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教案【精品】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教案【精品】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教案【精品】

备课本人教版高中必修二生物

全册教案

班级______

教师______

日期______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主备:同备:审批:

课标要求: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学习目标:

知识: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能力:通过分析遗传实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学习重点:1.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学习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我的课堂:

二.课前预学:

1.自花传粉:。

异化传粉:。

2.父本:同种生物的个体在进行交配时,花粉或精子的个体。

母本:同种生物的个体在进行交配时,花粉或精子的个体。

3.去雄:是指除去的;去雄应对其进行处理。

4.杂交:杂交符号:

自交:自交符号:

5.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等特征。

相对性状:举例:

6.显性性状:举例:

隐性性状:举例:

性状分离:。

7.纯合子:举例:

杂合子:举例:

8.孟德尔研究材料是:,研究的成果为:。三.合作探究——孟德尔杂交实验。

1.孟德尔杂交实验的过程。

2. 对孟德尔遗传现象的解释。(用基因图解表示)

3.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

四.我的疑问:

五.归纳总结:

六.自我检测:

1.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人的卷头发和直头发 B.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C.鼠的白毛和狗的黑毛 D.兔的细毛和长毛

2.下列个体中属于纯合体的是()A.aaBB B.AABb C.aaBb D.AaBb

3.在育种工作中,将纸袋套在花上是为了()

A.防止降温 B.防止花粉被风带走 C.防止自花授粉 D.防止外来花粉干扰

4.下列关于基因与相对性状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当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在一起时,个体表现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②当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在一起时,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有转化作用

③当一对基因均为显性时,生物个体只表现出显性性状

④当一对基因均为隐性时,生物个体仍表现出显性性状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5.下列叙述中,对性状分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F2中,有时出现父本性状,有时出现母本性状的现象

B.F2中,有的个体显现一个亲本的性状,有的个体显现另一个亲本的性状的现象

C.杂交后代中,只显现父本性状或只显现母本性状的现象

D.杂交后代中,两亲本的性状在各个个体中同时显现出来的现象

6.在生命科学发展史上,孟德尔在总结了前人失败原因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经8年观察研究,成功地总结出豌豆的性状遗传规律,从而成为遗传学的奠基人。请回答:

(1)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首先是因为豌豆是严格的植物,不受的干扰,其次,豌豆花大,容易,更重要的是豌豆具有。(2)在研究性状遗传时,由简到繁,孟德尔从相对性状的研究入手,然后再研究相对性状,以减少干扰。

(3)在处理观察到的数据时,孟德尔成功运用了的方法,得到了前人未注意到的子代比例关系。

(4)孟德尔根据实验中得到的材料提出了假说,合理解释了实验中的现象,并对此作出了实验验证,从而发现了。

(5)孟德尔提出的遗传规律是。

7.家兔的毛色中,褐毛与黑毛是由一对等位基因(B与B)控制。现在甲、乙、丙、丁四只兔,甲、乙为黑色雌兔,丙为黑色雄兔,丁为褐色雄兔。已知甲和丁交配,子一代全为黑色小兔;乙和丁交配,子一代有黑色的,也有褐色的。请回答:

(1)兔子的褐毛与黑毛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2)甲、乙、丁三只兔子的基因型依次为:甲乙丁。

(3)如何利用甲乙丙丁四只兔来鉴别丙兔是纯种还是杂种?

反思与积累: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主备:同备:审批:

课标要求:阐明基因的分离定律。

学习目标:

知识:1.理解基因的分离定律。 2.明确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能力:通过分析测交实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体会孟德尔的测交实验,领会科学方法的实验方法和创新思维。

学习重点:1.孟德尔的测交实验。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学习难点:孟德尔的测交实验。

我的课堂:

二.课前预学:

1.显性基因:举例:。

2.隐性基因:举例:。

3.测交:。其主要作用是用来。

4.基因的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后的遗传因子进入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三.合作探究:

1.试着用遗传图解解释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实验。

2.思考教材P6—实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并完成下列问题。

①.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则甲、乙小桶中的彩球分别代表。

②.据材料可知,甲中的D:d= ,乙中的D:d= 。

甲中的彩球与乙中的彩球数量。

③.分别抓取小球后,两小球的组合表示:。

3.阅读教材P7—技能训练。试设计一实验程序,怎样才能获得开紫花的纯种?

四.我的疑问:

五.归纳总结:

1.测交的特点。 2.分离定律的实质。

六.自我检测:

1.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F2性状分离比为3:1 B.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

C.F2出现性状分离 D.成对的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发生分离,各自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2.豌豆的子叶黄色对绿色为显性。鉴别一株黄色子叶的豌豆是否是纯合子,最简单的方法是

A.杂交 B.自交 C.测交 D.观察现象()

3.小麦抗锈病对易染锈病为显性。现有甲、乙两种抗锈病的小麦,其中一种为纯种,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的小麦,下列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

A.甲ⅹ乙 B.甲ⅹ乙得F1再自交

C.甲、乙分别和隐性类型测交 D.甲ⅹ甲,乙ⅹ乙

4.金鱼草的红花(A)对白花(a)为不完全显性,红花金鱼草与白花金鱼草杂交得到F1,F1自交产生F2,F2中红花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A.1/4 B.1/2 C.3/4 D.1

5.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

①鉴别一只白羊是否是纯种②在一对相对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杂合体自交的后代全是杂合体 B.纯合体自交的后代全是纯合体

C.杂合体杂交的后代全是杂合体 D.两种纯合体杂交的后代仍为纯合体

7.一匹家系不明的雄性黑马与若干匹纯种枣红马杂交,生出了20匹黑马和20匹枣红马,据此可知何种

颜色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A.黑马 B.枣红 C.黑色或枣红 D.无法确定

8.玉米子粒黄色对无色为显性,现用玉米为母本,去雄后授以黄色玉米花粉,若母本植株所结籽粒中出

现无色籽粒,原因可能是()

①父本是杂合子 ②外来花粉授给母本 ③多倍体不育 ④未受精

A . ①②

B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9.遗传因子为Aa 的豌豆自交,子代的表现型是 ( )

A .全部为显性性状

B .3/4为显性性状

C .全部为隐性性状

D .2/3为显性性状

10.某人发现了一种新的高等植物,对其10对相对性状如株高、种子形状等的遗传规律很感兴趣,通

过大量杂交实验发现,这些性状都是独立遗传的。下列解释或结论不合理的是( )

A. 该种植物的细胞中至少含有10条非同源染色体

B .没有两个感兴趣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C .在某一染色体上含有两个以上控制这些性状的非等位基因

D .用这种植物的花粉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植株可以显示所有感兴趣的性状

。(2) 根据第 代夫妇及其子女的性状,可判断白化病为 性状。 (3) 若有许多对夫妇的基因组成和第二对的基因组成相同,他们的子女中,患白化病的与正常的数

量比接近 。

(4) 第三对夫妇基因分别为 和 。 (5) 属于测交实验的是第 对夫妇的组合。 反思与积累: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第 一 课 时

课型:新授 主备: 同备: 审批: 课标要求: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及自由组合定律。

学习要点:

知识: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

能力:通过演绎推理的方法,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情感:通过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所揭示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学习,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的教育。

学习重点:对自由组合想象的解释,阐明自由组合定律。 学习难点:对自由组合想象的解释。

我的课堂: 一.情境导入:

二.课前预学:

1.孟德尔用 和 作亲本进行杂交,无论 ,还是 ,结出的种

子F1都是 ,这表明 和 是显性性状。

2.F2中出现了四种性状,分别为 、 、 、 。

其中

和 为亲本性状, 和 为重组性状。F2出现的四种性状及数

量比为 。

3.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孟德尔首先假设豌豆的 分别由 控制,且这两对

遗传因子在传递过程中,是 的,F1在产生 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

遗传因子可以 ,这样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四种,即 。它们之间的数量

比为 。

4.自由组合现象中,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 种,遗传因子组成形式有 种,分别

为 。

5.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 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

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 ,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 。

三.合作探究:

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为什么会出现新的性状组合呢?

