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 法律篇 结课论文

柏拉图 法律篇 结课论文
柏拉图 法律篇 结课论文

论柏拉图《法律篇》

什么是法律思想?法律思想,是指人们对法律这一社会现象所持有的观念,想法和评价。这种观念、想法和评价,是客观的法律现象反映在人们的意识中,并经过人们的心理、思维活动而产生的某种结果。

西方的法律思想起源于古希腊。虽然,在古希腊没有出现职业的法学家阶层,其成文立法也不发达和成熟,古希腊基本没有系统化的法典,但是古希腊的法律思想仍然是非常丰富的,并成为了西方法律思想传统的渊源。

在古希腊先后出现的智者中,柏拉图不仅是其中杰出的政治思想家、唯心主义哲学的杰出代表,也是西方史上第一位杰出的法律思想家,他的法律思想以法的正义论和法治论为核心内容。其晚期著作《法律篇》系统阐述了他的法律思想,标志着柏拉图思想从“人治”向“法治”转变。柏拉图的法律思想以其“理念”论为哲学基础。他认为,理念法则即是理性法则,理性法则构成法治、政府、国家之现实存在的深刻根基。

《法律篇》中的法律思想主要包括:在法的一般理论方面,柏拉图认为理性的命令就是法,法产生于神给统治者的启示、惩治无神论以及约束人的恶性的需要。正义是“善”,是“和谐”,是“各守本分”、“各司其职”,正义体现全城邦的利益,法是维护正义的手段。

在柏拉图看来,有两种主要政体——民主制和君主制,它们派生出其它政体,法律在政体的演变和国家的兴衰过程中起举足轻重之作用。最好的政体是君主政体和民主政体相结合的混合政体,它将专制和自由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在法治思想方面,柏拉图主张法治国家必须有好的法律,立法应以正义为原则,以获得最高善德为目的,采用说服和惩罚相结合之方法。法律的序言部分应说明立法的意图,法律条文的语言应准确、清晰,便于人们理解和遵守。立法还要考虑国家的人口、地理环境、经济对政治的影响以及教育的作用。立法者还需适时修订和补充法律,以适应变化的社会环境。要使纸上的法律变成现实,必须确保法律的实施,重视执法者的素质,选举执法官员,并加强法律监督,赋予公民监督的权利和义务,强调全民守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国家官员也要严格遵守法律,树立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

在法的具体制度方面,柏拉图建议法治国家应编纂法典,制定有关刑事、民事、外交以及诉讼程序等方面的具体法规。关于刑法,柏拉图从人性角度分析犯罪是由人性的弱点以及缺少好的教育等原因造成的,并规定了盗窃庙宇、颠覆或背叛国家等罪刑以及相应的惩罚措施如鞭答、监禁、罚金和死刑等。关于民法,规定了如何处理相邻关系、公民从事专一职业、婚姻以国家利益为重、继承分为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另外还制定了有关保护农产品和自然资源的农业法规。商业和贸易法规、国际交往等法规。关于诉讼法,制定了公民不服法官的判决可以上诉的三审终审制、与案件有亲属关系的人不得担任法官的回避制度以及所有权超过一定时间不受追溯的诉讼时效制度。编纂法典的目的是要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法律篇》中的法律思想系统全面,其产生的影响

远远超出他所处的时代。它既在柏拉图的思想发展中,也在整个希腊政治法律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且对后世的立法,特别是罗马法有重大影响,它还是西方法治理论的思想渊源。研究《法律篇》中的法律思想,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尤其是对当前我国实行的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略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柏拉图的《法律篇》中出现了几个大的概念:

一、三权分立思想萌芽

在该书中,柏拉图写道:“法官严格地说并没有官职,只是他在审案并作出判决的日子里,某种程度上像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官员。”这实际上是司法权与行政权相分离思想的最早表述。他还写道:“法官当他面临他的法律责任即确定被告人应处什么刑罚和多少罚金时,他必须紧跟着立法者的足迹,而立法者应该把自己转变为一个画家,扼要地描绘出业已规定了的东西。”这实际上是司法权与立法权相分离的最早表述。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在柏拉图的基础上提出政体三要素说:即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行政、审判(司法)三大机能。这为后来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系统阐述三权分立思想奠定了基础。

二、犯罪故意和过失思想萌芽

柏拉图将犯罪分为“自愿的干错事和非自愿的非正义行为”或者叫“自愿的和非自愿的犯错”。这和我国西晋律学大师张斐所说的“其知而犯之谓之故,意以为然谓之失”虽然不可同日而语,但毕竟奠定了西方犯罪学的基础。

制。

三、支持死刑

柏拉图是死刑的支持者,他认为:对于抢劫庙宇、政治颠覆、叛国等严重案件,立法者必须规定死刑,以作为对罪犯的罪行的惩罚。因为这类案件中的罪犯已经被发现是无可救药的,对所有这些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停止其生存,甚至对他们本人来说也是最好不过的了。他们的死将有助于其他人。“首先,他们向非正义提出了警告;其次,他们将是国家摆脱恶棍。”对此,我比较欣赏意大利刑法学家贝卡利亚的说法。.他认为死刑只应该出现于这样的国家:“在那里,阴谋颠覆它的罪犯,尽管被监禁并严加看守,但由于他的国内关系或国外关系,仍会继续扰乱社会并使之处于危险之中。”除此之外,不应当使用死刑。因为当死刑不是必需时,它就是非正义的。死刑的影响只是暂时的,其效果不如富有持续公开性的终身刑,而且容易引起旁观者对受刑人的怜悯,其威吓作用是多余的;死刑的错误也是无法挽回的,贝卡利亚描述道:“从对一切法制的考察中的出这样一个结论:足以判决罪犯死刑的证据是不能排除相反的可能性。既然如此,即便2名以上见证人出证,即便所证明的犯罪嫌疑是大量和相互独立的并备有犯人的供述,这样证据的任何一个都超不出道德肯定性的限度。而经过很好考查的道德肯定性仅仅是一种极大的可能性。在对几乎所有国家的考察中,这样的情况并不罕

