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古诗两首

12.古诗两首
12.古诗两首

12 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首、踪、迹、浮、萍、泉、流、爱、柔、荷、露、角”等12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首、采、无、树、爱、尖、角”7个生字。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情感目标: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力,进行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课时: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现在已是初夏时节,星期天我路过南湖边的一个小池塘时,看到有几朵小荷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说到池塘、荷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两首。(板书课题:古诗两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题目。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学生简单说说《池上》池塘上发上了一件什么事儿。(一个小孩偷采白莲。)说说《小池》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小池?(初夏)

2、简介作者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从小生活清贫,生逢战乱,对社会黑暗和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喻诗”。他热爱大自然,写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白居易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杨万里是南宋著名诗人,最善长写山水诗,一生写诗二万多首,与大诗人陆游,范成大齐名。

3、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古诗,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古诗,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首、踪、迹、浮、萍、泉、流、爱、柔、荷、露、角”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2个生字: “首、采、无、树、爱、尖、角”,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古诗深析,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一)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1、学生结合前后句和插图,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

2、小组逐句内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

3、集体交流,了解《池上》和《小池》大意。(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二)《池上》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2、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1)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

(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到的“莲叶何田田”的美好画面,唤起学生对荷花池和娇嫩莲蓬的向往之情。)

(2)小孩如何偷采白莲的?

①学生畅谈自己想象到的小娃偷采白莲图。因太想吃那嫩滑、甜美的莲蓬,而不经大人同意就小心翼翼、偷偷撑船去采池中莲蓬。

②看图,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感觉样子。(让学生为“小娃偷采白莲图”起个题目)

③朗读前两句,思考:你最欣赏其中哪个字?

(“偷”,结合自己小时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④配乐再次有韵味地诵读前两行诗句。

(三)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之事。)

3、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

在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板书:泉眼树阴小荷蜻蜓)

4、理解《小池》一、二句古诗。读中悟情。

(1)你知道泉眼是什么吗?(泉水的出口)。泉水是怎么流的呢?(无声、惜细流)无声指泉水流得很慢。惜指爱惜,谁爱惜谁呢?泉眼爱惜甘甜的泉水,舍不得多流一点儿。

(2)宁静悠美的景色应用什么语气来读呢?(舒缓,爱惜……)找生试读。

(3)泉眼在作者的头脑中想象得如此舒缓而美丽,那作者又是怎么想象池塘边大树的呢?树阴照水爱晴柔,借助注释理解一下。(生自由说二句意思,理通顺后,师小结)爱指喜欢,谁喜谁呢?

五、课堂总结

在这节课里,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池上》

前两句—小娃偷采莲

池上乡村孩子质朴、纯真

后两句—景美童心纯

《小池》

泉眼惜细流

联想

小池树阴爱晴柔景色清新

令人留恋

小荷尖尖角

所见

蜻蜓立上头

课后反思:

《池上》这首诗中,诗人用质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把小娃天真无邪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在教学中,通过自主阅读,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空间,促使学生全面深入地感悟。这首诗对学生来说,理解上没什么大的困难,所以我在引导学生想象上花了功夫。引导学生联系“莲叶何田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想象荷花池的美景、小娃采莲的原因、采莲的过程等,通过让学生想象,感受池塘的美和小娃的天真可爱。

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的七言绝句《小池》,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由衷的热爱。教学中以美丽的自然景色直观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过程配以直观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教学媒体运用恰当、适度,为突破重、难点服务。媒体,作为语文课堂教学信息传播的中介,其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它虽然只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但如果在教学中作恰当、适度的运用,可以极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的,这一点在本教案中体现得较为明显。本教案将录像、图片都用上了,既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通过媒体运作,变抽象为形象,从而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2古诗二首

12.古诗二首 一、设计说明 《池上》一诗描写了一个小娃“偷采白莲”的有趣情境,非常接近儿童的生活,充满了童真、童趣。《小池》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喜爱之情。本课的设计重点是使学生学会古诗并掌握识字方法,通过情境体验,让诗中的画面和感情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首、踪、迹”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池上》《小池》两首古诗。 3.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学会想象诗歌中包含的画面。 三、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想象诗歌包含的画面。 四、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教师) 2.古筝曲《春江花月夜》。(教师) 3.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搜集整理以前读、背过的古诗。(学生)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师引言:同学们,夏天到了,你们高兴吗?说说为什么。(学生交流)是啊,老师也非常喜欢夏天,去年夏天,老师还出去游览了一番,拍了不少照片呢!今天,老师把照片给你们带来了,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分享快乐吗?请大声说出你们看到的美景吧!(课件展示) 2.师激趣: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们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学生交流)看到这么美的池塘、莲花,谁不想欣赏一番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欣赏《古诗二首》。 3.识记并书写生字“首”。 (1)指生当小老师领读,注意强调“首”是翘舌音。 (2)结合字理图讲解“首”的本义、引申义,并组词。 (3)指导学生书写。 ①指导学生观察“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学生尝试交流书写注意点。 ③教师归纳:点、撇位于竖中线两侧,首横长且直,横画上下对正。 4.揭题:诗人白居易也来到了池边,看见了荷花池上发生的一个关于小娃的有趣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写了一首诗。板书诗题。相机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5.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介绍诗人。 (2)教师补充。 白居易字乐天,是唐代著名诗人,有“诗魔”之称,他的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一)自读诗句,认识生字词。 1.教师范读。

