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渊明读山海经)doc

桃渊明读山海经)doc
桃渊明读山海经)doc

陶渊明读《山海经》写《桃花源记》

【主题词】陶渊明《读〈山海经〉》酉阳上古神话桃花源记

重庆市巴渝文化研究院田景和

陶渊明所《读〈山海经〉》乃是中国最早的上古神话之书,而不是汉魏之后所出现的“仙家故事”类书籍。学术界通常认为, 神话是一个民族关于创世之初天地开辟、万物起源及种种自然现象的天才猜测和伟大传说。但是,根据最新研究发现,所谓神话故事内容并不是所谓天才的猜想,而是上古祖先们关于历史的变异传承。大多是在“殷商王朝”取代“大夏王朝”之后出现的记录历史的特别文化现象;体现的是后人对上古祖先在其原始时期历史族源的追述与传承衍生而出的特别载体;造作者多为研习传承华夏本土文化的道家方士(南北都有), 尤以长于南方的饱学之士居多。内容也通常是根据道家历史记载与民间传说(以长江巴蜀历史文化为主体),在回避当朝政权统治者不同观点的前提下,只好把真正的大夏及大夏以前的上古祖先历史文化,通过“朦太奇”的模糊手法,与有关神仙们种种修道炼丹和长生不死的奇行异迹互相参杂混为一谈而得以巧妙传承。

陶渊明读《山海经》所写十三首诗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为什么说《桃花源记》缘自于《山海经》的上古神话故事?陶渊明为什么要写《桃花源记》而不是写《梨花源记》《菊花源记》《桂花源记》?其写作《桃花源记》的历史背景与思想基础是什么?传说中的“桃花源”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历史密码?为什么说酉阳“桃花源”就是陶渊明笔下所描述的“世界外桃源”?为什么说酉阳《桃花源记》的桃花源就是中国古代“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女娲氏的真正故乡——华夏的文明之源?这些问题如果不搞清楚,我们就无法解迷“桃花源”的真正历史渊源;那么,我们就是拥有“桃花源”璞玉般的珍贵实物与自然资源,也仍然无法擦亮和打磨出自己的优势文化品牌!也就跳不出湖南“桃花源”、江西“桃花源”、山西“桃花源”、河北“桃花源”所谓“陶翁假想”的历史误区!同时,中华之寻源工程就不会找到真正的源头——因为,有大量的最新发掘研究成果表明:唯有酉阳“桃花源”才是华夏民族历史文明有零星记载的真正源头!

本以文史互证,结合诗人陶渊明的时代背景与思想情感,对其《读〈山海经〉》之十三首诗篇进行逐一解析,感悟组诗在浓厚的神话色彩掩盖下,诗人刻意对上古人文无限推崇以及对政治混乱没落和现实社会的质疑与批判,充分表达了诗人内心所崇尚的理想社会与政治主见。他之所以写作《桃花源记》,正是作者对当时社会混乱人性堕落数典忘祖等诸多问题深恶痛绝的另类追求与表达,正是作者根据《山海经》神话故事里关于上古祖先们生存环境的真实写照与心灵寄托。

所作十三首诗中,前面七首均从正面着笔, 在诗中借美丽的神话世界寄寓对理想的天道与人君关系、理想的王朝政治、理想的社会模式、理想的士大夫人格修养与价值取向等的描绘与期望;第八首是组诗从美好的神话领域过渡到惨烈之现实之中的一个转折;从第九首始,采用古典与今典结合的双重象征手法, 通过悲悼怀想上古神话中的悲剧英雄, 表述诗人对晋宋换代之际史事人物的强烈感喟, 并展现内心独有的道义原则与批判精神,最后一首以“帝者慎用才”作结, 最深刻地揭示了组诗的政治主题。同时,也

为其写作《桃花源记》、以充分表达诗人对上古先祖仙境圣地理想社会十分向往之情,奠定了创作素材与思想基础。

诗人对《山海经》《搜神记》《穆天子传奇》等古籍等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研究与解读,发现并掌握了许多关于祖先历史的文化信息。因此,产生了对祖先门生活在没有欺诈没有斗争的美好环境时代充满了敬畏与向往;诗人欣然所至,根据相关历史文献对上古祖先生活在武陵万山之中的零星记载,结合上古神话有关“太嗥伏羲氏”与“世外桃源”的故事传说,本着批评当朝不知族源、不敬祖先、不讲道义、数典忘祖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观念,经过想象与加工而作《桃花源记》,基本复活了诗人心中无比向往的“人间仙境”“世外桃源”、不知秦汉、无论魏晋、武陵人诚信和睦“道法自然”的生活场境。一如战国时代的士大夫屈原写作《天问》的目的一样,也是对华夏上古历史文化又一次真正的深刻反省、探讨与梳理。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陶渊明读《山海经》作十三首诗,会有哪些具体内容与桃花源的历史秘密互相关连:

读山海经诗十三首其二

玉台凌霞秀。王母怡妙颜。天地共俱生。不知几何年。灵化无穷已。馆宇非一山。高酣发新谣。宁效俗中言。

此篇意境:

该诗所提之人事,正是《三海经》神话中有关“天宫玉皇”以及“瑶池王母”与天地共生、与日月同寿,生活在“赤县神州”“银河天庭”的神人故事;神话中的“玉皇大帝”实际上是“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的化身,“王母娘娘”也是“九(酉)神女”华胥氏及女娲的化身;他们都是居住在“太古桃源”(桃花源)之西山玉柱峰与大酉山的“瑶池”一带,长生不老。

可是,历史不知道过了多少年代,关于他们的故事与灵魂已经不知去向。人们东传西说,南仿北效,你争我夺,官方为了维护自己的皇权统治大都是造谣乱说,我宁愿相信民间的故事流传。

读山海经诗十三首其三

迢递槐江岭。是谓玄圃丘。西南望昆墟。光气难与俦。亭亭明玕照。落落清瑶流。恨不及周穆。托乘一来游。

此篇意境:

诗人对上古祖先文化的推崇与惋惜之情露:无论是“槐江岭”,还是“玄圃丘”,或者是西边的“昆仑之墟”;祖先远去,时光流逝,无法挽回;朗朗乾坤,明月依旧存在,可江山改移,人心变坏。最羡慕那周穆王,喜好游山玩水,曾在昆仑之墟(歪传)与西王母有幸一会;而关于王母蟠桃园(桃花源)之地,那“天庭圣地”蟠桃盛宴”——盘古太嗥文化圣宴,我无缘参加,现在只能托梦一游啊。

读山海经诗十三首其四

丹木生何许。乃在密山阳。黄花复朱实。食之寿命长。白玉凝素液。瑾瑜发奇光。岂伊君子宝。见重我轩黄。

此篇意境:

诗人对《山海经》神话故事的认识,自然有些萌萌糟糟;但却心有灵犀;想象中关于“长生不老丹”神奇功效的传说,包括轩辕皇帝缙云炼丹之事,反复袅袅在目。

读山海经诗十三首其五

翩翩三青鸟。毛色奇可怜。朝为王母使。暮归三危山。我欲因此鸟。具向王母言。在世无所须。惟酒与长年。

此篇意境:

阐明了诗人对代表上古祖先历史文化早已被后人争夺得七零八落的现状表示了极大的同情;这些曾经美丽动人但早已失去了辉煌的“三青鸟”(凤凰的化身及“三皇文化”),过去曾经代表女娲始祖及王母娘娘的形象,后来却被虏到了十分危险的“三危山”一带而饱受践踏。诗人想把自己了解的真实情况向王母汇报汇报,说“这个世界已经不在乎也不知道不需要上古文化了”;可是,又不知道如何达到天庭瑶池,所以,每一天都只能以“酒”消愁,为“酉”而叹!无可奈何!

读山海经诗十三首其六

逍遥芜皋上。杳然望扶木。洪柯百万寻。森散覆旸谷。灵人侍丹池。朝朝为日浴。神景一登天。何幽不见烛。

此篇意境:

令人敬仰的始祖太嗥付羲氏,现在已经不再安然逍遥,只有望着变异的扶桑之桃木(象征社稷江山——桃花源的化身)黯然失语,传统的美德尽失本分,祖先的历史文化已经被当朝的乱臣给糟蹋得不成体统。而真正了解历史尊重先贤之人,却只能等待着社会次序的好转,期盼人们能够过上真正的充满阳光的好日子,像神仙一样快乐的生活。可是,这样的美好日子什么时后才能重新回到现实中来哦。

读山海经诗十三首其七

粲粲三株树。寄生赤水阴。亭亭凌风浸。八干共成林。灵凤抚云舞。神鸾调玉音。虽非世上宝。爰得王母心。

此篇意境:

供神仙们用以“上天入地”的桃木神树,如今已经隐蔽地归宿寄生于丹水(水银河)的暗处,随便地被后人胡乱编造和糟蹋篡改,已经面目全非,无法完整地流传后世了。尽管华胥氏女娲等一如凤凰鸾鸟般美丽动人,后人却不董得如何尊重与学习,只有蟠桃园(桃花源)王母娘娘心理喜欢着她们,并与她们和睦相处,心心相映。

读山海经诗十三首其九

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俱至虞渊下。似若无胜负。神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余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後。

此篇意境:

