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与反思

基本信息

课题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与反思学科及年级小学数学二年级

教材内容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诀》

作者甘翔,城关一小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小学数学课本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最后一节的内容,它是在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学生学习了2至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通过编制9的乘法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它是学生系统学习乘法口诀的终结部分,学好这部分内容,将会对后续学习表内除法、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两位数乘一位数、两

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等内容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了2至8的乘法口诀对编制口诀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教学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合作探究、数形结合等教学法。通过直观演示,学生看图形数个数,数形结合的方法,编制出9的乘法口诀。学生在编制口诀的过程中,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根据9的数目特性编制和记忆乘法口诀。

2、在计算、观察和比较中探究9的乘法口诀规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养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编制9的乘法口诀,理解9的乘法口诀的含义并记忆。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9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一设疑激

趣导入新课

师生谈话:喜欢看动画片吗?

你能用数学的眼光去看这部动画

片吗?仔细观察片中出现了哪些

数字?

提问:你们发现那些数学

信息呢?

生1:孙悟空有七十二般

变化。

生2:还有“九九八十一

难”。

师:对呀!孙悟空运用自己

七十二般变化,唐僧师徒四人经

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了真

经。刚才在动画片中我们看到了

这两个数字:孙悟空有七十二般

变化和唐僧师徒经历了九九八十

一难终于取得了真经。告诉你个

秘密,这两个数字和我们今天学

的9的乘法口诀有关系呢。(板

书课题:9的乘法口诀)

学生一向都是喜欢看动画

片,对于讲述动画片他们更

是乐此不疲,学习兴趣浓

厚。

根据学生喜欢动画片的性格特

点,设疑激趣导入新课,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疑问

中探究新知。

二学习新课

1、谈话导入:(板书:9)9

是一个特殊的数字,等一下我们学

了9的乘法口诀你就知道了。(板

书:18)18是怎么得到的?

18再加9是多少呢?

这样每次加9,你愿意帮

老师算下去吗?(填在书上,完成

后汇报交流)

想一想:9里面有几个

1、学生自己探索,更能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习通过一个个问题,

可以体会学习的乐趣。

3、在自学的过程中,引导

学生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

进行交流讨论,并在讨论中

得出结论。

4、利用多媒体课件,学生

1、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这是新

课程改革的一个内容,在读准字词

这一环节,我创设情境,让学生自

己通过一个个数数,得出结论,这

样小学生兴趣就来了。通过其自主

愉快地学习来达到预定的学习效

果。

2、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让他

们大胆想像。让学生通过观察、讨

9?18里面呢?27里面呢?

你能按1个9是9,2个9相加是18,3个9相加是27这样读一读吗?

这一竖排数字,你发现有什么规律?

刚才老师说了9是一个

特殊的数字,9接下来再数一个数就满几了?10是一个什么数?整十数还有哪些?那我们来看看9

和这些整十数有什么关系呢?

2、探究新知。

出示:(出示10个方格的图片)这里面有几个空格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再出示:(出示一排五角星图)一排有几颗五角星呢?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教师板书:1个9,比10少1,就是9。)

出示:(出示二排五角星图)二排一共有几颗五角星呢?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讨论:你怎么看的这么快呀,你有什么好方法?

(板书:2个9,比20少2,就是18。)

师:刚才我们一排五角星就是一个9和10比,比10少1,是9;

二排五角星就是2个9和在观察、欣赏中,在讨论交

流中,在质疑解惑中学习知

识,掌握方法。

论,编制出口诀,可以大大地增加

学生的成就感。

20比,比20少2,是18。

(逐步出示五角星图)

三排五角星和几十比

呢?少几?是多少?

四排、五排呢……你也能这样比一比、填一填吗?

生:填写课本,汇报交流。(学生填对了,用点头来表示)

师:刚才用每次加9,现在跟几十来比,得到的结果一样吗?看来9真的是一个特殊的数字。你能帮这个特殊的9编出乘法口诀吗?

3、编记口诀。

师:一个9是多少?你能编出乘法口诀吗?根据学生回答

板书:一九得九

提问:一九表示什么意思?得九表示什么意思?

师:2个9相加是18,乘法口诀是——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二九十八

提问:二九表示什么意思?十八表示什么意思?

师:原来9的乘法口诀就是这样编出来的。你能把下面有关9的乘法口诀编完吗?编写口诀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编写口诀并把口诀填在书本第75页上,填写后汇报交流。)

师:这些就是9的乘法口诀,有几句?我们一起来读一遍,边读边想9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

提问:9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同桌先说说,再交流。

师:你能根据这些规律背出9的乘法口诀吗?我们闭起眼睛来试着背一背,背不出来的可以睁开眼睛偷偷看一看。(学生背口诀)

师:刚才你在背9的乘法口诀的时候,觉得哪句口诀最好记?

师:哪句最难记呢?我们想什么办法把它记住呢?现在你能根据这些好方法把9的乘法口诀记住了吗?(学生记口诀)

师:现在老师来看看你9的乘法口诀是不是记得很熟练?(师生对口令,用桌对口令,男女生比赛对口令)

师:记忆9的乘法口诀,还有一个好办法,这个好办法就藏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指导学生

手指记忆法。

三巩固练习

(1)、你知道一句9的乘法

口诀能算几道乘法算式?几道除

法算式?(出示例题,完成试一

试,想想做做2,生填写课本。)

1、学生通过练习,加强

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理解。

2、学生在练习中可以发现

巩固练习是对学生这节课学习的

真实反映,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巩固

所学的知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

(2)、小朋友你去过超市买东西吗?今天老师带你去一个特殊的超市好吗?“9元超市”(出示),9元超市是什么意思呢?你想买什么?买几件一共要付多少钱?(先同桌说说,再全班交流——我买几件什么,一共

多少元。)自己可能还不懂得问题,通

过向老师提问,可以得到及

时的解决。

的认识。

四总结

师:有关9的知识很多,你在

什么地方见过和9有关的知识

呢?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觉得9是

个特殊的数字吗?

