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养生文化述论

宋代养生文化述论
宋代养生文化述论

第14卷第4期2016年11月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Liaoning Medic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l. 14 No. 4

Nov. , 2016宋代养生文化述论

王晓宏

(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合肥230012)

【摘要】宋代特殊的时代背景促生了宋代独特的养生文化。其历史特色表现为:养生队伍壮大并呈现大众化趋势,养生群 体的差异性明显;养生文化中的荒诞、唯心成分日益减少,养生更加健康、科学与理性;宋代社会独特的文人文化特征,使其养生 呈现出显著的内求特征,注重养心养德。宋代养生文化的发展为现代人的健康生活提供了许多启发与借鉴。

【关键词】宋代;养生文化;历史特色;启示

【中图分类号】R1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16(2016)04-0057 -06

传统养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生生不 息的动力。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 化、科技高度繁荣的历史时期,也是养生文化大力 发展的时期。在宋代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其养生文 化的发展在传承前人的同时也浸染了鲜明的时代特 色,对其进行探索与研究,为现代人的健康生活提 供启发与借鉴。当今学界多从中医和体育学角度探 讨宋代社会具体的养生方法和养生功能,但从历史 学角度,在宏观上将宋代养生与养生实践背后的哲 学文化思想、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时代背景结合起 来的研究较为不足,有待于深人论证,本文拟在这 方面做有益的探讨。

_、宋代养生文化大力发展的主要动因

1.政府贯彻“崇文抑武”的政策,重视医学发 展,为养生文化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浓

厚的养生氛围。宋王朝结束了唐末五代分裂割据的 局面后,为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割据势 力东山再起,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实行 “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 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众皆贪 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1]宋之后的帝王基本秉承 了太祖的做法。宋太宗道,“王者虽以武功克受,终须以文德致治,朕每日退朝,不废观书,意欲酌 先王成败而行之,以尽损益也。”[2]北宋政治家欧阳

【收稿日期】2016-06-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 A287)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晓宏,女,1971年生,安徽合肥人,副教授。修评述,“是以前世英主明君,未有不以崇儒向学 为先,而名臣贤辅出于儒学者十常八九也。”[3]所以宋代政治社会环境相对稳定宽松,“太平 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 老,不识干戈”[4]在此背景下,社会生活的各个方 面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医学与养生学作为防治疾 病、强身健体、实施仁政、稳定社会秩序的有力手 段,亦受到宋代政府高度重视。宋政府视医药为 ‘仁政'“贵在救民,去除疾苦”。[5]官方编修医学 著作,出版医学和养生书籍,大力发展医学教育,同时重视医官的选拔和任用,提高医者的社会地 位,吸引有文化素养的儒生学医,这些举措在社会 上营造了浓厚的学医、养生氛围。

2.社会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养生文化的发 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保障。通常一个社会的经济生 活水平不断提高,民众对于健康与长寿的需求就会 更加迫切,其养生保健意识和养生实践也会增强。宋代养生文化的发展反映出宋代社会物质、精神生 活水平发达的时代背景。与前代相比,宋代的农 业、手工业、商业都有很大的发展与进步。北宋政 府财政收人丰厚,“国朝混一之初,天下岁人缗钱 千六百余万,太宗皇帝以为极盛,两倍唐室矣。天 禧之末,所人又增至二千六百五十余万缗。嘉佑 间,又增至三千六百八十余万缗。”[6]北宋都城东京 汴梁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过百万,繁

中国传统‘以德养生’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研究(编号:SK2014

荣富裕,“潘楼街,街南曰鹰店,只下贩鹰鹘客, 余皆真珠、匹帛、香药铺席。南通一巷谓之界身, 并是金钱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 之森然,每一交易,动至千万,骇人闻见。以东街 北曰潘楼酒店,其下每日自五更市合,买卖衣物、 书画、珍玩、犀玉”。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 河图》就生动描绘了北宋东京商业的繁华场面。宋 代社会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养生文化的繁荣奠 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3. 科技发达为养生文化的交流与传承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条件。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鼎 盛时期。李约瑟指出:“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 查考任何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往往会发现它的主 焦点就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或在纯粹科学方面 都是如此”。[8]指南针、印刷术、火药武器,是宋代 科技发展最为突出的成就,对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 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宋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养 生文化的交流与传承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条件。宋代 被称为“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9]印刷术的发展进 步,有力地促进了医学和养生书籍的刊刻流传,养 生类著作大量问世,加快了养生知识的传播与普 及。《天平圣惠方》是一部医药著作,其中许多药 方都涉及到日常养生方面,宋代养生学家蒲虔贯编 写的《保生要录》,陈直的《养老奉亲书》等养生 书籍广为流传,在宋代社会掀起一股股养生热潮,

极大推动了宋人健康意识与养生实践方面的进步。4. 社会灾难和战争等社会危机的存在,为养生 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一 直贯穿着各种灾难对人类的危害。自然灾害、疾疫 和战事的发生给民众的生活带来无尽的伤害,健康 受损,寿限短促,甚至导致人口的大量死亡,引发 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统治者的 长治久安。宋代是疾疫高发的时期,“民之灾患大 者有四:一曰疫,二曰旱,三曰水,四曰畜灾”。? 邓拓在《中国救荒史》中的记载,两宋共发生“疫 灾三十二次” [11]疾疫给民众生活带来极大危害,也 使本来缺医少药的卫生健康状况显得更加严重;两 宋时期,辽、西夏、金、蒙古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兴 起,与两宋政权时有战事发生,造成兵士大量死 伤,对医疗的需求大增。宋代经济繁荣但发展毕竟 是不平衡的,贫富分化不断扩大,大部分人仍处于 社会金字塔的底端。虽然宋代政府为达到稳定民 心,缓和内部矛盾的目的,开设安济坊、惠民局、 和剂局等医药保健机构,普及医药知识,为民众送 医送药,但政府的救济对于积贫积弱需要救济的人

群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普通民众的医疗资源有 限,很多疾病仍然难以治疗,所以人们普遍认为 “治未病”比生病后再治疗更重要。养生成为医疗

资源短缺时代人们提高生命健康的手段,是人们对 于健康生活的重要祈盼。

此外,宋代养生文化的繁荣也得益于前人养生 文化成果的积淀。人类有了医疗实践活动,也就开 始了养生保健知识的积累。到宋代,我国传统养生 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文化遗产。宋代陈直就是借鉴 了〈(黄帝内经》和孙思邈的养生思想,制定出较为 全面系统的老年养生保健方案。

二、宋代养生文化发展的历史特色

1.养生队伍发展壮大且呈现大众化趋势,养生

群体的差异性明显。宋代许多帝王对医学和养生 尤为嗜好。道士丁少微善养生,太宗曾召见他询问 养生之道。“丁少微,亳州真源人。为道士,持斋 戒,奉科仪尤为精至。尝隐华山潼谷,密迩陈抟所 居,与陈抟齐名。……少微善服气,多饵药,年百 余岁,康强无疾。……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召 赴阙,以金丹、巨胜、南芝、玄芝为献。留数月, 遣还山。” [12]宋真宗亦如此,夏侯峤“素好道,留 意养生,少疾”,真宗“尤钟爱之,多所询访,每 以善人目之”。[13]宋徽宗还亲自指导编写医著《圣 济总录》。

上行下效,以皇帝、大臣为代表的统治阶级示

范表率的影响力波及到民间,平民百姓广泛参与到 社会养生运动中来,养生队伍不断壮大,形成一股 全民养生的热潮,养生呈现大众化趋势。而且养生 发展到宋代,养生理论日益丰富,加上大量养生书 籍的刊印,推动了养生知识的广泛传播,进一步推 动了养生大众化。

由于社会地位的差别和所处环境的不同,不同 养生群体在养生理念和实践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这体现了宋代养生活动的多元性和大众化,但在阶 级对立社会中,这种养生上的差异实际上也是各阶 层社会地位不平等的反映。

宋王朝历时319年,以帝王为中心形成了一个 庞大的皇室宫廷阶层,高居社会等级金字塔之顶。 其身份地位特殊,物质实力雄厚,具备寻求养生致 力长寿的优越条件,因此对养生有着强烈的需求。 他们在养生方面也较社会其他阶层形式更加多样、 全面,内容也更加丰富、高端。皇室宫廷阶层的养 生以帝王最为典型。宋代许多帝王自身就懂医知 药,也深谙养生之道。“太宗尝病亟,帝往视之,

