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个人征信行业百年发展史:600亿市场规模给中国的启发

美国个人征信行业百年发展史:600亿市场规模给中国的启发
美国个人征信行业百年发展史:600亿市场规模给中国的启发

美国个人征信行业百年发展史:600亿市场规模给中国的启

导读信息技术革命、信用卡、银行卡联盟、大型银行这4种力量促成了美国消费信贷井喷,个人征信成为刚需,一系列法律出台,规范了征信机构的职责、征信报告的使用范围、失信惩戒措施,平衡了个人隐私与征信刚需。

1.美国个人征信发展历程美国专业从事个人征信的机构叫消费者信用局(consumer credit bureaus),主要从事收集并

出售消费者信用活动信息的活动。1.1发展5阶段1.1.1 5个阶段个人征信行业在美国已有100多年历史,总体看分为初创期、快速发展期、法律完善期、并购整合期和成熟期,目前已经进入成熟期。1.1.2 法律完善时期为重要时期1960

年代末到1980年初为法律完善时期,是美国征信行业最为

重要的时期,期间在金融体系、法律建设为之后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1960年代末出现银行卡联盟,极大提升了交

易效率,对消费信贷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美国出现全国性大银行做好铺垫。信用卡发卡机构对个人信息甄选产生巨大需求,这种需求是征信公司爆发性成长的主要动力。期间有17部法律逐渐推出,对征信行业自身、征信报告使

用机构、征信数据提供商及消费者进行全方位立法,较好的平衡了商业利益和个人隐私。1.1.3行业格局形成1980年至

21世纪初为并购整合期,尤其是1990年代微软兴起及互联网技术的盛行,大大改变了普通民众工作和生活习惯,使信息存储、处理、加工、传输等成本大幅度降低,行业应用范围得到较大扩展。与此同时厂商不断减少,逐渐出现了全国性的征信公司,以益百利、艾可菲、全联公司为代表的公司通过并购逐渐成为行业前3强,竞争格局从此定格。根据1997年美国《服务业普查》数据显示,90%的信用局年销售收入低于250万美元,14家信用局有超过5家分支机构,14家信用局的全部分支机构占全美所有机构的20%,市场份额为67%,规模前4位的信用局收入占了全部销售收入的50%以上。1.2公司数量与行业空间演变1.2.1公司数量45年减少82%根据公开资料显示,1960年代末美国征信公司数量达到2200家,达到顶峰。之后在信息技术驱动、银行卡联盟发展、全国性银行出现等3大外力的推动下,小规模的或区域性的征信公司成为被并购的对象,数量急剧减少。1997年变为1000家左右,30年减少50%;1997到2005年征信公司数量变为500家左右,8年时间减少50%;2005年至今整合趋缓,目前为400家左右,剩下的信用局要么与大型机构具有紧密的合作关系,要么具有独特的利基市场。美国征信巨头全联公司1988年开始提供个人征信服务,其在吞并40个地方信用局之后成为美国第3大个人征信公司,是当时并购的典型。1.2.2行业空间42年增长16.8倍根据

1997年美国《服务业普查》(Census of Service Industry)的数据,1997年相对活跃的1000家征信机构的销售收入为28亿美元,较1972年增长400%。根据我们的测算2013

年美国征信行业空间达到100亿美元,较1997年增长257%。行业空间在1972-1997的25年时间里增幅最大。究其原因是信用卡发展、银行卡联盟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推动消费信贷迅猛发展。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甄别非常关键,大型银行机构的出现以及发卡机构的迫切需求,极大促进了征信行业的发展。2.行业发展背景2.1美国经济

持续快速发展2.1.1经济总量113年增长864倍根据万得资讯数据,1900年美国GDP规模约为200亿美元,1950年达到2950亿美元,2013年为172970亿美元。美国113年时间GDP增长达到863倍,其中前50年增长13.75倍,后64年增长57.6倍,可见美国经济增长的迅猛与持续。美国经济发展历程中主要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和1929年的经济危机,但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国内英明的政策,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经济增长率在113年历史中反而最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的1916-1918年GDP增速分为28%、20%和2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1941-1943年GDP增速分为26%、30%、24%;1950-1951年GDP增速分别为12%和15%,期间为朝鲜战争。可见美国经济在1900-1950年

的50年时间基本为战争驱动型。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维

持的5年时间,对美国经济有较大的损伤,但很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经济就取得前所未有的增长速度。2.1.2人均GDP指标113年增长291倍美国人均GDP指标113年增长291倍,究其原因为美国人口总数在113年时间只增加了3.13倍,而GDP总量增加864倍,意味着美国民众的消费能力得到极大增强,这是美国消费信贷能够大发展的一个根本背景。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如果个人对未来工作和收入没有较好的预期,其消费行为就较为谨慎,而美国近113年的持续的高增长对群体和个人的消费习惯有根本的改变。公开资料显示,美国在1920-1930年代国民储蓄率达到40-50%,而到2013年则变为4.4%以下;另外一组数据显示,二战之前美国人购买汽车使用贷款的比例在30%以内,而到目前已到90%。可见强劲、持续的经济增长了改变人们对未来的预期,从而改变消费习惯,最终促进了消费信贷的蓬勃发展(1943-2013年美国消费信贷增长510倍)。2.2社会结构发生巨变征信行业发展的起点的在1900年前后,美国的第2次工业革命正在进行中,各种家用电器、汽车和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发明,推动美国社会城镇化率在1880-1950年的70年里快速提升,由1880年的26.4%提升到64%,提升38个pct,较1830-1880年的18个pct高出20个pct。城镇化率提升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结果,其从事的工作性质发生本质变化,收入更固定,频率较高,对消费习惯的改

变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2.3商品极大丰富2.3.1工业基础全球第一1900年是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的重要分水岭,在该年度美国超越英国成为第一号强国。从本国GDP占全球GDP比重来看,美国在1870年只占到全球的1%的份额,而到1900年占比则达到16%,成为全球第一,超越中国的10%。从本国制造业占全球制造业的比重来看,美国在1860年为8%,远低于英国和中国20%的水平,1900年美国占比则一跃成为第一位,占比为24%。可见发源于美国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其经济增长和制造能力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2.3.2发明创造多1900年到1950年,在美国和欧洲等地围绕电子技术出现了很多发明创造,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比如汽车、电冰箱、空调、电动洗衣机、收音机、抽油烟机和洗衣机等日常消费品就是在该时期早期出现,这些新产品的出现大大改善了人们生活质量,且消费选择增多。2.3.3生产能力快速提升1914年前后福特发明流水生产线,批量生产汽车,极大的降低了成本,T型车的售价从850美元降低到300美元以下,下降幅度达到65%。之后这种模式迅速推进到其他制造业,批量生产时代使大众有能力购买各种商品,从而使美国进入大众消费时代。2.4消费信贷大发展2.4.1信用卡极大推动消费信贷发展真正极大推进消费信贷兴起的是信

用卡的出现和应用,在美国信用卡发展历史上Diners Club、American Express、Bank of America等都扮演极为重要的

角色。·Diners CardDiners Club的创始人由于在餐饮业关系深厚,一次偶然事件促使其创办Diners Card,实际是付账卡,持有该卡可在指定的餐厅消费,后期公司将服务范围延伸至航空、租车和旅游业。公司在商业模式上探索艰难,其主要通过拿到商家折扣和收取用户年获得收入,但开拓上游商家和下游用户都存在较大难度,发展至今其规模也不大。·运通卡运通卡由American Express(美国运通)公司在1958年发行,美国运通公司在快件业务中已经积累数十年,获得很高的认可度。由于受到Diners Club扩张计划的刺激和对行业根本趋势的判断,公司最终推出运通卡,效果大大超出预期。但其在本质上也是付账卡,并无创新之处。其每年6美元的年费策略将其高端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在较长时间内都无竞争对手。截止到2013年,运通卡业务收入规模达到739亿人民币,占其总收入的43.4%。·Bank Ameri card为信用卡开端Bank of America(美国银行)位于加州,1958年几乎与运通卡同时推出现代意义上的信用卡,但起初只在一个小镇上试验销售,其盈利模式是滚动利息,在经营的头几年严重亏损。后期通过客户质量的控制,风险管理意识的加强,逐渐走出亏损。公司在1976年将Bank Ameri card该为VISA card,组建银行卡联盟,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银行卡联盟。Bank Ameri card开始了信用卡发展的序幕,之后的10多年时间逐渐摸索出规律,直接推动

了消费信贷的大发展。2.4.2银行卡联盟出现·主要解决渠道

问题在银卡联盟成立前,受到当时银行法规限制,美国有几万家银行,每一家只服务于当地市场。银卡联盟一成立,作为它们成员的银行立即可以潜在地接触到全国市场的顾客。银行卡联盟的出现使分工更为专业化,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清算业务,一头是商家,另一头是消费者。由于商家数量和消费者数量的巨大,在投入有限的情况下,量越大对平台而言越有利。对商家和消费者而言,如果没有联盟出现,则其交易成本高,交易效率也会大大降低。银行卡联盟的出现解决了渠道瓶颈,大大增强了客户的消费体验,提高了交易效率,从而推动的消费信贷的发展。·1976年解决兼容问题在1976年以前,两大银卡联盟的成员互不相容、互不重叠,这样导致两大银卡联盟互相之间争夺银行成员十分激烈。它们各自大力投入银卡系统技术更新换代来吸引更多的银行加盟。1976年NBI取消所有限制其成员银行同时具有两大银卡联

