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人大行管考研复试分数线

2017人大行管考研独家复习指导

——注意事项、独家资料

本文目录

一、人大行管考研信息解读

二、人大行管考研专业课复习参考书

三、2017年人大行管考研独家专业课通关一本通

四、辅导名师李老师解析人大行管专业课真题

五、人大行管考研专业课复习规划指导

六、人大行管考研内部资料——张成福《公共管理学》重点笔记

七、人大行管考研独家真题答题方法示范

正文部分

一、人大行管考研信息解读

招生专业学习年限初试科目复试内容120401行政管理

00-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2年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

俄语或203日语或

240德语或241法语

③620-学科基础

④841-公共管理与公

共政策

1、专业综合课笔试

2、外语笔试

3、听力和口语水平测

4、专业与综合素质面

年份招生人数(不包含推

免)

复试资格线

总分外语、政治业务课

2014103505090 2015103505090 201653655590

名师解析:

1、根据历年的统计数据,人大行管的报录比一般在1:15-1:20左右,报录比之低,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的,可见难度不低,不过人大行管的学科实力在全国数一数二,就业也不错,可以去一些大型的国企、央企,还可以进入比较好的政府和事业单位部门,是非常值得报考的。

2、人大行管近5年的录取人数固定在10人左右,2016年只招5人,17个人进复试,少数调剂到公财专业外,刷掉很多人,很多学生都是泪流满面走出复试考场的,可见人大行管的复试难度加大,这就需要17年备考的同学们做好充足的准备,大意不得。16年我们辅导的一个学生初试考了人大行管的第三名,复试第二,总名次第二,稳稳当当录取了,由此可见复试的重要性。

二、人大行管考研专业课复习参考书

620学科基础:

(1)管理学

1、《管理学基础》方振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主要)。

2、《管理学》(第七或第九版)罗宾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社会学

1、《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经济学

1、《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五版)

2、《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六版)

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

(1)公共管理

1、《公共管理学》(修订版)张成福、党秀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

2、《公共管理学概论》朱立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版

(2)公共政策

1、《公共政策导论(第三版)》谢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公共政策分析概论》谢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公共政策概论》谢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名师解析:

620学科基础,包含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三部分,行政管理专业考察的是社会学和经济学两部分,《社会学概论新修》无论是第三版还是精编版需要结合起来看,这样才不至于对知识点有所遗漏。《西方经济学》,考察的是宏观部分,微观不用看的,版本上,最好是第五版和第六版结合起来看,重点还是第五版,第六版看看新增加的内容就可以。

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张成福的《公共管理学》是出题的重点,需要熟练掌握,这本书知识点庞杂,不易掌握,需要做好笔记,建立好框架。谢明的这三本书,不需要全部都看,重点是第三版,其他两版掌握其中与第三版不同的内容即可。

三、2017年人大行管考研独家专业课通关一本通

《2017年人大行管考研专业课一本通》由人大行管权威辅导名师卢老师领衔,有历年人大行管状元艾晋、阳小勇、李宏博及专业课高分学长学姐参与精心汇编,荟萃提取了每本参考书重要考点、历年真题及解析、答题方法、复习规划、状元复习经验和全真模拟题等。考上人大行管的学生,几乎是人手一本,参考书结合一本通复习,可以做到重点明确,框架清晰,这样复习效率才会大大提升。效率是考上人大行管的很重要的一环,一本通会在这方面帮助你的。2016年考入人大公管院的行管专业的第二名张雪滢和第四名刘杰以及教育学院的行管第二名熊凯,用的参考资料就是一本通。

目录

第一部分热点问题及状元复习经验

第二部分中国人民大学行管考研重点笔记

第一章《西方经济学》第五版(宏观部分)笔记

第二章《公共管理学》(张成福、党秀云主编)笔记

第三章《社会学概论新修》笔

第四章《公共政策概论》笔记

第三部分中国人民大学行管考研真题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

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

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

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

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

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

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

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

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

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

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

2003年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

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

2001年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

2000年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

1999年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

1998年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

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

1996年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

第四部分中国人民大学行管考研模拟题

第五部分总结

一、全年复习规划

二、答题方法指导

四、辅导名师李老师解析人大行管专业课真题

一、简答题

1.社会化的类型?

