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史整理

国际关系史整理
国际关系史整理

简答题:

希腊时期的国际关系:

三次战争

1、第一次是希波战争(前490-前478)。希波战争是古代波斯帝国为了扩张版图而入侵希腊的战争,战争以希腊获胜、波斯战败而告结束。希波战争实际上不止一次,里边有好多战役,所以在英文里边希波战争叫Persian Wars.

2、第二次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前431-前404),是以雅典为首的提洛斯同盟与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联盟之间的一场战争,斯巴达最后获胜。这场战争结束了雅典的经典时代,结束了希腊的民主时代。几乎所有希腊的城邦参加了这场战争,其战场几乎涉及了整个当时希腊语世界。在现代研究中也有人称这场战争为古代世界大战。

3、第三次是亚历山大东征:

四次改革:

1、第一次是公元前600年的“德拉孔立法”。德拉孔可能也是执政官。他立了一条法,动摇了寡头政治,使得公共事务不能几个人说了算,违反了这个法律的或者犯了罪的就采用极刑。后来“德拉孔”这个词变成了“严酷”的意思。

2、第二次是“梭伦改革”。在这些改革里边梭伦改革影响最大,虽然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僭主政治,但是梭伦改革的思想,包括里边的一些内容,凡是改革派都说接受的。直到现在,西方的民主制度还是有他的影响的,提到民主传统时总要提到梭伦。(梭伦(Solon,前638年- 前559年),生于雅典,出身于没落的贵族,是古代雅典的政治家,立法者,诗人,是古希腊七贤之一。梭伦在前594年出任雅典城邦的第一任执政官。)

3、第三次重要的改革就是伯里克利改革。伯里克利改革发生在希波战争和伯罗奔尼撒战争之间,他改革的特点可以概括成这么几条:

(一)在民主政治中,贫困不能阻止一个公民参与城邦公共事务;

(二)对政府工作人员实行工资津贴制度;

(三)政府的工作人员从人民当中抽签产生,任期一年,一年以后再抽签(这就有了直接民主的形式,与后来的代议制有所不同);

(四)元老院和公民会议作为决定城邦政治事务的机构,公民会议凡是18岁以上的男子都可以参加,由各部落推选产生,但奴隶和妇女除外。

希腊民主制度或者说雅典的民主制度,到了伯里克利那里是比较成熟的。

4、还有一次小改革,发生在公元前508年左右,叫“克利斯提尼改革”。他的改革有两个具体内容:一个是实行村舍自治(部落下面的各个村舍,相当于村民自治);另一个是“陶片放逐法”,有点像现在的公民投票,民意测验,就是谁对哪个公职人员有意见,要揭发他,就写在一个陶片上,交上去,哪个人该放逐就根据这个。

斯拉夫民族:

斯拉夫人的故土处于东欧的中间地带,现为波兰的东部。其左邻,即现在的波兰直到波罗的海的南部与西部,为日耳曼民族的发源地。

自一世纪起,日耳曼人开始接触南方的罗马文化,最初是日耳曼人自己充当罗马人的雇佣兵和仆役,继而,他们又将大批被其俘获的斯拉夫人售予罗马人作为奴隶。久而久之,“奴隶”(Slave)“斯拉夫”这个名称便反过来成为对诸斯拉夫民族的称谓。

对斯拉夫民族各支系划分的通行的看法是,西斯拉夫民族包括:捷克人(被认为基本己日耳曼化)、斯洛伐克人、波兰人;

东斯拉夫人包括: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乌克兰人

南斯拉夫人包括:克罗地亚人、塞尔维亚人、斯洛文尼亚人、马其顿人、保加利亚人;

阿尔巴尼亚人和波斯尼亚人是在巴尔干半岛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征服和统治期间同土耳其人混血并且伊斯兰化的斯拉夫人。

在欧洲国家中罗马尼亚人的人种是较复杂的,同样生活在巴尔干半岛的罗马尼亚人虽处斯拉夫腹地,但却不是斯拉夫人种,而是拉丁人(罗马人)。

斯拉夫民族普遍信仰东正教,文字使用特里尔字母而非拉丁字母;

阿尔巴尼亚人和波斯尼亚人信仰伊斯兰教;

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由於历史上长期受到奥匈帝国统治而改信天主教。

日耳曼民族:

日耳曼民族是我们在学习欧州文明史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民族。日耳曼民族应该说是西欧文明非常有代表性的,它很古老。应该说在很远很远的时候,它已经是罗马北边的“野蛮民族”。在波罗的海到黑海一带,出现了这样一些民族,罗马人叫他们做“野蛮民族”,后来称为日耳曼民族。

实际上日耳曼民族下面有很多种族,叫得出名称的有东哥特、西哥特、汪达尔、法兰克和盎格鲁-撒克逊。每一个大的种族下面还有许许多多小的种族。

在分布情况上,大体上东、西哥特种族在地中海北岸,后来东哥特人(East Goths)占据了意大利,西哥特人(Visigoths)则据有西班牙和高卢的南部;法兰克族(Franks)在莱茵河一带,后来他们在高卢北部酝酿建立他们的王国;盎格鲁-撒克逊族(Anglo-Saxons)主要在丹麦、德国北部一带,后来相继侵入英格兰,成为不列颠人的祖先;

汪达尔种族(Vandals) 在波罗的海一带,后经潘诺尼亚(今匈牙利)、高卢和西班牙进入北非,攻陷迦太基城,建立汪达尔王国

所以说日耳曼民族是一个非常庞大、复杂、派系众多的民族。这些众多种族是有些共同点的,比如说风俗习惯上都是原始游牧民族;从人类学上看,体质较好,红头发、蓝眼睛、高个子。日耳曼大迁徙:根据恩格斯的考察,就是从古罗马的恺撒时代到公元1世纪,日耳曼民族逐渐成熟,有了自己的行政组织和行政设施,有了自己的“军团”,有了自己的国王。

日耳曼民族在1世纪时已经成熟,不断向南发展,一直到5世纪时占领罗马。这个不断向南发展的过程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日耳曼大迁徙”。

查尔曼帝国:日耳曼民族占领罗马后继续向南发展,到9世纪时出现了大家都知道的查理曼大帝。查理曼大帝把日耳曼民族所占领的地方都统一起来,建立了历史上的查理曼帝国,号称“西方帝国”,相当于现在欧洲除了一部分法兰西、一小部分意大利、西班牙以外,大部分的地方都在查理曼帝国管辖之下。

此时的查理曼大帝与日耳曼民族已经皈依了基督教,基督教在罗马帝国时代已经成为“国教”了。

四、罗马、拉丁、意大利

第一是“罗马”:罗马本是一个城名,但后来罗马城在政治上得势之后,这一个名词的应用,也就跟着罗马的势力扩张起来,成为一个政治的名词了。

第二是是“拉丁”:拉丁是意大利诸部落之一,但后来它的语言成为意大利的标准语后,它也就成为一个语言上的名词了。

第三“意大利”:这本是几个部落的总名,但后来这些部落占据了意大利的全部领土之后,它就成为一个地理上的名词了。

所以同是一个民族,在地理上就叫意大利,在政治上就叫罗马,在文字上就叫拉丁。于是我们就有意大利半岛,有罗马帝国,有拉丁文字,它们并不是一物,但也有许多共同之处

罗马文明的贡献(罗马精神的体现):

