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决定供给

需求决定供给
需求决定供给

需求决定供给

近期出差去了敦煌,看了莫高窟,最让我感触的是第25窟榆林窟,左侧描绘的是弥勒三会的场景。画面的其余空间穿插绘有人们想象的西方极乐世界的样子,诸如道路平整、人寿绵长、一种七收、树上生衣、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等等。这是处于封建社会的人们的需求。19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按需分配是处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们的需求。不同时代背景的人们,为满足自身需求、解决社会突出矛盾畅想出来的社会是不同的。需求决定供给!

什么是需求,如何了解别人的需求?需求就是欲望,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她三令五申的、天天唠叨的、极力羡慕的肯定是她想要的,这个很好发现。但是如何发现隐性的需求呢?换位思考,站在她的角度去想,如果自己处于她的环境,自己想要什么东西。需求最大的特点是永无止境,当一个需求被满足后一段时间就会很快产生另外一个需求。这是人类根深蒂固的本性,无法改变。

什么是供给,如何提供供给。供给就是满足她的需求,分为能不能供给和愿不愿意供给,即能力和意愿。

《北京遇见西雅图》中,当文佳佳当小三时,她的需求是显性的,就是物质。她认为一个人为她买包、请她吃西餐

就是爱情。老钟也深谙其道,不断供给物质,并且也意愿并有能力提供供给。

当文佳佳去了美国,她的需求就不再是物质了,因为物质已经得到满足了,她的需求是隐性的,是陪伴。从她圣诞节一天的等待就能够看出,她非常需要老钟的陪伴。但是老钟却没有换位思考,没有发现她内心的寂寞,还是一味地提供物质,不断地送包。当然,即使他发现,他也无力天天去美国陪文佳佳。

当文佳佳再次回国,老钟依然没发现文佳佳的需求变成了陪伴,当然,忙于应酬的他依然没有能力提供陪伴。最后两人还是分开了,文佳佳最后选择了能给她提供陪伴需求的Frank。

其实,世间众多的爱情都是这样开始、结束,而真正成功的,白头偕老的,我想是他们发现了如何持续性地为需求提供供给。

需求的持续是不需要外力的,源源不断,它跟懒惰一样是人类的本性,无法根除。供给的持续就要在能力和意愿上下功夫了。增强供给能力,就是要男人自身变得成熟、变得有钱。着重要讲的是如何激发意愿,因为没有外力的条件下,再爱一个人也难免会有犯一下懒的时候,也难免会有疲于付出的时候。人力资源里讲,员工的激励方法分三种,一是晋升职,让人有希望;二是增加薪酬,鼓励多劳多得;三是让

员工满足感、归属感。第三点放在爱情里恰如其分,就像电路里的正反馈,和谐社会的幸福感。这需要双方的互动配合,当供给者在付出后得到的是承认是褒奖肯定时,才能产生满足感,才能不断付出。另外,当需求者过分强调供给者在物质、时间等供给能力上的欠缺是,也会打击供给者继续付出的意愿。简单点就是两点,一是不要拔苗助长,二是要赏识教育。

需求决定供给,创新取决于困难,爱情就是一物降一物。

需求与需求量之间__供给和供给量之间的区别:

西经材料题复习资料 需求与需求量之间供给和供给量之间的区别:需求量的变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消费者购买量的变动。仅仅由价格引起的是需求量的变化,也即是同一需求曲线上的点的位移。 需求的变动: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消费者购买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化是整个需求表的变化,是需求曲线的移动。这是由价格以外的因素引起的变动。 供给同理 需求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均衡数量产生怎样的影响?

需求变动将使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供给变动将使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影响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因素: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 (1)商品的可替代性 (2)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3)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 (4)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5)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 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有:

(1)厂商调整产量的时间 (2)成本随产量变化崦变化的情况 (3)生产周期的长短 无差异曲线的特点: 无差异曲线主要有一下四个特征; 第一,假定每个商品都被限定为多了比少了好,那么无差异曲线一定向右下方倾斜,就是说,其斜率一定为负。只是在特殊情况下,即当 某种商品为中性物品或令人讨厌的物品时,无差异曲线才表现为水平的或者垂直的,甚至是向右上方倾斜,即斜率为正。 第二,在每种商品都不被限定为多了比少了好的前提下,无差异曲线图中位置越高或距离原点