见;根据这种自认为驳不倒的证据,一些被臆断的罪犯被判处了死刑”。个人觉

得柏拉图的理由远远没有贝卡利亚的充分。

四、支持法治、反对人治

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因此统治者应该是有知识的治国之才。他把统治者比作老练的航海专家,而被统治的人民则相当于船的所有者及船上的一切其他人,他们都要服从于这个有知识的行家。他视帝王之术为最尊贵的才能,最高贵的才艺。其人治的一面展露的淋漓尽致,但他也重视法律,认为僭主政体不依法而依统治者的意志。他还指示人们前往“只需服从法律的城邦”去。为了捍卫雅典城邦法律的尊严,履行其认为应该履行的服从法律的义务,他宁愿接受不公的死刑判决也不越狱偷生。从这一点看,苏氏的法治重于人治。作为苏氏学生的柏拉图,他受埃及等级制及好友“明君”阿启泰、狄翁的影响,在早期作品《理想国》中勾勒了一个由“哲学王”统治的理想社会,并表示出对法律的不信任,认为“不

停的制定和修改法律——来杜绝商业及其他方面的弊端”,无异于“在砍九头蛇的脑袋”。“在哲学家成为城邦的统治者之前,无论城邦还是公民个人都不能终止邪恶,我们用理论想象出来的制度也不能实现……”到了晚年,由于现实经历的打击(主要是身陷囹圄和好友狄翁被害),其思想自《政治家》落笔时就从人治转向法治。到《法律篇》时,他开始认识到“人们必须为他们自己制定的法律并在生

活中遵循他们,否则他们会无异于最野蛮的野兽”。但他仍觉得好的独裁者与出

色的立法者相结合是最完美的,“法律和规则”只能作为“知识”的“第二种替代物”。人治在柏氏心目中还是重于法治的。可他的得意门生却不赞同这种思想。亚里士多德从柏氏的法治理论入手,将其第二套治国方案加以吸收,提出了法律主治的思想。在《尼可马科伦理学》中,他提出“我们许可的不是人的统治,而是法律

的统治”。在《政治学》中他进一步主张“法治应当优于人治”。他对这一命题加

以论证后,又对法治的双重意义加以诠释:“对已成立的法律普遍的服从,而大

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良好的法律。”但亚氏在承认“法律是优良的统治者”的同时,并没抹杀人们尤其是政治家的智慧,认为“如果既是贤良政治,那就不会乱法”。他觉得有才德的人执政并由人民监督其依法治理的政体是最理想的。在这一点上,他与柏氏存在相通之处。

五、主张逐渐淡化神学、深入法学研究.

在该书中,柏拉图经过多方论证,得出一个结论:“在现代世界中,拉达曼

提斯使用的审判技术,恐怕已经不合适了吧。既然人们对神的一般社会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那么,法律也不得不作出相应的变革。”法国近代法学家孟德斯鸠

在《论法的精神》上引用了这段话。陈海光在《证据学》也提出,由柏拉图首创的知识界盛行的怀疑论,导致“神明裁判”制度在12世纪末开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陈会明

智能一班

柏拉图论文

西方哲学史论文 ___________从柏拉图谈西方哲学 刘俊超信计1202 摘要: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一生著作等身,是哲学史上开天辟地的伟人,在哲学中开创了不少的思考方式和方法,引导人们不断的思考人生,他主创了理念论,扩展了辩证法,将认识论引入人们的思想。通过对前人的思想的总结和自己的思考,将哲学带入新的纪元。 关键词:西方哲学柏拉图历史思想理念辩证 柏拉图的生事,和相识,著作: 柏拉图生于古希腊后期,生于公元前427年,死于公元前347年。相当于我国的东周战国时期。大约孔子去世后52年出生。也就是墨子、孟子、老子等同时的轴心时代。 柏拉图师从于苏格拉底,和孔孟一样,是人类思想史上十分重要的、影响十分巨大的、伟大的思想家。在柏拉图的青年时期,苏格拉底与柏拉图在乱世中相逢,正如同中国的春 秋战国时代。两人生活的时代,烽烟四起,他们共同经历了被誉为“古代世界大战”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正如马克思说:“不是人的意识决定人的存在,相反,是人的社会存在决定人的意识。”[1]正是这种和战国时期一样的动荡的社会环境,激起了这人们对生活本质的思考。 柏拉图师从于苏格拉底,但是其成就已经超越了苏格拉底。一生留下了三十多部著作,有《伊壁鸠鲁篇》《苏格拉底的申辩》《克力同篇》《斐多篇》《克堤拉斯篇》《泰阿泰德篇》《智士篇》《政治家篇》《巴曼尼得斯篇》《菲力帕斯篇》《飨宴篇》《斐德罗篇》《阿奇拜得篇之一》《阿奇拜得篇之二》《高尔吉亚篇》《智者篇》《政治家篇》《斐利布斯篇》《法律篇》《理想国》《苏格拉底的申辩》《理想国》《巴曼尼得斯篇》《苏格拉底之死》等。这些书籍展示了柏拉图以对自然科学批判为基础的哲学体系,他不仅继承了老师形而上学,合乎逻辑的哲学思想,还在老师之上建立了认识论,理念论等哲学思想。 柏拉图的思想:

柏拉图的法律思想

柏拉图的法律思想 雪莱说:"我们全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我们的艺术,根源都在希腊" 罗素说:"柏拉图是古代,中世纪和近代一切思想家中最有影响的人." 无可置疑,柏拉图对整个西方文明产生的巨大影响是不可替代的.其法律思想不仅在历史上对西方法治的发展方向起到导航的作用,而且对于今天的整个人类法治事业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和贡献. 学习其法治思想,意义深远.柏拉图的法律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里,主要有<理想国>,<政治家篇>和<法律篇>. 从著作中可以看出,他认为国家与法律的伦理基础是正义论,正义论是柏拉图国家和法律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他倾向于把正义看作是个人和国家的美德。他认为,每个人都具有理性、意志、和欲望三种品性,理性是使人获得知识的能力,表现为知识和智慧;意志是使得人具有愤怒的能力,如果接受理性的支配,就表现为勇敢;欲望是人的冲动要求,如果接受理性的支配,就表现为节制。当理性支配意志和欲望时,人们就获得正义的德性。因此,他认为,在一个理想的国家中,应该具备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而且这四种分属于不同的阶级的人所享有。他的理想国家是由