罗马对后世的贡献:

第一,罗马人是一个重实行的民族,他们的想象力虽远不如希腊人丰富,但他们的头脑,冷静镇定,最富于普遍知识。所以希腊人对于文化的特别贡献,是文艺、哲学、科学,而罗马人的贡献,却是法制、政治以及社会组织。

第二个是法律。他的法律起先是一种习惯法,针对什么样的问题,就设立什么样的法律。最早的是在纪元前的《十二铜表》。以后是各个皇帝的法律汇集在一起,就成了“罗马法”。第三,罗马乃是亚历山大以后的希腊文化的承受人,所以也是东方文化的承受人;而同时,他又是欧洲文化的大宗师。

最后,古罗马还给人留下了很多实物,这些东西能让人感到罗马文明的精神的伟大、宏伟、深沉。主要是公共建设、民用设施。

东罗马帝国:

公元395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346—395)逝世。他在临终前,将帝国分与两个儿子继承。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的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在希腊古城拜占庭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又称拜占庭帝国

罗马帝国虽然灭亡了,但是东罗马帝国还继续存在着,而且在文化上很发达。

希腊文化直接影响了东罗马帝国,因为东罗马帝国的阵地主要就是希腊和土耳其这一带,所以在文化上,相当长一段时期,东罗马帝国比西罗马帝国的文明昌盛。

东罗马帝国没有受到日耳曼人的侵占,直到1453年,土耳其帝国即奥斯曼帝国兴起,才把东罗马帝国灭亡。

神圣罗马帝国:

公元10世纪时,日耳曼民族出现了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即“奥托大帝”。此人有何特殊的地方呢?他成为日耳曼帝国的皇帝是经过了基督教教皇的册封,封他罗马帝国皇帝。所以在他的统治下,在公元962年,出现了“神圣罗马帝国”。

这就是大家都知道的那个神圣罗马帝国,其实应该叫“神圣日耳曼罗马帝国”。其中“神圣”指基督教,是日耳曼人统治,总部设在罗马,承袭了过去罗马帝国的称号,就是正统了,所以定名为“神圣罗马帝国”,The Holy German Roman Empire. 神圣罗马帝国从公元962年正式命名,一直到1806年拿破仑战争把它摧毁。

基督教的两次分裂

第一次分裂(11世纪)是东西教派的分裂,基督教分裂为西方的天主教,东方的东正教。天主教和东正教有哪些区别呢?礼仪上是一种,礼节、仪式上是有区别的。

但是根本的区别是东方的东正教,也就是拜占庭的东正教,其意图是要和西罗马帝国分庭抗礼,这是政治上的。东正教之所以要叫做“正教”(The Orthodox)就是这个道理,要明确自己是正宗。东正教同西方分庭抗礼的表现之一是当时西方的天主教的官方语言是拉丁语,而东正教的官方语言则是希腊语(教会的精神中心在希腊)。

《圣经》的老本就是希腊文的(是从希伯来文翻译城希腊文的)。现在英文版《圣经》中的许多词汇都来自希腊文。

东正教在土耳其征服了东欧之前,就散布在各地,他拥有十五个分会,所有的东正教教会都承认君士坦丁堡牧首为最高领袖。后来,俄罗斯成气候之后,就想要在希腊的东正教内夺权,并想把俄罗斯分会作为东正教的中心。

第二次宗教分裂是宗教改革(16世纪)时期新旧教的分裂。

在“宗教改革”之后,天主教会也松动了。这是“宗教改革”直接的结果。信奉路德教义的称为新教,仍由天主教皇控制的称为旧教。旧教仍被称为天主教,新教被称为基督教新教。新教VS旧教:新教与旧教最大的不同就是没有那么多清规戒律,没有一个统一的宗教上的意识形态。像天主教有个教皇在统治着,而新教就没有这个东西。新教主张祈祷的方式、做弥撒的方式都要自由一些,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一定要按罗马教皇那一套。所以后来新教

变成了许多教派(修会),这些教派并不互相冲突,每一派都按自己的方式去做弥撒,各个教会和平共处。

宗教分裂以后,从结果来看,新教比较重视理智,旧教比较强调忠诚,对天主的忠诚。一般来说,在欧洲,所谓的旧拉丁系的国家属于天主教,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和南欧一带,以及现在德国的南部。北方地区一般属于新教,像北欧、英国,现在的德国,这些都属于新教。

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一共八次,由教皇发起,各国国君领衔。现在看来,“十字军”是凑起了一批以基督教徒为骨干的杂牌军。对社会不满的,打砸抢的,流氓无赖,全凑在一起。当然名字上是“十字军东征”,每人身上戴一个十字架。名义上是要从伊斯兰教手里面把基督教诞生的地方耶路撒冷夺回来。

大体上从1095年到1254年,在这不到二百年中进行了八次,烧杀淫掠,不知道死了多少人,非常残酷。

但是,有些事情我们要历史地看,就是跳出当时的历史条件,去看这段历史,那才能知道什么叫历史,否则的话,“十字军东征”一无是处,除了杀人放火没别的。

这个“十字军东征”促进了东西交流。很多十字军的战士留在了东方,很多的东方人随着十字军流到了西方,是一次东西文明的融合。

欧洲文明之源:

两希文明:希伯来、希腊文明

罗马文明

基督教文明

源头的源头:

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它们是欧洲文明的远祖。

爱琴文化,它的承继人就是希腊文化。它应该是欧洲文明的近祖。

波斯文化,通过两河流域,通过埃及流入希腊。

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

文明发育之地,起初是限于大河流域的。

上古欧洲文明的出发点,一是埃及的尼罗河,一是亚洲西部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现在的伊拉克及其附近地方)。所以这两地被纳入“文化的欧洲”。

爱琴文明:

希腊南端的克里特岛,因为地势的关系,就成为上面两个文化输入欧洲的大桥梁。克里特是爱琴海域的中心点,也是爱琴海域的代表。所以上古的第三大文明就是爱琴文化。

希腊、罗马文化:

爱琴文化的承继人,是希腊文化。希腊文化是欧洲本土最古的文化,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个美丽彗星。他的特别贡献,是文学美术,和哲学科学。

希腊衰败之后,继起的便是罗马文化。他是欧洲上古最后一个文化,也是欧洲中古文化的大宗师。他的特别贡献,是法律和政治。

希伯来文明:

介于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之间的希伯来人(the Hebrews)、腓尼基人(the Phoenicians)。希伯来人的贡献主要在宗教方面,对于耶稣基督的信仰就源于希伯来人,他们又把这些传说记录下来,就成了《旧约》。

