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_尤利西斯_中摩莉的象征意义

析_尤利西斯_中摩莉的象征意义
析_尤利西斯_中摩莉的象征意义

MOUNTAIN FLOWERS

《尤利西斯》是詹姆斯?乔伊斯的代表作,是20世纪100部著名小说中的翘楚。T.S.Eliot评价说:这部小说是当代社会生活最重要的反映,每个人都能从本书中得到启发。(Eliot,424)。相对于乔伊斯的其他作品,《尤利西斯》这部小说很难理解,自出版以来,一直被认为抽象晦涩,总是被曲解误读。这是因为作者运用了意识流手法和象征手法,从而丰富了小说的主题。正如作者本人所说:“我设置了很多谜,足以让教授们忙活了。”

乔伊斯使用了多种象征手法。通过象征手法的运用,尤利西斯这部小说成功地反映了爱尔兰甚至整个世界的全景,在任何时候都是有意义的。乔伊斯采用了与荷马(Homer)《奥德赛》对应的结构和框架,借古讽今,整体上具有象征意义。作者将书中三个人物一天的经历与奥德赛十年的漂泊和艰难经历相对应,生动描述了三个都柏林人持续变化的心理活动,揭示了他们的疏离感和孤独感。通过把神话故事与毫无意义的,乃至荒诞的现实生活相结合,乔伊斯将历史与当前、传说与现实、英雄与反英雄进行了对比,由此达到一种讽刺效果。当代尤利西斯(主要人物——布卢姆)是一个俗不可耐、懦弱无能的广告推销员。摩莉(布卢姆的妻子——珀涅罗珀)是一个放荡不羁的业余歌手。而史蒂芬(忒勒马科斯)是一位精神空虚、意志消沉的青年教师。正如J.W.Beach所说:“将古希腊英雄与当时爱尔兰的瘫痪状态并置,很明显是一种讽刺的说明。”(Beach,416)。显而易见,史诗与现实的对应产生了一种广泛而深刻的象征意义。

近几年,文学评论界对《尤利西斯》中的两位主要人物——布卢姆和史蒂芬已有定论,认为他们是爱尔兰民族边缘文化和艺术边缘文化的化身。但是对于小说中唯一的女性——摩莉的解读仍然停留在性别诠释的框架之内。她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通常被批判为荡妇。然而最近她从文化的角度被解读为“布卢姆通向永恒的护照”。一些评论家认为她是世界文化的化身,这意味着摩莉是摈弃了民族主义和殖民主义偏见的富于广泛的包容性和无限生命力的化身,她与数个性伙伴的关系乃是爱尔兰民族文化和英国文化杂交的象征模式。摩莉的形象寄托了乔伊斯对爱尔兰民族文化的期望以及他的世界文化理想。(申富英)

在对小说中的两个主要人物进行多角度的刻画后,乔伊斯将描述重心转向了摩莉。她出生在直布罗陀,父亲是一位军官。一开始她并没有直接出现在读者面前,直到最后一章。在这一章她进行了长达40多页无标点的内心独白。“最后一个词是留给珀涅罗珀的。”(Schwarz,258)。从小说的意义来看,乔伊斯对摩莉的刻画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摩莉是必不可少的因素,是“圣灵”。对乔伊斯来说,完成这部小说非常必要。因为这是关于他如何超越史蒂芬所代表的年轻自己的局限的故事;是通过反英雄犹太人布卢姆对现代爱尔兰社会的解剖;是对统一欧洲文明主要时期的基本模式的发现。而这些都是通过摩莉表现出来的。

从象征主义的角度来看,摩莉扩展了小说的宇宙意义。一方面,她是一个粗俗性感的、有活力的、没多少文化的女性,致力于追求自身的快乐。但她又欣赏丈夫的品质。她的观念和方式让我们很难把她的独白解读为简单的隐喻或讽喻。另一方面,她又成就了小说的隐喻模式。很明显,她从空间上扩展了小说,包含了人类之前或至少个人之前的意识世界。这样,摩莉代表了《尤利西斯》中很重要的价值。她对世界的看法是唯我主义的,但她并没有因她的观念而麻痹。

创造摩莉这个人物有多个目的。她是寻找精神家园的布卢姆的家的意象,也是史蒂芬渴望成熟、完善自我的目标。对于布卢姆来说,摩莉是新的耶路撒冷。乔伊斯将耶路撒冷描写为一个如花般的少女。“沙漠里的玫瑰,峡谷里的百合”(Schwarz,263)。布卢姆也把摩莉与花联系在一起,而摩莉也欣然接受这样的联系:“对啦!他说我是山里的一朵花儿”(尤利西斯,1199)。摩莉也是史蒂芬所需要的。我们应该记得,当史蒂芬离开布卢姆家走在夜色中,他并不满足,他问自己“该我了?什么时候?”(Schwarz,267)因为摩莉讽刺性地实现了史蒂芬那个被一个手拿甜瓜的人引领的梦。“那个人替我引路,对我说话。我并不曾害怕。他把手里的甜瓜递到我面前。漾出微笑,淡黄色果肉的香气……”(尤利西斯,100)。当布卢姆亲吻摩莉时也把她的屁股比作馨香的瓜。难道布卢姆没有返回迦南并为史蒂芬指明道路吗?正因为耶路撒冷是长期遭受痛苦的犹太人希望的象征,摩莉变成了布卢姆和史蒂芬希望的化身。

从隐喻结构来看,摩莉可能是荷马式原型的隐喻,也可能是诺拉的隐喻。从这个意义上说,她扮演了激励艺术家创作的传统缪斯的角色。艾尔曼(Ellmann)曾写道:“尤利西斯如一首诵诗;爱是它创作的源泉。”(Ellmann,JamesJoyce,379)。乔伊斯认为诺拉在他的创作中起到关键作用。他写道:“噢,让我进入你的灵魂……这样我就可以成为我民族的真正的诗人。当我这样写的时候,诺拉,我能感觉得到”(Joyce,SelectedLetters,169)乔伊斯认为诺拉使他重生。这些让我们想起了在“伊大嘉”的最后,布卢姆请求摩莉让他重生。

