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选择视角下中国财政制度的演进方向

公共选择视角下中国财政制度的演进方向
公共选择视角下中国财政制度的演进方向

[摘要]公共选择原理的三大基本视角包括:选举机制失灵视角、政府失灵视角和财政正义视角。我国财政制度应由“威权型财政体制”转向“公共财政体制”进而向“民主财政体制”的制度演进。一、公共选择原理的基本视角由詹姆斯·布坎南(J.M.Buchanan)和戈登·图洛克(GordonTullock)创立的公共选择学派开辟了“以个人自由为基础的社会秩序”的理性视野,他们将经济学的若干分析范式应用于政治科学、尤其是政治决策方面,提出三条评价政府公共决策水平的原则:(1)选举机制失灵原则:没有一种理想的机制能够将所有的个人偏好综合为社会选择;(2)政府失灵原则:政府干预不能提高经济效率或导致相对公平的收入再分配;(3)财政正义原则:正义的财政制度应该是使从个人偏好推导出来的“效率”标准和从外部来源(外部价值尺度)推导出来的“平等”标准想结合的制度,即对个人来说“有效率的财政制度也是公平的,或公平的财政制度也是有效率的”[1].本文首先从政府失灵原则视角考察制度因素对我国现行财政政策和财政风险的影响;其次从财政正义视角分析当前基层财政体制的缺陷以及由此带来的财政非正义现象;最后,从选举机制失灵的视角探讨我国财政制度的演进思路和方向,得出的结论是:我国的财政制度应该遵循由“威权型财政体制”向“公共财政体制”进而“民主财政体制”的制度演进方向,其中,选举机制失灵原则对财政制度演进的分析具有总揽的意义。二、政府失灵视角下的财政政策与财政风险政府失灵本质上是制度缺失、不均衡和不完善造成的。当前财政政策运用失当和财政风险的不断聚积则是由现行财政制度的不合理安排造成的。具体地讲,由于财政分权、财政预算、收支与担保、转移支付等制度的缺失、不均衡或不完善,不但造成政府财政决策过程中的随意性、片面性以及由此带来的财政政策运用失当,而且也加剧了财政风险的聚积。(一)、财政政策运用失当的制度性因素当前,关于财政政策运用失当的讨论中,“积极财政政策”应否“淡出”成了一个热点。相当一部分专家认为积极财政政策运用过度(金人庆,2004;高培勇,2004;吕炜,2003,2004),不仅未能打通储蓄———投资(民间投资)的主渠道,而且使财政支出不断扩张内生为经济进一步增长的必要条件,积极财政政策短期内难以真正淡出,同时也影响到了经济自主增长能力的有效恢复。表面上积极财政政策的运用过度是中央政府的事,但地方财政的积极响应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积极财政政策的连续运用导致的最大隐患并非表现在可测度的国债负担率、国债依存度以及国债偿债率等显性指标上,而主要表现在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扩张性冲动后造成的隐性负债、隐性担保和有负债等难以测度的指标上,根据2002年国家审计署对中西部十个省、市的49个县(市)的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发现截至2001年底,49个县(市)中有37个累计瞒报赤字10.6亿元,为当年决算反映赤字的7.2亿元的147%,累计债务达到163亿元,相当于当年可用财力的2.1倍[2].如果说,积极财政政策运用过度是政府失灵的一个表现,那么,该现象主要是由财政分权制度在制度内的非均衡性以及制度间的非兼容性造成的。财政分权制度在制度内的非均衡性导致:(1)政府与市场的权力边界模糊,使得财政政策的出台或者带有政府越位、错位和缺位的特征,或者带有长官意志的特征,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延续性和政策施用的范围和限度难免要打折扣;(2)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权力边界模糊,导致下级政府热衷于各种扩张性的“准财政活动”,而由此导致的“或有负债”风险却抛给了上级政府,最后风险将倒逼回中央政府;(3)地方政府与相应的立法、司法机构的权力边界模糊[3],使得地方人大对同级政府财政预算、支出尤其是预算外收入支出的监督流于形式,缺乏权力制衡和监督制度保障,使得地方政策执行者忽视统筹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维,不关心公共支出的方向、数量和效率,造成了大量的无效投入和浪费,地方财政也陷入了入不敷出的窘境。财政分权制度在制度间的非兼容性表现在现行的基层民主政治制度、官员选拔、任用、绩效考核制度与财政分权制度不配套甚至相冲突,使得财政分权仅仅表现为财政资源和利益的再分配,而没有从制度上改变地方官员的决策、考核和监督方式,也就难以避免地方的扩张性政策冲动造成的政府失灵。[!--empirenews.page--] (二)

财政风险积聚的制度性因素中国的财政风险主要表现为隐性风险。造成隐性风险积聚的制度性因素主要包括:(1)政府———国企在委托代理环节上的产权制度配置模糊,导致财政对国企亏损承担“兜底”的作用;(2)财政预算外收支制度缺失,“准财政”活动泛滥而无约束,导致地方政府债台高筑;(3)政府融资及担保制度的缺失,主要以政府对国有商业银行、国有政策性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其他金融机构、国有企业和社保基金的隐性担保为主要形式[4],由于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moralhazard)问题,这些隐性担保最终会部分或全部的以显性债务的形式转嫁给担保方———各级政府;(4)信息披露制度的缺失;(5)财政风险预警、规避、评估、监控和准备金制度[5]的缺失;(6)转移支付制度的不完善,尤其对中西部县乡财政的转移支付没有形成制度,使得自主经营的中西部县乡财政难以为继;(7)国债发行的规模控制(比如建立相应的规模控制模型)及期限(短期、中期、长期)配置制度不完善;(8)财政支出长期决策机制不完善;(9)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等。总的看来,政府失灵主要表现在制度供给滞后,导致现阶段的财政风险具有隐性和制度外的基本特征,因此,国内外众多专家对当前中国财政风险的量化估计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比如:马栓友(2001)运用财政风险矩阵对我国公共部门债务进行估算,指出单国内债务负担率1999年合计以经达72.4%,财政潜在风险已经很大[6];刘尚希、赵全厚(2002)的估计是2000年中国政府总债务规模占到当年GDP的130.6%,其中或有债务占GDP的比重为65.6%[7];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PieterButtellier(2001a)估计2000年中国国家总债务规模为125%———183%(未包括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债务)[8];据赵晓估计,中国的“国家综合负债率”至少在70%,已经超过亚洲许多国家和欧盟(60%)、美国(60%)的水平[9],尽管存在评估的差异,但中国的隐性财政风险已经积聚到很高的水平却是不争的事实,需要政府高度警惕财政风险的积聚,尽早地从制度建设、供给和完善的角度来防范和化解风险,做到未雨绸缪。