◇就每一对相对性状分析,F2中: =3:1。: =3:1。这说明豌豆的上粒色和粒形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基因的定律。

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1)F1形成的雌雄配子的种类。

(2)用遗传图解解释两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四.我的疑问:

五.归纳总结:

六.自我检测:

1.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两个亲本杂交,按自由组合遗传,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是()A.9:3:3:1 B.3:1:3:1 C.3:1 D.1:1

2.两杂合体(涉及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杂交,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则这两个杂合体的基因型是()

A.AaBb和AABb B.AaBb和Aabb C. Aabb和aaBb D.AABb和AaBB

3.白色盘状南瓜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全是白色盘状南瓜,F2中不能稳定遗传的白色球状南瓜有3996株,则能稳定遗传的黄色盘状南瓜有()

A .3996株 B.1983株 C.1332株 D .7932株

4.如果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则被测个体的基因型是()A.AaBb B. AaBB C.Aabb D.AABb

5.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亲本杂交,子代中不能出现的基因型是()A.aaBB B.AABB C.AaBb D.aaBb

6.独立遗传的两对相对性状,亲本甲是双隐性纯合体,亲本乙是双杂合体。甲、乙两亲本杂交其子代中非亲本基因型个体所占比例是()

A.1/2 B.3/4 C.1/8 D.1/16

7.基因型为YyRr与YyRR的个体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时,子代的基因型有 ( ) A. 2种 B .4种 C. 6种 D. 8种

8.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是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隐性。下表是4种不同的杂交

现将纯种的长毛灰兔和纯种的短毛白兔杂交,请回答:

(1)F2中出现纯合体的概率为,F2中白毛兔与灰毛兔之比为。

(2)F2中短毛白兔的基因型为,其中纯合体占。

(3)用F2中的一只短毛灰兔与长毛白兔杂交假如子代20只兔子中,短毛灰兔与长毛灰兔各10只,则此短毛灰兔的基因型是。

(4)养殖场需要长毛白兔品种,F2中长毛白兔占,其基因型是,这些长毛白兔是

否符合要求?。原因是。反思与积累: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主备:同备:审批:

课标要求: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及自由组合定律。

学习目标:

知识:1.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2.说出基因型、表现型和等位基因的含义

能力:培养自主学习,勇于思考,善于表达的能力

情感:获得对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的总结,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学习重点:1.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2.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学习难点:自由组合定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一、情境导入:

二.课前预学:

1.基因这个名字首先是由生物学家提出。他还提出了和两个概念。2.表现型:举例:

3.基因型:举例:

4.等位基因;举例:

1.讨论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2.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

3.基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

四.我的疑问:

五.归纳总结:

六.自我检测:

1.两个具有两对性状(完全显性、独立遗传)的纯合体杂交,其子二代中能稳定遗传的新类型可能占

子二代新类型总数的()

① 1/2 ② 1/3 ③ 1/4 1/5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 )对卷毛(b )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 )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

合。基因型为BbCc 的个体与“X ”交配,子代的性状为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卷毛白色=3:

3:1:1,个体“X ”是 ( )

A .BbCc

B .BbC

C C .bbCc

D .bbcc

3.一只雄蜂的基因型为AB ,蜂王的基因型为Aabb ,二者交配后,后代可能具有的基因型是

A .AABb 、AaBb

B .AAaBbb

C .AABB 、Aabb

D .aaBb 、AaBb ( )

4.基因型为AaBb 的某植物自交,按照自由组合定律,子代含显性基因的个体占( )

A .1/16

B .15/16

C .1/8

D .7/8

5.人类的多指是一种显性遗传病,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已知控制这两种遗传病的基因都在常染

色体上,而且是独立遗传的。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

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正常或患有此两种疾病的概率是( )

A .3/4 1/4

B .3/8 1/8

C .1/4 1/4

D .1/4 1/8

6.两对基因(A-a 和B-b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为AaBb 的植株自交,产生的后代的纯合体中与

亲本表现型相同的概率 ( )

A.3/4

B.1/4

C.3/16

D.1/16

7.在家蚕遗传中,黑色(B )与淡赤色(b )是有关蚁蚕(刚孵化的蚕)体色的相对性状,黄茧(B )与

白茧(b )是有关茧色的相对性状,假设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杂交后得到的数量比如下表:

①请写出各组合中亲本可能的基因型: 组合一: 组合二: 组合三: ②让组合一杂交子代中的黑蚁白茧类型自

由交配,其后代中黑蚁白茧的概率是 。

8.某种昆虫长翅(A )对残翅(a )为显性,直翅(B )对弯翅(b )为显性,有刺刚毛(D )对无刺刚毛

(d )为显性,控制这3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这种昆虫一个体基因型如下图所示,请

回答下列问题。

(1)长翅与残翅、直翅与弯翅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并说明理

由。 。

(2)该昆虫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为_ _ __

(3)该昆虫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有

(4)该昆虫细胞分裂中复制形成的两个D 基因发生分离的时期有 。

(5)为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用来与该昆虫进行交配的异性个体的基因型

分别是 。

反思与积累:

过关检测(一)

一.选择题

1.将具有1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逐代自交3次,F 3代中纯合体比例为 ( )

A 、1/8

B 、7/8

C 、7/16

D 、9/16

2.一只杂合的黑毛家兔产生200万个精子,这些精子中所含隐性基因约有 ( )

A 、25万

B 、50万

C 、100万

D 、200万

3.如果杂合体雄豚鼠的精巢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20个黑毛基因,经减数分裂后,最多能形成带黑毛

基因的精子细胞 ( )

A 、10个

B 、20个

C 、40个

D 、80个

4.雌豚鼠的卵巢中,含有20个带黑毛基因的杂合型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后,最多能产生带黑毛

基因的卵细胞 ( )

A 、10个

B 、20个

C 、40个

D 、80个

5.下列基因型中最可能不是配子的是 ( )

A 、YR

B 、Dd

C 、BV

D 、AB

6.将基因型为AA 的花粉授给基因型为aa 的雌蕊柱头,则长成的种子中的种皮和胚乳的基因型分别为

( )

A、Aa,AAa

B、Aa,Aaa

C、aa,AAa

D、aa,Aaa

7.家兔皮下白色脂肪对黄色脂肪为显性。将纯种的白色脂肪家兔与纯种的黄色脂肪家兔杂交,对它们生下的小兔喂以含叶绿素的食物时,小兔的皮下脂肪为黄色。这说明()

A、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B、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

C、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D、在相同的条件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也相同

8.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的原因是()

A、豌豆品种间性状差异大

B、豌豆先开花后授粉

C、豌豆是闭花自花授粉的植物

D、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

9.下列各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家鸡长腿和毛腿

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

10.用纯种高茎豌豆(DD)与纯种矮茎豌豆(dd)杂交,得到F1全为高茎,将F1自交得F2,发现F2中高茎:矮茎为3:1。实现F2中高茎:矮茎为3:1的条件是()

A、F1形成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形成两种配子

B、含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配子随机结合

C、含有不同遗传因子组合的种子必须有适宜的生长发育条件

D、只需A项条件,而不需B、C两项条件

11.桃果实表面光滑对有毛为显性,在毛桃的植株上授以纯合光桃的花粉,该雌蕊发育成的果实应为:()

A、毛桃

B、光桃

C、毛桃的概率为1/3

D、光桃的概率为1/3

12.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两只杂合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了3只小羊是白羊,若它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

