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gbee入门的一点儿建议

zigbee入门的一点儿建议
zigbee入门的一点儿建议

本文由fanzhong22贡献

这个帖子我不知道放在原创区是不是合适。如果不合适,请版主移到别处去。

(本帖子针对TI完整协议栈)

最近群内总是有新手不停地问如何入门的方法。今晚有点儿闲暇,就写一点儿自己的想法,希望能有点儿借鉴。

假设要学这个的同学们具备了基本的硬件基础和C语言基础,如果这两点不具备,我个人认为还是先找普通的51啊,Atmega啊,MSP430这样的单片机先玩玩,起码要对寄存器啊,指令啊这些有认识,还要对定时器啊,串口啊,GPIO啊,中断啊,flash啊,RAM啊这些有清晰的认识才行,否则很难和大家沟通了。在C语言方面,起码要具备能为51这些处理器写应用程序,知道如何初始化硬件,如果写中断ISR,如何去弄GPIO这些,最好还要写过起码千行左右的单片机应用程序吧,要不然想弄明白协议栈中几百个文件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按照需要改动相关定义和函数是有困难的。

好的,假设大家有了我上面的基础,并且自我感觉还比较良好的话,那么入门zigbee应该按照下面步骤进行:

先科普一下zigbee,先搞清楚zigbee网络中的一些名词

zigbee都有哪些网络拓扑结构?星形网、网状网、树形网。

什么是协调器coordinator? 什么是路由器router? 什么是终端设备end device?

什么是绑定?什么是设备发现?什么是……

关于这个入门的文档呢,我个人认为还是看论坛学习资料共享区的

葵花宝典--Newnes.ZigBee.Wireless.Networks.and.Transceivers.Sep.2008.eBook-DDU 

http://www.feibit.com/bbs/viewth …… &extra=page%3D1

不过新手同志们要注意的是,这本书前面几章主要是在讲zigbee入门的事情,后面就开始讲Transceivers,也就是无线收发器和天线哪些东西,新手目前可以无视之,不看就行了,看完了如果你基础不好,只能让你更迷茫,这就跟练习乾坤大挪移心法一样,没有九阳神功,就别修炼第四层以后的,否者就要像阳顶天那样走火入魔了。哈哈。

相信耐着性子看完几章之后,同学们对zigbee的大致情况有了初步认识,可能想要摩拳擦掌搞代码了。这个时候,是你应该下手买一套开发板的时候了,当然了,如果你功底可以,也可以自己做,不过我相信能自己做的同学也不需要看我这个文档了。所以呢,还是买一套吧,买什么样的?我的建议是:

一定要有一个仿真器,最好3以上个带射频模块的开发板(有的开发板是射频模块和外扩电路在一起,有的是底板和RF板分离的,具体那种无所谓)。但是要注意,最好还是买有几个按钮和LED以及一个串口接口的板子,否则会让你进一步的试验程序带来问题。为什么要3个呢?因为有3个,你将来才有机会做路由器的实验,呵呵。

好了,开发板有了,还需要什么?你需要开发环境,2430处理器用iar 7.30B,2530的2.3.1-1.4.0版本协议栈用iar7.51,最新的TI协议栈2.4.0-1.4.0貌似需要用7.60版本了。新手同学们一定切记,TI的zstack协议栈是比较紧密地捆绑iar的,用低版本编译高版本协议栈肯定不行,反之也不一定行,所以一定要按照推荐的编译器来进行。还有的同学习惯了keil之类软件,妄图不用iar,把zstack弄到非iar编译器下进行。如果有这个想法,我劝你尽早打消念头,否则会死的很惨。

安装了编译器之后,你还需要协议栈啊,协议栈哪里有?TI网站有,不过TI这个公司吧,新版本出来老版本就不能下载了,相信大家都会上网,自己想办法搞吧,还是很容易的。并且如果你买了开发板,对应版本的iar和协议栈都应该有了。安装协议栈,默认路径就OK。

准备工作都OK以后,按照你板子光盘例子打开来一个看看吧。嘿嘿,到这里,有的同学买的板子,尤其是那种很小的,根本带的就不是完整协议栈(我第一个板子就是这样,我估计卖板子的当时也没整明白,可是我当时更不明白),那你就打开安装的完整协议栈的一个例子吧……

我相信打开之后新手同学们立马儿会晕掉……,这么多文件夹,这么多文件,main在哪里?相互之间什么关系?

行了,打开就打开了,别想着现在就去改程序或者做实验(做实验的话,有的开发板带的例子比较好,按照说明一步一步操作down到板子上就能有效果,不过你也只能是照葫芦画葫芦,根本就啥也不知道呢)。这个时候,你需要到论坛原创区或网上找找关于协议栈结构的文章和帖子,先大体了解每一个文件夹是做什么的,你也可以试着在iar中打开文件夹里面的文件先过过眼瘾。这段时间,你可能要花十天半月地去读论坛原创区帖子,一边读一边照着帖子,打开iar,去看看帖子写的那些东西的程序代码,先混一个脸熟。看完那么多帖子了,我想你对协议栈那些个文件大体上知道个皮毛了,可以找找基本实验的帖子做实验了,试着改动一下试验发送的数据内容,试着让你的几个节点都能和协调器通信……

