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国外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国外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国外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一、全球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概况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北美、欧洲及日本卫星导航应用市场逐渐走向成熟,2010年后,全球民用卫星导航市场进入了平稳发展期,年复合增长率10%左右。对位置服务、交通运输、测量测绘与农业GNSS应用(本报告不包括金融、网络、电力等授时应用)的统计与研究表明,2013年全球民用卫星导航应用市场规模已经超过2200亿欧元(约2800亿美元),至2022年将达到3500亿欧元(约4460亿美元),全球在用卫星导航设备有望达到70亿部。虽然,卫星导航民用市场的规模早已远远超过了军用市场,2013年全球军用卫星导航市场的规模不超过12亿美元,不足民用市场的0.5%。但其重要军事空间系统的角色不会改变。

图3 2012~2022年累计核心市场的收入份额

凭借技术与先发优势,美国一直处于卫星导航应用产业的领先或主导地位,是全球卫星导航应用基础设施最完善、应用最广泛、市场最成熟、技术水平最高的国家,形成了完整的卫星导航应用产业链,是全球卫星导航应用发展的最大受益者,也是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欧洲是全球卫星导航应用的第二大市场,其产业的规模与技术水平仅次于美国,是卫星导航应用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卫星导航芯片、模块、整机、软件及行业应用领域均具有可与美国媲美的能力。伽利略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发展使欧洲卫星导航应用获得了获得了欧盟各国政府的全面支持,完整的卫星导航应用产业链基本形成。

俄罗斯是最早完成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建设的国家之一,但是因对卫星导航应用与产业的重视不足,2000年前,俄罗斯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几乎是一片空白。进入21世纪,特别是南奥塞梯战争后,卫星导航应用受到了俄政府的高度重视,加大了资金投入,卫星导航应用产业的发展全面启动。

日本卫星导航应用产业的发展水平与欧洲相当,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并在芯片、接收机等领域拥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准天顶系统为日本卫星导航应用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会。目前,日本正通过政府间合作与社团、企业的共同努力在亚太地区推广准天顶系统的应用,拓展准天顶系统的国际市场。印度卫星导航应用产业的发展水平远低于上述国家。虽在软件领域拥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但在芯片、接收机等硬件领域存在较大差距,产业链不完整,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

二、美国

自上世纪90年代GPS系统部署完成,并投入运行、服务以来,美国已经建立起包括导航卫星与运行控制段研制与部署、用户设备研发与制造、内容与服务等在内的完整的卫星导航与应用产业链。

截至2014年12月,美国GPS系统在轨卫星32颗,空间信号用户测距误差0.8m,授时精度20ns。现代化计划完成后,GPS系统拥有星上信号功率可调、点波束增强、高速星间星

地链路等能力,定位精度将达到0.5m,授时精度1.3ns,在全球卫星导航领域处于领先地位。除GPS系统外,美国已经发展了广域增强系统(WAAS)、国家差分GPS(NDGPS)系统、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网络、全球差分GPS(GDGPS)等GPS增强系统,罗兰-C(LORAN-C)与e-LORAN等无线电远程导航系统,美国无线电授时网络精确授时系统,以及NASA的深空网(DSN)深空通信导航系统等定位导航授时基础设施和先进的惯性、图像匹配、地形匹配等导航技术。

1995年完成GPS系统的部署,并陆续部署了各种增强系统,为美国定位导航授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造就了如高通、博通、瑟福、天宝等全球领先的GPS芯片、基带产品、用户设备和服务提供商,催生了以GPS应用为核心的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居全球领先地位。

图4 美国卫星导航产业

美国在卫星导航应用领域的领先地位表现为技术与产品领先性,产业的规模化,以及完整的卫星导航应用服务体系及对全球卫星导航应用领域的强大影响力。在基础产品领域,美国涌现了如博通、高通、瑟福等技术领先、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优势企业;在终端产品领域,美国占据了卫星导航终端制造业的主导地位,天宝、佳明、苹果、贾瓦德等成为各自行业的领军企业;在行业应用与系统集成领域,美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卫星导航行业应用市场,在交通运输、精细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拥有全球最大的应用市场与应用系统、装备制造商,产生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2014年美国商业GPS应用效益超过650亿美元,见表1。

表1 2014年美国卫星导航应用装备支出与效益(亿美元)

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奠定了美国在卫星导航应用领域的技术优势。从表2可知,在代表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基础产品技术水平的天线、射频前端和基带三个领域,美国的专利申请量分别为41.3%、41.4%和38.7%,占有绝对优势。

表2 全球卫星导航专利申请量区域分布

按专利申请人排名和产业链专利申请量分析,在全球30强中美国占有7家,其中高通公司以855项遥遥领先;在按产业链的专利申请量分布中,美国公司在射频前端、基带、定位和手机应用中均排名前列。

表3 卫星导航领域排名前30的重要专利申请人

表4 按产业链的专利申请量分析产业链构成

三、俄罗斯

进入21世纪,GLONASS系统的恢复与应用的发展成为俄罗斯政府的重要目标,《GLONASS系统2012~2020年维护、发展以及应用计划》首次将应用与GLONASS系统的维持与发展放在相同的高度,详见图5。

图5 GLONASS系统2012~2020年计划资金投入

预计至2015年俄罗斯将完成6种新型芯片组的研制,并投入市场;2020年达到39种;军用GLONASS导航应用装备达到43种;内政部、联邦监狱和联邦药物管制局等部门也将完成56种GLONASS导航产品的研发。

然而,凭借技术与资金优势,欧美卫星导航企业已经研发了多种兼容或支持GLONASS导航信号的双模、多模芯片和整机产品,兼容或支持GLONASS信号的卫星导航产品已接近50%,并已进入俄罗斯市场,使俄罗斯卫星导航应用产业面临巨大的技术、成本与性能的挑战,见图6。

图6 市场在售接收机不同GNSS系统的所占比例

同时,俄罗斯政府正在对其数字导航地图地图,进行全面更新和扩充;但其投入还有较大差距。俄罗斯每1km2电子地图的投入只有7美元,而美国则为116美元。

因此,俄罗斯企业要想突出重围,除政府的支持外,服务与技术创新或成为俄罗斯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发展的两个重要支点。