亲灼艾。太宗觉痛,帝亦取艾自灸。”[14]太宗非常 注重生活规律的养成,“朕每日所为有常度,辰已 间视事,既罢,即看书,深夜乃寝,五鼓而起,盛 暑永昼未尝卧,至于饮食,亦不过差,行之已久,甚觉得力。”[15]食养是他们基本的养生方式之一。《圣济总录》中就有许多食疗内容,是皇族宫廷养 生的指南。宋徽宗就非常注重食疗养生,他认为 “必资于食,不知食宜,不足以存生”。[16]他们还注 重精神上的调养,通过读书、琴棋书画等文化艺术 的熏陶来修身养性。太祖“天性悟音律,末年郊 飨,觉雅乐声高,谓乐臣曰:‘必圭黍尺度之差。’诏(和)岘平之。”[17太宗“性嗜学,宣祖总兵淮 南,破州县,财物悉不取,第求古书遗帝,恒饬厉 之,帝由是工文业,多艺能”。[18]此外,他们还非 常注重骑射、蹴鞠等运动养生。蹴鞠有很强的养生 健体功能,“成功难尽言,消食健体得安眠”,[19]蹴鞠在当时宫廷非常流行。太宗“会亲王、宰相、淮海国王及从臣蹴鞠大明殿”。[201影响健康寿命的 因素很多。宫廷皇族作为社会特权阶层,享受了当 时优质的养生资源和医疗条件,也懂得养生之理,本应比其他人更健康,更长寿,但是身处大富大贵 之特殊地位,难以保持心境平和和清心寡欲,生活 上追求穷奢极欲,耽于酒色,追求灵丹妙药,想尽 一切办法追求健康长寿,往往结果适得其反。如宋 哲宗纵欲无度,导致“腰疼,便旋中下白物”,“又多滑泄”[21]二十五岁便撒手人寰。

宋代以文治天下,诞生出一个庞大的士大夫阶 层。士大夫阶层地位优越,俸禄优厚,为他们休闲 养生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宋代士大夫阶层因其 特殊的地位和人格特征,其在养生实践的选择上比 较注重追求精神上的修养和超越,注重情志养生,其养生呈现出文雅、闲逸、内敛的特征。这样的养 生态度决定了士大夫养生休闲的体验方式,琴棋书 画,寄情自然、导引养生等成为其主要的养生休闲 活动方式。苏轼认为读书有怡养性情的作用。“开 卷憔恍令人愁,我尝好之每自笑,君有此病何能 瘳!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无异逍遥游。”[22]写诗 作词也有排遣忧愁,舒缓情绪的养生效果。“薄宦 驱我西,远别不容惜。方愁后会远,未暇忧岁夕。强欢虽有酒,冷酌不成席……诗成十日到,谁谓千 里隔?一月寄一篇,忧愁何足掷”。[23]宋诗宋词中 就有许多关于文人士大夫阶层养生休闲活动的记 载,促进了养生文化的传播。欧阳修被贬滁州,亦 不忘畅游名山大川,在游琅琊山时,写道“长松得 高荫,盘石堪醉眠。止乐听山鸟,携琴写幽泉”。[24]陆游写到:“游山如读书,深浅皆可乐。”[25]这些 诗词充分表达了文人士大夫寄情山水,修身养性的 情怀。

追求健康长寿是每个人的共性。《养生类纂》中载:“夫人禀二仪之气,成四大之形,愚智贵 贱,则别好养、贪生不异。”[26]宋代经济繁荣,养 生不再是上层社会的专利,普通民众也越来越关注 自身的健康。宋代平民阶层人数众多,是养生的庞 大群体,他们的养生休闲活动既不像宫廷皇族那样 讲究、奢侈、多样,也不像士大夫文人阶层那样文 雅、超脱,其养生实践呈现出生活化、零散随意、方便实用的特征,重视日常生活中的合理调养,以期达到防病健体的目标。由此一些日常生活行为,扫地、洗脚、梳头等都成了养生技巧。《夷坚志》记载宋人早晚洗漱的习惯,饶州民萧七以“批炙猪 肉片脯行贾”,晚市罢“归家吃饭,洗足而寝”。[27]吴曾在《能改斋漫录》记载宋人沐浴的习惯,“今 所在浴处,必挂壶于门。”浴堂门口以挂壶作为标 记。[28]实际上由于长期从事体力劳动,一些平民百 姓比达官贵族更易健康长寿。平民百姓的养生贯穿 于日常生活之中,通常不是刻意而为之,留下相关 养生言论和著述较少。

2.养生文化中的荒诞、唯心成分日益减少,养生更加健康、科学与理性。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民众普遍缺乏科学文化知识,对自然界的认 识有限,特别是对某些疾病的病因缺乏科学而清醒 的认识,加上神丹妙药、长生不死之法的鼓吹,因此古代养生观中不可避免存在着某些神秘、荒诞、唯心的成分。道家养生几乎贯穿于中国古代养生学 发展的整个过程,道家的一些养生技法确实有益寿 延年的功效,但道家养生文化中的神仙方术,金丹 妙药,长生不老思想对古代养生学的发展造成了一 些极其不良的影响。至宋代道家一些养生技法的局 限性日趋明显,人们已意识到其实践上的不可信和 危害性,并对其逐渐加以质疑和摈弃。宋代道教外 丹术转向内丹术,道士们也进行了自我更新。

道士陈抟曾受到宋太宗的征召,但他不再引导 帝王行方术、求神仙,而是劝谏皇帝君臣同心同 德,兴化致治,并以为这才是勤行修炼的最高目 标。“抟山野之人,于时无用,亦不知神仙黄白之 事,吐纳养行之理,非有方术可传,假令白日冲 天,亦何益于世?今圣上龙颜秀异,有天人之表,博达古今,深究治乱,真有道仁圣之主也,正君臣 协心德兴化致治之秋,勤行修练,无出于此。”[29]宋代许多帝王也吸取了唐代一些皇帝服食丹药中毒

而死的教训,对烧丹炼药不再热衷。宋高宗就极力 反对炼丹服饵,“药所以攻疾,疾良已则当却药,或者烹炼金石饵之,徒耗真气,非养生之道。岂唯 治身,虽国亦然”。[30陆游也不信神仙之术,指出 要科学理性对待养生,以达益寿延年。他在诗中写 到,“存神止虑自长年,黄老遗书汉尚传。妙语虽 传人不省,却从丹灶觅神仙。”[31]欧阳修亦对神仙 提出质疑,“世说有仙草,得之能隐身。仙书已怪 妄,此事况无文。”[32“仍知神仙事茫昧,真伪莫 究徒自传。”[33]

宋代医学的发展与普及使养生学与医学结合得 更加紧密,养生也日趋科学理性。两宋时期医学发 达,在医学理论研究、临床医学、药物方剂学、医 药管理、医学教育等方面均取得了卓越成就。古代 医学知识择人而传,传承具有封闭性。“然今之医 门,极为秘惜,不许子弟泄漏一法,至于父子之间 亦不传示。”[34]到宋时这种状况大有改变。养生类 著作大量问世和方便易得,加快了养生知识的传播 与扩散,习医渠道亦逐步拓广。宋代对医学的大力 发展和医学知识的普及,人们对生理、病理方面的 知识比以往有了更明确的了解,在养生健身方面增 加了科学的内容,日益呈现理性特征。《圣济总 录》记载:“善摄生者,惟能审万物出人之道,适 阴阳升降之理,安养神气,完固形体,使贼邪不得 人,寒暑不能袭,此导引之大要也。”[35]主张养生 应该努力安养神气,注意从发病学的角度探求养生 规律。

3.文人儒士对养生的接管与改造,使养生呈现 出显著的内求特征,注重养心养德。宋代崇文抑武的国策使大批文人儒士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核 心。与普通的民众相比,中国的文人儒士在封建社 会是具有独立人格特征的群体,有较高的知识素 养、自觉的批判精神,更高的精神需求和治国平天 下的济世情怀。宋代文人儒士地位的提升极大激发 其前所未有的自信,儒家以天下为己任的主体意识 也空前高涨。

宋代朝廷“兴建医学,教养士类,使习儒术者 通黄素,明诊疗,而施于疾病,谓之儒医”。1361医 儒一体,医者社会地位大大提高。“夫能行救人利 物之心者,莫如良医。果能为良医也,上以疗君亲 之疾,下以救贫民之厄,中以保身长年。在下而能 及小大生民者,舍夫良医,则未之有也。”[371范仲 淹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呼声使更多文人儒士加人到 学医和养生队伍中。即便是仕途失意也将医学、养 生视为实现人生价值理想的另一路径。苏轼一生仕途坎坷,仍积极养生,保身立命,以期有一日政治明 朗,重归朝堂,以济世用,记录他养生思想的〈滿沈 良方》〈冻坡养生集》广泛流传,影响深远。

由此在道教成仙信仰被逐步摒弃之际,拥有相 对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以及较高的医学知识素养的 宋代文人儒士成为宋代养生文化的接管者和改造 者,养生文化的儒化特征也日益明显。

养生的对象是人体的健康与长寿,养生本身是 一种个人的行为,是自我的修炼,但健康和长寿在 人类社会中从来就不单单是人体本身的问题,它与 人类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关注养生一直是儒家的 一个优良传统。在儒者那里,家国本为一体,所以 养生不仅仅是为了延年益寿,更是为了在现实生活 中有所作为,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和 社会理想,在这里养生与治国是相通的,养生成为 文人儒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必要路径。欧阳修 道,“治国如治身,四民犹四体,奈何窒其一,无 异钳厥趾”。[381儒家强调的格物、致知、正心、诚 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既是儒家政治伦 理思想,也是儒家保持身心健康的基本路径。

