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研究

高句丽研究
高句丽研究

高句丽研究——相关文献

“高句(gōu)丽(lí)”(公元前37年-公元

668年),也简称高丽(非后来王建建立的王氏高

丽),是西汉到隋唐时期东北地区出现的一个有重

要影响的边疆民族。周秦时期,高句丽的先人一直

生活在东北地区。公元前37年,夫余人朱蒙在玄

菟郡高句丽县辖区内建立政权。高句丽鼎盛时期其

势力范围包括吉林东南部、辽河以东和朝鲜半岛北

部。公元668年,高句丽被唐王朝联合朝鲜半岛东

南部的新罗所灭,在历史上持续了705年之久。

高句丽政权始于公元前三十七年,止于公元六

百六十八年,曾是中国东北地区影响较大的少数民

族政权之一,在东北亚历史发展过程中发生过重要

作用。高句丽政权发轫于今辽宁省桓仁县,公元三

年迁都至国内城(今吉林集安),四百二十七年再迁

都至平壤。桓仁与集安是高句丽政权早中期的政

治、文化、经济中心所在,累计共四百六十五年,是高句丽文化遗产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高句丽王城由平原城与山城相互依附共为都城,包括国内城和丸都山城(始名尉那岩城)。这是高句丽早中期(公元1―5世纪)的都城,也是高句丽政权延续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7000座高句丽时代的墓葬在高句丽王城外,位于群山环抱的洞沟平原上。许多墓

室里线条流畅、内容丰富并具有传奇神话色彩的精美

的壁画是这些古墓的特色所在,虽然距今已有千余

年,仍然色彩鲜艳。洞沟古墓群中以将军坟、太王陵

为代表的14座大型高句丽王陵及大量的王室贵族壁

画墓,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高句丽的历史进程,也是高

句丽留给人类的弥足珍贵的文化、艺术瑰宝。

此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的“高句丽王

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包括王城3座、王陵14处及贵

族墓26座,位于吉林省集安市和辽宁省桓仁县。

●五女山城:辽宁省桓仁县境内的高句丽初期山

●丸都山城:吉林省集安市境内的高句丽前期山

●国内城:吉林省集安市境内的高句丽前期平城

相关文献

高句丽山城研究

集安高句丽积石墓王陵研究

高句丽都城历史演变体系研究

集安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论高句丽的历史与物质文化

高句丽民族服饰的考古学观察

高句丽墓室壁画的装饰表现手法研究

高句丽史研究综述

辉煌的高句丽文化

高句丽文化的本质属性和思想渊源

国内高句丽族源研究综述

高句丽的城邑制度与山城

集安高句丽丸都山城的筑城理念浅析

高句丽与北方民族的融合

汉魏高句丽古都_集安

集安高句丽王城

中国境内发现的高句丽山城

关于高句丽中期都城几个问题的探讨

浅析高句丽古坟壁画中的建筑形象

关于高句丽两座土城的一点思考

高句丽的城邑制度与都城

高句丽民族对东北开发的贡献

高句丽_渤海国与长白山文化

五女山城历史久远文化厚重传奇

考古发掘报告与简报,调查报告

(一)中国

[1]曹桂林、王铁军.铁岭境内五座高句丽山

城简介[J].辽海文物学刊,1994(2):15-17.

[2]陈大为.淸原县英额门山城子调査记[J].

辽宁文物,1982(3):33-34.

[3]陈大为.辽阳岩州城山城[J].辽海文物学

刊.1995(1):147-148.

[4]崔玉宽.凤凰山山城调査简报[J].辽海文物学刊,1994(2):1-7.

[5]崔玉宽.凤城市文物志[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

[6]崔研茹、冯永谦、崔德文.营口市文物志[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

[7]大连市文物考古硏究所.大连城山山城2005

年调査报告[J].东北史地,2006(4):71-80.

[8]董学增.吉林市龙潭山高句丽山城及附近卫

城调査报告[J].北方文物,1986(4):32-35.

[9]董学增.吉林东团山原始、汉、高句丽、渤

海诸文化遗存调查简报[J].博物馆硏究,1982

(1):85-91.

[10]方起东.吉林辑安高句丽覇王朝山城[J].

考古,1962(11):569-571.

[11]抚顺市文化局文物工作队.辽宁抚顺市高尔山古城址调査简报[J].考古,1964(12):108-111.

[12]抚顺市博物馆、新宾县文化局.辽宁新宾县黑沟高句丽早期山城[J].文

,1985(2):46-51.

高句丽王城遗址

[13]抚顺市博物馆.辽宁新宾县转水湖山城[J].北方文物,1991(1):43-45.

[14]抚顺市博物馆.辽宁新宾县高句丽太子城[J].考

古,1992(4):318-323.

[15]富品莹、吴洪宽.海城英城子高句丽山城调査刊报[J].辽海文物学刊,1994(2):12-14,142.

[16]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吉林分册)[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3.

[17]桓仁满族自治县文物志编纂委员会.桓仁满族自治县文物志[M],1990.

[18]集安县文物保管所.集安高句丽国内城址的调査与试掘[J].文物,1984(1):47-54.

[19]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赤峰市上机房营子遗址发掘简报[J].考

古,2008(1):46-55.

[20]吉林省博物馆辑安考古队、辑安县文物保管所.吉林辑安高句丽南道和北道上的关隘和城堡[J].考古,1964(2):

76-79.

[21]吉林省文物工作队.高句丽罗通山城调査简报[J].文物,1985(2):39-45.

[22]吉林省文物考古硏究所、集安市博物馆.丸都山城

-2001~2003年集安丸都山城调査试掘报告[M].文物出版

社,2004.

[41]李龙彬、华玉冰、崔丽萍.辽宁丹东凤凰山山城首次发掘取得重大收获[N].中国文物信息网,2007-3-26.

[42]李晓钟、刘长江、佡俊岩.沈阳石台子高句丽山城试掘报告[J].辽海文物学刊,1993(1):22-31,21.

[43]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票康家屯城址发掘简报[J].考古,2001(8).

[44]辽宁省文物考古硏究所.五女山城-1996~1999,2003

年桓仁五女山城调査发掘报告[M].文物出版社,2004.

[45]辽宁省文物考古硏究所、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沈阳市石台子高句丽山城第一次发掘简报[J].考

古,1998(10):1-12.

[46]辽宁省文物考古硏究所、沈阳市文物考古硏究所.沈阳石台子山城西门址的补充发掘[J].沈阳考古文集第1集[C].科学出版社,2007:92-101.

[47]辽宁省博物馆.辽宁史迹资料[M],1962.

[48]辽源市文物管理所.吉林辽源市龙首山城内考古调査简报[J].文物,1994(3).

[49]辽源市文物管理所.吉林辽源市龙首山城遗址的调査[J].考古,1997(2):28-35,51.

[50]刘岚、邵春华.吉林通化市汉代自安山城调査和考证[J].博物馆硏究,1991(3):73-78.

[51]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赤峰市松山区三座店遗址2005年度发掘简报[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6(1):1-8.

[52]内蒙古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赤峰市三座店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遗址[J].考

古,2007(7):17-27.

[53]沈阳市文物考古工作队.辽宁沈阳市石台子高句丽山城第二次发掘简报[J].考古,

2001(3):35-50.

[54]沈阳市文物考古硏究所.沈阳石台子山城2004年Ⅲ区发掘简报[J].沈阳考古文集第1集[C].科学出版社.2007:67-91.

[55]沈阳市文物考古硏究所.沈阳石台子山城2006年Ⅲ区发掘简报[J].沈阳考古文集第1集.科学出版社[C],2007:102-106.

[56]佟达,新宾五龙高句丽山城[J].辽海文物学刊,1994(2):18-24.

