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知识系列五—积极的人把坏事变成好事

心理健康知识系列五—积极的人把坏事变成好事
心理健康知识系列五—积极的人把坏事变成好事

心理健康知识系列五——

积极的人把坏事变成好事

工作压力、情感压力、经济压力有时会让人变得消极而悲观。但若转变心态,不仅能迅速赶跑消极情绪,人生有时都会发生逆转,“亡羊补牢”、“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都提示人们:一件事是祸是福,关键在于当事人看待问题的态度,积极的人总能把坏事变成好事。

积极的心态有力量

生活中——有的人生了重病就感觉天要塌了,每天吃不下睡不着,体质越来越差;有的人心里想得开,日子照常过,还经常出去旅游,结果身体越来越好。

职场上——有的人到了新单位不适应,觉得同事不友好,领导太苛刻,没心思好好工作,更得不到器重;有的人却能将其看成挑战和机遇,干劲十足,最终得到上级认可。

感情上——有人失恋后借酒浇愁,每遇到一个朋友都要哭诉一番,结果爱情丢了,友情也透支了;有的人却能积极地看待失恋,如果还想挽回感情就先放一放,该来的自然会回来。

考试后——孩子的心态受父母影响。如孩子一次考不好,若父母说“你这么不努力,以后怎么能有出息”,于是孩子就有了“我一次不行,一生都不行”的悲观信念系统;但若父母说,“没事孩子,下次努力就好”,孩子心里就会种下“失败不要紧,还有翻身机会”的种子,积极的信念系统不断强化。

分析:不同心态的本质

其一,积极的人认为失败是暂时的,悲观者却认为失败一次人生就完了;

其二,积极的人认为失败是个别的,悲观者却总是将失败“泛化”,把一件坏事和很多不顺联系起来;

其三,悲观者总觉得自己能力不够、责怪自己,而积极的人不会纠结失败是因为自己还是别人。

措施:用积极的自我对话

首先,用“我希望”代替“我必须”,比如“我希望和那个女孩重归于好”。后者有一种“我志在必得”的含义,会让你容不得任何失败;前者的潜台词是“尽力而为就行了”,用轻松的心态去面对。

其次,永远不要说“完了”,而要说“是的,这很糟糕”。

再次,把“我能力不行”改成“我现在还不具备这个能力”,将困境置于时间中。

最后,用解决问题取代剖析问题。后者总是反省自己,如“我怎么这么倒霉,我怎么没发现错误”。前者是注重寻找弥补损失的方案,是指向现实和未来的。

来自《生命时报》,文章作者:北京大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秘书长侯玉波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稿-精品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稿 各位同学: 你们好!作为小学生的我们,每个人同样有着自己的烦恼。学习、生活、同伴交往等方面,常常给我们的心理带很大的压力,心理与学习生活息息相关。今天我们有必要进行一次心理健康的教育。 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那么什么是人的心理健康呢?我们认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1.智力正常(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 2.情绪健康(心理健康者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更重要的是情绪稳定性好。) 3.意志健全(目的明确合理,自觉性高;善于分析情况,意志果断;意志坚韧,有毅力,心理承受能力强;自制力好,既有实现目标的坚定性,又能克制干扰目标实现的愿望、动机、情绪和行为,不放纵任性。) 4.行为协调(行为协调是指人的思想与行为统一协调,行为反应的水平与刺激程度相互协调。心理健康的人行为有条不紊,做事情按部就班,行为反应与刺激的程度和性质相配。而心理不健康的在行为上表现前后矛盾,思维混乱,语言支离破碎,做事有头无尾,行为反应变化无常,为一点小事可以大发脾气,或是对强烈的刺激反应淡漠,思想与行为不相协调。) 5.人间关系适应(其表现:一是乐于与人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己的朋友;二是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三是能客观评价别人,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友好相处,乐于助人;四是交往中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 6.反应适度(能动的适应和改造环境,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 7.心理特点符合年龄(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的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那么,心理健康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1.乐于学习。 2.能与老师、同学和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为善,团结互助。 3.情绪基本稳定,心情轻松愉快。 4.意志健全,树立自信。 不良的心理行为表现: 1.注意异常。

公交司机驾驶员心理健康安全隐患自查报告

公交驾驶员心理健康安全隐患自查报告 为缓解驾驶员工作压力,调整心理情绪,确保安全行车,今年X月伊始,我公交公司对全体公交驾驶员组织开展了心理排摸与测评工作,项目特别邀请XX大学心理学专家,通过问卷调查、小范围座谈、个别面谈、基层访谈、随车观察等方式展开。目前,已有XXX名驾驶员完成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掌握公交驾驶员群体的心理状态与驾驶适宜性,分析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公司共有公共交通线路XX条,公交车XX 辆,在岗驾驶员XXX名。从年龄结构看,25岁以下X人,25~30岁XX人,30~50岁XXX人,50~59岁XX人。从学历层次看,初中及高中XXX人,中专XX人,大专XX人,本科X人。从性别看,男性XXX人,女性192人。从籍贯看,XXX籍XXX人,XXX籍以外为XXX人,非XXX籍X人。从工作年限看,3年以下XXX人,3~10年XXX人,10年以上X 人。从政治面貌看,党员XX人,群众XXX。