如何将养生的个人行为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 会责任联系起来,宋代文人儒士对养生技术进行了 融通与改造,将儒家伦理道德思想融人养生思想,丰富、发展了养生技术,使养生文化呈现出显著的 内求特征,注重养心养德,注重精神性的内在调 节。周敦颐作《养心亭说>〉,指出“养心之善有大 焉如此,存乎其人而已”,[391朱熹道,“理在人心,是之为性。性如心之田地,充此中虚,莫非是理而 已。心是神明之舍,为一身之主宰。性便是许多道 理,得之于天而具于心者。发于智识念虑处皆是 情,故曰‘心统性情’也。”1401周敦颐、朱熹都阐述 了养心的重要性。苏轼在《问养生》中也说道,“余问养生于吴子,得二言焉:曰和曰安。……安则 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感物者顺,外轻内顺,而生 理备矣。” [411指出养生要保持内心的安定和和谐。无 欲才能养心,养道德之心尤为重要。“人之一心,天 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朱有天理人欲 夹杂者。”[421“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时说: “胖,安舒也。言富则能润屋矣,德则能润身矣,故心无愧怍,则广大宽平,而体常舒泰,德之润身 者然也,盖善之实于中而形于外者如此。”[431朱熹 认为欲求过多,离道失德不利于身心健康,道德之 心的健康才是人健康的根本。养生须养德这种思想 成为宋以后养生学的指导原则。

宋代养生文化发展的内求倾向反映出宋人对养

生文化内涵的认识更加丰富与全面,提高了人们寻

求生活的意义与价值的高度,赋予了养生一种更深

刻的内涵,升华了养生的境界。

三、宋代养生文化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宋代养生智慧不仅为古代人的健康生活提供了

有力的支撑,也对后世养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与需求,特别是随着

亚健康人群的增多,珍爱生命,注重养生成为人们

的首要追求,传统养生文化为现代人的健康生活提

供了智慧与良方。

1. 政府要构建多元化、差异化的养生体系。当

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养生价值认知程

度的不断提升,养生已成为大众化需求。现代社会

已经没有古代社会明显的阶级分化现象,在社会养

生资源占有上那种极度不平等的社会现象也已不复

存在。但是由于经济基础、职业、生活环境、健康

状况等因素的差异,现代社会不同的社会阶层在养

生参与的过程中仍然表现出不同的养生认识和需

求。政府应以人为本,构建多元化、差异化的养生

体系,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基本养生需求。要顾及

到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能力与承受能力,通过社会

政策、体制安排来保障不同社会阶层的养生权利,

保证社会各阶层平等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相对来

说,处于社会中上层的阶层养生资源相对丰富,而

社会底层、社会弱势群体的医疗压力相对较大,医

疗保障相对不足,他们对生命的健康需求更加迫

切,所以养生资源的配置与分配应当更多的倾向于

社会底层、社会弱势群体,从而保证社会养生资源

公平分配,真正实现养生的大众化。

2. 提高民众的养生知识素养,加强民众对养生 的科学认知。相对于古人而言,现代人物质条件

丰厚,闲暇时间充足,但这也并不意味着现代人能

过上健康的生活。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民

众越来越重视健康与养生。但是对于普通民众来

说,由于健康养生知识储备的不足,所以很难对养

生有正确科学的认识,往往容易陷人养生的误区。

而一些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采取一

些虚假手段误导大众,导致人们盲目养生。如有些

人投人很多钱财吃各种保健药,结果适得其反。还

有许多伪养生专家往往打着“大师”、“高人”的

旗号,误导民众盲目相信他们所谓的养生理念和经

验。养生要量力而行,不可盲目攀高,要储备健康

科学的养生知识,提高自身养生素养,才能达到健

康长寿的目标。3.养生要全面,特别要注重养心养德。养生既

是对自然生命的养护也包括精神上的修养,自古以 来养心养德一直被养生家视为养生第一要务,而现 代人的养生却偏偏忽视了养心养德的重要性。纵观 近几年的全民养生热潮,可以发现民众养生的重点 主要放在养身上,往往将养生等同于为养身,注重 以物养命,只养表不养本,养生更重要的层面,即

通过良好的道德品行的培养和健康的心性来增进健 康长寿却受到忽视。养生之道最根本的是道德养 生。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只有修德养性、培育道德心灵,身心共养,才能获得健康长寿和生 命质量的真正提升。?

【参考文献】

[1](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5:152.

[2] (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20.

[3](宋)欧阳.欧阳文忠公集[M].长春:吉林出版社,2005:134.

[4]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M].北京:中华书局,1982:.

[5](宋)王怀隐.御制太平圣惠方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8:1.

[6]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關.北京:中华书局,2010:

289.

[7]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东角楼街巷[M].北京:中华书

局,1982:6.

[8](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

287.

[9]张秀民.中国印刷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53.

[10] (元)脱脱.《宋史》(卷四三一)邢呙传[M].北京:中华书局,

1977:2799.

[11] 邓拓.中国救荒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15.

[12] (元)脱脱.《宋史》(卷四六一)方技上.丁少微传[M].北京:

中华书局,1977: 13512.

[13] (元)脱脱.《宋史》(卷二九二)夏侯峤传[M].北京:中华书

局,1977 :9758.

[14] (元)脱脱.《宋史》(卷三)太祖本纪三[M].北京沖华书局,

1977:50.

[15]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五)[M].北京:中华书局,

1979:588.

[16] (宋)赵佶.《圣济总录》(卷一八八)食治门.食治统论[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149.

[17] (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五)[M].北京:中华书局,1984:5.

[18] (元)脱脱.《宋史》(卷四)《太宗纪一[M].北京:中华书局,

1977:53.

[19] 虞云国.宋代文化史大辞典[M].上海:又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6: 561.

[20] (元)脱脱.《宋史》(卷四)太宗纪一 M].北京:中华书局,1977:

64.

[21]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二零)[M].北京:中华书

局,1979:12362-12363.

[22] (宋)苏轼撰(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卷六)石苍舒醉墨 堂[M].北京:中华书局,1982:235.

[23] (宋)苏轼撰(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卷三)次韵子由

除曰见寄[M].北京:中华书局,1982:121.

[24] (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居士集》(卷三)游痕琊山[M].北

京:中华书局,2001:42.

[25] (宋)陆游撰.剑南诗稿(卷一六)[M].北京:中华书局,1976:

478.

[26] (宋)周守忠纂辑.养生类纂(卷上)[M].北京:中华书局,

2013:5.

[27] (宋)洪迈.夷坚志(三志壬卷六)萧七佛经[M].北京:中华

书局,1981:513.

[28]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浴处挂壶于门[M].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60:3.

[29] (元)脱脱.《宋史》(卷四五七)隐逸上?陈抟传[M].北京:中

华书局,1977:3420-13421.

[30]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六)[M].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版,第2册第345页。

[31] (宋)陆游.剑南诗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2.

[32] (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1 :.

[33] (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1 :.[34] (唐)孙思邈撰(朱邦贤等校注).千金翼方校注(卷五)[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157.

[35] (宋)赵佶.《圣济总录》(卷四)治法.导引[M].北京:人民卫

生出版社,1987:76.

[36] (清)徐松撰.宋会要辑稿[M].北京:中华书局,1957:2217.

[37]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1979:381.

[38] (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居士集》(卷七)送朱职方表臣 提举运临[M].北京:中华书局,2001:113.

[39] (宋)周敦颐.《周敦颐集》(卷三)杂著?养心亭说[M].长沙:

岳麓书社,2002:52.

[40] (宋)黎靖德(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卷九十八)[M].北京:

中华书局,1986:2514.

[41] 苏轼.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1982.

[42] (宋)黎靖德(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卷十三)[M].北京:

中华书局,1986:24.

[43]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7.

On Culture of Health Preservation in Song Dynasty

Wang Xiaohong

(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efei A nhui,230012)

Abstract:The special background of Song Dynasty promoted its unique health culture.Its 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 show:The team expanded and presented the trend of popularization,but there we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health groups;The health culture became more healthy,scientific and rational because the absurd and idealistic content decreased increasingly;The uniqu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ciety in the Song Dynasty required a significant internal demand characteristics,paying attention to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nature.The development of the health culture in Song Dynasty has provided a lot of inspiration and reference for the healthy life of modern people.

Key w ords:Song Dynasty,health culture,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enlightenment

[责任编辑:王靖宇]

.......................................?...............................................................................................................................................................................................*.....

(上接第53页)

On Health Human Resource Status of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 School in

Lincang City of Yunnan Province

Yang Di & Yang Guohua & Li Yalin & Yu Qunjun

(KunmingMedical University,KunmingYunnan,650500)

A b stra ct:With reforming and advancing of China’s medical and health system,society has put much

higher requirement on medical institutions,which needs effective support of health human resources within these

institutions.This paper investigate the human resource status of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 school in Lincang,

learning about present human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hat serve as strategy reference for sustainabl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the hospital.

