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说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能够概述出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检验。

【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的探究。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自学

一课前预习——导读

二氧化碳的用途:⑴⑵____________ ⑶(4)

二、课堂探究——导学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二氧化碳是色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溶于水。

2.干冰的升华:气体的CO2在一定条件下可变成固体,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在常温常压下易升华,升华时大量的热,因此可作。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探究1:倾倒二氧化碳

现象:底层的蜡烛熄灭,上层的蜡烛熄灭。

分析: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不、也不

探究2: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

现象:塑料瓶

分析:CO2溶于水后,瓶内的气压,大气压把瓶子压扁。

探究3:二氧化碳溶于水,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

把浸过石蕊试液的4朵小花分别进行实验对比:(1)喷醋酸、(2)喷水、(3)直接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4)喷水后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5)把(4)中的小花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烘烤。

跟水反应: 碳酸的分解: 探究4: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用于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

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 ,反应方程式: 探究5:二氧化碳和灼热的碳反应:

三、知识应用——导练

1.全球气候变暖正成为人类关注的环境问题,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

A 、N 2

B 、O 2

C 、H 2

D 、CO 2

2.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中,仅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 )

A 、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B 、二氧化碳制成干冰作致冷剂

C 、二氧化碳溶于水制汽水

D 、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灭火

3.室按右图所示装置制取CO

2,并验证实验

CO 2的性质.试回答以下问题.

(1) 用装置A 来制取C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若要用装置B 鉴定CO 2,在B 中应盛放的试剂名称是________,

B 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若要用装置C 证明CO 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 中除有少量

水外,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C 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4) 烧杯D 中放在燃着的蜡烛如图所示,D 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证明CO 2具有________的性质。

四、体系拓展——导思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①一般情况下, 燃烧,也 燃烧,不能供给 。

②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③使澄清的石灰水 :反应方程式: ④与灼热的碳反应:

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知识点及练习题

课题3 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 考点1 二氧化碳的性质 ⒈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⑴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⑵密度比空气大; ⑶能溶于水;(设计实验证明,参看课本P114实验6-5) ⑷CO2固体叫“干冰”。 ⒉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实验探究:参看课本P113实验6-4) 更不能供给呼吸(解释“屠狗洞”现象) (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实验探究:参看课本P114实验6-6) 化学方程式:CO2 + H2O == H2CO3 (3)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 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原因: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CaCO3沉淀。 化学方程式:CO2 + Ca(OH)2== CaCO3↓+ H2O ①CO2气体的检验 ②长期放置的石灰水,瓶壁会出现一层白色物质 此反应的应用③刚抹过石灰浆的墙壁,生上炭火炉时,墙壁反而更潮湿 ④建筑工人在没有用完的石灰浆上覆盖一层土 ⑤鸡蛋放入石灰水中一会儿取出,可以保鲜 (4)二氧化碳能与炽热的碳反应CO2+ C 2CO (注:此反应为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考点2 一氧化碳的性质 ⒈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实验室制取 CO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⒉化学性质 ⑴可燃性:2CO + O2点燃 =====2CO2——作燃料(是煤气的主要成分) 现象:产生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注意:①CO和H2一样与空气(或氧气)混合时,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点燃前必须验纯(方法与H2一样) ②H2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CO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CH4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但:鉴别: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是看燃烧产物(不可根据火焰颜色) ⑵还原性:CO + CuO Cu + CO2 ——冶炼金属 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注意:操作顺序实验时,先通CO,后加热;实验完毕,先停止加热,继续通CO直至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单元是初中最为完整的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体系的一个单元,本节课的知识体系既能联系到碳单质,又学习到了碳酸和碳酸钙等化合物知识,同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所以本课题内容是本单元内容的核心和纽带。本节教材总体来说难度不大,许多知识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对二氧化碳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利用学到的化学知识理解和解释相关的化学问题,提高科学素养水平。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二氧化碳,知道其重要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懂得设计实验来验证物质性质的方法。 (3)学会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生设计实验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3)经过亲自动手实验,学生懂得二氧化碳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密度以及水溶性进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思维的严密性。 (2)通过用紫色石蕊试纸来进行实验探究,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3)通过二氧化碳的用途和对生活环境的影响,学生感受化学就在他们身边,增强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三)教学重点、难点 1.二氧化碳的性质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二、教法分析