A、一定是白色的

B、是白色的可能性大

C、一定是黑色的

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

13.某同学接连抓取三次小球的组合都是Dd,则他第4次抓取是Dd的机率是()

A、1/4

B、1/2

C、0

D、1

14.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每次抓取统计过的小球都要重新放回桶内,其原因是:

A、表示两种配子的数目要相等

B、避免小球的丢失()

C、小球可能再次使用

D、避免人为误差

15.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为显性,将纯非糯性品种与糯性品种杂交得F1,取F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凡非糯性花粉呈蓝色,糯性花粉呈棕红色,在显微镜下这两种花粉的微粒,非糯性与糯性的比例为:()

A、1:1

B、1:2

C、2:1

D、不成比例

16.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男方的父亲是白化病患者,女方的弟弟也是白化病患者,但女方双亲表现正常。这对夫妇生出白化病的孩子的概率是()

A、1/2

B、2/3

C、1/4

D、1/6

17.蜜蜂的体色褐色对黑色为显性,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常染色体上。现有褐色雄蜂与黑色雌蜂杂交,则F1蜜蜂体色是:()

A、全部是褐色 C、母蜂和工蜂都是褐色,雄蜂都是黑色

B、褐色:黑色=3:1 D、母蜂和工蜂都是黑色,雄蜂都是褐色

18.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让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得F1,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得F2,从理论上计算,F2中不抗锈病占植株总数的……()

A、1/4

B、1/6

C、1/8

D、1/16

19.孟德尔遗传定律不适于原核生物,是因为原核生物()

A、没有细胞核

B、没有遗传物质

C、没有完整的细胞器

D、主要进行无性生殖

20.孟德尔对遗传定律的探索经过了()A.分析—假设—实验—验证 B.假设—实验—结论—验证

C.实验—分析—假设—讨论 D.实验—假设—验证—结论

21.假定基因A是视网膜正常所必须的,基因B是视神经正常所必须的。现有基因型为AaBb的双亲,从理论上分析,在他们所生后代中,视觉正常的可能性是()

A、3/16

B、4/16

C、7/16

D、9/16

22.假定某一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CcDdEEFf,此个体能产生配子的类型为()

A、5种

B、8种

C、16种

D、32种

23.若遗传因子组成AaBbCCDDee与AABbCcDDEe交配,在子代中,纯合子的比例是()

A、1/4

B、1/8

C、1/16

D、1/32

24.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无尾猫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A、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自交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基因突变所致

C、自交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D、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1/2

25.两个杂合体(两对基因自由组合)杂交,后代出现了四种表现型,且比例相等,这两个杂合体的基因型为: ( )

A、 YyRR x YYRr

B、YyRr x YyRr

C、YyRr x Yyrr

D、Yyrr x yyRr

26.具有两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由组合)与双隐性类型测交时,后代表现出新类型的个体占总数的( )

A、0

B、25%

C、50%

D、75%

27.豌豆灰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黄子叶(Y)绿子叶(y)为显性。每对性状的杂合体(F1)自交后代(F2)均表现3:l的性状分离比。以上种皮颜色的分离比和子叶颜色的分离比分别来自以下哪代植株群体所结种子的统计? ( )

A、F l植株和F l植株

B、F2植株和F1植株

C、F1植株和F2植株

D、F2植株和F2植株

28.牵牛花的红花(R)对白花(r)是显性,阔叶(M)对窄叶(m)是显性。具有这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得到F1,F1再与某牵牛花杂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红阔:红窄:白阔:白窄=3:1:3:1。则某牵牛花植株的基因型是 ( )

A、RrMm

B、Rrmm

C、rrmm

D、rrMm

29.进行不同品种植物嫁接实验,用开白花(rr)品种的芽,嫁接在开红花(RR)的砧木上,接穗枝条上开花的颜色和基因型是()

A、白花rr

B、红花RR

C、红花Rr

D、粉红花Rr

30.用基因型为AA(母本)与基因型为aa(父本)的两株玉米杂交,结出的种子的种皮细胞、胚乳细胞和胚细胞的基因组成依次分别是()

A、AA、aa、Aa

B、aa、Aaa、Aa

C、AA、AAa、Aa

D、aa、Aaa、aa

二.简答题

31.右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致病基因 I

为A或a,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病的致病基因在___________染色体上,是 II

__________性遗传病。

(2)I-2和II-3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___。

(3)II-2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_。

(4)III-2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5)III-2若与一携带致病基因的女子结婚,生育出患正常男女

病女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_。患病男女

32.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种个体杂交,在F2出现的性状中:

(1)双显性性状的个体占总数的;

(2)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

(3)与F1性状不同的个体占总数的;

(4)与亲本性状不同的个体占总数的。

33.小麦的高秆(D,易倒伏)对矮秆(d,抗倒伏)是显性,抗锈病(T)对易染锈病(t)是显性,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三个纯系品种:高秆抗病、高秆易染病、矮秆易染病小麦,请设计一个培育最符合生产要求的品种的方法,并写出育种步骤:

(1)杂交亲本应选择什么类型:;

(2)产生杂种一代后,再;

(3)产生杂种二代后,再,直到不发生

为止。

(4)最符合生产要求的品种是,其基因型为。

34.某植物的花色有两对自由组合的基因决定。显性基因A和B同时存在时,植株开紫花,其他情况开白花。请回答:

开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种,其中基因型是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9:7。基因型为和紫花植株各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3:1。基因型为紫花植株自交,子代全部表现为紫花植株。

35.玉米植株的性别决定受两对基因(B-b,T-t)的支配,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玉米植株

(1)1_______ ;F1自

交,F2的性别为_________,分离比为________.

(2)基因型为________的雄株与基因为_________的雌株杂交,后代全为雄株。

(3)基因型为________的雄株与基因型为_________的雌株杂交,后代的性别有雄株和雌株,且分离比为1:1。

36.某地发现一个罕见的家族,家族中有多个成年人身材矮小,身高仅 1 . 2 米左右。下图是该家族遗传系谱。

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该家族中决定身材矮小的基因是___________性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该基因可能是来自___________个体的基因突变。

(2)若II1和II2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身高正常的女性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_____;若IV3与正常男性婚配后生男孩,这个男孩成年时身材矮小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

(3)该家族身高正常的女性中,只有____________不传递身材矮小的基因。

37.科学家发现了一只罕见的白色雄猴,请你设计一个最佳方案,可以较快地让这只白色雄猴繁殖成一群白色猴群。

38.小麦品种是纯合体,生产上用种子繁殖,现要选育矮杆(aa)、抗病(BB)的小麦新品种;马铃薯品种是杂合体(有一对基因杂合即可称为杂合体),生产上通常用块茎繁殖,现要选育黄肉(Yy)、抗病(Rr)的马铃薯新品种。请分别设计小麦品种间杂交育种程序,以及马铃薯品种间杂交育种程序。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并加以简要说明。(写出包括亲本在内的前三代即可)。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 减数分裂(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 主备: 同备: 审批:

课标要求: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

学习目标:

知识:1.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 2.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

3.运用模型构建的方法,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变化。

能力:培养学生了解自然规律的发生过程。

情感:1.认同基因是物质实体。

2.认同观察,提出假说、实验的方法在建立科学理论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点: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的形成过程。

学习难点:模拟减数分裂过程巾的染色体的变化。

我的课堂:

一.情境导入: 二.课前预学:

1.减数分裂是指

2.联会:

3.同源染色体:

4.四分体:

5.精子的形成需经过 次复制, 次分裂。高等动植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

内。精原细胞是经过 方式产生的,如何判断?

6.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进行复制,细胞的变化如何?