二、存在的问题 (一)性格因素对驾驶员行为的影响。 在驾驶车辆中如遇不遵守交通规则,容易出现险情的现象,会破口大骂当事人,这类人驾驶焦虑,呈现偏执型性格特征。其主要原因是性格的缺陷,在经历社会突发事件及生活不如意时,心理更容易受到创伤、受挫或改变,变得消极、悲观、易怒,易迁怒于人或社会。 (二)心理因素对驾驶员行为的影响。 1、心身疾病对驾驶员的心理行为影响。驾驶员工作强度大,每天长时间固定一个姿势,从事多年公交驾驶员工作后,如工作之外不能加强锻炼和保健,可能会出现腰肌劳损、腰部疾病和疼痛等慢性躯体疾病。长期的躯体疼痛,让驾驶员上岗时有不舒适感,叠加迫于生计或其它现实原因无法变化工作岗位,会导致压抑、痛苦、易怒、悲观、失望等不良情绪,严重的会患上焦虑、疑病、抑郁等心理疾病。 2、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对驾驶员行为的影响。公交车驾驶员工作属于心理压力大的职业,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安全驾驶时时要保持高度警惕。在工作中如何对待各种性格的乘客,对驾驶员来说非常需要耐心、包容、平和等健康心态。如驾驶员心理不健康,遇到个别乘客文明素养不高,会增加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1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一)》 小学生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小学生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排除小学生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碍,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优化他们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质,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这是小学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据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笔者简要谈谈对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成因及教师在防治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对策。 一、小学生心理缺陷的主要表现 1、敏感: 青少年自我意识强烈,自尊要求迫切,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低。因此,当别人比自己强(如学习、相貌、人缘等),表现出不悦、自残、怨恨、愤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感情。 2、失落: 小学生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挫折,多表现在学习、吃穿、玩高档的玩具等方面。这容易给中小学生带来紧张、恐惧、忧郁和失望。 3、自卑: 它是一种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能力过低评价,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谨小慎微,行为萎缩,瞻前顾后等。 4、孤独: 通过调查发现有些学生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却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心理学把这种心理状态称为闭锁心理,由此产生的一种感到与世隔绝,孤独寂寞的情绪体验称为孤独感。 二、小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成因 小学生出现这些心理问题,既有自身成长的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因素,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身心成长的失衡。 小学生时期身体发育急剧变化,他们阅历浅,知识和经验不足,认识力、理解力、思维力和亲情力都远远落后于成年人。这种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使小学生出现许多困惑、烦恼和躁动不安,产生心理问题。 2、家庭教育的误区。 过度溺爱和期望值过高,使家庭教育普遍存在忽视品德发展、人格教育、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社会性教育的倾向。家长只重视孩子的考试、升学,却不注重孩子的品德发展、交往能力、个性培养以及社会行为规范的培养等。家长的高期望值与孩子自身需求不一致时,总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一厢情愿时,便会使青少年感到压抑和不满,给孩子造成疑虑、忧郁等心理疾患,导致孩子高分低能或心理不健全。

家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最新版

家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家长会) ——让健康心理伴你快乐成长 亲爱的家长们: 大家好! 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探讨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希望通过我今天的讲座,同学们会在学习以及生活中得到一点启迪,收获一点经验,长一些见识,心灵上得到一次震憾。心理学家曾经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报告,发现学生心理大多是较健康的,但也有9.5%的小学生存在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如学习焦虑、冲动倾向、恐怖倾向、对人焦虑和自责倾向等等;从而提出应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需进一步重视家庭教育并特别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但现阶段涉及较多的还是心理问题较明显的大中学生,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仍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而实际上由于社会的发展、各种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些失误,许多心理问题都表现出了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例如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的一则案例讲,山东某县一名年仅8岁的小姑娘因被邻居怀疑偷钱而服毒自尽。由此联想到近年来见诸报端的类似事例,例如,某小学生因考试不及格被罚款而自杀,某中学生因“老师把我同小流氓相提并论”而卧轨身亡,某中学生因考试成绩不理想受到家长批评而离家出走等,可见对学生开展心理素质教育非常有必要。特别是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其耐挫能力,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已经是势在必行的问题。 我们知道,种子萌芽生长,必须经过黑暗中的挣扎才会有破土而出时的第一缕光亮;蛹破茧而出,必须经过苦苦挣扎才会有彩蝶的翅膀美丽如