学生会发散思维,想到许多

日常生活中和9有关的知

识。

通过提问,可以帮学生回忆起这节

课所学的知识,也可以让学生去发

现日常生活中和9有关的知识。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9的乘法口诀

★★★★★★★★★ 1个9 比10少1 就是9 一九得九

★★★★★★★★★ 2个9 比20少2 就是18 二九十八

★★★★★★★★★ 3个9 比30少3 就是27 三九二十七

★★★★★★★★★ 4个9 比40少4 就是36 四九三十六

★★★★★★★★★ 5个9 比50少5 就是45 五九四十五

★★★★★★★★★ 6个9 比60少6 就是54 六九五十四

★★★★★★★★★ 7个9 比70少7 就是63 七九六十三

★★★★★★★★★ 8个9 比80少8 就是72 八九七十二

★★★★★★★★★ 9个9 比90少9 就是81 九九八十一

人们想办法让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评价等级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快乐吗?

我的自学方法棒不棒?

小组讨论中我发言了吗?

学习中我遇到了什么问题吗?是否主动问

老师同学?

从同学这里你学到了一些什么东西吗?

我今天遵守纪律了吗?

学习中,我是否主动帮助过别人呢?

教学反思

为了能及时反馈教学实践的信息,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因此,我针对所执教的《9的乘法口诀》一课,通过备课和上课的前后比较,反思如下:

在情境创设方面:本节课我在教学9的乘法口诀时,对教材的处理方面做了一些调整,我用《西游记》的故事引入,原因是这样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上课效果方面:在本节课中,我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考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数学的奥秘,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在找到规律后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课堂中,学生发言积极,思维活跃,学习氛围高涨,自己能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做到了变重知识传授为主动探索,变重结果为重过程,变重死记硬背为灵活记忆。

在教法学法方面:本节课是乘法口诀教学的最后一部分,虽然教学方法与前面大致相同,但由于9的乘法口诀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规律,因此,我放手让学生自己找规律,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通过教师适时、适度的引导,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熟记9的乘法口诀,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掌握找规律的数学思考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观察、推理和概括的数学能力。

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教学“想想做做”1题的时候,我让学生用几个9比几十比少几时,发现学生计算的速度有些慢,还有出错现象,可见学生的加法计算能力退步了,这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加强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温习。另外,在学生的发言中,我总是希望学生的表现能像我课前预设的那样完美,但是对于学生而言这一要求过于高了,课前“备学生”这一环节我对学生年龄特征和存在的差异考虑还不够周全,在今后的备课中还需努力。

总之,自己在教学实践中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借助教后反思进行自我研究、自我剖析,使自己的教学思路不断完善,教学技能不断精湛,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最新小学数学教学反思26篇

最新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一、小学数学《垂直与平行》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大家越来越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的数学课堂也逐渐变得真实而生动,教学的设计朴实而又创新,学生学得扎实而又愉快。 本节课是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垂直与平行》。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与角的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由于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应该都有这样的经验:哪些线是交叉的,哪些线是不交叉的。因此我们在课中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体验在同一平面内,不交叉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交叉里有一种特殊的叫做互相垂直,让学生的认识上升到思维的层面来。针对本节课,我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1、准确把握教学起点,努力还学生一个“真实”的数学课堂。 本节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从复习有关“直线”知识入手,唤起学生的回忆,为新知的探究学习做了较好的街接准备。同时,逐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研究的兴趣,用数学自身的魅力来吸引、感染学生。 2、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手段朴实无华。 回顾在《垂直与平行》的课堂教学中,我紧紧抓住“以分类为主线”展开探究活动,提出“在无限大的平面上同学们想象的两条直线的样子画下来?”“能不能把这几种情况进行分分类?”这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学生通过想一想、画一画、分一分、说一说等多种活动进行观察、思考,逐步认识到: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情况,相交中有成直角和不成直角两种情况。这样的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通过分类,分层理解,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发现数学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发现垂直与平行现象。 在处理教学难点“在同一平面内”时,我利用课件出示一个长方体,在长方体的不同面上画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提问学生是否平行,帮助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关系“必须在同一平面内”,直观到位。 3、新知的训练点和拓展点扎实有效。除了从主题图中找垂直与平行现象,从生活中找,从身边找,还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通过这些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平行和垂直概念的理解,进一步拓展知识面,使学生克服学习数学的枯燥感。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过程中来,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当然,朴实不是不追求完美,真实不是为了展示平淡无奇,扎实不是简单重复的机械操作和训练。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要充分应用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扎扎实实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让我们的学生动起来,让课堂融入我们的智慧和思考,让课堂充满勃勃生机。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也有不少不足之处,如1、重难点处理速度较快,后进生没有理解到位,以后的教学中应因材施教,照顾后进生。2、有一名学生的发言不够准确,我没有及时指正出来。3、时间把握不够好,后面还有一个小环节没有完成,学生们也失去了一个自我小结、交流的机会,这也算是一个遗憾吧。 总之,面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我将真实地对待,坦然地看待,将在不断地自我反思中加强“新理念”的再学习、再实践,相信自己能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成长,在不断的自我实践中发展,在不断的自我成长中创新。