三部分人组成,治国者阶级、卫国者阶级和生产者阶级,由于他认为理性所产生的智慧是由少数的崇尚并掌握哲学的治国者掌握,因而他所认为的理想国家应该是“哲学王”统治的国家。国家正义存在于社会有机体各个部分的和谐关系中,每个阶级专心于自己的事情并不去干涉另一个阶级的事情,那么就是正义的。因此,他所认为的正义就是“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且不兼做他人的事情”。同时,柏拉图从正义论出发,认为法律应该是同正义相一致的东西,维护法律就是维护正义,遵守法律就是服从了正义,以此强调法律的权威。 柏拉图前期倾向人治,在《理想国》中,强调的是掌握哲学的人治国家。不过虽然柏拉图的哲学王统治和中国古代的贤人治国最终都会导致人治,但是两者有本质的区别。柏拉图那里更强调分工合作,哲学王劳心而不劳力,立法而不行政,以知识为贵,以智慧指导国家,目的在于求知、求真;而中国贤人而治更强调全心全意,劳心劳力,强调统治者美德和内在修养,目的在于求善、求治。中国古代贤人治国论必将导致集权,形成对一种专制的认同,在这种情形下,盛世的出现就必然依赖执政的贤人各方面的美德。相反柏拉图的哲学王统治依赖的并非某个贤人,而是掌握各方面美德的不同阶级,各阶级间有一定的制约和合作。因此,他认为哲学王统治是最好的政体。同时,他认为现实中可能存在四种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论文

我读陈忠实 印象中的陈忠实先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作家,他的创作离不开农村与农民,饱含着乡情与乡思,羁绊着农村的前进,担忧着农民的命运与社会矛盾。陈忠实先生在那个纷纭变革的年代,犹如老农侍弄庄稼一样,精心地侍弄着笔墨,让它们结出自己想要的果实。作为一个自小在农村长大的学生,每当我读起他的作品,感动之余,却总生出一种柔软的伤感之情,一种“文已尽,意犹在”的无穷韵味。 记得最初接触陈忠实先生的作品,是在一本杂志上偶尔发现的短篇小说《信任》,平淡的故事却折射出整个时代的跌宕。之后,我便有意识地涉猎陈忠实先生的著作,从短篇小说到中篇小说再到他最著名的长篇小说《白鹿原》。但相见恨晚,只读过先生作品的一小部分。下面我就分享一下自己读书的体会与见解。 细数陈忠实先生笔下的人物,无论是老汉还是小妹,是心胸狭隘的老妪还是艰难求生的新媳妇,他们努力在不同的政策和环境下求生存,追求在如今看来仿佛微不足道的生活改善。乡村并不宁静,人间所有的悲喜剧,在那里也日日都熙熙攘攘地上演,每个人都身兼演员与观众的双重角色。陈忠实先生饶有趣味地描写他们,创造他们,让他们或歌哭或默然,在田头菜地与锅灶牛圈间感受温暖寒凉,让他们用尽村人的幽默和狡狎,展示生存的艰难与智慧。这批生动的农民的画像,让一个时代的乡村生活用一种安静的形式存留下来,无论多少年过去,仍会在时间的长廊深处,散发着自己独特的光辉。 时代的疮痍,总能为文学带来勃勃生机。短篇小说《信任》以一

个打架斗殴事件为线索,一层层抖搂出盘绕着罗村的复杂矛盾,展示了“四清”运动的阶级斗争所造成的两代人思想上的裂痕与心灵上的创伤,其受害之深之广,简直令人触目惊心。但最终农民们在争斗与妥协中,彼此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或忍辱负重,或默然自省,或见义思过,或悔悟服法,众人的努力才使村子重新团结到了一起。中国的农民或许顽固,爱计私怨,但绝非愚昧,仍有接受真理、修正错误的可贵的一面。 在《心事重重》里,我们看到了个别公社领导人怎样以两面手法来掩护“走后门”的行径,使一个正直的老党员大惑不解,“心事重重”; 在《猪的喜剧》中,我们看到了“左”得出奇而又朝令夕改的“土政策”,怎样坑害着一个想以养猪弄几个柴米油盐钱的忠厚老农,使他吃尽苦头,受尽嘲弄。 在《石头记》里,我们看到了打着支援生产队搞副业的某些工厂的别有用心的干部和职工,如何利用拉沙石的副业合同大揩农民的“油水”,使干部和社员有口难言,欲告无门。 在《毛茸茸的酸杏儿》中,我们看到了保守的条条框框对自由婚姻的束缚,那甜甜的思恋、淡淡的幽怨,总能引发人们对所谓爱情与幸福的思考。 在《枣林曲》里,我们看到了被世俗偏见所腐蚀的市民姐姐,如何利用农村暂时的贫困和落后,一再唆使农民妹妹鄙视乡土,跳出农村。