躺在床上半梦半醒,满脑子是性,摩莉成功的展现了身体的史诗。摩莉代表了爱尔兰的希望,好像她那淫荡的、自我补充的能量将英国殖民者和罗马天主教双重压迫推向一边,暗示了她将会生存下来并超越它们。她变成了象征爱尔兰的那位老妇人——“贴雷马科”中的送牛奶的老妪。(尤利西斯,42)她也变成了达奴——凯尔特生殖女神,从而替代了之前无生育力的爱尔兰的女性形象。布卢姆曾让摩莉往他的茶里加牛奶,这正强调了她取代了送牛奶的老妪,象征着无限的潜能和旺盛的生殖力。史蒂芬在小说第一章也注意到了那位老妇人,让他失望的是,她认同穆利根而轻视了他。这表明史蒂芬在本国不被接纳,才华得不到施展。

通过乔伊斯将爱尔兰比作以色列的事实,我们认识到小说中摩莉与布卢姆的团圆代表了爱尔兰迟早要回归的可能。我们发现摩莉的形象遍布于恢复圣地的梦中。也许小说的高潮部分是布卢姆在“瑙西卡”末尾的冥想,总结为“多年的岁月回来下端阿根达斯神魂颠倒可爱的给我看她那第二年抽屉里返回下一个她的下一个”(尤利西斯,675)作为一个犹太人、一个流亡者、一个寻求归途的思乡人,布卢姆是传统的一部分。他把新耶路撒冷作为自己长期探寻的目标。

对一些读者来说,“摩莉不是一个完整的人,因为她不关心政治,漠视死亡和道德,而且不在乎别人的感受。”(French,250)在他们眼里,摩莉是一个富于启示性的反常者。事实上,作者创造这个形象是为了象征人物自身之外的东西。从摩莉的独白中我们看出,她是一个复杂但不世故的人。摩莉在自己的想象中重造现实,她代表了乔伊斯的情感以及《尤利西斯》中的潜在的浪漫。(Schward,269)她的独白揭示了她现在乃至以前生活的本质。比如,她将布卢姆看做太阳的形象说明了她对布卢姆非凡气质的认同,因此她最后下定决心再给布卢姆一次机会:“好吧,我愿意,好吧。”(尤利西斯,1200),暗示了她对布卢姆的认同。她与布卢姆在霍斯岬角的第一次约会,那萦绕在脑海与布卢姆的愉快的记忆,令人回味。小说的结尾是一出表演,是摩莉性的激情爆发。在摩莉与布卢姆的生活中,“好吧”暗示了想象的力量,唤起过去展望未来。

作者在最后不仅给予了历史性的肯定,读者从中期待在将来各

张慧张丽丽

析《尤利西斯》中摩莉的象征意义

160

160

丁尼生和尤利西斯

诗人简介 阿尔弗雷德·丁尼生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受欢迎及最具特色的诗人。他的诗歌准确地反映了他那个时代占主导地位的看法及兴趣,这是任何时代的英国诗人都无法比拟的。代表作品为组诗《悼念》。 早期生涯 丁尼生出生于林肯郡的索姆斯比,在12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4。他的父亲是村庄教区牧师。年轻的丁尼生曾在父亲的图书馆里阅读大量书籍,并在8岁时开始写诗。1827年,阿尔弗雷德和他的兄弟弗雷德里克及查尔斯出版了《两兄弟诗集》,其实这部著作包括了三兄弟的作品。阿尔弗雷德的诗歌趋于平淡,只是单纯模仿偶像拜伦的作品。 1828年丁尼生进入了著名的剑桥大学。1829年他的诗歌《廷巴克图》赢得了校长金牌。他成为一个学生团体“使徒(the Apostles)”中的一员,并在这些同伴的鼓舞下于1830年出版了《抒情诗集》。一些评论家喜爱这本书中的《马里亚纳》和其它几首诗歌,但总的说来是持负面评价较多。 1831年丁尼生的父亲去世,丁尼生未取得学位就离开了剑桥大学。第二年他出版了一本小册子,名为《诗歌》,但并未被广泛接受。随笔作家亚瑟·亨利·哈兰姆是丁尼生最亲密的朋友,也是他姐姐的未婚夫于1833年去逝。在痛失密友及作品受到恶评的双重打击之下,丁尼生近10年未再出版作品。 《诗歌》(两卷本,1842年),赢得了评论家及公众的热烈欢迎。最好的诗歌包括《拍岸曲》(受贺莱姆之死启发而创作)、《亚瑟王之死》及《洛克斯利大厅》。丁尼生的长诗《公主》(1847年)与妇女权益有关,并试图证明女人最大的成就就是幸福的婚姻。(吉尔伯托和利文将诗歌改编为滑稽剧《艾达公主》。)丁尼生一些最好的抒情无韵诗篇就来自于以“泪水,空虚的泪水”开篇的那首诗《公主》。后来的版本又加入《轻轻地,柔和地》以及其它几首歌。 晚期生涯 1850年丁尼生的生活发生了三件大事。《悼念》终于付梓,自哈兰姆去世以来,丁尼生一直在创作这部作品。它包括131首短诗,外加一篇序言及后记,是英国文学中最伟大的挽歌之一,也是丁尼生最能经受时间考验的作品。 6月丁尼生娶了艾米莉·塞尔武德(Emily Sellwood),同年11月丁尼生继威廉·华兹华斯之后,成为桂冠诗人。 丁尼生作为桂冠诗人的首部正式作品,是庄严重但有点拘谨的《悼惠灵顿公爵之死》(1852年)。1854年创作了《轻骑兵进击》,以纪念英国骑兵在克里米亚战争巴拉克拉瓦战役(Balaklava)中体现出来的英雄气概。《莫德》,是1855年出版的一部长篇独白诗剧,评论家对此颇有微辞。 1853年以后,丁尼生多数时间生活在自己位于怀特岛法令福德(Farringford)的庄园中,有时会住在自己1868年建在萨里郡阿尔沃的一所房子里。《莫德》遭到冷遇之后,丁尼生把自己封闭在法令福德,着手创作组诗《国王叙事诗》。1859年这一系列的第一部分出版,讲述亚瑟王和他的骑士的第一部分,立即获得成功。 《伊诺克·阿登及其它诗歌》(1864年)中的《伊诺克·阿登》是丁尼生最著名的诗歌之一。其它几部稍为逊色的历史戏剧作品包括《玛丽女王》(1875年)、《哈罗德》(1877

