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红砖古厝 的前世今生

闽南红砖古厝的前世今生

走进五店市传统文化街区,最让人赏心悦目的不是什么高楼大厦,而是那些明清时代的红砖古厝。随着周遭杂处其间的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建筑被拆除,这些被“留住”的老建筑就显得很突出,更引人瞩目。甚至连那些红砖古厝的废墟,那些红砖白石的残垣断壁,都有一种令人震撼的美感!

五店市最具特色的红砖厝,如同所有的闽南红砖厝一样,大都是“皇宫起”:“红砖白石双坡曲,出砖入石燕尾脊,雕梁画栋皇宫式”。

所谓“皇宫起”,民间传说:相传五代时期,闽王王审知因王后黄惠姑家乡滨海,居屋受风雨侵蚀,“日出十八大窗,雨来十八漏空”,因此,特恩赐黄家“汝母厝皇宫起”,由于泉州话“你母”与“你府”音相近,遂使“皇宫起”的恩赐由皇亲一家惠及泉州府;既是“皇宫起”,当然要仿照皇宫的建筑形式,这便是泉州民居筒瓦坡顶、龙脊燕尾的出现——燕尾脊起源于中国宫殿的鸥尾,原只限于庙宇,后来在长期发展形成的社会观念影响下,燕尾脊逐渐成为闽南大厝屋顶形制的主流,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

远望红砖古厝,最吸引眼球的除了屋顶最佳形制的燕尾脊之外,便是红砖墙的立面,红彤彤似鲜艳的向日葵颜色;近看,红砖墙面每每刻意组砌,贴面镶嵌成各种各样的图案,成为富于变化的砖砌艺术。而诸多雕饰的运用,诸如砖雕、石雕、木雕、瓷雕,室内、室外均有别致的修饰,使得整座厝的艺术显得更美、更精彩。如砖、石、木、瓷雕,主要用于外装修,大门门楣、正门屋檐下、墙壁、外墙基、柱础等;木雕主要用于梁枋、垂花、窗扇、门扇及木隔栅。雕刻手法有线雕、浮雕、半透雕、镂空雕等。

闽南的红砖厝,建筑平面规整,均采用中轴对称布局,以三间张双落大厝最为典型,罕见五开间的大厝,规模大的院落还加护厝于左右。高大开敞的厅堂是大厝的主体,它的主要功能是敬神祭祖、举行婚丧礼仪和接待宾客。相对来说,简朴的居室则比较狭小、封闭。而天井院落则成为一个宽敞、舒适的灰空间。所谓“灰空间”,就是一种既非室内又非室外,内外交替、明暗交接的过渡性半开敞的空间。户主通常喜欢在天井里养花、养鱼,摆上几盆盆景,以求在宁静之中赏心悦目。

红色是喜庆、吉祥、富贵的象征,是闽南人所崇尚的色彩。红砖不仅大量用于砌墙,而且广泛地用于铺设室内地板,形成室内室外无处不见“红”,无比温馨。这又是红砖厝的一大特色。庭院深深,高墙突兀,透过每一块红砖后面,历史深处的繁华,仿佛依然在飘荡,隐约可见。

然而许多红砖墙并非清一色的用红砖砌就,而是在整堵墙面中,有规则地嵌入花岗岩石块(石竖砖横),这便是“出砖入石”。“出砖入石”亦称“金包银”。花岗岩和红砖块完美的结合,形成红色为主调、红白相间的风格,构成的画面既和谐又美观,而且可以避免因色彩单一而造成视觉疲劳。“出砖入石”主要用于大厝侧面的墙壁,让正面的红砖墙在红砖厝中始终保持主基调地位。

闽南的红砖厝显得亮丽、温馨,个性鲜明。难怪在日前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洪群刘志峰刘益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