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十八大精神下的高校组织工作科学化

论十八大精神下的高校组织工作科学化

[摘要]组织工作科学化是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重要内容,是科学发展观在组织工作中的体现和应用。提高高校组织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应有之义,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刻理解和把握高校组织工作的内在规律及科学理念,运用科学方法推进组织工作,构建涵盖党建工作、干部工作、人才工作的科学制度体系,整体提升高校组织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关键词]十八大高校组织工作科学化

高校组织工作科学化,是指以科学理论特别是党的建设学说为指导,把握和遵循高校组织工作的基本规律,创新载体和形式,优化体制机制,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组织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在实现组织工作科学发展的同时促进高校的科学发展。[1]高校组织工作科学化,是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高校组织工作科学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关系到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高校组织工作与其所处的特殊环境有着关联性和互动性,必须密切联系高校组织工作实际,从高校组织工作职能出发,以科学理论指导高校党的建设,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增强高校组织工作科学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高校组织工作的科学理念

在思想上提高认识,深刻领悟提高高校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大意义,善于发现规律,认识规律,研究规律,运用规律,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工作。

在工作方式的理念上要尊重基层,注重实践。组工部门要经常下基层,指导基层,发现、总结和推广基层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组工干部要经常走出去,调查研究、归纳提炼,在推进组织工作实践中把握规律、创新理念,为形成切实可行的思路、政策汲取智慧之源;党员干部要经常进支部,集中力量抓思想,抓作风,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在工作作风的理念上要以人为本,服务师生。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

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服务师生、做师生工作作为各基层党组织的主要任务和组工干部的基本职责,从师生不满意的事改起,从师生急需的事办起。把组织工作作为密切党和群众血肉联系的桥梁和纽带,着力构建党员干部联系服务师生的网络体系,拓展党员干部联系服务师生的领域和渠道,创新党员干部联系服务师生的方式和手段,及时了解师生的困难、需求和期盼,妥善解决师生反映强烈的问题。把让党满意、让师生满意作为推进组织工作科学化的价值标准,坚持组织部为各基层党组织服务,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党组织和党员为师生服务。

在干部工作的理念上要坚持原则,科学用人。从遵循干部工作和干部成长规律出发,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提高选人用人的科学化水平,使选拔出来的干部让组织放心、群众满意,让想干事、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选拔立场坚定、头脑清醒的干部,确保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选拔思想解放、勇于创新、作风扎实、群众认可的干部,以保证高校科学、创新发展的实际成效。健全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管理监督和激励保障机制,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认真落实群众对干部选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二、高校组织工作的科学路径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组织工作具有自身特点。要抓住关键、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整体提升高校组织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以创新载体为重点,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有力抓手。从宏观着眼,从微观着手,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组织的各项工作,使高校党组织建设在将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的基点上实现新的突破。[2]一是优化基层组织设置,健全组织网络体系。根据党员分布状况和党员构成特点,科学合理设置党支部,建成全方位、网络化的组织体系,扩大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教工可按部门、教研室、研究室、实验室组建党支部,有利于推动支部工作与岗位工作相融合;学生可按专业组建学生党支部、按班级(方向)组建党小组,有利于推动支部工作与专业学习相促进。二是创新组织活动形式,增强组织生机活力。健立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服务师生的有效机制,全面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创新党员教育活动,深化党员公开承诺活动、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民主评议党员等活动,巩固扩大“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成果,以思想理论建设为根本、以

党性教育为核心、以道德建设为基础,开展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引导党员增强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宗旨意识、使命意识。创新典型引领活动,推进基层党组织示范化、项目化、品牌化建设,着力培育一批基层党建工作的示范单位、特色项目,打造一批基层党建工作的知名品牌,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创新关怀帮扶活动,开展青年教师党员结对帮扶活动,教工支部与学生支部结对共建活动,学生党员互帮互助活动,在服务师生中增强党内凝聚力。三是健全发展党员机制,提高党员发展质量。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工作方针,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体要求,严格发展党员工作程序,突出发展党员工作重点,重视发展优秀青年教师、学术骨干入党,积极吸收优秀本科生、研究生入党。

以干部培训为重点,为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夯实思想基础。以理论武装为首要,有效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学习运用科学理论的能力,提高思想政治建设的科学水平。抓好党员干部培训工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探索深化党性教育、思想教育的有效形式,做好需求调研,开发特色课程,将例行学习和集中培训结合,业务学习和理论学习结合,干部培训和干部自学结合,专家授课与调查研究结合,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统筹性、实效性。

以人才工作为重点,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政策保证。科学发展人才优先、人才发展以用为本。高校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贯彻人才强国战略,大力营造激发创造力的工作环境,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3]。统筹做好高端杰出人才、青年骨干人才、管理骨干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教育事业中来。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做好后备干部的培养,加大轮岗交流的力度。把基层作为培养选拔和历练干部的基础阵地,通过切实可行的方式有计划地组织党政领导干部到校外学习交流,输送优秀干部到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