由于初三学生的思维方式正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移,他们习惯于依靠感性来认识事物,因此本节课以引导探究为主,多媒体为辅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验体现学科特点,发挥实验的作用。在学习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探索精神,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感知和探索知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学法指导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生自己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初三年级学生大多数处在14—15 岁的年龄段,正处在身心迅速成长的时期,大脑机能显著发展并趋于成熟,他们对化学的兴趣逐步由“直觉兴趣—操作兴趣—具有因果关系的兴趣向具有概括性的认知兴趣迁移”。往往通过自主探究来了解一类物质的规律知识,喜欢一些创造性的实验和观察活动。因此本节课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总结得出结论,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发展新知识,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合作学习,达到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 四、设计思路 本节课堂实验较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也较多,因此,我在设计时以探究可乐饮料为活动线,以获得二氧化碳性质用途为知识线。将二氧化碳的性质等知识搭上了趣味、愉悦、竞争的载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充分体现新课标“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这一教学宗旨。 五、教学程序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 (一)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中的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的第3课时,本节课主要学习CO2的性质。它是初中化学“身边的化学物质”中的重点部分,呈现方式有以下几个特点:难度不大、实验较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的内容也较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学生分析:学生已系统学习过氧气的制备和性质。从学生的知识储备上来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了解了很多有关CO2的知识,例如汽水,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从学生心理特征上来看,往往渴望通过自主探究来了解物质的规律;然而,从学生的能力方面看,对于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是不熟悉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和意义。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氧化碳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学会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学习使学生体会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科学素养,使学生产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探究精神,激发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责任感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难点:通过探究性的实验,归纳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确定这样的重难点,是我在对教材了解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并充分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四、教学策略 如何才能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呢?结合本节课的特点:实验较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的内容也较多,我主要采用这五种教学方法来帮助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情景导入法、问题讨论法、实验探究法、归纳总结法、多媒体辅助法等。 五、教学过程设计: 情景导入:讲述意大利死狗洞的故事 二氧化碳 (一).物理性质 探究1:二氧化碳的密度 点燃两只短蜡烛,分别放在白铁皮架的两个台阶上,把白铁皮架放在烧杯里,将一个塑料瓶中的二氧化碳缓慢地沿烧杯内壁倒入烧杯中,观察现象并分析。

液体二氧化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液体二氧化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报告摘要说明 二氧化碳的应用比较广泛,主要用于化工、机械、食品、农业、医药、烟草等行业。气体CO2主要用作碳酸氢胺、尿素、纯碱和无机盐工业的原料,也用于钢铸件淬火。液体CO2主要用于冷却介质、金属焊接、制造干冰、生产饮料以及发酵工业、制糖工业和医疗卫生领域,还可用作大型铸 钢防泡剂、植物生长促进剂、灭火剂等。 地球上大气和水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石油、煤炭、碳酸盐中也含 有大量的碳元素。自然界中存在的碳在燃烧或反应后均转化为二氧化碳, 这些二氧化碳若不经过处理回收,将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去,导致空气中二 氧化碳浓度升高,形成温室效应。 该液体二氧化碳项目计划总投资12684.4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 投资10667.7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4.10%;流动资金2016.6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5.90%。 本期项目达产年营业收入15909.00万元,总成本费用12074.25 万元,税金及附加235.42万元,利润总额3834.75万元,利税总额4599.10万元,税后净利润2876.06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723.04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0.23%,投资利税率36.26%,投资回报率 22.67%,全部投资回收期5.91年,提供就业职位286个。

液态二氧化碳指的是高压低温下将二氧化碳气体液化为液体形态。液态的二氧化碳是一种制冷剂,可以用来保藏食品,也可用于人工降雨,同时也是一种工业原料,可用于制纯碱、尿素和汽水,应用范围较广,市场需求量较大。 液体二氧化碳用作致冷剂,飞机、导弹和电子部件的低温试验,提高油井采收率,橡胶磨光以及控制化学反应,也可用作灭火剂。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课题3-溶液的浓度教案设计