大班数学分类教案反思

大班数学分类教案反思 【篇一:幼儿大班数学教学反思(共9篇)】 篇一:大班数学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学习8的组成》教学反思 辽宁省公营子中心幼儿园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小朋友如果对 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 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 教学8的组成时,我请幼儿每次拿八块小饼干(蛋糕盒剪的小方块),然后将小饼干分成两份摆放到作业单上,每次分得要不一样。分完后检查是否有重复或漏分的现象,最后将分得结果记录下来, 然后说说自己的结果,交流分享。通过这种有趣的实物操作,幼儿 自然而然地了解了8的组成。接着我让幼儿们一起观察、讨论,发 现规律,说说怎样能更快地记住数的组成,在肯定幼儿想法的同时,我进一步引导幼儿讨论说说那种方法更好、更简单易记,找出最佳 的方法。 幼儿期正处于数学学习的启蒙时期,幼儿学习的特点是离不开具体 丰富的生活经验,因而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内容与组织离不开生 活实际。 游戏是幼儿的最爱,是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最佳手段,课堂上教师 为 篇二: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认识球体》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谁会滚动》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球体,二是圆 柱体。据此,我安排了两次活动分别对这两部分内容进行了学习, 孩子们在活动中表现的非常活跃。现将第一部分的活动过程及活动 效果做些简要分析. 在《认识球体》活动中,首先给孩子提供了乒乓球、小皮球、硬币、光碟、小圆卡等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品,然后 让每个幼儿玩一玩、摸一摸、看一看,让他们知道球从任何方向看 都是圆的。再次让每个幼儿用手中的球体分别向前、向后、向左、 向右滚动,用硬币、光碟或小圆卡也分别向前、向后、向左、向右、滚动。通过几次操作活动后,孩子们懂得了球向任何方向都能滚动,

小班数学区反思

篇一: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及反思 花园王国 ——小班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会手口一致点数物体,能说出总数。 2、引导幼儿根据花篮上的数字,在花篮内装上相应数量的小花,尝试5以内的按数取物。 3、通过装花的游戏,体验数学操作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春天背景图一张,1只小鸟,2只小鸡,3只蝴蝶,4条小鱼,5朵小花,1—5的点卡; 2、三只礼品盒(内有一个娃娃,二部小车,四本书); 3、幼儿人手一份1-5的点卡。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师:我们宝宝都知道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因为在春天里我们可以看到五颜六色的花,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看一看。 师:春天到了,花园王国里的小动物都醒了,我们来看一看有谁?(出示背景图)天上有1只小鸟,要求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1只),1只小鸟可以用点卡1表示。 2、小白兔也到草地上来做游戏了,数数有几只小白兔(2只),要求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2只),2只小白兔可以用点卡2表示。 3、小蝴蝶也飞来了,我们来数数有几只?(3只)。小蝴蝶的好朋友是谁呢?出示点卡2。 4、小鱼们游来了,我们来数数有几条?(4条)。(出示点卡4) (师 5、花儿也开了, 出示花)我们来数数有几朵花,要求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5朵),它们的点卡好朋友呢?(出示点卡5) 三、摸一摸。 出示三只礼品袋:“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礼物,我们来数数一共是多少份?会是什么好东西呢?她说要请小朋友上来摸一摸袋子里是什么?”。请个别幼儿上来触摸感知,其余幼儿一起验证。 四、动一动。 春姑娘还准备了小花篮,请你们装花送到花园王国去,你们想吗?但是春姑娘有要求的: 1、引出操作要求:

最新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及反思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及每节 课反思 目录 一、观察物体(三) (共3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共9课时) 1.因数和倍数(2课时) 2.2、5、3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 3.质数和合数(2课时) 复习与整理(1课时) 4.单元测试(1课时) 三、长方体与正方体(共14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课时)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6课时) 4. 探索图形(1课时) 整理与复习(1课时) 5.单元测试(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共19课时) 1.分数的意义(3课时) 2.真分数和假分数(2课时) 3.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 4.约分(4课时) 5.通分4课时 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2课时) 整理与复习(1课时) 7.单元测试(1课时) 五、图形的运动(三)(共3课时) 六、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共9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课时) 打电话(1课时) 整理与复习(1课时) 单元测试(1课时) 七、折线统计图(共4课时) 八、数学广角——找次品(共3课时) 九、总复习(10课时)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共 2 课时) 第1课时观察物体(1)总第 1 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例1,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使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 2.学生能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4.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 【重点难点】 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玩积木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搭积木的游戏。请用手中的4块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谁来展示一下你的摆法? 生展示不同的摆法。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老师发现同学们越来越喜欢动脑筋了,大家探索出了这么多有趣的摆法。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这一节课希望大家积极动手动脑,我们来继续探索《观察物体》中的奥秘,好吗?(板书课题) 二、新课讲授 1.出示教材第2页例1 (1)师:看同学们刚才学得真好,我又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玩积木的机会(出示课件):现在有四块积木,如果我想摆出从正面看是这一形状(如图), 应该怎样摆?有几种摆法?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这一问题。 教师巡视指导。 师:刚才老师发现好多小组都在积极尝试多种不同的摆放方法,这种探索精神非常好,有谁愿意到讲台上,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小组集体的智慧成果? 生摆 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生摆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观察、回顾、反思等方式,对教学实践进行思考、反馈、评价、探索,解决教学中的的实际问题,针对教学中的“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的过程及效果,对它们的合理性做出准确的判断,查找自己缺陷,扬长避短,不断改进教学,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下,批判地观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反思等方式,对教学实践进行思考、反馈、评价、探索,解决教学中的的实际问题,针对教学中的“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的过程及效果,对它们的合理性做出准确的判断,查摆自己缺陷,扬长避短,不断改进教学。所以反思在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 一、教学设计 教师设计教学方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精神,设计教案时,要预测学生遇到的问题,那些地方学生不容易理解,根据学生要遇到的问题,设计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先要对过去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反思自己或他人以前在讲授这一教学内容时曾遇到过那些问题,有那些经验,应该采用什么策略和方法解决的,效果如何?然后进行新的教学设计。 在设计新的教案时,要根据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习这一内容时,可能会遇到那些新问题,针对出现的这些新问题,可采取那些策略和方法。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根据以往经验,学生对“余数都比除数小”这一规律不够理解,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现象,在教学设计时,为加深学生的理解,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动手操作,进行分铅笔试验,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讨论,最后让学生在操作实验中自己得到了“余数都比除数小”这一规律。 二、课堂教学 再好的教学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总有须待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的地方,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效果反馈信息不断地反思,反思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调整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