拼贴与仿作_尤利西斯_中的戏拟技法_吴庆军

2004年9月 第33卷第5期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Journal of S ocial Science of Hunan N ormal University V ol.33 N o.5 Sep.,2004拼贴与仿作 ———《尤利西斯》中的戏拟技法 Ξ 吴庆军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 410081) 摘 要:拼贴与仿作是《尤利西斯》中两种重要的戏拟技法。其中的拼贴分为动态拼贴和静态拼贴。动态拼贴主要记述了三个反英雄人物的意识流,它们在内容与文体上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形成三幅动态的画面拼贴在一起。静态拼贴则将不同的叙述片段用标题的形式并置在一起,以文体与内容的异质性表现共同的主题。文本仿作了历代文豪的文体和其他艺术形式,揭示了反英雄主题和现代精神危机。借助拼贴与仿作,小说在文体上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关键词:尤利西斯;戏拟;拼贴;仿作;文体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2529(2004)0520123204 戏拟(parody)是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小说家常用的技法之一,它主要指作者吸收模仿、借用前人文本的文体或其他艺术风格以期达到讽刺或特定的效果。巴赫金对戏拟作了深入的阐释:“它可以戏拟别人的语言风格,也可以戏拟他人文本中典型的社会语言或个体语言,戏拟其观察、思考和言谈的风格……它既可以仅仅戏拟表面的语言形式,但也可以戏拟他人语言深刻的组织原则。”[1](P194)巴赫金还指出在戏拟中,作者的用意往往是和原作的意向相悖的,这样才能产生讽刺或特定的效果。戏拟体现的是一种超文性,它不是对原文的直接引用而是对原文进行转换或是扭曲地展现,更注重对其技巧和文体的模仿。在《尤利西斯》中,乔伊斯主要运用了反讽(Irony)、拼贴(collage)与仿作(pastiche)这三种戏拟手法来表现都柏林瘫痪的精神世界。三者都是现代主义小说家用来对现代社会进行戏拟的主要手段。本文主要集中于对拼贴与仿作的探讨。 一、拼贴 拼贴原指绘画技巧,是立体派画家常用的技法,他们一反传统的透视法则,将现实世界描绘成支离破碎的体与面的集合,表现平面上的立体感。传统的绘画强调从固定不变的视角所得到的单一和统一的画面,而立体派则强调画家将从不同视角所获得的画面并置在一起,使画面成为多角度瞬间的集合,最著名的为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人物的头、眼睛、鼻子等同时以侧面或正面的形象出现。立体派画家并不是对站在主体面前的客体进行直接临摹,而是强调主体从不同角度、不同技法展现主体对客体的感悟,并将这些不同的部分或碎片拼贴在一起。现代主义小说家正是借用了这一技巧来表现现代社会的精神危机。乔伊斯把对客观世界的关注转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他不再以线性的顺序勾勒小说世界,而是把现代人的精神世界通过不同人物,以不同的视角和材质慢慢地展开,然后像立体派画家的创作一样,将这些从不同角度透视而来的异质的素材,按照一定的模式拼贴在一起,形成有机的整体,读起来恰似一幅拼贴画。《尤利西斯》中的拼贴可分为两个层次,动态拼贴和静态拼贴。前者指三个人物动态的意识活动相互独立并且相互关联贯穿整部作品,形成由三幅动态画面组成的拼贴画,从而勾画出都柏林一天的精神画卷。静态拼贴是将不同的叙述片段以报纸标题的形式拼合在一起凸显精神荒原异化、混乱的本质。 (一)动态拼贴 《尤利西斯》中的动态拼贴由三部分组成,主要记述了斯蒂芬(Stephen)、布卢姆(Bloom)和莫莉(M ooly)三个人物的内心活动。这三个人物分别代表了青年、男人和女人;艺术家、庸人和主妇,他们在思想、职业各方面都各不相同,因此内心活动与意识流各具特色但又相互联系。三人的性格、职业和经历虽然各不相同,但他们却都是现代反英雄的写照,从不同角度透视着现代社会的精神荒原的本质,乔伊斯将三个人 321 Ξ收稿日期:2003210211 作者简介:吴庆军(19722),男,河北保定人,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

丁尼生 尤利西斯 Ulysses 中文翻译

丁尼生尤利西斯诗歌中文翻译2007-12-01 16:52 这太无谓——当一个闲散的君主,安居家中,在这嶙峋的岛国, 我与年老的妻子相匹,颁布着 不公的法律,治理野蛮的种族,——他们吃、睡、收藏,而不理解我。我不能停歇我的跋涉;我决心 饮尽生命之杯。我一生都在 体验巨大的痛苦、巨大的欢乐, 有时与爱我的伙伴一起,有时却 独自一个;不论在岸上或海上, 当带来雨季的毕宿星团催动 激流滚滚,扬起灰暗的海波。 我已经变成这样一个名字,—— 由于我如饥似渴地漂泊不止, 我已见识了许多民族的城 及其风气、习俗、枢密院、政府,而我在他们之中最负盛名; 在遥远而多风的特洛亚战场, 我曾陶醉于与敌手作战的欢欣。 我自己是我全部经历的一部分; 而全部经验,也只是一座拱门, 尚未游历的世界在门外闪光, 而随着我一步一步的前进, 它的边界也不断向后退让。 最单调最沉闷的是停留,是终止,是蒙尘生锈而不在使用中发亮! 难道说呼吸就能算是生活? 几次生命堆起来尚嫌太少, 何况我唯一的生命已馀年无多。 唯有从永恒的沉寂之中抢救 每个小时,让每个小时带来 一点新的收获。最可厌的是 把自己长期封存、贮藏起来, 让我灰色的灵魂徒然渴望 在人类思想最远的边界之外 追求知识,像追求沉没的星星。 这是我的儿子忒勒玛科斯, 我给他留下我的岛国和王杖, 他是我所爱的,他有胆有识, 能胜任这一工作;谨慎耐心地 教化粗野的民族,用温和的步骤

