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要求识别及风险管理程序

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要求识别及风险管理程序
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要求识别及风险管理程序

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要求识别及风险管理程序

(IATF16949-2016/ISO9001-2015)

1.0目的

1.1识别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会影响到体系管理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要求,并判定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要求给公司带来的机会和风险。

1.2评价风险和机会,并根据评价结果采取应对措施,以确保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2.0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活动中,识别内外部存在的机会和风险,及应对措施的建立和评价过程。

3.0权责

3.1总经理:负责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要求及对应风险管理所需资源的提供。

3.2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落实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要求的定期识别和评审,组织风险和机会的评价和措施建立。

3.3各部门:负责参与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要求识别和评审;负责本部门的风险和机会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降低风险并落实执行。

4.0定义

4.1风险:在一定环境下和一定限期内客观存在的、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

4.2机会:对企业有正面影响的条件和事件,包括某些突发事件等。

4.3风险评估: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各个方

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即,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4.4内部环境:企业内部环境,例如组织使命、资源、内部管理、内部绩效等。

4.5外部环境:例如法律、技术、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有关的因素

等。

4.6相关方:人或组织。他能影响组织的某个决策或活动,或被其影响,及认为自身会被其影响。如:客户、外部供方、行业组织等。

4.7风险严重度:风险发生后其所产生的影响的严重程度。

4.8风险发生概率:风险出现的频率或者概率。

4.9风险系数:风险系数用于评定是否对已识别的风险采取措施,风险系数=风险严重度x风险发生频度。

5.0程序

5.1公司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要求的识别对象

5.1.1在分析外部环境因素对公司质量体系的影响时:可考虑

a.宏观经济因素:如汇率、国家经济、CPI指数、信贷

b.市场竞争因素:如市场占有率、可替代产品、行业标杆企业状况、顾客趋势等

c.社会因素:如本地就业数据、教育水平、工作时间、假期等

d.政治因素:如政治稳定性、本地基础设施、政府公共服务等

e.法规因素:如产品法规、有害物质法规、劳工法规等

f.技术因素:如新科技、新技术、新材料、专利有效期等

5.1.2在分析内部环境因素对公司质量体系的影响时:可考虑

a.公司使命:如愿景、目标、义务

b.公司资源:如:财务、人力、环境、基础设施、知识储备

c.公司管理:如组织架构、决策过程、

d.公司运营绩效:产品先进性、生产交付能力、体系能力、客户评价、质量管理绩效、合规性等。

5.1.3在分析相关方要求是,可考虑

a.顾客;

b.外部供方;

c.内部员工;

d.最终消费者;

e.监管机构;

f.社会团体;

g.行业机构;等。

5.2公司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要求的识别过程

5.2.1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管理者代表要组织各部门负责人进行一次涉及公司的识别过程,总经理应参与识别。

5.2.2以后每年应进行一次例行的识别和评审,以监视和评审这些因素和要求的适用性、公司对应措施的有效性及变化。

5.2.3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识别结果记录在公司内外环境识别一览表中。

5.2.4相关方要求的识别结果记录在公司相关方要求识别一览表中。

5.3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要求的识别结果的运用

5.3.1在确定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及范围时,应考虑识别的结果的运用。

5.3.2可采取SWOT分析的方法来分析和运用识别的结果,并将其纳入质量管理体系中,具体参见《公司内外环境识别一览表》。

5.3.3通过5.4章节的风险与机会管理要求在控制。

5.4风险和机会管理策划

5.4.1本公司的风险和机会的管理是基于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要求的识别结果。

5.4.2管理者代表负责组建风险识别小组,根公司内外环境识别一览表、公司相关方要求识别一览表,来编制风险识别清单和控制措施。

注:公司也可以采取其它风险管理方法,如FMEA分析。

5.4.3风险分析人员的任职要求

a.熟悉公司的质量管理现状;

b.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

c.熟悉质量相关法规和标准。

5.4.4风险评估

为便于对风险评估量化,通过风险严重度、发生概率、风险系数进行评价,其评价的要求应依据本程序所规定的评价准则进行评价确认,之后根据风险系数确定对风险应采取的措施。

5.4.4.1风险的严重程度评价准则

为便于识别风险所带来的危害程度,对风险的严重程度进行区分,风险严重度分为以下五类:

a.严重

b.一般

c.轻微

下表为依据定义的风险影响和影响程度的多少进行量化,在对风险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时,下表作为评价风险严重度的准则:

