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合作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合作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合作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课题研究报告

浙江省平阳县水头镇二小胡竞雄执笔

摘要:

本文立足美术课阐述了合作精神的培养、合作学习环境的构建以及如何让合作学习更有效的具体措施。提出了设计适当的合作学习课题,安排优势互补的小组组合,巧妙把握合作讨论的时机,运用合作突破学习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多元化的合作评价,以期使美术课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合作学习美术教学实践思考

第一部分背景与意义

一、课题实验背景

所谓的“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指一种有系统、有结构的教学策略,即依学生能力、性别等因素将学生分配到一异质小组中,鼓励同学间彼此协助,互相支持,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效果,并达到团体目标。

合作学习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作为一种古老的教育观念和实践,其源头可以追溯到人类纪元初期。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古典的教育名著《学记》中就有“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记载,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在西方,早在公元1世纪,古罗马昆体良学派就指出,学生们可以从互教中受益。1806年合作

学习小组的观念从英国传入美国,受到美国教育家帕克( Part )、杜威(Dewey)等人的推崇并被广为应用,最终于20世纪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了现代的合作学习理论。

我国自90年代初期起,在课堂教学中开始引入小组活动,由此引发了对合作学习的探讨。从浙江杭州大学教育系的合作学习小组教学实验,到90年代中期山东教育科学研究所开展的《合作教学研究与实验》,以及近年来主体性教育实验对小组合作的探讨,这一系列的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活动推动了合作学习在我国的发展。我国启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课题实验意义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社会的到来,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现代人不仅要具备独到的见解和独立的做事能力,还应具备与他人协作共事的能力,更有“不会合作的人不是现代人”之说。因此,合作能力成为现代人的基本素质。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它把一个班级按学业成绩、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等为依据平均分成若干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教学过程的所有环节都以小组活动为核

心。要求学生互助合作尝试探索知识,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由于改变了传统班组教学中以个人成绩为标准,以学生个人为奖励的做法,从而改变了班级成员间以竞争为主的交往方式,促进了组内成员的互助与合作。各小组成员都必须视小组的成功为个人的成功,从而使每一个成员不仅自己要学会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还要帮助组内其他成员获得成功。合作学习教学法符合了当今社会的要求,我尝试在美术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法,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技能,促使学生社会适应的发展以及健康、积极个性的养成,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部分构想与实践

一、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构想

1、建构“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形成“组内互助合作,组间竞争夺标”的学习氛围。鼓励同学间彼此协助,互相支持,以提高学生个人的学习成就、学习动机、学习效果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并达成团体目标。

2、形成合作小组中的积极互赖

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同一组的学生彼此相互依赖,有着同生死共患难的感受。学生们要认识到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还要为所在小组的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学生具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

意识。具体的策略是建立积极互赖:

(1)目标互赖:合作小组有一个或若干个共同目标。例如,一起完成一组群雕,或合画一幅画等。

(2)奖励互赖:当小组中一个同学受到奖励,同组所有组员的奖励也受影响。例如,代表小组交流的同学获得好成绩,那么该组可获得一个红苹果。小组学习完成出色,每个组员都可加分。

(3)角色互赖:在合作学习小组中,每一组员都有一个身份。例如,有的要负责学习程序,有的要注意合作学习的技巧。这些角色在一个阶段后要互换。

(4)资料互赖:每个组员只拥有完成任务的一部分资料或工具材料。

(5)身份互赖:全组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如,组名、组标、口号等。

二、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

1、建立合作学习小组

选定一年(1)班和三年(1)班为实验班,在班主任的协助下分异质组,即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别、个性等组成4——5人合作小组,指导学生进行组内分工,确定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明确职责。为促进合作学习小组形成“组内互助合作,组间竞争夺标“的学习氛围,要求每一组设计组名、组标和口号。

2、合作学习教学实施

合作学习的一般程序是: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组际交流→整体评价。我们根据教材性质、教学时间、学生学力来设计合作学习教学方案,借鉴他人的经验总结出美术课合作学习的“三阶段”、“四步骤”的操作模式。如下表:

3、多元化的合作评价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习方式要求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与活动中去。学生的发展有明显的快慢,如果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每一个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势必是不合理、不科学的。评价应着眼于学生创造性能力、综合素质、与人交往能力的提高以及个性特长的发展。我们采用了小组自评,介绍本组的作品,说说组员分工合作的情况;小组互评,学生可以自选一组的作品来评价,也可以评价组内的某一个人;班级总评,评出全班最优秀的作品,和表现最出色的个人。做到

