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证考试资料1

记者证考试资料1(新闻基础)

《广播电视新闻基础知识》

1新闻的起源与本源:新闻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新闻的本质是反映客观世界的变动。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实践对新闻的产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新闻传播活动的发展,取决于两个最基本的条件:1社会对信息的客观需求;2生产力发展水平能为新闻传播活动提供什么样的物质手段。

2事实是新闻的本源:事实是产生新闻的根源,是构成新闻的根本因素。新闻是通过真实地报道事实来完成自己使命的。由于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报道就必须尊重事实,反映事实的本来面貌,不能以主观的愿望和设想代替或改变事实。

3事实第一性和新闻第二性

事实在先,新闻在后。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正确处理新闻报道中事实和思想观点之间的关系,是对新闻工作者的一项基本要求。

4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事实?、?报道?、?新近?是构成新闻的主要因素)陆定一同志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提出:?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5新闻定义的内涵:1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新闻的内容和形式都离不开事实。(从内容上,新闻必须是以事实为依据的真实信息;从形式上,新闻必须用事实说话。)2具有新意。构成新闻的事实,要能够满足人们未知、欲知、应知的需要。)3新闻并非事实本身,而是对事实的报道,是新闻报道者对客观事实的一种反映。4新闻必须是公开传播的事实,只有采用新闻手段,通过新闻渠道传播的事实,才能成为新闻。5报道及时。(新闻必须注重时效,失去时效,新闻就成为旧闻。)

6新闻的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新闻真实性,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一项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

7新闻真实的基本含义:新闻报道的事实必须同客观事实相符合。

具体要求:新闻来源必须真实可靠,报道内容必须准确无误,包括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间、地点、有关的人物、事件的过程、原因、结果,以及新闻中所用的数字、资料和描写细节,都必须确有其事,实实在在,完全符合实际情况,不得加以主观想象、拔高、夸张或隐瞒。

更高层次的要求:即揭示事实的本质。

8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根本出发点。新闻工作者要做到全面、真实地反映生活,必须从整体上、大局上看问题。

9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就必须客观、公正、有立场

(客观、公正、有立场是同准确、鲜明、生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10、当前新闻真实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造成新闻失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新闻工作者自身观念、素质、作风等方面的问题;也有新闻媒体为了片面追求轰动效应和经济利益,不惜牺牲新闻的真实性,发虚假新闻。有的道听途说,捏造事实,耸人听闻,有的费尽心机,绞尽脑汁,歪曲真相;有的新闻网络媒体为了商业需要,挖空心思,移花接木,偷梁换柱,制假贩假,以讹传讹,造成不良影响。

11、如何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就要认真开展新闻队伍行业自律活动,将培养提高新

闻队伍素质和改进作风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就要坚持没有调查就没有报道权。只有深入现场或一线了解实际,新闻工作者才能真实了解和掌握全部情况,才能报道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反映社会舆论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

12、新闻价值的含义

新闻价值指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种种特殊素质的总和,是新闻工作者用以衡量客观事实能否构成新闻的标准。

13、新闻价值的要素

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与趣味性。

14、新闻价值的客观性

指构成新闻的各种特殊素质,它寓于事实本身,是客观的,不以传播者的主管需要而增减的。

15、新闻价值的综合性

指新闻价值作为一种社会观念,受众在选择和判断事实时所反映出来的需求欲望、价值观念、社会心理等,总是受到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制约。

16、新闻价值取向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异也为新闻价值取向的不同提供了宏观而深刻的内在依据。

17、新闻敏感

(迅速准确的识别新闻事实的能力)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重要的职业能力之一新闻敏感能力的具体表现:快捷、准确、18、灵活新闻敏感的主要表现:及时发现新闻线索;准确判断新闻价值;预测可能发生的新闻事件。

18、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和物质条件

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既取决于社会对新闻的需要,又取决于社会所能提供的物质条件。

19、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新闻事业也就比较发达,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1生产力水平提高时,人们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信息需求量增加。2整个社会受教育面扩大,文化水平不断提高,读者群越来越大。3广告增加,刺激了新闻事业的投资和再生产。4新闻事业获得日益先进的物质手段。

20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导致近代新闻事业的产生(近代报纸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产物。)

21社会主义新闻事业:

1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方针,宣传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社会主义的新闻宣传一定要把远大理想和现实政策有机地统一起来,坚持用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指导新闻报道和教育人民群众。3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人民的事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和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舆论机构,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和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开展良性竞争。4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22新闻事业的性质

1新闻事业是一定谁会定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新闻事业区别于人际新闻传播活动的特征:1有合法的新闻传播机构;2采用各种新闻传播手段;3拥有以新闻传播为职业的专业人员;4面向社会,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2新闻事业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新闻事业的特点:1新闻事业具有更强烈的政治性,它比哲学、文学、艺术更接近政治,对经济基础的作用更直接。2新闻事业反映社会生活最迅速,范围更广,影响更大。3新闻事业是通过新闻手段来反映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服务的。

3新闻事业是综合国力和国家形象的体现新闻事业体现综合国力,主要在:1信息力2舆论力3产业力4文化力,所以,国家发展于国家建设,除了制度和设施,更重要的是民族精神的培育与公民的养成。

23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

1报道新闻引导舆论是新闻事业最基本的社会功能,2传播知识、提供娱乐、刊播广告服务社会的功能。

24含义: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是指新闻事业对人类、对社会生活所能发挥的作用,即新闻事业满足社会需要的效能。

25新闻自由的基本含义:新闻自由是公民的一种民主权力,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权力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体现和运用,是公民政治权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6资产阶级新闻自由的实质:从其本质看,自从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以后,资产阶级新闻自由就表现出多方面的虚伪性。1资产阶级新闻自由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是依赖资本家财政支持的自由。2资产阶级新闻自由是垄断报团相互竞争、兼并的自由。3资产阶级新闻自由是以不损害资产阶级根本利益为前提的自由。4资产阶级新闻自由是受资产阶级全面控制的自由。

27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自由的主要观点:1新闻自由是相对的、具体的,而不是绝对的、抽象的。2新闻自由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并不是亘古不变的。3新闻自由始终伴随着一定的义务和责任。

28当代新闻事业的发展趋势:

地球村、数字鸿沟、多媒体、互联网世界主要跨国传媒集团: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美国维亚康姆:贝塔斯曼:新闻集团:具有国际影响的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路透社、法国新闻社、美国联合通讯社、合众国际社、新华通讯社、美国三大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美国广播公司ABC、美国有线新闻电视网CNN)、半岛电视台几种主要的新闻理论:媒介规范理论: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发展新闻理论:

29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1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针2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30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必须把握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要坚持新闻宣传工作的党性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2要坚持把正确舆论导向放在首位,这是新闻宣传最重要的责任。3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针,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4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5要坚持政治家办报。

31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

基本要求1必须全面、准确、生动地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紧密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解决思想和理论问题。2必须全面、准确、生动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使之变成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3必须坚持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宣传纪律。4必须深刻认识社

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与人民利益的一致性。5必须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闻自由与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本质区别,防止滥用新闻传播自由权力的现象。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在新闻实践中做到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统一32对外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