以党校教育为重点,为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理论素养提供阵地保障。深入实施“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工程”,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系统的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教育。推进党校教育培训改革,突出理论武装、党性教育和科学发展能力培养。积极更新教学内容,坚持“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把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深入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把学习理论与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起来,把学习理论与学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备的知识结合起来,把学习理论与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加强党性锻炼结合起来。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将室内教育与户外拓展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网络学习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将形式新颖、特色鲜明的教育活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风建设、就业创业、校园文化建设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相结合。采用课堂讲授、自学思考、座谈讨论、演讲交流、录像电视、事迹报告、参观考察、社会实践等多种教学形式,使党校培训教育具有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

三、高校组织工作的科学方法

高校组织工作要遵循科学的方法论,借鉴运用现代管理理论、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推进组织工作,使高校组织工作更富有时代性、科学性和创造性。

实施类别化精细化管理。高校组织工作领域日益多元化,高校组织工作对象类别日趋多样化,应按类别实行精细管理、科学管理。高校要根据新情况、新变化,在基层党组织原有分类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组织分类,增强组织设置的科学性。基层党组织按照分类定级评分标准,进行分类考核、分类定级、分类推进。加强党建工作分类指导,如开展党建工作课题化设计、项目化管理、不断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完善分级管理与重点管理相结合的干部管理体系,探索不同类型干部考察选拔,培养教育,管理激励的制度措施,对关键岗位干部实行重点管理。

科学运用量化分析工具。量化分析是对事物作出正确判断和准确预测的有效手段。根据高校组织工作的特点,可将量化分析作为重要工具运用到工作中,对干部推荐、考核、评价、选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对干部任职年龄结构、后备干部队伍年龄结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以便更好地实现干部队伍梯次配备、有序推进。

建立调查和评估反馈系统。调查和评估反馈是组织工作科学化的重要环节,健全调查情况、制定计划、组织实施、评估反馈、修正完善的组织工作系统。在加强内部评估的同时,重视群众评估、服务对象评估,开展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调查、换届纪律知晓率调查等,充分发挥民调结果在改进工作中的风向标作用,为组织工作提供量化评价、监测的指标体系。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调整政策、改进工作,

不断提高公信度和满意度。同时整合组织信息、网上信息、信访信息等资源,加强动态分析和跟踪督查。

搭建组织工作网络平台。在当今自媒体背景下,高校组织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将党建工作拓展到网络空间,用科技手段推进高校组织工作信息化。创新党员活动载体,建立党建工作专题网站、党员在线学习平台、网上组织生活平台,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开展活动提供新的载体。创新党员教育手段,利用网络教育、短信教育、博客教育、挂职锻炼等党员教育载体,增强党员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创新党员管理模式,注重使用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党员手机通讯系统,利用QQ、飞信、微博等媒体搭建党员互动信息平台。

四、高校组织工作的科学制度

健全机制是顺利开展高校组织工作的根本保障。高校根据实践发展需要制定和完善制度,努力构建涵盖党建工作、干部工作、人才工作的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加大制度创新力,增强制度执行力,提高组织工作制度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完善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健全高校党建工作组织领导制度,明确校党委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明确各基层党组织的责任人,实行分级负责制、责任追究制,建立一级抓一级、件件抓落实的责任机制,形成组织健全、职责明确、整体联动、科学合理的党建工作体系,充分调动有关工作部门的积极性,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生机活力。

建全党员教育培训制度。校党委组织部履行牵头抓总的职责,及时掌握了解党员教育培训情况,督促基层党组织认真落实党组织生活、党员目标管理、民主评议党员、创先争优等党员教育管理制度,不断拓宽教育培训渠道。对党员参加教育培训的情况进行跟踪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和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把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年度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

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要求对学校的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完善组织生活会议制度、党内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等制度,积极探索实现党内民主的多种形式,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

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支持党建特色项目,培育宣传典型事迹,

激励广大党员带头学习提高,带头服务师生,带头争创佳绩。建立关爱帮扶生活困难党员和老党员的长效机制,探索完善多渠道、全方位、经常性的党内帮扶资金筹措机制,积极开展走访慰问党员活动,了解他们的疾苦和愿望,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重视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强化干部监督工作,推行党务政务公开,深化反腐倡廉教育,严格规范权力行使、学术行为,推进校园廉政文化建设。

推进高校组织工作科学化是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当前影响和制约高校组织工作科学发展的难题还不少,需要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求真务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组织工作的各个环节;组织工作要加强与学校宣传、统战、纪检、工会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大党口”的工作格局;要与人事等相关行政部门协调配合,形成整体效应;还要借助校外各方面的支持,形成有效的社会力量。[4]进一步提高高校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徐建军.关于提高高校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2(10)

[2]王亚莉.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现高校组织工作科学发展[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3]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发〔2010〕15号)[J].2010

[4]首都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提高高校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思考[J].北京教育(高教),2010(11)

英文摘要:Scientific organization of party building is an important scientific,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reflected in the organization of work and applications. Improve the scientific level of university organization is to improve the scientific level of party building the proper meaning, with the 18 largest guided by the spirit and deeply understand and grasp the inherent law of university organization and scientific concepts, the use of scientific methods to promote the organization that covered the work of party building,

cadres, personnel working scientific institutional system, enhancing the overall organization of the scientific level of universities.

[作者简介]蓝巧燕,女,1981年生,桂林人,讲师,广西民族大学组织部,联系方式:159********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