三、财政政正义视角下的基层财政体制缺陷分析基层财政体制的非正义性是通过基层政府行为表现出来的。如今的基层政府对上具有信息优势,对下具有权力优势。他们既不是“民选”政府,也不完全是中央政府在基层的代理人,其行为只可能服务于他们特殊的集团利益、部门利益乃至个人利益,再加上地方人大对同级政府的监督不力,失去约束的基层政府难免会运用手中的行政、财政和暴力权能大肆“与民争利”,攫取垄断租金,形成对“纳税人”的实质性“掠夺”,这就毁灭了财政正义原则,至于现实中的某些村、乡、镇干部欺上压下、横征暴敛、鱼肉百姓乃至草菅人命的严酷画面,正如《中国农民调查》的两位作者描述的那样,已经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原先存留在我们印象中的那一幅幅乡间风俗画,不过是遥远而虚幻的田园牧歌,或者说,是过惯了都市浮躁生活的城里人对乡间的一种向往。现实中生活中的农村并非如此,或者说,农民眼中的农村[!--empirenews.page--][1][2]下一页并非如此,他们没有这样的闲情逸致,他们活得很累、很沉重。……我们看到了你想像不到的贫穷,想像不到的罪恶,想像不到的苦难,想像不到的无奈,想像不到的抗争,想像不到的沉默,想像不到的感动,想像不到的悲壮……”[10] 财政正义原则应当是一个历史范畴。尽管近年来出现了李昌平这样为民鼓与呼的基层干部,但正如周梅森先生所说的那样,中国的问题是不能寄希望于包打天下的“清官”的,唯有制度建设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靠人与靠制度,孰重孰轻,这里不言自明。当前,亟须通过恰当的财政制度安排来实现公民(纳税人)的自由,承载公民的平等,保障公民应享受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财政正义原则的要旨是实现从个人偏好推导出来的“效率”标准和从外部“来源”(即外部价值尺度)推导出来的“平等”标准相融合,但正如布坎南本人所说的那样“效率和平等不仅代表不同的、常常相互冲突的目标,而且他们在哲学上也是不同的,最终是从两套完全不同的价值准则中推导出来的”[11],因此,财政“效率”与“平等”二重标准融合的实现只能依赖于独立于各利益集团、具有普适性质的制度设计之上,换言之,基层财政要实现正义原则,必然要设计出满足所在地公民(纳税人)的集体选择意愿的财政制度,鉴于我国尚不具备“直选

式”民主政治制度基础[12],因此,设计出纳税人———基层立法机构(基层人大)———基层政府的委托代理式的公共财政体制就是比较现实、可行的选择了。四、选举机制失灵视角下的财政制度演进方向:确立民主财政制度的最高目标选举机制失灵原则是公共选择学派的理论基点。选举机制失灵的原因在于“公共服务的目的在于为集体的所有成员提供‘普遍’的利益,而将这些利益中的个体化份额分离出来是很困难的”[13],换言之,由于每个人的目标函数存在着差异性,公共利益从来都不是完全统一的,阿罗的不可能性定理也告诉我们社会福利函数的均衡点是不可能扩展到社会福利曲线的边缘最大值处的。更进一步,如果按照布坎南对公共选择过程中的铁三角划分[14]:代表利益集团的微观主体(企业和居民)与代表立法者联盟的上级政府和代表行政机构的地方政府之间在公共利益问题上很难达成“一致意见”,再加上“搭便车”行为的大量存在和获取有关可选择对象的预期效果的信息是一个费用昂贵的过程[15],必然难以找到一种使地区福利达到最大化的公共决策机制,但在现实中,我们不能因为找不到一种最优的综合个人偏好的社会选择机制而排斥适用于绝大多数人、并由政府提供的公共商品和服务,这正如完全竞争市场中,尽管众人皆知存在市场失灵,但大多数人还是自觉接受由这种并非尽善尽美机制所决定的价格一样,因此,现阶段主要任务不是排斥或接受的问题,当务之急是寻求次优的财政制度供给。(一)建立公共财政制度的紧迫性传统的“威权型财政制度”使得政府高度集权,其行为缺乏必要的约束,同时,由于干部选拔、晋升、考核的评价体系和指标相对单一,使得地方官员的财政决策往往内生于干部任用制度,表现在热衷于搞政绩工程、升级达标工程,而忽略科学、统筹和可持续的发展策略。历史的经验一再表明:“威权型财政体制”不仅难以提供次优的公共商品和服务,甚至还可能造成极大的负效用,譬如河南省灵宝市豫灵镇1994年提出“大借债,大开发”,大建高档宾馆及城镇配套设施,结果欠下一个亿的“政绩债”,该镇人口6万,人均债务1600多元,按目前的还款速度,至少需要100年,又比如河南省卢氏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耗巨资搞夜景工程、绿色工程、隔离带工程等,背负了沉重的财政负担,可该县领导一时间被称为“政绩非凡”[16].根据制度变迁的基本原理“维持一种无效率的制度安排和国家不能采取行动来消除制度不均衡,这二者都属于政策失败”[17],谋求新的财政制度安排的任务已显得非常紧迫。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当前宜建立起公共财政的制度安排,而把财政制度向民主财政制度的演进作为最高目标。公共财政体制的本质要求是要实现“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生产的边际转换率,与居民消费这两种产品时得到的福利边际替代率相等,使福利达到最大化”[18],如前所述,福利最大化的实现是有困难的,但根据中国制度变迁自上而下的“强制性”设计规律,以及降低制度供给过程的交易费用的基本思路,现阶段建立公共财政的制度安排是最合适、最有针对性也是最具可操作性的,因为它强调从政府的角度来配置公共资源,只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微观主体),中央和地方,行政部门与立法、司法机构的权力分配和边界问题,公共财政的制度安排就可以在政府主导的制度变迁过程中建立起来,至于公共财政制度难以真正实现福利最大化的原因,不外乎是由制度设计过程中统治者的偏好和有界理性、意识形态刚性、官僚政治、集团利益冲突和社会科学知识的局限性造成的,但只要该制度变迁能满足基层大多数群众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且能够对利益受损者进行补偿和赎买,公共财政体制就会受到基层群众的衷心拥护,中央政府在基层的合法性基础就会更加巩固。[!--empirenews.page--] (二)确立民主财政制度的远期目标“权利永远不能超越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文化发展”[19].意味着旨在实现政治平等、经济平等、人格平等、机会平等、权利和义务平等的民主财政制度只宜作为财政制度演进的远期目标,不能寄希望通过短期内毕其功于一役地制度设计来实现上述若干平等,历史上人为的制度设计归于失败的经验教训(如巴黎公社的失败)值得总结。“生产方式的制度性供给和实现,从根本上讲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平等的最终实现是以社会方式发展、变革为基础的漫长历史进程”[20],民主财政制度本身是内生于自下而上的选举、决策和监

督运行机制的,超越历史发展阶段过早地安排这一制度会与现行的政治经济体制发生不必要的冲突,鉴于其可能带来的风险,因此,将其作为制度演进的远期目标是最合适的。[注释] [1][11][13][15]布坎南,民主财政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5]刘尚希,中国财政风险的制度特征:“风险大锅饭”[J].管理世界,2004(5)。[3]王玮,我国的财政分权改革:现状分析与战略选择[J]. 人文杂志,2003(6)。[4]卢文鹏,尹晨,隐性担保、补偿替代与政府债务[J].财贸经济,2004(1)。[6]马栓友,中国公共部门债务和赤字的可持续性分析[J].经济研究,2001(8)。[7]刘尚希、赵全厚,政府债务:风险状况的初步分析[J].管理世界,2002(5)。[8]Pieter,Bottellier,ImplicationsofWTOMembershipforChina‘sState-OwnedBanksandtheManagementofPub licFinances:IssuesandStrateg ies.WorkingPaper,2001 [9]叶汉生,林桢,防范潜在财政风险适度控制国债规模[J].人大复印资料(财政与税务),2004(4)。[10]陈桂棣,春桃。中国农民调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12]祝志勇,吴垠。县乡财政解困的制度重构方案[J].社会科学战线,2004(4)。[14]李军杰,钟军。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4(4)。[16]孙亚菲。“政绩观”之变。南方周末,2003-10-30. [17]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M].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8]沈玉平,建立地方财政的自我约束机制[J].新华文摘,2004(13)。[1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

