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直径允许偏差表

钢筋直径允许偏差表
钢筋直径允许偏差表

进场钢筋检查允许偏差

钢筋型号实际直径允许偏差序

1 Φ8 7.7 ±0.4

2 Φ10 9.6 ±0.4

3 Φ12 11.5 ±0.4

4 Φ14 13.4 ±0.4

5 Φ1

6 15.4 ±0.4

6 Φ18 17.3 ±0.4

7 Φ20 19.3 ±0.5

8 Φ22 21.3 ±0.5

9 Φ25 24.2 ±0.5

10 Φ28 27.2 ±0.6

11 Φ32 31.0 ±0.6

12 Φ36 35.0 ±0.6

13 Φ40 38.7 ±0.7

14 Φ50 48.5 ±0.8

@钢筋规范允许质量,直径偏差计算

6.3 根据需方要求,钢筋按质量偏差交货时,其实际质量与公称质量的允许偏差 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允许偏差(GB1499-1998) 公称直径,mm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 6~12 ±7 14~20 ±5 22~50 ±4

钢筋公称截面积与理论重量(GB1499-1998) 公称直径,mm公称横截面截面积,mm2理论重量,kg/m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5 28 32 36 40 50 28.27 50.27 78.54 113.1 153.9 201.1 254.5 314.2 380.1 490.9 615.8 804.2 1018 1257 1964 0.222 0.395 0.617 0.888 1.21 1.58 2.00 2.47 2.98 3.85 4.83 6.31 7.99 9.87 15.42 注:表中理论重量按密度为7.85g/cm3计算 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允许偏差(GB1499-1998) 公称直径,mm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 6~12 ±7 14~20 ±5 22~50 ±4 .热轧带肋钢筋尺寸、外形、重量和允许偏差, 1)公称直径范围及推荐直径 钢筋的公称直径范围为6~25mm,标准推荐的钢筋公称直径为6、8、10、12、 14、16、18、20、22、25、32、40、50mm;内径为5.8、7.7、9.6、11.5、13.4、 15.4、17.3、19.3、21.3、24.2、31.0、38.7、 48.5 2)带肋钢盘的表面形状(见附图)及尺寸允许偏差、 带肋钢筋横肋应符合下列基本规定: 横肋与钢盘轴线的夹角β不应小于45度,当该夹角不大于70度时,钢筋相对两面上横肋的方向应相反; 横肋与间距l不得大于钢筋公称直径的0.7倍; 横肋侧面与钢筋表面的夹角α不得小于45度; 钢筋相对两面上横肋末端之间的间隙(包括纵肋宽度)总和不应大于钢筋公称周长的20%; 当钢筋公称直径不大于12mm时,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55;?公称直径为14mm 和16mm,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60;公称直径大于16mm时,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65。

钢筋直径允许偏差表

GB1499.1-2008中热轧光圆钢筋直径允许偏差和不圆度 GB1499.2-2008中热轧带肋钢筋允许偏差 公称直径:与钢筋的横截面积相等对应的圆钢筋直径(即钢筋的横截面积换算出圆形面积对应的直径)。 公称尺寸:指产品的具体标准尺寸(就是具体的能够测量的尺寸,带肋钢筋的内径、肋高、肋距等)。 举例:公称直径为φ10mm的钢筋,内径公称尺寸就是9.6mm。允许偏差为±0.4mm;横肋高公称尺寸1.0mm,允许偏差为±0.4mm;间距公称尺寸7.0mm,允许偏差为±0.5mm。

热扎钢筋的直径、横截面面积和重量 注:公式0.00617×钢筋直径的平方=理论重量 质监站要求(按截面面积的4%),其允许偏差如下:

瘦身钢筋直径推定值 关于规范中盘卷和直条钢筋调直后检查方法的说明,近期监督人员对瘦身钢筋的检查中,提出如何对瘦身钢筋进行检查,怎样判断是否为瘦身钢筋。现就规范规定解答如下: 一、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 年版)中,5.2.1 要求“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做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原材料重量偏差允许值如以下两表所示。 注:上表摘自GB1499.1-2008 第6.6.2 条 注:上表摘自GB1499.2-2007 第6.6.2 二、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 年版)中,5.3.2A 要求“钢筋调直后应进行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的检验,其强度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采用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调直的钢筋,可不进行本条规定的检验”。调直后的断后伸长率、重量负偏差应符