四、欧洲

欧洲是全球卫星导航应用第二大市场,其规模与水平仅次于美国,完整的卫星导航应用产业链基本形成,是卫星导航应用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卫星导航芯片、模块、整机、软件及行业应用领域均具有可与美国媲美的实力,产生了如意法半导体(ST Micro)、U-Blox、TomTom等全球领先的卫星导航芯片与用户设备制造商。

图7 欧洲卫星导航应用产业

欧洲卫星导航应用产业的发展受益于欧盟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强大的技术基础、资金优势与广阔的市场。发展自主卫星导航系统与应用产业是欧盟及欧洲各国增强经济、外交的独立性,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英国CSR公司收购美国瑟福公司表明了欧洲企业欲借助卫星导航应用业务,提升全球竞争力的愿望。欧洲卫星导航应用已经在智能交通、基础设施、精细农业、税收管理与征收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欧洲卫星导航应用企业普遍拥有较强的研发与创新能力(见表2、3、4),在导航天线、射频前端、基带等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均排名世界前列;Tele Atlas公司是全球第二大导航电子地图提供商,占据了欧洲和非洲市场。

2012年欧洲卫星导航应用设备的出货量达到2.18亿部,销售收入109亿欧元。伽利略系统的建设将推动与促进欧洲卫星导航应用产业与市场的发展,至2020年,年出货量有望达到5亿部,销售收入超过200亿欧元。

五、日本

日本是亚洲卫星导航应用发展最早的国家,产业发展水平位于美国之后,总体水平与欧洲相当,应用市场已趋成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卫星导航应用产业链。日本是一个人口密集、资源匮乏的岛国,其经济发展与日常生活对航空与海洋运输的依赖性很高。因此,日本政府高度重视卫星导航系统和应用的发展,部署了GPS天基增强系统-MASA,正在发展拥有GPS增强与自主能力的准天顶区域导航卫星系统。凭借其在电子、通信与信息等领域的优势,日本已经形成了包括卫星导航芯片、天线、接收设备、导航电子地图,以及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精细农业、位置服务等卫星导航应用产业链。

日本卫星导航应用企业具有较强的研发与创新能力,在全球前30名重要专利申请人中占据了12家(见表2、3、4)。与欧美企业相比,日本企业在涉及卫星导航核心技术的天线、射频前端与基带等领域的专利申请量较少(见表6),而在导航电子地图、智能手机等应用领域具有较大优势。整体而言日本卫星导航应用产业稍逊于欧洲。(见图10与表5)

图10日本卫星导航应用产业

表5按专利申请人的技术分支分布

六、印度

出于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要求,印度非常重视高精度卫星导航能力的发展,已经部署了GPS增强系统-GAGAN;正在发展完全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IRNSS),计划于2015年完成由7颗卫星组成的IRNSS系统的部署。截至2014年底,已发射了3颗IRNSS卫星。

然而,由于基础工业能力的限制,印度尚未形成完整的卫星导航产业链,特别是在硬件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全球卫星导航领域排名前30的重要专利申请人中没有一家印度企业也是对上述情况的一种诠释。

七、国外卫星导航应用市场未来发展

(一)位置服务领域

位置服务应用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健康跟踪设备以及移动数据服务等。未来位置服务市场将呈现如下趋势:

1、移动应用更加多样化,如摄像机图像中将集成位置信息;

2、传统上与位置无关的设备正在逐渐应用GNSS;

3、用户个体拥有的GNSS设备数量增加,设备市场覆盖范围向发展中国家扩展。

性能的提升和新型服务平台将促进位置服务设备的销售和市场的增长。2012年位置服务设备在GNSS拓展市场中的比例已达到20%。过去五年中,位置服务设备的出货量已从每年1.5亿部增长到8亿部。未来10年其复合年增长率有望达到10%。智能手机将占据该市场份额的90%;平板电脑、数码相机、便携电脑、健身器材、人员跟踪、可穿戴设备等都将具有位置服务能力。

(二)交通运输领域

交通运输领域包括公路、铁路、航空与航空等四个分类市场,涉及物联网、智能交通系统、智慧城市等。随着多系统共存时代的来临、增强系统建设的发展,卫星导航服务的可用性、稳健性和完好性将不断提升;卫星导航、惯性导航及其与通信、网络的融合也将更好地解决物理遮蔽、位置共享、互联互通和安全相关的问题,更好地满足交通运输领域的定位导航授时需求。

位置共享、安全监管压力的增加、购买力的提升、数据服务与产品价格的降低是公路交通领域卫星导航应用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嵌入式与车载设备或将成为车辆的标准装备,智能手机也将更多地用于道路导航与位置服务;而在智能交通系统中,卫星导航应用将远超出

车辆导航的范畴。

铁路系统将是卫星导航、惯性导航、传感器及其与通信、网络融合的重要受益者,可有效地解决隧道、站台、崇山峻岭等无法使用卫星导航服务的问题,将在高密度、低密度铁路线指挥与控制系统、资产管理、乘客信息系统、主干线信号系统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同时安全相关卫星导航应用技术有助于提升现有铁路安全技术水平。

航海与水面运输系统同样受益于卫星导航、惯性导航、传感器及其与通信、网络的融合,以及未来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的搜索与救援服务等将有效地推动航海与水面运输系统卫星导航应用的发展,在缩短海难救援响应时间、保证人员安全、降低生态灾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航空运输系统将受益于各种增强系统的发展与卫星导航服务完好性水平的提升。未来的飞行全过程将从传统导航方式向GNSS导航解决方案过渡,促进GNSS航空电子设备使用的增长。卫星导航是国际民航组织建立的基于性能的导航标准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三)农业领域

美国的调查表明,卫星导航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将使成本降低10%,效益增加10%,使卫星导航应用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而技术进步和经营规模的扩大是卫星导航应用增长的关键推动因素。自动驾驶和可变速率技术等可进一步提高生产率的解决方案可提升应对成本上涨、资源短缺和粮食需求等方面的挑战的能力。未来农业领域卫星导航将呈如下趋势:发达国家的大型农场和大部分种植业将更多采用卫星导航服务;工业化程度较低的地区的卫星导航应用也将随精细农业的发展而迅速崛起;对地观测和卫星导航的结合将推动集成应用的发展。

(四)测量测绘领域

卫星导航服务的高精度特征是其在测量测绘领域应用的基础。测量测绘领域卫星导航应用的增加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欧美以外地区卫星导航测量测绘市场的增长速度将高于欧美市场,主要原因是上述地区工程建设项目较多,并缺乏其他替代手段和地面网络支持。

