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区域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内容剖析与启示_李文姝

巨型区域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内容剖析与启示_李文姝
巨型区域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内容剖析与启示_李文姝

Analysis and Enlightenment on the Medium and Long-term Development Strategy Planning of Mega-regions

巨型区域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内容剖析与启示

李文姝 张明

Li Wenshu, Zhang Ming

文章编号:1673-9493(2015)04-0001-08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1 全球化与转型期的中国城镇化

当今世界正处在历史性的转型过程中,全球化已然是当前社会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开放的市场和信息技术打破了地域的边界,促进了经济一体化和资本跨国流动,经济危机频繁爆发,气候环境日渐恶化。城市和城市群正在逐渐成为这个转型时代的核心,特别是巨型区域,已成为人类历史上经济总量规模最大、人口密度最高和国际影响力最强的空间。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正以震惊世界的发展速度迅速崛起,中国的人口和城市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迅猛扩张。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

,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关口,达到51.27%。2014年3月,国务院正式颁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从国家尺度进行国家级空间发展规划,受到全球关注。如何开拓新型城镇化之路,是中国目前面临的最为紧迫和严峻的挑战。各研究机构已经开始了相关研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历时2年多,发表了题为《中国:推进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镇化》的研究报告,提出了构建新型城镇化模式的六大优先领域。

在国家新型城镇化的基础之上,各城市群也相继着手开展地方新型城镇化规划和新一轮的区域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2010年,长三角区域规划正式获批;2013年,国家发改委已启动《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规划》的编制研究工作;2014年,长三角新型城镇化建设专业委员会成立;珠三角正式启动《珠江三角洲全域规划》的编制工作;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规划也日见雏形。

这些巨型区域中长期战略规划的兴起有着重要

摘要:伴随全球化的时代特征,以全球竞争力为目标的区域联合发展得到极大推进,为积极应对社会、经济、环境变迁带来的巨大影响,各国大都市区(巨型区域)相继推出新形式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以更高水平的思维和更广阔的视野探寻城市和区域的未来发展规划。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大都市区域及各大城市群,面对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和国家发展趋势,也着手开展新一轮的区域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急需借鉴国际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优秀实践经验。本文从跨国、国家、区域和大都会四个不同的层面选取了几十个近年来开展的新兴中长期战略规划实践进行国际比较,对其研究历程、案例类型、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开展和巨型区域空间规划,提供国际化的视角和可供借鉴的国际经验。

Abstract: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lobalization, cross-border cooperation has

been advanced greatly as the goal of global competitiveness. In order to cope with the huge impact of soci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mega-regions have launched new forms of medium and long-term strategic development plans worldwide, at a higher level of thinking and a broader perspective to explor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 Faced with the globalization background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 trend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Chinese metropolitan areas have been embarking on the new round of regional medium and long-term strategic development planning, in urgent need of drawing on the international excellent experiences. This paper selects dozens of emerging medium and long-term strategic planning from four different perspectives, international, national, regional, and metropolitan level. Research processes, classifications, contents and methodologies of the cases are analyzed and conduded. The research result provides a global perspective and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for China’s new-type urbanization practices and mega-regional spatial planning.关键词: 巨型区域;战略规划;区域规划;全球化;转型期Keywords: Mega-region; Strategy Planning; Regional Planning;

Globalization; The Transition Period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838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资金(2012209020202)

作者: 李文姝,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城市规划系,博士研究生。

wenshu-1121@https://www.360docs.net/doc/fc11866611.html,

张明,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教授。zhangming@https://www.360docs.net/doc/fc11866611.html,

特稿路[2]。另外,学者理查德·佛罗里达(Richard Florida )及其研究团队对全球40个巨型区域的认定也是基于此[3]。

第四个概念框架是“流空间”

(space of flow )。关注的对象是人、物、信息等“流体”流动的量、速度和经济社会效应以及这些“流体”所流经的空间(如基础设施布局等)

。例如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彼得·霍尔(Peter Hall )教授将地理学和形态学的量化分析、信息流分析、高级生产性服务业、转化和创新、场所空间和流动空间关系分析等方法运用到研究大城市区域中各中心之间关系的课题中[4]。同时也开始关注无形的网络互动空间,在全球化、信息化和实时化的背景下,研究跨国公司的经营模式、与子公司和客户对象的联系界面及互动等等。许多欧洲学者基于该概念框架进行巨型区域研究。

3 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案例研究

3.1 研究基础和历程

对于发展战略规划的探索,源自1960年代城市规划和建筑学专业人士对传统规划范式(社会理性和物质决定论)的批判和改革,从强烈的设计和工程概念转向对失业、住房、环境等社会问题的关注。1970年代,战略规划研究得到发达国家重视并逐步应用于实践。1971年英国通过新的城市规划法,首次明确了由战略(结构)规划和地区详细规划两个层次构成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澳大利亚同年完成首部发展研究报告《明日的堪培拉》

,提出发展广泛模式和一般指导原则;新加坡也于当年首次完成概念规划,取代城市总体规划;香港也多次进行战略规划研究,形成综合土地利用、环境、交通的规划大纲。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首先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开展战略规划研究,2000年左右深圳市完成“深圳2020”战略规划,拉开了我国战略规划浪潮。

2000年之后,伴随着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资本的跨国界流动、新一轮经济危机对世界的冲击,以及全球政治经济新格局的形成,城市和区域间竞争愈演愈烈,一系列重大变化深刻影响城市及区域的未来发展。为了积极回应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变迁带来的巨大影响,世界各国开始推行新形式的中长期战略规划研究。

本文选取2000年以后各国所开展的不同尺度、不同类型的中长期战略规划研究成果进行深入解读和分析。

3.2 案例类型

(1)按照研究尺度归纳, “巨型区域”的研究范围跨越了“跨国、国家、区域、大都会”四个层面,其研究目的也各不相同(表1)

。的战略意义。一方面可以应对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能够规避短期行为对区域长远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机遇和挑战做好应对策略和回应准备。但是,巨型区域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在中国还刚刚起步,国内的理论与实践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技术方法。而西方国家有其优良的区域规划传统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案例,因此对全球范围内巨型区域发展战略的案例研究十分必要,不论是案例的研究内容还是研究方法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2 巨型区域研究

对巨型区域(Mega-region )的研究可追溯自1960年代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Jean Guttmann )在研究美国区域经济现象时提出的大都会(Megalopolis )概念,并一直用于美国的学术和政策的讨论。在欧洲和亚洲,关于巨型区域的表达方式略有不同,常见的有超大城市(Mega-city )

、超大/巨型城市区域(Mega-city-region )

、都市圈(Metropolitan Ring )、城市群(Urban Cluster )

、超都会(Megapolitan )等。对巨型区域的定义和空间规划研究,各国有其各自的思路和方法,围绕“空间”这个对象关键词,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基本概念及相应的研究技术路径。

第一是“统计空间”

(space of statistics )。关注的主要是人口和产业的现状空间分布,其目的在于准确了解人口变化动态,为其他应用提供相关数据。美国弗吉尼亚技术大学的罗伯特·兰(Robert Lang )教授对美国巨型区域的研究即基于此概念。他提出在现有美国人口统计局认可的统计地理单元(大都会Metropolitan 和微都会Micropolitan )中,增设“超都会”(Megapolitan )这一新的统计单元[1]。

第二是“地域空间”

(space of territories ,亦称space of places )

。其基本思路是基于政治地理或行政区划空间来确定区域范围,并规划相应的投资策略。中国因其独特的行政管理体制,一般采用这种行政区域的方法进行研究范围的确定,而且区域范围一般采用“核心+周边”的模式,例如京津冀“2+8”大区域,长三角“1+15”大区域,大武汉“1+8” 城市圈。这个思路具有一定的发展和前瞻性,关注更多的是未来可能会发展成为大都会的地区,政府利用其强有力的行政手段予以引导发展。

第三个概念是“辐射空间”

(space of in?uence )。主要关注经济、环境、文化等要素生成的影响范围和辐射空间,影响力随距离的增加而衰减,区域边界相对模糊。其主要目的是以研究为主,探求各类要素对区域发展影响的机制以及大区域内部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联。在“美国2050”中区域规划协会(RPA )提出的全美11个巨型区域也是基于此思

李文姝 张明 巨型区域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内容剖析与启示

在跨国层面,欧洲因其地域和欧洲一体化等行政原因,有其区域空间发展规划传统优势,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由欧盟21世纪初发布的“欧盟空间发展战略”(ESDP),成为跨国层面综合性国际合作研究的典范。

在国家层面上,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基于国家战略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以提高国家和主要区域/城市在全球的战略地位,如“美国2050”、“澳大利亚2020”、“德国城市2030”等。

在区域层面上,作为当今全球竞争体系中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新形式和竞争优势的重要空间单位,各国进行了跨州(省)层面和州(省)区域规划。其中荷兰“兰斯塔德2040”成为规划城市网络的典型代表;“未来鲁尔2030”则是工业改造的全球范本。