7.一个四分体= 对同源染色体= 条染色体= 个着丝点= 条染色单体=

个DNA 分子。

8.过程:

9.减数分裂的特点: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 次,细胞连续分裂 次。

结果是:成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减少了 。

三.合作探究:

1.精子的形成过程。

2.精子形成过程的特点。

A .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的主要特点:

B .减数第一次分裂期的主要特点:

C .减数第二次分裂期的主要特点:

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

联会,同源染色体分离 次级精母细胞 着丝点分裂

四.我的疑问:

五.归纳总结:

六.自我检测:

1.下列过程中,全部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的是()A.染色体复制、染色体数目加倍B.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

C.同源染色体分离、姐妹染色体分开D.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减半

2.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过程相比,不相同的是()A.分裂过程中发生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现象 B.分裂过程中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C.分裂间期要进行DNA分子的复制 D.分裂过程中发生染色质变成染色体现象

3.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显著特点是 ( ) A.间期进行染色体复制B.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C.同源染色_体联会形成四分体D.着丝点分裂,一个染色体变成两个染色体

4.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 ( )

A 有丝分裂后期

B 无丝分裂过程中

C 减数分裂过程中

D 染色体复制

5.下列关于四分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一个四分体含有四个染色单体B.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C.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可交叉互换D.复制后的同源染色体都能形成四分体

6.某生物的肝细胞分裂后期有40条染色体,则它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的联会期,细胞内有染色体和DNA分子数目依次是 ( )

A. 20,40

B. 20,20

C. 40,20

D. 40,40

7.设某种动物的一个体细胞核中DNA含量为2个单位(2C)。

(1)请在图中绘出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变化示意图。

(2)说明DNA含量变化的原因。

8.右图为一种二倍体高等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示意图。请回答:

(1)该细胞所处分裂为,它的名称为。

(2)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最多时为条,染色单体最多时

为,DNA分子最多时为个。

(3)该生物单倍体细胞中染色体为条。

反思与积累:

一 减 数 分 裂(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 主备: 同备: 审批:

课标要求: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

学习目标:

知识:

1.说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2.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

3.学会用坐标曲线图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 、染色体的数目变化规律。

能力:学会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情感:增强动手操作能力,认同物质的规律性,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辨证观。

学习重点: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比较。

学习难点: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图象。

我的课堂:

一.情境导入:

二.课前预学:

1.人和其它哺乳动物的卵细胞是在 中形成的。

2

一个极体

减数第 次分裂

一个

4.完成下列有关减数分裂的问题:

(1)减数分裂是 的。在减数分裂

过程中,染色体 ,而细胞 。减数分裂的结果

是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

在 。

(2) 叫做联会。四分体是 。

三.合作探究:

1.卵细胞的分裂过程。

2.卵细胞形成的特点。

①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的特点。

②减数第一次分裂期的特点。

③减数第二次分裂期的特点。

1.讨论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完成下列内容。

1个卵细胞

2.用坐标曲线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的数目变化规律。

3.用坐标曲线图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的数目变化规律。

四.我的疑问:

五.归纳总结:

六.自我检测:

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

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时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一分为二,两条染色单体形成两条染色体发生在( )

A、第一次分裂中期

B、第一次分裂后期

C、第二次分裂中期

D、第二次分裂后期

3.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关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第一次分裂开始不久两两配对的染色体

B.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大小、形状相同的染色体

C.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D.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向两极移动

4.一对雌雄蛙,若用人工方法繁育出1000只蝌蚪,从理论上推算,至少需要卵原细胞和精原细胞个多少个? ( )

A 250和1000

B 1000和250

C 1000和4000

D 4000和2000

5.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时期都出现的现象是()

A 同源染色体分离B着丝点分裂C细胞质不均等分裂D染色体复制

6.若用字母代表精子的染色体,有A、a,B、b,C、c各为同源染色体,则下列哪四个精子来源于同一个精原细胞 ( )

A.Abc、Abc、abc、ABc

B.aBc、AbC、ABC、ABc

C.AbC、aBc、AbC、aBc

D.ABc、AbC、AbC、ABC

7.指出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共有的选项 ( )

A.纺锤体形成

B.着丝点分裂

C.联会

D.DNA复制

反思与积累:

二 受 精 作 用

课型:新授 主备: 同备: 审批: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受精过程。

学习目标:

知识:1.举例说明受精作用。 2.配子中染色体的组合为什么是多种多样的?

能力:通过动手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提高动手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增强动手操作能力,认同物质的规律性,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学习重点:受精作用的过程。

学习难点:受精作用的过程。

我的课堂:

一.情境导入:

二.课前预学:

l .受精作用:

2.受精作用的染色体数日恢复的原因:

3.受精作用的过程:

(1)精子的 进入卵细胞, 留在外面;卵细胞的 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以阻止其他精子进入; 与 融合在一起,使彼此的

会融合在一起。

(2)结果: 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 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 ( ),另一半来自 ( )。

4.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和 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 的恒定,对于生物的 ,都是十分重要的。

三.合作探究:

1.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原因:

2.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的优点:

3.受精卵与未受精卵有什么主要区别?

四.我的疑问:

五.归纳总结:

六.自我检测:

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①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的一半来自精子

②果蝇的精原细胞含有4对染色体,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中含有2对染色体

③男性两侧输精管结扎后,睾丸仍能产生精子,第二性征不会改变

④在精子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中,细胞核全部在精子的头部,细胞质全部在精子的尾部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下列哪些生物的生殖方式所产生的子代具有两个亲本的遗传特性 ( )

A 酵母菌

B 曲霉 c 变形虫 D 团藻

3.对右左图的减数分裂某阶段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同源染色体移向两极一

B .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结束

C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

D .姐妹染色单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4.右右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中不可能反映的是( )

A .发生了基因突变

B .发生了染色体互换

C.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 D.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

5.右图为三个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

的是 ( )

A.甲可能是丙的子细胞

D.乙、雨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个体

C.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二个染色体组

D.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6.4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

A.4个二倍体精细胞 B.8个单倍体的精细胞

C.16个单倍体的精细胞D.4个单倍体的精细胞

7.下列关于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合子的过程 B.合子中染色体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

C.是有性生殖特有的现象 D.精子的细胞质全部进入到细胞内

8.正常情况下,受精作用不会导致( ) A.双亲遗传物质在受精卵内重组 B.受精卵内染色体数目是亲代体细胞的两倍

C.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产生 D.受精卵内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9.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共同特点是()

①染色体复制一次②着丝点分裂③纺锤体出现④同源染色体联会⑤形成极体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

10.青蛙的受精作用过程可分为下列步骤,其中体现受精实质的是()

A.精子与卵细胞的接触 B.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

C.卵细胞形成受精膜 D.精核与卵核融合

11.猴的下列各组细胞中,肯定都有Y染色体的是()A.受精卵和次级精母细胞 B.精子和雄猴的上皮细胞

C.受精卵和初级精母细胞 D.初级精母细胞和雄猴的肌肉细胞

1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有A与A′,D与D′两对同源染色体,则它所形成的配子中,含有A′D的配子有()A.1个 B.2个 C.0或2个 D.4个

13

E 下列过程的细胞分裂方式是:

成体殖细胞 A B C

过程称为;A、B过程是

D C B 。

幼体(3)该示意图的全过程,既直接体现了生物具有的特点,又反应了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的基础。