⑴初始社会化。

发生在生命早期,其主要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其内化社会

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主要发生

在儿童时期,是整个社会化的基础。

⑵预期社会化。

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比如,学生在大学里进行的大量学习都是为将来在工作中所要扮演的角色做准备,这种学习过程就

是预期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大量地发生在青年时期。

⑶发展社会化。

相对初始社会化而言,并且是在韧始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指的是成年人为

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比如,改革开放之后,政府官员都要重新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这就是发展社会化。发展社会化亦称继

续社会化。

⑷逆向社会化。

社会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即不但有长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晚辈,也有晚辈传授知

识和规范给长辈。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给长辈就是逆向社会化。在传统社会中,逆向社会化很少见。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变迁速度快,知识更新速度也快,一些成年人往往跟不上形势,他们要想不落伍,就必须接受逆向社会化。

⑸再社会化。

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与发展社会化的本质不同在于:①发展社会化着眼于人的完善,而再社会化着眼

于人的改造;②再社会化的形式一般比发展社会化剧烈。再社会化虽然着眼于人

的改造,但它并不——定是负面的和强制性的。

2.简述自觉与不自觉角色

自觉的角色,人们在承担某种角色时,明确意识到了自己正担负着一定的权利、义务,意识到了周围的人都是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观众,因而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周围的观众。

影响因素:①一个人刚刚充当某一角色时,对新的行为规范不完全适应和熟悉,往往容易表现出自觉角色。②在他人在场或他人对此角色提出明确希望的条件下

③特定的环境与任务④经常的自我提醒。

不自觉的角色,人们在承担某一角色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充当这一角色,而只是按习惯性行为去做。一个人长期充当某一角色后,就容易从不自觉走向自觉。上述(自觉角色)因素没有时,也容易按习惯行事。

3.简述社会互动的含义

社会互动

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含义

(1)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

(2)必须有互相依赖性的互动;

(3)以信息传播为基础;(还有思想和情感)

(4)不一定非要面对面;

(5)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的,情景不同,意义不同;

(6)会对互动双方,甚至环境产生影响。

(7)遵循一定的行为模式,具有一定的互动结构

4.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以GDP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有哪些局限性?

答: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计算GDP的方法有生产法、支出法、收入法等。

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各种最终产品的价值都是用货币加以衡量的。

2、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GDP,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3、GDP是一定时期内(往往为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4、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5、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从而是一个地域概念。

6、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

活动不计入GDP中。

GDP代表了一国或一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和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生产活

动(包括产品和劳务)的最终成果,可以对一国总体经济运行表现作出概括性衡量,反映出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便于国际间和地区间作比较,为制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分析经济运行状况以及政府调控和管理经济提供重要依据和参考。

但GDP也有其局限性,尽管GDP是宏观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指标,但GDP不是万能的。

1、它不能反映社会成本。若黄赌毒盛行,GDP 高,但不能说明经济发展的成果,只能说明社会腐朽。

2、它不能反映经济增长方式付出的代价。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3、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和效益。如资源消耗,掠夺式开发。

4、不能反映人们的生活质量。如一国人民安逸,一国人民奔劳。

5、不能反映社会收入和财富分配的状况。如贫富差距问题。

5.简述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和永久收入消费理论,并指出二者的区别与联系。答:生命周期假说是美国经济学家弗朗克·莫迪里安尼提出的,他认为,在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个人消费占其一生收入现值的比例是固定的。消费不取决于现期收入,而主要取决于一生的收入,人们会在更长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的生活消费开支,以达到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年轻时收入偏低,消费会超过收入。进入中年后,收入日益增加,收入会大于消费,不但能偿还青年时代欠下的债务,还可以增加储蓄以备养老。退休后,收入下降,消费又会超过收入。所以,中年人具有较低的平均消费倾向,青年人和老年人具有较高的消费倾向。但终其一生,个人具有相对稳定的长期消费倾向。若社会上年轻人和老年人比例增大,则消费倾向会提高;若中年人比例增大,则消费倾向会下降。用公式可表示为:C=aWR+cYL,其中WR 为实际财富;a 为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YL 为工作收入;c 为工作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

永久收入消费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的,他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他的永久收入决定。永久收入指消费者可以预计到的长期收入。永久收入大致可以根据所观察到的若干年收入数值的加权平均数计得,距现在的时间越近,权数越大;反之则越小。用公式可表示为:Y P =θY+(1-θ)Y -1,其中Y P 为永久收入,θ为权数;Y 和Y -1分别为当前收入

和过去收入。当经济衰退时,虽然人们收入减少了,但消费者仍按永久收入消费,故衰退期消费倾向高于收入长期的平均消费倾向。相反,经济繁荣时尽管收入水平提高了,但消费者按永久收入消费,故此时消费倾向低于长期平均消费倾向。根据该理论,政府想通过增减税收来影响总需求的政策是不能奏效的,因为减税而增加的收入,并不会立即都用来增加消费。

6.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哪些?