驯化他们,使他们善良而有用。 他是无可指责的,他虽年少, 在我离去后他会担起重任, 并对我家的佑护神表示崇敬。 他和我,将各做各的工作。 海港就在那边,船儿已经扬帆, 大海黑暗一片。我的水手们—— 与我同辛劳、同工作、同思想的人,对雷电和阳光永远同等欢迎, 并用自由的心与头颅来抗争,——你们和我都已老了,但老年 仍有老年的荣誉、老年的辛劳; 死亡终结一切,但在终点前 我们还能做一番崇高的事业, 使我们配称为与神斗争的人。 礁石上的灯标开始闪光了, 长昼将尽,月亮缓缓攀登, 大海用无数音响在周围呻唤。 来呀,朋友们,探寻更新的世界 现在尚不是为时过晚。开船吧! 坐成排,划破这喧哗的海浪, 我决心驶向太阳沉没的彼方, 超越西方星斗的浴场,至死 方止。也许深渊会把我们吞噬, 也许我们将到达琼岛乐土, 与老朋友阿喀琉斯会唔。 尽管已达到的多,未知的也多啊;虽然我们的力量已不如当初, 已远非昔日移天动地的雄姿, 但我们仍是我们,英雄的心 尽管被时间消磨,被命运削弱, 我们的意志坚强如故,坚持着 奋斗、探索、寻求,而不屈服。

现代人的精神荒原_尤利西斯_中的异化主题

现代人的精神荒原 ——《尤利西斯》中的异化主题 余晓玲 西安翻译学院外国语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05 摘 要:乔伊斯的意识流代表作《尤利西斯》通过刻画一群思想幻灭与精神疏离的现代人形象,反映出现代人的生存困境,深刻揭示出现代社会异化的精神荒原对人们的思想产生巨大的摧残与创伤,赋予平庸琐碎的现代城市生活以悲剧的深度。 关键词:乔伊斯;《尤利西斯》;异化;精神荒原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06-0013-02 异化(alienation),是在文艺复兴以来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家黑格尔使用的一个具有辩证法思想的概念,指的是主体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分裂出他的对立面的客体,而客体后来反成为支配主体的力量。异化在人类历史上表现为人与自然、历史与人伦、理性与感性、现实与理想的二元分裂。在异化活动中,人的能动性丧失了,遭到异己的物质力量或精神力量的奴役,从而使人的个性不能全面发展,只能片面发展,甚至畸形发展。以此观照西方文学,“异化”主题成了贯穿西方文学的基本主题。《尤利西斯》淋漓尽致地再现了现代人的精神异化,不管是布鲁姆的庸人主义,还是斯蒂芬的虚无主义,或是摩莉的肉欲主义,都是现代西方文明的崩溃和价值观念的改变的真实写照。乔伊斯通过反常规的创作形式和人物心理的意识流动对现代人的孤独和困惑做了深入的解构。 一.现代版“尤利西斯”布鲁姆——自我身份的边缘化 在《尤利西斯》中,乔伊斯有意识地将荷马史诗作为小说现代题材的“潜文本”,使两者之间形成平行对应关系。与史诗《奥德赛》中的英雄人物截然不同,乔伊斯在《尤利西斯》中塑造的现代版的“尤利西斯”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反英雄形象,一个卑微、无能,甚至庸俗、猥琐的小人。奥德修斯英雄式的海上历险变成了布鲁姆在都市街巷的游荡,揭示了布鲁姆在都柏林社会的边缘身份,刻画了现代人由精神瘫痪和灵魂空虚造成的自我异化。 布鲁姆的都柏林游荡充满了无奈和被迫:作为犹太人后裔,他在社会上要遭受种种歧视和侮辱,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难以摆脱异乡漂泊感;作为推销员,他整日忙碌,却依然卑微;作为父亲,他中年丧子,留下难以弥合的创伤;作为丈夫,妻子红杏出墙,被戴上绿帽子却仍要忍气吞声。这些因素使布卢姆有种强烈的孤独感和异化感。 布鲁姆的自我身份的边缘化体现了整个都柏林社会的精神异化。当时的都柏林处于英国及罗马天主教的殖民统治之下,社会环境压抑而低沉,人们的精神状态被异化为麻痹、冷漠、无知而狂妄。卑微的布鲁姆一方面遭受英国及天主教的奴役,另一方面遭受都柏林人的冷眼,游荡于都柏林社会的边缘。 布鲁姆在社会上处处感到自己是个局外人(outsider)。他平时说话做事小心谨慎,唯恐得罪人,但周围人对他的态度冷漠,故意视而不见。为掩盖自己的犹太身份,布鲁姆多次改变姓名和宗教信仰。他原姓“维拉格”,可布鲁姆觉得这姓氏犹太气息过重,改姓了“布鲁姆”;后来为讨好女友,他又改姓“弗劳尔”。宗教信仰上他放弃了本民族的犹太教,先后接受了天主教和新教的洗礼,希望能与主流社会融合。但这种奥德修式的自我伪装、自我异化并没有改善他的处境,布鲁姆仍受到别人一次次捉弄和讽刺。 浸染在都柏林这种气息中,布鲁姆过着庸庸碌碌的小市民生活,苛且度日,逃避痛苦和屈辱。布鲁姆丢掉了尊严,扭曲了人性,严重到了本身也失去自制力,俨然一副有病的人的灵魂。乔伊斯在小说中把话语权完全交给了布卢姆,让他那琐碎凌乱的思绪借助自接引语缓缓地展现他分裂的内心,布卢姆甚至对自己的身份和宗教、文明都产生了怀疑。布卢姆猥琐、荒诞的内心意识流正是其人格分裂和精神异化的体现,深刻揭示出现代社会人们的精神荒原。 二.现代版“贴雷马科”斯蒂芬——理想与现实的二元分裂斯蒂芬?迪达勒斯对应奥德修斯的儿子贴雷马科(Telemachus)同贴雷马科那样,斯蒂芬要去寻找一个父亲,一个精神上的父亲。爱尔兰被英国人篡夺,失去了自己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作为叛逆的儿子,“未来”的艺术家和受挫的知识分子,斯蒂芬体现了理想和现实断裂下的深层精神危机。斯蒂芬是位博学的青年教师,他在文中的内心活动也充满了对哲学和艺术的思考,具有抽象深邃的思想,但是他对艺术和前途的迷茫困惑从另一个角度透视出他在现实中失望与无助。乔伊斯用整齐变化的语句和深奥的词汇来刻画一个艺术家深邃的哲学思想,使读者在无际绵延的意识流中,仍能跟随其进入一个对未来与自我迷茫的青年艺术家的思绪中,它展现了斯蒂芬对理想和未来的迷茫,折射出现代社会在抛弃宗教文化传统后的一种精神和信仰危机。 斯蒂芬虽然热爱艺术,但是其艺术理想实际上是盲目的自我陶醉,是没有生命力的。斯蒂芬幻想那种没有任何宗教传统完全自由的艺术世界,因此他摒弃了天主教信仰,把他们当作自己反抗的对象。在他的内心独白中,他强烈的渴望摈弃与父母的那份联系,他渴望自己像夏娃那样是受生的而不是被造的,他想摆脱世世辈辈人们信仰的宗教传统,因此他背离了象征天主教的父母,摆脱了宗教束缚,但他同时又陷入信仰的茫区之中,他的艺术理想也必然要失败的。乔伊斯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贴切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瘫痪的精神风貌。 西方社会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后,物质生产的极大丰富并没有给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对等的繁荣。世界大战彻底摧毁了人们对自由、民主和博爱思想的推崇,滋生了古老文明的破灭感。现代社会处在这样一个信念丧失、精神错乱的时代,以斯蒂芬为代表的许多知识青年由于其自身的敏锐能够感受到现代社会的精神瘫痪,但是他们并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因此,斯蒂芬想摆脱一切传统的约束,他拒绝接受天主教教义,拒绝为临终的母亲做祈祷,他把自己的艺术理想构建在了宗教传统的真空之中,其理想也必然要失败的。 三.现代版“珀涅罗珀”摩莉——女性的精神困惑 与坚贞纯洁的珀涅罗珀对应,乔伊斯笔下的莫莉却是这个圣洁的天使形象的颠覆与解构。摩莉是布卢姆的妻子,她终日无所事事,她虽然厌倦自己的丈夫,但又不得不依靠他养家糊口,同时却与他人保持不正当的两性关系。莫莉在整部小说中,除了吃饭睡觉之外,就是和情人博伊兰的幽会,剩下的全是她那冗长形 (下转第15页)

