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2016届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以粮食为原料酿酒

B.以煤为原料火力发电

C.以金属矿石为原料冶炼金属

D.以海水为原料经过风吹日晒获得粗盐

2.运用100mL量筒进行相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量取20.2mL水

B.

收集80mL氧气

C.

30mL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盐酸

D.

配制100g10%的氯化钾溶液

3.按照一定依据把物质进行分类,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的常用方法,现有三组物质:

①白酒、空气、盐酸、白磷;②水银、生铁、硬铝、黄铜;

③氮气、红磷、镁条、干冰.

每组中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他三种不同,这三种物质依次是()

A.氮气、生铁、白酒 B.水银、黄铜、空气

C.白磷、水银、干冰 D.镁条、硬铝、盐酸

4.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相关实验过程中无明显现象的是()

A.B.C.D.

5.液氧转化为氧气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A.混合物变为纯净物 B.分子间的空隙增大

C.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D.分子总数增加

6.下列化学符号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A.Mg﹣镁单质B.2Cu﹣2个铜元素

C.3Fe2+﹣3个铁离子 D.4N2﹣4个氮原子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两种微粒是同种元素,则这两种微粒的中子数一定相等

B.若两种微粒的质子数相等,则这两种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C.若两种微粒的电子数相等,则这两种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D.若两种微粒是同种元素,则这两种微粒的质子数一定相等

8.某物质R与水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R+2H2O+7O2═2FeSO4+2H2SO4则R的化学式是()A.FeS B.Fe2S3C.FeO D.FeS2

9.澳大利亚科研人员发现维生素P能封住病毒的侵占途径,从而有效地抵抗病毒.已知维生素P 的化学式为C27H30O16,关于维生素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维生素P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②维生素P是由27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和16个氧原子构成的

③维生素P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7:30:16

④将维生素P放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为CO2和H2O.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10.科学的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前提条件,老师常提出一些实验的方法或要求,下列各组方法或要求存在错误的是()

A.A B.B C.C D.D

11.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使用金属铝的年代早于铜、铁

B.“真金不怕火炼”表明金(Au)在高温条件下也很难与氧气反应

C.武德合金的熔点高,可用于制造保险丝

D.将生锈的菜刀浸泡在食盐水中,可除去其表面的铁锈

12.类推可以实现知识迁移,但不符合事实的类推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下列类推正确的是()A.工业炼铁所需的原料是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因此炼钢也需要这些原料

B.金属能导电,因此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C.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发生爆炸,因此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点燃也可能发生爆炸

D.硝酸铵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热,因此食盐溶于水也会吸收大量的热

13.归纳与反思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下列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A.性质与用途:

氧气有助燃性﹣作燃料;

金属镁有可燃性﹣用作制一些烟花

B.化学与能源:

干电池放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植物光合作用﹣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物质与鉴别:

氢气和一氧化碳﹣用石灰水鉴别;

黄金与假黄金(铜、锌合金)﹣观察颜色鉴别

D.元素与原子结构:

二、填空与简答

14.某市场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见表,请回答:

(1)用离子符号表示配料成分的物质中的一种阳离子;

(2)已知碘酸钾的化学式为KIO3,则碘的化合价为;

(3)上述“含碘量”中的碘元素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缺乏时容易患的疾病是(填序号);

A.佝偻病B.贫血C.甲状腺疾病D.侏儒症E.白内障

(4)由上述“文字说明”可推测碘酸钾的一种化学性质是.

15.燃烧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作用.

(1)如图甲为打火机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打火机偶然未打着火时,会闻到一股异味,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②打火机挡风罩上通风孔的作用是使空气流通,说明燃烧需要具有的条件之一是.(2)酒精也是常用的燃料之一,图乙是酒精完全燃烧的微观模拟图,试回答有关问题:

①从微观角度分析,乙和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②根据图示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③当氧气不充足时,酒精不完全燃烧就会产生等物质(填物质名称)

(3)今年来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次给我们敲响警钟.因此,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易爆物时绝不允许违章操作.如图丙,图标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是(填序号).

16.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志,净化水的方法有:静置沉降、吸附沉降、过滤、蒸馏等,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2)鉴别净化后的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到的物质是.

(3)水是常见的溶剂,将下列生活中少量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盐B.纯碱C.植物油D.蔗糖

(4)实验室要配制50g10%的氯化钠溶液,其操作如图所示:

Ⅰ.图①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Ⅱ.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填数字序号).