在大都会层面,核心城市作为整个区域的经济、文化、管理中心,具有区域经济增长引擎的功能和作用,诸多大都会开展时空跨度更大的综合性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围绕积极参与区域和全球竞争,提升空间发展、基础设施、经济和环境等相关政策和引导。“大芝加哥区域框架2040”协调区域和城市的关系,通过土地利用和交通整合解决区域发展问题。

(2)从研究的针对性和涉及内容来看,可以分为综合性、专项性两大类型(表2)。

综合性的规划多为政府主导,是对区域、国家、城市未来发展的整体性和全局性判断,长远性和纲领性更强,研究的内容也涉及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经济、人口、环境、基础设施、社区建设等。例如,

“美国2050”覆盖了人口、交通、大气、特大区域、土地利用、贸易、增长模式、社会机遇几个方面。

专项性研究一般是专业部门、研究机构、相关私营单位等部门针对某一领域开展研究[5],例如中长期交通战略规划、能源效应战略规划、应对气候变化的规划等,例如“澳大利亚2030交通规划”、“密西根州交通战略规划2020”等。

(3)按照编制单位和研究主体来看,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由政府主导,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以政府管理部门作为组织单位,以规划文本、图纸、政策为主要研究成果,国家和区域性较大尺度的规划采取这种组织方式,例如“欧盟空间规划”“我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另一类由公共部门或者私营机构发起,组织形式灵活、研究内容多样,公众参与性也更强。例如,“美国2050”是包括政府官员、规划师、学者等多方研究者的科学团队,他们通过持续性组织论坛、撰写研究报告、发表科研论文、建设宣传网站等方式为美国的未来构建一个发展框架。这种形式之前在西方国家实施较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借鉴和采用,并逐渐成为主流趋势。

3.3 研究内容与价值理念

纵观各国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其研究内容构成上大致上由“问题——目标——战略——策略”几个方面构成。一般从“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两个角度着手,从现状问题出发,确定城市或地区发展的远景目标,然后以目标为导向制定长远战略和具体政策并加以推行。

在研究内容上,弱化由市场起决定作用的经济、产业等因素,重点关注控制性和实施性较强的内容,例如土地利用、绿地、交通、水资源、能源、社区、文化等。经过案例统计发现,交通和生态两大方面已经成为各中长期发展战略必不可少的研究内容。交通领域主要包括区域交通网络、交通基础设施、公共交通网、出行交通选择、交通与土地利用整合、交通廊道、交通投资预算等内容;生态领域则集中在水资源、能源、绿色空间和应对气候变化这几个方面。当然,

表1 不同层面中长期战略规划研究目的

不同层面研究目的

跨国层面通过全球国际合作,寻求区域可持续发展

国家层面提高国家在全球的战略地位

区域层面成为影响国家和城市发展的重要空间单元

大都会层面争取发展主动权,提升城市竞争力,改善人民生活质量资料来源:作者整理表2 近期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的主要类型

层面

类型

综合性研究专项性研究

跨国

层面

欧盟空间规划欧洲多中心巨型城市区域可持续

发展管理项目

国家

层面

美国2050;

澳大利亚2020;

德国城市2030;

中国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澳大利亚2030交通规划;

瑞士2060(气候变化);

中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区域

层面

未来鲁尔2030;

兰斯塔德2040;

东南昆士兰2021;

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

长三角区域规划;

珠江三角洲地区全域规划(未完成)

OKI(俄亥俄州—印第安纳州、

肯塔基州)2030区域交通规划;

密歇根州交通战略规划2020;

加州能源效率战略规划2020

大都

会层

大芝加哥区域框架2040;

墨尔本大都会2030;

纽约大都会2030;

悉尼大都会2030;

东京都长期愿景2030;

首尔规划2030;

巴黎大区2030

旧金山区域交通规划2030;

大伦敦2020交通转型与战略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特稿

空间发展战略依然是研究内容之一,包括城市边界、增长模式、形态演变、城镇等级等方面。另外,人才规划、艺术规划、历史文化遗产规划等“软实力”也开始纳入中长期战略规划中,例如“澳大利亚2020”认为未来取决于教育的成就,应优先考虑教育和培训系统对国民创新的作用,因此其第一个章节便是“生产力议程”。

在研究思路和价值理念上,近期的中长期规划战略相较于传统战略规划发生了一些转变。

首先是区域发展的原则取代过去对城市孤立的关注,寻求区域和城市的协调发展;随着城市发展和进步,区域成为了当今全球竞争体系中最先进的竞争形式以及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相较于过去单个城市的独自竞争,对城市及所在的区域进行整体规划成为回应全球化竞争的重要手段。同时,区域的协同发展也成为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的关键,近期的诸多大都市地区战略规划,不再仅仅关注城市核心区,而是使得区域内各个城市由单一的竞争关系转变为相互合作妥协的策略性联盟。欧盟框架下的欧洲诸多区域,如兰斯塔德地区、大巴黎地区、鲁尔地区,均采取区域各方公共谋划、追求和谐共生的平台,加强区域整体联系,实现共同繁荣。

其次,基于全球竞争的区域发展目标日益明确。全球化的挑战和区域扩张的普遍趋势需要进行全球竞争力的塑造和提升。如何在国际化的背景下整合区域力量参与全球竞争,成为各大区域发展的迫切需求和发展目标,因此诸多大区域规划提出了实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竞争性”的目标。一些具有国际性功能的大都市区,更是将其在全球的竞争力作为战略目标,纷纷争做“世界城市”、“全球城市”,这在很多大都市区规划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大伦敦都市区规划提出了“典范的、可持续的世界城市:民享之城、繁荣之城、公平之城、可达之城、绿色之城”的总体发展目标;大墨尔本2030发展战略规划提出“巩固其作为世界最适宜居住、最具魅力和活力的城市地位”。

第三,可持续发展是其核心思想,从关注“物质空间”向关注“人”转变,目标也由关注经济增长转变为生态平衡、社会和谐等多元目标;注重宜居、绿色、低碳、文化等理念指导。发达国家在经历了经济优先单一目标带来的惨痛经历后,逐渐关注生态平衡、社会和谐等多元可持续发展目标。面对能源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时代挑战,环境保护、生态城市和绿色空间的构建,已成为大多数战略规划的重要研究内容,也逐渐成为规划师们开展规划研究的重要立足点。同时,开始关注“人”的需要,以建设人性化城市和提升城市竞争力为主要方向。另一方面,在规划时间上也更长,年限指向了2030、2040、2050乃至更久远。3.4 技术方法

由于受到世界经济、技术条件、政策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国家、区域和城市的发展具有不可预估性,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的主要研究目的即为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在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学术界逐渐抛弃以往基于事物发展连续性的准确预测的思维方法,而从影响事物发展的关系网络入手,探究影响事物变化的驱动力、结构要素及其因果关系,构建事物变化的未来可能图景。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开始探索尝试情景规划方法,通过一系列定性或定量的变量组合来描述未来系统的状态和当前形势发展到未来状态的路径。比如“荷兰2030”研究中,将空间发展需求和环境保护政策作为关键要素,形成自由发展、贴近自然、廊道发展、集约土地四种情景。

在研究程序上,中长期战略规划不再局限在一个作为终结性成果的“规划蓝本”,开始强调研究的动态过程性与规划程序的科学性,将规划本身作为一项持续性的活动来经营,通过组建信息交流中心和公众参与平台,来获取社会意见、形成战略共识。在研究成果上,新兴中长期战略规划研究则极大拓展了战略规划的成果内容,包括研究报告、网站建设、出版物、会议和论坛、文化和社会活动、社会联系网络、行动计划与启动项目等各种成果形式。

在组织机构合作上,中长期战略规划多采用跨专业、跨部门的共同协作的方式来解决综合复杂的城市问题。例如,“美国2050”的合作机构包括十多家企业机构。“德国城市2030”虽然是国家发起,但采取城市投标的方式,在112个申请者中选出21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来进行实验,采取行政管理方与科研机构的捆绑合作的方式进行[6]。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是公众参与在中长期战略规划研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多层级政府、私营部门、专家学者、市民等社会各界人事可以随时加入到研究程序的各个环节中,通过不同途径表述自己的意见,组织方会针对这些社会反馈和规划实施成效不断进行内容修订和方向调整。例如,“澳大利亚2020”由征集公众意见的一系列峰会构成,战略议题和策略应对都完全出自社会各界人士之手。

在规划实施中,为了加强其可操作性,一般通过指导下位规划和其他相关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来加以落实;同时将战略规划与城市财政支出和部门工作联系起来以保证其实施;并定期发布项目进展报告,评价和总结战略规划的实施情况,以不断修正战略和强化运作实效。

4 中国的实践与总结

4.1 国内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回顾

我国的战略规划相较国外发展进程起步较晚,也经历了从摸索到清晰再到转型的过程。1980年代,国内学者开始

李文姝 张明 巨型区域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内容剖析与启示

介绍国外战略规划经验;随后开始进行探索性实践,珠海在1990年代初编制了国内首个城市发展战略规划[7];1994年,上海市召开“迈向21世纪的上海”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