如果上面这件事儿你做的挺好,会信心大增的,不过别高兴太早了,这个时候其实连入门都算不上。我没有打击你,真的不能算入门(我现在都怀疑我还没入门,因为一直只是再看资料,很少动手做)。

在这个阶段,会有的同学试图去演示一下TI的协议栈例子,结果发现TI的板子和你的板子根本就不一样(outman的板子尽量靠近TI,除了液晶不太一样,其余的基本一致,至于别家的板子,可能就差别大了,不过也可能和TI完全一样,那么恭喜你,买到TI正版了,呵呵),down例子程序到板子上,连一个灯都不亮,呵呵,改改程序吧?咋改?这是一个问题。到这里,你还是要看论坛帖子!等你能改LED了,又是一个进步。但是想用协议栈,还是有很长的路。这时候,碰到问题要多看帖子,尤其是ti协议栈安装后的documents文件夹里面的pdf文档,会帮你解决很多问题,有时间多看看那些文档,同时比对程序代码,加深认识。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想你可以改LED了,改KEY了,改UART了,也可以改配置了,改编译选项了。甚至于可以改协议栈app层代码实现自己的一点儿小功能了。到这个时候,我认为可以基本算是入门了吧。

之后可能你还有自己做板子的冲动,毕竟买的开发板是无法满足实际要求的。那么这个时候,你就要找些原理图看看(板图很难找,呵呵。尤其是天线部分,你可以去TI网站下载一些关于天线的资料来看。如果硬件基础好,这个基本技能是应该有的。 在之后,做了自己的板子,能自己修改协议栈相关代码,能实现自己的难度不大的网络,实现数据交换,入门啦。以后的事情,不用我说了,你比我明白了。

另外,在理解协议栈工作机制的过程中,另外一本书:

Zigbee wirless networking(Drew Gislason)

http://www.feibit.com/bbs/viewth …… &extra=page%3D1

这本书是写的freescale处理器的,但是zigbee是相通的,很值得一看,作者写的很好,很清楚。

好了,这些都干完了,你也该入门了吧?如果你还想提高,这个时候就要去研读协议栈规范了,数百页吧。新同学千万别上来就看协议栈规范,我保证你看不懂,并且能看吐了。

行了,写这么多吧,收工了。

补充一下:如果你C基础不好(如果你说你考过了大学计算机二级C,但是没具体编过硬件程序,我认为你C基础几乎是0),硬件基础也不好(如果你说你学过MCS51单片机那门课,但是没有实际做过应用,开发过软硬件,我认为你单片机基础也是0),那么最好先别弄协议栈,先把单片机玩熟悉一种再来吧。

再有就是总有人在群里要中文资料,毫不客气的说,如果你不能看英文资料,你不适合学习zigbee。

在这里鄙视一下国内大多数翻译TI文档就出书的写手们,对zigbee毫无认识,就敢出来写zigbee的书,写出来的东西狗屁不通,完全就是害人的。所以,还是老老实实看英文文档,那才是一个硬件工程师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什么都想找中文的,等神马都是中文的了,你学这个就是浮云了。

物联网专业需要看的书籍

物联网专业需要看的书籍

课程1、物联网产业与技术导 论使用电子工业出版社《物联网:技术、应用、标准、安全与商业模式》等等教材。在学完高等数学,物理,化学,通信原理,数字电路,计算机原理,程序设计原理等课程后开设本课程,全面了解物联网之RFID、M2M、传感网、两化融合等技术与应用。 课程2、C语言程序设计使用清华大学出版社《C语言程序设计》等教材。物联网涉及底层编程,C语言为必修课,同时需要了解OSGi,OPC,Silverlight等技术标准 课程3、Java程序设计,使用机械工业出版社《Java语言程序设计教程》等教材。物联网应用层,服务器端集成技术,开放Java技术也是必修课,同时需要了解Eclips e,SWT, Flash, HTML5,SaaS等技术 课程4、无线传感网络概论,使 用无线龙通讯科技出版社《现代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短距离无线通讯入门与实战》等教材。学习各种无线

RF通讯技术与标准,Zigbee, 蓝牙,WiFi,GPR S,CDMA,3G, 4G, 5G等等 课程5、TCP/IP网络与协议,《TCP/IP网络与协议》,清华大学出版社,等教材。TCP/IP以及OSI网络分层协议标准是所有有线和无线网络协议的基础,Socket 编程技术也是基础技能,为必修课 课程6、嵌入式系统技,《嵌入式系统技术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等教材。嵌入式系统是物联网感知层和通讯层重要技术,为必修课 课程7、传感器技术概论,《传感器技术》,中国计量出版社,等教材。物联网专业学生需要对传感器技术与发展,尤其是在应用中如何选用有所了解,但不一定需要了解传感器的设计与生产,对相关的材料科学,生物技术等有深入了解 课程8、RFID技术概论,《射频识别(RFID)技术原理与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6年度秋物联网技术基础学习知识本科试卷