[57]五女山志编纂委员会.五女山志[M],2004.

[58]徐家国、孙力.辽宁抚顺高尔山城发掘简报[J].辽海文物学刊,1987(2):43-62.

[59]延边文物简编[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88.

[60]扬永芳、扬光.岫岩境内五座高句丽山城调查简报[J].辽海文物学刊,1994(2):

8-11,24.

[61]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洛阳汉魏故城北垣一号马面的发掘[J].考古,

1986(8).

[62]周向永、王兆华.辽宁铁岭市催阵堡山城调査[J].考古,1996(7):60-65,90.

[63]周向永、王兆华.辽宁铁岭张楼子山城调査[J].北方文物,2001(2):39-42,54.

[64]周向永、赵守利、邢杰.西丰城子山山城[J].辽海文物学刊,1993(2):22-31.

[65]周向永、赵俊伟、李亚氷.辽宁开原境内的高句丽城址[J].北方文物,1996(1):

36-42.

(二)朝鲜

[1]安炳灿、崔承泽.关于最近发掘的平壤城[J].朝鲜考古硏究,1998(4):37-41.

[2]崔昌彬.关于瓮津古城(高句丽瓮川城)[J].历史科学,1986(2):39-43.

[3]崔承泽.关于长寿山城1号建筑址[J].朝鲜考古硏究,1991(4):34-38.

[4]崔承泽.关于凤势山城[J].朝鲜考古研究1994(4):11-13.

[5]崔承泽.关于长寿山城内的冶铁址[J].朝鲜考古硏究,2002(4):28-31.

[6]蔡熙国.太白山城踏查记[J].考古民俗,1965(2):53-58.

[7]蔡熙国、田提宪.大岘山城踏查记[J].考古民俗,1966(2):41-43.

[8]崔羲林.关于黄州城[J].历史科学,1982(7):44-48.

[9]金基雄.白川山城踏查报告[J].考古民俗,1966(1):24-27.

[10]金仁哲.关于温井里古城[J].朝鲜考古研究,1994(2):29-32.

[11]金日成综合大学考古学及民俗学讲座.大城山的高句丽遗迹[M].平壤:金日成综合大

学出版社,1973.

[12]金钟赫.加应山城调查报告[J].朝鲜考古研究,1992(3):33-36.

[13]南一龙.关于鹤城山城[J].朝鲜考古研究,1994(4):7-10.

[14]社会科学院考古学及民俗学研究所.对于大圣山一带的高句丽遗迹报告[M].平壤:科

学院出版社,1964.

[15]孙寿浩.关于忽骨山城[J].朝鲜考古研究,1991(1):39-40.

[16]田提宪.大城山城的蓄水池发掘中间报告[J].考古民俗,1964(3):46-51.

[17]张尚烈.高原隘守镇城[J].历史科学,1985(3):47-48.

[18]新发掘的德山土城朝鲜考古研究[J].朝鲜考古研究,2002(4):48.

(三)韩国

[1]中原文化财研究院.清原芙蓉面地域山城地表调查报告书[M],2005.

[2]高丽大学校考古环境研究所.峨嵯山第3堡垒第1次发掘调查报告书[M],2007.

[3]高丽大学校考古环境研究所.红莲峰第1堡垒发掘调查综合报告书[M],2007.

[4]高丽大学校考古环境研究所.红莲峰第2堡垒第1次发掘调查报告书[M],2007.

[5]高句丽研究财团.平壤一带高句丽遗迹[M],2005.

[6]国立文化财硏究所.峨嵯山4堡垒城墙发掘调査[J],2007.

[7]韩国土地公社土地博物馆.涟川瓠芦古垒发掘调查报告书-第1次发掘调査报告书[M],

2003.

[8]韩国土地公社土地博物馆.涟川瓠芦古垒发掘调查报告书Ⅲ-第2次发掘调査报告书

[M],2007.

[9]九宜洞报告书刊行委员会.汉江流域的高句丽要塞-九宜洞遗迹发掘调查综合报告书

[M],1997.

[10]陆军士官学校花郞队硏究所.涟川堂浦城-1次发掘调査报告书[M],2003.

[11]陆军士官学校花郞队硏究所、京畿道博物馆.涟川堂浦城Ⅱ-试掘调査报告书[M],

2008.

[12]陆军士官学校花郞队硏究所.波州德津山城试掘调査-指导委员会资料[J],2004.

[13]首尔特别市.首尔所在城郭调查报告书[M],2003.

[14]首尔大学校博物馆.梦村土城-东北地区发掘调査报告书[M],1988.

[15]首尔大学校博物馆.峨嵯山第4堡垒-发掘调查综合报告书[M],2000.

[16]首尔大学校博物馆.峨嵯山甑峰堡垒发掘调查综合报告书[M],2002.

[17]首尔大学校博物馆.峨嵯山甑峰堡垒发掘调查(4次)约报告[J],2009.

论著

(一)中国

[1]冯永谦.北方史地硏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2]耿铁华.高句丽考古研究[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

[3]耿铁华.高句丽史论稿[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4]耿铁华、倪军民.高句丽历史与文化[C].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

[5]金毓黻.东北通史.台北:乐天出版社,1971.

[6]李殿福.东北考古硏究(二)[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7]李有升.营口地方史研究[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5.

[8]刘景玉.鞍山地方史研究[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

[9]刘叙杰.中国古代城墙.中国城墙.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10]陆锡兴.中国古代器物大词典-兵器、刑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11]孙进己、冯永谦.东北历史地理(1?2)[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

[12]王绵厚、李健才.东北古代交通[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0.

[13]王绵厚.高句丽古城硏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14]王禹浪、王宏北.高句丽渤海古城址硏究汇编[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4.

[15]魏存成.高句丽考古[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

[16]魏存成.高句丽遗迹[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17]曹德全.高句丽史探微[M].香港:中华国际出版社,2001.

(二)朝鲜

[1]蔡熙国.大圣山-平壤城[M].平壤:朝鲜劳动堂出版社,1963.

[2]蔡熙国.高句丽历史研究-高句丽的建国与为三国统一斗争、城郭[M].平壤:金日成综

合大学出版社,1985.

[3]池承弼.高句丽的城郭[M].平壤: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4]崔羲林.高句丽平壤城[M].平壤:科学百科辞典出版社,1978.

[5]李华善.朝鲜建筑史(1)[M].平壤:科学百科辞典出版社,1989.

[6]南一龙.中世我国西北地区的城防御体系[M].平壤:金日成综合大学出版社,1995.

[7]朴真旭.朝鲜考古学全书(高句丽篇)[M].平壤:科学百科辞典综合出版社,1991.

[8]社会科学院考古学研究所.高句丽文化[M].平壤:社会科学出版社,1975.

[9]社会科学院考古考古学研究所.朝鲜考古学概要[M].平壤:科学百科出版社,1977.

[10]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朝鲜全史(3)[M].平壤:科学百科辞典出版社,1991.

[11]孙永钟,高句丽史(2)[M],平壤:科学百科辞典出版社,1997.

(三)韩国

[1]白钟伍.高句丽南进政策研究[M].首尔:书景,2006.

[2]白钟伍.高句丽瓦的成立与王权[M].首尔:周留城出版社,2006.

[3]车勇杰等.京畿道的城郭[M].水原:京畿文化财团,2003.

[4]崔武藏.高句丽考古学Ⅰ[M].首尔:民音社,1995.

[5]国史编纂委员会.韩国史5[M],1998.

[6]国史编纂委员会.韩国史8[M],1998.

[7]金贤淑.高句丽的领域支配方式研究[M].2005.

[8]九里文化院.峨嵯山的历史与文化遗产[M],1994.

[9]孔锡龟.高句丽领域扩张史硏究[M].首尔:书景文化社,1998.