Key w ords:affiliated hospital of X school in Lincang,health human resource,status analysis,

countermeasure

[责任编辑:刘芳]

中国养生文化有何独有特征-

中国养生文化有何独有特征? *导读:养生一词,原出《管子》,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健康与长寿一直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 养生一词,原出《管子》,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在漫 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健康与长寿一直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美好愿望,因而养生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遍布世界。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养生文化而言,中国的养生理论与实践由于有着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为底蕴,所以显得尤为博大精深。 它汇集了我国历代劳动人民防病健身的众多方法,揉合了儒、道、佛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堪称一棵充满勃勃生机和浓厚东方神秘色彩的智慧树。探索中国养生文化这棵古老而神秘的东方智慧之树,不但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而且符合当今世界科学发展趋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不懈努力,终于以自己的聪明睿智创造出了一系列与疾病和衰老抗衡的独特理论方法,逐渐使养生成了一种极具华夏民族特色的文化现象。 文化研究的最重大意义就在于探求各种文化现象的内在目 的和特征。就感应的中国养生文化而言,尽管它的研究对象是人体的健康与长寿,但健康和长寿在人类社会中从来就不单单是人体本身的问题,而是与人们所处的社会生活及其自然环境有着一

种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就提醒我们,研究和探求中国养生文化的基本特征决不能仅仅囿于人体生物模式之中,而必须结合社会、经济、政治、哲学,乃至艺术的诸多层面加以综合考察。 中国养生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的产物,其理论体系本身具有这种学科所具有的双重特征。 具体来说,中国养生文化的社会科学性质主要体现在其理论体系与中国古代哲学存在着一种千丝万缕的关系,中国养生文化的自然科学性质则主要体现在它的传统医学发生一种血肉相联的关系。作为一种焕发着勃勃生机的文化现象,传统养生学在数千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而且也积累了一整套实用、同时又充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睿智的实践方法。

中医养生的特点是什么

中医养生的特点是什么 养生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因为只有学会了疗养身体,人们才能够更好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当然也不会患上一些不该得的疾病,当然在养生之前,我们还应该搞清楚中医养生的特点是什么,这样也更加方便一些,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医养生的特点是什么呢?希望大家重视。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是中医养生文化形成期。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日渐衰落下去,封建社会逐渐建立、巩固。文化领域出现了“诸子峰起,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九流十家”等学术流派,中国古哲学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并影响着自然科学及其它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中医养生文化就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中形成,它深深地打上了古文化的烙印,试从以下几点分析:

1.中国古哲学对中医养生文化起了奠基作用。《周易》中的阴阳观,《洪范》中的五行学说,庄子学说中的精气理论,一方面奠定了中医养生理论的哲学基础,一方面又直接构成了中医养生的理论和概念。如肾阴、肾阳、脾气、肝火等。阴阳五行学说的引入,构建了中国特色的养生理论框架,把自然、社会、人的一切统统纳入这个结构之中,充分运用发挥古哲们的思辨能力,在当时实证精神缺乏的背景下,思辨方法就成了医学家们归纳总结零散材料的唯一方法。直观的经验只能代代简单重复相传,而理性的认识可以扩大、提高、不断丰富。中医文化引入阴阳五行学说后,就开始超越经验直观,跨入理性思维的殿堂,不断产生、丰富着中国医学的内涵,沿着这条道路不断扩张、包容、吸收、发展,也使得中医养生理论具有了哲理化的特征。 2.道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中医养生文化的形成起了主导作用。道家泛指以老庄学说为中心的哲学流派以及后世的道教而言。代表作是《道德经》,其学术思想基础是属于自然主义的哲学。道家的宗旨之一是追求长生不老,通过养生、避世、清心、寡欲等方式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许多道士同时又是名医药学家、养生家,道家思想对养生文化有重大影响。首先,道家提出的精、气、神等基本概念为中医养生文化所接受。道家认为精气是构成万物的要素,万物的生成与毁

宋朝服饰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宋朝服饰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然而,服饰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文明的体现,更是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因素融合的产物,通过服饰可以饰代表一种社会身份和一定思想观念。众所周知,中国是经历了很多朝代的兴衰的,所以在衣着服装方面,每朝每代都不同,所以中国服饰文化璀璨华美,丰富多彩。以下我就针对宋朝服饰的艺术风格和特色进行论述。 一、宋朝的政治文化对其服饰的影响 统治阶级的意识往往会影响社会心理的走向,这是任何时期艺术风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程朱理学的影响下,宋代艺术因其集传统儒家的人伦精神、道家的自然无为、禅家的清心一片、屈骚的深情无限、自身时代的整合精神与价值选择于一身,而具有独特魅力。它所显现的淡雅、简约是历代所不具有的,这些影响在服饰艺术上也有突出表现。程朱理学以“存天理,去人欲”作为指导思想,将伦理纲常确立得非常完备。就政治目的而言,“存天理”是为了维护封建的等级秩序和伦理纲常;从文化意义上讲,“存天理”代表了那个时代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因此在这一氛围中形成的宋代服饰文化一方面不可避免地显得拘谨、守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它的朴实、无华。朝服作为统治阶级的服饰尤其突出了这一特点。 二、宋朝服饰的发展变化 宋代的服装,其服色、服式多承袭唐代,只是与传统的溶合做得更好、更自然,给人的感觉是恢复中国的风格。 1、宋朝服饰特点的历史变化,从王朝初年的简朴到王朝末年的奢侈,一方面表明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统治阶级的日益腐朽。 2、宋代的服饰中明显地反映了少数民族的影响。宋时于较新奇的冠帽、衣裳以至鞋履,不时有“服妖”的指责,正好说明宋代的服饰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朱熹在谈到宋代服饰的渊源时,明确指出:“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如上领衫、靴鞋之类,先王冠服扫地尽矣。中国衣冠之乱,自晋五胡,后来遂承袭。唐接隋,隋接周,周接元魏,大抵皆胡服。这是长期以来民族交往和民族融合的结果,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起到了丰富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作用。 3、在宋朝出现的缠足陋俗,说明当时统治阶级价值观念的腐朽和妇女地位的低下。 三、宋朝女服服饰 宋代女装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襦衣、褙子的“遮掩”功能加强,一切的“张狂”刹时都收敛了许多。女装是上身穿窄袖短衣,下身穿长裙,通常在上衣外面再穿一件对襟的长袖小褙子,很像现在的背心,褙子的领口和前襟,都绣上漂亮的花边。 女服服饰主要有礼服和常服。礼服:其服色大致与唐代相同。常服:均以大袖上衣,长裙、霞帔为常服。 (一)女服礼服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介绍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介绍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健康长寿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美好愿望。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世界文明古国。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养生文化而言~华夏民族的养生理论与实践由于有着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为底蕴~所以显得尤为博大精深。它汇集了我国劳动人民防病健身的众多方法~柔和了儒、道、佛及诸子百家的学术精华~堪称一颗充满勃勃生机和浓厚东方神秘色彩的智慧之树。 一、“养生”的概念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养性、卫生、保生、寿世等等。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养生主》,?得养生焉?,内篇。 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指人体生命,所谓养~指生育、哺乳、培养、饲养、调养、补养、积蓄的意思,养生~指调养人体生命~保养生命~已达长寿的意思~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达到保养生命、健康精神、增进智慧、延长寿命的目的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因为身体是我们生活的根本~健康的身体是我们有一个健康人生的基础。 保健作为医学专用术语~是近代西医传入以后才有的~它是指集体和个人所采取的医疗预防和卫生防疫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养生与保健~就个体保健角度而言~两词的含义基本上是一致的。 policy, specific business requirements and authorization management system, consent or denial of credit issued a clear opinion, agreed that approval for specific elements. 1) pre-loan investigation gang duty 2) loan review job responsibilities 3)