从“尤利西斯”形象的变异看西方人文观的形塑与嬗变

World Literature Studies 世界文学研究, 2016, 4(1), 1-6 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16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fb5272544.html,/journal/wls https://www.360docs.net/doc/fb5272544.html,/10.12677/wls.2016.41001 The Formation and Variation of Western Humanism as Seen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Ulysses’ Images Jie Lu1,2 1The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Chengdu Sichuan 2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College,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Received: Mar. 1st 2016; accepted: Mar. 14th, 2016; published: Mar. 21st, 2016 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fb5272544.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Though many western writers have shaped the legendry character of “Ulysses”, the images of “Ulysses” vary in different western works in different times. In Homer’s Odyssey “Ulysses” is the initial establisher of secular humanism; in Virgil’s Aeneid he is the awakened one with rational sense; in Dante’s The Divine Comedy he is the defender of individualism against theocracy; in Ten-nyson’s poem Ulysses, he is a pioneer of capitalist civilization; while in James Joyce’s Ulysses, under the guise of Bloom, this modern Ulysses is a lonely spiritual tramp in the faith-lost western capi-talist civilization. By studying the molding and transformation of Ulysses’ image chronically, which is meaningful and unavoidable for study on western literature and culture, the essay casts light on the succession and revolution of western humanism in several significant cultural transitions and turns. Keywords Ulysses, Image Transformation, Humanism 从“尤利西斯”形象的变异看西方人文观的形塑与嬗变 卢婕1,2

丁尼生英文简介和尤利西斯扥翻译Ulysses

Alfred Tennyson, (6 August 1809 – 6 October 1892), much better known as "Alfred, Lord Tennyson," was Poet Laureate of the United Kingdom during much of Queen Victoria's reign and remain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poets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Tennyson, Brow ning and Arnold are generally called “The Big Three” of Victorian poets. Among them, Tennyson was the most popular and gained the title of “poet of the people”. His reputation remained high until his death, declined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and its rightly very high today. Tennyson was born in Somersby, Lincolnshire, a rector's son and fourth of 12 children. He derived from a middle-class line of Tennyson, but also had a noble and royal ancestry. Tennyson and two of his elder brothers were writing poetry in their teens, and a collection of poems by all three were published locally when Alfred was only 17. He entered Trinity College, Cambridge, in 1827, where he joined a secret society called the Cambridge Apostles. At Cambridge Tennyson met Arthur Henry Hallam, who became his closest friend. His first publication was a collection of "his boyish rhymes and those of his elder brother Charles" entitled Poems by Two Brothers published in 1827. In 1829 he was awarded the Chancellor's Gold Medal at Cambridge for one of his first pieces, "Timbuctoo". He published his first solo collection of poems, Poems Chiefly Lyrical in 1830. Although decried by some critics as overly sentimental, his verse soon proved popular and brought Tennyson to the attention of well-known writers of the day Return to Lincolnshire and second publication In the spring of 1831, Tennyson's father died, requiring him to leave Cambridge before taking his degree. He returned to the rectory, where he was permitted to live for another six years, and shared responsibility for his widowed mother and the family. Arthur Hallam came to stay with his family during the summer and became engaged to Tennyson's sister. In 1833 Tennyson published his second book of poetry, which included his well-known poem, "The Lady of Shalott". The volume met heavy criticism, which so discouraged Tennyson that he did not publish again for ten years, although he did continue to write. That same year, Hallam died suddenly and unexpectedly after suffering a cerebral haemorrhage while on vacation in Vienna. Hallam's sudden and unexpected death in 1833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Tennyson, and inspired several masterpieces. After an unwise investment in business ,Tennyson then moved to London. Third publication In 1842 while living modestly in London, Tennyson published two volumes of Poems, of which the first included works already published and the second was made up almost entirely of new poems. They met with immediate success. It was in 1850 that Tennyson reached the pinnacle of

丁尼生和尤利西斯

丁尼生和尤利西斯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诗人简介阿尔弗雷德·丁尼生是英国时代最受欢迎及最具特色的诗人。他的诗歌准确地反映了他那个时代占主导地位的看法及兴趣,这是任何时代的英国诗人都无法比拟的。代表作品为组诗《悼念》。 早期生涯 丁尼生出生于的索姆斯比,在12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4。他的父亲是村庄教区牧师。年轻的丁尼生曾在父亲的图书馆里阅读大量书籍,并在8岁时开始写诗。1827年,和他的兄弟及出版了《两兄弟诗集》,其实这部着作包括了三兄弟的作品。阿尔弗雷德的诗歌趋于平淡,只是单纯模仿偶像拜伦的作品。 1828年丁尼生进入了着名的。1829年他的诗歌《廷巴克图》赢得了校长金牌。他成为一个学生团体“使徒(theApostles)”中的一员,并在这些同伴的鼓舞下于1830年出版了《抒情诗集》。一些评论家喜爱这本书中的《马里亚纳》和其它几首诗歌,但总的说来是持负面评价较多。 1831年丁尼生的父亲去世,丁尼生未取得学位就离开了剑桥大学。第二年他出版了一本小册子,名为《诗歌》,但并未被广泛接受。随笔作家亚瑟·亨利·哈兰姆是丁尼生最亲密的朋友,也是他姐姐的未婚夫于1833年去逝。在痛失密友及作品受到恶评的双重打击之下,丁尼生近10年内未再出版作品。

