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2014版九年级科学教与学 第4章 代谢与平衡 答案

浙教2014版九年级科学教与学 第4章 代谢与平衡 答案
浙教2014版九年级科学教与学 第4章 代谢与平衡 答案

浙教2014版九年级科学教与学第4章代谢与平衡答案

徐州市2014年六年级科学试题

2014年六年级抽测试题 科学 一、判断(对的在题号前的括号里打√,错的打×)。(每题0.5分,计20分) ( ) 1. 把纸梁的宽度增加一倍,比把它的厚度增加一倍更能抵抗弯曲。 ( ) 2. 白糖、味精、食盐的颗粒都是正方体的外形。 ( ) 3. 摆在1分钟内摆动的次数与它的摆锤重量有关系。 ( ) 4. 人体消化的营养,进入到血液中,被送到全身各处。 ( ) 5. 常用的啤酒瓶起子是阻力点在用力点和支点之间的杠杆。 ( ) 6. 出现了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 ) 7. 电磁铁内部有铁芯,如果没有铁芯它通电后就没有磁性。 ( ) 8. 电荷只有两种,同种电相互吸引,异种电相互排斥。 ( ) 9. 调查校园里的动植物时,刘江小组调查到58种,杜丰小组调查到62种,那么校园里至少有120种生物。 ( ) 10. 定滑轮能省力,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 ) 11. 火山和地震发生在地壳部分,而地球内部是静止的。 ( ) 12. 交换电磁铁的电池正负极,电磁铁的两极将交换。 ( ) 13. 金属汤匙中的白糖被烛火加热后,会出现的变化有熔化、冒泡、变色、散发气味等。 ( ) 14. 净化水就是要除去水中对人有害的物质。 ( ) 15. 蜡烛燃烧完了,就是蜡烛变成了其他物质。 ( ) 16. 两个小灯泡、一节电池、一个开关组成的并联电路中,两个灯泡只能同时发光同时熄灭。 ( ) 17. 牛筋草、仙人掌都是开花植物。 ( ) 18. 取下钉在木板上的平头图钉时,用小钢刀比用钢丝钳更方便。 ( ) 19. 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 ( ) 20. 人们大量使用的电能都是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而来的。 ( ) 21. 溶解在水中的物质,如果水分不减少,就不会沉淀下来。 ( ) 22. 伤寒、鼠疫、霍乱是由微小生物引起的。 ( ) 23. 使用放大镜,能清晰看到草履虫有细细的纤毛。 ( ) 24. 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玻璃泡必须浸在水中而且不接触到容器底或壁。( ) 25. 塑料饮料瓶中部瓶壁通常凹凸不平,这使很薄的塑料薄壁有更强的抗弯曲能力。( ) 26.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木星比地球大得多。 ( ) 27. 太阳转到地球和月球之间,地球上才看到满月。 ( ) 28. 铁锈比铁更容易被磁铁吸引。 ( ) 29. 同一种生物,生活的地方越冷,个体就越小越圆。 ( ) 30. 透明玻璃板上的水滴像放大镜那样中间厚边缘薄,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 ) 31. 玩具电动机工作原理是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 ) 32. 物体振动才能发出声音。 ( ) 33. 夏夜星空中,北极星在头顶正上方,火红明亮。 ( ) 34. 相同的导线从铁钉的钉帽端开始绕制成的电磁铁,通电后钉帽端的磁极都相同。( ) 35. 旋转插入锁孔的钥匙打开铁锁,这时钥匙就是一个轮轴。 ( ) 36. 用杠杆尺研究杠杆的秘密时,如果用力点的钩码数比阻力点的钩码数多才平衡,

最新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每章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九下第1章知识归纳总结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一基本概念 (一)、种群 1.定义: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 2.生物特征: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3.种群密度计算公式:生物个体数/种群生存的面积(或体积) 4.性别比例计算公式:男性人数/女性人数×100% 5.出生率计算公式:新个体数/种群个体总数×1000‰ 6.死亡率计算公式:死亡个体数/种群个体总数×1000‰ (二)、群落 1.定义:在一定生活环境内生活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就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生物群落简称为群落。 2.生物特征:一定区域内的全部种群,即区域内的全部生物。