钢筋误差范围

目前关于钢筋原材的标准规范,已经有了新标准分别为《GB 1499.1-2008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和《G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二部分热轧带肋钢筋》,希望楼主可以去看看。规范里介绍得很详细。 建筑工程质量平行检验操作培训资料--钢筋直径允许偏差 GB 1499.1-2008中热轧光圆钢筋允许偏差 公称直径(mm)允许偏差(mm) 6(6.5) 8 10 12 ±0.3 14 16 18 20 22 ±0.4 GB 1499.2-2008中热轧带肋钢筋允许偏差 公称直径d 内径d1横肋高h 公称尺寸允许偏差公称尺寸允许偏差 6 5.8±0.30.6±0.3 87.7±0.40.8+0.4,-0.3 109.6 1.0±0.4 1211.5 1.2+0.4 -0.5 1413.4 1.4 1615.4 1.5 1817.3 1.6±0.5 2019.3±0.5 1.7 2221.3 1.9±0.6 2524.2 2.1 2827.2±0.6 2.2 3231.0 2.4+0.8,-0.7 3635.0 2.6+1.0,-0.8 4038.7±0.7 2.9±1.1 5048.5±0.8 3.2±1.2

螺纹钢公称直径、公称尺寸、允许误差标准如何理解? 公称直径:与钢筋的横截面积相等对应的圆钢直径,简单的说就是钢筋的横截面积换算出圆形面积对应的直径)。 公称尺寸就是指产品的具体标准尺寸(就是具体的能够测量的尺寸,带肋钢筋的内径、肋高、肋距等)。 允许误差正规叫做:允许偏差,是指在公称尺寸的基础上的尺寸波动范围(标准中有规定)。举例:公称直径的为φ10mm的钢筋。内径公称尺寸就是9.6mm,允许偏差为正负0.4mm;横肋高公称尺寸1.0mm,允许偏差正负0.4mm;间距公称尺寸7.0mm,允许偏差为正负0.5mm。 GB 1449.2-2007(16)(钢筋混凝土用带肋钢筋)中有明确的规定。

国家规定钢筋允许误差

国家规定钢筋允许误差 I级钢的标准为GB13013-91《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II级和III级钢的标准为GB1499-1998《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1.热轧带肋钢筋尺寸、外形、重量和允许偏差, 1)公称直径围及推荐直径 钢筋的公称直径围为6~25mm,标准推荐的钢筋公称直径为6、8、10、12、14、16、18、20、22、25、32、40、50mm;径为5.8、7.7、9.6、11.5、13.4、15.4、17.3、19.3、21.3、24.2、31.0、38.7、 48.5 2)带肋钢盘的表面形状(见附图)及尺寸允许偏差、 带肋钢筋横肋应符合下列基本规定: 横肋与钢盘轴线的夹角β不应小于45度,当该夹角不大于70度时,钢筋相对两面上横肋的方向应相反; 横肋与间距l不得大于钢筋公称直径的0.7倍; 横肋侧面与钢筋表面的夹角α不得小于45度; 钢筋相对两面上横肋末端之间的间隙(包括纵肋宽度)总和不应大于钢筋公称周长的20%;当钢筋公称直径不大于12mm时,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55;?公称直径为14mm和16mm,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60;公称直径大于16mm时,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65。 3)长度及允许偏差 a、长度:钢筋通常按定尺长度交货,具体交货长度应在合同中注明;?钢筋以盘卷交货时,每盘应是一条钢筋,允许每批有5%?的盘数(不足两盘时可有两盘)由两条钢筋组成。其盘重及盘径由供需双方协商规定。

b、长度允许偏差:钢筋按定尺交货时的长度允许偏差不得大于+50mm。 c、弯曲度和端部:直条钢筋的弯曲变应不影响正常使用,总弯曲度不大于钢筋总长度的40%;钢筋端部应剪切正直,局部变形应不影响使用。 4)重量允许偏差:直径6~12mm为±7%,14~20mm为±5%,22~50mm为±4%。 续;图中: d-钢筋径;α-横肋斜角;h-横肋高度;β-横肋与轴线夹角; h1-纵肋高度;θ-纵肋斜角;a-纵肋顶宽;l-横肋间距;b-横肋顶宽 2.热轧光圆钢筋尺寸、外形: 1). 钢筋的公称直径围为8mm~20mm,推荐的钢筋公称直径为8、10、12、14、16、18、2 0mm. 2). 钢筋的公称直径、横截面积列于下表: 公称直径公称截面面积公称质量 (mm)(mm2 kg/m) 8 50.27 0.395