答: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就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一样,货币政策也可以调节国民收入以达到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的目标,实现经济稳定增

长。但货币政策是要通过利率的变动来对总需求发生影响,因而是间接地发挥作用。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有:

1、再贴现率政策。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贴现率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变动给商业银行及其他存款机构的贷款利率来调节货币供应量。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就会减少,准备金从而货币供应量就会减少;贴现率降低,向中央银行借款将会增加,准备金从而货币供给量就会增加。该政策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首先通过贴现率来控制银行准备金效果是相当有限的。而且,再贴现率政策也不是一个具有主动性的政策,因此,中央银行并不经常运用此项政策。

2、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是央行控制货币供给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工具。有价证券的市场是一个竞争性的市场,其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当中央银行要购买债券时,对债券的市场需求就会增加,债券价格上升,而债券价格的上升,就意味着利率下降;反之亦然。由于公开市场操作很灵活,因而便于为中央银行及时用来改变货币供给变动的方向,变买进为卖出债券,立即就有可能使增加货币供给为减少货币供给。央行可以连续地、灵活地进行公开市场操作,自由决定债券的数量、时间和方向,且央行即使有时会出现某些政策失误,也可及时得到纠正。

3、法定准备率。央行有权决定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的法定准备率。降低法定准备率,实际上就等于增加了银行准备金,而提高法定准备率,就等于减少了银行准备金。而这也不是央行轻易使用的政策。因为银行去向央行报告它们的准备金和存款状况时有时滞,而且,变动法定准备率的作用十分强烈,一旦准备率变动,所有银行的信用都必须扩张或收缩。

二、论述题

1.社会互动的情境

社会互动总是在特定情境下进行的,了解情境及情境的要求,是社会互动的基础。类型:

(一)二人关系、三人关系与多人关系

根据参与互动的人数,可以区分出二人关系、三人关系、多人关系等不同的互动情境,不同情境对于互动有着不同的要求。

二人关系中的互动与三人关系中的互动有什么异同?

相同:要考虑其他人的具体需求、愿望和个人特点。

二人关系比较亲密

三人关系中第三人的地位和作用很特殊

(二)熟悉情境、工作情境与社交情境——互动的目的

熟悉情境:与熟人之间,日常交往的场合。

工作情境:特定的目标、明确的分工,言谈举止局限于一定范围,很少有情感的交流。

社交情境:为互动而互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较深的感情投入。

(三)情感关系、工具关系与混合关系——人际关系性质

情感关系:家庭等初级群体之间的关系。遵循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需求法则。工具关系:个体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与他人交往时发生的关系。这种关系中,双方并不预期有亲密的情感关系和长期交往。遵循公平法则。

混合关系:介于情感与工具之间的人际关系。个体在家庭之外所建立的各种人际关系,交往双方都预期将来还会继续交往,并有一定的情感联系。遵循人情法则。

2.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初级群体

(一)社会转型时期初级群体的变化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期。随着这一转型过程的推进,初级群体的性质和地位都将发生变化,并对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1)从群体成员资格的获取看,现在,人们选择、组合初级群体的自由度有所增加,典型的如结婚和离婚。

(2)从初级群体的发展趋势看,在转型期,初级群体将日渐衰落。

①社会分化加剧,初级群体原有功能不断发生转移。如家庭的教育功能更多转到了学校。

②随着社会流动的加速,初级群体日趋松懈。如中介组织的出现产生的影响。

③一些初级群体已经名存实亡,地位和作用下降。如邻居成了纯粹地理上的概念,缺乏交流。

总之,随着社会的日趋现代化,初级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有下降的趋势。

(3)初级群体变化对于社会生活的影响

联系到初级群体所发挥的双重社会功能,可以看出初级群体的变化对于社会生活的影响也体现在正、反两个方面。

正的方面:

①这种变化有可能提供更多的个人自由,使个人获得更大的自主性。

②有可能促进更大范围的社会整合。

③人们更多地依靠正式分工及规章制度等次级关系来处理问题,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组织目标。这是一个社会走向合理化的表现。

反的方面:

削弱了非正式控制手段的影响力,增加了社会控制的难度,并带来人际关系的疏远、冷漠,妨碍了人们的感情生活,导致一些不利于人的发展的社会问题。

另外,在社会转型期,初级群体的衰落与次级群体的发展并非一种简单的替代过程。在特定情况下,初级群体可能通过转换其结构与功能而适应社会发展。同时,次级群体的发展也可能导致对初级群体的新的需求。

3.什么是挤出效应?其决定因素有哪些?