“其研究成果中的很多观点作为指导上海发展的行动方针”[8];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2000年以来由广州市率先开展继而风靡全国并不断发展演变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无疑是中国规划界最具有时代特征和总结价值的实践探索之一。

在国家层面,自“十一五”以来,中央政府开始通过空间规划来构建国家—地方的尺度关系,从出台国家、省域层面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到编制全国各级和各个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再到近年来连续密集推出的各种“国家战略区域规划”,中央政府通过重构国家的经济空间格局,给予这些“国家战略区域”以相应的经济投入、要素投入或者制度创新的权利,从而激发国家经济的普遍增长和繁荣[9]。但是由于历年来我国的国土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各分其家,缺乏统筹。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具有创新价值和里程碑意义,明确了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统筹相关领域制度和政策创新,是一部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

在区域层面,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因国家优先发展政策的扶持和发达的经济基础条件,较早开展了区域战略规划。2004年,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份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签订“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率先建立共生共赢型经济体系,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地位十分突出。长三角区域在2000年之后也呈现出强劲发展之势,经济总量跃居全国第一。2010年5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三角区域规划,到2020年,长三角将形成以上海为核心的“一核九带”空间格局,统筹两省一市发展,辐射泛长三角地区,带动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的又一个巨型区域,也是国家级城市群之一,从“十一五”期间就开始启动《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以北京和天津为核心,联合河北8个地级市,形成“8+2”的发展模式,力举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三极”。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等区域也紧随其后,开展区域一体化合作。

在大都会层面,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为主的发达一线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呈现出城市区域化的特征。在近些年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刺激下,呈现出迅猛的跳跃式发展的趋势。为了摆脱法定规划限制,尤其是总体规划的限制,2000年广州率先进行总体发展概念规划研究。随后各大城市相继开始新一轮的战略规划,其典型特征是期望城市凭借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实现跨越式发展,摆脱大城市病[10]。

4.2 发展阶段与变化

(1)第一轮战略规划

2000年开始,在全球化、市场化和分税制的背景下,我国的战略规划进入了第一轮编制热潮,主要是地方政府为了应对总体规划编制落后与城市快速发展的矛盾,自下而上,在部分发达城市开始进行。总体规划在规划理念、规划内容和技术方法上更多的体现出计划经济的色彩,研究内容八股化,针对性不强,视野不开阔,研究方法缺少创新,很难适应市场化下城市快速多变的发展,也难以满足城市政府应对竞争的需要。而且总体规划冗长的编制和修订周期阻碍了政府应对新形势的能力,虽然花费了大量时间编制、审批,但是往往在这期间城市建设现状早已发生巨大改变,丧失了时效性,也使得政府无法获得对土地使用的有效建议,甚至会错失发展大好时机。

这一阶段的编制由于是在没有任何框架束缚下展开的,因此在价值取向、规划方法、研究内容、组织方式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突破。首先,战略规划将“提升城市竞争力”作为其核心价值取向,以满足地方政府的现实需求,也因此引发了“城市竞争力”的系列研究。其次,战略规划在内容上打破了传统城市总体规划“八股式”的规划框架,加强了对城市特殊性的分析。三是在研究方法上进行创新,引入经济、社会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构建跨学科的研究平台。

(2)第二轮战略规划

近几年,随着市场的变化和国家宏观调控自上而下的指引,各地为了争取国家政策的倾斜,不断提升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纷纷开始新一次的战略规划研究。在价值取向上,虽然仍以“提升城市竞争力”为主,但是更多地是关注“城市软实力”,如宜居的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人文氛围等,更加注重品质的提升。同时,战略规划也由与总体规划相对立的局面转变为协调共生,为了提高战略规划的可操作性,加强了与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修编的结合,为总体规划提供研究成果与思路。在研究方法上,面对国家区域战略的实施要求,更加注重其“目标导向”和“政策引导”。另外,第二轮战略规划在加强多学科合作的同时,在编制的各个环节中增强了公众参与。

4.3 反思与困惑

作为诞生于市场化、全球化环境中,由企业化的地方政府发动和组织编制的非法定规划,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已成

特稿

为城乡规划转型实践的重要代表。然而从国内城市群的发展现状和区域规划实践效果来看并不理想,问题诸多。相较于西方国家和地区的战略规划,当前我国的战略规划仍就停留在政策引导层面,实施效果收效胜微。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法律制度保障的缺失,导致战略规划缺乏有效控制力。战略规划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定规划,仅仅是一种研究表述手段[11]。虽然有些城市的战略规划通过了市人大的立法程序,但是大多数城市战略规划的定位,是为政府决策者寻找解决城市发展核心问题的路径,为城市未来发展的重大决策提供参考。因此,相较于面面俱到的城市总体规划,战略规划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可以说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成功和蓬勃发展是中国传统城市总体规划体系的滞后与失败[12]。

二是战略规划编制的理论指导不足。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在中国还是刚刚起步,其技术方法应该走向何处,中国的理论与实践都没有成熟。虽然国内学者借鉴了国外的先进方法和理论,比如情景规划、网络关联等技术方法,但是仍然处于摸索阶段,没有形成系统。战略规划的兴起,不可否认主要是代表了增长型政策体制与企业化地方政府的利益诉求,为城市的迅速发展与扩张提供了依据;同样也不可否认的是,城市发展战略的出现暴露了中国城乡规划理论与方法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滞后,为中国规划理论与方法的创新、为规划学科更为多元开放的发展开辟了一条道路。

三是编制形式单一,面临制度化的风险。虽然我国目前大多数战略规划没有其法定地位,但是依然由政府规划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编制,与其高效、灵活、开放的特点并不符合,如果一味的照搬现有体制对其进行法定化的编制、审批,那么战略规划必定会失去其特殊性质。

如今,新一届的中央政府提出了新的战略版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长江流域经济带”“东北—内蒙古东部地区”“北部湾经济区”这些将会是未来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和重点开发区域,也是巨型区域战略规划的重要实践区域。同时,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关注到区域战略规划的重要性,许多城市和区域正在开展中长期战略规划编制工作,例如“珠江三角洲地区全域规划”和“上海2040愿景规划”。因此,如何克服传统战略规划的弱点,找寻更为适合实际的理论与技术方法,是当前战略规划研究的一个重要工作。及时学习、总结与推广新一轮发展战略规划在技术方法和规划理念上的进展,借鉴和剖析国内外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案例,显得尤为迫切与必要。5 国际经验与借鉴

5.1 基于全球竞争的区域发展与综合竞争力

对于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来说,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仍是当前的主要任务之一,然而一个城市的经济能力取决于它所关联的区域生产力,区域生产力水平越高,这个城市的经济能力也就越强[13]。因此,通过区域协作的方式提升竞争力成为诸多城市自下而上的内生诉求,区域逐步代替单个城市成为参与全球竞争的基本单元。一些世界大国和具有国际性功能的大都市将其在全球的竞争力作为规划重点关注和追求的战略目标,例如“美国2050”针对未来美国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确立了十大“特大区域”参与全球竞争,希冀美国经济的第二次腾飞。

但是,是否每一个巨型区域(城市)都需要以全球城市作为发展目标并制定相应措施,答案并非肯定。研究全球城市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萨斯基娅·萨森教授多次指出,每个城市需要根据其自身特点来判断其全球地位。这就需要将城市置于全球网络与区域网络中,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而非制定大而不实的规划。

5.2 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规划组织和引导

区域空间发展的规划组织和引导是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研究内容,规划所采取的空间政策既要保持整体地区的活力,促进经济发展,又要维护良好的区域生态和人文环境。因此在空间组织上需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普遍采用“中心—走廊—开敞空间”为主要特征的空间组织方式。例如“大芝加哥2040”将中心、走廊和绿色空间作为空间组织框架,其“中心”包括区域中心、社区中心、镇中心,通过TOD/TRD实现土地混合利用,对就业和住房进行再开发和再利用;“走廊”即交通走廊,结合土地利用建立高效、健康的交通廊道和可持续的交通系统,实现不同交通形式的廊道交叉,以及交通与基础设施的融合;“绿色空间”主要关注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开敞空间的复兴和衔接,以及农业用地的保护。这种空间组织方式,有助于提高基础设施配置效益和要素投入的集聚效应,也很好地兼顾了区域的生态安全利益。

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规划需要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疏散核心城市功能,缓解超大城市的聚集压力。欧洲的区域规划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借鉴经验。不论是“欧洲空间发展战略”,还是“欧洲多中心巨型城市区域可持续发展管理项目”,都非常注重城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目标是在整个欧盟地区建立具有城市等级分类的多中心居住结构;关注居住密度较小、经济上较不发达的地区,同时小城镇网络的建设也被列

李文姝 张明 巨型区域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内容剖析与启示

入重要地位。然而,当前我国一线特大城市呈现出过度集聚的现象,例如在京津冀地区,北京的城市功能高度集中带来一系列问题亟需进行城市功能的疏散,这就对良好的通勤联系提出了要求。