[20]郑慧,何谓平等[J].社会科学战线,2004(1)。[参考文献] ①金人庆,关于200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200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04年3月6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N].人民日报,2004-03-18. ②高培勇,由“积极”转向“中性”:财政政策经历艰难选择[J].财贸经济,2004(8)。③吕炜。寻求积极财政政策难以淡出的体制性根源[J].改革,2003(4)。[!--empirenews.page--] ④吕炜。体制性约束、经济失衡与财政政策[J].中国社会科学,2004(2)。

公共财政与预算培训课件(doc 55页

公共财政与预算培训课件(doc 55页)

《公共财政与预算》复习资料 一、不定项选择 1.恩格斯曾指出:(A)在1776年发表了关于国 民财富的本质和成因的著作,从而创立了财政学。 A. 斯密 B. 配第 C. 马克思 D. 瓦格纳 ★考核知识点: 财政学的起源 参见参考书章节:导论 附(考核知识点解释): 恩格斯曾指出:亚当·斯密“他在1776年发表了自己关于国民财富的本质和成因的著作,从而创立了财政学”。斯密认为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冥冥中支配着市场经济的运行,政府只要像“守夜人”那样防止外来侵略和维持国内治安就行了。他提出了税收的“公平、确定、简便和征收费用最小”四原则,支出方面的厉行节约、“量入为出”的原则也一同产生,“廉价政府”则成为财政所应追求的目标。这就是斯密勾勒的财政学的基本框架。 2.通过投票论、政治联盟论、官僚主义论和制度 选择论等,布坎南等人运用经济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政治和财政问题,这一学派被称为(D)。

A. 凯恩斯学派 B.货币主义学派 C.供给学派 D.公共选择学派 ★考核知识点: 公共选择理论 参见参考书章节:导论 附(考核知识点解释): 通过投票论、政治联盟论、官僚主义论和制度选择论等,布坎南等人运用经济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政治制度的运行,其中,财政问题始终居于研究的中心。这一学派被称为“公共选择学派”。 3.财政的基本特征包括(ABCD)。 A. 公共性 B.强制性 C.非直接偿还性 D.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 ★考核知识点: 财政的基本特征 参见参考书章节:1-1 附(考核知识点解释): 财政的基本特征:(1)公共性与阶级性。(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 4.下面的(B)不属于市场经济下的三大财政职 能。 A. 资源配置 B.公共安全 C.收入分配 D.经济稳定。 ★考核知识点: 财政职能

财政学中财政的基本特征

四、财政的基本特征 (一)阶级性与公共性 由财政与国家或政府的关系,产生了财政并存的两个鲜明特征,即阶级性与公共性。 1.国家历来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政府则是执行统治阶级意志的权力机构,财政具有阶级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国家又是一个公共权力中心,并且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前提的。这就决定了财政既具有阶级性,又具有公共性,是两者相统一的一种分配形式。其公共性是指财政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属性,阶级性是指政府财政在履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职责时总是优先考虑统治阶级的利益。 2.公与私是相对应的。政府财政历来就是履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职责或办“公事”的一种分配形式,公共性是其天生的特质。在我国过去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尽管政府包揽的事务过多过宽,但也没有包揽私人的全部事务,如没有包揽家庭理财,没有包揽企业财务,甚至国有企业财务也不是完全属于财政范围。 在市场经济下,财政的公共性仍包含了其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一般公共特质,但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政府与市场的分工,其满足的社会公共需要是以市场失灵为出发点的,有其特定的内容,范围更广泛。这种市场经济下特有的财政模式即“公共财政”。因此,在财政的公共性与公共财政的关系上应特别强调两点: ①财政的公共性是其天生的,不是因冠以“公共财政”的名称而存在。 ②财政天生就具有公共性,但其天生的公共性不等于“公共财政”。 (二)强制性与无直接偿还性 财政的强制性是指财政这种经济行为及其运行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过颁布法令来实施的。财政的强制性是由政府作为一个公共权力中心和政治统治机构的身份决定的。首先,财政收入具有强制性。税收就是典型的强制性收入形式。其次,财政支出也具有强制性。在财政支出规模和用途的安排中,众多的公民可能有不同的主张,但财政支出不能按某一公民的意愿进行决策。即使在民主政治下,也必须通过一定的政治程序作出决策并依法强制执行。由此而言,财政本质上是一种超经济的分配形式。 财政的无直接偿还性说明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从整个财政收支过程来看,财政是具有偿还性的。因为财政从公众手里取得收入,还用于为公众提供公共物品。其次,这种偿还不是直接的,即每一个纳税人都无权要求从公共支出中享受与其纳税额等值的福利。由于国家征税筹集的是提供公共物品的费用,因此,就直接的税收征纳关系来讲,是无偿的。 财政的强制性和无直接偿还性是一致或相互依存的。强制的重要原因就是其是无偿或不直接偿还的。 强制性和无直接偿还性是财政区别于一般经济分配形式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三)收支的对称性或平衡性 财政运行的基本过程就是收入和支出,因而收支的对称性构成财政运行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处理财政收支的关系上,虽然久有“以收定支”和“以支定收”的争论,但这都说明收支是财政运行过程中相互制约的两方,收支是否平衡是财政运行的主要矛盾,收支平衡是财政运行本身的内在的客观要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财政收支平衡对经济的影响是中性的。要发挥财政的某种政策功能就需要打破财政收支的平衡状态,但这种失衡性的政策操作也必须围绕收支平衡这个轴心,不能过度和失控。有的国家规定财政赤字和国债发行的上限,或通过立法来制约公债的发行,就是这个道理。

公共财政的理解

公共财政的理解

大纲

一、对公共财政的理解 所谓公共财政,就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它主要着眼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弥补“市场失效” 缺陷。公共财政的历史使命,在于它支持、促进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有市场经济体制,必有公共财政,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交替推动,共同前进,是一种紧紧捆在一起的双边互动的关系。只有真正推行公共财政,才能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公共财政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对依法促进公平分配,调控宏观经济,合理配置市场资源,做好国有资产管理,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通俗来讲,公共财政就是国家通过对税收、国有资产和其他收入进行投资和理财,尽量满足人民的公共需要,为人民的利益作出贡献,和谐财政和市场经济,调节各阶级各部门的利益冲突。 二、对民生财政的理解 民生财政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出现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的一个特色。它不同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公共财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其相区别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民生财政以改进民生、提高人民福利水平为目标。 从我们自身而言,民生财政是为了解决人民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问题,例如帮助农民解决农作物销售问题,对农民务农进行补贴,解决国家学生的义务教育,为人民提供医疗保证,通过国家政策的实施,保护绝大部分人的利益。 三、对建设性财政的理解 四、对生产性财政的理解 五、对吃饭财政的理解 吃饭财政”是指一级政府的财政收入仅够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公务人员的工资、一般性办公费用等方面的支出.“吃饭财政”这是对我国现阶段经济不发达的客观评价。所谓“吃饭财政”是指财政资金只能维持国家机关的运转,只能供养一批“吃皇粮”的人,缺乏用于建设的资金,也就是说财政的经济建设职能基本丧失。 从人民的角度考虑,就是国家政府人员,拿着国家的钱,满足自己的私欲,将国家的钱财花在请客吃饭上,缺少实际效用,