画。21世纪的小学生,必须排除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惑,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才能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未来社会也日益要求个人在社会中具有健康的自我和主动发展的意识与能力。”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而且这种竞争也被移植到学校。那么小学生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呢? 一、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学习和升学竞争导致的过度焦虑。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已经成了一些家长的愿望。一些孩子刚刚入学,其家长就把注意力放在孩子是不是能考“双百”上。一旦成绩不理想,就连吓带逼、连骂带损,给你们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致使学生视学习如畏途。 (2)交往中的心理矛盾与冲突。现在的小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许多人从小养成了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依赖性强、不容他人等不良倾向。而且孤僻、不合群的情况也很严重,这使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面临很大的问题。小学生因为人际关系冲突苦恼的比例相当大,由于同学关系紧张和冲突而患病,比如学校恐惧症,或出走、自杀的情况也屡有发生。 (3)与父母、师长缺乏理解和沟通导致的心理矛盾和冲突。 与父母、师长难以沟通,相互间缺乏必要的理解也是造成你们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冲突随着你们年龄的增长,使你们普遍感到压抑、苦闷、无助和烦躁。一方面你们特别希望父母、老师理解你们的想法和做法;在教育实践中教师经常遇到因与家长和教师难以沟通而苦恼的学生前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稿92926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稿 灵璧心理咨询中心王冶亭 各位同学: 你们好!作为小学生的我们,每个人同样有着自己的烦恼。学习、生活、同伴交往等方面,常常给我们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压力,心理与学习生活息息相关。今天我们有必要进行一次心理健康的教育。 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那么什么是人的心理健康呢?我们认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1.智力正常(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 2.情绪健康(心理健康者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更重要的是情绪稳定性好。) 3.意志健全(目的明确合理,自觉性高;善于分析情况,意志果断;意志坚韧,有毅力,心理承受能力强;自制力好,既有实现目标的坚定性,又能克制干扰目标实现的愿望、动机、情绪和行为,不放纵任性。) 4.行为协调(行为协调是指人的思想与行为统一协调,行为反应的水平与刺激程度相互协调。心理健康的人行为有条不紊,做事情按部就班,行为反应与刺激的程度和性质相配。而心理不健康的在行为上表现前后矛盾,思维混乱,语言支离破碎,做事有头无尾,行为

反应变化无常,为一点小事可以大发脾气,或是对强烈的刺激反应淡漠,思想与行为不相协调。) 5.人间关系适应(其表现:一是乐于与人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己的朋友;二是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三是能客观评价别人,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友好相处,乐于助人;四是交往中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 6.反应适度(能动的适应和改造环境,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 7.心理特点符合年龄(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的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那么,心理健康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1.乐于学习。 2.能与老师、同学和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为善,团结互助。 3.情绪基本稳定,心情轻松愉快。 4.意志健全,树立自信。 不良的心理行为表现: 1.注意异常。常见的有注意增强,如过分注意他人的一举一动,过分注意自身健康、产生各种不必要的想法等,从而导致出现神经性强迫症,做任何事总是担心做不好,不断地重复检查再检查,产生不必要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而另一种则表现为,注意力不够集中,

老年人心理健康知识

老年人心理健康知识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如何提高广大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群体水平,已逐步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尤其是随着我国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老年人群体寿命逐步增加,如何提高老年人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使亿万老年人在身心愉快的状况下安度晚年,已成为老年学研究领域研讨的重要课题之一。下面是为你精心整理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人到老年,机体各部分、各脏器包括大脑在内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老化,功能减退,如视力模糊、两耳失聪、行动不便、皮肤多皱、毛发变白或脱落、代谢下降、免疫功能低下等,这是老人正常生理方面的改变,与此同时,也可发生心理方面的改变。 1.情绪改变:有些老人变得多疑善感,容易激动,可为小事而大发脾气,对周围事物总感到看不惯,不称心;有的还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倚老卖老;有的变得郁郁寡欢,苦闷压抑,情绪低落,或是显得淡漠无情,凡事无动于衷。 2.智力改变:记忆力常有减退,以近时记忆较明显,如昨天吃的什么菜,几天前有谁来看望过自己都会想不起来,东西放下就忘,经常要寻找钥匙、眼镜、钢笔等小物件,见到熟人一下子想不起名字,自己也感精力和脑力不足,对空间概念和抽象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

都减退,计算能力也会缓慢迟钝,容易出错,新的知识难以吸收。 3.性格改变:有的老人显得噜苏,说话多重复,过于小心谨慎,唯恐出错;有些变得不修边幅,生活懒散,不注意个人卫生;也有的变得幼稚,喜与孩子们在一起,贪吃零食;或变得自私、贪婪,好占小便宜。 当然,正常老人的这些改变有一定范围,但若过分突出,尤其与一般同龄老人相比,若已明显不同,则要考虑有无老年期精神疾病的可能。 二、老年人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 1.角色转变与社会适应的矛盾。这是老年人退休后带来的矛盾。退休、离休虽然是一种正常的角色变迁,但不同职业群体的人,对离退休的心理感受是大不一样的。工人退休前后的心理感受变化不大。他们退休后摆脱了沉重的体力劳动,有更充裕的时间料理家务、消遣娱乐和结交朋友,所以内心比较满足,情绪较为稳定,社会适应良好。但离退休干部的情况就大不相同了,这些老干部在离退休之前,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广泛的社会联系,其生活的重心是事业,退休、离休以后,生活的重心变成了家庭琐事,广泛的社会联系骤然减少,这使他们感到很不习惯、很不适应。 2.老有所为与身心衰老的矛盾。具有较高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的老年人,通常在离开工作岗位之后,都不甘于清闲。他们渴望在有生之年,能够再为社会多做一些工作,所谓退而不休、老有所为,便是这类老年人崇高精神追求的真实写照。然而,很多年高志不衰的老