课题3 溶液的浓度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通过练习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使学生掌握溶液配制的基本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练习计算的过程中,了解溶液与生产、生活的广泛联系,了解学习化学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服务。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溶质质量分数概念的建立及其简单计算; 2、教学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找准溶质、溶剂、溶液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合作学习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什么叫饱和溶液? 2、生活中你是如何比较溶液浓稀的?举个例子: 3、化学中如何定量表示溶液的浓稀呢 [实验9-7]师生合作演示:将0.1 g 、0.5g 、2g 的硫酸铜分别放入三支装有20 ml 水的烧杯中,配成溶液后对比。 [交流活动结果]1.填充上表结果(略)。 2.三种溶液颜色由浅到深,浓度由小到大。颜色越深,浓度越大。 3.三种溶液所含溶剂质量相同,溶质质量不同,所以组成各不相同。 【过渡】浓与稀只能粗略地表明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质的多少,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要准确知道一定量溶液里含有溶质的质量。因此需要准确知道溶液的组成。那如何表明溶液的组成呢? [介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很多,初中主要学习溶质的质量分数。 学生领悟、记忆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及定义式。 1、溶质的质量分数 2、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 100% [实验9-8]配制不同浓度的两种氯化钠溶液并作对比。 【想一想】两杯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怎样比较溶液的稀浓呢? 总结:通过对比,进一步说明不能靠颜色和味道来判断溶液的浓稀,需找到一种确切表示溶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一、教学内容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二、考点清单 1. 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2. 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3. 掌握一氧化碳的性质。 4. 理解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原理及使人中毒的原因。 三、全面突破 知识点1: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 能溶于水(在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增大压强还会溶解得更多) 3. 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4.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可以变成固体,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干冰升华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 在通常情况下,CO 2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塑料瓶变瘪;鸡蛋进入瓶内。 2. 与水反应:3222CO H O H CO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O H CO CO H 223 2+↑=。 3. 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 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原因: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CaCO 3沉淀。 化学方程式:CO 2 + Ca (OH )2== CaCO 3↓+ H 2O 此反应的应用? ? ???????

4. 不支持呼吸 三)二氧化碳的用途() CO2用途利用的性质 灭火CO2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制冷剂、 人工降雨 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 制啤酒、汽水等碳酸饮料能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3 2 2 2 CO H O H CO= +;生成的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O H CO CO H 2 2 3 2 + ↑ = 气体肥料绿色植物利用CO2和水进行光合作用 四)温室效应 1. 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的现象。除二氧化碳外,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还有臭氧(O3)、甲烷(CH4)、氟氯代烷等。 2. 温室效应将使全球气候变暖,这样将可能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使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等。 3. 防治温室效应的有效措施:①减少使用化石燃料;②更多地利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③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等。 【典型例题】 例1: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0.03%,正常情况下能维持这个含量基本不变是因为自然界存在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图中A处不包括下列哪项() A. 发展和利用太阳能 B. 植物的呼吸作用 C. 人和动物的呼吸 D. 含碳燃料的燃烧 【解析】二氧化碳的循环使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相对稳定,对生命活动非常重要,对循环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掌握。由题中图示显示,A处应是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B、C、D都符合这一要求。 【答案】A 例2:常用二氧化碳灭火的原因是 A. 它是一种能溶解于水的气体 B. 降温加压下它可以变成固体“干冰” C. 通常状况下,它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D. 它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解析】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但是氮气也能灭火(氮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为什么不常用氮气来灭火呢?由于在通常状况下,氮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的性质教案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故事引入 提出问题 实验探究 知识归纳 综合运用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环境的情感。 二、教案 课题: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及相关方程式的书写; 2.了解二氧化碳的有关用途; 3.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4.通过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等有关知识的探究学习,使学生通过教师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领悟知识要点,通过设计并完成实验,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并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通过相互交流、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产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从而产生学习化学的强烈愿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二氧化碳有关知识的讨论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认识和评价自然界中的物质,体会到人只有了解自然,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 2.形成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善于合作、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态度。 3.让学生了解温室效应对人类可能产生的危害,树立关注社会、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意识。 重点和难点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与水和石灰反应的原理.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探究实验分析法,把部分教材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 仪器和药品:自制简易天平、试管、导气管、酒精灯、试管夹、火柴、木条、饮料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澄清石灰水、