反思与积累: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精品学案-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教学设计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能力目标: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 尝试设计杂交实验的设计。 情感目标: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 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 3.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假说——演绎法。 [教学过程]:遗传,俯拾皆是的生物现象,其中的奥秘却隐藏至深。人类对它的探索之路,充满着艰难曲折,又那么精彩绝伦! 让我们从140多年前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循着科学家的足迹,探索遗传的奥秘。 融合遗传: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介于双亲之间的形状。讨论:按照上述观点,当红牡丹与白牡丹杂交后,子代的牡丹花会是什么颜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为什么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容易成功?(观察图1-1,1-2,1-3,总结选用豌豆的优点) 1. 豌豆传粉(且闭花传粉),结果是:自花传粉(自交),产生; 自交: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自花传粉,也叫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 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套袋(防止其它花粉的干扰)—授粉(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花的柱头上),获得真正的杂种; 父本:供应花粉的植株叫父本(♂)母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母本(♀)

北师大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册教案 1.1发现细胞 1.2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2.1.1质膜的结构与功能 2.1.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2.2.1叶绿体与线粒体 2.2.2其他细胞器 2.2.3细胞核 2.4细胞骨架与内膜系统 3.1水与无机盐 3.2糖类与脂质 3.3蛋白质 3.4核酸 3.5元素与生物大分子 4.1.1酶的化学本质及作用 4.1.2酶的特性 4.1.3环境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 4.2ATP 4.3.1细胞呼吸的类型 4.3.2细胞呼吸的过程 4.3.3影响细胞呼吸速率的因素 4.4.1光反应

4.4.2碳反应 4.4.3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5.1.1细胞周期 5.1.2细胞的分裂 5.2细胞的分化 5.3细胞的衰老与死亡

发现细胞 【教材分析】 该节课主要包括发现细胞的科学发现历程,细胞学说的建立及主要内容,最后介绍科技进步促进细胞生物学的发展,科学史的内容较多,相对比较枯燥,结合初中知识及插图,引导学生抓住显微镜技术的发展与细胞发现及细胞生物学学科发展的相关性。【教学目标】 了解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了解技术进步对细胞生物学发展的重要性;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认同科学探索是一个曲折渐进的过程,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教学重难点】 细胞学说及细胞生物学的发展 【教学过程】 学的活动2 学生结合初中知识,回答问题。 学的活动3 学生阅读教材P2-3,完成表格 的填空。

教学板书设计 发现细胞 1.细胞学说的建立及主要内容 2.细胞生物学的发展 【教学反思】 此节课的内容比较少,且重点在于科学史的介绍,内容相对简单,注重在介绍的同时,激发学生对细胞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摸索生物实验及生物探究的意识。

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教案

新课程高中生物必修1全套教案 第1章走近细胞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 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第4节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 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节细胞的增殖 第2节细胞的分化 第3节细胞的衰老与凋亡 第4节细胞的癌变 探索生物大分子的奥秘 一、教学目标: 【知识】:初步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 了解中国合成牛胰岛素事件。 【技能】;培养分析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了解中国是首个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有机物的国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初步了解分子生物学的成果,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 阅读访谈,学习科学家们实事求是、艰苦钻研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兴趣是本课的重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过程: (一)以概述《细胞与分子》模块作为引入。 师:比较初中阶段所学习的生物知识特点,大家拿到课本可能会想,初中的时候不是已经学过细胞了吗?为什么高中还要再学呢?初中的生物知识着重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大概情况,而且因为学生没有相关的化学知识和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很多知识在初中阶段是没有办法说明白的。就拿细胞结构来说吧,初中的时候,老师只能让学生知道动物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至于细胞为什么是有生命的,细胞是怎么样生活的,都没有办法说得清楚。只有在同学们在初三、高一学习了化学的基础知识后我们才可以对生命进一步的学习。学习科学就是这样,当你掌握的知识越多时候,反而觉得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就更多。 这个学期开设的《分子与细胞》模块,将为我们在化学分子的层面上,解释细胞的结构以及生命活动。解答在初中阶段没有办法解开的谜团,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二)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事件以及科学家访谈录 师:要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我们先来看一个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杰出成果。(展示出我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背景资料)。 学生阅读背景资料和阅读课文中的访谈录,以问题引导: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在生物学上有什么重大的意义?从访谈录中,你认为造就了这次成功的因素是什么?阅读完了这些资料,你觉得对于你学习高中生物,在方法上有什么启发呢? (三)简单介绍高中生物的教材、学习方法和意义 1.教材分为必修3个模块、选修3个模块。必修: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简述三者之间知识结构上的关系;必修: 1.高中新教材的特点:需要学生更多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增加了探究活动(什么是探究活动、探究活动的流程:发现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作出结论)、模 型制作等,这些都要求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 2.学习生物学的意义:生物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相关领域的成果,各个学科之间的边界已经模糊,而出现了多学科的交叉;学习生物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互动,更加 是能力培养和思维方式不断完善的过程。 第一章走进细胞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情感态度】: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教学重难点: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是重点;说出生命系统的层次是难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 四、课前准备:让学生收集关于冠装病毒相关的资料。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精品学案-教案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能力目标: 1.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 2.尝试设计杂交实验的设计。 情感目标: 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 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 3.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难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 假说——演绎法。 [教学过程]: 遗传,俯拾皆是的生物现象,其中的奥秘却隐藏至深。人类对它的探索之路,充满着艰难曲折,又那么精彩绝伦! 让我们从140多年前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循着科学家的足迹,探索遗传的奥秘。 融合遗传: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介于双亲之间的形状。 讨论: 按照上述观点,当红牡丹与白牡丹杂交后,子代的牡丹花会是什么颜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为什么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容易成功?(观察图1-1,1-2,1-3,总结选用豌豆的优点) 1. 豌豆传粉(且闭花传粉),结果是:自花传粉(自交),产生; 自交: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自花传粉,也叫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 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套袋(防止其它花粉的干扰)—授粉(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花的柱头上),获得真正的杂种; 父本:供应花粉的植株叫父本(♂) 母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母本(♀) 正交、反交:若甲作父本、乙做母本为正交,反之为反交。 2. 具有稳定遗传、的性状,如豌豆茎的高度有悬殊的差异,通过观察很容易区分,进行统计。 性状:是指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如:豌豆茎的高矮。 相对性状是指一种_____ _的____ __性状的____ _表现类型。如:_____________ 。 设问:豌豆有多对相对性状,孟德尔做杂交实验时是同时观察的吗?他先观察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并对此进行分析。

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知识点结构图梳理

高中生物必修2教案 《遗传与进化》 人类是怎样认识基因的存在的? 遗传因子的发现 基因在哪里? 基因是什么? 基因是怎样行使功能的? 基因的表达 基因在传递过程中怎样变化? 基因突变与其他变异 人类如何利用生物的基因? 生物进化历程中基因频率是如何变化的?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主线一:以基因的本质为重点的染色体、DNA 、基因、遗传信息、遗传密码、性状间关系的综合; 主线二:以分离规律为重点的核基因传递规律及其应用的综合; 主线三:以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自然选择为重点的进化变异规律及其应用的综合。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相对性状 一、孟德尔简介: 二、杂交实验(一) 1956----1864------1872 1.选材:豌豆 纯种 性状易区分且稳定 真实遗传 2.过程:人工异花传粉 一对相对性状的 正交

P(亲本)互交反交 F1纯合子、杂合子F2dd 1 分离比为3:1 3.解释: ①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区分大小写)②因子成对存在。 ③配子只含每对因子中的一个。④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4.验证 dd F1是否产生两种 比例为1:1的配子 5.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三、杂交实验(二) 1. yyrr 亲组合 1 重组合 2.自由组合定律: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四、孟德尔遗传定律史记: ①1866年发表②1900年再发现 ③1909基因型、表现型、等位基因 △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五、小结: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教学设计