(5)水的用途很多,下列实验中均用到了水,其有关分析正确的是(填序号)

A.图①中的水用来溶解沾在试管壁上的物质,清洗试管

B.图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水用来防止生成的固体溅落使集气瓶炸裂

C.图③做铁钉生锈实验的反应物.

17.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八种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A、C、F是氧化物,B是密度最小的气体,D是当前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单质,F为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

(1)物质B的化学式为,E的化学式为;

(2)若G是一种紫红色的金属单质,则D→G反应的基本类型为,D与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实验与探究题

18.正确的基本实验操作是确保实验成功和安全的前提,试回答:

(1)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下列实验操作中安全的是;

A.将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

B.点燃一氧化碳前先检验其纯度

C.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触摸药品和品尝味道

(2)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熄灭酒精灯只能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

B.洗净后的试管,放置晾干的正确方法是管口向下,并倒扣在试管架上

C.“用排水法收集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收集好气体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热D.“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中,多余的药品应放回原瓶.

19.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

(1)仪器a的名称.

(2)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其中二氧化锰所起的作用是作用.

(3)实验室可用发生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该装置的优点是,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如何检验二氧化碳已收集满.收集了一定量气体后关闭活塞,装置B中固体与液体没有分离,可能的原因是(填序号).

A.所用盐酸浓度偏大B.活塞处漏气C.盐酸反应完了D.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20.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可以做多个实验使气球鼓起来.请你共同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

(1)指出仪器a的名称.

(2)打开仪器a的活塞,发现其中的液体不能流下,可能的原因是.

(3)解决好上述问题后,使其中的无色液体与试管中的固体接触,可观察到气球胀大现象,若不发生化学反应,则所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填物质名称);若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若分液漏斗中液体为稀硫酸,下列固体物质能与稀硫酸发生化学反应,并使气球胀大的是(填序号).

①硫酸铝②锌粒③铜片④镁条.

21.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探究物质组成的实验活动,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探究活动一: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选用汞、磷、铜等物质均可以完成该实验,选择反应物的主要依据是(填序号);A.反应物是固体B.在空气中反应且只消耗氧气

C.燃烧有明显现象D.生成物不是气体

(2)用甲、乙两套装置进行实验(红磷充足、装置不漏气).

①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下列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A.都只能在实验结束后,推测出氮气是无色气体

B.甲中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太慢,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将偏大

C.乙中瘪气球可以防止燃烧放热使橡胶塞弹出

D.乙比甲更节约能源

②利用乙装置进行实验时,先关闭弹簧夹,加热使合力反应,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反应前后各数据及结论如下,请分析后将玻璃管中原有的空气体积填入空格内:

探究活动二、探究水的组成

(1)如图1,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此实验可以探究水的组成.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b两玻璃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则a玻璃管连接的是电源的极.

(2)还能说明组成水的元素种类的实验是.

探究活动三、探究不同物质的组成元素

为探究不同物质中可能含有相同元素,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

(1)如图2,取少量白砂糖、面粉,分别放在燃烧匙中,在酒精灯上加热,直至完全烧焦,燃烧匙中所剩物质均呈黑色,由此可知白砂糖、面粉中都有元素;

(2)如图3,加热碱式碳酸铜的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什么现象时也可说明碱式碳酸铜中含有与白砂糖、面粉相同的某种元素?

以上实验可以用来推断物质的组成元素,试用微粒的观点分析设计这些实验的依据是.

四、计算题

22.为测定生铁中铁的含量,现将一定质量的生铁样品与100g质量分数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过滤,将所得的固体洗涤、干燥后称量固体质量为l.4g.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98%的浓硫酸配制100g质量分数9.8%的稀硫酸,需要加水的质量是;(2)求生铁中铁的质量分数.

2015-2016学年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以粮食为原料酿酒

B.以煤为原料火力发电

C.以金属矿石为原料冶炼金属

D.以海水为原料经过风吹日晒获得粗盐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A、高粱、小麦等粮食为原料酿酒有乙醇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 错;

B、以煤为原料火力发电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以金属矿石为原料冶炼金属,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以海水为原料经过风吹日晒获得粗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运用100mL量筒进行相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量取20.2mL水

B.

收集80mL氧气

C.

30mL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盐酸

D.