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消费者的满足程度越高。 换句话说,较高无差异曲线上所有商品组合的效用高于较低的无差异曲线上所有商品组合的效用。 第三,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这是因为两条无差异曲线如果相交,就会产生矛盾。只要消费者的偏好是可传递的,无差异曲线就不可能相交。 第四,无差异曲线通常是凸向原点的,这是由于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所决定的。 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类似于生产者的等产量曲线。 生产论中短期和长期的区别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习题=+答案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 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为什么在IS—LM模型中,由P(价格)自由变动,即可得到总需求曲线? 解答:(1)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一个经济社会的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和国外需求。总需求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价格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宏观经济学中,为了说明价格水平对总需求量的影响,引入了总需求曲线的概念,即总需求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几何表示。在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理论中,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主要由产品市场均衡理论和货币市场均衡理论来反映。 (2)在IS—LM模型中,一般价格水平被假定为一个常数(参数)。在价格水平固定不变且货币供给为已知的情况下,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的收入(产量)水平。现用图17—1来说明怎样根据IS—LM图形来推导总需求曲线。 图17—1分上下两个部分。上图为IS—LM图。下图表示价格水平和需求总量之间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当价格P的数值为P1时,此时的LM曲线LM(P1)与IS曲线相交于E1点,E1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1和r1。将P1和y1标在下图中便得到总需求曲线上的一点D1。 现在假设P由P1下降到P2。由于P的下降,LM曲线移动到LM(P2)的位置,它与IS曲线的交点为E2点。E2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2和r2。对应于上图中的点E2,又可在下图中找到D2点。按照同样的程序,随着P的变化,LM曲线和IS曲线可以有许多交点,每一个交点都代表着一个特定的y和P。于是就有许多P与y的组合,从而构成了下图中一系列的点。把这些点连在一起所得到的曲线AD便是总需求曲线。 从以上关于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中可以看到,总需求曲线表示社会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反向关系。即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表示,价格水平越高,需求总量越小;价格水平越低,需求总量越大。 图17—1 2.为什么进行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般被称为需求管理的政策? 解答: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货币政策是指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应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无论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是通过影响利率、消费和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的。通过对总需求的调节来调控宏观经济,所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被称为需求管理政策。 3.总供给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 解答:总供给曲线描述国民收入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依存关系。根据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可推导出总供给曲线。资本存量一定时,国民收入水平随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就业量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均衡。所以总供给曲线的理论来源于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均衡的理论。 4.为什么总供给曲线可以被区分为古典、凯恩斯和常规这三种类型? 解答:总供给曲线的理论主要由总量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理论来反映。在劳动力市场理论中,经济学家对工资和价格的变化及调整速度的看法是有分歧的。 古典总供给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没有阻力,在工资和价格可以灵活变动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能够得以出清,这使经济的就业总能维持充分就业状态,从而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经济的产量总能保持在充分就业的产量或潜在产量水平上。因此,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总产量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古典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充分就业产量水平的垂直线。 凯恩斯的总供给理论认为,在短期,一些价格是有黏性的,从而不能根据需求的变动而调整。由于工资和价格黏性,短期总供给曲线不是垂直的。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总产量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是一条水平线,表明经济中的厂商在现有价格水平上,愿意供给所需的任何数量的商品。作为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基础的思想是,作为工资和价格黏性的结果,劳动力市场不能总维持在充分就业状态,由于存在失业,厂商可以在现行工资下获得所需的劳动,因而他们的平均生产成本被认为是不随产出水平变化而变化的。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古典的和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分别代表着关于劳动力市场的两种极端的说法。在现实中,工资和价格的调整经常介于两者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总产量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延伸的,这即为常规的总供给曲线。 总之,针对总量劳动市场关于工资和价格的不同假定,宏观经济学中存在着三种类型的总供给曲线。 5. 用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的互动,说明宏观经济中的萧条、高涨(或过热)和滞胀的状态。

需求与供给-经济学原理论文

****大学 《经济学原理》课程作业 需求与供给理论 成绩 姓名 学号 班级 二0一一年六月

摘要:20世纪80年代初时,彩电相当紧俏,有人就是靠“倒彩电”发了财。尽管国家控制着价格,但与当时的收入水平相比,价格还相当高。买彩电凭票,据说有的彩电厂把彩电票当作奖金发给工人,每张票卖到好几百元。20世纪90年代之后,彩电供求趋于平衡,再以后就是彩电卖不出去,爆发了降价风潮,拉开了中国价格战的序幕。 随着人们收入普遍增加,彩电成为首选的奢侈品,能买得起1200元左右一台14英寸彩电的人相当多,于是彩电需求剧增。当时彩电价格仍受到严格控制,所以,无法用调高价格来抑制需求。彩电生产受到生产能力的制约,供给无法迅速增加,这就产生过度需求或供给不足,为“倒彩电”和彩电票变为货币创造了条件。 彩电的短缺刺激了国内各地引进彩电生产线,建设彩电厂。彩电业在全国开花,除西藏外各省市都有了彩电厂。这就引起彩电市场走向均衡,甚至很快又走向过剩。 关键词:商品的需求、商品的供给、供给弹性 引言: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满足无限多样需要的一门社会科学,可分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微观经济学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单个生产者如何将有限资源分配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取得最大利润;单个消费者如何将有限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消

费上以获得最大满足;单个生产者的产量、成本、使用的生产要素数量和利润如何确定;生产要素供应者的收入如何决定;单个商品的效用、供给量、需求量和价格如何确定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商品的需求与供给是解释价格如何决定的经济模型,在市场经济中供给与需求理论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正文:1.商品的需求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条件下愿意购买而且能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例如案例中,在八十年代,彩电价格较高,人们没有经济能力去购买彩电,即使有购买的愿望,也不能形成有效的需。需求与需要不同,需要仅仅表示人们对某种商品的欲望,八十年代人们生活中不是一定需要有彩电,彩电只是一种生活水平提高的象征,而需求是指人们对某种商品购买力的需要。在需求之中存在一些主观上的必要因素,需求是对于市场与消费者来说的。彩电的价格是影响消费者对其购买的主要因素,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彩电价格达到1200,成为一种奢侈品,人们有能力支付它,所以需求量增加。相比之前人们没有足够的经济能里去买彩电,可见商品的价格是影响需求的原因。一般来说,商品自身价格、消费者偏好、消费者收入、替代品的价格是影响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在商品与价格之间存在一定的理论关系,对于一般商品来说,随着价格上涨,伴随着消费者需求量减少;反之,随着价格下降,伴随着消费者需求量减少,例如鸡蛋。但是有些商品却有反向的影响,商品的价格越下降,

