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内涵式发展中本科教学管理的改革思路

教育教学论坛

EDUCATION TEACHING FORUM 2019年6月第26期Jun.2019NO.26

高校内涵式发展中本科教学管理的改革思路

收稿日期:2019-04-10

作者简介:陆欣(1968-),女(汉族),浙江东阳人,本科学历,助理研究员,七级职员,研究方向:学籍管理、教学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

全国高校招生总数由1977年的27万人升至1997年的100万人,2018年已跃至790.99万人。以毛入学率而言,2002年为15%[1],2012年为30%[2],2018年达到48.1%,即

将进入普及化阶段[3]。

在国际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50%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然而,我国高等教育这种跨越式快速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问题,诸如硬件设施不足、师生比下降、教学质量跟不上,在高等教育趋于大众化的同时却呈现出与社会经济需求脱节、毕业生就业率下降等不良状况。摆在高校面前的任务,无疑应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双一流”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是对新时代高等教育定位的新坐标和新任务[4]。关于高校内涵式发展,教育部在教高〔2007〕2号文件中提的比较具体,有20个要点[5]。不难理解,高校内涵式发展应当是高校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自主定位的发展目标,在合理配置资源、改革管理体制、加强教学管理,提高师资队伍质量、提升校园文化、创办办学特色等方面确立具体目标任务,强调高校内部“质”的提高和进步,通过高校内部的变革得以使内部各要素的效用最大化,最终使高校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方面取得新的成效。笔者在认真学习教育部有关文件后,结合工作实践中的一些体会,试对教学管理问题展开思考,就教学管理在内涵式发展进程中的具体任务及改革创新要求抒述已见。

一、高校教学管理的任务

高等学校办学的基本理念是育人为本。提高教学质量是本科教育的生命线,为社会输送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在整个教育管理过程中,教学管理是首当其冲的前沿工作。 1.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运行。教学管理的职能部门通过落实具体教学任务、编排课表、组织选课、考试,实施教学质量管理、学籍管理、教材管理、实验室管理等各项教学常规工作,使学校日常教学活动运行正常化。这些工作看似简单琐碎,却是细微严谨的,是教学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程序性工作,缺一不可。

2.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组织好校、院二级管理,积极开展校内、校际交流,取长补短,从整体上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3.建立与完善各项教学监督评价制度,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教学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是研究教学及其管理规律。建立与完善各项教学监督评价制度,如设立督导制度、听课制度、教学检查制度、自评制度、同行评议制度等,充分运用监控、评价机制,保证教学质量,不断完善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管理制度,组织落实各项教学改革措施,促使提高教学水平。

4.加强硬件建设,保证提高教育质量。上级部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强化高校实践教学环节,规定了不同类型高校实践学分所占的最低比例。实践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实验室建设与校内外教学基地建设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则是落实实践教学的基础。学校要积极加强实验室建设与校内外教学基地建设,努力为学生参加实践设立平台。

二、高校教学管理改革创新思考习近平同志指出:“放弃改革就会走进死胡同”,改革是前进的动力,创新是进步的保证。在高校内涵式发展过程中,高校的教学管理不能停顿于做好日常

陆欣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江苏

南京

210095)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从2012年的15%升至2018年的48.1%,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教育部在本世纪初就要求高等学校深化本科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内涵式发展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本文仅围绕教学管理问题,比较微观地阐述了内涵式发展进程中高校教学的具体任务,并且就高校教学管理改革创新建设提出若干思考。

关键词:高校;内涵式发展;教学管理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6-0024-02

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