[10]李丙焘.韩国古代史硏究[M].首尔:博英社,1976.

[11]李殿福、孙玉良(姜仁求、金英洙译).高句丽简史[M].首尔:三省出版社,1990.

[12]李殿福(车勇杰、金仁景译).中国内的高句丽遗迹[M].首尔:学研文化社,1994.

[13]李元根.韩国的城郭与烽燧(上、中、下)[M].韩国boyscout联盟,1989.

[14]卢泰敦.高句丽史研究[M].首尔:四季节,1999.

[15]潘永焕.韩国的城郭[M].首尔:世宗大王纪念事业会,1978.

[16]潘永焕等.韩国的城郭[M].首尔:大原社,1991.

[17]申莹植等.高句丽山城与海洋防御体制研究[M].首尔:白山资料院,2000.

[18]申莹植.高句丽史[M].首尔:梨花女子大学出版社,2000.

[19]孙永植.韩国城郭的硏究[M].文化财管理局,1987.

[20]魏存成(辛容民译).高句丽考古[M].首尔:湖岩美术馆,1996.

[21]徐锃锡.百济的城郭[M].首尔:学研文化社,2002.

[22]余昊奎.高句丽城Ⅰ-鸭绿江中上流篇[M].首尔:国防军史研究所,1998.

[23]余昊奎.高句丽城Ⅱ-辽河流域篇[M].首尔:国防军史研究所,1999.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创作研究考研参考书、真题解析、复试人名单

育明教育独家专注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专业课辅导 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fb11186823.html, 12018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专业学位)考研招生信息、考试科目、导师育明教育提示:2018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专业学位(实践类)考生须知 一、第四门专业创作业务课二【511专业创作】考试时间为6小时: 中途不得离开考场,考生自备饮用水和食物。 二、美术实践类各研究方向考生自备材料及工具要求: (一)中国画创作方向考生,自备笔、墨、颜料、笔洗、毛毡、裁纸刀等适用的国画材料与工具(纸张、画板、画架等由考点提供)。 (二)书法创作方向考生,自备笔、墨、砚台、颜料、笔洗、毛毡、裁纸刀等适用的书法材料与工具(纸张、画板、画架等由考点提供)。学科、专业名称(代码)研究方向指导教师考试科目 33中国书法创作研究胡抗美研究员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04英语二 ③711艺术概论 ④511专业创作

育明教育独家专注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专业课辅导 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fb11186823.html, 2(三)书法篆刻创作及篆刻艺术创作方向考生,自备笔、墨、篆刻工具、印泥、砂纸、拓边款用的工具与材料、笔洗、毛毡、裁纸刀等适用的书法、篆刻材料与工具(石料、宣纸、印签纸等由考点提供)。 (四)油画创作方向考生,自备画笔、油彩、调色板、图钉、裁纸刀等适用的素描及油画材料与工具(画板、画架及统一规格的画框由考点提供)。 (五)雕塑创作方向考生,自备泥塑工具、铁丝、钳子、素描用笔(雕塑泥、纸张、画板、喷壶由考点提供)。 (六)陶艺设计及视觉传达设计方向考生,自备笔、墨、颜料、笔洗、尺、裁纸刀等设计用绘图材料与工具(纸张、画板由考点提供)。 2015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专业学位)【711艺术概论】考研真题 育明教育独家内部提供 一、名词解释 1、彩陶 2、随类赋彩 3、题跋 4、南桃北柳 5、米洛的维纳斯 6、塞尚 7、苏州园林 8、敦煌写经 二、简答

高句丽民族服饰研究

高句丽民族服饰研究 摘要:高句丽是汉唐时期建立于我国东北部及西北朝鲜地区的一个地方民族政权。高句丽历史研究在东北地方史、民族史、汉魏六朝、隋唐史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高句丽服饰研究是高句丽社会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全面认识高句丽人的生产、生活,乃至社会发展。20世纪以来,有关高句丽服饰研究成果日益丰富,中外学者相关论著多达百余篇。本文将展开对于高句丽民族服饰的研究。 关键词:高句丽民族服饰研究 一、服饰的形制类别 从过往的文献中的记载来看,高句丽的民族服饰种类是非常繁多的。被记录的服饰中就已经有很多是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的,然而,可以肯定的是那些未被记载的史迹以及其中对于高句丽民族服饰的描述还有更多。现今人们对于高句丽服饰的了解与分析主要来源于高句丽古墓壁画的发现。从当下考古学家及相关学着了解到的信息来看,高句丽民族服饰从形制类别上大致可以划分为如下四种:头衣、体衣、足衣及饰物。 1.头衣 头衣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帽子、头巾以及戴在头上的相关衣物。高句丽的头衣种类很多,见于文献记载的几种常见类型为帻、折风、冠、巾等。值得注意的是在当时社会,对于不同等级、阶层的人所佩戴的头衣是有不同规定的。梁元帝《职贡图》有云:“贵者冠帻而无后,以金银为鹿耳,加之帻上;贱者冠折风,穿耳以金环。”[1] 古时佩戴冠巾的通常都是贵族阶层,但戴冠的同时需要留出全发,帻就是用来罩在头上束发的头巾。折风是用于防止冠物脱落的一种高句丽时代特有的头衣,折风的使用贯穿与高句丽的整个历史以及不同的统治地域,是当时最为普遍也最为常用的一种头衣。文献中对于高句丽冠的描述的文字最早出于《周书·高丽传》:“其冠曰骨苏,多以紫罗为之,杂以金银为饰;其有官品者,又插二鸟羽于其上,以显异之。”[2]从这段文献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当时冠的基本特点以及佩戴方式。巾也是高句丽时期头衣的常见类型,巾为黑色,多为男子佩戴,从很多高句丽时期的古墓壁画中都能够看到当时的狩猎者会佩戴这种黑色的头巾。 2. 体衣 高句丽时期的体衣种类也很多,但总体而言可以大致归为两类:着于上身的通常被称为衣,着于下身的则被称为裳。体衣中的衣常见类别有襦、半臂、袍等,裳则大致分为裤、裙等。襦是当时十分常见的一种短衣,长度通常到达臀部,但从很多古墓壁画中我们看到贵族妇女所着的襦通常会更长一些,一般会到达大腿处。半臂是当时为妇女所穿着的一种短袖襦,在当时并不太常见,倒是到了汉代半臂才更为普及,为很多妇女的普通穿服。袍一般是指有棉絮的内衣,通常是穿在里面的衣服,在高句丽时期只有女子才会着袍,并且通常都是长袍。袍的特征也非常明显,大部分都是交领,长度能够到达小腿处。高句丽时期人们着的裤多为穷裤,所谓穷裤就是一种有前后裆的裤子,这种裤子在当时男女都会穿着。值得注意的是裤子的宽窄程度通常象征着穿着者身份的高低,贵族所着穷裤裤腿会更为宽大,侍者贱民等的裤腿则要窄的多。裙是高句丽女子的一种传统服饰,通常男子是不会穿。在当时裙的款式主要有两种:一种衬于长袍之下,能够看到的只剩下裙下摆,另一种则为与襦搭配的裙,这种裙长通常只到胯部。 3.足衣

