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株临床分离浅部真菌病致病病原菌药物敏感实验分析[1]

224株临床分离浅部真菌病致病病原菌药物敏感实验分析[1]
224株临床分离浅部真菌病致病病原菌药物敏感实验分析[1]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年第10卷第3期

··也随之加重。58.54%(48/82)患者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肌炎的症状改善较快,肌酶明显下降,面部紫红斑消退缓慢。肿瘤经放疗和手术等治疗后,颜面红斑很快消退。3讨论

皮肌炎患者易伴恶性肿瘤,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差异较

大,为13.6%~60.0%[1,2]

。文献记载皮肌炎可以并发各种肿

瘤,但是以乳腺癌、卵巢癌、肺癌、胃肠道肿瘤、鼻咽癌、白血

病常见[3,4]

。本组资料皮肌炎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是16.05%,其

中鼻咽癌占恶性肿瘤首位,达58.54%(48/82),与本地区张三

泉等和黄述江等报道一致[5,

6],但与国内其他地区显著不同[2,7]

,这可能与广东是鼻咽癌高发区有关,同时也表明皮肌炎伴发恶性肿瘤的主要类型可能存在地区差异。

其次肺癌占恶性肿瘤第二位为13.41%(11/82),卵巢癌占7.2%(6/82),在恶性

肿瘤中所占比重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2,7]

本组病例中就皮肌炎而言,男女性别比是1∶1.505,女性大于男性,发病年龄无明显差异。合并肿瘤患者中,男女性别之比为1.48∶1,男性发生恶性肿瘤几率明显高于女性,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男性恶性肿瘤平均发病年龄(52.80±5.40)岁,女性平均发病年龄(45.82±5.97)岁,男性平均发病年龄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组52例20岁以下皮肌炎患者未发现1例伴发恶性肿瘤,表明儿童皮肌炎与恶性肿瘤可能无明显相关性。因此对于确诊的皮肌炎患者,年龄>40岁者,应进行全身系统检查,排除内脏肿瘤,广东、湖南地区鼻咽癌高发,纤维喉镜检查尤其重要。

文献报道皮肌炎多数先于恶性肿瘤发生,也可两者同时发生,或在恶性肿瘤发生后[8]。本组病例中78.04%(64/82)恶性肿瘤发生在皮肌炎后,

13.4%(11/82)两者同时发生,7例先发生恶性肿瘤后出现皮肌炎,这与文献报道一致[2,8]

本组病例还发现82例伴发恶性肿瘤的皮肌炎患者中,伴发带状疱疹者8例

(其中1例为播散型),占恶性肿瘤患者9.76%(8/82),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带状疱疹的发生率。带状疱疹易发生于细胞免疫低下者,皮肌炎患者发生带状疱疹,可能是机体存在恶性肿瘤的一个信号,如果此时仍未发现恶性肿瘤,应该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警惕。参考文献:

[1]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807-814.[2]Benard P ,Bonnetbiane JM.Dermatomyositis and malignancies[J].J

Invest Dermatol,1993:100:128

[3]王光超.皮肤病及性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579-582.[4]吴志华.皮肤病及性病学[M].第2版.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1996:229.[5]张三泉,曾抗,朱晓亮,等,皮肌炎合并恶性肿瘤79例患者的临

床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3,19(10):449.[6]黄述江,关可群,卢植生,等.皮肌炎伴恶性肿瘤14例临床分析

[J].广州医药,1995,(3):24-25.[7]薛鸾,谢立,陈湘君,等.皮肌炎合并恶性肿瘤32例临床分析[J].

实用肿瘤杂志,2000,15(5):335-336.

[8]Chanpion BH,Rook AJ,Maibach HI.Polymyositis and dermatomyositis

[J].Recent Advances Dermatol,2004,14:109-113.