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要求识别控制程序

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要求识别控制程序 1.目的 识别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存在的,会影响到体系管理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要求。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在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活动中,识别内外部存在的机会和风险,及应对措施的建立和评价过程。 3.职责 3.1总经理:负责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要求管理所需资源的提供。 3.2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落实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要求的定期识别和评审。 3.3各部门:负责参与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要求识别和评审; 4.定义 4.1内部环境:企业内部环境,例如组织使命、资源、内部管理、内部绩效等。 4.2外部环境:例如法律、技术、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有关的因素等。 4.3相关方:人或组织,能影响组织的某个决策或活动,或被其影响,及认为自身会被其影响。如:客户、外部供方、行业组织等。 5.程序 5.1 公司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要求的识别对象 5.1.1 在分析外部环境因素对公司质量/环境体系的影响时:可考虑: a. 宏观经济因素:如汇率、国家经济、CPI指数、信贷; b. 市场竞争因素:如市场占有率、可替代产品、行业标杆企业状况、顾客趋势等; c. 社会因素:如本地就业数据、教育水平、工作时间、假期等; d. 政治因素:如政治稳定性、本地基础设施、政府公共服务等; e. 法规因素:如产品法规、有害物质法规、劳工法规等; f. 技术因素:如新科技、新技术、新材料、专利有效期等; 5.1.2 在分析内部环境因素对公司质量/环境体系的影响时:可考虑: a. 公司使命:如愿景、目标、义务; b. 公司资源:如:财务、人力、环境、基础设施、知识储备; c. 公司管理:如组织架构、决策过程; d. 公司运营绩效:产品先进性、生产交付能力、体系能力、客户评价、质量管理绩效、合规性等。 5.1.3 在分析相关方要求时,可考虑:

组织的内外部环境的识别分析表

组织的内外部环境识别分析表 (一)组织的宏观环境分析(一)组织的 外部环境的分析(一) 组 织 资 源 和 能 力 分 析 (一) 组 织 资 内部环境的分析 类 别 内容分 布 内容 1. 政 治 和 法 律 环 境 (1) 分 析 的 内 容 政治因素对组织有直接影响,但一般政府是通过法律对组织进行间 接影响,法律环境的分析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 a)和组织相关的法律规范; b)国家司法机关和执法机关:工商、税务、技术监督、环境保护、 安监等部门; c)组织的法律意识; 资 源 分 析 组织的资源是指组织所拥有或控制的有效因素的总和,包括:有形、无形、人力资源, 分析的目的是识别组织的资源状况、及其所表现出来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对制定组织 的战略目标的影响。 (1)资源分类:有形、无形、人力资源。④具有经济制约性的资源。 (2)决定竞争优势的组织资源c、资源的不可替代性; a、资源的稀缺性; d 、资源的持久性。 b、资源的不可模仿性: ①物理上独特的资源; ②具有路径依赖性的资源(长期积累获得); ③具有因果含糊性的资源; (2) 政 a)不可测性,组织很难预测国家的政治环境的变化; 2、 组 组织的能力是组织配置资源、发挥其生产和竞争作用的能力,是组织各种资源组合的

宏观环境分析(一)组织的宏观环境治 和 法 律 环 境 特 点 b)直接性,直接影响组织的活动、状况; c)不可逆转,一旦对组织有影响,就会发生十分迅速和明显的变化, 而且是无法回避和转移这种变化的。 源 和 能 力 分 析 (一) 组 织 资 源 和 能 力 织 能 力 分 析 结果,组织的能力包括研发、生产管理、营销、财务、组织管理等组成。 a、研发能力:从研发计划、研发组织、研发过程、研发效果进行衡量; b、生产管理能力:包括生产过程、生产能力、库存管理、人力管理、质量管理等; c、营销管理:从产品竞争能力、销售活动能力、市场决策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 ①产品竞争能力分析:市场地位、收益性、成长性。市场地位------占有率、覆盖率; 收益性-----利润空间、量本利分析;成长性-----销售增长率、市场扩大率等。 ②销售活动能力:包括对销售机构、人员和管理等基础数据的评估。 销售绩效分析------销售计划完成率 销售渠道分析-------销售渠道结构、经销商、分销商评估、渠道管理 ③市场决策能力:是以产品竞争力、销售活动能力分析 d、能力:筹集资金能力、使用和管理资金的能力。筹集资金能力------资产负债率、 流动比率、已获利息倍数等;使用和管理资金的能力-----资产报酬率、销售利润率、 资产周转率等。 e、组织管理能力: ①职能管理体系的任务分工;