2016年秋|物联网技术基础|本科(试卷) 1. 以下关于EPC-96I型编码标准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用来标识是哪一类产品的对象分类字段长度为24位 (B) 用来标识产品是由哪个厂家生产的域名管理字段长度为28位 (C) 用来标识每一件产品的序列号字段长度为36位 (D) 用来标识编码标准版本的版本号字段长度为6位 分值:2 2. 以下关于入侵检测系统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监测和发现可能存在的攻击行为,采取相应的防护手段 (B) 重点评估DBMS系统和数据的完整性 (C) 检查系统的配置和漏洞 (D) 对异常行为的统计分析,识别攻击类型,并向网络管理人员报警 分值:2 3.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安防系统不具有的特点是( )。 (A) 覆盖范围更

小 (B) 更实时 (C) 更全面 (D) 更智慧 分值:2 4. 以下关于ADSL接入技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从互联网下载文档的信道称为上行信道 (B) 数字用户线是指从用户家庭、办公室到本地电话交换中心的一对电话线 (C) 家庭用户需要的下行信道与上行信道的带宽是不对称的 ADSL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电信运营商在组建电话交换网方面的投 (D) 资 分值:2 5. 以下关于数据增长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新的数据种类与新的数据来源在不断增 (A) 长

(B) 同一类数据的数据量在快速增长 (C) 数据量单位的增长在加快 (D) 数据增长的速度在加快 分值:2 6.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环境监测网络不具有的特点是( )。 监测更加精 (A) 细 监测更加全 (B) 面 监测数据更 (C) 少 监测更加实 (D) 时 分值:2 7. 下面关于智能医疗环境中的医院信息系统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CC2530开发环境搭建与快速入门攻略

OHY研修笔记之“物联网应用技术”01 CC2530单片机开发技术开发环境搭建与快速入门攻略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2017年4月15日

【引言】 在本次笔记中讲述2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CC2530的开发环境搭建。 第二部分:建立第一个工程-LED跑马灯程序。 通过这两部分的学习,完成掌握了CC2530单片机的开发流程,通过一个LED 跑马灯程序,快速掌握IAR开发环境下CC2530单片机的工程创建、代码编写、程序编译、仿真调试和代码烧写,达到快速入门的目的。 第一部分:CC2530的开发环境搭建 由于CC2530使用的是8051内核,需要选用IAR的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8051版本,作为开发环境。这里需要安装四个内容:IAR软件、CC Debugger 仿真器驱动、烧写软件SmartRF Flash Programmer和Z-Stack协议栈。 一、IAR开发环境的安装 1、打开“IAR-EW8051-8101”文件中的“ew8051”文件夹,运行setup.exe程序,安装8.10.1版本的IAR软件,点击下一步即可License输入界面。 2、因为在要输入License的对话框中要输入序列号,先运行“IAR-EW8051-8101”文件中keygen.exe软件,生成相关的信息。

3、先输入License number,然后下一步。 4、再输入对应的License Key,点击下一步。 5、选择Custom安装。

6、选择所需要安装的组件。 7、如有需要可以更改安装的路径。 8、然后一直下一步到Install,开始安装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专业方向介绍 什么是物联网工程师?当然就是从事物联网技术的人员。“物联网技术”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技术”,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技术;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因此,物联网技术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叫做物联网技术。 一、专业简介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即通过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多种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它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物联网被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已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写入十二五规划纲要。政府将采取多项措施支持企业开展物联网技术创新与应用,物联网产业及其相关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专业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地掌握计算机软件相关技术和物联网工程领域的专门知识与关键技术,具备综合运用软件技术、信息技术、现代传感器、信息处理和嵌入式等技术进行信息标识、获取、处理、传输和控制等物联网工程的实践能力,能够在软件行业和物联网应用相关的各行业中从事科学研究、系统集成、设备制造、关键技术研发和推广、网络运营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人才。 二、物联网核心技术该如何学习?需要什么样的基础 物联网和其他专业来比,学习门槛基本是一样的,没有什么特殊要求。物联网是偏重于硬件设计,所以学员大学所学专业最好是硬件相关的专业,例如电子、自动化控制、通信、精仪等专业,学习物联网非常适合,对于纯软件开发专业的学员,没有基本的硬件技术基础,学习物联网刚开始会有一些困难。以物联网培训机构华清远见的专业培训课程大纲为例,可以更直观更系统的了解物联网工程师所需掌握的一些基本技能:* 数字电路基础 * 模拟电路基础 * 计算机组成原理 * C 语言基础 * 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 * 低功耗 ARM 处理器与接口技术 ARM Cortex-M0 开发、ARM Cortex-M3 开发、ARM Cortex-M4 开发、接口开发; * Cadence 原理图及 PCB 电路设计 Capture 原理图设计规范、原理图原件库建立方法、层次图的设计方法、Allegro PCB 设计规范、PCB 原件库的建立、设计规则添加、多层电路板的设计方法、高速 PCB 设计理论、制作 PCB 电路板流程; * 实时操作系统 * 传感器与无线传感网络

(完整版)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功能与系统特点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功能与系统特点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是以智能家居系统为平台,家居电器及家电设备为主要控制对象,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进行高效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控制管理系统,提升家居智能、安全、便利、舒适,并实现环保控制系统平台。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是智能家居核心,是智能家居控制功能实现的基础。 系统特点 1、系统构成灵活。从总体上看,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是由各个子系统通过网络通信系统组合而成的。你可以根据需要,减少或者增加子系统,以满足需求。 2、操作管理便捷。智能家居控制的所有设备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触摸屏等人机接口进行操作,非常方便。 3、场景控制功能丰富。可以设置各种控制模式,如离家模式,回家模式,下雨模式,生日模式,宴会模式,节能模式等,极大满足生活品质需求。 4、信息资源共享。可以将家里的温度,湿度,干燥度发布到网上,形成整个区域性的环境监测点,为环境的监测提供有效有价值的信息。 5、安装、调试方便。即插即用,特别用无线的方式,可以快速部署系统。 智能家居各个控制系统