中医养生文化的特点

中医养生文化的特点 一、中国养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远古时代是养 生文化的萌芽期。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是中医养生文化形成期。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日渐衰落下去,封建社会逐渐建立、巩固。文化领域出现了“诸子峰起,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九流十家”等学术流派,中国古哲学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并影响着自然科学及其它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中医养生文化就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中形成,它深深地打上了古文化的烙印,试从以下几点分析: 1.中国古哲学对中医养生文化起了奠基作用。《周易》中的阴阳观,《洪范》中的五行学说,庄子学说中的精气理论,一方面奠定了中医养生理论的哲学基础,一方面又直接构成了中医养生的理论和概念。如肾阴、肾阳、脾气、肝火等。阴阳五行学说的引入,构建了中国特色的养生理论框架,把自然、社会、人的一切统统纳入这个结构之中,充分运用发挥古哲们的思辨能力,在当时实证精神缺乏的背景下,思辨方法就成了医学家们归纳总结零散材料的唯一方法。直观的经验只能代代简单重复相传,而理性的认识可以扩大、提高、不断丰富。中医文化引入阴阳五行学说后,就开始超越经验直观,跨入理性思维的殿堂,不断产生、丰富着中国医学的内涵,沿着这条道路不断扩张、包容、吸收、发展,也使得中医养生理论具有了哲理化的特征。 2.道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中医养生文化的形成起了主导作用。道家泛指以老庄学说为中心的哲学流派以及后世的道教而言。代表作是《道德经》,其学术思想基础是属于自然主义的哲学。道家的宗旨之一是追求长生不老,通过养生、避世、清心、寡欲等方式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许多道士同时又是名医药学家、养生家,道家思想对养生文化有重大影响。首先,道家提出的精、气、神等基本概念为中医养生文化所接受。道家认为精气是构成万物的要素,万物的生成与毁灭都是由于“气”的凝聚或消散的缘故。中医的典籍《内经》中提出人生有三宝:精、气、神是也。采用了道家的这些概念,中医气功学更把精气神作为重要的理论来指导练功。其次,道家的重要思想为中医养生文化吸收。道家非常崇尚自然,提倡“返朴归真”、“清静无为”,要人的思想安静、清闲、少欲、使神志健全,精神内守。再次,是道家修炼的一些具体方法也为中医养生文化所采用。道士们的炼丹术对中医药养生的发展丰富作了很大贡献。尤其道家创立的崇尚自然、顺乎自然的气功养生法,对中医养生文化贡献巨大。由此可见,道家文化对中医养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以至有人认为是道家开创了养生文化。 3.儒家文化促进和丰富了中医养生文化。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是我国的官学,其主要特征是以“求善”为目标的“伦理型”文化。这种文化对养生文化也有很大的影响。第一,儒家注意心理调整。《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西汉董仲舒认为“欲恶度礼,动静顺性,喜怒正于中,忧惧反之正。”“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医学养生文化中这些思想也很明显,《内经》:“智者之养生也……和喜怒而安居处”,“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也”。《养生延命录》云:“能中和者必久寿。”第二,主张从伦理道德的修养来养性长寿。儒家要求人们对封建伦理道德的履践作为自我人生完善的目的。并把这种养性观溶入中医养生文化之中。高尚圣洁的伦理观既是人们自我人格完善的RY高温导热油泵途径,也是养生的重要方法。孔子提出”仁者寿“,大仁者必长寿,认为”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具有仁德者方可通向长寿之路。因此养身在养心,养心在养性,养性才能达到养生的最高境界,就能真正延年益寿。 二、中医养生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点

宋朝服饰色彩分析

宋朝服饰色彩分析 多姿多彩的唐代没落了,取而代之的是宋代。政治上的保守,“程朱理学”的思想禁锢,“焚金饰、简纹衣”使得宋代服饰不再奢华艳丽,而是趋于质朴简洁。事实上,其服色、服式多沿袭了唐代,但这一时代的服饰将以前(南北朝至唐代)的影响已完全有机地吸入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与传统融合得更好、更自然。由于理学逐步居于统治地位,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人们的美学观点也相应变化,在服饰上的反映尤为明显,整个社会舆论主张服饰不应过分豪华,尚简朴,尤其是妇女服饰。 (1) 皇帝服饰色彩 黄色仍为皇帝的专用服色。宋代皇帝服饰有大裘冕、衮冕、通天冠服、履袍、衫袍、窄袍、御阅服等。大裘,青表里,黑羔皮为领、,朱裳,被以衮服。衮服青色,七章,红裙五章、白罗中单、金龙凤革带,红袜赤舄。皇帝朝服仅次于冕服,是皇帝在大朝会、大册命等重大典礼时穿着的服饰,相当于群臣百官的朝服。所穿纱袍用绛色,衬里用红色,领、袖、襟、裾均缘黑边。下着纱裙及蔽膝也用绛色。颈项下垂白罗方心曲领一个,腰束金玉大带,足穿白袜黑舄,另挂佩绶。皇太子在大典礼时也穿这种服装。(图一为皇帝朝服) 图一皇帝朝服 皇帝服饰色标: (2) 皇后服饰色彩 宋代皇后礼服——这种服饰穿礼服、戴龙凤珠翠冠,是宋代皇后最贵重的服饰,平时很少穿着,只在受皇帝册封或祭祀典礼时服用。其制为深青色的“织成”(一种织物的名称)、五彩翟纹。领、袖、裾均是红色镶缘,上缀云龙纹样。穿着这种服装,头上必须戴凤冠,内穿青纱中单,腰饰深青蔽膝,下穿青袜青舄。

(图二为皇后礼服) 图二皇后礼服皇后服饰色标: (3) 宫廷男性(官吏)服饰色彩 宋代诸臣百官服饰,有祭服、朝服、公服等。百官公服宋代也称常服。百官常朝视事,皆穿公服,唯在祭祀典礼及隆重朝会时穿着祭服或朝服。官服服色沿袭唐制,三品以上服紫色,五品以上服朱色,七品以上服绿色,九品以上为青色。北宋神宗年间改为四品以上为紫色,六品以上为绯色,九品以上为绿色。凡绯紫服色者均加佩鱼袋。(图三为官吏公服)

宋朝服饰色彩分析

多姿多彩的唐代没落了,取而代之的是宋代。政治上的保守,“程朱理学”的思想禁锢,“焚金饰、简纹衣”使得宋代服饰不再奢华艳丽,而是趋于质朴简洁。事实上,其服色、服式多沿袭了唐代,但这一时代的服饰将以前(南北朝至唐代)的影响已完全有机地吸入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与传统融合得更好、更自然。由于理学逐步居于统治地位,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人们的美学观点也相应变化,在服饰上的反映尤为明显,整个社会舆论主张服饰不应过分豪华,尚简朴,尤其是妇女服饰。 (1) 皇帝服饰色彩 黄色仍为皇帝的专用服色。宋代皇帝服饰有大裘冕、衮冕、通天冠服、履袍、衫袍、窄袍、御阅服等。大裘,青表里,黑羔皮为领、,朱裳,被以衮服。衮服青色,七章,红裙五章、白罗中单、金龙凤革带,红袜赤舄。皇帝朝服仅次于冕服,是皇帝在大朝会、大册命等重大典礼时穿着的服饰,相当于群臣百官的朝服。所穿纱袍用绛色,衬里用红色,领、袖、襟、裾均缘黑边。下着纱裙及蔽膝也用绛色。颈项下垂白罗方心曲领一个,腰束金玉大带,足穿白袜黑舄,另挂佩绶。皇太子在大典礼时也穿这种服装。(图一为皇帝朝服) 图一皇帝朝服 皇帝服饰色标: (2) 皇后服饰色彩 宋代皇后礼服——这种服饰穿礼服、戴龙凤珠翠冠,是宋代皇后最贵重的服饰,平时很少穿着,只在受皇帝册封或祭祀典礼时服用。其制为深青色的“织成”(一种织物的名称)、五彩翟纹。领、袖、裾均是红色镶缘,上缀云龙纹样。穿着这种服装,头上必须戴凤冠,内穿青纱中单,腰饰深青蔽膝,下穿青袜青舄。(图二为皇后礼服) 图二皇后礼服 皇后服饰色标: (3) 宫廷男性(官吏)服饰色彩 宋代诸臣百官服饰,有祭服、朝服、公服等。百官公服宋代也称常服。百官常朝视事,皆穿公服,唯在祭祀典礼及隆重朝会时穿着祭服或朝服。官服服色沿袭唐制,三品以上服紫色,五品以上服朱色,七品以上服绿色,九品以上为青色。

养生文化的背景总述及中国传统养生文化背景

背景总述: 基于传统的养生方法与旅游健康养生二者来说是传统的大背景与时代发展的小背景、也就是整体性与局部性的关系。从最初仰首望见日月星辰的祖先起始,人们就在孜孜不倦地探索着养生奥秘。已有学者有大量文献印证,早自春秋战国,思想深邃的哲人智者如老、庄、孔、孟等就曾投入养生研究。养生家可以是医家,而医家远非养生家的全部。中国传统的养生之道,不仅讲祛病延年的医道,不仅讲健美方法,更讲究养生的境界,其间有着人生哲学、人生艺术、人生美学的丰厚意蕴。而文化研究的最重大意义就在于探求各种文化现象的内在目的和特征。就感应的中国养生文化而言,尽管它的研究对象是人体的健康与长寿,但健康和长寿在人类社会中从来就不单单是人体本身的问题,而是与人们所处的社会生活及其自然环境有着一种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就提醒我们,研究和探求中国养生文化的基本特征决不能仅仅囿于人体生物模式之中,而必须结合社会、经济、政治、哲学,乃至艺术的诸多层面加以综合考察。而且正是因为中国的传统养生文化可能已深入中华民族的心中,还具有诸多关联性,所以在旅游开发中,旅游养生投资者和开发商可能需要考虑中国本土的养生文化对市场受众重带来的影响,并从中弃糟择优,扬长避短;所以说中国的传统养生文化可能为旅游带来一定的带来的启示性作用,在次将分两部分分别阐述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背景和旅游业健康养生发展的背景。一、中国传统养生背景和方法简述:

