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复习备考资料推荐

ACT复习备考资料推荐

ACT考试,又可以叫它美国高考。ACT与SAT性质相同。目前国内不少学生选择ACT作为申请美国大学的筹码。下面就为你介绍几本比较好的ACT真题资料书籍,仅供大家选择参考。

除了查看一些ACT真题,我们还可以通过书籍获取知识。在这里,我们推荐两个准备ACT最好的书,一本是“巴伦的如何准备ACT”(Barron’s How to Prepare for the ACT),它提供应试技巧和比实际考试有难度的练习题,使考生在考试中有竞争力;另一本是“真正的ACT准备指南”(The Real ACT Pre p Guide),它是唯一的官方发行的美国ACT考试指南。

Barron’s How to Prepare for the ACT

这本书覆盖ACT考试的各个部分包括数学,阅读,英语和科学。

它还有丰富的比实际考试有点难度的练习考题,因此它可以使学生在竞争中占有优势。

考试指导专业老师和通过使用这本书后取得好成绩的学生都大力推荐这本书!认真学习的学生,通过学习这本书一定能在考试中得高分。

在英语和数学部分,这本书有语法总结和数学总结的复习部分,并带有例子和练习题。

在阅读部分,突出的是,这本书给学生提供应试的战略和战术。在科学推理的部分,它包含一个“你应该知道的词汇”部分,非常受学生喜爱。另外还有其他相关的在科学推理部分取得好成绩的应试技巧。

这是一本学生准备ACT考试时系统复习的好书!

The Real ACT Prep Guide

这本书是由出实际考题的单位出版的,有3套“真考题”。它还提供充分地对正确和不正确的答案的解释。这是一本为帮助孩子准备ACT考试的必买的书。

由于这本书是唯一的由出题单位出的书,它提供真考题,所以,一定要用于模拟练习和评估学生的考分。不过,它并不给学生介绍任何应试技巧和策略。

为了能让学生在ACT考试中拿高分,建议用“Barron’s How to Prepare for the ACT” 学习应试技巧与策略,和系统复习。用“The Real ACT Prep Guide”实战练习和评估分数找弱点,以便补上漏洞争取好成绩。

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下载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复习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它之所以能够放大,是因为光线从空气进入放大镜时会产生折射而弯曲。 2、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放大镜下的物体不仅放大了,而且有些细节都看到了,如报纸上的图片、计算机和电视机的屏幕,原来是由许多小点组成,而看到的点状物由(红)、(绿)、(蓝)三色组成的。 3、(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4、简述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1)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2)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5、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 边缘较薄)。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6、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凸起的程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7、(球形的透明体)放大倍数是最大的。放大镜放大倍数的增加,不仅观察对象的图像会变大,所获得的物体的信息也会更多,同时视野变(小)。 8、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9、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10、蚜虫的天敌是草蛉 11、常见的晶体有白糖、食盐、碱面、雪花等,它们的形状大多很规则。 12、制造晶体的方法:减少水分法和降低温度法。 13、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给下列物体分类。 松香、玻璃、白糖、珍珠、食盐、琥珀、碱面、水晶、味精 晶体:白糖、食盐、碱面、味精 非晶体:松香、玻璃、珍珠、琥珀、水晶 14、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 15、(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16、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17、显微镜有哪几部分构成? 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 18、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19、物体的微细结构必须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 制玻片标本的切片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20、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资料(通用)

2020毕业班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 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圆形(S:面积 C:周长л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л=2×л×半径 C=лd=2лr (2)面积=半径×半径×л