高句丽历史概述

高句丽历史概述 高句丽,建国于公元前37年,灭亡于公元668年.中经二十八代王,历时705年,与我国中原地区的西汉、东汉、魏(三国)、西晋、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北朝的前燕、前秦、后燕、北魏、东魏、北齐、北周及隋、唐诸王朝同时活跃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众多的地方民族政权中,可谓存续时间最久者。 高句丽,本来是中国古代东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地方政权,但由于在其势力扩张的历史演变中,疆域延伸到了朝鲜半岛,进而成为朝鲜半岛历史上三国鼎立(新罗、百济、高句丽)时代的重要角色,从而在阐述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地方的历史发展时必然要涉及到高句丽的历史,使高句丽研究倍受中、朝、韩及俄、日等国学术界的关注。现将有关高句丽的基本情况简介如下: 高句丽的名称与族源 高句丽,又称高丽。其名称的由来及含义,迄今尚无定论,有说系“山高水丽”者,有说系“高大黑马”者,也有说是“高城”、“铜马”者,莫衷一是。 据《后汉书?东夷传》记载:早在高句丽立国之前,汉“武帝灭朝鲜,以高句丽为县,使属玄菟”;“至(汉)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罢临屯、真番,以并乐浪、玄菟。玄菟复徙居句丽”。这里所说的高句丽、句丽在今辽宁新宾一带,曾是汉代玄菟郡的属地,该地的早期居民貊人也被称做高句丽人。 另据《汉书?地理志》载“玄菟、乐浪,(汉)武帝时置,皆朝鲜、涉貊、句丽蛮夷”,此处朝鲜与句丽并称,说明古朝鲜与高句丽当时是两个不同的部族群体。《后汉书?高句丽传》也指出,高句丽南与朝鲜相接。说明高句丽当时并不领有古朝鲜,古朝鲜也不包括高句丽。 高句丽的族源应是秽貊族系。高句丽是秽貊族系的一支。高句丽的王族,出自夫余,夫余是秽貊族系的另一个分支。故史书称高句丽是“夫余别种”。夫余活动在今吉林、长春及其周围地区,高句丽则主要分布在今浑江流域。高句丽国的主体民族应是吉长地区的涉貊族系(夫余)和浑江的涉貊族系(高句丽)的后裔。 高句丽建国 高句丽的始祖是朱蒙。朱蒙,即东明,又称朱明、邹牟。朱蒙原是夫余王的儿子,母亲为夫余王的侍婢,属于庶出。朱蒙自幼善射,百发百中,又智勇多谋,因而遭到嫡长子等人的妒忌。为躲避谋害,22岁的朱蒙于公元前37年(汉元帝建昭二年)从松花江、嫩江流域的夫余国率人南逃至卒本川,(今辽宁桓仁境内),建国称王,史称卒本夫余。因卒本川一带系西汉王朝所设玄菟郡管辖下的高句丽县属地,县内居民主要为高句丽人,故后定国名为高句丽。 朱蒙立国后,公元前32年,首先以武力灭掉在今长白山东南部的荇人国,接着又溯浑江而上,统一了沸流部,即涓奴部。朱蒙所居之地卒本川,则为高句丽后来的五部之首桂娄部。公元前28年,朱蒙又向东发展,灭掉北沃沮,在其地建立城邑,纳入高句丽势力范围。至此,高句丽政权初具规模,高句丽的历史亦从此开始。 高句丽的都城 高句丽的都城共有五处,三处在今中国境内,两处在今朝鲜境内。 1.纥升骨城 朱蒙自夫余避祸南逃,于公元前37年(汉元帝建昭二年)在卒本川建国称王。公元前34年,筑纥升骨城,以为王都。此为高句丽的第一个都城。纥升骨城,学术界大都认为系今辽宁省桓仁县境内的五女山城。高句丽在此定都计40年。 2.国内城

2014年南开大学751世界历史(日本研究院)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4年南开大学751世界历史(日本研究院)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 1.高句丽 答:高句丽是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7世纪在我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存在的一个民族政权。大多数的史籍认为高句丽建于公元前37年或1世纪中期,“高句丽”作为一个地理名词出现在《汉书》中的年份是公元前113年。朝鲜前三国时代,高句丽扩张到汉江流域;公元224年,高句丽都城被曹魏摧毁,高句丽王逃往沃沮;在朝鲜三国时代,高句丽与新罗、百济处于军事对峙状态;公元5世纪末,高句丽好太王统治时,高句丽进入鼎盛时期。后因内部纠纷逐渐衰落,但在与隋唐的战争中不落下风,最终在唐与新罗联合攻击下于公元7世纪中期覆亡。 2.武士团 答:武士团是日本平安时代地方豪族和名主在同族内以血缘关系结成的团体。地方豪族是土地所有者,名主拥有政治实力,他们为了对抗国司,维护自身利益,将团体武装化,于平安中期后初步形成武士团。 3.朱熹 答:朱熹(1130年~1200年)是中国南宋时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字元晦,又字中晦,谥文,世称朱文公。他是儒学集大成者,著有《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等,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他提倡义理之学,总结了宋代理学思想,成为宋代理学之大成,而

其本身则与孔子并提;他提出“理气论”认为万物各有其理,理是事物的规律和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他与同时代心学大师陆九渊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鹅湖举行辩论会,史称“鹅湖之会”。“存天理,灭人欲”就是朱熹理学思想的重要观点。日本江户时代,朱子学也受到尊崇,成为幕藩体制的官学。 4.卡尔·马克思 答: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是德国哲学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他结合德国古典哲学、英国政治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创立马克思主义。这个宏大的理论体系由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构成。他的著作包括《德意志意识形态》、《神圣家族》、《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他领导了第一国际,为国际工人运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99年,他被英国广播公司评为“千年第一思想家”。 5.万国公法 答:《万国公法》,又称《国际法原理》,是美国外交官、国际法学者惠顿撰写的国际法著作,1836年出版。全书分四卷,分别释公法之义、论诸国自然之权、论诸国平时往来之权、交战条规。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在1863年将此书翻译成中文,次年京师崇实管刊印,定名《万国公法》。后此书流传到日本,对明治维新时国家体制设计有重大影响。 6.波茨坦公告 答:波茨坦公告,全称《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是1945年7月17日~8月2日,美、苏、英三国首脑在柏林附近的波茨坦举行会议的会后成果,考虑到苏联

高句丽五部研究(一)