变成碳酸钙。 [讲解] 广西桂林著名的芦笛岩内的石柱、石笋或溶洞都是长年累月发生上述反应所致。 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重要性质,可用之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二氧化碳也有许多重要的用途。 [板书]二氧化碳的用途 [讲解]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且比空气重,可用它来灭火。(简介灭火器原理) [板书]1.灭火器 [多媒体展示]干冰及干冰用于人工 降雨的图片并解释原理。 [板书]2.人工降雨 [多媒体展示]温室效应及其带来的危害。 [板书]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 [讨论]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加强?观看 观看 思考并讨论 物质性质与用途的 联系 通过多媒体拓展学 生视野 培养关心自然, 关心社会的情感。 我们自身能做到的环保措施也许是很 微小的事情。但提高我们每个人的环保 意识,从我们自身开始做,一定能减少 二氧化碳的排出量。我们现在所做的努 力正是为保护我们生存的地球。 [实际应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 窖或干涸的深井之前,如何检验这 些场所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会 对进入的人的生命构成威胁?进 入这些场所前应该怎么办?在人 群密集的地方应该注意什么? [小结]二氧化碳的性质 讨论后回答培养学生用所学知 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这两种气体的重要化学性质,了解其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知道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2、了解一氧化碳的毒性,知道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和增强环保意识。 3、通过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学会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 4、通过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和完成一些实验,培养学生的基本化学实验操作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去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3、经过亲自动手实验,让学生懂得二氧化碳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密度以及水溶性进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思维的严密性。 2、通过用浸过石蕊溶液的小花来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教学重点 1、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比较。 2、二氧化碳的重要化学性质。 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用途。 4、温室效应的形成、危害性及其防治措施。 教学难点 1、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探究。 2、辨证观点的培养。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观察、对比分析、总结、联系实际。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CAI多媒体课件、紫色石蕊浸泡过的干燥小纸花、澄清石灰水、新鲜鸡血、抗凝血剂、CuO、干冰、导管、试管、烧杯、铁架台、玻璃管、阶梯蜡烛、酒精灯、单双孔塞、火柴等、学生分组(四人一小组)。 2.学生准备:大试管、单孔橡皮塞、导气管、橡胶导管、药匙、酒精灯、小木条、火柴、集气瓶、玻璃片、小烧杯、镊子、白铁皮阶梯架、软塑料瓶、浸过石蕊试液的小花(每小组4朵)、大理石、稀盐酸、醋酸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课 (幻灯片)1.有人牵着一条狗走进爪哇的毒谷,狗晕倒了,人却安然无恙;当人弯腰欲救狗时,人也晕倒了。这是为什么呢? 2.谜语:它可以翻手为云,复手为雨,是“植物的粮食”、“灭火的先锋”、墙壁的“粉刷匠”、也是造成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之一。它是一种什么物质? [教师讲述] 1.是二氧化碳所致;2.二氧化碳。 [引言] 认识一种物质主要是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等方面着手,以便我们更好地使用它。那么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质呢?本节课我们先来一起探究一下。 授新课 一、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的性质 。 [学生活动] 制取并收集三个集气瓶和一个软塑料瓶的CO 2 活动与探究一: (幻灯片)⑴点燃两支短蜡烛,分别放在阶梯架上,把阶梯架放在烧杯里,将一个集气瓶中的CO 缓慢地沿烧杯内壁倒入烧杯中,观察现象并分析。 2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练习题..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习题精选(一) 1.有甲、乙、丙三种纯净物,甲是黑色固体,乙、丙为五色气体。点燃时,甲既能生成乙,也能生成丙,丙点燃也能生成乙。在以下关于这三种物质推断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是一种化合物 B.乙是一氧化碳 C.丙是一氧化碳 D.丙是二氧化碳 2.下图的漫画反映了一氧化碳具有( ) A.还原性 B.剧毒性 C.可燃性 D.氧化性 3.下列二氧化碳的用途中,既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又与它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生产化肥 B.用来灭火 C.生产纯碱 D.干冰用作制冷剂和用于人工降雨 4.把w克CO2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的沉淀为x克。若先将w克CO2经过:CO2→CO→CO2变化(假定无损耗),再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的沉淀为y克。则x与y 的关系是( ) A.x=y B.x>y C.x