12古诗二首(池上)

12 古诗二首 池上课堂实录 一、积累引入,以旧带新。 (多媒体出示荷塘及荷花图片) 1、师:初夏时节,池塘里的荷花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有的已经露出了绿色的莲蓬,让我们想起《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师相机介绍“采莲”:碧绿的莲蓬中有很多莲子,轻轻一剥,露出乳白色的连、莲肉,嫩嫩的、甜甜的,是孩子们夏季难得的美味,既好吃又好玩。 【反思:古诗课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当堂学习的一首古诗上,所以我由古诗《小池》和《江南》巧妙的为本课进行铺垫,以旧带新,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兴趣。另外我们的孩子不太了解“采莲”等极具地域特点的活动,所以我在这里相机介绍“采莲”的含义,为古诗中“偷采白莲回”做下铺垫。】 2、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也是讲的夏日池塘里发生的事,它的题目就叫《池上》。(板书诗题:池上)理解题目含义。 3、出示古诗,了解作者 【大屏幕出示了作者资料介绍。】 (2)教师补充介绍资料: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白居易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这里作者的资料介绍并没有给古诗的理解带来多大帮助,但我

想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的资料补充和渗透,会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带来长久的好处和效果。】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初读情况。 读一读这三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后鼻音)读准。 (2)看看它们的字形,你又发现了什么?(都是形声字。提示:从字形上你能猜出大概意思吗?) (“撑”是提手旁加个掌,说明是用手掌握着竹竿。) (“艇”是舟字旁,它指小船,这种船很轻便。) (“萍”是草字头,下面还有一个三点水,说明它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植物。) 【这三个字是本课较难并且很有特点的字,学生巧妙抓住字形,很好地掌握了生字并理解了字义。】 (3)对浮萍还有更多的了解吗? “浮萍”是浮在水面上的一种水生植物,看,这就是浮萍。(出示浮萍图片) 3、出示生字(偷、艇、撑、解、藏、浮萍),指名组词并领读。齐读古诗。师生合作读。 【用教师的读引领学生的读】 4、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1)学生结合前后句,借助注释,自己理解诗句含义。

最新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名师教案

《古诗二首》名师教案 设计说明: 《池上》一诗描写了一个小娃“偷采白莲”的有趣情境,非常接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儿童的心理,充满了童真、童趣。《小池》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喜爱之情。本课的设计重点是使学生学会古诗并掌握识字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情境体验,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使学生回想起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朗读、想象等激发学生的情感,借助音乐、画面等教学手段,带领学生走进诗中,感受诗中儿童的快乐,进而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教师) 2.古筝曲《春江花月夜》。(教师) 3.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学生) 4.搜集整理以前读、背过的古诗。(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师引言:同学们,夏天到了,你们高兴吗?说说为什么。(学生交流)是啊,老师也非常喜欢夏天,去年夏天,老师还出去游览了一番,拍了不少照片呢!今天,老师把照片给你们带来了,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分享快乐吗?请大声说出你们看到的美景吧!(课件展示令人赏心悦目的荷塘美景: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亭亭玉立的荷花娇媚动人,鲜嫩的莲蓬清香诱人。) 2.师激趣: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们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学生交流)看到这么美的池塘、莲花,谁不想欣赏一番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欣赏——第12课《古诗二首》。 3.识记并书写生字“首”。

