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黄连片对小鼠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感染的保护作用

双黄连片对小鼠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感染的保护作用
双黄连片对小鼠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感染的保护作用

双黄连片对小鼠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感染的保护作用

【摘要】目的观察双黄连片在实验动物体内抗流感病毒和腺病毒的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建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FM1感染小鼠模型和腺病毒ADV3株感染小鼠模型,分别灌胃给予高、中、低剂量双黄连片,设立病毒唑对照和正常对照组,观察各组小鼠的死亡数、测定小鼠存活时间、肺指数和肺组织流感病毒滴度。结果双黄连片可明显降低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感染小鼠的死亡率,延长肺炎小鼠的存活时间,降低肺炎小鼠的肺指数;同时,双黄连片还能降低肺组织中流感病毒的滴度。结论双黄连片在小鼠体内有明显抑制流感病毒和腺病毒的作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shuanghuanglian tablet on influenza viral pneumonia and Adenoviral pneumonia in mice.Methods Viral pneumonia model established by influenza A1 virus FM1 and adenovirus ADV3 in mice.The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ome groups:normal control group,shuanghuanglian tablethigh dose group(2.4 g/kg),shuanghuanglian tabletmiddle dose group(1.2 g/kg),shuanghuanglian tablet low dose group(0.6 g/kg),virazole group(50 mg/kg)and normal control group.The mice were treated for 7 days,one time per day.Mortality wasobserved.Antiviral activities of shuanghuanglian tabletwere tested by survival time,pulmonary.index,and influenza virus tiler of lung in vivo.Results Compared with virazole group,shuanghuanglian tabeltcould obviously decrease mice mortality(P<0.05),increased survival time(P<0.05)and degraded pulmonary.index(P<0.05)of influenza A1 virus FM1 and adenovirus ADV3 infection.Meanwhile,shuanghuanglian tablet could also decrease influenza A virus tiler of lung(P<0.05).Conclusion Shuanghuanglian tablet has antiviral activity against influenza viral pneumonia and Adenoviral pneumonia in mice.

【Key words】Shuanghuanglian tablet;Influenza A1 virus FM1;Adenovirus ADV3;Pneumonia;Pulmonary.index

双黄连是由双花(金银花)、黄芩和连翘三味中药提取制成的中药制剂,主要用于抗病毒、细菌感染和增强免疫力,治疗由病毒或细菌感染所致疾病,经过多年临床观察,疗效确切。双黄连片是双黄连制剂中便于携带、疗效可靠的剂型,是抗病毒和细菌感染的理想药物,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进一步观察双黄连片对呼吸道病毒的作用,本实验试验模拟自然感染,将流感病毒和腺病毒用滴鼻的方式感染小鼠,建立小鼠病毒性肺炎模型,然后连续灌胃双黄连片1周,通过死亡保护率、生命延长率、肺指数、肺炎抑制率和小鼠肺部病毒含量的测定等指标,了解双黄连片在动物体内抗流感病毒和腺病毒的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禽腺病毒感染

禽腺病毒感染 禽腺病毒感染:是由禽腺病毒引起的一种亚临床性传染病,多数为长期潜伏带毒,引起症状不明显的潜伏感染,少数可致病。 禽腺病毒可以分为三群: 第Ⅰ群:包括传统的腺病毒和从鸡、火鸡、鹅和其它禽类获得的腺病毒分离物,它们具有一种共同的抗原群; 第Ⅱ群:包括火鸡出血性肠炎病毒、雉鸡(zhi俗称野鸡)大理石脾和鸡大脾病病毒(有人认为,鸡大肝大脾病的病源为:鸡戊型肝炎病毒,是戊肝病毒科戊肝 病毒属的一个成员),这些病毒共有一种与Ⅰ群病毒不同的抗原群; 第Ⅲ群:是与产蛋下降综合征(EDS—76)有关的一些病毒和从鸭获得的相似病毒,它们只是部分含有Ⅰ群病毒的共同抗原 在此,主要介绍“鸡包涵体肝炎”: 《鸡包涵体肝炎》 一、流行病学: 鸡包涵体肝炎:是由鸡腺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也有人称之鸡(Ⅰ群)腺病毒感染。 其主要特征是:病鸡在发生肝炎的同时,伴有出血性变化和再生不良性贫血。 种鸡发生感染时,本身可能无任何临诊症状,但所产种蛋的孵 化率下降,孵化的雏鸡死亡率显著增高。 试验感染证明,出生雏鸡可感染发病,并且雏鸡的日龄越小易感性越强。但在自然条件下,则以3—15周龄的鸡发生较多,成年鸡也可感染,但一般没有可见的临诊症状。 该病的病原体为禽腺病毒科Ⅰ群禽腺病毒属中的“鸡腺病毒”。 目前,分离到的Ⅰ群禽腺病毒共12个血清型,各型之间大多具有较一致的抗原关系。 目前认为鸡腺病毒2型、3型、4型、5型、8型等血清型是鸡包涵体肝炎的主要病原体。 病毒可以通过病鸡的粪便排出,健康鸡直接与病鸡接触或接触病鸡的粪便而感染,并且可以经蛋传染给下一代。

二、临床症状与剖检病变: 病鸡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不食,翅膀下垂,羽毛蓬乱,双脚麻痹,排灰白色或粉灰色水样粪便等,临死前有的发出鸣叫声,并出现角弓反张 等神经症状。 鸡群一旦感染本病,大部分鸡在7—10天内相继发病,发病3—5天死 亡达到高峰,持续3—5天后突然停息。病程10—16天,死亡率一般 为10%左右,经蛋传递时,雏鸡的死亡率克高达40%。 剖检症状:1、皮下、胸肌和腿部肌肉有明显的出血; 2、尸体表现贫血、黄疸; 3、肝脏肿大,边缘钝圆,质地脆弱,呈黄褐色,肝被膜下有较大面积 淤血和出血灶,出血点或出现斑常呈线状或芒状,在出血点之间有 灰黄色坏死灶,使肝脏外观呈斑驳状; 4、脾脏肿大,常见有灰白色斑点; 5、肾脏肿大、苍白,表面有出血点,肾小管有尿酸盐沉积; 6、长骨骨髓呈黄白色,有的呈灰白色胶冻状。 7、组织病理学的特征性变化是肝细胞发生广泛性的脂肪变性和坏死, 细胞核内有嗜酸性包涵体。 三、临床诊断: 根据本病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例剖检变化可初步诊断;但要作出确切诊断必须进行实验室检测。 四、鉴别诊断: 诊断时应注意与“传染性法氏囊病”、“脂肪肝综合征”、“弯杆菌性肝炎”等相 区别: 1、传染性法氏囊病:同样有严重的肌肉出血和其他类似的症状; 但法氏囊具有肿胀或萎缩或有胶冻样水肿的特征性病变;腺 胃与肌胃交界处有新鲜的出血带; 2、脂肪肝综合征:虽然表现有突然死亡,营养良好,肝脏肿大,被膜下也有出血 点等,但多是由于饲喂高能量饲料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多为零 星发生,无传染性。