腓尼基人的最大贡献是文字。腓尼基的文字是希腊语的始祖,恐怕也应该是欧洲语言的始祖。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提纲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尼克松主义 尼克松总统制定的收缩美国全球义务,调整国际关系的外交新方针。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苏冷战加剧,第二世界力量增长,尤其是第三世界崛起,美国陷入越南战争,以及国内多种危机进发,尼克松主义应运而生。其实质是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产物和表现。 2、现实威慑战略 1969—1980年,美国尼克松、福特、卡特政府奉行的军事战略。其基本主张是,美国“不放弃领导世界的责任”,但要“以最低的生命和物质代价”来实现军事战略的目标;在保持和威慑的同时,仍以常规力量为“剑”,与苏联进行争夺;适当收缩亚洲兵力,着重加强欧洲战略重点;一旦进行战争,由同盟国打头阵,本国置于二线,必要时以海军、空军力量进行支援。 3、星球大战计划 战略防御倡议,亦称星球大战计划,简称SDI。是美国在1980年代研议的一个军事战略计划,该计划源自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在冷战后期的一次著名演说。其核心内容是:以各种手段攻击敌方的外太空的洲际战略导弹和外太空航天器,以防止敌对国家对美国及其盟国发动的核打击。其技术手段包括在外太空和地面部署高能定向的武器或常规打击武器,在敌方战略导弹来袭的各个阶段进行多层次的拦截。 4、中美苏战略三角 三角关系是在冷战时期三国实力对比的基础上形成的结构状态,是形成于两级对抗体系中的一种特殊结构形式。在这一结构中,美苏两国起着主导性作用,而中国作为平衡美苏实力对比的重要一环。 5、《反导条约》 全称《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是苏联和美国于1972年签署的一项双边条约。条约规定:双方保证不研制、试验或部署以海洋、空中、空间为基础的,以及陆基机动反弹道导弹系统及其组成部分。这两项条约通过禁止双方发展全球性的反导系统,来确保对方的核威慑,用所谓的“核恐怖平衡”来避免核战争。 6、《美苏贸易协定》 美苏于1972年签订的协定,美国为了推行“尼克松主义”,实行以退为进的缓和政策。《协定》把双方间的粮食贸易问题同中东、柏林等政治问题上相联系,这一贸易协定有利于美苏两国政治关系的缓和,也兼顾了双方的社会经济利益。 二、简答题 1、试述美国70年代初期战略收缩的表现 在尼克松的指导下美国对其军事战略做出修改,提出了“现实威慑战略”,并调整了外交战略,积极推行多级军事外交,同时结束了越南战争。有四项原则:①遇到战略和战争依靠美国的核力量;②遇到战区核战争由美国承担主要责任,英国等承担部分责任;③战区常规战的任务由美国和盟国部队分担;④对次战区或地区性战争,由当事国和盟国承担主要责任,美国提供一定援助。 2、试述70年代初期东西方缓和的背景和表现 背景:美国内外处于困境,需对其战略进行调整 表现:①尼克松对苏联的缓和政策;②勃列日涅夫的缓和战略提出“和平纲领”; ③美苏首脑进行的四次会谈;④《美苏贸易协定》的签署;⑤美苏进行关于限制战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笔记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笔记 13404班 严泽川

第一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与欧洲国际关系 学习提示: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掠夺活动推动了世界贸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也对欧洲各国的政治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进入 17 世纪,神圣罗马帝国走向衰落,各诸侯与皇帝之间,天主教派与新教派之间斗争激烈,并导致“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标志着近代国际关系史的开端,欧洲进入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时代。和约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承认了德意志各诸侯国享有独立主权,以及瑞士、荷兰为独立国。缔约以后,各国普遍建立了常驻外交使节,进行专门的外事活动,正式国际关系逐步建立。和约破除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体制的世界主权论,明确了国家主权、国家领土和国家独立等国际关系中的基本原则,促进了近代民族主权国家的形成。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各交战国妥协的产物,勉强调和了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相对均势的国家体系,但也为以后欧洲列强发起新的战争埋下了隐患。在 17 世纪后半期和 18 世纪的欧洲战争中,宗教利益、王朝利益和道德原则不再是决定国家对外政策的主要依据,国家利益和理性原则逐渐指导着国家的主要行动。这一时期,欧洲列强用战争来解决矛盾,用和约和妥协来结束战争。战后的和约主要对所争夺的利益进行再分配,而不公正之处又引起新的战争。其中的一些条款丰富了近代国际法的内容。以国家主义为特征的近代专制国家体系逐步形成。 “三十年战争”前的五大强国法、奥、英、荷、瑞在战后地位各有升降。到法国大革命之前,欧洲国际体系的主要参与者基本上确定为英、法、俄、普、奥五国。在欧洲国际事务中,英国的主要角色是制衡者,其他四国是欧洲大陆的霸权争夺者。 学习要点: 1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性质、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2 欧洲主要国家的力量消长与矛盾转化。 3 欧洲国际政治重心的转移。 4 重要战争、和约及其影响。 5以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分析该时期的欧洲国际形式。 第一节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 一、17 世纪初的欧洲各国 君主专制国家成为国家形态的主流。英国、丹麦、瑞典和德意志的部分诸侯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较快,且新教势力比较强大。西班牙、波兰、奥地利及其他德意志诸侯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缓慢的天主教国家。 1 英国 海外扩张,工商业较为繁荣,对外贸易扩展。新贵族和资产阶级争取政治权力。新教已确立国教地位。均势政策是介入欧陆事务的基本战略。17 世纪上半期无暇顾及欧陆事务,对“三十年战争”影响少。为维持欧洲均势及其在大陆的权益,在同欧陆国家交往时,保持独立姿态。 2 法国 受宗教改革影响大。南方新教贵族集团同北方天主教贵族集团的教派冲突与战争。亨利四世(1589-1610)宣布天主教为国教,颁布南特敕令,承认新教合法地位。加强国家统一,平定地方大领主的反叛。国内政局稳定,经济恢复,发展对外贸易。对外关系上,针对长期被哈布斯堡家族三面包围的状态,追求两个目的:削弱哈布斯堡家族的实力,并维持欧洲列强之间业已形成的有利于法国的均势。1610 年,亨利四世遇刺身亡。贵族分裂活动重起,宗教战争再度爆发。黎塞留沿袭亨利四世的外交政策,致力于打击哈布斯堡王朝。信奉“国家利益至上”

国际关系史 简答题及论述题

《国际关系史》复习参考题 二、简述题及论述题部分 1.简述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18世纪初期的彼得一世执政后,凭借其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力,毅然决然地俄国自大守旧的传统,亲自率团出国考察,学习西欧,实行了自上而下的、大胆果断的全面改革。主要内容是:(1)改革军事,加强国防,夺取出海口;(2)改革和健全国家行政机构;(3)实行宗教改革,加强皇权;(4)改革和发展文化教育事业;(5)兴办近代工业,改变俄国经济落后面貌;(6)扶植商业,发展贸易,提高商人的政治地位。 彼得一世的改革具有近代化意义。(1)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2)改革加速了俄国经济的发展,巩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落后状态,使俄国逐渐向近代化国家的道路上迈进。(3)彼得一世的改革,增强了俄国的国力和军事力量,为北方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2.简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主要内容: (1)欧洲领土的局部分割,保证了法国瑞典等获胜国家获得大片领土。 (2)限制了皇帝的权利,承认了各诸侯国具有独立的内政、外交权; (3)确立了新教与天主教的平等地位。 主要影响: (1)和会与和约本身建立了以国际会议方式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模式; (2)和约确立了国家主权至上的国际法基本原则; (3)创立了条约必须遵守、对违约国可施行集体制裁的规定; (4)和约对战俘、人类信仰等人权问题的体现了人类的文明进步。 3.《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对近代国际法的产生和发展有什么意义? 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及其签汀的和约是国际关系史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对近代国际法学的建立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一,开创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 第二,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承认了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并把国家主权、国家领土、国家独立等原则确立为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准则; 第三,首次创立并确认了条约必须遵守和对违约的一方可施加集体制裁的原则; 第四、和约对战俘、人类信仰等人权问题的关注体现了人类的文明进步。 第五,承认新教和旧教享有同等的权力,打破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下的世界主权论。 和约作为欧洲中世纪与近代史时期之交的第一个多边条约,是“国际法发展过程中的一块重要里程碑”,它即是是近代国际法的实际源头,又是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形势与政策论文-----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看法