答: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由于政府支出增加,商品市场上购买产品和劳务的竞争会加剧,物价就会上涨,在货币名义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量会因价格上涨而减少,进而使可用

)减少。结果债券价格下跌,利率上升,进而导致私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即m

2

人投资减少。投资减少了,人们的消费随之减少,即政府支出增加“挤占”了私人投资和消费。

在政府支出增加而引起价格上涨时,如果工人由于存在货币幻觉,即人们不是对货币的实际价值作出反应,而是对用货币来表示的名义价值作出反应,那么在短期内,由于企业对劳动需求增加,因此就业和产量将会增加。然而在长期内,如果经济已经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则增加政府支出就会完全地挤占私人的投资和消费支出。在非充分就业的经济中,如果政府推行增加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会使总需求水平提高,产出水平相应提高,从而使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因而利率会上升,并导致投资水平下降,因此同样对私人投资有“挤出效应”。但一般说来,不可能对私人投资支出产生完全的“挤出”,因而多少能使生产和就业增加一些。

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支出乘数的大小。乘数越大,政府支出所引起的产出增加就越多,但利率提高使投资减少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减少也越多,即“挤出效应”越大。(正比)

(2)货币需求对产出变动的敏感程度(k)。k越大,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一定量产出水平增加所导致的对货币的需求的增加也越大,因而使利率上升也越多,从而“挤出效应”也就越大。(正比)

(3)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h)。h越小,说明货币需求稍有变动,就会引起利率大幅度变动。因此,当政府支出增加引起货币需求增加所导致的利率上升也就越多,因而对投资的“挤占”越多。(反比)

(4)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d)。d越大,则一定量利率水平的

变动对投资水平的影响也就越大,因而“挤出效应”就越大;反之,则“挤出效应”就越小。(正比)

支出乘数主要决定于边际消费倾向,而边际消费倾向一般被认为是比较稳定的。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k主要取决于支付习惯和制度,一般也被认

为比较稳定。因此“挤出效应”大小的决定性因素是货币需求及投资需求对利率

的敏感程度,即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h及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d的大小。

4.什么是自动稳定器?是否税率越高,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就越大?

答: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

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

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财政政策的这种内在稳定经济的功

能主要通过以下三种制度得到发挥:

1、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

(1)当经济衰退时,国民产出水平下降,个人收入减少;在税率不变的情

况下,政府税收会自动减少,留给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也会自动地少减少一些,从

而使消费和需求也自动地少下降一些。在实行累进税的情况下,经济衰退使纳税

人的收入自动进入较低纳税档次,政府税收下降的幅度会超过收入下降的幅度,

从而可起抑制衰退的作用。

(2)当经济繁荣时,失业率下降,人们收入自动增加,税收会随个人收入

增加而自动增加,可支配收入也就会自动地少增加一些,从而使消费和总需求自

动地少增加一些。在实行累进税的情况下,繁荣使纳税人的收入自动进入较高的

纳税档次,政府税收上升的幅度会超过收入上升的幅度,从而起到抑制通货膨胀

的作用。

可见税收这种因经济变动而自动发生变化的内在机动性和伸缩性是一种有

助于减轻经济波动的自动稳定因素。

2、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主要指政府的转移支付,包括政府的失业救济和

其他社会福利支出。

(1)当经济出现衰退与萧条时,失业增加,符合救济条件的人数增多,失

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开支就会相应增加,这样就可以抑制人们收入特别是可支

配收入的下降,进而抑制消费需求的下降。

(2)当经济繁荣时,失业人数减少,失业救济和其他福利费支出也会自然减少,从而抑制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的增长。

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1)经济萧条时,国民收入下降,农产品价格下降,政府依照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按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可使农民收入和消费维持在一定水平上。

(2)经济繁荣时,国民收入水平上升,农产品价格上升,这时政府减少对农产品的收购并抛售农产品,限制农产品价格上升,也就抑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从而也就减少了总需求的增加量。