1、家庭网络系统 在办公室,在出差的外地,只要是有网络的地方,您都可以通过Internet 来登陆到您的家中,在网络世界中通过一个固定的智能家居控制界面来控制您家中的电器,提供一个免费动态域名。主要用于远程网络控制和电器工作状态信息查询,例如您出差在外地,利用外地网络计算机,登陆相关的IP地址,您就可以控制远在千里之外您自家的灯光,电器,在返回住宅上飞机之前,将您家中的空调或是热水器打开。 2、家居布线系统 通过一个总管理箱将电话线、有线电视线、宽带网络线、音响线等被称为弱电的各种线统一规划在一个有序的状态下,以统一管理居室内的电话、传真、电脑、电视、影碟机、安防监控设备和其他的网络信息家电,使之功能更强大、使用更方便、维护更容易、更易扩展新用途。实现电话分机,局域网组建,有线电视共享等。 3、家居照明控制系统 实现对全宅灯光的智能管理,可以用遥控等多种智能控制方式实现对全宅灯光的遥控开关,调光,全开全关及“会客、影院”等多种一键式灯光场景效果的实现;并可用定时控制、电话远程控制、电脑本地及互联网远程控制等多种控制方式实现功能,从而达到智能照明的节能、环保、舒适、方便的功能。 4、智能家居中央控制管理系统 即能够控制所有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减少成本让功能最大化,从实用的角度让很多功能实现尽量简洁有效的控制,实现让用户仅需要在系统整合智能家居产品里面就可以做到灯光控制、电器控制、安防报警、背景音乐、视频共享以及弱电信息六大功能。 5、家庭环境控制系统 最新的家庭环境监测设备,可以检测包括甲醛、PM2.5、湿度、温度等在内的环境数据,能够与场景组合联动。可以通过定时,与多功能二氧化碳探测器联动,自动调节室内空气质量为您解决普通住宅制冷加热空气内循环带来的空气质量低的问题,二十四小时置换全新系统,将室内空气完全置换到室外,大幅提高空气质量。

项目一 物联网智能物流基础实践环境搭建

项目一物联网智能物流基础实践环境搭建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物联网实训平台软、硬环境。 2、掌握物联网实验环境快速搭建。 3、掌握物联网实训平台的基础实训(ARM网关配置、物理地址烧写、平台用户接口二次开发)。 二、教学内容 1.1 物联网实验平台 1、平台基础配置 本次物联网师资培训主要以物联网实验平台(EBox300)为基础,他整合近年来物联网技术方向总体软硬件的资源,面向高校物联网专业应用和物联网相关实验室建设的综合实验平台。该系统以强大的ARM11网关为核心,板载丰富的主流物联网技术通讯模块资源,包括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模块、RFID射频读卡模块、GSM/GPRS通讯模块、wifi等,另可直接外扩CMOS摄像头等设备。实验平台软件配套丰富的网关和模块基础实验以及生动的功能演示应用案例。 图1-1 物联网实验平台EBox300 EBox300物联网教学实验套件包括硬件设备、软件资源、实验资源三大部分。硬件设备包括7个无线节点模块、7个传感器模块、RFID模块、嵌入式网关和其他配套设备。无线节点模块使用的是目前市场上主流使用CC2531模块。软件资源包括无线传感器网络软件、嵌入式网关软件和PC Server端管理软件,实验资源采用由简单到复杂的设计模式,引导学员很好的掌握物联网开发要领,为物联网工程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并能通过不同传感器的特性、不同网络的组成形式以及RFID技术,开发出更多实用性强的物联网应用模式。 2、平台特性 强大的智能网关,支持ARM11、CortexA8两系列核心板,中、高端处理器任意选择,支

持Linux、Wince、Android多操作系统; 标配7个Zigbee无线传感器模块,并支持硬件传感器扩展接口,方便扩展其他类型传感器; 标配wifi、无线RFID读写器、2/3G模块、摄像头模块,涵盖目前主流物联网应用技术; 强大的平台网络监控软件,实验平台数据采集和控制协议公开,支持二次开发,方便新增设备接入; 实验平台软件支持脚本二次开发,支持图形化开发,轻松实现对所有设备的控制; 多种应用: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智能家居等; 提供完善的配套实验教程。 (1)硬件平台参数 EBox300系统参数 操作系统WindowsCE/Linux/Android 传感网协议Z-Stack(ZigBee2007/PRO) 无线标准(Wi-Fi)IEEE 802.11a/b/g、ZigBee2007/PRO 远程网络标准TD-SCDMA、GPRS、GSM 传感数据采集高精度温湿度、光感传感器、压力传感器、3轴加速度传感器、220V 继电器、红外感应传感器、烟雾传感器、酒精传感器、红外对管、霍尔传感器 视频采集标配30万像素CMOS摄像头 传感节点标配7个低功耗CC2531无线模块 RFID标准符合ISO/IEC 14443 TYPE A/Mifare标准 显示7寸800*480真彩色触摸液晶 接口以太网,USB,串口,语音,JATG,SD卡,VGA 接口以太网,USB,串口,语音,JATG,SD卡,VGA 物联网服务器及应用软件1、Zigbee网络节点拓扑图及节点管理; 2、传感网络数据实时采集、图形化显示; 3、RFID基础实验及演示程序; 4、智能家居演示及实践系统; 5、物联网应用图形化开发平台; 6、完成整个实验平台消息、流程的解析。 ARM网关管理软件1、完成设备接入类型自动识别; 2、提供远端通信方式选择、设置; 3、完成传感网络的数据收集、处理; 4、完成与PC服务器软件的数据上报。 应用演示1、环境监测系统演示实验; 2、校园一卡通系统演示实验; 3、智能家居演示实验; 4、基于ZIGBEE的RFID读写器演示实验; 5、低功耗的无线传感网络设计与实践实验; 6、物联网综合数据处理平台实验; 7、移动支付实验。