大学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

大学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 主讲人:姚子雪婷 教学步骤: 一、导入:从常见的生活现象与人的心理健康关系,引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二、通过一个小的互动游戏,得出我们的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还有待提高,并阐述心理健康的涵义。 三、大学新生的主要心理困惑。 四、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以及如何培养心理健康。 一、导入: 生活有很多常见的例子(如:交通事故、学习困难、戒毒等),这些事例都说明,人的问题是所有社会问题的关键和核心,解决问题也要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才是“治本”之道。 我国著名学者申荷永、高岚曾讲过一个通俗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有三个“钓鱼人”聚在一个大河潭边钓鱼,钓鱼时他们发现有人在上游被水冲进水潭挣扎着求救。于是,有一个钓鱼人便跳入水中把落水者救了上来,并予以抢救。但在这时,他们又见另一个被冲下来的落水者,另一个钓鱼人又跳人水中把他救了上来……可是,他们同时发现了第三个、第四个和第五个落水者……这三个钓鱼者己经是手忙脚乱,难以应付了。 此时,有一个钓鱼人似乎想到了什么,他离开现场去了上游,想做一项性质不同但目的是一致的工作,他在落水处插上一块木牌警告并劝说人们不要在这里游泳,但仍有无视警告者被冲下水潭。后来,其中一个钓鱼人最终明白这样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要做另一项工作:教会人们游泳。这似乎是问题的关键,因为有了好的水性,不易被冲走,即使被冲入急流中,也能够独立应付,自我保护。 如果以此来比喻,那位要教人们水性钓鱼人所做的工作,就好比是心理健康教育了,他着眼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但教人们如何预防危险发生,还教人们处于危急时进行应对的能力。 二、互动游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一)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认为自己是健康的吗?下面先请全体同学起立,认真听老师的提问,回答否的同学就请坐下。(准备十道问题) (二)通过游戏可见最后站着的同学只有少数几个,大部分一开始自认为健康的人最后都坐下了,说明我们的心理健康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但我们一定要明白,存在这些问题都是正常的。因为这些心理问题是和我们大学生心理成长成熟阶段有密切关系的。那么判断心理健康的标准究竟是哪些呢? 作为大学生,是正处于青年的中后期,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和特定社会角色的要求,其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概括:满意的心境;和谐的人际关系;正确的自我意识;良好的个性等。 满意的心境满意的心境是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状态,心理健康的人无论处于顺竟或逆境,都能够随遇而安,积极地寻找到生活的乐趣,发现生活的光明面,满意的心境主要来源于较高的精神修养,与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有很大的关系,具有满意心境的人往往具有一定的幽默感。幽默感可以调节情绪、放松精神、减轻焦虑、保持愉快的心情和氛围。 和谐的人际关系大学生的成长决不是一个封闭的过程,而是一个开放的社会运动过程,每个大学生都要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建立这样那样的联系,最终成为一个社会人。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乐于与他人交往,对集体有一种休戚相关、安危与共的情感。与同学和老师和睦相处,融洽共事,并通过积极的人际交往有思想和认识上的收获和心理上的良好调节。 坚强的意志力坚强的意志是人们取得事业成功的先决心理条件之一,凡事总回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困难,而只有克服了各种苦难的人才可能到达辉煌的顶点,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常常有许多人由于各种原因得了软骨症,看到困难就退却,一有挫折就败下阵去,从而是成功之路上的最凶横的拦路虎。 良好的个性良好的个性是人成材的重要心理因素,人才的类型、人才的层次、人才所能够达到的最高境界等都与人的个性有很大关系。 良好的个性是获得众多朋友的基础,是人际和谐、家庭幸福的基本条件,同时个性良好的人也是最能够善待自己,完善自我的人,不仅在道德上,而且在自我发展上,个性良好的人较易得到和谐发展。而个性不良的人则完全相反,在走向成功的途中会有更多的坎坷,不仅获得成功比较难,而且即使取得了成功,却由于不一定能够获得幸福等原因,他的人生也充满痛苦。 如果我们能够时常记住这几点,相信我们都将能拥有健康的心理。但是,我们也要记住一点,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就像我们在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中学到的,没有绝对的静止,只有永恒的运动,静

驾驶员心理健康策划方案

驾驶员心理健康策划方案 出租车驾驶员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从事经营活动,与各个阶层各色人物打交道,时常会遇到种种不顺心不如意的事情。比如,违章行驶收到罚单、被乘客投诉、业绩不佳、小孩生病或与老婆吵架等不顺心的事严重干扰情绪等。有些驾驶员面对外界的干扰和刺激,自我调节能力较差,往往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作出一些非理智的举动,也容易造成行车事故,比如在驾驶车辆时对于冒犯自己的人火冒三丈,出言不逊感情用事等。因此驾驶员学会调节和平衡自我情绪的能力犹为重要。为了避免没必要的投诉,公司制定心理宣泄游戏来减轻驾驶员的心理压力。 活动时间:每月的十五号上午9:00-11:00 (遇公休日、法定假日顺延) 活动地点:待定 参加人员:全体驾驶员(自由报名参加) 一、摔酒瓶 游戏前准备: 1、道具:纸张(写上自己想要摔的内容)、酒瓶、玻璃瓶、碗盘等易碎物品。(由驾驶员自己准备) 2、规则:每人准备自己要用的道具,到公司指定的地点集中的进行游戏。首先把自己最想要摔掉的内容写在纸上,在摔之前大吼三声发泄出自己的怒气,在公司总经理指挥下集体进行摔酒瓶