规范允许偏差一览表

项目允许偏差(mm) 绑扎钢筋网 长、宽±10 网眼尺寸±20 绑扎钢筋骨架 长±10 宽、高±5 受力钢筋 间距±10 排距±5 保 护 层 厚 度 基础±10 柱、梁±5 板、墙、 壳 ±3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20 钢筋弯起点位置20 二、砌体工程 主控项目1 砖强度等级设计要求MU 2 砂浆强度等级设计要求M 3 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80% 4 斜槎留置第5.2.3条 5 直槎拉结筋及接槎处理第5.2.4条 6 轴线位移≤10mm 7 垂直度(每层)≤5mm 一般项目1 组砌方法第5.3.1条 2 水平灰缝厚度10mm 8–12mm 3 基础顶面、楼面标高±15mm 4 表面平整度(混水)8mm 5 门窗洞口高度宽±5mm 6 外墙上下窗口偏移20mm 7 水平灰缝平直度(混水)10mm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 序号项目 允许偏差值(mm) 检查方法 国家标准 省优质结构 工程标准 1 轴线位移柱、墙、梁 5 3 尺量 2 底模上表面标高±5 ± 3 水准仪或拉线尺量 3 截面内尺寸 基础±10±6 尺量柱、墙、梁+4、-5±3 4 层高垂直度 层高 不大于5m 6 4 经纬仪或 吊线、尺量小于5m 8 6 5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2 尺量 6 表面平整度 5 3 靠尺、塞尺 7 阴阳角 方正— 2 方尺、塞尺 顺直— 2 线尺 8 预埋铁件中心线位移 3 2 拉线、尺量 9 预埋管、螺栓 中心线位移 3 2 拉线、尺量螺栓外露长度+10、0 +5、0 10 预留孔洞中心线位移+10 6 拉线、尺量尺寸+10、0 +6、0 11 门窗洞口中心线位移— 3 拉线、尺量宽、高—±5 对角线— 6 12 插筋中心线位移 5 5 尺量外露长度+10、0 +10、0

规范允许偏差一览表

一、钢筋工程 项目允许偏差(mm) 绑扎钢筋网 长、宽±10 网眼尺寸±20 绑扎钢筋骨架 长±10 宽、高±5 受力钢筋 间距±10 排距±5 保 护 层 厚 度 基础±10 柱、梁±5 板、墙、 壳 ±3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20 钢筋弯起点位置20 二、砌体工程 主控项目1 砖强度等级设计要求MU 2 砂浆强度等级设计要求M 3 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80% 4 斜槎留置第5.2.3条 5 直槎拉结筋及接槎处理第5.2.4条 6 轴线位移≤10mm 7 垂直度(每层)≤5mm 一般项目1 组砌方法第5.3.1条 2 水平灰缝厚度10mm 8–12mm 3 基础顶面、楼面标高±15mm 4 表面平整度(混水)8mm 5 门窗洞口高度宽±5mm 6 外墙上下窗口偏移20mm 7 水平灰缝平直度(混水)10mm 三、模板工程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

序号项目 允许偏差值(mm) 检查方法 国家标准 省优质结构 工程标准 1 轴线位移柱、墙、梁 5 3 尺量 2 底模上表面标高±5 ± 3 水准仪或拉线尺量 3 截面内尺寸 基础±10±6 尺量柱、墙、梁+4、-5±3 4 层高垂直度 层高 不大于5m 6 4 经纬仪或 吊线、尺量小于5m 8 6 5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2 尺量 6 表面平整度 5 3 靠尺、塞尺 7 阴阳角 方正— 2 方尺、塞尺 顺直— 2 线尺 8 预埋铁件中心线位移 3 2 拉线、尺量 9 预埋管、螺栓 中心线位移 3 2 拉线、尺量螺栓外露长度+10、0 +5、0 10 预留孔洞中心线位移+10 6 拉线、尺量尺寸+10、0 +6、0 11 门窗洞口中心线位移— 3 拉线、尺量宽、高—±5 对角线— 6 12 插筋中心线位移 5 5 尺量外露长度+10、0 +10、0 四、混凝土工程 预制构件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规范允许偏差一览表

