一类,知识掌握不扎实、不深入的话,有可能表达不到位。本题得分点在两个方面:手法运用分析和运用效果分析。虚实结合是中国古典诗歌中重要的手法之一,它形式多种多样。就本题来说大致有这样一些形式:①山花为实,山春为虚;②眼见花漂流溪为实,想象溪源远近为虚;③具象花漂流溪为实,抽象山水之美为虚;④描摹花漂流溪为实,抒发喜爱之情为虚;⑤渲染流水落花为实,侧面衬托溪流为虚。虚实结合的作用,是实虚互衬,可以使诗意蕴藉含蓄;又可以开拓诗境,丰富诗歌内涵。

【定点训练】

1.(2011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论文:此处指论诗。

(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分)(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分)

(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3分)

2.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端居①

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1)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

(2)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来源:Z,xx,https://www.360docs.net/doc/f15083943.html,]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暮过山村(唐)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

(1)作者在首联怎样描绘了山村景象?(5分)

(2)结合全文看,作者内心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

4.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3)题。(17分)[来源:学#科#网]

早兴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睡觉①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①觉:醒。

(1)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本诗语言浅显平实,给读者清新自然之感。

B.首联用“晨光”与“开门鼓”交代时间之早。

C.颔联以犬和鸟的表现描绘清晨兴旺之景。[来源:学§科§网Z§X§X§K]

D.尾联“乡梦不多成”呼应“心空”,点明主旨。[来源:Z+xx+https://www.360docs.net/doc/f15083943.html,]

(2)同是写春天的景致,白居易的《早兴》与李华的《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3)、《早兴》一诗中无一“春”字,但全诗字里行间处处都洋溢着春天的气息。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一下诗人究竟是怎样体现春天的。不少于200字。(10分)

第二单元唐代诗歌——感受与共鸣

参考答案

【定点训练】

1.(1)参考答案:才思、诗风、诗品;卓异不凡。或“思不群”“比庾信”“比鲍熙”;“诗无敌”。

解析:“三个方面”,应为概括性的名词,“高度评价”则为概括性的形容词。

(2)参考答案: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李白的浓浓思念之情。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解析:这首诗如果考生没有学过,单凭注解做起来是很难的,因为现代考生没这个实践,也不会去想象。如是理解这一联的,思想感情答“离愁别恨”,表现手法答“拟人”、“象征”、“对偶”也应算为正确。

(3)参考答案:作者先从李白的诗歌才华写起,交待思念的缘由;而后顺理成章地抒写自己对李白的思念之情;为此而表达再次相逢论诗的愿望。层层铺垫,又环环相扣,情感真挚。

解析:回答这个问题,得先明确“构思脉络”的意思,它是行文的思路,也就是文章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这样的思路有什么好处,所以它往往对应着文章的层次以及题目所配给的分值。审好题,方能答好题。本诗可分三层,而且层次清晰,此题应该是好答的。

2.(1)参考答案:不能换成“对”或其它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用“对”或其它词难以达到这种表达效果。如果认为用“对”或其它词好,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参考答案: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从其他角度(如互文手法)回答,言之成理也可。)

3.(1)、参考答案:起句从听觉(1分)形象写起,诗人路过一个山村,远远便闻到山涧的潺潺流水声;在“数里”的范围内能清晰地听到细微的水声,可见山区的寂静凄冷(1分)。次句为视觉描写(1分),映在眼帘的是稀稀落落的人家──“山家少四邻”,生动地渲染出山村的萧索而冷落的氛围(1分)。勾勒出一幅荒凉的山村远景(1分)。

(2)、参考答案:诗的开局以“寒水”“少四邻”写起渲染荒凉景象(1分),给人以寂静清冷之感(1分);三四句以“怪禽啼叫”、“落日恐人”描摹山区萧瑟阴森的景象(1分),给人以恐惧不安之感(1分);五六句写初月高悬,烽火不过秦地,描绘了山区的寂静平安(1分),给人以平静心安之感(1分);七八句隐隐约约地看到山村人家宅边常种的桑柘树和茅舍上升起的袅袅轻烟,先前的惊惧心情渐渐平静下来(1分),转而产生一种欢欣喜悦的感情(1分)。(第三点可不答)[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4.(1)【参考答案】C描绘的不是清晨兴旺之景,而是以犬和鸟的不同表现写出了“天由雨转晴”的变化,透露出春天的气息。

(2)【参考答案】《早兴》通过晨曦、鼓声以及对春天极为敏感的两个动物--活泼的小狗和小鸟的传神刻画烘托出早春的气息(1分),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即将来临时内心的激动喜悦之情(1分)。而李华的《春行即兴》则是借城下的萋萋野草、城外的涧水、枉自开落的山花和徒然鸣啭的春鸟(1分)衬托出诗人内心深处感物伤时的深沉慨叹。(1分)