游戏。 二、谈话减压游戏 有专家研究发现,说出一种不愉快的事情或者痛恨的人心理创伤,症状就会明显减轻。心里压力干扰了人们的生活,而谈话疗法起到了宣泄的作用。 1、场地:自由选择安静舒适的地方。 2、规则:由公司总经理与需要减压的驾驶员进行谈话,来 减轻驾驶员在营运过程中遇到的不开心或者对自己产生 影响的事件等进行谈话减压。时间、地点等由驾驶员与 总经理预约。 3、成果:对于每个参加谈话减压的驾驶员,我们都对其分 析统计,对每个见效的成果我们都在公司公告中对大家 公布学习。 出租汽车公司 二0一0年一月一日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特点有什么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特点有什么 人到老年,机体各部分、各脏器包括大脑在内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老化,功能减退,如视力模糊、两耳失聪、行动不便、皮肤 多皱、毛发变白或脱落、代谢下降、免疫功能低下等,这是老人正 常生理方面的改变,与此同时,也可发生心理方面的改变。 1.情绪改变:有些老人变得多疑善感,容易激动,可为小事而大发脾气,对周围事物总感到看不惯,不称心;有的还固执己见,自以 为是,倚老卖老;有的变得郁郁寡欢,苦闷压抑,情绪低落,或是显 得淡漠无情,凡事无动于衷。 2.智力改变:记忆力常有减退,以近时记忆较明显,如昨天吃的什么菜,几天前有谁来看望过自己都会想不起来,东西放下就忘, 经常要寻找钥匙、眼镜、钢笔等小物件,见到熟人一下子想不起名字,自己也感精力和脑力不足,对空间概念和抽象理解、分析和概 括能力都减退,计算能力也会缓慢迟钝,容易出错,新的知识难以 吸收。 3.性格改变:有的老人显得噜苏,说话多重复,过于小心谨慎,唯恐出错;有些变得不修边幅,生活懒散,不注意个人卫生;也有的 变得幼稚,喜与孩子们在一起,贪吃零食;或变得自私、贪婪,好占 小便宜。 当然,正常老人的这些改变有一定范围,但若过分突出,尤其与一般同龄老人相比,若已明显不同,则要考虑有无老年期精神疾病 的可能。 1.角色转变与社会适应的矛盾。这是老年人退休后带来的矛盾。退休、离休虽然是一种正常的角色变迁,但不同职业群体的人,对 离退休的心理感受是大不一样的。工人退休前后的心理感受变化不大。他们退休后摆脱了沉重的体力劳动,有更充裕的时间料理家务、消遣娱乐和结交朋友,所以内心比较满足,情绪较为稳定,社会适

应良好。但离退休干部的情况就大不相同了,这些老干部在离退休 之前,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广泛的社会联系,其生活的重心是事业,退休、离休以后,生活的重心变成了家庭琐事,广泛的社会联系骤 然减少,这使他们感到很不习惯、很不适应。 2.老有所为与身心衰老的矛盾。具有较高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的老年人,通常在离开工作岗位之后,都不甘于清闲。他们渴望在 有生之年,能够再为社会多做一些工作,所谓退而不休、老有所为,便是这类老年人崇高精神追求的真实写照。然而,很多年高志不衰 的老年人,身心健康状况并不理想。他们或者机体衰老严重,或者 身患多种疾病,有的在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能力的衰退方面, 也非常明例如一位老人突然遇到丧偶的打击,若是缺乏足够的社会 支持,会很快垮掉,甚至导致早亡。据统计,居丧老年人的死亡率 是一般老年人死亡率的7倍。除丧偶之外,夫妻争吵、亲友亡故、 婆媳不和、突患重病等意外刺激,对老年人的心灵打击也十分严重。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是由许多因素所决定的。大致说来有四个方面。一是生理因素。人到老年大脑和其他生理机能开始退化。如果此时 能有效延缓大脑衰老,这对于人的心理健康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基础。如果大脑衰老过快或者个人不能很好地调适自己,有可能导致心理 上失常。二是环境因素。人的心理健康与否,与环境有直接的关系。如果生活在一个良好和谐的环境里,人的心理健康就有一个外部的 良好环境。如果生活在一个经常受到恶性刺激的环境里,有可能产 生不良心理,甚至心理变态。三是生活因素。有意义的活动,良好 的生活习惯有益于人的心理健康,若参与一些不良活动,如赌博、 酗酒等就会损害人的心理康。四是文化因素。一个人有较高的文化 素养,他会对人生有一个正确态度,能正确处理人生道路上遇到的 一切挫折和不幸,而不会因意外情况的产生而导致心理失常。要做 到长寿,老年人要对自己负责,多做心理保健。 1.“动”,就是多运动。“生命在于运动。”实践证明,运动不仅延缓衰老,生物学家的研究已经证明人的肌体“用进废退”,古 人也早就提出“不动则衰”。日本一位研究老人问题的专家指出 “君欲延年寿,动中度晚年。”因此,老年人要注意加强身体的适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一)汇总

走向健康的人生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各位老师: 大家好!提到心理健康,大家一定很想说,我们的心理没有问题,给我们讲心理健康干什么。其实,这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误解, 心理健康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世界卫生组织给人的健康下了一个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的残缺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也就是说,健康包括三方面:一是身体健康;二是心理健康;三 是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无疑表明,人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 而且要珍视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教育部在1999年8月13日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我们每个人在人生中都会遇到快乐和各种烦恼,但有的人对烦恼的事情能处理得很好,有些人就处理不好,甚至一直闷在心理,影响 自己的身心健康,有的一时想不开,甚至去做一些傻事。