项目利益相关方及其需求的识别

项目利益相关方及其需求的识别

项目利益相关方及其需求的识别 山东大学项目管理研究所丁荣贵 现代项目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理念是项目的目标不仅在于出项目的交付物,还在使项目的利益相关方满意。利益相关方意识是项目管理人员是了为重要的意识之一,也是保证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对中国人来说,我们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很深,常常将人际关系分为敌我、君臣、父子、兄弟姊妹、夫妻和朋友关系等。在这种传统文化中,并没有现在极为重要的商业关系和职场关系,我们必须将商业关系和职场关系归结到传统的人际关系中去,而最容易对应的就是敌我关系、君臣关系和朋友关系。我们很容易会将竞争对手看成敌我关系,以至于意气用事地采取“宁可我不赚钱,也不能让他我赚钱”这样的损人不利已的极端手段。上下级关系有些像君臣关系,“忠诚”、“服从”成了重要的戒律,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上司永远是上司。合作伙伴也是朋友关系。中国人一般只好朋友做生意,因而合同并不如关系重要,朋友之间还签什么合同呢?在国人的骨子里央,冷冰冰的商业关系不如人情来得重要,“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商人重利轻离别”等贬义词中是否也存在对商业关系的偏见呢?记得在美国总统布什访问中国时,提出了中美之间是“stakeholder”关系时,国内的多个媒体花了大量时间来解释“stakeholder”的含义,并提出了多种翻译,似乎“利益相关方”的重要性近来才被人们所重视,但毛泽东广度很早就提出了“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这样的观点,可见他老人家的远见卓识。利益相关方意识不仅在项目管理中重要,在政治和日常生活中同样十分重要。对本文人来讲,项目利益相关方满意可能是建立在有效交付项目成果的提下,但对于中国人来说,在某种程度上项目利益相关方满意的重要性要大于项目成果的交付,“生意不成仁义在”嘛。 要识别项目利益相关方,首先需要弄清楚什么是利益相关方。在金山词霸中,stakeholder被翻译成“赌金保管者”,《朗文词典》也将其译成“有争议的财产保管人”、“赌金保管者”这些解释显然不适合于项目管理。在《新英汉词典》中,该单词被翻译成“利益共享者”,似乎有些沾边了,但是“利益共享者”只是对项目成果的分享,只表明了他们对项目的利益,为什么他们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呢?他们对项目的责任何在呢?这些问题不解释清楚,利益相关方就难

组织内外部环境识别评审程序(含表格)

组织内外部环境识别评审程序 (ISO9001:2015) 1.0 目的: 为保证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能实现预期的结果,用于指导: 1.1.识别、监视并评审与公司的宗旨、战略方向相关的内外部环境因素;1. 2.根据内外部因素,结合本公司已有的优势和劣势,识别出风险和机会; 1.3.针对识别的风险和机会,策划应对措施。 2.0 范围: 质量管理体系所有相关的部门与过程。 3.0 定义: 3.1 总经办:确定内外部环境因素,批准风险和机会的应对措施。 3.2 管理者代表:组织各部门进行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并拟定应对 措施,对结果进行审核整理。 3.3 各部门:配合进行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并拟定应对措施。 4.0 定义 4.1环境因素:来自公司内部或外部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因素。 5.0 工作程序: 5.1组织环境管理 在建立与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时,雷诺公司将充分识别理解并考虑那些与

公司的宗旨、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雷诺公司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能力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5.1.1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估:在每年的管理评审前,由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 识别并评估其适用性,具体部门及识别项目如下: a)总经办:内部(公司价值观、企业文化、业绩表现等),外部(法 律、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b)标准办:内部(知识、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技术、竞争、 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c)研发中心:内部(知识、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技术、竞 争等)。 d)制造中心:内部(知识、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技术、竞 争等)。 e)营销中心:内部(知识、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技术、竞 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f)人力中心:内部(知识、业绩表现等),外部(社会和经济环境 等)。 5.1.2各部门将识别结果登记在《组织环境因素识别表》上,提交管理者代 表进行汇总整理。 5.1.3环境因素监测与更新:管理者代表每年在管理评审前组织一次全面的 内外部环境因素识别与评审。另外各部门在获得内外环境因素信息变 化时,应及时告知管理者代表,由管理者代表对《组织环境因素识别