八、结束语

凭借技术、人才和资本的优势,美欧日占据着卫星导航应用产业的主导地位,并将继续引领全球卫星导航应用产业的发展。然而,卫星导航应用与技术是涉及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与应用产业已经成为主要航天国家的重要选择,通过政策法律、准入许可、标准规范等方式保护、促进自主卫星导航应用产业的发展,以实现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的目标。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阅读题及答案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阅读题及答案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以下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文化产业近年来的表现,可以讲是“冰火两重天”。2014年,在“反四风”的形势下,演出市场及舞台演出制作公司60%倒闭,艺术品、画廊行业持续低迷;同时由于近年来文化产业同质化、地产化、空壳化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的影视基地、文化产业园区以及主题公园70%-80%处于大面积的亏损;另一方面,我国部分文化产业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特别是文化产业利用资本市场有了超常的发展,文化企业在创业板的表现突出,成为资本市场“新宠”。与此同时,由于创业板文化类企业上市前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上市后有动力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寻求企业外延式的扩张,进行产业整合,提高企业整体水平,从而改变过去的竞争局面,截止2014年底,市场每6天就有一起并购案。同时加上阿里、百度、腾讯等互联网龙头企业的参与,在政策、资本和市场三方合力下,文化产业正发生着质和量的飞跃,即从一味模仿国外,开始转向利用本民族文化向自主创新发展。 文化产业这些现状说明,我国文化产业在低水平,企业规模小缺乏市场竞争条件下,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需要以及在新形势以下临着重大调整的机遇,这些文化产业的基本情况也是文化产业的发展基础。 (zxlm摘编自于建玮《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材料二: 分行业类型来看,2016年文化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6%,占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8.6%;文化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增长13.0%,占9.3%;而其中文化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7.5%,占52.1%,已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力量。此外,2016年全国居民用于文化娱乐的人均消费支出为800元,比2013年增长38.7%;属于文化服务业的文化娱乐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4.7%,高于2013年4.4%的水平,文化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和升级。 2016年文化及相关产业营收构成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材料三: 作为国内首档大型文化创意创投类电视综艺节目,《创意中国》选择的制作路径——文创、投资、综艺跨界融合,则显现了其对文创产业“痛点”的把握,即搭建项目、创业者与金融、投资者对接的平台,让文创业者与投资人零距离对话。 节目依托综艺这一日臻成熟、表现力强的艺术形式,以及电视、网络、移动端等全媒体的播出架构,形成了更具关注度、话题性、实效性的平台。投资人、文化名人、创业达人做嘉宾,或给出前瞻规划,或提供理性建议;投资机构代表和百姓投资人组成“百人天使团”,根据各自投资意愿,选择文创业者与项目。对参加《创意中国》的文创团队和创业者而言,闯过“猎奇好创意”“创意秀出来”“资本爱创意”三关后,就可以与投资人零距离对话,就可能遇到投资的“天使”。从《创意中国》录制开始,短短3个月,就有12家创业公司与现场的投资机构确定了合作意向。 (sdzxlm摘编自梅松《为文创搭建更多对接资本的平台》) 材料四: 文化旅游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的是一个开放的有机循环体系。在不断升级的旅游需求和全域旅游的背景下,单纯的文化与旅游的集聚已难以立足。未来,文化旅游的融合度将会越来越高,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将以有效融合为核心。在一个开放的文化旅游循环中,文化和旅游是主体,但非唯一的存在,而是融合了经济、社会、生态等一系列社会要素的有机复合体。

全国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国家林业局

全国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4~2010年) 国家林业局 二○○四年十一月

目录 前言 (1) 一、基本情况 (2) (一)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3) (二)林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7) 二、林业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0) (一)发展机遇 (10) (二)严峻挑战 (12) 三、林业产业的发展战略及预期目标 (14) (一)指导思想 (14) (二)基本原则 (15) (三)发展战略 (16) (四)主要预期目标 (17) 四、林业产业宏观布局与任务 (19) (一)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 (19) (二)名特优新经济林基地建设 (21)

(三)人造板制造业 (22) (四)木质竹藤家具及木制品加工业 (23) (五)林下资源采集与加工业 (24) (六)林产化工业 (24) (七)竹产业 (26) (八)林木种苗和花卉业 (27) (九)森林旅游业 (27) (十)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利用业 (28) 五、东北重点国有林区的后续产业发展 (29) 六、主要政策保障措施 (31) (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落实《决定》精神 (31) (二)加强信贷和资金支持 (31) (三)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经济 (32) (四)结合林业生态工程,积极发展经济林、竹林、工业原料林基地 (32) (五)培植龙头企业,加快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 (33) (六)继续实行并完善优惠林业的税费政策,促进森林资源综合利用 (33) (七)完善人工商品林采伐政策 (34)

(八)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规范林业产业发展 (34) (九)强化科技支撑,促进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35)

2020年林业产业发展总结报告

林业产业发展总结报告 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必须的基础性资源,处在维护地球生命、改善人类生存空间的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地位,在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保障和支撑作用。林业产业的建设与发展,是促进林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我国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推进阶段、建设生态文明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对林业工作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林业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本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成败,为此,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建设生态家园,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时代赋予林业系统干部职工的历史使命。 为认真掌握我县当前林业产业发展基本情况,为下一步全县掀起新一轮以林业产业发展为重点的山区综合开发提供决策参考,结合林业部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部署,县林业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局班子领导、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林业局学习实践活动专题调研组,确定调研专题、精心谋划调研提纲,于4月20日至24日,分别深入三个国有林场、部分乡镇和挂钩联系村就我县林业产业发展进行专题调研。 一、我县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二、我县林业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 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旧体制、旧观念的束缚和影响,普遍造成对林业工作的定位不科学、不准确,要么简单地把林业建设等同于木材生产,要么片面地强调林业的生态属性,忽视了林业的经济