(收稿日期2011-03-31)

基金项目:天津市卫生局科研基金资助项目(02KY30)

224株临床分离浅部真菌病致病病原菌药物敏感实验分析

聂振华,孔祥君,李振化(天津市长征医院,天津300120)

摘要:目的探讨酮康唑与奈替芬、特比萘芬联合对224株临床分离浅部真菌病病原菌的体外相互作用。方法

应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 )的M27-A 和M38-P 方案,药物单独与联合应用时的MIC 值

均为与对照孔相比较超过80%生长抑制的最低药物浓度;药物间相互作用以分数抑菌浓度(FIC 值)表示:FIC<1表示有协同作用,1≤FIC<2表示有相加作用,FIC ≥2表示有拮抗作用。结果

三种药物对224株受试菌的MIC 值比较,

特比萘芬优于萘替芬,萘替芬优于酮康唑,联合用药优于单用特比萘芬、酮康唑、萘替芬(P <0.05)。结论酮康唑与奈

替芬、特比萘芬联合应用对浅部真菌病致病菌具有有效的体外协同抑菌作用。

关键词:真菌药敏实验;红色毛癣菌;白念珠菌中图分类号:R7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09(2011)03-0171-03

近年来随着耐药菌株的出现及各种抗真菌药的相继问世。正确合理选用抗真菌药已成为一个突出而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药物敏感性试验及对临床分离真菌的药物敏感性情况是指导用药的基础。为了了解酮康唑、萘替芬、特比萘芬、酮康唑与萘替芬联合及酮康唑与特比萘芬联合对临床分离皮肤真菌病致病菌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我们对224株临床分离

皮肤真菌病致病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1材料和方法1.1

试验菌株及来源

受试真菌共224株,来自临床分离浅

部真菌病致病病原菌,红色毛癣菌179株、须癣毛癣菌14株、絮状表皮癣菌6株、紫色毛癣菌2株、断发毛癣菌4株、犬小孢子菌5株、白念珠菌11株、近平滑念珠菌5株。质控菌株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菌种保藏中心提供的红色毛癣菌ATCC28l88。

171

Chin J Dermato Venerol Integ Trad W Med 2011,Vol.10No.3

··1.2

抗真菌药酮康唑和萘替芬(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

特比萘芬(山东齐鲁药厂)标准粉剂均有厂家提供。酮康唑和萘替芬的混合比为5∶5,将药物溶解在100%的二甲基亚砜(DMSO )中,获得贮存液的质量浓度为酮康唑3.2mg/mL ,萘替芬、特比萘芬、酮康唑与萘替芬联合、酮康唑与特比萘芬联合均为1.6mg/mL ,实验前用RPMI1640液体培养基将药物溶液稀释成2倍终浓度工作液。单独应用对皮肤癣菌和其他霉菌的最终质量浓度范围是酮康唑0.063~32μg/mL 、萘替芬0.006~0.25μg/mL 、特比萘芬0.0006~0.08μg/mL 、酮康唑和萘替芬联合0.006~4μg/mL 。对酵母菌的最终质量浓度范围是酮康唑0.063~32μg /mL ,萘替芬、特比萘芬、酮康唑和萘替芬联合、酮康唑与特比萘芬联合均为0.125~32μg /mL 。超过实验浓度范围的菌株,经提高浓度重新检测。1.3

菌悬液的准备

对皮肤癣菌及其他霉菌先将受试菌转

至PDA 上27℃培养7~1O d 后,收集菌丝片段和孢子制成菌悬液,比浊稀释后的真菌悬液浓度约为2.5×104cfu/mL 。对酵母菌取沙氏琼脂(SDA )培养1d 以上的菌落。用生理盐水制成菌悬液振荡15s 后用比浊仪调整浓度至5×106cfu/mL ,相当于麦氏浊度0.5。将此浓度的真菌悬液用RPMI 1640先稀释100倍后再稀释20倍共2000倍得到约2.5×103cfu/mL 接种菌浓度。1.4实验过程1.4.1

菌种培养

在96孔细胞培养板内自左向右1~8列为

联合用药区。对每空加入药物倍比稀释液各50μL ;第9、10列为单独用药分别加入药物倍比稀释液100μL :第11列为阳性对照。加入不含药物的培养基100μL :第l2列作为阴性对照。加入不含药物的培养基200μL 。在试验当天外每孔各加入100μL 受试菌悬液,阴性对照除外。酵母菌和其他霉菌均在37℃培养48h 后判读结果。皮肤癣菌则在27℃培养4~7d 后判读。以质控株进行质量控制。1.4.2

MIC 和FIC 的判定

应用NCCLS 的M27-A 和M38-P 方案,各抗真菌药物单独和联合应用时的MIC 值均为与对照孔相比超过80%生长抑制的最低药物浓度。在培养结束后,由2人在自然光线下通过肉眼判读,如果出现跳孔或多处跳孔时,需进行重复实验。各抗真菌药物单独和联合应用时的MIC 值均为与对照孔相比超过80%生长抑制的最低药物浓度(即生长显著减少,