(3)【参考答案】这首小诗,反映了诗人在春天即将来临时内心的激动喜悦之情。诗人没有直接写春天,而是从晨光写起,有道是“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诗人一大早就醒来了,此时晨光初照,屋室通明,早衙鼓正开始咚咚地敲响;大概是天气转暖、大地变得潮湿的缘故吧,那在台阶上贪睡的小狗儿也摆摆尾巴,懒洋洋地爬起来;而一向活泼的小鸟更不会放过这可爱的时光,正在窗前叽叽喳喳不停地欢叫着,似乎是在向人们报告着美好天气的到来,催促着人们早早起床。这四句通过晨光、鼓声以及对春天极为敏感的两个动物--犬、鸟的传神刻画,在紧扣“早”字主旨的同时,又隐隐透露出春天的气息。

诗歌的后半部分表现了诗人在这样春天气息越来越浓郁的环境下,产生的轻松愉快之感。“半销宿酒头仍重”,春宵佐以美酒,自是人生一大乐事,以致诗人忘了自身的酒量,开怀畅饮,一醉方休,到次日早晨起来尚有头重脚轻之感。“新脱冬衣”表明正是早春气候,脱去冬衣会令人轻松爽快,所以说“体乍轻”。“体乍轻”而“头仍重”,值此酒意未竟消之际,当有头重脚轻、飘飘无定之感。这既是实写酒意未消时身体真实的感觉,同时又何尝不是美好的春色令诗人陶醉了呢?正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在这样的境界中,他忘记了一切忧愁和烦恼,以致于“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这两句照应诗题,写夜间因为没有乡梦撩人愁思,睡醒后心境空明。暗示出诗人的身心已完全被春天的气息所感染,他又迎来了一个明媚的春天。

全诗无论是前四句写诗人在早晨的所闻所见,还是后四句抒发对早春气象的感受,都笔致轻灵素淡,充满着情趣,字里行间,融注着诗人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

高中数学必修三导学案:3.1.2

§3.1.2 概率的意义 课前预习案 教材助读 阅读教材113-118页,完成下列问题 1.概率的正确理解: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的度量,事件A的概率P(A)越大,其发生的可能性就越;概率P(A)越小,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就越 . 2.概率的实际应用:知道随机事件的概率的大小, 有利我们做出正确的 ,还可以解决某些决策或规则的正确性与公平 性. 3.游戏的公平性:应使参与游戏的各方的机会为等可能的, 即各方的相等,根据这一要求确定游戏规则才是的. 4.决策中的概率思想:以使得样本出现的 最大为决策的准则. 5.天气预报的概率解释:降水的概率是指降水的这个随机事件出现的 ,而不是指某些区域有降水或能不能降水. 6.遗传机理中的统计规律: (看教材P118) 课内探究案 一、新课导学 1、阅读课本p113“思考”,讨论其结果: 2、问题1:抛掷10次硬币,是否一定是5次“正面朝上”和5次“5次反面朝上”? 3、问题2:有四个阉,其中两个分别代表两件奖品,四个人按排序依次抓阉来决定这两件 奖品的归属.先抓的人中奖率一定大吗? 二、合作探究 探究1:概率的正确理解 问题1:有人说,既然抛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的概率为0.5,那么连续两次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一定是一次正面朝上,一次反面朝上。你认为这种想法正确吗? 试验:让我们做一个抛掷硬币的试验,观察它落地时的情况。 每人各取一枚同样的硬币,连续两次抛掷,观察它落地后的朝向,并记录下结果,填入下表。重复上 面的过程10次,把全班同学试验结果汇总,计三种结果发生的频率。 事实上,“两次均反面朝上”的概率为,

“两次均反面朝上”的概率为,“正面朝上、反面朝上各一次”的概率 为。 问题2:有人说,中奖率为 1/1000的彩票,买1000张一定中奖,这种理解对吗? 探究2:游戏的公平性 问题3:在一场乒乓球比赛前,必须要决定由谁先发球,并保证具有公平性,你知道裁 判员常用什么方法确定发球权吗?其公平性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探究3:决策中的概率思想 思考:如果连续10次掷一枚骰子,结果都是出现1点,你认为这枚骰子的质地是均匀的,还是不均匀的?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探究4:天气预报的概率解释 思考:某地气象局预报说,明天本地降水概率为70%,你认为下面两个解释中哪一个能 代表气象局的观点?明天本地有70%的区域下雨,30%的区域不下雨?明天本地下雨的机会 是70% 思考:遗传机理中的统计规律 你能从课本上这些数据中发现什么规律吗? ※典型例题 例1某中学高一年级有12个班,要从中选2个班代表学校参加某项活动。由于某种原因,一班必须参加,另外再从二至十二班中选1个班.有人提议用如下的方法:掷两个骰子 得到点数和是几,就选几班,你认为这种方法公平吗?哪个班被选中的概率最大? 例2 为了估计水库中的鱼的尾数,先从水库中捕出 2 000尾鱼,给每尾鱼作上记号(不影响其存活),然后放回水库.经过适当的时间,让其和水库中其余的鱼充分混合,再从水 库中捕出500尾鱼,其中有记号的鱼有40尾,试根据上述数据,估计这个水库里鱼的尾数.