3.关系:群落中各生物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相互关系:有食物关系、栖息和寄生关系、繁殖关系等,其中食物关系最主要。 4.生物分布特点:垂直分布。 (三)、植被 1.定义: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所有植物的总和,称为植物群落。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称为植被。 3.作用:在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植物。 4.破坏植被的危害:水土流失、气候变化异常、动植物资源枯竭、等。 (四)、生态系统。 1、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空气、水、土壤等。 2.各种生物对非生物因素有不同的要求。 例:(1)松、杉、一般农作物在强光下生长良好———阳光 (2)苹果不宜热带种植————温度 荔枝等不宜在寒带种植 (3)沙漠区一般植物难生长但沙拐枣生长良好——---- 水分 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既要适应环境,又通过各自的活动影响环境 4.涵义:一个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一起,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5.生态系统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合成的有机物是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的能量来源; 6.不可缺少的成分 (把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为生产者提供原料) 7.生物间关系最主要的是食物关系。 8.区域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自由选定。故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区域大小直接比较。 (五)、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 (1)涵义: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通过食物关系形成联系——食物链。

八年级(下)语文教与学同步导练(八)附答案

八年级(下)语文教与学同步导练(八) (背诵默写及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 本卷共二道大题满分100分时量100分钟 一、背诵默写(共30分,除未标注的外每小题3分) (一)根据课文默写。(共15分,每小题1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 2、,身世浮沉雨打萍。 3、瀚海阑干百丈冰,。 4、,蜡炬成灰泪始干。 5、不畏浮云遮望眼,。 6、__________________,干戈寥落四周星。《过零丁洋》 7、_________,_________,山河表里潼关路。《山坡羊·潼关怀古》 8、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 9、_________,_________;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10、_________,_________,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11、,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12、纷纷暮雪下辕门,________________。 13、俄顷风定云墨色,___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______,而无车马喧。 15、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___,参差披拂。 (二)按要求默写(共15分,每小题1分) 16、李白《行路难》中表现诗人从苦闷中挣脱出来,充满自信和对理想执著追求的诗句是: ,。 17、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我”衰老困窘之态的句子是: ,。 18、如果从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选取两句做为“南山奶粉”的广告语,最恰当的 是:,。19、《己亥杂诗》中诗人运用比喻,表达自己虽以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诗句是: ,。 2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现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真挚情意的句子是: ,。 21、《水调歌头》中表达美好祝愿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人生哲理,给人以鼓舞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诗人的民族气节,舍生取义决心的句子是: ,。 24、《赤壁》中作者用形象思维、用假设语气提出的议论句是:

2013-2014学年六年级(上)科学期末试卷

六年级(上)科学期末试卷 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细菌、霉、及病毒等要借助才可以看清楚,通常把它们称做。 2.古代人认为地球的形状是。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用实践证明了一个伟大的猜想——地球是的! 3.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自然现象叫。 4.地壳的岩层相互挤压,发生褶皱、断裂,使大地发生剧烈震动并释放出巨大能量,这种自然现象叫。 5.有人在喜马拉雅山地区采集到了鱼龙化石,在山体的岩石中还发现有鱼、海藻、海螺的化石,由此推测喜马拉雅山地区在很久很久以前是。 6.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和峡谷等。 7.地表岩石在长期的风吹日嗮、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逐渐破碎,这个过程叫。 8.像白醋这样,能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叫做;像碱水这样,能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叫做;像蒸馏水这样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的物质叫做。 9.目前已知的绕太阳公转的行星有、、、、、 、、。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做酸奶时,需要的一种细菌是() A.酵母菌B.青霉菌C.大肠杆菌D.乳酸菌 2.下列属于微生物的是() A.蜂鸟B.砂粒C.病毒D.树叶 3.构成生命体的“积木”是一种微小的结构,虎克把它命名为() A.细菌B.病毒C.轮虫D.细胞 4.物体在()环境下容易发霉。 A.温暖干燥B.温暖潮湿C.寒冷潮湿D.寒冷干燥 5.显微镜的物镜放大10倍,目镜放大15倍,那么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就是() A.15 倍;B.25倍;C.150倍;D.10倍 6.地球内部按构造的不同分成三个圈层,由内向外分别是() A.内核、外核、地幔B.地核、地壳、地幔C.地核、地幔、地壳D.地壳、地幔、地核7.世界上第一次乘坐飞船在太空绕地球飞行的宇航员是() A.杨利伟B.加加林C.阿姆斯特朗D.聂海胜 8.下列物质中,()是酸性物质。 A.小苏打B.芹菜C.橙子D.洗衣粉 9.关于月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在月球上,两个人互相讲话却听不见 B.在月球上,种下的植物不能成活 C.在地球上重400牛顿的物体,在月球上也是400牛顿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超强版)