对外宣传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一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工作。

33外宣工作的意义:1加强同各国经济、技术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2增进同各国人民的友谊,争取更多的国际支持和帮助。3维护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安全。

34对外宣传工作的着力点:

1继续向世界说明我国改革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说明邓小平同志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充分展示中国人民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形象。2向世界说明我国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充分展示中国人民坚持实行改革开放的形象。3继续向世界说明我国反对霸权、维护和平、支持国际正义事业的立场,充分展示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的形象。4继续向世界说明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的局势,充分展示中国人民为维护安定团结和实现繁荣富裕而不懈奋斗的形象。5继续向世界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充分展示中国人民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形象。6外宣工作要宣传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和支持国际正义事业的立场,介绍我国对国际事务的基本原则和主张。

35舆论导向的含义

舆论导向指的是新闻宣传中占主导地位的舆论导向。它直接影响广大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动,关系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败、党和人民的祸福,是新闻工作中一个需要高度重视、万万不可掉以轻心的原则性问题。

36正确坚持舆论导向的基本要求:1首要的是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2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3必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4必须贯彻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还要善于和敢于回答广大群众面临的焦点、热点、敏感问题。

37舆论监督

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这是公众运用舆论手段对社会所实行的监督,新闻舆论监督是最主要最常用最有效的一种方式、新闻舆论监督是人类文明的产物。

38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1舆论监督的最大功能在于监视社会环境,推动社会发展。2舆论监督具有社会调节功能。3舆论监督具有社会控制功能。4舆论监督具有社会制衡功能。5舆论监督是一种动态平衡的社会监督。

39为什么说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的重要参与力量?

1舆论监督的实质就是人民的监督。2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推动力。3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重要方式。4舆论监督是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5舆论监督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有效途径。6舆论监督是揭露腐败、反对官僚主义的有力武器。

40舆论监督的原则:开展舆论监督要重视建设性监督。开展舆论监督要注意监督的科学性。舆论监督要遵纪守法。

把握大局,提高舆论监督水平1要划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舆论监督同新闻媒体是?第四权力?等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的界限。2舆论监督必须坚持党性原

则。3要有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从有利于安定团结和社会稳定出发,促进问题的解决。4舆论监督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抓住本质、打中要害。5舆论监督既然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要在党委领导下有序地进行。

41政治家办报办台

?政治家办报?的提出与发展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要求,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决定的。毛泽东首次提出要?政治家办报?。核心思想是,办报的人,特别是新闻单位的领导者要有政治家的胸襟和见识,要能够从政治上总揽全局,抓住事情的要害,使新闻宣传紧密配合国内外的政治形势,为全党和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政治家办报办台的基本要求: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性质的要求,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要求,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基本素质的要求。

42要做到政治家办报办台,就要做到以下几点:1讲政治、讲党性、提高政治素养。2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处理问题。3突出宣传重点,把握政治方向。4增强全局观念,加强宏观意识。5讲究宣传艺术,提高引导水平。

43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一切新闻报道都必须如实地报道事实的真相,客观地反映事实的本来面目。内容真实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44新闻真实性的内涵:以事实为基础和依据来报道新闻,其本质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地本来面目。

45如何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坚持新闻的真实性,首先要做到具体事实真实准确,这是新闻最起码的要求,它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准确无误;新闻所引用的材料用的材料必须准确可靠;新闻中使用的背景材料必须完全真实,而且要做到全面、客观、实事求是。还要做到概括性事实真实客观。

46新闻真实性原则的更高要求:本质真实。本质真实是指新闻报道要反映出事物的内在品质和规律。

47新闻手段:是指消息、通讯、评论、新闻图片及编排恶化传播形式的总称,是新闻机构用以报道和评论事实、宣传一定的思想和政策的重要形式,其核心是报道事实,用事实说话。

48客观报道新闻具有客观性:

首先,新闻报道的内容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任何企图用虚构、杜撰或者背离事实本身的基本逻辑的报道来表现倾向性,不仅无法说服人,其生命力也必然是短暂的。第二,对事实的选择一定要符合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既不能为了表现倾向性的需要,把一件有利于自己的、微不足道的小事当作重大新闻来报道,也不能故意回避不利于自己的重大事件。因此,新闻报道者只能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表现自己的倾向。

49客观报道:是指运用客观叙述的方式表达意见的一种新闻手段。所谓客观报道,就意味着面对纷繁复杂的突发事件,我们的媒介不要总在有了一个有把握的观点和结论以后才加以报道,只要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平衡报道、立体展现即可,要相信和尊重人民群众的智慧和辨别能力。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认真细致地开展调查研究,是新闻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是衡量其工作态度、成绩优劣的重要标准。

50如何实现新闻宣传工作的最佳效果?

关键是要使新闻宣传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51用?三贴近?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

坚持?三贴近?原则,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新闻工作的重要突破口,是加强和改进新闻工作的主要着力点,是提高引导水平和宣传艺术的可靠途径,是新闻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坚持?三贴近?原则,提高引导水平,要注意在内容上和创新,改进宣传报道。坚持?三贴近?原则,提高引导水平,要注意在方法上创新。坚持?三贴近?原则,提高引导水平,要注意在体制上创新。

52社会效益第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

53文艺宣传方针政策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当代先进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54二为方向

即文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55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由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最早提出。坚持?双百?方针,就是要在宪法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尊重作家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切实保障创作自由和评论自由,提倡不同学术观点、艺术流派的争鸣和切磋,提倡健康说理的文艺批评。

56坚持?二为?和?双百?具体体现要求: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是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内在要求。

57三贴近原则:

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文艺工作贯彻?三贴近?,必须坚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文艺工作贯彻?三贴近?,还必须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

58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97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新闻工作者的责任

59职业:是指社会分工中以特定手段和技艺向公众提供专业服务的工作和岗位。

60新闻职业:是以新闻传播手段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的职业,在社会分工中担负着特殊的社会职责。

61新闻从业者:广义上讲,是指以采集、制作、传播新闻信息及其相关活动为专门职业的工作人员。狭义上讲,则是指从事新闻采编一线的人员。其范围包括:1新闻信息采编播的业务人员2新闻产品的技术处理人员3新闻产品的发行推销人员4新闻教育和学术研究人员5新闻传播的管理人员

62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征:1能够及时、敏锐地反映社会和时局的变化2新闻工作以全社会为其工作对象,也以全社会为服务对象,新闻工作者能够与社会生活和人民群众保持着十分广泛的联系3新闻工作者要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具有很强的政治洞察力4新闻媒介在反映舆论、引导舆论方面具有权威性5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是一种快节奏、高强度的饿创造性劳动6是新闻工作者往往是在事后在组短的时间里把所发生的事件报道出去社会责任是指从事新闻职业活动的人员对其职业行为所产生的社会作用和社会意义所应承担的责任.