经济学原理作业-第六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附答案)[1]

第六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一、名词解释(参照课本注释) 1、价格上限(price ceiling)可以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高价格。 2、价格下限(price floor)可以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低价格。 3、税收归宿(tax incidence)关于由谁来承担税收负担的研究。 二、选择题 1、为了使价格上限成为一种对市场的约束性限制,政府应该使它(B ) A.高于均衡价格 B.低于均衡价格 C.正好在均衡价格上 D.在任何一种价格时,因为所有价格上限都是限制性约束。 2、假设公寓的均衡价格时每月500美元,而政府规定租金控制是250美元。由于租金控制,下列哪一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 D )A.住房短缺。 B.房东可以对公寓租赁者进行歧视。 C.为了租到公寓要向房东行贿 D.公寓的质量将提高。 E.等待租房的买者会排长队 3、下面哪一种关于约束性价格上限的表述是正确的?(D )A.由于价格上限引起的过剩在短期中大于长期中。

B.由于价格上限引起的过剩在长期中大于短期中。 C.由于价格上限引起的短缺在短期中大于长期中。 D.由于价格上限引起的短缺在长期中大于短期中。 4、对一种消费者必需的物品征收税收,很可能使税收负担(A )A.更多地落在买者身上。 B.更多地落在卖者身上。 C.买者与卖者平等地分摊。 D.完全落在卖者身上。 5、以下哪一种关于税收负担的表述是正确的?(D ) A.对一种消费者感到必需的物品征税所引起的税收负担主要落在这种物品的卖者深身上。 B.税收负担主要落在当价格变得不利于自己时最愿意离开市场的一方(买者或卖者)身上。 C.税收负担落在纳税的市场一方(买者或卖者)身上。 D.税收负担的分摊由供给和需求的相对弹性而不由立法决定。 6、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规定了高于其均衡价格的的支持价格。政府为了维持支持价格,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C )A.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 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 C.收购过剩的农产品 D.对农产品生产者予以补贴 7、如果政府对生产者征产品税,什么情况下消费者负担的税收较重?

供给和需求理论练习题 - 答案

第一章需求和供给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张某对面包的需求表示( C ) A.张某买了面包 B.张某没有买面包,而买了煎饼 C.面包卖每个1元时,张某准备用现有的收入买4个,而每个为2元时,准备买1个 D.张某准备买10个,但钱没带够 E.以上都不表示需求 2、需求规律说明(B ) A.药品的价格上涨会使药品质量提高 B.计算机价格下降导致销售量增加 C.丝绸价格提高,游览公园的人数增加 D.汽车的价格提高,小汽车的销售量减少E.羽毛球的价格下降,球拍的销售量增加 3、当出租车租金上涨后,对公共汽车服务的(A ) A.需求增加 B.需求量增加 C.需求减少 D.需求量减少 E.无法确定 4、对大白菜供给的减少,不可能是由于(C ) A.气候异常严寒 B.政策限制大白菜的种植 C.大白菜的价格下降 D.化肥价格上涨 E.无法确定 5、供给规律说明(D ) A.生产技术提高会使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B.政策鼓励某商品的生产,因而该商品供给量增加; C.消费者更喜欢消费某商品,使该商品的价格上升; D.某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6、需求的减少意味着需求量(E ) A 在任何价格水平下都不降低 B 仅在均衡价格水平下降低 C 在一些价格水平下降低 D 在大部分价格水平下降低 E 在所有价格水平下降低 7、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价格以下可能导致(A ) A.黑市交易 B.大量积压 C.买者买到了希望购买的商品 8、政府把价格提高到均衡价格以上可能导致( B ) A.黑市交易 B.大量积压 C.卖者卖出了希望出售的商品 9、均衡价格随着( B ) A.需求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B.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下降 10、下列哪一项会导致面包的需求向右移动( D ) A. 面粉价格的上涨 B. 果酱价格的上涨 C. 收入的下降 D. 花生酱价格的下降 11、假设某商品的需求曲线为Q=3-9P,市场上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为4,那么,当需求曲线变为Q=5-9P后,均衡价格将( A ) A. 大于4 B. 小于4 C. 等于4 D. 小于或等于4 E. 无法确定 12、当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同时增加后,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将( D )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E. 使得均衡数量不变