5.3 交通等基础设施规划与土地利用整合

交通等基础设施是城市与区域功能有效运转的重要因素,城市和区域活力的体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交流和各类要素流动的便捷性和可选择性[14]。在各种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中,无一例外地将交通设施布局和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甚至进行诸多专项性交通战略规划,例如“澳大利亚2030交通规划”、“密西根州交通战略规划2020”、“旧金山交通规划2030”等。政府通过对区域交通设施的规划建设,有效引导区域和城市发展的空间格局。美国政府对交通规划引导区域发展十分重视,“美国2050”便是一个基于基础设施和能源资源的战略规划[15],重在对资源和交通的整合利用。对我国巨型区域交通规划的借鉴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构建区域交通网络——交通网络是构建城市网络的基础。“欧洲空间发展战略”提出加强二级交通网络与泛欧网络(TENs)的联系;“兰斯塔德2040”规划的交通网络是一个由大城市和经济中心组成的网络,承担着国际联系的枢纽,如道路、水面航路、空中航线、铁路和互联网;“美国2050”规划建立世界级的多种模式的交通系统——航空、铁路、公路、航运、港口。

(2)重视公共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发展——诸多案例表明,公共交通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例如“欧洲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建设高效的区域公共交通体系,改善公共交通服务,为中小城镇提供最基本的设施与服务;而轨道交通则承担了公共交通的很大一部分,更加受到关注,“美国2050”提出了全美高速铁路规划。

(3)交通与土地利用整合——虽然TOD理论引入中国已有段时间,但是真正实践很少,实施效果也有待提升。“大芝加哥2040”提出结合土地利用建立高效、健康的交通廊道和可持续的交通系统[16],是一个针对土地利用和交通规划的综合规划,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有着较为切实的实施方法和有效的实施成果,对于区域(都市区)层面的战略规划有借鉴意义。

5.4 生态环境的高度重视和全面保护

从近期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案例中不难发现,有关生态环境的研究内容相较之前的传统战略规划越来越受到重视,它们利用详实的数据进行定量研究和深入考察,对生态环境全面深入的保护措施和先进的研究方法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主要研究内容涵盖生物多样性、水资源、能源、绿色空间和气候变化等方面。

(1)水资源——各国对于水资源保护予以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根据各种水体分别制订了一系列不同的保护措施。“欧盟空间发展战略”希望改善水资源供需之间的平衡关系,鼓励跨国家和跨区域的合作,保留并恢复大型湿地,协同管理海域;“兰斯塔德2040”提出要实行可持续的水务管理,保护该地区免受海平面上涨带来的威胁,同时为解决内陆水位降低的问题,将提高水位与环境和住房开发结合起来;“美国2050”通过跨区域的供水规划,对水资源进行综合规划和管理,以实现水源保护、城市平衡,进而能够保证农业和行业用水需求、饮用水安全、和安全的污水处理等。

(2)能源——主要针对城市能源消耗、清洁能源、能源运输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欧盟空间发展战略”鼓励节约能源,通过居民点结构布局减少交通量,编制资源综合规划,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纽约大都会2030”希望改善能源规划、减少城市能源消耗、扩展城市清洁能源的供应、促进电器运输基础设施的现代化。

(3)绿色空间——部分国家提出了森林战略,通过城市绿楔和开敞空间保护生物多样性。“欧盟空间发展战略”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产业政策(农业、区域政策、交通、渔业等)相结合,对保护区、环境敏感区以及沿海、山地、湿地等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制定整体性的空间发展战略,通过减少侵蚀、土壤毁坏和开敞空间的过度利用,保护人类和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土壤;“兰斯塔德2040”蓝—绿三角洲所构成的充满活力的蓝绿结构,打造国家级景观,保护绿心和湿地[17];“美国2050”实行跨区域的大型景观集中保护政策,保护生态敏感区和栖息地,保护水文敏感区;“大芝加哥2040”绿色空间的主要目的便是保护生物多样性。

(4)气候变化——未来应对气候变化,各国开始研讨保护和应对策略。“纽约大都会2030”明确指出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减少废气排放、减少建筑垃圾废气排放;并设立特别行政区小组来保护基础设施、与邻里共同协作、启动城市尺度的战略规划来应对气候变化。

5.5 区域协同治理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更为紧密的劳动分工并细化,加速了城市与区域关系的结构性变化,促使国家、区域、城市间各种合作的深化。不同利益集团为追求自身利益加深了区域间合作,通过区域协作的方式,进一步调整区际分工。在全球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区域协同发展成为了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的共识。

特稿

政府协调、制度合作和利益分配是联合跨界合作的重要因素。从国际经验来看,各方参与(作为编制主体)共同编制区域战略规划,是区域内各城市结成策略联盟的一个重要途径。首先,基于各方参与的规划编制形式,使得区域战略规划成为各方谋划共同利益、化解区域矛盾、追求协调共生的手段和平台。如欧盟的空间战略规划,由欧盟各成员国派出代表成立专门委员会,共同商议各项事宜。其次,致力于推出有利于区域共同发展的相关公共政策指引,如基础设施的相互衔接,环境保护的共同行动等。第三,形成统一的市场和平台,建立区域一体化服务。如德国柏林—勃兰登堡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尽管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但仍然成立统一的就业市场和共同的经济区,实行统一的财政支持和技术发展政策,对外采取统一的市场区位形象,建设统一的旅游市场。第四,各方出资提供足够的资金来确保实施。第五,空间管制的法律保障,跨国合作一般由合作组织制定相应章程作为联合跨界合作框架基础,各国国内也有相关法律对联合跨界予以保护。如“大纽约2030”、“巴黎大都会总体规划”、“大伦敦战略规划”等均提出了区域协同的重要性和具体策略。我国虽然提出区域协同政策指引,但是法律制度保障上仍待加强。

6 结语

在近十多年的时间里,可以说我国新一轮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刚刚萌芽,它不同于传统的战略规划,不是传统扩张型战略规划的技术总集成,而是一种全新类型的远景战略规划。这类规划在规划目标方面从增量扩展转向品质内涵提升;在规划性质方面,从重视规划研究转向实施和行动计划;在规划内容方面,由主体取向转为综合取向,由聚焦空间实体转向关注空间与战略的关系;在规划方法方面,积极引入交叉学科的技术,从静态规划转向不确定性导向的动态规划。强调趋势判断的重要性而非数值的准确性。

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阶段,巨型区域作为国家经济增长极,其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和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存在明显的差距。但是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和西方国家都置身于一体化的全球经济和城市网络之中,都需要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求得跨越式发展并提高自身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因此,我们要借鉴和汲取国外巨型区域发展道路上的经验和教训,学习他们先进的研究方法,但是绝对不能直接套用西方国家当前的发展理念和规划目标,而忽视我们自身的现实情况和发展需求。

在这样一个时间距离与空间距离急剧压缩的高度复杂环境下,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将会在时代浪潮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如何构建能够适合中国本土、能够匹配中国规划实践机遇的规划理论,使其更好地指导城市和区域发展,是我们所有规划工作者应该思考并予以行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 2012人居环境科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J].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3: 121.

[2] RPA (Regional Plan Association). America 2050: A Prospectus[R]. New

York: RPA, 2006.

[3] Richard Florida. Toward the Learning Region[J]. Futures, V olume 27, Issue

5, June 1995: 527-536.

[4] 彼得·霍尔,考蒂·佩因,罗震东,陈烨,阮梦乔. 从大都市到多中

心都市[J]. 国际城市规划, 2008, 01: 15-17.

[5] 唐燕. 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研究的国际进展评述[J]. 北京规划建

设.2012(03): 88-92.

[6] 克劳兹·昆斯曼. 德国城市: 未来将会不同[J]. 国际城市规划,

2007(3): 5-15.

[7] 朱介鸣.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发展机制——政府推动城市发展的新加

坡经验[J]. 北京:城市规划学刊, 2014(04): 22-27.

[8] 罗震东, 赵民. 试论城市发展的战略研究及战略规划的形成[J]. 城市

规划, 2003(01): 15-23.

[9] 张京祥. 国家——区域治理的尺度重构:基于“国家战略区域规划”

视角的剖析[J]. 城市发展研究, 2013(05): 45-50.

[10] 郑德高, 孙娟. 基于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法则的武汉2049发展战略[J].

城市规划学刊, 2014(02): 40-50.

[11] 王磊, 马赤宇, 胡继元. 战略规划的认识与思考——基于不同发展形

势下的战略规划取向[J]. 城市发展研究, 2011(06): 7-12.

[12] 张京祥, 罗震东. 中国当代城乡规划思潮[M].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集

团, 2013.

[13] 约翰·弗里德曼. 世界城市的未来: 亚太地区城市和区域政策的作用[J].

国外城市规划, 2005(05): 11-20.

[14] 王学锋, 崔功豪. 国外大都市地区规划重点内容剖析和借鉴[J]. 国际

城市规划, 2007(04): 81-85.