二、砌体工程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

预制构件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注: 1、为构件长度(mm)。 2 、检查中心线、螺栓和孔道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3 、对开头复杂或特殊要求的构件,其尺寸偏差应符合标准图基设计的要求。

现浇构件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一混凝土工程GBJ134-90 项目允许偏差 轴线位移10 标高层高全高 ±10±20 截面尺寸 厚度小于200㎜±10mm 厚度为200-40㎜±15mm 厚度大于400㎜±20 mm 柱、墙垂直度 5mm 表面平整度 8mm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偏移 5mm 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置偏移 5mm 预留洞中心线位置偏移 15 mm 电梯井井筒长、宽对中心线 井筒全高垂直度+25 H/1000且不大于20 注:H为电梯井筒全高(㎜) 4、混凝土组成材料计量结果的允许偏差:GB50164-92 组成材料允许偏差 水泥、掺合料±2% 粗、细骨料±3% 水、外加剂±2% 5、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 GB50164-92

6、现浇结构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GB50204-2002 7、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 GB50204-2002 名称现象严重缺陷一般缺陷 露筋构件内钢筋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纵向受力钢筋有露筋其他钢筋有少量露筋 蜂窝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砂浆而形成石子外露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蜂窝基他部位有少量蜂窝 孔洞混凝土中孔穴深度和长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孔洞其他部位有少量孔洞 夹渣混凝土中央有杂物且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夹渣其他部位有少量夹渣 疏松混凝土中局部不密实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疏松其他部位有少量疏松 裂缝缝隙从混凝土表面延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影响结其他部位有少量不影响伸至混凝土内部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缝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缝 连结部构件连接处混凝土缺陷连接部位有影响结连接部位有基本不影

钢筋直径检查方法

[引用回复][搜索][献花][顶贴]第3楼2009-6-14 22:28:00 在GB1499-99热轧带肋钢筋规范中说钢筋偏差有尺寸和重量两种偏差依据。 1.热轧带肋钢筋尺寸、外形、重量和允许偏差, 1)公称直径范围及推荐直径 钢筋的公称直径范围为6~25mm,标准推荐的钢筋公称直径为6、8、10、12、14、16、18、20、22、25、32、40、50mm;内径为5.8、7.7、9.6、11.5、13.4、15.4、17.3、19.3、21.3、24.2、31.0、38.7、 48.5 2)带肋钢盘的表面形状(见附图)及尺寸允许偏差、 带肋钢筋横肋应符合下列基本规定: 横肋与钢盘轴线的夹角β不应小于45度,当该夹角不大于70度时,钢筋相对两面上横肋的方向应相反; 横肋与间距l不得大于钢筋公称直径的0.7倍; 横肋侧面与钢筋表面的夹角α不得小于45度; 钢筋相对两面上横肋末端之间的间隙(包括纵肋宽度)总和不应大于钢筋公称周长的20%; 当钢筋公称直径不大于12mm时,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55;?公称直径为14mm和16mm,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60;公称直径大于16mm时,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65。 3)长度及允许偏差 a、长度:钢筋通常按定尺长度交货,具体交货长度应在合同中注明;?钢筋以盘卷交货时,每盘应是一条钢筋,允许每批有5%?的盘数(不足两盘时可有两盘)由两条钢筋组成。其盘重及盘径由供需双方协商规定。 b、长度允许偏差:钢筋按定尺交货时的长度允许偏差不得大于+50mm。 c、弯曲度和端部:直条钢筋的弯曲变应不影响正常使用,总弯曲度不大于钢筋总长度的40%;钢筋端部应剪切正直,局部变形应不影响使用。 4)重量允许偏差:直径6~12mm为±7%,14~20mm为±5%,22~50mm为±4%。