《诗歌》(两卷本,1842年),赢得了评论家及公众的热烈欢迎。最好的诗歌包括《拍岸曲》(受贺莱姆之死启发而创作)、《亚瑟王之死》及《洛克斯利大厅》。丁尼生的长诗《公主》(1847年)与妇女权益有关,并试图证明女人最大的成就就是幸福的婚姻。(吉尔伯托和苏利文将诗歌改编为滑稽剧《艾达公主》。)丁尼生一些最好的抒情无韵诗篇就来自于以“泪水,空虚的泪水”开篇的那首诗《公主》。后来的版本又加入《轻轻地,柔和地》以及其它几首歌。 晚期生涯 1850年丁尼生的生活发生了三件大事。《悼念》终于付梓,自哈兰姆去世以来,丁尼生一直在创作这部作品。它包括131首短诗,外加一篇序言及后记,是英国文学中最伟大的挽歌之一,也是丁尼生最能经受时间考验的作品。 6月丁尼生娶了艾米莉·塞尔武德(EmilySellwood),同年11月丁尼生继威廉·华兹华斯之后,成为。 丁尼生作为的首部正式作品,是庄严郑重但有点拘谨的《悼惠灵顿公爵之死》(1852年)。1854年创作了《轻骑兵进击》,以纪念英国骑兵在克里米亚战争巴拉克拉瓦战役(Balaklava)中体现出来的英雄气概。《莫德》,是1855年出版的一部长篇独白诗剧,评论家对此颇有微辞。 1853年以后,丁尼生多数时间生活在自己位于法令福德(Farringford)的庄园中,有时会住在自己1868年建在阿尔沃的一所房子里。《莫德》遭到冷遇之后,丁尼生把自己封闭在法令福德,着手

尤利西斯

尤利西斯 《尤利西斯》中的动态拼贴画 《尤利西斯》中的动态拼贴画由三部分组成,主要记述了斯蒂芬(Stephen)、布卢姆(Bloom)和莫莉(Molly)三个人物的内心活动。斯蒂芬是一位青年艺术家,他渴望艺术成就,却拒绝接受传统的宗教信仰,其思想体现的是现代社会抛弃传统宗教文明后的精神迷失。布卢姆是一位犹太后裔广告推销员,他地位卑微,中年丧子,但对于妻子莫莉和别人通奸,他也充耳不闻,同时他也和其他女子暗中调情,布卢姆行为猥琐懦弱,思想荒诞,是现代社会人们思想情感扭曲异化的集中体现。莫莉是位淫荡的中年妇女,她暗中和多位男子保持性关系,完全抛弃了对丈夫和家庭的义务和责任,她的思想意识体现了现代社会精神世界的彻底瘫痪。 《尤利西斯》中的三个反英雄人物分别代表了青年、男人和女人;艺术家、庸人和主妇。他们都是现代社会反英雄的写照,从不同角度透视出现代社会的精神危机。在叙述中,由于三个人物各自的不同身份和个性特征,其内心活动自然相互差异,于是乔伊斯在意识流叙述中将这三个人物的意识活动,用各自不同的文体表述,相互交融在一起,拼贴成一幅都柏林精神荒原的动态“清明上河图”。 首先,第一幅动态画面表现的是布卢姆,这位现代的奥德修斯既庸俗又猥琐,他愤世嫉俗,又行为猥琐,总是想入非非,却又难以付诸行动,是一个内心严重异化的现代人写照。他总是装出满不在乎的样子来掩盖内心的失望与懦弱,透射出其内心深处对生活的茫然无助。在对布卢姆的描述中,乔伊斯在文体上采用了结构松散、跳跃凌乱的语句,句子成分常常被省略或残缺不全,缺乏逻辑联系,甚至超越语法常规,言语也多为日常口语,其瞬间的思绪跳跃万里,尤其是其不断冒出的猥亵的念头是一个庸俗的现代反英雄真实的写照。 马车没影儿了。这吵吵闹闹的狮子鼻真可恶。觉着像是吃了闭门羹似的。“天堂与妖精”。事情总是这样的。就在关键时刻。那是星期一,一个少女在尤斯塔斯街的甬道里整理她的吊袜带来着,她的朋友替她遮住了那露出的部位。互助精神。喂,你张着嘴呆看什么呀? 其次,第二幅动态画面展现的是博学的青年教师斯蒂芬,文本中他的内心活动与布卢姆相比充满了哲学与艺术的思考,具有抽象深邃的思想,语言结构也较严谨。但他对艺术和前途的迷惘困惑从另一个角度透视出他在现实中的失望与无助。在对他的描述中,乔伊斯在语言上,多用些深奥的词汇,而且广征博引,从古希腊哲学到莎士比亚戏剧再到当代艺术尽在其中。在文体上,乔伊斯采用了“一种清新、轻松的叙事文体——‘青年叙事体’”,这主要表现在斯蒂芬的内心独白上,相对于布卢姆和莫莉而言,语句比较规则,有一定的逻辑性。整齐变化的语句和深奥的词汇来刻画一个艺术家深邃的哲学思想,使读者在无际绵延的意识流中,仍能跟随其进入一个对未来与自我迷惘的青年艺术家的思绪中: 为什么漫无止境地延伸到最远的星宿那儿去呢?星群黑癷癷地隐在这道光的后面,黑暗