情况,说明原因)。(1) ;(2) 。 6.“南极的冰化了”,这是中央电视台2002年5月22日《东方时空》中一个节目的标 题,说的是南极一块叫“拉森B”的冰架发生坍塌,其断裂的面积比上海市还大。这是大自 然又一次发出的警告;地球正在变暖!温室效应的影响已经不容忽视。 (1)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2)为了减缓温室效应,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身边做起,比如说双面使用纸张。双 面使用纸张和温室效应之间的关系是。 (3)请再举出一件你可以做到的有利于温室效应的事情。 7.鲜鸡蛋在进行呼吸作用时,通过蛋壳表面的大量微小空隙呼出二氧化碳,为了停止 鸡蛋的呼吸作用,达到保鲜的目的,人们常用石灰水作为鸡蛋的保鲜剂,其原理可用化学方 程式表示为。 8.简答题, (1)实验室为什么不能用稀硫酸跟碳酸钙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2)把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会产生什么现象?此试液加热煮沸后,会发生什么变 化?冷却后向上述试液投入活性炭并振荡,又发生什么变化? (3)为什么干冰可作制冷剂和人工降雨? (4)为什么用石灰浆粉刷的墙壁几天后就变硬了? (5)为什么有时人走进菜窖会突然晕倒?进入菜窖前应怎样检验并避免发生这种事故? 9.石灰石是我国主要矿产之一。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矿山石灰石中碳酸 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矿石样品,并取稀盐酸200 g,平均分成4份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实验 1 2 3 4 加入样品的质量/g 5 10 15 20 生成的CO2质量/g 1.76 3.52 4.4 m (1)哪几次反应中矿石有剩余? (2)上表中m的数值是。 (3)试计算这种石灰石矿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考试要求:知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认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和水的反应 能区分空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到常见气体了解自然界中碳循环 一、二氧化碳的性质(考点一)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H2CO3 == H2O+ CO2↑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用于检验二氧化碳;这也是久置装石灰水 的试剂瓶壁有一层白膜的原因。要除去这白膜,用稀盐酸。其原理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高温 4)与灼热的碳反应: C + CO22CO(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 3、用途(考点二):①灭火(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密度比 空气大),又利用其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②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利用干冰升华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③温室肥料④做碳酸型饮料(利用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1、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⑴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 ①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人类消耗的能源急剧增加,森林遭到破坏 ②减轻温室效应的措施: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植树造林;使用清洁能源 ⑵由于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但无毒,因此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注意通风换气 二、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因此在冬季用煤炉来取暖时,要注 意房间的通风和换气。 3、化学性质: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

课题 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教材分析: 本课题主要介绍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在介绍二氧化碳时,首先让学生利用课题2 中讨论确定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收集二氧化碳去探究它的性质,最后让学生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总结其用途。教材还介绍了温室效应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了解温室效应及防止温室效应所采取的措施;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良好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 难点:1、二氧化碳于水的反应; 2、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实验室用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时,为什么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就会停止? 2、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是什么?说明理由。 3、若实验室制取较多的 二氧化碳,试管可用哪些仪器替代?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故事:有一个猎人举着火把带着猎犬进入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不久,猎犬死亡,当他蹲下看时,火把熄灭了,同时他感到头晕气喘,于是赶紧跑出洞口。后来,他才知道,这个山洞底部沉积着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设问:同学们一定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到底和二氧化碳的哪些性质有关呢? 三、新课讲授板书、(一)CO2 的物理性质展示: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提问:可以知道二氧化碳的哪些性质呢?板书:无色、无味、气体演示:一位同学演示闻气体气味的方法。 提问:实验室怎样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呢?演示:找一位同学上台演示验满的方法讲解:此试验可以知道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演示:【实验6-4】向燃着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小结:实验现象和由该实验得出的结论。 板书:密度比空气大,标准状况下,是1.977g/L。提问:还可以设计什么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呢?设问:二氧化碳是否能溶于水呢? 演示:【实验6-5】向一个集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加入1/3 体积的水,立即盖紧瓶塞子,振荡,塑料瓶变瘪了。 分析: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使得瓶内压强减小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板书:能溶于水讲解:二氧化碳也有三态变化,降温加压可变成液体,继续降温加压,还可以变成固体,二氧化碳的固体叫干冰,干冰的用途作制冷剂--- 人工降雨、冷藏食品。 过渡:二氧化碳能溶于水,那么它能不能和水反应呢?取出变瘪的瓶中的液