第 2 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教材分析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是新课程标准高一生物第1章第2节的内容,在学习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认识到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但这个基本单位到底有些什么样的特点及共性却还是一个比较模糊的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细胞的性质有更深的了解。同时,也为日后学习细胞中的各种成分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是本册书中承上启下的关键内容。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⑴掌握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⑵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与联系 ⑶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2. 能力目标: 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 ⑴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⑵激起同学们探索微观世界的兴趣,培养合作交流、独立思考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及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敏锐视角。 三.教学重难点 ⑴教学重点: ①学习怎样使用高倍显微镜显微镜的使用贯穿于整个生物学习的过程中,本课是学生进入高中生物学习后第一次使用显微镜,所以要把基础打好。 ②分清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这是细胞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特殊体现。 ③细胞学说的内容。这是学好本册的基础。 ⑵教学难点: ①区分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异同。这是一个化抽象为具体的过程,需要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②充分理解什么是细胞学说。这是一个高度概括的内容,引导学生用“开拓、继承、修正、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一理论。 四.课时安排:2课时,1 课时完成观察细胞的实验,1 课时完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以及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学习。 五教具准备显微镜、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 结合课本上的问题探讨进行: 展示多种细胞图片(结合课本P7,添加学生感兴趣的一些图片) 讨论: (1)请说出上图各表示的是什么细胞?它们共同的结构有哪些?神经细胞、红细胞和白细胞、正在分裂的植物细胞、口腔上皮细胞、洋葱表皮细胞等。它们都含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植物细胞有细胞壁。 (2)你能从中举出一两个例子,说说造成细胞不同形态结构的原因吗?在生物体内所处的位置不同,功能也不同,这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 板书标题] 观察细胞 学生自学,回忆使用初中有关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教师示范,师生一起学习 1.有关显微镜的基础知识 ⑴目镜与物镜、低倍镜与高倍镜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教案

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减数分裂 设计理念: 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独霸课堂45分钟,学生只能充当“留声机”,新课程标准强调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学习过程不应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现成结论的过程,而应该亲自参与丰富的生动的思维活动并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过程。 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整合,积极探索设计一个可以让学生在其中自由探究和自主学习的环境,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理念,具体做法是通过设置一系列的问题情境,以问题为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并引导学生讨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并引导学生动手制作,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从而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观察,阅读,思考,分析,讨论,探究,动手,合作等,来开展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主体活动,根据自身反馈信息来形成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内容:生物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2)新课标(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减数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这一课是高中生物第二章第一节,这部分内容不仅是第二章的重点内容,也是整本书的重点内容之一,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细胞学知识,有丝分裂知识等知识基础上进行,通过学习,使学生全面认识细胞分裂的种类,实质和意义。并为后面学习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奠定了细胞学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内容在知识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观察减数分裂动画过程,通过创设一系列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能力。(通过学生模拟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行为变化,掌握减数分裂过程和概念,加深对事物自身变化规律性的认识,培养对立统一和发展变化的观点,并赞美生命的奇妙。具体视课时、进度而定。)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减数分裂的过程和概念。这是生殖细胞形成的基础,又是遗传和变异的细胞学基础。 (2)教学难点: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以及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其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它是学生理解减数分裂的关键。 学情与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有丝分裂,有性生殖等相关知识,这为本节课学习奠定了基础,高二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及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对于细胞中微观世界的物质变化缺乏感性认识,仍难以理解,较难抓住本质。大部分学生表现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学会”但“会学”的同学不多,主要原因是学生在逻辑推理和整体把握两个方面存在障碍,对问题探讨停留于表象认识,难于抓住事物的本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画有细胞轮廓的白纸板,红、蓝两色的橡皮泥)(视教学进度定) 教学过程:

【推荐】2020年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教学案汇总

【推荐】2020年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 册)教学案汇总 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我国粮食生产的现状及解决粮食问题的重要性 2.以转基因技术为例, 说出现代农业技术的重要性 3.概述科学思维的基本过程 [教材梳理] 一、粮食问题 1.二战后世界粮食生产状况 国别内容项目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人口占世界人口1/4 占世界人口3/4 粮食产量占世界的1/2 占世界的1/2 特点人均产粮多、消费少人均产粮少、消费多

2.我国粮食生产状况及产生原因 3.科学合理地应用现代农业生物技术 (1)作用 在彻底解决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疾病肆虐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2)转基因技术发展历史 诞生→1983年, 世界上第一个转基因植物培育成功 ↓ 发展→世界首例转基因产品——延熟保鲜番茄, 1993年在美国批准上市二、科学思维的过程[连线] [牛刀小试]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发达国家人口少、人均粮食多、消费少。(√) (2)我国虽然人口众多, 但地大物博, 粮食问题并不严峻。(×) (3)现代农业生物技术诞生的标志是延熟保鲜番茄的成功上市。(×)

(4)水稻耐寒、耐盐碱基因是我国获得的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 (5)脊索动物和脊椎动物可能起源于一个共同的祖先。(√) 2.选择正确答案 (1)粮食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我国在这方面面临的重要问题是( ) A.粮食生产过多 B.粮食供应与消耗不平衡 C.人口增长过快, 缺粮问题日益严重 D.开垦森林过少, 致使农田减少 解析:选C 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 而耕地仅占世界耕地的7%, 由于人口迅速增长, 使我国面临粮食短缺这一严重问题。 (2)下列关于推理研究的有关说法中, 错误的是( ) A.推理是根据现象提出合理的假设过程 B.通过推理所得结论必须是完全正确的 C.推理过程必须符合基本的逻辑关系 D.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可得出多种结论 解析:选B 推理是对观察到的现象所作出的解释, 即是一种合理的假设, 由推理所得到的结论既可能是正确的, 也可能是错误的, 这就需要通过实验加以验证。 [重难突破] 一、粮食问题

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教案

新课程高中生物必修1 全套教案 目录 第1章走近细胞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 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第4节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 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节细胞的增殖 第2节细胞的分化 第3节细胞的衰老与凋亡 第4节细胞的癌变

探索生物大分子的奥秘 一、教学目标: 【知识】:初步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 了解中国合成牛胰岛素事件。 【技能】;培养分析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了解中国是首个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有机物的国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初步了解分子生物学的成果,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 阅读访谈,学习科学家们实事求是、艰苦钻研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兴趣是本课的重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过程: (一)以概述《细胞与分子》模块作为引入。 师:比较初中阶段所学习的生物知识特点,大家拿到课本可能会想,初中的时候不是已经学过细胞了吗?为什么高中还要再学呢?初中的生物知识着重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大概情况,而且因为学生没有相关的化学知识和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很多知识在初中阶段是没有办法说明白的。就拿细胞结构来说吧,初中的时候,老师只能让学生知道动物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至于细胞为什么是有生命的,细胞是怎么样生活的,都没有办法说得清楚。只有在同学们在初三、高一学习了化学的基础知识后我们才可以对生命进一步的学习。学习科学就是这样,当你掌握的知识越多时候,反而觉得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就更多。 这个学期开设的《分子与细胞》模块,将为我们在化学分子的层面上,解释细胞的结构以及生命活动。解答在初中阶段没有办法解开的谜团,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二)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事件以及科学家访谈录 师:要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我们先来看一个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杰出成果。(展示出我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背景资料)。 学生阅读背景资料和阅读课文中的访谈录,以问题引导: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在生物学上有什么重大的意义?从访谈录中,你认为造就了这次成功的因素是什么?阅读完了这些资料,你觉得对于你学习高中生物,在方法上有什么启发呢? (三)简单介绍高中生物的教材、学习方法和意义 1.教材分为必修3个模块、选修3个模块。必修: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简述三者之间知识结构上的关系;必修: 1.高中新教材的特点:需要学生更多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增加了探究活动(什么是探究活动、探究活动的流程:发现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作出结论)、模 型制作等,这些都要求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 2.学习生物学的意义:生物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相关领域的成果,各个学科之间的边界已经模糊,而出现了多学科的交叉;学习生物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互动,更加 是能力培养和思维方式不断完善的过程。