高句丽五部研究(一) 【摘要】中、朝史书对高句丽五部的名称记载不同,但可以发现两种史料间的对应关系。高句丽五部以夫余人为主,融合了秽貊及部分汉族。各部的部长都不止一人,且地位不是平等的。在高句丽建国之初,五部的部长拥有行政、军事、司法等方面的权力,既是领主,也是中央官。随着对外扩张中高句丽国家机构的完善,五部的部长渐演变为地方官,形成五耨萨制,各方面权力受到制约。五部也不再强调部族的意义,而是成为行政区划概念。 【关键词】高句丽;五部;秽;貊 AStudyoftheFiveBusofGaoGouli Abstract:ThereliesdifferentbetweentheChineseandKoreanhistorybookonthenameoftheFiveBusof GaoGouli.Butwecandiscovertheonetoonerelationshipbetweentheretwohistoricalmaterials.Fuyup eoplewhichintegratewithHuimoandsomeHansarethemainpartoftheFiveBusofGaoGouli.Theheadso ftheseFiveBusaremorethanonepersonwhosestatusareunequal.AttheearlyperiodofthefoundingofG aoGouli,theministerswhoarebothlairdandofficialsofthecentralgovernmenthadpowerssuchasadmi nistration,military,judiciary.WiththeimprovementofthestateinstitutionsofGaoGouliinthecourseofe xternalexpansion,theheadsevolvedintothelocalofficials.TheFiveRusaswasformed,thepowerswerea lsorestrained.FiveBusbecomeaconceptofadministrationaldivisionsinsteadoflayingemphasisonthesi gnificanceoftribes. Keywords:GaoGouliFiveBusHuiMo 高句丽以五部为基础建立自己民族的政权,随着政权性质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五部进而与中原五方土观念相结合,形成“五褥萨”制。后来渤海、辽、金实行的五京制,当出于对此制度的仿效与继承。 (一) 最早记载高句丽五部的中国史书是《三国志·魏书·东夷传》:“本有五族,有涓(《后汉书·东夷传》作消)奴部、绝奴部、顺(《南史·高句丽传》作慎)奴部、灌奴部、桂娄部。本涓奴部为王,稍微弱,今桂娄部代之。”朝鲜史书《三国史记》、《三国遗事》、《东国史略》、《东国通鉴》等书中,除有一次出现消奴部的名称以外,竟无一提及,当是存在着译音用字上的不同。《通典》谓五部“皆贵人之族”,故高句丽五部当在其政治生活中起重要作用。考之《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高句丽国相有椽那部的明临答夫、沸流部的阴友、贯那部的弥儒、桓那部的于支留,可见,椽那部、贯那部、沸流部、桓那部都应在高句丽的五部之内。朱蒙自夫余迁至卒本川,“结庐于沸流水上居之,国号高句丽”,沸流国王“松让以国来降,以其地为多勿都,封松让为主”1],可见,沸流国王松让原是沸流水一带的统治者,在朱蒙迁徙至此地后降于朱蒙,其部改称多勿,琉璃明王“纳多勿侯松让之女为妃”,可以证明这一点。多勿部当即《三国志》中“本涓奴部为王”的涓奴部,随朱蒙自夫余迁徙来的部众居沸流水上,就是后来的沸流部,即《三国志》中取代涓奴部的桂娄部。《三国志》中还提到“绝奴部世与王婚”,考之《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常与王室通婚的是椽那部,中川王后即椽氏,椽那部的明临笏睹曾尚公主,公元190年,于畀留、左可虑“缘以王后亲戚执国权柄”,后“与四椽那谋叛”,都可以证明椽那部即绝奴部。“灌”与“贯”音同,贯那部即是灌奴部,则桓那部即顺奴部。中国史书中所记五部即朝鲜史书中的多勿部、沸流部、椽那部、贯那部与桓那部。 据《三国史记》可知,五部的每一部都下辖数部。如前边提到的左可虑“与四椽那谋叛”,可证椽那部下分为四部。故国川王皇后于氏为“后提那部于素之女”,即指隶属于后部的提那部,后部即绝奴部,也就是椽那部,可知,椽那四部中有一部名字是提那。公元72年贯那部征藻那部、公元74年桓那部征朱那部,应都是将被征服者并入本部内,保持其部名不变,分别成为贯那部与桓那部的组成部分。 (二)

民族服饰研究----服饰与文化论文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研究 摘要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服饰文化象一朵奇芭熠熠生辉。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服饰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不断演变,形成美丽而具有东方特色的形制风貌,在世界民族之林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关键词中国少数民族服饰 服饰的起源与人类文化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同的民族在其特有的人文环境中获得了各自的存在方式,不同的服饰反映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如果说,一些大民族或者现代民族的服饰反映的是现代的文化色彩和社会思潮,那么,种类繁多、进步程度不一、处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的少数民族或前资本主义时期的民族的千奇百怪的服饰所包含的文化内容就更为丰富了。 服饰是社会文化现象的反映,是区分族群的标志。由于每个民族的生活环境、风俗、信仰、审美等方面的差异,服饰的材料、样式、色彩、图案、配饰、制作工艺等也都千姿百态,风格迥异。不同的少数民族服饰,反映出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装饰习俗和其中蕴藏着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审美追求。服饰样式的变化、材质的运用、色彩的搭配、纹样的选择,不但记录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生产力状况和科技水平,而且反映了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烙有特定的时代印痕。服饰的构成要素按一定文化的传统模式所作的编码,就是服饰的符号化形式,它由丰富的符号学“词汇’’构成,这些构成要素可以产生出独立的审美意义。 透过不同的服饰,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和文化环境中所形成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也就可知其大概[1]。下面就介绍几种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及其特点: (1)满族的传统服饰。满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其服饰高雅华丽,在我国民族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曾对我国的服饰发展有过很大的影响。现在,旗袍、马褂等不但仍深受满族人民喜爱,而且还受到了汉族等其他民族的欢迎。旗袍经过改进,更是成为现代流行服装之一,享誉海内外。 (2)绚丽多姿、色彩鲜明的维吾尔族服饰。维吾尔族是我国古老的、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维吾尔人民勤劳勇敢,热情奔放,性格豪迈,并且能歌善舞,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还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绚丽多姿的服饰便是维吾尔服饰文化的组成部分。维吾尔服饰形式清晰、纹路多样、色彩鲜明。 (3)追求宁静风格的藏族服饰。藏装的基本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肥大。藏族服饰追求宁静的风格,同时又强调华美、富丽。但是,出于藏族劳动生息在雪域高原之上,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加上宗教信仰的影响,所以藏族服饰并非清一色的宽袍大袖,而是丰富多采的。 (4)回族服饰——最洁净之色的服饰。回族的服饰与其他民族之不同处,

高句丽与中原王朝的亲缘关系

高句丽与中原王朝的亲缘关系 摘要:高句丽族是我国东北的一个古老少数民族,长期生活于我东北鸭绿江流域,公元前37年建国,公元312年势力抵达今天朝鲜半岛的大同江流域,公元668年灭亡。本文主要从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的历史沿革,高句丽的族源,高句丽政权的建立及与中原王朝的外交关系,高句丽灭亡后高句丽的流向,四个方面来论证高句丽族是我国东北古老的少数民族,其建立的政权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地方政权。 关键词:高句丽,高句丽族源,高句丽政权,高句丽族人的流向 (一) 在高句丽政权的归属方面,大体存在两种观点:一是有人认为高句丽政权是中古代的一个地方政权,一是有人认为高句丽是朝鲜的一个地方政权。上述两种不同的观点是目前研究高句丽问题经常遇到的问题,不同学者持不同的看法。但是,在研究高句丽的有关民族问题时,首先应该明确在高句丽政权建立之前我国东北和朝鲜半岛的某些历史地理情况。其具体内容如下: 1.东北地区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 自有文字时起,东北作为一个地区就已载入典籍。最早把东北载入典籍,当推《尚书·禹贡》,把远古中国划分″九州″,其中″冀州″,已涵盖今辽宁省西部地区;″青州″则把今辽宁南部主要是辽东半岛置于州的辖境之内。相传″九州″为禹治水后所设,而舜又析″九州″为″十二州″,其中分冀州″东北″为幽州,即辽宁北镇以西地区简称辽西;分青州″东北″为营州,即今北镇以东地区称辽东。辽西东之分,大抵以今辽河为限隔。除《禹贡》,还有《尔雅·释地》、《周礼·职方》及《吕氏春秋·有始览》等书,都做了相类似的记载。其实,所谓″九州″、″十二州″之设,反映了当时春秋战国之际或稍晚人们的地理概念。由此可见,至少在春秋战国之际,在人们的地理概念中,已把今辽宁省境分别概括在冀州、青州、幽州、营州的辖境之内。 据《史记·五帝本记》载:早在舜时,北方朝贡的民族有″山戎、北发、息慎″。息慎即肃慎,在尧舜时代就居住在白山黑水之间。所以,周继承了尧舜时的遗产,称:″隶慎、燕、毫,吾北土也。″周时,肃慎继续朝贡,孔子曾亲眼见过其贡品――楛矢石砮,并为陈国惠公做了鉴定。《山海经·大荒北经》也有关于肃慎的记载″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不咸即今长白山,肃慎族居于长白山地区又得到了确证。以上所证,已超出冀州等四州的地理概念,把它扩展至白山黑水即相当今之吉林、黑龙江两省之境。此时,因无明确的行政区划,仍以方位″东北″代称本地区,同时,又把民族作为地区的代名称。 东北正式有了本区域名称,是到了战国时期,与燕国在此设郡联系在一起。燕国处北方,经常遭到强敌东胡的内侵。昭王时,始筑长城,几乎把现今辽宁省全境括在长城以内,设郡以辖其地。据《史记·匈奴传》载记甚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辽西与辽东两郡及右北平郡的部分均在今辽宁省境。襄平即今辽宁省辽阳市,就是当时辽东郡的首府。这是有史以来,首次在辽宁也是在东北地区建制设郡。自此,辽即成了今辽宁地区的代名称,历代相沿不变。有时也把辽泛指为东北地区,但它真正含义,还是限指辽宁地区。秦结束了战国长期纷争的局面,第一次实现了大统一。为防御匈奴,集燕、赵长城之大成,将各段长城连为一体,如《史记·蒙恬传》说:″因