流感病毒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及进展

·190·星堕墅墅盘查!!!!生篁!!鲞釜i塑!里!』曼!!丛!!至!坠:!!塑!!!!:!!:堕!:! 流感病毒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及进展 李月越陈杭薇李兵 【摘要】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在人群中蔓延快,且具有高发病率及致死率的特点。流感的诊断不仅要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其确诊还有赖于实验室检查。流感病毒的检测技术大致分为4个方面,即病毒分离培养、血清学诊断、现代免疫学诊断及分子生物学诊断。现分别从以上几个方面对流感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及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流感病毒;检测方法 Lab帅torialmethods狮dp哪哪艄0fd咖tiIlgiIIflu眦avin麟Uy访y獬,CHEN协咒g-讹i,UBi恕g.&加仃批,zfo,尺Ps加m£o删M毒d觑九8,&巧i挖gCDm凇挖d&咒8m£Hospi£nZo,PLA,&巧锄g100700,吼i御 (乃rr已s户D行矗i729口“腩or:(HE小,H口ng一议,Pi 【AbstI’act】Influenzavirusescauseanacuterespiratorydiseasethatspreadsepidemicallyinthehumanpopulation.CharacterofInfluenzaishighmorbidityandmortality.DiagnosisofinfluenzadependsonnotonlyclinicialsymptomsandsingsbutalsolaboratoriaIdetections.Viralcultureandisolation,serodiagnosis,immumolo—gicalassayandmolecularbioIogicaldiagnosisarefourmethodsthatcommonlyusededforinfluenzavirusdetection.Laboratorialmethodsandprogressesofdetectinginfluenzavirusesaresummarizedinthef01lowingtext. 【Keywords】Influenzaviruses;Detectionmethod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 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蔓延快,其抗原易变异, 对人群尤其是儿童、老年人及机体免疫力低下的人 群有较高的发病率及致死率,危害很大。流感病毒 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变异大的、危害重的主要是 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尤以甲型为主,常可引起较大 范围的流行[1]。 流感的诊断不仅要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还需 要实验室检测来证实。病毒诊断技术大致分为4个 方面,即病毒分离、血清学诊断、现代免疫学诊断及 分子生物学诊断瞳]。现分别进行介绍。 l病毒分离培养 病毒分离培养是诊断流感最可靠的方法之一。 因流感病毒能够在鸡胚中良好生长,所以早期多用 鸡胚分离流感病毒,一般用9日龄至11日龄的鸡胚 通过羊膜腔或尿囊腔接种分离病毒,接种后24~96h 收集鸡胚尿囊液,24h内死亡的鸡胚弃掉,用鸡的 红细胞检测尿囊液或细胞培养液的血凝活性来证实 病毒的增殖和存在,如初次分离不到病毒,可盲传2 代再进行检测;但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 展,发现通过鸡胚所分离到的流感病毒,其抗原性与 原始标本有所不同,而通过马一达犬1肾细胞(MDCK) 作者单位;100700北京军区总院呼吸内科 通讯作者:陈杭薇.综述. 分离病毒的抗原性与原始标本相似,另外由于 MDcK细胞对“o”相毒株的敏感性比鸡胚高很多, 故MDCK细胞已成为流感病毒分离不可缺少的一 种宿主系统,现亦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MDCK分 离的病毒在很多国家尚未批准用于疫苗生产,因此 病毒分离现同时采用鸡胚及MDCK细胞两套系 统口]。但无论是以上哪种方法对标本中病毒采集、 运输及保存条件要求均较高,病毒样品如能在48h 分离,可在4℃保存,如果样品要存放较长时间必须 低温冻存(一70℃);且要求标本中的病毒含量高, 必须达到鸡胚或MDCK培养法所需要的病毒含量, 分离培养较为复杂、耗时且不稳定,也不能在普通实 验室进行,要确诊需要较长时间,故对流感早期诊断 及临床指导意义不大。 Shih等H3将一种新的实验室培养技术——离 心培养技术(shellvialculture,SVC)应用于流感病 毒的培养,其与传统培养方法没有本质的区别,不同 点为在标本接种后进行长时间的低速离心,使标本 中含病毒的颗粒在外力作用下被压挤吸附于培养细 胞,从而大大缩短了培养时间并提高了敏感性。在 国内倪安平等口]亦采用SVC技术快速诊断流感病 毒,结果显示该技术能在24h内获得流感病毒培养 结果,可以快速确诊流感患者。 郭元吉等[63建立了一种流感快速诊断方法,具 体为:采集标本经成片MDCK细胞扩增,使细胞表万方数据