(完整版)教学计划高中生物必修二

高一下学期教学计划 郭玉梅 2013/2/21 新学期伊始,我继续担任4、5、6、7四个班级生物教 学任务,根据半年来对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情况特点的了解,认真总结经验,努力在这学期使四个班的学生对生物学科进一步的了解,进而喜爱这个学科,学好这个学科,现拟定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利用网络资源、各类相关专业的书报杂志了解现代生

物科学的动向,搜集一些新的生物学成果介绍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开拓自己的教学视野和思维。在教学中,同时也鼓励学生收集身边有关生物的问题,在课堂上开辟一片互相交流、互相讨论关注问题的天地。通过这样的资料互动形式把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体现生物学科的社会性一面。 二、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反思,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三、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 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 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

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彻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 改进工作。 五、本学期共二十一周,经组内讨论现对教材内容教学进度做如下安排; 第1、2周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3、4周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5周复习检测、 第6、7周基因的本质 第8、9周基因的表达 第10周基因的本质、表达复习、期中复习备考 第11、第14、第17、第20、 13周 15、16 周 18、19周 21周 12 、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复习检测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期末复习备考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全册〗精品教案汇总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 北师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12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包含本课对应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您解决问题,这是我们的宗旨,欢迎您下载使用! (共18套)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全册)精品 教案汇总 第1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一、教材分析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是人教版必修2《遗传和进化》的第1章第1内容,由“一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四部分内容构成。本节的教学内容是以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的实验过程为主线,突出科学史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教材中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达到阐明分离定律,最终能够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的教学目标。教材用科学方法教育统领了教学全过程,学生在分析实验的过程中,体验“假说—演绎法”这一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体验孟德尔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设计思想 本设计采用科学建模思想,引导学生通过对孟德尔科学实验过程的分析,观察科学事实;建构科学概念;分析科学原理;认识科学理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追随孟德尔的足迹,充分了解和把握事实,然后能够使用概念来解释和分析科学事实中蕴含的本质过程。 学生在解释科学事实的过程中,就会在他们的大脑中初步建立模型试图分析现象本质,因此我们应该带领学生去修正他们的模型,并最终达到最优模型的建立。 建模教学有如下3个过程非常关键:①学习迁移理论强调:学生已有知识结构的清晰性、稳定性、概括性和包容性始终是影响新的学习的关键因素,因此首先要把学生的这四个起点行为进行回忆、强化和巩固。②思维过程是学生建模的关键环节:分析问题,设计模型进行建模是教学中最关键的环节,教师在建模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习的引导者和支持者,使学生充分体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而不仅仅是答案的问题,答案不是目标,思维过程才是建模学习的中心。③学生建立了模型后,通过验证模型的通用性,可以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反思性学习,使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从知识层面更进一步提升到元认知的思维水平。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分离定律的现象和实质;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假说—演绎法。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能力目标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情感目标 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高一人教版生物必修二教案

高一人教版生物必修二教案 所谓教案的艺术性就是构思巧妙,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得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的体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高一人教版生物必修二教案,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高一人教版生物必修二教案1 一、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的学生,经过两年的生物学学习,学生已经储备了很多生物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本节课主要讲述酶在生物新陈代谢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生理特性,教材对酶的本质和特性作了重点介绍。本章本节课内容是高二生物教材的重难点内容。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现象皆与酶的活动有关。在本章节中通过探索验证酶的特性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精神。 首先,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对酶的发展历程、特性、作用等都已经知道并理解。这些都与接下来的酶的特性紧密相关。也一定程度上反馈了上节课的上课质量和学生的掌握情况。并且为接下来的教学作为指导。其次,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比如说加酶洗衣粉,学生都可能接触过,那么他们就会有很多问题出现了:加酶洗衣粉添加了什么类型的酶呢?酶在洗衣粉里是怎样工作的?在使用加酶洗衣粉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等等的问题。这样,一方面学生会形成无意注意,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欲望,学习效果也大大提高。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从这方面下手,收集资料,增大信息量,活跃课堂气氛。再者,酶的生产应用的引入,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觉得生物对他们来说,不是只是抽象的某某技术,某某发现,某某科学家等等,而是贴近日常生活的,很常见的东西,他们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我掌握了这个,那我是不是就相当于令人羡慕的科学家了呢?”这样,也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也为以后的择业多一个选择。 二、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在这节课中,我打算先回顾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酶的本质,作用。然后问大家一个问题:“生活中你遇到酶了吗?”其次,给大家展示几张酶的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看大家反应,并尝试总结。再者,就用几个案例来一一说明酶具有哪些特性。

【精品教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教案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学习目标 ⑴知识方面 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⑶能力方面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1.学习重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2.学习难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假说—演绎法。 三、学习方法 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 四、学习课时 2 五、学习过程

【一展身手】 1.两只杂合黑豚鼠交配,后代出现白豚鼠的原因最可能是什么?若杂合黑豚鼠一胎生出4只豚鼠,则出现3黑1白的可能性为 A.减数分裂时,基因重组;100% B.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的分离;27/256 C.受精作用时,基因重组;3∶1 D.基因突变;3∶1 2.已知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子一代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若再将F1黑斑蛇之间交配,F2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 B.蛇的黄斑为显性性状 C.F1黑斑蛇的基因型与亲代黑斑蛇的不同 D.F2中黑斑蛇的基因型与F1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 3.将具有1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逐代自交3次,在F3代中纯合体比例为 A.1/8 B.7/8 C.7/16 D.9/16 4.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有一个正常男孩和一个患某种遗传病的女孩。如果该男孩与一个母亲为该病患者的正常女子结婚,生了一个正常的儿子,问这个儿子携带致病基因的几率A.11/18 B.5/9 C.4/9 D.3/5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DNA的复制教学设计

DNA的复制》教学设计 一、总体设计指导思想 科学的本质是探究,学习科学的中心环节也是探究。因此,通过探究活动调动学生课堂主动参与是我设计本节课的基本指导思想。本节课突出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将科学研究的过程(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试验验证——得出结论)作为本节课的教学主线,以求向学生介绍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并让学生亲身参与探究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科学工作的能力和方法。 二、教材分析 1、内容地位 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高级中学课本生物全一册必修本第五章第一节。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是遗传学的基本理论。“DNA的复制”一课时,在联系DNA 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DNA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具体内容有:复制的概念、时间、场所、条件、过程、特点、意义。学好这一课时,对于学生深刻认识遗传的本质是非常重要的。 2、前后联系 DNA的复制与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以及基因突变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3、重点难点 DNA复制过程完成了遗传信息的传递功能;对DNA复制过程的研究,蕴含着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教育;DNA复制的过程具有微观、动态、连续、抽象的特点。因此,DNA复制的过程既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有了DNA双螺旋结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本课时将要从分子水平来探讨生命的本质,属于肉眼看不到的抽象知识。高中学生的认知体系基本形成,认知结构迅速发展,认知能力不断完善。他们能够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特别是抽象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造思维有了较大的发展。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认知活动的自觉性,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也有了相应的发展。 由于本课时内容具有较深的抽象性,学生们会感到困难,因此在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以外,还通过启发式教学,设置大量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培养他们分析、归纳、概括能力。

高中生物必修二减数分裂教案

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 海丰县实验中学张丽超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阐明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的形成过程及染色体行为变化的规律。 能力目标: 1、通过精子的形成过程,训练学生的识图、语言表达的能力 提高对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探究能力。 2、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 为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树立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2、提高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减数分裂的概念。 精子的形成过程。 2、教学难点 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变化。 三、教学课时 本节课为三课时的内容,本节要讲授的为第一课时。