我国公共财政及其职能分析

我国公共财政及其职能问题的研究 一、公共财政的概念与特征 众所周知,西方公共财政理论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大体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8世纪后期至20世纪30年代,以亚当·斯密创立的公共财政理论为代表。亚当·斯密虽然没有给公共财政下明确的定义,但基本内容包括国家的费用、公共收入、公债,与现代公共财政的内容基本一致。但就公共财政的范围或社会公共需要的范围限于“夜警国家”较窄的活动领域,其目的是为了维护自由竞争的市场秩序。1892年英国经济学家巴斯塔布尔出版了《公共财政学》一书,他认为“财政是关于公共权力机关的收入和支出并使其相适应的事务”。其基本主张仍是维护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第二阶段,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政府干预经济理论的产生至今。公共财政的范围不再局限于“公共权力机关的维持费用”,而是扩大到对市场经济的管理和调控,以及扩大到直接介入市场领域并形成一定规模的公共生产部门。例如:美国著名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在《美国财政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指出:“财政学是研究公共部门的经济学,不仅包括其理财活动,而且包括其与资源利用水平、配置以及在消费者之间的收入分配的全部关系”。可见,公共财政的定义及其范围是随着市场化国家政府职能的不断拓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我们认为,公共财政是建立在“公共产品”理论和“市场失灵”理论基础上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模式。我国虽然还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从财政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这一本质特征出发,公共财政的定义可以概括为:它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

共需要的经济活动。 深入分析,公共财政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公共性。公共财政的公共性是由“公共产品”理论决定的。其本质特征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人们常说,在市场经济下,市场能干的,政府就不应去干;而市场不能干的,政府就应当去干。这对于市场经济下财政来说,也是应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具体来看,什么是市场不能干的呢?就是社会公共需要领域,即“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这类政府活动领域是难以通过市场提供的。 反过来,由于政府活动是从整个社会角度进行的,因而社会公共需要的领域只能由政府来解决。政府通过自身的收支活动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就直接弥补着“市场失灵”领域。在现实市场经济运行中,市场失灵的领域是极为广泛的,需要借助政府的公共权力强制性地进行弥补。因此,公共财政的“公共性”特征,就是“市场能干的,政府和财政就不要去干;市场不能干的,但市场又需要弥补的,政府和财政就应当去干”。实际上这也是区分政府公共财政活动与私人活动范围的基本准则。 2.非盈利性。盈利性是人们参与市场活动的唯一动力,但作为政府及其公共财政,就不能直接进入市场去追逐盈利,而只能以社会利益作为活动目的,只能从事非盈利活动,这就使公共财政具有非盈利性特征。 尽管企业和个人活动于市场有效领域内,而政府活动于市场失效领域内,这是划分两者活动范围的基本准则。然而,现实的经济活动是错综复杂的,大量的社会经济活动是需要企业和政府共同介入和承担的。为此,非赢利性就提供了一个具体标准,来界定

浅析公共选择理论与中国公共财政的关系

浅析公共选择理论与中国公共财政的关系 [捅要]公共选择理论是一门介于经济学和政治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是对政府决策的经济研究。之所以将公共选择理论引入财政学领域,是因为财政问题本身的某些固有属性决定了大多数财政问题的解决都可以吸收和借鉴公共选择理论。现代市场经济下的公共财政不仅是提供公共产品的财政,更是公共选择的财政:同时,中国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过程应当是,也必然是财政管理公共化的过程。这是建立民主的、有监督的财政的必由之路,也是达到财政部长金人庆同志所说“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惠及全国13亿人民”这一公共财政目标的必然选择。 目前,在西方国家的财政学理论中。普遍吸收运用了公共选择理论,特别是其中的投票理论、官僚行为理论和公共决策理论。我国目前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究公共选择理论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理解市场经济国家现行财政决策机制,包括财政体制的形成机制和运行特点,从而使我国的政府财政活动尽快地纳入公共选择过程,这也是建立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必然要求。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财政渊源 之所以将公共选择理论引入财政学领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公共选择思想最初就产生于公共财政理论,财政理论是公共选择的理论源泉。财政理论是关于政府税收和政府支出的理论。税收和政府支出是政府或集体的活动,而不是单个的个人行为。在政府的收支过程中,消费者面对的是国家或政府,而不像在经济市场上面对的是企业。这些特点把财政学与经济学其他分支区别开来,后者大都集中研究非政府的决策人(如消费者、生产者)的活动,前者则把公共经济引人解释私人经济活动的分析体系。为此必须研究税收和支出选择的政治决策机制,而政治决策则是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主题。 西方早期的公共选择思想大都来源于对公共财政理论的研究。19世纪末,一些经济学家开始运用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分析决定公共活动的结构,这种分析内容构成公共财政理论的一部分。例如,瑞典经济学家维克塞尔(KnutWieksell)认为,传统的公共财政理论割裂了经济学和政治学的联系,在他的政治的一致性原则中,他认为:“如果一项公共支出要被批准的话,一般地,它必定含有这样的假定,即这种支出准备用于一种对全社会有益的活动。并且所有社会成员都无一例外地这样认为。”布坎南曾经在一篇题为《公共选择与财政理论》的论文中追述公共选择理论的产生过程时说:“毫不奇怪,现代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创始人都是一些受过欧洲财政理论传统训练的经济学家。”当然,当公共选择理论作为一个学派在20世纪逐渐形成后,它已经脱离单纯的财政领域,广泛的运用于解决财政以外的诸多问题。布坎南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拜读了维克塞尔的书,接着开始对意大利学者的著作进行了研究。这使得我的注意力

2017年春季《公共财政学》期末考核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公共财政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纯公共物品 答:纯公共物品有两个特征: 第一,非竞争性,即多一个人受益不会增加任何成本。 第二,非排他性,即要将个人排除在享受纯公共物品之外,通常很难做到或不可能做到。 2.财政收入 答:所谓财政收入,是指公共部门为供应财政支出的需要,自家庭、企业取得的一切货币收入。 3.消费税 答:消费税是以消费品(或消费行为)的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税收的统称。 4.外部性 答:许多产品的生产或消费,可以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经济环境和经济利益,这些成本或收益在企业或个人进行经济决策时往往不予考虑,成为外部化了的成本或收益,这就是外部性。 5.财政投资 答:财政投资是指以国家为主体,以财政资金为来源的投资活动。 6.横向公平 答:指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相同的税收。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8分) 1.公共财政的职能主要包括什么? 答: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稳定经济是公共财政的三大职能。 2.公债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答:公债的产生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国家财政支出的需要,当政府职能日益扩大,仅凭税收不能满足开支以至出现赤字时,它就必须举债;二是社会上要有充足的闲置资金,可供政府借贷。3.财产课税主要包括哪些税种? 答:财产课税是以一定的财产额为对象,向拥有或转让财产的纳税人课征的税。财产税主要包括一般财产税、特别财产税、财产转移税。