高中生物必修二导学案第一章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知识梳理】 一、为什么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容易成功?(观察图1-1,1-2,1-3,总结选用豌豆的优点) 1. 豌豆传粉(且闭花受粉),结果是:自花传粉(自交),产生; 自交: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自花传粉,也叫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 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套袋(防止其它花粉的干扰)—授粉(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花的柱头上),获得真正的杂种; 父本:供应花粉的植株叫父本(♂) 母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母本(♀) 正交、反交:若甲作父本、乙做母本为正交,反之为。 2. 具有稳定遗传、的性状,如豌豆茎的高度有悬殊的差异,通过观察很容易区分,进行统计。 性状:是指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如:豌豆茎的高矮。 相对性状是指一种_____ _的____ __性状的____ _表现类型。如:_____________ 。 设问:豌豆有多对相对性状,孟德尔做杂交实验时是同时观察的吗?他先观察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并对此进行分析。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观察图1-4) P 纯种的高茎豌豆×纯种的矮茎豌豆 ♀(♂)↓♂(♀) F1高茎豌豆 ↓自交 F2 高茎豌豆矮茎豌豆 3 :1 思考: F1为什么表现出高茎,没有表现出矮茎的性状? F2为什么又出现了矮茎?且统计是3:1的数量比?这比值是偶然的吗?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产生的F1中__________ _的性状叫显性性状。而 _______________ 的性状叫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指在______ _后代中,同时显现出________ _和_________ _的现象。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孟德尔在观察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果断地摒弃了前人融合遗传的观点,通过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提出了如下假说: (1)性状是由_________ 决定的。遗传因子不融合、不消失。 显性性状: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用大写D表示) 隐性性状: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用小写d表示)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___________存在。 纯合子是指_________________的个体。如:纯种高茎豌豆:DD;纯种矮茎豌豆:dd 纯合子表现出来的性状能稳定遗传,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 杂合子指_________________的个体,如:F1高茎豌豆:Dd 杂合体表现出来的性状不稳定遗传,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______)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的。 2、观察遗传分析图解图1-5 思考: F1形成的雌雄配子种类、比值都相等。两种雌配子和两种雄配子结合机会______,因此F2便有了____、_____、_____三种基因组合,比例为_______ ,在性状上则近于高:矮=________。 [记忆节节清] 性状:生物体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显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不显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杂种的自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遗传因子不融合、不消失。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历史必修三学案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一 “顺乎世界之潮流” 一、【课程标准】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 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二、课前——结构化预习,自主生疑 完成本节基础知识回顾 三、课中----合作探究、互动解疑 (一)图说历史 1841年魏源编成《海国图志》一书,后传入日本。值得反思的是,在中国,20年间《海国图志》只印了不到10000册;在日本,1859年间,同样一本书价格涨了3倍,成为日本朝野上下革新内政的 “有用之书”。半个世纪后,梁启超先生说,日本 明治维新的前辈们,“皆为此书所刺激,间接以演尊攘维新之活剧”。 《海国图志》在中日两国的不同际遇值得我们思考。 (二)互动解疑 1.什么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有何积极影响? 2.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的主张有何异同? 3.归纳l9世纪至20世纪初中国主流思想的演进。 (三)课堂总结: 四、课后----内化迁移 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清大学士倭仁说:“天下之大,不患无才。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精其术者,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正气为之不伸,邪氛因而弥炽。数年之后,不尽趋中国之众成归于夷不止。”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47 材料二李鸿章说:“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无事则嗤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者已数百年。”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25 材料三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重技艺。别考课,使人尽其才……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初刊自序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倭仁的观点,归纳其所持观点的理由。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李鸿章的观点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李鸿章的观点。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派别的观点?在“富强之本”的认识上,这一派别又有哪些新的主张? (4)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近代中国人在对待“西学”认识上的发展趋势。 2.(选做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源把向西方学习这个近代社会的重大课题,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简洁语言作了高度概括,明确了学习敌人是为了战胜敌人的辨证关系,时富国强兵以御外侮的道路,作了比较深入的探索,在近代中国思想界留下了前进的足迹,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二士大夫阶级都以为法制是祖宗的法制,先圣先贤的法制,历代相传,绝不可变更的。康有为知道非先打破这个思想的难关,变法就无从下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导学案 简单随机抽样