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学生马加爵连杀四位同学,其事件起因很小,就是因为四位同学爱拿他来戏耍,开他玩笑, 让他在很多时候下不了台,所以,他怀恨在心,在2004年2月10日因打牌发生争执,他随即凶残杀死了四位同学,其中还有一位与自己平时关系很不错的同学。 我们认为,马加爵有心理缺陷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没有能够处理 好身边的烦恼。如果他的心理能够得到及时的疏导,我想,这些悲剧 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可见,只有排除自己的烦恼才能真正获得心理健康,使自己生活得更加愉快。 心理健康对我们的学习也具有重要的影响。许多同学都有这种感觉,就是一遇到烦心的事情就学不进去。比如,有一位学生王某,从 高一到高二,他都在全年级前五名之内,许多老师和同学都认为他是重点大学的苗子。 但在这个时候,他飘飘然了,他和本班的一位女同学谈起了恋爱,后因一位男生对这个女生说了一句不敬的话,使他很恼火,于是整天算计着如何教训这位男同学。 为此,他接触上了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闲散人员,拉帮结派, 拜把兄弟,最后终因和这个学生在校园内打群架,而被学校给予留校查看处分,虽然没有被开除,但因为他天天无心学习,终于名落孙山,后来他连续复习了5年,最终他还是没有考上大学,我们可以看出,他为此付出了多么沉重的代价。 心理健康与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杭州有个9岁的孩子,××小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1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同学们:大家好! 心理健康又称心理卫生,心理健康,是以促进人们心理调节、发展更大的效能为目标,使人们在环境中健康生活,保持并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更有效地为社会和人类作出贡献。 小学生阶段,由于学生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小学生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排除小学生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碍,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优化他们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质,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这是小学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结合教学实践,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 一、小学生的心里缺陷主要表现在: 1、敏感: 青少年多是自尊心较强,且心理承受能力又低。因此,当他们意识到某种威胁自尊的因素存在时,就会产生强烈不安、焦虑和恐惧,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就会生气、愤怒,常常神经过敏,多疑。总是觉得别人又在说自己的坏话、或是在指责自己了。从而无形中增加了自己的心理负担,导致神经过敏。 2、叛逆: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成长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家长和老师的监护,反对成人把自己当成小孩子,同时,

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易对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态度。以自己为中心,父母不让做的事一定做,让做、能做的事却不做。 3、嫉妒: 这是对他人的优势地位在心中产生不愉快的情感。当别人比自己强(如学习、相貌、人缘等),表现出不悦、自残、怨恨、愤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感情。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觉得自己才是最好的。 4、失落: 小学生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挫折。特别是自己表现好却得不到老师的夸奖,便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 5、自卑: 胆小、不敢表现自我、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能力过低评价,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谨小慎微,行为萎缩,瞻前顾后等。 6、孤独: 通过调查发现有些学生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却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心理学把这种心理状态称为闭锁心理,由此产生的一种感到与世隔绝,孤独寂寞的情绪体验称为孤独感。 二、小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成因 小学生出现这些心理问题,既有自身成长的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因素,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

中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稿1

中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稿 各位同学: 你们好!作为学生的我们,每个人同样有着自己的烦恼。学习、生活、同伴交往等方面,常常给我们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压力,心理与学习生活息息相关。今天我们有必要进行一次心理健康的教育。 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那么什么是人的心理健康呢?我们认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1.智力正常(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 2.情绪健康(心理健康者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更重要的是情绪稳定性好。) 3.意志健全(目的明确合理,自觉性高;善于分析情况,意志果断;意志坚韧,有毅力,心理承受能力强;自制力好,既有实现目标的坚定性,又能克制干扰目标实现的愿望、动机、情绪和行为,不放纵任性。) 4.行为协调(行为协调是指人的思想与行为统一协调,行为反应的水平与刺激程度相互协调。心理健康的人行为有条不紊,做事情按部就班,行为反应与刺激的程度和性质相配。而心理不健康的在行为上表现前后矛盾,思维混乱,语言支离破碎,做事有头无尾,行为反应变化无常,为一点小事可以大发脾气,或是对强烈的刺激反应淡漠,思想与行为不相协调。) 5.人间关系适应(其表现:一是乐于与人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己的朋友;二是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

不亢;三是能客观评价别人,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友好相处,乐于助人;四是交往中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 6.反应适度(能动的适应和改造环境,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 7.心理特点符合年龄(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的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那么,心理健康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1.乐于学习。 2.能与老师、同学和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为善,团结互助。 3.情绪基本稳定,心情轻松愉快。 4.意志健全,树立自信。 不良的心理行为表现: 1.注意异常。常见的有注意增强,如过分注意他人的一举一动,过分注意自身健康、产生各种不必要的想法等,从而导致出现神经性强迫症,做任何事总是担心做不好,不断地重复检查再检查,产生不必要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而另一种则表现为,注意力不够集中,达不到其应该达到的心理年龄,例如,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到每一节课当中,容易被外面的事物所吸引,容易感到疲劳、力不从心、心烦意乱等的身心体验,从而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出现厌学、逃学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保持良好的读书环境。在学习时应选择安静的地方,使自己与外界的干扰性刺激隔离; (2)使学习活动简单化。在学习时,除了带必要的书本及文具外,不携带使用权自己分心的东西。