美国转战东南亚中国应对当从容 从中国南下,从缅甸到印度洋,从老挝-柬埔寨到西南海,从泰国可以到两边,还可以到马来半岛。从这里堵截中国,当然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其实这个就是现在美国政府的新战略,Pivot to Asia,所谓转战亚洲。这个战略转变,就要求美国必须把全球战略的重心从中东转移到东亚。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一直就是亚洲的一部分,其在亚洲的利益和影响力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前些年,美国宣布要“重返亚洲”。从经济角度说,这有其必然性。亚洲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重心,并且这种局面在未来很长的时间内不会改变。同时,随着其在亚洲经济和战略利益的扩大,美国也越来越像一个亚洲国家。美国要保护其日益增长的经济和战略利益,就要更多地关注亚洲,这完全可以理解。但美国所宣布的“重返亚洲”显然并不是这样简单。 从战略上说,这次“重返亚洲”很显然是针对中国的。当然,这也不是冷战之后美国要“重返亚洲”的第一次。在小布什任总统期间,美国外交在新保守主义的主导下,也曾经赤裸裸地把中国作为“敌人”,试图通过亚洲“小北约”来围堵中国的崛起。不过,那次“重返亚洲”的努力以九一一恐怖主义事件的发生而终结了。中国不仅没有成为美国的“敌人”,在一定意义上,反而成为了美国“反恐”的伙伴。近年来美国高调的“重返亚洲”是第二次了。不过,从长远来说,“重返亚洲”会成为美国外交战略调整的重大失误。 为什么可以这样说?美国真正的挑战并非来自中国,而是来自自身的衰落。很多美国人不相信美国这个伟大的国家会衰落,国际社会上很多人也不相信;甚至很多中国人不相信也不希望美国衰落,因为无论作为一种政治制度还是国际警察,美国的衰落对中国并没有什么好处。作为政治制度,近代以来,美国一直是各国政治自由派所向往、学习的对象;作为国际警察,美国一直为国际社会提供全球公共服务。 苏联集团解体后,就不再存在任何可以挑战美国的同盟。那时美国应当改变其战略同盟政策,至少改变针对另外一个国家的军事战略同盟。任何战略同盟都是针对“敌人”的,因此首先需要外在“敌人”,没有这样的“敌人”和来自“敌人”的直接威胁,同盟就整合和团结不起来。冷战后美国和西方不仅没有改变同盟政策,反而扩大和强化同盟。在欧洲,美国和西方收编了苏联解体后所出现的新兴国家,把属于苏联地缘政治空间的领域,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在亚洲,美国积极寻找新“敌人”,迅速崛起的中国自然成为最佳候选人。中国是亚洲大国,美国“重返亚洲”非常容易理解。美国强化和其亚洲盟友的关系,针对的是中国。对美国来说,“我的盟友的敌人也是我的敌人”。这解释了在中国问题上,美国和其盟友的关系。 美国把全球各地都视为其利益,但中国的核心利益非常有限,都是和领土、领海有关,且仅限于和中国周边国家相关的事情。美国人到处都是核心利益,对中国的这些核心利益不是不知道。如果美国愿意在中国和中国周边国家关系之间扮演积极的协调角色,美国是有能力这么做的。但美国没想扮演这个角色,而是简单地选择“重返亚洲”,站在其盟友国家(刚好也往往是和中国有主权利益冲突的国家)这一边。 美国在中国问题上会出现错误的战略判断,因为美国人不了解中国。美国的

外交学院的简明国际关系史笔记

外交学院的简明国际关系史笔记!!!! 冷战时期(1945-1991) 一、冷战形成的原因(二战后苏美为何形成对抗关系)? 国际因素: 1、二战使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美、苏最强。二极化使力量对抗成为可能。 (美:本土远离战场,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增强;苏:军事实力在战争中增强,仅次于美国;得到东欧国家支持;亚洲、西欧共产党力量壮大) 2、动荡和混乱的国际局势使美苏被拖入国际纠纷中。 3、意识形态差异驱使。 4、出于维护各自国家利益的考虑。(安全、经济、威望及势力扩张)国家因素: 苏战后目标:东西边界稳定;良好国际环境;严惩德国,防止其再度侵略;避免与英美的对抗;有民族利己主义、大国沙文主义成分——(追求安全) 美战后目标:政治、军事安全;保护西方世界不受东方威胁;反苏;有进攻性、威胁性的一面(称霸反苏) 领导人个人因素: 斯大林\ 对战后世界的战略构想不同 杜鲁门/ 二、冷战表现 美苏之间直接危机的不断爆发: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 核军备竞赛:核弹头、核运载工具、“星球大战计划”…… 经济战: (1)西方对东方的经济压力:“马歇尔计划”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封锁和禁止…… (2)东方的反抗:社会主义阵营的自我孤立…… 未表现为美苏直接参加的热战。原因:核武器的问世构成核威慑。美苏之间更多的是政治性冲突。两极化格局使两国势均力敌,谁也不敢轻易发动战争。世界和平力量的遏止。

三、冷战结束的标志及原因 标志:东西方关系改善,销毁军备设施:“中导条约”; 苏决定从阿富汗撤军,双方达成协调、合作解决地区冲突的协议;1989年开始的东欧巨变; 1990年11月柏林墙的倒塌,德国统一; 1991年苏联解体。 四、冷战的教训及影响 教训:各国领导人之间应当相互理解和沟通; 国家应把提高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放在首位。 影响:朝鲜半岛南北对峙局面是冷战直接产物; 台湾问题;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及核威慑的依旧存在。 此次“政治地震”引起的震荡不可能短期内消失,民族、种族、宗教矛盾的突现和激化…… 五、冷战时期美的遏止目标及手段 1、“杜鲁门主义”P18-25(八千字电报、X先生、三个层次……) 2、(1)经济手段:“马歇尔计划”P25-28、封锁禁运…… (2)军事手段:建立军事集团、同盟,“北约”P45-48 (3)文化思想:和平演变 六、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美对外政策及调整 “尼克松主义”:由攻到守的转折点,霸权主义消退的表现。 “关岛主义”P208-211提出三重关系 七、欧洲一体化进程及动力(P129-134)