微观经济学案例供给、需求和产品

供给、需求和产品 整理日期:2002-11-20 你可以使一只鹦鹉成为经济学家,但前提必须是让它明白‘供给’和‘需求’ --转引自萨默尔逊《经济学》 在《人力资本》一文,我举了个例子,如果一个社会所有人都精通会计,那么会计在这个社会就难名一文。原因在于,可以作为会计进行劳动力供给的人太多了,而社会需要的会计数量毕竟只是社会劳动力需求的很小一部分,供给远大于需求的东西价格偏低是尽人皆知的再正常不过的事。而需求大于供给,价格则会偏高,就象鲁迅先生讲的一样,南方的卷心菜到了北京便“物以稀为贵”,而且还要用一根红绳子套了,美其名曰“龙舌兰”。越是稀少越是宝,鲁迅在仙台就受到格外的待遇。 供给与需求是经济学分析的基本层面。萨默尔逊在他的《经济学》(14版)中引用了无名氏的一句话:你可以使一只鹦鹉成为经济学家,但前提必须是让它明白‘供给’和‘需求’。长期以来经济学都致力于供给需求的均衡分析,包括均衡的条件和均衡的稳定性。 有人批判经济学家太冷酷,因为他们没有感情,对任何问题都用冷冰冰的供给和需求曲线来分析。 经济学中的需求包含两层含义:首先,需求来自消费者的嗜好或偏好(preference),是一种纯粹的主观上的需要;其次,需求应该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即能够购买得起。假如一个人很有钱,买得起高档时装,但他对时装不感兴趣,也不打算买,他就构不成对时装得需求;另一个人,很喜欢时装,也想买,但又没有支付能力,他同样构不成对时装的需求。只有主观上有买时装的欲望,客观上又具有支付能力的人,才构成对时装的需求。 供给是与需求对称的一面。我们常提到市场,市场是由买方和卖方构成的,只有买方或者只有卖方方,交易不会发生,市场就名存实亡。这里的卖方就是需求方,卖方就是供给方。供给实际上就是提供商品,这些商品包括机器、石油、大米、飞机、衣服……等各种可以交易的东西。 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就会形成一个均衡价格。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中,资源的配置通常都是通过价格的变化来调节的。它的调节过程可以这样来描述,当某一部门的资源价格高于市场均衡价格,那么更多的资源流向这个部门,资源供给增加造成资源价格的下降,资源价格下降使部分资源开始流出这个部门,从而又使价格有回升的动力……最终价格恢复到市场均衡价格。但是理论上也不能排除不能恢复到市场均衡价格的可能性,甚至有可能价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习题

第六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习题 一、名词解释 总需求曲线宏观生产函数长期总供给曲线总供给函数总需求函数凯恩斯的AS-AD模型古典的AS-AD模型二、判断题(F,T) 1.当价格水平发生变动时,IS曲线和LM曲线的位置相应移动。() 2.现代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曲线可由费雪方程推出。() 3.名义货币供给不变时,价格水平的变动将引起总需求的变动。() 4.由IS-LM模型推出的总需求曲线一定向右下方倾斜。() 5.IS曲线的利率弹性越大,AD曲线越陡峭。() 6.货币乘数越大,AD曲线越平坦。() 7.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大,AD倾斜越陡峭。() 8.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越大,AD曲线越平坦。() 9.当IS-LM模型出现古典理论的极端情况时,AD曲线为一垂线。() 10.当IS-LM模型出现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时,AD曲线为一垂线。() 11.财政政策通过对LM曲线位置的影响而影响AD曲线。() 12.货币政策通过对IS曲线位置的影响而影响AD曲线。() 13.当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时,对应每一价格水平的总需求水平都有提高。() 14.名义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将引起总需求曲线同比例的移动。() 15.总供给曲线同时反映了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的状态。() 16.当产出水平达到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时,意味着全部可用的生产资源均已得到充分利用。()17.当劳动的边际产品一定时,劳动需求是实际工资的减函数。() 18.劳动需求曲线由均衡的实际工资水平和就业水平所决定.的点组成。() 19.根据新古典总供给模型,劳动需求曲线和劳动供给曲线的交点处既不存在失业,也不存在工作岗位的闲置。() 20.短期总供给曲线即古典理论的总供给曲线。() 21.新古典理论和凯恩斯主义均认为就业量决定产量。() 22.垂直的总供给曲线意味着长期而言经济能达到充分就业状态。() 23.长期总供给曲线即潜在产量线。() 24.在短期生产函数中,由于时间与其他因素的限制,所有生产要素的数量均不能改变。() 25.主流学派认为,经济在长期内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因而政府的经济政策是不必要的。()三、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总需求(总供给)曲线可由个别商品的需求(供给)曲线加总而得 B.新古典理论的总需求曲线和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曲线均由ISLM模型导出 C.新古典理论的总需求曲线上各点的弹性相等 D.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曲线上各点的弹性相等

需求与供给(试题库)

《微观经济学》课外练习题 第一章需求与供给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需求曲线是() A.商品的价格曲线B.商品的总收益曲线 C.商品边际收益曲线D.商品的供给曲线 2.关于均衡价格的正确说法是() A.均衡价格是需求等于供给时的价格B.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C.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交点上的价格D.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时的价格3.已知某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等于,则这两种商品是() A.独立品B.替代品C.补充品D.完全补充品 4.某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3Q=10,则P=1时的需求弹性为() A.1/9 B.9 C.-1/9 D.-9 5.正常商品可分为() A.必需品和奢侈品B.一般低档商品和吉芬品 C.奢侈品和低档品D.吉芬商品和必需品 6.需求规律说明() A.药品的价格上涨会使药品质量提高 B.计算机价格下降导致销售量增加 C.丝绸的价格提高,游览公园的人数增加 D.汽油的价格提高,小汽车的销售量减少 7.当羽毛球拍的价格下降时,对羽毛球的需求将() A.增加B.不变C.减少D.视具体情况而定 8.其他条件不变,牛奶价格下降将会导致牛奶的() A.需求下降B.需求增加 C.需求量下降D.需求量增加 9.当出租车租金上涨后,对公共汽车服务的() A.需求增加B.需求下降 C.需求量下降D.需求量增加 10.以下几种情况中,属于需求规律例外的是() A.某商品价格上升,另一商品需求量也上升 B.某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也上升

