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B

1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B
1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B

“风雅少年”才艺对对碰电视大赛知识题库(5)重点字词及含义:

1.腾云驾雾 ---形容奔驰迅速或头脑迷糊,感到身子轻飘飘的。

2.呼风唤雨 ---比喻能够支配大自然或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

3.浩浩荡荡 - 原指水势广阔壮大,现用来指气势大。

4.神秘莫测 - 使人捉摸不透,高深难测。

5.人迹罕至 - 很少有人去的荒僻地方。

6.应接不暇 - 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

7.恍恍惚惚 - 精神不集中,看得不真切、不清楚。

8.随遇而安 --- 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9.不可思议 --- 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10.枉费心机 --- 白白地耗费心思。

11.浩如烟海 --- 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

12.局促不安 --- 形容拘谨、不自然、不安定的样子。

13.不胜其烦 --- 指忍受不了某种麻烦。

14.慢条斯理 --- 形容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15.如怨如诉 --- 形容没完没了地抱怨、诉说。

16.崇山峻岭 --- 指高而险峻的山岭。

17.神清气爽 --- 形容人头脑清醒,精神爽快。

18.南征北战 --- 形容转战各地,经历了许多战斗。

19.所向披靡 --- 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20.久经沙场 ----形容经历了许多的战斗,作战经验丰富。

21.神态自若 --- 神态安详、镇定,充满必胜的信心。

22.跃跃欲试 --- 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一试。

23.绝无仅有 --- 世界罕见,在全世界没有第二处。

24.理所当然 --- 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

25.恍然大悟 -- 形容忽然醒悟。

26.耀武扬威 --- 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27.铿锵有力 --- 声音有力、响亮而有节奏。

28.患难与共 --- 在不利处境中,共同承受困难或灾祸。

29.形单影只 --- 形容孤独,没有伴侣。

30.茹毛饮血 --- 指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

31.毋庸置疑 --- 指无须怀疑,是铁一样的事实。

32.顶天立地 --- 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33.翻来覆去 --- 来回翻身。

34.无可奈何 --- 没有办法可想。

35.名副其实 --- 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36.大名鼎鼎 --- 形容名气很大。

37.迫不及待 --- 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38.屹立:高耸挺立。

39.人声鼎沸: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一样。

40.山崩地裂:山岳倒塌,大地裂开。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

41.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42.陆续:表示前后连续不断。

43.缝隙: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狭长的空处。

44.颤动:抖动,振动。

45.随遇而安: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

46.骤雨:暴雨。

47.静谧:安静。

48.吻合:像双唇闭合,比喻两者相符合。

49.崭新:全新。

50.枉费心机:白费心思。

51.洋溢:充满,充分显露。

52.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53.喧闹:喧哗热闹,吵闹。

54.凝视:专注地看。

55.疏通:疏浚开通,分析调解两方意见,以免隔阂。

56.毛茸茸:细毛丛生貌。

57.奢侈:挥霍浪费,追求过度的享受。

58.一丝不苟: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59.从容不迫: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60.扬长而去:大模大样地径自走了。

61.荣膺:荣任,荣受。

62.攀谈:闲谈,交谈。

63.涟漪:细小的波纹。

64.嬉戏:游戏,玩乐。

65.主宰:掌握,支配。

66.变化多端:形容变化极多。

67.颤颤巍巍:震颤而动作不准确的样子。

68.凄惨:凄凉悲惨。

69.望子成龙: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成就。

70.来龙去脉:本指山脉的走势和去向。现比喻一件事的前因后果。

71.群龙无首:比喻没有领头的,无法统一行动。

72.龙飞凤舞: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73.如虎添翼:好像老虎长上了翅膀。比喻强有力的人得到帮助变得更加强

有力。

74.调虎离山: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

方,以便乘机行事。

75.骑虎难下:骑在老虎背上不能下来。比喻做一件事情进行下去有困难,

但情况又不允许中途停止,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76.天马行空:像是神马腾起在空中飞行一样。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也比喻

人浮躁,不踏实。

77.汗马功劳:比喻征战劳苦,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现指辛勤工作做出的

贡献。

78.马到成功:形容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功。

79.老马识途: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80.笨鸟先飞: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后,做事比别人先动手。

81.耸立:高高地直立。

82.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

83.举世无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

84.鸟瞰:由高向下俯视。

85.魁梧:身体强壮高大。

86.昂首挺胸: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87.目光炯炯:两眼明亮有神。

88.绽放:开放。

89.辗转:翻来覆去,不能安定。

90.步履:行走、脚步。

91.怜悯: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92.羡慕:因喜爱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优越条件等而希望自己也有。

93.崛起:山峰等突起,事物兴起。

94.疑惑:迷惑,怀疑。

95.衣衫褴褛:衣服破破烂烂。

96.肇事:引起事故,闹事。

97.闪烁:光摇晃不定的样子。比喻言语吞吐,多有遮拦。

98.融洽:情感相合无间。

99.楷模:榜样,模范。

100.惬意:心情舒畅。

101.冒昧:轻率莽撞。

102.和睦:相处融洽友爱。

103.五彩斑斓:灿烂多彩。

104.翱翔:鸟回旋飞翔。

105.轻盈:轻巧柔美,轻松快活。

106.遨游:漫游,畅游。

107.波澜壮阔:形容声势雄壮或规模宏大。

108.无瑕:形容很纯净,没有斑点。

109.怪石嶙峋: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的样子。

110.突兀:山峰高高耸起的样子。

111.白皑皑:形容洁白的样子。

112.萦绕:回旋往复,曲折环绕。

113.矫健:强壮有力。

114.拮据:生活困难,缺少钱。

115.梦寐以求: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地希望着。

116.馈赠:赠送礼品。

117.教诲:教训,教导。

118.走街串巷:走遍城市的大街小巷。

119.疲惫不堪:疲劳得不能忍受了。

120.款待:亲切优厚地招待。

121.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122.争先恐后:争着向前,只怕落后,形容十分积极。