历史已经过去了无数的年代,作为太嗥伏羲氏的后代,夸父已经不知道自己的祖先

太嗥伏羲氏女娲氏究竟出生成长于何处了。但他是一位孝顺长辈祖尊重历史传统的伟人,为了重新找到自己祖先的真正出处,他决心踏遍千山万水也要实现自己“认祖归宗”开宗寻源的愿望。于是,他冒着烈日酷暑,爬山涉水,踏遍了整个黄河流域,也没有找到关于自己祖先的真正历史遗迹;最后,他竟然郁闷不乐含恨离开了人世,而他“认祖归宗”的愿望最终随着他丢下的拐杖,神奇地化成了他梦想里寄托的祖居之地——桃花源。他的伟大义举,为后人继续寻源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鼓励。

读山海经诗十三首其十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无干戚。猛志故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晨讵可待。

此篇意境:

居住在西山盘桃源的炎帝千金女娃,作为祖先文化的代表性人物,在不幸被代表外族文化的“东海”淹没取代之后,内心十分的不服气,变身为一只神鸟精卫(化身凤凰),继续勇敢地不屈不饶地宣传着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刑天想战胜代并取代“天帝的权威(代表祖先文化)”,最终却惨遭失败;但他照样不屈不饶,血战到底。

刑天与精卫都是古代的不同思想的英雄人物,为了自己的各自的信仰,即使牺牲生命也再所不惜。只是他们空有一腔热血,再好的心愿都不过是不可期待的幻想而已。

读山海经诗十三首其十一

臣猾肆威暴。钦駓违帝旨。窫窳强能变。祖江遂独死。明明上天鉴。为恶不可履。长枯固已剧。鸡鹗岂足恃。

此篇意境:

奸臣当道,朝纲败坏,忤逆负贰,违抗圣旨,毁掉了老祖宗太嗥伏羲氏的灵位,封杀了祖先优秀的传统文化,另立门户,篡权夺位。但苍天有眼,罪恶之人总会遭到历史的惩罚,触犯天条的事千万不要去做。因为优秀的上古历史文化是永远也不会被完全毁灭,仍然会顽强地流传了来。虽然盘桃古树(表示祖先文化)枯了又荣,荣了又枯,枯了又荣,历史就象变戏法一样,不断地改朝换代,那些鸡鸣狗盗之人并不可怕。

读山海经诗十三首其十三

岩岩显朝市。帝者慎用才。何以废共鲧。重华为之来。仲父献诚言。姜公乃见猜。临没告饥渴。当复何及哉。

此篇意境:

社稷朝纲,事关国家兴旺,百姓安居乐业,当皇帝的应该知仁善任,千万不能认人为亲。为什么共工与鲧都要被残酷的杀掉?难道盛世繁华的日子因此就来了吗?虽然仲佰进献的都是有根有据的忠言实话,姜太公却仍然怀疑不信不听不依。社会已经混乱不堪,到处都是饥荒的难民。要恢复到没有争斗、没有暴政、人民安居乐业的上古桃源社会,那已经是遥不可及的事了。

总之,从以上所列几篇诗词的意境中,我们可以肯定地认为:陶渊明由于对现实社会朝纲混乱、道德沦陷、违背祖训、不忠不孝的局面失去了信心,在被迫隐退田园之后,更加向往《山海经》等古书里记载的关于上古贤达明君祖先们创造的公平快乐的生活环境;这些上古史书里所讲的神话故事,包括华胥氏、太嗥伏羲氏、女娲、嫦娥等仙家们大多是居住在所谓“西山、灵山、桃都、幽都、赤县、瑶池、丹穴山、巫载国、不

周山、华胥神国、圣人巨迹”等地方;这个地方就叫盘古桃源或者桃花源,大概位置就在神秘莫测的古武陵郡一带;因此,他就根据自己对上古历史古书的研究与认识,最终把上古祖先们的理想家园还原于武陵之《桃花源记》——酉阳桃花源。

事实上,除了《山海经》和《穆天子传》以外,如《老子》《庄子》《六经》《楚词》《离骚》《天问》等等这类“异书”“奇书”“史书”均乃诗人深为喜好之古籍,在博物求知、探索宇宙时空和摆脱污浊现实等方面, 始终都给诗人内心以某种安慰和支持, 使其精神徜徉于神奇的山海、女神、周王等故事之间, 于古人的一次又一次神交,对照无奈而污浊的现实社会,使作者的心情充满了愤懑与忧虑。纵观全组诗篇, 可感悟诗人是利用对远古神话传说的描写渲染, 意在提炼表达出自己一种历史溯源的价

值观和他对当局的失望情绪。所以,他把自己的所有希望与感情都寄托在了尊重和追忆祖先历史文化、最终落实在《桃花源记》的理想境界之中。

下面再让我们来简单分析一首桃花源诗词的深刻内涵: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迹浸复湮,来迳遂芜废;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馀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谆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

注释:上文所描述的人文环境,正是《桃花源记》故事的另外一种文学表达形式;但其文章的立意更高,含义更深。文中所描述的地方,应该肯定就是今天酉阳县的桃花源。其中“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馀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谆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等八句话,尤其让人回味无穷。

意思是说:这个地方虽然没有记录自己历史历法的文章书籍,但是,一年四季,农忙农闲自成规律;人们和谐相处,诚实守信,怡然自得,并不需要多少聪明与智慧。这个神秘的地方不知道隐藏多少个年代,今天却向外面敞开了它的神秘面纱;无论外面产生了什么样不同的变化,而它却始终保持和传承着自己的古风。原来外面的历史文化已经被人们改变和忘记了它的本源,与这里的源头文化有了很大的差异。而这里的人,可以在一瞬间消失躲藏到十分隐蔽的洞穴里去,你就很难找到他们。

“旋复还幽蔽”所描写的环境,大概就是指我们今天在桃花源内新发现的“太昊洞”。即:这里的人,可以在一瞬间消失躲藏到十分隐蔽的洞穴(太昊洞)里去,你就很难找到他们了。

综上所述:酉阳“桃花源”不仅是世界上唯一的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的原型,更是中国历史上关于“桃花源”名称来历的原始唯一出处。“桃花源”正是反切和打开华夏上古长江历史文明的一扇天窗!

(2009年8月14日重庆)

附:关于历代圣贤及现代研究成果如下。

现就历史上各个时代有关酉阳及桃花源的重要人文事件,再作如下简单的罗列:1、桃花源:

桃——太昊(tao)的叠音。花——(女娲)娲(wa)的叠音。即后人根据远古祖先(伏羲女娲)太昊时代的自然崇拜、生殖崇拜等无拘无束、开放快活的生活方式,结合桃花美丽的本色,以及桃花源洞犹如一颗巨大的桃子形状而得名“桃洞、桃屋、桃都”——并创造性的提出了“桃花源”的完美概念,以此来表示对后人对祖先文化的向往与传承!

“桃花源”作为远古人类良好生存环境的代表性洞穴(九溪十八洞之一),也一直成为后人追寻自由快乐生活的一个美丽梦境;在那里既没有战争也没有灾难,还能得到老祖宗的神灵保佑,当然会时刻让饱受困难人们的羡慕神往与世代追捧!

2、史前考古

8000年左右,后人类时代,巴渝酉水流域生活着一个叫酉的母系原始部落;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他们先后走出洞穴(大酉二酉),并发明钻木取火、建设混泥土茅屋、创造大易、太极、八卦、六峜、龙图、象形文字,驯服野猪家养、采盐、炼丹、纺织、农耕、烧炭、冶金(因炼丹而炼青铜、生铁)等。

直到4000年前的唐尧时代,禹划一州为九州之后,巴渝酉水文化渐渐毁于战争;人类起始文明——酉水文明,被神话之后大量移植全国各地,尤其是黄河流域;但是巴渝远古文化并未消失,至今乃有大量的(酉阳考古、巫山考古、涪陵考古、三星堆考古、金沙考古等)文化文物信息遗存……。“酉阳——酉者,万物之老也”是不可逾越的时空概念!

因此,酉阳桃花源正是被历史误传并神话了数千年的华夏文明之源——“太古桃源!

3、历史文化的移植高手——孔子

《论语?子罕篇》:孔子一生对凤凰企盼甚殷,感叹“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孔子因为不能真正了解祖先文化而蹉跎叹息!但是,他却把他所知道的上古历史文化包括地理名称,几乎统统都移植到了山东河南以他的家乡为中心的黄河流域及东海渤海一带。乃至于造就了众多的历史迷案。

《孔子家语》: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温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民之财兮——孔子的意思是说:得到南方(祖先留下的巫、道文化)人的指导,我们的人民就会过上温饱的生活,就会发家发财!可见,孔子时代,南方的文化影响力仍然很大。

