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的历史名人

历史上安徽著名人物

先秦两汉大禹皋陶姜子牙管仲鲍叔牙老子庄子蹇叔华元范增甘茂甘罗刘安文翁桓谭桓荣左慈刘馥虞姬何比干

三国魏晋张良华佗曹操曹丕曹植周瑜二乔桓范曹洪曹仁鲁肃吕蒙曹真嵇康王蕃刘伶桓温桓伊戴逵

南北朝何尚之何敬容花木兰

隋唐耿询汪华汪伦张籍李绅杜荀鹤陈抟曹霸王建

五代十国朱温朱友贞杨行密

宋陈翥朱熹包拯高太后李公麟方腊吕本中吕夷简吕公著(祖)吕好问(孙)宗杲张孝祥罗愿吕祖谦吴潜胡仔胡舜陟毕升梅尧臣鲁宗道赵广

元明朱升刘成李善长汤和刘福通朱元璋常遇春徐达胡惟庸康茂才蓝玉沐英朱棣朱权程繁政汪机傅友德邓愈何震胡宗宪朱有汪道昆许国程大位戚继光注迁讷左光斗胡正言阮大铖吴应箕吴廷翰张小泉马皇后

清萧云从汤鹏杨光先弘仁方以智钱澄之查士标汪昂施闰章梅清梅文鼎张英戴名世方苞刘开方东树方观承张廷玉汪士慎程兰如刘大魁戴震凌廷堪金榜程瑶田胡培翚鲍廷博姚鼐罗聘汪士慎邓石如曹振镛王贞仪高朗亭包世臣郑复光姚莹夏燮王茂荫张乐行张守禹程长庚胡光墉年羹尧李鸿章张树声刘瑞芬孙家鼐丁汝昌刘铭传聂士成吴敬梓汪莱胡雪岩及徽商群体

近代杨文会周馥吴汝纶杨月楼孙多森程家柽吴樾范传甲施从云吴谷宋玉琳张汇滔倪映典韩伯棠詹天佑李经方段祺瑞周学熙倪嗣冲徐谦许世英叶春善程家柽杨小楼王揖唐张敬尧孙多钰方振武朱蕴山刘文典梅光迪周叔弢吴樾马其昶姚永概姚永朴胡朴安高一涵

当代黄宾虹虚谷汪采白柏文蔚汪孟邹方振武王亚樵张治中陈独秀冯玉祥孙立人卫立煌章伯钧陶行知胡适张恨水王明洪学智皮定钧朱光潜陈延年王步文林散之李克农阿英田间蒋光慈陈乔年苏雪林刘开渠吴承仕吕碧城徐中舒余英时方东美台静农唐德刚周一良金克木吴组湘周而复戴安澜王稼祥赵朴初孙起孟陈锦华吴作人张兆和张曙黄镇侯学煜何祚庥姚依林王克杨振宁邓稼先许海峰严凤英海子柯庆施汪道涵

部分安徽名人简介

甘罗战国末期下蔡(今属颍上县甘罗乡)人。秦左丞相甘茂之孙。12岁为秦相吕不韦家臣。秦使张唐去燕国为相,唐因曾为秦昭王讨伐赵国,恐路讨赵国时赵王挟恨报复。吕不韦亲请张唐,仍不肯出使。甘罗别出奇讨,先以利害说服张唐,又逢愿为秦为大使赴赵,说服赵王,先割五城与秦,以广河间,再联秦攻燕,取得上谷(今河北怀来东南)30城,献11城给秦。由于是甘罗深受嘉许,封为上卿。死后葬于颍上城东35华里的颍水河畔,今穆岗子南侧。

范增(前277~前204) 西汉居巢(今巢湖市人,一说桐城)人。好奇计。秦末劝项梁立楚王后裔为怀王。秦军围巨鹿,楚怀王派宋义、项羽等救赵,为末将。后为项羽重要谋士,