123.若无其事:表示镇定自如、不动声色或对事情漠不关心。124.见死不救:看见人家有急难而不去救援。

125.颓丧:因失望而情绪低落、消极,精神萎靡不振。

126.鱼贯而出:像游鱼那样一个接一个地出去。

127.气喘吁吁:形容呼吸急促的样子。

128.响彻云霄:响声穿透云层,直达高空。形容声音十分嘹亮。129.媲美:两者之间美的、好的程度差不多。

130.随心所欲:由着自己的心思,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131.遭殃:遭受灾殃。

132.异想天开:想法离奇,与众不同。

133.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气。

134.空旷:地方广阔,空荡,没有东西阻碍。

135.垂头丧气:形容失望的样子。

136.耷拉:低垂,垂下。

137.轻蔑:看不起,不放在眼里。

138.聚精会神:集中精神,集中注意力。

139.兴致勃勃:兴趣非常浓厚的样子。

140.黝黑:青黑色。

141.劫难:灾难,遭受劫难。

142.挣扎:用力支撑或尽力摆脱。

143.趔趄:身体摇晃,脚步不稳。

144.凯旋:战胜归来。

145.擎:托举。

146.弥漫:充满,到处都是。

147.巡弋:(军舰)在海上巡逻。

148.不速之客:没有经过邀请而突然到来的客人。

149.磕磕绊绊:因道路不平坦或腿脚有毛病而行走不方便。150.清香袅袅:形容香气缭绕不绝。

151.突如其来:突然发生。

152.栩栩如生:就像活的一样。

153.热泪盈眶:因感情激动而使眼泪充满了眼眶。

154.重见天日:比喻脱离黑暗环境,重新见到光明。

155.骚扰:扰乱,弄得乱而不安。

156.明媚:明亮美好,可爱动人。

157.泛滥:江河湖泊的水溢出,比喻坏的事物不受限制地流行。158.遗憾:因未能称心如愿而惋惜。

159.拔地而起:形容山峰,建筑物等陡然矗立在地面上。

160.出类拔萃:高出一般。

161.屋檐:房檐。房顶伸出墙外的部分。

162.牛犊:小牛。

163.镶嵌:将一物体嵌在另一物体中。

164.极目远眺:用尽目力向远处看。

165.辽阔无垠:广阔得没有边际。

166.吆喝:高声呼叫。

167.晶莹:光亮而透明。

168.全神贯注:全部精神高度集中。

169.挚友:亲密的朋友。

170.清澈:透明到可以看到底部,形容水极为干净。

171.赏心悦目:形容美好的景色使人看了感到心情舒畅。

172.融为一体:比喻几种事物关系密切,配合自然,如同一个整体。173.狰狞:凶恶可怕。

174.气馁:丧失信心和勇气。

175.贫瘠:土地不肥沃。

176.骨髓:骨头空腔中柔软像胶的物质。

177.饶恕:不计较过错,宽容,宽恕。

178.笑逐颜开:笑得脸都舒展开了,形容十分快乐或得意。

179.荣华富贵:兴旺显耀,有钱有势。

180.恩将仇报:用仇恨报答恩惠。

浅析中庸之道相对于对立统一的局限

浅析“中庸之道”相对于对立统一的局限 “中庸之道”是孔子的改良主义的方法论,是孔子思想的关键环节。 《中庸》中“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即是所谓的“执两用中”。在矛盾的两个对立面之间,采取既不“过”又无“不及”的“中道”,从而使矛盾得到调和,免于激化。这实际上是折中主义和矛盾调和论。又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在这里,我们将“喜”、“怒”、“哀”、“乐”四种状态,理解为四种元素或多种元素,如此可以理解为:事物没有运动的时候,叫做“中”,即是“未发”;运动的时候叫做“和”,即是“发”。“中”、和“和”便成了理解的关键。这里的“中”即是“中庸”。“和”可以理解为“度”、“恰

当、适中”、“调和”。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静止中的绝对平衡,运动中的矛盾调和。这便导致了“中庸”的形而上学的特征。 既不过,又无不及,就是“中庸”。或说“中庸”就是对“过”与“不及”的调和和折中。孔子讲:“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依中庸而行(中行)的人和他交往,所以要和狂者、狷者交往。狂者积极进取,狷者消极保守。以上可以得出,不狂不狷就是“中行”,就是中庸。 根据这种“中行”的思想,孔子反对做任何所谓过激、过分的事情。孔子讲德治爱人,主张宽、惠,反对“苛政”等等,都是中庸之道的具体表现,目的是调和矛盾,消弭反抗。又说“泰而不骄,威而不猛。”生动体现了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思

想。 “中庸之道”是平衡状态的绝对化,“度”的“过”或“不及”,都会打破矛盾的平衡状态而导致矛盾转化和引起事物的质变。所以平衡是相对的,不是折中、调和就可以解决的。 假设矛盾可以调和折中,消除了矛盾的斗争性,事物没有斗争,怎会有事物的质变,如何又会有发展?孔子以礼为中(度),绝对不准“过”或“不及”,不准打破矛盾的平衡状态,“中庸之道”明显割裂了矛盾的斗争性,在任何事物中都能找到一个点(中庸),使矛盾得到平衡,得到调和。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的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即是互相反对,互相限制,互相否定的属性。矛盾之间是互相渗透和互相贯通的,是有机的统一体,即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包含的,