钢筋直径与钢筋重量的允许偏差值

钢筋直径与钢筋重量的允许偏差值 一、表面带有月牙肋和纵肋的钢筋直径(量光圆处,不计肋高)允许偏差如下:规格6:标准直径为5.8mm,允许最大偏差+-0.3mm,允许范围:5.5~6.1mm;规格8:标准直径为7.7mm,允许最大偏差+-0.3mm,允许范围:7.4~8.0mm;规格10:标准直径为9.6mm,允许最大偏差+-0.4mm,允许范围:9.2~10mm;规格12:标准直径为11.5mm,允许最大偏差+-0.4mm,允许范围:11.1~11.9mm;规格14:标准直径为13.4mm,允许最大偏差+-0.4mm,允许范围:13.0~13.8mm;规格16:标准直径为15.4mm,允许最大偏差+-0.4mm,允许范围:15.0~15.8mm;规格18:标准直径为17.3mm,允许最大偏差+-0.4mm,允许范围:16.9~17.7mm;规格20:标准直径为19.3mm,允许最大偏差+-0.5mm,允许范围:18.8~19.8mm;规格22:标准直径为21.3mm,允许最大偏差+-0.5mm,允许范围:20.8~21.8mm;规格25:标准直径为24.2mm,允许最大偏差+-0.5mm,允许范围:23.7~24.7mm;规格28:标准直径为27.2mm,允许最大偏差+-0.6mm,允许范围:26.6~27.8mm;规格32:标准直径为31.0mm,允许最大偏差+-0.6mm,允许范围:30.4~31.6mm。 二、钢筋的重量允许偏差如下:(实际重量—理论重量)/ 理论重量 规格6至12:允许最大偏差+-7%; 规格14至20:允许最大偏差+-5%; 规格22以上:允许最大偏差+-4%; 每米的钢筋理论重量:0.00617千克/(毫米的平方)*钢筋直径的平方 符号:ФΑΒС C D E F G H I J Q R P S T U V

钢筋直径允许偏差表

中热轧光圆钢筋直径允许偏差和不圆度 中热轧带肋钢筋允许偏差 公称直径:与钢筋的横截面积相等对应的圆钢筋直径(即钢筋的横截面积换算出圆形面 积对应的直径)。 公称尺寸:指产品的具体标准尺寸(就是具体的能够测量的尺寸,带肋钢筋的内径、肋咼、肋距等)。 举例:公称直径为? 10m m的钢筋,内径公称尺寸就是。允许偏差为土;横肋高公称尺寸, 允许偏差为土;间距公称尺寸,允许偏差为土

热扎钢筋的直径、横截面面积和重量 注:公式X钢筋直径的平方=理论重量 质监站要求(按截面面积的4%,其允许偏差如下:

瘦身钢筋直径推定值 关于规范中盘卷和直条钢筋调直后检查方法的说明,近期监督人员对瘦身钢筋的检查中, 提出如何对瘦身钢筋进行检查,怎样判断是否为瘦身钢筋。现就规范规定解答如下: 一、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年版)中,要求“钢筋进场时, 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做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原材料重量偏差允许值如以下两表所示。 表一热轧光圆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要求 注:上表摘自第条 表二热轧带肋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要求 注:上表摘自第 二、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年版)中,要求“钢筋调直后 应进行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的检验,其强度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采用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调直的钢筋,可不进行本条规定的检验”。调直后的断后伸长率、重量负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三、由于重量偏差需要在检测站进行测量计算,为了便于检查人员现场快速推定钢筋是 否符合要求,现将调直后钢筋允许重量偏差最大值换算成钢筋直径偏差(见下表),该表仅限