辅佐项羽称霸诸候,被尊为“亚父”。封历阳候。屡劝项羽早除隐患,父掉刘邦,曾设“鸿门宴”,计不为项羽所用。后项羽中刘邦的反间计,疑增,削其权力,遂愤而离去,途中背发且疽病,至彭城而卒。今巢湖市有“亚父山”。

英布(?~前195) 秦时六县(今六安县)人。少受黥刑,又称黥布。初为骊山役徒,修筑秦始皇陵墓。秦末率骊山刑徒起义,响应陈胜、吴广。寻归附项梁,从项籍救赵,渡河击秦军,获巨鹿大捷。常为军中先锋,威震一时。秦亡后,项羽封其为九江王,都六(今六安县城北)。楚汉战争中归汉,以淮南之众与韩信、彭越会师,灭项羽于垓下。封淮南王。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因韩信、彭越相继被杀,遂举兵反汉,战败逃亡江西,为长沙王吴臣诱杀。

张良(?~前189) 字子房。秦城父(今属亳州市)人。其祖为韩贵族。秦灭韩后,结交刺客,在博浪沙谋刺秦始皇未遂。后更改姓名,隐于下邳,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

前208前,聚众归刘邦,不久游说项梁立韩贵族成韩王,良任司徒。韩王为项羽所父,复杂刘邦,为刘重要谋士。刘邦率军人咸阳,留恋宫廷生活,良与樊哙力劝刘邦封闭宫室府库,

还军霸上。楚汉战争时,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合英布、彭城、笼络韩信等策略,并主张追击项羽,彻底消灭楚军,皆为刘邦所采纳。曾与韩信整理编次春秋战国以来各家军事著作。

文翁(前156~前101) 字仲翁。西汉庐江郡龙舒(今舒城县)人。汉景帝末年为蜀郡守,开湔江口,灌溉繁县农田1700顷,发展水利事业和农业生产。同时建立学校,兴办教育,选送蜀郡俊秀之士张叔等18人去京师从博士学习,归属后教授生徒。公元前141年在成都城南建文学精舍讲堂,入学者免除徭役,成绩优良者为群郡县吏。

桓谭(前23~后56) 字君山。东汉市国相(今淮北市)人。年少博学多通,遍习五经。常与刘歆、杨雄等著名

经学家辩析疑义。擅长音乐,喜弹琴。王莽时任掌乐大夫。汉光武帝即位,谭受大司空宋弘举存,拜议郎给事中。因反对谶讳神学,极言“谶之非经”,被光武帝目为“非圣无法”,几遭处斩。后免死罪,出任六安郡丞,途中病死。时年70余岁。所著《新论》早佚,清人严可均《全汉文》存少数篇目。其哲学思想对后世无神论思想发展较有影响。卒后,相有冢。1987年淮北市在相山下修建“桓谭纪念亭”,置“桓谭纪念碑”。

桓荣字春卿。生于西汉成帝阳朔鸿嘉年间(约公元前24~17)。谯国龙亢(今属怀远县)人。东汉经学大师。据《续汉书》载:“荣本齐人,桓公之后,以谥命氏,迁于龙亢,至荣六叶”。幼家贫,少赴长安求学,拜朱普博士为师,刻苦自励,15年不回家园,终成学业。汉建武十九年(43)60余岁方为光武帝刘秀赏识,拜议郎,请其教授太子刘城市。荣将“浮辞繁长,多过其实”的40万字的《尚书》删减为23万字教育太子,深受宫廷及儒家推崇。

二十八年拜太子少博,三十年拜太常。永平二年(59)拜五更。不久封关内候。80余岁病卒。

范滂(137~169) 字孟博。汉汝南细阳(今属太和县)人。少励清节,为乡里所重。举教廉,任清诏使,晋光禄勋主事,迁汝南太守宗资属吏。刚正无私、不畏豪强,常结交太学生以反宦官。延熹九年(166)与李膺、杜密等受宦官诬隐入狱。次年释放。建宁二年(169)再次被宦官诬隐,死于狱中。