孔子世家译文

《孔子世家》译文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孔子家境贫寒,又地位低下。等到长大成人,曾经做过季氏手下的官吏,管理统计准确无误;又曾做过司职的小吏,使牧养的牲畜繁殖增多。由此出任司空。不久离开鲁国,在齐国受到排挤,被宋人、卫人所驱逐,在陈国、蔡国之间受困,于是返回鲁国。孔于身高九尺六寸,人们都称他为“长人”而感到奇异。鲁君又善待孔子,因此返回鲁国。 鲁人南宫敬叔对鲁昭公说:“请让我跟随孔子前往周京洛邑。”鲁昭公给他们一辆车、两匹马,还有一名童仆同行,前往周京洛邑询问周礼,据说见到了老子。孔子告辞离去时,老子送他说:“我听说富贵之人用财物来送人,仁义之人用言语来送人。我不能富贵,只好盗用仁人的名义,用言语来送你,这几句话是:‘聪慧明白洞察一切反而濒临死亡,是因为喜好议论他人的缘故。博洽善辩宽广弘大反而危及其身,是因为抉发别人丑恶的缘故。做人儿子的就不要有自己,做人臣子的就不要有自己。’”孔子从周京洛邑返回鲁国,投到他门下的弟子逐渐增多。 孔子去到齐国,当齐卿高昭子的家臣,打算以此来与齐景公交往。孔子与齐国太师谈论音乐,听到《韶》的乐曲,学习《韶》乐,陶醉得居然三个月不知道肉的滋味,齐国人称赞孔子。 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学了十天仍止步不进。师襄子说:“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已经熟习曲子,但还没有掌握演奏的技巧。”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已经熟习演奏的技巧,可以继续往下学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其中的志趣啁。”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已经熟习其中的志趣,可以继续往下学了。”孔子说:“我还不知道乐曲的作者啊。”过了一段时间,孔子默然沉思,心旷神怡,高瞻远望而意志升华。说:“我知道乐曲的作者了,那人皮肤深黑,体形颀长,眼睛深邃远望,如同统治着四方诸侯,不是周文王还有谁能撰作这首乐曲呢!”师襄子离开坐席连行两次拜礼,说:“老师说这乐曲叫做《文王操》啊。” 孔子迁居到蔡国的第三年,吴国军队攻伐陈国。楚国出兵援救陈国,驻扎在城父。听说孔子在陈国、蔡国之间,楚昭王派人聘请孔子。孔子准备前往拜见回礼,陈国、蔡国的大夫谋划说:“孔子是个贤人,他所讥刺抨击的都切中诸侯的弊病。如今他长久滞留在陈国、蔡国之间,众大夫所作所为都违反仲尼的心意。如今楚国,是大国,派人前来聘请孔子,倘若孔子在楚国起用,我们这些在陈国、蔡国主事的大夫就危俭了。”于是就共同调发役徒将孔子围困在野外。孔子没法行路,断绝了粮食。随从的弟子疲惫不堪,饿得站不起来。但孔子仍讲习诵读,演奏歌唱,传授诗书礼乐毫不间断。子路生气,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穷困吗?”孔子说:“君子能固守穷困而不动摇,小人穷困就胡作非为了。” 子贡怒气发作。孔子说:“赐啊,你以为我是个博学强记的人吗?”子贡说:“是。难道不是吗?”孔子说:“不是啊。我是用一个思想贯穿于全部学说。” 孔子知道弟子们有怨恨之心,就召见子路而询问道:“《诗》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疲于奔命在空旷的原野。’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子路说:“猜想我们还没有达到仁吧!所以别人不信任我们。猜想我们还没有达到知吧!所以别人不实行我们的学说。”孔子说:“有这些缘由吗!仲由,我打比方给你听,假如仁者就必定受到信任,那怎么还会有伯夷、叔齐?假如知者就必定能行得通,那怎么还会有王子比干?”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去,子贡进入见面。孔子说:“赐啊,《诗》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疲于奔命在空旷的原野。’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子贡说:“老师的学说极其弘大,所以天下没有国家能容得下您。老师是否可以稍微降低一点标准呢?”孔子说:“赐,优秀的农夫善于播种耕耘却不能保证获得好收成,优秀的工匠擅长工艺技巧却不能迎合所有人的要求。君子能够修明自己的学说,用法度来规范国家,用道统来治理臣民,但不能保证被世道所容,如今你不修明你奉行的学说却去追求被世人收容。赐,你的志向太不远了!”子路出,子贡入见。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子贡出去,颜回入门进见。孔子说:“回啊,《诗》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疲于奔命在空旷的原野。’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颜回说:“老师的学说极其弘大,所以天下没有国家能够容纳。即使如此,老师推广而实行它,不被容纳怕什么?正是不被容纳,然后才现出君子本色!老师的学说不修明,这是我们的耻辱。老师的学说已经努力修明而不被采用,这是当权者的耻辱。不被容纳怕什么?不被容纳然后才现出君子本色尸孔子高兴地笑道:“有

文化巨人孔子——中庸之道

观《文化巨人——孔子》有感 ——论孔子的中庸之道引: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五世纪春秋末期。几千年来,孔子思想一直深深影响着世世代代炎黄子孙,他的思想核心是“和”,就像大家看到的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活字印刷术的表演中所呈现出来的历经几千年的演变流传至今的“和”字,如此可以看出,这种思想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意义。 孔子提倡“礼”和“正名”,主张“中庸之道”,发展了"仁者爱人"的仁德学说,孔子的成果是不言而喻的,他对一个民族乃至世界的贡献是不可置否的,早在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时就提到过: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40年,去学习孔子的智慧。以下,本人就对体会较深的“中庸之道”谈谈个人的看法。 中庸至德 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庸观念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的解释一番。” 要理解中庸至德的涵义首先要对“中庸”有个正确的认识,很多人会错误的认为中庸就是没有主见,没有立场的墙头草。郑玄说:“中庸,中和之为用也”;焦循说:“盖凡事皆有两端……而借有宜,得所宜则为中”,这种理解才是正确的。 所谓“至德”,德是广义的德,而至的理解很重要,不是到达的意思,而是“最合适,恰到好处”的意思,中庸至德就是追求一种恰到好处的状态,不左不右,不高不低,不前不后,不急不缓,以中为用,以和为贵。这也是哲学中很重要的观点,在我国的《易经》中也是强调阴阳平衡,包括人的本身,以中间为界,左右对称;中国的建筑风格、室内装修亦是如此,厅堂中物品的摆放常以对称为美。 按照不同的方式,对中庸的理解的分类也不尽相同,但所阐述的道理都完全一致。其实中庸之道不仅仅表现在人与人之间,可以说它存在于每一个角落,例如在处理人与自然界的矛盾中,人类要度好度,把动物、植物、矿产、空气等都当作有限的资源,平衡好科技发展与资源再生之间的关系;在国际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国家之间建立各种关系都要在国家平等、民族平等的前提之下;话说回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怎样把握发展的进程,如何掌控前进的步伐;再回归到