公交司机驾驶员心理健康疏导方案

公交司机驾驶员心理健康教育疏导方案 公交是一个服务性行业,每天都要和成千上万的乘客打交道,因此,驾驶员更需要积极的心理情绪引导。为提高驾驶员自我减压能力,积极维护心理健康,防范驾驶过程中出现过激行为,危及公共出行安全。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1.强化职工的“五必访”工作。通过开展“五必访”活动,拉近与职工的距离,把关心职工的心理健康纳入到劳动保护范畴,稳定职工情绪,解决职工开展正常工作问题。 2.设立职工宣泄室,可帮助职工减压。在宣泄室,职工有什么烦心事都可以尽情地说出来或写出来,甚至还可以砸废弃的轮胎宣泄;接受专业的心理指导,使其有效解决心理压力,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 3.对因情绪不佳勉强上路开车影响驾驶安全的职工应准予“情绪假”。比如驾驶员因身体不舒服导致心情烦躁、家中有事带来情绪焦虑、或因一时口角带来情绪波动等引起情绪不佳影响行车安全等因素,可申请“情绪假”,因为员工的情绪就是我们工作的信号。

4.在运营一线推行“四个一”工作机制。如:开展“一声问候”,指职工生病、烦恼、失落、愤怒时,有关管理人员要主动关心问候;“一次见面”指基层管理人员每周必须与所属车队所有职工见一次面;“一场互动”,指车队领导定期与职工互动,建立意见箱或微信聊天平台;此外,为缓解驾驶员的心理压力,在有条件的站点设立咨询室,开设职工心理疏导、职工热线平台等方式,为职工提供一个倾诉烦恼、反映意见的渠道。 5.开展情绪减压专题讲座,聘请专业的心理专家为职工讲解如何自我减压,引导职工要改变观念,放松心态,遇到拥堵的路况要控制情绪,面对来自乘客的抱怨学会换位思考,产生不满情绪要及时倾诉和消解,并针对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 6.邀请资深心理专家为职工进行心理健康培训,以提高职工的心理素质,纠正不良驾驶心态,使其能够轻装上阵。 7.开展职工精神福利促进活动,通过转变思想观念,运用科学手段,开展多样的企业活动,营造公正公平、民主和谐、积极健康的人文环境等多种举措,进一步加强对职工尤其是从事一线生产运营的职工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促进企业职工健康意识的转变和健康行为的改善,提高职工的

最新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稿

精品文档 霞星小学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各位同学: 你们好!作为小学生的我们,每个人同样有着自己的烦恼。学习、生活、同伴交往等方面,常常给我们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压力,心理与学习生活息息相关。今天我们有必要进行一次心理健康的教育。 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那么什么是人的心理健康呢?我们认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1.智力正常(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 2.情绪健康(心理健康者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更重要的是情绪稳定性好。) 3.意志健全(目的明确合理,自觉性高;善于分析情况,意志果断;意志坚韧,有毅力,心理承受能力强;自制力好,既有实现目标的坚定性,又能克制干扰目标实现的愿望、动机、情绪和行为,不放纵任性。) 4.行为协调(行为协调是指人的思想与行为统一协调,行为反应的水平与刺激程度相互协调。心理健康的人行为有条不紊,做事情按部就班,行为反应与刺激的程度和性质相配。而心理不健康的在行为上表现前后矛盾,思维混乱,语言支离破碎,做事有头无尾,行为精品

精品文档 反应变化无常,为一点小事可以大发脾气,或是对强烈的刺激反应淡漠,思想与行为不相协调。) 5.人间关系适应(其表现:一是乐于与人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己的朋友;二是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三是能客观评价别人,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友好相处,乐于助人;四是交往中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6.反应适度(能动的适应和改造环境,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7.心理特点符合年龄(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的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那么,心理健康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1.乐于学习。 2.能与老师、同学和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为善,团结互助。 3.情绪基本稳定,心情轻松愉快。 4.意志健全,树立自信。 不良的心理行为表现: 1.注意异常。常见的有注意增强,如过分注意他人的一举一动,过分注意自身健康、产生各种不必要的想法等,从而导致出现神经性强迫症,做任何事总是担心做不好,不断地重复检查再检查,产生不必要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而另一种则表现为,注意力不够集中,达不到其应该达到的心理年龄,例如,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到每一节课精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3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各位同学: 你们好!作为小学生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烦恼 如:学习、生活等方面,给我们的心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因此心理与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今天我们有进行一次心理健康的教育。 一、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呢??1、乐于学习. ?2、能 与老师、同学和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为善,团 结互助。?3、情绪基本稳定,心情轻松愉快。?4、意志健全,树立自信。? 二、不良的心理行为表现1、注意异常。常见的有注意增强, 如过分注意他人的一举一动,过分注意自身健康、产生 各种不必要的想法等,从而导致出现神经性强迫症,做 任何事总是担心做不好,不断地重复检查再检查,产生不必要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而另一种则表现为,注 意力不够集中,达不到其应该达到的心理年龄,例如,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到每一节课当中,容易被外面的事物所吸引,容易感到疲劳、力不从心、心烦意乱等的身心体 验,从而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出现厌学、逃学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保持良好的读书环境.在学习时应选择安静的地方,使自己与外界的干扰性刺激隔离; (2)使学习活动简单化。在学习时,除了带必要的书本 及文具外,不携带使用权自己分心的东西。 (3)课桌上的东西尽量减少。课堂上或学习过程中,尽量少摆东西在课桌上,这样可以减少分心,保持高度的集中; (4)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必要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克服注意力不集中的缺点,并能使人对外界的各种刺激的适应 2、情绪反应异常。人情绪的变化,常能有所提高。? 常和我们的生活经历有关,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让我们开心或不开心的事情。当我们出现情绪低落时,即不开心的时候,不防采用以下方法来调节我们的情绪: (1)换一种想法。我们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常常会心灰意冷,觉得前途渺茫。此时如果换一种想法,想到吃一点苦,受一点挫折对自己是有好处的,我因为这一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讲稿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讲稿 积极心态,成功的一半 定西监狱李晓珑 首先,先请大家听一个故事。《心随境转》 弗洛姆是美国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一天,几个学生向他请教:心态会对一个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他微微一笑,什么也不说,就把他们带到一间黑暗的房间里。在他的引导下,学生们很快就穿过了这间伸手不见五指的神秘房间。接着,弗洛姆打开房间里的一盏灯,在这昏黄如烛的灯光下,学生们才看清房间的布置,不禁吓出一身冷汗。原来,这间房子的地面就是一个很深很大的水池,池子里有几条张着血盆大口的鳄鱼在向上张望着。就在这池子的上方,搭着一座很窄的木桥,他们刚才就是从那座木桥上走过来的。 弗洛姆看着他们,问:“现在,你们还愿意再次走过这座桥吗?”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做声。谁也不愿意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这时,弗洛姆又打开了房内另外几盏灯,灯光又亮了许多。学生们揉揉眼睛再仔细看,才发现在小木桥的下方装着一道安全网,只是因为网线的颜色极黯淡,他们刚才都没有