功能,影响和阻碍了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制约了林业生产力的充分发挥,致使我县林业“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的问题十分突出,规模小效益低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根本改变,主要表现在: 产值规模小:我县林地面积占全县国土面积的70%以上,全县xx年林业总产值为2.1亿元,亩均林地产值仅为60元,按法定统计口径计算,林业总产值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9.77%,所占比例与林地面积在国土面积中的比重不相称,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率低下,亩均产值仅为农业产业的5%左右。 支柱产业单一:我县虽然确定杨梅、核桃、竹子等作为林业产业发展的重点,但目前还未形成有效规模,结构还显单一,产业效益作用不明显,尚不能成为支撑林业科学发展的支柱产业。经济林果结构不合理,首先是品种结构不合理。林果中以核桃、杨梅、柑桔等大路品种较多,错季果品、时令果品等面积和产量相对较小。第二,品质结构不合理。在果品生产上表现为“三多三少”,即低档果品多,高档精品果品少;一般大路品种多,名特新优品种少;季节性果品多,适宜加工、耐贮藏果品少。 产业化程度低:全县无林业龙头企业,现有林业企业规模小、效益低,经营粗放,林产品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能力弱。我县目前三个国有林场经营困难,林场主要的生产经营业务仍然是采伐和出售原木,属资源消耗型企业,抵御市场风险、持续发展的能力都十分弱小,生产经营仅能够维持目前的温饱水平。缺少生产

卫星导航产业应用领域分析

卫星导航产业应用领域分析 (一)前沿的定位技术 ①精密单点定位技术PPP(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即利用预报或事后精密星历(如IGS预报精密星历或IGS事后精密星历),同时利用某种方式得到的精密卫星钟差替代用户GPS单点定位方程中的卫星钟差参数,用户利用单台双频GPS接收机的非差相位和伪距观测值在数千万平方公里甚至全球范围内的任意位置进行分米级实时动态定位或事后厘米级快速静态定位。 ②网络RTK技术-VRS(Virtual Reference Station)。就是在一定区域内建立多个(一般为三个或三个以上)基准站,对该地区构成网状覆盖,并以这些基准站中的一个或多个为基准,计算和发播改正信息,对该地区内的卫星定位用户进行实时改正的定位方式,又称为多基准站RTK。与常规(即单基准站)RTK相比;该方法的主要优点:覆盖面广,定位精度高,可靠性高,可实时提供厘米级定位;网络RTK系统的结构包括3个部分:控制中心,固定站和用户部分。 (二)卫星导航定位在大型领域方面的应用。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卫星导航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正是由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具有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显著特点,赢得广大测绘工作者的信赖,并成功地应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运载工具导航和管制、地壳运动监测、工程建设、市政规划、海洋开发、资源勘察、地球动力学等多种学科。目前,导航定位技术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民生活等方方面面。 (1)国家大型测绘项目领域 我国先后于1992年、1996年建立了由28个点组成的国家A级卫星定位控制网和由730个点组成的国家B级卫星定位控制网,首次整合和统一平差后形成了2000个国家卫星定位大地控制网,并于2004年完成与天文大地网的平差,成为我国现代测绘的基本框架。 进入21世纪,可以说GPS定位技术已完全取代了用测角,测距手段建立大地控制网的常规大地测量方法。我们一般将应用GPS卫星定位技术建立的控制网叫做GPS网。与此同时,建成了连续运行的卫星定位观测站30多个,其中7个纳入国际IGS(地理信息系统)网站,国家A级和B级GPS大地控制网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具有分米级绝对精度的三维大地控制坐标系统已基本建立,它将成为我国空间技术和空间基础数据、动态实时定位等技术提供一个精确可靠的参考系。此外,中国国家A级和B级GPS大地控制网中大部分点位,均用水准进行了联测,以确定它们的正常高。同时不少网点也和原有的用经典方法测定的大地点和沿海的验潮站等进行了联测。所有这些将成为我国地壳运动监测,中国局部大地水准面的求定、新老

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一、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二、国外部分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三、我国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总体现状 四、国内部分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 五、国内外典型创意产业园发展现状与特点 2012年5月11日

一、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1.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 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y)是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推崇创新和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产业。一般认为,创意产业作为一种国家产业政策和战略被明确提出首先是在英国。1998年,由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创意产业”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源于个人创意、技巧及才能,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利用,具有创造财富并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这一定义阐明了创意产业的核心内容是文化和创意,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推动力。 而有“创意产业之父”之称的英国经济学家霍金斯(John Howkins)在其2002年出版的《创意经济》一书中,将创意产业界定为其产品都在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范围内的经济部门,认为版权、专利、商标和设计产业四个部门共同组成了创意产业和创意经济。这一定义着重强调了知识产权在创意产业中的重要地位,并将专利研发活动也纳入了创意产业范畴。 创意产业在本质上具有一定的文化性,所承载的内容需要富有文化的内涵,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和推动在创意产业中得到了外在的体现。可以说,创意产业在内容上与我们一般所说的文化产业有很大的雷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4年蒙特利尔会议上对“文化

产业”(Cultural Industry)的定义——“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也已延伸到“创意产业”领域,并将其分为商品、服务和知识产权三项。 中国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在《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6)》将创意产业解释为,指“那些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来源于人的创造力和聪明智慧,并通过科技的支撑作用和市场化运作可以被产业化的活动的总和”。由于其文化内涵性,在一些地方,创意产业也被称为“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的内涵十分丰富,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界定都不太相同。大体上,世界上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界定主要有四种:日本、英国和新加坡的创意产业;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版权产业;中国台湾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国香港特区的创意工业。 表1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和分类

林业产业政策要点-国家林业局

林业产业政策要点-国家林业局

林业产业政策要点 前言 1.林业产业是涉及国民经济一、二、三产业的复合产业群体,具有基础性、多样性、生态性、战略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产业发展迅速,为农民增收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林业产业基础薄弱、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素质不高、效益不好、市场发育不全等问题还相当突出,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林业物质产品、生态产品和文化产品的需求。为了加快和规范林业产业发展,充分挖掘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潜力,发展现代林业,推动生态建设,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据国家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宏观要求,特制定本政策要点。 2.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瓶颈约束效应日益凸显,发展循环经济,以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已成为重大战略取向。林业产业是规模最大的循环经济体,森林资源的可再生性和林产品的可降解性,为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利用森林资源展示了光明前景。加快发展林业产