浅谈国人的中庸之道

浅谈中庸之道 中庸的原意是不偏不倚,但后来人却偏解了中庸,以致现代人将中庸误用为以下方面: 不讲原则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查则无徒”,千百年来这个理念成为国人为人处事的圭臬。秉持这种理念做人做成了“烂好人”,做事结果可想而知。你会发现现实中不讲原则,模糊搅和的人不在少数,为什么?就是这种中庸颓废理念的产物。 社会管理中徇私枉法、贪污腐败很严重,有的没有法律规定,即使有法律规定的也不遵守。企业经营过程中,相关工作是要遵守流程和制度的,要么没有流程,就是有了流程和制度也不遵守。管理人员就是制定流程和制度并监督实施的,但“烂好人”的现象太严重,最终以组织利益的损失作为人情送掉了……。执行力是令企业高管很头痛的事情,为了达到执行,又是战略规划,又是绩效考核,最终收效甚微,为什么?中庸、不讲原则的理念根深蒂固。“诚信、忠诚”是我们很多人挂在嘴边的词汇,试想一个连法律法规和流程制度都不遵守的人,何谈“诚信、忠诚”https://www.360docs.net/doc/f711223829.html,? 上面的太极图是道教文化的标志,距今已有三千多年。我们现代人对这个图的解释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互转化”,可能很多人知道这个图给了西方人发明计算机的灵感,这个图在西方人的眼里就是两个要素,“0”和“1”,这就是二进制,计算机的基础。早在西汉时期中国人就发现了煤,但人们当时认为地球和人一样是有生命的,禁止挖煤,也就是现代的“环保主义”。中国人不挖,外国人就不挖吗?英国人先挖出了煤,所以随之出现蒸汽

机等工业技术,推动了工业文明的发展。我们先发现了煤没有挖,输掉了工业经济的竞争;太极图三千年之前就存在了,西方人受到启发发明了计算机,我们又在信息经济时代落伍了,请问各位我们还有什么可供输的?可惜不可惜? 我们很多人赞赏“中庸”,批评“偏执”,中庸和偏执是相互对立的,究竟哪个对,我们还是用结果说话。我们说西方人是偏执的,较真的,但现在西方国家的经济实力远远大于东方国家的经济实力,现代科学理论大多是西方人发现和发明的,为什么?中庸的理念导致我们不较真,不讲原则,不坚持真理,所以我们就发现不了真理。英特尔的格鲁夫说过“唯有偏执狂才能生存”,所以英特尔成为了竞争力很强的世界知名公司,为什么像这样强大的公司我们中国没有?这就足以说明中庸的理念是错误的。 颓废的做事心态 “随遇而安”、“识时务者为俊杰”又是我们中国人信奉的理念,这也是中庸的表现。现代的国人积极进取的少,等靠的多,这种现象除与长期的农耕思想有关外,最主要的就是中庸理念的产物。人生活在自然界中,就要认识自然的规律,就要改变不合理的要素,不要误解成“人定胜天”。要改变事物就要进取,就要主动,随和事物的本来面目是改变不了的,包括改变人,“随遇而安”、“识时务者为俊杰”就是随和事物,就是妥协。细想一下,我们的任何工作就是改变事物的,生产产品就是改变材料的原来状态满足人们的需要,管理就是改变人和物的原来状态,达到我们设想的目标。改变事物的原来状态就要面临很多困难,这就是工作的意义所在,也是我们之所以存在的理由。受中庸理念的影响很多人达不到这个境界,往往把工作看成是遭罪,是维持生计的手段,所以遇到困难时更多采取逃避和掩盖的颓废做法,困难解决不了,目标就不可能达成。