63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以下的素质特征:

政治上的要求高,讲党性,讲政治,把政治坚定性、政治洞察力和政治责任感作为第一位的修养;社会活动能力强;思维敏捷,应变能力强,开阔眼界,勤于学习,强化创新意识,做一个有思想、有作为的新闻工作者;具有自觉意识和良好的适应能力,树立公仆意识,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强化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修养。

64新闻工作者的四项职业修养:1治修养2思想修养3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修养4业务能力修养自己的基本要求有六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维护新闻的真实性;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65新闻职业道德

主要是针对职业行为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约束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行为、调节新闻传播活动中各方社会关系的一种最基本、最有效的规范形式。首先,新闻职业道德同普遍的道德现象一样,是一种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由社会存在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因而它的内容和形式,最终都取决于社会存在,取决于社会的物质产生方式。其次,新闻职业道德较之其他职业道德,具有更为鲜明的阶级性和更为强烈的政治色彩。新闻事业在传播和发布新闻信息时所显示的饿社会教化功能和舆论导向功能,决定了它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再次,新闻职业道德是对新闻传播活动的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它反映了人们对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及其对社会生产积极影响的殷切期望。

66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1会注意新闻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2社会注意新闻工作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新闻职业道德得以贯彻和实现的重要环节。)1981年由中宣部新闻局和中央新闻单位共同商拟制定的《记者守则》。1991年1月19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第一个正式颁布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新闻工作的法律规范如宪法、法律、条例、决议、规章、命令等。

67新闻传播活动中法律规范的作用及调控方式:一是通过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对新闻传播行为直接控制。二是通过新闻机构将各种规范性文件和相关的法律条文具体化为一系列规章制度,以?准法律?的形式对新闻传播行为进行间接控制。三是通过宣传、教育、警示、激励和正反典型示范等心理的影响,达到调控新闻传播行为的目的。

68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刑事违法行为:1收受贿赂罪2泄漏国家机密罪3非法出版罪新闻传播活动中的民事违法行为:1侵害他人财产权力的行为2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新闻工作者要忠诚于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发扬党和人民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

69《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准则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忠诚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发扬党和人民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70准则对以下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国新闻工作的根本宗旨2新闻工作者要必须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新闻工作者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自觉遵守宪法3法律及宣传纪律4新闻工作者要坚持实事求是,维护新闻的真实性5新闻工作者要坚持辨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事物,做到客观公正6新闻工作者要坚持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保持廉洁奉公的作风7新闻工作者要发扬团结协作精神8新闻报道应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增进同各国新闻届的友谊与合作等。

71《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国家广电总局于2004年12月2日向社会公布《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准则公分责任、真实、公正、导向、品格、廉洁和附则七大部分。同时

72《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对播音员主持人队伍的道德取向、素质要求和工作方法提出明确要求:1《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着重强调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作为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公众人物,应时刻保持谦虚谨慎,自觉遵守职业准则,2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仪表和文明举止,自尊自爱,通过严格约束日常行为,树立良好形象,维护媒体公信立3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4准则并规定,播音员主持人不得将自己的名字、声音、形象用于任何带有商业目的的文章、图片及音像制品中。

《中国新闻史常识》

73邸报:中国古代的报纸。中国最早的邸报诞生于唐朝。邸报的内容以皇帝谕旨、皇室动态、朝廷的发令、大臣的题奏、中枢的奖励任免事项等为主,主要由各地派驻首都的进奏官负责向地方传发。邸报早期为手抄,北宋后开始采用印刷方式。小报中国封建时代民间私自发行的报纸。北宋时期首次在汴京出现,发行者多是各地派驻首都的进奏官或书肆主人。

74《察世俗每月统计转》: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由英国伦敦布道会出版,1815年8月5日创刊于马六甲。创办人为马礼逊、米怜。宗教内容占刊物的绝大篇幅。第二期登出近代中文的第一则消息?月食?。刊物广泛摘引中国儒学著作语录,所刊文章经常采用中国古典小说的章回体裁。

75梁启超:著名的改良派政治家和报刊活动家。组织学会并在北京主编了《万国公报》和《中外纪闻》。1896年在上海任《时务报》总撰述,大力鼓吹维新变法。戊戌政变后逃亡日本,先后创办主编了《清议报》、《新民丛报》,主张保皇立宪。《时务报》清末维新派的重要言论机关报。梁启超曾在该报发表过《论报馆有益于国事》、《变法通议》等宣传变法思想的名作。

76?时务文体?。以《时务报》政论为代表的报刊政论文章,被誉为?时务文体?。

77邵飘平:中国著名记者、新闻学者、新闻教育家。作为《申报》驻北京的特派记者,先后撰写了200多篇?北京特别通信?,深受读者欢迎。著有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学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

78《京报》:民国时期进步报纸。1918年10月5日在北京创刊,邵飘萍任社长。中国共产党人影响下,成为北方宣传革命的重要阵地。1924年由孙伏园主编的《京报副刊》被称为当时?四大副刊?之一,鲁迅等经常为此刊撰稿。创刊时提出?欲以《京报》供改良我国新闻之实验,为社会发表意见之机关?该报讲求新闻时效,注重对时局和战事的报道和评论。

79陈独秀: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80《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创办人、主编为陈独秀。1920年5月改组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刊物,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成为党的理论刊物。《新青年》早期宣传提倡科学、民主、反对旧道德、旧文学,

提倡新道德、新文学,歌颂俄国十月革命,宣传马列主义,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一定的思想准备,在运动中其宣传又为五四运动指出了方向。1923年在广州副刊成为党中央理论机关报,由瞿秋白主编。后成为不定期刊。该刊系统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中国革命的纲领与策略。

81李大钊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1918年10月在《新青年》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解开了中国报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的一页。曾主编或指导编辑《政治生活》周刊、《向导》等20余种报刊,写作政论、时评、通讯等作品300多篇。

82《每周评论》是李大钊和陈独秀等于1918年12月22日创办于北京的一份时事政治性周报。在五四运动的思想准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与《新青年》相互补充成为运动宣传重要的报刊之一。《每周评论》在宣传过程中注意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和工人运动相结合。李大钊与胡适曾在刊物上展开?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83毛泽东与《湘江评论》:《湘江评论》,中国五四运动时期湖南学生联合会机关刊物,由毛泽东主编。周报,用白话文写作。该刊以报道、评述政治时事为主,辟有?西方大事评述?、?东方大事评述?、?世界杂评?、?湘江大事评述?等专栏,文章大部分由毛泽东撰写。该刊以宣传?新思潮?为宗旨,秉承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思想,具有一定的社会主义因素。毛泽东撰写的《民众的大联合》,对湖南和中国南部的革命运动发挥了较大的指导作用,影响波及全国。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是中国新闻学学科研究和新闻的发端。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发起组织,并被推任为会长。其宗旨是?研究新闻学理,增长新闻经验,以谋新闻事业之发展。出版的横版报纸《新闻周刊》是中国第一个新闻学业务刊物。

84徐宝璜:中国新闻学者、新闻教育家。任北京《晨报》编辑,与北大校长蔡元培等发起成立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任副会长、新闻学导师。主编学会刊物《新闻周刊》,开我国新闻学正规教育之先河。所著讲义版《新闻学大意》一书(后改名为《新闻学》、《新闻学纲要》),是中国人自著的第一部新闻学专著。