九(下)第一章基础知识分析 第1节宇宙的起源 1.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运动有如下特点: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越快;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 2.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源学说是大爆炸宇宙理论。大约150亿年前宇宙形成。无论地球上观察,还是在其它星球上观察,都可以观察到其它星球都在远离观察点而去,这是宇宙膨胀的结果。宇宙无中心。 3.宇宙的结局:永远膨胀下去,或者会塌缩而在大挤压处终结。 4.英国人史蒂芬·霍金提出的黑洞理论和宇宙无边界的设想成了现代宇宙学的重要基石。他的宇宙无边界设想是这样的:第一,宇宙是无边的;第二,宇宙不是一个可以任意赋予初始条件或边界的一般系统。 5.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第2节太阳系的形成与地球的诞生 1.托勒密与“地心说”;哥白尼与“日心说”。 2.银河系中大约有2000多亿颗像太阳一样发光发热的恒星,而且银河系外, 还有河外星系。因此,太阳只是银河系中非常普通的一颗恒星。 3.人类认识太阳系的历程 ①最早用肉眼观测到的是金星、水星、火星、木星和土星。太阳是太阳系是质量最大的天体。(太阳系中只有太阳一颗恒星)

要哦) ③各行星公转方向:自西向东(慧星自东向西公转,又叫“扫把星”)。 4. 太阳系的形成: “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太阳系是由一块星云收缩形成的,先形成的是太阳,然后,剩余的星云物质进一步收缩演化,形成地球等行星。理论依据:太阳系的行星绕日运行的特征:同向性—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同;共面性—公转轨道平面大多接近于同一平面;轨道的近圆性—公转轨道是椭圆。(太阳系行星公转特点有三个,其中同向性与共面性是星云说提出的依据)。 5. 星云是广泛存在于银河系与河外星系之中的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 6. 第3节恒星的一生 1.繁星满天,绝大多数是恒星(由聚变,又叫热核反应提供能量)。恒星的体积相差悬殊。恒星的颜色不同,是由于它们表面的温度不同。颜色由深到浅,温度升高。一般来说,发红光的恒星温度最低,发黄光的高一些,发蓝色、白色光的恒星温度最高。 2. 恒星的演化:

八年级语文教与学同步导练附答案

八年级(下)语文教与学同步导练(五)附答案 (第五单元) 本卷共三道大题满分100分时量100分钟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39分,除未标注的外每小题3分) 1、.找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A.缥.碧(piǎo)嗜.酒(shì) 骈.文(bìng) 箪.瓢屡空(dān) B.槽枥.(lì) 邈.视(miǎo) 踌.躇(chú) 横柯.上蔽(kē) C.吝.啬(lìn) 相.马(xiàng) 褐色.(hè) 冷.冷作响(líng) D.纸鸢.(yuān) 绮.丽(qǐ) 寥.落(liáo) 造饮辄.尽(zhé) 2、下列词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 A.水皆缥碧天山共色不求甚解德隆望尊 B.奇山异水泠泠作响不慕荣利援疑质理 C.疏条交映千百成蜂箪瓢屡空衔觞赋诗 D.短褐穿结负箧曳屣风烟俱净天下独绝 3、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从.流飘荡(从:顺、随)期.在必醉(期:期望) B.衔觞.赋诗(觞:酒杯)执策而临.之(临:面对) C.不戚戚 ..于贫贱(戚戚:忧愁的样子)策之不以其道.(道:道路) D.每有会.意(会:体会、领会)鸢飞戾.天(戾:至) 4、下列各项中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A.比喻排比排比拟人 B.拟人对偶排比拟人 C.比喻对偶排比拟人 D.比喻对偶拟人比喻 5、下列句子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食之不能尽其材 B.才美不外见 C.其真无马邪 D.安求其能千里也 6、默写。(5分) (1),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2),,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表达新生事物必然要发展,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的诗句是:,。(4)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诗人的民族气节,舍生取义决心的句子是: ,。 (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点明全词主旨,表达对亲人美好的祝愿的句子是:

浙摄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教案

六年级(上)册

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选用的教材是,浙江摄影出版社的《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教材,教材的优点是整合味比较浓,缺点是一些技巧方面介绍的不够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适当的插入信息技术技巧的教学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此册教材分三个单元,第一单元是“走进计算机世界”,第二单元是“网络与生活”,第三单元是“高枝与统计”。本册教材有以下特点,从内容上看: 1、知识点介绍重点突出,有详有略,适当分散、更易入门。 2、学习方式为学生构想,更多样。课本中涉及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有自学、讨论、动手实践、小组合作等 3、与学科结合更紧密,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如房间的布置、周历的制作、编制古诗集等。 二、学生分析: 这个学期,我主要负责六年级和四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情况和上个学期相适,面对的是班级多,人数多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发扬上个学期的总结的一些比较好的经验,把精力放在提高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上。六年级总共有六个班,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电脑基础,教师应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提升学生原有的信息素养上来,抓住学生学习的主要矛盾,兼顾次要矛盾,用科学的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进度安排表