IT十大热门技术

IT十大热门技术 二十一世纪进入信息时代,席卷全球的信息科技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信息产业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 IT 技术代表着这个世界的高科技,它促使世界联系得更紧密,加快人们获取信息和分享信息的节奏。 关键词:IT 十大热门技术信息 1、大数据 大数据是指在无法在一定范围时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大数据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具有海量的数据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 大数据必然无法用单台的计算机进行处理,必须采用分布式架构,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和云存储、虚拟化技术。 2、物联网 物联网是通过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通过物联网与域名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 在国家大力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的大背景下,物联网会是工业乃至更多行业的信息化过程中,一个比较现实的突破口。

物联网传感器已在上海得到应用;ZigBee无线路灯照明节能环保技术已应用;智能交通系统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利用先进的通讯、计算机、自动控制、传感器技术,实现对交通的实时控制与指挥管理。 3、3D打印 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 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该技术在珠宝、鞋类、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车,航空航天、牙科和医疗产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枪支以及其他领域都有所应用。 4、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是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正和政府运作模式,以便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 电子政务是必须借助于电子信息化硬件系统、数字网络技术和相关软件技术的综合服务系统,是处理与政府有关的公开事务,内部事务的综合系统,是新型的、先进的、革命性的政务管理系统。 5、云计算

物联网智能枪支管理系统

物联网智能枪支管理 系统 2016年4月 目录

第一章系统概论 背景 随着中国国防科技现代化的建设,中国的军队武器装备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运用现行RFID无线射频技术,可以有效管理军队武器装备携出、归还、保养修护、物流管理、帐籍清点……等作为,通过先进的信息设备逐项纪录,减少纸本纪录誊写、大幅降低人力工时。我们就RFID技术运用于军队军械柜枪支出入管理提出解决方案。 有效的利用无线射频技术和网络技术,为现代化的军队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平台。我们知道大部分军事单位的网络与外界是隔离的。因此信息管理的方式需要有效辅助管理手段。出现问题后,可以追查泄密的渠道,确定责任人,为枪支出入枪柜及军械库提供智能化安全管理。 解决方案 远距离射频射频(RFID)系统是由我公司研发的高科技产品,填补了国内自动射频技术领域的一项空白,产品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该系统产品可专门用于军械柜枪支出入的自动抄号识别,是一种高性能的编组调度和防作弊的自动识别技

术;是一种能有效对枪支出入进行联网监管的重要科技手段,是进行跟踪管理统计管理的有效工具。 武器装备自动化管理系统,是在进出的监管区实时采集枪支所携带的射频卡信息,并可与捆绑在一起的计算机网络,实现枪支管理信息与管理部门之间的电子数据实时传递,使枪支出入实现自动化和信息化。该技术成果的实现至少解决了如下几方面问题。 1、管理人员实时掌握枪支的状况,实现信息透通的管理方式; 2、解决了人工统计易出现人为差错,和信息交流不及时的传统管理模式; 3、减少了人工统计的工作量,提高作业效率; 4、从技术手段上遏制不轨行为的发生。 根据党和国家对军事枪支的管理需求和实际环境情况,我们研制出以先进的无线射频(RFID)技术为核心的“军械柜枪支出入管理系统”,此系统是在枪支实物中植入一种新型电子标签,当此枪支经过出入口的时候,会被出入口的天线发现,天线将信息传回读写器进行处理,系统可进行报警或自动记录,为各军事单位的军事枪支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有效的辅助管理技术手段。 军械柜枪支出入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是:贴有射频标签卡的枪支实时处于读写器天线的控制之中,正常出入库时(正常值勤、擦枪等)通过软件操作可以实现正常管理,出现意外,没有通过软件操作,系统会报警,并及时将相关的信息通知到管理终端,枪械管理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通过管理软件运用系统对枪械进行管理。 第二章需求分析 根据贵方对物联网仓储建设的指导思想,结合创羿多年对于军队物联网信息化建设经验,目前军队还需完善智能枪支弹药库管理系统、岗哨管理管理系统、车辆出入管理系统、新增应急报警联动系统。 智能枪支管理系统 枪支管理系统主要用于枪支仓储进出自动化管理,由安装在枪支上的ZIGBEE电子标签、定向读卡器、手持读写器、管理中心网络管理设备及其管理软件组成。当携带ZIGBEE电子标签的枪支通过仓库设定的射频感应区域时,系统通过枪支标签实现自动化的存货、取货及仓库中的快速盘点、物资监控等操作。通过科学的编码,还可方便地对枪支的信息等进行动态的管理。如下:

ZigBee快速入门

2. ZigBee 2.1 设备类型(Device Types) 在ZigBee网络中存在三种逻辑设备类型:Coordinator(协调器),Router(路由器)和End-Device(终端设备)。ZigBee网络由一个Coordinator以及多个Router和多个End_Device组成。 上图是一个简单的ZigBee网络示意图。其中黑色节点为Coordinator,红色节点为Router,白色节点为End-Device。 2.1.1 Coordinator(协调器) 协调器负责启动整个网络。它也是网络的第一个设备。协调器选择一个信道和一个网络ID(也称之为PAN ID,即Personal Area Network ID),随后启动整个网络。 协调器也可以用来协助建立网络中安全层和应用层的绑定(bindings)。 注意,协调器的角色主要涉及网络的启动和配置。一旦这些都完成后,协调器的工作就像一个路由器(或者消失go away)。由于ZigBee网络本身的分布特性,因此接下来整个网络的操作就不在依赖协调器是否存在。 2.1.2 Router(路由器) 路由器的功能主要是:允许其他设备加入网络,多跳路由和协助它自己的由电池供电的儿子终端设备的通讯。 通常,路由器希望是一直处于活动状态,因此它必须使用主电源供电。但是当使用树群这种网络模式时,允许路由间隔一定的周期操作一次,这样就可以使用电池给其供电。 2.1.3 End-Device(终端设备) 终端设备没有特定的维持网络结构的责任,它可以睡眠或者唤醒,因此它可以可以是一个电池供电设备。 通常,终端设备对存储空间(特别是RAM的需要)比较小。 注意:在Z-Stack 1.4.1中一个设备的类型通常在编译的时候通过编译选项(ZDO_COORDINATOR 和RTR_NWK)确定。所有的应用例子都提供独立的项目文件来编译每一种设备类型。 2.2 栈配置(Stack Profile) 栈参数的集合需要被配置为一定的值,连同这些值在一起被称之为栈配置。ZigBee联盟定义了这些由栈配置组成的栈参数。 网络中的所有设备必须遵循同样的栈配置。

RFID基础知识与典型实际应用方案

RFID基础知识与典型应用 一、何为RFID? 在20世纪中,无线电技术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是科学技术发展最重要的成就之一。1948年哈里.斯托克曼发表的“利用反射功率的通讯”奠定了射频识别RFID的理论基础。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如今,RFID 技术理论日趋成熟,产品种类也越来越丰富。 从概念上来说,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的数据信息。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达到识别目的并交换数据。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1、RFID组成 RFID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个标准是EPC标准,它将RFID系统分成了四个层次,包括物理层、中间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物理层是整个系统的物理环境构造,包括标签、天线、读写器、传感器、仪器仪表等硬件设备。 中间层是信息采集的中间件和应用程序接口,负责对读卡器所采集到的标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预处理,然后将信息传送到网络层或应用层的数据接口。 网络层是系统内部以及系统间的数据联系纽带,各种信息在其上交互传递。 应用层则是EPC后端软件及企业应用系统。在明晰的系统层次上,EPC标准还统一了数据的报文格式,并规范了输出传输流程。这样,RFID系统的部署就会变的严谨有序。 通常我们所说的RFID产品处于物理层,其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包括: ◆射频标签(或称射频卡、应答器等) 射频标签也可称作射频卡,它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含有物品唯一的标识体系,包含著一系列的数据和信息,比如产地,日期代码和其他关键的信息等,这些信息储存在一个小的硅片中,利用阅读器,可以及时方便的了解精确的信息。射频标签能储存从512字节到4兆不等的数据,由系统的应用和相应的标准决定,射频标签具有体积小、容量大、寿命长、可重复使用等特点,支持快速读写、非可视识别、移动识别、多目标识别、定位及长期跟踪管理等。 按照不同的方式,射频卡有以下几种分类: 表1. 射频标签的分类

隧道精确定位系统项目解决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章引言 自十一五以来,我国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中国交通建设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尤其在高速公路、铁路、城市轨道方面的建设突飞猛进。在公路、铁路建设方面,道路建设路线逐渐由平原、微丘向山区高原挺进,隧道、桥梁等结构物占线路的比重越来越大,隧道建设工程数量持续增长;在城市轨道建设方面,地铁具有节省土地、减少噪音、减少污染、节省资源等优点,成为各城市解决拥堵、提升城市交通运输能力的重要手段。由于隧道及城市地铁建设的造价高、运营管理相对复杂、施工环境恶劣、事故发生频率较高,常要求对隧道中人员数量进行统计、对施工现场环境进行监控。 目前市场上隧道安全监控系统中都没有与外界直接通话的无线通信系统,在遇到突发事故,如崩塌、涌水涌泥等事故,不能及时向隧道监控室汇报,很容易贻误抢险时机。如果有无线通信系统,施工人员在隧道中工作,可随时将隧道的掘进和安全情况汇报到隧道监控室,便于调度和及时处理突发事故。 当遇到隧道突发事故,对隧道施工人员的抢救缺乏可靠的位置信息,也缺乏语音通信手段,抢险救灾、安全救护的效率仍然不高,效果不理想。由于通信网络不畅,通信手段单一,网络承受能力差,往往造成领导层信息不畅通,指挥不足,数字不准,不利于事故的抢险,极易造成事故损失的扩大。隧道对利用相应的人员跟踪定位设备,全天候对施工人员进行实时自动跟踪和考勤,随时掌握每个员工在隧道的位置及活动轨迹、全隧道人员的位置分布情况等需求迫切。 深圳科技致力于隧道安全建设,通过深入研究我国隧道现状,推出了“隧道安全综合监测系统”。