85戈公振与《中国报学史》中国报人,新闻学家,撰写了《世界报业考察记》。《中国报学史》是戈公振所著学术著作,叙述了从古代邸报迄1926年初中国新闻发展的全过程,并被译成日文流传海外,被公认为是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奠基之作。86《向导》中国共产党中央第一份机关报。1922年9月在上海创刊,是一本16开的政治时事评论周刊。报纸始终把宣传党的纲领和政策——如民主革命纲领和统一战线政策等放在首要地位,宣传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国情。是我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最高时销量达到10万份。

87《政治周报》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以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名义出版、实际上由共产党人主编的政治时事周刊。辟有?反攻专栏?。

88《热血日报》中国共产党在?五卅运动?时期创办的通俗政治报纸,是迄今能见到实物的中共第一种日报。设有社论、本埠要闻、国内要闻、紧要消息、国外要闻、舆论之裁判等栏目和专栏。

89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90《中央日报》:中国国民党中央机关报,本报为代表本党之言论机关,一切言论自以本党之主义政策为依归。

91中央通讯社: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主办的通讯社

92中央广播电台:中国国民党创办的第一家全国性广播电台。1928年8月

1日在南京开始播音。初期隶属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新闻节目稿件由国民党中央通讯社供给。

93范长江:中国著名记者、报刊活动家、新闻工作领导人。少年时代即参加了国民革命的宣传工作。1927年投身革命。1933年下半年开始为北平《晨报》、《世界日报》和天津《益世报》、《大公报》等撰稿。1935年7月,以《大公报》特约通讯身份,从成都出发,开始西北地区考察旅行,历时10个月,足迹涉及川、陕、青、甘、内蒙广大地区,他撰写的旅行通讯陆续在《大公报》上发表。《陕北之行》名为《塞上行》。1937年?七七?事变后,1938年又深入淮北战场,写下许多战地通讯。1938年3月和徐迈在汉口发起创办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1939年初与胡愈之等创立?国际新闻社?。1941年在香港参与创办中共海外机关报《华裔报》。1942年转入苏北解放区,先后任新华社中分社、《新华日报》(华中报)社长、华中新闻转科学校校长。1946年任中共南京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兼新华社南京分社社长。1947年任新华社陕北分队队长,随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担任负责中央宣传工作的饿四大队队长。1949年至1952年历任新华社总编辑、《解放日报》社社长、新闻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社长等职。1952年担任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1956年任国家科委副主任。?文革?中受到迫害,1970年10月23日在河南确山不幸逝世。一生著作收入《范长江新闻文集》。

94《生活周刊》:中国现代有较大影响的刊物,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以职业青年为主要读者对象,邹韬奋接编,为以时事政治为中心,讨论社会问题,揭露黑暗现象。

95方针:暗示人生修养,唤起服务精神,力谋社会改造,做读者的?好朋友?,提倡?明显畅快?的文风。

96史沫特莱:美国女记者、作家。1934年底,作为英国《曼彻斯特卫报》特派记者第二次来华,报道中国解放区情况,参与创办英文《中国呼声》报,声援中国人民斗争。1936年底西安事变中在西安电台用英语向世界广播真相。并参加救护工作。她一生撰写了近200万字介绍中国革命斗争的通讯、报告、杂文和短篇小说。主要著作有《大地的女儿》、《中国红军在前进》、《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等。97斯诺:支持报道?一二〃九?运动,编译出版《活的中国》,选择介绍鲁迅等15名左翼作家的作品。《大洋彼岸》《今日红色中国》。

98《西行漫记》: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著,原名《红星照耀中国》,本书是第一部如实报道中国陕北红色革命根据地实况的长篇通讯作品。

99延安《解放日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共中央机关报,在延安创刊,为根据地第一份大型日报,第一任社长为博古,第一任总编辑杨松后为陆定一,该报在中共整风运动中改版,刊登中共中央宣传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社论《致读者》,将原来以报道国际新闻为主改为以抗日根据地新闻为主,《党与党报》、《新闻必须完全真实》等社论。陆定一《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胡乔木的《报纸是人民的教科书》等文章,对党报的性质、作用,全党办报的方针,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无产阶级新闻观和资产阶级新闻观的界限以及新闻文风等基本问题,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奠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学的理论基础。毛泽东为该报撰写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00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在延安开始播音,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1947年3月为陕北新

华广播电台。1947年9月英语广播节目,延安、陕北台的节目及时宣传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政策和主张,办有新闻、评论节目,并办有《解放区介绍》、《人民呼声》、《对国民党军广播》等专题节目,国统区听众称之为?茫茫黑夜中的灯塔?,在解放战争中起到巨大作用。1949年,陕北台迁进北平,改名为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开始具有中央台的性质,北京新华广播电台,12月5日定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101新华社:新华通讯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通讯社,是中国最大的新闻信息采集和发布中心,前身是?红色中华通讯社?,在江西瑞金创建,现任社长为田聪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1978有33个分社,1993年出版20多种报刊,《参考消息》是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半月谈》是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杂志,新华社所属的新华出版社每年出版以新闻和时事政治为主的各类图书400余种。

102重庆《新华日报》: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同志区公开出版的机关报,是中共字全国公开发行的第一张党报,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兼任《新华日报》董事长,该报在宣传方针上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真实报道八路军、新四军英勇抗击日军的战斗,同时也如实反映了国民党爱国将士在正面战场的抗战事迹,最高畅销5万份,揭露皖南事变真相的新闻和评论被国民党新闻检查所禁止发表,整风运动的精神,进行整风改革,强调该报不仅是中共的机关报,而且同时要成为人民自己的报纸。

103《晋绥日报》: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英晋绥分局机关报,原名《抗战日报》,是中共晋西区党委机关报。该报1947年曾以揭露新闻工作中的?客里空?现象而闻名。?客里空?是1944年延安《解放日报》连载萧之翻译的一部苏联话剧《前线》中一个特派记者的名字。此人善于捕风捉影、弄虚作假,后来这个名字就成了新闻中虚构胡编的代名词。1947年6月15日《晋绥日报》编辑部与新华社晋绥总分社决定在该报开辟《不真实新闻与?客里空?之揭露》专栏,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晋绥日报》的反?客里空?运动在人民新闻事业建设过程中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104北平新华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也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最初的台名。105齐越:1947年春调到新华社临时总社,任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编辑,8月始任播音员。解放战争时期曾播出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盛况,是他与丁一岚一起向全世界现场直播的。他以特有的庄重、深沉的声音感染了千百万听众。许多人从他的播音中更深切地感受到《谁是最可爱的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等名篇的魅力。1978年评为新中国第一位播音学教授。

106夏青:曾任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播音学研究委员会会长、名誉会长,1986年首批被评为播音系列最高职称播音指导。夏青在政论性文章和古典文学播音方面造诣很深。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文,60年代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论战中,他主播?九评?等一系列重要文章,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全文宣读了《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古典文学和诗词作品方面,夏青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阅读与欣赏》节目里讲解朗读难度很大的古典文学名篇。

107中央广播事业局:1949年10月成立,当时属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领导,由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领导,主要职责为领导和管理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制定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规划,代表国家参与相应国际行业组织等。1982