四、本册的教学目标: 1、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来综合学习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了解机器人的一般知识,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意识。 3、以网络中的各种实际应用为主线,突出网络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现网络对生活的改变以及网络的实际应用价值。 4、能够运用搜索引擎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 5、INTERNET:浏览网页。 五、教学措施与方法: 1、每班上机都编好坐位。机房的机器基本上可以实现每人一台电脑进行操作。在上机时,要求每位同学严格按照学号坐在自己的坐位上。详细制定机房纪律在班上宣布,如上机时不得下位、调位,不得大声喧哗,有问题时举手提出来等;如有违反则扣除平时分。

2014-2015年六年级科学复习提纲解读

2014年六年级科学复习提纲 1、清晨三个伙伴骑上自行车,自行车上应用了许许多多的简单机械原理,如龙头、踏脚板与齿轮运用了_________的原理,刹车运用了_________的原理。 2、彭真突然听到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原来是邻居家在上房梁,建房时横梁都是 (立放/平放)的。 1、杠杆省力与否与杠杆的三个点的位置有关,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 距离时杠杆_______;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_______。 2、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移动的滑轮叫,可以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 使用后者虽不能改变,但能 _________。 3、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________。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 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简单机械叫________。通过实验。 4、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一张纸,可以通过增加_________或_________、改变_________等方法来增加它的抗弯 曲的能力。 。 7、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_________结构。上面增加的斜杆起_________作用。 8、在我们生活中常常使用到滑轮组,如升降机、_________等。 3、在我们使用的能源中,、和是重要的能源。 4、通过改变和可以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5、三个伙伴在路边看到一个废铁收购站,正在用大型电磁铁搬运废铁。电磁铁是由______ ___和__________组成。 6、到了郊外,来到小河边,微风吹过。风和流水具有能,电具有能,汽油具有能。 7、顾俞准备了很多好吃的,汪露用开瓶器打开一瓶汽水。像开瓶器那样能绕着一个固定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___ ___。杠杆上用力的点叫做_________;承受重物的点叫做阻力点;起支撑作用的点叫做_________。杠杆省力与否与杠杆的三个点的位置有关,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_______;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________。 8、三个小伙伴一边吃东西一边欣赏着周围的风景,发现周围一些高高的铁塔这种骨架式的构造常被叫做________结构,这种结构的“小格子”基本都是_____形。

浙教版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九年级下)

浙教版科学九下 第1章知识归纳总结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一基本概念 (一)、种群 1.定义: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 2.生物特征: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3.种群密度计算公式:生物个体数/种群生存的面积(或体积) 4.性别比例计算公式:男性人数/女性人数×100%

5.出生率计算公式:新个体数/种群个体总数×1000‰ 6.死亡率计算公式:死亡个体数/种群个体总数×1000‰ (二)、群落 1.定义:在一定生活环境内生活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就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生物群落简称为群落。 2.生物特征:一定区域内的全部种群,即区域内的全部生物。 3.关系:群落中各生物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相互关系:有食物关系、栖息和寄生关系、繁殖关系等,其中食物关系最主要。 4.生物分布特点:垂直分布。 (三)、植被 1.定义: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所有植物的总和,称为植物群落。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称为植被。 3.作用:在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植物。 4.破坏植被的危害:水土流失、气候变化异常、动植物资源枯竭等。 (四)、生态系统。 1、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空气、水、土壤等。 2.各种生物对非生物因素有不同的要求。 例:(1)松、杉、一般农作物在强光下生长良好———阳光 (2)苹果不宜热带种植————温度 荔枝等不宜在寒带种植 (3)沙漠区一般植物难生长但沙拐枣生长良好——---- 水分 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既要适应环境,又通过各自的活动影响环境 4.涵义:一个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一起,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5.生态系统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合成的有机物是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的能量来源; 6.不可缺少的成分 (把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为生产者提供原料) 7.生物间关系最主要的是食物关系。 8.区域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自由选定。故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区域大小直接比较。 (五)、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

王道俊版《教育学》课后题第8章教学(中)