孔子中庸思想内在逻辑

孔子中庸思想内在逻辑 一、尚中:中庸的逻辑起点 孔子的“中庸”思想,其逻辑起点,是传统的“尚中”观念。从《论语》及相关典籍中不难看出,“中”是孔子品评人物、选才交友的标准之一,也是其自我修养的行为准则。如:“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 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2](先进)师,颛孙师,即子张。商,卜商,即子夏。二人均为孔子弟子。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谁更强一些,孔子评价说:“子张有些过分 ,子夏有些赶不上。”子贡以为,子张“有些过分”,自然要比“有些赶不上”的子夏强些,孰料孔子的回答则是:“过分和赶不上同样不好”。在这里,孔子衡量弟子孰优孰劣的标准是“中”,即“无过无不及”。 又如:“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2](子路)“中行”,即中道之人。孔子认为,得不到合乎中道之人和他交往,不得已而求其次,也一定要交到激进的人或狷介的人。因为激进的人一意向前,狷介的人也不肯做坏事。可见,孔子选才或交友的理想标准也是“中”,不得已才求其次。 “中”也是成就“君子”品格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原则:“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2](雍也)“文质彬彬”也就是前文所谓的“中行”,关于此点,《颜渊》篇的一段话正好可作注脚:“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A,犹犬羊之A。’”棘子成,卫国大夫。“A”即皮革。子贡的意思是说,礼仪形式和朴实的基础这两个方面,对君子来说同等重要,假如把两张兽皮的毛全部拔去,就分不出哪张是虎豹的皮,哪张是犬羊的皮了。因此,对一个人而言,美好的素质和合理的行为都是不可偏废的。 以“中”为标准,孔子常常告诫人们思想行为要合乎中道,如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2](泰伯)朱熹解释说:“好勇而不安分,则必作乱。恶不仁之人而使之无所容,则必致乱。二者之心,善恶虽殊,然其生乱则一也。”[4](P105)“好勇而不安分”就是孔子所谓的“勇而无礼”;“恶不仁之人而使之无所容”,则有类于孔子所谓的“直而无礼”[2](泰伯)。二者的行为方式虽或不同,但思想根源却是一个:即“一意孤行”,而不能中道行之。有见于此,孔子十分推崇“中庸”之德:“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2](雍也)。从孔子的赞扬(“其至矣乎”)和惋惜(“民鲜久矣”)中不难看出,在孔子的心目中,中庸之德是何其完美。 事实上,孔子本人也正是以“中”为自己的思想方法和行为准则的,其曰:“吾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2](子罕)“两端”,或谓指“不及和过头两个极端”;[5](p26)或谓指“事情的两个方面”。[6](p160)总之“叩其两端”是孔子在认识事物、获取知识、解疑释惑的过程中体会到的一种思想方法,此种方法,其核心即为“用其中”。就道德修养和行为修养的层面说,孔子“用其中”的具体体现则是:“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2](子罕)“毋意”,不悬空揣测。“毋必”,不绝对肯定。“毋固”,不拘泥固执。“毋我”,不唯我独是。“子绝四”,则是指孔子没有“意”、“必”、“固”、“ 我”四种毛病。[4](p87- 88)在这里,“四毋”的核心仍是“中”。这种思维观念、行为原则,或许可以谓之“允执其中”。这说明,对于传统文化持“因、损、益”态度的理性主义大师孔子,对传统“尚中”观念是持完全赞成的态度的。 二、时中:中庸的内在本质 如果说“尚中”是传统观念,为孔子所继承,并成为其“中庸”思想的逻辑起点;那么“时中”则是孔子对传统“尚中”观念的丰富和发展,是其“中庸”思想的逻辑展开。 与“中”一样,“时”也是一种起源甚古的观念。早在尧帝时,就曾“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7](尧典)。孔子一向重视“时”,其曰:“导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2](学而)强调“时”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不但治国,就连说话,孔子也是“时然后言”[2](宪问),并主张“言不当其时则闭慎而观”[8](二三子)。不但说话,就连看到飞鸟,孔子也不免“时哉时哉”之叹:“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2](乡党)因此,孔子特别强调:“君子务时。”[8](二三子) 孔子的贡献在于,将“时”与“中”联系起来,形成了“时中”的观念:“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4](中庸章句)“时中”,即“随时以处中”,用《论语》所记孔子的话说,就是“无可无不可”:“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2](微子)这段话,记载了孔子对那个时代公认的几位贤人的评论和比较。透过这种评论和比较,孔子说明了自己与

(文言知识)中考文言文《孔子世家》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孔子世家》全文详细翻 译 文言知识 孔子世家 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陬邑。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名叫孔防叔。孔防叔生下伯夏,伯夏生下叔梁纥。叔梁纥和颜氏的女儿在野外媾合而生下孔子,他们向尼丘进行祈祷而得到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出生,孔子生下来头顶中间凹陷,所以就取名叫丘,取字叫仲尼,姓为孔氏。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孔丘生下来,叔梁纥便死了,安葬在防山。防山在鲁国都城的东面,因此孔子不清楚他父亲的墓址,孔母隐讳这件事。孔子孩童时做游戏,经常陈列俎豆各种礼器,演习礼仪动作。孔子母亲去世,他先将灵柩停放在五父之衢,这是出于孔子谨慎从事的考虑。陬邑人挽父的母亲告诉孔子其父的墓址,这之后孔子才将母亲灵柩送往防山合葬。 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陬人挽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 孔子服丧腰间系着麻带,这时季氏宴请士人,孔子随同前往。阳虎斥退孔子说:“季氏宴请的是士人,没敢请你啊。”孔子因此退去。

孔子要绖,季氏飨士,孔子与往。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孔子由是退。 孔子家境贫寒,又地位低下。等到长大成人,曾经做过季氏手下的官吏,管理统计准确无误;又曾做过司职的小吏,使牧养的牲畜繁殖增多。由此出任司空。不久离开鲁国,在齐国受到排挤,被宋人、卫人所驱逐,在陈国、蔡国之间受困,于是返回鲁国。孔于身高九尺六寸,人们都称他为“长人”而感到奇异。鲁君又善待孔子,因此返回鲁国。 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闲,于是反鲁。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鲁人南宫敬叔对鲁昭公说:“请让我跟随孔子前往周京洛邑。” 鲁昭公给他们一辆车、两匹马,还有一名童仆同行,前往周京洛邑询问周礼,据说见到了老子。孔子告辞离去时,老子送他说:“我听说富贵之人用财物来送人,仁义之人用言语来送人。我不能富贵,只好盗用仁人的名义,用言语来送你,这几句话是:‘聪慧明白洞察一切反而濒临死亡,是因为喜好议论他人的缘故。博洽善辩宽广弘大反而危及其身,是因为抉发别人丑恶的缘故。做人儿子的就不要有自己,做人臣子的就不要有自己。’”孔子从周京洛邑返回鲁国,投到他门下的弟子逐渐增多。 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

浅谈孔子的主要思想及核心

浅谈孔子的主要思想及核心 Abstract: Confucianism is the mainstream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 including a lot of great thoughts , “benevolence” is the core of Confucianism among them , occupying the center position . “ The ritual” and “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 are also very important part in Confucius’s thought. “benevolence”and them constitute the great thought system of Confucius’s . Key words: Confucianism benevolence the ritual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摘要 : 孔子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其中包含了许多伟大的精神,其中“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占据着中心的统治地位,而“礼”;“中庸”等思想则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仁”共同构成了伟大的孔子的思想体系。 关键词:孔子思想礼中庸仁 孔子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人。孔子的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孔子的思想影响数千年的中华文明,是历史的产物,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孔子思想中的“礼”与“乐” 孔子思想形成的具体来源相当复杂,主要是从历史文献和当时社会中逐渐形成的。从他所处的战争频繁和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可以知道“礼”在当时是一个相当严峻的话题。“礼”是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是