总之,政府税收和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对宏观经济活动都能起到稳定作用。它们都是财政制度的内在稳定器和对经济波动的第一道防线。

1,计算题(每题25分)共50分

1.假定货币需求为L =0.2y -5r 。

(1)画出利率为10%、8%和6%而收入为800亿美元、900亿美元和1000亿美元时的货币需求曲线;

(2)若名义货币供给量为150亿美元,价格水平P =1,找出货币需求与供给相均衡的收入与利率;

(3)画出LM 曲线,并说明什么是LM 曲线;

解答:(1)由于货币需求为L =0.2y -5r ,所以当r =10,y 为800亿美元、900亿美元和1000亿美元时的货币需求量分别为110亿美元、130亿美元和150亿美元;同理,当r =8,y 为800亿美元、900亿美元和1000亿美元时的货币需求量分别为120亿美元、140亿美元和160亿美元;当r =6,y 为800亿美元、900亿美元和1000亿美元时的货币需求量分别为130亿美元、150亿美元和170亿美元。如图14—2所示。

图14—2

(2)货币需求与供给相均衡即L =M S ,由L =0.2y -5r ,M S =m =M /P =150/1

=150,联立这两个方程得0.2y -5r =150,即

y =750+25r

可见,货币需求和供给均衡时的收入和利率为

y=1000,r=10

y=950,r=8

y=900,r=6

……)

(3)LM曲线是从货币的投机需求与利率的关系、货币的交易需求和谨慎需求(即预防需求)与收入的关系以及货币需求与供给相等的关系中推导出来的。满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的收入y和利率r的关系的图形被称为LM曲线。也就是说,LM曲线上的任一点都代表一定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货币需求与供给都是相等的,亦即货币市场是均衡的。

根据(2)的y=750+25r,就可以得到LM曲线,如图14—3所示。

2.设某一三部门的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200+0.75Y,投资函数为I=200-25r,货币需求函数为L=Y-100r,名义货币供给是1000,政府购买G=50,求该经济的总需求函数。

解答:收入恒等式为Y=C+I+G,将消费函数、投资函数和政府购买代入其中,得Y=200+0.75Y+200-25r+50,化简后,得Y=1800-100r(1)式(1)即为该经济的IS曲线方程。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为M/P=L,将货币需求关系式和货币供给数量代入其中,有

1000

P

=Y-100r,其中P为经济中的价格水平

上式化简为:Y=100r+1000

P

(2)

式(2)即为该经济的LM曲线方程。为求该经济的总需求曲线方程,将式(1)、

式(2)联立,并消去变量r,得到Y=900+500 P

上式即为该经济的总需求曲线。

五、人大行管考研专业课复习规划指导

考研专业课的复习分为六大阶段,六大阶段是考研专业课复习的“六部曲”。正确的阶段做正确的事,优化每个阶段的复习,才能让考研“更容易”,才能做到“不走弯路,一次成功。”

(一)择校预备阶段(1月初——3月初):

关键词:全面自我分析、确定考研院校专业、了解内部信息、抱定信念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全面的自我分析基础上,定下自己的目标院校和专业,并进一步明确自己报考专业的参考书目、报考人数、招生人数、复试分数线、该专业必备考研资料。提醒广大考生:选择院校和专业要综合考虑兴趣、专业课基础、外语水平、未来职业规划、报考专业的就业前景等因素。考研就是给自己一次机会,无论跨考与否,报考名校与否,择校、择专业一定要要建立在全面自我分析的基础上。一旦决定,要抱定信念,切勿轻易中途换学校、转专业!中途换院校和专业会极大浪费有限的备考时间和精力。

(二)基础理解阶段(3月上旬——7月初):

关键词:扎实理解、参考书及核心资料通读3遍、记下核心概念和公式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立完整理解,为后面记忆和运用打下基础。将参考书目完整地看至少3遍以上。全部知识点重在理解,除了核心概念和公式外,不必刻意记忆。实在不理解的知识点标记下来,后面通过相关的辅导或者查阅解决。此外,这一阶段做笔记,切不可过分细致,以梳理框架和概念为主,太细会浪费很多时间,也记不住。建议考生制定每天和每周的规划,一般2-3章/天,这个速度比较合适。

(三)重点掌握阶段(7月初——11月上旬):