腺病毒中文操作手册

腺病毒载体操作手册中文版腺病毒重组系统 AdEasyTM操作手册 目录 第一章简介1 第二章应用重组腺病毒的优点2 第三章AdEasyTM技术3 3.1技术概况3 3.2AdEasyTM系统中产生重组腺病毒的时程3 第四章主要流程4 4.1将基因克隆入AdEasyTM转移载体4 4.1.1 缩写英文全称中文全称 AdAdenovirus腺病毒 Ad5Adenovirusserotype5血清5型腺病毒AdVAdenoviralVector腺病毒载体 AmpAmpicillin氨苄青霉素 β-Galβ-Galactosidaseβ-半乳糖苷酶 bpBasePair碱基对 BSABovineSerumAlbumin小牛血清白蛋白cDNAComplementaryDNA互补DNA cccDNAClosedCircularCoiledDNA闭环螺旋DNA CPECytopathicEffect细胞病理效应CsClCesiumChloride氯化铯 DMEMDulbecco’sModifiedEagleMediumDMEM培养基DMSODimethylSulfoxide二甲基亚砜DTTDithiothreitol二硫苏糖醇EDTA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Acid乙二胺四乙酸EtBrEthidiumBromide溴化乙锭FBSFetalBovineSerum胎牛血清 HrHour小时 ITRInvertedTerminalRepeat反向末端重复KanKanamycin卡那霉素 kbKilobases千碱基对 KDaKiloDaltons千道尔顿LBLuria-Bertani(broth)LB培养基MCSMultipleCloningSite多克隆位点 MinMinute分钟 MOIMultiplicityofInfection(Virus/Cell)感染复数mRNAMessengerRNA信使RNA MWCOMOIecularWeightCut-off PAGEPolyAcrylamideGelElectrophoresis聚丙烯凝胶电泳PBSPhosphateBufferedSaline磷酸盐缓冲液PFUPlaqueFormingUnit空斑形成单位 piPostInfection感染后RCAReplicationCompetentAdenovirus增殖性腺病毒RITRRightInvertedTerminalRepeat右侧反向末端重复SDSSodiumDodecylSulfate十二烷基硫酸钠TBETrisBorate/EDTA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硼酸盐/乙二胺四乙酸 TCID50TissueCultureInfectiousDose5050%组织培养感染剂量 TCPTotalCellularProtein细胞总蛋白 TETris/EDTATE溶液 wtWildType野生型 X-Gal5-bromo-4-chloro-3-indolyl-D-Galactopyranoside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 第一章简介 当今基因输送技术的发展日趋复杂,一些治疗药物(生长激素、干扰素、抗病毒和抗癌复合物)和诊断性蛋白(单克隆抗体)的设计、发展与合成需要更高效的基因输送工具。人类基因组计划和正不断发展的基因治疗同样急需发展快速有效和治疗性的分析工具。为解决这一问题,基因输送技术(通常使用病毒载体如增殖缺陷的腺病毒)通过基因工程不断发展,致力于生产基因表型药物。重组腺病毒提供了一类在基因转移系统发展中有极大潜力的新的生物治疗剂。 1953年对普通感冒病因的探索和研究导致了腺病毒的发现。迄今为止已发现了40多种不同血清型和93种不同种类的腺病毒,它们通常感染眼、呼吸道或胃肠上皮(Fields等,1996)。1977年,FrankGraham博士建立了一种细胞株,可在无辅助病毒的情况下产生重组腺病毒(Graham等,1977)。此后,腺病毒载体作为极具潜力的哺乳动物基因转移载体而得到广

Ⅰ群4型禽腺病毒灭活疫苗的试制及质量评价

Ⅰ群4型禽腺病毒灭活疫苗的试制及质量评价1987年,一种由禽腺病毒(Fowl aviadenoviruses,FAdVs)引起的心包积水肝炎综合征(Hydropericardial hepatitis syndrome,HHS)为典型病理变化的疾病在巴基斯坦靠近卡拉奇的安卡拉地区被发现,故该病又称为安卡拉病、安哥拉病(Angola’s disease,ADV)、荔枝病,经鉴定病原为禽腺病毒4型(Fowl adenovirus serotype-4,FAdV-4)。2015年6月以来,该病在我国安徽、河南、辽宁、山东、吉林、河北等部分地区暴发,死亡率高达20%~30%,给我国的养禽业带来了较大的损失。 近几年,在国内报道的主要流行株是血清4型和8b型禽腺病毒,其中血清4型毒株占据主导地位,而目前市场上没有正规商品化疫苗进行针对性预防。因此,血清4型的疫苗研制对防控该病就显得尤为重要。 1.禽腺病毒4型(Fowl adenovirus serotype-4,FAV-4)的培养方式选择:为了能够加快试制进度,避免中间试制过程出现阻碍,在试制开始之前,需要对FAdV-4进行初步的培养特性研究,以选择一种最佳的培养扩毒载体。当前疫苗企业在大生产过程中培养禽病毒的主要方式有两种,一是鸡胚扩毒,二是细胞扩毒,两种方式各有其优缺点。 但是,FAdV-4究竟适合哪种方式培养扩毒,需要通过试验来获悉。本试验通过接种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鸡胚与鸡肝癌细胞(LMH细胞)两种方式培养FAdV-4,结果发现从培养的效果来看,接种SPF鸡胚培养FAdV-4,会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多,病毒的效价会逐渐降低,通过接种卵黄囊能获得较高的效价,通过尿囊腔接种培养获得的FAdV-4病毒液效价并不高。 但,实际的大生产,通过卵黄囊接种的方式比通过尿囊腔接种的方式效率低,