1.1 系统简介 本系统着重在综合隧道管理各项资源,在保证既定的系统功能正常应用的前提下,利用先进zigbee技术对系统进行整合利用。包含视频监控、人员考勤和实时精确定位管理、人员/车辆门禁系统、LED大屏同步系统等。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将隧道工作、管理提升到更搞水平的管理平台上。 1.2 设计原则与依据 总体设计原则 总体以客户的需求为基本原则,并充分结合现有成熟完善的技术进行设计。 隧道综合应用系统是一个涉及视频监控技术、传感技术、LED显示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等多方面领域的先进技术,因此总体方案设计必须具有可靠性、安全性、先进性、灵活扩充性、经济实用性、操作和维护的方便性,更要具有前瞻性的建设全局统一管理的平台。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系统设计以保障安全生产、提高企业效率,提升企业管理品质为目标,以高质量服务管理者和使用者为基本原则和设计思路。 系统设计原则 首先根据企业实际需要结合隧道区域现场具体情况,放置一定数量的信息传输分站,形成系统的传输主干网络。然后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布置读卡主站(用于人员定位),典型情况下每隔800米布置一台读卡主站,可保证网络覆盖范围内无线手机及人员定位卡。典型情况下在隧道入口及锚喷面附近各放一台通信基站,可保证网络覆盖范围内无线通信;在隧道口附近放置一个读卡主站,可实现精确考勤管理,在隧道内放置读卡主站,可实现精确定位。 为需要定位的人员佩带一个定位卡,当人员进入隧道以后,只要在隧道网络覆盖范围内,在任何时刻任意一点,基站都可以感应到信号,并上传到信息工作站,经过软件处理,得出各具体信息(如:是谁,在哪个位置,具体时间),同时可把它动态显示(实时)在监控中心的电脑上或隧道外的LED大屏幕上,并作好备份。监管人员可随时了解隧道中人员的状态。

物联网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国物联网现状和发 展趋势 物联网S2015-1 潘涛19号

物联网现状以及解决方案 物联网概念: 物联网: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电子标签)、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 of Things”。在这个网络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物联网概念是05年正式提出来,是互联网的一个延伸,物联网和互联网的关系,就相当于高速公路和市内路的相比。物联网利用互联网通讯的手段,实现物物交流,有效提高我们的管理效率,降低生产的消耗。 上面提及到的RFID技术,这是一种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是目前比较先进的一种非接触识别技术。以简单RFID系统为基础,结合已有的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中间件技术等,构筑一个由大量联网的阅读器和无数移动的标签组成的,比Internet更为庞大的物联网成为RFID技术发展的趋势。 物联网算术: 物联网= 感知设备+ 互联网 感知设备= 各种传感器(RFID = 被动传感器) 互联网= 通信网、互联网、广电网= 三网融合 物联网= 各种传感器+ 三网融合 国内物联网大事件: 2009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无锡点“物联网”之火。 2009年8月24日:全球最大电信服务商——中国移动总裁在台湾高调宣布“物 联网”将成为未来发展重点。 2009年9月: 2009年9月11日:中国正式组建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 2009年10月: 2009年10月27日:工信部长李毅中撰文“物联网提高到战略性新型产业。”