比较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法治思想

1.比较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法治思想 柏拉图的哲学王统治重视统治者对智慧的运用,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浸透着对法律的推崇。但二者都是都是强调理性的作用,只是通过不同的治理手段而达到理性的目的而已。柏拉图的人治思想 柏拉图《理想国》中一个核心观点便是主张贤人政治,即“哲学王”统治。这种统治的基础是学者所设想的知识精英统治社会的理想。柏拉图的贤人政治,主要依靠哲学家的智慧治理国家。《理想国》反复强调这种贤人政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忽略了法。柏拉图认为,哲学王通过知识进行统治,比法律同志具有很大优越性,法律远不能和哲学家的智慧相比。推崇人治,轻视法律是柏拉图早年的思想特征,但柏拉图并没有完全否认法律的作用能够或根本不要法律,柏拉图在以人治思想为特色的《理想国》中也论述法的问题。 但在柏拉图的晚年时期,它的法律思想开始转变,由于统治国家具有最高才智的人难以找到以及实践中的挫折,他又提出了法治,并认为“法治国”是统治人类的第二等好的选择。柏拉图在《法律篇》中认为,政治学是研究公共的善,而为了实现公共的善,单靠教育是不行的,因为人的本性只考虑个人利益而不是公共利益,所以必须有法律来制裁或者惩罚人们的不善行为。柏拉图后来论述的法治理论开创了西方法治理论的先河。柏拉图称,法治的关键是树立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如果统治者可以不受法律制约,甚至可以以言代法,那么不管在这个国度里有多少法律,也谈不上什么“法治”。法治的基础是节制。以法治国不仅要有法可依,还要做到人人自觉守法。普遍的守法观念是实现法治的前提条件。 总的来说,他前期重视人治,后期重视法治。 亚里士多德的法治 法治,一种治道,其源头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希腊的城邦政治,尤其是雅典的民主式的城邦政治体制。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亚里士多德是一个可以超越但却无法绕过的人物。他对法治思想和理念的贡献在于:首先,他是提出法治优于人治的法治理念的第一人。其次,他还最早提出并阐述了法治的两大要素——良法之治与法律至上。在其经典著作《政治学》里,他给出了关于法治的经典语义解释:“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本身制定得良好的法律。”而良好的法律是法治而前提。这其实也是法治的两个基本属性:法治之法应是良法,法应具有至上的权威性。专制政体的法律是“恶法”,服从“恶法”不能称作坚持法治,亚里士多德坚持柏拉图“恶法非法”的主张。 亚里士多德认为法治应具体体现在立法、执法、守法的各个环节之中。国家的执政人员要严格实行法律,要加强对公民守法观念的培养和训练。他在《政治学》中对比和权衡了法治和人治的利弊,认为法治优于人治的地方在于:1.法律是经过众人的经验审慎考虑后制定的;2,法律没有感情不会偏私,有公正性;3.法律具有稳定性;4,法律借助规范形式具有明确性5,人治容易误国家大事6,时代要求实行法治。 亚里士多德主要强调了法与道德的关系。其观点是:法治之法应具有特定的道德价值。首先,法治之法应以理性为基础。其次,法治之法以善为其终极追求。次,法治之法以民主意志为其基本品格。 思考柏拉图构思的是由哲学王实行人治的理想国家;亚里士多德则倾向于由中产阶级实行法治的国家。柏拉图追求理想化的精英统治,而亚里士多德虽未完全放弃贵族的统治方式,但他更加诉诸多数人的较温和的民主统治。柏拉图主张哲学王的人治方式,是因为他们为只有哲学王才能懂得怎样治理国家的道理,所以柏拉图实际上强调的是理性(知识)是统治的基础。亚里士多德强调要重视法律,也是因为法律是按照理性来规定的,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所以他们两人所强调的实际上都是理性。重视理性的作用,这是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再到亚里士多德的一贯主张。

柏拉图的思想(学士期末论文)

剖析古希腊 柏拉图式永恒的“理想” 专业:10国际经济与贸易二班 姓名:王丽君 学号:1002013078 时间:2012年5月8日

【摘要】 古希腊经济学思想的三位代表人物中,柏拉图的“理想国”思想是最具代表性的。柏拉图的《理想国》和《法律篇》不仅蕴涵着深刻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而且还有经济思想。经济是城邦的基础,德性却是引导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这个就是古希腊的思想重点。虽然当今证实许多观点是错误的,但是,柏拉图的思想始终还是对我们许多益处的。 【关键词】:柏拉图;思想理论;观点理论

【Abstract】 Ancient Greece thre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economic thought, Plato's "Utopia" i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The ideal state of Plato and the laws not only implies a profound piece of philosophy, political thought, and also has economic thought. Economy is the foundation of Polis, virtue is necessary to guide the economic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this is ancient Greece thought focus. Although today confirmed that many view is wrong, however, Plato's ideas still benefits for many of us. 【Key words】:Plato;Thought and theory;view theory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论文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论文 指导老师:xxxx 姓名:xxxxx 专业:xxxxxx 学号:xxxxx

论贾平凹小说的写作特色 摘要:借用中国禅宗思想的三种境界来概括贾平凹小说创作的三个代表性阶段,即: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一方面,纵观贾平凹的小说创作轨迹,他对社会、人生的认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技巧逐渐从稚嫩走向圆熟,基本呈螺旋上升的态势。虽然在这个上升趋势中,不免有起起落落的回复现象,但大体上和禅宗思想的这三种境界是吻合的。另一方面,具体到贾平凹的每一部重要作品之中,都可能或多或少地同时体现了这三种境界。 关键词:贾平凹小说境界 纵观贾平凹三十多年的小说创作,基本上都围绕一个总的思想原则:那就是融传统于现代,这其实正是文化寻根的基本精神。有人总结,从贾平凹小说创作的文化追寻上看,大体经历了文化和谐——文化错位——文化崩溃——文化建构几个大的段落,并且其间相互交叉、渗透。按照这样一个思路,贾平凹早期的创作,比如《商州初录》、《天狗》等表现了美好人情的文化和谐,而《古堡》、《浮躁》等则表现了文化错位的危机,到《废都》、《白夜》则达到了文化崩溃的边沿,到《高老庄》则逐渐出现文化建构的希望,而《秦腔》则应该是文化追寻的集大成之作,既表现了文化错位、文化崩溃的危机,又给人以必须文化重建的警示。 这里,不再对贾平凹的创作作全面的论述,而是借用中国禅宗思想的三种境界来概括贾平凹小说创作的三个代表性阶段,即: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禅宗的这三种境界一般是形容人认识大千世界的过程。“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一般看做求实阶段,即对眼前的所见,基本凭着经验直觉去判断。“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可看作求智阶段,是用空灵智慧的心态去观察事物,也可谓透过现象看本质。“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可以说是求自由阶段,类似于哲学上的“否定之否定”,看似回到了起点,但又不只是起点的重复。是对大千世界的大彻大悟,是达到一种高度或深度的“自由”状态。现把这三种境界用在概括贾平凹小说创作上,是出于两