小班数学1和许多教案反思

小班数学1和许多教案反思 小班数学1和许多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背景,活动目标,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教幼儿初步认识1和许多,并了解它们的关系,培养幼儿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的能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1和许多教案吧。 设计背景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孩子们对故事都比较感兴趣,而小白兔也是孩子们脑海中印象最深刻的形象。所以选择了兔妈妈带小白兔去秋游这样一个内容作为活动的线索,让孩子们在故事中感受学习“1和许多”这两个不同的数量,从而达到所要达到的目标。 活动目标 1 、教幼儿初步认识1和许多,并了解它们的关系。 2 、培养幼儿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的能力。 3 、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 、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难点:1和许多得分和关系 活动准备 鱼缸一只,小鱼每人一条,画有一和许多的小黄花、树叶、小蝴蝶、小圆片的图片、小花猫图片一张、兔妈妈和小兔头饰若干、菜地图片一张、篮子

活动过程 谈话导入:今天天气真好,兔妈妈带领小兔子们去秋游好不好?(好)我们开着汽车出发吧。公园到了我们一起来玩捉小鱼吧。 一、出示鱼缸,请每个幼儿拿一条小鱼。 1、教师提问:A 、老师的鱼缸里有什么?(小鱼) B 、这个鱼缸里有多少小鱼?(许多) 请幼儿多说几次(有许多) 2、请幼儿在鱼缸里拿一条小鱼(强调只能拿一条) 全部拿完以后问:小朋友拿了几条小鱼? 3、教师小结:刚才鱼缸里有许多条小鱼,现在还有小鱼吗?(没有)每个小朋友手里有几条小鱼(1条)每个小朋友从鱼缸里拿了1条小鱼,鱼缸里就没有小鱼了,许多小鱼已经分成一条一条了。 二、请小朋友把小鱼贴在小花猫片上。 小朋友们喜欢小花猫玩,我们把小鱼送给小花猫。(请小朋友把小鱼贴在小花猫的图片上。引导幼儿说我送一条小鱼给小花猫,其他幼儿说XX 小朋友送一条小鱼给小花猫,请幼儿一个一个的送小鱼,反复强调一条小鱼) 教师小结:每个小朋友送一条小鱼给小花猫,小花猫就有许多小鱼,一条一条和起来就有许多条小鱼。 三、出示小黄花、树叶、小蝴蝶、小圆片的图片。 A 、请幼儿仔细观察图片。 B 、请幼儿区别说出1和许多。

小学数学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及反思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用调查法来收集数据,从而初步了解统计表。体会统计的价值。 2.使学生在统计教学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会用调查法收集数据及用统计表呈现数据。 教学难点: 收集数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情境:学校要给同学们订校服,课件出示红、黄、蓝、白四种校服。 师:你喜欢什么颜色的校服? 指名说一说。 师:同学们都有自己喜欢的颜色,我们要订哪种颜色的呢? 二、研究探索,进行新课 (一)确定方案 1.选择哪种颜色合适? 同桌交流后汇报:应该选择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颜色 2.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颜色? 生1:可以在全校调查。 生2:可以先在每个班调查。 3.怎样在班里调查。 师:如果你是老师,你怎样在班里调查? 指名说一说 生1:举手表示。 生2:起立表示。 生3:投票。 师:同学们想的方式很多,哪种又快又简捷呢? 生:举手。 师:在举手表示时应注意什么? 生1:每人只能举一次。 生2:不能都不举手。 师:在统计的时候我们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每人只能举一次。 (二)统计数据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表格,教师边说边出示统计表:现在把统计的数据填

找一名学生到前面主持:喜欢红色的同学请举手,台上的学生数出人数,下面的同学帮助确认这个同学数的对不对。确认后老师把数据填在统计表中。其余三种颜色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统计。 (三)观察统计结果 师:我们把统计的数据都填在统计表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四)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 1.全班共有()人。 指名说说怎样想的? 生:要想知道全班有多少人,就是把喜欢这四种颜色的人数全部合起来,2.喜欢()色的人数最多。 3.如果这个班订校服,选择()色合适。全校选这个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全校选蓝色做校服合适吗?这个问题多找几个同学说一说 生:全校选择这种颜色做校服不一定合适,因为全校学生不一定喜欢蓝色的最多,应该再调查其他班级同学喜欢什么颜色的人数最多,最后比较全校学生喜欢哪种颜色的人数最多,从而确定全校学生做哪种颜色的校服。 4.从这个表中,你还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自由提问题 (五)小结 通过刚才同学们自己的统计,确定了我们班最喜欢的颜色,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数据收集整理 三、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下面老师请你们用刚才学到的知识解决数学书第4页练习一的相关问题,你们敢挑战吗? 完成练习一的第1小题。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小组,并解决问题。 先调查,完成统计表后,再独立解决问题,最后汇报。 四、目标检测 师:同学们,今天学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交流: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统计的相关知识,知道在统计时要先收集数据,而收集数据有举手、起立、投票等很多方式,但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还知道收集完数据后将数据进行整理记录填入统计表中。统计表可以告诉我们很多信息,并帮助我们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开始学习简单的分类整理,初步了解了统计的含义。本课继续学习统计,以整理随机出现的简单数据为主要内容,并把经过整理的数据填进简单的统计表。在统计过程中,让学生学到一些比较容易的统计方法,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4篇) 本节课在教学时,总体感觉很顺畅,学生思维活跃 1、本课从实际生活情景引入,让学生产生疑问,从而引出百分数。 本课开始,设计了一个网上竞答:李斯同学答25题,对22题;张良同学答20题,对18题;刘清同学答50题,对46题,你觉得那位同学可以参加下一轮的比赛呢?学生开始了积极思考,说出了以下几种结果:“刘清,因为他答对的最多。”“张良,他答错的最少”“我比较正确率”。在学生否定了第一第二位同学的回答之后,我再和大家一起讨论第三位同学汇报的结果,自然引出如何比较正确率,转化为分母为100的分数的比较,在将这些分数改写成百分数的形式,学生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了百分数的含义。 2、通过课前收集百分数信息,课上汇报,主动去理解百分数的含义。 百分数的含义只有一句话,如果老师教给学生只要几分钟,但真正理解它还需要下翻功夫。因此,我想教给他们不如让他们自己来理解领悟。学生收集了很多信息,如“羊毛 70%”,“橙汁含量〉10%”等等,让他们说出含义之后再问学生,到底什么叫百分数?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自己总结,印象深刻,理解透彻。