盟成员双重身份的规定,Inter bank也作出类似调整。从此

开始双联制时代,各经营银卡的银行纷纷加入另一银卡联盟。兼容问题解决后,银行之间开始了疯狂发卡抢夺用户的行动,使信用卡用户数得到较大幅度提升。典型的代表是花旗银行在1977年8月的疯狂发卡行动,最终获得300万信用卡用户,奠定了美国第一大信用卡公司的地位,并为其之后成为全美四大银行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花旗集团已经发展成为

年净利润达136.7亿美元,市值达1480亿美元,为美国4大银行之一。2.4.3消费信贷的兴起美国1920-1930的10

年时间消费信贷逐步兴起,相关数据表明:期间消费债务增长率总规模增长131%,未偿还款额从33亿美元增至76亿美元,每个家庭的真实债务几乎翻了一番。大萧条中虽然有下滑,到1937年消费债务回到大萧条前的水平。信用卡的出现及广泛使用促使了美国消费信贷总额出现快速攀升,1969-1971年消费信贷增长率分别为69%、54%和79%,之后在1977年出现118%的增长率。2013年美国循环消费信贷(主要指信用卡)金额已达到1万亿美元,较1968年增长近500倍,45年复合增长率15%。2.5信息技术革命2.5.1美国引领信息技术革命二战以后的美国在信息技术革命中不断取得突破,在电脑、手机、通讯技术、生物科技等领域都领先全球,尤其是电脑领域。1946年产生第一台电脑后,经过20年发展,电子元器件技术获得突破,1965年DEC推出小型机,1975年IBM推出台式机,之后迅速渗透到生产和生活领域。1980年代美国互联网行业开始迅速发展,极大提升了交易效率,对社会生产和生活产生重大影响,金融行业和征信行业自然成为改造对象。2.5.2金融行业信息化NBI(VISA的前身)创办人和首任CEO豪克本人不懂技术,但他看到电子技术能够给银卡业和金融服务业开辟全新的局面,他认为银行卡、货币和信用卡在微电子环境下就是

一串数字而已,以光速运行。豪克本人坚信这个观点并坚定的推行公司信息化,之后花旗银行也着手整改后台运营的信息化。信息化的结果是公司效率提升,经营区域不断扩展,最终形成了全国化的银行卡联盟和大型银行。2.5.3全国性征信机构的出现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金融行业,提升了运营效率,进而促进征信机构的发展。1965年在洛杉矶,1967年在纽约和旧金山的信用局在率先实现自动化,很快其他信用局便在自己的全国各地的分支机构内构建了一个自动化

网络系统。各地银行与零售商纷纷加盟,并向信用局提供自己客户的信用活动数据,美国最大3家信用局的数据库于80年代实现了覆盖全美所有消费者的全部信用活动记录。自动化投入高昂,许多小型的信用局逐步被淘汰或被并购,形成目前3强格局和众多专业性或区域性征信局并存的局面。2.5.4信息技术及评分模型的使用极大提升效率在信息技术普及后,数据收集、存储、加工、销售等发生根本变化,成本大幅降低,同时50年代出现的FICO模型在1980年后通过软件技术得以发挥其优势,大幅提升交易效率。据美国消费银行协会调查数据显示:信用卡的审批引入信用分之后,只要1-2分钟,较之前的以天计量极大提升;20%~80%的抵押贷款可以在两天之内批复,其中不少贷款项目在4~6小时内完成审批,较之前以月度计量时间缩短94%;小额消费信贷的审批平均时间由12小时缩短到15分钟;60%的汽

车贷款的审批可以在1小时内完成。3.法律及监管体系3.1 17部个人征信相关法律美国个人征信行业发展的100年多年历史中,集中立法时期在196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的10多年时间,先后出台了17部法律,包括《公平信用报告法》、《公平债务催收作业法》、《平等信用机会法》、《诚实租借法》等17部法律,其中一项《信用控制法》其制定背景为1929年经济危机时期,在1980年代被终结。美国各州和司法机关依据17项法律对征信机构、征信报告使用方和征信数据提供方进行法律监管,非常注重对个人隐私和基本权利的保护,做到商业利益和个人隐私的平衡。3.2《公平信用报告法》《公平信用报告法》是美国国会1970年制定并在1971年4月正式生效的法律,在美国个人征信行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规范了各方的行为。3.2.1出台背景信用卡在1950年代出现之后,1966年银行卡联盟出现,围绕信用卡发卡和支付清算的链条逐渐成熟,导致金融机构出现疯狂的发卡行为,抢夺客户。大量通过邮购方式获取信息导致鱼龙混杂,大量的虚假身份信息出现,信用欺诈屡见不鲜。信用卡发卡机构对消费者信息的甄别需求强劲推动了征信

行业迅猛发展,征信行业在1960-1970年代大爆发。根据美国消费调查数据显示,1960年末期各类征信公司达到2200家,为历史峰值。征信公司的质量鱼龙混杂,急需对征信机构和征信报告使用方进行规范。3.2.2对征信/调查机构的限

制法律明确要求征信机构的业务职责即为提供消费者信用

调查报告,并要求其盈利,并要求向全国市场提供公开服务。

3.2.3对征信需求方的明确法律规定合法使用消费者资信调查报告的机构或人必须符合图标22所列举的8种情形之一,否则即使当事人同意也属违法行为。第6-8条为1996年补充法案中加入,该项法律要求实际上明确了征信使用方的范围,从此个人征信报告就不仅仅局限于金融机构,之后迅速发展到企业、催债公司、保险机构中。时至今日,从美国个人征信的巨头的收入结构看,金融机构的占比已缩小到30%左右的比重。3.3监管模式美国关于个人征信的监管体系较为完善,分为行政监管、司法监管和行业自律。其中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负责监管个人征信公司、信用报告业协会、消费者信用提供者和使用者;美国联邦储备体系负责监管银行机构;联邦或州法院依据17部法律监管银行机构。

4.行业运作模式美国征信行业目前趋于成熟,行业运作模式、业务流程非常稳定清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信用卡推动的消费信贷强劲的增长极大促进了个人征信行业的发展,个人征信行业也成为其产业链中较为关键的一环。4.1征信在消费信贷中起关键作用消费者信贷的借贷方向消费者提供资金,承担相应的违约风险,因此征信机构就承担了辨别风险程度的机构,成为整个消费信贷交易过程中的关键环节。20世纪80年代开始FICO模型在3大巨头广泛应用,精确的界定了

个人信用分数与违约率之间的关系,极大降低了风险。根据公开资料信息,个人信用分数在800分以上的违约率只有0.0077%,而低于600分以下的违约率为12.71%,FICO模型及未经确的界定了风险。4.2现行运作模式目前美国运行

模式主要分为数据收集、数据处理和产品销售3个环节,其中前两个环节最为主要。4.2.1数据收集数据收集环节中征

信公司处于信息汇集地,收集几乎所有关于个人活动的历史信息,截止到1980年前后,美国三家个人征信巨头已经完

成了美国成年人口的全覆盖。·数据来源信息收集的来源有4种:金融及零售机构、公共部门、其他征信机构、主动调查。金融、零售等机构为免费提供;大多数公共部门的信息通过行业内第3方公司进行简单数据处理和加工后提供给征信局,收取一定费用;征信公司之间也会共享信息,但会收取一定的费用;主动调查是征信公司主动到相关企业或个人工作地进行的活动,其自身承担人力成本。·统一格式银行卡、零售商、保险机构产生了消费者交易的大多数信息,这些信息都以固定频率、固定格式传递给个人征信机构,而且这些数据提供都是免费的。美国信用局协会(ACR)制定了用于个人征信业务的统一标准数据报告格式和标准的数据采集格式Metro2。Metro2规定任何行业和企业都使用统一、标准和

开放的计算机信息输入标准格式提供信息,并对需采集信息的字段进行规范。除了账号(社会安全码)、姓名、地址等

标识信息外,不在格式中列举的就是不能提供的,以下内容未经个人授权是不允许提供的:4.2.2数据处理·基本流程整

个数据处理过程分为数据筛选、数据转化、数据加工和数据清洗4个步骤。数据筛选主要是在海量的信息中剔除虚假信息,提取有用的信息;数据转化实际上是在第一步的基础上生成相关变量,这些变量数量较多;数据加工是根据最终服务的需求生成指定的变量或产品;数据清洗是指发现并纠正数据文件中可识别的错误的,包括检查数据一致性,处理无效值和缺失值等。·关键技术征信数据的处理过程涉及很多技术,总体而言需要数据库技术、个人数据配对处理、特征变量技术和数据库分析技术。数据库技术的核心掌握在Oracle、IBM、SAP等手中,数据分析技术掌握在FICO公司手中,征信公司本身掌握个人数据配对技术和特征变量生成技术。征信公司在对外服务过程中大多数是以特征变量的形式提供,我们看到的信用报告、FICO分数只是其中一部分。5.

