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公共艺术的生态主义追求(修改)

现代城市公共艺术的生态主义追求(修改)
现代城市公共艺术的生态主义追求(修改)

现代城市公共艺术的生态主义追求

刘精科贾晓晨

内容提要: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努力将城市生活与周围环境以及现代人的情感沟通起来,在重视艺术景观与自然环境的融合,重建现代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摆脱传统的审美距离说,促进艺术与生活的进一步融合;关注现代人的情感需要,营造良好精神家园;继承与发掘传统生态观念,提高城市生活文化内涵等方面体现出鲜明的生态主义特征。

关键词:公共艺术生态主义生态智慧

On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 of Modern Urban Public Art

Liu Jing-ke Jia Xiao-chen

Abstrac t: The modern urban public art tries to link up the modern urban life, environment and the spirit of the men who live in modern times. The modern urban public art values the integration of the art scene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restores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dern human and the nature. The modern urban public art releases human from the theory of aesthesis distance, prompt the further integration of the art and life. The modern urban public art pays attention to the emotional need, constructs the good spiritual homeland. The modern urban public art inherits and explores the ecological concept, enhances the cultural content of urban life and so on. All that embody distinct ecological feature.

Key words: Public Arts; Ecologism; Ecological Wisdom

作者简介:刘精科(1979—),男,湖北枣阳人,襄樊学院美术学院助教。

自1886年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提出了“生态学”这一术语以来,环境污染及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引起现代人的关注,人们的生态意识不断觉醒,生态学思想也开始从生物学科广泛渗透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摆脱生态危机改善生存环境已经成为包括公共艺术设计师在内的所有知识分子的共同追求。

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将现代城市生活及其周围的自然物态环境与现代人的心灵情感沟通起来,使人们获得一种融入自然、激发情感的观赏方式和体验过程。当前公共艺术已经成为提供公众休闲、情感交流、展示个性的形态与方式,借以缓解现代城市发展对现代人类生活和生存造成的压抑和排斥,体现出对生态主义的一种追求。

一、重视艺术景观与自然环境的融合,重建现代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生态危机实际上就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危机。在前现代社会,人依附于自然,自然甚至被看作是人类的母亲。在这种观念的指引下,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和谐与共的关系。然而,到了现代工业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知识的丰富,人对自然的干预和改造大大增强,自然成为人类征服和奴役的对象。伴随着自然地位的丧失,人类面临一系列环境问题甚至是生存危机。

如何重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是艺术家们苦苦思索的重要问题。在这一方面,城市公共艺术已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公共艺术作为环境创作形态的必要形式,以其独有的艺术特质和文化包容,不断消除现代社会发展给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解决环境生态问题,创造人类和社会环境的生态和谐,已经成为当下公共艺术的社会功能和审美的价值取向。面对

环境问题和人类的生存危机,艺术家们提出了“设计结合自然”的观点,要求公共艺术作品摆脱传统的“挑战”或“支配”自然的意识,顺应自然规律,重建艺术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公共艺术创作要全面了解土地、生态环境、外部空间等环境系统,顺应植被、泥土、岩石、水体,甚至阳光和风等因素,把所有资源加以整合利用,消弭人、环境、公共艺术的隔漠,使公众能真正融入艺术作品及整个景观系统之中。襄樊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人文环境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辉,城区依山傍水,被鹿门山、岘山、羊祜山、琵琶山等群山拥抱,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在进行城市公共艺术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就必须充分利用城市周围这些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城市公共艺术景观与周围环境的统一与协调,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

同时,公共艺术要尽可能减少包括能源、土地、水、生物资源的使用,提高使用效率,生态公共艺术应从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出发点,从根本上降低对资源和能量的消耗。现在很多艺术作品和城市景观,利用废弃的土地、原有材料,包括植被、土壤、砖石等服务于新的功能,大大节约资源减少对能源的耗费。这种方式既可减少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侵害,又借助艺术的构思、整理和组合,把生产生活废弃物改造成城市公园或景观。当前,襄樊应该高度重视对市区汉江段的保护性开发,在满足防洪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把汉江两岸建设成为以生态绿化、休闲娱乐、艺术体验等为特征的现代城市近水休闲观光带,使城市景观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完美结合。

二、摆脱传统的审美距离说,促进艺术与生活的进一步融合

艺术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人们思考的重要问题。“回顾世界美学的发展,可以明显地看到,随着哲学的发展,美学是在一步步地由形而上学的玄虚的探讨走向生活世界的追寻。”[1]现代主义艺术往往以反叛的姿态对生活采取一种漠然乃至拒斥的态度,强调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距离感,而以杜尚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艺术家摆脱了传统艺术形式的审美要求,拉近了艺术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使看似高不可攀的艺术成为一种最朴素的形式。阿波利奈尔曾写道:“调解艺术和民众的这个任务,也许要留给像马塞尔·杜尚这样摆脱了审美顾虑,这样看重力量的一位艺术家。”[2](P59)杜尚的出现使人们开始重新思考艺术问题,传统的艺术观念逐步解体。而生态学者格里芬说,“后现代思想是彻底的生态学的”,“它为生态运动所倡导的持久的见解提供了哲学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根源”。[3](P9)

消解宏大叙事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杰姆逊讲:“我们可以用两个重要特点来界说后现代主义。第一,现代主义原型政治使命感以革命姿态消解。第二,所有极端现代主义所推崇的东西(如深度、焦虑、恐惧、永恒的感情)都消失殆尽。”[4](P203)后现代艺术家不断破坏着诸如价值、秩序、意义、同一性、线性关系等传统的基本原则,消解了传统艺术对于宏大叙事的迷恋和高高在上的姿态,使艺术从庄严的美术馆、展览馆走出来,逐步融入到市民的现实生活中。1979年10月出现在北京机场的壁画《泼水节——生命的赞歌》之所以引起当时人们的激烈争论,不仅仅是在于画面中出现三位裸体沐浴的傣族少女,更主要是因为这组壁画摆脱了传统意义上的那种要求艺术必须承担某种政治的、历史的、革命的、阶级的重大责任以及对于揭示历史规律、传承民族文化、宣传英雄形象的追求,开始把艺术与民众的日常生活图景很好地结合起来了。

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将艺术作品与人民群众的公共生活结合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不仅摆脱了传统艺术的神圣感,而且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富有文化内涵的生活环境,引导普通民众亲近艺术,甚至参与到艺术的创作过程,赋予人们平等的欣赏、评判和交流的权利。襄樊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有着近三千年建城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汇合地。早在三国时期,就已经成为荆楚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襄樊在历史上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宋元襄阳之战,岳飞光复襄阳,李自成襄阳称王,王聪儿起义等史实都发生这片土地上。襄樊地灵人杰,孕育出的历史杰出人物群星灿烂:春秋战国时期的伍子胥、宋玉,