2.1 随机抽样 2.1.1 简单随机抽样 1.问题导航 (1)什么叫简单随机抽样? (2)最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哪两种? (3)抽签法是如何操作的? (4)随机数表法是如何操作的? 2.例题导读 通过教材中的“思考”,我们了解抽签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1.简单随机抽样的定义 设一个总体含有N 个个体,从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n 个个体作为样本(n ≤N),如果每次抽取时总体内的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就把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 2.简单随机抽样的分类 简单随机抽样? ????抽签法(抓阄法)随机数法 3.随机数法的类型 随机数法?????随机数表法随机数骰子法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法 1.判断下列各题.(对的打“√”,错的打“×”) (1)在简单随机抽样中,某一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与第几次抽取有关,第一次抽到的可能性最小;( )

(2)有同学说:“随机数表只有一张,并且读数时只能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读取,否则产生的随机样本就不同了,对总体的估计就不准确了”.() 解析:(1)在简单随机抽样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相等,与第几次抽取无关; (2)随机数表的产生是随机的,读数的顺序也是随机的,不同的样本对总体的估计相差并不大. 答案:(1)×(2)× 2.某校期末考试后,为了分析该校高一年级1 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从中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的成绩单,就这个问题来说,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1 000名学生是总体 B.每名学生是个体 C.每名学生的成绩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 D.样本的容量是100 解析:选D.该问题中,1 000名学生的成绩是总体,每个学生的成绩是个体,抽取的100名学生的成绩是样本,样本的容量是100. 3.抽签法的优点、缺点各是什么? 解:优点:简单易行,当总体个数不多的时候搅拌均匀很容易,每个个体有均等的机会被抽中,从而保证样本的代表性.缺点:当总体个数较多时很难搅拌均匀,产生的样本代表性差的可能性很大. 1.简单随机抽样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有两种选取个体的方法:放回和不放回,我们在抽样调查中用的是不放回抽样,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抽签法和随机数法.2.随机数表法的优点与抽签法相同,缺点上当总体容量较大时,仍然不是很方便,但是比抽签法公平,因此这两种方法只适合总体容量较少的抽样类型. 3.简单随机抽样中每个个体入样的可能性都相等,均为n/N,但是这里一定要将每个个体入样的可能性、第n次每个个体入样的可能性、特定的个体在第n次被抽到的可能性这三种情况区分开来,避免在解题中出现错误.

(完整word)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学案,推荐文档

必修② 遗 传 与 进 化

问题探究:红牡丹与白牡丹杂交的后代开的花,会是什么颜色? 知识目标: 1. 杂交常识: ①杂交的操作方法:P3 图1-2. ②孟德尔选豌豆做遗传实验的原因:豌豆是传粉受粉的植物,还具有易于 区分的。 ③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的不同表现类型,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2.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P4 左上角图1-4):你从杂交实验图中发现了什么问题?有 什么规律吗? 3.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请完成下列假说的内容并用遗传图解释) ①假说内容: a.生物的性状是由决定的。 b.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存在的。 c.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彼此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 子中。配子中只含有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d.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的。 ②.遗传图解:(能力目标) 4.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 5.分离定律:在生物的细胞中,控制着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作业: 1. 请列举出你在本节内容中所见到的新的专业术语并加以理解。 2.P8 基础题及资料上相关试题。

问题探讨:观察P9 左上角的奶牛场图片,思考怎样才能培育出既产奶多又生长快的奶牛? 知识目标: 1.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①.画出遗传图并作出分析,首先看该现象是否遵循分离定律? ②.该现象是否有其他规律存在? 2.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请用棋盘法画出遗传分析图): 3. 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请用测交图解说明): 4.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 5.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自己总结): 6.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发现: ①.遗传因子=基因 ②.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③.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④.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 A 和a。 能力目标: 总结计算杂交后代表现型和基因型种类的方法;灵活掌握运用自由组合定律。 作业: P12-13 基础题和拓展题.