《扇形统计图》的教学反思(九) 我上了一节“扇形统计图”,课后有如下反思: 成功之举 1、激发学生思维,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 课上我是通过提问发散性问题来激活学生思维。如:“从这幅图中你能想到什么”学生回答五花八门,多是肤浅的问题,但参与面很广。接着第二次提问:“从这幅图中你还能想到什么”学生的回答转向一些具体问题。如:“我们一般用圆表示--------。用扇形表示---------,扇形的大小表示——”等等。 2、促成情感目标的落实 如提问:“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公民你应该怎样去做。”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 败笔之处 1、有些题目讲的太快部分学生没有跟上,特别是第七张幻灯片中计算扇形B表示的人数和C表示公顷数时讲的不透彻。 2、没有掌握好时间,整节课前松后紧,以至于有点拖堂。 一、数学教学不能只凭经验 从经验中学习是每一个人天天都在做而且应当做的事情,然而经验本身的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就数学教学活动而言,单纯依赖经验教学实际上只是将教学实际当作一个操作性活动,即依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及反思《数积木》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及反思《数积木》 【活动目标】 1、在数积木的过程中,学习有序地观察和统计数量的方法。 2、能清晰地表达观察的内容,喜欢挑战空间逻辑游戏。 【活动准备】 正方体小积木;“积木房”图片若干;记录用纸和笔。 【活动过程】 一、话建筑,赢积木。 激趣:想不想造一幢喜欢的房子? 过渡:今天我们就用积木来造房子!每组的桌上有几块积木呀?够不够造一幢房子? 那就请你们就分成4组在数积木游戏中赢取更多的积木。 二、争回答,数积木。 (一)数数相同数量的积木房。 出题:我用积木造了4幢房子,请你们用好方法数一数,每幢房子各由几块积木建成的? 形式:将答案记录在记录纸上,呈现在每幢房子的下方,答对的为本组加上一块积木。 验证:移去屋顶,拆层演示 重点提问:房子有几层?每层有几块?一共有几块? 小结:数量相同的积木能造出不同的房子,只是有的积木被其他

积木挡住了,我们不容易发现,点数的时候我们可以一层一层的数清楚,不多数,也不漏数看不见的那些积木。 (二)找找躲起来的积木块。 出题:准备好了吗?请问这幢房子有几层?每一层有几块?共有几块积木建成? 重点:移去屋顶,拆层演示,帮助幼儿学会数隐藏起来的积木块。 小结:房子一层层往上造,如果上层有几块积木,那这些积木下一定也有几块积木 三、造房子,数“砖块”。 (一)造幢房子把分数。 重点:鼓励各组建造出点数上有难度(有多层、有重叠)的房屋集体点数时一层一层数清楚。 (二)学做小小建筑师。 要求:每队派一个代表挑选喜欢的图纸,用积木搭出与图中相同的房子,要造的又快又好! 重点观察:每组搭的房子是否与图纸上的一样,各组搭建、点数的方法。 验证:他们搭的房子与图纸上的一样吗?记录的对不对呢? 小结:虽然各队拿到的图纸看起来不一样,其实是同一幢房子从不同的角度拍出的照片,所以搭出的房子是相同的。 四、延伸。 小小建筑师们让我们回去建造更多独特的房子,考考你的好朋友

小班数学活动比较多、少教案反思

小班数学活动比较多、少教案反思小班数学活动比较多、少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学习运用并置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具体感知物体的多少,学习将一组物体并置对应摆放在另一组物体的下方或右方的技能,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比较多、少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并置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具体感知物体的多少。 2、学习将一组物体并置对应摆放在另一组物体的下方或右方的技能。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演示用教具:贴绒娃娃8个,猫7只,鱼6只。幼儿操作材料:盆子1只,8个娃娃的卡片1张,纸剪苹果7个,帽子7顶。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一)首先将8个娃娃排成竖行。 师:今天娃娃来到我们小一班作客,有多少娃娃呀?幼:许多。演示提问。

二、演示提问。 (一)将7只猫一一对应并置在娃娃右边图 师:她们养了许多猫,那娃娃和猫是不是一样多?幼:一样多(见图示) (二)启发幼儿说出娃娃多1个,猫少1只。 师: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才能使娃娃和猫变成一样多呢?(添1只猫或减少1个娃娃)娃娃要回家了,小朋友们和娃娃说:“再见”。 (三)启发幼儿说出猫多1只,鱼少1只,并想办法使猫和鱼的数量一样多。 师边演示边提问:请猫吃鱼了哦,1只猫吃1条鱼(将鱼一一对应并置在猫的右边,如图二)比一比猫和鱼是不是一样多?猫多1只,鱼少1只)怎样才能使猫和鱼变成一样多? 三、操作活动。 1、请小朋友把盆子中画有许多娃娃的卡片拿出,给娃娃分苹果,把苹果一个对一个地摆放在娃娃的下面,比一比,娃娃和苹果是不是一样多?幼:(不一样多。) 2、启发幼儿说出娃娃所1个,苹果少1个。用什么办法使娃娃和苹果一样多呢? 3、给娃娃戴帽子。1个娃娃戴1顶帽子,一个对一个地放在娃娃的上面,比一比,娃娃和帽子是不是一样多?(娃娃多,帽子少)怎样才能使它们变成一样多呢?(老师再给每个幼儿1顶纸剪的帽子)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与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与反思 让学生(含个体和群体)在课堂中“活”起来。要使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活”起来,小学数学教学应结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展开,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让课堂数学“活”起来,即让学生(含个体和群体)在课堂中“活”起来。要使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活”起来,不妨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将生活融入数学,让学生体味数学乐趣。实践表明,通过寻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有目的地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炼出来,再将数学知识回归生活,既能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又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这无疑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活力源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倍加注意:1、把生活