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六年级科学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 第1课我在成长 一、填空: 1、在知不觉中,我们已成长为(朝气蓬勃)的少年。 第2课悄悄发生的变化 一、填空: 1、无论是在(学习)、(运动)还是在(睡觉)中,我们的身体时时刻刻都在生长变化。 2、青春期男女(身高)最先出现快速生长。 3、青春期除了身高突增之外,另一个特点就是(性发育)的开始。 4、(青春期)是我们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女孩大约从(10岁)开始,将陆续进行青春期;而男孩要稍晚一些。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形态)、(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5、(青春期)是人生一道亮丽的风景,从这个时候起,我们就要渐渐成为(“大人”)了。 二、问答题: 1、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是什么? 答: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是: (1)性意识骤然增长,易对异性产生好感; (2)智力水平迅猛提高; (3)独立欲望增强,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并能作出自己的判断,但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过高或过低; (4)情感世界充满风暴,情绪不稳定,易与老师、家长对立; (5)兴趣爱好日益广泛,求知欲和好奇心强烈; (6)人际交往欲望强烈,有强烈的集体归属感和依赖性。 2、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青春期的变化? 答:1、女生注意月经期卫生。不穿高跟鞋。少用化妆品,防治青春痘。不束胸勒腰。2、男生不拔胡须,以免损坏毛囊。不要过度使用嗓子。3、不要吸烟、酗(xù)酒。4.正确对待与异性交往。5、阅读相关书籍,了解青春期的身心变化与发展规律,分析和把握自身的身心变化,正确认识自我。 3、一个人的成长是否意味着他将要更自觉地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并应该承担哪些责任? 答:一个人的成长必然意味着要更自觉地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如努力学习、培养独立意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孝敬长辈,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力及的事。 第3课人生之施 一、填空: 1、人的一生可以划分为(幼年)、(壮年)和(老年);还可以划分为(胎儿期)、(婴幼儿期)、(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二、问答题: 1、你家里或邻居家有婴儿吗?他们的父母是是怎样照顾他们的? 答:有。父母要给婴儿喂奶、洗澡、换尿布,为他们保暖,不能太冷也不能太热,还要哄婴儿睡觉,教学婴儿说话等。 2、你家里或邻居家有老年人吗?在你眼里,他们是什么样的? 答:有。人到老年,体质、体能逐渐减弱;皮肤弹性变差;肌肉萎缩,韧带弹性也减弱;骨质变脆,容易发生骨折;头发变白而稀少,牙齿脱落,视力减退。由于全身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资料

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圆形(S:面积 C:周长л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л=2×л×半径 C=лd=2лr (2)面积=半径×半径×л 9、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лr或лd)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

小学六年级数学分类复习资料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一) (时间:40分钟)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 复习内容:①整数、小数的认识②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③简算 一、填空题。(30分) 1. 我们学过的整数计数单位有 (),每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2. 从个位到千亿位分()级,()是()级, ()是()级,()是()级。 3. 1295330000是()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 4. 有一个小数,由8个自然数单位,5个十分之一和22个千分之一组成,这个数 写作(),读作(),它的计数单位是()。 5. 六亿零六十万零六十写作(),改写成用“万”作单位是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精确到亿位是()。 6. 两个相邻的自然数,它们的差是()。一个自然数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 与它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是()和()。 7. 在数位顺序表里,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位,计数单位是(); 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的数位是在小数点()边的第()位。 8. 把0.62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是(),它缩小了()倍。 9. 五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200,这五个自然数分别是()、()、()、()、()。

10.最大的一位纯小数比最大的两位纯小数小();最小的两位纯小数比最小 的三位纯小数大()。 11.两个数的积是70,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10倍,积是()。 12.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列各数: 0.329 1.024 1.60.70510.333……Π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内,5分) 1. 最大的小数单位与最小的质数相差()。 A. 1.1 B. 1.9 C. 0.9 D. 0.1 2. 一个自然数的最小倍数是18,这个数的约数有()个。 A. 2 B. 4 C. 6 D. 8 3.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 A. 增加100倍 B. 减少100倍 C. 扩大100倍 D. 缩小100倍 4. 3.999保留两位小数是()。 A. 3.99 B. 4.0 C. 4.00 D. 3.90 5.大于0而小于1的数()。 A.一个也没有 B. 无数个 C. 有10个 D.以上都不是 三、判断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5分) 1. 所有的小数都小于整数。…………………………………………………………() 2. 在小数的末尾添上3个0,原来的小数就扩大1000倍。……………………() 3. 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