关键词:分清重点、地毯式全面记忆、不断循环巩固、检测督促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抓住重点、掌握重点。要抓住重点,一是要分析真题;二是要专业化辅导;三是内部资料,如出题老师的论文、讲义、当前学术热点等。在此基础上坚持专业课复习的80/20法则,对核心概念、基础概念、重要知识点、要点、常见公式一定要地毯式全面记忆,并反复强化,达到永久记忆。提醒广大考生要自我检测或者让专业课老师及时检测,不断督促,有压力才能保障效果。

(四)框架专题阶段(11月上旬——11月底):

关键词:将知识系统化、体系化,建立知识结构树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知识点掌握的零散,不体系化,会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思路狭隘,影响答题发挥,尤其是做大题的时

候。必须要按照参考书的章节架构或者通过总结专题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对参考书做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总结了全国各学校专业课的专题和章节联系,能在这一阶段帮助广大考生建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五)模拟考试阶段(12月上旬——12月中旬):

关键词:全真检测、训练答题方法、试卷批阅、查漏补缺

这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通过全真模拟掌握答题技巧和方法,查漏补缺。知识储备的好,不一定答题好,更不一定意味着考场得高分。要全真模考,在考试时间、题型题量和真题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做3-5次模拟试题,通过全真检测发现知识盲点,纠正答题方法,稳住考前心态,要经历一个盲目自信——弱点暴露——完善提高——再次暴露——再完善再提高的涅槃重生的过程,提高答题能力。建议一定要让权威的有经验的专业课辅导老师批改试卷,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缺。

(六)考前冲刺阶段(12月中旬——考试):

关键词:保持复习热度、调节最佳身心状态、查漏补缺

这一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是调整身心状态,以最佳的心态迎接考试。经过前面5个阶段的复习,效果已经基本定型,在最后的5-10天内,要保持每天8小时的复习,保持专业课和公共课复习热度。这一阶段的复习要跳出来,不要纠缠于知识点的细枝末节,要敢抓敢放,抓大放小,整体通览,查漏补缺。此外,调节最佳的身心状态也很关键,要调整作息适应考试时间,比如考试是上午考英语,那么现在的复习也应该是上午复习英语;要注意饮食健康,充足睡眠;要积极的心理暗示,给自己输入考研正能量。考研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完美的知识储备,优秀的答题能力,强健的身心状态也很关键。赢在终点,笑到最后。

六、人大行管考研内部资料——张成福《公共管理学》重点笔记

第一章公共管理导论

【考点1】公共管理的含义和性质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公共管理作为公共行政和公共事务

广大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重点在于将公共行政视为一门职业,而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这一职业的实践者。(05年名词解释)

公共管理的性质在于:

(1)承认政府部门治理的正当性;

(2)强调政府对社会治理的主要责任;

(3)强调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的互动以及在处理社会及经济问题中的责任共负;

(4)强调多元价值;

(5)强调政府绩效的重要性;

(6)既重视法律、制度,更关注管理战略、管理方法;

(7)以公共的福祉和公共利益为目标;

(8)将公共行政视为一种职业,而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这一职业的实践者。

【考点2】公共管理学的含义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与学派,旨在帮助公共管理者获取解决公共问题、处理公共事务所需的知识、技能与策略。作为一门学科,它以公共管理者为教学与研究的对象;既重视公共管理的外在环境,又重视内在的管理;公共管理重视私部门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但未改变公部门的主体性;作为一门学科,它是科际整合的。

【考点3】公共管理的发展背景

1.公共管理发展的学科背景

从1887年威尔逊的《行政之研究》发表后,公共行政学便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公共行政学的发展,依照行政学家亨利(N.Henry)的观点,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典范变迁。

第一阶段:政治与行政二分法(1900——1926)。主要代表学者有古德诺和怀特。公共行政在这一阶段,关注的是研究如何有效运用资源以执行政策。

第二阶段:行政原则(1927——1937)。在这个阶段,许多行政学者关注建构“行政原则”。魏劳毕于1929年出版了《公共行政的原则》,特别强调有一些科学的行政原则存在,这些原则可以被发现,行政人员一旦学会如何应用这些原则就可以成为专家,这些原则可不考虑环境因素而适用于任何地方。

第三阶段:公共行政即政治学。这一时期,公共行政开始向政治学回归。然而这时期的公共行政以建立规范理论为目的,为知识而追求知识,对改进公共行政实务助益不多。正如亨利所言,“有公共而无行政”,对公共管理者知能的研究与培养,可以说没有多大的建树。