(1)指生当小老师领读,注意强调“首”是翘舌音。 (2)结合字理图讲解“首”的本义并组词。 (3)结合本课讲解“首”的引申义并组词。 (4)指导学生书写。 ①指导学生观察“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学生尝试交流书写注意点。 ③教师归纳:点、撇位于竖中线两侧,首横长且直,横画上下对正。 4.揭题:诗人白居易也来到了池边,看见了荷花池上发生的一个关于小娃的有趣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写了一首诗。板书诗题。相机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5.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介绍诗人。 (2)教师补充。 白居易字乐天,是唐代著名诗人,有“诗魔”之称,他的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设计意图:让“现实生活”这一活的资源与生动的画面结合在一起,调动学生视、听等多种感官,让学生眼前一亮,身心愉悦,为轻松学习古诗奠定了基础。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一)自读诗句,认识生字词。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古诗。(课件显示要求:拼读生字音节,注意读准字音;用加一加、换一换等方法识记生字字形;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读通句子,争取读出古诗的韵律。) 3.汇报交流。 预设: 采:注意读准平舌音,结合字理理解字义。 踪:注意读准平舌音,结合形声字识记生字。 迹:分析结构和笔顺,扩词,理解“踪迹”。 萍:扩词,看图片理解“浮萍”。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课文12:古诗二首 小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小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出初夏荷塘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美好事物的情趣。一、看图揭题,导入 1、出示课件(课文插图)问:这是什么? 2、小池美吗?美在哪里?(指导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同桌合作,试读课文。检查字音,纠正读错了字音。 3、指名两人组朗读汇报。三、图文对照,理解感悟 1、看课文插图,说说你觉得池塘怎样?诗中是怎么写的? 引出诗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2、交流自学。课堂讨论疑难词句,通过投影重点讲解"泉眼、晴柔"的意思。 (泉眼:泉水涌出的那个口子;晴:晴天;柔:柔 2 和) 3、仔细观察图画,你看到了上面有什么?诗中是怎么写的? 引出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学生提问自学不能解决的字词,教师作简要解答。 4、简单讲述诗意。 5、全班齐读全诗四、启发想象,感情朗读1、教师范读。 2、学生练读。(4人组内,一人朗读古诗,其余3人想象看到的画面。组内交流) 3、教师语言描述,激发学生想象。初夏的早晨,阳光灿烂。我们来到一个幽静的小池边,只见水池中已经长出了一些嫩绿的荷叶,有的荷叶还没有完全展开,只是露出一个尖尖的小角;池里的泉眼正在悄悄地流动,池水非常清澈,倒映着浓密的树阴。这时候,飞来几只蜻

蜓,有一只飞累了,落在尖尖的荷叶上休息。这样的景象,给你一种什么感觉呢? 4、引导学生带着这种感觉朗读。 3 5、朗读反馈。 6、练习背诵。 五、学习生字。巩固词语1、出示带音节生字认读。2、去掉音节认读。 3、小组合作,创造性认记字形。 4、认读课后我会读的词语。六、总结全文七、课后拓展和伙伴们交流自己会背的古诗。

(推荐)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文本教学解读 本课有两首古诗,分别是唐代白居易的《池上》和宋代杨万里的《小池》。《池上》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个偷采白莲的顽皮小孩的形象;《小池》则描绘了由泉眼、流水、树阴、荷叶、蜻蜓构成的夏日小景图。文中以两幅图画与诗相配,再现了诗歌的情境,帮助儿童朗读理解,感受诗意。诗歌语言浅显易懂,琅琅上口,有利于学生诵读理解。 1.识写生字。 课文12个生字要求会认,7个生字要求会写。 认读“首”字,从课题入手,学习“首”做量词的用法。 认读“踪、迹、荷、浮、萍、露”6个字,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让学生自主识记,其中“荷、浮、萍”3个字,可以借助课文插图,读一读生字,认一认事物,将识字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 认读“泉、角”,可以借助古文字和字理,感受这两个字的构形的图画感;“采”可以结合图画,让儿童模仿着做一做一只手在树上采摘果子的动作,帮助识记。 在书写时,“采、爱”这2个要书写的字中都有“爪字头”,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注意各自的特点。“爱”的“爪字头”比“采”的稍扁,撇也稍平。“首”“尖”“角”书写要注意笔画和笔顺,提示:“首”字的主笔长横略倾斜,中间两横疏密均匀,且和右边的“横折”不挨着;“尖”字上面的“小”没有钩,写时要注意上小下大。“角”上“刀字头”的撇写时要略长,中间两横和左右两边都有空隙。写“树”字时,要提示结构紧凑,“木”和“又”的捺都要变成点。 2.观察插图,结合生活,展开想象,理解诗意。 观察《池上》所配插图,说一说图意“这是什么地方,你都看到了什么”,认识“小艇”和“浮萍”,感受“偷采白莲回”的喜悦,将诗人所看所想充分让学生想象感悟,再回到诗中读悟,理解诗意。《小池》同法,迁移学习,说一说图意“这是什么地方,你都看到了什么”,感受宁静的夏日小景。抓住每一行诗所写的景物,看图读诗,体会感受“泉眼”“树阴”“小荷”“蜻蜓”的特点,理解诗意,再读诗悟情。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12 古诗二首【教案】

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围绕“夏天”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童话《荷叶圆圆》和《要下雨了》3篇课文,从不同角度描绘出夏天的特点,让我们感受到夏天的美好。其中《古诗二首》描绘了夏天的美景,《荷叶圆圆》表达了夏天的情趣,《要下雨了》通过童话的方式说明了夏天的气象常识。课文编排既有传统文化的渗透,又有儿童情趣的渲染,语言优美而充满想象,行文简洁而富有韵律,适合儿童诵读和积累。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课 时 教学要点 古诗二首21.认识本单元36个生字和1个偏旁,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1个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好带有“呢、呀、吧”的问句和感叹句。 3.能运用联系生活、结合图片等方式理解“摇篮、潮 荷叶圆圆2