4.政府的收入再分配项目主要包括什么? 答:有两种主要的收入再分配项目:公共援助项目——向符合条件的低收入人群提供救济;社会保险——向退休人员、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失业者和病人提供保险金。 5.为什么在有些市场有效的情况下,政府还要干预市场? 答:第一,竞争性市场可能无法产生社会满意的收入分配。第二,有人认为,即使拥有完全信息的个人,也不能对他们消费的产品做出很好的判断,这样政府强迫人们消费某些物品(称为有益物品)就有了理论依据。 6.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方式主要包括什么? 答:基金制、现收现付制、部分基金制。 三、案例分析(共16分) 1.政府的教育支出主要是出于什么原因? 答:(1)促进公平。但从社会公平的角度看,一个孩子的前途显然不应由家长的财产状况所决定。 (2)具有一定外部性。更多的人接受教育会使社会的运转更加顺利和平稳,增加国家整体利益。 (3)资本市场的不完全。私人部门的金融机构并不愿意为教育融资,它们担心得不到偿还,资金不足的人可能会被剥夺受教育的机会。

最新论公共财政体制下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权的实现

论公共财政体制下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 权的实现 编辑。[摘要]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财政自治权则是自治权的核心、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财政政策的核心。加快和深入对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权的研究,为实践提供厚实的理论基础,将促进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权在不断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下的切实实现,以及更好的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公共财政体制;民族区域自治;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权;实现 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中,少数民族地区,大多也是边疆地区的发展问题是重点。研究我国公共财政体制下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权的实现,研究如何切实实现其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公共财政体制与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权 1.1 公共财政体制 所谓公共财政,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分配活动或分配关系,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政府收支模式或财政运行机制模式,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类型。它是财政的一种类型或模式,具有公共性质的国家财政或政府财政,即财政的公共性 ,也就是为市场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财政体制,作为国民经济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中央政府制定的,用于处理中央与地方政府、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划分财政收支范围和财政管理权责与权限的一项根本制度,它是各级政府、部门以及预算内企事业单位财务分配活动的行为准则。公共财政体制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体制,是市场经济国家通

行的财政体制和财政制度。 1.2 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三十二条明文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是一级财政,是国家财政的组成部分。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管理地方财政的自治权。凡是依照国家财政体制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收入,都应当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地安排使用。民族自治地方在全国统一的财政体制下,通过国家实行的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享受上级财政的照顾。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预算支出,按照国家规定,设机动资金,预备费在预算中所占比例高于一般地区。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财政预算过程中,自行安排使用收入的超收和支出的节余资金。综合而言,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权主要包括:财政自治立法、自主组织和使用财政收入、依法安排财政支出、税收管理自治以及享受上级国家机关的财政援助等。 2 公共财政体制下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权的重要性 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自治权,就是保障各少数民族地区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政策的自主权,是党的民族政策在财政工作上的具体体现,它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权为其他自治权的实施提供了物质保障 自治机关所行使的经济管理、人事管理、教育管理等自治权,都依赖于当地的财政状况,财力直接影响到自治机关职能的实现程度。 2.2 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权具有分配功能和配置功能 分配功能是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权的固有功能。通过内部财政分配、根据民族自治地方的特点和需要、做出恰当的安排使公共资源达到优化配置,有利于民族

公共选择与行政成本

公共选择与行政成本 摘要:行政成本具有提高行政效能,降低社会负荷以及防止权力腐败的作用,有效控制合理行政成本成为行政改革诉求的重要目标。然而,现阶段控制行政成本已成为世界各国行政发展的共有难题。在寻求破解行政成本居高不下的对策时,可以借鉴公共选择学派关于行政成本增长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与探讨行政成本不断攀升的缘由,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法与途径。 标签:公共选择;行政成本;制度分析 一、探源:公共选择与行政成本的关联 行政成本是政府在为组织与管理社会而行使其职能的过程中所耗费的各种资源,以及由其所引发出的现今和未来一段时间的间接性负担。行政成本是政治与行政学的基本命题,也是当代世界公共管理面临的共有现实难题。牢固树立政府的成本意识,已经成为当代政府治理理论和实践的主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多次行政改革,但行政成本居高不下的境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善,行政成本在政府财政收入中的比例不断攀升,财政负担日益沉重,“吃饭财政”范围越来越大,一些地方政府甚至连日常运行都难以维持。在众多的理论体系中,公共选择理论(PublicChoice Theory)提供了当代政府行政成本及其增长的充分解释。正如丹尼斯·C·缪勒所说:“作为政治体制的经济分析,公共选择似乎天生就是回答这些问题的一个工具。”公共选择理论关于行政成本增长的阐释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官僚与官僚体制 近代社会所选择的政府模式是一个官僚制组织结构模式,它的构成来自于职位、工资、权力、威望、官职的恩赐等要素,它的运行和价值的体现一般均通过机构、人员的增加来实现。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官僚制事实上造就了一个特定的利益集团,通常会把个人利益和官僚机构的利益摆在首位,而将公共利益放在次要的地位,其不会轻易放弃既得利益,因此,具有天然的拒斥改革的惰性。当社会要求政府承担新职能时,利益集团往往乐意承担新职能,同时却不愿意放弃失去存在合理性的政府职能,造成政府机构臃肿、冗员充斥、慵懒散闲、推诿扯皮以及各种各样的官僚主义问题。正如帕金森定律所揭示的那样,政治家一感到忙不过来的时候首先想到仍旧是增人,而且是成倍地增加。当冗员过多无所事事的时候,他们又会人为地制造出许多事来,使他们人人有事干,整天忙忙碌碌。可见,在官僚体制中,机构具有高度分化和专业化趋势,人员缺乏竞争,鼓励浪费与低效,使得机构愈发庞大,组织内个人和分支部门协调难度增大,导致官僚机构的交易成本提高。 (二)政府部门的财政扩张 官僚机构往往是各种利益集团的代表,是预算分配过程中的代言人。行政过

2020年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点:第九章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