第8章 教学(中) 课后思考题详解 1.直观教学的作用越来越大,为何我们今天仍强调直观只是一种教学的手段而不是教学的目的? 答:强调直观只是一种教学的手段而不是教学的目的,即不能把直观当做目的,不能为直观而直观,不是直观得越多越好。具体而言,原因如下: (1)单纯采用直观教学不可能实现教育目的 直观教学是为了使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采取呈现实物或模象等方法进行教学。而单纯的一味的直观教学,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也就是不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 (2)直观教学运用不当亦不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 在教学中,不管教学是否需要,一味追求直观和多媒体的生动形象刺激与时尚,必然导致直观过多或直观不当。这样做的严重结果,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课时,而且将影响学生抽象思维、创造性想象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可见,直观教学只有运用得当,才可能发挥其有益的作用。如果运用不当或一味采用直观教学,则不仅不会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而且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和思想的提高。因此,我们仍强调直观教学只是一种教学的手段而不是教学的目的。 2.为何我国自古以来都十分重视启发教学原则?教师的启发与学生探究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答:(1)我国自古以来都十分重视启发教学原则的原因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他们经过积极思考与探究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学会分析问题,树立求真意识和人文情怀。我国自古以来都十分重视启发教学原则,其原因如下: ①启发式教学反映了学生的认识规律。学生的认识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能动认识过程。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认识就不可能高效和迅捷。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只有重视启发,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才能发挥学生自身的聪明才智把学习搞好。 ②启发式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启发式教学确立了主体教育观,教师把主要精神和时间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之中,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从而确保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③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和需求,从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动机水平的实际出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应有的进步。 ④启发式教学有助于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在启发性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而且还要鼓励学生进行提问和质疑。通过类似的

沪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1.1 整数和整除的意义 1.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数1,2,3,4,5,……,叫做整数 2.在正整数1,2,3,4,5,……,的前面添上“—”号,得到的数—1,—2,—3,—4,—5,……,叫做负整数 3. 零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4.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整数 5.整数a除以整数b,如果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1.2 因数和倍数 1.如果整数a能被整数b整除,a就叫做b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 2.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3.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4.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1.3能被2,5整除的数 1.个位数字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 2.整数可以分成奇数和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3.在正整数中(除1外),与奇数相邻的两个数是偶数 4.在正整数中,与偶数相邻的两个数是奇数 5.个位数字是0,5的数都能被5整除 6. 0是偶数 1.4 素数、合数与分解素因数 1.只含有因数1及本身的整数叫做素数或质数 2.除了1及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3. 1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 4.奇数和偶数统称为正整数,素数、合数和1统称为正整数 5.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素数相乘的形式,这几个素数都叫做这个合数的素因数 6.把一个合数用素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素因数。 7.通常用什么方法分解素因数: 树枝分解法,短除法 1.5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1.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如果两个整数只有公因数1,那么称这两个数互素数 3.把两个数公有的素因数连乘,所得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4.如果两个数中,较小数是较大数的因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较小的数 5.如果两个数是互素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1 1.6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1.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 2.几个数中最小的公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只要把它们所有的公有的素因数和他们各自独有的素因数连乘,所得的积就是他们的最小公倍数 4.如果两个数中,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那个数 5.如果两个数是互素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乘积 第二章分数 2.1分数与除法 1.一般地,两个正整数相除的商可用分数表示,即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 除数 用字母表示为p÷q= p q (p、q为正整数) 2.2分数的基本性质 1.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一个不为零的整数,分数的值不变 2.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3.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2.3分数的比较大小