华陀(?~208) 又名旉,字元化。东汉末年沛国谯(今亳州市)人。幼好学,通晓五经,尤精医学。沛国相陈珪、太尉琬多次荐举他做官,皆拒绝。一生行医,足迹遍及豫、皖、苏、鲁,后世誉为“神医”。发明中药麻醉剂——麻沸散,治肠胃积聚等病使用麻沸散,给患者麻醉后施行腹部手术,是世界医学史应用全身摩醉进行手术治疗的最早记载,比西方早1600多年。其重视预防疾病,强调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又模仿虎、鹿、熊、猿、鸟动作与姿态,创造“五禽之戏”。功法流传后世,形成内容丰富、分支繁多之“导引学派”。曹操患头风症,多次请其医治,留做侍医,拒不从,遂为所杀。

左慈字元放。庐江郡(郡治今潜山县)人。东汉末年著名方士。旧方志称其在“天柱山精思学道,得石室丹经”。为曹操军吏时,常在酒宴中摄取菜肴作乐,曾当众多宾客之面,即时钓苏州松江鲈鱼,取得四川生姜,并寄语川中购缎人增加购数,灵验如神。郊行中,手持醇酒一壶,肉脯一斤,自饮自嚼,可使随行百官皆醉饮。曹操欲父之,或入壁,或途中隐形,百捕不得。后不知所终。

刘馥(?~208) 字元颍。三国时魏沛国相(今淮北市)人。建安五年(200)为扬州刺史,单骑赴任,重建“合肥空城”,建立州治。百姓乐其政,“流民越江山而归者以万数”。创立学校,广屯田,兴修芍陂、茹陂、七门吴塘,灌溉稻田,高筑城垒,多积木石草苫,并养鱼养畜,积极备战。建安十三年(108),孙权率兵10万围攻合肥百余日,而不能破。

桓范(?~249) 字元则。三国时沛国要(今淮北市)人。有文才。建安(196~220)末入函相府,与王象等共撰《皇览》。延康元年(220)为羽林左监。明帝时曾任中领军、尚书、征虏将军、东中郎将、兖州刺吏等。正如(240~249)间任大司农,为曹爽谋划,号称“智囊”。司马懿起兵讨魏时,范劝爽挟魏帝到许昌,爽不听。曹爽被司马懿所杀,范亦被诛,著有《世要论》12卷,或称《桓范新书》。

曹洪(?~232) 字子廉。曹操堂弟。操起兵讨董卓,至荥阳,为徐荣所败,洪以己马赠操,又将家兵千余人并募兵数千人,与操会合,使操军复振。后从征张邈、吕布,以功任鹰扬校尉,迁扬武中郎将。献帝都许,任谏议大夫。以征刘表有功,迁厉锋将军,封明亭候。文帝即位,为卫将军,迁骠骑将军,进封野王候。明帝时,任后将军,更封乐城修,复任骠骑将军,卒谥恭。

曹仁(168~223) 字子孝。曹操从弟。少好弓马,汉末从曹操为别部司马。从破袁术,攻陶廉,擒吕布,平黄巾军,迎献帝都许昌,皆有功,以仪郎督骑封都亭候。从平荆州,行征南将军留屯江陵。周瑜来攻,仁令部将牛金出战,牛被围,仁率数十骑解围,众服其勇。转封安平停候。曹操讨伐马超,仁任行安西将军,督诸将拒潼关。文帝即位,拜车骑将军,都督荆、扬、益诸州军事。进封陈候,任大将军、大司马。卒谥忠。

鲁肃(172~217) 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属定远县)人。出身土族,喜读书、好骑射。

曾赠三千斛米与居巢长周瑜,并结为友好,后被周瑜荐与孙权。孙权问以天下大计,肃道“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立江东,以观天下”,为孙权敬重。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率兵南下,肃与周瑜坚决主战,建议孙权联结刘备,共拒曹军,为孙权采纳。任赞军校尉,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周瑜死后,任奋武校尉,代领其军。后拜汉昌太守、偏将军。从孙权破皖城,拜横江将军。善治军,长于文辞,思主弘远,《吴书》称其有过人之明。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