个人征信巨头研究5.1益百利(EXPERIAN,股票代码:EXPN.L)5.1.1收入和净利润缓慢增长益百利为美国第一大个人征信公司,我们跟踪的数据表明,2006-2014年收入和净利润都在稳定增长,2014年财年公司收入达到288亿元,EBIT达到78亿元。公司2006-2014年财年8年的收入复合增长率为6.1%,8年EBIT的复合增长率为7%,其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国内业务。5.1.2收入集中在美国本土,主要服

务金融及个人部门从地区收入结构来看,美国国内收入占50%的比重,英国、拉丁美洲和EMEA分别占20%、19%和11%的比重,其在美国和英国均为最大的个人征信机构,且近两年趋势表明美国和英国增长速度高于其他地区。从产品结构来看,信用服务、消费者服务、营销服务和决策分析分别占47%、22%、19%和11%的比重。信用服务即为金融等信用报告使用机构提供消费者信用报告、消费者信息甄别服务;消费者服务主要指以年费形式提供针对个人的信用欺诈、信用监控服务,及时知会消费者,也包含提供增加个人信用分数的建议;营销服务和决策分析针对企业,前者主要利用个人征信数据,后者是输出公司自身建模和软件,类似管理咨询。5.1.3客户较为分散通过公司2006年和2012年客户结构的数据对比,发现金融公司在受到金融危机创伤之后收入占比下降近25个百分点,2012年已经只占30%的收入比重;个人、零售商、汽车商等占比均在提升,尤其是个人服务提升10个百分点达到20%,非金融公司总体占比为70%。2012年数据显示客户集中度较低,TOP10公司带来的收入占比仅为10%,TOP50占比也仅为20%,最大的客户占比2%左右,说明需求主体的分散,或者说需求的普遍化。5.1.4年

均个人信用报告数量8.75亿次公司日均提供信用报告数量

为350万份,按50周每天工作5天计算则年提供报告数量在8.75亿份,由于美国收入占比50%,可以测算出美国国

内年查询量在4.38亿次。每天接受外部申请核对50万人的基本信息,包括社会安全码、年龄、住址等基本信息,协助完成信用卡申请量为每天50万次。每天更新约6万人信息,接受2万人在线咨询。可见公司业务量频繁。5.1.5股价表现根据益百利2014年年报显示,公司股价在2014年3月31日为对应股价均值为10.81英镑/股,总市值为185.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13.6亿元,目前公司市值接近1000亿元。下图为万得资讯导出的数据,反应公司股价走势,上市之后股价涨幅约为100%。5.2艾可菲(Equifax,股票代码:EFX.N)5.2.1收入和净利润保持稳定2005-2013年公司收入和净利润均保持稳定:收入稳定在120-140亿元之间,2007和2012年收入增速达到或超过10%,其余年份均在10%以下,在2008年、2009年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增速为负数;净利润稳定在20亿元附近。5.2.2收入集中在国内、以信息服务为主区域维度看,艾可菲较益百利公司国内收入占比更高,20006-2013年国内收入占比稳定在70%以上,且近年有上升趋势,2013年占比已达77%,2013年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分别占6%比重。产品维度看,公司收入主要分为信息服务费、国际业务、个人解决方案、劳动力解决方案和市场营销服务。各项业务占比趋势上看,信息服务费由2007年53%下降到2013年的44%;个人解决方案和市场营销方案占比均比较稳定,2013年占比分别为9%和4%;

劳动力解决方案占比提升趋势明显,由2007年的10%提升到2013年21%,提升11个百分点。信息服务费、个人解

决方案、营销方案等与益百利类似,其基础都是个人信用数据,劳动力解决方案是基于个人信用数据为企业服务,提供包括雇员在线信息查询、企业人力数据库管理、评分、预警和防欺诈服务。5.2.3业务多样化公司针对不同业务部门提

供的服务不同,总体而言提供13种服务类型,其中在线消

费者信息和评分服务为基础服务,评分服务覆盖全部事业部。

5.2.4股权结构公司前20股东包括威灵顿管理公司、美国先锋集团、纽银梅隆、摩根大通、道富投资、巴克莱全球投资、黑石等赫赫有名的投资公司、银行、财团和私募基金,合计占有64.31%的股权,最大股东为威灵顿管理公司占有10.33%的股权。5.2.5股价表现艾可菲公司上市之后股价表现较好,由1980年的22.63美元/股上涨到2014年最高3974.11美元/股,上涨174.61倍,其主要涨幅在1980-1994年的14

年时间,由22.63美元上涨到1994年底的605美元,上涨25.7倍。1980年正好是卡特总统解除对银行业限制,大型

全国性银行开始出现,同时信用卡和银行卡联盟产业链已经完善,消费信贷开始崛起。纵观美国近45年循环消费信贷

增速记录,除了1969-1971年超高速增长,1977年的112%的增长,1983-1991年持续9年每年超过10%增速,也正好是艾可菲股价表现最好时机,与行业背景相符。5.3三大巨

头基本指标对比3大巨头益百利、艾可菲、全联3大巨头多数通过并购达到全美成年人口数据的全覆盖,尤其是全联1988年才开始提供服务,通过并购40多个信用局后迅速成为前三。3大信用局均实现美国成年人口的全覆盖,同时覆盖美洲、欧洲等国家人口,全球覆盖人数均超过5亿。益百利覆盖国家数达到35个,在美国本土和英国都是最大的个人征信机构;艾可菲和全联分别为14和25,但从业务集中度来看,艾可菲和全联美国本土收入占比超过75%,全联更是达到85%。益百利公司每日个人信用报告数量达到350

万份,年度报告量为8.75亿份,为世界最大。员工人数为15000人,从人均净利润指标看,益百利为40万元/人.年,艾可菲为30万元/人.年,全联由于为非上市公司数据难以获取不作比较。收入结构上看,益百利和艾可菲均有接近70%的数据来自与信息服务和消费者个人服务,所不同的是益百利客户主要来自金融和个人两个部门,而艾可菲主要来自金融、企业、个人三个部门,反应各自侧重点不同。由于美国存在反垄断法,在历史上也存在AT&T、标准石油公司等巨头被肢解的案例,因此征信行业格局不会存在1家垄断的局面,3强格局会比较稳定。5.4其他相关公司在3大巨头之外还存在400家左右的区域性或专业性的征信公司。通过研究艾可菲公司的年报发现,存在如ADP、PAYX、FAIRISAACCORP等被视为其竞争对手的公司。下表所列举

的公司均在各自的领域有利基,但都是基于个人信用信息的服务,比较有特色的是ADP和PAYX,分别提供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等解决方案和中小型企业工资处理服务,收入和净利润规模较大。个人理解个人征信市场是大数据的落地,也只是大数据的一个典型应用,在其之上会延生出很多专项服务,存在很多机会。6.我国征信行业发展路径在2014年5月31日推出的深度报告《千亿蓝海即将开启,关注征信发牌机会》中,我们判断我国征信行业发展还处于初期,中国整体征信市场(包括个人征信、企业征信、评级机构)等才20亿,且绝大部分为评级公司占据,留给个人征信行业空间很有限,可以说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状态。因此对我国征信行业发展路径是各方都很关注的问题,我们只是试图探讨其中的可能性。6.1发展背景6.1.1中国消费信贷发展迅猛,但与美国仍然存在巨大差距在分析美国个人征信市场背景

时我们尤其关注美国消费信贷的发展情况,因为其是推动个人征信市场的最直接的推动力和最强劲的需求方。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纯消费信贷(扣除房地产贷款)在

1998-2013年共计15年的发展历程可谓波澜壮阔,15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56%,由1998年的46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3.98万亿,增长865倍。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国自1980年代末由中国银行引入信用卡,从此一发不可收拾;2002年中国银联成立,标志中国的银行卡联盟成立,极大提升了支

付体验,为消费信贷大发展铺平道路。2008年后由于4万亿投资和中国经济强劲增长,收入预期得以改变,同时网上购物成为一种习惯,3重力量推动消费信贷取得爆发式增长。尽管如此,通过对比中美消费信贷占GDP比重指标发现,我国目前可比口径消费信贷占GDP比重仅为7%左右,为美国1949年水平,与现在美国消费信贷占GDP比重差距13个百分点,差距接近2倍,显然两者差距巨大。这意味着我国的消费信贷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个人征信市场也才刚刚启动。6.1.2我国刚刚启动立法我国自2000年开始在上海地区出台个人征信的试点办法,2001年在深圳出台了类似管理办法,2005年出台了全国范围类的《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2013年1年出台了针对行业的管理条例和针对征信机构的管理办法,说明立法在逐步推进。虽然目前出台了5项针对个人征信的管理办法或条例,但都没有上升到国家法律层面,因此后期我们期待类似美国在1971年生效的《公平信用报告法》类似的法律,在数据传递路径、个人征信合法使用者、失信机构惩戒等方面进行规范。6.2发展路径6.2.1美国发展模式纵观美国110多年个人征信发展历史,1950年是个分水岭。信用卡的出现、银行卡联盟建立、银行的大型化、信息技术大发展、法律完善等都出现在1950-1980年的30年间,为消费信贷迅猛发展奠定了物理基础、法律基础,从而带动个人征信市场的大发展和应用