《现代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现代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现代分析/ Modern Instrumental Analysis 学时/学分:40 /2.5 先修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开课学院(部)、系(教研室):化学工程学院制药工程系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仪器分析与光谱解析是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熟悉各种典型光谱的解析及色谱法的分离条件的选择。了解各种仪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各种仪器分析方法在药学中的应用。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一)教学内容 1.电位法及永停滴定法 电化学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分类、基本原理);直接电位法、电位滴定法和永停滴定法的测定方法、应用及示例。 2.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塔板理论、Van Deemter方程式简介),色谱柱(固定液、载体、气-液色谱填充柱的制备),气-固色谱填充柱、毛细管色谱柱简介,检测器(热导、氢焰)分离条件的选择,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应用与示例等。 3.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Van Deemter); 方程式在HPLC与GC中表现形式、Giddings方程式简介),各类高效液相色谱法:液-固吸附色谱法、液-液分配色谱法、化学键合相色谱法(反相键合相色谱法、正相键合相色谱法、离子抑制色谱法、离子对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与离子色谱法、空间排斥色谱法,其他色谱法简介(胶束色谱法、手性色谱法、亲合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流动相、仪器装置、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及毛细电泳法简介。 4.紫外—可见光度法 紫外—可见光谱的跃迁机理;Lambert-beer定律;精细结构;溶剂效应;wood-word吸收定则及应用。 5.红外光谱法 红外光谱的跃迁机理;判别定则;拉曼光谱;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试样的制备和仪器等。 6.核磁共振 核自旋能级跃迁的基本原理;Zeeman能级;Boltzman分布;核的进动与弛豫;化学位移及其影响因素;13C—1H自旋—自旋偶合;偶合常数及其影响因素;NMR光谱的改进;奥氏核效应;二维谱。 7.质谱

柏拉图哲学论文作业

柏拉图哲学论文之浅谈柏拉图《法律篇》摘要:法律篇是柏拉图的最重要的著作,也是西方法学史上的一部重要经典。法律篇的核心是依法治国,怎样依法治国,柏拉图以陌生的雅典人的身份与克里特人和斯巴达人进行了讨论,并就法律的起源、立法的目的、法律的作用、法律的本质和地位、为什么要依法治国以及依法治国的具体规定等法理问题谈了系统的看法。法律篇一般被视为法理学或法哲学著作,实际上它也是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的一部法典,它的影响涉及应用法学和理论法学两个方面。 关键词:柏拉图;法律篇;感想 作者:电控学院_李瑞珍_学号201132010121 《法律篇》是柏拉图晚年创作的一部重要作品,也是其最长的一部对话体著作,共12卷,195章。本书中包含了他对法学、伦理学、教育学等最成熟的看法。这篇著作的风格迥异于他的其他作品,其早期作品人物栩栩如生,到处充满了隐喻、明喻、神话等等,而这部书却将戏剧成分缩减到最低程度”,并严格地注重实际,更直接涉及写成它的时代的政治生活。这种转变体现了柏拉图晚年思想的飞跃,其中阐述的法学思想有:一、法律制度的目标;二、城邦及立法的产生;三、“第二好的国家”,并且对新理想国的政体、法律、阶级结构、教育和宗教制度以及人口、地理、环境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从某种意义上说,《法律篇》是西方法治理论的思想渊源。 《法律篇》全面地反映了古希腊,特别是雅典的城邦建立,地理位置,政府结构,法律制度等情况。文章以对话的形式写成,对话的全部人物只有三人。主要谈话人,来自雅典的不知名客人,实际即柏拉图的代言人;主要的问话人,克里尼亚斯,是跟著名的医家埃皮门有血缘关系的克里特人。另一个问话者,梅奇卢斯,是来自斯巴达的老人。 法律篇中讨论的问题,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在立法和立法者的问题上,柏拉图认为,立法者制定每项法律,其目的是获得最大的善。最大的善不是对外战争,也不是内战,而是人们之间的和平与善意。柏拉图在立法这个个问题上,体现出道德,神性和理性,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相互印证的关系,但这个想法过于理想,在现实社会中很难实现。 在饮酒方面,他做了以下规定:第一,18岁以下的少年完全禁止饮酒;第二,允许30岁以下的年轻人适度饮酒;第三,当他到30岁的时候,他就应在公餐时尽情喝酒,祈求众神保佑;第四,禁止现役军人饮酒,禁止地方官员在任职间饮

柏拉图模仿说论文

论再现理论之“模仿说” ——以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为主 何修身 “模仿说”是由古希腊“艺术模仿自然”的思想发展而来并逐步形成其理论体系的,它作为西方文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丰富的发展和变化。 在哲学开端的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学派最先认为美是对数的模仿,而赫拉克利特却以他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为基础,第一次明确指出了“艺术模仿自然”的论点,“艺术模仿自然显然也是如此:绘画混合白色和黑色、黄色和红色的颜料,描绘出酷似原物的形象”。后来的德谟克利特则将社会的“人”加入到了模仿对象中去,认为人类许多诸如织布、造房子等技能都是模仿动物取得。到了苏格拉底时期,他继承了前人观点并对“模仿说”加以丰富,认为艺术不但要模仿美的形象,还要借形象来模仿人的感情和性格。这些观点的提出,为“模仿说”在古希腊时期的成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为“模仿说”成为系统化的理论体系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于在“模仿”学说体系中做出巨大贡献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来说,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模仿说”理论。柏拉图是在前人的哲学理论基础之上系统提出了他的“理式—现实—艺术”的模仿理论,并由亚里士多德将此学说推向了它的第一个高峰,形成了系统化理论体系。 一、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体系 (一)柏拉图以理念为基础的“模仿说 在《理想国》第十卷中柏拉图谈到了木匠制床和画家画床的问题。“木匠不能制造理式,他所制造的就不是真实体,只是近似真实体的东西。如果有人说木匠或其他木匠的作品完全是真实的,他的话就不是真理了。”由此可见,床的本质只有一个,是床的理念,涵盖了床所具有的普遍性,而木匠的床只是理念所具有的普遍性的具体化,是理式的影子,而不是真正的理式。然而画家虽然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在制造床,但制造的却连床的实体都不是,只是在外形上制造了床。 由此可见,画家只是在对木匠制造出的实体进行模仿。因此,柏拉图认为世界上有三种床:“第一种是在自然中本有的,我想无妨说是神制造,因为没有旁人能制造它。第二种是木匠制造的。第三种是画家制造的。”柏拉图用“模仿者”———画家、“床的制造者”———木匠和“自然创造者”———神