C.消费者收入增加,对某商品的需求也增加 D.消费者偏好改变,对某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11.若某商品的消费量随着消费者的收入增加而减少,则该商品是() A.替代品B.互补品 C.正常品D.低档品 12.供给规律说明() A.生产技术提高会使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B.政策鼓励某商品的生产,因而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C.消费者更喜欢某商品,使该商品的价格上升 D.某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13.某商品的价格上升2%,其需求量下降10%,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A.缺乏弹性的B.富有弹性的 C.有单位弹性的D.无限弹性 14.对大白菜供给的减少,不可能是由于() A.气候异常严寒B.政策限制大白菜的种植 C.大白菜的价格下降D.化肥价格上涨 15.假设某商品的需求曲线为Q = 3-9P,市场上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为4,当曲线变为Q = 5- 9P 后,均衡价格将() A.大于4 B.小于4 C.等于4 D.小于4或等于4 16.当某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同时增加后,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将() A.上升B.下降 C.不变D.无法确定 17.下列哪种情况将导致商品需求量的变化而不是需求的变化() A.消费者的收入变化B.生产者的技术水平变化 C.消费者预期该商品的价格将上涨D.该商品的价格下降 18.某类电影现行平均票价为4元,对该类电影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经常出现许多观众买不到票的现象,这些观众大约占可买到票的观众的15%,如果想使所有想看电影而又能买得起票的观众都买到票,应该采取的方法是() A.影票降价10%B.影票提价15% C.电影票提价10%D.电影票降价15% 19.人们通常讲的“薄利多销”,主要是针对()商品。 A.单位弹性B.缺乏弹性 C.富有弹性D.无穷弹性

总供给和总需求分析

总供给和总需求分析 总供给与总需求是用来分析GDP与价格变动关系的两个重要的宏观概念,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分析工具,依据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变动可以对宏观经济作出基本判断。(关于GDP 在笔记十二中讨论过) 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记为AS,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企业所愿意生产和出售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它取决于价格水平、经济的生产能力和成本水平。各种相关因素,既影响长期(潜在)总供给又影响短期总供给。但有些因素,尤其是资源、技术对长期(潜在)总供给的影响更大一些;有些因素,如气候、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构成对短期总供给影响更大一些。仅仅影响短期总供给的是投入品价格(工资率、原料价格等)。讨论长短期的问题。又回到了潜在GDP这个概念,我们只需理解对生产投入要素以及科学技术是否发生了实质变化来区分长短期,涉及一个生产能力和实际产出的问题。 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记为AD,指的是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中各部门所愿意支出的总量,是消费者、企业和政府支出的总和,它既取决于价格水平,也取决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和其他因素。根据总需求和总供给可以得到供求的均衡,产出和价格水平在这一点达到平衡,相应地决定就业水平。 简单形象的分析的工具就是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类似于微观经济学中的市场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分析,来帮助理解政策工具和技术进步是如何影响总供给和总需求,从而决定总产出和总价格的的均衡水平。 横轴Q表示总产出(GDP),纵轴P代表价格总水平(CPI),总需求曲线AD表示假定在其他影响总需求的因素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企业、政府和外国人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上将要购买的数量;它是向下倾斜的曲线;总供给曲线AS所表示的是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企业所愿意生产与出售的物品和劳务的数量(假定其他影响总供给的因素保持不变)。总供给曲线显示了总价格水平和总供给量之间的关系。在长期中,总供给量并不取决于物价总水平,而是取决于经济体的资本、劳动以及用来把投入变为产出的生产技术,因此总供给曲线为垂直线。在短期中,当物价水平背离了人们的预期时,由于错觉、粘性工资或粘性价格的作用,供给量就背离了由各类生产要素所决定的自然水平。当物价高于预期水平时,供给量就高于其自然率,当物价水平低于预期水平时,供给量就低于其自然率,因此,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AD和AS曲线的形状与微观经济学中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似,但含义绝对不同,AD和AS曲线体现的是总产出水平和总价格水平的决定,其前提是货币供应量、财政政策以及资本存量这类因素保持不变。现代经济学中讨论的函数关系都在类似的假定下;而微观经济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指的是单个的商品的数量和价格,其前提是假定国民收入、其他商品的价格等因素保持不变。AS和AD交叉在一起,就可以发现价格和产量的均衡值,所谓宏观经济均衡是指总产量和总价格水平这样一种组合,此时,买者和卖者都不再愿意改变他们的购买量、销售量或价格水平。 短期宏观经济均衡可能出现三种状态: 1、充分就业均衡,当总需求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产量恰好处在长期总供给曲线上时,我们称这时的宏观经济均衡为充分就业均衡。这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失业率处于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上,这是宏观经济的理想状态。