年5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23次会议决定撤销,其职责划归新成立的广播电视部。108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负责广播电视宣传和广播电影电视业发展和行业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109《人民日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是中国最具权威性、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日报,发行全国各地和世界132个国家和地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十大主要报刊之一。《人民日报》诞生于1948年6月15日河北省平山县,当时作为中共中央华北局的机关报。1949年3月《人民日报》迁至北平,童年8月改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它既是广大干部群众了解中共共产党中央精神的最主要媒体,也是世界了解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每周一至周五16个版,周六、周日8个版。国内设有38个记者站。设有11个编辑部门。第一任社长张磐石,现任社长王辰,总编辑张研农。自1985年7月起,《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发行。人民网(前身是《人民日报》网络版)于1997年1月1日正式运行。

110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家广播电台,前身是1940年12月30日开始播音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后改名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3月曾用名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同年12月5日定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英文缩写为CNR。共有9套节目,每天播音198个小时,全部上卫星播出。第五套中华之声、第六套神州之声,是对台湾的广播节目。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唯一向世界广播的国家电台,也是世界最大的国际广播电台之一,简称CRI。广播语种,播音时间和听众来信均居世界前三位。前身可追溯到1941年12月3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播的日语节目。目前,每天使用38种外语以及汉语普通话和4种方言向全世界广播270小时。有11个海外转播站,并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广播电视机构建立了节目和信息互换,海外听众超过2亿人。1998年12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互联网站开始对外发布,在网上收听43种语言广播的一周节目,实现了在线收听和点播收听。每天制作和传送上星5个多小时的电视节目,在全国200多家电视台、近300个频道当中播出。

111中央电视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电视台,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并称?中央三台?。中央电视台是中国重要的新闻舆论机构,共开办15套电视节目。

112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简称《早报摘》,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发布国内外要闻、政令和当天首都报纸摘要为主的综合性重点新闻节目。50多年来,《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的收听率始终名列各类广播节目榜首,节目分国内要闻、今日天气、简讯、媒体介绍、国际新闻五部分。113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发布国内外要闻、政令和当天首都报纸摘要为主的综合性重点新闻节目。长期以来也是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1976年7月1日开始试办,名为《电视新闻》,每次15分钟,全部是国内新闻。1978年1月1日正式定名为《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后简称《新闻联播》、1980年4月中央电视台的国际新闻节目并入该节目,节目时间增加到30分钟。1981年7月1日起实行国内、国际的图像新闻与口播新闻按轻重主次统一编排,并开辟了若干小栏目。

记者证考试资料2(新闻业务)

《新闻业务》

广播电视节目:广播电台,电视台所有播出内容的基本组织形式和播出形式。它是一个按时间断划分,按线性传播的方式安排和表现内容,依时间顺序播送内容的多层次系统。

包括三个层次:1一套节目2一个节目3一次节目

广播电视节目分类:按内容性质1新闻性节目2教育性节目3文艺性节目4服务性目

按内容构成和组织形式1综合节目2专题节目3杂志型节目;

按播出方式1直播节目2录播节目;

按播出时间1定期节目2特别节目3插播节目;按播出次数和内容的关系1首播节目2重播节目3滚动节目

广播的传播符号:声音1语言:1)新闻播音语言2)新闻报道语言3)实况语言。2音响1):实况音响2)音响效果。3音乐:1)节目音乐2)音乐节目3)实况音乐

电视的传播符号:1声音2语言3音乐4音响

图像:1文字1)画面内文字2)字幕。2示意图和图表简化,形象,直观(优势)。3照片和图片。4影像

电视影像的要素:1镜头和蒙太奇(蒙太奇又称镜头语言)。2画面构图:构成一幅画面的基本因素:1)主体2)陪体3)前景4)背景5)空白:影像画面构图的主要因素:1)影调2)形状3)线条4)色彩。3光线,自然光、人工光。4拍摄角度1)垂直方向:平角仰角俯角2水平方向:正面背面侧面。5.运动镜头被摄主体在运动摄像机运动:1)变焦距镜头。2)摇镜头。3)移动镜头:推,拉,移,升,降,跟。6.景别: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电视新闻中画面,声音与文字的关系:负载电视新闻的三大元素-画面,同期声,文字解说画面,同期声,文字稿要紧密配合画面,结合画面写作.要交代画面无法交代而又必须传达的消息.使同期声解说词与画面形成一体

消息:一种简明扼要,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事实的体裁,用于广泛传播各个领域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是新闻媒介运用最多,最经常的新闻报道形式。

事件消息:以报道刚刚发生或仍在发展变化,一般具有较明确的时间始终点的新闻事件为主的消息体裁。

非事件消息:与事件消息相对应的消息类型。客观事物一般没有明确的时间始,终点,报道的是其发展变化的阶段性特点或基本面貌,反映其蕴涵的典型意义。按内容性质分为:阶段性,概貌性,经验性,典型性报道。

人物专题:以人物为报道对象,通过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生活经历.进而揭示时代背景,历史潮流,社会全貌的新闻性专题。

事件专题:反映新近发生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的专题节目。

谈话节目:一人或多人完全用讲述的方式表现节目内容的节目形式。类型:1访问型2讨论型3聊天型4故事型

现场报道:是记者在现场边采录音响(画面)、边采访、边解说报道的形式。

连续报道:跟踪新闻事件发展进程,连续多次播出的累积式报道。

系列报道:围绕同一新闻主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作多次,多篇成组的报道。

深度报道:一般指?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多角度报道新闻的形式。1新闻事件+背景材料+预测分析2西方文学对深度报道的解释:以今日之事态,核对昨日的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

新闻采访:指新闻记者为获得新闻事实材料,对客体进行的访问,观察,思索,记录等的调查研究活动。

新闻采访基本特点:1求新性2突击性3灵活性4广泛性5持续性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指广播电视新闻记者为获取新闻信息而展开的调查研究活动。

新闻线索:新闻事实发生的信号和征兆,反映新闻事实的简略轮廓或片断.是记者追寻新闻的方向,依据。

选题:新闻记者确立新闻报道对象的过程,包括对新闻线索可能引出的新闻事实的价值判断,也包括对新闻报道采制即传播可行性的判断。

选题的确立考虑以下几个标准:1新闻价值标准2新闻政策标准3新闻机构自身的编辑方针

新闻价值: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即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的总和。

新闻价值要素:1新鲜性2重要性3显著性4接近性5趣味性

新闻政策标准通常体现为:1政治标准2新闻宣传思想

选题论证的方法:1首先要综合衡量新闻价值要素2其次要全面权衡新闻政策标准3再次要看是否合乎媒体自身的编辑选题认证的步骤:1对报道的主要内容进行考察2对表现形式进行构思3可行性论证

现场:新闻事件发生的真实时间和真实空间。现场是广播电视采访的核心,是记者采访的直接客体。

现场有两种:1新闻事件发生现场2由于记者的采访而出现的现场

广播电视记者在现场的介入方式:1旁观式2参与式

采访提纲的撰写:采访提纲是记者对采访活动的基本设想,包括采访的目的,要求,步骤,方法,时间,采访对象,采访问题,相关背景,以及采访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处臵方法。

现场观察:指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新闻人物活动的现场进行的目击采访,是对客观事物进行的由表及里的察看与思考活动,借以印证线索,搜集素材,获得第一手材料。