统编版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 第5课 导学案

第5课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导学案) 【基础扫描】 一、古代印度文化:古代印度文化的主要成就有哪些?简述其传播的情况。 (1)成就: ①思想:出现制度和教,严格规定社会等级制度;前6世纪, 教形成,提倡“众生平等”和忍耐顺从;4世纪时,教开始兴起,后发展成为印度的主要宗教。 ②文学:有《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两部史诗。 ③艺术:佛塔、石柱、石窟都是艺术。 ④数学:发明“数字”和进位计算法。 (2)传播: ①公元前后,开始传播到东南亚,对东南亚产生广泛影响。 ②佛教文化、巴利文对东南亚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二、古代朝鲜文化(东亚):古代朝鲜文化的主要成就有哪些?简述中朝联系的情况。 (1)成就: ①科技和文艺:634年修建了台;12世纪完成《》是朝鲜半岛现存最早的正史;13世纪开始使用活字印刷。 ②创制了本民族文字“”。音乐歌舞出名。 (2)中朝联系: ①教、教和学都从中国传入朝鲜,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②在朝鲜半岛长期使用,朝鲜乐舞传到中国中原地区。 三、古代日本文化(东亚):古代日本文化的主要成就有哪些?简述中日联系的情况。 (1)成就: ①思想:约9000年前,日本逐渐发展。12世纪后,逐渐形成。 ②文学:诗歌集《》和小说《》享誉世界文坛。 ③建筑和艺术:法隆寺;大和绘和浮世绘;茶道。 (2)中日交往:9世纪形成了“文字”;中国的制度、儒学、佛教等影响了日本文化的发展。 四、美洲印第安文化:印第安人培育出的农作物有哪些?印第安文化的代表是哪几个?分别说出他们的主要文化成就。后来,印第安文化急剧衰亡的原因是什么? (1)农作物:印第安人培育出、、、南瓜、甘薯、辣椒、可可和烟草等农作物。 (2)三种代表文化及主要成就:文化、文化和文化。 ①3—10世纪,玛雅文明达到高度繁荣:创造了文字,发明了 “历”,创造出进位法。 ②12世纪后,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的文化走向繁荣。 ●阿兹特克人:使用文字,制作陶器、石雕、木刻和金银首饰。 ●印加人:建造庙,能使用,制定了历和历。 ③宗教上,多神崇拜,都建造了金字塔。玛雅人创拜神,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崇拜神。 (3)急剧衰亡:16世纪后,印第安文化急剧衰亡。原因:开辟后,殖民者的入侵。 【重点聚焦】

2017年最新高中数学必修5全册导学案及章节检测含答案

2016-2017学年高中数学必修五 全册导学案及章节检测 目 录 1.1.1 正弦定理(一) ............................................................................................................. 1 1.1.1 正弦定理(二) ................................................................................................................ 5 1.1.2 余弦定理(一) ............................................................................................................. 9 1.1.2 余弦定理(二) ........................................................................................................... 13 1.2 应用举例(一) ................................................................................................................. 18 1.2 应用举例(二) ................................................................................................................. 24 第一章 解三角形章末复习课 ............................................................................................... 30 第一章 解三角形章末检测(A ) ........................................................................................ 35 第一章 解三角形章末检测(B ) ........................................................................................ 42 2.1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一) ................................................................................... 50 2.1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二) ................................................................................... 54 2.2 等差数列(一) ............................................................................................................... 59 2.2 等差数列(二) ............................................................................................................... 63 2.3 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一) ........................................................................................... 67 2.4 等比数列(一) ............................................................................................................... 76 2.4 等比数列(二) ............................................................................................................... 80 2.5 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二) ........................................................................................... 88 数列复习课检测试题 ............................................................................................................. 93 数列习题课(1)检测试题 ................................................................................................... 98 数列习题课(2)新人教A 版必修5 .................................................................................. 102 数列章末检测(A )新人教A 版必修5 .............................................................................. 106 数列章末检测(B )新人教A 版必修5 .............................................................................. 112 第二章 数 列 章末检测(B) 答案 ............................................................................. 115 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 120 3.2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一) ................................................................................... 125 3.2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二) ................................................................................... 130 3.3.1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 ......................................................................... 134 3.3.2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一) . (140) 3.3.2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二) (146) 3.4 ≤a +b 2(二) (157) 第三章 不等式复习课 ......................................................................................................... 161 第三章 不等式章末检测(A ) .......................................................................................... 167 第三章 不等式章末检测(B ) (174)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DNA分子结构导学案

第二节 DNA 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学习目标】 1、概述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2、制作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3、讨论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历程。 【学习重点】 1、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2、制作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学习难点】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知识链接】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知识框架】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1、模型名称: 模型 2、构建者:美国生物学家 和英国物理学家 3、构建依据 (1)DNA 分子是以4种 为单位连接而成的长链,这4种脱氧核苷酸分别含有 四种碱基。 (2)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的DNA 衍射图谱表明DNA 分子呈 结构。 (3)查哥夫测定DNA 的分子组成,发现腺嘌呤(A )的量总是等于 的量; 的量总是等于 的量。 模型构建1:脱氧核苷酸 在DNA 分子中,由于组成脱氧核苷酸的碱基有4种 (A 、G 、C 、T ),因此,构成DNA 分子的脱氧核苷酸也有4种 它们的名称是: 1 2 3 4 模型构建2:脱氧核苷酸链