汉光武帝刘秀,“建安七子”的王粲,三国时期庞德公、诸葛亮和“凤雏”庞统等。唐代出现了杜审言、杜甫、孟浩然、张继、皮日休等一批有广泛影响的襄阳籍诗人,宋代大书画家米芾父子在这里进行书画创作活动。因此,襄樊城市公共艺术要注重对三国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塑造襄樊城市形象,提升襄樊城市品质,增强市民对于城市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进而“在为公众提供方便、舒适和美感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审美观念,和行为方式,使特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意韵艺术地融入到百姓的生活环境之中。三国文化精华向公共艺术的转化,要充分传达人本观念,注重社会认同度,通过文化精神和美学品质最大限度地实现对人性、人情的关切。”[5]

三.关注现代人的情感需要,营造良好精神家园

对于身处现代社会之中的人们来说,近年来对现代人生活的最大威胁莫过于环境恶化。伴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凸显,人们敏锐感觉到情感和精神问题也日益严重。在20世纪70年代初,比利时生态学家迪维诺也提出了“精神污染”的概念,他针对现代社会中科技文明和物欲文化对人的心灵的压制和侵扰以及商品经济对人类情感的腐蚀,指出“在现代社会中,精神污染成了越来越严重的问题”。[6](P333)黑格尔也曾经分析指出:“时代的艰苦使人对于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琐屑兴趣予以太大的重视,现实上很多的利益和为了这些利益所作的斗争,曾经大大占据了精神一切的能力和力量以及外在的手段,因而使得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多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以致较多优秀的人才都为这种环境所束缚,并且部分地被牺牲在里面。因为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现实,所以它不能转向内心,回复到自身。”

[7](P309)而艺术作为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超越性存在,通过对人的心理和精神情绪进行调节,为弥合人类生存困境抵御人类的精神危机提供了积极的可能。

公共艺术能够广泛融入到民众生活之中,营造平等民主、健康向上,团结友好的城市生活氛围。正如翁剑青在《公共艺术的观念与取向》中所说的:“借助公共艺术的导入与推广,在改善、美化人居环境品质的同时,可以通过广大居民对公共艺术过程的公共参与和民主决策,充分唤起人们对社区理念和公共文化福利事业的认同,进而促进社区凝聚力和创造基层社区自主、自律、自强、自乐的发展道路。”同时,公共艺术又通过塑造艺术景观创造审美价值,为人们提供视觉和心理上的美感和愉悦。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更加注重作品的审美情趣,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这就要求公共艺术家必须充分认识、理解和尊重城市公共艺术的空间环境,与人的观赏角度适应,要充分体现对人生理、心理的关怀,体现出公共艺术与人心灵情感的沟通和对生命的关照和超越。生态公共艺术应与城市的整个环境、历史、文脉对话,给市民提供一个彰显公共意志、维系都市情感、融汇多元文化、营造和谐氛围的精神空间。在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很多城市的街区等遭到遗弃甚至破坏。襄樊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古代交通要地,有很多古老街巷、会馆等历史遗迹,要高度重视对中山前、后街、陈老巷、瓷器街、友谊街等街区和山陕会馆、黄州会馆、抚州会馆等会馆的保护,使之成为市民文化生活和情感记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域性是城市公共艺术非常重要的特征。公共艺术只有在对当地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深入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和接受,从而提升人的审美意识。“使人能区别地方与地方的差异,能唤起对一个地方的记忆,这个地方可以是生动的,独特的,至少是有特别之外,有自己特点的。”[8](P93)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可以调动人们所有的感知,对人们的记忆、价值观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公共艺术通过彰显地域文化特征,强化人们的心灵归属感。武汉市汉口江汉路步行街上的一组怀旧雕塑,特别是“乘凉”、“热干面”、“卖水”和“配眼镜”四组青铜雕塑,真实再现了老武汉人当时的生活场景,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襄樊具有丰富鲜明的楚俗文化,有的内容甚至引起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不仅要发掘和整理,更应该通过公共艺术这些载体具体展示出来,不仅是对这些民俗文化的保护,而且赋予了作品深刻的文化韵味和鲜明的民俗特征,激发起强烈的情感体验,使人们

获得精神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继承与发掘传统生态观念,提高城市生活文化内涵

生态学思想在国内引起广泛的关注,并且成为当今学术研究领域中热点问题,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话语和生态智慧大有关联。美国学者卡普拉认为,老庄的阴阳学说就是“一种广义上的生态观”[9](P24)。正视我国古代文化的价值,深入发掘并重新整理民族传统的文化思想,对于生态美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叶维廉从跨文化的角度,分析指出中国文化尤其道家思想是对“具体、整体宇宙现象和全面生命未受概念左右的世界的肯定”,是“把抽象思维加诸我们身上的种种偏、减、缩、限的感知、表现方式离异,来重新拥抱具体的世界”。[10](P19)

以老庄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往往把艺术创造与人生追求联系起来,这与当代公共艺术的发展有很多共通之处,给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启示。“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将之融会在公共艺术的创作之中,必将对提升公共艺术的创作水准有所助益”。[11]公共艺术通过借助艺术性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传达公共生活中的各种人生观念、生活态度及审美需求等,不断影响和塑造着社会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在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影响下,公共艺术设计不再把环境作为一个与人分裂或者对立的客体来看待,而是在“天人合一”的基点上探求艺术的世界,营造出气韵生动浑然天成的意境,从而使公众从中获得美的体悟。公共艺术利用有限的空间,“巧于因借”,把大自然的风、光、日、月等融入景观中,做到“风花雪月,招之即来,听人驱使,作出境界”,让观赏者在有限的时空内体会到无限的时空变幻,从而“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使人感到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襄樊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数量众多的传统建筑、民俗文化和历史遗迹,要在对这些历史文化进行发掘和保护的基础上,探索和继承其中蕴含的生态智慧,推动城市公共艺术建设,提高城市文化内涵。

吸收古建筑的典型特征又融合传统图案纹样的公共艺术,不但有助于发挥公共艺术的实用功能,而且突出了城市文化的厚重感,增强了艺术作品的感染力。苏州市的部分道路护栏就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回”字形纹样,单体纹样由“点”形成“面”铺展开来,具有鲜明的装饰性和明确的功能性。同时在苏州“回”字纹寓意吉利深长,苏州民间称之为“富贵不断头”。这样,“回”字纹被运用在苏州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中,无论是形式上还是文化内涵都体现出强烈的文化特色。并且与人们的情感产生共鸣,对人们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激发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城市公共艺术不断解读和挖掘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中国元素,使人在与自然的契合上去寻找艺术表现的天地,以期获得气韵生动的意境,使公众从中获得美的真谛。

结语

当前日益恶化的环境危机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思考。解决环境问题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正在成为人们的共识。在这一过程中,艺术及艺术的生活方式成为人们寻求解救之路的重要选择,特别是当前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努力推动艺术作品与自然及现实生活地融合,深入关注现代人的情感需要和精神满足,不断发掘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表现出明显的生态主义追求。

注释:

[1]张玉能.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美学的本根[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3-37.