公司内外部环境因素分析程序(含表格)

公司内外部环境因素分析程序 (ISO9001-2015) 1目的 确定与本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2范围 适用于对本公司经营环境内外部因素识别、评价。 3职责 3.1总经理办公室为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本公司的外部环境分析、评价。 3.2总经理办公室负责内部环境中组织总体表现、组织知识、组织文化、人力因素、组织治理相关因素的分析、评价。 3.3设备开发部负责内部环境中基础设施的分析、评价。 3.4品质部负责内部环境中质量管理体系绩效的分析、评价。 3.5销售公司负责内部环境中顾客满意、工序委外合格供方绩效的分析、评价。 3.6原料采购部负责内部环境中原料合格供方绩效的分析、评价。 3.7物资部负责内部环境中辅料合格供方绩效的分析、评价。 3.8生产部负责过程运行环境、各工序有效作业效率的分析、评价。

3.9财务部负责内部环境中财务因素的分析、评价。 3.10研发中心负责内部环境中技术因素的分析、评价。 4程序 4.1总经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评价工作。通常情况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每次时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如遇到内外部环境变化,可临时组织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和评价。 4.2总经理办公室负责编制“公司环境分析、评价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总经理办公室提前一周向相关部门发出本次“公司环境分析、评价计划”。 4.3各部门负责根据各自的环境分析职责收集相关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评价。 4.4总经理办公室负责组织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和相关部门主管召开评审会议。 4.5环境因素分析、评价 4.5.1PESTEL分析模型 PESTEL分析模型又称大环境分析,是分析宏观环境的有效工具,不仅能够分析外部环境,而且能够识别一切对组织有冲击作用的力量。它是调查组织外部影响因素的方法,其每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因素,可以分为6大因素:政治因素(Political)、经济因素(Economic)、社会因素(Social)、技术要素(Technological)、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和法律因素(Legal)。

法律法规和相关方要求管理程序(2017版)

永保化工(香港)有限公司 永保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程序文件) 文件名称:法律法规和相关方要求管理程序 文件编号:SP-YB-10 编写:审核: 批准:生效日期: 版本号: C 受控号:

1. 目的: 本程序是为了及时、正确地使本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满足顾客,适用法律法规条例及其它相关方要求,并有效地建立获取这些要求和渠道和处理方法。以及定期评价对法律法规和其它的遵循情况。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识别、获取和更新法律、法规及相关方要求,以及确认其适用性。 3. 定义: 相关方:与组织的业绩或成就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团体。例如:顾客、所有者、员工、供方、银行、工会、合作伙伴或社会。 4. 职责: 4.1 品管部负责收集、整理、登记、识别适用于公司HSF的法律法规,对员工进行相关教 育培训。 4.2 行政部负责收集政府机构、社区邻居、员工等相关方的要求和期望。 4.3 营业部负责收集、整理客户要求。 4.4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的各类活动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及遵守情况的评价。 4.5 文控员负责汇总各部门收集的法律法规及其评价情况。 4.6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编写和审核《法律法规、客户、相关方要求清单与评价表》。 4.7 最高管理者批准《法律法规、客户、相关方要求清单与评价表》。 5. 内容: 5.1 法律、法规及客户、相关方要求范围包括: ?国家性法律、法规、条例、规章及标准; ?地方性法律、法规、条例、规章及标准; ?行业协议; ?客户对公司在HSF方面的要求和期望。 ?相关方对公司在HSF方面的要求和期望。 5.2 法律、法规及客户、相关方要求的识别收集: 5.2.1 品管部从政府机关、新闻媒体、专业学术组织、专业杂志、互联网等渠道获取 的国家有关HSF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必要时,品管部可向管理者代表申请 其它部门协助。 5.2.2 营业部门实时保持与顾客的沟通,通过接收其发送资料来收集有关HSF 方面的 要求。 5.2.3 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识别和收集至少每年做一次。 5.3 法律、法规及客户、相关方要求的登记 5.3.1 品管部将所收集法律、法规,营业部将收集客户要求记录在《法律法规和相关 方要求清单与评价表》上,交文控员统一汇总。 5.3.2 行政部、营业部每年对识别和收集到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方要求进行评价,登 记在《法律法规和相关方要求清单与评价表》中,交由管理者代表审核。 5.3.3 法律法规及客户、相关方要求的识别、登记和更新至少每年做一次。