[15] 刘慧. 美国2050空间战略规划及启示[J]. 地理研究, 2013(01): 90-98.

[16] 黄玮. 中心·走廊·绿色空间:大芝加哥都市区2040区域框架规划[J].

国际城市规划, 2006(04): 46-52.

[17] 阿金·凡德伯格, 巴特·宾克. 面向2040年的兰斯塔德地区——荷兰

政府远景规划[J].国际城市规划, 2009(02): 20-26.

(本文编辑:许玫)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考试重点

第一章 1. 区域概念: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 区域特征:区域的整体性、区域的系统性、区域的动态性、区域的不重复性等 3. 新区域背景:知识化(知识经济、知识和信息);信息化(信息技术、信息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全球化(全球经济、全球文化);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生态经济) 4. 新区域观: (1)区域空间观:区域空间有界但向外开放,高度易变; (2)区域资源观:知识、信息、人力资源、区域发展的机制、政策和政府服务效能等成为资源; (3)区域发展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生活质量和素质全面提高; (4)区域区位观:知识和信息区位成为主导; (5)区域市场观:有限干预的现代市场。 5. 区域特征、新区域背景和新区域观对“区域”概念理解的影响: 亲,本题请自由发挥! 6. 区域科学概念:区域科学是用各种近代计量分析和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区域或空间的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的分析入手,对不同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应用学科。 7. 区域分析的概念: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8. 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 (1)区域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分析 (2)社会与技术条件分析 (3)区域经济分析 (4)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第二章 1.区域发展的资源条件分析的内容:自然资源的量、质、地理分布与地域组合、开发利用方式与方向、开发利用效应 2.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下所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3.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生态环境调查、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4.生态环境补偿概念:指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利用的受益者支付代价,向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辩护者提供补偿的一类社会经济活动。 第三章 1. 区域发展的社会条件分析内容: 1)区域文化背景与历史基础分析;文化传统与特色分析、历史沿革分析、重要经济社会事件的分析、区域发展动力的历史变化分析; 2)区域人口与劳动力分析:人口数量及结构分析,人口增长分析、人口质量分析、劳动力供应分析、人口分布迁移分析、适度人口与人口容量分析 3)区域政策与制度分析

工程建筑公司发展战略规划分析

工程建筑公司发展战略 规划分析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2010年-2013年 山西六建集团有限公司国际工程承包公司

目录第一章公司发展现状 概况 国内工程项目情况 国际工程项目情况 第二章发展环境分析 外部环境分析 内部条件分析 第三章发展战略计划 指导思想 战略宗旨 战略目标 战略重点 战略对策 第四章战略计划执行 战略实施核心 组织结构 目标管理及目标分解 全面预算管理及控制 全员绩效考核管理体系搭建 各项工作流程库搭建 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搭建

完善各项制度建设 第五章战略计划控制风险管控体系建设 战略评估与控制 战略调整 第六章战略规划说明战略规划制订依据 战略目标调整项目 战略目标调整依据

国际工程承包公司发展战略规划 2010年—2013年 第一章公司发展现状 概况 国际工程承包公司是为适应集团总体发展战略,于2010年3月,在原总承包公司国际合作分公司和原北京分公司的基础上,合并重组成立的以事业部制运行的新公司。重组后的公司在技术力量配给、市场分布、市场占有、公司规模等诸方面都趋于合理,整体实力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国内工程项目情况 国内工程项目承揽工作,已经完成立足于北京,向全国辐射之势。2009年全年完成开发总量万元,经营总量万元的任务。 国际工程项目情况 国际工程项目承揽工作,自牙买加项目开始,已经完成向非洲、南亚、东南亚、西亚发展扩张之势。2009年全年完成开发总量亿元,经营总量亿元的任务。 第二章发展环境分析 外部环境分析 国内环境分析 从国内的大环境来看,政治局势稳定,经济已经走出危机的低谷,和谐社会的构建正在逐步完善,建筑行业正在向新材料、新技术、智能化、环保节能的方向发展。为公司的市场开拓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国际环境分析

区域分析与规划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第一章: 1.区域的概念: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 的地域结构形式。 2.区域发展的概念: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 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3.区域发展的新趋势: (1)区域分工全球化的趋势更为明显 (2)区域间竞争与合作并行不悖 (3)可持续发展成为区域发展的主题 第二章: 1.自然资源的概念: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 2.特征: (1)有限性。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是指自然资源的数量供应与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 存在矛盾,即用经济学观点看自然资源存在稀缺性; (2)区域性。任何一种自然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都是不均衡的,无论在数量上或 是质量上都有显著的地域差异。不同区域的各种自然资源在其品种组合上的差异; (3)整体性每一区域的各种自然资源要素彼此都有生态上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 即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其中一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就可能引起系统中其他资源或环境要素的连锁反应。 (4)多用途性 (5)社会性 3.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前提和物质基础 ①它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对象、劳动资料) ②它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矿藏、气候) ③虽然自然资源的范畴在不断扩大,但其自然物质基础的地位未变(技术进步)

(2)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①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 ②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 ③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4.自然资源评价的方法 (1)自然资源质的评价 主要是考察自然资源的可利用价值和对一定生产部门的适应程度。即技术上的可能性、经济上的合理性以及需求上的迫切性; (2)自然资源量的评价 主要目的是确定自然资源开发规模和自然资源对一定生产部门或区域经济发展与布局的保证程度。 两种指标:绝对指标:反映了区域自然资源的实际规模 相对指标:反映了区域自然资源的地位和满足需求的潜力 (3)步骤: ①要搞清区域各类自然资源的绝对数量,明确区域主要自然资源(开发规模 大、重大经济价值、对区域发展产生重要带动影响作用); ②对于已开发利用的资源,则应研究其数量对现状生产的保证程度,研究其 区域自然资源的优势与潜力; ③分析自然资源相对量,进一步明确自然资源对需求的保证程度和开发利用的 潜力; ④分析比较区域几种资源在数量上的比例关系,以明确区域各类资源的数量配 合情况以及对区域产业结构及发展方向的保证程度。 (3)自然资源地理分布特征与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 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影响到其被开发利用的先后次序和开发利用的成本及利用效率。 对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有利于揭示自然资源的相互关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明确在一定地域上自然资源对区域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并抓住主要资源或主要矛盾进行分析。 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还是影响地域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必须搞清主导资源

公司发展总体战略及发展模式分析

项目工作成果之六: 三年发展规划报告 报告版本:定稿 完成时间: 报告执笔:*** 督导:*** 发送:北京xxxx公司刘玉奇先生及相关人员

北京xxxx公司 三年发展规划报告 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

一、机械式停车设备制造业发展环境及竞争态势 1.1机械式停车设备特点 1.2机械式停车设备市场分析 1.3机械式停车设备制造业发展环境 1.4机械式停车设备业竞争态势 1.5 加入世贸后影响分析 二、xxxx公司现状分析 2.1 公司市场营销 2.2 公司生产管理 2.3 公司知识资产 三、 xxxx公司发展总体战略及发展模式分析

3.1战略目标及战略选择 3.2xxxx公司的商业模式分析 3.3以虚拟制造为基本模式 3.4以客户增值扩展市场 3.5 以知识资产为核心能力 3.6 借资本市场实现快速增长 3.7 三年中重点工作列表 一、机械式停车设备制造业发展环境及竞争态势 1.1 机械式停车设备特点 目前,我国城市的停车场主要有三种形式,即平面停车库、自行式立体停车库、机械式全自动立体停车库。比较而言机

械式立体停车库具有如下的优点: ●充分利用空间,节省占地面积 机械式停车设备可以向空中和地下发展,占地面积仅是平面车场的1/2—1/25,比建筑自行式停车楼节省空间达75%以上,也比建筑自行式地下车库用地面积少50%以上,这在寸土寸金的大城市显得尤为重要。 ●造价低 机械式停车设备每个泊位投资约2—12万元,而建筑自行式停车楼每个泊位在20—40万元,平面停车场在某些地段仅土地使用费就要4万元/泊位。 ●使用方便 机械式停车设备操作十分简单,存取车辆所用的时间也不长。按照机械式停车设备设计要求,每次存取车时间不超过120秒,一般不能出现存取车排队的现象。 ●增加汽车防盗性和保护性 目前,我国每天有300辆汽车被盗,轮胎、反光镜等配件经常丢失,挡风玻璃被砸碎、车体被划伤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而机械式停车设备一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但机械式停车场(库)也存在如下不利因素: ●一次性投入仍然很高,同时投资回收时间比较长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由于机械式停车设备每个泊位至少也要几万元,一般人暂时是不会购买机械式停车泊位的; 同时,租用一个泊位每月也至少需要几百到几千元,而在城市的非中心地带租用一个平面式停车位的费用要低于机械式停车设备。