第一讲英美诗歌音步

英美诗歌的音步 第一节音步的定义与种类 音步(foot,也被称为韵步),是由音节(syllable)组成的,因此,首先要了解什么是音节。 音节由音素(phone)构成,它是语音中最小的不可再分解的单位,是字母组合后的读音标记。音素靠听觉辨认,字母靠视觉辨认,音素属于读音系统,字母属于拼写系统。例如,scansion [′sk?n∫зn]由8个字母拼写而成,只有7个音素。英语音素分为元音(vowel)和辅音(consonant),共有48个。 音节是英语的发音单位,由一个元音或者由一个元音同一个或若干个辅音构成。音节可分为单音节、双音节、多音节三类。 单音节:you,day,me,big,make,bar等。 双音节:begin,open,foolish,summer,mountain等。 多音节:wonderful,revolution,satisfactory等。 辅音也可构成音节,如people,rhythm中的ple和thm都属于一个音节。 每个英语单词都有一个重读音节,其重读音节是固定的。如husband,共两个音节,第一个音节重读;express有两个音节,第二个音节重读;beautiful有三个音节,第一个音节重读;religion有三个音节,第二个音节重读;subterranean有四个音节,第三个音节重读。 在短语或句子中,冠词和介词一般不重读。如在in the morning,on a desk中,in、the、on、a都不重读。 弄清楚什么是音节,就可以理解什么是韵步了。 韵步是一个或两个重读音节和一个或两个非重读音节的排列组合。其类型如下: 韵步类型表

论乔伊斯《尤利西斯》艺术特色

论《尤利西斯》的艺术特色 赵春鹤 【摘要】: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从构思到写作完成历经18年,他对这部作品进行了广泛的新颖的探索,成为西方现代小说中最具有实验性影响最大的杰作之一。本文研究的是这部小说的神话模式框架和荷马史诗《奥德修斯》部分内容一一对应,以及意识流手法的运用。 【关键词】詹姆斯·乔伊斯布卢姆神话模式荷马史诗《奥德修斯》意识流手法 正文:詹姆斯·乔伊斯作为爱尔兰杰出作家,同时也成为了英国现代派文学的创始人,本世纪最杰出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尤利西斯》以它独特的方式进入文坛,1922年第一次出版,随即而来的是一张禁令,两次对簿公堂,被禁出版竟长达11年,正式出版后,又以天书而闻名,但是仍有许多读者不解其意,在西方文坛上引起重大反响,就是这样的作品不仅在小说的神话模式,它套用了荷马史诗《奥德修斯》的框架【1】而且也使用了大量的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意识流手法,最后被读者铭记于心。 一神话模式 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创作一改传统小说的创作方法,为现代主义小说创作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他将这部作品中的每个时间段在荷马史诗《奥德修斯》中都有相应的故事情节,乔伊斯将他们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个具有神话模式的鸿篇巨著。 在荷马史诗《奥德修斯》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奥德修斯的船队在靠近赛克罗卜斯岛时,被食肉巨人波利非玛斯堵在一个岩洞中。奥德修斯和同伴们本来想乘

巨人睡觉时杀死他,但考虑到无人能搬开堵在大门的石头,就放弃了这个计划。第二天,奥德修斯与同伴们用酒灌醉巨人之后,用火棒烧瞎了巨人的眼睛,巨人大发雷霆,说不放他们出去。可是巨人每天必须放羊出洞吃草,巨人站在洞口用手抚摩走出的羊子,以防奥德修斯等人乘虚逃路。奥德修斯等人把每三只羊系成一排,羊肚下面系一个人,这样他们逃出了险境。瞎眼的波利非玛斯发现他们逃跑后,在岸边向船队投掷巨石,幸好没能击中,奥德修斯等人得以脱身。【2】《尤利西斯》的第十二章:“下午五点钟,布卢姆在一个酒店中身不由己地卷入一场关于犹太人的争辨中。这时,布鲁姆来到这个酒店中与一个朋友会面,一群酒客下在醉熏熏地大谈政治和暴力,其中有个民族主义者表示出对犹太族极为不满的情绪,煽动起其他人的反犹情绪。布鲁姆对这种无理的言词愤慨至极。他认为,爱尔兰人和犹太人一样都是弱小民族,都在受他人欺负和侮辱,他们之间应该团结起来,而不是单纯地反对某一方。基于这种看法,他挺身而出,决心捍卫犹太人的尊严。那位民族主义“市民”乘着几分酒意与他斗起嘴来。布卢姆冷静地应战,最后那位市民边嚷着边拣起一只瓶干桶,朝着正要驱车而布鲁姆狠狠地掷去,幸好他逃得快,没有被击中。”【3】在这一章里,那些对犹太人充满敌意的爱尔兰酒客被比作赛克罗卜斯岛上的食肉巨人,而那位大声喧哗的民族主义“市民”则是巨人玻利非玛斯的化身。他的所作所为——拣起瓶干桶朝布卢姆砸去,幸未砸中,与巨人玻利非玛斯捡起巨石向奥德修斯掷去,幸未掷中,简直是同出一辙。就是这样的紧密联系,一改原有的小说模式,大量创新,结合着历史巨著,改变思维,吸引着读者的眼球,同时大量的意识流手法的应用,也使读者叹为观止。 二意识流技法