采访对象的选择:1知情2。愿讲3。善于表达。

开放型问题:记者仅提示某一话题或访谈的范围,让采访对象自由发挥,畅所欲言。(善于表达的人)

闭合型问题:需要采访对象明确回答的特定的具体问题。?是?或?不是?(不善言辞的采访对象)

电视摄录的基本要求:(主要是为保证画面和同期声质量的技术要求)1.恰当地运用景别:全,中,近,特写调整,转换景别的方法:1.改变被摄物和摄像机之间的距离 2.机位不变时,改变镜头的焦距2.精心选择拍摄角度 3.巧妙运用光线4.恰当运用长镜头又称多构图镜头,在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镜头内,用推,拉,摇,移等方法多层次多景别地对一个事件.一个场景进行拍摄。

进行电视摄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真实性原则 2.时机原则

进行电视摄录的基本方法:挑,等,抢。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广播电视新闻写作需要符合广播电视媒体的以下传播特点:

1.快速及时,先声夺人(写作时重视时效性)

2.线性传播(写作时注意不断出现小高潮点,吸引受众,同时要注意稿件结构完整和信息完整)

3.受众广泛(注意通俗易懂。少用抽象,复杂的内容)

4.具体形象,感染力强。广播电视

运用声音,图像再现人物和事物现场,给受众身临其境的参与感5、转瞬即逝,不留痕迹(广播电视的信息符号是声音和活动图像,转瞬即逝,应扬长避短)用事实说话:是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即通过叙述事实发表无形的意见.新闻写作要用事实说话,因为1.事实是新闻的本源2.事实是新闻的实体3.事实本身具有强大的说服力4.要让受众接受你的观点5.用事实说话,是受众对新闻媒体的要求

如何做到用事实说话:1.学会用典型事实说话2.通过再现场景说话3.运用背景材料说话4.借用同期声说话。1使报道具有现场感,富有变化和人情味,克服单调乏味和概念化。2同期声一般都有出处,即消息来源,有助于提高新闻的真实性。如果是重要人物,还具有新闻权威性,记者可以利用同期声,讲出自己希望说出又不便直接出面说的话。

广播电视新闻的结构要求:

1.结构线索单一(要适应线性传播的特点,力求线索单一,结构单纯,让受众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报道要点)最常用的结构:1.时间顺序

2.层次单纯的逻辑顺序。2.层次清楚(经常采用总分方式划分,即先总括,后把这个内容具体化.要开宗明义,头绪清楚)

3.核心技术处理

对核心信息要加以强调和突出:1.对核心信息进行适当的重复2.主体部分巧妙强化核心信息3.围绕核心信息选择材料,突出主干材料

广播电视消息:运用广播电视媒体迅速及时,简明扼要地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类新闻体裁。(它力求以最快的速度,最简洁的语言报道新闻事实,同时需要遵循广播电视的传播规律,以便于声音或声像传播,便于用口说耳听的方式方法描述事物。)

新闻六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如何。

背景:在新闻事实之外,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一部分进行解释,补充,反衬,烘托的材料。就事实的产生与发展而言,新闻背景是对人物和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

背景的作用:1.说明,解释,令新闻通俗易懂。2.运用背景材料揭示事物的意义,唤起社会关注3.用背景进行对比衬托,突出事物的特点,显示变化程度4.以背景语言加以暗示,表达某种不便明言的观点5.借背景为新闻注入知识性,趣味性内涵。

导语:整篇消息的第一个单元.以凝练简洁的语言听,收告知最重要的新闻事实.起到提示新闻要点与精华,引导收视的作用

导语特点:(1)选材精粹1.事件性消息何时,何事 2.人物新闻何时,何人3经验性消息何因,如何(2)具体形象(3)简短精炼(4)照应主体导语类型:1。直接式导语:直接陈述新闻事实,开宗明义,以概括的,直播陈述的方式写作的导语。优点:事实,信息的传递简捷明了,可谓?直线交流?。观众,听众容易理解。

2.延缓式导语:不直接陈述主要新闻事实,而是运用描写,气氛渲染,解释,设问等手法先写一些相关东西.再引出新闻事实特点:不是靠单纯事实介绍或议论,而是靠讲故事吸引受众。

广播电视消息的常用结构:

1.倒金字塔式结构:导语之后,新闻主体按新闻事实的重要程度和受众的关心程度排序。特点:头重脚轻,短小精炼,断裂行文。优点:重点突出,成稿快,行文干练.有利于受众把握新闻重点,后期编辑控制报道时间。缺点:程式

化。适合于时效性强,事件单一的动态新闻。2.金字塔式结构:最重要,最精彩的事实放在最后,有悬念感。适合趣味性,反常性较强的题材 3.时间顺序结构:根据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结束的先后顺序来安排层次,保持了新闻事实原貌和进展的完整性,行文自然,线索清楚,符合受众接受信息的习惯。不足之处:最重要的事实在报道的中间或结尾,容易被淹没。常用于:现场报道,富于情节性的口播消息注意:突出重点,控制繁简程度,不要平均使用笔墨,或详略不分,主次颠倒。

逻辑关系结构:根据事物的内在逻辑或问题的逻辑性来组织材料,安排层次。

广播电视新闻专题:利用广播或电视手段,深入,具体,详尽地报道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某些具有新闻价值又为广大受众关心的典型人物,经验和新出现的社会现象等题材的新闻报道形式。特点:(1)主题开掘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性。(2)用形象说(3)表达方式多样(4)表现功能多样

广播电视新闻专题表达手段:视觉手段:活动画面,照片,图片,动画,字幕,特技听觉手段:同期声,解说,录音资料,音乐

广播电视新闻专题的常用结构:影像广播电视新闻结构的具体因素:1.说,听的线性传播方式。2.听觉和视觉印象的特点。3.受众的收听,收看状态。

常用结构:1、纵式:按新闻事实发生,发展时间顺序组合和编排材料。单线条过程链接法适用于报道:中心事件,中心故事,中心人物的事实两种情况:(1)按照一个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按时间顺序叙述下来(2)按照生活中发生的一连串故事的时间顺序,依次叙述。2、横式:按照新闻事实内在性质的区别联系,或以多侧面拼接的形式安排新闻素材(1.)同时异空结构:将同一时间作为一个平台,将发生在不同空间,不同方位上的事实串连起来.以显示题材的丰富和场面的宏大。(2.)多侧面拼接结构:围绕一个主题,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采用这一主题的不同侧面拼接事实。3、递进式:透过现象层层深入到事实背后,步步深入,环环递进,从现象到本质。

广播电视新闻专题结构要求,注意点:力求脉络单纯清晰,层次井然有序1.一般以单线结构为基础,讲究顺序而进。2.在内容上精心剪裁,繁简合乎听众的关注重点。3.在逻辑过渡上顺乎思路。

广播电视现场报道:指广播电视记者在采访现场通过话筒或镜头,采访现场有关人员,解说现场实况,直接交代,播报新闻事实的报道方式。是最能发挥广播,电视的特长与优势的报道形式之一。