中国现代文学论文范文2篇

中国现代文学论文范文2篇 中国现代文学论文范文一:现代文学蛮性书写分析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的“蛮性”书写备受人们关注,主要是发现理解人和人性,不仅具有反封建革命的意义,还具有不同的风格,为读者提供丰富阅读体验。但中国现代文学的蛮性书写处于内忧外患的特殊时期,因此同其他国家和时代关于蛮性书写书籍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性。笔者通过梳理分析中国现代文学的“蛮性”书写,来寻找蛮性同启蒙、文明以及人性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中国现代文学蛮性题材美学价值发展。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蛮性 前言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蛮性”书写备受人们关注,基于作家的经历、创作思想和思想资源各不相同,同时,加上环境和文学语境的不断变化,创作出来的作品也各具特色,内涵复杂多样,不仅是对启蒙和救亡的诉求及焦虑,还承载着作家对人和社会的乌托邦理想,为作家们提供特殊的现代性审美价值及体验,并且能进一步探索人性和人的深层次心理状况。 1、中国现代文学“蛮性”书写的类型及特点 1.1植根乡土—书写“蛮性”之美 在中国新文学开始时,乡土农村就出现蛮性这一特征,作家对故乡和农村的风俗习惯用批判的眼光进行审视,并揭示和批判

农村的蛮荒愚昧及落后。早在乡土文学第一个十年时期就出现了“蛮性”书写作品,但数量不多,且立意和宗旨同乡土小说较为相似。研究显示,值得人们关注的是“蛮性”作品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其中,东北和西南为两个浓墨重彩的版块。不管作家是东北的还是西南的,其笔下的地域不仅为故事的发生地,同时,还为作品提供复杂的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作品的感染性及可读性。且作家能通过特定地域,让人们认识蛮性和人性理论,合理的批判道德等,最后将“蛮性”的生存及生命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 1.2触碰心灵—对个体解放的意义 研究显示,中国现代文学的“蛮性”书写,不仅是表现中国农村边远地区的野蛮生存状况及原始旺盛的生命力,还希望通过书写中国现代文学的“蛮性”来窥探人性及心灵深处的隐私,便于很好地理解人性内涵,观照人生存困境的诗性和质询人为解放自身的途径方法。说到蛮性的这个特点,很多作家便会提高曹禺先生的《雷雨》,该作品为中国现代文学“蛮性”书写的最高成就。事实上,曹禺先生的创作也很好地将关于现代文学“蛮性”书写的事实折射出来,该事实为“蛮性”书写的大量出现同当时政治文化之间具有直接关系,在发展中受到政治、传统和地域文化的影响,其中影响较为严重的为政治、地域文化,其对大多数作品艺术风貌和思想水准起到决定作用。在中国现代文学的“蛮性”书写潮流前一些成就比较高的作品,试图超于潮流,他们不仅辨析整合伦理,不依赖于抒写特定地域风情,同时,还用一定方法碰触人性深处,寻找“蛮性”的无限可能,最终摆脱概念束缚。

(完整版)现代仪器分析试卷

武汉工程大学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考试课程:现代仪器分析考核类型:考试A卷 考试形式:闭卷出卷教师:徐兰英 考试专业:环境工程考试班级:研究生 一、名词解释(5×4) 1、离子色谱 2、参比电极 3、生色团 4、摩尔吸光系 5、酸差 二、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上。多选 或少选均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符合吸收定律的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波长位置。 A、向长波移动 B、向短波移动 C、不移动 D、不移动,吸收峰值降低 2、分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呈带状光谱,其原因是什么?。 A、分子中价电子运动的离域性质; B、分子中价电子能级的相互作用; C、分子振动能级的跃迁伴随着转动能级的跃迁; D、分子电子能级的跃迁伴随着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3、下列因素中,对色谱分离效率最有影响的是。 A、柱温 B、载气的种类 C、柱压 D、固定液膜厚度 4、用NaOH直接滴定法测定H3BO3含量能准确测定的方法是。 A、电位滴定法 B、酸碱中和法 C、电导滴定法 D、库伦分析法 5、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剂的最根本的作用是。 A、调节pH值 B、稳定离子强度 C、消除干扰离子 D、稳定选择性系数 6、已知在c(HCl)=1mol/L的HCl溶液中:ΦCr2O72-/Cr3+=1.00V, ΦFe3+/Fe2+=0.68V。若以K2CrO7滴定Fe2+ 时,选择下列指示剂中的哪一种最适合。 A、二苯胺(Φ=0.76V); B、二甲基邻二氮菲—Fe3+(Φ=0.97V); C、次甲基蓝(Φ=0.53V); D、中性红(Φ=0.24V); 7、进行电解分析时,要使电解能持续进行,外加电压应。 A、保持不变 B、大于分解电压 C、小于分解电压 D、等于分解电压 A卷【第页共页】

柏拉图的政治法律思想

柏拉图的政治法律思想 摘要:柏拉图的政治法律思想从理想国到法律篇,经历了一个从理想到务实,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过程。这与他所处的时代和个人的经历是分不开的。柏拉图见证了以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城邦逐渐衰落的过程,这促使他探求政体的改革,以挽救危在旦夕的城邦。柏拉图的政治法律思想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重大。 关键词:柏拉图正义哲学王法治 柏拉图是古希腊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理想主义思想家之一。过度民主自由的暴民所导致其老师苏格拉底的悲惨命运,让他看到了古希腊政治的衰变。从而造就了柏拉图构建理想国家的终身学术志向。他有过理想国家哲学王的最优方案,也有过依法而治的次优方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柏拉图的理想国家是如何构建的,看看他是如何从追求人治而转向追求法治的。本文就柏拉图的政治法律思想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背景资料 <一>柏拉图的个人简介 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年-前347年),生育雅典名门贵族,他的母亲是雅典立法者梭伦的后裔。柏拉图原名阿里斯托勒斯(Aristokles),却又何以改称“柏拉图”呢?溯其源,阿里斯托勒斯自幼身体强壮,胸宽肩阔。因此体育老师就替他取了“柏拉图”一名,“柏拉图”希腊语意为“宽阔”。后来,柏拉图的名字被延用下来,流行至今。柏拉图20岁时师从苏格拉底学习哲学,成为苏格拉底的忠实信徒,苏格拉底被平民政府判处死刑后,柏拉图逃离雅典。逃亡期间,柏拉图游历了地中海沿岸的很多地方。公元前387年,柏拉图返回雅典,创办了“阿卡德米学园”,专门从事著述与研究,构建他的理想国。这个学园一直是古代欧洲的思想文化研究中心。 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柏拉图一生著述颇丰,其政治法律思想主要体现在《理想国》、《政治