1、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发展的背景: (1)疾病的折磨,瘟疫的肆虐使历代人们除了祈求神灵保佑之外也开始寻求养生保健之路; (2)自然灾害频发,威胁人们生命,天人合一的思想逐渐形成; (3)专制统治下,皇家对养生和长生不老的渴求推动养生文化的形成发展; (4)百家文化思潮争相绽放,为道德养性等养生方式提供了哲学依据; (5)中医盛行,在中国医药养生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形性成独特的养生体系; (6)西医落后,推动中医发展,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为底蕴,博大精深; (7)历代劳动人民防病健身的众多方法,以及在此过程中孜孜不倦的摸索; (8)饮食文化的发展,是养生与饮食结合。 中国的传统养生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的因素,集中华民族数千年养生文化于一身,以独特的理论体系为基础,以丰富的临床经验为特点,在世界传统养生文化中举世无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保健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养生一词,原出《管子》,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健康与长寿一直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美好愿望,因而养生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遍布世界。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养生文化而言,中国的养生理论与实践由于有着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为底蕴,所以显得尤为博大精深。它汇集了我国历代劳动人民防病健身的众多方法,揉合了儒、道、佛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堪称一棵充满勃勃生机和浓厚东方神秘色彩的智慧树。探索中国养生文化这棵古老而神秘的东方智慧之树,不但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符合当今世界科学发展趋势,还对旅游健康养生的开发起到一定的积极指导作用。 2、中国养生的典型方法:

宋朝服饰文化特点论文

宋朝服饰文化特点论文 摘要:服装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一种符号,它代表个人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使人人各守本份,不得僭越。因此,自古国君为政之道,服装是很重要的一项,服装制度得以完成,政治秩序也就完成了一部份。 关键词:宋朝理学服饰褙子特点 宋朝建立于公元960年,统一的社会局面带来了宋朝经济的繁荣。“偃武修文”的基本国策,使程朱理学逐步居于统治地位,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人们的美学观念也相应发生变化,服饰开始崇尚俭朴,重视沿袭传统,朴素和理性成为宋朝服饰的主要特征。宋代理学是以儒家经学为基础,兼收佛、道思想形成的新儒学。它对宋代服饰产生较大的影响。它强调封建的伦理纲常,提倡“存天理,去人欲”。在服饰制度上,表现为十分重视恢复旧有的传统,推崇古代的礼服;在服饰色彩上,强调本色;在服饰质地上,主张不应过分豪华,而应简朴。宋代各朝皇帝还多次申饬服饰“务从简朴”,“不得奢华”。特别是对妇女服饰要求尤为严格,一改唐代妇女服饰袒胸露背的风尚。并在宁宗嘉泰初年,将宫廷中除帝王后妃外,妇女所用的金石首饰,集中放火焚烧,以此警示天下。再如宋代初年妇女的发式承晚唐五代遗风,以高髻为尚,这种高髻的梳成,大多掺有假发,有的直接用假发编成各种形状的假髻,用时套在头上,这就违背了理学关于服饰简朴的原则,因而《宋史?舆服志》曰:“妇人假髻并宜禁断,仍不得作高髻及高冠。”可见,在程朱理学影响下,宋人的服饰是十分拘谨和质朴的。一、宋朝服饰的文化特点 在宋代,中国古典美学精神发展到了极致,建筑讲究白墙黑瓦,陶瓷讲究单色釉,绘画讲究写意风格的水墨山水,就连赏花也推重梅、兰、竹、菊等,用以借喻人之清高品格。背子的样式简约,风格素雅,真正是以简胜繁的杰作,而且,当时的人们着装只要洁净就可以了,并不刻意追求新颖,避免与众不同。从背子这种特有的服式上,我们既可以看到哲学思想、美学思想对宋代人日常生活的影响,也能领略到宋代简约至极的物象之美。 南宋女人讲究服饰打扮,即使是贫家女子也有一两件锦衣罗裙几样头饰。“两浙妇人皆事服饰口腹,而耻营生。”(《鸡肋编》南宋:庄绰),“都民土女,罗绮如云,盖无夕不然也。”(《武林旧事》南宋:周密),“里巷妇女以琉璃为首饰。都人以碾玉为首饰。有诗云:京师禁珠翠,天下尽琉璃。”(《宋史五行志》元:脱脱等) 南宋女人佩带首饰比起唐朝有更多花样,更多新奇妙美。“如官巷之花行,所聚花朵、冠梳、钗环、领抹,极其工巧,古所无也。”(《都城纪胜》南宋:灌圃耐得翁),“都城内外,侵晨满街叫卖楸叶,妇人女子及儿童辈争买之,剪如花样,插于鬓边,以应时序。”(《梦粱录》南宋:吴自牧),“元夕节物,妇人皆戴珠翠、闹蛾、玉梅、雪柳、菩提叶、灯球、销金合、蝉貂袖、项帕,而衣多尚白,盖月下所宜也。”(《武林旧事》南宋:周密),“花影乱,笑声喧。闹蛾满路,成团打块,簇着冠儿斗转。”(《瑞鹤仙》南宋:康与之),“花艳艳,玉英英。罗衣金缕明。闹蛾儿簇小蜻蜓。相呼看试灯。”(《阮郎归》南宋:洪瑹),“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青玉案》南宋:辛弃疾)。南宋的贵族女人更是珠光宝气竟相互斗美攀艳,“有善女人,皆府室宅舍内司之府第娘子夫人等,建庚申会,……俱带珠翠珍宝首饰赴会,人呼曰斗宝会。”(《梦粱录》南宋:吴自牧)

中国养生文化的产生和历程

中国养生文化的产生和历程 养生一词最早出自<管子》,又见于<庄子>,所谓养,就是保养,调养,补养的意思,生,就是生存生命生长的意思,养生又称摄生,道生,保生,它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达到保养生命,健康精神增进智慧,延长寿命的目的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养生文化是我们祖先在长期生活实践中认真总结生命经验的结果,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组成部分。昔年,荛问舜:天下孰贵?舜对:生最贵。这充分反映着我国古代延续至今的贵生思想,即敬畏生命。因为对生命的崇敬和对死亡的恐惧使得人类对健康的追求成为一种本能和一致的追求。传统养生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历代养生家,医家和广大劳动群众通过长期的防病保健的实践,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系统的养生方法。在上古时期,为了生存和发展,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思考与实践,逐渐地发现适应自然,改造环境,维持生存和种族的发展的方法。当时的养生方法也可以说是人类进步的一个重要手段。火的发现与应用,从树居到穴住,人们开始产生自我保护的意识,传统养生学至此有了萌芽,而传统养生思想的形成,则起于先秦时期。在先秦时期,随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哲学,文化与各种学术得到发展,使人们对于世界本源,生命现象等方面有了较客观的认识。在养生保健方面提出了改善个人环境卫生,合理调配饮食等措施,从而形成传统养生学思想。先秦时期哲学与养生是分不开的,如调和阴阳,清静无为,反朴归真及形神兼顾等思想,都是养生学的最为基本的法则。当时的代表作有《周易》《道德经》及《庄子》《论语》,而当时的《吕氏春秋》则是当时养生思想最为丰富的一部著作,涉及到去害毕数,顺应自然,动形达郁等养生法则。而对后世影响最深的是《黄帝内经》,它是中医奠基之作,总结了先秦时期医药学的丰富实践经验,集先秦诸子理论及医药学的大成,为传统养生学的形成奠定基础。而到了汉唐时期,由于封建经济的高度发展,而医学和养生学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当时的代表人物有东汉的张仲景,著有《伤寒论》奠定中医辨证学基础,并从病因学出发提出了养慎避邪,调和饮食,导引吐纳等著名的养生观点。而同时代的王充在《论衡》中首次将优生学与长寿联系起来,极大的丰富了养生学内容。三国时期华佗根据动形养生的理论创立了五禽戏。东晋葛洪从预防为主的思想出发,首先提出养生以不伤为本,认为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长寿。到了唐代,孙思藐是当时的集大成者,著有《千金要方》,南朝的养生家陶景弘写成最早的养生学专著《养性延命录》。到了明清时代,传统养生学发展到最为鼎盛时期。,特别是在温补命门,五脏调养,饮食调养,运动养生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而当时吴又可的一部《瘟疫论》可以说是十七世纪的划时代之作。同时代的还有李时珍,李梃等著名医家均对后世养生有着巨大的影响。但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我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由于西医及西药的引入否定中华民族文化的兴起,传统养生学发展遇到严重阻力,处于自发的缓慢的发展阶段。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国医学获的新生,中医养生学也因此得到较大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医学科学研究重点已经开始由临床医学逐步转向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传统养生学得到了更加迅速的发展,出现蓬勃向上的局面。

宋朝服饰简史

宋朝服饰简史 宋代的服装,其服色、服式多承袭唐代,只是与传统的溶合做得更好、更自然,给人的感觉是恢复中国的风格。 宋朝时侯的服饰宋朝的男装大体上沿袭唐代样式,一般百姓多穿交领或圆领的长袍,做事的时候就把衣服往上塞在腰带上,衣服是黑白两种颜色。