从供给驱动到需求驱动_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制度变迁_王雁琳

教育与经济2013年第4期 从供给驱动到需求驱动: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制度变迁 王雁琳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浙江杭州310036) 摘要:在以政府规划为基础的供给驱动模式下,政府和教育培训机构更多地关注供给问题,却很少考虑 市场是否 “需要”,造成技能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在这种情况下,职业教育培训进入需求驱动时代,关注促使技能供给和劳动力市场的技能需求相一致,这也是我国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供给驱动;需求驱动;低技能均衡;责任分担 中图分类号:F 08;G 40-05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870(2013)04-0042-05 收稿日期:2013-04-18基金项目: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我国‘技工荒’问题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1CGL067);国家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2M510083)作者简介:王雁琳,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 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技能劳动力,满足劳动力市场的技能需求。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职业教育有两种模式:供给驱动模式和需求驱动模式。这两种模式实际上反映了对政府和市场的角色和作用的不同价值取向。许多发达国家已经逐步确立需求导向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则还没有摆脱供给驱动的职业教育模式。[1] 一、供给驱动模式:教育和培训的扩张 在产业发展的最初阶段,市场对技能劳动力的需求较少,甚至还存在“技术排斥技能”的现象。因此在19世纪以前,各国政府都不重视职业教育。企业对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往往通过传统的学徒培训来满足,这也是个人进入技能性工作岗位的必要条件。这种非正式的学徒培训制,由行会或企业依靠传统和习惯进行管理,政府并没有发挥主要作用。到了19世纪初,许多国家认识到仅仅依靠在职学习无法满足产业化的需要,政府开始设立一些职业学校应对技能需求的迅速增长。尤其是二战以后,各国都加快了产业化的步伐,创造了大量技术性工作岗位,对技能劳动力的需求急剧增加。分散的、效率低下的学徒培训显然无法满足这种急剧 增长的技能需求,这促使各国纷纷建立和完善正规的职业教育体系。人力资本理论也使各国政府相信人力资本的积累可以加速经济增长。在这样情况下,依靠政府的力量提供更多的教育培训机会成为必然的趋势。 从60年代起,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在教育和培训改革过程采取了以人力规划为基础的供给驱动模式。根据英国经济学家巴洛夫的观点,经济发展和相应的人力需求都是可以“预测”和“规划”的,通过教育和培训可以满足这种“预期”的人力需求。这也成为供给驱动模式的基本思路:根据政府的经济发展规划进行“人才预测”,根据所预测的结果制订出“人力发展规划”,然后要求职业教育机构按 “人力规划”提前培训人才,以形成一定数量的“人力储备”;职业教育则通过这种主动的“人力供应”来促进经济发展。该模式的基本特征是由政府根据未来人力需求的预测对教育和培训的发展做出规划以确保技能供给和需求相协调。在工业化时代,严格的社会分工和有限的职业流动为这种职业教育模式提供了必然性。因此,政府应该并且能够准确地评估未来的技能需求的规模、 类型和水平,处于政府管理之下的公共教育和培训机构根据预测设置相应的专业、课程计划并确定招生人数。当然,在不同经济体

第二讲供给需求理论

第二讲供求理论 主要内容: 一、供求理论概述 二、粮食供求与“布朗预测” 三、最高最低限价与粮食补贴 四、供求规律的进一步分析和批判 参考文献: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萨缪尔森:《经济学》,邮电出版社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韩德强:萨缪尔森《经济学批判》,经济科学出版社 一、供求理论概述 需求与供给理论是微观经济学中的基本理论。需求反映商品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在经济生活中,人们是否购买某商品,取决于该商品的卖价是否低于消费者的保留价格(某人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其反映了该购买者对该商品的评价)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需求曲线图

1、供给反映商品价格与供给量关系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作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而言,是否多提供一单位产品取决于商品的价格是否大于该单位商品的边际成本。 在边际成本递增的典型情况下,价格越高,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所对应的产量(供给量)越大 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供给曲线图 2、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决定均衡价格 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时决定均衡价格,在均衡价格下: (1) 消费者可以买到想要的数量,厂商也可以出售愿意出售的数量 (2) 消费者与厂商的利益均获得最大满足 (3) 买者和卖者没有动力改变各自的行为 (4) 当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消费者与厂商的相互作用会使市场价格向均衡价格收敛 供求均衡图 ?

3、均衡价格随外界因素的变化而改变(一) 由于收入、替代品价格、互补品价格、偏好、人口结构、信息变化、获得信贷的难易程度及人们的预期等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及购买能力的因素,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某一商品的需求曲线也总是在不断变化之中 需求曲线的变动 均衡价格随外界因素的变化而改变(二) 由于投入品价格、生产技术、自然环境、获得信贷的难易程度及预期等影响厂商出售意愿及生产能力的因素,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某一商品的供给曲线也是在不断地变化 供给曲线的变动

第二章 供给与需求基本原理答案

第二章供给与需求基本原理 一、判断 F 1.市场需求增加,则均衡产量量一定增加。 T 2.一般说来,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比奢侈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要小。 F 3.如果需求曲线是直线,则需求曲线上每点上的弹性相等。 T 4.偏好的改变将会导致需求的变动。 F 5.如果价格和总收益表现为同方向变化,那么需求是富有弹性的。 F 6.在需求缺乏弹性时,降低价格可以导致总收益上升。 T 7.若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为-1.5,那么这两种商品是互补品。 T 8.如果需求的增加,供给的减少,则均衡价格一定上升。 F 9.当某种商品的价格水平上升时,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将上升。 T 10.如果政府对某一商品征收从量税,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给定税率,该商品需求越缺乏弹性,则政府征的税越多。 T 11.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而对该产品需求量降低,则该产品就一定是劣等品。 F12.如果一种商品的收入弹性为负,那么这种商品的需求曲线的斜率一定为负。 F 13.政府规定某种商品的最高限价一定会使该商品出现短缺现象。 T 14.原油价格的上升有利于替代能源的开发。 F 15.一般而言,一种商品的用途越广泛,该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越小。 二、单选 C 1.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是指() A.需求函数的斜率 B.收入变化对需求的影响程度 C.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D.以上说法都正确 B 2.假定某商品从9美元下降到8美元,需求量从50增加到60,则需求() A.缺乏弹性 B.富有弹性 C.单位弹性 D.不能确定 C 3.下列那个因素将导致电脑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A.电脑的价格上升 B.消费者对电脑的预期价格上升