配制100g10%的氯化钾溶液

【考点】测量容器-量筒.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从量筒的精确度去分析;

B、从该装置收集一定体积的氧气的原理去分析;

C、从量筒不能作为反应容器去分析;

D、从量筒也不能做为溶解的容器去分析;

【解答】解:A、100mL量筒只能准确到1mL,无法准确量取20.2mL;故错误;

B、该装置通过把集气瓶中的水压入量筒中,根据量筒中的水的体积来确定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故正确;

C、量筒不能作为反应容器;故错误;

D、量筒不能用来量取固体,同时量筒也不能做为溶解的容器;故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好实验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

3.按照一定依据把物质进行分类,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的常用方法,现有三组物质:

①白酒、空气、盐酸、白磷;②水银、生铁、硬铝、黄铜;

③氮气、红磷、镁条、干冰.

每组中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他三种不同,这三种物质依次是()

A.氮气、生铁、白酒 B.水银、黄铜、空气

C.白磷、水银、干冰 D.镁条、硬铝、盐酸

【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可以根据物质的分类进行解答.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解答】解:①白磷是单质,白酒、空气、盐酸是混合物;

②生铁、硬铝、黄铜是合金,水银是单质;

③氮气、红磷、镁条是单质,干冰是化合物;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方法.

4.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相关实验过程中无明显现象的是()

A.B.C.D.

【考点】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A、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

B、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不溶性的碳酸钙沉淀;

C、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解答】解:A、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是无色的,无明显现象,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不溶性的碳酸钙沉淀,故会看到浑浊现象,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向烧杯内倒入二氧化碳,会看到下边的蜡烛先消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反应的现象和本质的联系,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实验现象是解题的关键.

5.液氧转化为氧气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A.混合物变为纯净物 B.分子间的空隙增大

C.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D.分子总数增加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分类.

【分析】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区别;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液氧和氧气是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

【解答】解:A、液氧与氧气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液氧与氧气属于同种物质都是纯净物,所以A 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

B、液氧转化为氧气,分子本身没变,分子之间的间距变大,所以B符合题意,故B正确;

C、液氧转化为氧气,分子本身没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显然化学性质不变,所以C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

D、液氧转化为氧气,分子本身没变,分子的总数不会增加,只是分子之间的间距变大.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概念的辨析能力;根据物质的变化分析微粒的变化;本题不理解液氧和氧气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物质的构成相同,所以容易出错.

6.下列化学符号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A.Mg﹣镁单质B.2Cu﹣2个铜元素

C.3Fe2+﹣3个铁离子 D.4N2﹣4个氮原子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A、镁属于金属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

B、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D、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解答】解:A、属于金属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Mg,故选项化学符号所表达的意义正确.

B、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Cu可表示2个铜原子,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

化学符号所表达的意义错误.

C、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Fe2+可表示3个亚铁离子,故选项化学符号所表达的意义错误.

D、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4N2可表示4个氮分子,故选项化学符号所表达的意义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两种微粒是同种元素,则这两种微粒的中子数一定相等

B.若两种微粒的质子数相等,则这两种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C.若两种微粒的电子数相等,则这两种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D.若两种微粒是同种元素,则这两种微粒的质子数一定相等

【考点】元素的概念.

【专题】元素位置、结构与性质;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A.根据元素的概念以及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来分析;

B.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但微粒可能为原子、分子、离子等;

C.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D.若两种微粒是同种元素,则质子数一定相同.

【解答】解:A.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等,但是中子数不一定相等,比如C﹣12和C﹣13均属于碳元素,质子数相同,但是中子数不同,故错误;

B.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但微粒可能为原子、分子、离子等,如Na+、NH4+的质子数都是11,HF、Ne的质子数都是10,但不是同种元素,故错误;

C.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电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如K+和Ca2+,具有相同的电子数,但不是同种元素,故错误;

D.元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同种元素的质子数一定相等,故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种类的确定,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8.某物质R与水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R+2H2O+7O2═2FeSO4+2H2SO4则R的化学式是()A.FeS B.Fe2S3C.FeO D.FeS2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根据R与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R+2H2O+7O2═2FeSO4+2H2SO4,利用元素守恒和原子守恒的方法来解答.

【解答】解:A、若为FeS,反应前后的S原子个数不相等,故A错误;

B、若为Fe2S3,则反应前后的铁原子和硫原子都不相等,故B错误;

C、若为FeO,原来O原子个数相等,而为FeO时O原子个数不等,反应前没有S元素,故C错误;

D、若为FeS2,则反应前后的元素守恒,各原子的个数前后都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式的确定,在化学反应中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采用代入法时需要逐一验证是否元素守恒和原子守恒,也是一种较好的解答方法.

9.澳大利亚科研人员发现维生素P能封住病毒的侵占途径,从而有效地抵抗病毒.已知维生素P 的化学式为C27H30O16,关于维生素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维生素P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②维生素P是由27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和16个氧原子构成的

③维生素P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7:30:16

④将维生素P放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为CO2和H2O.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化学式宏观表示该物质是有哪些元素组成的;微观表示一个分子中有多少个原子;还可以表示物质中各种元素的质量比.