4、屈原《天问》——探索古代(酉阳)巫巴文化秘密

战国时代楚国的士大夫(文官)。出生在巴楚交界的秭归(原属于古巴国范围,继被楚国占有之后再被秦国统一)。《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灵均正是“廪君”的叠音;“廪君”乃早期巴国的首领,屈原先人根据皇历沿袭“廪君”之音而赐名,可见“屈原实为巴人之后。“屈原”身为巴人,在家乡成为楚国领地之后,即在楚国为官;但见楚王朝以及周边其他国家各自为政,自立山头,任意篡改祖先传统文化,根本不尊重历史,一切为权利所用……屈原不愿同化,被楚王室一再打压甚至流放异乡;在秦国灭掉楚国以后,屈原更加悲观,作为古代巴文化的传承人,他认为:祖先文化被后人随便误传如同“臣不忠君”“子不孝父”——是导至人性混乱、互不认同、互相争斗的矛盾根源;人们在互相不认同的前提下便开始了互不信赖的争斗,从而导至社会诚信缺失、道德沦陷、人心混乱、祸害家国、遗患无穷(争夺父母祖先遗产直到今天还是如此盛行)。在他坚持反对不忠不孝不伦不类的现行政府(当然还有其他原因)而遭到楚王室迫害流放之后,他只能用笔为武器,勇敢的写作了《楚词》、《离骚》、《九歌》、《天问》等对现实不满和纪录祖先文化的大量文章!其运用的诗文格式几乎都是“武陵山区”以古酉阳为中心“下里巴人”的民间山歌——竹枝词;而书写的内容也是以“巫”文化为载体的思想表达,为后人研究祖先的巫术文化与楚国文化提供了宝贵的信息!更为后人树立了追求民主、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尊重祖先、热爱家乡、忠于祖国的光辉典范!所以,后人为了记念屈原追寻祖先文化的顽强表现,以吃棕(宗)子、划龙(龙祖)船的形式来表达对他的敬重与怀念。

5、司马迁:

一位比较严慎的历史学家。但是,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后,上古留下可供参考的典籍已经十分稀少了,再加上封建时代皇帝‘金口玉牙’,司马迁不可能不受干扰;所以,他的《史记》关于上古历史的记载有很多概念性的错误:伏羲文化本来发源于长江流域,当然会对皇帝所谓正统“黄河文明起源说”的直接威胁;所以他干脆不予纪录……甚至断章取义,去掉了5000年以前的历史——他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疑问!

6、曹丕作诗与“长生不老丹”

“西山一何高,高高殊无极。上有两仙童,不饮亦不食。与我一丸药,光耀有五色。服药四五日,身体生羽翼。轻举乘浮云,倏忽行万亿。流览观四海,茫茫非所识。彭祖称七百,悠悠安可原?老聃适西戎,于今竟不还。王乔假虚辞,赤松垂空言。达人识真伪,愚夫好妄传。追念往古事,愤愤千万端。百家多迂怪,圣道我所观。”

曹丕在此诗中是借言神仙之事而阐明了自己对上古历史独到见解。

他这里的“西山”正是“精卫填海”故事里的所谓“西山”——祖山(或称大酉山、不周山、盘桃源、桃花源、赤县神州等)

解析:传说的西山——祖山,高高在上,无人能极;山上有太嗥女娲两位仙人,不吃不喝,长生不老。仿佛之间,他们也传给了我“长生不老丹”之术,包括“智、信、仁、勇、义”的为人之道。我通过深入学习,增长了不少知识,对上古的王道也有相当的了解。可是,当我回到现实的生活之中,一切又都模糊难辨,真假不识。伟大的彭老祖先具说活了七百多年,现在有谁还能知道他的情况?圣人老子传道西行,誉满天下,现在

又有谁还会在意他的经道?现在社会上流行的是虚情假意,大话空话,华而不实。只有那些真正的贤达之人,才能辨别真伪,去伪存真;而那些愚蠢的顽夫劣士,最擅长的就是胡说八道,以假乱真。唉!追寻千古往事,简直是争端四起,混乱不堪,千头百绪。百家之书多记载迂腐不切事理的言行,对这些我是不相信的,我只读记载尧、舜、文、武等圣人之道的书。

诗人的思想观念,在这里鲜明地表现了出来。也就是说:作为世居中原黄河流域一代豪杰曹操的儿子曹丕,在三国时代就通过研究考证,十分肯定了上古王道历史的万端杂存,众说纷纭,一片混乱,不知所终。对此,他亦无可奈何,只能坚持学习一些他认为比较正规的历史王道知识。

朱嘉征曾对此评论说: “《折杨柳》歌‘西山’,明王道也。道术之广崇,不止求长生一事。可破秦皇之惑,汉武之悔矣。

注释:“西山”不仅是“王道”所存,道术所在,也不仅仅是可以得到“长生不老丹”的地方;真正地认识了“西山”的本来面目,则可以解开秦始皇寻找上古祖先王道未果之困惑,以及帮助汉武帝刘邦找到祖先——人首蛇身的女娲而不再后悔终身。

古“西山”——今酉阳县城之西山,玉柱峰之“圣人迹”下的“盘古桃源”。这里正是包括夸父、屈原、秦始皇、刘邦、曹丕、陶渊明、段成式、孔尚任、闻一多、郭沫若等历代先贤们,由于历史的局限而不可能找到的“华胥神国”——太嗥伏羲女娲生活创世的真正(桃屋、桃洞、桃宫、桃都、天宫)家园。

7、饱读史书陶渊明与桃花源(东晋约365-427)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

陶渊明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山海经》等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从少年时的“猛志逸四海”,到老年时的“猛志固常在”,始终对世事没有淡忘。他传世的名篇《桃花源记》,正是他对如同上古原始时代的那种人们自食其力、友好相处、没有种种现实中的纷扰与贫困的“怡然有余乐”社会的憧憬。

8、南阳高士刘子骥与桃花源(东晋约370-430):

古代名篇《桃花源记》的结尾说:“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并非陶渊明虚构之幻境,所描写的应该是他

从史书中了解到的关于上古人类生存的某个重要的地方。而且文章中的刘子骥确有其人。那么,刘子骥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晋书·列传六十四·刘麟之传》载:刘麟之,字子骥,南阳安众人,祖先是西汉宗室,被封为安众侯,后代遂定居于此。由于东晋时各种社会矛盾极其尖锐复杂,以致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再加上人才录用晋升,全凭门第家世,因此像陶渊明这样的有真才实学的人也是三次出仕,三次归隐。刘子骥根本就无意于奔走仕途,他远离尘世,过着隐逸的生活。“好游山泽,志存遁逸。”“车骑将军桓冲闻其名,请为长史,驎之固辞不受。”

传记还记载:(刘子骥)“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囷(谷囤),一囷闭,一囷开,水深广不得过。欲还,失道,遇伐弓人,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困中皆仙灵方药诸杂物,驎之欲更寻索,终不复知处也。”

刘子骥与陶潜是同时代人,二人情趣相近,故《晋书》把他们同列入《隐逸传》中,推测两人较熟悉,在陶渊明写了《桃花源记》之后,刘子骥十分相信陶渊明的说法;于是,欣然前往寻找心目中的“太古桃源”想看个究竟——而能够让“高士”动心的去处,一定不是平常的什么美丽风景那么简单!那个“桃花源”一定就是人们苦苦寻找的上古祖先的真正家园!

车骑将军桓冲请刘子骥为长史不受,桓冲就到了刘子骥的家里,当时刘子骥正在桑林中劳作,桓冲的部下前来报信,刘子骥却一本正经地说:“使君既枉驾光临,宜先诣家君。”桓冲非常惭愧,就去拜望刘子骥的父亲。其父派人去找,刘子骥才回来。刘子骥留桓冲在家吃饭,只用“浊酒蔬菜供宾”,桓冲的部下专门为刘子骥斟酒。桓冲在他家待到黄昏.刘子骥最终也没有答应出仕。难怪陶渊明说他是“高尚士也”。

9、太常少卿段成式与《酉阳杂俎》(唐代约803~863年):

唐代文学家,字柯古,临淄人。系唐朝开国功臣段志玄裔孙。会昌三年(843),为秘书省校书郎,精研苦学秘阁书籍,累迁尚书郎、吉州刺史。大中七年(853)归京,官至太常少卿,咸通初年,出为江州刺史。免官后寓居襄阳,与温飞卿、余知古、韦蟾、周繇等时相唱和。咸通四年(863)六月卒。博闻强记,能诗善文,在文坛上与李商隐、温庭筠齐名。因三人均排行十六,故时人号其诗为“三十六体”。一生著述甚多,有《酉阳杂俎》20卷、《续杂俎》10卷、《卢陵官下记》20卷、《汉上题襟集》3卷、《鸠异》1卷、《锦里新闻》2卷、《破虱录》1卷、《诺臬记》1卷。其所著诗词,《全唐诗词》和《全唐诗》中,收录30多首;其所著文,《全唐文》中,收录11篇。清人辑有《段成式集》。

其中《酉阳杂俎》为唐人笔记中著名作品,被后世誉为“小说之翘楚”。书中所记内容包罗万象,尤以古代巴人、道人、神人炼“长生不老丹”记录最多。也就是说:唐朝时代,关于华夏上古历史文化仍然有所传承;以武则天皇帝为首的文武百官,亦十分推崇上古祖先文化;尤其是自比“天母”供祖老子的武则天,对华胥氏踏大迹而怀伏羲的传说深信不疑,并根据“圣人现有巨迹”的大臣据史巧妙布局而改国号为“大足”——正是当时上古历史文化回归现实的具体写照。并且,还成就了重庆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

段成式以上古酉阳的神秘历史现象而写成《酉阳杂俎》,也恰恰证明在盛世唐朝时代,仍然保留有上古人类文化信息在酉阳地区的相关历史文献。

盛世唐朝——贞观之治——国富民强!文化繁荣,文物回流:祖先文献资料由商人从韩国(高勾丽)、日本(东赢)等地陆续回购,即祖先文化在春秋战国时代大量移植海外的东西(尤以当时的鸡林、流球为最)在唐朝时代重新回归本土……作为唐王室的校书朗——段成式,自然阅读了这些有关华夏远古文化信息的读物,知道了古代中国的名称叫做《酉阳》——所以他就以《酉阳杂俎》而冠名成书传世。