论文学作品《尤利西斯》的电影改编

电影自登上文艺殿堂之时,其吸取和借鉴了大量的其他艺术养分,而对电影影响最大的则是文学。电影能发展成为艺术,文学的介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乔伊斯所创作的长篇意识流小说《尤利西斯》成为当代西方文学史上的奇书,而这部奇特的集传统与叛逆、高雅与庸俗为一体的复杂作品,自从问世以来,人们对其进行电影改编的努力未曾停止过。 一、《尤利西斯》的文本与电影之路 《尤利西斯》是乔伊斯历经8年时间所创作出的作品,这部小说从1918年开始在美国杂志上进行连载,但因文章描写过于直白,使得其多次被停止连载。这部小说中描绘了许多情色场景,这种过于袒露的方式严重冲击了人们的保守思想,经过众人的帮助才使得小说得以出版,其问世之后,深受读者的热烈追捧。《尤利西斯》运用了名著《奥赛德》的框架,让希腊神话中的奥德修斯变为一个普通的广告员工布卢姆,而把奥德修斯漂泊于海上的故事转换为布卢姆在街头发生的事情,向人们宣告英雄时代已经悄然逝去,并描述了普通大众命运的悲剧性。这部小说详细描述了布卢姆于1904年6月16号早晨8点到第二天凌晨的生活和内心,故事发生时间仅有18个小时,但小说并没有以时间为主线来描述故事,而是以人的意识为主线来叙述情节和人物内心活动,其尝试摆脱传统的时空限制,采用了交错式的叙述方式,但因人的意识会有所不同,故事情节则会发生重复,使得整篇小说给读者以混乱的感觉,使得读者难以掌握小说的脉络。但自从科学和艺术的发展使电影逐渐成为最重要的艺术之一以来,人们开始逐渐注意到《尤利西斯》中电影化的手法运用,乔伊斯运用了蒙太奇的手法来表现人物的意识流,通过独特的视觉镜头,即客观镜头和主观镜头相互交替来描述人物的内心活动,把过去、现在与未来融为一体来实现人真正的内心世界。 小说《尤利西斯》最为成功的两次改编是1967年施特里克和2003年沃什执导的,其中1967年施特里克所执导的影片,可谓具备了精良的制作班底,他全家都是乔伊斯小说的忠实读者,本人则对现代艺术十分热衷,取得电影版的改编权之后,其基于影片对小说情节的真实还原,巧妙运用了细微光影的变化、并在拍摄过程中使用了黑白胶片,把故事的时空背景改换到了当时的都柏林,从而使得影片更为真实。但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影片制作完成后遭遇了与小说同样跌宕的命运。这部改编电影曾获得当年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提名及戛纳最佳影片提名,但仍被英国电影审查为x级,甚至有些人认为影片内容有伤风化,并使得影片长期遭禁,直到2001年才得以公映。电影《布卢姆》则是由沃什导演于2003年所改编的,影片从筹拍到封镜这一过程历经10年之久,沃什为了将文学巨匠乔伊斯的代表作搬上银幕,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倾注于此,身兼导演、编剧、制片人等数职。这部影片则是围绕主人公一天内所发生的故事展开描述,巧妙地运用了意识流的手法,并融入了现代的爱情、欲望等元素,向观者展现了一个错乱的叙述时空。在对小说改编的过程中,沃什尊重小说文本内容,但对故事情节、人物进行了电影化的转换,不仅更好地呈现了原著的内容,也极大丰富了小说的音画内容。 二、从小说到电影的再创作 小说《尤利西斯》描述了三个普通市民18个小时在都柏林内的生活和内心活动,通过他们一天的意识活动来分析他们的全部精神生活和人生经历。小说的故事情节十分简单,但其内容涉及了都柏林生活的各个方面。虽然小说运用了蒙太奇的创作手法并具有电影化的特征,使得其具备良好的改编潜质。但因这部小说情节内容被淡化、缺乏故事和人物的矛盾冲突,主题内涵和风格的晦涩复杂的天书式作品,要改编成为能符合原著精神又能让观众理解作品内涵的电影,仍旧是一项难以完成的事情。因此,为了深入阐述小说与电影之间的关系,本文以影片《布卢姆》为例,对《尤利西斯》的电影改编进行分析。 (一)小说主题与线索的电影化凝练 小说《尤利西斯》主题内容十分庞杂,包括了历史、宗教、心理等多个方面内容,但由

丁尼生和尤利西斯

丁尼生和尤利西斯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诗人简介阿尔弗雷德·丁尼生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受欢迎及最具特色的诗人。他的诗歌准确地反映了他那个时代占主导地位的看法及兴趣,这是任何时代的英国诗人都无法比拟的。代表作品为组诗《悼念》。 早期生涯 丁尼生出生于林肯郡的索姆斯比,在12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4。他的父亲是村庄教区牧师。年轻的丁尼生曾在父亲的图书馆里阅读大量书籍,并在8岁时开始写诗。1827年,阿尔弗雷德和他的兄弟弗雷德里克及查尔斯出版了《两兄弟诗集》,其实这部着作包括了三兄弟的作品。阿尔弗雷德的诗歌趋于平淡,只是单纯模仿偶像拜伦的作品。 1828年丁尼生进入了着名的剑桥大学。1829年他的诗歌《廷巴克图》赢得了校长金牌。他成为一个学生团体“使徒(theApostles)”中的一员,并在这些同伴的鼓舞下于1830年出版了《抒情诗集》。一些评论家喜爱这本书中的《马里亚纳》和其它几首诗歌,但总的说来是持负面评价较多。 1831年丁尼生的父亲去世,丁尼生未取得学位就离开了剑桥大学。第二年他出版了一本小册子,名为《诗歌》,但并未被广泛接受。随笔作家亚瑟·亨利·哈兰姆是丁尼生最亲密的朋友,也是他姐姐的未婚夫于1833年去逝。在痛失密友及作品受到恶评的双重打击之下,丁尼生近10年内未再出版作品。 《诗歌》(两卷本,1842年),赢得了评论家及公众的热烈欢迎。最好的诗歌包括《拍岸曲》(受贺莱姆之死启发而创作)、《亚瑟王之死》及《洛克斯利大厅》。丁尼生的长诗《公主》(1847年)与妇女权益有关,并试图证明

女人最大的成就就是幸福的婚姻。(吉尔伯托和苏利文将诗歌改编为滑稽剧《艾达公主》。)丁尼生一些最好的抒情无韵诗篇就来自于以“泪水,空虚的泪水”开篇的那首诗《公主》。后来的版本又加入《轻轻地,柔和地》以及其它几首歌。 晚期生涯 1850年丁尼生的生活发生了三件大事。《悼念》终于付梓,自哈兰姆去世以来,丁尼生一直在创作这部作品。它包括131首短诗,外加一篇序言及后记,是英国文学中最伟大的挽歌之一,也是丁尼生最能经受时间考验的作品。 6月丁尼生娶了艾米莉·塞尔武德(EmilySellwood),同年11月丁尼生继威廉·华兹华斯之后,成为桂冠诗人。 丁尼生作为桂冠诗人的首部正式作品,是庄严郑重但有点拘谨的《悼惠灵顿公爵之死》(1852年)。1854年创作了《轻骑兵进击》,以纪念英国骑兵在克里米亚战争巴拉克拉瓦战役(Balaklava)中体现出来的英雄气概。《莫德》,是1855年出版的一部长篇独白诗剧,评论家对此颇有微辞。 1853年以后,丁尼生多数时间生活在自己位于怀特岛法令福德(Farringford)的庄园中,有时会住在自己1868年建在萨里郡阿尔沃的一所房子里。《莫德》遭到冷遇之后,丁尼生把自己封闭在法令福德,着手创作组诗《国王叙事诗》。1859年这一系列的第一部分出版,讲述亚瑟王和他的骑士的第一部分,立即获得成功。 《伊诺克·阿登及其它诗歌》(1864年)中的《伊诺克·阿登》是丁尼生最着名的诗歌之一。其它几部稍为逊色的历史戏剧作品包括《玛丽女王》(1875年)、《哈罗德》(1877年),以及《贝克特》(1879年)。完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