第四阶段:公共行政即管理学。从1960年至70年代起,一部分行政学者不满政治取向的公共行政研究,从而转向管理领域寻求发展。

这一时期的公共行政是建立在这样的基本假设基础之上:一是公共行政与私部门的行政没有本质的区别;二是强调一般管理或类同管理;三是企业绩效优于政府绩效,而主张师法企业,提高政府绩效。这一阶段将公共行政转向管理,为日后公共管理途径的发展创造了基础。

然而,将公共行政类同于一般管理的研究,受到许多学者的质疑。质疑之一便是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是否相同;质疑之二是企业是否比政府有更高的绩效。

总之,公共行政即管理学的发展,形成了有管理无公共的窘境,完全忽略了公共管理所处的政治环境和公私管理之差异,由于大环境之差异,私部门管理的知识、技能、概念与工具,在引入政府部门运用后,产生格格不入甚至失灵的情形。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相当一批的公共行政学者试图将传统公共行政的规范取向和一般管理的工具取向结合起来,发展不同于传统公共行政研究的新途径:公共管理途径。

2.公共管理发展的时代背景

公共管理之发展,除了学科发展的因素以外,还具有重要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原因。米诺古(Minogue)认为三项压力促进了公共管理的兴起:一是财政压力,政府支出庞大,预算赤字无法遏制;二是服务品质的压力,公民对政府服务的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三是意识形态的压力,新右派意识形态占上风。

具体分析,导致公共管理兴起的时代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规模的扩大和政府角色的膨胀以及社会对政府之不满。

(2)经济因素与财政压力。

(3)社会问题与政府不可治理性的增加。

(4)新右派学说与保守主义政治意识形态的巨大影响。

【考点4】公共管理的研究途径

依公共管理学家波兹曼(Bozeman)的观点,尽管研究途径及理念有差异,但就概念的演进而言,大致可分为两种研究途径,即公共政策途径(public policy approach,简称P途径)以及企业管理的途径(business approach,简称B途径)。

1.P途径下的公共管理

P途径下的公共理论研究认为,公共管理必须与公共政策的形成与制定密切相关。P途径下的公共管理研究导源于20世纪70年代,在70年代,由于对传统公共行政学发展不满,有许多公共政策学院或课程产生。

P途径研究的公共管理一般将公共管理者界定为高层次的政策管理职位,而非日常行政事务的管理者,同时他们特别强调具有政策制定权的高级行政主管的管理策略,依次,自然相当重视公共管理的政治面向。以研究取向而言,P途径

十分重视非理论性、非量化的,以实务为基础的规范取向;在研究方法上,大多是采用个案研究法。

公共管理学者波兹曼(Bozeman)认为,公共政策取向的公共管理有三个基本共识:

(1)视公共管理为政策分析互补之物,成为这些学院教学课程的方向;

(2)在教学研究上十分重视个案研究,以从事实务工作者的经验为素材;

(3)以高层管理者,特别是政治性任命官员为教学研究对象,致力于促进此类人员与学界之间的沟通对话。

2.B途径下的公共管理

在20世纪70年代,企业行政管理学院开始重视工商政策与管理战略,不再着重于内部行政管理的机制与过程,受此影响,一些公共管理学者发展起B途径的公共管理。

B途径的公共管理与P途径的公共管理相比,有如下不同之处:

(1)前者之课程设计依循商业学院的传统,后者则依循公共政策学院的传统;

(2)前者并不强调公共与私人组织的差异性,后者则特别凸显公共组织的特殊性;

(3)前者企图与公共行政合流,后者则企图摆脱公共行政,而形成一个独立的管理领域;

(4)前者重视策略与组织间的管理是过程取向的,因而非常强调组织设计、人事与预算等问题;后者则强调政策与政治问题;

(5)前者主张采用量化分析(如集群材料分析、实验设计),后者则采用个案研究法。

学者波兹曼(Bozeman)对二者提出更深入的看法:

(1)不同于公共政策途径的公共管理学者,一心一意想划清与传统公共行政的关系,企业途径的公共管理学者与行政学者特别是认同“公共行政即是管理学”的学者,有较密切的关系和相似理念。

(2)不同于公共政策途径的公共管理学者认为公私部门管理有别,企业途径的公共管理不认为公私部门的管理有什么质的差异,而主张以较严谨的态度发展实证理论来描述与解释公私部门的异同。在此前提下,他们偏好、认同并接受企业管理的概念与工具,并将之引入运用于公共部门的管理上。