最新近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近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波兰-萨克森问题是拿破仑战争后维也纳会议上俄、奥、普争夺波兰萨克森这一地区所引发的问题,维也纳会议的核心问题拿破仑所建立的华沙大公国原为普鲁士瓜分波兰时所获得,维也纳会议上普鲁士要求按“正统原则”恢复原占领地,而沙皇企图独占整个波兰,便希望用萨克森和普鲁士进行交换。奥地利不希望普在德意志中的实力加强,同时也担心俄国的实力强大后会在本国内部导致民族问题尖锐化,因此坚决反对普俄两国就此协议。英国则希望维持欧洲力量的均势而支持奥地利反对普俄的行动。经过激烈的争吵,俄普奥达成协议,瓜分了波兰。关于萨克森问题,普鲁士获得了其部分领土并得到瑞典的波美拉尼亚,莱茵河左岸地区和威斯特伐里亚作为补偿。 《比利牛斯条约》;继《威约》签订后,法西战争并未结束,一直到1659年,法国最终击败西班牙,双方签订《比利牛斯条约》。主要内容:⑴法国波旁王室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联姻;⑵西班牙放弃对阿尔萨斯的要求。该条约的一些条款对法西两国以后的对外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影响到整个欧洲的国际关系。 三国干涉还辽是指《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德、法三国共同干涉,迫使日本归还中国辽东半岛一事。1895年4月,三国照会日本,要求其无条件放弃对辽东半岛的要求。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元气大伤,无力武力抗拒三国。1895年5月同意放弃辽东半岛,但要求中国增加3000万两白银的赔款。三国干涉还辽后,一场瓜分中国的狂潮正在酝酿之中。 大陆封锁体系大陆封锁体系是指拿破论为了在经济上击垮英国而建立的一个战略体系。它由两次“柏林敕令”和“枫丹白露敕令”组成。这一体系在最初有效地打击了英国,但随着英国拓展海外贸易,并实行反封锁政策,体系的物质基础受到了动摇,后来在欧洲大陆矛盾的斗争中,大陆封锁体系土崩瓦解了。 遗产战争是指法王路易十四以继承西班牙遗产为名发动的战争,实质为法国霸权政策的产物。法国霸权政策的重点是夺取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削弱哈布斯堡王朝的势力。1665年,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去世,法王路易十四以王后为腓力四世长女的名义,西班牙索要西属尼德兰作为菲利普四世的遗产。这一要求被西班牙拒绝。法国于1667年向西班牙发动战争,史称“遗产战争”。1668年,在英、荷、瑞的介入下,签订亚琛条约,战争结束。 普法战争指1870—1871年普鲁士与法国之间的一场重大战争,是普完成德意志统一的三场王朝战争中的最后一场。战后法德签订《法兰克福和约》,规定(1)法国赔款50亿法郎(2)法国割阿尔萨斯和洛林的一部分给德国(3)赔款付清前部分德军留驻巴黎。普法战争加深了法德的矛盾,为一战埋下祸根。 《航海条例》是英国政府旨在奖励和保护本国航运业和海外贸易的一系列法令的总称,目的是打击荷兰的海上优势。英荷就此进行了一系列谈判,但荷兰拒不接受《航海条例》,谈判破裂,第一次英荷战争爆发。荷兰战败,于1654年与英国签订《威斯敏斯特和约》,规定荷兰不得与欧洲以外的英国岛屿和殖民地通商,英国也不得与欧洲以外的荷兰岛屿和殖民地通商。该条约几乎是《航海条例》的翻版。由此,荷兰作为海上大国的地位受到削弱,英国开始踏上了争夺海上霸权的殖民帝国之路。 近代国际关系史简答题 简述19世纪后期欧洲主要大国的对外扩张政策:1.英国在亚非扩张的重点是阿富汗、伊朗、中国、缅甸、埃及和南非,在非洲企图实现从开罗到开普敦的“两C计划”,控制自北到南的非洲大陆。2.法国扩张重点也是在亚洲和非洲,它们主要要是埃及、阿尔及利亚、突尼斯、越南和中国。3.德国在非洲强占了多哥等地,还企图把德属东非和西南非洲连成一片,建立一个从大西洋到印度洋的德属殖民帝国,德国在亚洲将中国视为扩张的主要目标。 简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三次战争及结果:1)1898美西战争,西班牙战败,1898年12月签订《巴黎和约》2)1899英布战争结果英国外交作出重大调整,由光辉孤立转向结盟3)1904日俄战争1905年9,日俄两国在美国签订《朴茨茅斯和约》主要内容: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的“优越权利”;东三省的行政权归还中国;俄国将旅顺大连的租借权移交日本;库页岛南部割让给日本 试评述俾斯麦的外交:1.现实主义外交:俾斯麦对外国政府的态度取决于该政策可能对普鲁士带来的损害或益处。在德意志统一前,俾斯麦从本国实力出发,利用灵活的外交手段以谋取利益最大化,在军事行动中也充分考虑到外交的因素,比如联奥攻丹,利用地理上的关系吞并了石勒苏伊格与赫尔斯

国际关系史论文

题目:国家利益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2012级外国语学院英语十班赵莉雯 摘要:现当代国际关系复杂多变,造成各国关系的缓和跟紧张的原因有很多,但其根源还是国家利益决定的。国家是国际政治的重要行为体,因此每个国家都会从自己的国家利益作为对外关系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总是千方百计最大限度的实现本国的国家利益。本文将对中国与日本、美国的国家关系的变化等进行研究,进一步阐述国家利益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国家利益国际关系外交政策同盟 一、国家利益直接影响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威尔逊总统立刻号召他的同胞严守中立。这一呼吁得到了普遍的赞成,因为绝大数美国人都不希望卷入这场战争。德国无限制的潜艇战导致美国人员的和舰只的损失加速了美国的参战。1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并没有参战,而是进行军工经济,从中获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对之后的美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是德国的潜艇战侵犯了美国的安全利益,从而加速了美国的参战。