高句丽五部研究

【摘要】中、朝史书对高句丽五部的名称记载不同,但可以发现两种史料间的对应关系。高句丽五部以夫余人为主,融合了秽貊及部分汉族。各部的部长都不止一人,且地位不是平等的。在高句丽建国之初,五部的部长拥有行政、军事、司法等方面的权力,既是领主,也是中央官。随着对外扩张中高句丽国家机构的完善,五部的部长渐演变为地方官,形成五耨萨制,各方面权力受到制约。五部也不再强调部族的意义,而是成为行政区划概念。 【关键词】高句丽;五部;秽;貊 astudyofthefivebusofgaogouli 高句丽以五部为基础建立自己民族的政权,随着政权性质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五部进而与中原五方土观念相结合,形成“五褥萨”制。后来渤海、辽、金实行的五京制,当出于对此制度的仿效与继承。(一)最早记载高句丽五部的中国史书是《三国志·魏书·东夷传》:“本有五族,有涓(《后汉书·东夷传》作消)奴部、绝奴部、顺(《南史·高句丽传》作慎)奴部、灌奴部、桂娄部。本涓奴部为王,稍微弱,今桂娄部代之。”朝鲜史书《三国史记》、《三国遗事》、《东国史略》、《东国通鉴》等书中,除有一次出现消奴部的名称以外,竟无一提及,当是存在着译音用字上的不同。《通典》谓五部“皆贵人之族”,故高句丽五部当在其政治生活中起重要作用。考之《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高句丽国相有椽那部的明临答夫、沸流部的阴友、贯那部的弥儒、桓那部的於支留,可见,椽那部、贯那部、沸流部、桓那部都应在高句丽的五部之内。朱蒙自夫余迁至卒本川,“结庐于沸流水上居之,国号高句丽”,沸流国王“松让以国来降,以其地为多勿都,封松让为主”[1],可见,沸流国王松让原是沸流水一带的统治者,在朱蒙迁徙至此地后降于朱蒙,其部改称多勿,琉璃明王“纳多勿侯松让之女为妃”,可以证明这一点。多勿部当即《三国志》中“本涓奴部为王”的涓奴部,随朱蒙自夫余迁徙来的部众居沸流水上,就是后来的沸流部,即《三国志》中取代涓奴部的桂娄部。《三国志》中还提到“绝奴部世与王婚”,考之《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常与王室通婚的是椽那部,中川王后即椽氏,椽那部的明临笏睹曾尚公主,公元190年,于畀留、左可虑“缘以王后亲戚执国权柄”,后“与四椽那谋叛”,都可以证明椽那部即绝奴部。“灌”与“贯”音同,贯那部即是灌奴部,则桓那部即顺奴部。中国史书中所记五部即朝鲜史书中的多勿部、沸流部、椽那部、贯那部与桓那部。据《三国史记》可知,五部的每一部都下辖数部。如前边提到的左可虑“与四椽那谋叛”,可证椽那部下分为四部。故国川王皇后于氏为“后提那部于素之女”,即指隶属于后部的提那部,后部即绝奴部,也就是椽那部,可知,椽那四部中有一部名字是提那。公元72年贯那部征藻那部、公元74年桓那部征朱那部,应都是将被征服者并入本部内,保持其部名不变,分别成为贯那部与桓那部的组成部分。(二)五部构成后来高句丽民族的主干,从五部的由来中可以看出高句丽族的起源。沸流部的主体部分是随朱蒙迁徙的夫余人。朱蒙自夫余国出逃带走相当数量的民众,所以夫余王带素说他“诱我臣逃至此,欲完聚以成国家”。但沸流部成员也有一些是后来加入的,“朱蒙行至毛屯谷,遇三人,其一人着麻衣,一人着衲衣,一人着水藻衣。……俱至卒本川”[2],定居卒本川以后,“四方闻之,来附者众”[3]。夫余国内民族分两大系统:秽貊与夫余。《后汉书·东夷传》中说夫余国“本秽地”,《三国志·魏书·东夷传》说夫余:“国有故城名秽城,盖本秽貊之地,而夫余王其中,自谓‘亡人’”,《论衡》、《魏略》记载的夫余始祖东明自橐离国出逃的故事,皆可证明夫余国土著为秽貊,统治者为夫余人。据《三国史记》、《三国遗事》等朝鲜史书,夫余王金蛙的七个儿子“常与朱蒙戏”,朱蒙属于统治者夫余人无疑。朱蒙与“乌伊、摩离、陕父等三人为友”,一起南迁。陕父在朱蒙之子琉璃明王时“去之南韩”。乌伊与摩离在公元14年“领兵二万西伐梁貊,灭其国,进兵袭取汉高句丽县”,此时距朱蒙南迁已51年,乌伊、摩离即使与朱蒙迁徙时仅20岁,至此也已70多岁了。高句丽前三位王中,朱蒙享年40岁,其子琉璃明王约56岁,大武神王最高寿,也只61岁。乌伊、摩离70多岁仍健在,并能领兵远征,是很令人怀疑的。此三人名字也不见于中国史书,《魏书·高句丽传》:“朱蒙乃与乌引、