12 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认识“首、踪”等12个生字;会写“首、采”等7个字。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采、藏”等字词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初知古诗大意。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运用多种方法识字。如:①利用加一加的方法识字,用声旁加形旁的方法识记生字并帮助理解。②结合图片、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识记。③借助生活经验组词进行复现和识记。④字理识字。 (2)采用分类的策略指导写字。如:①“首、无”都是独体字,“首”的第三笔最长,“无”的第一横短,第二横长。②“采、尖、角”都是上下结构的字,要上下对齐,写得上窄下宽。③“爱”是上中下结构的字,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上中下各个部件的宽窄来把握字的书写位置。范写时可以边书写边念顺口溜——张开手拥抱朋友。④“树”是第一个要求写的左中右结构的字。可以让学生先观察左中右各部件的位置,做到“两边高,中间低,三个部件要靠紧”,再观察部件间的穿插避让。最后要提醒学生,独体字变成部件后,笔画要有变化。 2.朗读指导 古诗的朗读要体现层次性:初读环节可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正确断句,读出古诗的节奏;再读时要结合插图,寻找诗中描绘的景物,图文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12:古诗二首-池上-第2套-【省一等奖】优质教案

12古诗二首教学目标 1.认识“首、踪”等12个生字;会写“首、无”等7个生字。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采、藏”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初知古诗大意。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首、踪”等5个生字;会写“首、采”2个生字。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采、藏”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教学过程: 一、学习“首”字,导入新课。 1.出示短语,学生口头填量词“首”。一()歌一()古诗 2.学习认识“首”字。(1)指名交流识记方法。(2)出示词语,巩固识字。首首都自首首长首先 3.学写“首”字。 4.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5.出示第一首诗《池上》,简介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2.同桌互读,相互正音。3.指名读,相机正音。4.出示这首诗中的四个生字“踪、迹、浮、萍”,学生用笔圈画出生字,读准字音。5.指名读相机正音。6.齐读。 7.自主识记字形。 8.同桌互相检查识记情况,互相教认。9.检查生字掌握情况,相机指导。 (1)出示去拼音生字,开火车轮读,相机指导。(2)出示词语,指名教读,巩固识字。 踪踪迹行踪踪影无影无踪迹踪迹足迹人迹印迹浮浮萍浮力漂浮浮现萍浮萍绿萍萍踪萍水10.读去拼音课文,巩固识字。 三、再读课文,理解大意,学写“采”字。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古诗二首《小池》公开课教案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小池》公开课教案 12 古诗二首 《小池》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会写田字格里。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 美。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教学过程: 一、以诗引诗,创设情境 1.(出示配乐课件:吟咏春天。)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春晓》《咏柳》。 2.交流:我们刚才背诵的诗有什么共同点呢?(都是描写春天景色的诗。) 3.教师引导:大自然的美景总是令人陶醉。从古至今,不知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赞美它。(出示配乐课件:夏天情。)师导言:生机盎然的春天过去,姹紫嫣红的夏天来了,你们看到了什么? 4.导入新课,揭题。 是呀,大自然是那么美好,万物是那么和谐。南宋诗人杨万里被这个美丽的小池塘深深地吸引,写下了一首名为“小池”的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板书课文题目:小池。)

5.学生读课文题目,教师介绍作者。 二、初读古诗,学习字词 1.教师导学: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池塘呢?我们一起来有滋有味地读读吧! 出示自学要求: (1)自读诗歌,勾画难认难记的生字生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可以读给同桌听,也可以读给老师听。 (2)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 (3)自由朗读古诗,要把诗歌读得字正腔圆。 2.指名朗读古诗,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评价的过程中相机出示“泉”“流”“爱”“柔”“荷”“露”“角”的生字卡片,巩固字音,交流识字方法,联系诗句或者生活实际理解字义。教师相机指导: (1)课件出示“泉”的字理图,学生观察后小结:甲骨文字形像水从山崖泉穴中流出的样子。本义:泉水。 (2)课件出示“爱”的字理图,学生观察后小结:手捧着东西送给朋友,以此表示友爱、喜爱。相机用“爱”组词并说话。 (3)引导学生用“加一加”或“形声字”的方法识记“流”“柔”“荷”“露”。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记“角”。 3.指导学生将生字带入古诗中,再次朗读诗句,读出古诗的节奏。 (1)让我们再回到这个小池塘,去体会它的美。老师再读。 (2)这首古诗听起来很美,你会读吗? (3)请你也这样读一读,读出节奏。 (4)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2.古诗两首》教案