2003年,美国伊拉克发动战争。当时美国政府提出了三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消除萨达姆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减少国际恐怖主义的威胁;促进伊拉克和周围地区的民主。其实国际上都清楚美国更主要的动机在于实现自身的国家利益。伊拉克蕴藏石油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美国首先想通过在伊拉克建立亲美政权,然后控制伊拉克甚至中东的石油,促进美国军工的发展。以此获得经济利益。再次通过伊拉克战争对中东地区起到威慑作用,达到其政治利益。二、国家利益对国家外交政策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方针与原则: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先后提出了三条方针,即“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2其中“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是因为当时中国依附于前苏联的社会主义阵营。而当时的国际关系是两极对峙,美国与苏联的对抗。因此美国坚持与中国人民为敌的立场,拒绝承认中国,并在经济上鼓励、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包围中国。但是20世纪70 年代,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后,在对华关系方面采取了一次额放宽措施。如:1971年3月15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取消对于使用美国护照去中国旅行的一切限制;4月14日,尼克松宣布结束已存20年的禁制美中贸易的法令等。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绝密)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绝密) 说明:考试题型有三类,分别是名词解释、简答、分析。下面,就这三大题型说一下各自的考点。 一、名词解释(共四题) 1、《乌德勒支和约》 1700—1713年所进行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交战双方以法西为一方,英、荷、普、撒、葡为另一方。分别于1713-4月和7月在荷兰乌得勒支签订《乌德勒支条约》,条约瓜分了西班牙,同时承认菲利普一世为西班牙国王,但他及其后代必须放弃对法国王位的继承权,并不得与法国合并。荷兰获得南尼德兰的一些堡垒,英国从西班牙取得直布罗陀海峡,从法国取得纽芬兰等北美属地,奥地利从西班牙取得伦巴第、那不勒斯、撒丁和西属尼德兰,勃兰登堡的腓特烈被承认为普鲁士国王,葡萄牙取得在亚马孙河进行贸易的权利-。 《乌约》签订后形成了欧洲大陆均势,大国受到削弱,小国崛起,普鲁士得以加入到列强行列,英国从一岛国上升为欧洲一强国,获得海上主宰权。 2、七年战争 1756年奥普为争夺西里西亚,英法为争夺政治优势、商业、殖民地及海上霸权而进行的全欧性战争,英法普奥的继续争斗导致欧洲有名的外交革命,即联盟的重新分化组合。俄、西、瑞典、萨克森加入法奥一方,与英普同盟作战。 战争持续7年,结果法国战败。1763法西与英签订《巴黎条约》,法国丧失在北美与印度的大部分殖民地,西班牙将佛罗里达割让给英国,英国成为海外贸易和殖民地霸主。 法奥与普缔结了《胡勃图斯伯格和约》,确认了普对西里西亚的占领,普的大国地位进一步确立。法国、西班牙被削弱,战争改变了欧洲列强的力量对比,形成了列强争夺欧洲霸权的新格局。 3、大陆封锁体系 由于海外贸易竞争,英国在法国大革命后多次组成反法同盟。法国、英国对立,拿破仑无法从军事上征服英国,于是将战略中心转向经济战,推行大陆封锁战略。 1806年,拿破仑颁布《柏林敕令》禁止任何从属于法国或与法结盟国向英国及其殖民地输入货物,居住在欧陆的英国人,一律拘捕,英国的商船和货品一律没收。 1807年,两次颁布《米兰敕令》规定,任何中立国家船只,只要在英国停留就将被法没收。 1810年,《凤丹白露敕令》又以立法手段完成大陆封锁体系,大陆封锁体系起初有效打击英国,但后来并未真正阻止英货进入欧洲大陆市场,使大陆各国进出口限制,引起欧大陆反对。因而大陆政策最终失败。 4、神圣同盟: 为维护欧洲封建专制制度和基督教义,反对革命运动和民族独立运动,同时也为维持维也纳体系的长久稳定。1815-9-20,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奥皇弗兰茨一世和普皇威廉三世在巴黎签订神圣同盟条约。 9月26日签署《神圣同盟宣言》,三国根据基督教义,结成真正的、不可破灭的友谊关系,互相保证欧洲的正统统治。但这个条约既未规定有效期限,也不受任何约束,具有宗教意味,故称称神圣同盟。到1815年底,除英国、罗马教皇国和奥地利、土耳其外,所有欧洲国家都加入这一同盟。在1848年欧洲革命中,神圣同盟解体。 5、东方问题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真题1999-2010

外交学院 历年国际关系专业考研试题 (1999年~2010年) 说明: 1、从2003年起,每门专业课总分从100分调整到150分 2、从2004年起,《国际关系史》考查的时间范围调整为1945-2000年 3、从2004年起,专业课二调整为综合科目,包括世界经济概论和国际关系理论两部分 4.08年起,专业课二调整为综合科目,包括政治学和国际关系理论两部分 2010年国际关系史(1945—2002)(150分) 一、名词解释(30分):中导条约、伊朗门事件、勃兰特委员会、日美安全条约、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 二、简答(40分):1、评析欧洲一体化过程中的成果、2、评析普京的“务实外交 三、论述(80分): 1、论述二战后美国军事战略演变的原因内容和影响(论述冷战时期美国各位总统的均势战略以影响) 2、二战后初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原因和结果。 政治学部分(90分) 一、名词解释(30分): 1.民族主义 2.非政府组织 3.政治决策 4.政治信念 5.政治沟通 二、简答题(30分)1.简述政府与政党、政府与国家、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区别 2.简述政治冲突发生的原因。 三、论述题(30分)从政治发展的内容上,论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政治发展的成果和不足。 国际关系理论部分(60分)| 一、名词解释(20分): 1. 托马斯.阿奎那 2. 国际社会说3. 霍布斯文化4. 无政府性 二、简答题(15分): 简述多边主义的定义与含义。 三、论述题(25分): 试论摩根索与沃尔兹的权力政治观的异同。 ---------------------------------------------------------------------------- 2009年国际关系史(1945—2002) (一)、名词解释(8分/个)--40分 1、诺维科夫报告 2、哈尔斯坦主义 3、《洛美协定》 4、中东“六五”战争 5、东盟 (二)、简答(20分/个)--40分 1、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的背景、原因及意义 2、战后国际核裁军的重大成果 (三)、论述(40分+30分/个)--70分 1、二战后雅尔塔体系的演变 2、戴高乐主义的表现及其意义 2009政治学部分(90分) 一、名词解释(30分) 1.政治关系 2.政治沟通 3.政治参与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1)

第一编近代国际关系(十七世纪中叶——一八七一年) 第一章十七世纪中叶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欧洲国际关系 1.1欧洲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 三十年战争(1618——1648)前的欧洲形势(P4)君主专制成为国家形态的主流。 南特赦令:亨利四世宣布天主教为国教,颁布南特赦令,承认新教合法地位。亨利四世针对长期被哈布斯堡家族三面包围的状态,追求两个目的:削弱哈布斯堡家族的实力,并维持欧洲列强之间业已形成的有利于法国的均势。 黎塞留:1624——1642年,红衣主教黎塞留任路易十三的宰相,致力于打击哈布斯堡王朝,信奉“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将国王与国家视为一体;将加强绝对君主专制和把法国建设成欧洲最强国家视为两项基本国策,用高压手段治理国家。 1555年9月,《奥格斯堡宗教条约》签订后,新教与天主教势均力敌。以皇帝为首的天主教诸侯与新教诸侯之间,中央集权实力与诸侯割据势力之间的斗争在德意志政治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1608年,“新教同盟”成立,巴拉丁选侯为领袖;1609年,“天主教同盟”,巴伐利亚公爵为领袖。教皇、皇帝、西班牙支持天主教同盟;法国、荷兰、英国支持新教同盟。德意志问题复杂化,内部矛盾扩大为国际冲突,宗教矛盾演变为各国开疆拓土的斗争。 三十年战争(1618——1648)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三十年战争:在神权受到削弱的条件下,欧洲世俗专制政权之间争夺权利与财富的集中体现。战争的爆发是由宗教问题引起的,但宗教因素在战争中很快不是主要因素。战争彻底打破了罗马神权下的世界主权,建立了欧洲世俗专制王权国家间的秩序。 ·战争直接原因:皇帝马提亚(1612-1619)对捷克新教徒实行镇压政策。1618年5月23日,“掷出窗外事件”,捷克人民起义——导火线。 ·战争进程:波西米亚阶段:1618-1625;丹麦阶段:1625-1629;瑞典阶段:1630-1635;法国、瑞典阶段:1635-1648 ·谈判:1643年起就开始了和谈。在奥斯那布吕克参叫谈判的是皇帝、瑞典,德意志新教诸侯和城市的代表。在闵斯特谈判的是皇帝、法国、西班牙和德意志天主教诸侯的代表。和约1648年10月24日才签订,两个和约合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主要内容 特劳特曼斯道夫:皇帝的首席代表,在和会中极端不利的形势下,为哈布斯堡王朝得到了最佳的处理,把一个较为完整的奥地利保存下来,就是保持了其在中欧的地位。 1.2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英国革命未引起欧陆国家的充分重视,他们忙于相互间的冲突,对英国革命基本采取静观其变的政策。 ·共和国和护国主期间英国的对外关系(1649-1658) 内战期间,议会的对外政策目标是保持与欧洲国家的良好关系,组织大陆国家对国王的支持,避免它们干涉英国内部事务,也避免卷入欧陆的战争。革命后,英国对外政策的重点是海外扩张,争取殖民地,针对西、荷两国,加强海军建设。 克伦威尔(Cromwell):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参加反封建王权斗争,代表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1649年镇压平等派运动之后,就开始历时三年的侵略爱尔兰的战争。任护国主后,其海洋政策是建立世界殖民霸权,大陆政策是组成英国为首的新教同盟。 第一次英荷战争(1652——1654):克伦威尔1650年制定《航海条例》并于1651年颁布。规定:(P11)。英荷间未经宣战,便开始了军事行动。英国海军取得决定性胜利,迫使荷兰