四、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讲授的内容是两个部分的整合,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行为的理解与掌握。设计思路如下:动物全家福图片→马和驴后代骡的悲剧→导入→减数分裂→定义→以精子的形成为例讲述减数分裂过程(1、精子的产生部位。2、精子形成过程(PPT 演示,学生总结))→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模型的构建。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导入 请大家欣赏几幅图片,小 鸡一家、企鹅一家、犳一家, 他们每一家都幸福快乐的生 活在一起,子孙满堂,但不是 每个家庭都能这样幸福快乐, “马先生”和“驴小姐”的后 代骡子则是一个悲剧,不能产 生后代,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 习的内容——减数分裂 看图片,根 据所了解的知识 回答为什么驴不 能产生后代? 引起学生兴 趣,引出本节课 话题 一、减数分裂 定义【问】减数分裂的含义是什 么? ◆对象:进行有性生殖的生 物 ◆时期:从原始的生殖细胞 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的 过程中。 ◆特点:在整个减数分裂过 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 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的 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 细胞的减少一半 学生总结、 回答、并且在书 上画出重点。 对减数分裂 进行大体的讲 解,使学生有所 了解。

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学案教案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能力目标: 1.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 2.尝试设计杂交实验的设计。 情感目标: 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 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 3.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难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 假说——演绎法。 [教学过程]: 遗传,俯拾皆是的生物现象,其中的奥秘却隐藏至深。人类对它的探索之路,充满着艰难曲折,又那么精彩绝伦! 让我们从140多年前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循着科学家的足迹,探索遗传的奥秘。 融合遗传: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介于双亲之间的形状。 讨论: 按照上述观点,当红牡丹与白牡丹杂交后,子代的牡丹花会是什么颜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为什么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容易成功(观察图1-1,1-2,1-3,总结选用豌豆的优点) 1. 豌豆传粉(且闭花传粉),结果是:自花传粉(自交),产生; 自交: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自花传粉,也叫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 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套袋(防止其它花粉的干扰)—授粉(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花的柱头上),获得真正的杂种; 父本:供应花粉的植株叫父本(♂) 母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母本(♀) 正交、反交:若甲作父本、乙做母本为正交,反之为反交。 2. 具有稳定遗传、的性状,如豌豆茎的高度有悬殊的差异,通过观察很容易区分,进行统计。 性状:是指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如:豌豆茎的高矮。 相对性状是指一种_____ _的____ __性状的____ _表现类型。如:_____________ 。 设问:豌豆有多对相对性状,孟德尔做杂交实验时是同时观察的吗他先观察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并对此进行分析。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观察图1-4)

高一人教版必修一生物全册教案

高一人教版必修一生物全册教案 第二章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设疑:比较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的含量,通过比较,你能发现什么问题? 0.921.09 还原糖脂肪蛋白质 预测实测原因预测实测原因预测实测原因 苹果汁 梨汁 马铃薯匀浆 花生 种子 花生种子匀浆 豆浆 鲜肝提取液 交流实验结果:每一组实验选取一个人介绍实验情况,然后分析实验成败的得失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课堂实录)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那么,细胞中的各种有机物又是怎么样的,有什么特点?在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蛋白质。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这一部分,着重分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 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拓展训练。 九、板书设计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大量元素:C、H、O、N、P、S等 微量元素:Fe、Mn、Zn、B、Cu、M等 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C 二、 三、检测生物组织中的常见有机物 十、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

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教材中本实验安排为验证性实验,可与讲课同步进行。 本实验难度并不大,但由于内容较多,实验时间较长,因此,必须作周密安排,才能按时完成。实验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增设教师演示实验。上课之前,教师应该准备好做演示实验所需的实验材料、用具、仪器和试剂等。同时,逐项完成可溶性糖、脂肪、蛋白质三类有机物的鉴定实验。在实验课上,将三个实验的正确结果分别展示在讲台上,并作扼要的介绍,以便使学生将自己的实验结果与教师的演示实验作比较。 2.实验中学生应分工合作。在“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当每组2个学生中的1个制备生物组织样液时,另一个学生可以用酒精灯将水煮开,以便缩短实验的等待时间。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1个学生制作临时装片时,另一个学生则可以调试显微镜。另外,在完成前2个实验时,1个学生洗刷试管、清洗玻片和显微镜,另一个学生则可以进行后1个实验的操作。 3.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实验,在加热试管中的溶液时,应该用试管夹夹住试管上部,放入盛开水的大烧杯中加热,注意试管底部不要接触烧杯底部,同时试管口不要朝向实验者,以免试管内溶液沸腾时冲出试管,造成烫伤。如果试管内溶液过于沸腾,可以用手上提夹住试管的试管夹。

生物必修2全册教案-全册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 课时安排讲课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程序 导言 前面学习了遗传物质DNA及其基本单位--基因,知道它的复制使前后代保持连续性,它的表达使亲代和子代相似。那么,基因在传种接代过程中有没有一定的传递规律呢? 一、基因的分离定律 [二]教学目标达成过程 (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2-4 教师列出如下提纲:(投影显示) 1.了解孟德尔简历 2.孟德尔的试验研究方法是什么?选用什么材料?纯系亲本的杂交技术怎样进行? 在学生阅读、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点拨: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动力。孟德尔的研究成果就是最好的例证; (2)孟德尔用避免外来花粉干扰的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豌豆纯合植株进行杂交试验,这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 设疑:什么是杂交法? 教师出示人工异花传粉挂图,并与学生一起回忆:减数分裂、受精作用、胚珠发育成种子,直到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从而理解杂交试验法。 教师最后强调:孟德尔在试验中发现豌豆一些品种之间具有易于区分的、稳定的性状,如茎的高与矮、种子形状的圆粒与皱粒。从而引出相对性状的概念。 学生阅读教材并讨论,最后归纳理解相对性状要从三点出发: (1)同种生物; (2)同一性状; (3)不同表现类型。 教师出示:豌豆相对性状的挂图。 学生观察后得出:不同品种的豌豆同时具有多对相对性状。 提问:在人体上存在哪些相对性状? (答:有耳垂和无耳垂,单眼皮和双眼皮,蓝眼和褐眼……) 再提问:孟德尔开始是否对图示中所有相对性状同时分析呢? 学生回答:否。(这是孟德尔成功的又一重要原因)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细胞增殖教学设计

6.1 细胞增殖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细胞增殖是必修一的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细胞周期的认识和图像的识别。主要弄明白细胞为什么要增殖?细胞怎样增殖?细胞增殖的意义为何?是学习减数分裂和遗传的基本规律的基础,一定要让学生弄明白。 二、学生分析: 高一的学生由于在初中基本上不学习生物学,对生物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不甚了解,而且缺乏一定的空间感,故对本节内容的学习比较困难。因此要借助一些模型来帮助理解。 三、教学目标: 1、识记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和特点,加深理解细胞分裂过程是一个变化的动态过 程。 2、通过绘图和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生物体生长规律,培养学生严谨、仔细的学习态度。 四、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 难点: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变化。 五、教学思路: 这节内容是本册书的难点和重点,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利用多媒体教学,将抽象内容直观化,静态图像动态化,在学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及时将需学生记忆的内容进行强调,并利用少而精的习题进行巩固,在讲分裂过程之前,一定要让学生明确

几个重要概念,如:染色体、染色单体和着丝点,在强调分裂过程各时期的特征时,要结合这一时期的图像和动态的变化过程,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两种分裂过程的区别应在学生掌握某一过程的基础上,通过自学,找出动、植物有丝分裂的异同。 六、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小结:(顺口溜)各时期的主要特点: 间期:DNA复制数加倍,染色体复制数不变,单体形成在里面。前期:前期显三体,膜仁消失去。 中期:三体形成最明显,着丝点排在赤道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