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精心整理版)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大小)没有关系,与镜面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球形透明体)放大倍数是最大的。 2、放大镜的构造:镜片、镜架(包括镜框和镜柄)。 3、(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并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4、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5、透过放大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 5、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移动被观察的物体)。 6、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7、人的实力最高可以看清楚1/5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 8、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 9、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苍蝇的(复眼)是由许多小眼睛组成的、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10、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触角具有嗅觉、听觉和触觉的功能。在放大镜下观察可以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的形状(不同)。 11、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汁液),蚜虫的大小如(针眼),蚜虫的天敌是(草蛉),草蛉吸食蚜虫的体液。 12、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 13、(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 14、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六年级数学资料

六年级练习题 1.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8平方厘米,把它的底和高按1:3的比例缩小,新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2. 精密零件的长是5毫米,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2:1的零件图上,长应画( )厘米。 3、 一个长方体与一个圆锥的底面积和高分别相等,长方体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 )倍。 4、一块长方形的试验田,长80米,宽60米,如果把这块试验田的平面图形画在作业本上,选择第( )种比例尺比较合适。 ①1:200 ②1:20 00 ③1:20000 5.某商店以每件120元的价格购进一批货物。如果把货物按标价的九折出售,仍可获利20%。该商店给这批货物的标价是多少元? 6.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间的距离是18厘米。一架飞机从甲地飞往乙地,往返共用9小时,这架飞机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7.一件商品清仓打一折出售,那么现价比原价便宜( )%。 8、把甲班人数的17 调入乙班,两班人数相等,原来甲、乙两班人数的比是( ) 9、一位个体商私自把某商品提价18 ,工商人员检查后责令其恢复原价,此商品应按现价降低: 10、下面四句话中,正确的一句是( ) ①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65,黑兔的只数就比白兔多6 1。 ②圆的直径一定时,圆的周长和圆周率成正比例。 ③正方体的棱长一定时,正方体的体积和底面积成正比例。 ④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成正比例。 11、12 +16 +112 +120 +130 +142 12、 “五一”期间,商场决定凡购物每满500元就返还现金200元的让利活动。 (1)在这次活动中顾客最多享受到几折优惠?

(2)李叔叔要买一台1200元的洗衣机,他实际只要付多少元钱? 13、直角三角形菜地按1:3000的比例缩小为直角边分别是2厘米和3厘米的小三角形,原来三角形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 米? 14、如图:阴影部分是正方形,列式计算 最大的长方形的周长(单位:厘米) 15、有一张长方体铁皮(下图),剪下图中两个圆及一块长方形,正好可以做成一个圆柱体,这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为10厘米,那么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16、学校要买72个足球,现有甲、乙、丙三个商店可以选择,每家的价格都是30元。 甲店:买8个送2个,不足8个不送。 乙店:购物满200元,返现金40元。 丙店:打八二折。 为了节约,你认为应该去哪家商店购买?为什么 17、求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10厘米 18、买一辆汽车,分期付款要多付10%,若现金付款能打九五折。王叔叔算了一下,两种方式有9000元的差价。这辆车原价是多少元?(5分)

六年级下册科学总复习资料各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科学总复习资料 (各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凸透镜具有()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没有关系,与镜面的()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放大倍数是最大的。 2、放大镜的构造:镜片、镜架()。 3、()能把物体的图像(),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并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4、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和()。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等,就具有同样的()功能。 5、透过放大镜看到的()叫做透镜的()。 6、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和()。 6、早在()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琢磨而成。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 7、人的实力最高可以看清楚1/5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 8、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

有关。 9、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观察不到的()。如通过()能观察到苍蝇的()是由许多小眼睛组成的、蟋蟀的“耳朵”在()、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是()。 10、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就是它们的()。触角具有嗅觉、听觉和触觉的功能。在放大镜下观察可以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的形状()。 11、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蚜虫的大小如(),蚜虫的天敌是(),草蛉吸食蚜虫的体液。 12、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 13、()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 14、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的(),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 15、许多岩石是由()集合而成。如花岗岩由()()()等矿物的晶体组成。 16、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或由()组成。晶体形状(),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17、荷兰生物学家()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资料(23页)