当时退休的官员、士大夫多穿一种叫做「直掇」的对襟长衫,袖子大大的,袖口、领口、衫角都镶有黑边,头上再戴一顶方桶形的帽子,叫做「东坡巾」。 宋代的女装是上身穿窄袖短衣,下身穿长裙,通常在上衣外面再穿一件对襟的长袖小褙子,很像现在的背心,褙子的领口和前襟,都绣上漂亮的花边。 男服服饰: 冕服:宋朝开始减少冕服的种类,大典礼穿非冕服的情形,就经常出现。 朝服:宋代在劲下加上特别的装饰谓之「方心曲领」。 公服:宋代以常服为公服。 女服服饰: 礼服:其服色大致与唐代相同。 常服:均以大袖上衣,长裙、霞帔为常服 宋代胄甲——宋代的胄甲,大体继承晚唐五代的服式略有变化。北宋初年的铠甲,据《宋史·兵志》记载,有金装甲、连锁甲、锁子甲、黑漆顺水山子铁甲、明光细网甲等多种铁甲;还有一种以皮革作甲片,上附薄铜或铁片制成的较轻便的软甲。《武经总要》是我国一部记述有关军事组织、制度、战略战术和武器制造等情况的重要军事著作,其中详细记载了北宋时期的铠甲样式及其制度。如头戴兜鍪,身穿甲衣,两袖缀有披膊,下配有护腿。 宋代皇帝朝服——本图为绛纱袍、蔽膝、方心曲领穿戴展示图及通天冠、黑舄图。这种服装仅次于冕服,是皇帝在大朝会、大册命等重大典礼时穿着的服饰,相当于群臣百官的朝服。通天冠又名卷云冠,冠上缀卷梁二十四道,高一尺,卷梁宽一尺,戴时用玉犀簪导之。所穿纱袍用绛色,衬里用红色,领、袖、襟、裾均缘黑边。下着纱裙及蔽膝也用绛色。颈项下垂白罗方心曲领一个,腰束金玉大带,足穿白袜黑舄,另挂佩绶。皇太子在大典礼时也穿这种服装,冠用十八梁(名“远游冠”),与此稍有区别。 宋代贵妇礼服——本图为大袖罗衫、长裙穿戴展示图(山西永乐宫壁画)。永乐宫壁画是我国古代壁画艺术中的瑰丽珍宝。虽然它的题材主要是宗教故事,但其中人物的服饰,则大多植根于生活。本图是根据永乐宫三清殿壁画天女所绘。在现实生活中多多为嫔妃、贵妇所穿。 宋代官吏公服——宋朝百官常朝视事,皆穿公服,唯在祭祀典礼及隆重朝会时穿着祭服或朝服。公服基本承袭唐代的款式曲领大袖,下裾加一道横襕,腰间束以革带,头戴幞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

姓名:江琴 学号:40702511 班级:周六上午一、二节时间:2009-6-26

浅谈对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看法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的因素,集中华民族数千年养生文化于一身,以独特的理论体系为基础,以丰富的临床经验为特点,在世界传统养生文化中举世无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保健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养生一词,原出《管子》,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健康与长寿一直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美好愿望,因而养生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遍布世界。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养生文化而言,中国的养生理论与实践由于有着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为底蕴,所以显得尤为博大精深。它汇集了我国历代劳动人民防病健身的众多方法,揉合了儒、道、佛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堪称一棵充满勃勃生机和浓厚东方神秘色彩的智慧树。探索中国养生文化这棵古老而神秘的东方智慧之树,不但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而且符合当今世界科学发展趋势。 何谓养生,就是如何增强体质,预防疾病,顺应自然,改善自身的性和命的质量,达到健康长寿,益寿延年的目的,而且是独具中国文化背景的一种身心健康法。其基础理论是逆天地生成万物之序,夺天地造化之机,以气贯通先后,浑性了命以合大道。知道者,必知医——不是只有药物才能治病,也不是说养生就意味着与药物无关。但是,两者毕竟有明显的区别,一切有利于增强体质的努力都可以称之为养生,而医疗只是指人们为摆脱疾病而作的努力。 中医学以整体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全身各系统组织的协调统一,以阴阳五行“天人相应”的理论为主导思想,认为人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未病先防,有病防变“的原则,因人、因时、因地制宜,通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判断,来探索生命的奥秘。

中医养生文化的起源

中医养生文化的起源 中医养生文化的起源 逮至西周,养生思想进一步发展。周代还设有食医专门掌管周王与贵族阶层的饮食,指导“六饮、六膳、百馐、百酱”等多方面的饮食调理工作,提出饮食调理要与四季气候相适应;并有了专职主管环境卫生的职官,如“庶氏掌除毒蛊”;“翦氏掌除蠹物……以莽草薰之”;“壶涿氏掌除水虫”,使水清洁。 中国养生文化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的到来首推春秋战国。当时的史书对养生的记载已经十分具体,例如《左传》就记载了秦国医和为晋侯治病,指出晋侯之疾是“近女室。疾如蛊”的结果,已经注意到了房室起居与健康的关系。在先秦诸子学说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儒、法、道、墨四家,而在养生问题上贡献最大的又属其中的儒、道两家。 儒家养生思想 儒家学说的奠基人是孔子。孔子不但博学多才,精通六艺,而且也长于养生之道。从《论语·乡党》中可以看出,孔子在饮食起居方面的清规戒律很多,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饣壹而饣曷。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除了讲究饮食卫生之外,孔子还提出:“君子有三戒:少之时,

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因此“知者乐,仁者寿。”(《颜渊》)。《论语·李氏》这就表明孔子已经注意到从少、壮、老三阶段不同身心状况出发,提出相应的养生之道,堪称开创阶段养生理论之先河。 至于被后世儒家称为“亚圣”的孟子,他在养生方面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孟子·公孙丑上》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从而颇富创见地提出,一个人要想做到身心健康,那就只有“善养吾浩然之气”。至于如何才能养“气”,孟子也提出了两点带有鲜明儒家色彩的独到方法:其一是“配义与道,无是,馁也”,也就是说一切都要从儒家的所谓道义出发,理直气壮,从而使个体保持一种旺盛的精神状况;其二是“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意思是说养“气”必须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心地要光明坦荡,不能邪念存心。总之,孟子的养生思想具有一种强烈的道德色彩,堪称后世强调通过陶冶道德情操以养生流派的鼻祖。 在先秦诸子的学说中,养生思想最丰富深邃,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当首推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 老子,姓李,名聃,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也是一个著名的养生理论家和实践者。《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称:“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老子之所以能够活到160余岁,这首先得力于他本人主观上十分重视“长生久视之道”,甚至把养生治身置于治国平天下之上。老子一方面是“修道而养寿”的身体力行者,另一方面又在长期的养生实践中摸索出了一整套带有道教色彩的养生理论和养生方法。

宋代服饰

由于程朱理学"的思想禁锢,和对外政策的妥协退让--服饰文化不再艳丽奢华,而是简洁质朴。宋代女装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襦衣、褙子的"遮掩"功能加强,一切的"张狂"刹时都收敛了许多。宋时不论权贵的皇亲国戚,还是一般的百姓,都爱穿着直领, 对襟的背子,因为既舒适得体,捷又显得典雅大方。宋代的女装是上身穿窄袖短衣,下身穿长裙,通常在上衣外面再穿一件对襟的长袖小褙子,很像现在的背心,褙子的领口和前襟,都绣上漂亮的花边。宋代背子——宋代妇女通常的服饰,包括贵族妇女平时所穿的常服,大多为上衣袄、襦、衫、背子、半 臂等,下身为裙子、裤等。宋代背子样式,为对襟、窄袖,领、袖口、衣襟下摆都镶有缘饰。衣襟部分时常敞开,两边不用纽扣或绳带系连,任其露出内衣。关于妇女的内衣,也有时代特色,除贴身的“抹胸”之外,还有一件“腹围”。腹围是一种围腰、围腹的帛巾,其繁简不一,颜色以黄为贵,时称“腰上黄”。宋代妇女襦裙——宋代襦裙的样式和唐代的襦裙大体相同。唯衣襟有所不同,可用右衽,也可用左衽,可能是受契丹族、女真族等少数民族的影响。身上的装饰并不复杂,除披帛以外,只在腰间正中部位佩的飘带上增加一个玉制圆环饰物,它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压住裙幅,使其在走路或活动时不至会随风飘舞而影响美观,史书所称的“玉环绶”,就是这种装饰。 评论(1) | 2005-08-26 10:01 Shelley1118|四级最快回答 背子又称“褙子” 背子在宋代是穿着最为普遍的服饰之一。不论男女老幼,也不管职位尊卑,上自皇帝、下至群臣、百姓,皆可穿服。 背子的形制,达五六种(单指男子〉之多。若就其样式比较,有相似的,有相同的,也有几种椅子式样出入颇大的。究竟何为原本、何为演化派生的,史籍中未曾记载,有待日后考古发现的分析研究来证实。根据史料记载,宋代男子所服背子, 总括起来, 大至分为以下几种: 斜领加带式:其形制是斜领长身至脚,窄袖至腕,后背和腋下端附二带子。 盘领加带式:其形制与斜领加带式大致相同,只是领子为圆盘领而已。 对襟开胯式:这种褙子最为典型,形制为窄袖长至腕部,直领对襟,腋下开被及高,整个服装无带束勒帛。 直领长袖式:此式褙子较为宽松,开衩较高为半袖形。 斜领短身式:其形制为斜领、开衩、身短,以带帛缚之于身 在褙子的使用上,同样各说不一。若就以上几种式样,再参照其出处背景分析比较,是这样划分的: 其一,可作常用之用。宋时褙子虽不能在典礼等正式场合穿用,但在平时的活动中,穿褙子出行、会客是常事。但这种褙子须是长身加带式的,如北宋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中,就有二人着这种褙子(即前述斜领加带式、盘领加带式二式)。其中,一人头戴席帽,说明当时未成就功名的人,也常着此服。