12 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首、踪、迹、浮、萍、泉、流、爱、柔、荷、露、角”等12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首、采、无、树、爱、尖、角”7个生字。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情感目标: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力,进行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课时: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现在已是初夏时节,星期天我路过南湖边的一个小池塘时,看到有几朵小荷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说到池塘、荷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两首。(板书课题:古诗两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题目。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学生简单说说《池上》池塘上发上了一件什么事儿。(一个小孩偷采白莲。)说说《小池》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小池?(初夏) 2、简介作者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从小生活清贫,生逢战乱,对社会黑暗和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喻诗”。他热爱大自然,写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白居易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杨万里是南宋著名诗人,最善长写山水诗,一生写诗二万多首,与大诗人陆游,范成大齐名。 3、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古诗,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古诗,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首、踪、迹、浮、萍、泉、流、爱、柔、荷、露、角”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2个生字: “首、采、无、树、爱、尖、角”,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12.古诗两首 优秀教案

12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首、踪”等12个生字;会写“首、无”等7个生字。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采”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 1.认识“首、踪”等12个生字;会写“首、无”等7个生字。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采”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观看图片:夏日情趣 让我们走进古诗,感受夏日荷塘的无限情趣。 2.走进作者: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三、识字写字 1.出示会认字,引导学生识记、观察字形、读一读,并组词; 2.认识多音字,掌握不同读音所对应的不同含义; 3.检查识字情况:摘苹果; 4.理解词语:试着把词语和相应的意思连起来(不做重点,了解即可); 5.出示会写字,引导读一读,并组词、造句; 6.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观察特殊笔顺在田字格中的具体位置及书写的要点,指导学生书写;教师范写部分重点字形; 首:点、撇短而小,第三笔是长横。“自”里两横间距均匀。 采:上小下大。“木”的横位于横中线上,撇、捺舒展。 四、品读释疑 1.诗意: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小船把水面的浮萍荡开,留下一道清晰的水路痕迹。 2.《池上》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串珠问题1) 《池上》描绘了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采白莲,不会掩藏踪迹,小船荡开浮萍,留下一道清晰的水痕的画面。 3.整体感知: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

2017年春季学期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 4 12《古诗二首》教案

12 古诗二首 设计说明 《池上》一诗描写了一个小娃“偷采白莲”的有趣情境,非常接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儿童的心理,充满了童真、童趣。《小池》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喜爱之情。本课的设计重点是使学生学会古诗并掌握识字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情境体验,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使学生回想起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朗读、想象等激发学生的情感,借助音乐、画面等教学手段,带领学生走进诗中,感受诗中儿童的快乐,进而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熏陶。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教师) 2.古筝曲《春江花月夜》。(教师) 3.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学生) 4.搜集整理以前读、背过的古诗。(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师引言:同学们,夏天到了,你们高兴吗?说说为什么。(学生交流)是啊,老师也非常喜欢夏天,去年夏天,老师还出去游览了一番,拍了不少照片呢!今天,老师把照片给你们带来了,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分享快乐吗?请大声说出你们看到的美景吧!(课件展示令人赏心悦目的荷塘美景: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亭亭玉立的荷花娇媚动人,鲜嫩的莲蓬清香诱人。) 2.师激趣: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们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学生交流)看到这么美的池塘、莲花,谁不想欣赏一番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欣赏——第12课《古诗二首》。 3.识记并书写生字“首”。 (1)指生当小老师领读,注意强调“首”是翘舌音。 (2)结合字理图讲解“首”的本义并组词。 (3)结合本课讲解“首”的引申义并组词。

课文12古诗两首

12.古诗两首 一、设计说明 《池上》一诗描写了一个小娃“偷采白莲”的有趣情境,非常接近儿童的生活,充满了童真、童趣。《小池》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喜爱之情。本课的设计重点是使学生学会古诗并掌握识字方法,通过情境体验,让诗中的画面和感情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首、踪、迹”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池上》、《小池》两首古诗。 3.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学会想象诗歌中包含的画面。 三、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想象诗歌包含的画面。 四、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教师) 2.古筝曲《春江花月夜》。(教师) 3.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搜集整理以前读、背过的古诗。(学生)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师引言:同学们,夏天到了,你们高兴吗?说说为什么。(学生交流)是啊,老师也非常喜欢夏天,去年夏天,老师还出去游览了一番,拍了不少照片呢!今天,老师把照片给你们带来了,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分享快乐吗?请大声说出你们看到的美景吧!(课件展示) 2.师激趣: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们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学生交流)看到这么美的池塘、莲花,谁不想欣赏一番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欣赏《古诗二首》。 3.识记并书写生字“首”。 (1)指生当小老师领读,注意强调“首”是翘舌音。 (2)结合字理图讲解“首”的本义、引申义,并组词。 (3)指导学生书写。 ①指导学生观察“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学生尝试交流书写注意点。 ③教师归纳:点、撇位于竖中线两侧,首横长且直,横画上下对正。 4.揭题:诗人白居易也来到了池边,看见了荷花池上发生的一个关于小娃的有趣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写了一首诗。板书诗题。相机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5.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介绍诗人。 (2)教师补充。 白居易字乐天,是唐代著名诗人,有“诗魔”之称,他的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一)自读诗句,认识生字词。 1.教师范读。