腺病毒

腺病毒 编辑锁定 腺病毒(adenovirus)是一种没有包膜的直径为70~90 nm的颗粒,由252个壳粒呈廿面体排列构成。每个壳粒的直径为7~9 nm。衣壳里是线状双链DNA分子,约含4.7kb,两端各有长约100 bp的反向重复序列。由于每条DNA链的5'端同相对分子质量为 55X103Da的蛋白质分子共价结合,可以出现双链DNA的环状结构。 腺病毒罪孽有前科 提起腺病毒,老一代医生都还记得,在上世纪50~60年代,腺病毒曾相当猖獗。华北、东北及西北于1958年冬及1963年冬均有较大规模的腺病毒肺炎流行。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患腺病毒肺炎最为危重,儿童肺炎病死率高达16.6%~33.3%。由腺病毒引起的社区或军队呼吸道疾病的暴发有许多报道。上世纪80年代后,腺病毒有所隐蔽,大规模流行减少,但在部分地区仍有局部流行。如今的年轻人对腺病毒几乎没 有什么印象,也是不奇怪的。 变异毒株恣意反扑 近几年腺病毒又有所回升,因为出现了变异毒株,如腺病毒14型变异株在美国纽约、奥勒冈、华盛顿和德克萨斯等地引起急性呼吸道疾病暴发,此变异株在美国已造成超过千人感染。 腺病毒55型是由腺病毒11型与14型基因重组而形成的新型毒株。正因为它有变异,就具备新的毒力特性,在流行病学和临床也表现新特征:发热38.5℃以上、流鼻涕、咽痛、咳嗽,伴有呼吸困难,可能更易于爆发流行。我国曾于2006年在北方的学校中发生过由腺病毒55型引起的学生群体呼吸道暴发疫情。此次保定呼吸道感染发热疫情也具暴发特点,并一度被怀疑为SARS、甲流、禽流感,值得对这一新变异 株进行研究。 不同类型引起多种征候群 腺病毒是引起人类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人腺病毒已发现55个血清型,包括感染呼吸道、胃肠道、尿道、 膀胱、眼和肝脏等,可引发多种综合征——— 急性发热性咽喉炎———通常为婴儿和儿童发病,出现咳嗽、鼻塞、发热和咽喉部溃疡等症状,这些 表现难以与其他病毒引起的轻型呼吸道感染鉴别。 咽结膜热———症状与急性发热性咽喉炎相似,但常同时发生结膜炎。腺病毒角膜结膜炎有很高的传染性。咽结膜热有暴发流行倾向,一般预后尚好,无后遗症。 急性呼吸道感染———这一综合征以咽炎、发热、咳嗽和全身不适为特点,主要为腺病毒3、4、7、14和21型感染引起。临床上多表现为轻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少见重症和死亡病例。 军队的新兵中流行急性呼吸道感染发热征候群,是一种封闭型群体流行现象,多因突然紧张、劳累、 聚集等因素有关。 腺病毒肺炎———多发于婴幼儿,据国内外研究报道,腺病毒肺炎约占婴幼儿期肺炎的10%,大多由腺病毒3、7型引起。腺病毒肺炎也可造成医院内感染,青年人腺病毒肺炎的病死率为8%~10%。 如何防范腺病毒感染 老幼体衰者为重点保护对象。尽管各个年龄组均可感染腺病毒,但以婴幼儿和老年人以及免疫功能缺陷者、接受器官移植者容易感染。这些人群应为重点保护对象,有症状早就医,早诊断,早治疗。 杀灭病原体。腺病毒对脂溶剂有抵抗,对酸碱度和温度的耐受范围较宽,紫外线照射30分钟可灭活, 56℃30分钟可将病毒灭活。

病毒性肺炎知识汇总

病毒性肺炎知识汇总 病毒侵入细支气管上皮→细支气管炎。 感染可波及肺间质与肺泡→肺炎。 气道上皮广泛受损,粘膜发生溃疡,其上覆盖纤维蛋白被膜→气道防御功能降低,易招致细菌感染。 单纯病毒性肺炎——多为间质性肺炎: 肺泡间隔有大量单核细胞浸润、肺泡水肿、被覆含蛋白及纤维蛋白的透明膜,使肺泡弥散距离加宽。 炎症介质-----支气管痉挛 肺炎多为局灶性或弥漫性,偶呈实变。 肺泡细胞及巨噬细胞内可见病毒包涵体。 病变吸收后可留有肺纤维化。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正常、稍高或偏低,血沉多正常 痰涂片: 白细胞以单核细胞居多, 胸部X线: 肺纹理增多,磨玻璃状阴影; 小片状浸润或广泛浸润、实变, 病情严重者显示双肺弥漫性结节性浸润, 大叶实变及胸腔积液者均不多见。

病毒分离 血清学检查 病毒抗原检测 呼吸道分泌物中细胞核内的包涵体:提示病毒感染 抗病毒治疗:目前已证实较有效的病毒抑制药物有: ①利巴韦林(三氮唑核苷、病毒唑): 广谱抗病毒药,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和流感病毒有效。 0.8-1.0g/d,分3-4次服用,或10-15mg/kg/d,分2次。 ②阿昔洛韦(无环鸟苷):为一化学合成的抗病毒药,具有广谱、强效和起效快的特点。 5mg/kg/次,3次/d ,7天,静脉滴注。 临床用于疱疹病毒、水痘病毒感染。尤其对免疫缺陷或应用免疫抑制剂者应尽早应用。 ③更昔洛韦:为无环鸟苷类似物,抑制DNA合成。 主要用于巨细胞病毒感染。 7.5mg/kg/d,连用10-15天。 奥司他韦: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对甲、乙型流感病毒均有很好作用,耐药发生率低。75mg/次,2次/日 ⑤阿糖腺苷:为嘌呤核苷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抗病毒作用。多用于治疗免疫缺陷患者的疱疹病毒与水痘病毒感染。疱疹病毒水痘感染,5-15mg/kg.d ⑥金刚烷胺(金刚胺):人工合成胺类药物,有阻止某些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及退热作用。临床用于流感病毒等感染. 100mg/次,2次/日,口服