2020年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点:第九章 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 第九章财政职能 一、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 (一)财政的基本涵义 考试内容:理解财政的基本涵义。 财政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收支分配活动。 人类社会迄今为止存在三种经济体制,从而相应形成三种财政类型:(1) 家计财政,这是对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财政模式的一种概括;(2)公共财政,与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财政类型;(3)计划财政,特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活动的一种类型。计划财政通常称为“生产建设财政”。在改革开放前,我国财政的经济建设支出是整个社会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投资来源。 大家可配合试题进行练习:2020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典型例题:第九章财政的基本涵义 (二)公共财政的基本涵义 考试内容:理解公共财政的基本涵义 “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财政类型,是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财政。 公共财政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以满足公共需要。社会公共需要是相对于私人个别需要而言的,具有以下特征: (1)社会公共需要是是社会公众共同的需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也不是个人需要的简单加总; (2)社会公共需要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地共同享有的需要,一部分社会成员的享用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的享用; (3)社会成员享用社会公共需要通过纳税、付费等形式付出代价,当然这种代价的付出不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4)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责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但是市场机制也存在“市场失灵”,因此需要政府致力于弥补这一缺陷,所以需要财政。 市场机制最主要的缺陷: (1)不能排除垄断对资源配置的扭曲; (2)不能校正外部效应以达到最佳资源配置状态; (3)不能提供公共物品; (4)不能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 (5)不能有效解决宏观经济波动问题。 市场失灵领域就是需要政府发挥作用的范围。 公共财政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政府为主体从社会上取得收入,并将收入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收支活动。公共财政的核心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大家可配合试题进行练习:2020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典型例题:第九章公共财政的基本涵义 (三)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完善公共财政体制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制 财税体制,实际上主要是财政部负责三个方面:一是税制改革,二是预算制度,三是财政体制。财政体制指的是中央和中央以下省及其地方的财政关系。首先,税制改革在税收制度方面我们是两个方面,一个是税制和税收政策。另外,税收征管。我们是两个部门,海关和国家税务局税收征管,财政部主要是帮助支持税收的征管。税制的改革和税收政策是财政部的核心工作之一。需要进行的一个改革是两个所得税税法的合并,实际上这也是1994年改革当时遗留下来的。我们当时留下两个问题,一个叫做所得税按照企业的隶属关系划分税收的归属,归中央还是归地方。另外,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实行两个不同的税法。我们已经加入世贸组织,现在是后过渡期,这种做法有背于税收的国民待遇原则,不利于公平、平等地竞争,我们需要把它合并。合并是在适当降低名义税率的基础上,合并两个税法。在税基的考虑上,成本概念的考虑上,基本上是参照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法,这个税法是接近于国际通常定义的。同时还有一条,尽量使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接近,尽量减少减免。此外,还将完善农业的出口体系、出口退税、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度,开征物业税等等。第二,推动预算管理体制改革近年来,财政围绕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我们进行了一系列预算制度改革。我们通过将过去预算外的收入纳入预算内,通过给予每个部门设置预算,而不是过去有个笼统的功能预算,改变了预算的编制预算制度,我们通过国库集中收复的体系,政府采购的一套制度,改进了我们的

预算执行制度。这样使我们预算的公平性、公开性、透明度和完整性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我们和市场条件下完善财政的功能还有很大差距。同时我们发现一个瓶颈,就是政府收支的分类体系必须改。现在叫做预算收支科目,MMF叫做政府收支分类体系。我们的预算收支科目弊端已经日益突出,现在报送全国人大的预算并不能清晰反映政府的职能活动。为了落实中国政府关于推进政务公开的要求,自觉接受公众对预算的编制和执行的监督,去年以来我们充分借鉴了OECD国家政府收支分类框架设计基础之上,研究设计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并选择了一些中央部门和一些省市进行模拟试点。第三,规范政府间的财政关系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和一般市场经济国家差距比较大,一般市场经济国家大多是三级政府管理,中央、州省和地方,我们现在是五级政府,中央、省、市、县、乡(镇)。这个层次是比较多的,而且市场经济国家一般各级政府的职责都以的形式予以明确规定,中央政府承担的经济稳定、收入分配,提供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等方面重要的职责,一般相对比较集中财力。一是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加大对困难县乡的财政支持力度。我们今年在预算安排的一般转移支付已经900多亿了,比去年又多了200多亿,除此之外又增加了150亿对于困难县专门的转移支付。二是扩大推行省管县财政体制试点范围。我们督促各省,中央也在做,省级财政在财力的补助、一般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等等尽可能直接核算到县,减少财政管理层次,提高行政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实行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对经济欠发达、财政收入规模小

公共选择理论与中国公共财政

公共选择理论与中国公共财政 〔摘要〕公共选择是一门介于学和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是对政府决策的经济。之所以将公共选择理论引入财政学领域,是因为财政本身的某些固有属性决定了大多数财政问题的解决都可以吸收和借鉴公共选择理论。市场经济下的公共财政不仅是提供公共产品的财政,更是公共选择的财政。同时,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过程应当是,也必然是财政管理公共化的过程,这是建立民主的、有监督的财政的必由之路。,在西方国家的财政学理论中,普遍吸收运用了公共选择理论,特别是其中的投票理论、官僚行为理论和公共决策理论。我国目前正在建立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究公共选择理论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理解市场经济国家现行政治决策机制,包括财政体制的形成机制和运行特点,从而使我国的政府财政活动尽快地纳入公共选择过程,这也是建立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必然要求。一、公共选择理论的财政渊源之所以将公共选择理论引入财政学领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公共选择思想最初就产生于公共财政理论,财政理论是公共选择的理论源泉。财政理论是关于政府税收和政府支出的理论。税收和政府支出是政府或集体的活动,而不是单个的个人行为。在政府的收支过程中,消费者面对的是国家或政府,而不像在经济市场上面对的是。这些特点把财政学与经济学其他分支区别开来,后者大都集中研究非政府的决策人(如消费者、生产者)的活动,前者则把公共经济引入解释私人经济活动的体系。为此必须研究税收和支出选择的政治决策机制,而政治决策则是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主题。

西方早期的公共选择思想大都来源于对公共财政理论的研究。19世纪末,一些经济学家开始运用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来分析决定公共活动的结构,这种分析构成公共财政理论的一部分。例如,瑞典经济学家维克塞尔(KnutWicksell)认为,传统的公共财政理论割裂了经济学和政治学的联系,在他的政治的一致性原则中,他认为:“如果一项公共支出要使被批准的话。一般地,它必定含有这样的假定,即这种支出准备用于一种对全社会有益的活动,并且所有社会成员都无一例外地这样认为。”[1](P89)布坎南曾经在一篇题为《公共选择与财政理论》的论文中追述公共选择理论的产生过程时说:“毫不奇怪,现代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创始人都是一些受过欧洲财政理论传统训练的经济学家。”当然,当公共选择理论作为一个学派在20世纪逐渐形成后,它已经脱离单纯的财政领域,广泛的运用于解决财政以外的诸多问题。布坎南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拜读了维克塞尔的书,接着开始对意大利学者的著作进行了研究。这使得我的注意力从正统的财政学问题逐渐转移到了分析政治决策机构,研究宪法规则上。”[2](P161)二、财政的公共选择问题财政通常是国家利益、民众利益的最直接代表。而公共选择理论恰恰是用经济学的方法来解决政治问题的理论。这样,作为经济学分支的财政学就与政治学结合在一起,财政问题也就成了财政的公共选择问题。例如,公民对财政问题的偏好如何正确地充分地表达出来?如何根据公民对财政问题的偏好做出正确地财政决策?何种政治投票的原则、制度有利于全民正确表达财政偏好即形成正确地财政决策?阶级、利益集团、政党、政