实例融入数学教学。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数学学习的大课堂。既要让学生感受到所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常见的,同时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一方面使学生有可能去进行思考和探索,另一方面又要使其感受到自身已有的局限性,从而处于一种想知而不得、欲罢而不能的心理状态,引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合教材,重组知识。2、把数学问题回归于现实生活。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理解。如:在教学完“相遇应用题”例题后,可问:“现实生活中,只有例题这一种行走的情况吗?”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列举出了现实生活中其它的一些合情合理的实际情况后,教师可让学生将提出的问题重新编成应用题,自己探究解决。只有真正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

大班数学活动谁最长公开课教案与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谁最长公开课教案与 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教幼儿继续学习自然测量,初步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教幼儿初步学会将测量的次数用记录的方式记录,并进行简单的统计。 活动重点:学习用种子测量铅笔的大致长度。 活动难点:幼儿理解种子(量具)的长短(或大小)与测量的结果有关。 活动准备:教具:用泡沫制成放大的铅笔、白云豆种子、花生种子各一; 学具:两种不同的种子若干白云豆、花生(选择种子时颗粒的大小要大致相同)、记录卡、记号笔、铅笔与幼儿人数相同; 幼儿已有测量的初步经验。 活动过程

一、探索 “看看桌上有什么?”(铅笔、白云豆、花生)“请你们拿一种种子来量一量这只铅笔的长,用多少种子表示铅笔的大致长度。”教师 析:通过让幼儿自由探索用种子来测量铅笔的大致的长度,给幼儿提供一个探索、交流 二、交流、讨论探索结果 (一)交流测量铅笔的方法 1、教师请2-3个用不同方法测量铅笔的幼儿大胆地将自己探索的方法告诉同伴; 2、组织、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刚才几位幼儿说的方法谁的最好,最正确; 3、得到幼儿的一致认可后,教师小结测量的方法:第一次测量的结束处,为第二次的开始点,依次接着量; 4、教师利用教具示范,教给幼儿正确测量铅笔的方法,量时白云豆的一头要对齐铅笔的最顶边,在白云豆的另一头用记号笔做记号(画一条短线,第二次量时要从记号开始节下去量)量完数一数,

铅笔的长有几个白云豆长,提醒幼儿用相同的方法用花生也能测量出铅笔的长度; 析:此时,教师充分调动幼儿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将自己的测量方法告诉同伴,既给幼儿提供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又为幼儿提供一个敢说、想说、会说的语言交流环境;教师的及时小结和正确的示范,把活动的重点在不经意的环境中教给了幼儿,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和本领。 (二)交流测量发现的问题 1、教师引导幼儿看一看,刚才用不同种子测量铅笔的长度,所用的种子数量是否一样多?同样的铅笔用不同的种子,结果怎不一样?是不是量错了?为什么? 2、引导幼儿用两种不同长度的种子测量铅笔长度; 3、体验量铅笔的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并让幼儿学习记录种子的数量,幼儿测量时,教师注意提醒幼儿一定将种子一头对齐铅笔的顶端,以及是否每一次测量结束处,开始第二次测量,并请幼儿

小班数学教案反思大全

小班数学教案反思大全 【篇一:小班数学教案及反思】 篇一: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及反思 花园王国 ——小班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会手口一致点 数物体,能说出总数。 2、引导幼儿根据花 篮上的数字,在花篮内装上相应数量的小花,尝试5以内的按数取物。 3、通过装花的游戏, 体验数学操作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春天背景图一张, 1只小鸟,2只小鸡,3只蝴蝶,4条小鱼,5朵小花,1—5的点卡; 2、三只礼品盒(内 有一个娃娃,二部小车,四本书); 3、幼儿人手一份1 -5的点卡。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师:我们宝宝都知 道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因为在春天里我们可以看到五颜六色的花,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看一看。 师:春天到了,花 园王国里的小动物都醒了,我们来看一看有谁?(出示背景图)天 上有1只小鸟,要求幼儿 手口一致地点数(1只),1只小鸟可以用点卡1表示。 2、小白兔也到草地上来做游戏了,数数有几只小白兔(2只),要求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2 只),2只小白兔可以用点卡2表示。 3、小蝴蝶也飞来了,

我们来数数有几只?(3只)。小蝴蝶的好朋友是谁呢?出示点卡2。 4、小鱼们游来了, 我们来数数有几条?(4条)。(出示点卡4) 5、花儿也开了,(师 出示花)我们来数数有几朵花,要求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5朵),它们的点卡好朋友呢?(出 示点卡5) 三、摸一摸。 出示三只礼品袋: “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礼物,我们来数数一共是多少份?会是什 么好东西呢?她说要请 小朋友上来摸一摸袋子里是什么?”。请个别幼儿上来触摸感知,其 余幼儿一起验证。 四、动一动。 春姑娘还准备了小 花篮,请你们装花送到花园王国去,你们想吗?但是春姑娘有要求的: 1、引出操作要求: (1)看看篮子上的数字是多少? (2)在花篮里放上 一样多的小花。 2、幼儿操作,师 观察指导。 3、检验操作情况。 (1)你的篮子要装 几朵花? (2)和全体听课老 师、幼儿一起帮忙检验。 (3)小结:一边贴 一边数,数到和数字一样你就装好花了。 五、活动延伸:我 们的教室里还有什么可以和点卡宝宝做朋友?请 你找一找,找到后把你手中的点卡宝宝和它们碰一碰做好朋友,并 且告诉它们,你们是点卡 宝宝几的好朋友。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与反思教学内容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与反思 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 快大茂镇中心小学:张玉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也就是说,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理解数学知识的含义。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小,集中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注意范围有限的特点,在教学《左右》时,我设计以游戏活动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建构知识。 案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教师出示小动物的头饰),你们想不想得到这些小动物的头饰?但是这些小动物们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它们说只要你能认真地倾听别人的发言、能大胆地提出问题或者解决别人提出的问题,它们就跟你们做好朋友。这一节课咱们就看看哪些同学能成为它们的好朋友。 2、对口令:大(小)前(后)大(小)、长(短)、高(矮)、胖(瘦)、前(后)、左(右)。 3、板书课题:左右