范围的扩大。美国现代征信机构的发展完全自下而上,通过兼并整合逐渐发展成为3家全国性的大型征信局,在发展过程中并未看到政府机构的主导,实行纯市场化运作。6.2.2

我国发展现状及路径推断我国发展模式与美国有根本不同,我国采取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由于我国中国人民银行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银行极强的控制力度,自2004年成立的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开始的个人征信数据库建设工作

就是自上而下的模式,数据的所有权在央行(美国3大巨头数据库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合二为一)。正是这种模式使得我国个人征信系统的数据库建设工作较美国动作更为迅速,我们花10年时间做到8亿人口的覆盖,美国花费80年(真实有效时间为1950-1980年的30年)实现2亿人口的覆盖。目前数据建设工作已经接近后半段,未来10年实现全覆盖是大概率事件。后期我国个人征信市场还有3件大事要做:一是发牌,让渡使用权,明确个人征信业务市场化主体;二是立法,通过2-3年的立法明确合法使用报告的主体和规范业务流程。三是数据全覆盖和模型的引进,目前央行个人征信系统已经做到60%的覆盖率,随着城镇化率提升,覆盖率将逐渐提升;评分模型是一种分析技术和风险管理思想,在美国也不是产业链最核心的环节,国内直接引入消化即可。

6.3行业空间测算在2014年5月31日我们推出的深度报告《千亿蓝海即将开启,关注征信发牌机会》中,我们提到个

中国汽车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 2009年,中国的汽车产销量均超过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这和美国 因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的大型汽车企业通用(美国第一大汽车企业)和克莱斯勒(美国第三大汽车企业)的破产以及民众收入减少、消费水平降低有关。而中国市场由于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的协调,以及潜在内需的激发,虽然汽车出口量方面呈现了下滑,但是整体的产销量,都有较大的提高。中国市场由于其廉价的土地、劳动力以及强大的市场需求,成为世界各大知名汽车制造商争相登陆的“诺曼底”战场,在华的投资逐步扩大。而与此同时,国内的汽车制造企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通过海外并购、对外投资、自主创新,很多新兴的汽车制造商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如奇瑞、比亚迪、吉利、长城等等。 从动力技术方面来看,日本的混合动力技术、欧洲的先进柴油机技术、美国的燃料电池技术;都得到世界公认。中国虽实现了小规模的海外并购(2009.6四川腾中重工收购悍马HAMMER ;2009.12,吉利收购沃尔沃VOLVO;2009.12,北汽控股收购萨博SAAB部分整车平台和技术),以较小的代价取得了比较核心的技术,但是从整体来看,国外把持的一线技术对我们仍是封锁的,我们得到只是别人的一小部分、次先进的技术,而现阶段我们的自主创新水平还不足以支撑我们企业与国外企业抗衡。以石油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为信号,全球的汽车产业即将进入下一轮竞争,动力电动化将是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技术制高点。而在这方面,我们和国外至少可以做到同时起步,应该加大投入开发,争取主动权。除了国家宏观政策方面的指引,企业本身要兼具这种长远的眼光,把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提升到未来竞争的战略高度,争取在下一轮竞争完全到来之前,赶超国外一线企业。 关键词;一,现状分析 <1>优势 <2>存在的问题 二,发展趋势 三,发展建议 过去十年我们见证的是中国汽车消费的巨大变化,整个十年的消费需求特征我们用一个价值观来概括就是进取。中国在过去十年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整个社会属于动态向上不断改变的。反应在汽车消费上已不仅仅是一个精英消费,而慢慢变成生活的一部分。 在中国汽车产业达到千万辆的时候,我们不要为取得的成绩所骄傲,要看到存在的大量结构性问题。只有在有危机感的情况下,才会有扎扎实实的心态。中国汽车工业需要有危机意识,只有这样才会有更长久的发展。 而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有以下的优势:

中国征信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76972451.html, 中国征信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作者:韩李捷霍星宇 来源:《市场周刊·市场版》2017年第08期 摘要:本文分析范畴主要针对中国征信市场,内容包括征信业务流程和征信机构现状等,同时对于未来征信行业的发展做了判断与预测。 关键词:征信;现状;趋势 一、征信概述 征信机构从多种渠道主动采集被征信对象的信息数据,再利用相关技术将数据进行集中汇总,形成并存储为信用的档案。个人或商业机构由于风险评估的需要,在得到被征信对象授权的前提下,征信企业利用模型算法,对被征信对象的信用状况、信用资质等进行评估,并将评估报告和结果输送到个人或企业,从而帮助其知悉被征信对象客观的信用状况。 从征信企业业务流程看,信息收集、信息加工处理、信用产品输出、商业化应用是征信业务开展的四大关键环节。其中信息收集是征信业务开展的原料与基础,信息收集的维度和质量对信用信息的完整性与真实性起决定性作用,而征信机构覆盖群体数量的多寡,决定征信机构展业区域。信息加工处理,按照标准信息采集、交换格式,征信机构将分散、碎片的信息集中汇总,结构化处理后形成、储存为信用档案。 其中信息采集需要花费大量成本,如时间、金钱等,根据用户信用需求确定征信服务产品,进而制定合乎实际情况的数据采集计划是征信机构开展业务的前提。 二、中国征信现状 在2012年底,我国征信机构共有约140多家,其中20家是拥有政府背景的信用信息服务机构,50家企业征信机构,70家信用评级机构,2家个人征信机构。这些征信机构共完成债项评级近1700笔、信贷市场主体评级约5万户,实现总营业收入20亿人民币。后来2014年下发企业征信牌照,在2015年开启个人征信市场化,中国征信企业数量上增长迅速。到2016年底时,中国征信市场持牌、准持牌机构约为228家,数量增长超过50%。 (一)政府着力推动征信体系建设,效果明显 2003年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加快建立社会信用体系”,2004年人民银行成立银行信贷征信服务中心,2006年央行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实现全国联网查询,2009年央行发布信用评级和数据交换行业标准,2013年征信业管理条例正式实施,2015年初,下发通知要求芝麻信用、腾讯征信、拉卡拉等8家机构做好个人征信的业 务准备工作。但截至目前,中国首批个人征信业务牌照仍未发出。

我国信用服务行业的现状分析

我国信用服务行业的现状分析 我国信用服务行业的现状分析一、概述古人云:“人无信而不立”。信用对个人而言,是立人之本,对企业而言,是立业之基,对国家而言,是立国之道。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与经济活动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市场经济中,信用被定义为经济信用,它是专门指人们在经济生活中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同时,也是任何经济整体和个人在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道德资本。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保证市场经济有序进行的道德约束,正确、具体、清晰地衡量企业,个人的信用状况就显得尤为重要,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信用服务行业应运而生。在国家信用体系当中,信用服务业是我国信用体系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层面,它承担着向社会提供信用管理服务。其中,征信业务是其核心业务,在我国的《征信管

理条例》中,征信业务是指依法收集、整理、保存、加工个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信用信息,并对外提供信用报告、信用评分、信用评级等的业务活动。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收集、整理、保存与履行职责相关的信用信息,或对外提供本单位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形成的、依法应当公开的信息的活动除外。信用服务行业的成熟程度体现了信用经济发展的程度,信用行业的发展是国家信用管理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以美国为例,在“小政府大社会”的原则下,除国家立法外,对信用体系的建设,政府只起到指导性工作,根本性的推动则是信用行业完成的。目前,信用服务行业的产品与服务纵向基本涉及信用服务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横向涵盖多个服务领域,一般认为,信用服务行业10个分支组成。这10个分支是:企业资信调查行业、消费者信用调查行业、资信评级行业、市场调查行业、信用保险行