模型构建3:DNA 双链(平面结构) 模型构建4:DNA 双螺旋结构 (1)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特点 1>、 2>、 3>、 (2)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所以:DNA 分子中A=T G=C (3)DNA 特点 ①稳定性: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形成的基本骨架和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不变;碱基对之间的氢键和两条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空间螺旋加强了DNA 的稳定性 ②多样性:一个最短的DNA 分子也大约有4000个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有44000,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构成了DNA 分子的多样性。(4n ,n 是碱基对的数目) 碱基对的这种排列顺序代表着 ③特异性:每个DNA 分子中碱基对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每个DNA 分子的特异性。 (4)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 规律一:互补碱基两两相等,即A =T ,C =G 规律二:两不互补的碱基之和比值相等,(A+G )/(T+C )=(A+C )/(T+G )=1规律三:任意两不互补的碱基之和占碱基总量的50%,即(A+C )%=(T+G )%=50% 规律四:DNA 分子的一条链上(A+ T )/(C+ G )= a ,(A+ C )/(T+ G )=b ,则该链的互补链上相应比例应分别为a 和1/b 。 A T G C A T G C 1是: 1 2 2是: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 第一节 百家争鸣 导学案设计

一、《百家争鸣》学案 【学习目标】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主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学习重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学习难点】联系相关史实,判断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主要意义 【自主探究】: 一:“百家争鸣”的背景 1、经济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政治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阶级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思想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儒学及其代表人物(代表_______________利益) 1、孔子:_____时期,提出___和______,政治主张____________;教育主张________________ 2、孟子:_____时期,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_____时期,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老庄之学(代表______________利益) 1、老子:______时期,政治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哲学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______时期,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法家思想(代表______________利益) 1、代表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悝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商鞅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韩非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家思想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墨家的主张(代表_______________利益) 1、墨家学说主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百家争鸣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挑战自我】 1.《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鲁卿),‘八佾’(yì,是奏乐舞蹈的行列。按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能用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材料表明孔子强调( ) A. 仁爱思想 B. 忠恕之道 C. 等级秩序 D. 以德治民 2.“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这跟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 而合。这位思想家是() A. 老子 B. 墨子 C. 韩非子 D. 孙膑 3.春秋战国时期世道衰微,孔子因此提出了“礼”的思想,孟子更为“礼”寻到了颇为深刻的人性依据。这个 依据是 A. 民贵君轻 B. 人性本善 C. 重义轻利 D. 浩然之气 4.史书记载,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后回家,看到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乎?不问马。” 这体现了孔子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精品学案-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教学设计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能力目标: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 尝试设计杂交实验的设计。 情感目标: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 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 3.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假说——演绎法。 [教学过程]:遗传,俯拾皆是的生物现象,其中的奥秘却隐藏至深。人类对它的探索之路,充满着艰难曲折,又那么精彩绝伦! 让我们从140多年前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循着科学家的足迹,探索遗传的奥秘。 融合遗传: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介于双亲之间的形状。讨论:按照上述观点,当红牡丹与白牡丹杂交后,子代的牡丹花会是什么颜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为什么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容易成功?(观察图1-1,1-2,1-3,总结选用豌豆的优点) 1. 豌豆传粉(且闭花传粉),结果是:自花传粉(自交),产生; 自交: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自花传粉,也叫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 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套袋(防止其它花粉的干扰)—授粉(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花的柱头上),获得真正的杂种; 父本:供应花粉的植株叫父本(♂)母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母本(♀)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导学案 2.3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2.3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1.问题导航 (1)相关关系分为哪两种? (2)什么叫散点图? (3)什么叫回归直线?求回归直线的方法及步骤是什么? 2.例题导读 通过对例题的学习,(1)学会如何作散点图;(2)学会如何用散点图判断两个变量是否相关;(3)掌握求回归直线方程的方法;(4)熟悉回归直线方程的实际应用. 1.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 (1)散点图:将样本中n 个数据点(x i ,y i )(i =1,2,…,n )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得到的图形. (2)正相关与负相关 ①正相关:散点图中的点散布在从左下角到右上角的区域. ②负相关:散点图中的点散布在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区域. 2.回归直线的方程 (1)回归直线:如果散点图中点的分布从整体上看大致在一条直线附近,我们就称这两个变量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这条直线叫做回归直线. (2)回归方程:回归直线对应的方程叫回归直线的方程,简称回归方程. (3)最小二乘法 求回归直线方程y ^=b ^x +a ^ 时,使得样本数据的点到回归直线的距离的平方和最小的方法叫做最小二乘法.