10、国子博士孔尚任(清初1648-1718年):

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清初诗人、戏曲作家。时人将他与《长生殿》作者洪升并论,称“南洪北孔”。

1684年康熙南巡北归,特至曲阜祭孔,三十七岁的孔尚任在御前讲经,颇得康熙的赏识,破格授为国子博士,赴京就任。三十九岁,奉命赴江南治水,历时四载。这个时期,他的足迹几乎踏遍南明故地,又与一大批有民族气节的明代遗民结为知交,接受他们的爱国思想,加深了对南明兴亡历史的认识。他积极收集素材,丰富创作《桃花扇》的构思。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奉调回京,历任国子监博士、户部主事、广东司外郎。经过毕生努力,三易其稿,康熙三十八年,五十二岁的孔尚任,终于写成了《桃花扇》。一时洛阳纸贵,不仅在北京频繁演出,“岁无虚日”,而且流传到偏远的地方,连“万山中,阻绝入境”的楚地容美(今湖北鹤峰县)古桃源之地,也有演出(《桃花扇本末》)。(《容美土司田舜年遣使投诗赞予〈桃花扇〉传奇,依韵却寄》)。

11、古之巫书《山海经》(5000年——2500年):

《山海经》乃南方古之巫书(巴文化、夏文化),是一代一代巴蜀之地的巫师把所见所闻通过口耳相传,积累而成。

古时学者大都认为《山海经》是从夏禹、伯益治水时就开始慢慢成书,又经过无数后人的传颂改编加著,到现在流行的书之内容与古代原书的内容已经大相径庭,面目全非。从其包罗万象的内容及各篇成书时间早晚不一的情况上看,《山海经》是集体编述多个朝代分著连接拼凑而成。因为《山海经》的内容非常广泛,是民间个人无力完成的,即使一个氏族部落的领导集团也只能编成其中的一部分。由于受古时地域、交通条件的限制,一个部落不可能了解到各地的情况。所以,只能通过巫师口耳相传累积,在大一统的后世将其加以整理成书。而早期巫师的职责,决定了他们文化知识的结构,大凡天文、地理、历史、宗教、生物、医药、帝王世系及重大技术发明等等,无不知晓,故《山海经》的内容十分驳杂,也比较隐晦,让世人总是不得其门而入。

大约4500年前后,社会巫史不分,巫师是具有世袭性和专业性身份的一群人。(比如大禹的相国佰益等人)他们是那个时代学识广博的知识分子,主持山川神灵的祭祀典札,接触各种人物,相互交往频繁,享有交流吸收各种文化知识的优越条件,负有传递保留各种文化知识的重大责任。他们的社会地位较高,主要充当氏族首领、部落酋长和奴隶主的高级顾问。为了让一般的人信服自已、崇拜自己,巫师们就要尽量表现得见多识广。于是,他们努力积累文化知识,采掇奇闻异事,使掌握的文化知识代代地增加。

但是,当北方黄河流域阴商王朝取代南方长江流域大夏文化之后,长江巴蜀文化便被后世之人渐渐神话,把从巫师们口耳相传的知识加以整理记录,就成为《山海经》所依据的原始资料。到了战国时期,有楚人在巴蜀一带把这些性质相似而杂乱无章的资料编撰成文,《山海经》就产生了。到了秦时代,这些不成体统的历史遗文广泛地流传于北方黄河流域,又经比方方士根据皇权需要进行了增删润饰改编,就成了现在所看到的面目全非的《山海经》。而有关长江上古历史神话也就被大量复制到黄河流域,并且,被人为地物化、历史化——这样一来,长江流域的祖先神被供成了北方黄河流域的祖先神,而且,你争我夺,四处开花,各有所表,又都难以自圆其说。经过2000多年来的封建王朝的不断改编落地,不知为此产生了多少冤假奇案,乃至于你朝改去,他朝又改来,这也就是造成了整个中华民族文化互不认同、矛盾不断、混乱不堪的根本原因。

遗憾的是我们今天仍然无法读到古代原始《山海经》,现在流行的《山海经》已经基本脱离了原始的记载内容,主要是文字记录简化变化太大,很多内容被改变得不知所云,让人摸不着头脑。

好在我们已经掌握了许多新的研究成果与考古发现,使我们可以在故事的原生地,通过还原《山海经》记载的有关历史神话故事,并能够顺利解迷《三星堆》、解迷《金沙》,解迷上古巴渝历史文化消失之迷;解迷长江文化被误会了三千年的历史玩笑。

更重要的是证明了伏羲女娲只能是南方少数民族的祖先神,而并非现在我们所说的他们就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事实上,黄河流域或者说北方民族应该有着自己的还没有被发掘出来的同样伟大的祖先。

桃花源令人神往

桃花源是陶渊明心中的一个理想世界。陶渊明因仕途受挫,对上层生活、宫廷斗争十分厌倦,所以产生了逃避现实社会的思想。由于其特殊经历,他不是选择市井生活,更不是选择那种虚无缥缈的仙宫生活,而是选择一种远离社会上层、远离勾心斗角的下层乡村生活。桃花源,就是陶渊明根据《山海经》等历史书籍所纪录关于上古祖先王道所在的理想的生活小区。

桃花源这个生活小区,因在桃花夹岸的溪流源头尽处而得名。它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在武陵山地区深处。武陵人打渔为生,他肯定不会在武陵以外的什么地方去打渔。有人作过资料查阅,说陶渊明未到武陵山地区作过官,也没有什么亲戚是武陵山人,他同武陵山没有发生过直接的接触与了解。不管这是不是事实,都不影响陶先生的创作。在东晋,当时的朝廷管理大约就在湖南省西部,武陵郡(今常德市)大约就应该属西部前沿,再往西,就是还待开发的蛮荒之地。武陵深处是何水土?五溪源头有何景观?世人不得而知。这种神秘感,陶渊明恐怕也有。人迹罕至的地方,人们就可以发挥想象去描绘了。事实上,到了唐朝,武陵深处仍然是个谜。王昌龄被发配,也只到了五溪之一的氵舞溪的外围——黔阳(安江)。李白被贬谪发配到黔阳以西的夜郎(有说在铜仁地区的石阡县),那也是数月未到达目的地,后遇赦半道而归。我们说桃花源在武陵深处,是因为渔人两次迷路。渔人的认路本领,那是众所周知,很了不得。人家在茫茫无际的大海尚可凭方向、风向或其他参照物回家,何况在山区这种顺水而归的路呢?然而,他

真的迷路了,去时迷了路,不知到了何处。返回后第二次前往又迷了路,虽然曾打下记号,也是再没有找到这样一个美丽幽静的地方。

二是桃花源太美了。溪水潺潺,夹岸桃花,草绿花艳,鱼肥水甘,这是何等的幽、优、静、洁。再有那奇山,如天门,似桥洞,屏立山前山后,临之花香扑鼻,气畅情舒,进之更是气象万千:桑间有蚕,其纺织衣帛不言自明;良田可种麦插稻,丰收景象亦在其中;竹节高雅,四季常青,可见其主人之志趣;再有房舍布点,炊烟起处,鸡犬之声相闻,其生气充盈天地、满布山岗;……,一幅绝妙的山村画图跃然纸上,陡起心间,其幽、其闲、其静,与喧闹的市井、纷乱的官场正形成鲜明的对比,怎不令人向往留连?

三是桃花源民风纯朴、热情真诚。桃源人见有外乡来客,争相见之,并依次迎请,尽其所有加以款待。这种接待热情而不过分,真实而不虚假。特别是真诚,令人钦佩。渔人问之,以实相告,没有防避,没有戒心,不怀疑、不担心,其纯朴,经天纬地,世间少有。倒是渔人忘了临行前的承诺,出了山就去告官,以证其“发现”。

四是桃花源人并非异域,更非外星他类,而是华夏子孙共同的精神家园。陶渊明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不向往天宫仙界,不奢望鬼魅从良,也不相信有救世主,而是忍让逃避,所写的就一定有所指,应该是最现实的现实主义思想反映。

只可惜,他自己没有能够亲自来到酉阳的桃花源。否则,他就真正地找到了他想要找到的上古神话世界祖先们生活过的美好家园。

总之,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今天的酉阳县,山水秀美,风景可人,风情纯朴,自然和谐,确实可称“人间天堂”!