论中庸之道的不足

论中庸之道的不足 论中庸之道的不足 2012-07-25 中庸之道我想每个中国人都不会陌生,这是中国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很凑巧的是,与孔子时代相差不远的西方古代雅典的亚里士多德也提出了这个观点,也把它作为自己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现在翻译过来称之为中道。可见,这种巧合可以称之为英雄所见略同,也可以算作天下一致而百虑,殊途而同归。 不管是孔子的中庸之道,还是亚里士多德的中道都是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不能极端,要知道过犹不及。这种中庸之道,在这个充满矛盾的社会,也就是让我们既要正视矛盾,又不能过激的处理矛盾。事实上这种中庸之道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逃避了矛盾。以孔子来说吧,在他那个时代,他知道奴隶制不好,但是,又不主张推翻奴隶制,而是要维护奴隶制,于是,只能把奴隶主与奴隶的矛盾调合起来,这样才符合他的中庸之道。于是,他找到了仁与礼。对于奴隶主来说,他要奴隶主对待奴隶好些,要仁,要守住自己奴隶主所应该有的礼仪与制度,对于奴隶来说,也要仁,不要暴力反抗奴隶制,要遵守奴隶应有的制度与行为。于是,在他看来,这样社会就会和谐了,奴隶制就会永世长存下去。可见,中庸

之道面对矛盾的时候不是想彻底解决这个矛盾,他们反对矛盾一方压倒另一方,而是要调和这个矛盾。对于有些矛盾,调和也属于一种可以算作解决方法的方法,调和后未必再会凸显出来,矛盾因为调和而实现了转化。但是,对于利益根本对立,有着不可调和性质的矛盾,这个时候要以中庸之道来处理就不对了。这个时候中庸只能把矛盾暂时缓和下去,最终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还是会爆发出来,而且最终一方会压倒一方,实现矛盾转化升级。历史证明,奴隶制很快结束,孔子的目的落空。对于孔子本人的学说来说,并没有在自己的时代得到大的使用,反而被不属于他的时代,也不属于他的社会---封建社会使用,这是孔子所不能料到的。因此,中庸之道在没有存在根本对立的矛盾下还是有一定作用,在根本对立的矛盾下,作用就大打折扣。 很显然,对于存在根本对立、不可调和的矛盾,而进行调和这就不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做法,而是显示出了一种保守。这就是现代人批评儒家想把人培养成顺民的一个重要依据。面对剥削与压迫,采取过激行动即暴力革命其实也是对的,也是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会出现的。也就是造反有理。这个不会以我们人为总结的中庸之道为依据。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采取了过激行动,杀死了国王,把人间的帝王送上了断头台,谁能说这种过激是错误的呢?最终人间的帝王一个个都倒 下了去了。

孔子的中庸之道

《孔子的中庸之道》 一、中庸的起源 “中庸”的看法起源于上古的时代。我们看《尚书》的《周书》里面,周武王向殷代的遗臣箕子请教国事,箕子提出九条大法,“洪范九畴”,其中就有所谓的“中道”的思想。“皇极”它是讲正直为主要,有刚有柔,相互调剂的中正的思想,“无偏无颇,遵王之义,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尚书·洪范》)讲这样一个中平的、中正的中庸之道,正直的政治哲学。所谓的“极”,它就是一个大房子中间的一个大梁,房屋中间的最高、最中、最重、最正的东西,它引申为一个中正平直的一个标准。春秋末期,孔老夫子对“中庸”的思想大大地加以推进。 乡下上梁的时候要举行一个非常隆重的仪式。梁就是房屋的最正、最中、最重、最大、最主要的物件,它也是一个标准,老百姓家都非常看重这一点。你如果坐在直升飞机上看北京的古城,你看从天坛到紫禁城到皇陵,它是在一条中轴线上,古城是一个中庸、平和的、是对称的,这是一个建筑美学,是城市规划的美学,实际上很多有名的城市都是这样。大家可能也看到一些考古资料,辽阳的辽河流域,有一个古代四千多年前的红山文化的遗址,那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祭祀上天,他有一个遗存,他有祭坛,相当于北京的天坛。可见我们这个民族,它的审美,它对世界、宇宙的看法,它认为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一定是非常对称、非常中正。有一条主轴,有对称性的这样一个结构,这可能是最稳定的结构,也是最美的一个结构。这就是所谓的中庸。 二、孔子对中庸的解释 孔子主张中庸,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中庸是一个“其至矣乎”,是一个非常高的道德修养的境界,一般人很难达到,但也是可及的。中庸的第二意思,它是一个方法。其实我们都有这样的智慧和方法,处理各种事务的一个方法,或者叫方法学。中庸的“中”就是中正的“中”。 中庸的“庸”字有三个意思: 第一个意思:平凡,很平常; 第二个意思:庸者不易也,庸是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变化的一个原则;