第17章 总需求和总供给

第十九章总需求和总供给 一、单项选择题: 1、总需求曲线: a 、在充分就业时为垂直的直线 a、如果经济中存在较高的失业,则为水平的直线 b、由于利息率效应、财富效应和进出口效应的作用而具有负斜率 c、由于生产成本随着实际总产出的增加而递减,所以具有负斜率 2、利息率效应表明: a、货币供给减少会使利息率上升并使消费和投资支出下降 b、价格水平上升将增加货币需求,从而提高利息率,使消费和投资支出下降 c、价格水平上升将增加货币需求,从而降低利息率,使消费和投资支出下降 d、价格水平上升将减少货币需求,从而降低利息率,使消费和投资支出增加 3、实际余额效应表明: a、价格水平上升将增加货币需求,从而提高利息率,使消费和投资支出下降 b、价格水平下降将使许多金融资产的实际价值下降,从而减少支出 c、价格水平上升将使许多金融资产的实际价值上升,从而增加支出 d、价格水平上升将使许多金融资产的实际价值下降,从而减少支出 4、对外贸易效应表明,如果我国价格水平相对于外国而言下降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a、将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 b、将使总供给曲线向左移 d、使我国的出口下降,进口增加 d、将使我国的出口增加,进口下降 5、实际余额效应、利息率效应和对外贸易效应都可用来解释: a、为什么总需求曲线具有负斜率 b、为什么总供给曲线具有正斜率 c、沿着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d、沿着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6、总需求的影响因素: a、用来解释为什么总需求曲线具有负斜率 b、用来说明整条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c、表明实际产出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反方向变动关系 d、用来表明投入品的价格和资源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7、其他条件不变,如果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国的国民收入增加了,会使我国的: a、总供给曲线向左移 b、总供给曲线向右移 c、总需求曲线向右移 d、总需求曲线向左移 8、总支出模型和总需求曲线是一致的,因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总支出模型中: a、价格水平的变化对均衡GDP水平没有影响 b、价格水平上升将提高财富的实际价值 c、总支出水平(相应地实际GDP水平)与价格水平呈反方向变动关系 d、总支出水平(相应地实际GDP水平)与价格水平呈正方向变动关系 9、因价格水平下降而导致的总支出增加就相当于: a、沿着某一条固定的总需求曲线向下移动 b、总供给下降 c、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10、净出口增加可以使: a、总支出曲线向上移,总需求曲线向左移 b、总支出曲线向上移,总需求曲线向右移

需求和供给理论

一、授课内容:需求和供给理论 二、授课思路 (一)课程导入 今天下雨了,天气凉凉的,适合吃碗热辣辣的麻辣烫呀,大家 去买麻辣烫的行为叫什么呢?很好,就是消费。投资、消费和出口,合在一起就是需求,它们构成了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那 到底什么是需求呢?影响需求的含义有哪些呢?需求的反面——供 给又是怎样的呢?二者是如何互动的?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 内容。 (二)核心内容讲解思路 【教师引导】刚在来上课的路上,大家看到楼下停着的保时捷没?哇,是不是超级酷炫的,咱们班上课的同学有50个,要是人手 来一辆,能不能说我们有50辆保时捷的需求呢?不能?为什么呢, 因为咱们虽然有购买的欲望,但是没有购买的能力啊——引出知识 点1: (一)需求和需求定理 1.需求的含义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的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 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单选,向学生解释清楚需求必须是 指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 补充知识点:需求的分类:投资、消费、出口。(内需+外需)1.让学生回忆之前我国经济的总基调:稳中求进,可见,需求还是 应该继续适度扩大的。2.复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3.分析消费的基 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4.让学生明白,需求旺盛,可以拉动经

济增长,但过多的需求会导致通货膨胀——为后面宏观经济的讲解 埋下伏笔。 【教师引导】那为什么对保时捷的需求那么少,对普通的大众 汽车的需求却那么多呢?还有,为什么王思聪对保时捷的需求可以 有七八辆,而咱们普通人顶多只有一辆呢?——引出知识点2 2.影响需求的因素 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是由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主要的因 素有: (1)商品的自身价格。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该商 品的需求量就会越小,如保时捷。相反,价格越低,需求量就会越大。如大众汽车。商品自身价格是影响需求的最主要因素。(单选、判断。向学生强调,凡是说影响需求最重要的因素是消费者的收入 水平、是商品本身的质量等都是错的。) (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对于多数商品来说,当消费者的收入 水平提高时,就会增加对商品的需求量。(1.向学生强调这里是只 能是多说商品,判断题不能换成说是“所有商品”,2.引入“低档品”的含义:如果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而提高,那么这种商品就被叫做普通品或高档品。然而对于某些商品来说,情形恰恰相反:它们的消费量随着收入的提高而减少;这些商 品称为低档品或吉芬品。并举地摊货、公交车等例子予以说明)(3)相关商品的价格。替正,互负。(单选,此知识点需要学 生理解,可举例说明:(1)替代品是指两种商品之间能够相互替代 以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如包子和馒头、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洗衣粉和洗衣液、牛肉和羊肉等。比如张三一开始想买的东西是羊肉,除了羊肉的价格会影响对羊肉的需求外,羊肉的替代品——牛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习题=答案