[2] [法]阿波利奈尔.阿波利奈尔论艺术[M].李玉民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3][美]格里芬.后现代精神[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4]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C]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5]黄有柱.三国文化与襄樊市公共艺术资源的开发价值研究[J].装饰,2006,(11):44-45.

[6] [比] P.迪维诺.生态学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7]叶朗.胸中之竹〃走向现代之中国美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

[8] [法]凯文〃林奇.城市形态[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9] [美]弗里乔夫〃卡普拉.转折点——科学、社会和正在兴起的文化[M]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10]叶维廉.道家美学与西方文化[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1]张海军.心物相化无为而为——当代公共艺术创作中的老庄思想新解[J].雕塑,2006,(4):50-51.

浅析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浅析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发表时间:2019-05-09T09:31:18.057Z 来源:《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9月上作者:成梅梅[导读] 城市景观艺术是具备欣赏价值的景观和富有较强表现力、代表城市面貌的景物或城市环境的艺术设计。城市景观艺术是景观学科在专业化、系统化的开展下,因为(广西艺术学院,广西省南宁市 530000)摘要:城市景观艺术是具备欣赏价值的景观和富有较强表现力、代表城市面貌的景物或城市环境的艺术设计。城市景观艺术是景观学科在 专业化、系统化的开展下,因为设计的多样、细化而衍生的分支学科,目前已有的教学课程、实践工程,但有关景观艺术的系统而深化的研究还不足。文章探讨了城市景观研究的意义。关键词: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研究 引言 人类生活的空间环境是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有着千丝万缕联络的社会生活场景。城市是人类聚居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模式,是物质世界和精神要素的综合反映体。城市景观的艺术化处理的方式即城市景观艺术设计,它是改善人类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生活品质,创造理想生活的一种有效手段。能够这样认为:城市景观艺术设计是一种旨在改变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设计和引导社会和人的行为模式,创造适宜人类生存的艺术化的环境的设计创造活动。城市景观艺术设计所触及的物质领域主要指经过人类发明或革新而构成的城市建筑实体之外的公共空间部分。同时,城市景观艺术设计也是时间与空间艺术的综合表现体,其对象触及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的各个领域,具备多领域交叉、渗透的特点。 1、对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的理解 广义的城市景观是一个城市或某一个空间的综合特征,包括景观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结构特征、功能特征、文化特征、人的视觉感受及物质生活空间,以及人在“景”中实现“观”的感知的过程和结果。狭义的城市景观指城市中具有观赏价值的景观和富有较强表现力,代表城市风貌的景物或者城市环境的景观艺术设计,强调人们视觉能感受到得城市空间的美学特征。城市设计中的城市景观艺术设计是狭义的理解,艺术设计中的景观概念是从视觉艺术以及风景园林学科中“风景”、“景观”的概念发展而来,指具有审美意义的城市环境及含有审美的视觉体验,与地理学、生态学中的“景观”概念不同。地理学中“景观”是地形的同义语,用来描述地壳的地质、地理和地貌特征,地理学主要是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他们在空间的分布于时间上的眼花。景观生态学是用系统论和控制论的观点,把景观作为生态系统的载体,通过土地利用和管理活动,对大地的属性作为目标和变量进行研究的科学,其目的是创造合理的景观生态格局,保护合乎生态原则的环境空间。 2、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的含义与内容 2.1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的含义 城市景观是具备一定人口规模的聚落的自然景观要素与人文景观要素的总和。它是由城市范围内的自然系统与人工的建(构)筑物、道路及其构成的空间景象,是物质空间与社会文化互动,以及多种复杂因素互动所显现出得表象,它具有丰富的内涵。 城市景观艺术设计就是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合理地建设景观空间结构,使廊道、嵌块体育基质等景观要素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合理,使信息流、物质流与能量流畅通,使景观不仅符合生态学原理,而且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而适于人类聚居。 2.2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的内容 城市景观是经济实体、社会实体和自然实体的统一,他兼有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态系统的属性,因此,城市景观艺术设计除了收集和调查城市景观的基础资料,对城市进行景观生态分析与评价的基础工作外,其建设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景观敏感去的保护建设、生态绿地空间建设和城市外貌与建筑景观建设。 3、现代城市景观艺术设计 (1)城市中心设计,现代城市中心往往与商业中心联系在一起,同时也是一些重要建筑物的集聚地,所以城市中心景观设计从某种角度来讲,是反映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准,由于该区域地理位置的经济价值原因,它的环境空间尺度一般都不会太大,再加上该区的人口密度,是超越常规的,这就给景观设计增添了许多问题。 (2)林荫道设计,林荫道在传统城市规划中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具有吸尘,隔音,净化空气质量,遮阳,抗风等作用,而且林荫道自身的形态空问也是一条美丽的风景线。它两边对应的植物所形成的强烈的透视效果具有戏剧性特色。 (3)城市开放空间设计,我们指的城市开放空间主要是大型开放空间,例如:公园,广场等,它是当地政府作为社会福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类公共开放空间最好是放在城市的中心地带,并用交通网络与各个区域尤其是居民区联系起来。 (4)社区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它指社区内各建筑之间的公共空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城市居民接触最多的户外环境,也是我们景观设计的重要区域。对于这样的区域,我们的设计不仅需要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还需要满足审美、经济等要求。 4、城市景观艺术设计与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和园林设计的关系 城市景观艺术设计是继城市设计之后又一个学科交叉的专业设计领域。作为中多学科共同研究创造的人类城市文明,只有通过人类的感知和认同才能获得存在的意义。有关研究表明,在人们的感知活动中,85%的信息来源于视觉的感知活动。城市景观艺术设计从视觉规律下手,探寻城市景观形象的设计方法,意在对城市景观空间形象进行艺术整合,以确立一定的秩序,建立良好的空间视觉环境,反映城市的地域精神、文化内涵和美学取向;同时重视环境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的影响,把握思维的运动视觉规律,创造舒适宜人的场所。 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研究范围与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及园林设计有着许多交叉的领域和融合的方面,它包涵了城市中一切可见的空间、景物、形象和事物……作为一种综合空间艺术,与上述学科专业相比,其设计要素更为多样,设计手段更加具有整合性,许多独立于城市空间、建筑、园林等传统设计要素外的附属物,如户外广告媒体形态、城市设施、公共艺术等、也均属其列。 5、研究的意义