课文12 古诗二首测评

12 古诗二首 课时测评方案 一、给下面的字注音。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踪浮萍露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流.水(liúniú) 柔.柳(réróu) 泉.水(qún quán) 蜻.蜓(qīnɡqīn) 三、看拼音,写汉字。 s h ù shǒu 1.李乐坐在一棵大下朗读《小池》这诗。 jiān jiǎo ài 2.春天,柳叶露出而细的,游客非常喜它们。 四、选字填空。 采彩 1.姑娘们正在水中( )菱。 2.这是一个( )色的气球。 五、照样子,组词。 (踪)迹 ( )迹 ( )迹 荷(花) 荷( ) 荷( ) 六、根据意思写诗句。 1.不知道隐藏自己的行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可爱的小娃在水面上划着小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小荷才刚刚露出尖尖的菱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4.早已经有蜻蜓站在上面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5.偷偷地采下白莲正准备回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七、我来选择。 1.《小池》的作者是宋代诗人( )。 A.杨万里B.苏轼 2.《池上》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 A.白居易 B.杜甫 3.《小池》《池上》描写的都是( )的景色。 A.春天 B.夏天 参考答案 一、zōnɡfúpínɡlù 二、liúróu quán qīnɡ 三、1.树首 2.尖角爱 四、1.采 2.彩 五、奇古叶包

12古诗两首—《小池》

《12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首、踪、迹、浮、萍、泉、流、爱、柔、荷、露、角”等12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首、采、无、树、爱、尖、角”7个生字。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情感目标: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力,进行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和默写课文。 3、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情景,进行美的教育,培养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感情。 2、根据诗意,体会意境是难点。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了古诗两首的第一首《池上》,你还记得吗?请给大家背一背。这些古诗韵律优美,语言简洁,好读又好记。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

古诗——《小池》,板书“小池”,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 1、“小池”的作者是谁?他是什么朝代的人?(出示作者简介) 2、你知道“小池”的意思吗?这首诗写了小池什么季节的景色? 3、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试读。你能试着读一读吗? 4、听录音范读。注意听清每个字的读音,听清读诗的停顿与节奏。 5、诗中有几个生字,看看自己能认识几个?(出示生字,相机认识生字及纠正字音。强调多音字“角”的读音) 6、你都会认了吗?请同学们再读一下古诗,注意生字,注意读诗的语气和节奏。 7、指名读。 三、图文结合,感受意境。 1、请一个同学朗读全诗: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想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 2、写“泉眼”诗人是怎样写的? “泉眼”的水是怎样流的?“惜”是什么意思?谁能说说这行诗的意思?指导读出舍不得的语气。 3、作者又是怎样写树荫的呢?读第二行。 “树荫照水”怎样理解?“爱晴柔”又怎样理解?谁喜欢晴天里柔和的风光呢?这行诗是什么意思? 指导读出喜欢的语气。 4、小结:这两行诗写了小池周围的景物--泉眼和树荫。作者把泉眼和树荫写得像人一样懂得感情,其实是融进了作者自己的感情,猜猜作者想表达什么感情呢?(喜爱) 请同学们把两行诗连起来读一读,读出舍不得和喜爱的语气。 5、写“小荷”和“蜻蜓”作者又是怎样写的呢? 这两行诗写的是小池里的景物。“小荷”指什么?“才”在这儿是什么意思?我们读这两行诗眼前仿佛看见了什么?把这两行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怎样读才能表达出生动、有趣的情景呢?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教案

12 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首、踪、迹”等生字,会写“首、采、无”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古诗的韵味,培养朗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背诵两首古诗。 难点:了解古诗的大意。 [教学课时] 2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荷塘图片)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 2.看到那么美的荷塘,谁不想欣赏一番呢?一千多年前,诗人白居易也来到池边,还看见荷花池里发生的关于一个小娃的有趣的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就吟诵了一首诗。(展示:漂亮的荷塘上慢慢走来一位诗人,吟诵出这首诗《池上》) 3.想知道在这个小娃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这首古诗。(揭示诗题)1.《池上》这首古诗的作者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二、循序渐进,掌握字词句 1.自读诗句,认识生字词。 (1)自由读《池上》,画出生字娃娃,要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2)课件出示生字,小老师教读生字,教师重点指导“首、踪、萍”等字的读法。 (3)课件出示生字词,采用抽生个别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灵活掌握本课生字。 2.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首”“采”,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字形笔画。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重点指导两个字易写错的部分。 首:下半部分是“自”,共九画,第四画是“短撇”。 采:上半部分的笔顺是“撇、点、点、撇”。 3.生字娃娃告诉老师,它们想和你们一块玩捉迷藏的游戏,它们都躲到诗句里去了,看大家能不能准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齐读古诗)2.给下列汉字注音。 ()首()踪()迹 ()浮()萍3.描一描,写一写。 首 采三、诵读古诗,了解诗意 1.教师范读,学生领读,全班齐读古诗,读通读顺。 2.出示挂图,引导学生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是谁在干什么?(引导学生在自读古诗中得到答案) 3.教师解读古诗。 (1)课件出示古诗翻译。 (2)对照翻译,理解词语意思。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12.古诗二首(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12.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认识“首、踪”等12个生字;诙谐“首、无”等7个生字。 2.能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采、藏”等词语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感受始终蕴藏的夏天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夏天的乐趣。 教学重点: 有节奏的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初知古诗大意。 教学方法 引导法、鼓励法、朗读法、问答法情景法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师引言:同学们,夏天到了,你们高兴吗?说说为什么。(学