第十七章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 1. 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为什么在is—LM模型中,由P(价格)自由变动,即可得到总需求曲线? 解答:(1)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一个经济社会的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和国外需求。总需求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价格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宏观经济学中,为了说明价格水平对总需求量的影响,弓I入了总需求曲线的概念,即总需求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几何表示。在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理论中,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主要由产品市场均衡理论和货币市场均衡理论来反映。 (2)在IS—LM模型中,一般价格水平被假定为一个常数(参数)。在价格水平固定不变且货币供给为已知的情况下,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的收 入(产量)水平。现用图17—1来说明怎样根据IS—LM图形来推导总需求曲线。 图17—1分上下两个部分。上图为IS—LM图。下图表示价格水平和需求总量之间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当价格P的数值为P1时,此时的LM曲线LM(P1)与IS曲线相交于曰点,E1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1和「1。将P1和y1标在下图中便得到总需求曲线上的一点D1。 现在假设P由P1下降到P2。由于P的下降,LM曲线移动到LM (P2)的位置,它与IS曲线的交点为E2点。E2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2和「2。对应于上图中的点E2,又可在下图中找到D2点。按照同样的程序,随着P的变化,LM曲线和IS 曲线可以有许多交点,每一个交点都代表着一个特定的y和P。于是就有许多P与y的组合,从而构成了下图中一系列的点。把这些点连在一起所得到的曲线AD便是总需求曲线。 从以上关于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中可以看到,总需求曲线表示社会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反向关系。即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表示, 价格水平越高,需求总量越小;价格水平越低,需求总量越大。 图17—1 2. 为什么进行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般被称为需求管理的政策? 解答: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货币政策是指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应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无论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是通过影响利率、消费和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的。通过对总需求的调节来调控宏观经济,所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被称为需求管理政策。 3. 总供给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 解答:总供给曲线描述国民收入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依存关系。根据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可推导出总供给曲线。资本存量一定时,国民收入水平随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就业量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均衡。所以总供给曲线的理论来源于生产函数和劳动力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版习题详解 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 第2章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 课后复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假定异常炎热的天气会使冰淇淋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解释为什么冰淇淋价格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市场出清水平。 答:如图2-3所示,假设短期内供给完全无弹性,则供给曲线是垂直的。供给曲线S与初始的需求曲线 D相交,确定均衡价格为1P,均衡数量为1Q。异常炎热的天气 1 会使冰淇淋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在当前价格 P上造成短期需求过剩,消费者为获 1 得冰淇淋,愿意为每一单位冰淇淋出价更高。在需求压力下,冰淇淋价格将上升,直到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 图2-3 冰淇淋的供求分析 2.请运用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来说明以下各事件会怎样影响黄油的价格、销售量及购买量:

(1)人造黄油价格上升; (2)牛奶价格上升; (3)平均收入水平下降。 答:(1)人造黄油和黄油是一对替代品。人造黄油价格上升将导致黄油消费量的上升,因此黄油的需求曲线将从 D向右移动至2D,均衡价格将从1P上升至2P,均衡 1 数量将从 Q增加至2Q,如图2-4所示。 1 图2-4 人造黄油价格上升的影响 (2)牛奶是黄油的主要原料。牛奶价格上升将增加黄油制造成本。黄油的供给曲线将从 S向左移动至2S,在更高的价格2P实现均衡,同时供给量减少到2Q,如图 1 2-5所示。 图2-5 牛奶价格上升的影响 (3)假设黄油是正常商品。平均收入水平下降将导致需求曲线从 D向左移动至 1 D,结果价格降至2P,需求量也下降至2Q,如图2-6所示。 2 图2-6 平均收入下降的影响 3.如果玉米片价格上升3%而使其需求量下降6%,那么玉米片的需求价格弹性是多少? 解:需求价格弹性指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与价格变化的百分率之比,它用来测度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性程度。

从供给需求角度分析我国房地产政策有效性

从供给需求角度分析我国房地产政策有效性 作者金诗跃1 摘要:自1998年,房地产交易推出至今,房地产的价格经历了两次大的飞涨。每次的飞涨都会相应得出台一些控制房价的政策。文章通过分析近几年的房地产相关政策,运用马歇尔供给需求理论,分析政策的社会福利情况,推测政策将在不同时期对房产市场的影响,并结合国外的经验提出未来在房地产市场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房地产、房价、政策 The analysi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China's real estate polic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pply and demand Author Jinshiyue Abstract: Since the introduction of real estate transactions, real estate prices experienced two major soaring. Each of the soaring for prices would appropriate some control policies. By analyzing real estate-related policies in recent years, using Marshall's theory of supply and demand,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social welfare policy, suggested that the policy would be at different times of the impact of the housing market and put forward some recommendations combined with the experience of foreign real estate market in some of the future. key words: Real estate、house price、policy 1综合分析房地产政策的类型 1.1按揭政策 这种政策主要通过增加或者减少按揭利率来达到控制银行贷出,控制消费者贷入,改变融资成本,达到激励房屋交易或者抑制过度炒房的目的。 2003年之前的贷款政策都是倾向于激励房地产交易的。1998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出了《关于加大住房信贷投入支持住房建设与消费的通知》、随后颁布了《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新的办法扩大了贷款可用于购买住房的范围,扩大了贷款的实施城市范围,扩大了办理个人住房贷款的金融机构范围,而且利率更优惠。这一政策的推行直接刺激了住房贷款的增长,1998年个人住房贷款比上年增加了324亿元,1999年又增加了858亿元。 2003年之后的贷款政策逐渐收紧,2010年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款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对购买首套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之后国务院下发《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指出房价过高地区可暂停第三 1金诗跃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研究生一年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