现场报道特点:(1)现场报道立足新闻新闻现场,即一切以现场发生了什么为核心。(2)感染力强,伴随现场声音或画面,使受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3)源于现场,高于现场,现场报道对现场的信息进行了加工和梳理,使信息更加有序化,浓缩化,并通过记者报道提供一些录音机或摄像机不能直接记录的信息。

现场报道要求:在题材选择上要求现场的时间,空间相对集中。

现场报道适合:内容较单一,现场事态发生发展的进程对观众具有吸引力的事件性新闻题材更合适。

现场报道结构形式:1.线索单一的时序结构:按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安排,便于受众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2.导引结构:记者对新闻事件的概况作简要介绍,唤起受众兴趣.再把报道内容转到现场事态,进一步在现场挖掘新闻

事件。

现场报道对记者的要求:1出色的口头表达能力。2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3过硬的新闻业务能力。4优秀的团队合作能力。

现场直播:与新闻事件或活动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步,利用广播电视专用设备直接从现场播出的广播或电视节目形式。现场直播是最符合广播电视特性的报道方式。分为:(1)重大活动类现场直播(2)新闻直播现场直播的作用突出表现为:1.通过迅速快捷的现场直播,在第一时间播出报道内容,树立自己媒体的权威。2.有利于广播电视媒体扬长避短。3.能使受众不仅知道结果,而且感受过程,比其他能更好地满足受众地好奇心和求知欲。4.有利于广播电视媒体争夺到广泛地观众群。

连续报道:对正在发生并持续发展地新闻事件在一段事件内进行多次,连续地报道。报道以时间为顺序,随着事件的发生,发展的进程而展开。

连续报道采写的基本要求:1.新闻依据要不断添加和变动。2.递进式报道的方式要做到各报道由浅入深,一环扣一环地逐步递进,最终完成整个报道。3.在节奏把握上,对同一新闻作多次报道和多单元集合,造成一定地舆论强势。

系列报道的基本特点:1.集中性:围绕统一主题,主题集中不分散2.广博性:多角度,多侧面围绕同一主题反映各方面地情况,内容广博,信息量大。3.深刻性:题材重要重大地非事件性新闻,通过系列组合报道,深入揭示主题。

系列报道采写地基本要求:1.根据报道对象的特点和所处环境出发,精心设计.从整体目标出发去选择每条新闻的组合排列。2.在总主题的统率下,每条新闻作纵向,横向开拓,使整体报道立体化。3.选择具体事实表现宏观主题,以小见大,令受众可感,可知

新闻编辑工作的主要职责:1.新闻信息的统合2.把关3.发言

★新闻报道的策划:(重要)具体内容主要包括:1.确定一定时期的报道中心与重点。2.制定报道时机和规模,方式等传播策略。3.安排选题计划,以及对重点选题的具体规划和组织实施。

编辑修改节目、稿件:修改节目,稿件,是按一定的要求对原稿作必要的订正,增删,润饰的编辑过程.

制作标题:电视新闻标题与报刊相比,其主要特点是:1.标题的显示方式不同2.标题的写作要求有所不同3.作用有所不同

栏目编排:把经过选择,修改的独立节目,稿件按照一定的传播意图加以组合排序,整合成一档栏目的工作.具体操作包括:审定全部播出节目,稿件,对其中内容相关的稿件和节目进行组合,安排与调整播出顺序,撰写节目提要,开头语,结束语和串联词,选定口播部分的背景图像,安排间隔,写栏目播出串联词等.

音像编辑合成:运用电子编辑设备对前期摄录的音响,音像素材进行选择,剪裁,组合等处理,配以解说词,字幕,音响,音乐等制作成一个完整的节目的过程。

新闻类节目音像编辑的基本原则:1.真实性原则:对新闻性节目,必须体现内容优先原则.一切传播规律与表现手段,都为内容传播服务 2.目的性原则:根据传播者的立场,方针,价值取向所进行的有目的的传播,包含对传播效果的考量。3.客观性原则:客观对象发展变化的自然顺序是不能随意改变的.4.逻辑性原则:分析,概况等理性整合为节目构成方式,逻辑性是传达,接受与理解的桥梁.5.控制蒙太奇效应:控制各要素结合时可能产生的蒙太奇效应,防止歧义,畸变,保

证信息的准确性.6.兴趣原则:遵循兴趣的引导是提高传播效果的捷径.在结构层次上,可以制造悬念,调动受众的兴趣

使用音响有如下方法和技巧:1.报道中音响应尽量造出,以音响独特的声音形象吸引听众,引起注意,增强报道的生动性.2.在报道中关于主题和事实,能用音响说明的,尽量使用音响,可能的话,解说时最好也有音响作为背景,使报道中的现场音响不中断,声音场面持续相连,形成强烈的现场感.3.根据报道内容的不同,把音响安排在最合适的位臵,切实起到表现和烘托主题的作用.4.注意保持音响在报道全篇中的平衡,不要简单集中.5.注意不要滥用音响.音响过多过杂会淹没精彩的典型音响,冲淡主题.

电视新闻常用的编辑手法与技巧:电视新闻编辑包括:影像组接,声音组接,叠加字幕

影像组接常用方法:1.合乎接受逻辑2.镜头长度恰当3.注意轴线规律4.使镜头衔接流畅

5.转场的技巧

新闻栏目编排:新闻栏目编排是新闻节目播出前的最后编辑环节,它根据媒体,栏目的定位和特色,把单独的稿件,节目按照一定的原则有序的组合成一个栏目整体。

新闻性栏目大致有:消息类栏目,专栏型新闻栏目,专题型新闻栏目,杂志型新闻栏目

★栏目编排思想:(重要)栏目编排思想的确定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具有良好的大局关,能够站在时代的高度和人民大众的立场给予具体新闻以准确的社会传播价值定位,并据以编排新闻节目。2.要遵循新闻节目编排制作的内在规律,编排一次新闻节目要有重点,有目的性,要研究新闻的配臵和优化组合,要注意新闻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挖掘其蕴涵着的新闻价值,从而达到最佳传播效果.3.要尊重并善于利用受众信息接收的生理,心理特点和习惯,以提高传播效果.