低碳理念下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低碳理念下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摘要:对城市景观进行设计不但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的形象,还能够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城市景观质量的好坏,跟城市的景观设计有着密切的关联,而为了有效实现城市景观跟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中运用低碳理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低碳理念;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1 公共空间景观的概述 城市公共空间一般是指城市内的建筑物之间以及公众能够到达的任意外部环境的空间形式总和,从过去的街道、集市以及码头到后来的社区、公园以及各种购物中心步行街等,城市中较为开放的空间都属于城市的公共空间的范畴。 2低碳理念下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2.1生态可持续性 人类社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最为基本的一个条件就在于资源能够得到可持续的利用,以及能够保持着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人们要在可持续性条件中对自身的生活方式进行不断地调整,制定相应的排放标准。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向大自然索取资源时,要确保其在环境和资源的实际承载范围内,这也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建设城市公共景观时,则要对人类的生产生活跟地球的自然环境之间进行平衡。建设更为科学系统的生态景观,以便能够对资源进行保护,确保资源的再生,并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2坚持以人为本 城市中设置公共空间主要是为了能够供人们休息娱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低碳理念下进行城市景观的设计时,要优先充分地考虑到周边的自然环境因素,明确周边自然环境因素的使用价值以及建筑物建设的目的,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更具现代化的低碳景观。现阶段,较多的城市公共广场在建设设计时,更多的是关注时尚,地面通常会使用面积较大的硬质铺装的方式,极大地减少了绿化的面积,而长此以往,对地面进行维护和修理的也需要投入较多的成本,并且有些街道会使用较多的景观灯具,一味地追求奢华的排场,使得能源的消耗大大地增加,而实际的使用价值却很低,而这些做法一般都跟公共空间的功能性相背离。 2.3因地制宜 进行景观造景选材时,要注重对那些低碳材料的选择,与此同时还要积极采用并研发更多的可持续再生的新能源,以便能够更好地解决碳排放的问题,积极地倡导变废为宝的理念,从而有效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再生。选择植物种植时,要注重容易成活,并且易于维护的植物,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减少城市景观中的高成本建筑,走低成本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设计低碳景观初期,应对地域地貌的自然属性进行充分的尊重,对城市的空间的自然资源充分地利用,对原有特色景观以及建筑物在使用时,尽可能地减少或者避免对原来地形的破坏和对自然资源的损耗。 2.4与自然、文化背景相协调 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城市的文化背景,以便充分展现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审美观,因而在设计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时,要创造一

现代艺术思潮名词解释

现代艺术思潮 一名词解释 1.未来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首先在意大利出现的文艺流派,1909年意大利马里内蒂倡始的。具有强烈的反传统倾向,热衷现代生活的运动、变化、速度,否定一些文艺规律和传统,表现出对未来社会的追求和热切向往,宣称要创造一种全新的未来艺术。 2.悉尼歌剧院:澳大利亚一座富有个性的建筑作品。是20世纪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艺术中心,该剧院设计者为丹麦设计师约恩·乌松,位于贝尼朗岛,面临大海,被设计成贝壳型。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桥梁工程师埃菲尔。设计以钢架结构而成,高300米。埃菲尔铁塔在现代美学上的意义今天已经得到普遍承认,它解开了现代审美的新篇章,是现代美学和现代艺术新纪元的伟大起点之一。 的艺术影响而从事新的探索发展:导致了象征主义的庄严、简约化和变形的装饰风格。 对保守的维也纳学院派,他们没有明确的纲领,指是思想、类型相近的艺术一群。其设计风格颇为大胆独特,往往采用一种抽象的表现形式,是追求艺术实用性合理性的新艺术流派。 士集团多采用抒情的抽象语言,对不可见的内在精神更感兴趣,希望给这种内在精神以一种可见的形和色。从而把艺术和深刻的精神内容融为一体。 他们的目的是要通过各种不同的纹样和色彩,利用观众的视觉变化来造成一种幻觉效果。他们是打

破了纯绘画艺术和装饰图案艺术之间的界限,对工艺美术银幕艺术,广告艺术和建筑艺术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代表比亚齐、赖利等。 雕塑。强调的是空间中的势,而不是传统雕塑着重的体积量感。后来将这一观念用于建筑和机械设计,代表艺术家塔特林,代表作《第三国际纪念碑》。构成主义对现代设计与建筑产生重要影响。 影响的艺术大家。他的雕塑注重造形与材质,作品流露出结实的造型和赋予思考的、独特的创作思维。他以现代手法结合罗马尼亚民间木雕艺术特点,形成独特的象征主义风格,被视为现代抽象雕塑之父。 影响,开始制作以抽象形态组成的、可以由机器牵动的金属雕塑。通过不断更换位置和方向,随之不断出现新的形态,给人以多种多样的感受。他的活动雕塑打破了雕塑的静态法则,并使之成为工业制品,广泛应用于室内外环境之中。 现代媒体和现代媒介两部分。使艺术向所有可了解的媒介和社会关系延伸,是当代艺术的主流样式。 抽象造型能力来控制画面的形式因素。他的艺术是链接19世界末实验性绘画和10世纪初表现主义的桥梁。 的几何抽象主义画派。以《风格》杂志为中心,因此而得名。其绘画宗旨是只用单纯的色彩和几何形象来表现纯粹的精神。

环境艺术设计外文翻译—城市景观设计中的生态规划

城市景观设计中的生态规划 Ecological planning in the urban landscape design 城市景观设计中的生态规划 Ecological planning in the urban landscape design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urban landscape from the relation of the following three concepts: the landscape, the city and the ecology.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how the landscape influences the city's living environment.The landscape is a stigma in the land, which 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human,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here exists some subtle relationship among landscape, city and humanized design. key word:Urban landscape、Living environment、Humanization I. City and The Landscape (1) Overview of Landscape Design Landscape design, first, is a people's thinking activity, performed as an art activity.Diversified thoughts formed complex diverse landscape art style. Contemporary landscape design apparently see is the diversity of the landscape forms,in fact its essence is to keep the closing up to the natural order system, reflected the more respect for human beings, more in-depth perspective of the nature of human's reality and need, not to try to conquer the nature.it is not even imitating natural, but produce a sense of belonging. Landscape is not only a phenomenon but the human visual scene. So the earliest landscape implications is actually city scene. Landscape design and creation is actually to build the city. (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scape and Urban City is a product of human 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the most complex type. It is vulnerable to the artificial and natural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f interference. In recent decades, with worldwide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the urban population intensive, heavy traffic, resource shortage, environment pollution and ecology deterioration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the human society. In the current environment condition in our country, the problem is very serious. and in some urban areas, the pollution has quite serious, and greatly influenced and restrict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Landscape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man, man and nature. This is, in fact, a kind of human living process. Living process is actually with the powers of nature and the interaction process, in order to obtain harmonious process. The landscape is