①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评价重过程、重应用、重学生主体的参与度即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参与交流、对话的程度,看学生是否发挥了主体作用。评价中不完全以活动成果为重点,应挖掘活动环节中内含的因素作为个性教育素材去启发和引导学生。②、管理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相结合。评价以激励为主,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或激发学习者的兴趣,使之产生投身其中的志向。达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改、评学结合的效果。③、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没有前者学生评价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压抑,没有后者,个人参与活动的表现就会失去了反馈,不利于个人的改进和提高。同时,小组评价可以增强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但是,评价项目不能太细,可采用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地开展评价,培养其自我认识的自觉性并提高其独

立的分析能力,在评价开始时都要作认真的指导。

4、利用团队游戏心理辅导促使学生合作意识的形成。

(1)协助“交往”的游戏辅导

通过人际交互作用的辅导游戏,让参与者不断从他人对自己的接纳或不接纳的态度或撞击中获得体验,帮助他较快地发现自己在与人交往时的积极或消积心态以及人格问题。在游戏的欢乐气氛中感受友爱、合群的愉悦。同时,减轻乃至消除交往障碍。如:《打状元》、《生日链》。

(2)增强团队凝聚力的游戏辅导

这类游戏辅导大多采用对抗赛的形式,用“击败对方”的游戏动机,一般能有效地诱发被辅导者的“团队情绪认同”。即,成员有意无意地把自己和群体视为同一,成功或失败时有共同的感受,意识到大家是相互依赖的,只有相互支持才能实现团队目标和自己的目标。随着游戏的进展,不断加强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不断增进团队精神。在争夺胜负的紧张气氛中,还使一些社交退缩或社交过度的成员因协作需要,不知不觉地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和行为,从而提高了合群性。如:《蜈蚣竞走》、《运罐子》、《哪吒金圈》。

第三部分成效与思考

一、课题研究成效

经过两年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验,我们发现学生非常喜欢这种教学模式,课堂气氛活跃不用说,教师学生都双双得益: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很有成就感,学习情绪高涨;而我们则上课轻松,而且教学效果比以前好了很多。经过两年的努力,初步取得了预期效果,主要表现在:(一)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现在的社会已经不是个人英雄的时代了,应该是团队精神合作的时代。让学生学会合作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合作将是未来社会的主流,而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消除了教

者与听者之间的心理障碍,便于多方交流,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创造性。无论是学习,还是创作的过程,合作学习能启发学生的新灵感,带给学生意想不到的帮助,增强了学生间的合作意识,更能令教师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防止出现“将组内认为妨碍取胜的同学排斥在外,比赛竞争失败后互相指责埋怨”的现象,这样大家既参与了活动调动了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又增强了小组的团队精神。

(二)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观念。

合作小组的异质性决定了学生在共同活动中必须做到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其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对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体现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要求。可以使学生在交往中产生心理相容,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对集体的形成和巩固产生积极的影响。例如在上交作业时,规定每个小组只交一份共同完成的作业。在共同完成这一份作业时,学生需要互相讨论、争辩、向专家请教,取长补短,集中小组成员的智慧。由于讨论与作业同步进行,差生可随时提出问题,小组成员可以及时地解决,带动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作业,从而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通过集体完成作业,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加强了相互之间“荣辱与共”的关系。

(三)培了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美术的精神,艺术贵在创新。学生阶段是思维和认识活动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善于接受和吸收新生事物,热情大胆,敢作敢为。在他们身上,创新意识往往处于潜在状态,萌芽状态。需要不断挖掘,促进生长,促进发展。少数学生的创新精神比较明显,比较突出。如同一命题的作业,几十张作业就会表现出几十张不同面貌和特点的画面。这其中有些特点,很有可能就是显露学生创造意识和艺术才智的“闪光点”,出佳作的好苗头。合作互动学习正好让学生在互动中、合作中互相的吸收,并且通过对比使好的东西得到接受。教师要及时发现这些特

点,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和想象力,促使形成宝贵的艺术个性和创造素养。

(四)培养了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

传统美术教学中,教科书和教师收集的资料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这种状况使学生知识面狭窄,易对教材产生依赖心理,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知识爆炸”局面。因而,通过合作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广泛查阅书籍、网络等,拓宽了知识来源,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各种信息进行选择、加工的能力。