生交流)是啊,老师也非常喜欢夏天,去年夏天,老师还出去游览了一番,拍了不少照片呢!今天,老师把照片给你们带来了,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分享快乐吗?请大声说出你们看到的美景吧!(课件展示令人赏心悦目的荷塘美景: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亭亭玉立的荷花娇媚动人,鲜嫩的莲蓬清香诱人。) 师激趣: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们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学生交流)看到这么美的池塘、莲花,谁不想欣赏一番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欣赏——第12课《古诗二首》。 识记并书写生字“首”。 (1)指生当小老师领读,注意强调“首”是翘舌音。 (2)结合字理图讲解“首”的本义并组词。 结合本课讲解“首”的引申义并组词。 (4)指导学生书写。 ①指导学生观察“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学生尝试交流书写注意点。 ③教师归纳:点、撇位于竖中线两侧,首横长且直,横画上下对正。 4.揭题:诗人白居易也来到了池边,看见了荷花池上发生的一个关于小娃的有趣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写了一首诗。板书诗题。相机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5.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介绍诗人。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古诗二首(池上 小池)》教案 教科书分析: 1.课文的两首古诗,分别是唐代白居易的《池上》和宋代杨万里的《小池》。《池上》叙述的是夏日一小童偷摘莲蓬的事情,勾勒 了一个可爱的顽童形象;《小池》则描绘夏日的一处由泉眼、流水、 树荫、荷叶、蜻蜓构成的小景,富有夏天生活情趣。诗歌语言浅显 易懂,朗朗上口,有利于学生诵读理解。 2.课文以两幅中国画分别与诗歌相配,诗画对应,既给予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又有利于激发观察说话的兴趣,有利于图文结 合了解诗句内容。但是,《池上》的配画可能为突出形象,“浮萍 一道开”表现得不够,而且没有“开”;《小池》则未能表现“树荫 照水爱晴柔”,以及因构图之故而显得“小池”不小。需要改进并 通过PPT显示才有利于教学。 3.虽然这篇课文由两首古诗组成,但一篇课文相对而言是一个整体,从优化的角度思考,能整体处理的教学内容,应该整体处理, 如识字写字、读准读通课文等。 学情分析: 1.在学习这篇课文前,学生已经通过课文和语文园地,学习了 10首古诗了,他们对什么是古诗、对古诗的诵读要求、古诗的背诵 和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已有所了解和实践,这是学习的有利条件,应充分利用。 2.由于年代久远,古诗中的单音节词和词语古今义的不同,学生是不容易理解,甚至是不了解的,如“惜”“晴柔”,应根据学生 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策略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句意思,了解诗歌内容,感悟小孩顽皮、天真的形象以及小池夏日美景。 3.能正确认读“首”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泉水”等8 个词语。 4.能正确读写“首”等7个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正确认读“首”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泉水”等8 个词语,正确读写“首”等7个字。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句意思,了解诗歌内容,感悟小孩顽皮、天真的形象以及小池夏日美景。 教学准备: 教师:“首”等12个会认读字字卡,“首”等7个会写字的田 字格字卡;课文图画、写字、“读一读,记一记”词语的PPT。 学生:每人一套“首”等12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激趣导入,释题,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导语:同学们,在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之前,我们一起复习以前学过的一些字词。 (一)复习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词和有关的音节拼读。

人教版第12课《古诗二首:池上、小池》优秀教案(含反思)

12古诗二首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池上》一诗描写了一个小娃“偷采白莲”的有趣情境,非常接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儿童的心理,充满了童真、童趣。《小池》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喜爱之情。本课的设计重点是使学生学会古诗并掌握识字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情境体验,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使学生回想起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朗读、想象等激发学生的情感,借助音乐、画面等教学手段,带领学生走进诗中,感受诗中儿童的快乐,进而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教师) 2.古筝曲《春江花月夜》。(教师) 3.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学生) 4.搜集整理以前读、背过的古诗。(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师引言:同学们,夏天到了,你们高兴吗?说说为什么。(学生交流)是啊,老师也非常喜欢夏天,去年夏天,老师还出去游览了一番,拍了不少照片呢!今