【解答】解:①由化学式知道维生素P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①正确;

②一个维生素P分子是由27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和16个氧原子构成,原子构成分子,分子构成物质,故②错误;

③一个维生素P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27:30:16,不是质量比,故③错误;

④将维生素P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为CO2和H2O,故④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式的意义,会运用意义解决具体问题,本题比较简单.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应加强训练.

10.科学的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前提条件,老师常提出一些实验的方法或要求,下列各组方法或要求存在错误的是()

A.A B.B C.C 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液体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蜡烛燃烧实验;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专题】实验设计题.

【分析】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凡是有气体参加或产生的实验,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防装置漏气影响实验结果;

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要先挤瘪胶头,再将胶头滴管伸入到液体中,以防空气进入试剂中;

洗洁精不能溶解油污,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

【解答】解: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验证蜡烛燃烧的生成物时,氧气要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选项说法正确;

B、凡是有气体参加或产生的实验,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防装置漏气影响实验结果,做制取气体的实验时,一定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该选项说法正确;

C、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要先挤瘪胶头,再将胶头滴管伸入到液体中,以防空气进入试剂中,该选项说法正确;

D、洗洁精不能溶解油污,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通过洗洁精对油污的乳化作用除去油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1.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使用金属铝的年代早于铜、铁

B.“真金不怕火炼”表明金(Au)在高温条件下也很难与氧气反应

C.武德合金的熔点高,可用于制造保险丝

D.将生锈的菜刀浸泡在食盐水中,可除去其表面的铁锈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A、根据人类对金属的利用情况分析;

B、根据金的化学性质分析;

C、根据合金的性质与保险丝的特点进行分析;

D、根据金属氧化物不能和盐反应进行分析.

【解答】解:A、人类使用最早的金属材料是铜,较晚的是铝,故A错误;

B、“真金不怕火炼”表明金(Au)在高温条件下也很难与氧气反应,故B正确;

C、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的熔点低,因此应该是武德合金的熔点低,可用于制造保险丝,故C错误;

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不能和食盐反应,所以不能用食盐水除铁锈,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金属的性质,金属材料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要熟悉其性质,然后再结合选项进行解答.

12.类推可以实现知识迁移,但不符合事实的类推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下列类推正确的是()A.工业炼铁所需的原料是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因此炼钢也需要这些原料

B.金属能导电,因此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C.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发生爆炸,因此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点燃也可能发生爆炸

D.硝酸铵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热,因此食盐溶于水也会吸收大量的热

【考点】铁的冶炼;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A、根据炼铁和炼钢的不同原理进行分析;

B、根据石墨可以导电,但是石墨不是金属进行分析;

C、根据一氧化碳和氢气都具有可燃性进行分析;

D、根据氯化钠溶于水后,溶液温度基本不变进行分析.

【解答】解:A、炼铁是将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炼钢是将铁中过量的碳元素用氧化剂将其除去,故A错误;

B、石墨可以导电,但是石墨不是金属,故B错误;

C、一氧化碳和氢气都具有可燃性,可燃性气体和助燃性气体混合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故C正确;

D、氯化钠溶于水后,溶液温度基本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是一道多点知识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对各知识点的分析与探讨,明确定义的关键词,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但又是易错的题目.

13.归纳与反思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下列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A.性质与用途:

氧气有助燃性﹣作燃料;

金属镁有可燃性﹣用作制一些烟花

B.化学与能源:

干电池放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植物光合作用﹣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物质与鉴别:

氢气和一氧化碳﹣用石灰水鉴别;

黄金与假黄金(铜、锌合金)﹣观察颜色鉴别

D.元素与原子结构:

【考点】氧气的用途;物质的鉴别、推断;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物质的鉴别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A、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镁燃烧会发出耀眼的白光进行分析;

B、根据干电池的原理和光合作用的原理进行分析;

C、根据一氧化碳和氢气都不会与澄清石灰水反应,黄金与假黄金的颜色都是金黄色进行分析;

D、根据镁是12号元素,元素符号是Mg,氯是17号元素,元素符号是Cl,以及核外电子排布进行分析.

【解答】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不能作燃料,故A错误;

B、干电池放电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植物光合作用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故B正确;

C、一氧化碳和氢气都不会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不能鉴别,黄金与假黄金的颜色都是金黄色,不能鉴别,故C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