二氧化碳技术方案复习课程

5万吨/年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项目 初 步 技 术 方 案

湘潭弘润气体有限公司 2014年05月

目录 1.技术方案 (1) 1.1气源条件 (1) 1.2产品方案 (1) 1.3生产规模 (2) 1.4工艺技术方案选择 (2) 1.5工艺流程与配套设施 (3) 1.6公用工程 (6) 2.技术经济分析 (7) 2.1投资概算 (7) 2.2成本估算 (7) 3.建设周期 (8) 4.设计单位和我公司二氧化碳项目业绩 (8) 5.天柱宏泰钡业相关投资 (10)

精品文档 1.技术方案 1.1气源条件 本项目所用气源来自于煤制合成气干法脱碳尾气,原料气CO2纯度约98%,本方案按总硫(H 2 S和COS)含量100ppm考虑,后期正式设计时根据实际情况再做调整。 1.2产品方案 本方案的目标产品定位为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产品质量按国际饮料技术学会(ISBT)标准和中国新国家标准GB10621-2006《食品添加剂液体二氧化碳》执行,具体内容见下表。 (1)国家新标准GB10621-2006 序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项目 二氧化碳含量,10-2(V/V)≥ 水份,10-6(V/V)≤ 酸度 一氧化氮,10-6(V/V)≤ 二氧化氮,10-6(V/V)≤ 二氧化硫,10-6(V/V)≤ 总硫(除二氧化硫外,以硫计),10-6(V/V)≤ 碳氢化合物总量(以甲烷计),10-6(V/V)≤ 苯,10-6(V/V)≤ 甲醇,10-6(V/V)≤ 乙醇,10-6(V/V)≤ 乙醛,10-6(V/V)≤ 其它含氧有机物,10-6(V/V)≤ 氯乙烯,10-6(V/V)≤ 油脂,10-6(m/m)≤ 水溶液气味、味道及外观 蒸发残渣,10-6(m/m)≤ 氧气,10-6(V/V)≤ 一氧化碳,10-6(V/V)≤ 氨,10-6(V/V)≤ 磷化氢,10-6(V/V)≤ 氰化氢,10-6(V/V)≤ 指标 99.9 20 按5.4检验合格 2.5 2.5 1.0 0.1 50(其中非甲烷烃不超过20) 0.02 10 10 0.2 1.0 0.3 5 按5.10检验合格 10 30 10 2.5 0.3 0.5 注:其它含氧有机物包括二甲醚、环氧乙烷、丙酮、正、异丙醇、正、异丁醇、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 (2)国际饮料技术协会标准(ISBT)及《可口可乐》标准 序号1 项目 二氧化碳含量,10-(V/V)≥ 指标 99.9 2

年产5万吨食品级二氧化碳项目建议书知识讲解

赤峰瑞阳化工有限公司 年产50000吨国际标准食品级液体CO2 项目建议书 赤峰瑞阳化工有限公司 二〇一三年八月十八日

目录 1.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3) 2. 市场初步预测分析 (7) 3.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 (16) 4.工艺技术初步方案 (16) 5.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的供应 (20) 6.建厂条件和厂址初步方案 (20) 7.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初步方案 (20) 8.环境保护 (21) 9.工厂组织和劳动定员...... .. (21) 10.项目实施初步规划 (21) 11.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 .... . (22) 12.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初步评价 ..................... ..23 13.结论与建议 ....................................... ..24

1.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二氧化碳(CO2)是较丰富的化学物质之一,其来源分为天然的和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两种。CO2的物理状态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在常温常压下是无色略带酸味的气体。在标准状态下,CO2气体密度1.9769Kg/ Nm3,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其升华温度为-78.5℃,临界温度为31.1℃,临界压力为7.3967MPa,相对分子质量为44.01。不能燃烧,容易液化,密度是空气密度的1.53倍。在临界温度以下加压,可使CO2气体液化为无色的液体CO2。根据CO2质量和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工业级和食品级两种,根据CO2物理状态又可分为气态、液态、固态(干冰)三种形式。 在以玉米为原料生产酒精过程中,其发酵工序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理论上每吨酒精可以产生0.955吨二氧化碳。但有些生产企业由于工艺技术限制或顾及销售市场的影响,CO2被大量放空,如果我公司搬迁工程扩建酒精到8万吨/年,理论上产生二氧化碳76400吨/年,如果不回收或少回收,既破坏了生态环境、引起温室效应,又浪费了CO2这一宝贵资源。 2005年2月16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带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环保协议,它规定了工业化国家在2008年到2012年间把温室气体减排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降低5.2%。因为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一个无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堂练习(含答案)