腺病毒详解

腺病毒是一种无包膜的双链DNA病毒,基因组长约25-45kb,理论上可编码22-40个基因。衣壳(capsid)呈规则的20面体结构,直径约80-110nm。衣壳含有240个六联体(hexon)、12个五联体(penton)及12根纤毛(fiber),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小蛋白,如VI、VIII、IX、IIIa和IVa2等。六联体是形成病毒衣壳20个三角形面的主要蛋白,12个顶端是5个五联体亚单位和3个纤毛蛋白构成的复合物,12根纤毛以五联体蛋白为基底由衣壳表面伸出,纤毛顶端形成头节区(knob)。五联体和纤毛的头节区可与细胞表面的病毒受体结合,在病毒感染细胞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腺病毒含13%DNA和87%的蛋白质,病毒体分子量约为175×106。病毒基因组为线状双链DNA,大约含35kb~36kb,腺病毒12、18 和31型的DNA组成中,G+C mol%最低(48%~49%),属于对动物具有高致癌性基因型。腺病毒1、2、4、5、8等型的G+C mol%较高(61%),致癌性反而低或无。这是一种用于人腺病毒分离株的分组的标准,根据其基因同源性将人腺病毒分为A~F等6组。 腺病毒的基因组以线性的双链DNA形式存在,由蛋白VII和一种称为mu的小蛋白紧密地环绕在其周围,起到类组蛋白样的作用。另一种蛋白V将这种DNA-蛋白复合物连接起来,并通过蛋白VI与病毒衣壳连接在一起。在两条链的5′端各以共价键结合着一个被称为DNA 末端蛋白(pTP)复合物(DNA-TPC)的特化的结构,与腺病毒复制密切相关。腺病毒基因组的两端各有一段100bp的反向末端重复序列(ITR),是复制的起始位点。在左端ITR的3′侧有一段长约300bp的包装信号(ψ)介导腺病毒基因组包装入病毒衣壳。对腺病毒而言,只有包括两端的ITR和包装信号(ψ)的约0.5kb的序列是顺式作用元件,也就是说必须由腺病毒载体自身携带,而其他的30余种蛋白都可以通过辅助病毒(或细胞)反式补足。 病毒蛋白约11种(TP和PⅠ~PⅩ),其中有4种蛋白(病毒多肽PⅤ、PⅦ,末端蛋白TP、酶蛋白PⅩ)与病毒基因构成病毒核心,多肽PⅦ是主要的核心蛋白,如同组蛋白一样包裹病毒基因DNA。构成病毒衣壳的蛋白质约7种。多肽PⅡ是病毒衣壳中最丰富和最主要成分,六邻体是由3个PⅡ分子紧密相连组成。多肽PⅥ、PⅧ在六邻体与病毒核心之间形成连接桥,并与多肽PⅨ一起稳定着六邻体分子的晶格排列。5个分子多肽PⅢ相连构成五邻体的基座蛋白,PⅢa为五邻体的周围蛋白,也参与衣壳的组成,五邻体通过PⅤ与病毒核心相连。多肽PⅣ主要构成病毒三聚体纤突,纤突与病毒血凝活性相关,因血凝素(纤突)具有型特异性,常用血凝抑制试验(HI)对临床分离株进行分型。 分类及自上个世纪50年代发现并成功分离腺病毒以来,已陆续发现了100余个血清型,其中人腺病毒有49种,分为A、B、C、D、E 和F六个亚群(subgroup)。基因治疗常用的人的2型及5型腺病毒在血清学分类上均属C亚群,在DNA序列上有95%的同源性。二者的增殖能力非常强,滴度通常可以达到109pfu (plaque forming unit)/ml,其在单个细胞中的基因组拷贝数可达104(约占细胞总DNA的10%)。病毒颗粒比较稳定,通过CsCl梯度离心可以达到1010~1011pfu/ml,满足动物实验的要求。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学习资料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 与社区感染比较,医院感染的发生、发展以及预防与控制,有着其自身的规律与特点,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一、医院感染的三个环节 医院感染的感染过程包括三个环节即感染源、感染途径和易感人群,缺少或中断任一环节,将不会发生医院感染。这是指外源性感染,而内源性感染或自身感染则不同,它的感染过程是感染源(自身)、易位途径和易感生态环境,需从微生态进行考虑。 (一)感染源 医院感染的感染源主要有病人、带菌者或自身感染者、感染的医务人员、污染的医院疗器械、污染的血液及血液制品、环境储源和动物感染源,但动物感染源少见。 (二)感染途径 感染途径可由单一因素组成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可经接触感染,也可由多个因素组成如鼠伤寒沙门菌可经接触、共同媒介或生物媒介感染。医院中被病原体污染的环境物品如仪器设备、病人的日常用品等则称为感染因素。医院感染的感染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接触感染:为医院感染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感染方式之一。包括直接接触感染和间接接触感染。直接接触感染指病原体从感染源直接传播给接触者如病人之间、医务人员与病人之间、医务人员之间,都可通过手的直接接触而感染病原体;病人的自身感染也可认为是自身直接接触感染,如病原体从已感

染的切口传递至身体其他部位,粪便中的革兰阴性杆菌传递到鼻咽部等。间接接触感染源排出后,经过某种或某些感染媒介或医务人员手、医疗仪器设备、病室内的物品等传播给易感者。在间接接触感染中,医务人员的手在传播病原体上起着重要作用。因为手经常接触各种感染性物质及其污染物品,很易再经接触将病原体传播给其他医务人员、病人或物品。目前由于我国手卫生设施差、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与知识不高,因此医务人员的手在接触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我国卫生部已经颂布了“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并在2009年12月1日正式实施,这必将对加强我国医务人员的手卫生,防控医院感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经飞沫感染:是指咳嗽、打喷嚏或谈话时排出病原体导致病人发生感染,如2003年春夏流行的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SARS)即为经飞沫感染。因飞沫在空气中悬浮时间短,播散距离一般小于1m,所以不需空气隔离或消毒。 (3)空气传播:是以空气为媒介,在空气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随气流流动,当病人吸入这种带微生物的气溶胶后而发生感染。空气传播在结核杆菌感染等呼吸道传播疾病的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4)医源性感染:因各种诊疗活动所致的医院感染。常经污染的诊疗器械和设备、血液及血制品、输液制品、药品及药液、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等而发生感染。 (三)易感染人群 病原体传播到宿主后,是否引起感染取决于病原体的毒力和宿主的易感性。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主要有: (1)机体免疫机能严重受损者;如各种造血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

禽腺病毒4型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山东标准2020版

禽腺病毒4型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禽腺病毒4型(FAdV-4)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鸡咽喉和泄殖腔拭子及肝脏组织中FAdV-4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 试验原理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是在PCR反应体系中,除采用特异的引物外,还加入了与DNA双链非特异性结合的SYBR Green I荧光染料。当它与DNA双链结合时,发出荧光,从DNA双链上释放出来时,荧光信号急剧减弱。随着PCR反应的进行,每经过一个循环,收集一次荧光强度信号,这样就可以通过荧光强度变化监测产物量的变化,从而得到一条荧光扩增曲线。 4 试剂或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分析纯的试剂,水为GB/T 6682规定的一级水。 4.1 10×磷酸盐缓冲液PBS:pH值7.2。 4.2 研钵。 4.3 病毒DNA提取试剂盒。 4.4 SYBR Green I qPCR混合物。 4.5 阳性对照:浓度为1.0×105拷贝/μL的阳性质粒。 4.6 阴性对照:水。 4.7 DEPC水。 5 仪器设备 5.1 微量可调移液器:最大量程为10 μL、20 μL、100 μL、1 000 μL。 5.2 台式低温高速离心机:最高转速16 000 r/min。 5.3 分析天平:精度为0.01 g。 5.4 荧光定量PCR仪:温度范围4.0 ℃~99.9 ℃。 5.5 冰箱:规格为4 ℃和-20 ℃。 5.6 二级生物安全柜。