区域分析与规划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区域: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 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区域发展: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 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3.区域分析: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4.自然资源与自然条件:即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 础,是地球表面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相互作用的一个特殊圈层,是由岩石、土壤、水、大气、生物等自然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自然综合体。 5.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就是在一国范围内,以客观存在的地域单元 为基础,按照劳动地域分工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地域性国民经济。 6.区域文化:包括反映地方特色的文化典籍、文学艺术、建筑风格、 风俗习惯,也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地方性社会意识、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7.人口素质:即人口质量,由人口的体质状况、文化技术水平、道 德修养等方面构成。 8.适度人口:处于最大收益点的人口(一个国家或区域在任何时候 都存在一个经济的最大收益点,当劳动力超过或少于这个量时,

都会引起收益减少) 9.区域政策:区域政策是根据区域差异而制定以协调区域间关系和 区域宏观运行机制的一系列政策之和,在宏观层次上影响着区域发展。 10.区域竞争力:指一个地区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区相比较 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人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11.区域优势:就是指某个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有利 条件,由于这些条件的存在,使该区域更富有竞争能力,具有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使区域的总体效益保持在较高水平。12.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具有一定规模,能够充分发挥经济技术优 势,以技术优势改变生产函数并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有强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的产业,是产业结构的核心内容和产业结构演化的中心。 13.区域规划: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经 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以及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14.区域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做出的重大 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 15.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要素的相对区位 关系和分布形式,它是在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经济活动和区位选择的累积结果。 16.土地:是指地球陆地表面上的由地貌、土壤、岩石、水文、气候

公司发展战略规划

公司发展战略规划 企业生存的关键是什么?说到底就是市场和利润,没有市场就没有利润,没有利润,企业就生存不下去。当领导要有威信,要有群众基础,就必须要有作为,能带领企业全体员工创造尽可能多的利润,让企业员工口袋里的钱一年比一年增长,做领导的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说话才有份量。杭州天开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发展到今天的规模,离不开领导、同志、员工的努力。但是,随着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基础设施投资明显降温,使公司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同时,公司本身目前也面临一些问题,对公司今后的发展形成制约,如企业发展方向模糊,战略目标不明确,机制不灵,公司内部人员结构失衡,技术管理人才匮乏,市场开拓较被动,内部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等,公司今后到底如何发展?怎么生存和做强?以下是我对天开公司今后发展的几点构想: 一、制订战略,明确目标,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市场不同情弱者。 在当前市场经济秩序已经基本建立和完善的大好环境下,根据国家、我省及杭州市的中长期宏观经济政策,结合本企业目前的实际情况,必须很好地明确企业发展的近期、中期、远期目标,从而突出各阶段工作的重点。一步一个脚印,使企业能更好的适

应市场的变化,避免发展中的大起大落,实现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高起点绘就企业发展蓝图,长远的、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发展战略规划,能够对我们企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指导性作用,同时,也能提高企业的凝集力,使员工自觉融身于企业的发展目标中,群策共力。鉴于此,我们已与省经济规划研究院进行了初步衔接,计划委托该院为我公司编制公司20年发展战略规划,为公司发展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目标,突出重点。 二、突出主业,多业并举,向多元化发展 目前甚至将来一段时间,国家特别是我们省的经济增长速度仍会较快,基础设施投资规模较大,为我们赢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时应看到建筑业受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影响较大,市场管理还不尽规范,为了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有效化解市场风险,在公司的产业发展战略上突出园林和市政这两块主打业务,将其做强做大,形成品牌优势,同时向其他产业领域延伸,具体有如下设想: 1、借着公司园林绿化资质升一级的机遇,利用各种手段宣传自己。一是公司要开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新产品,桐庐园艺场要“走出去、请进来”聘请浙江大学、浙江林学院等科研单位的资深专家做技术指导,与上述单位长期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争取成为上述单位的科研基地、实习基地、种苗实验基地,发展鲜切花、无性繁殖、湿地植物、无土栽培等新科技、新产品,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

区域分析与规划

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自然资源 :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特征:有限性、区域性、整体性、多用途性和社会性 区域经济:是指在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基础上,随着经济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各具特色和以密切联系为基础的地域经济综合体。 技术进步:科学技术通过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扩大与深化来改造自然,使之更好的地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所取得的进化与革命。 科学含义是指技术科学和技术知识本身的发展和进步。 GDP: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所有常驻单位生产活动成果的指标。GN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实际收到的原始收入和价值。 绿色GDP:生态GDP,EDP,现行GDP扣除环境成本之后的国内生产总值。 国家竞争力:在一定的体制下,一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等诸多要素在全球性国际竞争中相互结合而展现出来的一种综合性国家实力。 区域优势:某个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的特殊有利条件,由于这些条件的存在,区域更富有竞争能力,有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使区域的总体效益保持较高水平。 区域规划:对未来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所做的总体部署。 狭义上指一定地区范围内与国土开发整治有关的建设布局总体规划。 区域发展:一般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适度人口:地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该地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及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区域发展的新趋势:区域分工全球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区域间竞争与合作并行不悖;可持续发展成为区域发展的主题。 区域研究的新动向:更新区域资源的观念;强调区域间关系的研究;重视区域创新环境的研究;确立可持续发展观。 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资源的范畴在不断地扩大,但仍是区域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基础。 (2)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自然资源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背景:①经济特色与经济地位②收入水平与消费观念③市场化水平④社会基础设施配置水平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后习题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二版)课后答案 U1绪论 1、谈谈自己对区域概念的理解,简述区域的类型及其划分方法。 答:区域的概念: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区域结构形式。 区域的类型及其划分方法: ○1区域的概念划分:均质区、结节区○2区域的特性划分:整体性、结构性、动态性 2、我国当前区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答:区域差距、发展与资源、地区间恶性竞争、区域合作不完善。 3、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试结合你自己熟悉区域举例说明。 答:(1)区域发展条件分析(自然、社会) (2)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经济分析)经济水平、阶段、产业结构 (3)发展方向机策略研究 4、谈谈你对区域发展、区域研究、区域科学三个概念及其间关系的认识。 答:区域发展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区域研究是以综合、全面的把握或理解某一特定区域的人类团体所创造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系统为目的的。他把区域作为复合系统来研究,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整体的把握研究对象。 区域科学是用各种近代计量分析和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区域或空间的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的分析入手,对不同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应用学科。 关系:相互依存、互为因果、不可分割。区域发展是以人为主体,一协调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人地关系为目的,并最终为人类提供良好生存环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具有目的性无限性可持续性。区域研究是源于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探讨,是区域不断持续快速发展,人类社会不断进步所提出的客观要求。区域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活动区域的跨学科新兴科学,目的是探索一条更加科学的方法来开展区域研究,为区域发展及区域分析等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U2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 1、简述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答:自然环境极其变迁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人类文化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他是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生态环境问题也会制约区域的发展,区域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区域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改善生态环境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发展,同时,区域发展也应该是建立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 2、什么是生态环境质量?简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答:(1)生态环境质量:是指在一个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态系统的总体或部分生态因子的组合体对人类的生存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适宜程度。

公司战略规划全过程(可借鉴)

公司战略规划全过程(可借鉴) 第1页共186页战略规划第2页共186页★战略管理概述:战略理论发展概述.战略及其体系.战略管理的概念和基本程序。★外部战略环境分析:外部战略环境的内容和分析技术.一般战略环境分析.产业战略环境分析?企业战略环境分析?外部战略环境评价技术。★内部战略环境分析:企业内部战略环境的内容和分析方法.资源和能力分析.管理分析.利益相关者分析.内部战略环境评价。★公司战略:公司愿景和目标.产业范围组合.产业发展方向组合.产业时间组合。★业务单元战略:业务单元整体战略.业务单元基本竞争战略.不同产业阶段的竞争战略.不同地位的竞争战略.核心竞争力营造。★职能战略:职能战略概述.企业文化战略.营销战略.品牌战略.产品战略.技术发展战略.物流战略.人力资源战略.财务战略.成本战略。★战略投资项目:战略投资项目的概念和发展周期.战略投资机会研究?战略投资项目建议书.战略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战略投资项目决策。★战略实施方案:战略实施的基本思路.战略导向管理整合.战略导向人力资源整合.战略导向投资项目.战略预算。战略导向整合管理是以战略为旗帜的,战略是灵魂,是统帅。本篇对战略规划作一个较系统的阐述。具体内容安排如下:第3页共186页第三章战略管理概述7第一节战略理论发展概述7 结构学派8

二.能力学派9 三.资源学派11第二节战略的概念与体系12 一.战略12 二.战略体系14第三节战略管理的概念和基本程序17 一.战略管理的概念18 二.战略管理的特点18 三.战略管理的原则19 四.战略管理基本程序21第四章外部战略环境分析24第一 节外部战略环境的内容和分析技术24 一.外部战略环境的内容24 二.外部战略环境的分析技术26第二节一般战略环境分析28 一.一般战略环境的内容28 二.宏观经济环境分析28第三节产业战略环境分析30 一.产业经济特性分析30举例:麻黄制剂产业经济特性分析 33 二.产业关键成功因素分析36举例:麻黄制剂产业关键成功因素39 三.产业生命周期分析40 四.产业变革驱动因素分析41举例:麻黄制剂产业变革驱动 因素44第四节企业战略环境分析45 一.特定市场竞争结构45 二.产业内特定战略集团分析50