柏拉图思想论文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 课程设计(论文) 从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分析教育思想 The analysis of the education thought from Plato’s《the ideal country》 姓名:吴芳玲 专业:英日双语 班级:413008070 学号:4130080706

ABSTRACT In the plentiful and substantial writing production of Plato, the literatures which mostly reflect his educational ideas are 《the ideal country》and 《law》.In these papers. Plato illuminates that education must cultivates these person who protect their countries--philosopher and soldier. The educational ideas that he illuminated based on the human-nature which he thought deeply,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human psycholog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human personality. The content of this educational idea system come out by his theoretic understanding of concrete ultimate come out by his theoretic understanding of learning's phases. This ladder configuration of understanding make person from the imaging world move up to the Highest Value (the Goodness) to be true. The purposes of education that he prescribed are double: blending the nationalism and individualism, causing up growth of the personal body and progress of moral and intellect, bringing up the personal attainment, body and mind's ability, attitude and temperament, dominator and assistant of skill and knowledge, which needed by perform the citizen's responsibility. There are there parts in this article. In the first part, it mainly discusses the content of Plato’s e ducational ideas and the basic theory of philosophy. In the second part, it briefly discusses the educational ideas before that of Plato. And the third part, discusses the features of Plato’s education idea, then concludes the whole article and assesses the modern significance of Plato’s educational idea. Key words: Plato the educational idea the ideal country the idea of Good

柏拉图的法律思想

政法系 10行政 100303158 贾秉政柏拉图的法律思想

目录 一、柏拉图简介 (2) 二、国家与法律的伦理基础——正义论 (3) 三、哲学王统治 (4) 四、理想国与政体理论 (4) 五、《法律篇》中的法律思想 (5)

柏拉图的法律思想 【摘要】西方法律思想史同西方政治思想史有着密切联系,前者是在后者的基础上创立的。学习西方法律思想史有助于正确认识和把握西方法律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规律,扩展知识面,有助于推进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和依法治国。本文通过对古希腊伟大思想家柏拉图的法律思想的解读,深化了对西方法律思想史演进的认识,获得了较大的启蒙。 【关键词】正义论;法治与人治;政体理论;法制与遵守 柏拉图是古希腊的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作为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柏拉图对于开启西方思想文明的确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法律思想角度来说,在柏拉图之前,虽然已有多位思想家对法律问题发表了颇有见地的看法,但是,真正形成体系化的法律思想并对西方后世法律文明产生实质性影响则是从柏拉图开始的。 一、柏拉图简介 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出身于雅典贵族,他的母亲是雅典立法者梭伦的后裔,青年时从师苏格拉底。苏氏死后,他游历四方,曾到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南部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公元前387年活动失败后逃回雅典,在一所称为阿卡德米(Academy)的体育馆附近设立了一所学园,此后执教40

年,直至逝世。他一生著述颇丰,在政治思想方面,有《理想国》、《政治家》和《法律篇》。① 二、国家与法律的伦理基础——正义论 正义论是柏拉图国家和法律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理想国》就是从讨论正义问题开始的。那么,什么是正义呢?柏拉图倾向于把正义看做是个人和国家的“善德”。他认为,每个人都具有理性、意志、和欲望三种品性,理性是使人获得知识的能力,表现为知识和智慧;意志是使得人具有愤怒的能力,如果接受理性的支配,就表现为勇敢;欲望是人的冲动要求,如果接受理性的支配,就表现为节制。当理性支配意志和欲望时,人们就获得正义的德性。因此,他认为,在一个理想的国家中,应该具备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而且这四种分属于不同的阶级的人所享有。国家正义存在于社会有机体各个部分的和谐关系中,每个阶级专心于自己的事情并不去干涉另一个阶级的事情,那么就是正义的。因此,他所认为的正义就是“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且不兼做他人的事情”。同时,柏拉图从正义论出发,认为法律应该是同正义相一致的东西,维护法律就是维护正义,遵守法律就是服从了正义,以此强调法律的权威。总之,为了体现正义的要求,国家的一切都应制定成法律,而法律也必须根据正义的原则制定。

中国当代文学论文初稿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论文浅论《白鹿原》中的黑娃形象 院系:文法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班级:108511 学号:105080540009 姓名:张宏源 指导教师:徐云浩

分析《白鹿原》中黑娃的形象 一、黑娃的单纯……………………………………………………………………………………… 1、童年的黑娃………………………………………………………………………………… 2、家庭对黑娃的影响………………………………………………………………………… 二、敢于反抗封建礼教的黑娃……………………………………………………………………… 三、激进革命思想影响下的黑娃…………………………………………………………………… 1、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 2、接受革命思想大显身手…………………………………………………………………… 四、脱离共产党走上土匪之路……………………………………………………………………… 五、浪子回头重新为革命效力………………………………………………………………………总结

分析《白鹿原》中黑娃的形象 【内容摘要】风云变幻的乱世中小人物的命运浮沉,社会大变革下普通老百姓的艰难抉择,一次不经过头脑的抉择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黑娃在这样的形势大背景下一次次出人意料的选择,是对封建社会礼教的抗拒,是对社会不公的愤慨,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关键字】黑娃 一、黑娃的单纯 1、童年的黑娃 黑娃出场是在第五章,白嘉轩修祠堂办学校,白嘉轩在和鹿三铡草时对鹿三说“应该让娃娃去念书”黑娃出场,是一个非常纯真的农家少年,什么也不知道,也不懂,只喜欢去帮着家里去割牛草的少年。在割草中有很多的欢乐,以至于在课堂上还能看到毛笔竟然还能想起来在割草时追狐狸的场面。 还有一点我们可以看到黑娃是多么的纯真。在课堂上,鹿兆鹏给黑娃扔过去一块冰糖,黑娃竟然不认识冰糖,他正准备扔掉,没见过冰糖,更不知道甜是什么滋味,吃到冰糖尝到甜的滋味竟然放声的哭了,我们可以看出黑娃的生活是多么的单纯,以至于鹿兆鹏再给黑娃水晶饼时候,他咬了一口直接扔掉,因为他受不了晚上老做梦吃糖。甚至后来当了土匪强到一罐冰糖不让别人吃,直接尿到里面的行为发生。 还有通过鹿兆鹏对黑娃进行劝说去烧粮食一事我们可以看出黑娃是多么的单纯,经过鹿兆鹏的一番革命论,黑娃当即就答应道去烧粮食,他是这样说的,“黑娃倒显出大将风度:‘烧了也就给他狗日烧咧。昨不敢!’”作者还用了一个词语大将风度,我们可以看出黑娃是单纯的,直率的,同时也是嫉恶如仇的。 2、家庭对黑娃的影响 父母没有文化,疏于教育。鹿三是白嘉轩家的长工,没有什么文化,更不会教黑娃什么知识。白嘉轩让黑娃去读书,鹿三的表现很一般,甚至没有意识到要让孩子去读书,书中他是这样写的,」鹿三嘲笑说:“「那个慌慌鬼一生就的庄稼