nRF52810使用官网SDK开发入门教程_202001081637373

一、概述 近来,物联网已成为大势所趋,VR 与AR 正方兴未艾,各种手环、遥控、智能家居也在粉墨登场。技术前沿的领航者们已经快马加鞭,各种意志与暗示也在上传下达。物联网,无线通讯,移动互联,将成为新的目标与宠儿。最近开的电赛动员会上已经明确而彻底的传达了“互联网+”的精神,甚至要用手机做 APP 来操控云云,总之是无线通信已经被摆在了前所未有的位置上。 现在常用的有规范标准的无限通信协议主要有 WiFi(802.11a/b/g/n),蓝牙(Bluetooth),ZigBee(802.15.4)等等,他们各有各的优点与不足。 WiFi 的功耗太大,速率高,适合来传输数据流(文件),而不是做控制,距离较短。蓝牙功耗很低(BLE),而且历史悠久,技术成熟,是手机的标配,距离适中,适合做控制以及小规模的数据传输。(BLE 是低功耗蓝牙的意思,也就是指蓝牙 4.2)ZigBee 功耗也很低,且通信距离较远,传输速率很低,是专为自动控制设计的通信协议,但目前技术仍不够成熟,且组网较为复杂。 此外还有Z-wave,Threa;6LoWPAN 似乎也很有潜力,但是目前才刚刚开始。d,ANT 等各种无线通信协议,但是不如以上几种通用程度高作为无线通信入门,我选择了从蓝牙开始。市面上常见的蓝牙模块有很多,TI 的CC 系列,Dialog 的DA 系列,以及Nordic 的nRF 系列都是很优秀的产品。 Dialog 的产品硬件结构较特殊,整体成本低但是开发复杂,CC 系列和nRF 系列都是资料资源丰富且广泛使用的产品,我所选择的产品就是Nordic 的nRF52810,支持蓝牙 4.2(BLE),甚至可以支持 5.0。这些蓝牙模块多半都是带有 MCU 核的,或者说根本就是一个 MCU 带有蓝牙功能。相对于TI 产品,nRF52810 的硬件资源要丰厚许多(Cortex-M4F,512K Flash,64K RAM, xxAA 版),这也就意味着更大规模的工程成为可能。 开发板不想买了,因为已经习惯了用TI 的TM4C1294 进行开发,所以一般主体工程都是靠1294 完成,学习 52832 主要是想熟练蓝牙的配置与使用。于是买了个最小系统板(严格来说都不算,只是把所有引脚引出来而已,然后加一段镀铜天线),然后就遇到了许多问题。

物联网笔记

《基于ZigBee技术的生产线监管系统设计与实现》 所谓物联网是指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ZigBee、RFID 和其它无线数据通信技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巨大网络。物联网的目的是让所有的物品都与网络连接,方便识别和管理,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例子:西安的一些小学为每个学生配备了一个识别身份的射频标签,学校大门上安装两个阅读器。每当孩子进入校门,阅读器会识别学生身份,并通过网络给父母的手机发送短信息,告知他们孩子已经平安到达学校,请父母放心。 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构建现代化的缝制工业网络控制系统,利用丰富的信息作为支撑,形成有效的生产组织和调度,提高设备利用率、生产效率[1][2][3]。提高生产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构建高平衡率的生产线。高平衡率的生产线可以减少操作工的空闲时间,充分释放操作工的工作效率。同时,通过对生产线上缝制设备及操作工的监控,可以动态地发现瓶颈内容,及时调整生产线的组织和人员分配,改善平衡率,提高生产率。 ZigBee 技术是一种应用于短距离范围内,低传输数据速率下的各种电子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技术[4]。 目前,冶金工业、石化工业、汽车工业、供应链管理和智能信息处理等是国内外物联网技术应用的热点领域[7][8]。 每台缝制设备配备一个电控控制箱,通过该控制箱,可以控制缝制设备的开关状态和配置缝制设备的各种工作参数(如缝制设备的最高转速、最大针数等),控制箱内有多个缓存,记录缝制设备的当前状态信息和工作信息。当前状态信息包括机器类型、机器状态、开机总时间、忙碌总时间、空闲总时间、当次忙碌总时间、当次空闲总时间、机器运行总针数等。这些信息是系统需要监控的信息,如监控到机器状态为故障,就需要发出报警,通知维护人员去修理。 控制箱向外提供一个串口,唯一只能通过该串口配置缝制设备的工作参数和读取缝制设备的状态信息和工作信息。为每台缝制设备配置一个ZigBee 终端节点,它们通过串口相连并通信。这样,缝制设备就接入网络。 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1.功能性需求分析 1.1生产线设计建议功能

E18系列ZigBee模块快速操作方法

E18 系列ZigBee模块快速操作方法 1. E18系列ZigBee模块简介 E18 系列模块是成都亿佰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设计生产的一款2.4G ZigBee无线模块。采用美国德州仪器(TI)公司原装进口的CC2530F256射频芯片。 E18 模块根据型号不同,可分为4.5dBm和20dBm最大功率输出。内置组网固件,其固件采用TI 经典ZigBee协议栈Z-stack2.5.1a,支持串口数据传输。 该组网固件支持低功耗,角色切换,广播、组播、点播等多种功能。并支持串口指令操作。可轻松对模块进行配置和使用。 2. 快速入门 ?ZigBee自组网模块具有简单易用的特点。通信模式分为模式1(透传模式),模式2(半透传模式),模式3(协议模式)。在模式1、2 下还可指定输出为短地址,MAC地址,RSSI等信息。为了让用户能快速熟悉模块,本此实验将引导用户经过简单的配置实现各种模式下的配置和通信,工作模式为模式3(协议模式),波特率为默认波特率115200。 用户可将P1.6引脚拉低,进行HEX指令设置,为方便上位机观察,本次实验用HEX指令格式,AT指令用户不在本次试验中测试。(AT指令模式下不能用于上位机配置。) 另外,用户可以不使用底板而使用外部微控制器(MCU)直接连模块UART进行串口指令通信,实现二次开发。? 备注 【建立网络】: ①.通过USB转串口模块将出厂的ZigBee自组网模块连接。 ②.打开上位机软件“Zigbee_Setting_V1.1”,并选择端口号,并设置串口波特率(默认115200),打开串口;

③.点击读取参数,读取相应模块参数。 ④.选择节点类型为协调器,并写入参数。等待协调器开始组建网络,用户可查看模块参数。 配置网络参数:(PAN ID为FFFF时为自动PAN ID)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