浅谈中国电视电影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内容摘要: [ 论文关键词]电视电影现状前景[论文摘要]电视电影作为电视传媒与电影艺术结合的一种特殊的影视艺术形式,在我国是近几年才开始兴起的。由于缺乏经验,目前在电视电影的创作和制作管理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但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创作和生产领域,其又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 论文关键词]电视电影现状前景 [论文摘要]电视电影作为电视传媒与电影艺术结合的一种特殊的影视艺术形式,在我国是近几年才开始兴起的。由于缺乏经验,目前在电视电影的创作和制作管理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但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创作和生产领域,其又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电视电影的起源 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在世界上第一个开办电视台,宣告了电视媒介的诞生。由于人们对这一新鲜事物大感兴趣,一时间待在家里看电视节目蔚然成风。以美国为例,原来已成为美国人固定消闲方式的“周末举家上电影院”被彻底破坏,这就造成了电影观众人次的急剧下降,尽管当时的电视技术只能提供质量很差的画面,但由于电视的新鲜性、免费观赏、节省外出的额外费用以及体力消耗等,足以弥补早期电视艺术造成的观赏缺陷。从此以后,电视艺术就以其传播的迅速性在大众传播领域迅速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的第一传播媒介,并对电影艺术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因此,20世纪影响力最大的两种艺术形式——电影与最强势的传媒——电视,从40年代开始了激烈竞争。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逐渐从恶性竞争走向合作,开始了影视合流的趋势。国外的影视合流最初是以在电视上播放电影的方式为开端的,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节目样式,即电视电影。 二、中国电视电影的发展现状 和中国电影百年历史相比,中国的电视电影只有10年的历史。虽然只是短暂瞬间,但这毕竟是电视电影开创性的10年,在这10年中,中国的电视电影走过了一段不断突破和创新的道路。 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cctv—6)自1996年1月1日开播以来,每年播出上千部影片。一方面,随着事业的发展,电影频道中心面临必须从简单提供节目到开展多方面的合作制作节目的转变;另一方面,随着电影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影频道肩负着成为影视合流龙头的重任。同时,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中国电影产量不断下滑,电影频道节目编排的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背景下,从1998年开始,电影频道开始尝试自己制作一些节目,并拍摄故事片,由此掀开了中国拍摄电视电影的序幕。 在最初的尝试中,“第一次吃螃蟹”的电视电影人把重点放在独立拍摄影片上,主要参照电影的叙事结构、人物的刻画与镜头的运用等,强调电影化的表现手法,并且根据电视播出的特点,为了达到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降低成本的目的,尽量选择场面小、情节比较紧凑、人物相对较少的题材。第一部拍摄完成的电视电影是杨亚洲导演的《别了,冬天》,其主演为喜剧明星牛振华,女主演是陶红。影片故事类似日本的《寅次郎的故事》,对于后来的

当今中国汽车行业发展趋势

当今中国汽车行业发展趋势 如今,我国汽车行业目前继续保持良好增长势头。但仍有许多不足,据权威媒体的分析人士表示,政府在扶持汽车业发展时,最应该做的是停止以牺牲民营汽车企业为代价的,对国有汽车企业的大力扶持。在中国政府2006年制定的相关法规中,规定电信业完全国有,汽车等其他重要行业的国有化比重要非常高。中国政府同意各国有汽车企业与国外厂商展开合作,以创办合资公司、生产国外厂商的车型的方式来提高各自的效益。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几乎每一个国有汽车企业都实现了与国外厂商的合作并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又例如,在2006年重庆长安汽车公司实现了与法国PSA 集团的合作。在2010年奇瑞汽车公司实现了与捷豹和路虎的合作。 对于成为世界销量第一的中国汽车工业来说合资企业功不可没。合资企业提出合资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思路无疑是与时俱进适应中国汽车市场实情的举措当前发展合资自主品牌汽车存在着多方面的有利因素。 第一政策优势汽车产业政策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纵观我国近些年来的汽车产业政策可以看出我国在对小排量的汽车的优惠和鼓励政策尤为明显而合资企业汽车很难享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目前已上市的几款合资自主品牌汽车主要是低排量的小型低端汽车。因此合资企业发展合资自主品牌汽车政策优势明显。 第二技术研发优势与我国本土自主品牌汽车相比合资自主品牌的在技术研发方面可以更好的借鉴和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更容易进行新的技术研发。 第三产品定位优势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日益提高我国一线城市汽车逐渐呈现饱和状态未来我国二、三线城市汽车市场存在着较大消费空间合资企业发展合资自主品牌汽车扩大低端车市的市场份额无疑为在我国二、三线城市汽车市场上分一杯羹积蓄力量打好基础。由2010年我国各地区千人汽车拥有量图可以看出北京天津浙江等城市千人保有量在100~230辆/千人之间其他城市千人汽车保有量在30~100辆/千人之间不等中国汽车市场前景广阔。同时从消费结构来看我国二、三线城市汽车需求空间还较为宽阔合资自主品牌汽车定位低端市场符合我国国情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第四品牌定价优势2011年合资自主品牌汽车未上市之前合资企业的汽车主要是合资企业生产技术和品牌均是使用国外品牌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合资企业品牌技术优势明显。 合资企业生产合资自主品牌汽车占有了品牌优势又因属于自主品牌可以实现不影响外资品牌价值的情况下自由定价。从而在抢占低端城市汽车市场份额时合资自主品牌汽车占据价格优 中国政府希望通过这样的合作,在增加各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能学习到国外厂商的先进技术。通过与国外厂商合作势必会增加各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在技术交流层面所得到的“效益”却是很少的。这是因为国外厂商在技术方面或多或少是对中国厂商有戒备心理。而且中国国内国有汽车企业大都追求经济效益的增长,忽略了向国外厂商学习先进技术。此外,中国政府的相关部门希望国有汽车企业不断增加其规模,但大部分厂商现阶段的能力不足以实现大规模的扩张。 争夺低成本领先地位:国外与国内企业不断在汽车领域内注入资金,这将导致一个产能过剩的阶段。目前零部件是汽车成本的主要来源:尽管中国劳动力成本极低,但中国的制造业成本有时甚至比世界一流水平高约20%,因此中国零件

中国征信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趋势

中国征信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趋势 一、征信概述 (一)征信及征信的价值 征信一词源于《左传·昭公八年》中的“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其身”(意即:君子说出的话,诚信确凿而有证据,因此怨恨不满都会远离他的身边),“信而有征”即为可验证其言为信实,或征求、验证信用。 征信是依法采集、整理、保存、加工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信用信息,并对外提供信用报告、信用评估、信用信息咨询等服务,帮助客户判断、控制信用风险,进行信用管理的活动。 征信活动的产生源于信用交易的产生和发展。信用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包括货币借贷和商品赊销等形式,如银行信用、商业信用等。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作为特定的经济交易行为,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信用本质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即授信者(债权人)相信受信者(债务人)具有偿还能力,而同意受信者所作的未来偿还的承诺。但当商品经济高度发达,信用交易的范围日益广泛时,特别是当信用交易扩散至全国、全球时,信用交易的一方想要了解对方的资信状况就会极为困难。此时,了解市场交易主体的资信就成为—种需求,征信活动也应运而生。可见,征信实际上是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发展的,是为信用活动提供的信用信息服务。 2012年以前,中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还没有一项法律法规为征信业务活动提供直接依据,直到2012年12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征信业管理条例(草案)》,我国才有了第一部征信管理的法规。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每年因为信用缺失造成的损失超过5000亿元,征信服务能够从制度上约束企业和个人行为,防范信用风险、保障交易安全,促进形成诚信者受益、失信者受惩戒的社会环境。 (二)征信行业的监管主体与市场主体 国际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美国为代表的信用中介机构主导模式;另一种是欧洲为代表的政府和中央银行主导模式。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大体趋同于欧洲模式,即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主导,社会征信机构辅助的架构。 我国征信行业的行政管理主体有中国人民银行下设的征信管理局(监管主体)、国家发改委(征信企业批准)、国家统计局(境外征信机构数据采集批准)等,官方征信服务窗口有:信用中国网站(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指导,国家信息中心主办,百度公司提供独家技术支持,是政府褒扬诚信、 惩戒失信的权威门户网站)、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办)、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企业征信查询及个人征信查询系统等。 征信行业按业务模式可以分为企业征信和个人征信两类,企业征信主要是收集企业信用监管/准入 投资 征信中心(事业单位) 征信管理局 上海资信、中征等 征信使用机构、市场主体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电影百年,100部佳片