《读山海经·其一 》陶渊明.拼音版

读d ú山sh ān 海h ǎi 经j īn ɡ·其q í一y ī 【唐t án ɡ】陶t áo 渊yu ān 明m ín ɡ 夏xi à草c ǎo 木m ù长zh ǎn ɡ,绕r ào 屋w ū树sh ù扶f ú疏sh ū。众zh òn ɡ鸟ni ǎo 欣x īn 有y ǒu 托tu ō ,吾w ú亦y ì爱ài 吾w ú庐l ú。既j ì耕ɡēn ɡ亦y ì已y ǐ种zh ǒn ɡ,时sh í还h ái 读d ú我w ǒ书sh ū 。穷qi ón ɡ巷xi àn ɡ隔ɡé深sh ēn 辙zh é,颇p ō回hu í故ɡù人r én 车ch ē。欢hu ān 言y án 酌zhu ó春ch ūn 酒ji ǔ ,摘zh āi 我w ǒ园yu án 中zh ōn ɡ蔬sh ū。微w ēi 雨y ǔ从c ón ɡ东d ōn ɡ来l ái ,好h ǎo 风f ēn ɡ与y ǔ之zh ī俱j ù 。泛f àn 览l ǎn 《周zh ōu 王w án ɡ传chu án 》,流li ú观ɡu ān 《山sh ān 海h ǎi 图t ú》。俯f ǔ仰 y ǎn ɡ终zh ōn ɡ宇y ǔ宙zh òu ,不b ù乐l è复f ù何h é如r ú ?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

朝读经典之《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教案设计

朝读经典之《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 教学设计 襄阳市襄州区张湾街道办事处云湾光彩小学彭瑜 学习目标: 1.熟读《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 2.对照译文初步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 3.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合作、交流的能力。 学习重点:熟读古诗。 学习难点:理解课文内涵。 学习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让学生收集陶渊明的资料。 学习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爱听歌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欢快的歌曲。请同学们认真听,看谁能听出这首歌中向我们介绍的是哪一位神话故事当中的人物。 2.播放歌曲《精卫填海》。 3.听出来了吗?说一说。 4.出示图片,讲精卫的故事,引出陶渊明。 5.板题:《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 二、初识古诗,整体感知。 1.走近陶渊明,学生展示课前收集到的关于陶渊明的资料 2.学生展示。 3.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如何收集对自己有用的信息,真棒!老师为你们点赞! 4.走进课文,感受陶渊明的精神世界。听范读,初始文。 5.师:在古诗当中,除了有神鸟精卫以外,还有一位神话故事中的任人物,那就是刑天。 6.介绍刑天。

三、初读古诗,掌握读音。 1.自由读,教师巡回指导。明确学习任务:读课文。强调要求: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指名读,教师随时订正错字。 3.集体读。 四、熟读古诗,感受韵律。 (1)学生在小组内研讨、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朗读的方法:停顿长短,声调高低,语速快慢,声音强弱;要求朗读展示的时候,方式新颖。) (2)边展示,边引导学生学会评价,表达感受。 (3)教师指导: *读的要求:正确、通顺、有感情。 *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朗读示范。 (4)巩固练习:全班一起再次朗读。(放背景音乐) 五、细读古诗,体会意境 1、结合诗后注解,再一次细细品读,感受诗中意境。 2、结合自身谈谈你明白的道理,在组内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 六、诵读古诗,感悟升华 1.带有感情地诵读古诗,体现诗中的意境。 2.评选优秀的诵读小组和个人诵读者。 七、拓展与交流。 1.补充资料:传说中的神鸟。 2.总结: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好好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利用强大的文化力,去建设一个更加强大的中国!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读山海经·其十》原文翻译及赏析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读山海经·其十》原文翻译及赏析 语文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读山海经·其十》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语文网。 目前,高三的同学已经开始了高考第一轮复习,在这一阶段的复习当中,我们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会为我们今后的深入复习打下基础。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大家搜集整理《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读山海经·其十》原文翻译及赏析》,帮助大家进行第一轮复习。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以下《读山海经·其十》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读山海经·其十》原文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读山海经·其十》原文翻译 精卫含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平沧海。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时光又怎么会到来呢? 《读山海经·其十》注释 1、精卫:古代神话中鸟名。据《山海经·北山经》及《述异记》卷上记载,古代炎帝之女精卫,因游东海淹死,灵魂化为鸟,经常衔木石去填东海。衔:用嘴含。微木:细木。 2、刑天:神话人物,因和天帝争权,失败后被砍去了头,埋在常羊山,但他不甘屈服,以两乳为目,以肚脐当嘴,仍然挥舞着盾牌和板斧。 3、同物:精卫既然淹死而化为鸟,就和其它的的相同,即使再死也不过从鸟化为另一种物,所以没有什么忧虑。 4、化去:刑天已被杀死,化为异物,但他对以往和天帝争神之事并不悔恨。 5、徒:徒然、白白地。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6、良辰:实现壮志的好日子。讵:岂。这两句是说精卫和刑天徒然存在昔日的猛志,但实现他们理想的好日子岂是能等待得到! 7、猛志:勇猛的斗志。 8、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9、讵:表示反问,岂。 《读山海经·其十》赏析 陶渊明一生酷爱自由,反抗精神是陶诗重要的主题,这首诗赞叹神话形象精卫、刑天,即是此精神的体现。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起笔二句,概括了精卫的神话故事,极为简练、传神。《山海经·北山经》云:“发鸠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精卫为复溺死之仇,竟口衔微木,要填平东海。精卫之形,不过为一小鸟,精卫之志则大矣。“精卫衔微木”之“衔”字、“微”字,可以细心体会。“衔”字为《山海经》原文所有,“微”字则出诸诗人之想象,两字皆传神之笔,“微木”又与下句“沧

读山海经 其一

读山海经其一 魏晋: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译文 孟夏的时节草木茂盛,绿树围绕着我的房屋。众鸟快乐地好像有所寄托,我也喜爱我的茅庐。耕种过之后,我时常返回来读我喜爱的书。居住在僻静的村巷中远离喧嚣,即使是老朋友驾车探望也掉头回去。 (我)欢快地饮酌春酒,采摘园中的蔬菜。细雨从东方而来,夹杂着清爽的风。 泛读着《周王传》,浏览着《山海经图》。(在)俯仰之间纵览宇宙,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快乐呢? 注释 这组诗共十三首,这是第一首。山海经:一部记载古代神话传说、史地文献、原始风俗的书。孟夏:初夏。农历四月。 扶疏:枝叶茂盛的样子。 欣有托:高兴找到可以依托的地方。 深辙:轧有很深车辙的大路。 颇回故人车:经常让熟人的车调头回去。 欢然:高兴的样子。 与之俱:和它一起吹来。 泛览:浏览。周王传:即《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西游的书。 流观:浏览。山海图:带插图的《山海经》。 俯仰:在低头抬头之间。终宇宙:遍及世界。 赏析 《读山海经》是陶渊明隐居时所写13首组诗的第一首。诗的前6句向人们描述:初夏之际,草木茂盛,鸟托身丛林而自有其乐,诗人寓居在绿树环绕的草庐,也自寻其趣,耕作之余悠闲地读起书来。情调显得是那样的安雅清闲,自然平和,体现出世间万物、包括诗人自身各得其所之妙。 接下来描写读书处所的环境。诗人居住在幽深僻远的村巷,与外界不相往来,即使是前来探访的老朋友,也只好驾车掉转而去。他独自高兴地酌酒而饮,采摘园中的蔬菜而食。没有了人世间的喧闹和干扰,是多么的自在与自得啊!初夏的阵阵和风伴着一场小雨从东而至,更使诗人享受到自然的清新与惬意。

古诗文《读山海经·其十》赏析

古诗文《读山海经·其十》赏析 读山海经·其十 魏晋: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读山海经·其十译文及注释 【译文精卫含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平沧海。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时光又怎么会到来呢?】 【注释②精卫:古代神话中鸟名。据《山海经·北山经》及《述异记》卷上记载,古代炎帝之女精卫,因游东海淹死,灵魂化为鸟,经常衔木石去填东海。衔:用嘴含。微木:细木。】 ③刑天:神话人物,因和天帝争权,失败后被砍去了头,埋在常羊山,但他不甘屈服,以两乳为目,以肚脐当嘴,仍然挥舞着盾牌和板斧。(《山海经·海外西经》)④同物:精卫既然淹死而化为鸟,就和其它的的相同,即使再死也不过从鸟化为另一种物,所以没有什么忧虑。 ⑤化去:刑天已被杀死,化为异物,但他对以往和天帝争神之事并不悔恨。 ⑥徒:徒然、白白地。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⑦良辰:实现壮志的好日子。讵:岂。这两句是说精卫和刑天徒然存在昔日的猛志,但实现他们理想的好日子岂是能等待得到! ⑧猛志:勇猛的斗志。 ⑨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⑩讵:表示反问,岂。

读山海经·其十鉴赏 陶渊明一生酷爱自由,反抗精神是陶诗重要的主题,这首诗赞叹神话形象精卫、刑天,即是此精神的体现。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起笔二句,概括了精卫的神话故事,极为简练、传神。《山海经·北山经》云:“发鸠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精卫为复溺死之仇,竟口衔微木,要填平东海。精卫之形,不过为一小鸟,精卫之志则大矣。“精卫衔微木”之“衔”字、“微”字,可以细心体会。“衔”字为《山海经》原文所有,“微”字则出诸诗人之想象,两字皆传神之笔,“微木”又与下句“沧海”对举。精卫口中所衔的细微之木,与那莽苍之东海,形成强烈对照。越凸出精卫复仇之艰难、不易,便越凸出其决心之大,直盖过沧海。从下字用心之深,足见诗人所受感动之深。“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此二句,概括了刑天的神话故事,亦极为简练、传神。《山海经·海外西经》云:“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干,盾也;戚,斧也。刑天为复断首之仇,挥舞斧盾,誓与天帝血战到底,尤可贵者,其勇猛凌厉之志,本是始终存在而不可磨灭的。“刑天舞干戚”之“舞”字,“猛志固常在”之“猛”字,皆传神之笔。渊明《咏荆轲》“凌厉越万里”之“凌厉”二字,正是“猛”字之极好诠释。体会以上四句,“猛志固常在”,实一笔挽合精卫、刑天而言,是对精卫、刑天精神之高度概括。“猛志”一语,渊明颇爱用之,亦最能表现渊明个性之一面。《杂诗·忆我少壮时》“猛志逸四海”,是自述少壮之志。此诗作于晚年,“猛志固常在”,可以说是借托精卫、刑天,自道晚年怀抱。下面二句,乃申发此句之意蕴。“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同物”,言同为有生命之物,指精卫、刑天之原形。“化去”,言物化,指精卫、刑天死而化为异物。“既无虑”实与“不复悔”对举。此二句,上句言其生时,下句言其死后,精卫、刑天生前既无所惧,死后亦无所悔也。此二句,正是“猛志固常在”之充分发挥。渊明诗意绵密如此。“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结笔二句,叹惋精卫、刑天徒存昔日之猛志,然复仇雪恨之时机,终未能等待得到。诗情之波澜,至此由豪情万丈转为悲慨深沉,引人深长思之。猛志之常在,虽使人感佩;而时机之不遇,亦复使人悲惜。这其实是一种深刻的悲剧精神。 渊明此诗称叹精卫、刑天之事,取其虽死无悔、猛志常在之一段精神,而加以高扬,这并不是无所寄托的。《读山海经》十三首为一组联章诗,第一首咏隐居耕读之乐,第二首至第十二首咏《山海经》、《穆天子传》所记神异事物,末首则咏