2014年六年级科学下学期测试试卷

2014年六年级科学下学期测试试卷 学校: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20% 1、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观察工具,也叫,它的特点是中间,边缘。 2、生物体都是由组成的。 3、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的大大小小的,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 4、日食总是发生在农历;农历可能会发生月食。 5、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 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有改变颜色|、、、等。 7、目前垃圾的一般处理方法有和。 8、我们能用、等方法把污水中的杂质分离出来。 9、被称为“白色污染”的是制品。 10、能围绕着一个固定的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这个点叫做。 二、判断题。20% 1、把物体直接放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物体的微细结构。…………() 2、火箭最早是由中国人发明的。………………………………………() 3、蟋蟀的“耳朵”跟我们人一样,都长在头部。……………………() 4、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生成了新的物质。…………………………() 5、用蜡烛燃烧是物理变化。……………………………………………() 6、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7、山区的盘山公路是利用斜面越短越省力的道理修筑而成的。……() 8、起重机吊车上的动滑轮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9、大熊星座的主要特征是北斗七星、小熊星座的特征是北极星。…() 10、载玻片移动的方向与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方向是一致的() 三、选择题。20% 1、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是() A、千米 B、光年 C、米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1、水滴里的生物 一、填空: 1、微生物是(个体微小)、分布极广的(生命体),绝大多数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 2、(细菌、霉、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3、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 4、水滴里的生物有(鼓藻、草履虫、水藻、钓钟虫、轮虫)。 5、微生物分布在(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 6、常见的微生物有(变形虫、酵母菌、大肠杆菌、病毒、硅藻)。 二、问答: 在日常生活中,在哪儿可以找到微生物?你能用什么样的方法证明它们是有生命的? 答:在大自然里的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等地方都可以找到微生物。可以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微生物,也可通过肉眼发现物体上的霉斑在慢慢扩大等。 2、做酸奶 一、填空: 1、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2、细菌有三种基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细菌有的自己制造食物,有的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细菌繁殖(速度很快)。 3、利用霉菌可以(生产腐殖质、加工食品、净化环境、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等;但有的霉菌会危害人的健康。 二、问答:用哪些方法可以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 答:(1)捂住鼻子打喷嚏,(2)用热水冲洗筷子,(3)勤用肥皂洗手。 3、馒头发霉了 一、填空: 1、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在(寒冷、干燥)的条件下不容易发霉。 2、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他把这种物质称为(青霉素),青霉素属于抗生素。 3、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方法有(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暴晒)。 二、问答:霉的功与过有哪些? 功:人类利用霉菌制酱、做腐乳以及生产农药、发酵饲料等。 过:霉菌会造成食物和其他物品的变质,有的霉菌还会危害人的健康,引起动植物的病变。 三、实验:设计馒头发霉的实验。 (1)温暖、潮湿: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2)温暖、干燥: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3)寒冷、潮湿: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4)寒冷、干燥: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5天后观察它们。现象:在温暖潮湿条件下的馒头发霉了,其他条件下馒头没有发霉。 结论:温暖、潮湿的馒头容易发霉。

2014--2015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答案

2014--2015新华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考试卷 一、填空。(27分) 1. 凭人的肉眼最多只能看清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 2. 放大镜是中间厚,边缘的镜片。 3. 生活垃圾可以分为、、类。 4. 做填埋模拟实验时,浸过墨水的纸巾相当于,喷水相当于。 5. 当前世界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有、、等。 6. 月球是地球的,月球围绕地球转动。 7. 人们把看起来不动的星星分成群,划分不同区域,并以人、动物或其它物体命名,人们把这些区域称为。 8. 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七星。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名的星。 9. 古代人们对月相有特别的称呼,初一时称为,十五时称。 10、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构成的,是会发生变化的。物质的变化一般分为和两大类。 11、列文虎克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显微镜,它是由两块组合而成的。 12、月球的地形特点是:月球表面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和。 13、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远的是,最近的是,最大的是,最小的是。从内到外排列第三的行星是。14、度量宇宙中恒星间距离的单位是,它是指光在中所行的路程。 15、减少垃圾的办法是。 16、生物体都是由构成的。第一个发现和提出这个名称的人是英国科学家。 17、地球大气层中的是保护伞。 18、科学家发现宇宙正处在之中。 19、、等构成了我们周围的环境。 20、第一个登上月球的航天员是美国的。 21、世界都是由构成的,都是会发生变化的。 22、有一种变化,在变化的过程中不但改变了物质的形状、形态和大小而且还有新物质生成,这样的变化叫。 23、检验一种物质是否含有淀粉的最好方法是在这种物质中加,如果变成了色,说明这种物质中含的淀粉。 24、美丽的烟花,当它燃烧、爆炸时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25、月相变化是由于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形成的。 二、判断。(25分) 1. 冰也能制成放大镜。………………………………………() 2. 在太阳系中只有太阳才是恒星。……………………………() 3. 凸度越大的放大镜,放大的倍数越大。……………………() 1 / 3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作业本答案(下)

浙教版科学作业本答案【九年级下】 参考答案 第一章 第1节 4.不断地膨胀大爆炸宇宙论150亿粒子的大爆炸 5.(1)它可以永远地膨胀下去(2)它会塌缩而在大挤压处终结 6.(1)图略 (2)星系离我们距离越大,运动速度越快。(3)膨胀。 7.(1)B (2)宇宙大爆炸(3)星系光谱分析。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等。(4)大爆炸之前宇宙是怎样的等。 第2节 4.绕日公转自转绕日公转太阳系形成 5.康德拉普拉斯“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 一块星云收缩太阳地球等行星 6.气体尘埃物质 7.地球将脱离原来的轨道,做匀速直线运动。 第3节 7.氢氦8.星云9.红巨星>太阳>白矮星>中子星10.(1)C (2)C (3)C 11.短7-9 第4节 1.星云 2.岩浆地球温度水蒸38亿 B F E C D