(3)不同于公共政策途径的公共管理学者几乎完全依赖案例研究为获取知识的工具,企业管理途径的公共管理学者兼采案例研究与量化研究作为教学研究的方法。

(4)不同于公共政策途径的公共管理学者长于个案的处理与分析,企业管理途径的公共管理学者比较重视学术的研究与理论的建构,长于从不同的学术领域中吸取有用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5)不同于公共政策途径的公共管理学者以高层管理者---特别是政治性任命人员--为主要教学研究对象;企业管理途径的公共管理学者以具备文官资格的公共管理者为主要教学研究对象。

【考点5】公共管理学之特质

1.波兹曼的观点

为了整合公共管理研究的不同途径和观点,美国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举办了“全国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并于1993年出版了《公共管理:迄今最佳文集》一书。波兹曼整合会议的观点,认为公共管理具有下列特征:

(1)以公共管理者为教学研究中心,重视实践经验,从成功的管理经验与个案中提取管理处方;

(2)重视公共组织与公共管理的公共特性,特别关注外部政治因素对公共管理的冲击与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互动与关联;

(3)不仅关注管理过程的研究与设计,更重视战略的制定与执行。

2.我国学者张成福的观点

(1)公共管理基本上是一个整合性的概念;

(2)公共管理是将私部门的管理手段运用于公共部门,但并未改变公共部门的主体性;

(3)公共管理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强调以最高管理者的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焦点;

(4)公共管理不完全等于“政府管理”,而意味着一种新治理;

(5)公共管理强调价值调和与责任;

(6)公共管理关注和重视政府改革与再造;

(7)公共管理是一个科际整合的研究领域。

【考点6】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的区别(重点)

公共管理有何特质,或者说到底在哪些方面区别于私部门的管理,这是一个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从规范理论的角度来看,强调公私管理之间的区别以及联系,对于理解公共管理的特质是十分有益的。

从现实来看,公共部门与私部门的界限尽管不是那么明晰,但是二者皆为整个社会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公域或私域往往是相连的和互动的,而不是分离的。现在人们多倡导政府治理中的公私伙伴关系和责任共担便是典型。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与企业管理毕竟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组织和实体,其组织性

质决定了二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别,反映在组织管理和运作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差异。现将二者的差异分析如下。

(一)政治权威与经济权威

公共管理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在本质上是国家的活动。公共管理不可避免地包括政治权威的作用(也存在着非权威的作用)。公共管理的主体乃为政府。波兹曼认为的公共管理就是对政治权威的管理,的确说明了公共管理的本质。政府虽然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但也是政治权威的执行者,所以许多公共管理活动本身即有强制性,当人民有违反法令的事情发生时,其便可以在职权范围内依法予以处理,而其他组织不具有这种公权力。

私部门或组织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权威的行使,但这种权威非政治权威,非公权力的行使,可称之为市场的权威或经济的权威。这种权威非制度与法律所授予,而是来自经济性的市场力量,这种权威往往不能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二)多元制衡与自主性

公共管理是在国家民主宪政的框架下进行的,在民主宪政国家,公共管理的权威是割裂的。政府部门虽然较重视层级节制的权威,但大多数情况下,它仍然处在各种政治力量相互作用的场之中,因此,公共管理过程,充满了政治的气氛,充著着政治的考虑,公共管理的自主性自然受到影响。

私人部门的管理,固然也受到外在各种权威的影响,受政治环境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与公共管理不可比拟。公共管理只有有限的管理自主权但却有复杂的政治界面,而工商企业或私部门管理则有相对充分的管理自主权。

(三)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

公共管理从本质上是国家目的之一的国家作用和活动,而所谓的国家目的,具体而言,就是指公共利益,政府具有促进和实现公共利益的义务和责任,这是公共管理区别于私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公共管理应当将公共利益作为自己行动的出发点,否则,公共管理者便成为私利的谋取者,而不是公益的信托者。事实上,当代公共管理的一个核心议题便在于保证政府及其管理者能够代表并回应公共的利益。

相反,私人企业和组织往往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者,经济利润不仅仅是其管理的底线,而且往往被视为积极的经济和社会的善,当然企业对于经济利益的追求,不能损害社会中其他人的权益和利益。

(四)法的支配与意思自治

从管理与法的角度来看,由于法律系人民意志的表现,具体执行法律的内容,无异于实现公共利益,因此为实现政府任务,达成政府的目的,政府部门可依不同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行政行为,但是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受到法的支配,这是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和原则。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现实管理中政府拥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