汉民族服饰研究

汉民族服饰研究中国这样一个古老的国家,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主体民族汉族更是创造了无数灿烂文明。衣冠服饰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更是集中体现了汉族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汉服的概念汉服即汉族服饰的简称:主要是指明末以前,在自然的文化发展和民族交融过程中形成的汉族服饰。汉服作为一种独立服饰体系,在历史的传承与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民族风貌,即已形成了鲜明的风格特色,并且明显区别于我国其它民族,及世界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服装,更与现代服饰在制式风格上有着质的不同。汉族服饰博大精深。因为其历史悠久,应用地域广泛,并在不断的创新与融合中发展演变,使得对中国服饰研究较少的人难以把握,而作为一个大的服饰体系,不能仅以表象和简单的制式来界定汉服,而应以其主导风格为界定标准。所以汉服的界定标准可以用以下文字进行表述:“上溯炎黄,下至宋明,汉(先秦时期则为华夏)族人民所穿著的服饰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自然发展演变而形成的一种明显具有独特风格的一系列服饰的集合。” 如此界定汉服—汉民族的传统服饰,主要基於以下三点性质的考虑:第一:汉服的民族性,即汉服是汉民族的服饰。而中国古代胡人所穿的服装不能称为汉服。民族是个整体的概念,所以一个汉族人所穿的胡人的服装,也不能称其为汉族的传统服饰。第二:汉服发展的传统性,而传统又必须分为两方面,即传承性与统一性。汉服的传承性表现在:汉服的源流可以追溯到中国上古黄帝时期,并一直保留风格传承而不断的发展演化。汉服的统一性表现在从黄帝时期到宋明,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在历时近五千年的时间跨度,和数百万平方公里的空间广度上,所有汉族人的服饰在其主流中拥有的共同特点。即以右衽、大袖、深衣为典型代表。第三:汉服发展的自然性,即非外力强制下,汉人自觉自愿的情况下,通常不易被人们明显觉察到的自然的发展,这也是一般事物或文化发展的常规规律。而汉服发展的自然性,更是一个民族传统服装的传承性的基础,即某一事物或文化,在其自身正常的发展轨迹之下的正当发展演变的方向。其方向,可以通过一般的规律,向前追溯其源头,也可以向后预测其发展方向。以此界定下,中国古代,除了清装外,只要是明末以前的汉人所穿的服装,不论样式、地域、融合、分化、发展,都可称为汉服,而现代古戏装,除清戏装以外,虽然与古代有所区别,但也是依照传统风格合理改制而来,所以也可以称为汉服。而汉服,用肉眼是很容易将其与其它民族的传统服装(包括满装、洋装、现代装)区分开的,现在这种汉服,又多被称为“古装(除清装外)”。清朝的服饰,向前追溯,来源于满族的服饰,向后观察,也非汉服传统。所以虽然是汉人所穿,但不符合汉族传统服饰的“传统性”要素,所以不能划入汉服范畴;而今天汉人所穿的服装,其源流主要是来自西方,“唐装”马褂、旗袍等主要(要分清主次)源流来自满族的传统服装,所以不能称为:汉族的“传统服装”。即要分清,一个汉族人所穿的服装和汉民族整体的传统服装之间的区别。汉服的来源由于我们是一个慎终追远的民族,所以尽管商周确实存在过较为接近对襟的式样,但整体上我们一直保留了祖先最初的选择……这是交领右衽的由来。至于长袖和宽袖,可能是在财富积累后上层产生的习俗,但由于当年孔子重视大袖(缝掖之衣)所以成为了士人装饰的必备元素和突出特征(当然,也反应了我们的生活观念)。约五千年前,中国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人们的生活日趋稳定,产生了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开始用织成的麻布来做衣服,后又发明了饲蚕和丝纺,人们的衣冠服饰日臻完备。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原始社会的解体,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出现了一个质的变化,从无阶级社会过渡到了阶级社会。从此,衣冠服饰便成了统治阶级"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黄帝时代冕冠的出现标志着等级的差别.开始有了区别贵*的黼黻,尊卑贵*,各有分别,服饰制度逐渐形成。汉服的基本特点男装的式样:“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传下来的大襟右衽交领宽袍大袖博衣大带那种(秦汉服饰为代表),延续了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蒙元、明,并影响了日本,朝鲜等国。日本和服最常见的式样便是如此。自隋唐开始盛行的圆领衫(唐太宗李世民所穿)延续了唐、五代、宋、蒙元、明,并影响了日本,朝鲜等国。宋太祖,明太祖所

纳西族民族服饰研究报告

纳西族民族服饰研究报告

————————————————————————————————作者:————————————————————————————————日期: ?

纳西族民族服饰研究报告 民大附中高二一班杜少颖大纲: 一、服饰简介 二、服饰历史 三、服饰特点 四、服饰传说 五、服饰变迁 一、服饰简介 纳西族服饰以女性服饰最具特色,“披星戴月”是其最显著地特点。青年女性的服饰色彩多偏重于明快、艳丽的色调,中老年女性的服饰色彩则多采用青、黑等色的面料,显得庄重素雅。纳西族妇女以勤劳能干,贤德善良而著称。她们的传统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丽江县大研一带纳西妇女上穿大襟宽袖布袍,袖口捋至肘部,外加紫色或藏青色坎肩;下着长裤,腰系用黑、白、蓝等色棉布缝制的围腰,上打百褶,下镶天蓝色宽边;背披“七星羊皮”,羊皮上端缝有两根白色长带,披时从肩搭过,在胸前交错又系在腰后。羊皮披肩典雅大方,既可起到装饰作用,又可暖身护体,以防风雨及劳作时对肩背的损伤。羊皮披肩是丽江纳西妇女服饰的重要标志。它一般用整块纯黑色羊皮制成,剪裁为上方下圆,上部缝着6厘米宽的黑边,下面再钉上一字横排的七个彩绣的圆形布盘,圆心各垂两根白色的羊皮飘带,代表北斗七星,俗称“披星戴月”,象征纳西族妇女早出晚归,披星戴月,以示勤劳之意。另有一种看法认为,上方下圆的羊皮是摹仿青蛙的形状剪裁,而缀在背面的圆盘纳西人称为“巴妙”,意为“青蛙的眼睛”,这是崇拜蛙的丽江土著农耕居民与崇拜羊的南迁古羌人相融合形成纳西族后的产物。 年轻女性的服饰:

中老年女性服饰: 男性服饰: 二、服饰历史 纳西族居住在我国云南省的西北部和四川省的西南部,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和川滇交界的泸沽湖地区是纳西族的两个主要聚居地,其余散居于中甸、维西、永胜、盐边、盐源、木里和西藏芒康等县。这里是属横断山脉地区,背靠青藏高原,面向云贵高原,境内山川壮丽,河流纵横,景色秀美,民风古朴,文化底蕴身厚,被视为是美丽、神秘而又富足的“香格里拉”。今天,纳西族聚居的丽江古城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受到海内外的关注。古代的纳西人,男穿短衣、长裤,女穿短衣、纳西族服饰 长裙。维西一带,男子的裤子不过膝盖,女裙以盖膝为度。他们不论男女,大都不穿鞋袜,妇女则束花布腰带,外披一块羊皮或毛毡。清代以前,纳西族民间衣服的颜色以黑白为主,青壮年多着白色,而老年人穿黑色,因黑色表示尊贵。土司们则有朝廷赐给的华贵官服和官帽,在见官、迎宾、拜客时穿用,平时很少穿戴,在家时他们多穿黑锦缎做的长袍马褂,戴瓜瓣式小帽。土司妻女穿的裙子,长及足背,以示高贵。雍正初年以来,受“改土归流”的政策的影响,清代历任官吏曾多次明令纳西族移风易俗,因而纳西族的服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丽江一带男子服饰与临近汉族已基本相同,穿长袍马褂或

高句丽是朝鲜还是中国

高句丽究竟是归属于古代中国还是古代朝鲜一直以来都是中朝之间争论的一个焦点。尽管韩国方面一直声称高句丽和古代朝鲜的王氏高丽有传承关系,事实上,由于长期缺乏系统的研究,中国史学界也是近年来才认识到这一严重的历史错误,并对其进行纠正。而且最初高句丽也是在中国境内,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的一个地方行政组织。 高句丽是朝鲜还是中国 高句丽,史书中记作“高句骊”,简称“句丽”或“句骊”,是公元前1世纪至7世纪时期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古代民族。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夫余人朱蒙在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今辽宁省新宾县境内)建国,故称高句丽。 在过去的很长时期里,由于中国学术界对高句丽的历史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而将高句丽与三韩人王建公元918年建立的高丽王朝混淆,也正因此,使高句丽被不少中国学者误认为是韩国古代国家。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学者对高句丽历史研究的深入,中国史学界意识到了这一严重历史判断错误。为纠正这一错误,现在中国史学界已出版了大量有关高句丽的历史专著。如刘子敏先生的《高句丽历史研究》、耿铁华先生的《中国高句丽史》、马大正等先生的《古代中国高句丽历史丛论》、《中国高句丽历史续论》、杨军先生的《高句丽民族与国家的形成和演变》等等。 在中国史学界,“高句丽是中国东北古代民族建立的王国,与位于现在韩半岛上的王氏高丽(建立于公元918年)是两个除了名称,在主体民族等各方面都有着重大区别的国家”的历史观点已成为共识。但是,韩国的学者对此持有异议。韩国历史学者多认为高句丽只属于本国历