(三)培养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合作学习中,师生间的关系不再是教师一味传授,学生只管倾听的传统模式,而是师生间平等交流与互动的新模式。教师更多的是一个顾问和指导者,同时教师可能对某一专门知识不了解,须请教专家或可利用学生的专门知识。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活动与学生的活动及学生之间的活动有机地融为一体,提供了一种师生互动的新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师生之间能够平等交流,真正体现教学的民主。

(四)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高科技时代是人才的竞争,没有竞争,时代不会向前发展。虽然合作学习,强调学生间的合作,但并不排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只是合作学习中体现的竞争取代了学生为了获得承认和评级而进行的竞争。因为只有学生具备较深层次的集体主义观念,竞争成功的可能性才更大。经常的、合理的评价,可使学生的竞争意识不断得到增强。在合作学习中,具体的评价可在三个层面上进行:小组评价;组内成员评价;组间同等水平的学生评价。这三个层面的定期评价,能激发各组奋勇争先的积极性,形成组间明争暗赛的竞争局面,增强学生个人进取向上的竞争意识,也使每个学生都有竞争对象,有追赶的目标,使学生始终处于竞

争状态中,不断强化其竞争意识。

二、课题研究反思

但是经过实验,我们也发现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为课题组长的我在课题研究初期也曾有过流于形式的做法。在实践中我悟出教学中不能为了合作学习而进行合作学习,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下面我谈谈自己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1、宁少勿滥,抓住契机。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为了课堂教学形式的热热闹闹,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精心安排,教师在备课要时应备合作的内容,合作的形式,合作的时机等。可要可不要的不安排,不适合的不安排。要把学习重点和难点作为合作学习的内容。另外要抓住合作的时机,让学生有效的参于合作学习。 2、教给技巧,变换形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得到教师的指导,否则课上学生小组合作将得不到好效果。教师应当教给学生合作的技巧,如怎样组织,怎样倾听,怎样发言,怎样质疑等。学生汇报学习的结果时,应该用“我们小组有人认为……,有的人认为……,最后一致认为是……”的方式汇报交流的结果。而不是说“我认为……”“我觉得……”教师也可以学习美国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给每个小组成员一个职务如“记录员”“汇报员”“检查员”等,当然这些职务也可以根据合作目标、合作内容的需要做调整。

3、平等参与,积极互赖。教师在合作学习前有目的指定小组长(或优生)组织材料进行回答,使他们不善于倾听别的同学发言,只关注自己有无机会,不在乎别的同学在说什么,特别瞧不起学习困难的同学,压制别的同学的思想,久而久之,使个别小组成员产生依赖性,影响合作的参与性。杜绝“无业游民”,在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幅作品时,很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能力强的学生包办或代劳完成作业,能力差的学生被忽视或遗忘,然后他们无所事事,悠哉悠哉,就成了“无业游民”。这

样能力差的学生参与就少,既拉大了学习差距,又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堂纪律。为了让学生真正做到“合作学习”,我为每个小组布置一个任务,这个任务又可拆成几项小的任务,再由组长分派给每个成员,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人人有事做,每人都承担一份任务。防止“将组内认为妨碍取胜的同学排斥在外,比赛竞争失败后互相指责埋怨”的现象。另外小组合作学习不是学生的参于,教师的旁观,而是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参于,教师可以把自己也当成小组中的一员参加到某个小组的学习中。

5、强调合作,突出个性。在强调合作学习的同时,忽视学生创造个性的培养,由于组内的意见通常要达到统一,所以有时会埋没了部分学生个体的创造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应注意保护学生的独特的个性,并给予其自由发挥的环境和空间,合作互动学习为学生提供了这个环境与空间。在美术合作互动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立足于自身实际,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以独特的方式大胆地表现出来,同时能对他人的作品发表自已与众不同的见解。

结语: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新的学习形式。相信我们只要努力为学生营造自由、宽松、民主、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培养创新能力的学习氛围,其对推动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必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学苑出版社第一次印刷品2001年10月北京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尹少淳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

3、宋乃庆、徐仲林、靳玉乐编著:《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年1月。

4、马兰《掌握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若干比较》、《比较教育研究》1993年2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