7.(1)米勒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2)甲烷氨气氢气(3)高温、射线、闪电 (4)原始海洋(5)氨基酸有机酸尿素(6)没有生命的自然环境(或无机环境) 8.(1)米勒实验用CH4、NH3等成分模拟原始地球大气,合成了氨基酸等小分子有机物;证实在生命起源 的过程中,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由原始大气中的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可能的;资料表明, 早期地球表面温度很高,原始大气中不可能存在CH4、NH3 等物质,因此不支持米勒实验。 (2)资料还显示星际分子大多是有机化合物,所以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有机物可能来自星际分子,而不是 来自地球,这对米勒实验的结论也提出了挑战。…… 第5节 (一) 8.苔藓蕨类裸子植物9.简单复杂简单复杂低等高等生物演化 10.(1)爬行类(2)硬骨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3)侏罗(或侏罗纪与白垩纪之间) 11.(1)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2)近远黑猩猩 (二) D 6.其他物种亲缘关系可变7.物种起源自然选择 8.自然选择共同的祖先亲缘9.人类可能起源于原始海洋 10.遗传变异环境其他生物适应环境遗传和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 11.(1)观察化石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来推测生物间的亲缘关系。

(完整word版)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第一节、一棵顽强的小树 1、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 第二节、从“南橘北枳”说起 1、植物的生存是有地域性的,有些植物只适宜生活在南方,有些植物只适宜生活在北方。原因:阳光、水分、温度、土壤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因素但不同的植物对这些因素的需求和适应能力是不一样的。植物的这些习性是在长期适应当地的环境中形成的。它们的生活习性也决定了它们一般只能在具备这些环境因素的地方生存。(P7页例子)例如:生长于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子是针状的,以减少水分蒸发。 2、产于北方的水果有:苹果、葡萄、梨子、哈密瓜等。产于南方的水果有:柑橘、荔枝、橙子、香蕉、芒果、菠萝、火龙果、榴莲等。 3、动物的生存也受环境的影响,例如北极熊、鱼、非洲豹、骆驼身体特征生活习性与所生活的环境有关。动物们还通过冬眠、迁徙、换毛等方法来适应气温的变化。 第三节、走进池塘 1、浮游生物孑孓水虿鱼,这种食物关系就像链条一样把各种生物紧紧联系在一起,我们把它叫做食物链。 2、食物链总是从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3、池塘中除了生活着植物和动物,还生活着微生物。它们能把死亡的动植物尸体分解。 第四节、假如大树都倒下 1、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都无法避免成为食物链的成员。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来达到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作用,当某一种类生物的生存受到影响的时候,势必也会影响到许多与之有关的生物种类。严重时,甚至造成某些物种灭绝,这就是生态灾难。环境污染、盲目的物种引进、大量捕杀动物和砍伐森林都曾经在历史上造成过部分地区的生态灾难。 2、乱砍滥伐,破坏森林会给人类带来洪灾、干旱、沙尘暴等。假如大树都倒下了生物们将会失去食物不能生存,土壤流失,带来洪灾、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引起气候的变化。我们要做环保小卫士,爱护、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好的家园。 第二单元营养与健康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 1、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淀粉、脂肪。除此之外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还包括:盐类、维生素、水等。 2、蛋白质燃烧时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气味;淀粉遇碘酒变蓝紫色;脂肪涂在纸上会使纸变得透明。

六年级科学试题及答案

2015年秋季教学质量阶段性检测题及答案 六年级科学 等级: 科学部分 一、我来当裁判。(对的在题后括号里打“√”,错的打“×”) 1.植物在成长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物质。(√) 2.粉笔折断后不能恢复成原来的样子,因此这属于不可逆变化。(×) 3.昼夜交替变化的原因是地球的自转造成的。(√) 4.火车的运动方式包括移动、滚动等。(√) 5.坐在车上的乘客相对于座位是运动的。(×) 6.物体的惯性有时候是有利的,我们可以合理利用。(√) 7.地球是静止的,飞奔的汽车是运动的。(×) 8.鸵鸟属于鸟类,但它不能飞行,只能在地面上行走或奔跑。(√) 9.牛奶和柠檬汁混在一起,即发生了形态的变化,又产生了新物质。(√) 二、自选超市。(将唯一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中横线上) 1.细菌的繁殖方法是 B 。 A.复制 B.分裂 C.繁殖 2.在牛奶中加入食醋后,牛奶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C 。 A.有气泡冒出 B.看不出明显变化 C.出现粘稠状物质,并发生沉淀 3.美丽的烟花,当它在空中爆炸时,发生了剧烈的 A 。 A.不可逆变化 B.可逆变化 C.形态变化 4.车辆的惯性是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原因。下列交通规则与惯性无关的是 B 。 A.保持车距 B.靠右行驶 C.系安全带 5. C 的运动方式是摆动。 A.易拉罐 B.风车 C.秋千 6.将一根铁钉的一半浸入水中,一半露在空气中,最容易生锈的部分是 C 。 A.在空气中的一半 B.在水中的一半 C.空气和水交界处 7. 一个人坐在行驶的车厢内,认为自己是静止不动的,这时所选的参照物是 A 。 A.车厢本身 B.行进的路面 C.路边的房子 三、科学积累。