史与中国无关,他们认为高句丽人创立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文明,曾建立了与古代中国平起平坐的大帝国。其代表著作有徐炳国所著的《高句丽帝国史》与申滢植所著的《高句丽史》。高句丽是现在哪个国家 最初的高句丽国家的统治中心在今天中国吉林省的集安与辽宁省的桓仁一带,与韩半岛的关系不大。 据日本学者田中俊明的统计,公元32年至666年的643年中,高句丽向中原历代王朝朝贡总计205次。其中,32~423年的391年时间里,朝贡仅有17次,平均23年才发生一次。而423~666年共朝贡188次,平均1.3年一次。(注: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在高句丽的历史前期,其隶属于汉王朝的隶属性十分强,并不需要向中原王朝朝贡,在早期,其甚至不具备这样的资格。而在东汉末年以后,中原处于分裂中,此时高句丽政权已初具规模,但中原的混乱使其没有朝贡的具体对象而不需要经常性的朝贡。后期由于北魏这样的北方中原强大政权的建立,出于政治与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高句丽遂大大增加了朝贡的频率与次数。) 虽然高句丽内部政治组织在向国家演进,但在其步入国家之初,其性质却仍是中国地方行政组织。从南北朝至隋唐,中国历代王朝对高句丽的封号总是带有地方行政机构长官的性质,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早在公元4世纪中叶,前燕就已经封高句丽王为营州刺史。自此之后,历代高句丽王一直承袭着都督营州诸军事、都督营平二州诸军事、都督辽海诸军事等具有行政管辖权的官职。自435年以后,历代高句丽王还经常带有领护东夷中郎将、领护东夷校尉的头衔,表明中原朝廷授予其代表中央政府管辖东北各少数民族的权力。这一切,都明显反映着高句丽政权作为中国中央王朝地方行政组织的特性。此时的高句丽绝不是拥有主权的独立国家。 随着高句丽国家的发展与成熟,高句丽作为中国的地方政权,独立性也越来越强,中央王朝对高句丽政权的态度也在发生着变化。自6世纪末期开始,中央已不再授予高句丽王具有地方行政管辖权的官职,而是改授大将军、上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等散官与勋官,这表明中国中央王朝对作为其地方政权的高句丽的独立倾向十分不满,已开始不再授予其管辖东北各地的权力。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这种矛盾不断升级,最终演变成隋唐与高句丽的战争。 隋唐征高句丽,是中国中央政府对试图独立的地方政权的征讨,是古代中国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斗争,而不是国与国之间的侵略战争。 韩半岛南部的百济、新罗,与高句丽之间长期混战,相互之间的疆域伸缩变化也比较大。唐王朝先后灭亡百济和高句丽,在百济故地设熊津等5都督府,在高句丽故地设安东都护府,并以新罗王为鸡林州都督,最终确立了在这一时期中国对韩半岛的羁縻统治体系。

辽宁省高句丽时期遗址布局分布与地形关系研究

Open Journal of Nature Science 自然科学, 2016, 4(4), 428-435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6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fb11186823.html,/journal/ojns https://www.360docs.net/doc/fb11186823.html,/10.12677/ojns.2016.44052 文章引用: 孙诗航, 肖龙, 金石柱. 辽宁省高句丽时期遗址布局分布与地形关系研究[J]. 自然科学, 2016, 4(4): 428-435. Study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tribution and Terrain of Koguryo Period Site in Liaoning Province Shihang Sun, Long Xiao, Shizhu Jin *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Faculty of Science, Yanbian University, Yanji Jilin Received: Oct. 28th , 2016; accepted: Nov. 15th , 2016; published: Nov. 18th , 2016 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fb11186823.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The article refers Koguryo site to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Liaoning province to the research field. It collects 115 Koguryo sites by arranging history literature, viewing a set of heritage maps and di-vides 115 Koguryo sites into several catagories which are plain city, settlement site, tombs site, mountain city and other five types. It also analyzes different types of Koguryo sites in the aspects of elevation, slope, slope to in a simple way and finally overlaid analyzes all data in the method of space analysis. Here are the conclusions based on the site analysis: 1) in terms of elevation: eleva-tion ranging from 100 to 300 m is the best place to live in Koguryo, which distributes 68 settle-ments and accounts for 59.13% of the total settlement; 2) in terms of slope: there are 95 of the 115 sites as the main residential area in Koguryo within the gradient of 9?, accounting for 82.61% of the total site; 3) in direction: the ruins on the East, Southwest, Southeast, and West point distribu-tion are more concentrated, there are 73 sites, accounting for 63.48% of the total sites. Keywords Koguryo Relics, Spatial Distribution, Liaoning Province, Elevation, Slope, Slope Direction 辽宁省高句丽时期遗址布局分布 与地形关系研究 孙诗航,肖 龙,金石柱* Open Access * 通讯作者。

高句丽王城保护策略与探究

高句丽王城保护策略与探究 摘要:高句丽王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其遗址由于岁月的洗礼和保护意识的淡薄,古城环境与风貌受到破坏。因此,本文重新分析王城的价值和特色,探索整体性保护与多元化保护相结合的保护策略,力求保持古城的空间格局。实施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以实现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句丽;王城;世界遗产;保护 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每个时代都在城市中留下自己的印记,保护历史的连续性,保存城市的记忆,是人类现代生活发展的必然需要。尤其是少数民族古城,它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见证了该民族的聚居形态、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社会文化、人们生活生产方式等,是历史多样性的物质表现。少数民族古城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更体现其民族历史的特有价值。高句丽王城是高句丽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其民族的历史叙事诗,王城于2004年7月1日成功申报是世界文化遗产。高句丽王城文化遗址位于吉林省集安市,地理坐标东经126°07′59″至126°20′33″,北纬41°05′20″至41°15′00″。包括国内城、丸都山城、王陵(14座)及贵族墓葬(26座)。 国内城、丸都山城(始名尉那岩城)是高句丽早中期(公元1-5世纪)的都城,其特点是平原城与山城相互依附共为都城。在东北亚地区中世纪时代城址中,国内城与丸都山城是都城建筑的杰作。国内城是为数不多的地表保存有石筑城墙的平原城类型都城址,保存下来的城墙依然坚实牢固而又不失美观庄严,都城风范尤存。丸都山城的布局因山形走势而巧妙构思、合理规划,完美地实现了自然风貌与人类创造的浑然一体。通过考古发掘揭露的宫殿址遗迹,仍可显示原有建筑的恢弘气势。国内城与丸都山城是高句丽政权延续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透过它们,可以见证已经被历史长河湮没了的高句丽所创造的辉煌文明。 一、高句丽王城的特点 高句丽王城由平原城与山城相互依附共为都城,包括国内城和丸都山城(始名尉那岩城)。这是高句丽早中期(公元1——5世纪)的都城,也是高句丽政权延续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国内城是为数不多的地表保存有石筑城墙的平原城类型都城址,保存下来的城墙依然坚实牢固而又不失美观庄严,都城风范尤存。丸都山城位于向西低矮倾斜的山麓,布局因山形走势而巧妙构思、合理规划,完美地实现了自然风貌与人类创造的浑然一体。通过考古发掘呈现的宫殿址遗迹,仍可显示原有建筑的恢弘气势。建筑群中发掘出对称结构的两处八角形遗址,国内史学界认为鉴于寺庙等处经常出现八角形建筑,可能是举行祭祀和仪礼的场所。在东北亚地区中世纪时代城址中,国内城与丸都山城是都城建筑的杰作。 二、高句丽王城的价值 1.历史价值。高句丽王城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珍贵元素。王城遗址是其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它见证其民族从原始聚落到建城而居的历史演变过程,使我们掠过历史的天际,考查那些依稀可辨的踪迹,去了解远古少数民族城市的结构和功能,进而解读整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王城在我国更是世界的文化瑰宝,其历史价值勿容质疑。 2.美学价值。高句丽民族是一个善用石的民族,王城建筑遗址均为石构。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