禽常见病毒病—腺病毒

禽腺病毒 腺病毒是一种无囊膜的双股DNA病毒,可感染鸡、火鸡、鸭、鹅等禽类。根据目前已经定型的腺病毒种类,可将其分为三类:Ⅰ群、Ⅱ群和Ⅲ群。 Ⅰ群腺病毒 1·包涵体肝炎(IBH) 是一种以肝脏肿大发黄、坏死,肝细胞变性,有核内包涵体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此病多发于3~7周龄肉仔鸡,产蛋鸡多在18周龄后发生。特别是在开产后散发性发病。 感染此病的鸡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鸡冠、肉髯苍白,排黄白色粪水分离样稀便。产蛋鸡群多呈隐性感染,个别鸡消瘦、体重减轻,大群饲料利用率下降,产蛋率下降。 剖检特征性病变见于肝脏,肝肿大、质地松脆、呈淡褐色或灰黄色,肝脏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和点状或斑块状坏死灶。此外可见病死鸡皮肤发黄,胴体贫血,脾脏肿大出血,肾脏肿胀,法氏囊和胸腺明显萎缩。 2·心包积液(安卡拉病) 近期多发的一种疾病,特征症状是心包囊肿有淡黄色清亮液体蓄积。此外,该病还可引起肺水肿,肝脏发黄及真脏肿大等症。 腺病毒广泛存在于鸡群中,但在一般情况下较少发病,只有在免疫抑制及应激的条件下才表现临床症状。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马立克病毒、传染性贫血病毒、支原体、大肠杆菌等可促进和加快本病的流行,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在日常管理中一定要做好常规的消毒工作,另外,应减少不必要的应激,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多维以提高免疫力,并定期使用抗病毒产品进行预防。 Ⅱ群腺病毒 此类腺病毒主要感染火鸡和雉鸡,在此不做介绍。 Ⅲ群腺病毒 主要引起蛋鸡简单综合征(EDS76),此病毒可造成产蛋量突然急剧下降,短时间内出现大量无壳蛋、沙壳蛋、薄壳或蛋壳不整的畸形蛋,蛋壳颜色变浅等症。 本病死亡率不高,可造成鸡嗜睡,出现轻微呼吸道症状及排绿色水样稀便。特征症状就是造成产蛋量的下降和蛋品质的降低。 防制 EDS76主要经蛋垂直传播,所以一定要从非感染区引入种蛋或鸡苗。 保证日粮中氨基酸及维生素的平衡和充足以及钙的充足。 做好消毒卫生工作及做好免疫也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腺病毒常见问题与解答

腺病毒常见问题与解答 1、腺病毒载体对目的基因的长度是否有要求? 有要求。对E1和E3双缺失的腺病毒载体,比如AdMax的Kit C、Kit D等,其总包装的 外源片断要求小于8 kb。而对于只有E1缺失或E3缺失的载体,比如Kit A、Kit B等,外源片断要求小于5 kb。注意,外源片断指包括启动子、外源基因和poly A等在内的整个插入片断。 2、我的试验需要多少总量的腺病毒载体? 腺病毒介导外源基因的基因治疗研究一般分为体外培养细胞试验(体外试验)和动物试验(体内试验)两部分,不同的实验设计所需要的病毒量也不尽相同。根据经验,完成一个完 整的肿瘤治疗实验需要腺病毒的病毒量总量约为3×1012 VP左右. 3、如何提高腺病毒的活性? 提高腺病毒的活性,关键应该是在病毒包装过程和扩增过程。纯化过程只是去掉有缺陷的病毒和细胞碎片等容易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的过程,如果扩增的病毒滴度高,那么纯化后就会更高的。 4、克隆到转移载体的基因中的5’和3’UTR(未翻译区)的额外的碱基会影响蛋白表达吗? UTR尽可能短一些,特别是在5’要避免在mRNA里形成二级结构。在起始密码子ATG 前面可以加一小段(6-9bp)的碱基序列可以增强目的基因的表达,比如Kozak序列(GCCGCCACCATG)。 5、如何判断腺病毒载体是否能高效感染某种细胞? 参照文献报道是很简单的办法,也可以用带报告基因的腺病毒先行预实验。 Ad5能高效感染绝大多数人类、小鼠等的体细胞(包括分裂和非分裂细胞),比如肝、肌肉、神经组织等。但对血液系统来源细胞和某些肿瘤细胞,比如乳腺癌、白血病细胞等,感染效率较低。 6、腺病毒载体在体外实验(in vitro)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由于细胞表面受体的差异,腺病毒载体在不同的细胞中转导效率不同。可根据文献报道或用带报告基因的腺病毒载体判断病毒用量。 2)在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时感染病毒效果较好。避免在消化细胞后立刻感染病毒,因为此时细胞膜上的病毒受体往往受到了暂时的破坏。培养过夜后再感染病毒,效果较好。 3)选择适当的转导MOI(病毒感染单位数/细胞数),可以在MOI为0.1~1000范围内进行试验( 10倍比稀释)。 4)感染病毒时细胞培养液的体积尽量小一些,以完全覆盖细胞为准。如24孔板可用200ul,6孔板1ml。 5)感染时间为90分钟,每15分钟轻轻晃动培养液一次,以混匀。 6)选择适当表达检测时间,一般感染病毒24h后就能检测到目的基因的表达,48小时表达达到较高水平。 7、用于体内试验的腺病毒,是否要求纯化? 是的,病毒纯化是很必要的。因为细胞裂解液包含有缺损颗粒、大量的腺病毒fiber和penton蛋白(细胞毒素)、培养基、血清以及细胞碎片。这些杂质如果被注入动物体内,会

血清4型禽腺病毒病诊断技术

血清4型禽腺病毒病诊断技术Diagnostic techniques for the disease of serotype4fowl adenovirus

目次 前言........................................................................................................................................................................V 引言........................................................................................................................................................................V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缩略语 (1) 4临床诊断 (1) 4.1流行病学 (1) 4.2临床症状 (2) 4.3剖检病变 (2) 4.4临床诊断 (2) 5PCR诊断 (2) 5.1器材 (2) 5.2试剂 (2) 5.3操作方法 (3) 5.4结果判定 (3) 6病毒分离 (3) 6.1器材 (3) 6.2细胞 (4) 6.3试剂 (4) 6.4操作方法 (4) 6.5结果判定 (4) 7间接免疫荧光鉴定 (5) 7.1器材 (5) 7.2细胞 (5) 7.3试剂 (5)