业,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3.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是维护国家木材安全的根本途径。森林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木材是国际公认的四大原材料(钢材、水泥、木材、塑料)之一。我国木材和林产品需求急剧增长,目前每年进口木材类产品折合原木达1亿多立方米,进口额高达200多亿美元。世界各国的实践证明,经济越发达,对木材和林产品的需求量越大。而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又对保护森林资源提出了强烈要求。森林资源的稀缺性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木材的刚性需求的矛盾日益尖锐。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立足国内解决木材和林产品供应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 4.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战略举措。我国现有林地42亿多亩、可利用沙地8亿多亩、湿地近6亿亩;有木本植物8000多种、陆生野生动物2400多种、野生植物3万多种,发展林业产业潜力巨大。林业产业内容丰富,产业链条长,就业空间广。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可以为农民提供最适应、最直接、最可靠的就业机会,充分释放林地、沙地、湿地资源和物种资源及劳动力资源的巨大潜力,对于增加农民收入、破解“三农”难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

国外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国外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一、全球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概况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北美、欧洲及日本卫星导航应用市场逐渐走向成熟,2010年后,全球民用卫星导航市场进入了平稳发展期,年复合增长率10%左右。对位置服务、交通运输、测量测绘与农业GNSS应用(本报告不包括金融、网络、电力等授时应用)的统计与研究表明,2013年全球民用卫星导航应用市场规模已经超过2200亿欧元(约2800亿美元),至2022年将达到3500亿欧元(约4460亿美元),全球在用卫星导航设备有望达到70亿部。 虽然,卫星导航民用市场的规模早已远远超过了军用市场,2013年全球军用卫星导航市场的规模不超过12亿美元,不足民用市场的0.5%。但其重要军事空间系统的角色不会改变。

图3 2012~2022年累计核心市场的收入份额 凭借技术与先发优势,美国一直处于卫星导航应用产业的领先或主导地位,是全球卫星导航应用基础设施最完善、应用最广泛、市场最成熟、技术水平最高的国家,形成了完整的卫星导航应用产业链,是全球卫星导航应用发展的最大受益者,也是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欧洲是全球卫星导航应用的第二大市场,其产业的规模与技术水平仅次于美国,是卫星导航应用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卫星导航芯片、模块、整机、软件及行业应用领域均具有可与美国媲美的能力。伽利略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发展使欧洲卫星导航应用获得了获得了欧盟各国政府的全面支持,完整的卫星导航应用产业链基本形成。 俄罗斯是最早完成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建设的国家之一,但是因对卫星导航应用与产业的重视不足,2000年前,俄罗斯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几乎是一片空白。进入21世纪,特别是南奥塞梯战争后,卫星导航应用受到了俄政府的高度重视,加大了资金投入,卫星导航应用产业的发展全面启动。

关于林业产业发展的情况汇报

南充市高坪区林业局 关于全区林业产业发展的情况汇报 我区林业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怀下,在区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监督、区政协的支持下,坚持以绿山富民为目标,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区林产业的发展一年一个台阶。项目争引实现突破,基地建设推进有力,专合组织快速发展,景区绿化稳步推进,资源保护切实加强。全区新增林地面积近10万亩,森林覆盖率在2008年的基础上增长了近5个百分点,林业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我区先后被国家林业局评定为全国林下开发先进县、林业专合组织示范县,被省政府评定为林业产业强县培育县、秦巴山区竹产业基地县、林下开发典型县和林业产业强县重点县,先后多次代表全省在全国林业工作会和代表全市在全省林业工作会上作经验交流,并连续两年在市林业绿化考核和区年终目标考核中荣获一等奖。下面,我就近年我区林业发展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项目争引成效显著。为取得国、省两级林业主管部门对我区的支持,近两年来我们坚持把项目争引放在推动全区林产业发展的首要位置来抓,通过主动作为、勤跑、多汇报,最大限度地赢得了国、省主管部门的支持。两年来,我们先后向国、省争取了林业专合组织、竹木产业基地、新

增退耕还林、森林植被恢复、森林病虫害防治、省级林产业基地、森林抚育、珍稀林木基地、省级林业产业强县预培县等林业项目10余个,实际到位资金3500万元,除两大工程政策性补助资金外,争取资金占全市的1/3以上。尤其是省产业强县预培县、国家林业专合组织示范县的取得,为我区林业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造林绿化稳步推进。围绕“绿山富民”这一核心目标,我们坚持“规模”“特色”“效益”一起抓,合力打好“生态”、“经济”、“形象”三张牌。近两年,我们依托项目资金,利用冬春两个营林季节投资2000余万元对全区近6万亩荒山荒坡、弃耕荒地、河滩田埂、四旁林地及退耕补植地进行了大面积绿化,新栽了杨树、香椿、巨桉、竹柳等速生树种近200万株,种植了花椒、核桃、油桃等经济林木近30万株,完成了全区1000公里国省道及乡村公路行道树栽植100万株,林地面积在2010年的基础上增加了近10万亩,全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人民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三)速丰林基地规模突显。近两年,我们在牢牢把握原有速丰林建设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产业重点、提升产业水平、扩张产业规模,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两年来,我们利用区内东观、佛门、江陵、会龙、万家等乡镇现有的闲置林地,通过引进业主、立项支持,集中成片栽植了以巨桉、香椿、杨树为主的速丰林基地4万多亩;新建成了规模在1000亩以上的速丰林基地6个,其中:佛门的4000

林业产业发展讲话稿

林业产业发展讲话稿 近几年来,在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州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全州生态林果基地建设初具规模;生态林果产品、俄色茶和林下产品等加工业发展昂首起步;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初见成效,林业产业在全州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当前,林业产业发展已经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加快推进的重要时期。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林业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对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一、分析当前我州林业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大致可以概括为“前景广、政策好、潜力大、困难多”。 所谓前景广,首先,发展林业产业是丰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质的需要。通过大力发展经济林种植,能够满足人们对生态林果的需要。通过大力发展林业加工业,能够满足人们对天然绿色林产品的需要。通过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能够满足人们回归自然、休闲娱乐的需要。其次,发展林业产业是巩固林业生态建设成果的需要。发展林业产业能推动森林培育、经营和保护,带动森林资源增长。林业的经济功能的充分发挥,能够极大地带动和促进生态、社会、文化功能的发挥。再次,发展林业产业是林农致富的需要。2012年,我州结合林业“两大工程”建设,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核桃、花椒、雪域俄色茶、林下经济等一批林业产业助农增收成效明显,农民从林业上获得的收入达到760元,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所谓政策好,从国家层面看,为了发展林业产业建设,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刺激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对林业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提供了广阔舞台。特别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以来,农村生产力得到进一步释放,林农投资林业的热情持续高涨。从省级层面看,近年来,省政府就加快林业生态建设先后出台了专门的政策文件,把发展林业产业作为加快富民强省的重要举措,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 所谓潜力大。一是资源潜力大,我州有丰富的物种资源和良好的光热条件,为林业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州林地总面积753.66万公顷,可利用沙地64.96万公顷,湿地88.8万公顷,活立木蓄积4.79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1.08%;有木本植物8000多种、陆生野生动物2400多种、野生植物3万多种,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甘孜州保护区总面积达410.76万公顷,占全州土地面积的近27%,占全省保护区总数的47%,拥有雄奇、险峻、原始、壮丽的自然生态景观,再加上大批保护区升级,保护区设施完善,进一步促进了甘孜藏族自治州作为康巴文化的发祥地和中心,生态、文化、休闲旅游业及关联产业的发展。二是市场潜力大,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由生存型的温饱消费向享受型、发展型的现代消费转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林业物质产品、生态产品和文化产品的需求日渐增大,居民更加重视对林产品的需求,尤其是对生态方面产品的需求,为林业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所谓困难多,一是重视不够。由于林业产业周期长,风