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

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 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读山海经·其一》 作者: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注释: 1、这组诗共十三首,这是第一首。山海经:一部记载古代神话传说、史地文献、原始风俗的书。 2、孟夏:初夏。农历四月。 3、扶疏:枝叶茂盛的样子。 4、欣有托:高兴找到可以依托的地方。 5、深辙:轧有很深车辙的大路。 6、频回故人车:经常让熟人的车调头回去。

7、欢然:高兴的样子。 8、与之俱:和它一起吹来。 9、泛览:浏览。周王传:即《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西游的书。 10、流观:浏览。山海图:带插图的《山海经》。 11、俯仰:在低头抬头之间。终宇宙:遍及世界。 翻译: 孟夏的时节草木茂盛绿树围绕着我的房屋, 众鸟快乐地好像有所寄托, 我也喜爱我的茅庐耕种过之后, 我时常返回来读我喜爱的书, 居住在僻静的村巷中远离喧嚣, 即使是老朋友驾车探望也掉头回去(我)欢快地饮酌春酒, 采摘园中的蔬菜细雨从东方而来, 夹杂着清爽的风泛读着《周王传》, 浏览着《山海经图》。 (在)俯仰之间纵览宇宙, 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快乐呢? 赏析: 《读山海经》是陶渊明隐居时所写13首组诗的第一首。诗的前6句向人们描述:初夏之际,草木茂盛,鸟托身丛林而自有其乐,诗人寓居在绿树环绕的草庐,也自寻其趣,耕作之余悠闲地读起书来。情调显得是那样的安雅清闲,自然平和,体现出世间万物、包括诗人

豁达的诗句大全

豁达的诗句大全 1、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2、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绝句》 5、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 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7、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潜《读山海经》

8、会挽雕弓如满月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9、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10、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11、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1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 13、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14、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15、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1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7、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18、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9、镇心帷车坐,偏愁云气晴。客行殊望雨,敢说为苍生。——洪亮吉《悯旱》 20、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 21、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杨继盛《言志诗》 22、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23、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曹植《白马篇》

读山海经·其十

读山海经·其十 朝代:魏晋 作者: 精卫衔(xían)微木,将以填。 刑天舞干戚(qī),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jù)可待。 注释: ⑴《读山海经》共十三首,成一组,本诗是第十首。《》共十八卷,内容多是记述古代海内外山川异物和神话传说。 ⑵精卫:古代神话中鸟名。据《》及《》卷上记载,古代炎帝有女名女娲,因游东海淹死,灵魂化为鸟,经常衔木石去填东海。衔:用嘴含。微木:细木。 ⑶刑天:神话人物,因和天帝争权,失败后被砍去了头,埋在常羊山,但他不甘屈服,以两乳为目,以肚脐当嘴,仍然挥舞着盾牌和板斧。(《》) ⑷同物:女娲既然淹死而化为鸟,就和其它的的相同,即使再死也不过从鸟化为另一种物,所以没有什么忧虑。 ⑸化去:刑天已被杀死,化为异物,但他对以往和天帝争神之事并不悔恨。 ⑹徒:徒然、白白地。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⑺良辰:实现壮志的好日子。讵:岂。这两句是说精卫和刑天徒然存在昔日的猛志,但实现他们理想的好日子岂是能等待得到! 译文:

精卫含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平沧海。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时光又怎么会到来呢? 赏析: 本诗原为《读〈山海经〉》诗的第十首,诗中歌颂了精卫和刑天的坚强斗争精神,寄托着诗人慷慨不平的心情和意愿。诗中所写的"精卫"和"刑天"是《山海经》中的两个动人的故事。 诗人在“精卫”与刑天身上看到他们这种共有的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从而加以赞颂讴歌,就隐含着诗人自身也时时以这种精神自策自励。这首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赞扬这两个英雄顽强的斗志。尽管良机已失,徒怀雄心,但他们也不存忧虑,毫无悔意。通过精卫和刑天的行动,寄托了自己的悲愤。 陶渊明不仅歌颂精卫、刑天不屈不挠的复仇思想,而且还称赞伯夷、叔齐,颂扬过荆轲。他们有的反对使用"暴力",有的宣扬惩治"暴君"。所以,鲁迅先生说陶渊明的这类诗篇是"金刚怒目"式的。

读山海经·其一(陶渊明)

读山海经·其一(陶渊明)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从东来,好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注释 ①这组共十三首,这是第一首。山海经:一部记载古代神话传说、史地文献、原始风俗的书。②孟夏:初夏。农历四月。③扶疏:枝叶茂盛的样子。④欣有托:高兴找到可以依托的地方。⑤深辙:轧有很深车辙的大路。⑥频回故人车:经常让熟人的车调头回去。⑦欢然:高兴的样子。⑧与之俱:和它一起吹来。⑨泛览:浏览。周王传:即《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西游的书。⑩流观:浏览。山海图:带插图的《山海经》。⑾俯仰:在低头抬头之间。终宇宙:遍及世界。 孟夏的时节草木茂盛绿树围绕着我的房屋众鸟快乐地好像有所寄托,我也喜爱我的茅庐耕种过之后,我时常返回来读我喜爱的书居住在僻静的村巷中远离喧嚣,即使是老朋友驾车探望也掉头回去(我)欢快地饮酌春酒,采摘园中的蔬菜细雨从东方而来,夹杂着清爽的风泛读着《周王传》,浏览着《山海经图》(在)俯仰之间纵览宇

宙,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快乐呢? 《读山海经》是陶渊明隐居时所写13首组诗的第一首。诗的前6句向人们描述:初夏之际,草木茂盛,鸟托身丛林而自有其乐,寓居在绿树环绕的草庐,也自寻其趣,耕作之余悠闲地读起书来。情调显得是那样的安雅清闲,自然平和,体现出世间万物、包括诗人自身各得其所之妙。 接下来描写读书处所的环境。诗人居住在幽深僻远的村巷,与外界不相往来,即使是前来探访的老朋友,也只好驾车掉转而去。他独自高兴地酌酒而饮,采摘园中的蔬菜而食。没有了人世间的喧闹和干扰,是多么的自在与自得啊!初夏的阵阵和风伴着一场小雨从东而至,更使诗人享受到自然的清新与惬意。 诗的最后4句概述读书活动,抒发读书所感。诗人在如此清幽绝俗的草庐之中,一边泛读周王传,一边流览《山海经图》。周王传即《穆天子传》,记叙周穆王驾八骏游四海的神话故事;《山海经图》是依据《山海经》中的传说绘制的图。从这里的泛览、流观的读书方式可以看出,陶渊明并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而只是把读书作为隐居的一种乐趣,一种精神寄托。所以诗人最后说,在低首抬头读书的顷刻之间,就能凭借着两本书纵览宇宙的种种奥妙,这难道还不快乐吗?难道还有比这更快乐的吗? 本诗抒发了一个自然崇尚者回归田园的绿色胸怀,诗人在物我交融的乡居体验中,以纯朴真诚的笔触,讴歌了宇宙间博大的人生乐

古诗文《读山海经·其一》赏析

古诗文《读山海经·其一》赏析 读山海经·其一 魏晋: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读山海经·其一译文及注释 【译文孟夏的时节草木茂盛,绿树围绕着我的房屋。众鸟快乐地好像有所寄托,我也喜爱我的茅庐。耕种过之后,我时常返回来读我喜爱的书。居住在僻静的村巷中远离喧嚣,即使是老朋友驾车探望也掉头回去。(我)欢快地饮酌春酒,采摘园中的蔬菜。】 细雨从东方而来,夹杂着清爽的风。泛读着《周王传》,浏览着《山海经图》。(在)俯仰之间纵览宇宙,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快乐呢? 【注释①这组诗共十三首,这是第一首。山海经:一部记载古代神话传说、史地文献、原始风俗的书。②孟夏:初夏。农历四月。③扶疏:枝叶茂盛的样子。④欣有托:高兴找到可以依托的地方。⑤深辙:轧有很深车辙的大路。⑥频回故人车:经常让熟人的车调头回去。⑦欢然:高兴的样子。⑧与之俱:和它一起吹来。⑨泛览:浏览。周王传:即《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西游的书。⑩流观:浏览。山海图:带插图的《山海经》。⑾俯仰:在低头抬头之间。终宇宙:遍及世界。】 读山海经·其一赏析 《读山海经》是陶渊明隐居时所写13首组诗的第一首。诗的前6句向人们描述:初夏之际,草木茂盛,鸟托身丛林而自有其乐,诗人寓居在绿树环绕的草庐,也自寻其趣,耕作之余悠闲地读起书来。情调显得是那样的安雅清闲,自然平和,体现出世间万物、包括诗人自身各得其所之妙。 接下来描写读书处所的环境。诗人居住在幽深僻远的村巷,与外界不相往来,即使是前来探访的老朋友,也只好驾车掉转而去。他独自高兴地酌酒而饮,采摘园