看出来。弗洛姆大声地问:“你们当中还有谁愿意现在就通过这座小桥?” 过了片刻,终于有三个学生犹犹豫豫的站了出来。其中一个学生一上去,就异常小心地挪动着双脚,速度比第一次慢了好多倍;另一个学生战战兢兢的站在小木桥上,身子不由自主地颤抖着,才走到一半就挺不住了;第三个学生干脆弯下身来,慢慢地趴在小木桥上爬了过去。 弗洛姆问学生们:“有了安全网的保护,你们怎么还会这么害怕呢?”学生们心有余悸地反问:“这张安全网的质量可靠吗?”“啪”,弗洛姆把所有的灯都打开了,强烈的灯光一下子把整个房间照耀得如同白昼。学生们这才看清楚,原来池中的鳄鱼是仿真的橡胶模型,而非真正的鳄鱼,他们脸上重新露出了轻松的笑容。弗洛姆再次问道:“现在谁敢走过这座桥?”大家现在都不怕了,一个接一个走过了木桥,无一例外。 弗洛姆笑了:“我可以解答你们的疑问了,这座桥本来不难走,可是桥下的鳄鱼对你们造成了心理威慑,于是,你们就表现出各种程度的胆怯,可见心态对行为有着多么重要的影响。” 这个故事很好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生的路并不难走,只是环境的干扰使大家失去了平静的心态,进而乱了方寸,慌了手脚,失去了前进的勇气。心态对一个人具有巨大的影

3.★单元三、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心理和生理健康(92-75-5-12)

单元三、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心理和生理健康 (92 75 5 12) 模块一、驾驶员心理健康与行车安全(44 38 4 2) 一、判断题(38题) 1.在道路运输过程中,驾驶员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关系着道路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的安全和效率,遵循“情绪稳定、注意力集中、良好心理习惯、饮食规律、睡眠充足、加强锻炼、定期体检”七大原则,可确保行车安全,避免事故发生。 正确2.在道路运输过程中,驾驶员只关注驾驶技术的提高和对交通规则的遵守就足够了,不用理会自身心理健康状况。 错误3.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显示,相对于技术因素,驾驶员心理健康状况对安全行车的影响更明显。 正确4.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显示,相对于心理健康状况,驾驶员的技术能力对安全行车的影响更明显。 错误5.驾驶习惯不同于一般的驾驶行为,它是固化的行为模式,是重要的心理特征,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是保证道路运输安全、避免事故的有效措施。 正确6.良好的驾驶习惯表现为:每天出车前检查;起步前系好安全带;行车过程中注意力集中、心无旁骛,按照通行规则、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引导安全、文明驾驶;根据交通情况变化随时准备制动,遇到紧急、危险情况提前采取措施,处变不惊,从容应对。 正确7.性格与安全行车有着密切的关系,理智、原则性强、行为谨慎的驾驶员往往遵纪守法,谨慎驾驶;情绪化、性情急躁、粗心大意的驾驶员发生事故的概率较高。 正确8.情绪型性格的性格特征是以理智来评价、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错误9.情绪型性格的性格特征是不善于思考,言行举止易受情绪左右。 正确10.情绪型性格的性格特征是行动目的明确,主动积极。 错误11.无论是积极亢奋的情绪,还是消极低沉的情绪,都会影响行车安全。 正确12.消极低沉的情绪不利于行车安全,但积极亢奋的情绪则有利于行车安全。 错误13.道路宽阔、视线良好或夜间行车,车稀人少时,驾驶员往往会麻痹大意,从而出现注意力分散,超速现象。 正确14.长途运输,运输任务即将结束时,驾驶员往往会麻痹大意,从而出现注意力分散、超速现象。 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