b ^ = ∑ n i=1 (x i-x - )( y i-y - ) ∑ n i=1 (x i-x - )2 = ∑ i=1 n x i y i -nx - y - ∑ i=1 n x2i- n x -2 a ^ =y - -b ^ x - 其中,b ^ 是回归方程的斜率,a ^ 是回归方程在y轴上的截距. 1.判断下列各题.(对的打“√”,错的打“×”) (1)线性回归方程必经过点(x - ,y - );() (2)对于方程y ^ =b ^ x+a ^ ,x增加一个单位时,y平均增加b ^ 个单位;() (3)样本数据中x=0时,可能有y=a ^ ;() (4)样本数据中x=0时,一定有y=a ^ .() 解析:根据回归直线方程的意义知,(1)(2)都正确,而(3)(4)中,样本数据x=0时,y的值可能为a ^ ,也可能不是a ^ ,故(3)正确. 答案:(1)√(2)√(3)√(4)× 2.判断下列图形中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是() 解析:选C.A、B为函数关系,D无相关关系. 3.下列关系中,有相关关系的是________. ①正方形的边长与面积之间的关系; ②水稻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关系; ③人的身高与年龄之间的关系. 解析:①正方形的边长与面积之间的关系是函数关系.②水稻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关系不是严格的函数关系,但是具有相关性,因而是相关关系.③人的身高与年龄之间的关系既不是函数关系,也不是相关关系,因为人的年龄达到一定时期身高就不发生明显变化了,因而它们不具备相关关系.答案:②

高中数学必修三程序框图导学案及课后作业加答案

1.1.1 算法的概念 【学习要求】 1.了解算法的含义,体会算法的思想; 2.能够用自然语言描述解决具体问题的算法; 3.理解正确的算法应满足的要求; 4.会写出解线性方程(组)的算法、判断一个数为质数的算法、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根的算法. 【学法指导】 通过分析、抽象、程序化二次方程消去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思想,发展有条理地清晰地思维能力,提高算法素养;发展对具体问题的过程与步骤的分析能力,发展从具体问题中提炼算法思想的能力. 【知识要点】 2.算法与计算机 计算机解决任何问题都要依赖于 ,只有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分解为若干个 ,即 ,并用计算机能够接受的“ ”准确地描述出来,计算机才能够解决问题. 【问题探究】 [问题情境] 赵本山和宋丹丹的小品《钟点工》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宋丹丹:要把大象装入冰箱,总共分几步?哈哈哈哈,三步.第一步,把冰箱门打开;第二步,把大象装进去;第三步,把冰箱门带上. 探究点一 算法的概念 问题1 一个大人和两个小孩一起渡河,渡口只有一条小船,每次只能渡1个大人或两个小孩,他们三人都会划船,但都不会游泳.试问他们怎样渡过河去?请写出一个渡河方案. 小结 广义地说,算法就是做某一件事的步骤或程序.菜谱是做菜肴的算法,洗衣机的使用说明书是操作洗衣机的算法.在数学中,主要研究计算机能实现的算法,即按照某种步骤一定可以得到结果的解决问题的程序. 问题2 在初中,对于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你学过哪些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 x -2y =-1 ① 2x +y =1 ②的具体步 骤是什么? 问题3 写出求方程组???? ? A 1x + B 1y + C 1=0 ①A 2x +B 2y +C 2 =0 ②(A 1B 2-B 1A 2≠0)的解的算法. 问题4 由问题3我们得到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公式,利用此公式可得到问题2的另一个算法,请写出此算法. 小结 根据上述分析,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可以分为三、四或五个步骤进行,这些步骤就构成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个“算法”.在数学中,按照一定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和有限的步骤称为算法.从以上问题中我们看到某一个问题的算法不唯一. 探究点二 算法的步骤设计 例1 设计一个算法,判断7是否为质数. 分析1 质数是怎样定义的? 分析2 根据质数的定义,怎样判断7是否为质数? 问题1 根据分析1、分析2写出例1的解答过程. 跟踪训练1 设计一个算法,判断35是否为质数. 问题2 要判断整数89是否为质数,按照例1的思路需用2~88逐一去除89求余数,需要87个步骤,这些步骤基本是重复操作,如何改进这个算法,减少算法的步骤呢? 问题3 判断一个大于2的整数是否为质数的算法步骤如何设计? 例2 写出用“二分法”求方程x 2-2=0(x >0)的近似解的算法. 小结 算法的特点:(1)有穷性:一个算法应包括有限的操作步骤,能在执行有穷的操作步骤之后结束. (2)确定性:算法的计算规则及相应的计算步骤必须是确定的. (3)可行性:算法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的基本操作,并能得到确定的结果. 跟踪训练2 求2的近似值,精确度0.05. 【当堂检测】 1.看下面的四段话,其中不是解决问题的算法是________. (1)从济南到北京旅游,先坐火车,再坐飞机抵达; (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是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3)方程x 2-1=0有两个实根; (4)求1+2+3+4+5的值,先计算1+2=3,再计算3+3=6,6+4=10,10+5=15,最终结果为15. 2.已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为a ,b ,求斜边长c 的一个算法分下列三步: (1)计算c =a 2+b 2; (2)输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a ,b 的值; (3)输出斜边长c 的值. 其中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 【课堂小结】 算法是建立在解法基础上的操作过程,算法不一定要有运算结果,答案可以由计算机解决,算法没有一 个固定的模式,但有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1)符合运算规则,计算机能操作; (2)每个步骤都有一个明确的计算任务; (3)对重复操作步骤返回处理; (4)步骤个数尽可能少; (5)每个步骤的语言描述要准确、简明. 【课后作业】