浅析中庸对于当代大学生发展的影响

浅析中庸对于当代大学生发展的影响 引言:中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它也是中国思想中最具辩证论和价值论的意义层面。其中的主要思想,如“慎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都是我们当代大学生需要认真学习和践行的行为准则。 关键字:中庸慎独适度 正文: “中庸”是中国思想中最具有辩证论和价值论的意义层面, 中庸精神具有重要的社会政治和伦理道德意义。对于中庸的思想,从古至今各朝各代都有不同的阐释。但它在古代政治文化中一直都具有一种超越性,而在当今社会中,也具有使人调整人心,寻找征途的普世价值。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深入学习理解“中庸”之道,作为我们的处事之道。将其精神发扬光大。 究竟什么是中庸,历史上一直有着很大的争论。即便到了今日,也仍有众多的不同看法。但目前大部分都认同其关于自然和社会的注重适度和均衡的解释。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身天性的和谐。其中所说的天道,其实也就是指德性、泛生万物的道德。只有能与天道合一的至德之人,方能合天而膺命。人性与天性的相互和谐,实际上也就是对人提出了内在修为和外在践行的高要求,成为历代君子追求的至诚至仁的人生目标。 所谓中,更多的人把它解释为不偏不倚中度和节。而“中”字在先秦的古籍中有三层解释。一指中间或两者之间;二指适合、适宜;三指人内心的和谐境界。有些人将中庸的中简单的理解为不偏不倚,理解为折中。这是过于简单片面的。“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小人之所以反中庸,恰恰是因为其做事肆无忌惮,不懂得适度。这也证明了中庸之“中”,更强调人们做事的准则,应学会适度,执两而用中。 所谓庸,更是众说纷纭。大部分人强调庸即为平常之事,在封建社会中,也指人们应按照传统的封建统治阶级标准,过平常的日子。也可将中庸解释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处事之道。而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庸字应回归古代语境来解释。汉代许慎认为,“庸者,用也。”所谓用,也就是指实践,而中庸也可以顺理成章的解释为将执两而中的适度法则灵活运用的方法。总结起来,中庸也就是指一种顺应自然,正常生活方式的适度生活的方式,努力追求人性与天性的和谐,做到合天而膺命。 然而孔子也在《中庸》一书中提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一方面强调了中庸之道的不易,绝非人人都可达到的行为准则,而是一种君子的最高行事准则,另一方面,也通过爵禄国家等,体现出了孔子对中庸的推崇,彰显其重要的意义。中庸之难,难在平常,难在对内在修为的严格要求。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极难达到的。然而其中的主要思想,却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必须学习的处世之道。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见乎微。故君子慎独也。”这句话出自《中庸》的第一章,品德高尚的人,既是是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也会谨慎,在别人听不到的地方也有所戒备。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这句话可谓是对人内在修为的最具体的阐释。有的人可以在公众场合下保持端正的仪态,然而在私下却显得有些邋遢;有的人能够在公众场合为人谦卑,然而在人后,却又充满嫉妒。这些,都不符合“慎独”的标准。所谓慎独,说到底就是对自我的严格要求,即便无人在身旁,也要始终遵从自己的行事准则。在飞速发展的中国,这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有些官员,抱着“惟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侥幸心理,贪污腐败,轻则阻碍国家发展,伤及百姓利益,重则毁人性命。这种人,在公众面前满口的仁义道德,被人冠以“君子”,却没有做到慎独,这样的人,终究不是真正的君子,也终究不会达到合人而膺命。他的命运,终将受到泛生万物的道德的裁决。人之所以

苏教版选修《孔子世家》原文和译文

原文: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防山在鲁东,由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陬人挽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 孔子要绖,季氏飨士,孔子与往。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孔子由就是退。 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闲,于就是反鲁。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鲁复善待,由就是反鲁。 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孔子年三十五,而季平子与郈昭伯以□鸡故得罪鲁昭公,昭公率师击平子,平子与孟氏﹑叔孙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师败,奔于齐,齐处昭公干侯。其后顷之,鲁乱。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译文: 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陬邑。她得祖先就是宋国人,名叫孔防叔。孔防叔生下伯夏,伯夏生下叔梁纥。叔梁纥与颜氏得女儿在野外媾合而生下孔子,她们向尼丘进行祈祷而得到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出生,孔子生下来头顶中间凹陷,所以就取名叫丘,取字叫仲尼,姓为孔氏。 孔丘生下来,叔梁纥便死了,安葬在防山。防山在鲁国都城得东面,因此孔子不清楚她父亲得墓址,孔母隐讳这件事。孔子孩童时做游戏,经常陈列俎豆各种礼器,演习礼仪动作。孔子母亲去世,她先将灵柩停放在五父之衢,这就是出于孔子谨慎从事得考虑。陬邑人挽父得母亲告诉孔子其父得墓址,这之后孔子才将母亲灵柩送往防山合葬。 孔子服丧腰间系着麻带,这时季氏宴请士人,孔子随同前往。阳虎斥退孔子说:“季氏宴请得就是士人,没敢请您啊。”孔子因此退去。 孔子家境贫寒,又地位低下。等到长大成人,曾经做过季氏手下得官吏,管理统计准确无误;又曾做过司职得小吏,使牧养得牲畜繁殖增多。由此出任司空。不久离开鲁国,在齐国受到排挤,被宋人、卫人所驱逐,在陈国、蔡国之间受困,于就是返回鲁国。孔于身高九尺六寸,人们都称她为“长人”而感到奇异。鲁君又善待孔子,因此返回鲁国。

浅谈中庸之道

浅谈中庸之道 什么是中庸?孔子云:“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一文中有了更加明确的阐释:“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宋代大儒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这启示我们这样理解中庸:所谓中庸就是符合真理,换言之就是对真理的把握达到了最合适的“度”,即对真理的理解和实践符合客观规律。因此,中庸是一种和谐的智慧,正确理解和实践中庸的精神实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中庸之道有利于塑造健全的人格与和谐的心理。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的至上至美之境界。不仅如此,中庸还反对“过”与“不及”,提倡“恰到好处”,这对于当前少数人的偏执心理是一剂良药。具有偏执心理的人往往游走于两个极端,因而很容易造成人格分裂和心理失衡。孔子提倡“毋意、毋必、毋故、毋我”,这种人生态度有利于缓解由于偏执心理造成的心理失衡和人格分裂。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们普遍