国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述评_陈珏宇

国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述评3 陈珏宇 (中央财经大学 财经研究院,北京 100081) 摘要:在当代,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人力资本的价值,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经济学家对创意产业进行了详细研究和调查,力图建立一门新的创意产业的文化经济学。国外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已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尤其在具体实践中已具一定的优势。从国内的研究来看,目前只是起步阶段,因此全面了解并系统介绍国外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论进展及实践进程,对于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从制造型向创意型发展的中国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当代经济;文化创意产业;述评 中图分类号:F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846(2008)02-0015-06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及形成基础 (一)“文化产业”概念的起源 在历史上,“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起源于对“大众文化”的争议。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Theodor Adono)和霍克海默(Max Horkhei m er)在他们于1947年出版的《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从艺术和哲学价值评判的双重角度对文化产业进行了否定性的批判。由于他们是在单数的意义上使用“产业”(in2 dustry)一词,因此中文也常译为“文化工业”,以区别于复数的“产业”(industries)。阿多诺和霍克海默认为,文化产品在工厂中凭借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以标准化、规格化的方式被大量生产出来,并通过电影、电视、广播、报纸和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介传递给消费者,最终使文化不再扮演激发否定意识的角色,反而成为统治者满足现状的社会控制工具。①与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对文化工业的批判立场不同,同属法兰克福学派的本雅明(W alter Benjam in)就对文化产业和文化持乐观态度,承认大众文化的积极价值和历史意义,根据他的观点,艺术品的复制可以把艺术从宗教仪式的古老传统中解放出来。这两种观点———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对文化产业的消极定义与本雅明强调自由的定义———引发了战后对大众文化的争论。1965年,马克拉伯(Machlup)基于他对信息技术对国民经济贡献的认识,提出了‘知识工业’这一概念。随后,德国诗人和随笔作家汉斯?马格涅斯?恩泽斯伯格(Hans Magnus Enzensberger)在1968年写作了《意识工业》一书。这之后,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正式提出了‘信息工业’的概念。20世纪60年代,赫伯?席勒(Herbert I.Schiller)和阿芒德?马特拉特(A r mand Mattelart)就表明将革新中的传统文化融入全球资本主义的利益和进步中去具有重要性。欧洲委员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使用了‘文化产业’的复数形式。欧委会还使用了另一个词:‘内容产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一系列概念应运而生,信息产业、媒体产业、内容产业和版权产业等概念相继登场,人们对文化产业的态度发生了彻底的转变,不再“把它当成一件‘好事’或‘坏事’,而是把它与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某些根本性变化联系起来看待。 (二)文化创意产业概念 1935年,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第一次提出了 第10卷第2期Vol.10No.2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Journal ofW uhan Technic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 on 2008年6月 June.2008 3收稿日期:2008-05-06 作者简介:陈珏宇,(1964-),女,湖北武汉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博士后,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研究人员。 ①参见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启蒙的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林业产业的发展趋势

中国林业产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以森林为主要经营对象的林业,不仅承担着生态建设的主要任务,而且承担着提供多种林产品的重大使命。进入21世纪,人类正在继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开始向生态文明迈进。我国也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林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特殊作用。 近年来,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建设成效明显,森林面积大幅度增加,森林质量明显提升,森林保护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的增长为林业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进入21世纪,中国林业产业发展迅速,总产值年平均增速一直保持两位数。2010年达2.28万亿元,同比增长30.21%。从主要林产品产量来看,中国人造板、松香、木竹地板、家具、经济林产品产量均处于世界首位,成为世界林产品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但未来的林业如何发展,产业化结构如何调整,仍需要我们的认真研究和分析。 一、林业的相关理论概述 (一)林业的定义 邱俊齐在《林业经济学》中为林业做了定义:林业是指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是国民 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包括造林、育林、护林、森林采伐和更新、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采集和加工等。发展林业,除可提供大量国民经济所需的产品外,还可以发挥其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护环境等重要作用。 林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人民生活、自然环境改善和生态平衡中,均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世界各国通常把林业作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在中国习惯于将林业归属于大农业。 林业生产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以森林(包括天然林和人工林)为主要经营、利用对象,整个生产过程一般包括造林、森林经营、森林利用3个组成部分,所以是综合性的生产部门。林业生产的主要任务是科学培育、规范经营、严格保护、合理利用现有森林资源与有计划地植树造林,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覆盖 率与森林蓄积,增加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生产,并根据林木的自然特性,极大限度地发挥它在改造自然、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障农牧业生产、防治污染、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多方面的效能和综合效益。 (二)林业产业的划分 林业之所以称之为是林业,首先它应该是一个产业,只有“林”,没有“业”,不能称其为林业。但林业不是类同工业的纯粹产业,它是兼有基础产业特征和公 益服务的特殊“产业”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对林业的三大产业做了如下划

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国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一、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二、国外部分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三、我国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总体现状 四、国部分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 五、国外典型创意产业园发展现状与特点 2012年5月11日