国际关系综合考研方连庆《国际关系史》考研资料考点总结

国际关系综合考研方连庆《国际关系史》考研资料考 点总结 一、八十年代的国际关系(1980—1989) 美苏争夺的新态势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18.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美苏争夺的新态势★★★★ 1卡特主义(见表18-1)

表18-1 卡特主义 2里根的新遏制政策 (1)新遏制政策提出的背景 70年代末、80年代初,苏联仍处于进攻态势,里根入主白宫后面临着苏联的严重挑战。 里根政府认定,美国面临的“根本挑战”是“制止苏联的全球野心”。出于两极体系的考虑,里根把整个世界看作是分别以美国和苏联为基础的秩序,美国在其中占据领导地位。里根政府主张对苏联推行实力政策、恢复对苏联的遏制,将是否反苏作为唯一标准,以此来确定美国的敌人与朋友。 (2)新遏制政策的要点 ①扩充美国的军事实力,谋求打破战略均势 里根采取坚决措施来谋求军事优势,决心打破苏美之间在军事力量方面的相对平衡,用武力抵抗苏联危害美国利益的任何“冒险行动”。为此,里根政府提出了新的核战略,大力加强核战略力量和常规力量,并在某些关键地区加强自己的军事存在,以有限的军事手段达到有限的政治目的。 ②组建堵截苏联的战略防线

苏联入侵阿富汗后,美国决心堵住苏联进一步向南扩张。里根政府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a.同中东一些关键国家如以色列、埃及、沙特阿拉伯达成防止苏联势力扩张的“战略一致”,特别是同以色列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b.推动中东和平进程,稳定中东局势,防止苏联继续扩张;支持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国,把巴基斯坦作为反苏、防苏的前线国家; c.继续支持阿富汗的抵抗力量,动摇与打击苏联占领军; d.调整同西欧、日本的关系,以协调对苏政策; e.同中国签署“8·17”公报,两国关系得以正常发展。 ③以实力为后盾,执行“以实力求和平”的方针 a.里根政府在同苏联进行的核谈判中,一方面向苏联显示力量,以加强自己的地位;另一方面又向苏提出明显不会被苏联接受的建议,把谈判可能失败的责任推给对方。 b.里根政府对苏联施加压力,迫使苏联按美国提出的要求找到令美国满意的解决办法。 ④开展对苏联的经济攻势 里根在同苏联的经济贸易关系中推行大棒政策,试图利用经济财政和技术上的优势,延缓苏联经济发展,迫使苏联限制其在外部的侵略扩张活动。主要表现在:a.实行贸易歧视政策,拒不提供最惠国待遇; b.严格控制向苏联的高科技产品出口; c.实行经济制裁,把两国间本属于正常的经贸关系与活动作为施加政治压力的工具与手段。

近代国际关系史期末复习要点

一、填空选择 1、国际关系意指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国际舞台上的相互作用的总和。 2、鉴于1919年5月3日对于国际关系步入正规化、学术化、专门化研究轨道具有里程碑意义,德国学者厄恩斯特·奥托·泽姆比将这一天视为国际关系史这门学科的正式诞生日。 3、近代国际关系史中呈现出的三大规律是列强称霸永不能得逞、国际关系运行的重心始终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相伴随和国家间相互博弈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 4、16世纪至17世纪相继称霸欧洲舞台的国家主要有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俄国 5、掷出窗外事件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标志三十年战争的结束。 6、1700年8月开始的北方大战是俄国与瑞典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的战争。 7、结束1701至1714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两个和约分别是《乌特勒支和约》和《拉什塔特和约》 8、1832年美国《门罗宣言》是在神圣同盟拟对拉丁美洲革命进行干涉的背景下出笼的。 9、1848年革命在欧洲国际关系中造成的两个最重要的后果是神圣同盟的瓦解和维也纳体系的崩溃。 10克里米亚战争是欧洲列强争夺奥斯曼帝国特别是争夺君士坦丁堡和黑海海峡矛盾激化的产物。 11、19世纪后30年至20世纪初,国际关系表现出两个特点,在欧洲呈现出两极均势的局面,在广大亚、非、拉地区呈现出混战的局面。 12、18世纪初西欧国际关系的力量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使欧洲大陆确立起新的均势结构的战争是: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13、实行开明专制,使普鲁士成为欧洲强国的国王是:腓特烈二世 14、标志着第二次反法同盟进攻被粉碎的条约是:《吕内维尔条约》 15、标明拿破伦帝国在欧洲的势力达到顶峰的条约是:《提尔西特和约》 16、1870年普法战争起源于:西班牙王位争夺 17、反映英俄在东方问题上矛盾的尖锐化,1887年由奥匈帝国和英国以互相照会的形式签订的协定是:第一次地中海协定 18、近代国际关系史从时间概念上说在19世纪60年代以前仍以欧洲为中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其后随着美国、日本和德国大量参与国际事务,才具有世界性。 19、1793年俄普奥瓜分波兰则标志着波兰在地图上的消失。 20、第四次反法同盟彻底崩溃后,使拿破仑帝国在欧洲的地位达到最高峰; 21、20世纪初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中,英德海军军备竞赛尤为激烈,面对着德国的咄咄逼人攻势,英国采取坚决措施,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决心保持“双强标准”;1917年,德国面对英国的海上封锁,决定实施无限制潜艇战。 22、近代德国的崛起可以追溯到勃兰登堡选侯国;而近代俄国则是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不断兼并邻近公国而逐步形成的。 23、波尔塔瓦战争的胜利是俄国在北方大战中扭转战局的关键;而1917年美国参战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24、1659年法国、西班牙缔结的《比利牛斯条约》标志着西班牙在欧往昔的主导地位一去不复返,而1856年签定的《巴黎和约》则标志着俄国在巴尔干和黑海两海峡的扩张势力由颠峰走向衰落。 25、1854年3月12日日美签定〈日美亲善条约〉,即“神奈川条约”这是近代日本“失之于欧美,取之于邻国的”战略步骤的重要体现。 26、英国登上“海上霸王”宝座是在七年战争之后 27、大陆封锁;半岛战争;侵俄战争;民族反抗属于拿破仑帝国溃灭的重要因素 28、拿破仑军事生涯中最杰出的一次胜仗是奥斯特里茨战役 29、标志着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开始,打响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第一枪的历史事件是米鲁特事件30、俄国通过中俄瑷珲条约,强占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40万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31、在瓜分非洲的狂潮中,瓜分非洲领土最多的西方列强是法国 二、名词解释 1.维罗纳会议:神圣同盟各国为了镇压西班牙革命而召开的会议。……这是欧洲大国协调的最后一次尝试,英国已经放弃了欧洲协调,从此由大国会议统治的欧洲协调的局面宣告结束。 维罗纳会议:1822年10月以后,俄、奥、普、法、英五国在意大利北部维罗纳召开的会议。会议中心议题是讨论法国武装干涉西班牙革命的问题。英国出于发展海外贸易,拓展海外殖民地的需要,支持西班牙独立,而其他国家则主张由法国干涉西班牙革命,西班牙革命最终被镇压,重新恢复封建制度。这是欧洲大国协调的最后一次尝试,英国已经放弃了欧洲协调,从此由大国会议统治的欧洲协调的局面宣告结束 2.《威斯特伐利亚合约》:三十年战争结束后交战国缔结的和约,由获胜的法国、瑞典和德国新教同盟及德皇于1648年10月24日在威斯特法利亚签订。根据和约,法国、瑞典和德国境内的大诸侯国都扩充了领土;承认荷兰和瑞士为独立国;加尔文教在德国取得与天主教和路德教平等的地位。和约的缔结沉重打击了哈布斯堡王朝,进一步加深了德意志的政治分裂,神圣罗马帝国名存实亡,法国在国际事务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开创了以国际会议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将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确立为国际关系中应共同遵守的准则;破除了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神权政治体制,把国际法从神权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常驻外交代表机关的制度