钢筋直径允许偏差

公称尺寸就是指产品的具体标准尺寸(就是具体的能够测量的尺寸,带肋钢筋的内径、肋高、肋距等)。 允许误差正规叫做:允许偏差,是指在公称尺寸的基础上的尺寸波动范围(标准中有规定)。举例:公称直径的为φ10mm的钢筋。内径公称尺寸就是9.6mm,允许偏差为正负0.4mm;横肋高公称尺寸1.0mm,允许偏差正负0.4mm;间距公称尺寸7.0mm,允许偏差为正负0.5 mm。 GB 1499.1-2008中热轧光圆钢筋允许偏差 公称直径(mm)允许偏差(mm) 6(6.5) 8 10 12 ±0.3 14 16 18 20 22 ±0.4 GB 1499.2-2008中热轧带肋钢筋允许偏差 公称直径d 内径d1横肋高h 公称尺寸允许偏差公称尺寸允许偏差 6 5.8±0.30.6±0.3 87.7±0.40.8+0.4,-0.3 109.6 1.0±0.4 1211.5 1.2+0.4 -0.5 1413.4 1.4 1615.4 1.5 1817.3 1.6±0.5 2019.3±0.5 1.7 2221.3 1.9±0.6 2524.2 2.1 2827.2±0.6 2.2 3231.0 2.4+0.8,-0.7 3635.0 2.6+1.0,-0.8 4038.7±0.7 2.9±1.1 5048.5±0.8 3.2±1.2

螺纹钢公称直径、公称尺寸、允许误差标准如何理解? 公称直径:与钢筋的横截面积相等对应的圆钢直径,简单的说就是钢筋的横截面积换算出圆形面积对应的直径)。 公称尺寸就是指产品的具体标准尺寸(就是具体的能够测量的尺寸,带肋钢筋的内径、肋高、肋距等)。 允许误差正规叫做:允许偏差,是指在公称尺寸的基础上的尺寸波动范围(标准中有规定)。举例:公称直径的为φ10mm的钢筋。内径公称尺寸就是9.6mm,允许偏差为正负0.4mm;横肋高公称尺寸1.0mm,允许偏差正负0.4mm;间距公称尺寸7.0mm,允许偏差为正负0.5mm。 GB 1449.2-2007(16)(钢筋混凝土用带肋钢筋)中有明确的规定。

钢筋的理论重量与允许偏差

钢筋的理论重量与允许偏差 1)公称直径范围及推荐直径 钢筋的公称直径范围为6~25mm,标准推荐的钢筋公称直径为6、8、10、12、14、16、18、20、22、25、32、40、50mm;内径为 5.8、7.7、9.6、11.5、13.4、15.4、17.3、19.3、21.3、24.2、31.0、38.7、48.5 2)带肋钢盘的表面形状(见附图)及尺寸允许偏差带肋钢筋横肋应符合下列基本规定: 横肋与钢盘轴线的夹角β不应小于45度,当该夹角不大于70度时,钢筋相对两面上横肋的方向应相反; 横肋与间距l不得大于钢筋公称直径的0.7倍; 横肋侧面与钢筋表面的夹角α不得小于45度; 钢筋相对两面上横肋末端之间的间隙(包括纵肋宽度)总和不应大于钢筋公称周长的20%;当钢筋公称直径不大于12mm时,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55;?公称直径为14mm和16mm,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60;公称直径大于16mm时,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65。 3)长度及允许偏差 a、长度:钢筋通常按定尺长度交货,具体交货长度应在合同中注明;?钢筋以盘卷交货时,每盘应是一条钢筋,允许每批有5%?的盘数(不足两盘时可有两盘)由两条钢筋组成。其盘重及盘径由供需双方协商规定。 b、长度允许偏差:钢筋按定尺交货时的长度允许偏差不得大于+50mm。 c、弯曲度和端部:直条钢筋的弯曲变应不影响正常使用,总弯曲度不大于钢筋总长度的40%;钢筋端部应剪切正直,局部变形应不影响使用。 4)重量允许偏差:直径6~12mm为±7%,14~20mm为±5%,22~50mm为±4%。 d-钢筋内径;α-横肋斜角;h-横肋高度;β-横肋与轴线夹角; h1-纵肋高度;θ-纵肋斜角;a-纵肋顶宽;l-横肋间距;b-横肋顶宽 2.热轧光圆钢筋尺寸、外形: 1). 钢筋的公称直径范围为8mm~20mm,推荐的钢筋公称直径为8、10、12、14、16、18、20mm. 2). 钢筋的公称直径、横截面积列于下表: 公称直径公称截面面积公称质量 (mm)(mm2)(kg/m) 8 50.27 0.3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