底蕴深厚的中国养生文化特征

养生一词,原出《管子》,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健康与长寿一直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美好愿望,因而养生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遍布世界。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养生文化而言,中国的养生理论与实践由于有着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为底蕴,所以显得尤为博大精深。它汇集了我国历代防病健身的众多方法,揉合了儒、道、佛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堪称一棵充满勃勃生机和浓厚东方神秘色彩的智慧树。探索中国养生文化这棵古老而神秘的东方智慧之树,不但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而且符合当今世界科学发展趋势。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古代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不懈努力,终于以自己的聪明睿智创造出了一系列与疾病和衰老抗衡的独特理论方法,逐渐使养生成了一种极具华夏民族特色的文化现象。 文化研究的最重大意义就在于探求各种文化现象的内在目的和特征。就感应的中国养生文化而言,尽管它的研究对象是人体的健康与长寿,但健康和长寿在人类社会中从来就不单单是人体本身的问题,而是与人们所处的社会生活及其自然环境有着一种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提醒我们,研究和探求中国养生文化的基本特征决不能仅仅囿于人体生物模式之中,而必须结合社会、经济、政治、哲学,乃至艺术的诸多层面加以综合考察。 中国养生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的产物,其理论体系本身具有这种学科所具有的双重特征。具体来说,中国养生文化的社会科学性质主要体现在其理论体系与中国古代哲学存在着一种千丝万缕的关系,中国养生文化的自然科学性质则主要体现在它的传统医学发生一种血肉相联的关系。 作为一种焕发着勃勃生机的文化现象,传统养生学在数千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而且也积累了一整套实用、同时又充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睿智的实践方法。 中国人的养生之道首重养心,讲究恬淡虚无;其次便是饮食养生。传统中国饮食不仅有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效果,其与西方迥然不同的饮食特点,更有助于减少西方社会日益严重的肥胖问题。

中医药文化与养生

养生先养心 摘要:最新研究表明,人类疾病的绝大部分都与不良心态有关。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喜怒哀乐,都有七情六欲。有各种各样的情绪,这是外界客观刺激所引起的精神上的反应。我们的感情、情绪,我们的心理活动本来就是多方面的。有不良情绪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善于控制它、调节它,要及时地排解它,而不能让它任意发展,否则就会受不良情绪的刺激和危害,而产生身体上的各种疾病。也就是说我们要学会养心,这里养心不是指保护好你的心脏,而是要调控好你的心态,即情志养生。学会情志养生,你就拥有了“不老之药”,不仅对你身体健康有很大裨益,而且还可以治愈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关键词:养生养心情志养生身心健康 所谓情志,即指喜、怒、忧、思、悲、惊、恐等人的七种情绪。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两重性,既能有利于人,也能有害于人。同样,人的情绪、情感的变化,亦有利有弊。正如熟话所说:“喜怒无常,过之为害。”人们将喜、怒、忧、思、悲、恐、惊列为致病内因。但在正常情况下,七情活动对机体生理功能起着协调作用,不会致病。七情六欲,人皆有之,情志活动属于人类正常生理现象,是对外界刺激和体内刺激的保护性反应,有益于身心健康。但七种情志激动过度,就可能导致阴阳失调、气血不和而引发各种疾病。所以七种情志一定要调理掌握适当。如果掌握不当,例如大喜大悲、过分惊恐等等,就会使阴阳失调、气血不周,首先是精神上的错乱,然后就会影响到身体上,形成各种疾病。 有的人由于过分怀旧,整日沉浸在那些残缺的、苍白的回忆里,以至于对眼前的一切都毫无兴趣,即使美好的生活也索然无味。有的人由于盲目攀比,总觉得自己得到的太少,失去的太多,事事不如别人,以至于悲观丧气,经常闷闷不乐,甚至患上了精神抑郁症。 还有的人由于严重消极,老感到自己被社会闲置,被人们漠视,以致心灰意懒,颓废变态,毁蚀掉了自己的心灵和意志。 更有的人由于贪心作怪,总以为自己应当拥有更多的财物,应该比别人生活得更好,以至于放弃了对自己的约束,不该拿的也拿,落了个晚节不保的结局。类似现象虽然大多事出有因,但不管哪一种,无不与心态失控有关,无不伤及身体健康,无不有损美好生活。由此可见,养心对养生是多么的重要。 "三气周瑜"是《三国演义》里面的一个故事。周瑜是吴国的大将军,才华横溢。而蜀国有一位诸葛亮,更是足智多谋。周瑜心胸狭窄,经常生气,他有句名言:"既生瑜,何生亮?"意思是既然生了我周瑜,何必再生诸葛亮?久而久之周瑜就积劳成疾。最后一次他生气的时候,血往上涌,一命呜呼了。所以怒则伤肝、伤气血,保持遇事不怒、不生气的心态非常重要。 还有《儒林外史》里面有一个故事《范进中举》。范进考举人老考不取,到五十多岁还考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特征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特征 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其服饰文化更博大精深。纵览各朝各代,可谓各有特色。 首先,要了解中国服饰文化,就不得不先提下中国传统的设计理念。不同于西方以人为本,满足人的本能欲求,装饰美化自身,炫耀财富并吸引异性的理念,中国则是以人文精神为本,将尊严排于第一,舒适排与第二,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的服饰不是单纯的遮羞保暖,而是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而古文献中有关服饰的表达诸如“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出自《孝经》)“变节易度,则为剽轻奇怪之服,故有服妖”(出自《汉书·五行志》)根据这些表述,可知古时对服奇装异服是抱有敌视并恐惧的心理的,这也决定了中国服饰在漫长的五千年历史中并不会像西方服饰那样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原始社会 远古时期,服饰的起源是出于实用。骨针发明前,原始人类的生存条件决定了他们使用兽皮和叶子作为自己的服装。而骨针线绳的发明,人们开始创造了原始服装。服饰纹样代替文身以及身体彩绘。之后,皮,毛,麻,葛及丝绸开始变的丰富起来。于是人们开始用麻布及丝绸做衣服。这一时期被称为中国“缝制衣服”的开端。它缔造了华夏古国最早的服饰文化,为中华民族服饰之美奠定了基础。 夏商时代 夏商服饰品类:大体包括服装及其饰品来源的难易,质地的贵贱,制作的精粗,种类的多寡以及穿戴佩戴者的身份地位的尊卑和所服之意义。当时贵族服饰以麻布和平纹丝织物为主。 而商代的着装开始形象化,服饰面料有麻和丝织品等。当时黑色是低贱的标志,奴隶们只能穿黑色衣服,因而就有了黎民百姓这一成语。而于此时出现的蔽膝,亦称至膝处短衣襦,后演变为围裙。 西周时期 至西周,出现了有名的“周公治礼”相传武王成功伐纣后吸取其灭国之教训,开始制定各种礼数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冕服的出现,制度的确立是周朝国家意志的具体反映,对中国古代服装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于此同时,上衣下裳连体的“深衣制”开始出现,并逐渐普遍被采用。皇帝的礼服中的服饰纹样即十二章纹(日,月,星辰,山,米,华虫,龙,藻,黼,軷,宗彝,火)也逐渐成为之后历朝皇帝礼服中不可或缺的纹样。而皇帝的冕冠更是蕴含丰富的含义。冕服体系的产生源于古人敬天思想。由夏商时期自然祭祀到周王朝礼仪,冕服制度的建立都与这一思想有关。黄帝时期就有“垂衣裳而天下治”即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度的时期,是中华服饰文化变革的第一个浪潮。传统体制的崩溃改变了社会的旧有观念。在哲学思想上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并在服饰文化中反映出来。春秋战国时期衣服款式空前丰富多样。人们的衣着开始追求舒适简单和富有个性。深衣成为时尚,其特点为上下连体,不太符合人体曲线,但大气磅礴,又不失阴柔娇媚。款式多样,穿着方便,便于活动,严密包裹身体,深衣款式也很多样。战国时期妇女普遍穿宽边缠绕式的肥大曲裾深衣,衣服的左襟展开时呈三角状。穿时将其环腰部一圈,再用腰带扎好,配上横线与斜线并用的镶边,总体表现出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装饰效果。 春秋战国时期服饰纹样更是异彩纷呈:凝重之气荡然无存,显得活泼生动,呈大开放之势,强调夸张与变形,图案与几何框架结合,直线与弧线巧妙利用。 秦汉服饰 战乱后的秦汉时期王朝重归整齐有序。我国服饰制度从这里由童年走向少年时代。秦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