2020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考研历年真题必看

2020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考研历年真题必看 2015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5*7分 1. “英国治下的和平” 2.古斯塔夫·斯特莱斯曼 3.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4.第二次柏林危机 5.TPP 二、简答题3*15分 1.民族国家的形成原因 2.二战前日苏关系的演变 3.伊朗伊斯兰革命对各国关系的影响(不是很确定这个,伊朗伊斯兰革命是确定的,后面这个具体词汇忘了) 三、论述题2*35分 1.试论述俄奥矛盾的根源、1871~1914年俄奥关系的演变历史以及俄奥矛盾对于德国外交政策的影响(大致这个意思) 2.试论述20世纪孤立主义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2014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光辉孤立(splendid Isolation) 2.泰奥菲勒?德尔卡塞 3.租借法案 4.《苏日中立条约》 5.达尔富尔问题

二、简答题 1.简述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 2.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争取安全的外交努力 3.简述冷战后核不扩散体制所面临的的挑战 三、论述题 1.试述从拿破仑战争之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英俄矛盾的演变及其原因 2.请分析冷战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 2013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赫尔辛基进程 2.克里米亚战争 3.英德海军协定 4.旧金山和约 二、简答题 1.简述“9?11”事件以后美国主导下的反恐历程。 2.法德和解的意义。 三、论述题 1.阿富汗被称为“帝国的坟墓”,请从历史和地缘政治的角度评析。 2.论述冷战结束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什么能够继续存在? 2012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 1.G20 2.克什米尔问题 3.哈布斯堡帝国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大纲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国际政治专业必修课 适应专业:国际政治 课程简介:《现当代国际关系史》是国际政治专业主干课程,它主要研究国家和民族间外部动态发展的历史,着重从横向方面剖析各个历史时期主要国家间和国际组织的外部关系,阐释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相互关系的兴衰流变、联系交融及其对全球社会发展过程的牵制和影响。 课程总学时:54 授课教材:时殷弘著:《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参考书目: [1]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1-6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 [2] 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 唐贤兴主编:《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 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21世纪国际关系学系列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 朱瀛泉著:《近东危机与柏林会议》,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6] 陈乐民主编:《西方外交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7](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8](美)亨利?基辛格:《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9](英)爱德华?卡尔著:《二十年危机(1919-1939)》,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10](美)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1](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 [12](美)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 [13] Hans Mougenthau: Politics among Nations——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Alfred Knopf, Inc., 1978. [14] Karl Deutsch: The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Eaglewood Cliffs, 1978. 二、课程教育目标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是社会科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也是高等学校中国际政治

国际关系史期末复习..

现代国际关系史期末复习指南 考试题型: 一、填空(10分,每空一分) 二、简答题(50分,5道题,每题10分) 三、论述题(40分,2道题,每题20分) 复习题 简答题(以下题目结合章节安排和事件人物之间之间的联系,成组出现,以利于在整体把握国际关系史演进脉络的基础上,分别加以理解和记忆) 1、关于现代国际关系起止的几种不同观点 2、国际体系的涵义与欧洲国际体系的特征 3、16世纪哈布斯堡帝国称霸企图的失败、失败的缘由及国际政治意义 查理五世 《奥格斯堡和约》 腓力二世 4、英国革命对欧洲国际关系的影响 “光荣革命”的国际关系意义 《航海条例》 伊丽莎白一世 5、《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掷出窗外事件 6、路易十四的扩张及其失败的原因 九年战争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乌特勒支和约》 路易十四 7、什么是“北方同盟”与“北方和解体系” 北方大战 《尼斯塔特和约》 彼得一世 8、17世纪与18世纪俄土战争 叶卡捷琳娜大帝 9、荷兰在欧洲历史上的创新及其在欧洲国际体系中的作用 尼德兰独立战争 威廉三世 10、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七年战争 “外交革命” 11、波兰三次被瓜分的前因后果 12、美国独立的国际因素 武装中立同盟 13、拿破仑战争的进程、结局及其缘由

拿破仑帝国 特拉法尔加战役 14、神圣同盟的内容与作用 正统主义原则 欧洲协调 梅特涅体系 15、门罗主义的内容和作用 16、希腊独立及其国际政治意义 19世纪俄土战争 《伦敦海峡公约》 17、1848年革命对欧洲政治的影响 (1848年革命对维也纳体系的影响) (1848年革命对欧洲大国的影响) 奥撒战争 石勒苏益格与荷尔斯泰因问题 拿破仑三世 尼古拉一世 18、克里米亚战争的起因、后果与国际政治意义 俄国历史上的南下政策 《库楚克-凯纳吉条约》 1878年3月俄土《圣斯特法诺条约》 19、意大利统一的进程及其国际政治影响 加富尔 加里波第 20、德意志统一的进程及其国际政治影响 普丹战争 普奥战争 普法战争 21、俾斯麦同盟体系的构成、特点与缺陷 俾斯麦的大陆政策 《再保险条约》 德奥意三国同盟 俾斯麦的殖民政策 22、近东危机对欧洲列强间关系的主要影响 柏林会议(1878年) 23、19世纪后期帝国主义浪潮的表现、成因与影响 英布战争 布尔人 克鲁格电报 24、德国崛起对欧洲国家体系的冲击 德国“世界政策”的主要内涵 25、两大军事同盟体系的形成 英德敌对的由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