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 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 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圆形(S:面积 C:周长л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л=2×л×半径 C=лd=2лr (2)面积=半径×半径×л 9、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 长)

六年级下册科学资料-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 1.会测量自己身高和体重并记录。 2.从学校卫生室拿来健康卡片,绘制自己从入学到现在身高、体重曲线图。 3.引导学生通过从曲线图上得到的信息,发现自己身高、体重的变化特点,让学生了解一些自己的成长状况和在同龄学生中所处的水平。 4.九-十岁(或十-十一岁)这一年间长得特别快,这是你已经进入了青春期的标志。除了这段时间,人还有一个生长高峰期,就是从出生到一岁这一年间。 5.青春期是我们儿童向成年人过度的时期。女孩大约从十岁开始,将陆续进入青春期;而男孩要稍微晚一些。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形态、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6.P5青春期的心理特点(了解)。P5青春期身体发育表(了解)。 7.P6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这些变化。 8.人的一生要经过胎儿期、婴儿期、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9.在斯芬克司之谜中,聪明勇敢的俄狄浦斯把人的一生划分为幼年、壮年、老年三个阶段。 10.根据父母的身高预测自己长大的身高P8公式,根据现在的身高预测自己长大的身高,根据自己的脚长预测自己长大的身高。

11.分男生、女生统计全班同学的身高,并绘制成统计图。 12.为了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应该怎么做? (1)注意个人卫生。(2)讲究营养,并注意包含卫生。(3)注意学习姿势与用眼卫生。(4)加强体育锻炼。 (5)不迷恋电脑。(6)科学用脑。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 1.子女与父母之间一般都有或多或少保持着相似的特征,这种特征称为遗传。 2.子代与你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特征称为变异,变异普遍存在。 3.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为而引起的变异,称为可遗传的变异;另一种是在不同环境下产生的变异,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 4.P20孟德尔和后续者的研究与发现。P21袁隆平爷爷的故事。 5.用人工的方法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如X射线照射种子。 第三单元进化 1.第一块恐龙化石是在1822年被发生的,恐龙是一种爬行动物。 2.实验①:观察恐龙模型,知道不同种恐龙所对应的名称。 3.我们可以通过恐龙的化石了解恐龙,除了恐龙化石,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其他化石。 4.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前生物的残骸或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等。

小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精华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一)整数和小数 1、熟记: 51=0.2 52= 0.4 53= 0.6 5 4=0.8 41=0.25 43= 0.75 81= 0.125 83=0.375 85=0.625 8 7=0.875 小数部分有几个数位,就叫做几位小数。 如3.305是( 三 )位小数 2、整数、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读整数时注意先分级(从右往左,每四位一组),再读数。 3、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如只要求“改写”,结果应是准确数。 768000000 =( 7.68 )亿 如要求“省略”万(亿)后面的尾数,结果应是近似数。 768000000≈( 8 )亿 4、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5、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6、正数、负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负数<0<正数 两个负数比较,负号后面的数越大这个数反而越小。 -6.8<-0.4 -2>-10 (二)因数和倍数 1、因数和倍数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整数(一般不包括0) 2、奇数、偶数 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最小的偶数是( 0 )最小的奇数是( 1 ) 在全部自然数中,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 3、2,3,5的倍数特征: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例如: 70 32 14 56 158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例如: 70 655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例如: 45 876 4、质数、合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 1 )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最小的质数是( 2 ),最小的合数是( 4 ) 100以内的质数:2 、3、 5、 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 5、互质数 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互质数的几种情况:⑴、两个数都是质数,这两个数一定互质。(如5和13) ⑵、相邻的两个数一定互质。(如8和9)