浅析城市景观建设中的公共艺术论文

浅析城市景观建设中的公共艺术论文 浅析城市景观建设中的公共艺术全文如下: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推动着传统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 交融和碰撞,公共艺术从西方被引入并得到新的发展。在城市景观建设当中,公共艺术作 为一种广泛的艺术形式进入中国艺术研究的视野。因此,在探讨公共艺术在我国城市景观 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时,我们应当首先明晰公共艺术的概念内涵和特征并聚焦研究对象。 一、公共艺术的概念及转变 一公共艺术的定义 公共艺术一开始是为了适应人类文明的进步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的。城市的大 量出现、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人们对周边的生活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公共艺术应运而生。总的来说,这时的公共艺术是“艺术家运用某种材料创造的、以城市开放空间为背景、具有一定形式结构的、满足公众审美需要的艺术作品。”①公共艺术被视为有别于私人物 品的公共建筑形式被分离出来,成为新型艺术样态。 二公共艺术内涵在新时期下的转变 在新时期,城市公共艺术的内涵变得越来越宽泛。公共艺术被扩大到指代一切满足公 众艺术需求的、在公共空间环境的艺术作品。这里的公共空间环境不仅包括城市的实体空 间环境,更重要的是还包括虚拟信息网络环境。公共艺术逐渐成为大众对现代城市发展和 生活质量意识的重要反映。 在当代中国,城市公共艺术伴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更加注重公共艺术的开放度、 自由度、互动性。公共艺术从原来的以创作者为主体的角度开始转向更加注重社会公众的 参与,从实体空间的单纯物质展示向实体空间与虚拟网络空间并存的趋势发展。许多公共 艺术的形式“混搭”现象日趋流行,作品的艺术符号和元素携手“跨界”,核心价值更加 强调以人为本,目的是在我们生存的城市空间中创造新的生机和活力。公共艺术不再是单 纯为鉴赏而创作的艺术作品,而是一种与人共进的生活意识。 二、公共艺术的特征分析 公共艺术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和范畴,并且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和类别。城市公共艺术 相对于美术画展、私人藏品而言,具有它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性质和特点。 一场域性 是城市在长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受到地理环境、分布形态、民俗文化等自然或社 会因素的影响所形成的场合氛围。公共艺术具有场域性意味着公共艺术在城市景观建设当 中无论设计、规划和实施都必须考虑它的场域性。在城市景观建设中,公共艺术的场域性

浅谈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浅谈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身边环境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大,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参与度高的公共空间日渐成为人们的迫切需求。如何增加公共空间的参与性与艺术性,通过景观提升空间活力与价值,使之真正成为市民的活动舞台和城市形象的展示窗口。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定义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public open space,指城市中室外的、对所有市民开放的、提供除基础设施外一定的活动设施、承载各类公共活动并以承载生活性公共活动为主的场所空间。公共开放空间是整个城市的共享空间,在城市内部使用不具有权利限制,每个人的使用是平等的,它是整个社会的公共资源;再则,这种公共性还体现在对自然界各种生物的开放上,达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公共空间还体现了社会的公正与宽容;这种具有包容性的"公共空间",是汇聚着城市的文化特质、包容着多样的社会生活和体现着自由精神的场所。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现状 二十世纪后半叶,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引起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向城市集聚。同时,中国的城市景观也发生了令世界为之惊异的迅速而巨大的变化。而国内关于城市公共空 间的制度安排及相关技术方法、理念,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从而造成城市公共空间存在一定的不足。 1功能单一,尺度失调 早期的城市公共空间,出发点往往是为了满足某种单一功能的需要而建设的。这种宏大叙事风格的城市形象,导致许多巨大尺度,夏日暴晒,冬日无遮挡,空旷无物,耗资巨大而生硬的大而无当的荒废的广场、城市大道等空间的出现。单一功能的设

计,导致空间难以得到有充分的利用,人们很难在公共空间获得良好的体验,从而造成了资源与空间的巨大浪费。 (2空间各组成部分间缺乏有机联系 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建设由于受时间和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每一块场地都作为各自独立的一块区域,缺少对于各个空间的功能、流线、周边限制条件、人的行为规律以及建设成本和维护等各种复杂因素的综合考虑和分析,尤其是将人的行为活动作为一个连续的、相互影响的因素,考虑到空间设计之中。 (3配套不足、缺少人文关怀 许多公共空间忽略了对空间环境品质的塑造,规模、尺度等方面缺乏合理地把握,使得空间布局不合理,功能单一,休息、游戏、信息服务及景观等公用设施考虑甚少,不适应居民的行为需求。从表面上看, 城市也许变美了,但城市的机能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居民也不能有效地享用公共空间。 当人们忙于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同时,却失去了生存之根本,丧失了场所,城市空间系统变得机械,大地景观失去了温情和生活的气息,从而也失去了自身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失去了社区参与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 景观艺术提升空间活力 1.令人舒适的空间尺度 在尺度适宜的城市和建筑中,窄窄的街道、小巧的空间、建筑物和建筑细部、空间中活动的人群都可以在咫尺之间深切的体会到。这些城市和空间令人感到温馨和亲切宜人。反之,那些有着巨大空间、宽广的街道和高楼大厦的城市则使人觉得冷漠无情。在许多传统的市政公园和绿地中,空间尺度却让人感到不适,宽阔的路面和大尺度的广场拉大了人们之间的距离,降低了相互沟通交流的亲切感。根据知觉