7.4操作方法 (5) 7.5结果判定 (6) 8血清抗体检测 (6) 8.1器材 (6) 8.2试剂 (6) 8.3操作方法 (6) 8.4结果判定 (7) 9综合判定 (7) 附录A(规范性)溶液配制 (8) A.1磷酸盐缓冲液的配制 (8) A.2组织研磨液的配制 (8) A.3细胞培养液的配制 (8) A.4细胞维持液的配制 (8) A.5细胞固定液的配制 (8) A.650×TAE缓冲液的配制 (8) A.71%琼脂糖凝胶的配制 (9) 附录B(资料性)血清4型禽腺病毒感染鸡群临床解剖症状 (10) B.1FAdV-4感染鸡群典型临床解剖症状判定标准图例 (10) 附录C(资料性)阳性对照病毒 (11) C.1阳性对照病毒来源 (11) 附录D(资料性)PCR检测引物及判定标准 (12) D.1血清4型禽腺病毒PCR检测引物 (12) D.2引物的稀释 (12) D.3PCR检测判定标准图例 (12) D.4PCR扩增片段参考序列 (13) 附录E(资料性)间接免疫荧光鉴定用单克隆抗体及判定标准 (14) E.1单克隆抗体的来源 (14) E.2间接免疫荧光鉴定判定标准图例 (14) 附录F(规范性)血清4型禽腺病毒抗体检测ELISA试剂盒使用溶液的配制 (15)

禽流感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综述

5基础科学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2年28卷第11期 禽流感(AI )是由A 型流感病毒(AIV )引起的一种以禽类呼吸系统及全身性败血症为特征的禽类疾病综合征。自禽流感被发现至今100多年来,人类并没有掌握特效的防治该病方法。暴发疫情时,一般还是依靠消毒、隔离、大量宰杀等方法防止其蔓延,经济损失巨大。能否及时发现该病流行,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是降低经济损失的有效途径。因此,快速、准确的检测十分重要。 1 聚合酶链式反应 1986年,Bea rd 用PCR 技术诊断AI ,大大缩短了AI 的诊断时间。1993年,Kaw aoka 应用PCR 和Southern-blotting 联合辨别A IV 血凝素基因序列,现已建立了可以直接从临床病料的感染组织中检测AIV 的RT-PCR 诊断技术,可用于所有亚型AIV 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1997年,黄平等用PCR-RFL P 方法分析流感病毒H 3N 2亚型毒株,认为该方法作为一种分子流行病学筛选试验在流感变异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1998年,崔尚金等首次建立了针对H 7亚型A IV 的RT-PCR 诊断技术。2000年,Schw eiger 等应用荧光PCR 法对呼吸道标本中的流感病毒进行型别、亚型鉴定,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德国近2个流感流行季节监测中。2001年,M ing-Shiuh Lee 等建立了以HA 蛋白序列为模板的H 5、H 7亚型特异性RT-PCR 诊断技术和以NP 或M 蛋白序列为模板的型特异性RT-PCR 诊断技术。同年,Herrmann 报道,用巢式RT-PCR 可以同时检测A 型流感、B 流感。Spackman 建立了RRT -PCR 方法,将荧光素标记的探针与引物一起在荧光PCR 仪中反应,电脑对整个反应进行实时监测,避免了交叉污染。利用探查流感M 基因可以迅速诊断病毒感染,同时加入H 5、H 7亚型血凝素特异性探针,研究出一种可以鉴别这2个亚型的RRT-PCR 方法。 2000年,No to mi 等建立了环介导恒等温扩增(LAM P )技术,这是一种新型的核酸扩增技术。该方法应用广泛,适用于基层实验室进行快速检测。2008年,侯佳蕾等根据H 5亚型A IV HA 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套特异识别HA 基因序列中6个不同区段的环介导恒等温扩增引物,并以此套引物建立了一种基于LAMP 技术的H 5亚型禽流感病毒诊断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对H 5亚型A IV RNA 的最小检测限为10-6 ,灵敏度高于RT-PCR 方法,全部反应可在1.5h 内完成。在反应体系中添加SYBR G REEN I 染料后,可通过肉眼观察有无荧光,直接判定结果。 N ASBA 技术是一项以RNA 为模板的快速等温扩增技术,该技术特别适用于RNA 分子的检测。Collins 研究小组于2002年首次发表了关于应用NASBA 技术检测禽流感病毒的论文,目前已成功开发出可检测禽流感群特异性(H 1~H 15)(NASBA -AIV )、H 5亚型(N ASBA -H5)、H 7亚型(NA SBA-H 7)的NA SBA/ECLipse 检测试剂盒。2005年,单松华等也建立了N ASBA 技术进行H 5亚型的禽流感检测。该技术的特点是整个扩增过程在恒温条件下进行,因此不需要特殊的控温装置,大大避免了R 扩增过程中复杂的温 度变化,不仅能检测出具有感染性的完整的病毒颗粒,还能检出非感染性病毒粒子以及错误包装的非感染性病毒粒子。 2 基因芯片技术 由于流感病毒拥有众多的型和亚型,无论是现存的哪一种诊断方法,都无法同时对所有的流感病毒进行精确的分型。基因芯片技术可以对成千上万个基因进行检测,它的出现为同时对流感病毒进行检测和分型提供了可能的途径。 基因芯片是指将大量的核酸分子扩增的cDN A 或合成的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以大规模阵列形式固化在载玻片等芯片载体上,通过与Cy3、Cy5荧光素标记的样品进行核酸杂交,检测杂交信号的有无和强弱,进而判断样品中被检分子的种类和数量。该项技术具有高通量的优点,检测禽流感病毒的时间约为7h 左右。Li J 等建立了鉴别流感病毒型和亚型的基因芯片检测方法,设计的26对引物可从A 型流感病毒HA (H 1,H 2,H 3)、NA (N 1,N 2)和NP 基因,以及B 型流感病毒的HA (H 1,H 2,H 3)、N A (N 1,N 2)和NP 基因上的目的基因杂交,从而达到鉴别型和亚型的目的。目前基因芯片技术在流感病毒的检测中,主要用于科研和流行病学调查,操作较繁琐,检测成本及硬件要求均较高,离实际应用还有一段距离。 3 核酸探针技术 核酸探针自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以来,在致病因子的检测中,越来越发挥出优于常规方法的长处。它可以确认血清学反应为阴性的慢性病毒的存在,也可以检出培养困难、或不易制成高滴度抗体、或没有被膜蛋白不能制备抗体、或表面抗原分型较多难以找到共性抗体的病毒。核酸探针灵敏度高,检测样品数量大,需要的设备要求不高,价格相对便宜,使用的探针从早期的对人体危害较大的放射性同位素,到被安全性较高的非放射性标记物所取代。目前使用较多的是地高辛(异羟基毛地黄毒苷,Digoxigenin ,DIG )。D IG 标记探针的标记方法有随机引物法、缺口平移法、末端标记法和PCR 标记法。其中,PCR 标记法是近年来刚发展起来的一种方法,其原理与PCR 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dNTPs 中的dUTP 带上了DIG 标记物。黄庚明等利用PCR 技术建立并优化了检测AIV 核酸的D IG 标记的cDNA 探针杂交法。该探针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为从分子水平探讨A I V 的发病机理及临床早期快速诊断提供了新的手段。 参考文献 [1] BEARD C W.Avian influen za antibody detection by PCR [J].Avian Disaeae ,1986,(42):779-785. [2] KAWAODA D K ,MUNCH M .PCR as a tool for d iagno sis of low pathogenicity avian influenza[J].Avian Disaeae ,1993,47(2):1075-1078. [3] 黄平,B ND R ,沈桂章,等用R RFL 方法分析流感病 毒3N 亚型毒株[]疾病控制杂志,,(3);6禽流感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综述 陈爱林1 安亚兰1孟祥升2 刘宏祥3 (1.江苏省射阳县畜牧兽医站,射阳224300;2.江苏省连云港市动物卫生监督所,连云港222001; 3.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225009) [摘 要]禽流感是一种以禽类呼吸系统及全身性败血症为特征的禽类疾病综合征。一旦暴发疫情,经济损失巨大。能否及时发现该病的发生,尽快的做出应对措施是降低经济损失的途径之一。目前,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在A I V 病原学检测及诊断方面有着较大优势,可以对其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聚合酶链式反应基因芯片技术核酸探针技术 7 PC E E C A .PC -P H 2J .199717-178.