企业发展中期战略规划

企业发展中期战略规划 未来得一年,将就是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至关重要得一年,就是夯实企业基础、培育核心竞争能力、实现管理提升、战略结构调整、转变成长模式得一年。根据上述战略评估以及发展态势展望,对未来一年得规划,公司将着重以公司职能战略、组织战略发展为基础核心,以财务规划、组织结构与人力资源管理为资源保障,来设计年度具体战略实施方案。 一、公司治理 (一)公司发展战略阶段定位 (1)第一阶段—XXXX年至XXXX年 这一阶段就是公司完成“大规划”战略目标得准备期与发展期,主要特征表现为企业资源、文化得整合与传播、公司战略意图得上传下达、组织结构调整、工程项目与创新激励机制得健全与完善、成本与质量管控等等,战略重心就是以潜利润培育、开发为主要绩效考核指标得管理提升与产能结构得进一步调整。 (2)第二阶段—XXXX年至XXXX年 这一阶段就是公司完成战略初步目标得决战期与收获期,主要特征表现为项目建成、稳健运行、快速发展、战略层面业务逐步走向成熟,公司得战略重心就是培育自身各产业尤其就是主导产业得核心竞争力,完成人才与管理平台得提升。 这一阶段公司初步进入稳定得收获期,同时又就是实现公司高速度发展,为下一个发展计划夯实基础得关键时期.本阶段公司战略层面业务开始实现利润增长,着手培育第三层面业务所需能力,并逐步涉足资本市场运作,力争有所建树。同时培育一批精干得资本运作人才,并基本剥离不相关得产业,本阶段得战略重

心就是资本运营与种子业务经筛选后发展成为第二层面得战略业务。 在XXXX年度,公司得职能战略发展初步实现了既定得发展战略目标“五化"方针,即:标准化生产、专业化管理、资本化经营、合作化开发、品牌化发展。重点把握了公司项目“建设年”、公司内控“质量年”得核心管控理念。 严格意义上公司在XXXX年组织战略得实施上,具有很大得成果.公司立足现有得各项内控措施进一步动态打磨,按照科学得组织管控方法,逐步深化、分析、集成、升华,形成管理体系,按照扁平、集约得管理方针,分别落实到企业得战略管控、财务管控与业务管控三个系统单元内,使之规范化、系统化。组织战略得有效实施,直接促成了XXXX年得分阶段工作成果,如XXXX项目得顺利开工建设、指挥部新址得建设及使用等等。 (二)构建业务运营系统 在XXXX年度内,在公司董事会得领导下,公司逐步培育成具有XXXX特色得组织管控战略模式。模式得诞生直接产生了系统得需求,在正确得管控模式下,通过怎样得管控系统来实现组织目标,就是XXXX年得战略构建重点。 1、构建以战略管理、实施为重点得业务运营系统 根据公司总体战略布署与分解后得工作计划,把XXXX年得重点业务工作、流程用1-12月时间来编排,每个月应该做些什么,到那个月应该达到什么效果,取得多少成绩,出现了那些失误、如何纠偏,这就就是业务运营系统.业务运营系统由四个模块组成,构造了一个严密而有效得实施系统,保证将公司制定得任何战略举措都可以转化为实际行动,且卓有成效;而且,它就是一个制度规范监控下得平台,各个职能部门领导及相关执行经理与员工都会在这样一个制度化平台上针对业务实施情况,对比差距,交流经验。 构建以战略管理为主得业务运营系统,关键得起点就是将公司得战略目标按照年度得经营预算计划进行分解,并且通过量化得经营目标将公司战略转化为部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论文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程论文 巢湖市柘皋镇集镇总体规划 院系:环境与测绘工程学院 班级:12级地理科学 姓名:吴茂成 学号:2012101109 2015 年1月5日

目录 第一章规划总则 (4) 一、规划范围 (4) 二、规划目的 (4) 三、规划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规划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现状概况 (5) 六、规划用地布局 (5) 七、规划期限:2014——2024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规划发展战略. (6) 一、集镇经济总体发展战略 (6) 二、产业发展战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发展目标 (7) 四、集镇空间发展格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集镇总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集镇体系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集镇空间结构体系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集镇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8) 第四章集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总体思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9) 第五章集镇发展目标、性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集镇发展目标 (10) 二、集镇发展策略 (10) 三、集镇发展职能 (10) 四、集镇性质 (9) 五、集镇规模 (9) 第六章建设用地布局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集镇发展方向选择 (11)

公司发展战略规划

公司发展战略规划 一、 二、

具体实施 一、年度规划目标

包括销售额、销售渠道、市场占用率、品牌知名度、回款率等。 二、年度规划重点和规划策略 结合4P和4C(客户价值、客户成本、客户便利、客户沟通)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促销策略、规划渠道策略。 三、年度具体销售计划和实施方案 方案内容:广告计划;新产品上市;代理商及终端零售商管理;年度促销;大型展示会;市场调查。 方案内容要求:何时做?何人做?如何做?为何做? 四、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 五、年度预算基地公司发展战略规划内容提纲 一、方案概要 二、环境分析 1、政策分析 2、产业分析 三、基地现状SWOT分析 1、优势分析 2、劣势分析 3、机会分析 4、风险分析 四、工作目标(工作进度、种植量、成活率、收益) 1、三年总体目标 2、阶段发展目标

五、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1、三年实施计划 2、具体实施方案(何时做?何人做?如何做?为何做?) 六、人力资源规划和财务预算 七、规划控制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内容提纲 一、方案概要 二、人力资源状况调查 1、薪酬福利状况(合理具有竞争性的薪酬福利体系) 2、员工需求调查(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提高员工满意度) 三、公司人力资源现状分析SWOT分析 1、优势分析 2、劣势分析 3、机会分析 4、威胁分析 四、人力资源目标 五、人力资源方案 1、三年工作计划 2、计划实施方案 六、组织与财务预算 七、规划控制

公司财务战略规划内容提纲 一、方案概要二、公司财务SW0T状况析 1、优势分析 2、劣势分析 3、机会分析 4、风险分析 三、公司财务三年财务目标 (一)公司经营指标 1、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说明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偏低,公司自有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较弱。 2、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该指标偏低,表明公司投入产出的水平较弱,企业的全部资产的总体运营效益不高,需改进管理,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盈利能力。 3、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该指针标也偏低,说明公司产品附加值低,主营业务市场竞争力不强,发展潜力不大,获利水平低。 4、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债务偿还能力和财务风险的重要指标,比较保守的经验判断一般为不高于50%。如果单纯从偿债能力角度分析,越低越好。公司该指标偏高,表明公司财务风险较大。

《房地产企业发展战略与战略规划》

课程一、《房地产发展战略与规划》培训大纲 (1天-2天)讲师:范宁 课程培训具体内容大纲: 第一章、战略管理概述: 战略理论发展概述、战略及其体系、战略管理的概念和基本程序。 第一章、战略管理战略环境分析 外部战略环境分析:外部战略环境的内容和分析技术、一般战略环境分析、产业战略环境分析、企业战略环境分析、外部战略环境评价技术。 ★内部战略环境分析:企业内部战略环境的内容和分析方法、资源和能力分析、管理分析、利益相关者分析、内部战略环境评价。 ★公司战略:公司愿景和目标、产业范围组合、产业发展方向组合、产业时间组合。 ★业务单元战略:业务单元整体战略、业务单元基本竞争战略、不同产业阶段的竞争战略、不同地位的竞争战略、核心竞争力营造。 ★职能战略:职能战略概述、企业文化战略、营销战略、品牌战略、产品战略、技术发展战略、物流战略、人力资源战略、财务战略、成本战略。 ★战略投资项目:战略投资项目的概念和发展周期、战略投资机会研究、战略投资项目建议书、战略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战略投资项目决策。 ★战略实施方案:战略实施的基本思路、战略导向管理整合、战略导向人力资源整合、战略导向投资项目、战略预算。 第三章战略管理概述 第一节战略理论发展概述 一、结构学派 二、能力学派 三、资源学派 第二节战略的概念与体系 一、战略 二、战略体系 第三节战略管理的概念和基本程序 一、战略管理的概念 二、战略管理的特点 三、战略管理的原则 四、战略管理基本程序 第四章房地产外部战略环境分析 第一节外部战略环境的内容和分析技术 一、外部战略环境的内容 二、外部战略环境的分析技术 第二节一般战略环境分析 一、一般战略环境的内容 二、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公司发展战略规划范文