GJB9001C:2017组织环境与相关方要求管理程序

XXX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程序文件 拟制: 批准: 受控状态:□受控□非受控 发放编号: 20xx-xx-xx 发布 20xx-xx-xx实施 XXX科技有限公司发布

2、组织环境与相关方要求管理程序 文件编号:IQM02-2017B 1 目的 为保证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能实现预期的结果,识别、监视并评审与公司的宗旨、战略方向相关的内外部环境;识别、监视并评审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期望或要求;根据内外部因素与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结合本公司已有的优势和劣势,识别出风险和机会;针对识别的风险和机会,策划应对措施。 2 范围 适用质量管理体系所有相关的部门与过程。 3 职责 3.1 体系中心部:确定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 3.2总经理:批准风险和机会的应对措施。 3.3 管理者代表:组织各部门进行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的识别评价、并拟定应对措施, 对结果进行审核整理。 3.4 各部门:配合进行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的识别评价、并拟定应对措施。 4 程序 4.1组织环境管理 4.1.1在建立与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时,公司将充分识别理解并考虑那些与公司的宗旨、战略方向 相关,并影响公司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能力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4.1.2内外部环境要素识别与评估:在每年的管理评审前,由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识别并评估其适用 性,具体部门及识别项目如下: a)管理部:内部(公司价值观、企业文化、人员能力、体系运行、过程能力等),外部(地 理位置、现存污染、法律、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b)技术部:内部(产品、人员能力、知识、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技术、竞争、社会 和经济环境等)。 c)销售部:内部(产品、活动、服务、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技术、竞争、市场、文 化、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D)管理者代表:内部(战略、知识、人员能力、业绩表现等),外部(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4.1.3各部门将识别结果登记在《组织内外部环境要素识别表》上,提交管理者代表进行汇总整理。 4.1.4内外部环境要素监测与更新:

相关方需求和期望控制程序文件

1、目的 识别会影响公司产品质量和环境绩效的内外部相关方的要求,加强与相关方的交流合作,以确保公司持续提供合格产品的能力和环境绩效不受影响。 2、范围 适用于与公司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内外部相关方要求的识别、监视和评审活动。 3、定义 3.1相关方:可影响决策或活动,或被决策或活动所影响,或他自己感觉到被决策或活动所 影响的个人或组织,如顾客、股东、银行、外部供应商、法律法规及监管机关、地方社区团体等。 4、职责 4.1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收集有关数据和信息。 4.2相关部门:及时向管理者代表回馈有关变化信息。 5、工作程序 5.1 相关方及其要求的识别: 5.1.1常见的内外部相关方 A.外部相关方: 1)客户、经销商和最终用户 2)供货商、承包商、外协加工商 3)银行、政府质量监管部门、行业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环保监管部门 4)非政府组织、地方小区团体、环保组织 5)竞争对手、压力集团(利益集团) B.内部相关方 1)董事会、股东 2)员工 3)工会 5.1.2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收集有关数据和信息(需要时,由责任部门采取登门 拜访、发放调查表、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收集有关信息),讨论确定其中可能会影响公司提供合格产品能力和环境绩效的外部和内部相关方,以及这些相关方的要求(需求和期望),结果记录于《相关方及其要求汇总表》。 5.1.3《相关方及其要求汇总表》经总经理批准后,分发到各部门主管,以确保在质量和环境 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各阶段,需要策划和变更管理方法和管理措施时加以考虑。 5.2 相关方及其要求的监视和评审: 5.2.1当企业内部状况(如开发新产品、引入新设备、新技术、新供方)和外部条件(新销 售地、社会和相关方、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发生变化时,相关部门应及时向管理者代表回馈有关变化信息,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实施相应的重新识别和评审活动,评审意见记录于《公司运营环境内外部因素评审表》,对现有已识别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予以补充或 参考.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