柏拉图的思想(学士期末论文)

柏拉图的思想(学士期末论文)

剖析古希腊 柏拉图式永恒的“理想” 专业:10国际经济与贸易二班 姓名:王丽君 学号:1002013078 时间:2012年5月8日

【摘要】 古希腊经济学思想的三位代表人物中,柏拉图的“理想国”思想是最具代表性的。柏拉图的《理想国》和《法律篇》不仅蕴涵着深刻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而且还有经济思想。经济是城邦的基础,德性却是引导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这个就是古希腊的思想重点。虽然当今证实许多观点是错误的,但是,柏拉图的思想始终还是对我们许多益处的。 【关键词】:柏拉图;思想理论;观点理论

【Abstract】 Ancient Greece thre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economic thought, Plato's "Utopia" i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The ideal state of Plato and the laws not only implies a profound piece of philosophy, political thought, and also has economic thought. Economy is the foundation of Polis, virtue is necessary to guide the economic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this is ancient Greece thought focus. Although today confirmed that many view is wrong, however, Plato's ideas still benefits for many of us. 【Key words】:Plato;Thought and theory;view theory

论柏拉图的法律思想

论柏拉图的法律思想 内容摘要:柏拉图是古希腊政治思想家、唯心主义哲学的杰出代表。柏拉图以理念论为基础,从抽象的人性出发,提出了人性正义的理论,并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将人性的正义等同于国家的正义。他以法律概念的二元论为依据,提出了人治乌托邦的理论。在政治实践受挫后,他又发展了自己的法律理论,走向了法律概念的一元论,提出了法治乌托邦的理论,最终实现了法律理论的转变。柏拉图的人治乌托邦和法治乌托邦在最终目的上是统一的,即实现国家正义,在逻辑上也是相通的。他的法治理论奠定了西方法治思想的价值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柏拉图、理念论、人治、法治 “法律是一切人类智慧聪明的结晶,包括一切社会思想和道德。”这句话出自著名的古希腊政治思想家之口,他就是柏拉图。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作为古希腊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一生著述颇丰他一共留下了23篇对话和3件书札,其中关于政治法律的对话,依次有这样三篇:《理想国》、《政治家篇》、《法律篇》。这三篇对话反映了柏拉图法治思想的发展历程。可以说,《理想国》是柏拉图探讨哲学和道德哲学的重大智慧结晶,《政治家篇》和《法律篇》才真正在《理想国》的基础上构建城邦的政治法律制,而晚期的《法律篇》更是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法律思想。 一、柏拉图法治观的哲学基础——客观唯心主义理念论 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柏拉图的法律思想以其“理念”论为哲学基础。“理念论”是柏拉图整个法哲学思想的哲学理论基础,其法律正义论、人治观和法治思想都构筑于“理念”这一基本的哲学范畴之上。他认为,理念法则即是理性法则,理性法则构成法治、政府、国家之现实存在的深刻根基。不可否认,在古代很多哲学家思想中都牢牢把握着“理性”这一条线,因此柏拉图划分了两种美德,神圣的与人类的,他认为应该按此种美德次序调整一切关系,确定各种善恶状态。正如柏拉图所言:“就是一方面,我们说有多种美的东西、善的东西存在,并且说每一种美的、善的东西又都有多个,……另一方面,我们又曾说过,有一个美本身、善本身,以及一切诸如此类者本身;相应于上述每一组多个的东西,我们又都假定了一个单一的理念,假定它是一个统一者,而称它为每一个体的实在。”这里所谓“多种美的东西、善的东西”是指多数的个别事物,所谓“美本身”“善本身”就是指美的东西、善的东西的“理念”。有些学者将“理念”汉译为“相”,“相”是事物的“本真”,“正义”指人的德性,“善”是一切事物的原因,又是最高的正义。因此,“相”的哲学思想本身已蕴涵了对宇宙本质和人类道德生活的终极关怀。柏拉图的相论确实存在着一个发展过程。前期的相论不仅侧重目的论的伦理道德,而且搞不清具体事物中已包含着事物普遍本质,后期柏拉图在这两个方面都有觉醒和发展,所有事物都有普遍本质,也应该有其相应的“相”。这为他后期继续探讨城邦政治和具体立法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哲学理论基础。 二、柏拉图法律思想的发展 (1)《理想国》中关于正义的思想;柏拉图首先以一个例子引入城邦正义和

中国现当代文学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360docs.net/doc/f27453689.html, 中国现当代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城市化与社会文明秩序的重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进城"问题.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8年1期.邵宁宁. [2].再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以莫言获“诺奖”为契机.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6期.王玉珠. [3].经典性阅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典律构建”的基石. 《天津社会科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 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2年1期.黄万华. [4].民间叙事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主流话语的建构. 《人文杂志》.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 《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8期.王玉珠. [5].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美食怀旧”书写——以陆文夫为个案.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4期.冯进. [6].世界华文文学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建设的作用和价值——以战后中国文学转型为例. 《广东社会科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 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1年3期.黄万华. [7].谈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探究与讨论式教学评价. 《教育探索》.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 《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2期.董慧. [8].延安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进程中的复调与对话. 《人文杂志》.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 《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2年4期.李林荣. [9].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英译研究概述. 《湖南社会科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 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8年3期.陈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