1.1.6+腺病毒感染

疾病名:腺病毒感染 英文名:adenovirus infections 缩写: 别名: 疾病代码: ICD :B97.0 概述:可引起人、猿、马、猪、羊、狗等感染。实验发现可引起动物致癌;未证实其可致人类肿瘤,但可引起人类多种感染性疾病。 流行病学:病毒由病人及隐性感染者通过粪便及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可经气溶胶、密切接触及粪-口途径传播眼、鼻、口黏膜为入侵途径。感染者半数无症状,儿童的呼吸道疾病约5%~10%由腺病毒引起。 病因:目前发现腺病毒有6个亚型(A~F)和47个不同的血清型(按中和试验分型)。已知约20余种亚型可感染人类。病毒为直径70~80nm 的20面体衣壳,内核含双股DNA。对热和酸不稳定。由于不含脂质,对胆盐等脂质溶解剂抵抗力强,故能在肠道中存活。不同亚型可引起不同感染,见表1。 发病机制:呼吸道病毒侵入人的呼吸道表面的纤毛上皮细胞后,在其内复制和扩散并直接引起受染细胞损伤,造成局部病变或产生全身毒血症状。某些病毒感染的组织损伤可能由机体免疫反应所介导,如呼吸道合胞病毒对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的直接破坏最轻,但能引起婴幼儿严重呼吸道疾病;最易罹患的年龄正是母传C D D C D D C D D C D D

抗体水平最高的阶段;接种疫苗后反而使自然感染者的病情加重等均提示其发病可能与免疫反应有关。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理改变有鼻、咽、喉黏膜充血、水肿、渗出与单核细胞浸润,部分细胞可发生变性、坏死、脱落。上皮细胞胞质或胞核内可查见包涵体。病变程度与病毒种类、型别和感染部位有关。轻者数天后上皮细胞可再生而恢复正常。如病变累及细支气管,可发生上皮细胞坏死、剥脱,细支气管壁有广泛单核细胞浸润,纤维蛋白、细胞碎片和黏稠的黏液可堵塞管腔而致肺不张、肺气肿。病毒性肺炎最初表现为纤毛进行性减少,上皮细胞空泡形成,继之上皮细胞变性,肺泡实质性坏死、萎陷,肺泡壁也可见坏死和增厚,间质水肿和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并发细菌性感染时,可见黏膜充血,中性粒细胞浸润和黏液脓性分泌物,严重者可发生肺脓肿、败血症及多个器官的化脓性变化。 临床表现:潜伏期4~5天。 1.儿童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1)呼吸道感染:鼻炎为婴儿腺病毒感染最常见的症状。这个年龄组中偶可引起暴发性支气管炎和肺炎,部分病儿发生百日咳综合征。 (2)咽结膜炎热(pharyngo-conjunctival fever,APC fever):腺病毒3、7型引起为多,夏季可发生小流行,与游泳池水传播有关。发病急,发热38℃以上,出现咽炎、鼻炎、眼结膜炎及颈淋巴结炎。球结膜及睑结膜可见颗粒状突起、红肿,常为单侧,双侧者常为一侧较重。症状延续1~2周,无后遗症。一般不伴支气 管炎及肺炎。 (3)出血性膀胱炎(hemorrhagic cystitis):大多由腺病毒11、21型引起,男孩多见,无明显季节性。可有血尿、尿频、尿急及排尿困难、肉眼血尿,约3~7天,镜下血尿可持续2周左右。 (4)其他:婴儿腹泻、心包炎、慢性间质性纤维化、风疹样疾病及先天性畸形曾发现与腺病毒感染有关。有报道器官移植及免疫缺陷者腺病毒感染后,除引起呼吸道、泌尿道感染,还可致脑炎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2.成人常见的临床表现 (1)呼吸道感染:常见为非典型肺炎的表现,可有发热、咳嗽、咽痛、流涕、肺部啰音。X 线胸片示间质性肺炎改变,多为单侧,下肺野较多见,可发生少量胸膜渗出。病程常自限性(约1~2周),罕见继发细菌感染或致死病例。 C D D C D D C D D C D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