公共管理学 试述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

公共财政是指国家为满足其社会公共需要,以社会剩余产品的分配为主的收支活动,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模式。 公共财政是以克服市场失灵为范围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存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因此需要政府进行适应性调节,对市场进行干预,但政府介入的最终目的仍是为了维护或确保市场的正常运作,克服市场失灵,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 政府要矫正市场缺陷,应涉足市场不愿参与或无力参与的领域。政府既要引导竞争,又要限制垄断;既要讲究效率,又要注重社会公平;既要经济稳步发展,又要抑制通货膨胀。因而,关于现代政府所具有的职能,一般认为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资源配置职能。经济学的核心是研究如何有效地配置稀缺的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条件下,市场会通过价格与产量的均衡自发的形成一种资源配置状态。但由于存在市场失灵,市场自发形成的配置状态,不可能实现最优的效率结构。公共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是由政府干预所产生的,它的特点和作用是通过本身的收支活动为政府供给公共产品提供财力,引导资源的流向,克服市场失灵,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状态。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首先体现在提供公共产品上。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因此难以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只能由财政来进行供给。其次,财政履行资源配置职能还可以实现外部效应的内部化,并解决垄断问题。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就是将一部分社会资源(即国内生产总值)集中起来,形成财政收入;然后通过财政支出分配活动,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引导社会资金的流向,弥补市场的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状态。在市场经济中,财政不仅是一部分社会资源的直接分配者,而且也是全社会。资源配置的调节者。这一特殊地位,决定了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既包括对用于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资源直接分配,又包括对全社会资源的间接调节两个方面。 二、调节收入分配职能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所决定的初次分配状况是由竞争和效率决定的,往往导致收入结果的不公平,客观上要求社会有一种有助于实现公平的再分配机制。市场本身不能提供这种再分配机制,只有依靠政府以非市场的财政手段来完成这一任务。在政府对收入分配不加干预的情况下,一般会以个人财产的多少和对生产所做的贡献大小等因素,将社会财富在社会各成员之间进行初次分配,这种分配可能是极不公平的,而市场对此无能为力,只有依靠政府的力量,才会对这种不公平现象加以调整和改变。收入分配职能,就是政府通过财政收支活动对各个社会成员收入在社会财富中所占份额施加影响,以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目标。 三、稳定经济职能财政的稳定经济职能,是指政府作为市场上的一种经济力量,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手段,通过实施特定的财政政策,促进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和适度经济增长等目标的实现。

一文看懂我国财政体制

一文看懂我国财政体制 2017-05-19? 一、财政核算体系简介 1、财政核算体系的定义 政府财政统计核算体系(A System of Government Finance Statistics,GFS)是从经济角度反映一个政府治理国家、管理经济活动运行情况的多功能体系。 1974年6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制了《政府财政统计手册:草稿》,2001年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新,目前最新的版本是GFS2014。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不同,政府财政统计核算体系是以政府为主体进行核算,对本期的支付进行核算而不管这一支付是否反映的是本期发生的经济活动。政府财政统计核算体系的框架主要涉及四张表:资产负债表、政府运营表、现金来源和使用表、其他经济流量表,四张表之间存在勾稽关系,通过此关系将流量和存量联系起来。 2、我国财政核算体系内涵 (1)分税制财政体制 财政体制是国家通过规定各级政权管理财政收支的权限和各企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上的权限,据以处理国家各级政权之间、国家与企事业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的管理制度。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后,确立了分税制财政体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央与地方支出责任划分:中央主要承担国家安全、外交和中央国家机关运转所需经费,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实施宏观调控所需支出,中央直接管理的社会事业发展支出;地方主要承担本地区政权机关运转所需支出,以及本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支出。 第二、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属于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的税种属于中央收入;与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由中央与地方分享;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为地方收入。 第三、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中央和地方收支划分后,为解决财力分布纵向和横向不均衡问题,中央对地方实施转移支付。转移支付分为两类,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一般性转移支付由均衡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等组成,用于弥补财政实力薄弱地区的财力缺口,地方政府可统筹安排使用,主要目的是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实现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的均等化。专项转移支付重点用于“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领域,以实现特定的宏观政策及事业发展目标,或对中央委托地方事务、中央地方共同事务按其相应资金进行补偿,地方政府必须按规定用途使用。 第四、税收返还和地方上解。税收返还是为保障地方既得利益、顺利推进相关改革设立的,包括增值税返还、所得税基数返还、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税收返还三项。地方上解主要是指地方按有关法律、法规或财政体制规定上解中央的各项收入,主要包括1994年分税制改革时保留的地方原体制上解收入和出口退税专项上解收入。2009年,为简化中央与地方财政结算关系,中央财政将地方上解与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作对冲处理,相应取消地方上解中央收入科目。 (2)我国财政预算管理体制

我国公共财政及其职能问题的研究(一)

我国公共财政及其职能问题的研究(一) 一、公共财政的概念与特征 众所周知,西方公共财政理论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大体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8世纪后期至20世纪30年代,以亚当。斯密创立的公共财政理论为代表。亚当。斯密虽然没有给公共财政下明确的定义,但基本内容包括国家的费用、公共收入、公债,与现代公共财政的内容基本一致。但就公共财政的范围或社会公共需要的范围限于“夜警国家”较窄的活动领域,其目的是为了维护自由竞争的市场秩序。1892年英国经济学家巴斯塔布尔出版了《公共财政学》一书,他认为“财政是关于公共权力机关的收入和支出并使其相适应的事务”。其基本主张仍是维护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第二阶段,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政府干预经济理论的产生至今。公共财政的范围不再局限于“公共权力机关的维持费用”,而是扩大到对市场经济的管理和调控,以及扩大到直接介入市场领域并形成一定规模的公共生产部门。例如:美国著名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在《美国财政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指出:“财政学是研究公共部门的经济学,不仅包括其理财活动,而且包括其与资源利用水平、配置以及在消费者之间的收入分配的全部关系”。可见,公共财政的定义及其范围是随着市场化国家政府职能的不断拓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我们认为,公共财政是建立在“公共产品”理论和“市场失灵”理论基础上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模式。我国虽然还处于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从财政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这一本质特征出发,公共财政的定义可以概括为:它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 深入分析,公共财政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公共性。公共财政的公共性是由“公共产品”理论决定的。其本质特征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人们常说,在市场经济下,市场能干的,政府就不应去干;而市场不能干的,政府就应当去干。这对于市场经济下财政来说,也是应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具体来看,什么是市场不能干的呢?就是社会公共需要领域,即“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这类政府活动领域是难以通过市场提供的。 反过来,由于政府活动是从整个社会角度进行的,因而社会公共需要的领域只能由政府来解决。政府通过自身的收支活动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就直接弥补着“市场失灵”领域。在现实市场经济运行中,市场失灵的领域是极为广泛的,需要借助政府的公共权力强制性地进行弥补。因此,公共财政的“公共性”特征,就是“市场能干的,政府和财政就不要去干;市场不能干的,但市场又需要弥补的,政府和财政就应当去干”。实际上这也是区分政府公共财政活动与私人活动范围的基本准则。 2.非盈利性。盈利性是人们参与市场活动的唯一动力,但作为政府及其公共财政,就不能直接进入市场去追逐盈利,而只能以社会利益作为活动目的,只能从事非盈利活动,这就使公共财政具有非盈利性特征。