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意义

身体艺术、表演艺术、大地艺术、观念艺术以及超极现实主义艺术等等。这些艺术形式大大超越了二十世纪初现代艺术的范畴。如何看待当今二十世纪的西方现代派美术? 自缭乱缤纷的西方现代派美术出现以来,不仅在我国,就是在西方也是褒贬不一,众说纷纭。美术不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派的,关键是它的内容:表现什么?反映什么? 另一方面,作为美术创作方法和流派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我们应该对艺术家和作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历史主义的社会学的分析,笼统地肯定和否定,或者简单地把现代派美术和资产阶级的颓废艺术划等号都是不科学不全面的。现代艺术史已经证明,现代派关于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方法,关于色彩、视觉的研究,以及关于新材料的运用等等,对广告制作、家具造型、服装设计、建筑构思、封面装帧等实用美术的应用、发展和变革产生过影响,今后还会继续起一定作用。总之,现代派艺术家的创作思想是极为复杂和多种多样的。 西方现代艺术运动迭起、流派纷呈,从宣言到行动无不标新立异。这刺激了人们的想象,活跃了人们的思维。 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于欧洲的美术思潮,讲授影响较大的流派和团体:野兽派、立体派、未来派、达达派、表现派、超现实主义等等。它们的活动中尽在法国巴黎。二战以后,美国纽约逐渐取代巴黎成为世界现代艺术的中心。由于现代艺术得到各方的支持,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和承认了现代艺术,使现代艺术蓬勃发展起来。现代派最初是以反抗现存制度,反对官方沙龙艺术起家的,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它拒绝具有现实主义传统的古典艺术遗产,专以创作与前人截然不同的艺术为目的,他们一味标新立异,追求时髦,否定内容决定艺术形式,认为艺术形式可以不依赖内容而独立存在。他们脱离生活,忽视群众的审美要求,片面追求和探索美的形式,因而作品不能表现社会生活。他们的艺术观和世界观反映了某些上层资产阶级的精神空虚和悲观厌世情绪。 科学进步,技术的发展,各方面水平的提高,使广告的质量产生了质的飞跃。由于其独特的媒体特性,广告受到越来越多的广告主、消费者的青睐。 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现代工业文明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加速了生活节奏。美术作为商品走进市场,给艺术发展带来激烈的竞争。现代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的眼睛延伸到宏观与微观世界。因此现代艺术家必然要创造和选择新的艺术语言去表现自己所认识的新世界。现代哲学直接影响现代美术创造,叔本华的唯我主义的本体论思想、唯意志论观点导致认识上的直觉主义,这使艺术家的天才和灵感升华为艺术创造的根本。尔后的尼采、弗洛伊德对人的精神领域又作了全面的分析和揭示,又成为现代艺术创造之源泉。柏格森“非理性主义哲学”是对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的负面和传统价值观的彻底否定和背叛,从此艺术不再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而是主观世界的表现。现代美术的产生和发展是沿着必然规律运行的,西方艺术自远古产生始就注重实用、物质性的再现,经历不同时代的发展和完善,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已达高峰。当照相术发明,再现的写实主义绘画已被摄影部分取代,绘画必然另择其路,由再现走向表现,由写客观物质的形态走向表现画家自我内在精神为追求。绘画自产生起就以为别人服务为宗旨,原始社会为实用,后来为神、为人的生活、为政治斗争等服务。西方艺术家宣称他们不再为谁服务,艺术就是为完善艺术自身而独立存在。因此艺术的价值观与传统决裂了。

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艺术

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艺术精神 “变化是生活的法则,现实是永远否定历史的。”西方艺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包括各个时 期的艺术思想和流派往往也是按照“否定之否定”的规律运转着。从文艺复兴之后17世纪的巴 洛克到18世纪的洛可可以及古典风,继而到19世纪的自然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印 象主义,再到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不难看出西方艺术在不断否定自我,同时也在发展自我。尤其从近代的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精神衍变,反映了人类对艺术的一种新的精神心 理结构,使我们产生了对艺术新的思考。 一、现代主义艺术的精神和特征 西方艺术早在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就构建起了以客观、写实为特征的审美艺术精神。但是 这种精神在19世纪70年代已经走到了尽头。西方资本主义的科技和生产力的充分发展,随 之而来是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及社会的剧烈变动,加之社会思潮的激烈动荡,必然深刻影响 人们的精神世界,当然也引起了艺术语言的变化。在艺术领域,人们对传统形式的厌倦,以 及审美情趣和审美格调的变化,都在不断冲击着古典传统和写实主义。客观写实的艺术风格 终于在印象派这里终于演奏完了最后一个音符。印象主义画家塞尚被称为“现代艺术之”,现 代艺术史就是从他开始写起的,然而这位老实巴交、不善言辞的法国人所发动的只是一场画 布内的革命,他要批判的对象是西方传统绘画的写实主义。从后印象主义开始,具有主观和 写意的艺术精神得到大大的发展。现代主义就是在这种强调个体和艺术自主的时代应运而生的。 现代西方开放式的文化策略,诸如生活方式、宗教、哲学等在传统精神领域的破坏,都在艺 术领域得到了深刻的体现。现代主义的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注重形式与风格。对以前的写实主义而言内容或题材至为重要,而到了现代内容或题材被忽略了,形式和 风格突显出来,艺术家的创作语言得到了解放。例如达达主义杜尚的创作艺术就极富有革命性,他是一个彻底的思想家。杜尚告诉世人,当艺术家不必画画,不必做雕塑,因为世界和 生活本身就是艺术,观念比作品更重要,艺术终究还存在一种过程和行为。第二、具象转向 抽象。古典主义的艺术基石就是模仿的审美原则,解剖与透视的科学方法更使得这种“模仿” 发挥的淋漓尽致。然而,在现代西方艺术中,这种空间关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成为了被批判 的对象。抽象被人们认为是极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艺术家们通过一步步将客观物象分解、 重构、简化和抽象化,创造出了一种独立于客观自然的抽象主义艺术。加之对旧有空间形式 的破坏,立体主义的毕加索就是典型的代表。第三、表现比再现更重要。古典艺术追求的是 一种客观的外在美,而现代艺术则截然不同,它是与个人的主体性密切相关的,更钟情于个 人的感受。例如凡高内心世界的痛苦体验,以及蒙克等表现主义艺术家对社会危机的回应, 都表现在其绘画作品中。第四、创造高于审美。“美的失落”是现代西方艺术的一个重要问题,艺术家们在不断寻找着美的异点,他们在不断的否定这美也在创造着美。正是通过否认在那 里能找到美这样的问题,去寻找美的答案,也正是这种艺术无关审美的看法,使人们看到了 艺术的本质在于新奇与创新,艺术体系是不断革命的体系。艺术领域的不断创造也就意味这 对历史的不断否定,按照欧文•豪的观点要为现代主义下个定义,必须用否定性的术语,把它当作一个“包蕴一切的否定词”。无论是形式语言、表现主题、还是审美功能,现代