公司发展战略规划范文 不知道你对公司发展战略规划范文是否有所了解呢?那你知道它的内容有哪些书写要求吗?下面橙子为你整理了一些公司发展战略规划范文,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公司发展战略规划范文一 一、历史回顾 ***公司于一九九X年成立。当时,国家正在实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对私营企业的政策开始放宽,各种机会随之涌现。***创始人凭借自己的胆识与眼光,适时切入速食面市场,经过六七年的打拼,积累了一定的原始资本。 随着一线品牌产能的扩大、销量的增加和众多二线品牌后来者的进入,速食面市场逐渐饱和,***企业掌门人及时调整经营方向,从一九九六年起即转做饮料的生产与销售,经历了饮料市场从果汁到即饮茶再到乳饮料、功能饮料等转变的几次兴起与高潮;在此期间,为缓解饮料销售淡旺季对企业内部的压力,有效利用企业各项资源,从一九九八年起,公司又开始了调味品的生产与销售:经过这八年多的奋斗,公司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开发能力不断增强,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市场反应速度也在不断加快——企业整体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均获取了长足的发展。当然,随着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近两年企业的总体产值与销量进展速度均在减缓,而利润却在下降。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从二零零X年起,***公司实行全质化管理,

倡导“全员参与,全力以赴,全面推行”的运作方针,不断加强企业软硬件建设,顺利通过了ISO9001:20xx国际质量体系认证、QS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认证、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国际认证以及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认证,为***公司参与国内乃至国际市场竞争增添了一支支有力的武器! 从二零零X年起,顺应“决胜终端”、“深度分销”和“渠道扁平化”等饮料市场发展趋势的要求,***公司即开始进行营销渠道的转换与升级。首先,全线开通了世界第一大零售商——沃尔玛在整个中国的各大分店,开通了世界第二大零售商——家乐福在华南与西南区共计十多家分店,并随之形成了一浪猛似一浪的热销气势;随后,万佳、百佳、新一佳、好又多、吉之岛等各大卖场也陆续开通,广东省终端网络已基本健全,并逐步把由此总结出的完整终端运作模式推向全国——为打响品牌之战开了好头,起了好步! 十年多了,风雨兼程,***公司还能够生存——据统计,中国企业,能够生存五年的,100家中不到10家——并积淀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实属不易! 十年多了,历经沧桑,***公司依然在市场的激流中飘摇起伏——而五年往往即造就一个品牌——并潜伏着许多的经营风险,实堪惋惜! 二、SWOT 分析 ***公司的发展受外因和内因的作用,充满了机遇,也面临着威胁;具备优势,又不乏劣势——具体分析如下: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重点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名词解释: 1.区域是一个空间的概念,是地球表面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以及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3.区域发展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4.区域科学是用各种近代计量分析和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区域或空间的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的分析入手,对不同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应用学科。 5.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6. 区域空间管制是以社会、经济、自然、资源等密切联系的区域为基础单元,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目标,通过不同层级政府或发展主体之间、同级政府之间或利益团体之间的沟通、对话、协商,在达成共识、自我约束、建立互信的基础之上,逐步实现区域规划统一实施、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各类资源占有者之间的公平。 7.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者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或者自然、环境要素)。 8.生态环境补偿是指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利用的受益者支付代价,向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者提供补偿的一类社会经济活动。它是一种使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环境经济手段 9.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就是促进补偿活动、调动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性的各种规则、激励和协调的制度安排。 7.自然资源承载力:在一定的社会技术经济条件下,以维护生态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该空间内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能力。 8.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逆,并且在使用之后不能恢复原状的可耗竭资源叫做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 15.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质量是指在一个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态系统的总体和部分生态环境因子的组合体对人类的生存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适宜程度。 19.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之活动,对与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他人或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20.生态破坏或环境污染外在成本的内部化,就是使生产者或消费者产生的外部费用进入他们的生产和消费决策,由他们自己承担或“内部消化”,从而弥补外部成本与社会成本的差额以解决污染外部性问题。 21.教育成本:教育成本是为了培养一定熟练的劳动后备力量和专门人才,以及提高现有劳动力素质而耗费的教育费用。教育成本可分为:教育的个人成本和教育的社会成本 22.教育收益:教育收益是教育对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的知识与技巧给个人和社会

区域分析与规划

第一章 1.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区域的基本属性:(简答) (1)区域是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并占有一定的空间。这些空间可以是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 (2)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区域的范围有大有小,其界线往往具有过渡性。 (3)区域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区域具有分级性或多级性、层次性。因而区域具有上下左右之间的关系。 (4)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区域是人们按照不同的要求、对象加以划分的,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3.区域科学之父“沃尔特.艾萨德” 4.关于区域科学的定义,瓦尔特.艾萨德《区域科学导论》(选择) 第二章 1.自然资源特征:(选择、简答) (1)有限性。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是指自然资源的数量供应与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存在矛盾,即用经济学的观点看自然资源存在的稀缺性。 (2)区域性。任何一种自然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是不均衡的,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都有显著的地域差异。 (3)整体性。每一个区域的各种自然资源要素彼此都有生态上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即自然资源生态系统。 (4)多用途性。大部分自然资源都具有多种功能和用途。 (5)社会性。自然资源上附加人类劳动是人类世世代代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晶,是自然资源中的社会因素。 2.为何外部性?如何解决环境污染的外部性问题?(论述) (1)外部性就是经济主体为了实现自身利润的最大化或效用的最大化,但在实现这目的过程中,却有意或者无意地对与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个人或者组织造成了这样、或那样、有利或有害的影响。 (2)解决外部性最常用的办法是使外部效果内部化,针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就是要促使生态破坏或环境污染成本的内部化。 解决环境污染的外部性问题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政府的直接管制。对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外部性进行直接干预,包括命令、控制、税收、法律手段、补贴、收费等。 ②市场力量,通过产权协商。在外部性的内部化中,政府应当做的只是重组产权而不是直接干预市场,只要有了设计适当的产权,就可以靠有关当事人的自愿协商或判断解决外部性问题。 ③政府和市场的结合,污染权的买卖。政府可以出售污染权给卖家,其得到的收入来改善环境质量。这样,通过供求规律、价值规律、竞争规律的相互作用,政府有效地运用了它们对环境这个商品的产权,价格机制将促成一个最佳的分配。 ④社会准则与良心效应。实际上,社会准则的内容(黄金律)和良心效应是依赖于社会机制的道德教育来解决外部性问题。 第三章 1.区域经济:就是一定范围内,以客观存在的地域单元为基础,按照劳动地域分工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地域性国民经济。

公司发展战略规划书

XX主题商装有限公司 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书 (规划时限:20XX年-20XX年) 战略目标 (1)销售目标 公司3年内将抓住市场机遇,通过稳妥经营,实现销售快速增长。 (2)利润目标:至y 2020年主线业务实现的净利润占到公司净利润的70% 左右;辅线实现的净利润占公司净利润的30%左右。 (3)拓展目标:力争三年时间实现企业集团化,到20XX年,企业产值达 5000万元;2020后从而向上市企业迈进。 (4)模式目标: 核心业务领域和核心经营战略模式 未来1-3年内核心业务领域将从专业的主题商装定制转向为商装平台连锁加盟的经营模式,并做到全国主要省级城市都能普及; 根据战略发展需要,公司将持续打造核心竞争力,打造适合昆仑发展的核心经营战略模式,即基于专业化的策划、设计、施工、运营等各方面服务管理流程植入,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实施合伙制分公司,完成分公司布局,形成连锁性服务平台。 第一章、战略总则与分析 一、战略分析 (一)企业经营环境分析 1、行业分析

根据目前行业情况分析,随着随着供求时代的终结、中产阶级成为主流消费群体、越来越多的商业意识到主题化”会成为趋势,主题化的酒店、餐饮、公众场所等,提供更具特色的产品、服务、环境将成为新的刚需,而更为专业的商装服务企业将获得巨大发展空间。 注:营销策划公司、装饰公司、设计公司、软装公司的未来发展,必须都要拥有品牌化的实体企业才能得到客户的信任,所以装修单一的经营模式在将来的三到五年,将有极大的转变,因为客户对单一的装修及装饰不再存于满足,更专业的需求将越来越多,而想满足客户则必须做到跨界经营,整合出新的商业模式。这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2、产业环境: 近几年来,实体企业越来越艰难,越来越多的实体企业面临着进化”的困扰,而80%以上不知道如何进化升级,尤其在实体门店经营方面,导致客户需求更全面更专业的服务,传统的商装公司无法满足需求,因此一站式服务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因国内经过几十年的经济积累,人民群众的经济基础增强了,当人民拥有经济及物质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对生活的环境观念也转变了,全民化的需求提高,产生了新的市场机会,迫使商家进行全方面升级,主题化”市场的春天 正式到来。 3、竞争环境 跨界公司可以实现跨维度竞争,目前没有领导品牌,市场还停留在装修低价竞争的阶段,客户需求只能多点满足,且没有参考标准,客户无法做出正确选择。 (二)客户分析 1、消费群体分析: 目前的消费群体成交量主要集中酒店、餐饮市场为主,这个领域的同行竞争更为激烈,因此迫使其需求更专业服务,在服务客户群体中主要以服务业中的酒店、会所、餐饮占总成交量的85%,其它服务占比15%。就目前来说还是刚刚起步。 2、客户购买动机分析: 目前客户合作主要有三个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