课题 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一课时二氧化碳 【课前预习】: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CO2是一种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溶于水。固体二氧化碳叫。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CO2 。CO2 能与水反应;CO2 能与氢氧化钙反 应。 3.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有:;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 4.CO2的用途: 等。 课堂练习】: 2.下列图中,体现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A.切割金属 B .霓虹灯 3.近年来地球气候逐渐变暖,科学家们认为这是“温室效应”所致。下列气体进入大气层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是( ) 1.下列有关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 C .医疗急救 D .灭火

A.CO .CO2 C.SO2 D.NO2 4.某同学经查资料了解到二氧化碳会溶于水并与水发生反应生成酸.该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验证了这一结论. 实验1:取一小块经紫色石蕊溶液浸泡过的干燥的纸(以下简称“纸” ),往纸上滴上几滴稀醋酸,纸变红色。 实验2:取一小块纸.往纸上滴上几滴纯净的水,纸不变色。 实验3: 实验4: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水的试管中一会儿,用胶头漓管取其中的溶液滴到纸上,纸变红。 回答下列问题: (1 )实验2 的目的是:; (2)补充实验3: ; (3)写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现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20 g ,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4%。先使该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课后巩固】: 1.“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颜色变化是() A.先变蓝后变紫 B .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 C.先变无色后变红色D.先变红色后变紫色 2.下列气体中,参与植物光合作用作用的是() A.氮气 B .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 化碳 3.2011年11月28日到12月11 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会议讨论了二氧化碳的减排问题。

年产5万吨食品级二氧化碳项目建议书

年产5万吨食品级二氧化碳项目建议书 赤峰瑞阳化工有限公司 年产50000吨国际标准食品级液体CO2 项目建议书 赤峰瑞阳化工有限公司 二〇一三年八月十八日 目录 1.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3) 2. 市场初步预测分析 (7) 3.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 (16) 4.工艺技术初步方案 (16) 5.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的供应 (20) 6.建厂条件和厂址初步方案 (20) 7.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初步方案 (20) 8.环境保护 (21) 9.工厂组织和劳动定员...... .. (21) 10.项目实施初步规划 (21) 11.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 .... . (22) 12.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初步评价 ..................... ..23 13.结论与建 议 ....................................... ..24 1.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二氧化碳(CO2)是较丰富的化学物质之一,其来源分为天然的和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两种。CO2的物理状态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在常温常压下是无色略带酸味的气体。在标准状态下,CO2气体密度1.9769Kg/ Nm3,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其升华温度为-78.5℃,临界温度为31.1℃,临界压力为7.3967MPa,相对分子质量为44.01。不能燃烧,容易液化,密度是空气密度的1.53倍。在临界温度以下加压,可使CO2气体液化为无色的液体CO2。根据CO2质量和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工业级和食品级两种,根据CO2物理状态又可分为气态、液态、固态(干冰)三种形式。 在以玉米为原料生产酒精过程中,其发酵工序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理论上每吨酒精可以产生0.955吨二氧化碳。但有些生产企业由于工艺技术限制或顾及销售市场的影响,CO2被大量放空,如果我公司搬迁工程扩建酒精到8万吨/年, 理论上产生二氧化碳76400吨/年,如果不回收或少回收,既破坏了生态环境、引起温室效应,又浪费了CO2这一宝贵资源。 2005年2月16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作 为世界上第一个带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环保协议,它规定了工业化国家在2008 年到2012年间把温室气体减排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降低5.2%。因为气候变暖