城市景观设计中的波普艺术

城市景观设计中的波普艺术 发表时间:2019-09-02T15:27:52.963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1期作者:张少熙 [导读] 本文通过对波普艺术的特征、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和受波普艺术影响的一些作品的分析,谈一下城市景观设计中的波普艺术。 南充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四川南充市 637000 摘要:波普艺术让艺术和生活不在有界限,波普艺术让更多的人了解艺术,也让艺术变的商业化。本文通过对波普艺术的特征、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和受波普艺术影响的一些作品的分析,谈一下城市景观设计中的波普艺术。 关键词: 波普艺术;城市景观设计;通俗化 现代景观设计得益于现代艺术,现代艺术为现代景观的发展提供营养供其成长。之前很少有专业的景观设计师,他们一般都是一些建筑家和画家。绘画影响着景观设计是因为绘画自身的色彩、线条什么的能够轻松的被转化成平面设计图。由此就可联想到波普艺术为园林中的景观设计师提供的一些借鉴,让设计师从波普教育中的通俗、大众、叛逆、创新、还有大胆和惊世骇俗的特点中汲取灵感,从而完成他们的园林作品。 1 波普艺术的起源由来 波普艺术出生于二十世纪中期的英国,这个时期的英国刚经历完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这个时代背景造就了波普艺术的离经叛道、世俗化、大众化的特色。波普艺术这个名字的来源是大众媒体对于“大众艺术”的一种比较方便的称呼。很多人甚至包括我之前都以为波普艺术是由大众文化创造的,其实不然,这两个是一个概念,大众艺术就是波普艺术。还有一种说法是,大众文化是群众的文化,波普文化则是借用了大众文化的一些形式,本质上是属于知识分子的文化。 2 波普艺术对城市景观设计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还有一些现代化技术的普遍化,这些都极大程度上促进了波普艺术的发展,波普艺术也不止广泛的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还在电影、时装、文化、包括我们的城市景观的设计中都被广泛的运用着。。 3 受波普艺术影响的城市景观中的主题公园 第一次出现与波普艺术结合的主题游乐园是机械游乐园,这是我们城市设计中的一个非常大的创新,就是在有着特定主题的游乐园中,把代表着现实世界的波普艺术与代表着虚拟世界的主题公园结合在一起,把园林艺术应用与我们的娱乐当中。这样的设计特色就是具有了明显的商业性和大众化。这种设计主要就是把一些非本地的文化和特色用转移和复制的方法与这个主题公园相结合,以一些夸张的色彩和尺度给游园者以强烈的冲击感,这种模式仿佛与古典园林有些相似,不同的是古典园林追求一种完美和统一的效果,而与波普艺术结合的主题公园则是包罗万象的,是世界文化的荟萃体,复杂而又简单,给游园者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与波普艺术结合的主题公园中迪士尼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虽然迪士尼并不是这种设计的首例,可却是当中发展较好,规模较大的一个主题公园,。迪士尼乐园是在1955年建立的,从建园开始迪士尼就以其充满梦幻、魔法、刺激而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4 波普艺术的艺术特征 波普艺术最大的特征就是它的不世俗,也就是它具有反叛性,并且波普艺术的表达方式也不像传统的其他艺术一样,波普艺术的表达是十分抽象的,并且以其个性化,叛逆化的特点和精神而被当做一种高贵的精神艺术被人推崇和学习。虽然说波普艺术具有大众化的特点,可真正来看,最终能够获得胜利的还是在艺术界而非在公众那里。在创新方面波普艺术则利用其抽象的表达主义与一些新的形式,材料和不同的主题相结合,把当下流行的一些元素,和一些典型的商业文化的形象和我们城市中的日常常见的一些东西加到利用波普艺术设计的景观园林设计中。波普艺术所采用的的这种创新的方法就非常鲜明的反映了现在这个商业化社会的特点。另外,波普艺术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其夸张性和大胆性。在城市的景观设计中,波普艺术家往往喜欢把一些非常艳丽的色彩不加修饰的直接应用,以一种非常夸张的方式去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从而达到其的宣传效果。例如常见的是在设计中改变其本质所包含的意义,在其身上附加另一个意义,使之有了一种经典的纪念意义,从而在人心中留下不一样的感觉。 5受波普艺术影响的城市景观园林设计师作品实 运用波普艺术创造的景观园林设计具有跟波普艺术一样的特点,通俗化、来源于大众,也服务于大众,它的景观设计给大众一种亲切,易懂,不晦涩,十分容易欣赏到其美的特点。设计者往往通过一种夸张的局部描写法起到一种画龙点睛的效果,让参观者眼前一亮,留下深刻的印象。随着对波普艺术的深入了解,我们也不难发现作用了其波普艺术所设计的作品的叛逆精神,和对主流观念的对立,带给人们以思想和心灵上的强烈冲击。 5.1 玛莎.施瓦茨的作品玛莎.施瓦茨的作品特点就是她喜欢运用一些不常见的,特殊的材料去创作其设计,另外她的作品的表达方式也是让一般人难以理解的,以下是其创作作品的一些特点:第一,利用数学中的几何形状。第二,对于当地文化特色的充分利用。第三,在景观设计中经常尝试一些大胆的组合形状。第四,不适用昂贵的材料,通常使用的都是廉价而又易见的材料。第五,一般不使用真正的植物,相反而是用假的去代替真的。第六,把传统艺术中的特点通过一些手法在表现出来。第七,对垂直面和水平面有着特殊的关注。她认为园林设计的一个表现和建造跟人们的视觉冲突也是分不开的,此外在一件作品的完成中的这个过程也是一个欣赏过程,所以应该从一个景观的设计建立之初就让人们去欣赏其特殊的美。 在施瓦茨的眼中,园林不仅仅是是一座建筑,一座园子,一处风景的设计,它更是我们身边的常见的建筑,像一座小房子,我们的公交站牌,我们的停车场等。另外对于材料来说,她认为便宜,廉价的材料也未必不能表达出想要的效果,而今后,这种选择也将会普遍化,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施瓦茨对于色彩的运用也是十分的大胆和熟练,纵观她的景观作品不难发现,一大特点就是引人注目的鲜艳的色彩运用,大概是受其童年时的影响,她的作品大都给人一种天马行空的感觉,同时又总是有其让人意想不到的亮点。 5.2查尔斯.穆尔的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在新奥尔良市的边缘就是意大利居民居住的集中地区就是查尔斯.穆尔的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的所在地。这个地方常见的就是一些玻璃盒子和一些很老的商店。广场的中央是开放区,一侧是祭台,在祭台两侧有一些仿罗马的柱子,然后祭台的下面就是一些形状各异的台阶了,再往前有一片浅浅的小水池,在小水池中有一副用石头组成的意大利地图。看起来这个广场好像是典型的意大利风格,可是设计者却又加入