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一、填空: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 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 信息。并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在我们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手)中,(眼睛)能收集到比其他感官更丰富的信息,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5)毫米的微小物体。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自制放大镜的方法有:广口瓶、 玻璃杯、烧瓶、烧杯、塑料袋(盒)装水,冰块、水滴、透明玻璃球都有放大功能。 (注:横向放大,纵向不放大)。 4、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移动被观察的物体)。通过透镜看到的 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少;反之,凸度越小,放大倍数越少,视野越大。 5、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 (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凹透镜)。 6、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 造)有关。 7、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昆虫是自然界中人类肉眼看 得见的最小的动物之一,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昆虫的(口器)、(触角)、(翅膀)等特殊的构造。会画昆虫的各种触角。 8、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这些鳞片其实是 (扁平的细毛)。 9、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 质叫做(晶体)。 10、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 物的晶体组成。 11、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玻璃、松香、琥珀、 珍珠等不是晶体)。晶体形状(多种多样)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的针)等,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12、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 微镜。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13、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在世界上第一个看了(细胞) 14、显微镜主要由(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显微镜 的使用方法: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会用) 15、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6、(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鱼缸里的水发绿, 原来是(绿藻)的作用。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 资料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复习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1、放大镜就是( 凸透镜 ),凸透镜具有( 放大物体图像 )的功能,它之所以能够放大,是因为光线从空气进入放大镜时会产生折射而弯曲。 2、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放大镜下的物体不仅放大了,而且有些细节都看到了,如报纸上的图片、计算机和电视机的屏幕,原来是由许多小点组成,而看到的点状物由(红)、(绿)、(蓝)三色组成的。 3、(放大镜 )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4、简述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1)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2)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5、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 透明 )和( 中间较厚 )( 边缘较薄 )。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 )功能。 6、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 镜片的直径 )没有关系,和( 镜片 凸起的程度)有关。放大镜的( 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 7、(球形的透明体)放大倍数是最大的。放大镜放大倍数的增加,不仅观察对象的图像会变大,所获得的物体的信息也会更多,同时视野变(小)。 8、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9、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10、蚜虫的天敌是草蛉 11、常见的晶体有白糖、食盐、碱面、雪花等,它们的形状大多很规则。 12、制造晶体的方法:减少水分法和降低温度法。 13、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给下列物体分类。 松香、玻璃、白糖、珍珠、食盐、琥珀、碱面、水晶、味精 晶 体:白糖、食盐、碱面、味精 非晶体:松香、玻璃、珍珠、琥珀、水晶 14、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这是因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全套资料汇集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资料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圆形(S:面积 C:周长л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л=2×л×半径 C=лd=2лr (2)面积=半径×半径×л 9、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лr或лd)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12、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13、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和-小数=大数) 14、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 (或小数+差=大数) 15、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16、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17、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资料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第1课放大镜 填空题 1、人的眼睛可以收集到丰富的信息,但人的最高视力只能瞧清楚 1/5 毫米的微小物体。 2、放大镜又叫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它具有放大物体、会聚光线、成像的作用。 3、放大镜不仅能将物体图像放大 ,而且能让我们观察到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这就就是放大镜的作用) 4、圆柱形与球形的透明器皿装上水也有放大的功能。 5、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产生折射而弯曲,而人以为从物体反射的光就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通过凸透镜瞧物体会感觉放大。 6、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与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7、公安人员、农业科技人员、考古工作者、仪器修理工等都会用到放大镜。 判断题 1、我们可以利用烧瓶、烧杯、广口瓶装上水自制放大镜。( √ ) 2、用放大镜观察电视机或电脑的屏幕时,瞧到的点状物就是由红绿蓝3色组成的。( √ ) 3、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光线不会发生改变。( × ) 4、用眼睛直接观察树叶与用放大镜观察没有什么区别。( × ) 5、早在1000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 √ ) 6、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打磨成的。( √ ) 第2课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1、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 1 对触角,胸部有 3 对足。 2、用放大镜观察发现,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的小鳞片 ,其实这就是扁平的细毛。 3、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 4、蚜虫的天敌就是草蛉。 5、昆虫头上的触角就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 6、蝴蝶的触角就是棒状 ,蝗虫的触角就是丝状 ,天牛的触角就是鞭状 ,蚕蛾的触角就 是羽毛状。 第3课放大镜下的晶体 1、名词解释 晶体:食盐、白糖、味精、碱面的颗粒都就是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这样的固体物质叫晶体。 2、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晶体有食盐、白糖、味精、碱面等。 3、制作晶体的方法有结晶与蒸发。 4、晶体的形状有立方体、金字塔、针状等。 判断题 1、晶体的形状很有规则,有的就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 √ ) 2、晶体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瞧见。( × ) 3、所有透明的固体都就是晶 体。( × ) 4、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有规则。( √ ) 第4、5、6、7课显微镜下的微小世界 1、显微镜的发明就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 2、显微镜中的两个透镜的焦距不相同 ,对着物体的透镜焦距较大 ,叫做物镜 ;对着眼睛的透镜焦距较小 ,叫做目镜。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如果一台显微镜的目镜上标12×,物镜上标40×,那么,这台显微镜能把物体放大 480 倍。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资料(完整版)