七年级(下)语文教与学同步导练(八)附答案

七年级(下)语文教与学同步导练(八) (文学常识与语言积累及运用) 本卷共二道大题满分100分时量90分钟 一、文学常识(共60分,每小题2分)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作者原名,我国伟大的、、。我们学过他的课文还有、(写出两篇)。 2、《爸爸的花儿落了》是作家,节选自。 3、《丑小鸭》中的丑小鸭处处受排挤,受嘲笑,受打击,但他并没有绝望,也没有沉沦,而是始终不屈地奋斗,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高贵的天鹅。作者是(国家)的,此文也是作者的自我写照,你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吗?请你再写出他的三部作品、、。 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作者国诗人,著名诗作有、、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5、《伤仲永》选自,作者是我国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是“”之一。(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曾巩、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 6、《黄河颂》选自组诗《》,这是一部大型作品,由作词,谱曲,由个乐章组成。 7、《最后一课》的作者是国作家。作品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 8、《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选自,作者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____________人和早期领导人。 9、《土地的誓言》作者原名,_______代作家。写于事变十周年。 10、《木兰诗》是我国时北方的一首民歌,选自代编的。 11、《邓稼先》的作者是籍华裔1957年“物理学奖”获得者。邓

稼先是我国的“”元勋。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作者是我国著名诗人。文中所记叙的闻一多先生还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和。 13、《音乐巨人贝多芬》的作者是,选自。贝多芬是国作曲家,他的代表作有,。 1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的作者是被誉为“巨匠”的国作家,代表作有、等。 15、《孙权劝学》选自,该书是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记载了从到共1362年间的史事。作者,字,是代的家、家。 16、《社戏》的作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中篇小说《》,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等。《社戏》中的“社”原指,在绍兴,“社”是一种。 17、《安塞腰鼓》的作者。 18、《竹影》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先生写的一篇叙事散文。 19、《观舞记》是我国现当代著名女作家的作品,原名,福建长乐人。我们读过她的《》《》、《》等作品。 20、《口技》一文选自《虞初新志·》,本文的作者是代。《虞初新志》是代编选的小说。 21、《伟大的悲剧》作者是(国家)的。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方面和方面。 22、在西方,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要读国小说家写的《》。“”已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课文《》就选自于此书。 23、《登上地球之颠》选自,作者。 24、《真正的英雄》是美国总统的一篇演讲,为了悼念1986年1月28日,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人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全册教材分析 一指导思想 积极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技教育应从娃娃抓起”的指示,适应“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引导少年儿童开展各类科技活动,培养少年儿童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少年儿童的科学素质,努力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生动活泼,有很大的弹性和开放性。注重突出科学、植物、比较、测量的联系,加强了和其它学科的联系。包括二个单元:植物、比较与测量。根据新科学课程标准,本册重在培养学生以下几种科学素养: 科技探究:知道科技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能进行观察、实验、制作等探究活动。对动植物、环境等科学内容进行探究。 科学价值观:保持与发展想知道,爱提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愿望。关心新事物与生活的联系。正确的理解科学,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互助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中尊重事实、注重环境保护

和与自然和谐相处。 科技知识:使学生了解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世界的一些基础知识。以及运用知识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通过本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科技课的兴趣,使学生在探究、科学价值观、科技知识二各方面得到发展。 三、教学措施: a)开展生动的科技课,引领学生进行主动地探究学习。 b)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把科学探究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科学知识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c)重视科学与技术的联系。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技术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d)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具有安全参与探究活动的知识、能力和习惯。 四、潜能生培养措施: 根据对学生情况的了解,结合科学课的特点。潜能生主要表现在: 1、对学科知识无学习兴趣; 2、无科学探究意识,科学探究能力差; 3、缺乏合作意识; 4、实践能力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