浅析公共艺术在风景园林作品中的作用

浅析公共艺术在风景园林作品中的作用 Humble Analyses of the role of public art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works 陈雪娟CHEN Xue-juan 2010305110161 摘要:公共艺术是风景园林作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品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风景园林作品的水平,甚至该地区的发展水平。优秀的公共艺术不仅能在造型上标新立异,成为风景园林作品独特的标志,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公众参与,体现人性化和人文关怀,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效地传承地域文化并彰显当代信息化社会时代特征。 关键词:公共艺术;风景园林作品;环境品质;公众参与;地域文化;时代特征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works, public art, to an extent, represents the leve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works, and eve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trict. Excellent public art can not only be regard as a unique symb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works because of its incredible form, but also can maximize the promotion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manifest the human nature and humanistic care. The most important is that public art can effectively heritage culture and context and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 of contemporary era. Key Words:Public art; Landscape architecture works; Environmental quality; Public participation; Regional culture; Age characteristics 1 研究背景 2012年10月,在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年度会议“艺术与风景园林论坛”中,苏珊·维勒(Susan Weiler)提出“公共艺术是重要的”。她回顾了起源于费城(Philadelphia)的美国公共艺术的发展历程,指出公共艺术将会一直保持重要地位,并坚信风景园林师将引领并协助公共艺术的创作与实施。 1.1 公共艺术的概念 公共艺术源自美国,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国内很多学者对于“公共艺术”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景观设计及整合研究要点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景观设计及整合研究 景观的发展经历了一场平民化和大众化的历程,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作为契机,一直是景观设计学科的研究热点。从"点"到"线"构成的空间体系来研究公共开放空间的景观整合,以期对城市景观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1 景观的大众化 1.1 景观 “景观”一词,约于16 世纪与17 世纪之交,由荷兰语Landschap 作为描述自然景色特别是田园景色的绘画术语引入英语,演变成现代英语的Landscape 一词。该词被赋予了“自然风光的一景或一处景色”的新内涵,即由当初的对风景画的欣赏转为对现实风景的欣赏。19 世纪中叶,通过地理学家的使用,德语Landschaf t 在土地规划和区域规划领域获得了新的意义。后来,从“地域综合体”的概念出发,多学科参与研究的领域Landscape Architect ure (景观学)逐渐形成。在景观学科中,景观设计师基于城市公园规划的实践经验,开始了公园、公园路、城市公园系统、城镇规划等不同尺度的土地利用和规划实践[122 ] 。 1. 2 景观设计的社会改革———创造为大众共享的空间 西方景观学专业作为社会改革的内容之一,出现于美国19 世纪中期。建于1858 年,由被称为“美国景观学之父”的Frederick Law Olmsted 和英国建筑师Calvert Vaux 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标志着城市公园运动的开始。在这之前景观设计对象主要是乡村墓园和花园设计,这些项目工程倾向于小尺度的、主要为少数人服务的、更大部分关注美学的独立工作。随着现代工业主义的第一次爆发,以及外来移民的大量增加,美国的城市迅速繁衍和增长,而公园设计理念正适应了这样的时代需求[3 ] 。公园形式要求以一种更复杂的方式结合社会、政治、环境、技术和美学等设计更大规模的场所,服务更多的人。纽约中央公园是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公园,也是第一个真正为大众服务的公园。 “公园运动”为城市居民带来了出入便利、安全清新的集中绿地。然而,它们还只是由建筑群密集包围着的一块块十分脆弱的沙漠绿洲。1876 年,Olmsted 提出了波士顿公园系统方案,得到高度评价,并被任命为负责整个公园系统建设的景观师。1878 年,公园系统开始建设,其结合地形地貌,以线性空间连接城市公园,并形成不规则的图形,意欲向外延伸,深入城市生活[ 4 ] 。Olmsted 在美国发起的城市公园运动和公园系统的建立,倡导保障各个阶层、尤其是城市工人阶级和穷人,在心理、生理、社会和经济利益和谐发展。城市开放空间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大众而不是贵族。从形式上说,它是从贵族专享和特权中解放出来的一种景观,为大众创造一种宁静的休闲场所,不同阶层,不同背景的人们可以在这里放松,交往,它反应了大众价值观。 自此,景观的发展经历了一场平民化和大众化的历程,现代景观应平等地呈现给所有的市民。景观作为人类的生存和生活空间而存在,景观场所的本质是人们的生活区域,符合公众休闲的基本需求和一定的文化需求。其实践表现为景观设计,其契机主要是为市民创造公共的开放空间。现代景观设计趋向于创造人与环境的新关系,促成公共空间与交流空间的出现,在景观中倡导公共精神的建立。 2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景观设计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p ublic open space)指城市中室外的、对所有市民开放的、提供除基础设施外一定的活动设施、承载各类公共活动并以承载生活性公共活动为主的场所空间 [5 ] 。公共开放空间是整个城市的共享空间,在城市内部使用不具有权利限制,每个人的使用是平等的,它是整个社会的公共资源;再则,这种公共性还体现在对自然界各种生物的开放上,达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公共空间还体现了社会的公正与宽容;这种具有包容性的“公共空间”,是汇聚着城市的文化特质、包容着多样的社会生活和体现着自由精神的场所。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是一个空间系统,由各种类型的空间构成。按空间形式可分为:①点状空间,即以点的形式分布于城市中,如广场、公园、绿地等;②线性空间,即沿某个轴向呈线性分布,如步行轴、绿化轴、滨水绿带等。 2.1 点状空间景观设计 点状空间是公共开放空间体系布局形式中的一种空间形态,这里主要指诸如广场、公园、街头绿地、社区绿地等具有向心形态的外部空间。 2.1.1重视空间的可达性

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的区别和联系

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的区别和联系 现代艺术的范围很广泛,用来指从19世纪末期到大约1970年代大部份的艺术作品。(较近期的艺术作品通常被称作当代艺术或后现代艺术。)艺术原本的目的在于写实地再现某个主体,然而摄影的发明让艺术的写实功能相形见绌,于是就出现了新的艺术路线。艺术家开始实验各种观看的方式、材料、观点等等,而通常作品都变得越来越抽象。 现代艺术的概念与现代主义有很亲密的关连。 9世纪的发轫 现代艺术是从西方开始的,最先是绘画和版画,然后在19世纪中期扩展到其他的视觉艺术上,如雕塑和建筑。到了19世纪末期,一些对现代艺术有重要影响的运动开始出现:以巴黎为中心的印象派,以及最初从德国开始的表现主义。 现代艺术受到的影响来自很多方面:比如接触到东方的装饰性艺术,尤其是日本版画;J·M·W·透纳和欧仁·德拉克鲁瓦在颜色上的创新;还有像让-弗朗索瓦·米勒等画家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有更多描述日常生活的主题。当时对艺术的普遍观念认为,艺术应该精确地描述事物,而且必须企图表现出其理想的样貌。因此当时最成功的画家如果不是接受委托,就是透过举办大型画展来进行创作。政府也会资助画家,并且定期举办展览。 于是跳脱理想化与精确描述的艺术,就不只是一种艺术路线的改变,而是社会和经济状况造成的结果。 这些新的运动并不必然将他们自己视为一种进步前卫或者个人艺术的解放。相反地,他们认为他们才是再现了所谓的真实与普世价值。印象派画家说人们并没有看到物体,而是看到那些物体反射出的光,因此画家必须在自然的光线下而非在画室中作画,并且捕捉那些光线带来的效果。 印象派艺术家自己组成了一个团体来推广他们的作品,尽管内部关系有些紧张,他们还是能够集结起来举办了一些展览,然后他们的风格又被其他国家的艺术家所接纳。这些因素都促使大家相信这是一个“运动”。从建立起一套艺术方法、逐渐形成一股风潮、到最后获得国际性的接纳,这个过程将在每个现代艺术运动中不断被重复。 20世纪初期 1901年-1906年,在法国巴黎,梵高、高更和塞尚的作品,首次大规模公开展览,20世纪的现代艺术发展,约始于1906年,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兴起的艺术运动有野兽派、立体主义、表现主义和未来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