中国电影百年,100部佳片 一百年的电影,一百部的电影,在中国电影的夜空中寻找一些最亮的星星并不容易,难免有所遗漏,因为灿烂的星空很容易让人们的目光迷失,但谨以这样的方式向中国电影,和中国那些真诚对待的电影工作者们致敬! 这个帖子的内容出自《看电影》杂志为中国电影百年所出的一部增刊,这个评选是《看电影》编辑部综合中国电影工作者、电影学者、影迷网络及邮件投票结果最终整理而成的,虽然尽力照顾了方方面面的题材、风格、类型、影响力等等的因素,但它一定带有不可避免的主观性和不公正性。实际上任何一种形式的评选都在一定程度上是偏颇的,因为人类的价值观和角度本身就是千差万别,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所看重的价值也会有所变化,这也是电影永远具有新鲜的无穷魅力的原因。 100、《一个字头的诞生》 导演:韦家辉(1997年) 如果说六十年代中期的张彻开创了香港电影的英雄时代,那么九十年代之后,特别是徐克的《黄飞鸿》之后,香港电影则基本上进入了解构英雄或曰“反英雄”的时代,《一个字头的诞生》可以看作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本片尤其强调了“选择”的重要,影片对黑帮人物的诠释是完全颠覆性的,而全片的手法也完全是颠覆性的,无论运镜、剪辑、音乐、结构全部不循章法,而又表现出极高的技巧性和令人称绝的创意,可谓鬼才之作。 本片站在彻底的严肃的对立面上,彻底嘲弄和解构了一切黑帮英雄片中曾有过的庄严。然而在这个两段式影片的结尾,韦家辉却又令时光倒回从前,提出了一个相当严肃的命题:你眼下的行为,正决定着你的未来,尽管命运无法把握,但结局却可能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 99、《十三太保》 导演:张彻(1970年) 张彻逝世于2002年,他留给世人的,除了他一生倡导的“阳刚”二字,还有由他开创的中国暴力美学一派,如果说《独臂刀》是张彻电影精神的代表,那么《十三太保》则是张彻电影美学的代表。 本片亦是狄龙和姜大卫登上银幕最初的作品之一,这两位形象气质各异的小伙子为张彻提供了新的灵感,而本片中也正是狄龙的一段借鉴京剧《太平桥》的死亡之舞,以及姜大卫的五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可分创建、成长、全面发展和高速增长四个阶段。 创建阶段(1949~1965年):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动工兴建,1956年7月13日国产第一辆解放牌载货汽车驶下总装配生产线,结束了中国不能自己制造汽车的历史。1966年以前,汽车工业共投资11亿元,形成了一大四小5个汽车制造厂,年生产能力近6万辆、9个车型品种。1965年底,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近29万辆,其中国产汽车17万辆(一汽累计生产15万辆)。 成长阶段(1966~1980年):在这个历史阶段,主要是贯彻中央的精神建设三线汽车厂,以中、重型载货汽车和越野汽车为主,同时发展矿用自卸车。在此期间,一汽、南汽、上汽和济汽,5个老厂投入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能力,并承担包建和支援三线汽车厂的任务;地方发展汽车工业,几乎全部仿制国产车型;改装车生产向多品种、专业化生产,生产厂点近200家。1966~1980年生产各类汽车累计163.9万辆。1980年,生产汽车22.2万辆,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169万辆,其中载货汽车148万辆。 全面发展阶段(1981~1998年):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汽车工业进入全面发展阶段,主要体现为:老产品(如解放、跃进和黄河车型)升级换代,结束30年一贯制的历史;调整商用车产品结构,改变“缺重少轻”的生产格局;建设轿车工业,引进资金和技术,国产

轿车形成生产规模;行业管理体制和企业经营机制进行改革,汽车品种、质量和生产能力大幅提高。 高速增长阶段(1999年至今):在此期间,我国的汽车工业尤其是轿车工业技术进步的步伐大大加快,新车型层出不穷;科技新步伐加快,整车技术特别是环保指标大幅度提高,电动汽车开发初见进展;与国外汽车巨头的生产与营销合作步伐明显加快,引进国外企业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的力度不断加深;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稳步前进。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演变,如今初步形成了“3+X”的格局,“3”是指一汽、东风、上汽3家企业为骨干,“X”是指广汽、北汽、长安、南汽、哈飞、奇瑞、吉利、昌河、华晨等一批企业。中国汽车工业已经从原来那个各自独立的散、乱、差局面改变成现在的以大集团为主的规模化、集约化的产业新格局。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中国汽车工业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汽车行业发展史

中国的汽车行业发展史 当你走在马路上的时候,你看着车水马龙的汽车,你是否也会想起,中国的汽车行业是什么时候发展的如此辉煌,在去年欢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时候,不仅感叹起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史,发现这些恍如隔世的变化全部来源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政策,遥想过去,展望未来,中国的汽车行业,将会发展的更强更大,成为世界上的著名品牌。 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已经70多年过去了,新中国汽车产业变化之大,可以用“当惊世界殊”来形容。然而,这个巨变的历程却很不平凡,并不像西方国家那样自然而然。1978年以前,中国汽车行业在被西方封锁、计划经济统管一切的条件下缓慢地成长着,政府和企业之间均不熟悉市场经济运作方式,经济改革的系统性还不够强,所以,起初的对外合作之路走得踉踉跄跄,有的企业就“中道崩殂”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未来,中国的国门将越开越大,改革开放的力度会越来越大,竞争将越来越公平。新中国成立70多年的历史表明,惟有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竞争,汽车产业才会健康快速地往前发展,中国人的“轿车梦”才能及早实现,日益增长的美好汽车生活的需要才能及时得到充分满足。政府主管部门应当进一步调整管理思想,紧紧抓住维护公众利益这根主线,努力减少对企业具体事务的直接干预,促进竞争,政策制定少打摆子,最好不打摆子,自主品牌汽车产业自会固本强基、行稳

致远。 自上个世纪末诞生以来,汽车行业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一百多年。通用、福特、丰田、本田这些汽车品牌公司已经是每个人耳熟能详的,但我相信,中国未来的汽车品牌也会走出国门,在汽车行业占据重要的地位。

(汽车行业)中国汽车发展史

(汽车行业)中国汽车发展 史

中国汽车发展史- 中国汽车发展史 中国汽车发展史 50年风雨汽车路 进入90年代以来,轿车开始进入我们的生活,买私家车就像70年代的“四大件”、80年代的家用电器一样成为众多家庭追求的目标,而这在20年前是无法想象的。这说明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同时也反映出民族汽车工业的巨大进步。更令人感慨的是,我们是在经历了一段漫长曲折的历程之后才迎来了这一天。在新中国50年大庆即将来临之际,让我们共同回顾一下我国轿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50年代中国轿车呱呱坠地 新中国刚一成立就决定发展自己的汽车工业,1953年第一汽车制造厂破土动工,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建设自己的汽车厂,毛泽东主席为奠基仪式亲自题写了“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1956年我国生产的第一辆汽车下线,毛主席又亲自为其命名———解放,对于当时工业整体水平非常落后的中国人来说,这确实是一次经济上的解放。1956年是中国汽车史上令人难忘的一年。5月,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东风牌轿车,送往北京向党的八大”献礼,这是中国自制的第一部轿车,6月,北京第一汽车厂附件厂试制成功井冈山牌轿车,同时工厂更名为北京汽车制造厂。8月一汽又设计试制成功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9月上海汽车配件厂(上海汽车装修厂,后更名为上海汽车厂)试制成功第一辆凤凰牌轿车。在大跃进的年代,这几辆稚嫩的国产轿车确实让全国人民欢欣鼓舞了一阵子。 中国汽车发展史 东风牌轿车开进中南海,毛主席试乘之后高兴地说:“好啊,坐上自己制造的小轿车了!”以大跃进的狂热和速度造出的中国第一批轿车,更多地是政治因素在起作用,“造出争气

中国电影百年产业历史.doc

百年简史 自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的诞生到2005年,中国的电影已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历程。在这百年的中国电影历史长河中,中国电影的发展史离不开中国武术的熔入。 中国电影从无声、单机、黑白影片到高科技、大投入、环绕立体声巨幕电影,乃至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电影节,以武术及以尚武崇德的侠义思想为主题的电影占据了中国电影的重要地位。因此,可以说,中国武术促进了中国电影的发展;中国电影推广和宣传了中国武术。 中国电影史上的三次产业发展时期 中国电影第一个产业时期是1922年—1937年。在世界电影诞生的第二年,1896年电影现身于上海开始,中国本土的电影业便从商业放映起步了。在经过蹒跚学步的萌芽期之后,到上世纪20年代,已经开始向私营化的产业发展,当时社会的资本环境与行业内的准备日渐成熟,民族工商业获得了空前的机遇得以迅猛发展,个人/社会资本,更准确地说是“游资”的逐渐充盈,使得很多资本家们投资的目标开始瞄准电影这一新兴行业。在这个行业里,人才和技术上的储备正在丰满,张石川、郑正秋、罗明佑、黎民伟和后来的邵氏兄弟等一批电影人都是从摇篮期走过来的先驱者,他们各自不同程度地涉猎了电影行当中创作、制片甚至发行、放映几个方面,所积攒下来的经验使之成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电影中坚。在技术上,初期设备使用和摄制过程都要依靠外国技术人员,但有了像罗永祥、董克毅、吴蔚云等最早的一批技术人才的加盟,这一局面很快就被打破。具备了上述条件,以1922年明星公司成立为标志,电影公司迅速增长,到1924—1926年达到了高峰,据统计中国共开设有175家电影公司,仅上海一地就有141家。 在这个大浪淘沙过程中,“明星”、“联华”、“天一”三大公司浮出水面构成了三足鼎立。老字号的“明星”在上海的成立是电影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始终当仁不让占据着第一把交椅,将个人资本的运营方式发挥到了极致;1930年成立的“联华”拥有院线的先天条件,形成“影院业与制片业之最初的联合阵线”。罗明佑率先在一家私营公司里实现了制—发—放一条龙,他的经营思想在现在看来都是先进的,他试图结束中国电影的个人资本经营时代,进入垄断金融资本的高级阶段。然而当这一超前的理念遇到战争炮火和尚在襁褓中的金融体系时,只能是被描绘在纸上的美好前景,罗明佑成了一位悲剧的人物;1925年成立的“天一”公司,以数量取胜的作风固然可圈可点,但它成功地开发了东南亚市场,发展到现在的“邵氏”已近80年,其生命线之长足以独立支撑起一部私营公司发展脉络的活历史。与此同时,三大公司不同的制片策略也为中国电影奉献了不同的艺术形态,“明星”是“长篇正剧”的鼻祖、“联华”是“文艺片”的源头,而“天一”则把“稗史、神怪片”一脉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些影片的类型直至今日仍在延续。 三大公司是电影产业链中上游制片业的代表,而与之同步发展的中、下游发行放映业也不甘示弱。在上海,最初的影院放映是由西方人经营的,西班牙人雷玛斯的青莲阁是第一个电影固定放映点,随后建起了属于自己的一条“院线”。到1926年雷玛斯离沪回国时,他的动产与不动产相加总计不下百万,