陶渊明的当代意义与价值

浅述陶渊明的当代意义与价值 田玉伟文学141 05 一、生平简介: 陶渊明(365 – 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字元亮,又名潜。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出生于没落的仕宦家庭。其曾祖陶侃,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他的青少年时代,生活贫困,但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博览群书。29岁起,出仕,起家为江州祭酒,后赋闲;继而为荆州刺史桓玄属吏,后因母丧辞职归家,在家乡浔阳开始躬耕。后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继而转任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42岁起,归田躬耕,直至贫病交加而下世。 二、思想性格 “归隐”思想:是陶渊明厌倦官场污浊,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所采取的洁身守志路,是他与黑暗社会决裂的反抗行为。一方面,陶渊明归隐,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是消极行为;另一方面,归隐田园,是寻求人格独立之道,是一种“自我实现”行为。 “真淳”思想:陶渊明崇尚自然,具有“性本爱丘山”的性情,做人“任真”,做事“真诚”。陶渊明的“真”基与他的生命意识,其诗所表现的是他整个生命的各个层次和各个方面,所反映的是他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所经历过的那一个复杂的、艰难的、曲折的过程,是真正博大且丰富多彩的。 三、作品简介 他的文学创作丰硕,今存诗歌125首,文12篇,影响巨大,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的今存诗作包括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前者一般,后者包括咏怀诗和田园诗两类。咏怀诗内容丰富:有中年游宦在外的行旅诗,表达宦海奔波者对家园的想念,透露出时代的污浊与动荡;有晚年归田后的抒情言志诗,如《杂诗》、《饮酒》、《咏贫士》、《拟古》、《读山海经》、《挽歌诗》等,或者表达了诗人坚持躬耕道路,傲视豪门世族,拒绝统治者的征召,淡然忘世的态度,或者表达诗人身在乡村关注政治,感慨人生而“猛志常在”的心情。 他的现存文包括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其中的《感士不遇赋》虽是自悲有志莫骋、怀才不遇,却也表达了寒门庶族文士备受压抑的愤激声。《归去来兮辞》更是他同封建官场诀绝的宣言,是至今被传诵的不朽之作。散文《五柳先生传》和《桃花源记》都有很大的影响。陶渊明的诗文,艺术成就自唐代以来,备受推崇,在唐代山水田园诗人中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他的诗文,在他死后100多年,才由萧统搜集编定,称《陶渊明集》,今已不存。 四、壮丽诗篇 田园诗: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社会的向往,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这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内容,出现在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门阀制度和观念森严的社会里显得特别可贵。陶渊明的田园诗中也有一些是反映自己晚年困顿状况的,可使读者间接地了解到当时农民阶级的悲惨生活。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他的田园诗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在他的田园诗中,随处可见的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因为有实际劳动经验,所以他的诗中洋溢着劳动者的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如

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及赏析

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及赏析 读山海经·其十 魏晋: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译文 精卫含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平沧海。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有。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时光又怎么会到来呢? 注释 精卫:古代神话中鸟名。据《山海经·北山经》及《述异记》卷上记载,古代炎帝之女精卫,因游东海淹死,灵魂化为鸟,经常衔木石去填东海。衔:用嘴含。微木:细木。 刑天:神话人物,因和天帝争权,失败后被砍去了头,埋在常羊山,但他不甘屈服,以两乳为目,以肚脐当嘴,仍然挥舞着盾牌和板斧。(《山海经·海外西经》) 同物:精卫既然淹死而化为鸟,就和其它的的相同,即使再死也不过从鸟化为另一种物,所以没有什么忧虑。 化去:刑天已被杀死,化为异物,但他对以往和天帝争神之事并不悔恨。 徒:徒然、白白地。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良辰:实现壮志的好日子。讵:岂。这两句是说精卫和刑天徒然存有 昔日的猛志,但实现他们理想的好日子岂是能等待得到! 猛志:勇猛的斗志。 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讵:表示反问,岂。 赏析 陶渊明一生酷爱自由,反抗精神是陶诗重要的主题,这首诗赞叹 神话形象精卫、刑天,即是此精神的体现。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起笔二句,概括了精卫的神话故事,极为简练、传神。《山海经·北山经》云:“发鸠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 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 木石,以堙于东海。”精卫为复溺死之仇,竟口衔微木,要填平东海。精卫之形,不过为一小鸟,精卫之志则大矣。“精卫衔微木”之“衔”字、“微”字,能够细心体会。“衔”字为《山海经》原文所有,“微”字则出诸诗人之想象,两字皆传神之笔,“微木”又与下句 “沧海”对举。精卫口中所衔的细微之木,与那莽苍之东海,形成强 烈对照。越凸出精卫复仇之艰难、不易,便越凸出其决心之大,直盖 过沧海。从下字用心之深,足见诗人所受感动之深。“刑天舞干戚, 猛志固常在。”此二句,概括了刑天的神话故事,亦极为简练、传神。《山海经·海外西经》云:“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 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干,盾也;戚,斧也。刑天为复断首之仇,挥舞斧盾,誓与天帝血战到底,尤可贵者, 其勇猛凌厉之志,本是始终存有而不可磨灭的。“刑天舞干戚”之“舞”字,“猛志固常在”之“猛”字,皆传神之笔。渊明《咏荆轲》“凌厉越万里”之“凌厉”二字,正是“猛”字之极好诠释。体会以 上四句,“猛志固常在”,实一笔挽合精卫、刑天来说,是对精卫、 刑天精神之高度概括。“猛志”一语,渊明颇爱用之,亦最能表现渊

冷门的又有深意的古词诗句

冷门的又有深意的古词诗句 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吾无间然矣。 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待至草木风声初过华灯,伴你细线银针共消黄昏。 阁下可否与我相携,谈青山,共绿水,共结连理。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 往日情怀酿作酒,换我余生长醉不复忧。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

似去年。 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一生一世一双人,半醉半醒半浮生。 半生来潦倒,剩一念未了。庭树尚青春,故人今安好?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水本无愁,因风起皱 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可惜长安烟尘不及君,往后落花化雨染指晕。 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怕人询问,咽泪装欢。 公子,希望你从此佳人在侧,夜夜笙歌。恕我,不奉陪了。

北风其凉,雨雪其雾。惠而好我,携手同行。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今夕不登楼,一年空过秋。高观国《菩萨蛮何须急管吹云暝》 露蓼香泾,记年时相识。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不知何日始工愁。记取那回花下一低头。王国维《虞美人弄梅骑竹嬉游日》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饮酒和读山海经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365~427),浔阳柴桑人。陶诗以其冲淡清远之笔,写田园生活、墟里风光,为诗歌开辟一全新境界。 《饮酒》组诗共二十二首,此为第三首。前有小序,说明全是醉后的作品,不是一时所写,并无内在联系,兴至挥毫,独立成篇。这首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于劳动之余,饮酒致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此时情味,何其深永!陶诗的一大特色就是朴厚,感觉和情理浑然一体,不可分割。他常常用“忘言”“忘怀”等词语阻断对情理规律的探索和揭示,这或者就是诗歌回归自然的一种表现。 醉解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的地位是非常突出的,他的120多首诗歌可以说每一首诗歌都是好诗。我们可以这样说唐代以前很多题材的诗歌,高峰期的代表作比如边塞诗、山水诗、送别诗,惟独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就是田园诗是陶渊明开创的,并且由陶渊明把它推上了顶峰。唐代有很多田园诗人,如王维、孟浩然,宋代有田园诗人,像范成大、杨万里。唐宋这么多的田园诗人应该说他们所创作的田园诗都是在陶渊明田园诗的浓荫笼盖之下,可以说是没有超过陶渊明的田园诗的。所以说陶渊明的田园诗歌是我们中国文学史上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 陶渊明生在公元365年去世在427年。一生可以分为三个时期:29岁以前主要是读书的时期,从29岁到41岁他是一会儿出来做官、一会儿又要归隐,是仕隐反复的时期。他在彭泽当县令时有一次上级来检查工作,他的这些下级的书吏们就说,你赶紧把衣服穿好了帽子戴好了再去迎接吧。他喟然长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于是就挂冠而去。这种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正是我们中国知识分子的傲骨,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像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种精神是非常可贵的。那么挂冠归隐以后就隐居到田园中去,他的晚年是在田园中度过的。他跟乡亲们的关系非常好,自己有酒的时候就让隔壁邻居的老人们一起来喝酒,他自己没酒喝的时候就去敲人家的门说你家有没有酒,所以这个是非常率真的。而且他还亲自参加体力劳动,他有首诗歌写“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个“愿”一般人理解为回归自然之愿,但是我觉得除了这个以外还可以有一种解释,那就是这个愿望就是丰收的愿望。我认为只要能够丰收,那么衣服打湿了没有什么关系,这样理解可能更接近于普通的老百姓,而且这一点也不影响陶渊明形象的伟大。陶渊明性格方面是非常率真的,他自己说“少无适俗运,性本爱丘山。” 这首诗开头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把自己的房子建筑在人世间,可是听不到车马的喧闹,那么“在人境”一定会有“车马喧”,为什么没有“车马喧”呢?他自问:“问君何能尔”,就是我问你是什么原因能够达到这样的地步呢?下面答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渊明非常有名的咏菊的诗歌,“采菊东篱下”是一俯,“悠然见南山”是一仰,在“采菊东篱下”这不经意之间抬起头来看南山,那秀丽的南山就是庐山,他家乡的庐山,一下就扑进了他的眼帘。所以这个“见”字用得非常好,苏东坡曾经说:如果把这个“见”南山改成“望”南山,则一片神气都索然矣。下面他就说“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就