感到压力太大,因而很多人在心理上都处于亚健康状态,砍杀、爆炸、自虐等新闻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人格分裂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因此,提倡中庸的人生智慧就显得尤为重要。健全的人格与和谐的心理是精神健康的基础,只有社会的绝大多数成员具备了健全的人格、和谐的心理,才能建设一个安静平和、积极向上的和谐社会。 其次,中庸之道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中庸也是孔子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孔子在论述小人与女子时有“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的说法,其实这适用于所有人:在人际交往中,过于亲密则有不逊的言行,而过于疏远就会招来猜忌、怨恨。按照孔子的处世之道,人与人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样,对于不仁之人,也不能“疾之已甚”,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不能求全责备,否则会适得其反。但是,孔子所说的中庸被很多人理解为“中间主义”、“和稀泥”,这恰恰违背了孔子的本意——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不去计较细枝末节。事实证明,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需要真诚,也需要智慧的;不仅需要坚持原则,也需要灵活变通,而中庸之道正是体现了人际关系的精髓,无疑是最重要的智慧之一。 最后,中庸之道有利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关系到我们现在的生活质量、生存环境,更关系到人类

中庸思想及其对中庸感悟

中庸 《中庸》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中庸》郑玄注:“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 《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即《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天命之谓性”,是说人性是由天赋予的。“率性之谓道”,是说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认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所以说“修道之谓教”。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这是发展了孔子“内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中庸之道就是忠恕之道 《中庸》要人们贯彻孔门相传的“忠恕之道”,说:“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正是孔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的发挥,要求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合于“中庸之道”。 《中庸》又提出了有德之人必须好“三达德”,实行“五达道”,才能达到“中庸”的境界。所谓“五达道”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处理这五方面关系的准则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有信”。“五达道”的实行,要靠“三达德”:智、仁、勇。而要做好“三达德”,达到中庸的境界,就要靠“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努力进行主观心性的养成,以达到“至诚”的境界。 《中庸》还阐述了学习程序,并强调“择善而固执之”的勤奋不懈精神。它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为学必有的过程。它又说:“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为学程序与顽强的学习精神,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中庸 所谓中庸之道就是孔子提倡、子思阐发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达到太平和合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 这一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达到太平和合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其主题思想、理论基础、具体内容、主要原则、检验标准、知行方法、重要途径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集中反映在《中庸》的三十三章之中。简述如下。1.主题思想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这一主题思想主要体现在《中庸》第一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这一主题思想的核心是自我教育。“天命之谓性”是指人的天性是善良的。“率性之谓道”是说人们自我教育之道就是按照人们的善良的天性办事情。“修道之谓教”是说自我教育就是按照人道原则去进行修治。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远,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自我教育贯穿于人一生之中,人们一刻也离不开自我教育。要将自我教育贯穿于人生的全部过程,就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精神。这种精神就叫做慎独。也就是说,在自己一人独处的情况下,别人看不到自己的行为、听不见自己的言语,自己也能谨慎地进行内心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监督。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揭示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目标。“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指出了自我教育目标的重大意义。“致中心,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是歌颂达到自我教育的理想目标后的无量功德,也就是具备至仁、至善、至诚、至道、至德、至圣的品德后的效应。中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致中和是社会价值的体现。 宋朝临江黎立武著《中庸分章》分析《中庸》第一章时也对中庸作了极高的评价。他说:“中庸之德至矣,而其义微矣。首章以性、命、道、教,明中庸之义;以戒惧谨独,明执中之道;以中和,明体用之一贯;

孔子世家译文

孔子世家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 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陬邑。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名叫孔防叔。孔防叔生下伯夏, 伯夏生下叔梁纥。叔梁纥和 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 故 颜氏的女儿在野外媾合而生下孔子,他们向尼丘进行祈祷而得到孔子。鲁襄公二十 二年孔子出生,孔子生下来头顶中间凹陷,所以 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就取名叫丘,取字叫仲尼,姓为孔氏。 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 已 孔子家境贫寒,又地位低下。等到长大成人,曾经做过季氏手下的官吏,管理 统计准确无误;又曾做过司职的小吏,使牧养的牲畜繁殖增多。由此出任司空。 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闲,于是反鲁。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 皆谓 不久离开鲁国,在齐国受到排挤,被宋人、卫人所驱逐,在陈国、蔡国之间受困, 于是返回鲁国。孔于身高九尺六寸,人们都称 之“长人”而异之。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他为“长人”而感到奇异。鲁君又善待孔子,因此返回鲁国。 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 鲁人南宫敬叔对鲁昭公说:“请让我跟随孔子前往周京洛邑。”鲁昭公给他们一辆车、两匹马,还有一名童仆同行,前往 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 周京洛邑询问周礼,据说见到了老子。孔子告辞离去时,老子送他说:“我听说富贵之人用财物来送人,仁义之人用言语来送人。 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 我不能富贵,只好盗用仁人的名义,用言语来送你,这几句话是:…聪慧明白洞察一切反而濒临死亡,是因为喜好议论他人的缘故。博洽善辩 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 宽广弘大反而危及其身,是因为抉发别人丑恶的缘故。做人儿子的就不要有自己,做人臣子的就不要有自己。?”孔子从周京洛邑返回 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鲁国,投到他门下的弟子逐渐增多。 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

浅谈孔子的主要思想及核心

浅谈孔子的主要思想及核心 10级汉英1班李婷学号:101301054089 Abstract: Confucianism is the mainstream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 including a lot of great thoughts , “benevolence” is the core of Confucianism among them , occupying the center position . “ The ritual”and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are also very important part in Confucius’s thought. “benevolence”and them constitute the great thought system of Confucius’s . Key words: Confucianism benevolence the ritual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摘要: 孔子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其中包含了许多伟大的精神,其中“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占据着中心的统治地位,而“礼”;“中庸”等思想则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仁”共同构成了伟大的孔子的思想体系。 关键词:孔子思想礼中庸仁 孔子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人。孔子的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孔子的思想影响数千年的中华文明,是历史的产物,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孔子思想中的“礼”与“乐” 孔子思想形成的具体来源相当复杂,主要是从历史文献和当时社会中逐渐形成的。从他所处的战争频繁和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可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