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学号:114305244 姓名:徐超专业:旅游管理班级:2 摘要:2009年,中国的汽车产销量均超过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这和美国因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的大型汽车企业通用(美国第一大汽车企业)和克莱斯勒(美国第三大汽车企业)的破产以及民众收入减少、消费水平降低有关。而中国市场由于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的协调,以及潜在内需的激发,虽然汽车出口量方面呈现了下滑,但是整体的产销量,都有较大的提高。中国市场由于其廉价的土地、劳动力以及强大的潜在市场需求,成为各大世界知名汽车制造商争相登陆的“诺曼底”战场,在华的投资逐步扩大。而与此同时,国内的汽车制造企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通过海外并购、对外投资、自主创新,很多新兴的汽车制造商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如奇瑞、比亚迪、吉利、长城,不一而足。 从动力技术方面来看,日本的混合动力技术,欧洲的先进柴油机技术,美国的燃料电池技术,都得到世界公认。中国虽实现了小规模的海外并购(2009.12,吉利收购沃尔沃VOLVO;2009.12,北汽控股收购萨博SAAB部分整车平台和技术;腾中重工收购悍马HAMMER),以较小的代价取得了比较核心的技术,但是从整体来看,国外把持的一线技术对我们仍是封锁的,我们得到只是别人的一小部分、次先进的技术,而现阶段我们的自主创新水平还不足以支撑我们的企业与国外抗衡。以石油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为信号,全球的汽车产业即将进入下一轮竞争,动力电动化将是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技术制高点。而在这方面,我们和国外至少可以做到同时起步,应该加大投入开发,争取主动权。除了国家宏观政策方面的指引,企业本身要兼具这种长远的眼光,把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提

中国电影史期末考试

中国电影史中的问题意识 现在的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电影,对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堕落的世界来说,这也许是最后一种重要的抵抗形式了。——希腊.赛奥佐罗斯.安哲鲁普洛斯 如果以1905到2004为界,以中国电影走过的一百年为关照,中国电影人始终将电影作为一种反映现实反思民族处境反思文化传统的艺术手段,而非仅仅满足于审美情趣的艺术形式,即使当电影类型发展的愈加丰富,中国影人也没有丢弃这一根基。这是我们分析中国电影发展的出发点。 中国电影百年大致可以分为早年的道德图景(1905--1932)乱世的民族影像(1943-1949)分立的家国梦想(1949--1979)与整合的文化阐发(1979 2004)这四个部分,在不同的时期,电影呈现的社会风貌也是不同的,而相同的是电影对于现实的不断叩问。很多人都在谈论这种电影对于时代而言独具的问题意识,但是其实在电影背后还有一个维度,那就是电影批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部电影史也是一部电影批评的历史。当电影对于社会问题进行反应呈现的时候,影评也在对于电影所暴露的问题进行研究评价。这是一种叠加的问题意识,后者促进前者的进步,成为时代问题意识反思中的一部分却常常为人所忽略,在一百年内,面对不同的社会条件,不同的电影风潮,中国电影的批评模式也不断改变。笔者想从电影批评这一角度谈谈中国电影百年历史中的问题意识。 中国电影起步于对欧美电影入侵的反抗,在经过排斥,厌恶乃至于被吸引的过程中,中国人对于电影的认识逐步加深。在中国最早的电影杂志《电影周刊》创刊号上编辑p27....所以中国电影一起步就带有针对社会现实进行道德教化的功能p28.....。事实在世纪初的几本电影刊物如《影戏从报》《影戏杂志》中我们也已经可以看到电影评价的起步,在《观孤儿33》启发了早期电影人朝着张扬传统文化和振兴民族电影的道路上走去。在无声片的探索时期,以伦理为本位的伦理片逐渐形成,内容涉及77,体现了明确地社会功利观和直面现实的“问题”意识,而针对电影早期类型也产生了电影批评的第一个传统,伦理批评模式。伦理批评以评论影片的伦理道德内容为主要目的,并主要以儒家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观为评判标准,主题印象和技巧点评是其主要批评方式,尽管略显幼稚,但也起到了一定规范作用。 从20世纪开始,中国民族电影进入83.....传统的生硬的道德教化对于启蒙后的民众不再有效,为了个性电影事业,不少电影工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99......更好的推动了国片复兴运动,超越神怪武侠和古装片,以较强的现实感103.... 随着115...117 118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以共产电影小组为主的左翼电影工作者活跃在电影批评的的领域内,他们带来的新思想新观念对于原有的伦理批判模式形成瓦解,同时配合新文化运动以崭新姿态革新了中国电影批评。尽管这种模式仍然以意识为特征,但是超越了传统的伦理道德层面,而直面了民族社会危机,开始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强调进步的世界观与创作方法,对影片进行“解剖”“警告”在观众中树立“启蒙人”的姿态。此时的新文化电影批评过于强调意识形态宣传的趋向,在评价电影的审美和娱乐功能上有失偏颇,但是他所表现的对于电影批评本体的关注,对内容与形式的结合,在现实主义上的探索推动了中国电影的发展。 而进入1937年,正式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时期,此时的中国电影批评立足于战时需要,以宣传抗战,鼓动民众为目的,将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作为评价标准。在大后方成立了团结全国电影人士的抗日爱国组织,具有统一战线性质,展开了“关于国防电影之建立”的讨论。122电影的应时批评产生于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是一种别无选择的选择,在尽可能多得情况下引导电影向着传播抗战精神的房县发展,当然这样一种较为极端的选择,尤其是面对中国日伪区,孤岛区121,敌后区不同的统治状况,难以避免的失落了很多优秀电影的成果。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一)行业发展概况 ? ??汽车产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重要的产业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汽车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实力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 ? ??1、整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 ??(1)全球整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及产业分工的日益加深,以中国、巴西和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国家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在全球汽车市场格局中的市场地位得到逐步提升。具体来看,全球汽车工业正呈现出以下新的特点: ? ??第一,新兴市场成为全球汽车工业生产的生力军。由于新兴市场汽车需求量的快速增长,国际汽车巨头以及本土整车企业纷纷加大在新兴市场的产能投入,2016 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2,800 万辆(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连续多年位居全球首位,印度、俄罗斯等国家近年来也同样发展迅速。新兴市场的特点仍然是人均汽车保有量低、潜在需求量大,因此仍是未来世界汽车业最有潜力的市场。 ? ??第二,美国、日本、德国和法国等老牌汽车强国受经济危机影响产量波动明显,但整体发展平稳。2009 年全球汽车产量出现急剧萎缩,随着各国经济刺激方案的出台以及世界经济的复苏,全球汽车产量2010 年就已经恢复并超过2007年水平。