4、你常用你的右手做什么?左手做什么? 左右手能帮助我们做许多的事儿,它们俩个呀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找一找自己身上还有这样的好朋友吗? 二、感知自身的“左右”。 游戏一:听口令,做动作。 (1)每一桌右面的同学起立,坐着的同学来都监督、检查、判断他们做的动作是不是准确的,如果错了请你马上帮他改正过来。举起右手来,用右手摸右耳。举起左手来,用左手摸左腿。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 (2)请每一桌左面的同学起立,向右转,向左转。 游戏二:找邻居。 (1)介绍你座位的前面是哪个同学?后面是哪个同学?左边是哪个同学?右边是哪个同学? (2)摆一摆,说一说。(在桌子上摆尺子,书、橡皮、文具盒,并向同学介绍) 游戏三: 我做遥控器,孩子们当机器人,师生同台表演“机器人游戏”(感知左右) 游戏四:(1)“握握手跟你做好朋友”(感知左右的相对性)(2)走楼梯。 反思以上的教例,我觉得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进入,找自己身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1)

2014—2015学年度四年级上期数学教学反思 马集镇中心学校 ** 《大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大数的认识》教学反思本单元在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更大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掌握更大数的读写,并能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认识近似数。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四个部分:亿以内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读写、大数的改写以及近似数的认识。这一单元学生认识的数都是一些较大的数,学生在生活中接触比较少,但现在的学生聪明可爱,课外知识丰富,喜欢有挑战性的数据学教学内容,虽然这些大数更抽象,对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但他们非常乐于接受挑战。我在本单元的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创设情境,合作交流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的教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本单元的教学中,人口普查、土地面积、生产总值等数据,使学生的学习情趣高,学习氛围浓。对于数一数,我加强学生对数的意义的理解。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小方块,合作数小方块,给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十万在多大,一百万有多大,借助计数器掌握大数的数法,了解数的组成,加深对数的概念的理解,对于数位顺序,数位,数级,计数单位及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位数等知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体会、从而理解这些知识。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角的度量”是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这节课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学生学习这个知识常见的问题有二个:一是量角器的摆放,二是利用内外圈的刻度正确读出角的度数。针对学生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教师常常抱着习以为常的心态,要求在熟记量角“点重合、边重合、读刻度”的三大步骤的前提下,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技能训练。在教学角的度量中,觉得学生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中下层的学生,掌握的较难,在课前,我也预设到了这节课学生的难度,但是课上了以后还是不尽人意,如量角器的度数分内圈和外圈,学生看量角器时,不论角的一边对的是哪一圈的“0”刻度线,他们习惯看的是外圈的度数;有的即使外圈内圈看对了,但是在读刻度的时候,有时把四十几读成五十几,从哪边读过来在他们的头脑中比较模糊。我认为主要在于: 首先是教具量角器与学生的量角器有所不同,教具是木头做的,中心点与零刻度线找起来在黑板上看不清,不能给学生以很好的示范;其次是学生对角的大小概念也不是很清楚,往哪个方向读数容易受错觉指引,再加上有两排数据,有时分不清到底看哪一排,除了零刻度线没找准外,视觉上产生的错觉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另外,四年级的学生看到的只是一个静态的、完整的角,还没有认识到角是由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而成,量角为什么要“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另边看刻度”,对于角的旋转过程、方向没有建立表象,加以认识,自然读度数也就茫茫然,弄不明白什么情况下看外刻度线或内刻度线,尽管总结出量角方法,学生仍是不知所措。实践证明,学生对文字的理解与把握远远逊于对形象的记忆。尽管也有教师的示范,但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仍然太抽象。 如何让学生能够正确地学会量角,掌握量角器的用法呢?我改变了策略,除了指名上来量角,集体指正方法以外,安排四人小组互相学习量角方法,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动手量,看看别人是怎么量的,会的同学教教不会的同学。还有,让学生全面认识量角器的构造和如何指导学生量角的方法的前提是,要让学生参与到对量角器的产生过程(知识的源头)中去,不能只让学生对量角器的认识停留在中心点、内外圈、零刻度线、刻度等一些标志性的静止状态,而无法用思维的连续性去指导量角行为的连贯性,“量角器为何能量角”这一问题解决了也就突破了量角这个难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是在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基础上安排的。这样安排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整数乘法的笔算能力,为以后进步学习乘法计算打好基础。 教学时先复习已有知识,帮助学生知识复苏,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尝试练

大班数学教案《单数和双数》含反思

大班数学教案《单数和双数》含反思 大班数学教案《单数和双数》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激发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通过游戏让幼儿进一步区别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数学《单数和双数》含反思教案吧。 设计意图: 单数和双数是上学期大班作业本上的内容,但是当时只是让幼儿用点数表示相应的数字而没有深入。奇数和偶数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生活中一般叫做单数、双数),但在教材中只有很少的一点内容。单数和双数有哪些性质?学习单数和双数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呢?教材中并没有涉及到。为了让幼儿对单数和双数有更深的了解,扩大一下知识面,我想有必要进行一下补充。因此设计了《单数和双数》这一节数学活动课。如何将枯燥的数学活动融入孩子的生活,激发孩子对数学活动的兴趣,让孩子通过自己的亲身经验来感受单双数的概念,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是本次活动设计的主导。让幼儿在游戏的情景中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初步体验,感受单双数,理解单双数的含义。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让幼儿进一步区别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 2、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数卡1-10(大的两份,小的两份);单数、双数字卡一份。 2、分别画有1-10个花蜜桶的卡片20张;彩色花20朵。 3、小红旗标志20枚;花泥两块。 4、小蜜蜂的胸饰一个。 5、蜜蜂音乐、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蜜蜂采蜜师:小蜜蜂们,今天的天气真不错,让我们去花园里玩吧!(蜜蜂音乐起,幼儿学教师做蜜蜂飞舞的动作。) 2、师:哇!好漂亮的花朵啊,让我们采些花蜜吧!记住每只小蜜蜂只能采一朵花哦!(幼儿分别采到花蜜后,教师带幼儿坐到位置上) 二、介绍”单数”和”双数”的概念 1、师:我发现小蜜蜂们都采了好多的花蜜,现在请你们先检查一下自己都采了几桶花蜜呢? 2、那么请采了一桶花蜜的小蜜蜂把花蜜送到我这里来。一桶花蜜我们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教师将幼儿送上来的花蜜桶按1-10的顺序摆放成一排,同时出示相应的数字卡片置于上方,剩余的花蜜桶均按此方法进行,可2-3个小朋友一起送。中间