一、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1.文化创意产业的涵 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y)是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推崇创新和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产业。一般认为,创意产业作为一种国家产业政策和战略被明确提出首先是在英国。1998年,由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创意产业”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源于个人创意、技巧及才能,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利用,具有创造财富并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这一定义阐明了创意产业的核心容是文化和创意,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推动力。 而有“创意产业之父”之称的英国经济学家霍金斯(John Howkins)在其2002年出版的《创意经济》一书中,将创意产业界定为其产品都在知识产权法的保护围的经济部门,认为、专利、商标和设计产业四个部门共同组成了创意产业和创意经济。这一定义着重强调了知识产权在创意产业中的重要地位,并将专利研发活动也纳入了创意产业畴。 创意产业在本质上具有一定的文化性,所承载的容需要富有文化的涵,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和推动在创意产业中得到了外在的体现。可以说,创意产业在容上与我们一般所说的文化产业有很大的雷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4年蒙特利尔会议上对“文化产业”(Cultural Industry)的定义——“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

林业产业规划发展思考

摘要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达县林业产业近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经营层次低、科技支撑不够、发展思路不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大力发展工业原料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林果业、适度发展种苗花卉业、重点发展精 深加工业、优先发展森林旅游业等林业产业发展思路,并提出了加强领导、科学规划、强化政策扶持与营造发展环境、创新机制及提高林 产品含量等发展对策。关键词林业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发展重点;对策;四川达县加快林业产业发展,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林产品 和生态服务,是促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地方和群众收入 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富民强县赋予林业 的历史使命[1-2]。当前林业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变革和转折时期,正经历着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林业产业也经历着由传统的以木材生产为主、粗放型经营向培育资源、多元化集约化经营的根本性转变。传统的以消耗资源为主的林业产 业已成为制约林业发展的瓶颈,不能适应当前林业的发展趋势。 因此,需要通过大力发展木竹加工业、特色林果、森林食品、森林旅 游、生物能源,不断满足人们对天然绿色林产品、营养保健、休闲娱乐、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需求[3-4]。1达县林业产业现状近年来,达县林业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按照生态与产业双轮驱动、推进林业资源大县向林业经济强县跨越的思路,切实推动林业产业发展,初步建成了涵盖一、二、三产业且产品种类较为齐全的林业产业体系。一是工业原料林建设稳步推进。1998年以来,达县发展了以工

业原料为主的速生工业原料林逾267万2,基本满足了达县工农业建设需要;二是经果林及林木种苗建设发展势头良好,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种类较多,门类齐全,主要有枣、银杏、花椒、板栗等干果类;柑、柚、梨、桃、李等水果类;油桐、油橄榄等油料类;栀子、佛手、金银花等医药类;茶、桑等经济作物类;种苗花卉类等六大门类。截至2008年年底,全县累计建设各类经果林106万2,其中果树类6633332,木本药材1666672,油料、饮料6002,其他经济林1533332,林木花卉133332。三是林业加工产业有较大发展。目前,全县已有木材加工企业户51家,年耗材23万3,年产值2000余万元,税收100余万元,解决农民工就业150余人,另四川升达、瑞丰木业等企业正在投资建设中,建成投产耗材22万3,预计产值可达近6亿元,将拉动建设工业原料林逾3333332,解决农民工就业1000余人。四是森林旅游和乡村农家乐有较大发展。以铁山国家森林公园、雷音铺森林公园和真佛山级风景名胜区为主的森林旅游业,赵家桂花村、火峰山等乡村农家乐年接待能力达10万人次,旅游综合产值达5000余万元,成为了人们走进森林、回归大自然的好去处。2存在的问题一是林产加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实力弱,规模以上企业,98以上的产品为原料型初级加工产品,附加值低、经营层次低,仅限于粗放的经营加工、利用,深加工产业薄弱;二是发展思路不明,一些项目过多,造成无序竞争、管理混乱,还有一些项目基础薄弱,扶持力度不够;三是科技支撑不够,经济效益不明显,项目科技含量不高,产品质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四是发展基础薄弱。

林业产业的发展趋势

中国林业产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森林就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就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以森林为主要经营对象的林业,不仅承担着生态建设的主要任务,而且承担着提供多种林产品的重大使命。进入21世纪,人类正在继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之后开始向生态文明迈进。我国也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林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特殊作用。 近年来,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建设成效明显,森林面积大幅度增加,森林质量明显提升,森林保护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的增长为林业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进入21世纪,中国林业产业发展迅速,总产值年平均增速一直保持两位数。2010年达2、28万亿元,同比增长30、21%。从主要林产品产量来瞧,中国人造板、松香、木竹地板、家具、经济林产品产量均处于世界首位,成为世界林产品生产、消费与贸易大国。但未来的林业如何发展,产业化结构如何调整,仍需要我们的认真研究与分析。 一、林业的相关理论概述 (一)林业的定义 邱俊齐在《林业经济学》中为林业做了定义:林业就是指培育与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与其她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就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包括造林、育林、护林、森林采伐与更新、木材与其她林产品的采集与加工等。发展林业,除可提供大量国民经济所需的产品外,还可以发挥其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护环境等重要作用。 林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人民生活、自然环境改善与生态平衡中,均有特殊的地位与作用。世界各国通常把林业作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在中国习惯于将林业归属于大农业。 林业生产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以森林(包括天然林与人工林)为主要经营、利用对象,整个生产过程一般包括造林、森林经营、森林利用3个组成部分,所以就是综合性的生产部门。林业生产的主要任务就是科学培育、规范经营、严格保护、合理利用现有森林资源与有计划地植树造林,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与森林蓄积,增加木材与其她林产品的生产,并根据林木的自然特性,极大限度地发挥它在改造自然、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障农牧业生产、防治污染、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多方面的效能与综合效益。 (二)林业产业的划分 林业之所以称之为就是林业,首先它应该就是一个产业,只有“林”,没有“业”,不能称其为林业。但林业不就是类同工业的纯粹产业,它就是兼有基础产业特征

[对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对策措施的研讨] 林业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对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对策措施的研讨] 林 业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对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对策措施的研讨一、林业产业发展现状1、**市林业第一产业发展良好,逐步建立和形成了一批林业产业基地,森林覆盖率从1990年的5.3%提高到2010年的13.4%。目前,已建成速生丰产林基地15万亩,经济林、山杏林生产基地85万亩,育苗基地120公顷。水果、干果年产量4千余吨。林业第一产业产值5000余万元,农民从木、果等林业种植业中的收入人均170余元。 2、林业第二产业,主要是林木加工业,分散在全市各乡镇和**市内。主要生产木材初级产品,如单板、木方等。其中,锯材加工企业25家,木片加工企业2家,单板加工企业32家,其它形式木材加工企业8家。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两户,主要是梅花鹿和野猪。第二产业的产值1.2亿元。 3、林业第三产业,在我市尚处于规划和起步阶段,较不发达。 二、林业产业存在问题 1、认识水平低,产业后期投入不足。一方面,政府部门,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林业产业化的重要地位,对产业化发展的引导力度明显不够。政府部门看准并实施了一些林业产业化重点项目,但由于没有协调有序的组织机构和统一管理的过硬措施,政府制定产业化发展目标后,往往操作困难、支持不够、后继乏力。