公共财政与中国公共财政框架构建

公共财政与中国公共财政框架构建 主讲:河北经贸大学财政税务学院石丁 一、我国公共财政改革目标提出的背景 这个背景简单地说,就是经济体制的转轨。 1978年末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现在回头看,可以说这一改革始终是一个市场取向的改革。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改革的目标并未最后明确,其做法是“摸着石头过河”。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92年。这一年,在邓小平南巡谈话的推动下,在总结了我国经济改革长期探索的经验基础上,中共十四大正式以党的文件的形式(后写入宪法)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的转轨必然要求财政的转轨。虽然总的说是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运行机制和财政模式。但这样一种财政到底是什么样子,财政理论界一直没有明确地说出来,更没有把这个问题阐述清楚,只是提出了这个问题。而正是由于目标不明确,所以在财政转轨的过程中,才出现了越转轨财力越困难的现象。表现在: 第一、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不断下降。1979年为31.92%,1998年已下滑至12.6%。与此同时,由于预算外收入不断增加,企业和居民的财政负担却不断加重。 第二、财政赤字连年不断。改革20年,18年出现赤字,且赤字额不断加大,1979年为135.4亿元,1998年增至922.2亿元。国债也由1979年的35.3亿元增至1998年的3310.9亿元。 如何摆脱财政困境?造成财政困境的原因是什么?最初我们是把它作为改革的成本看待的。后来,又将其同市场经济联系起来,以为搞市场经济就会与财政困难相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研究视野的放宽,我们发现,改革举措的出台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同财政困难并不具有必然的联系。财政困难的根本原因在于财政定位不清。由于财政定位不清,在改革和转轨中始终处于被动应付状态,也就不可能不陷入财政困境。因此,摆脱财政困境就必须对财政重新明确定位,即明确财政转轨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其答案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找不出,很自然,学者们的眼光一致瞄向了搞了几百年市场经济的西方国家,发现他们的财政是公共财政。在市场经济这一基点上,西方的公共财政可以也应该为我国所借鉴。 厦门大学教授张馨发表在《经济学家》1997年第1期上的《论公共财政》,是学者以研究成果的形式第一次完整、准确地概括出我国财政改革的目标模式应是公共财政。而其前后众多学者的一系列相关研究成果为我国公共财政改革目标模式的明确奠定了理论基础。

财政学第一章政府、市场与公共财政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 一、判断以下各陈述的正误 1、财政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受一般经济原则支配,但又不同于普通的私人经济,属于政府专门的经济活动,具有特殊的性质。() 2、在经济社会中,满足公共需求,作为一种社会性的既定目标,一般很少涉及到如何最优化地使用经济资源的问题。() 3、“公共财政”可以定义为:政府为了满足其国民的公共需求,在提供公共产品与劳务过程中所从事的经济性收入、支出活动。() 4、政府职能的有效履行,需要明确政府事权,并配之以相应的足够的财权。() 5、从政治学角度考虑,人类社会中任何权力都是危险的,因此任何权力都要受到限制。所以,唯一公道的政府只能是权力受到限制的政府。() 6、政府依靠其财政信用,向其公众或者外国政府、国际组织借钱来满足追加的财政开支需要,即采取“量出为入”原则,可以用来解决其短期的“入不敷出”问题。() 7、经济社会赋予政府以满足公共需求的任务,客观上要求政府一定要象私人那样亲自从事各种物质生产与经营活动,如建立国有企业从事直接生产性活动

等。() 8、政府财政活动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在一套严格的制度约束(如预、决算程序)和规范监督下有序地进行。() 9、政治行为广泛参与财政过程,有助于使政府官员较好地平衡社会整体利益与各种局部利益的关系。当然,政治行为广泛参与财政过程也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如政府财政开支被疏导到某些滥用权力的政治家所代表的利益集团手中。() 10、政府财政的本质就是集中提供经济社会不可或缺的公共产品以满足经济社会不断增长、变化的公共需求。() 二、选择题(从以下各题所给答案中挑选出所有被认为是正确的答案) 1、现代政府一般要在社会经济生活里发挥()职能。 A、保卫国家安全 B、维护国内经济秩序 C、提供基础设施 D、提供社会保障 2、政府的财政活动在诸多方面不同于私人经济活动,政府财政活动具有如下一些的基本特征,即()。 A、不以直接提供满足私人消费的物质产品为目的 B、受国际惯例制约 C、可以长期使用比较灵活的理财原则

我国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所谓公共财政,就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它主要着眼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弥补“市场失效”缺陷。公共财政的历史使命,就是支持和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虽然我国的公共财政管理已具雏形,然而,我国在建立公共财政,用以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计划财政管理模式的影响,仍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财政供给“越位”和“缺位”并存。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供养范围过大,包揽过多,特别是对那些应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经营性和竞争性领域延伸干预过多,大大超出了政府职能范围和财力承受水平。相反,应由政府承担的一些社会公共需要却得不到应有的资金保障,却让市场竞争主体去承担。 2.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近年来,我国将财政支出逐步向重点领域倾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从总体上看,由于财政预算的约束力逐步下降,财政资金远远不能满足重点支出的需要,教育、农业等发展领域的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还有较大的提高空间。相反,大量的资金却被用于许多非重点领域,导致财政对国家重点支出项目难以实施更加有力的资金保障。 3.政府收入机制不规范。政府收入机制的不规范突出表现为税收的费化和收费的“越位”问题严重。社会公共权力缺乏相应的制约,导致众多公共权力机构直接介入分配领域,严重影响相关领域正常运行。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现象屡禁不止,公共秩序得不到保证,公民的权利更无从谈起。税收“缺位”和收费“越位”并存的现象,必将直接导致收费规模的扩张和政府收入机制的混乱。同时,也将严重影响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资金保障来源。 在正确认识公共财政体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的同时,运用相关政策以及法律手段,去缓解解决体制中的缺口和不足,是必要的,这对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应对这些问题,相应的对策有以下几点: 1.财政资金应突出公共性,逐步退出经营性和竞争性领域。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凡是市场办得了、办得好的,就不应该由政府承担。但长期以来,财政职能的“越位”与“缺位”并存的问题一直比较突出,一方面财政过多的干预市场,本应该有市场自身调控就能做好的领域,却由于政府财政的介入,妨碍了市场正常地运转;另一方面,那些本应该由政府去做、去实现的一些事情,反而因为财力“缺位”而没有能力做到或做得不好。所以,今后财政资金需逐步退出应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经营性和竞争性领域,转到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方面来,逐步提高财政对教育文化、科学事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公共需要的保障能力。 2.科学界定和规范财政资金的供给范围。规范财政资金供给范围,是构建公共财政基本框架、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和支出效率的基础和前提。因此,要把重点放在解决财政供养人口过多、对一些经营性的事业单位包揽过多、不合理的补贴和投资过多问题。通过改变财政对经济发展干预的方式,逐步减少并逐渐取消财政对一般竞争性领域的投资,集中财力,保障科学、文化﹑教育、社保、农业、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和项目的支出需要。 3.积极推进公共财政的管理手段。这是公共财政顺利推行的重要保证。政府采购制度作为市场经济国家加强公共支出管理的基本手段,是建立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内容,这项制度也是现阶段有效节约财政开支最直接的办法。近年来,全国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政府采购试点工作,效果十分明显。所以,今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