新闻编排技巧:1.突出重点2.优化组合:编排组合时较常用的方法-关联组合,专栏集纳,稿件配合3.巧妙安排结构:要遵循三个重要概念1峰谷:保持受众兴趣高峰状态的方法

2节奏:节目流的起伏和变化周期3分段:用广告或其他区隔方式将一档新闻栏目分成几个部分1.使节目起承转合流畅自然2.保持风格的统一广播电视新闻评论: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或公众广泛关注的社会话题发表议论,作出分析,讲明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或节目样式。

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区别与联系:联系:作为新闻宣传的两种重要手段之一,新闻报道是新闻宣传的主体和基础,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的旗臶和灵魂。两者相互配合,不可或缺。

区别:(1)传播内容不同:新闻报道-对新近发生的客观事实的报道,已经或正在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是传播的主要内容。新闻评论-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仪论的基础上得出的意见和观点是传播主要内容。(2)传播目的不同:新闻报道-传播事实性信息为主,满足受众对事实性信息的知晓权为目的。新闻评论-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满足受众思考与认识客观事物的需求。(3)传播方式不同新闻报道-强调?用事实说话?基本上不直接发表议论。新闻评论-以判断,评价,分析,议论等方式直接客观事物表明态度和看法。关系:新闻评论对新闻报道的重要事件或重大问题进行分析议论,可以明确

的指出新闻报道的思想政治意义,深化报道的主题,进而全面,准确的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的评论还可以根据新闻报道中提供的事实,从某个侧面或角度,借题发挥,提出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启发读者。所以,和新闻报道相比,新闻评论的宣传应该更全面,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新闻评论的特点:1.强烈的新闻性:新闻性体现在(时效性上,明显的新鲜性上)2.鲜明的政治性:新闻宣传总要反映一定的观点和倾向,代表一定的阶级,政党或政治集团的利益3.广泛的群众性: 1.从新闻评论的作者和读者的角度来看,新闻评论的体裁样式多种多样.2.新闻评论是所有论说性体裁中受众最为广泛的一种3.写作和制作角度来看,选题大多是众所关注的事件或话题.-其议论,借助广大群众的态度,看法,见解-其结构,顺应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群众认识问题的思维规律-其语言,来自群众,易读,易听,易懂.

1.显著的论理性:在客观报道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分析,议论.呈现出?直抒己见?的论理性特色

2.必要的前瞻性:

新闻评论的功能(1,解决功能2,表态功能3,深化功能4,引导功能5,协调功能)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

1.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和媒体自身的传播特点紧密相关.

1,传播速度快,最具时效性的评论节目2,转瞬即逝,不易保存.须在浅字上下功夫.浅表现为语言的通俗化,口语化,还表现为把政论性的内容和较为深刻的道理,运用受众容易产生兴趣的材料,容易接受的方式表述.

1.平易亲切是广播电视评论另一个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

2.平等交流,平等的分析问题和探讨问题

3.吸引广大受众直接参与评论,使评论具有群众性和群言性特色1.与其他媒介的评论相比,更加生动.声音和图像所包含的信息种类和信息含量相当丰富.不仅可以交代背景,再现时空,营造气氛,而且可以叙述事实,评价议论.具有其他评论形式所没有的现场感,真实性和说服力.2.将抽象的论述性语言和形象的画面语言相结合,用具体的视听形象支撑说理,并强化说理的内容,烘托评论的感情色彩-在道理上说服人,在画面上感染人,在感情上打动人新闻评论的说理:1.论点:指评论的看法,见解,观点,主张的高度概括或提炼.基本要求(1)观点正确1,正确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2,正确领会法律,法规,措施和办法3,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事物和研究问题(2)立论的鲜明和观点的明了(3)论点的新鲜独到

(4)论点的集中

2.论据:指用来说明或证明论点的材料.作用(1)放在评论的开头部分,作为挑开话题,引发议论的引子.(2)可以作为形成论点的根据,使分析议论有所依托.(3)生动,典型的论据,起到?作用,使评论的议论和见解有情理交融的诱发物和支撑点.种类(1)理论性论据

1.规律性认识

2.先哲或经典作家们的言论或观点.

3.公理或定律

4.格言,成语或谚语,民谣

(2)事实性论据1.现实生活中直接采集的事实2.源于客观事实的概括性材料3.记录过去历史的资料性事实4.由事实中抽象和概括出来的统计数字和图表注意(1)论据要真实-引用的事实性论据应真实可靠(2)论据要精当-应选择最具典型性,最能说明问题,证明论点的事实做论据(3)论据要新鲜-新近发生,新近发现,新鲜有趣.容易引起受众兴趣的事实或材料做论据3.论证:指运用论据说明或印证论点的过程和方式,方法.论证方法:1,据事说理:摆事实讲道理.新闻评

论常用的一种说理方法.事实材料包括:1,新闻事实 2.具有新闻性的典型事例 3.史实性材料 4.知识性材料他们的共同要求:1,客观存在的人和事,且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2,具有准确性和典型性3,能够启发人们思考,引发人们兴趣方法: 1.依托式 2.输入新闻事例 3.夹叙夹议的事理糅合艺术

2.对比说理: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的比较分析来论证论点.具体方法:a.纵横比较.(1)纵向比较:以事物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的联系和比较,从而揭示事物所在的历史地位以及它的本质意义和发展趋势.(2)横向比较:以此事物和彼事物,个别事物和一般事物之间的比较.联系:横向比较经常和纵向比较相互结合起来运用,从而达到相辅而行,相得一彰的效果b.对比法:将相反,相对的两种事物,两种人物,两种见解,两种做法或同一客观事物的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进行论述.c.类比法:将有相似特点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把它们的共同的实质突出而又机智地显示出来.对比跟类比的区别与联系:如果说对比是将性质各异的客体放在一起对照,以形成是非得失的鲜明反差,侧重于求异,那么,类比则是重在对形式各异,性质类似的事物间的有机联系和分析比较,以显示其相似之处,侧重于求同.

3.论辩说理:通过不同意见的论辩或争鸣,达到辨正然否的目的.

4.算帐说理:通过数据的引用和对数据的推延换算,在议论过程中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使评论具有更强的逻辑力量和可信性.

本台评论:相当于报纸上的社论.这种体裁,样式的评论使包括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在内的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中规格最高,最具权威性的评论形式.本台评论直接代表媒介编辑部就当前重大事件,重大典型或重大问题发言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政策性,指导性.

多年担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邓拓在<<关于报纸的社论>>中提出:<<社论是表明报纸政治面目的旗臶,报纸必须有了社论才具有完全的整治价值>> 本台评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表现在:(1)它是代表媒介编辑部的最重要,最具权威性的评论形式(2)它一般是针对当前的重大事件,重大典型或重大问题发言,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指导性

与报纸的社论相同,广播电视中的本台评论也要求:1.既有权威性,政策性,指导性,又面向广大受众,为他们所易听,易受 2.需要考虑广播电视传播的特点,力求简练,通俗,生动.

本台短评:短评是一种篇幅短小,内容单一,分析扼要,使用灵活的编辑部评论,其规格介于评论员文章和编者按语之间.短评经常以配合新闻报道的形式出现.与评论员文章不同的是:它的篇幅更为短小,论题更为集中,分析更为扼要,在使用上也更为灵活

.广播电视的本台短评要求(1)短-短小精悍(2)新-新鲜独到(3)活-生动活泼(4)深-就实务虚(5)应兼顾广播电视自身的特色,在写作和播报方式上更为简捷,通俗,符合口语化的特征,能够朗朗上口

编后语:报纸上编者按语中的编后在广播电视中的具体应用,是依附于新闻报道的一种画龙点睛式的简短的编者评论具体操作方法(1)提出看法,作出分析,(2)抒情,联想和借题发挥.

特点:作为一种最为便捷的评论形式,编后话既源于报道又高于报道,力求对报道有所补充和深化.它可以迅速对新闻事实作出反映,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灵活性.作用(1)提示说明(2)评价表态(3)提醒建议(4)强调补充

新闻评述:新闻领域中的一种边缘体裁,以融新闻和评论于一体为基本特点,既报道事实,又对新闻事实作出必要的分析和评价,有述有评,评述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