毕业班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V:体积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S=ab

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 宽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V=abh 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s=ah 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圆形(S:面积C:周长л d=直径r=半径) (1)周长=直径×л=2×л×半径C=лd=2лr (2)面积=半径×半径×л 9、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лr或лd)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12、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

六年级下册科学总复习资料-

六年级下册科学总复习资料| 六年级下册科学总复习资料 一、微小世界 1.放大镜:又叫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它的凸度有关。与放大镜的大小无关。 (球形透明体放大的倍数最大。)放大的倍数越大,看到的视野越小。 培根发明了能提高视力的眼镜。放大镜可以显现人类肉眼看不到的细微之处。 放大镜下可以看到昆虫的身体构造和晶体。 (彩色小鲮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蟋蟀的耳朵长在足的内侧、苍蝇的眼睛是复眼、昆虫的触角是他的“鼻子” ,能分辨各种气味、草蛉是蚜虫天敌) 2.晶体: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我们称之为晶体。 自然界中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 (水晶、维C、黄铜矿) 食盐、白糖、味精、雪花等是晶体。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 玻璃、橡胶、蜡烛、樟脑等不是晶体。 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的。 (花岗岩:长石、云母、石英)

3.微生物: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发现的。 (自制的300倍的金属显微镜) 微生物是生物,具有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 常见微生物:草履虫、变形虫、鼓藻、船形硅藻等。 4.细胞: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细胞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和命名的。 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细胞的作用: 生命体细胞排泄繁殖呼吸生长发育消化遗传运动 5.显微镜: 17世纪,两个凸透镜组合成显微镜。放大倍数:10×40=400倍放大的倍数越大,看到的视野越小。 显微镜结构(P13)有目镜、物镜、反光镜、载物台、调节旋钮。 使用显微镜步骤:1、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P13) 载玻片移动的方向跟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方向相反。 制作洋葱标本:切开洋葱—剥下内表皮—切“井”字形—用镊子取下标本—盖上盖玻片—滴碘酒染色—吸走多余的水分制作微生物标本:在载玻片上滴池塘水—盖上盖玻片—吸去多余水分可以用干草培养微生物(绿藻能使鱼缸里的水变绿)。

(完整)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一、放大镜(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 1、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厚(凸起)、边缘薄。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3、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的共同特点是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透——“凸透”镜)。 4、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 5、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二、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1、使用放大镜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2、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三、放大镜下的晶体 1、像食盐、白糖、味精那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2、生活中常见的晶体有食盐、白糖、碱面、味精、长石、云母、石英、黄铜矿、雪花、水晶、维生素C 等 四、怎样放得更大

1、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2、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3、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五、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1、正确使用显微镜的 方法:安放—对光—上 片—调焦—观察。 2、细胞的形态是多 种多样的,它们具有不 同的功能。 六、用显微镜观察身 边的生命世界(二) 1、罗伯特·胡克 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 物的细胞结构,而列 文·虎克用他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曾经不为人知的奇妙的微生物世界, 2、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3、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4、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