小班数学教案《对应》含反思

小班数学教案《对应》含反思 小班数学教案《对应》含反思1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较为感性的活动。一是以小动物盖房子,引出课题。引导幼儿学习一一对应,对于幼儿而言,通过对比的方法更容易发现两个物品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在活动中让幼儿做对应的操作。二是感知一一对应的关系,教师提供给幼儿诱发对应性的材料,如狗和骨头(即两种材料之间有内在联系)。容易使幼儿进行一一对应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形成了一一对应的意识。 教材分析: 本课是幼儿园小班一节数学领域的课,幼儿对动物本身很感兴趣。所以本活动的主要是为幼儿提供观察、探索、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幼儿的兴趣转移到对活动中出现的一一对应的兴趣上,从而引发进一步探索的愿望。 设计思路: 一、情境导入引出主题 二、出示图卡师幼互动 三、趣味游戏巩固知识 四、动手操作活动延伸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物体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 2、在操作及游戏活动中,感受对应的关系。 3、乐于参与集体游戏活动。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大象、牛、兔子、刺猬、猫、木头、小狗、骨头、点图卡。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出主题 1、出示”小狗”导入。

师:今天小狗家要造房子,可是盖新房子要用很多的木头,(在黑板上出示木头随意排列),小狗自己搬不动怎么办呢? 师:小狗请来了好多小伙伴来帮忙,让我们看看都有谁吧?(刺猬、小花猫、小兔子、牛、大象) 小结:小狗请来了好多小伙伴来帮忙 二、出示图卡师幼互动 1、师:小狗请来了力气最小的小刺猬来帮忙,一个刺猬一根木头,木头太多了,小刺猬太慢了 2、师:小狗请来了二只小花猫来帮忙,二只小花猫二根木头,木头太多了,小花猫太慢了 3、师:小狗又请来了三只小兔子来帮忙,三只小兔子三根木头,木头太多了,小兔子累坏了 4、师:小狗又请来了四只牛来帮忙,四只牛四根木头,木头太多了,牛也累坏了 5、师:小狗又请来了力气最大的大象来帮忙,五头大象五根木头,终于所有的’木头都搬运完了,小狗的房子盖好了 小结:好多小动物来帮忙,小狗的房子终于盖好了 三、趣味游戏巩固知识 1、小狗家族邀请小伙伴吃骨头了,但是每一只小狗只能吃一个骨头 2、教师出示一只小狗,请幼儿对应的拿一个狗骨头,出示二只小狗,请幼儿对应的拿二个狗骨头,出示三只小狗,请幼儿对应的拿三个狗骨头小结:小朋友真棒 四、动手操作活动延伸 1、出示操作用具,讲解操作要求 2、师:依次给小狗找到对应的骨头 小结:小朋友真棒,每一只小狗都有自己的狗骨头了 教学反思: 上完后,自我感觉良好,至少是按照自己的设计顺利的完成了!上完后才发现,还是自己的功底太薄,对这一数学思想的领悟远远不够。周主任说得非常有道理,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及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及反思教师要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强调合作学习不是不要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应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基础,合作学习应是独立思考的补充和发挥。多数学习能通过独立思考解决的问题,就没必要组织合作学习。本文是品才网小编精心收集的小学数学案例分析,仅供参考!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及反思范文1、《带分数乘法》教学片断: ⒈学生根据应用题“草坪长5米,宽2米,求草坪的面积。”列出算式:5×2 ⒉算式一出现,教师就立即组织四人小组交流算法。 其中一个组,在小组交流时,由于三位同学还没有想出方法,整个合作过程只好由一位同学讲了三种方法:①(5+)×(2+) ②×③×,其他同学拍手叫好而告终。 请你根据上述教学片断进行反思(主要从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层面分析)。 答:以上现象是教师在使用小组合作时经常出现的一种问题。就是没有处理好小组合作和独立思考的关系。教师要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强调合作学习不是不要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应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基础,合作学习应是独立思考的补充和发挥。多数学习能通过独立思考解决的

问题,就没必要组织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应远远超过独立学习的结果。当然,宜独宜合,应和教学情景、学生实际结合,择善而用,才能日臻完美。我们在设计学生合作学习时,能否认真的思考以下三个问题:学生在合作交流前,你让学生经历过独立思考吗?学生在合作交流时,他们有充分的时空吗?学生在合作交流时,有否进行明确的角色分工呢? 2、记得那是一节顺利而精彩的课,上课内容是“分数的意义”。在课的结尾,教者没有安排学生围绕知识点去小结,而是让学生在小组内、班里用分数表述一下自己这节课的学习情绪。令人难忘的是有一位学生在小组里的表述:“我把整节课的学习情绪看成单位‘1’,高兴的占了3份,即3/4高兴,遗憾的占了一份,即1/4遗憾。因为面对这么多的老师听课,我们班的同学一个个都正确地回答了老师的提问,展示了我们班的风采,为班级争了光,我为我们班而自豪,感到十分高兴。我之所以遗憾,是因为整堂课我一直认真思考,积极举手,许多问题又不难,但老师没有给我一次机会,我感到很遗憾……” 下课后我找到这位同学了解情况: 问:小朋友,你知道老师为什么没让你发言吗? 答:老师有可能没有看到我举手,也有可能怕我回答不准确吧,因为数学这门课我学得不太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