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课程

第六章 课 程
一、课程的概念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内容的总和及其进程安排。它包含以下具体含义:a.是某级某类学校所要进行的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b.不仅包括各门学科的课内教学,还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等活动;c.不仅规定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而且规定了各门学科的安排顺序、课程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
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课程具体表现为三种形态:即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二、制约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社会发展水平、科学文化发展水平、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课程本身的发展历史和课程理论。
三、近代有影响的课程理论
1、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
2、学科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
四、课程的基本类型
1、学科课程:是分别地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的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并从课程体系出发,整体安排它们的顺序、授课时数及期限。代表人物: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和斯宾塞。
学科课程的特点、优点及局限比较
序 号 特 点 优 点 局 限
(1) 分科设置; 使相同或相近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连贯起来,形成逐步递进、内容连续的逻辑系列,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递; 课程内容往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向脱离;
(2) 强调内容按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来选择和安排,重视学科内容的内在联系; 所授知识、技能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和严密性; 在教学中容易忽视学生的兴趣及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
(3) 强调教师的系统讲授。 便于老师教学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可能会压抑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活动课程: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课程。
特点: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强调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及个性养成。
局限:课程内容及安排往往没有严格的计划,不易使学生获得系统、全面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代表人物是杜威,其活动课程理论建立在“经验来自行动”、“教育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过程”两个基本原则上。
※ 我国课程计划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具体分为: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这样一种形态的课程与杜威主张的活动课程既有一定的渊源,也存在较大差别。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与学科课程并不对立、也不矛盾,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科课程的不足。
3、综合课程与核心课程
(1)综合课程:是与分科课程相对应的一类课程,它

打破传统的从一门科学中选取特定内容构成课程的做法,根据一定的目的,从相邻相近的几门科学中选取内容并将这些内容相互融合,构成课程。
益处:增强学科问的横向联系,避免完整的知识被人为地割裂;符合学生认识世界的特点,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客观世界;有利于学生综合地、整体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利于解决有限的学习时间与人类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矛盾。通过综合课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压缩课时,使学校能够在较短时间里安排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
(2)核心课程:是围绕人类基本活动来确定中心学习内容的一种课程。
优点:能够兼顾学生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增强学科间的联系;有种于照顾学生的兴趣、需要及认识特点。
4、潜在课程:
也称隐性课程,只是借用“课程”一词来说明学校中还存在着对学生产生影响的、但又无法控制的教育因素。它们是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学生的知识、价值、行为习惯、情感等发生影响的全部信息的总和及其动态传递方式,它在学校情境中以内隐的方式存在,本质在于不可控制性。
5、从学生修习的角度看,课程可以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从课程管理的角度看,可以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五、课程计划
1、意义: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及学习方式上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同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做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课程计划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
基本内容: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2、编制的基本原则:既要保证教育目的的全面实现,又要适应不同地应和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体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正确处理课程系统内部的几个基本关系,正确处理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及活动课程之间的关系,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关系,以及打好基础与发展特长之间的关系;教育为主,全面安排;统一性、稳定性与灵活性结合
3、我国中小学课程计划的改革:
改革的背景:一是改变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模式,给地方和学校开发和管理课程的权利,二是改变我国长期以来学科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增设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三是改变只有必修课没

有选修课的局面,增加选修课的比例,以更好的适应不同吸取不同学生的需要。
改革的内容:(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 ;(2)设置综合课程 ;(3)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4)为地方和学校开发课程留有空间。
六、课程标准
1、意义: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2、课程标准的结构:前言部分、课程目标部分、内容标准部分、课程实施建议部分。
七、教科书:
1、意义: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
2、作用
3、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原则:
(1)根据本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
(3)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 ,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实用性。
(4)教科书的编写要同时兼顾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
(5)教科书编写要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内容之间的关系和统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使得教学内容的编排在保证系统新和相对独立的前提下,加强内容之间的整合,保证学生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八、国外课程改革趋势:
1、注重基础学力的提高 2、信息素养的养成。 3、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 4、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价值 5、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个性
课程设计的特点:
1、重视课程的整体功能 2、强调加强基础。 3、重视智力开发、学习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
4、重视个别差异。 5、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
6、重视课程的文化内涵,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加强国际交流相辅相成。
九、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
2、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均衡化和选择性。
3、在课程内容上,改变课程内容的繁、难、偏、旧的状况,既要体现内容的基础性,又要及时反映最新的科技发展成果的关系,既要精简内容,又要增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
4、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的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等。
5、改变课程的管理方式,实现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6、改善课程的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的和全面的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