读山海经

教学目标 1与〈饮酒〉诗对比,体会诗人不同的创作风格,多侧面认识了解诗人。2通过了解诗的内容,学习精卫、刑天抗争不止的精神。3体会“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两句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点 体会“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两句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 通过了解诗的内容,体会“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两句的含义,体会诗人不同的创作风格。教学课类型 自读教学方法讨论主要教具多媒体 学法指导 组织学生讨论 板书设计 读山海经(叙)塑造形象赞美抗争精神但又(议)发表议论同情、惋惜 课后反思 时间阶段目标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学生范读自由发表见解讨论赏析诗句小结拓展,谈自己的观点 一导入我们学习了〈饮酒〉诗后,初步地了解了诗人陶渊明那种自然淡雅的创作风格,也了解了他那种不愿争名夺利的恬淡的人生态度。但是,诗人在闲适的内心深处自有浩然之气,今天我们来学习与〈饮酒〉诗风格不同的〈读山海经〉,来体会陶渊明的不同创作风格。 二范读奇怪同学范读本诗,诗中涉及了两个小故事,看看大家读这两个故事中的人物的行为有什么看法? 学生范读,点评学生谈自己对精卫和刑天的见解和认识。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的看法,那么作者在读了这两个故事后有什么感想和看法呢?请大家小组之间交流。 三讨论、赏析前四句中,作者塑造了两个形象,精卫和刑天,精卫为了不再让别人溺死而衔木填海,问:他们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上宁死不屈、抗争到底的精神。问:作者在诗中对这种精神怎么看呢?明确:“猛志固常在”,可以看出,作者的内心是赞美他们的行为的,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作者恬淡的内心深处的浩然之气。在这四句中,作者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主要采用了叙事的方式。接下来的四句:作者既然赞美了精卫和刑天的精神,可是(提问)为什么又说“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呢 ?这两句话怎么理解呢?明确:因为精卫和刑天的雄心壮志都是不可能的,不现实的,他们虽然有雄心,但是却无法实现,只能是空想,空怀状志,所以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问:此时,作者对这两个人物有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明确:同情和惋惜在这部分诗句中,作者主要用议论的表达方式对两个人物发表了看法。四小结启发学生作小结在这首诗里,作者塑造了精卫和刑天两个人物形象,看法:既赞美他们的斗志和顽强不屈的精神,又对他们不能实现的理想而惋惜和同情,同时在这首诗里,我们也可以感觉到作者陶渊明的另一方面的品格,在他闲适恬淡的内心深处,有着浩然的正气,这也是作者流芳千古的原因。五 拓展学习这首诗后,对精卫和刑天两个人物的行为你有什么看法和见解,从这首诗里,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和收获?六 作业自选一首陶渊明的诗,赏析诗句,并找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说说喜欢的理由。导入

陶渊明诗词《读山海经·其十》原文译文赏析

陶渊明诗词《读山海经·其十》原文译文赏 析 《读山海经·其十》 魏晋: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辰一作:晨) 【译文】 精卫含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平沧海。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时光又怎么会到来呢?

【赏析】 陶渊明一生酷爱自由,反抗精神是陶诗重要的主题,这首诗赞叹神话形象精卫、刑天,即是此精神的体现。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起笔二句,概括了精卫的神话故事,极为简练、传神。《山海经·北山经》云:“发鸠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精卫为复溺死之仇,竟口衔微木,要填平东海。精卫之形,不过为一小鸟,精卫之志则大矣。“精卫衔微木”之“衔”字、“微”字,可以细心体会。“衔”字为《山海经》原文所有,“微”字则出诸诗人之想象,两字皆传神之笔,“微木”又与下句“沧海”对举。精卫口中所衔的细微之木,与那莽苍之东海,形成强烈对照。越凸出精卫复仇之艰难、不易,便越凸出其决心之大,直盖过沧海。从下字用心之深,足见诗人所受感动之深。“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此二句,概括了刑天的神话故事,亦极为简练、传神。《山海经·海外西经》云:“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干,盾也;戚,斧也。刑天为复断首之仇,挥舞斧盾,誓与天帝血战到底,尤可贵者,其勇猛凌厉之志,本是始终存在而不可磨灭的。“刑天舞干戚”之“舞”字,“猛志固常在”之“猛”字,皆传神之笔。渊明《咏荆轲》“凌厉越万里”之“凌厉”二字,正是“猛”字之极好诠释。体会以上四句,“猛

读山海经其十

读山海经其十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读山海经·其十 朝代:魏晋 作者: 精卫衔(xían)微木,将以填。 刑天舞干戚(qī),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jù)可待。 注释: ⑴《读山海经》共十三首,成一组,本诗是第十首。《》共十八卷,内容多是记述古代海内外山川异物和神话传说。 ⑵精卫:古代神话中鸟名。据《》及《》卷上记载,古代炎帝有女名女娲,因游东海淹死,灵魂化为鸟,经常衔木石去填东海。衔:用嘴含。微木:细木。 ⑶刑天:神话人物,因和天帝争权,失败后被砍去了头,埋在常羊山,但他不甘屈服,以两乳为目,以肚脐当嘴,仍然挥舞着盾牌和板斧。(《》) ⑷同物:女娲既然淹死而化为鸟,就和其它的的相同,即使再死也不过从鸟化为另一种物,所以没有什么忧虑。 ⑸化去:刑天已被杀死,化为异物,但他对以往和天帝争神之事并不悔恨。 ⑹徒:徒然、白白地。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⑺良辰:实现壮志的好日子。讵:岂。这两句是说精卫和刑天徒然存在昔日的猛志,但实现他们理想的好日子岂是能等待得到! 译文:

精卫含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平沧海。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时光又怎么会到来呢? 赏析: 本诗原为《读〈山海经〉》诗的第十首,诗中歌颂了精卫和刑天的坚强斗争精神,寄托着诗人慷慨不平的心情和意愿。诗中所写的"精卫"和"刑天"是《山海经》中的两个动人的故事。 诗人在“精卫”与刑天身上看到他们这种共有的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从而加以赞颂讴歌,就隐含着诗人自身也时时以这种精神自策自励。这首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赞扬这两个英雄顽强的斗志。尽管良机已失,徒怀雄心,但他们也不存忧虑,毫无悔意。通过精卫和刑天的行动,寄托了自己的悲愤。 陶渊明不仅歌颂精卫、刑天不屈不挠的复仇思想,而且还称赞伯夷、叔齐,颂扬过荆轲。他们有的反对使用"暴力",有的宣扬惩治"暴君"。所以,鲁迅先生说陶渊明的这类诗篇是"金刚怒目"式的。

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积财千万,无过读书

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积财千万,无过读书 篇一: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 01、不动笔墨不读书。——徐特立 02、读了一本书,就像对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户。——高尔基 03、无目的读书是散步而不是学习。——胡适 04、积财千万,无过读书。——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05、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黄庭坚 06、读书而不理解,等于不读。——夸美纽斯 07、至哉天下乐,终日在书案。——欧阳修 08、藜羹麦饭冷不尝,要足平生五车读。——陆游《读书》 0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10、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朱熹 11、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戚继光 12、读书足以恬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培根 13、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4、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陆九渊《读书》 15、读书不专心精读一门就不能成就,不博览群书就不能旁通。——梁启超《读书分月课程》 16、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柳氏二甥求笔迹二首》

17、读书不可无师承,立论不可无依据。——王晫《今世说》 18、读书如果不明白道理,等于白读。——曾仕强《胡雪岩的启示》 19、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韩愈《符读书城南》 20、力成文学:读古人词,贵取其精华。——陈廷焯 21、读书而不能运用,则所读的书等于废纸。——华盛顿 22、胸中书富五车,笔下句高千古。——冯梦龙 23、图书包含着整个生活……——巴尔扎克 24、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刘向《战国策·秦策一》 25、读书与磨剑,旦夕但忘疲。——李中《勉同志》 26、自家慢诩便便腹,开卷方知未读书。——张月楼 27、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28、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李欣《缓歌行》 29、读书,不为气质,只让自己不孤独。——何炅 30、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张彦远 31、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徐洪钧《书怀》 32、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王永彬 33、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 34、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35、无人阅读的书籍就好比是一块木头。——托·富勒 36、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7、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培根 38、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托·卡莱尔 39、一行书不读,身封万户侯。——聂夷中 40、立志是读书人最要紧的一件事。——孙中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