高一生物必修二导学案

高一生物必修二导学案 第3节DNA的复制 大庆市第二十二中学房颖 学习目标 1.概述DNA分子的复制,探讨DNA复制的生物学意义,提高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 2.热爱科学,团队协作;激情投入,快乐学习。 学习重点 DNA分子复制的条件、过程和特点。 学习难点 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预习案 1.先通读教材第52~54页,了解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和复制的过程,完成填空,最后完成预习自测中的题目。 2.完成时间15分钟。 教材助读 1.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 (1)试着说出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对DNA复制的推测。 (2)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这种复制方式是。 2.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1)复制的概念:指以为模板合成的过程。(2)复制的时间和(对真核生物而言)。 (3)复制的过程如何解旋? (4)复制的条件、、、等。 (5)复制的特点:。 (6)复制的意义:DNA分子通过复制,将从亲代传给子代,从而保持了的连续性。 预习自测 判断正误: 1.DNA分子复制的时候,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2.DNA复制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 3.DNA复制时,需要的酶只有DNA聚合酶。() 单项选择 1.DNA复制需要() A能量B酶和模板C脱氧核苷酸D上述三个都是 2.DNA分子在细胞的什么时期自我复制() A有丝分裂前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C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3. DNA分子解旋时,下列哪一组碱基被解开() A 鸟嘌呤和腺嘌呤 B 胸腺嘧啶和胞嘧啶 C 腺嘌呤和胸腺嘧啶 D 腺嘌呤和胞嘧啶 4.下列关于DNA复制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①互补碱基对间氢键断裂②互补碱基对之间形成氢键③DNA分子在解旋酶作 用下解旋④以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互补配对⑤子链与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A ③①②④⑤ B ③④②⑤① C ③①④②⑤D①③④②⑤ 探究案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DNA化学组成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2.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和性质是什么? 总结学生的回答之后,引出DNA复制的课题。 设置问题情景 2005年3月2日,南宁大沙田某小区附近发生一起杀人分尸案,经现场勘察,发现了2块细小的尸块,这2块尸块是不是同一个人的?是男性还是女性?通过刑侦支队利用PCR技术获得了大量的DNA系列,认定是同一体,女性,为鉴定凶杀案的告破开启了大门,8天后,凶犯陈某被捕。 提问:PCR技术是在体外人工复制,那么DNA是如何进行复制?需要哪些条件?复制的结果怎样?有什么特点? 质疑探究 探究点一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重、难点) 问题1:沃森和克里克在发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那篇著名短文的结尾处写道:“在提出碱基特异性配对的看法后,我们立即又提出了遗传物质进行复制的一种可能机理。”你能从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设想出DNA复制的方式可能有哪几种吗? 问题2:如果要通过实验来探究DNA的复制方式,你认为最基本的思路是什么?问题3:如果要在实验中直观地区别、“标记”母链或子链,可以采取什么办法?问题4:亲代DNA是用15N作标记的,放在14N的环境中进行培养,如果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则亲代、子一代、子二代DNA的标记情况是怎样的?若要通过离心观察实验结果,子一代、子二代DNA分布状况是怎样的? 问题5:亲代DNA是用15N作标记的,放在14N的环境中进行培养,如果DNA的复制是:全保留复制,则亲代、子一代、子二代DNA的标记情况是怎样的?若要通过离心观察实验结果,子一代、子二代DNA分布状况是怎样的? 问题6:当时科学家进行实验时,出现了如问题4的结果,这说明了什么问题?针对训练 在氮源为14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4N -DNA(对照);在氮源为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扦菌,其DNA分子均为15N-DNA(亲代)。将亲代大肠杆茵转移到含l4N的培养基上,再连续繁殖两代(I和Ⅱ),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