显示与1∶5生长对照浊度等价)。如果药物之间相互作用以分数抑菌浓度(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FIC 值)表示:联合用药时药物的MIC 值分别除以单独用药时药物MIC 值的商之和,表示为:FIC=MIC A 联合/MIC A 单独+MIC B 联合/MIC B 单独。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解释为:FIC<1表示有协同作用,1≤FIC<2表示有相加作用,FIC ≥2表示有拮抗作用[1]。1.5

统计学处理

对实验记录的药物MIC 值计算几何均数,

不同药物的MIC 值转换为对数后经SNK q 检验(多组均数两两比较),P <0.05认为差异有显著性。2

结果

所有224株受试菌在各自培养时间内均生长良好。在每一次微量液基法试验中药物对质控株的MIC 值均在参考范围内。不同抗真菌药对224株受试菌的MIC 值范围见表1。酮康唑与特比萘芬联合对受试菌的MIC 值,几何均数最低(0.0081),其次为特比萘芬(0.0089)、酮康唑与萘替芬联合(0.0097

),单用萘替芬(0.021)单用酮康唑(0.830)。不同抗真菌药物的MIC 值转换为对数后经SNK q 检验(多组均数两两比较),

结果显示在联合用药优于单用特比萘芬、酮康唑、萘替芬(P <0.05)。酮康唑与特比萘芬联合对受试菌的平均FICI 值为1.683(即两者有相加作用),其中FICI ≤1(协同作用)的菌株有69株。12的有2株。酮康唑与萘替芬联合对受试菌的平均FICI 值为1.212(即两者有相加作用),其中FICI ≤1(协同作用)的菌株有139

株。12的有1株。三种药物对224株受试菌的MIC 值比较,特比萘芬优于萘替芬,萘替芬优于酮康唑。3

讨论

随着临床上真菌感染日益增多以及抗真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真菌对于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现象逐渐引起临床的重视。在抗真菌药物发展相对缓慢的情况下。本试验通过3种抗真菌药物及其联合应用对致病真菌的MIC 值的比较。来确定联合应用的疗效,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真菌药提供体外试验依据。本试验结果显示,对224株受试菌,酮康唑与特比萘芬联合及酮康唑与萘替芬联合组优于单用特比萘芬、酮康唑、萘替芬组,且表现出明显的协同或相加作用。该结果提示联合应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抗真菌治疗的疗效可能优于单用一种药物。酮康唑属咪唑类抗真菌药,作用机制是影响真菌甾醇或脂肪酸的代谢,引起毒性产物在细胞内聚集,造成代谢

表1

不同药物对于真菌的MIC 值

菌株数179144265115

酮康唑0.032~640.032~640.032~640.25~640.032~400.25~640.75~320.75~32

单独0.005~0.040.008~0.050.008~0.50.008~0.250.08~0.50.005~0.50.4~40.5~2

受试菌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紫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犬小孢子菌白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

与酮康唑联合0.001~0.010.002~0.010.008~0.020.005~0.10.01~0.10.005~0.250.125~0.50.25~0.5

单独0.0025~0.020.005~0.020.01~0.040.01~0.020.01~0.040.005~0.250.5~40.5~2

与酮康唑联合0.0003~0.010.002~0.010.0025~0.010.0008~0.010.006~0.010.001~0.010.625~20.625~2

萘替芬

特比萘芬

μg/mL

172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年第10卷第3期·

·

障碍等,从而达到抗真菌的作用。特比萘芬、萘替芬是丙酰胺类抗真菌剂,其作用机制为抑制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使角鲨烯在菌内的积聚,抑制角鲨烯环化酶及其他作用,从而达到抗真菌作用。特比萘芬、萘替芬与酮康唑是作用途径不同的抗真菌药,体外联合应用抗菌作用优于单一药物。Barchiesi 等[2]研究报道体外联合应用特比萘芬与氟康唑、伊曲康唑是有益的。提示我们在临床治疗真菌感染时可以考虑特比萘芬与唑类药物联用。从临床抗生素应用的一般规律来看,长时间应用单种抗真菌药物可能导致耐药情况的发生。而在联合用药可以减少此类耐药情况的发生。提示我们在临床治疗方

面,可以适当采取联合用药的方式,有助于减少耐药情况发生。但是由于此类资料较少,还有待于更多的资料证实该种倾向的存在。

参考文献:

[1]Nguyen MH,Barchiesi F,McGough DA,et al.In vitro evaluation of combination of fluconazole and flucytosine against Crytococcus neoformans var.neoformans[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1995, 39:1691-1695.