天,老师把照片给你们带来了,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分享快乐吗?请大声说出你们看到的美景吧!(课件展示令人赏心悦目的荷塘美景: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亭亭玉立的荷花娇媚动人,鲜嫩的莲蓬清香诱人。) 2.师激趣: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们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学生交流)看到这么美的池塘、莲花,谁不想欣赏一番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欣赏——第12课《古诗二首》。 3.识记并书写生字“首”。 (1)指生当小老师领读,注意强调“首”是翘舌音。 (2)结合字理图讲解“首”的本义并组词。 (3)结合本课讲解“首”的引申义并组词。 (4)指导学生书写。 ①指导学生观察“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学生尝试交流书写注意点。 ③教师归纳:点、撇位于竖中线两侧,首横长且直,横画上下对正。 4.揭题:诗人白居易也来到了池边,看见了荷花池上发生的一个关于小娃的有趣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写了一首诗。板书诗题。相机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5.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介绍诗人。 (2)教师补充。 白居易字乐天,是唐代著名诗人,有“诗魔”之称,他的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2 古诗二首 最新教案

12 古诗二首 一、设计说明 《池上》一诗描写了一个小娃“偷采白莲”的有趣情境,非常接近儿童的生活,充满了童真、童趣。《小池》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喜爱之情。本课的设计重点是使学生学会古诗并掌握识字方法,通过情境体验,让诗中的画面和感情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首、踪、迹”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池上》《小池》两首古诗。 3.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学会想象诗歌中包含的画面。 三、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想象诗歌包含的画面。 四、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教师) 2.古筝曲《春江花月夜》。(教师) 3.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搜集整理以前读、背过的古诗。(学生)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师引言:同学们,夏天到了,你们高兴吗?说说为什么。(学生交流)是啊,老师也非常喜欢夏天,去年夏天,老师还出去游览了一番,拍了不少照片呢!今天,老师把照片给你们带来了,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分享快乐吗?请大声说出你们看到的美景吧!(课件展示) 2.师激趣: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们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学生交流)看到这么美的池塘、莲花,谁不想欣赏一番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欣赏《古诗二首》。 3.识记并书写生字“首”。 (1)指生当小老师领读,注意强调“首”是翘舌音。 (2)结合字理图讲解“首”的本义、引申义,并组词。 (3)指导学生书写。 ①指导学生观察“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学生尝试交流书写注意点。 ③教师归纳:点、撇位于竖中线两侧,首横长且直,横画上下对正。 4.揭题:诗人白居易也来到了池边,看见了荷花池上发生的一个关于小娃的有趣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写了一首诗。板书诗题。相机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5.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介绍诗人。 (2)教师补充。 白居易字乐天,是唐代著名诗人,有“诗魔”之称,他的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一)自读诗句,认识生字词。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古诗。(课件显示要求:拼读生字音节,注意读准字音;用加一加、换一换等方法识记生字字形;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读通句子,争取读出古诗的韵律。)

一年级下册12课《古诗二首》小池

12课《古诗二首》小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增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4.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会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继续来学习第12课《古诗二首》,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第二首古诗《小池》 一、直入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注意翘舌,标上音节)认识“池”。有小朋友认识小池的“池”吗?(你是怎样记住的?用的什么方法?)指名请同学回到。 2、原来用的是加一加的方法左边一个三点水,右边一个“也”,加在一起就是“小池”的“池”。 3、学生交流方法,认识“池”,跟“水”有关。 你见过的小池有? 小朋友,小池,小池里会有什么呢? 生:水 课件展示: 师:所以这个字有三点水

2、读了课题,猜一猜,小池里会有些什么?出示夏天小池的美景图。生:青蛙,蝌蚪,荷花...... 老师见过的小池里面也有荷花 课件展示荷花 这些漂亮吗?美不美? 这首诗的作者见到了怎样的景象,写下了这首诗呢? 3、出示课文插图问:作者所眼中的小池里有什么?(有蜻蜓、树阴、泉水、荷叶等),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些景色呢? 课件展示:图上有什么?(板书:池边泉眼树阴 池内小荷蜻蜓) 诗人看到了这些景物,诗人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呢?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诗句。保持最端正的读书姿势,自由读诗句。 请大家又轻又快地打开语文书,保持最棒的姿势,每个人都准字音,读通顺诗句,读完了举手告诉老师。 2、同桌合作,试读课文。检查字音,纠正读错了字音。 孩子们自己读完了,和同桌合作一下,试读古诗,你听听的,他听你的,相互纠正,一定要都准字音哦。 3、指名两人组朗读汇报。 好,读完了,哪一对同桌来回报喜爱他们刚才读的。自信的举手。 课件展示诗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