06-03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 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其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1课时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其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班级:姓名:日期:2014年12月10日 [导语]我们知道CO和CO2的组成是相同的:都是由组成的。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它们的分子是不一样,其中一个分子比另一个多一个氧原子。 你可不要小看这个氧原子,正是由于它的存在,使得CO和CO2性质差异很大。通过本节 课的学习,我们要会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知道它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 二氧化碳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温室效应 [知识回顾]我们都知道木炭在空气中能够燃烧,那么怎样用化学方程式来体现 呢?,。 [课内探究](寄语:严密的实验加推理,可以帮你获取新知。) 知识点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实验探究一:二氧化碳的密度 实验步骤:将CO2慢慢倒入烧杯中(如图)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2.探究实验二:二氧化碳的溶解性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归纳:请在下表中填写关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知识点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问题:当人们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的水井、山洞之前,都要做来 检验这些场所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说明:二氧化碳本身不能、、。 2.探究实验三: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3.问题: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其溶液的表面有一层白膜, 这是因为石灰水与空气中的反应。方程式为。 归纳: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能用方程式表示的写出化学方程式。 知识点3: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读课本,说出二氧化碳的用途。 ①②③④⑤ 2.温室效应:①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那样,使地面 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地球变暖,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 ②导致温室效应的原因:近年来,人类能源消耗急剧增加,森林遭破坏 ..............,使得大气中 的CO2含量不断上升。 ③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有二氧化碳、臭氧、甲烷、氟氯代烷等。 ④温室效应的危害:全球气候变暖,两极的冰川融,使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 以及使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等。 ⑤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减少使用 ....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更多地利用太阳能、 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大力植树造林 ......,.严禁乱砍滥伐 ......森林等。 [课堂小结]请对照关键词简要本节学习内容。 [课后延伸]1.二氧化碳不燃烧,一般情况下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试问: 二氧化碳不能支持所有可燃物燃烧吗?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中,小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变红原因是:二氧化 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试问:是二氧化碳气体使紫色石

xx公司二氧化碳项目立项申请书

二氧化碳项目 立项申请书 一、项目建设背景 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围绕率先全面建成较高水平小康 社会,建立健全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制度 规范,着力打造国家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国内重要的区域性服 务中心和国际先进的海洋发展中心,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 性经济中心城市,青岛在世界城市体系和区域发展中的价值和影响力 进一步提升。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 性的基础上,提前实现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左右,人均达到2万美元,消费对增长贡献稳 步提高,投资效率显著提升,全球贸易重要节点功能明显增强,发展 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 ——转方式调结构取得突破进展。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基本 形成,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互联网工业强市加快建设,农业现 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创新之城、创业之都、创客之岛建设深入推进,创新能力和科技进步 贡献率大幅提升,打造青岛蓝谷。 ——发展协调性全面增强。区域协调、城乡统筹发展体制机制日 臻完善,全域空间布局更加优化,环湾三城、重点组团、轴带城镇、 特色乡村协同发展,功能互补、特色鲜明、优美宜居的现代城乡形态 基本形成。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明 显提高,全域南北差距、城乡差距大幅缩小。军民深度融合共创共建 取得明显成效。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创业带动就业取得明显成效,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市定标准贫困人口脱贫 任务提前完成。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稳步提升,劳动年龄 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终身教育体系更加完善,人人享有基 本卫生医疗服务,社会保障全民覆盖,养老和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完善,住房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区棚户区和危房改造任务全面完成。改 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市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 ——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文明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相关知识(新人教版)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相关知识(新人教版) 一、二氧化碳的性质 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实验操作】如右图(1),将CQ气体慢慢倒入杯中。 【实验现象】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实验分析】二氧化碳气体沿烧杯内壁流下,先聚集在底部,然后逐渐上升,把杯内的空气自下而上排出。 【实验结论】① 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②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实验操作】如右上图(2 )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实验现象】瓶体变瘪。 【实验分析】二氧化碳溶于水时,使瓶内的气体体积减小,因而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把瓶子压瘪了。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3、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⑴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CQ固体叫“干冰”); ⑵密度比空气大;⑶能溶于水; 4、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注意:二氧化碳没有毒性)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实验操作】 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第一朵纸花喷上稀醋酸,第二朵纸花喷上水,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第四朵纸花喷上水之后,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四朵纸花的颜色变化。然后将第四朵纸花取出,小心烘烤,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①第一朵小花变红;② 第二朵小花不变色;③ 第三朵小花不变色;④ 第四朵 小花变红;⑤ 第四朵小花被烘烤后由红色变成紫色。 【实验分析】 ①醋酸能使紫色小花变红,说明酸(溶液)可以使紫色石蕊变红;② 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③ 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④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⑤ 说 明碳酸被分解了。 【化学方程式】 CQ+HO=HCQ和H2CQ=H2O+CE 【注意事项】 ①第二朵、第三朵纸花可以说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二氧化碳 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②纸花必须是干燥的。如果纸花不是干燥的,那么在把第三朵纸花放入水中时,CQ 会与纸花里的水分反应生成碳酸使纸花变红,这样就起不到对照的作用。 ③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但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