? ??同时,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6 年我国汽车产销总量较快增长,产销总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11.9 万辆和2,802.8 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4.76%和13.7%,高于上年同期11.5 和9.0 个百分点。 2014年至2016年主要国家汽车产量的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 ??(2)我国整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 ??我国的整车行业在经历了近十年的快速发展之后,回归到稳定增长状态。从中长期来看,以国家政策为导向的市场消费需求影响相对短暂,并且由于汽车工业对GDP 的增长贡献度较高,其对经济有巨大的拉动作用,在稳增长的前提下,刺激或抑制汽车行业的政策均较难出台,而地方性限购政策对汽车行业整体销量的影响有限,故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是汽车工业持续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第一,中国汽车经销商的发展现状。 中国汽车经销商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而不断成长,汽车营销的组织模式经历了从计划时代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贸易公司、汽车交易市场,直至目前的4S营销体系。自1998年广州本田建立了国内第一家4S店以来,这种贯穿于汽车销售、售后服务整个过程的营销模式开始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并认同。目前国内的汽车销售合服务后市场,基本上形成了以汽车4S店为主题四,汽车有幸市场、汽车综合修理厂等多元模式为辅助的经营模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具有轿车经营权的企业有7000多家,包括连锁店及特许经营的零售店在内,将近3万家。其中具有品牌专营权的达到了2900家。通过品牌专营4S店销售出去的汽车占整个市场的50%以上。应该说在中国汽车行业向规范化、成熟化发展的初级阶段,汽车经销商的总体发展还是比较健康的。任何一个市场都会经历各种起伏变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作为汽车产业渠道终端的汽车经销商业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最近几年,汽车经销商、汽车市场都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的考验。 第二,汽车经销商的机遇和挑战。 1、整车利润的摊薄以及相对固化。 中国汽车市场作为全世界最后一个潜在的汽车市场,其需求容量的急剧扩大和巨大的利润空间,吸引了各种形式的大量资本介入。跨国企业以及一些从事其他行业的国营和民营资本纷纷切入中国汽车销售市场,汽车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正在进一步加剧。市场参与者众多,势必产生激烈的价格战,原本的暴利空间逐渐被压缩,薄利多销成为许多厂商的选择,并直接波及到经销商。今年年底,中国汽车市场保护期结束,国内轿车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正逐步接轨。因此,整车销售的高利润将不复从前。单纯的销售汽车已经没有多少利润可言。 2、消费观念的逐步理性。 汽车作为一种消费品已经进入家庭,私人成为汽车消费的主力。在北京有70%以上的汽车均为个人购买,随着品牌及车型的不断增多,消费者可选择的余地也越来越大,对服务的期望值也在大大提高。这就意味着原本以产品为主导或者以市场为主导的经营模式需要转向以客户为主导的经营模式,要求汽车销售转变坐商的模式,主动与客户发生接触。目前,我们大多数经销商仍习惯于坐商的模式,对客户的服务意识比较薄弱,缺乏对细分市场的研究和对目标客户消费心里的研究,导致经营业绩随市场波动变化很大。因此以经营市场向经营客户的理念转变,将是经销商提高竞争力的工作重点。 3、与汽车生产厂的竞争合作关系。 虽然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的目的是规范汽车终端销售市场,增强汽车品牌销售经营主体的服务意识,避免经销商相互推诿,最终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但是无疑剥夺了汽车经销商在厂家面前的话语权,使经销商附属于厂商,处于更加被动的地位。由于快速成长起来的国内汽车经销商,对高额利润的追逐造就了特有的做生意的模式,而面对四面楚歌,经过大浪淘沙生存下来的经销商,如何将企业做大做强,成为中国汽车行业的沃尔玛以及中国的国美,已经成为一个重要问题被提到日程。在未来几年内,汽车经销商将出现分化,适者生存将再次上演。把握先机主动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经销商将率先完成从做生意到做企业的转变,以积极主动的应变之策造就中国汽车经销企业。 4、国外服务贸易商的威胁。

国内征信业发展全面分析

国内征信业发展全面分析 —、国内征信业发展历程 我国征信业的发展,自1932年第一家征信机构——“中华征信所”诞生算起,已经有了八十多年的历史。但其真正得到发展,还是从改革开放开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信用交易的发展和扩大、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对外经济交往的增加、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国征信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一)探索阶段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为适应企业债券发行和管理,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了第一家信用评级公司——上海远东资信评级有限公司。同时,为满足涉外商贸往来中的企业征信信息需求,对外经济贸易部计算中心和国际企业征信机构邓白氏公司合作,相互提供中国和外国企业的信用报告。1993年,专门从事企业征信的新华信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开始正式对外提供服务。此后,一批专业信用调查中介机构相继出现,征信业的雏形初步显现。 (二)起步阶段 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推行企业贷款证制度。1997年,上海开展企业信贷资信评级。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上海市进行个人征信试点,1999年上海资信有限公司成立,开始从事个人征信与企业征信服务。1999年年底,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上线运行。2002年,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成地、省、总行三级数据库,实现全国联网查询。至此,我国的征信业进入了起步阶段。 (三)发展阶段 2003年,国务院赋予中国人民银行“管理信贷征信业,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第一节国内征信业发展口

职责,批准设立征信管理局。同年,上海、北京、广东等地率先启动区域社会征信业发展试点,一批地方性征信机构设立并得到迅速发展,部分信用评级机构开始开拓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等新的信用服务领域,国际知名信用评级机构先后进入中国市场。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建成全国集中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2005年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升级为全国集中统一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2008年,国务院将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职责调整为“管理征信业”并牵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2011年牵头单位中增加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2013年3月,《征信业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明确中国人民银行为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征信业步人了有法可依的轨道。 知识链接:和讯财经—银行—中国征信业发展报告(2003—2013)。 |二、国内主要征信机构及业务 (一)征信机构的类型 征信机构是负责管理信用信息共享的机构,从事个人或企业信用信息 的采集、加工处理,并为用户提供信用报告和其他基于征信系统数据的增值产品。从全球实践来看,征信机构一般分为三类,即个人征信机构、信贷登记系统和企业征信机构,三类机构的经营模式和目标服务市场各有差异。 1.个人征信机构 个人征信机构通常是私营的,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征信机构,主要为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贸易和邮购公司等信息使用者提供服务。美国是典型的私营征信机构模式,商业化征信机构拥有全面的信用信息系统。个人征信机构主要为信贷机构提供个人借款人以及微型、中小型企业的信用信息。它们从银行、信用卡发行机构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等各类信贷机构采集标准化的信息,同时还采集各类公共信息,如法院判决、破产信息、电话簿信息,或担保物权登记系统等第三方数据库的信息。此外,也会采集一些非传统信用数据,如零售商对消费者的赊

汽车发展史简介

第一章世界汽车的发展 国外的汽车引领着世界的汽车潮流,只有认识到不足才能更好地前进。本章将从汽车的诞生,汽车在西方国家的发展以及日本等亲爱车大国的发展介绍汽车工业的进程。 1.1 前汽车时代 人类使用汽车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车辆一直是由人力或畜力驱动,直至18世纪发明了动力机械后,才出现了机动车。 1765年英国的瓦特发明的蒸汽机迅速推广,揭开了工业革命的篇章。1769年法国炮兵工程师尼古拉蒂·古诺把蒸汽机装在一辆木质的三轮车上,制成了最早的机动车。这也是最早的机动交通工具,成为古代交通运输与近代交通运输的分水岭 蒸汽机是外燃机,燃料在汽缸之外燃烧,热效率很低,并且蒸汽车辆庞大笨重,操纵不灵,安全性差。1809年,法国人菲利普·勒本提出了以煤气为燃料的内燃机的工作循环原理。1860埃蒂内·列诺尔制成了煤气机并成批量生产,是内燃机商品化。 1866年德国工程师尼古拉斯·奥托制造出往复活塞四冲程内燃机,并为现代汽车内燃机发展奠定了四冲程工作循环的理论基础。当时热效率大12%-14%,之后人们放弃了热效率只有3%左右的煤气机而使用奥托内燃机。 1.2 汽车登上历史舞台 18世纪真正的汽车诞生了。1885年卡尔·奔驰设计制造了一个单缸四冲程内燃机和一辆三轮汽车,并在1886年获得了专利。1886年德国工程师哥特里布·戴维斯将自制的单缸四冲程内燃机装在一辆改装的马车上,也制成了汽车。奔驰和戴维斯随后共同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开始小规模的批量生产内燃机和汽车。他们二人首先把汽车与工业生产联系在一起,并把汽车推向了历史舞台,这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功绩。 从那时起,汽车迅速跃升为道路的主角,很快便淘汰了马车。 1.3 西方的汽车发展 汽油内燃机以其功率的不断升高,轻巧等优点脱颖而出,很快成为了汽车的主要动力。随后一大批汽车生产厂在欧洲崛起,标致、欧宝、雪铁龙等品牌先后涌现。汽车的春天到来了。 汽车虽然诞生在欧洲,但在美国依靠自然条件以及宽松的政策,又利用欧洲在当一次世界大战遭受破坏的时机,迅速崛起并超过了欧洲。此后数十年,美国的汽车工业一直遥遥领先,雄踞榜首。 亨利·福特于1903年创立了福特汽车公司。1908年,福特推出了著名的T 型车,并于1913年在汽车行业率先采用流水生产线大批生产,是这种车型产量迅速上升和成本大幅下降,促使汽车这种只是少数人享用的奢侈品变为普及到千家万户的经济实惠的产品。20年间T型车工生产了1500万辆,具有极大地社会影响力,福特亦被称为“汽车大王”。 1908年,威廉·杜兰特以戴维·别克的公司为基础,组建了通用汽车公司,合伙人包括兰森·奥兹、亨利·雷兰德以及后来的路易斯·雪佛兰等先驱者。通用汽车公司还在1925年和1929年先后兼并了英国的沃克斯科尔汽车公司和德国的欧宝公司。1923-1956年,杰出的企业家销阿尔弗雷德·斯隆长期担任通用汽车公司的最高领导,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使该公司迅速上升为世界最大的汽车企业。他提出了“分期付款、动态报废、年度车型更新、闭式车身”等促销措施,对美国汽车产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沃尔特·克劳斯特原是通用汽车公司的高级职员,1920年接任了濒临破产的麦克斯韦尔汽车公司的领导大权,励精图治,使该公司起死回生。1925年,克劳斯勒汽车公司正式成立,合并了道奇、普利茅斯、地索多等汽车公司,发展成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 大众汽车公司成立于1937年。当时定的德国政府为了使人民都买得起轿车,下达了生产一种大众化轿车并建立工厂的指令,由费迪南德·保时捷博士主持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