[2]Barchiesi F,Schimizzi AM,Najvar LK,et al.Interactions of posaconazole and flucytosine against Cryptococcus neoformans[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1,45:1355-1359

(收稿日期2011-03-27)

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

周飞红1,李东升1,喻雅也2

(1.武汉市第一医院,武汉430030;2.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430065)

摘要:对2003年6月—2010年6月间在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住院的12例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以中老年男性为主,皮疹表现多形,可合并多项实验室检查改变及系统损害,临床易误诊,早期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单独或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常获较显著效果。

关键词: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临床分析;治疗

中图分类号:R75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709(2011)03-0173-02

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病因不明,临床少见,皮疹呈多形性,临床表现复杂,初诊时常易误诊。现对武汉市第一医院2003年6月—2010年6月间皮肤科收治的12例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病例12例均为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2003年6月—2010年6月间收住院患者,且均符合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诊断标准[1]。其中男9例,平均年龄77岁,病程3个月~ 30年;女3例,平均年龄35岁,病程7个月~4年。家族中均无类似病人,患者发病前无荨麻疹、血清病、枯草热、湿疹、哮喘、寄生虫等病史。起疹前无特殊用药史或化学物接触史(贴身衣物饰件或更换洗涤用品),未食保健品,不养花草、宠物。初诊时诊断为湿疹5例,痒疹2例,红皮病、脂溢性皮炎、银屑病、玫瑰糠疹、变应性皮炎各1例。所有患者既往均曾予多种抗组胺药物治疗,效果不佳。7例患者在门诊短期予以泼尼松片或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剂量不详)可缓解病情,但停药即复发。均未定期检测嗜酸粒细胞绝对计数。

1.2临床表现皮损初发部位:躯干部5例,四肢4例,头面部3例,经0.5~6个月累及全身。皮疹表现多形性,有持久不退的浸润性红斑、斑块、丘疹、丘疱疹、结节、风团、血管性水肿、抓痕和色素沉着。其中以红斑、丘疹、结节为主7例;风团、血管性水肿为主4例;斑块为主1例;合并淋巴结肿大者8例,其中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占75%,其余分布于腋下、颈下、颌下、锁骨上。自觉瘙痒剧烈,进食海鲜、辛辣食品以及日晒或遇热可加重。12例患者中,伴贫血者9例,其中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3例,正细胞性贫血6例;伴高血压者4例;伴糖尿病者3例;伴肺部感染者4例;伴胃炎、冠心病、肾结石、脑梗塞、肝功能不良者各1例。其中,部分患者同时合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伴发疾病。本病例中除1例老年患者出现慢性咳嗽症状外,余患者均无发热、乏力、头昏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关节肌肉酸痛等明显全身症状。

1.3实验室检查所有患者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均升高,百分比为21.9%~70.1%,绝对计数1.73×109/L~1

2.85×109/L。参照杨国亮皮肤病学[2]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程度:中度增加者7例,重度增加者5例;11例患者合并淋巴细胞减少,绝对计数0.59×109/L~1.4×109/L;9例红细胞减少,绝对值为2.58×1012/L~

3.49×1012/L;5例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低,为45.9%~ 10.1%,随嗜酸粒细胞增多而下降。血清总IgE升高者7例,绝对值为989.2IU/mL~72500IU/mL,且随血中嗜酸粒细胞增加而增加。常规心电图检查及心脏彩超发现心影呈主动脉型单独存在1例,伴心肌复极异常1例,伴心肌复极异常、左心房增大、左室舒张功能减退1例;心肌复极异常、房性早搏伴左室舒张功能减退者1例;QRS波低电压伴心包积液1例。12例患者均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病理改变均呈亚急性皮炎样和苔藓样皮炎样病理结构模式,以嗜酸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为主,另1例患者结果提示合并皮肤淀粉样变。

173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