另一方面,政府忽视林业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不顾资源培育与加工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对林业只取不予或多取少予,致使林产业加工后劲严重不足。 2、企业规模小,无竞争力,缺乏品牌意识。我市木材加工企业大多是小型民营企业,较为分散,没有大型龙头企业带动,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全市木材生产企业共67家,其中年产值上50万元的仅5家,绝大部分为乡镇小型企业。由于小型企业在数量占绝大多数,因此产业趋同现象十分突出。我市大多数林产品是粗加工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品牌优势不明显,竞争力不强,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 3、投资结构不理想,林业产业投入严重不足。受传统经营观念束缚,大多数林业经营者过份依赖于政府投入,没有从根本上建立起以经营者为投资主体的多元投资体系。我市林产加工企业由于规模小、效益差,向商业银行贷款难,难以投资基地建设。加上受林地经营权不稳定、林木生产周期相对较长等多种因素影响,林业吸纳社会投资太少,无法满足林业产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 三、加快推进我市林业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我市林业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不仅表现在我市具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可为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提供基础性保障,同时,我市林业产业发展具有深厚的干部群众基础和成功典型范例。发展林业产业大有可为、大有希望。在推进我市林业产业科学发展工作中,着重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明确目标任务,科学谋划我市林业产业发展宏伟蓝图。根据

林业产业发展情况报告

林业产业发展情况报告 一、林业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核桃产业 **县是省级核桃生产基地县之一。**县的核桃产业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思路,全县计划用5至10年时间种植40万亩。经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自2016年至2016年,**县共完成25万亩核桃产业省级计划任务(2016年计划尚未下达,任务不明确),但由于受雨雪冰冻、霜冻以及持续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现保存面积仅有万亩。2016年,**县省级核桃产业计划任务万亩,实际完成万亩。 (二)林业龙头企业 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申报和认定,对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促进**县林业增效、林农增收将发挥重要作用,对带动**县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县域经济具有实际意义。**县根据全省林业产业政策,积极引导发展规模大、成长速度快、经济效益良好、社会影响面大、示范带动作用强的林业企业申报省级林业龙头企业,目前全县已经有4家企业申报成功,分别是:**县坤泰园艺有限公司、云南鸿昊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曲靖市富田

园林有限公司、云南伊森源林业开发有限公司,2016年还将申报2家企业,分别是**县华晋农牧有限责任公司、云南希美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三)野生动物驯养繁殖 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发展势头良好,目前,从事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且办理了驯养繁殖许可证及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数量全县共有12家,集中在西平、盘江、白水三地,养殖种类多样,有:野猪、竹鼠、蓝孔雀、野鸡、穿山甲、非洲鸵鸟、鹧鸪、野兔、刺猬等,其中野猪500头,野鸡35500只,野兔1000只,鹧鸪200只,蓝孔雀70只。 (四)庄园经济 近年来,**县大力推进林权制度配套改革,从实际出发,促进林地流转,充分调动农民、能人参加建设林业生态县的积极性,发展生态旅游,全面推进庄园经济建设。因地制宜培育生态产业,加大植树造林力度,重点发展核桃经济林,大力开展林下资源开发,促进农林加工业发展,构建林业生态循环经济,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截至目前,全县已有20多家在当地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生态庄园,把核桃、万寿菊、中药材有机结合进行林下资源开发规模达3万亩左右,有力促进了现代林业建设。 (五)林业产值 2016年,**县林业生产总值达到17568万元。

林业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必须的基础性资源,处在维护地球生命、改善人类生存空间的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地位,在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保障和支撑作用。林业产业的建设与发展,是促进林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我国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推进阶段、建设生态文明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对林业工作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林业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本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成败,为此,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建设生态家园,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时代赋予林业系统干部职工的历史使命。 为认真掌握我县当前林业产业发展基本情况,为下一步全县掀起新一轮以林业产业发展为重点的山区综合开发提供决策参考,结合林业部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部署,县林业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局班子领导、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林业局学习实践活动专题调研组,确定调研专题、精心谋划调研提纲,于4月20日至24日,分别深入三个国有 林场、部分乡镇和挂钩联系村就我县林业产业发展进行专题调研。 一、我县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二、我县林业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 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旧体制、旧观念的束缚和影响,普遍造成对林业工作的定位不科学、不准确,要么简单地把林业建设等同于木材生产,要么片面地强调林业的生态属性,忽视了林业的经济功能,影响和阻碍了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制约了林业生产力的充分发挥,致使我县林业“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的问题十分突出,规模小效益低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根本改变,主要表现在: 产值规模小:我县林地面积占全县国土面积的70%以上,全县2008年林业总产值为2.1亿元,亩均林地产值仅为60元,按法定统计口径计算,林业总产值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9.77%,所占比例与林地面积在国土面积中的比重不相称,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率低下,亩均产值仅为农业产业的5%左右。 支柱产业单一:我县虽然确定杨梅、核桃、竹子等作为林业产业发展的重点,但目前还未形成有效规模,结构还显单一,产业效益作用不明显,尚不能成为支撑林业科学发展的支柱产业。经济林果结构不合理,首先是品种结构不合理。林果中以核桃、杨梅、柑桔等大路品种较多,错季果品、时令果品等面积和产量相对较小。第二,品质结构不合理。在果品生产上表现为“三多三少”,即低档果品多,高档精品果品少;一般大路品种多,名特 新优品种少;季节性果品多,适宜加工、耐贮藏果品少。 产业化程度低:全县无林业龙头企业,现有林业企业规模小、效益低,经营粗放,林产品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能力弱。我县目前三个国有林场经营困难,林场主要的生产经营业务仍然是采伐和出售原木,属资源消耗型企业,抵御市场风险、持续发展的能力都十分弱小,生产经营仅能够维持目前的温饱水平。缺少生产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联结带动农户能力强、具有一定规模的林业龙头企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